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知识点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1.心理学与课程的关系:心理学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之一,主要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决定的。为了使课程效果实现最佳状态,必须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客观依据。以儿童发展为本,课程要适宜儿童的发展,是许多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要规划优质的幼儿园课程,需要以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为理论。

2.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一)成熟理论:代表人物斯坦利·霍尔和阿诺德·格塞尔。霍尔{复演论}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和发展规律,而不是去遵守来自外部的规则。因此,他被认为是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先驱。格塞尔继承了霍尔的主张,认为儿童的发展由遗传因素决定,并把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成熟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1)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在儿童尚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应耐心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的促进儿童发展。

(2)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和创设环境。

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气氛,让儿童能感受到快乐和满足。(二)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皮亚杰创造了儿童发展阶段论和知识建构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不仅是建立在生理年龄的基础上,而且还建立在儿童自身主动活动的基础上,即儿童通过与世界的互动来积极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而主动地尝试认识外部世界的意义。皮亚杰理论中的发展观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能涉及的经验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思维的机制:同化,顺应,总结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客体永恒性”

B.前运算阶段(2-7岁):1)自我中心:皮亚杰三山实验2)泛灵论:幼儿会由己推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即“万物有情”3)思维的不可逆性(无法达到守恒):长度守恒、液体质量守恒4)分类能力

C.具体运算阶段(7-11):获得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群集结构形成(分类系统)

D.形成运算阶段(11-15岁):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影响:

A.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

B.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

C.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三)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儿童的早期经验对其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

2、埃里克森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他最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就是“同一性危机”,提出发展是依照渐成原则进行的观点,且每个阶段都有危机,顺利解决则有助于发展健康的人格。

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1)强调早期儿童人格的培养,强调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重视游戏的作用(能够解决心理冲突),教师要观察儿童的游戏,记录儿童游戏的行为。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他推论,儿童的任何言行都是由周遭的环境或教育刺激所引起的,产生了S-O-R公式。R(操作反应)—S(强化)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的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塑造儿童的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1)对儿童学习任务的分析、确认儿童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小步递进的方式施教复杂的学习任务

(2)运用强化的手段

二.蒙台梭利课程

1.儿童观:受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儿童具有“生命的冲动”,“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心理特征。

2.教育观:教育就是要遵循儿童生长的内在秩序,让儿童自由探索,发挥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能自主活动,自由生长。

3.蒙台梭利课程:涉及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表现等领域,最能体现课程精髓的重要材料是蒙台梭利教具,具体的活动类型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官练习,体育活动,自由游戏,手工操作,集体活动等。

4.蒙台梭利课程的实施:(1)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有丰富多样的教具和辅助材料,是一种自由的,有秩序的,生机勃勃的,愉快的,适宜的环境。

(2)工作的法则:包括秩序法则,独立法则,自由法则,专心法则。

(3)工作与游戏的关系:二者都服从内在本能的引导,都注重活动的过程,强调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二者的最终结果都指向于儿童的发展,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自由选择。明显区别是游戏的假想性。

(4)教师的角色:“导师”是环境的提供者与管理者,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在引导的过程中,使儿童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5.蒙台梭利课程的评价:本身具有局限性,结构化程度较高,限制了儿童的自由活动,不利于儿童主体作用的发挥。虽然重视儿童的自我学习,自我修正,自我教育,但易使儿童形成呆板,机械的个性,不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蒙台梭利教育法需要与本土实践进行磨合,与其他理论进行融合,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三.瑞吉欧课程

1.瑞吉欧课程的理论基础:(1)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由此提倡“做中学”。

(2)维果茨基的建构主义理论:瑞吉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源于“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幼儿园课程应该既适合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有挑战性。

A.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应在最近发展区内。

B.幼儿园课程评价应该有弹性,使用动态性评价技术,而不只是评估儿童独立行为水平

C.强调教师在互动中起到的作用

2.儿童观

(1)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3)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4)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

3.教育观

(1)教育追求的是内在品质。

(2)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互动、以某种相互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的过程。(3)强调环境的作用和同伴的价值。

4.瑞吉欧课程中的方案活动:方案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发展儿童所有形式的语言来促进儿童教育的发展”。

(1)协商式活动:方案活动的确定,发展和结束阶段都是由教师和儿童共同协商而成的。

(2)生成性评估:评估是在真实的环境下,在方案活动的过程中开展的,是动态生成的,它重点关注的是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以及在外界帮助下,在不同情境下能够达到的水平。

(3)持续性记录:记录是一种对儿童的学习和教育活动的说明和解释,协商式教学和生成性评估都要靠记录来实现。

5.瑞吉欧课程中的儿童与教师:(1)儿童形象:儿童很有潜力,是有能力的人。教师极其重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是为儿童提供一个丰富的,能够发挥儿童潜能的童年。(2)教师角色: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以及引导者,教师和儿童是共同形成与推动活动发展的共同建构者。

6.瑞吉欧课程的社会参与:瑞吉欧的“集体学习”中的“集体”,不仅仅指儿童,还包括成人,如家长,教师,社区成员等。(1)社区参与:社区作为一种环境资源,其参与状态良好,会相应促进家庭参与程度与水平的提高。(2)家庭参与:加强家园联系,教师要创造机会拉近家园关系,同时培养家长间的关系。

四.幼儿园课程编制:目标模式代表人物:泰勒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含义: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优缺点:①优点:

A.课程设计条理清晰

B.增强了教育者的目的性

C.课程评价简单易行

D.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②缺点:

A.课程目标是由课程编制者确定的,往往课程编制者的主观意愿,难以与发展中的儿童相适应。

B.课程目标以儿童行为来确定,容易忽略那些难以转化为行为的方面。

C.课程目标强调细化,与学前儿童整体地学习知识、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之间存在距离。

D.课程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

3.幼儿园课程目标的陈述取向:(1)行为目标的取向:是以儿童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观察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

(2)生成性目标取向:关注的是课程实施过程。

(3)表现性目标取向:指的是每一个儿童在与教育情境互动时产生的个性化的,富有创造性的表现,追求的是学习者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4.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1)知识取向:课程内容即材料(2)活动取向: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3)经验取向:课程内容即儿童的学习经验

5.课程实施的取向:(1)忠实取向:这一取向关注的是预定课程方案的实现程度以及确定影响课程实施过程的主要因素,不关注课程变革。①优点:通过控制教师的课程行为,监控课程实施的成效,便于评价课程方案的优劣②缺点:教师不可能忠实的复制课程方案,会有意或无意的做出增删和调适

(2)相互适应取向:主张课程实施是课程方案与学校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创造性的实施课程方案。

(3)课程创生取向:关注的是教育经验的创造过程,关心的是课程创生了怎样的经验。消解可专家权威角色,使得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创生主体。

6.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课程实施过程必须围绕课程目标,选择有利于课程目标达成的课程实施方法来展开。

(2)生活化原则:课程实施应当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帮助幼儿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获得教育意义上的发展。

(3)活动化原则:引导幼儿积极地使用语言;提供新奇,丰富的活动材料和资源,以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儿童的各种感官得到活动;注意活动的游戏性。(4)主体性原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方法及活动的材料都要围绕儿童展开。

(5)生成性原则:关注儿童在与教师,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及时调整活动的目标,内容和课程实施方法。

五.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模式代表人物:斯坦豪斯

1.过程模式的含义:过程模式反对用预先确定的目标,尤其是行为目标来规定课程的进展和结果。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主张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及儿童实际的活动过程。

2.过程模式的评价:(优点)(1)倡导“教师即研究者”,扩大教师的专业自主性。(2)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强调教育是一种过程。

(缺点)(1)过程模式编制的课程缺乏科学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主观色彩浓厚。(2)“教师即研究者”赋予了教师理想化的角色,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理想。

3.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特点:(1)课程目标:预成课程在课程实施前,总是目标先于活动。

(2)课程内容:内容比较固定,主要掌握在教师手中。

(3)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预成课程设计比较严密,设计与实施是分离的;生成课程没有精密的设计,设计和实施是统一在活动中的,不可分离。

(4)师幼关系:儿童不仅参与课程的实施过程,而且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的设计。教师在生成课程中仍是主导作用,引导孩子。

(5)课程评价:预成课程的评价关注是否达到了预设目标,评价往往是终结性的。生成课程的评价始终贯穿在活动过程,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评价。

主题:《我是中国人》

主题目标

1.感知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3. 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4. 欣赏京剧脸谱,激发幼儿对传统艺术文化学习的兴趣。

5.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活动名称:我是中国小娃娃(大班语言)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1、图片-各种肤色的小朋友2、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1、出示各种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上的中国小朋友。

2、中国的小朋友长得什么样?除了中国小朋友,图片上还有谁?

3、启发幼儿将中国小朋友与其他国家小朋友进行作比较,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4、讨论:我们最爱吃什么?外国小朋友最爱吃什么?

5、请幼儿帮助不同国家的小娃娃选择餐具和食物。

6、鼓励幼儿学学各国小朋友相互问好的语言。

二、寻找发现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在哪里”为题,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并用笔做上记号。

2、共同认识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3、引导幼儿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某些外国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并将他们送回家(粘贴在地图上)。

三、感受祖国真大。

1、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2、看中国地图,启发幼儿说说中国地图的外形像什么,通过比较知道中国很大。

3、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附: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雪花。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

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活动名称:《我是中国人》(大班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2、了解中国人的外貌特征,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传统美德,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录音带 3.地球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你知道自己是哪个国家的小朋友吗?我们祖国妈妈的全称是什么?出示地球仪,引导幼儿找出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版图。告诉幼儿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居住在地球上,这是个很大很大的家园。生活在这个大家园中的世界人民是有区别的。

二.了解中国人的外貌特征。

讲述故事《罗伯特的手为什么洗不白》,引导幼儿知道中国人的外貌特征。我们在座的小朋友还有小明等很多中国小朋友都有着共同的外貌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而非洲小朋友罗伯特是黑皮肤、黑眼睛、卷头发。另一位是白皮肤,蓝灰色眼睛、黄头发的外国小女孩。

观察图片上的和平鸽,告诉小朋友呢,它标志着全世界的人民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希望在和平的环境中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三.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人的语言文字。

1、放两段录音,一段汉语,一段英语,使幼儿知道中外口头语言的区别。

2、让幼儿认识“我是中国人”五个字,告诉幼儿这正是我们中国人书写的汉字,也叫方块字。汉字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万事万物的形状创造出来的(出示甲骨文,幼儿认读),说明中国人是聪明智慧的人民。四.感受中国人的勤劳勇敢。

观看中国运动员在世界领奖台上,升国旗、奏国歌的画面、录像,认识到中国人的勤劳勇敢,感受做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师幼再次感受奥运赛场升国旗、奏国歌的光荣时刻(师幼起立,奏国歌)。

教育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努力锻炼做优秀的中国人。

区角名称:京剧脸谱

所属区角:美工区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京剧脸谱,了解戏剧中特有的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

2、萌发学习传统文化艺术学习的兴趣。

提供材料:椭圆形的图画纸、水彩颜料、水彩笔、油画棒、橡皮筋、剪刀等

玩法:1.幼儿在椭圆形图画纸上,用各种材料制作、设计京剧脸谱,并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所设计的脸谱。

主题:《我是南京娃》

主题目标

1.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南京,通过寻找和讨论发现和感受家乡的美丽。

2.了解和熟悉南京的风景名胜和特产,并愿意用语言进行表达。

3.感受雨花石的色彩和形态美,了解南京的历史文化。

4.热爱家乡,为自己是南京人而自豪。

5.对南京的传统文化感兴趣,有好奇心。

活动名称:美丽的雨花石(大班美术)

活动目标: 1.感受雨花石的色彩和形态美,愿意积极探索制作雨花石的方法。 2.尝试将不同颜色的彩泥混合起来揉捏。3.能够用团圆、压扁和搓长等方法创作不同形状的雨花石。

活动准备:雨花石若干,五彩橡皮泥

一、情境导入

播放电子挂图“雨花石”,引导幼儿对比观察雨花石和普通石头。师:“瞧,这些

石头和我们常见的石头的吗?有什么不同?它身上有哪些颜色?有什么花纹?是什么形状?”

二、探索发现

师幼一起探索制作雨花石的方法。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找出制作雨花石的方法。师:“你们想不想有那个有一块漂亮的雨花石?要不我们用彩泥来试试吧!“小结:可以将不同颜色的彩泥压扁,放在一起团一团;可以将彩泥搓成条,把几种不同颜色的泥条像扭麻花一样扭在一起,在团一团;还可以随意拿几种不同颜色的彩泥直接揉搓在一起。

三、创作表现

1、教师介绍制作材料及要求。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制作雨花石,感受不同颜色合在一起产生的美。师:“你可以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做雨花石,注意要在泥工板上制作,保持桌面清洁。”

2、教师巡回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四、欣赏评议

1、鼓励幼儿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2、引导幼儿将完成的作品集中在一起,布置成“雨花石展”。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从“雨花石”的外形、颜色、花纹等方面相互欣赏并评价。

3、教师从幼儿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两个方面作出评价。

活动名称:美丽的家乡—南京(大班社会)

活动目标:1.了解和熟悉南京的风景名胜和特产,能一起交流讨论自己喜爱的南京特色。2.感知南京的历史文化,为自己是南京人而自豪和骄傲。

活动准备:1.家长孩子共同收集的南京风景与土特产图片。2.音乐《莫愁》 3.视频《南京话喝馄吨》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欣赏音乐,引入主题。

欣赏《南京话喝馄吨》歌曲,引导孩子知道南京话是南京人独有的本领,是我们的家乡话,并让孩子学习说说自己会讲的南京话。那我们知道南京除了有别的地方没有的南京话之外,还有哪些风景名胜美如画的地方呢?

二、通过介绍、讨论了解南京的风土文化。

1、通过看图片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南京五处的风景名胜。(紫金山、中山陵、梅花山、夫子庙、莫愁湖)

2、请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除游览内容外的有关南京的风景名胜等相关文化。

3、通过自由讲述引导孩子了解南京的社会文化与土特产。

4、南京的宝贝这么多,这么美?想不想再去看一看?引导孩子观看视频《金陵节拍》片段。

5、我们都是南京人,南京是我们的家乡,南京有很多的宝贝。你最喜欢南京的什么呢?我们作为南京人很骄傲自己的家乡这么美,这么美的家乡是谁建设的呢?鼓励孩子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我们美丽的家乡。

三、结束部分:在《莫愁》歌声中学当导游给客人老师介绍美丽的南京。

区角名称:认识南京

所属区角:语言区

活动目标:1.了解南京名胜古迹的大致方向。2.能够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南京,表达对城市的喜爱之情。

提供材料:提供有市花,市树的背景图片,南京名胜古迹的明信片,自制南京简易版小地图

玩法:让幼儿根据明信片,图片,介绍一下自己去过的名胜古迹。相互交流小地图上的坐标分别是哪些地方。

课程目标体系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 1、课程发展小组 建立幼儿园课程发展小组,具体负责幼儿园整体课程的规划和发展。课程发展小组人员的构成: (1)园长、业务园长、教学助理、行政助理 规划幼儿园总体课程,决定各类型活动之间的时间和比例;制定和调节不同季节的作息安排;负责课程与教学评价;组织有关课程调整和发展的会议;落实课程的配套措施;深入研究课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负责组建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等。 三、幼儿园课程的理念与特点: 1、幼儿园课程的理念 遵循《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及其《课程指南》中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

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互动整合生活性 互动:在活动中强调师师互动、师幼互动、家校互动,通过这些互动,丰富课程的内容、提高课程实施效果。 整合:一是先进教育理论与领域内容的整合:将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创设开放多元的环境,选择丰富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二是幼儿的一日活动与领域内容的整合:将幼儿的一日生活看做一个整体,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一日活动中生活、游戏、运动、学习四方面的整合;三是各类环境资源的整合:包括心理环境资源、物质环境资源、家长资源以及社区环境资源。 生活性:第一,在生活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相处的态度及基本的常识;第二,由于幼儿的思

维是形象的、直观的,只有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通过交往、参与、探究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而从生活中学习就成了幼儿学习的必然要求。课程必然带有浓厚的生活特征,课程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但并不意味着要把课程与日常生活等同起来,混为一谈,而是要合理地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 总目标: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具体目标:

幼儿园小中大教学总目标

大班教学目标 一、日常生活 1.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早睡早起,不迟到,不随意请假。 2.保持个人卫生,并能维持公共环境的卫生,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3.能熟练地使用餐具,保持自身桌面、地面干净,自觉清洁饭桌上的残渣。 4.能整理并保管好自己及班级的日常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及物品。 5.有自我控制饮食的初步意识和能力,主动饮水,少吃冷饮,喜欢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暴饮暴食。6.身体内外主要器官的名称及主要功能,在日常行为中,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 7.了解换牙的有关知识,乐于接受牙医的治疗。 8.坐、站、行、阅读、书写姿势正确。 9.情绪稳定,懂得用语言表达情绪,有较好的自制能力。 10.初步学习在不同场合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情感,能正确对待、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11.能独立完成值日生工作。 12.正确使用各种大小器械、用具,注意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遇到危险或意外发生时,能及时通知成人,并听从成人指挥,保护好自己。 13.让幼儿认识有关安全标志,学习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幼儿不玩火及危险物品,学会逃生的方法。14.让幼儿了解流行性疾病的危害,学会预防流行性疾病的方法。 二、社会 1.培养幼儿基本的自我控制及应变的能力。 2.指导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使幼儿掌握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基本的社会技能。 3.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知道一些主要的自然景观,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4.了解三八妇女节、五一节、六一节的意义,感受节日气氛。 5.引导幼儿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社会公共规则,形成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 6.使幼儿掌握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并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7.使幼儿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并乐于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8.进一步引导幼儿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愿意学习他人的优点,不讥笑他人的缺点,不自满,敢干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9.幼儿能做到做事有信心、有耐心,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10.引导幼儿逐渐加深对父母、老师、同伴及其他相关社会成员的了解,学会同情、关心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1.心理学与课程的关系:心理学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之一,主要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决定的。为了使课程效果实现最佳状态,必须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客观依据。以儿童发展为本,课程要适宜儿童的发展,是许多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要规划优质的幼儿园课程,需要以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为理论。 2.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一)成熟理论:代表人物斯坦利·霍尔和阿诺德·格塞尔。霍尔{复演论}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和发展规律,而不是去遵守来自外部的规则。因此,他被认为是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先驱。格塞尔继承了霍尔的主张,认为儿童的发展由遗传因素决定,并把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成熟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1)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在儿童尚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应耐心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的促进儿童发展。 (2)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和创设环境。 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气氛,让儿童能感受到快乐和满足。(二)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皮亚杰创造了儿童发展阶段论和知识建构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不仅是建立在生理年龄的基础上,而且还建立在儿童自身主动活动的基础上,即儿童通过与世界的互动来积极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而主动地尝试认识外部世界的意义。皮亚杰理论中的发展观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能涉及的经验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思维的机制:同化,顺应,总结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客体永恒性” B.前运算阶段(2-7岁):1)自我中心:皮亚杰三山实验2)泛灵论:幼儿会由己推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即“万物有情”3)思维的不可逆性(无法达到守恒):长度守恒、液体质量守恒4)分类能力 C.具体运算阶段(7-11):获得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群集结构形成(分类系统) D.形成运算阶段(11-15岁):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影响: A.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 B.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 C.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三)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儿童的早期经验对其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 2、埃里克森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他最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就是“同一性危机”,提出发展是依照渐成原则进行的观点,且每个阶段都有危机,顺利解决则有助于发展健康的人格。 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1)强调早期儿童人格的培养,强调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重视游戏的作用(能够解决心理冲突),教师要观察儿童的游戏,记录儿童游戏的行为。

幼儿园课程体系

幼儿园课程体系 立体活动课程——多元智能,立体培养、主动发展 幼儿园立体活动课程是幼儿园自主研发的园本课程。课程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借鉴了国内外最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形成鲜明的教育特色:主题建构,双语培养,区域配套,能力延伸;师幼互动,家园共育;主动学习,个性发展;多元培养,立体成长。 综合构建数学课程—逻辑的起点,智慧的灵光,理性的基石! 是赵宋光教授亲自创建并指导下的数学教育课程,是国家七五跨八五的教育科研成果。在数学中,通过幼儿亲自的操作、体验、思考,从具体、半具体、抽象的数学操作中,构建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抽象难学的数学,体验成功的快乐。 国学教育课程——以国学的优秀内涵熏染每一位儿童 中国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成为幼儿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幼儿园的国学教育是从民族文化中产生的课程,以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祖国特色民俗活动、民间游戏活动以及民间庆祝、娱乐活动为形式,营造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思想和谐统一的氛围,培养儿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 双语课——做会交流的中国人,做开放的中国人,做国际化的中国人 采用形式灵活的TPR教学方法,结合丰富的多元智能教育活动和大量的感觉统合训练,通过中外教师的默契配合,为幼儿营造地道的英语口语环境和游戏氛围,使幼儿感知不同的语音和语言节奏,体会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信、活泼和开朗的性格,使幼儿乐于并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 快乐绅士教育课程——培养身心健康、德行良善、志趣高雅、温文尔雅的孩子! 幼儿园的快乐绅士教育包括了体育、德育、智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教育内容,培养的是这样的现代小“绅士”:身体健壮、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彬彬有礼、谙悉社会生活与人情世故、宽容大度、懂得感恩,关心社会;具有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与独到的见解;具备高雅

00394幼儿园课程(新版本)

幼儿园课程各章考试要点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 (一)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4.课程即教学计划。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二) “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经验”中心课程则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三) “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观点及优缺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容按其自身的逻辑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以知识的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老师也容易组织教学。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可能导致重认知轻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性轻个性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容应随学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课程容随学生变化而改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类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多方面潜能。它的局限性在于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变的、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 (四)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类型。活动课程本质上是属于经验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它集中体现着经验中心课程的思想和特点。它以学生、问题和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发展为教育过程的重心,注重养成教育,注重教育过程,注重问题解决,课程评价以主观综合评定为主,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迁移。 (五)隐性课程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却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实践和结果。隐性课程有如下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1)物质一空间。(2)组织一制度。(3)文化一心理。 (六)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定义的涵义:1.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2.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七)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基本属性:1.基础性。2.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 (八)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1.启蒙性。2.生活化。3.游戏性。4.活动和直接经验性。5.潜在性。 第二章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的学习效果的预期。它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对教育目标体系中三大来源的信息进行筛选协调,筛选工作应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可能性筛选”。第二步,“价值性筛选”。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3.单元目标;4.教育活动目标。 (三)、建立幼儿因课程目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是:(1)学习主体的心理结构;(2)教育容的畴和结构; (3)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教育容的深浅不同和发展要求的高低不一而间接反映出来,因此,这一因素隐藏在另外两个因素之中;任何容领域的学习都应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三种发展容;同样这三方面发展,都要借助于学习容才得以发展。这三个因素紧密结合,才可能形成合理的课程目标结构。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原则及其涵义:1.整体性原则。幼儿园课程目标要尽量周全,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德、智、体、美各方面,而且,每一方面都尽量涵盖情感、认知、动作、技能等容。 2.系统性原则。课程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第一,阶段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体现心理发展的渐进性。第二,下层目标和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和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 3.可行性原则。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儿童的实际,所定目标应该是幼儿能达到的。 4.时代性原则。课程目标应该体现时代性,要关注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在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 5.缺失优先原则。幼儿园总目标是一种理想目标,儿童现实的发展与这种理想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差距。在制定地方课程纲要或本园课程时,特别要在课程目标中把儿童现实发展中不足的,但又是理想发展所必须的方面突出出来,并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保障

制定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

如何制定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

————————————————————————————————作者:————————————————————————————————日期:

浅谈如何制定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 选择了一套好的教材后,教师便要结合教材内容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在制订目标时,教师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适切性和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适切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既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又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操作性则是指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突出对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目标的表述上,教师应以幼儿的角度出发,使用“体验”“感受”“喜欢”“探索”等词汇。如“手印螃蟹”的活动目标是体验用手掌印画螃蟹贝壳,尝试运用画的方式来表现螃蟹的不同动态;使幼儿乐意介绍自己的作品,能独立创编有趣的故事情节。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表述清楚。而有的目标就显得比较空洞,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感受力、表现力”等,这些可能是教学的中、长期目标,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实现的。 一、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要以《纲要》中各领域的目标 为指导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中规定的各领域的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制定。 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要根据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 点及认识规律 同时,教育活动目标的的制定还要遵循幼儿的认识规律,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建立在深入分析研究教 材和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时要建立在充分地研读材料、分析材料,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和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作用有一个比较深层的挖掘和思考。同时,还要建立在本班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四、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有较强的 针对性 教育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次活动要传授、激发幼儿那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培养幼儿的哪一种情感都要有较明确的说明,否则教育活动目标表就失去了它的指导作用,使得活动组

幼儿园课程复习重点整理.docx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是通过课程实现的,“没有课程,教育便没有借以传递其要旨、转达其意义、传播其价值观的媒介或工具”。止因为其重要性,课程被称为教育的“心脏”。 《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编制和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它既具有宏观性与理论性,乂具有具体性与应用性,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它既是幼儿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原理的具体化,乂是学前各领域教育的统整和综合,是一门 从理论到实践的”中介性”课程。 课程问题是教育系统中最繁难的问题之一。 概念的不确定性 作为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涉及的面广而多。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 对于课程,存在着许多种定义。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収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 (一)课程的词源 汉语中,课程一词始于唐代:课业及进程。英语中来自于拉丁语的"curriculums即 “跑马场”,据此,课程最常见的含义为“学习的进程”。课程的含义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二)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 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 课程就是儿童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 课程就是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课程就是教学计划 课程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就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 这种课程定义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远,既代表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是以往学校教育实践的真实反应。

基本观点 一?般认为,课程是科目和学科的代名词,即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日的总和。也有人把课程与教材合二为一,视教材为课程的具体体现。这使得通过课程而进行的教育被简化为“教书”(教教材、教课本)。于是,教师就成为“教书匠”,学生也就成为“读书郎”。 2、评价 这种课程定义虽然把握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把教师的视线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圈子里,使得教师只关注“教什么”,而不关注“为什么教”和“怎样教”;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而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以及儿童已有的经验、学习的方式和特点,进而导致教师把传递知识看作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定义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认知方面的学习,而非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対课程内容本身的理解也过于狭窄,仅局限于外在的间接经验,而忽略了学习者在校获得的直接经验。所以,这一定义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课程的全部内容。 课程就是儿童在学校中获得的学习经验 这种课程定义是针对传统教育屮的课程观念以及它所导致的“教材屮心"、“教师屮心”、“课堂中心”的弊端,从学习者的角度而提出来的。市于这一课程定义强调学习者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所以它始终成为20世纪课程改革中的一面旗帜。 基本观点 由于学习经验是学生在与学校相互作用屮形成的心理生成物,所以,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学习经验,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能扩大研究者的视野,转换研究者注意的屮心,使教师从过去主要关注“教什么”,到现在开始关注“为什么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等这样的问题。 评价 这种课程概念让教师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什么以及所学东西对他们的个人意义。所以,有人将这一转变称为课程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其核心就是界定这一概念的视角的转移,即从关注书本到关注学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贴近它的本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这一概念有其合理的一面,是一种教育观的转变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反应。但它真正的影响范围较多地局限在学者的圈子和理论的层面上,它能够真正地被广大的教师接受并形成共识还尚待时原因Z—在于学习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带有主观性、个人性和模糊性,

25、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方案

XXX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X幼儿园有着比较成熟的课程特色,使用过不同版本的教材,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实施经验,并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但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比较随意;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共享性。因此,构建富有XXX幼儿园特色的、科学的、适宜的、可操作性园本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指南》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平衡、和谐、适宜的园本课程体系,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三、目标 总目标:培养理想发展的精英幼儿。 第一年:制定课程指南,转变课程理念,完善目标体系,提升老师目标意识; 第二年:拓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特别是一日带班、家园共育、环境和区角; 第三年:优化达成目标的内容体系,构建评价体系和展示体系。 四、组织机构 1、成立园本课程架构领导小组名称:《安琪幼儿园课程指南》 由业务担任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 2、具体分工 组长负责课程建构的全面工作,具体分管整体构思、目标体系初稿(修改)、主题的整

合(11个大主题、33个小主题)、统稿等。 XXX负责对原有课程的总结和介绍,对课程建构的建议,前期资源的使用,提供后勤上的支持。 XXX负责行政,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 XXX负责健康领域,XXX负责语言领域,XXX负责社会领域,XXX负责艺术领域的美术,XXX负责艺术领域中的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XXX负责科学领域的自然,XXX负责科学领域的数学。 有13种课程供选 五、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基本要求(要注意课程的传承与发展,不能颠覆课程)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主流:指南、刚要,个性:特色) 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生活性、操作性、活动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力、兴趣及经验;课程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要定期化、经常化,评价标准应与课程目标相呼应。这是园本课程建构的最基本要求。 2、基于幼儿园现实条件与发展需要 如果一个课程实施方案普适性强但针对性弱,就不能适应各幼儿园的具体需要。因此,“因园制宜”是编制幼儿园课程方案的重要准则。 一要基于XXX幼儿园的发展基础与现实。地理环境、师资水平、生源质量、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XXX幼儿园具的办园条件与教育基础。幼儿园在制定课程方案时要正视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条件,脚踏实地地确立适宜的课程目标与发展愿景,规划幼儿园的课程实施。 二要着眼于幼儿园课程的传承与发展。XXX幼儿园都有自己的课程文化与课程特色,在对XXX幼儿园进行系统的思考与梳理后,分析和总结出XXX幼儿园现有课程的强项和弱项。强项是XXX,也正是XXX幼儿园的特色。弱项是XXX、XXX,既是发展的“瓶颈”,又是新的生长点。因此,有效利用XXX幼儿园原有的课程文化和课程特色,处理好课程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确定新的课程特色:XXXXXXXXX,有利于促进XXX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使XXX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总结.docx

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1. 心理学与课程的关系:心理学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之一,主要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决定的。为了使课程效果实现最佳状态,必须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客观依据。以儿童发展为本,课程要适宜儿童的发展,是许多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要规划优质的幼儿园课程,需要以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为理论。 2. 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一)成熟理论:代表人物斯坦利?霍尔和阿诺德?格塞尔。霍尔{复演论}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和发展规律,而不是去遵守来自外部的规则。因此,他被认为是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先驱。格塞尔继承了霍尔的主张,认为儿童的发展由遗传因素决定,并把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成熟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 1)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在儿童尚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应耐心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的促进儿童发展。 ( 2)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和创设环境。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气氛,让儿童能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二)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皮亚杰创造了儿童发展阶段论和知识建构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不仅是建立在生理年龄的基础上,而且还建立在儿童自身主动活动的基础上,即儿童通过与世界的互动来积极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而主动地尝试认识外部世界的意义。皮亚杰理论中的

发展观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能涉及的经验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思维的机制:同化,顺应,总结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O岁-2岁):“客体永恒性” B. 前运算阶段(2-7 岁):1)自我中心:皮亚杰三山实验2)泛灵论:幼儿会由己推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即“万物有情”3)思维 的不可逆性(无法达到守恒):长度守恒、液体质量守恒4)分类能力C. 具体运算阶段(7-11):获得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群集结构形成(分类系统) D. 形成运算阶段(11-15岁):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影响: A. 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 B. 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 C. 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三)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儿童的早期经验对其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 2、埃里克森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他最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就是“同一性危机”,提出发展是依照渐成原则进行的观点,且每个阶段都有危机,顺利解决则有助于发展健康的人格。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解析

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解析 石塘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课程目标体系 遵循幼儿发展为本、和谐发展为本的原则~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为主线~对幼儿实施全人教育~关注尊重、责课 任、关爱、诚实、公正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引导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为幼儿成为身心和谐、大写的中国人奠定坚实程 的基础。总 目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关注幼儿的尊重、责任、关爱、诚实、公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 标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正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培养幼儿的民族的情趣和能力。 展~增强体质~培养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文化认同感和国民意识~引导幼儿萌发爱 良好的生活习惯、卫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 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手能力。的情感~培养幼儿活泼开朗、文明礼貌、 动的兴趣。守法合作等良好品格。 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域 目 1. 身体健康~在集体1. 乐观与人交谈~讲1(能主动地参与各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

标话礼貌,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和艺术中的美, 生活中情绪安定、愉项活动~能努力做 快, 好力所能及的事~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不怕困难~有自信 能理解日常用语, 探究问题, 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 生活、卫生习惯良心、责任心, 好~有基本的生活自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理能力, 2(乐意与人交往~表现活动。想说的事, 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学习互助、合作和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分享~有同情心, 4(喜欢听故事、看图健常识~学习保护自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 书, 己, 要和有趣, 3(理解并遵守日常 生活中基本的社会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4(喜欢参加体育活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 行为规则~有规则动~动作协调、灵活。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话。 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意识, 4(关爱父母长 辈、老师和同伴~ 爱集体、爱家乡、 爱祖国。 年大1、会穿脱衣服、学习倾听能力 1、使幼儿初步了解,一,数学 ,一,音乐龄班整理衣服,学习整理1、能够主动、积极、自己的成长和成人1、学习10以内单、双数和相1. 根据不同的合作歌唱的要求~

幼儿园领域课程总目标及内容与要求之欧阳光明创编

幼儿园领域课程总目标及内容与要 求 欧阳光明(2021.03.07)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幼儿园指导纲要》将和幼儿园教学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健康领域: 一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参加

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时,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语言领域:一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座屏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通东并学说普通话。少

幼儿园课程课件

潍坊科技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授课人:课题第六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课时 2 教学目的 与 要求1.了解幼儿园综合课程的含义和特征 2.了解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 与 难点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综合课程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原理和原则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及相应的教育活动实例进行分析,尝试设计教育活动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及步骤备注 课前点名 新内容讲解 一、幼儿园课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 实施 二、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课堂总结 授课效果分析总结

第二节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一、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含义和特征 在学前教育课程领域,虽然课程的综合化在近些年格外引人关注,但是综合性课程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或名词。以儿童为中心组织学前教育课程,早就为不少教育界的先驱所倡导。20世纪初,杜威就已经提出应将知识综合化,使之结合在儿童发起的和自我指导的活动中。杜威的同时代人克伯屈提出,课程应由教师和儿童共同设计,他提出的设计教学法,主张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儿童进行学习,将现实生活结合到儿童的活动中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受皮亚杰理论的影响,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再度受到重视,在世界各地,综合性课程被广泛运用,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龄前儿童。 (一)综合性课程的含义 顾名思义,综合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美国早期儿童教育协会的发言人将综合性课程称作“使课程内容对幼儿更具意义的一种策略”。他们认为,“将课程综合化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课程对幼儿更有价值”。由此,他们将综合性课程定义为:“在儿童的经验范围内提供有组织的主题或概念,允许儿童在从一个或多个科目中抽提出教育目标的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去理解和去参与。 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通过专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但最为常见的则是通过主题的综合。 1.学科的综合 2.发展方面的综合 3.通过专题的综合 4.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 5. 通过主题的综合 (二)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和弱点 长处: 1.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 2.综合性课程能促进主动的学习 3.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4.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 弱点: 但是,综合性课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相反,这种课程也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美国早期儿童教育协会的发言人极力主张幼儿园课程的综合化,但是,他们也认为,“综合性课程不可能达到知识完整性的要求,除非它完完全全建立在不同学科的知识基础之上,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他们认为,“只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1)汇总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黄土坡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三、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课程阶段目标 4-5岁 1)学会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筷子、毛巾、手帕、便纸等,对自己能做的事表现出自信。 2)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关注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3)爱父母、老师、长辈。了解他们的职业和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4)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 5)了解人的身体和年龄的变化,能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危险的标志和信

幼儿园下学期小班教学总目标

幼儿园下学期小班教学总目标 (一)共同生活: 目标1、继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措施: (1)利用起床和如厕的机会继续培养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叠衣服和折叠小被。 (2)继续提醒幼儿饭前便后和来园时、手脏时洗手,并坚持正确洗手的方法。 (3)通过生活活动、游戏、故事等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叠被子等。 目标2、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措施: (1)通过故事、小问号等活动让幼儿知道每种食物都有营养,并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2)适时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小调羹,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坐姿。 (3)安静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并在成人的提醒下做到“三洁”。 (4)利用餐前餐后时间,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淑口的好习惯。 目标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措施: (1)通过故事等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要乱奔乱跑,以免发生伤害事故。(2)知道不可以和陌生人走和吃别人的东西。 (3)逐步养成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的习惯。 (4)通过故事,情节表演,教育幼儿不将异物放入耳,鼻,口内及药品不能乱吃的习惯。 目标4、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从爱幼儿园,爱家,到爱祖国,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情感。 措施: (1)通过参加每周各种德育活动,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认识五星红旗,知道升旗时,听到国歌时要立正。 (2)通过游戏,谈话活动,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爱幼儿园,爱家,爱上海,爱祖国的情感。 目标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友爱情感和爱的情感。 措施: (1)利用国庆活动初步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三八”节等活动,初步培养幼儿爱长辈的情感。 (3)初步培养幼儿爱集体的情感,喜欢幼儿园,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幼儿园课程理论》复习资料总结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课程理论》复习资料总结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幼儿园课程理论》复习资料总结 1、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生活性;整合性;活动性、直接经验性;潜在性 4、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层次把课程分为:观念层次课程、社会层次课程、学校层次课程、教学层次课程、体验层次课程 5、美国斯坦福教授艾斯纳从课程内容出发,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悬缺课程。 6、隐形课程发挥的作用:从物质空间方面:学校的建筑、活动场地、绿化设施、设置等物质条件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从组织制度方面:学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无形中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相联;从文化心理方面:学校的文化价值、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与其行为表现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都大大超过了学校、教师对学生开放的正规课程。 7、英国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坦豪斯-宾特雷依立足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实践,对目标模式进行详尽而透彻的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并系统的确立了过程模式。 8、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9、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对幼儿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第 2 页共 6 页

幼儿园领域课程总目标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领域课程总目标及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幼儿园指导纲要》将和幼儿园教学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健康领域: 一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时,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

乐观、合作的态度。 语言领域: 一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座屏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通东并学说普通话。少数

幼教专业知识全汇总重点

幼教专业知识小汇总 一、第一性的知识 1、德国,福禄培尔,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他本人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2、1903年,我国在湖北武昌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幼稚园。 3、我国最早实施胎教,最早是西周文王母亲太任,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是在《礼记·内则》,中国最早学前教育机构的萌芽是封建邸第。 4、《蒙养院章程》(1904年制定)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标志着中国学前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5、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新中国成立第一个学制《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6、1989年国务院批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幼儿教育行政法规《幼儿园管理条例》。 7、1844年英国促进会会员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中国土地上第一个女子学堂,带有殖民性质。 8、1907年,吴朱哲在上海幼稚舍创办中国第一个私立的保姆讲习所。 9、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思想。 10、《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制定)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幼稚园课程标准。 11、1923年,陈鹤琴创办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 12、1927年,陶行知创办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 13、张宗麟,我国第一位幼稚园男教师。 14、柏拉图,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完整体系的人。 15、亚里士多德,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的问题。 16、1816年,欧文在苏格兰创办英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新拉纳克幼儿学校。

17、德国是近代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地。 18、伊丽莎白·皮博迪在波士顿开办美国第一家英语幼儿园。 19、夸美纽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为6岁以下儿童的智育提出一个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第一个从幼儿年龄特征来论证游戏、玩具和作业方面的问题,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充满民族色彩的单轨学制,首创著作《母育学校》,首次研究家庭条件下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 20、洛克是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 21、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的创办者是威廉·哈里斯和苏珊·布洛,而布洛被誉为公立学校运动之中的“幼儿园之母”。 22、裴斯泰洛齐,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化”的主张。 23、1926年,日本文省部制定颁布了日本第一部较完整又独立的学前教育法令《幼稚园令及实施规则》。 24、乌索娃洛万诺夫制定《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婴幼儿教育的大纲。 25、维果斯基被美国学者称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 2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的鼻祖”。 27、西方儿童心理学鼻祖——普莱尔《儿童心理学》。 28、巴乌利美保育所是德国最早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设施。 二、学前教育名人理论观点、著作、及社会地位 封建学前教育思想 1、贾谊,西汉洛阳人 观点:早谕教、选左右、重儒术、胎教是始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