赫鲁晓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赫鲁晓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赫鲁晓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赫鲁晓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盐城市明达中学韦建纲

盐城市教科院李梅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共政权几经更迭,后来赫鲁晓夫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地位稳定下来。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苏联进行了改革。具体做法有:

政治方面: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政治报告,他根据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路线。大会闭幕的当夜,赫鲁晓夫又突然通知代表再次开会,向他们作了《关于个人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道路的普遍意义,从而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此后,苏联的报刊掀起了批判斯大林的浪潮,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但也造成了苏联人民思想的混乱;西方国家把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看作是“空前未有的合乎我们目的”的举动,他们趁机掀起了一股反苏反共的浪潮,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不知所措,纷纷失望退党;在东欧国家造成了大的动荡:1956年6月,在波兰出现了波兹南事件,1956年10月,在匈牙利出现了匈牙利事件;中共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但也由此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共发表《人民日报》社论,对斯大林作了客观的评价,以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肯定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普遍意义,这一切造成中苏两党关系恶化,两党之间展开论战,苏联将两党关系扩大到两国之间,导致两国关系破裂。

经济领域:赫鲁晓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展大规模的垦荒工作,推行“玉米运动”。这些措施一开始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苏联地处高纬地区,光照、热量条件不够,“玉米运动”失败,再加上1961年以来气候条件不利,几百万公顷的新垦地的沙漠化,导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农业问题。赫鲁晓夫一面恢复配给制,一面动用黄金,向国外购买粮食和食品,这在沙皇时代和苏维埃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工业方面,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因产生新的矛盾又把权力陆续收归中央。

外交方面: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即冷战格局,从五十年代后期起,由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由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逐步发展,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赫鲁晓夫开始改变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所以美苏之间的关系从冷战逐步发展到形成争霸格局。美苏之间的争霸斗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使世界长期维持了一种武装的和平的局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但争霸斗争也使美国遭到削弱,使欧洲和日本得以复苏,使苏联受到巨大的伤害,并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例如他曾提议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企图侵犯中国主权,遭到中国拒绝。再加上中苏两党关系恶化,两国关系破裂,苏联政府在一个月内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废除了200多项科技合作项目,并挑起中苏边境纠纷。到六十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教育方面:赫鲁晓夫把十年一贯制改为十一年制的综合技术教育,让十四、十五岁的青少年掌握一门手艺,毕业后先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上大学。为此,学校与附近的工厂、农庄挂钩,请工人、农民为“工艺教员”,每周到工厂或农庄劳动一天。改革激起了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反对,赫鲁晓夫就通过法律强制推行。

军事领域: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这使赫鲁晓夫认为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空军和海军已失去它过去的意义”,国防力量不再取决于“有多少人穿军大衣”,为了同美国进行核竞赛要求全力发展核武器和火箭部队。为了节省开支,又大量进行裁军,1955年苏军有576万人,1958年减到326万人,1960年又减到120万人,随之,又拆毁了部分坦克、军舰,解散了陆军总司令部。这造成军队普遍情绪不稳。

文学领域:在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下,文学界提出了“写真实”、“积极干预生活”等口号,导致文坛局面既非常活跃又相当混乱。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的是真实反映现实和历史、展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命运的好作品,比如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有的是片面反映甚至是丑化现实和历史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例如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因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西方称之为“解冻文学”。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在其诞生后,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进行改革,这是必要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例外,赫鲁晓夫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比较早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但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只是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加上他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他提出15年内人均产品和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切导致改革的失败。它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赫鲁晓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赫鲁晓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盐城市明达中学韦建纲 盐城市教科院李梅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共政权几经更迭,后来赫鲁晓夫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地位稳定下来。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苏联进行了改革。具体做法有: 政治方面: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政治报告,他根据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路线。大会闭幕的当夜,赫鲁晓夫又突然通知代表再次开会,向他们作了《关于个人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道路的普遍意义,从而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此后,苏联的报刊掀起了批判斯大林的浪潮,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但也造成了苏联人民思想的混乱;西方国家把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看作是“空前未有的合乎我们目的”的举动,他们趁机掀起了一股反苏反共的浪潮,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不知所措,纷纷失望退党;在东欧国家造成了大的动荡:1956年6月,在波兰出现了波兹南事件,1956年10月,在匈牙利出现了匈牙利事件;中共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但也由此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共发表《人民日报》社论,对斯大林作了客观的评价,以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肯定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普遍意义,这一切造成中苏两党关系恶化,两党之间展开论战,苏联将两党关系扩大到两国之间,导致两国关系破裂。 经济领域:赫鲁晓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展大规模的垦荒工作,推行“玉米运动”。这些措施一开始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苏联地处高纬地区,光照、热量条件不够,“玉米运动”失败,再加上1961年以来气候条件不利,几百万公顷的新垦地的沙漠化,导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农业问题。赫鲁晓夫一面恢复配给制,一面动用黄金,向国外购买粮食和食品,这在沙皇时代和苏维埃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工业方面,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因产生新的矛盾又把权力陆续收归中央。 外交方面: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即冷战格局,从五十年代后期起,由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由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逐步发展,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赫鲁晓夫开始改变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所以美苏之间的关系从冷战逐步发展到形成争霸格局。美苏之间的争霸斗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使世界长期维持了一种武装的和平的局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但争霸斗争也使美国遭到削弱,使欧洲和日本得以复苏,使苏联受到巨大的伤害,并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例如他曾提议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企图侵犯中国主权,遭到中国拒绝。再加上中苏两党关系恶化,两国关系破裂,苏联政府在一个月内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废除了200多项科技合作项目,并挑起中苏边境纠纷。到六十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教育方面:赫鲁晓夫把十年一贯制改为十一年制的综合技术教育,让十四、十五岁的青少年掌握一门手艺,毕业后先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上大学。为此,学校与附近的工厂、农庄挂钩,请工人、农民为“工艺教员”,每周到工厂或农庄劳动一天。改革激起了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反对,赫鲁晓夫就通过法律强制推行。 军事领域: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这使赫鲁晓夫认为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空军和海军已失去它过去的意义”,国防力量不再取决于“有多少人穿军大衣”,为了同美国进行核竞赛要求全力发展核武器和火箭部队。为了节省开支,又大量进行裁军,1955年苏军有576万人,1958年减到326万人,1960年又减到120万人,随之,又拆毁了部分坦克、军舰,解散了陆军总司令部。这造成军队普遍情绪不稳。

一个真实的赫鲁晓夫

揭秘: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赫鲁晓夫 2008年09月12日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在苏联和国际共运史上的作用很大,苏联后期领导人的政治意识恰好是在他领导的11年内形成的。今天60岁以上的人对他印象很深,他对斯大林时期的许多阴暗面持否定态度,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 一提起赫鲁晓夫,中国人立刻就会想到那个把斯大林“焚尸扬灰”、让苏联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联合国脱皮鞋敲讲台的“赫秃子”,那个酷爱“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的“老修”。 2004年4月17日,赫鲁晓夫诞辰110周年。无可否认的是,50年前开始改变苏联的,正是这位在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心目中有着截然不同形象的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的赫鲁晓夫(左一)及指挥官叶尔缅科

“他是个犯错误的共产党人”俄罗斯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 三位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令:“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赫鲁晓夫在政治生涯的后期,号召全国种玉米、把党委分成工业党委和农业党委、跟中共搞论战引起国际共运分裂、把核导弹运进古巴吓唬美国又在美国压力下撤回……把苏联干部群众折腾烦了,终于被他的学生兼党内同志勃列日涅夫赶下台。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伊万诺夫将军90年代和记者议论赫鲁晓夫的功过时说:“他是个犯了错误的共产党人。他跟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不一样,是真心想实现共产主义的,只是方法不对头,效果不好。”当初苏联出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如今却坚信社会主义的历史学家罗伊·梅德韦杰夫,2000年对记者说,赫鲁晓夫在苏联和国际共运史上的作用很大,苏联后期领导人的政治意识恰好是在他领导的11年内形成的。今天60岁以上的人对他印象很深,他对斯大林时期的许多阴暗面持否定态度,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 汉学家齐赫文对记者说过,赫鲁晓夫也曾尝试改革僵化的经济,允许农民拥有自留地、自留畜,开了自由市场,“你们一反修,他吓坏了,规定自留地上不得种经济作物,别墅不得盖两层,自留畜不得超过一头带小牛的奶牛,自由市场只能出售自产的多余农副产品……”

高中历史课时练习(17)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版

(17)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的报告中提出:提高某些农产品征购和收购价格,降低私有牲畜向国家义务交售的标准,支持集体农庄社员发展私人畜牧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这表明赫鲁晓夫认识到( ) A.工、农业的发展极不协调 B.新经济政策出现严重弊端 C.农业集体化存在问题 D.优先发展重工业决策失误 2、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缴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予奖赏,拉开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 A.—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 C.彻底颠覆了斯大林模式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3、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赴南斯拉夫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赫鲁晓夫( ) A.决心摒弃斯大林模式发展资本主义 B.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 D.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 4、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引起了社会动荡 B.仍旧在旧体制内徘徊 C.面临巨大的阻力 D.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5、勃列日涅夫时期曾经建立农工综合体。农工综合体一般是由生产农产品的农庄、农场同加工农产品的企业、销售农产品的企业联合而成。它们相互间或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或是把资金联合在一起,共同管理。下列对农工综合体理解合理的是( ) A.激发苏联市场经济的活力 B.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C.与美国争霸,苏联处于相对优势 D.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6、1979年7月,勃列日捏夫出台改革措施,要求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计划体系,使企业经营有较大的余地;把企业的物质利益形成指标;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相挂钩。这些举措( ) A.打破传统的斯大林模式 B.调动了企业的自主性 C.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价值 D.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作者:安.哈扎诺夫网站编辑:安艳燕来源:《中共党史研究》日期:2013-04-13 斯大林继任者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也许只有从苏联50年代中期整个对外政策的前后变化上才能看清。斯大林的去世,是减少苏联集权制度内外政策中最不受欢迎的方面的信号;苏联在核武器及运载工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缩短了它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并造成这样一种形势:避免世界核战争的唯一可能性是寻求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相互谅解。 对于世界格局中这些根本的变化,苏联领导人的回应是:提出了“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赫鲁晓夫将这一思想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基础。应当说,还是列宁论证了两个体系共存的必然性,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必然要求有一个两种制度暂时共存的时期。 斯大林作为列宁的追随者,他没有对列宁的这个推论提出反对意见。斯大林去世以后,赫鲁晓夫的理论顾问们尝试改变国际关系的性质,建议用“和平共处”这个词来代替在列宁的著作中可以看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敌对共存”的表述。事实上,正是这一点,是赫鲁晓夫在发展苏维埃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方面作出的主要的创造性的贡献。“和平共处”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是对“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思想”的简单发展。这一思想是由列宁提出,由斯大林付诸实践的。而赫鲁晓夫则进一步将“和平共处”规定为苏维埃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由于赫鲁晓夫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政策有自己的目的,这首先是为了避免能够导致人类毁灭的核灾难。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是同资本主义作斗争,另一方面是防止新的世界大战。为了统一这两个明显互相矛盾的任务,赫鲁晓夫的理论顾问们试图论证“和平共处”是国际间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赫鲁晓夫希望:苏维埃国家令人神往甚至是热爱,而不是害怕它。同时他也想把经费从军事领域转到农业和消费品的生产方面。总之,他的主要外交思想表明他希望冷战解冻。 斯大林逝世的时候,苏联的国际地位,客气一点说,是不高的。当时朝鲜战争持续了3年,战争陷入了困境,各参战国都认识到,这场战争不可能由某一方取得胜利。因此,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谈判达成停战协定。这个停战协定是斯大林逝世后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定的。关于朝鲜半岛停战的消息使世界各国松了一口气。这无疑提高了苏联新任领导的威望。结束印度支那8年战争的1954年日内瓦协议,可以说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至于苏中关系,其法律基础是《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个条约是于1950年2月在莫斯科签定的。为阐释这个条约,还签定了许多协定,规定苏联给予中国巨大物质援助。然而,50年代的后半期,苏中关系出现了困难和问题,赫鲁晓夫和毛泽东两个人角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地位是关系冷漠的主要原因。苏中关系的恶化发端于1956年,而其后的两年又进一步发展。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米高扬和其他一些苏联领导人对斯大林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毛泽东对苏联领导人事先不同他商量,并自认为可以单独决定这样重大的问题非常生气。赫鲁晓夫还是一个新的、缺乏经验的领导人,毛泽东认为,在作出关乎世界革命运动命运的决定之前,应该同他这样老的、比较有经验的领导人商量一下。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课程标准: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二、知识结构: 1、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1)苏共二十大 1956年;赫鲁晓夫;揭露批判斯大林 (2)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主;失败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勃列日涅夫改革:以重工业为主;成效:一跃而为超级大国 失败原因:对原有体制仅进行修补 2、苏联解体 (1)经过: “改革”: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动荡:多党制,经济滑坡,民族分离,党内斗争 剧变:《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八一九事件” “明斯克协定”和“独联体”,《阿拉木图宣言》和苏联解体 (2)原因 历史原因:体制弊端和政策错误,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氏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造成严重后果 三、教学过程: (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多有争议,苏联的解体过程及缘由至今仍有诸多历史之谜,众说纷纭。教材的叙述简约概括。教师在上本课前,多搜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交流,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能有自己的分析。) 导入 1.复习旧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2.音像资料:有关苏联的解体的片断。 (为什么会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人物介绍:赫鲁晓夫 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经济、政治方面) 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 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强调赫鲁晓夫将苏联出现的问题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大。) (二)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说一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 (教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 课堂讨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影响。 (80年代后期,改革转向于政治体制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多元化,实现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力。) 苏联的解体 思维拓展: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意味着什么? (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开始。在关键时刻,苏联一些高级官员发动了“八一九事变”)“加油站”:播放反映“八一九”事变的历史记录片

赫鲁晓夫的名人故事

赫鲁晓夫的名人故事 赫鲁晓夫是苏联继斯大林之后的最高领导者,西方记者常常把幽默感作为他的天性之一。可是,赫鲁晓夫的幽默,并不是为了逗人发笑,而往往是带有挑衅性的用以打击对方的一根棍子。而且,赫鲁晓夫的语言相当粗俗,带有极强的侮辱性。 1959年柏林危机期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莫斯科时,建议举行外长会议来解决柏林纠纷。赫鲁晓夫认为,这类会议不解决问习题,因为外长们不掌握最高决策权。为了说明外长所处的地位,赫鲁晓夫脱口对麦克米伦说:“假如我叫葛罗米柯同志脱下裤子,坐在冰块上,他也不敢不服从!”这句幽默话真是粗俗不堪。 1959年,尼克松以美国副总统的身份访问苏联,与赫鲁晓夫有过屡次的会谈,会谈中双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充满唇枪舌剑的争论。在一次会谈时,赫鲁晓夫首先发难,他质问尼克松,美国国会为何在不久以前,通过了一项仇视苏联的《关于被苏联支配和奴役国家的决议》,一时,会谈的气氛空前紧张。 赫鲁晓夫:“美国的这项决议,是对苏联的严重挑衅。我想要知道的是,美国下一步是否就要发动战争?” 尼克松:“这项决议只是表达了我国的一些看法,其实不是一项战斗号令。好了,我们接着谈其它问习题吧!” 赫鲁晓夫:“我同意总统的意见,我们不该来回总谈一个问习题。不过我还是要弄清楚,贵国国会为什么要在这样重要的国事访问前夕

通过这么一项决议?” 说到此处,赫鲁晓夫怒容满面,叽哩咕噜地叫嚷了一番。只见他的翻译的脸登时涨得通红,过了几秒钟,才勉强把这几句话翻译出来:“这项决议太臭了!臭得就象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那玩意儿更臭了!” 在如此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攻击面前,尼克松也不甘示弱,因为他知道赫鲁晓夫是放猪娃出身,于是对赫鲁晓夫说:“恐怕主席先生说得不完全,还有一样东西比马粪更臭,那就是猪粪!”在联合国的一次会议上,赫鲁晓夫为某一项议案与美国代表争吵起来。 情急之下,赫鲁晓夫脱下靴子,拿着靴帮猛敲桌子,高声叫喊:“混帐!你胡说!”全场代表为之哗然。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赫鲁晓夫总喜欢讲一个老掉了牙的关于在莫斯科检阅军队的笑话:队伍中有人打了一个喷嚏,在场的契卡军官问是谁打的,要那个人站出来。但没有人吭声,于是第一排的士兵被枪毙了。那个军官再问,谁打的喷嚏?结果还是没有人吭声,于是第二排的士兵也被枪决了。当军官第三次发问时,站在后排的一个士兵低声说:“是我打的喷嚏。”岂料那军官不但没有枪毙他,反而向他说:“祝你安康!” 这个故事一点也不幽默,假如硬要说是幽默,那也是黑色幽默,赫鲁晓夫就喜欢这样的黑色幽默。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介绍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介绍 赫鲁晓夫是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那么你了解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分为好多方面,他不顾实际盲目的进行改革,没有真正的改变斯大林模式,没有从很多深度问题去改革,直接导致了改革失败。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个人作风独断,把各地方的权利都掐在手里,忽略了民生问题,没有民主,法律不完善。 赫鲁晓夫看到这些缺点,所以他在改革上把权利分散到地方,使得地方更有积极性,但是他没有深入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把这些问题的过错归到斯大林个人的原因上,最终提出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不但没有解决斯大林模式上的问题,而且还逐步又把权利集中在自己身上,在反对斯大林独断的同时,走上了独断的老路,这也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之一。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还包括他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行错误的指导思想。改革不切实际,自我矛盾强烈。这次改革对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有重要联系,因此需要非常明确且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赫鲁晓夫自身也缺乏对苏联政体、苏联国情的认识,使得这次改革不够彻底,没有解决问题的本质。

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引发了许多人民的强烈反响,使国内一度形成了一部分支持,一部分反对的矛盾格局。后面赫鲁晓夫也搞个人崇拜,独断专横的作风破坏了社会主义的体制,直接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赫鲁晓夫的改革介绍苏联人赫鲁晓夫出生于1894年,曾经担任过苏联总书记、总理等重要职务,是苏联的领导人。 根据历史记载,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开始于1953年。在那一年他正式上台,首先从农业方面入手进行了一些改革。归纳起来,赫鲁晓夫改革表现在在以下方面:工业上,在刚开始减政分权的计划并没有使苏联工业经济有实质性的改变之后,他开始寻找新的改革方案。虽然最终不成功,但是还是有着明显的进展。政治上,主要体现在百姓的冤错案得以平反,打破了斯大林的迷信框框,深化了集体领导的重要性。农业上,开始重视农业发展,减轻农民的负担。开垦荒地,提高生产量等。虽然这些多少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赫鲁晓夫改革过程中,办了不少考虑不周的事,这让当时的苏联陷入困境。 总而言之,赫鲁晓夫改革虽然给人民带来了一些的好处,但是本质上并没有太大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以失败告终。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某些方面冲击了斯大林的旧制度,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苏联。而他失败的原因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忽略了国情,没有实事求是,失去了本心,太过急于求成。而改革一旦指导思想走偏了,理论上准备仓促,也就意味着不成功。赫鲁晓夫在1964年下台,从而标志着赫鲁晓夫改革的彻底失败,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实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赫鲁晓夫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 背景介绍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20次党的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向大会作了总结报告。但是,在会议结束前夕的2月24日深夜至25日凌晨,赫鲁晓夫又作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但报告完后并没有就此进行讨论。这就由此揭开了斯大林问题在苏联的盖子。这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其巨大的震动。 同志们: 在党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和许多代表在代表大会的发言中,以及以前历次党中央全会上,对于个人崇拜和它所造成的有害后果已谈了很多。 斯大林逝世以后,党中央委员会开始执行如下方针:坚定而不懈地指明: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这个人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代替所有人的思考,能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半点错误。多年来,我们养成了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人,具体地说就是这样看待

斯大林的。 我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述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关于斯大林的功绩,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写了大量的书籍、小册子和研究论文,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人尽皆知的。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一个对我们党的现在和将来都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它怎样在一定阶段上变成一系列极其严重地歪曲党的原理,歪曲党的民主和革命法制的根源。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认识到个人崇拜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以及因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而带来的巨大危害,同时由于个人独揽大权这一事实,党中央认为绝对有必要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报告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 首先,请允许我提示一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是怎样严厉斥责个人崇拜的任何表现的。马克思在给德国政治活动家威廉·布洛斯的信中说:「由于厌恶一切个人迷信,在国际存在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想公布那许许多多来自各国的、使我厌烦的歌功颂德的东西,我甚至从来也不予答复。偶尔答复,也只是加以斥责。恩格斯和我最初参加共产主义者秘密团体时的必要条件是:摒弃章程中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原来,拉萨尔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知识点与练习题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一、教材知识掌握 1. 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但是他将问题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这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和结果: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赫鲁晓夫以后,勃列日涅夫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其经济改革重点是重工业。这使得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他的改革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3.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体制。 4. 苏联的解体 (1)历史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是没有成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方面,从而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90年,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首先宣布脱离苏联,其他各加盟共和国相继发表主权宣言)。(2)主要过程 1991年8月19日,一部分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扭转局面,但以失败而告终。 8·19事件齁,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分裂进一步加快。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成立“独联体”;12月21日苏联原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建立独联体的文件。至此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教材知识掌握 1. 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的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主要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欧洲)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亚洲)中国、朝鲜、蒙古、越南。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特点:①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大都受制于苏联;②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所以它们先后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发展。其中以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报告全文)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赫鲁晓夫于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的一个“内部报告”) 同志们: 在党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和许多代表在代表大会的发言中,以及以前历次党中央全会上,对于个人崇拜和它所造成的有害后果已谈了很多。斯大林逝世以后,党中央委员会开始执行如下方针:坚定而不懈地指明: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这个人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代替所有人的思考,能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半点错误。多年来,我们养成了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人,具体地说就是这样看待斯大林的。 我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述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关于斯大林的功绩,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写了大量的书籍、小册子和研究论文,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尽人皆知的。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一个对我们党的现在和将来都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它怎样在一定阶段上变成一系列极其严重地歪曲党的原理,歪曲党的民主和革命法制的根源。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认识到个人崇拜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以及因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而带来的巨大危害,同时由于个人独揽大权这一事实,党中央认为绝对有必要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报告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 一 首先,请允许我提示一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是怎样严厉斥责个人崇拜的任何表现的。 马克思在给德国政治活动家威廉·布洛斯的信中说:“由于厌恶一切个人迷信,在国际存在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想公布那许许多多来自各国的、使我厌烦的歌功颂德的东西,我甚至从来也不予答复。偶尔答复,也只是加以斥责。恩格斯和我最初参加共产主义者秘密团体时的必要条件是:摒弃章程中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原来,拉萨尔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 措施 农业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 3 评价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 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 措施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 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考点: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背景:斯大林逝世后,继任的领导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的一些弊端,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一些改革措施。 2.内容: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在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鼓励垦荒,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政治领域,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3.影响: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例题1大面积开垦荒地,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领导这一“玉米运动”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C 解析: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的改革中,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领导了“玉米运动”。答案C。 例题2对赫鲁晓夫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A.根除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未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改革没有取得任何的成就

答案:B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未根本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答案B。 1. 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2.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俄国的1861年改革 D.中国的戊戌变法 3.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4.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影响和后果

文/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从那时起,半个世纪过去了。 在苏共二十大全部议程结束后举行的秘密会议上,当时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大反斯大林,后来人们把这个报告称之为秘密报告。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经过整理和修改后,分发给各级党组织进行传达。关于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引起了党内和社会各界极其强烈的反响。有人形容这犹如爆炸了一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过去对斯大林一直抱崇敬态度的多数人认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对斯大林的恶毒诽谤,仍然相信“斯大林永远活在历史上,永远活在整个进步人类的心中”。一向把斯大林看作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的格鲁吉亚人,感到他们的民族尊严受到了践踏,在斯大林逝世三周年之际,纷纷起来反对,在第比利斯、哥里、库塔伊西、苏呼米、巴统等城市举行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在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示威群众与军警发生了冲突,当局悍然下令向群众开枪,造成几十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这是从1918年以来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抗议示威活动,而且开了武力镇压的先例。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在感到震惊之余,思想上出现很多问题,开始怀疑苏联几十年来走过的道路,社会主义的信念发生了动摇。相当多思想发生了变化的干部,受自由化思潮影响的知识界精英以及历次镇压行动的很大一部分受害者及其亲属,还有早已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那些未改变立场的后代则表示支持,其中的一部分人认为斯大林双手沾满了鲜血,是“国家的罪人”,他们把斯大林的错误同苏维埃制度联系起来,把苏联说成专制独裁的国家,提出应取缔苏联共产党,彻底改变苏联的社会制度。就这样,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分裂。 二十大闭幕后,苏共中央用各种不同方式向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领导人通报了秘密报告的内容,在各个党内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在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导致党内斗争的加剧,自由派加强了活动,各国领导人受到了冲击,结果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政治危机。1956年6月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导致哥穆尔卡重新上台。同年10月发生了匈牙利事件,最后苏联进行了武装干涉,才把事件平息下去。 在苏共二十大召开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后,毛泽东立即作出了反应。他说,赫鲁晓夫的报告“一是揭了盖子,这是好的,二是捅了娄子,全世界都震动。”①他多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会上一致认为苏共二十大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全盘否定斯大林是不对的。在中央政治局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写成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经毛泽东亲自修改,于1956年4月5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文章主要从正面阐述党中央的立场,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同赫鲁晓夫有着明显的分歧,尤其是在对斯大林的评价上。这些分歧后来导致中苏两党关系破裂和60年代的公开论战。 在二十大闭幕后不久,秘密报告落到美国中央情报局手中,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反苏反共的有力武器。关于这个报告泄漏出去的过程说法不一。有这样一种说法:苏联领导人曾把秘密报告的文本送给参加二十大的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贝鲁特阅读。贝鲁特于3月12日去世,有人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秘密报告文本,把它复制后在华沙市场上出售,一个美国人用三百美元买了一份,交给了美国中央情报局。②还有一种说法,与前一种说法有共同之处,即秘密报告是从波兰泄漏出去的,不过方法和途径与前一种说法不同。按照这种说法,这份报告是一个名叫维克多?格拉耶夫斯基的人在华沙弄到的。此人是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的女秘书的好友,他在女秘书的桌子上看到了报告的文本,便从她那里借了出来,直奔以色列使馆,因为他正准备到以色列定居,想把此报告作为见面礼。于是,他把报告交给了以色列使馆,以色列使馆复制后转交给了美国中央情报局。③此外还有别的说法。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得到这份报告后大喜过望,决定立刻译成英语发表。它于6月4日全文刊登在《纽约时报》上。两天后法国《世界报》也发表了这份报告。然后,又返译成俄语和东欧 张捷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影响和后果 55

赫鲁晓夫与中苏交恶

赫鲁晓夫与中苏交恶 最新文章经济观察报[微博]述弢2014-01-15 06:14 我要分享 222 [摘要]陈毅指责苏联搞大国沙文主义,苏联共产党以老子党自居。 中央电视台曾与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共同举办了名为“等着我”的中俄跨国寻亲大型公益节目。当初的骨肉至亲、同窗好友、异国情侣,在彼此音信隔绝、苦苦等待五六十年之后,终于奇迹般地相聚重逢,无不喜极而泣。此情此景,令人不胜唏嘘。同时也不免产生疑问:何以会出现如此骨肉分离、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个中原因,主持人不便点明,或者说不说自明。其实,这一切都源于若干年前的中苏交恶。 建国之初,中苏友好深入人心,看苏联书,唱俄语歌,观苏联片,一时蔚然成风。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几成既定的国策。然而好景不长,五十年代末期,两国即开始渐行渐远,最终发展到彻底决裂、兵戎相见的地步。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多年来在中国早已臭名昭著的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力主援华 被伟大领袖批为“很幼稚,不懂马列主义”的赫鲁晓夫,放牛娃出身,小学文化程度,参加过国内战争,从基层做起,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曾经担任过区委书记、市委书记、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等职,颇受斯大林的重用,但似乎并未将他当成接班人来培养。斯大林去世时,赫鲁晓夫不过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而已,党内排名不是很靠前。当时问鼎最高权力呼声最高的是贝利亚和马林科夫。岂料阴差阳错,倒让赫鲁晓夫拣了个漏,成为党和国家的第一号人物。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赫鲁晓夫终其一生也不能动笔为文,随便写个批示或者便条都不免要犯拼写错误(也就是写错别字)。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白字先生”,居然把苏联的事情办得轰轰烈烈,风生水起。至于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成败得失,这里按下不表。

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对于赫鲁晓夫改革,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革没有超越斯大林体制,只是小修小补,因而是失败的改革。另一种观点认为应用历史的眼光去看赫鲁晓夫改革,予以必要的理解和尊重。究竟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我们认为,对任何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评价都要一分为二。对赫鲁晓夫改革也应如此,既要肯定赫鲁晓夫改革积极的一面,同时,又要看到改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消极的一面。下面简要分析: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作用

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背景下,赫鲁晓夫对现行政策和管理体制的某些环节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并取得一定成效。 1、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推动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农业政策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为苏联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赫鲁晓夫对农业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截至1962年,全国开垦荒地达4200万公顷,播种面积扩大30%左右,谷物播种面积扩大70%左右。开荒运动不仅缓解了国家粮食问题,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为改善农业结构创造条件。 3、在工业方面,把管理权力下放到地方,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如1952年国家对企业指令性计划减少52%,1955年减少70%。

这些改革扩大了加盟共和国的和地方权力,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年均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而1955年苏联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品的产量仅为美国的35%。 4、其它方面成就。外交上,调整美苏关系,由冷战逐步发展到争霸格局,使世界长期维持了一种武装的和平局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文学上,出现真实反映现实和展示普通人的日常

赫鲁晓夫的_秘密报告_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年#月斯大林病逝,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没有消失,并成为新一届领导人进行改革创新的巨大障碍。 &’(#年%月&"日,《真理报》发表文章,第一次提出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拉开了反对个人崇拜的序幕。此后到&’(%年苏共二十大的两年多时间里,赫鲁晓夫多次不点名地批评个人崇拜,苏联理论界也发表文章和讲话,为批判个人崇拜做理论上的准备。同时,开始平反一些冤假错案。&’(*年(月,《旗帜》杂志发表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出现以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为特征的“解冻文学”。 &’(%年!月&*日,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坚持要在大会上作批判斯大林的报告,并表示承担责任。!月!(日凌晨,赫鲁晓夫在秘密会议上宣读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报告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揭露并谴责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一)斯大林把对社会主义的不同看法看成是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进行大规模镇压,例如对托洛茨基分子、季诺维也夫集团和布哈林集团的斗争。粗暴地破坏和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年的大清洗运动,使大批无辜的党、政、军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斯大林还支持国家安全机关严刑逼供。(二)斯大林违背党的集体领导的原则,把自己凌驾于党之上;同时不惜歪曲事实,制造个人崇拜,经斯大林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斯大林传略》,把个人崇拜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完全确定下来。 赫鲁晓夫分析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严重后果:分裂了党的队伍,削弱了党的干部力量,造成了卫国战争初期的失利,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触发了严重的民族问题,使社会动荡并潜伏着危机。 大会批准了赫鲁晓夫的报告。会后,苏联国内开展了批判斯大林的运动。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年%月#"日,苏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赫鲁晓夫的报告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共中央曾经肯定过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所起的思想解放的历史作用。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功绩,就是告诉我们,把个人神化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恶果。”毛泽东在&’(%年’月同南共联盟代表团谈话时也强调:“这种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种解放,一种思想解放。大家都敢讲话了,使人敢想问题了。”&&月,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关于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我想讲一点。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及 其对中国的影响!乌鲁木齐铁六中张惠民, -#""!# . $$$$$$$$$$$$$$$$$$$$$$$$$$$$$$$$$$$$$$$$$$$$$$$$$$$$$$$$$$$$$$$$$$ 历史学习!""#$% !"

赫鲁晓夫上台之谜

赫鲁晓夫上台之谜 点击上面蓝字“北京杂谈”关注,或添加微信号“bjpfzt”, 每天为您推送精彩文章。谈古论今,嬉笑怒骂,无他,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北京杂谈在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我们开动一切宣传工具,把苏联的赫鲁晓夫妖魔化成了阴险狡诈、劣迹斑斑、千夫所指、人人喊打的头号坏蛋。这很让人不解:这样一个品行不端、素质低下的野心家,是如何登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的宝座呢? 能获得过人的地位, 必然有过人的胆识。赫鲁晓夫并非我们描画得如此不堪。正如在文革中,在人为的操纵下,德高望重的刘少奇竟然被描画成了“叛徒、内奸、工贼”、罪恶累累、五毒俱全的头号坏蛋,而案子一旦翻转,刘少奇依然是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革命家一样,赫鲁晓夫也是一位大胆改革、扭转乾坤,为苏联人民作了大量好事的政治家、改革家。尽管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赫鲁晓夫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传奇而神秘的色彩。他个人的得失荣辱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成败兴衰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和中国的政治斗争竟然也有密切联系。尼·谢·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生于苏联库尔斯克省卡利诺夫卡村的一个矿工家庭,是一个真正的“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的后代。青少年时代,当过牧童、钳工。他的这段艰苦生活和低

微出身,后来竟然成了人们的笑料。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著名的“厨房辩论”中,就讥笑过赫鲁晓夫贫贱的出身。中国作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由于对其反感,也编个段子嘲笑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有一次赫鲁晓夫和周恩来在一起聚会,赫鲁晓夫总想嘲弄周恩来,说道:“周恩来总理,咱俩有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都担任政府总理;咱俩有个不同的特点就是,我出身工人阶级,而你出身资产阶级!”出身工人阶级,自然是十分荣耀的;出身资产阶级,当然是十分耻辱的,这是共产党人的常识。赫鲁晓夫以此来羞辱中国总理周恩来。不料周恩来随机应变道:“咱俩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咱们都背叛了各自的阶级!”也就是说,赫鲁晓夫变成了资产阶级,周恩来变成了无产阶级。一下使赫鲁晓夫面红耳赤,无言可对。国人编了这个段子,主要是讽刺赫鲁晓夫的“背叛”。这只是我们的舆论宣传,从根子上说,赫鲁晓夫何来背叛?他没有被敌人逮捕过一次,如何叛变?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他就在故乡担任贫农委员会主席,1918年加入共产党,成为苏联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当西方国家和国内白匪企图将苏维埃扼杀在摇篮之中(传统说法)时,赫鲁晓夫依然参加部队,保卫苏维埃胜利果实。内战结束,他复员到顿巴斯煤矿当了一名普通矿工。由于他的勤奋和机灵,被送到顿涅茨工学院工人专修班学习,毕业后,先后在顿巴斯、基辅等地从事党的基层领导工作。192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