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大纲要求:

(1)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大纲要求:

(1)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②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③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4)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5)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

大纲内容:

(1)学习概述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习学生的特点

(2)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3)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②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③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第四章学习动机

大纲要求:

(1)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的内涵、动机,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利用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第五章知识的学习

大纲要求:

(1)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的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2)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3)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于迁移的措施

★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大纲要求:

(1)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2)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加里培林)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3)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大纲要求:

(1)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

(2)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3)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

(4)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大纲要求:

(1)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2)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解决问题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4)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题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和有效促进机制的学科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名词解释2)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2:最近发展区(名词解释6)

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

“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3:认知发展的规律是什么?(简答)

认知发展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表现为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①认知发展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生理成熟和教育(学习)的结果。

②认知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③个体的认知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④认知发展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

⑤认知发展具有互补性和相互关联协调发展。

⑥认知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关键期。

4: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认知发展的实质是适应。即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①成熟:机体器官和系统的发育成熟水平直接影响着认知发展,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②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③社会性经验:社会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文化的传递

④平衡过程:调节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发展的新建构

(3)认知发展的阶段

①感觉运动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来获得经验,主要是凭借手的抓取和

嘴的吸吮。

②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较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凭借这种表象思维,儿童能进行绘画、象征性的活动。

③具体运算阶段:依靠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其思维不能离开具体思维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已摆脱对具体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和理解符号的意义。思维已接近承认水平。;

(4)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①提供活动和让儿童多参加社会活动

②创设最佳的难度。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不平衡来促进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认知不平衡。

③了解儿童如何思考

④了解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

5: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教学意义

(1)道德发展的实质

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

(2)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说

第一水平:前习俗道德水平——主要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推理水平

第二水平:习俗道德遂平——个体已经内化了社会规范,其道德推理水平着眼于满足社会的期望

第三水平:后习俗道德水平——个体基于内心一套标准进行道德推理。

(3)科尔伯格道德阶段理论揭示了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和循序渐进,并提出了道德教育必须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

思考题:1、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简答)

2、学生认知的差异有哪些表现?为此,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简答)

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

需要自己整理的名词解释: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

1:有意义学习(名词解释)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以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所谓实质性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

的表象、概念、命题建立内在联系;非人为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表象建立的符合逻辑关系的联系。奥苏泊尔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先行组织者(名词解释2)

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根据奥苏伯尔的解释,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但是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材料(因此属于下位学习),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3:学生学习的特点

①学习内容的间接性

②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③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

④学习的互动性

⑤学习的连续性

⑥学习目标的全面性

4: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认知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并以心理表象或其它符号表征形式存储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的模仿行为。

交互作用论

学习不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认知调节的作用。她认为人的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坚持了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行为的观点。

观察学习论

人类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学习,另一种是间接学习。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学习。观察学习主要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阶段组成。

注意过程

是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探索和知觉过程,决定了后面再现的内容。影响注意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榜样自身的特点、榜样呈现的方式和观察者自身的特点。

保持过程

观察者将榜样行为以心里表征或其他符合表征形式储存在头脑中以便今后指导操作。影响保持过程的因素有注意过程的效果、榜样呈现的方式和特点等。

复制过程

观察者以内部心理表征为指导,将榜样行为再现出来。影响因素有观察的有效性、自我效能感。

动机过程

决定个体复现榜样行为的具体内容。

自我效能论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信念。它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他迄今在某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对他人活动的观察比较。

观察学习理论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该理论上创建的认知行

为矫正法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5:奥苏泊尔有意义接受说

有意义学习,实质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外部条件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能与个体认知结构的有关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内部条件

学习者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认知机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知识,以便与新知识发生联系

学习者必须使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6 :建构主义观点

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现实世界绝对正确的表征,而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比较可靠的解释和假设,并且处在不断发展当中,随着人类的进步,新的假设会代替旧的假设。

学生观

学生并不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

学习观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一是对新信息的理解;二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重组和改造。建构主义更重视后一种建构。

思考题: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及其对课堂教授教学的启示。(简答、论述3)

2、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性质和学习的分类。(简答)

3、简述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简答2)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特征。(简答3、论述3)

★第四章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名词解释7)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一

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内部心理状态,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成败归因。

2:动机(名词解释)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动机

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3:成败归因理论

维纳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种原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身心状态、任务难易、运气好坏和其他外部影响因素。他又把以上六种原因分为三个维度:原因来源、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内部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及身心状态,其它属于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能力和任务,其它是非稳定性归因

可控制性归因:努力,其它属于不可控制归因

个人归因方式影响其对未来活动的选择、坚持和动机强度。如从原因来源来看,如把成功归于内部因素,就会产生自豪感,归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如把失败归于内部因素就会产生羞愧感,归于外部因素会愤怒。

4: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①直接经验和归因方式

②间接经验

③书本知识和他人的意见

④情绪唤醒

⑤身心状况

5:影响学习的动机

内部条件

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需要的强度和水平、目标结构不同,学习动机强度和水平也会有很多的差异;学生主要有两类目标:以掌握知识为定向的掌握目标和以成绩为定向的成绩目标。掌握目标具有内归因的倾向;成绩目标具有外归因的倾向。

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反映的理想和志向水平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动机。

成熟和年龄特点

儿童年幼时的动机主要是生理性动机,随着长大,社会性动机的作用也在日益增长,如儿童年幼时对生理安全很关注,而中学生更关注教师、家长的期望等社会性动机。

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体差异

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会影响动机的水平和强度。

学生焦虑程度

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形成和维持动机的水平和强度。

外部条件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要求通过家庭作用学生的动机,家庭的文化背景、精神面貌对学生动机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榜样作用

首先,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的期望也会对学生的动机形成产生影响

再次,教师是沟通社会、学校的要求与学生成长,形成正确动机的纽带,要善于把各种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内部因素结合起来。

思考题:1、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简答)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简答、论述)

3、自我效能论。(简答)

4、联系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简答、论述3)

第五章知识的学习【到这里】

1:知识(名词解释2)

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是经验的有组织的信息系统,主要承载知识“是什么”的问题;知识是认识的过程,是求知的方法,主要指向“怎么用”知识的范畴;知识既是事实、经验的系统,更是人们对这种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运用,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不变的真理,而是不断更新或扩展的过程。

2: 论述根据遗忘的特点和原因,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整合和深化

遗忘的特点

保持量的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总的趋势是保持量不断的减少,但因材料特点、记忆方式等而有所不同。

保持两的增加。儿童在学习后两三天保持量会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多,这种现象是记忆的恢复。

记忆内容的变化。头脑中的内容一方面会模糊化,同时大脑也会对其进行加工和整合,使内容更有逻辑性、条理性,符合记忆习惯。

遗忘的原因

1、遗忘的原因有很多种学说,如材料间的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人们学习一种材料后,又从事其他的学习,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了遗忘的发生。

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

提高加工水平

多重编码

联系记忆法

过度学习与试图遗忘

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及时复习

思考题:1、程序性知识(名词解释)

2、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以及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3、结合记忆规律谈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改善与提高记忆力?(简答)

3、迁移(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等与新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1:★技能(名词解释2;华师)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躯体动

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技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即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

阶段。

思考题:1、心智技能(名词解释)

2、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有哪些?(简答、论述)

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1:学习策略(名词解释5)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完成特定学习任务时选择、使用和调控学习程序、规

则、方法、技巧、资源等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影响学习进程的各种因素间相对稳定的联系,其与学习者的特质、学习任务的性质以及学习发生的时空均密切相关。

学习策略是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对学习过程的安排,这种安排不是僵死的固定的程序,而是根据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即时生成的一种不稳定的认知图式,这种图式可以被学习者接受而成为经验,也可以因学习者的忽略而消失。

(记忆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的总和。)

2:元认知(名词解释2)

元认知是对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认知过程的能力,它是对思维

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其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的对象是内在的、抽象的,是主体自身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元认知活动的内容是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元认知只能通过对认知活动的调控,间接地影响主体的认知活动;元认知落后于认知的发展。

3:精细加工策略(名词解释)

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的精细加工(对学习材料的意义进行添加、

构建或生发等),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习者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把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的教学要: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充分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精细加工的实例,让学生掌握精细加工的方法;及时反馈评价。

(记忆版:通过对学习材料的精细加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把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4:元认知策略(名词解释)

元认知策略主要有元认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认知调节策略。元认知计划

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前计划好活动的程序,想象出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预计活动的结果并估计其有效性的策略。元认知监控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应用策略的情况进行监控,保证该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进行的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构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弥补,及时修正和调整认知策略的策略。

(记忆版:元认知是对认知的知识和调节认知的能力,是对思维与学习活动的知识认知和控制。)

5:努力管理策略(名词解释)

努力管理策略就是为了维持或促进意志努力,而对自己的学习兴趣、态度、

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约束和调整,实现学习目标的策略。努力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意志控制和自我强化等策略。

(记忆版:为了维持或促进意志努力,对自己的学习兴趣、态度、情绪等心理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学习目标的策略。)

思考题:1、编码与组织策略:将分散、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策略。

2、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论述)

3、论述学业求助策略的教学。(论述)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简答、论述)

5、简述学习策略的结构。(简答)

★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名词解释)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 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主要包括:言语智力、音乐智力、逻辑一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自知智力、社交智力。

2:问题解决(名词解释)

问题解决一般是指个体通过应用并超越过去所学规则以产生一个新答案的过程。由于对问题的理解不同,心理学家对问题解决的看法历来也不同。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个体必须对原有知识经验和当前问题的组成成分进行改组、转换或联合,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记忆版:问题解决指个体应用并超越过去所学过则以产生一个新答案的过程)

3: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能促进对问题的表征和解答

知识经验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知识和元认知知识。

知识经验主要通过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制约问题的解决

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智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中介作用于问题的解决。

提取及运用背景性命题

突破心理定势

运用问题解决策略

不同的动机水平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效果。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问题复杂程度的提高而不断上升。

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性可供选择就会形成情境。

2、如果情境与人们过去的知识经验不一致时就会形成问题情境

3、元素的集合方式和呈现方式影响问题的解决。

4、问题的表征是对问题的心理内化。问题的表征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问题的解决。

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思维定势是指在解决问题提的过程中作了特定加工的准备,使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固定化,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功能固着是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影响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原型启发和酝酿效应

原型启发是解决问题时通过练习相类似的事物,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酝酿效应是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没有结果,暂时把问题放一边,几个小时或几天后突然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使问题迎刃而解。

4: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学科知识教学有机结合,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专门知识是个体正确而迅速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保证掌握一定知识数量的同时,注重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丰富学生的观念性知识,促进对问题的表征和搜索解决方案

提供多种变式,促进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问题的难度要适当,注重对结构不良问题的训练

问题难度要适当,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要经过学生努力后才能掌握

注意对结构不良问题的训练,因为生活中的问题许多事结构不良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构成,帮助学生正确的表征问题

问题解决的核心是消除原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而差别消除的关键在于对问题结构本质的分析,从中把握问题解决的规律。问题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类比和转化,寻找可利用的的识别模式

要注意帮助学生运用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去解释问题,通过画草图、列表等方法来重新表述问题,促进对相关信息的回忆。

强调一般思维方法和具体问题解决技能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训练内容由具体的和个别的问题解决技能构成时,迁移效果比较好。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必须将一般思维方法与具体技能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问题的解决当中并提出解决方案。

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态度训练,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问题解决成功者在态度方面与失败者具有明显的差异,如成功者解决问题时更有信心,重视认真思考和推理,而不是胡乱猜想;精力更集中,而较少分心等。

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态度训练,首先是训练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后是要求学生严谨的思考问题,不能急于求成。

5、联系实际谈谈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营造鼓励创造的环境

营造有利创造的环境是促进儿童发展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

应倡导民主式教育和管理

改革考试制度,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增加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

为学生提供创造性人物的榜样

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创造力的学生,首先需要创造型的教师

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理解并支持学生创造

教给教师必要的创造技法和思维策略

教师应不断学习有关创造的心理学知识,并指导自己的实践

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加大思维的前进跨度,培养思维的跳跃能力

加大思维的联想跨度,敢于把表面上认为毫不相干、习惯上认为微不足道的问题联系起来加大思维的转换跨度,敢于否定原来的设想,敢于打破原有的思路

开始创造课程,教授创造技法

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创造技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联想类比法、对立思考法、转换思考法等。

塑造创造型人格

保护好奇心

解除对错误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

自信乐观和合作严谨等

思考题: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育意义。(论述)

2、★简述一下创造型心理结构的特征及培养措施?(简答4、论述5;华师)

3、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4、问题的性质,问题分为几种?(简答)

5、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答、论述2;)

6、★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论述2;华师)

7、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简答)

8、创造性(记忆版名词解释:是个体利用一定内外条件,产生新颖独特、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与相应的人格特征整合的心理品质。)

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1:社会规范学习(名词解释)

社会规范学习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习得并接受社会规范,将社会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个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行为需求,从而构建个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

(记忆版: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习得并接受社会规范,将社会规范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行为需求,从而构建内部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

2:品德发展(名词解释)

品德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品德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即伴随个体成长过程中品德心理机构、品德各个成分及其功能的发展变化。(记忆版: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过程

中品德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3:品德不良(名词解释)

指经常发生违法道德准则或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甚至处于违法犯罪边缘的行为。

思考题:1、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及其矫正策略。(论述2)

第十章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1:心理健康(名词解释)

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情感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和社会功能。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大纲要求: (1)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大纲要求: (1)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②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③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4)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5)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 大纲内容: (1)学习概述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习学生的特点 (2)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3)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②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③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教育心理学 333考研资料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念(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和有效促进机制的学科。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 教学情境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是活动的主体,都是心理与行为的组织者和承担者,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教育心理学不但应该揭示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与机制,还应重点揭示有效促进主体全面发展的策略。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心理过程,人们通常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去研究。 (考过)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指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和关系的过程。 情绪过程就是指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包括情绪和情感。 意志过程指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认知,情绪和意志是心理活动过程的三个方面,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认知是情绪和意志的行动基础,情绪既是意志行动的动力,又使认知活动带有一定的情感成分。意志对认知和情绪具有抑制和调节作用。 个性心理是指个体差异的表现,它分为: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标志着人在完成某项活动时的潜在可能性上的特征,如聪明,愚笨等。气质标志着人的心理稳定的动力特征,如,活泼,安静,慢性子等。性格显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特征,如诚实,虚伪,勤奋等。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构成。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没有心理过程就不可能形成个性心理;个性心理一旦形成,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影响着心理活动的进程和特点。 (考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探索任务:从学科范畴来看,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交叉,其理论研究应该兼顾这两个学科。它除了要揭示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丰富和发展教育心理科学的理论,他还应该研究怎样遵循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去设计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式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 从学科任务看,教育心理学既要有理论学科的特点,又有应用学科的特点。

333教育心理学1-3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 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鼻祖。他在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心理发展及其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二、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认知发展的实质 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四)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实质 三)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一)心理社会发展的内涵(二)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道德发展的实质所谓道德发展就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 (二)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三、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第四节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一、认知差异与教育 1.认知水平的差异 2.认知类型的差异 3.针对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 二、人格差异与教育 三、性别差异与教育

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实质 二、学习的种类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2.联结一试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 习得律实验性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强化惩罚和消退连续渐进法与塑造 四、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1.观察学习理论 2.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口诀

教育心理学主观题背诵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4)进行组块化编码。(5)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6)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 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 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1.设置榜样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5.培养学习兴趣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 口诀:一增强二掌握三减少四培养 1.增强记忆的目的性 2.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 3.根据遗忘规律,减少遗忘 4.培养良好的记忆规律 九、课外活动的特点 口诀:组织上形式上内容上过程上 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4.过程的实践性 十、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口诀:导向选择激励评价 1.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 2.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 3.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 4.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

333教育综合大纲:教育心理学

333教育综合大纲: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一、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二、考查范围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 (一)学习的内涵与分类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动机

考研教育综合333教育心理学重点

考研教育综合333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名解: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认知】认知是个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活动,认知发展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表现为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人格】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

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简答: 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以及教学意义 所谓道德发展就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 (二)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1)前习俗道德水平(0—9岁)―主要是以自我中心为基础的道德推理水平,即着眼于自身行为的具体结果。这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 第二阶段: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

2016教育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大纲解析

2016教育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大纲解析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2016年333教育学统考大纲将于9月公布,凯程老师届时将为同学们详细解析。请同学们关注凯程教育。下面凯程老师跟同学们分析一下15年333教育综合大纲,16考研学子可以在新大纲出来前做个参考。经过凯程教研室逐条比较,15年大纲发现并无变化,这对于我们所有考教育硕士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也意味着前期考生以之前大纲复习的路线得到充分肯定,只需手持去年大纲便可“从一而终”了,这好比教育学考研的战略地图,哪里是易攻点,哪里是天险,哪里适合埋伏等等。都以标注的清清楚楚。所以各位同学可以安安心心下来继续背书了。但在这里凯程教研室还是想提醒一下各位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基础,提升能力;以点带面,各个击破 与2014年的教育学考研大纲相比,2015年的新大纲在无论是在考查目标、考试时间、答题方式和试卷内容结构、试卷题型结构方面都没有变化。科目不变,同样是四科: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与去年相比,各个科目的分值也没有变化,教育学原理约60分,是考核的重点。题型仍然包括名词解释(30分)、简答题(40分)和分析论述题(80分)三种。 因为大纲没有变化,所以我们对各部分基础知识一定都要梳理清楚,各个击破。对于每一科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也是要以点带面,将每一部分内容体系化,这样更利于知识的提取。

这样才能真正笑傲于考场。 二、各个科目重点及复习策略 教育学大综合是由四门科目组成,这四门科目各有自己侧重的地方,考生在复习备考的时候要认真分析,仔细的体悟。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在考研中的分值约60分,占到了总分的2/5,所以它是考研的核心。原理的内容相对庞杂,枯燥,所以各位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首先应以理解为主,而后就要重点记忆。 首先要对教育学原理有个框架性的认识。要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几个梗概和要点: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师生关系论。因此对于教育原理的复习要大面积撒网,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现实,因此也要多注意教育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重视现在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建议考生要:第一,正确记忆教育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准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第二,适当的关注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第三,在学习中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现实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教育学原理是重中之重,占到100分,多用时间是值得的,这部分记忆的东西多。只要你肯努力,完全可以得高分。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333教育综合考研经验分享

333教育综合考研经验分享 一、起初准备(买书、定学校) 我可能是考研大军里准备最晚的哪一个,开始准备考研已经是八月份了,身边好多同学都已经早就开始了自己的考研生活,我要考的专业是学科教学(英语),而我的本科专业是商务英语,只有英语是重合的,而我的重点自然而然就放在了333教育综合上,我之前不知道333教育综合那么多内容要看,拿到那个大纲我傻眼了,哇,好多内容啊,我要怎么看呢?因为当时什么都不懂,和现在的你们一样,我在网上报了一个新东方的视频辅导班,后来才知道那是311,又很麻烦的转让了还折钱了,接着我又在网上买了大纲规定的所有书,每一本,因为我觉得只有把这些书都买了心里才放心。我本来是想考上师的,所以就去了上师,因为那有认识的人,我买了上师规定的所有的书,但我还是先从333开始准备的,但是后来看了上师程星华编写的那本《应用语言学》,我本来以为很简单,但是我看了那本书后犹豫了,再加上上师今年又增了一本《英语教学法》,我更加犹豫了,333本来就那么所内容,我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分给语言学、教学法,所以,我在9月底的时候毅然决定换学校。 二、333教育综合的准备 因为上师的333和我要考的学校的333都一样,所以很庆幸,我在上师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准备的333即使换了要报考的学校也是能用的上的。起初我在上师图书馆看333,我第一遍是根据大纲把王道俊、郭文安的《教育学》根据大纲看了一遍,这第一遍就很痛苦,因为书上有些东西不是那么有条理,需要你自己去总结,我之前也没接触过,所以自己摸索很痛苦。就这样痛苦的看完了第一遍的教育学,感觉很凌乱。后来,我把教育学放在一边开始着手心理学,因为我知道教育心理学很抽象,有很多专业的概念、术语都是根本不懂的,再加上我买的心理学的书上的内容和教育学不一样,教育学的书上的顺序都是和333的那个大纲对应的,而教育心理学是和大纲完全不对应的,你根本找不到你要找的东西,我迷茫了很久,找了好多书,花了好长时间把心理学大纲上规定的东西都看了一遍,有不懂的地方就上网搜,就这样把心理学理解了一遍,至于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因为我一直都觉得很简单,所以第一遍的复习就没有看。 第一遍就这样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看了一遍,这一遍下来根本没有什么印象,看的很痛苦,没有任何重点,一看就是厚厚的书,每天都带着厚厚的书,带就带了,要是能看进去还好,可我一点都看不去,所以我决定开始一个浩大的工程,那就是整理333教育综合的笔记,因为你们也都看过书,书上那么多东西,没有重点,即使是自己划了重点也是这一句话,那一句话,跳来跳去的看,记忆起来太困难!!也许你们听着会说,不就整理个笔记吗,有什么。对啊,我刚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不就整理个笔记嘛,天天写很快就能写好,可是在我真正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我在上师大的图书馆,每天从七点半就在门口等着抢位子,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他的时间都是在不停的写字,每天都到九点半关门才回去,这种日子坚持了近两个月,我本以为我写一遍还能加深一遍印象,可是我错了,因为内容太多太多了,不抓紧根本写不完,所以脑海里想的就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赶紧整理完赶紧背,因为考研就是一场战争吗,谁赢取了宝贵的时间谁就赢取了胜利!!我除了买了大纲上规定的所有书,还买了333通关宝典,还有石油出版社出的一本大纲解析(这两本书就是垃

最新考研教育综合333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名解: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认知】认知是个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活动,认知发展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表现为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人格】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简答: 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以及教学意义 所谓道德发展就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 (二)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1)前习俗道德水平(0—9岁)―主要是以自我中心为基础的道德推理水平,即着眼于自身行为的具体结果。这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 第二阶段: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 (2)习俗道德水平(9—15岁)―这一阶段的个体已经内化了社会规则,其道德推理着眼于满足社会期望。 第三阶段:好孩子道德观。这一阶段的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或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 第四阶段:法律一秩序道德观。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3)后习俗道德水平(15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个体是基于内心的一套标准进行道德推理,即着眼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第六阶段:全面的道德原则。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通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二)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关于学习333教育综合的时间分配

关于学习333教育综合的时间分配在前期的通览中,同学们可以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不用每天每本都看一点,因为前期注重的是对知识的了解,一本书连着读可以对这门课有个连贯的概念。当然要是愿意每天看一点不同的科目,齐头并进,也无不可(但是不觉得每天都带很多书去自习室很累吗?每天又看不了一点点)。333教育综合的复习与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复习,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即在于:333教育综合不考选择!这就意味着复习时不用钻研得过细。我建议同学们先看看中国教育史,尤其是孙培青这版的,当故事通读,当然读得要快,大纲没有规定的章节就可以不用看了,看完一遍书后,你应该对大部分的名家以及重点一部分名家的教育理论和主张有些印象。然后看看外国教育史,要求同中教史。因为外教史考纲不像中教史是按时间排的,所以我大致帮同学捋一下:考纲的一~五是古代教育史部分,这部分要考的话会主要考名词解释,最多就考个简答,不用准备什么大题的;第六部分是各国的教育改革、法令什么的,在吴式颖那本书里,是按时间把这个分开

编写的,同学们找的时候耐心点,这个考大题的可能性也不大,有可能考名词解释和简答;第七部分是教育思想,这是重点中的重点,既可能拿名家的理论考名解(可能性还挺大),又可能考简答,更可能考大题,所以同学们看的时候要能读进去。接着可以看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东西比较乱,细看之前,希望 大家先了解一本书的章节为什么要如此编排,这对于理解内容有很大用处的,然后要边读边整理知识框架,才能对教育心理学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同学们不要执着于过细的东西,正如我说过的,教育心理学只有30分,不会考得过细,让你们这么学还是为了建一个整体框架,时间宝贵,现在不是来做研究的,是来考研的,所以建了框架,了解了哪些是重难点,再去熟练掌握重难点即可。至于教育学原理,基本上同学们都能看懂,好上手,主要还是要多背背,前期看得细也会忘,所以可以晚一点看。这也是我建议同学们先看比较有趣味性的教育史的原因,因为相比枯燥一些的原理,人们总是比较容易对有趣味性的知识记忆深刻,即使看得比较早的地方,也应该能在后面的二次浏览中

333教育综合干货(2018年必看)

研途宝考研http: 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考研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复习必须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没有所谓的捷径可以走。 首先,作为一个考研的过来人,我深深的明白学弟学妹复习时盲目的心情,不知道怎么看书,需要怎么选参考书,怎么进行复习规划等等,考研时我也看到了许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贴,现在我也把自己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接下来我切入主题,简单的从下面几点谈一下333 教育 综合的复习心得。 PS: 我不敢说自己的复习方法有多好,大家能从我这里得到一点点启发就很高兴了。 一、试题考察 1、333教育综合其实是四门课,教育学原理(约60 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 分),属于文科性科目,多半为记忆。其命题采用统一的大纲,但是每个学校自行出题,所以考研时各个学校的试卷都是不一样的,犹如各省的高考卷。在这四门课中,看分数就知道教育学原理考的最多,因此大家一定要对教育学原理的每个章节都要好好学习,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毕竟教育学原题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出题,个人建议对教育学原理学到融会贯通。 2、试卷题型结构(考试只有三种题型)部分学校例外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分 简答题:4 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 分,共80 分 —仝.rn -+? 二、参考用书 前言: 很多学弟学妹可能都特别关心333 教育综合到底要不要买学校给的那六本教材,那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根本用不到,买了教材就是既浪费时间有浪费金钱,每一本

教材都是500 多页,一共3000多页,你们哪有时间仔细阅读,这一遍过去得多少时间我们暂且不论,就说一遍过去你能把握住书里面的重点吗?而且就算复习很久还是把握不好重点,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研究生考试是应试教育,考察的不是你学习的有多认真,而是要你能得高分,至于怎么得高分稍后涉及,市面上有很多辅导机构对教材进行了解析,然后浓缩为了一本应试解析,方便我们来学习,我个人觉得还是很好的,毕竟专业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思考方式比我们成熟的多了,书写的用语也更符合阅卷老师欣赏观,我考研时机构总结的书,看了他们的333 强化视频,背了考前必背题(背诵阶段优选品)。 用书: 文章最后要是能添加图片就好了) 1、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委员会编写 各校333 命题 研途宝考研http: 2、333 教育综合应试解析(徐影主编)这本书写的有点墨迹,把所有题都当做论述题来写了,个人不太喜欢,但是用来初期学习也不错。 3、333 教育考前必背题---这本书是杀手锏,有了它,考研就成功了一半。(用来背诵)---------- 333 教育综合一定要背,不背自己编,肯定不及格。(背诵 要用技巧) 4、报考学校333 历年真题以及各个学校的真题汇编———真题的作用不用 我说了吧,你连自己要考啥都不知道,你觉得自己还能考上吗? 5、至于学校开出的六本书教材,完全没必要买,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作用几乎为0。(此处只针对333,311 的同学请忽略)其他专业课也一样,一般学校给的参考书都不太靠谱,还得自己买其他书作为补充。 6、学长学姐笔记问题(选择时要慎重,市场很乱) 三、复习顺序及重点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品德不良的矫正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品德不良的矫正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一)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 含义:品德不良指经常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最初的表现是一般的过错行为,这些过错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地加以矫正,就会沉积为严重的道德过错,从而酿成了不良品德,甚至走上违法道路。 类型:道德认识方面类型;道德情感方面类型;道德行为方面类型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二)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1.客观原因 家庭方面有:家庭是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环境中的某些不良因素,是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有家庭结构不良;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父母教育不当; 学校方面有: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关,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的。但是,如果教育者思想不端正,教育措施不力,教育方法不当,都可能妨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从而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和恶化。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如:有些学校片面抓升学率,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少数教职工的不良品德直接给学生的品德产生了不良影响。 社会方面有:社会关系、社会风尚等(广义)学校和家庭以外的学生的朋友、邻居、社区等(狭义)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不可小视。 2.主观原因 (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3)道德意志薄弱;(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三)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 1.醒悟阶段:这不良品德的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这种错误归结为自己的原因,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 2.转变阶段:这是指不良品德的学生有了改过自新的意向之后,在行为上发生一定的转变。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在整个转变阶段必然要经过不断的矛盾运动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新人,

333-教育心理学(最全最完美)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这里了解一下即可。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记住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以及其后扩展三本书标志着西文教育心理学独立学科体系的确立。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了解一下即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同样是作为了解。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及其规律。12年西南名词: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残废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它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稳定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要各发展两大方面。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认知是个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活动。认知发展是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规律:1、认知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抽象发展。2、认知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3、认知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像、言语和注意等心理因素,思维是认识的核心,认知心理的诸因素的发展时序不一。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构成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发展是多层次和不同步的,认知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多阶段和多种水平的发展过程,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认知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上面有点乱,因为这里不是重点,大家把我写的这些话背下来就行了,这里一般出名词解释。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伯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柳工,这个独特的模式包括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其结构包括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自我调控系统这五个系统。他们的含义大家看一下,知道是什么即可。简单记一下人格具有的多种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合性、4、复杂性、5、功能性。规律:1、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2、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3、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4、发展的共同性和个别性差异。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这里是重点,大家一定要背下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记住他是日内瓦学派的。他对认知发展实质的定义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记一下什么叫图式: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指个体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的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儿童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主要还是要记住他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其实心理学重点就是记几个理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据此,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主要特点是1、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2、认识的事物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索外界事物。3、

333教育综合干货(2018年必看)

研途宝考研 https://www.360docs.net/doc/026526586.html,/zykzl?fromcode=2014 对于考研,送同学们一句话: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考研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复习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没有所谓的捷径可以走。 首先,作为一个考研的过来人,我深深的明白学弟学妹复习时盲目的心情,不知道怎么看书,需要怎么选参考书,怎么进行复习规划等等,考研时我也看到了许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贴,现在我也把自己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接下来我切入主题,简单的从下面几点谈一下333教育综合的复习心得。 PS:我不敢说自己的复习方法有多好,大家能从我这里得到一点点启发就很高兴了。 一、试题考察 1、333教育综合其实是四门课,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属于文科性科目,多半为记忆。其命题采用统一的大纲,但是每个学校自行出题,所以考研时各个学校的试卷都是不一样的,犹如各省的高考卷。在这四门课中,看分数就知道教育学原理考的最多,因此大家一定要对教育学原理的每个章节都要好好学习,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毕竟教育学原题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出题,个人建议对教育学原理学到融会贯通。 2、试卷题型结构(考试只有三种题型)-----部分学校例外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二、参考用书 前言:很多学弟学妹可能都特别关心333教育综合到底要不要买学校给的那六本教材,那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根本用不到,买了教材就是既浪费时间有浪费金钱,每一本教材都是500多页,一共3000多页,你们哪有时间仔细阅读,这一遍过去得多少时间我们暂且不论,就说一遍过去你能把握住书里面的重点吗?而且就算复习很久还是把握不好重点,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研究生考试是应试教育,考察的不是你学习的有多认真,而是要你能得高分,至于怎么得高分稍后涉及,市面上有很多辅导机构对教材进行了解析,然后浓缩为了一本应试解析,方便我们来学习,我个人觉得还是很好的,毕竟专业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思考方式比我们成熟的多了,书写的用语也更符合阅卷老师欣赏观,我考研时机构总结的书,看了他们的333强化视频,背了考前必背题(背诵阶段优选品)。 用书:(文章最后要是能添加图片就好了) 1、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委员会编写(各校333命题

考研333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 概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及其理论 学习动机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1. 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情境中师生的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教学情境中 如何遵循师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进行有效指导教与学, 促进主体健康发展的特殊心理机制和规律。 任务:揭示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丰富发展心理科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事 实,研究如何遵循教与学的心理规律去为教育服务,研 究教与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规律为己任。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西方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心理测量运动,儿童研究运动, 冯特的科学心理学,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进化论。诞生标 志: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 研究趋势:

2.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是生理成熟和教育的结果,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共同性和差异性,互补性和 相互关联协调发展,不平衡性和关键期。 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特性和共同性,是一个持续终身的毕生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的背景和前提,有效的教育也能促进心理发展。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工具理论(物质与精神,受人类文化历史发展影响不断发展变化),两种心理机能(高级与低级,个体发展过程中两 种技能融合在一起。) 心理发展的本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 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教学“创造”儿童心理发展、弄清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学习存在着最佳期, 外部实际动作经多次重复变化“内化”成内部智力动作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333教育综合经验分享心得及教训

333教育综合经验分享:心得及教训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一、决心备考考研 决定考研,似乎是在大一就已经确信的事情。一直觉得,趁年轻,就应该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是养和能力。于是,在大三的上半学期,我就首先开始着手准备着英语和政治,并对相关院校进行甄选,能够成为一名教师,一直是我的夙愿,于是在专业方面我就选择了教育学,在学校上,首先根据院校排名和教育学的师资力量,我选定了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的考研目标。首先,就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一直认为,有了明确的规划,在不论学习还是做事方面,都会事半功倍。这些计划可以详细到,每天学习多长时间,每天要读多少页书,等等。在备考初期,我每天可以保证英语学习三小时,浏览时事政治一小时,还有专业课三小时,其余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上课,用餐和睡眠,顿时感觉生活充实而忙碌起来了。 二、考研心态 在意志力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也比较好,不沉溺于网络,专心于考研。即使是上网,也是查看相关院校发布的信息,保持信息的畅达很重要。随后,知晓了北师大从今年开始改为自主命题了,于是在书目上也有所变化,一共有11本书,我先按照难易程度(外教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中教史,教育研究方法)进行第一轮的粗读学习。与此同时,还报了的政治+英语的强化班,保证在以专业课复习为主的前提下,其他科目齐头并进。 三、专业课 在专业课方面,我一共进行了10轮的复习,第一轮是粗读每一本指定用书;

第二轮:细看+做笔记,自己在每天的学习过后,一边回忆,一边按照自己的思路写笔记,有自己的笔记我认为也是同样重要的,要做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 第三轮:听课+再次返回课本作对照,在这一阶段,我报了教育综合的网络VIP辅导班,真的认为对于我的专业课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也想要特别感谢的每一位上课老师,他们的详细讲解令我对于专业课知识有了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尤其是徐影老师,旁征博引,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对我们的思路进行了良好的拓展,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真的让我获益匪浅! 第四轮:背诵第一遍(10月份结束),这一阶段,根据自己的笔记,结合提供的书目,进行背诵,虽然会遗忘,但不断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真的很有用! 第五轮:做题,这一阶段,凯程题库里很明确的勾勒出了每一章的知识架构,首先要看这个,然后再做题,看答案解析里的答题思路,对后来的考试也是助力很大! 第六轮:背诵第二遍+默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背诵过后,简练地默写,也是我用到的一种方法,对于一直都是文科生的我,这一方法屡试不爽。 第七轮:740模考+再读书,这一阶段,对于专业课知识,已经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自己对知识的重难点也已经能够很明确的把握,这时不可以抛开课本,万变不离其宗,课本始终都要看! 第八轮:背诵第三遍,这时的背诵已经能保证一天复习完6章了,不断强化记忆,过度复习,也是我在学习书本知识时的收获。 第九轮:看北师大历年真题,从以往的真题中,自己探索总结出答题的方法和技巧,不懂的知识点再次返回课本。 第十轮,再次背诵,查漏补缺,自行总结课本大框架,这一时期,已经是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