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芽生长实验报告

绿豆芽生长实验报告
绿豆芽生长实验报告

绿豆芽的生长实验报告

问题的提出: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的生长不需要阳光

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过程:

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

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附表一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一、目的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发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二、方法 选择绿豆种子,采取土壤培植等方法,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全过程。 三、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1、2013年8月11日9时30分,准备绿豆种子的种植环境,将土壤放置到一个盆中,浇水使土壤变得湿润。把盆放到阳光下照射半天,使多余的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满足种植绿豆种子的条件。 用铲子在土壤中刨出细的沟槽,把绿豆种子放到沟槽中,并用土壤覆盖。 2、2013年8月12日7时30分, 观察:发现一些种子已经涨破皮肤,露出小白点,既是嫩芽。 拍照一张: 3、8月13日20时30分,绿豆长出1厘米左右的豆芽,芽瓣是嫩绿色的,绿色豆壳挂在芽瓣边,芽根浅浅地扎在土壤里。 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喷水一次。 拍照一张: 4、8月14日7:30,观察,绿豆芽已茁壮成长为约3厘米高的豆苗,两片细长的叶子,弯弯的,绿绿的,每颗豆苗叶子上还挂这两瓣豆壳。 观察拍照: 5、8月15日,观察:径柱已长到6-7cm,叶子张开,已成浅绿色。

拍照: 6、8月16日:观察,每棵豆芽都长到了10cm以上,但细细的,径是白色的,叶子有3-4片,仍然是长条型的,浓浓的绿色。 拍照: 四、收获与体会

经过近两周的观察实验,我收获不小。体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水份和空气、营养成分。 植物学特征:绿豆属豆科,种子无胚乳,有两片子叶和胚。胚由胚根、胚轴和胚芽组成。子叶着生点以下的为下胚轴。绿豆芽食用的主要部分为下胚轴和子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 ①胚根生长期:种子吸胀萌动后胚根伸出种壳,芽体约为种子长度的1/2。 ②胚轴生长期:幼芽长为种子长度的2-2.5倍。 ③胚根伸长期。 ④胚轴、胚根同时生长期:胚根与轴生长所需养料由子叶供给。绿豆在发芽时的灰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在逐渐减少,还原糖在发芽第二天开始增加,以后继续递增,维生素C、氨基酸不断增加,纤维质也增加。 豆芽生长的环境条件:在豆芽生产过程中,淋水有供水、排污、调温和供氧的作用。豆粒吸胀后培育豆芽,太强的呼吸作用会使豆芽生长过速,胚轴瘦弱,纤维多,因此须控制温度、减少空气流通、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最适宜豆芽生长的气体成分为:氧气10%、二氧化碳10%、氮气80%。即需要减少氧含量,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又不可过浓,以免伤害豆芽,因此需通过淋水、覆盖增加压力等措施进行气体调节。低浓度的乙烯能促进胚轴加粗,控制胚根生长。遮光有利于保温、保湿、控制气体交流,更有利于薄壁组织的发育。 五、延伸学习

豆芽成长记日记

豆芽成长记日记 今天,老师安排我们回家种豆芽,并且仔细观察豆芽的成长过程。我很好奇,豆芽成长中会有哪些神秘的事情发生呢? 我带着好奇心问妈妈要了20几颗绿宝宝,我先从中精心挑选了24颗嫩绿的绿宝宝,接着把它们放在杯子里,在底下铺一层暖和的“被子”,然后在绿宝宝的上面再铺上一层暖和的“被子”,最后在水龙头接10几滴水。它明天会变成怎么样呢?它发芽后是什么样子的? 放学了,我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然后迫不急待地打开绿宝宝的“被子”,它们都冲出了豆壳长出了白白的小尾巴,还脱掉了绿外壳,正舒舒服服地躺在暖和的床上睡大觉呢。它们正在悄悄地长大,我想过不了多久它们都会成为一颗颗可爱的豆芽。 第三天,我发现绿宝宝长出了像胡须一样的根,头顶上还冒出了一个黄黄的嫩嫩的小芽,可爱的小芽像一把剪刀,它们个个都是勇敢的小战士,它们个个都拿出了它们的“小剪刀”开始“战斗”了。它们个个都超过了那一个杯子,我量了一下它们的身高,它们的身高大概是7厘米左右。它们还长了一条小小的长长的“尾巴”。我看见这些豆芽都长大了,长高了,特别开心、激动,因为它们都是在我精心呵护

下长大的。 第四天,我兴高采烈地去看绿宝宝,哇!绿宝宝都长这么高了,我量了一下它们的身高,大约是12厘米。有的紧紧拥抱在一起,像“姐妹”一样样亲;有的绿宝宝变紫了,像紫薯一样紫,有的根还长在了一起,像老爷爷的“白胡子”一样;有的变成了少年,它们的身上长满了“胡须”。它们都在欢快地“跳舞”,还专门安排了一个“人”放“音乐”。看见长大后的豆芽,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从豆芽成长记中,我受到了启发:我也要像小豆芽一样冲破层层阻饶,勇敢地向前冲,快乐地长大。 xxxx年10月2日星期二天气晴 国庆节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泡豆芽,并让我们写观察日记。 我挑选了二十几颗饱满的绿豆。豆子没泡的时候是硬硬的、绿色的、椭圆形的,跟米粒一样大,就像一个个小精灵。我先把豆子泡在装满水的碗里。 今天下午,豆子的颜色变成淡绿色的了,然后我把它们转移到盆子里。我先在盆子底下放一片纸巾,把泡过的小绿豆撒在上面,再盖上一片纸巾并喷湿。绿油油的小豆子在洁白的纸巾上“躺着”,它们真像一颗颗绿宝石呀! 变软

【精品】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豆芽成长记_全国通用

《豆芽成长记(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黄豆,了解黄豆的外形及内部特点。 2.掌握区分黄豆优劣的方法,学习发黄豆芽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解剖黄豆,认识黄豆,区分黄豆的品质优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动手能力,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探究、解剖黄豆,认识黄豆,区分黄豆的品质优劣,学习发黄豆芽。 2.培养动手能力,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黄豆、水、矿泉水瓶子、导学案等; 2.课前上网查找挑选黄豆的方法; 3.课前搜集了解黄豆的内部结构; 4.课前搜集了解的历史及营养价值。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谈话导入: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 1.教师向学生展示豆芽实物,指名学生交流,汇报黄豆的历史(师课件展示) 2. 师简单说说春节吃豆芽的传统,并引导生说说关于豆芽做成的美食。 3. 教师归纳学生所说,由生汇报课前搜集关于豆芽的营养价值。 4. 质疑:这么美味而又有营养的豆芽,它到底是怎么种植出来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探究。板书课题:豆芽成长记(一)。 二、探究黄豆 (一)认识黄豆的外部结构 1.教师课件出示黄豆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从形状、颜色、味道等

方面谈一谈对黄豆的了解。 2.师生共同总结出黄豆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的特点(黄豆呈圆形,色如其名,味微甜)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谈对黄豆的认识。 3.师:小小的黄豆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成长为豆芽,是不是所有的黄豆都可以呢? 4.创设情境:王老师特别喜欢吃豆芽,也觉得豆芽的成长过程特别有趣,想在家发豆芽,可是家里的黄豆是参差不齐、大小不一,且黄豆里藏着一些有虫眼、有破损、颗粒不是很饱满的黄豆,让我很是苦恼,孩子们能否帮帮老师? 5.小组合作分黄豆: (1)事先将准备好的两个杯子贴好标签(如“优”、“劣”。 (2)组长分工要明确,要安排专人填写表格、安排专人汇报 (3)5分钟内完成 6.小组汇报交流 7.教师适时小结:有虫眼、有破损、颗粒不是很饱满的黄豆不适合发豆芽。(二)认识黄豆的内部结构 1.师:老师知道你们在科学课上学习了种子的外部结构,现在我来考考你们(出示结构示意图) 2.黄豆内部结构:(板书:黄豆的内部结构) 3.生上台汇报交流 4.师: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现在我们来大胆的猜一猜,这些结构会发成豆芽的哪些部位呢? 5.生自由猜测 6.师结合课件讲解黄豆内部发成豆芽的形态。 7.师过渡小结: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挑选优质黄豆的方法并且知道了黄豆发成豆芽的形态,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发豆芽的相关方法。 三、学习发豆芽的方法 1.播放发豆芽的一些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泡黄豆,教师巡视指导。 3.布置作业:将泡好的黄豆放置班级植物角,填写好观察记录表,记录它的生长

五年级科学上册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2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学情分析: 所带学科的五年级有六个平行班,每班学生超过50人,班额偏大,给教学活动带来许多不便之处。从本单元前面相关知识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这是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共两页,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观察我们种下的绿豆芽生长得怎么样了。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一些?”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以前面的研究结果——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作为导线,提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教科书中的对话再次提醒我们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这个实验需要学生在课外去进行,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持续地进行观察并记录。 教科书中的记录表是对学生如何去观察以及观察什么的指导。在上课时让学生自己看看对他们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部分: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这个活动建议由老师来做,让学生来观察实验的结果。所以在上课前老师要提前几天把这个实验准备好。这个实验的现象是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部分:讨论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科书中提问到:“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三、教学目标 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意识到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四、教学难点分析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五、教学过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参考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分析,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盒子、烧杯 板书设计: 绿豆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阳光 水分 空气 教学过程 一、承接上一课,学生把绿豆种在土壤中,交流自己把绿豆种在土壤中的情况和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学生描述自己的绿豆长势情况,再看看别人的,进行比较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可能会提出绿豆生长需要阳光、水等,并让学生说出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意图:让学生把绿豆移植到土壤中,就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为研究绿豆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奠定基础)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记录单1:例如:

[优秀作文]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

[优秀作文]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 2019年10月1日多云 上午8:30 妈妈从美梦中叫醒了我,我赶紧起床,去作种绿豆芽的准备工作。我取了一个玻璃盘和一把新绿豆,将绿豆洗净后放入盘中,然后拿来一块干净的纱布,用水沾湿,小心翼翼地盖在绿豆上。妈妈告诉我水不要加得太多,并且最好将它们沐浴在阳光下,可惜今天是多云的天气。 下午2:00 我迫不及待地掀起纱布,哇,短短的几个小时,真的发生变化了。只见大多数绿豆已经饱胀得随时要爆开似的。有的绿豆外皮已经开裂,好像绿豆妈妈被新生的小宝宝撑破了肚皮。裂缝中的小白点就像白色的娃娃在努力地往外钻。豆芽的变化真是令人期待。 2019年10月2日小雨 上午10:00 我惊奇地发现绿豆的外皮已经脱掉了,白白的豆子非常鲜嫩,水润极了。遗憾地是今天下雨,还是不见太阳。 晚上7:30 豆芽的中间已吐出了长长的“牙”,好像小宝宝正在伸着懒腰。我给它们换了一下水,等待着明天更多的惊喜。 2019年10月3日晴 中午我再次揭开纱布时,不由得大吃一惊,绿豆芽已经长了有5毫米,根根竖在了盘子里,洁白、细嫩,十分可爱。今天阳光充足,我把盘子移到了窗前。 2019年10月4日晴 在阳光的照耀下,豆芽们在快乐地成长,今天又比昨天长了许多。我再次给它们换了水,鼓励它们更好地成长。 2019年10月6日晴 昨天去了姥姥家,今天回到家后,我发现豆芽又长了很长了,大约有5厘米了。虽然没有了前几天的惊喜,但看着生机勃勃的豆芽,我的心里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这可能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

2019年10月7日晴 晚上,豆芽已经长到了10多厘米,明天就要开学了,爸爸教我用豆芽和海米做了一道菜—“金钩银针”,虽然多少有些舍不得,但看着全家人一起分享我的劳动成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劳动,所以我快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说课稿

科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观察我们种下的绿豆芽生长得怎么样了。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一些?”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以前面的研究结果——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作为导线,提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第二部分: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这个活动建议由老师来做,让学生来观察实验的结果。所以在上课前老师要提前几天把这个实验准备好。这个实验的现象是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部分:讨论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科书中提问到:“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

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希望学生明白,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教科书鼓励学生“我们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收集更多有关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信息。 二、说学情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这植物生长需求这方面的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

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 今天我高兴地把绿豆芽的种子——绿豆,放进一个小碗里。 它们的形状是椭圆的,而且是青绿色的,真像个椭圆绿钻石,也像很小很小的小石头一样,中间还有一竖行,竖行的颜色是的色的。我准备发豆芽,于是我就把热水倒在装绿豆的碗里,我发现碗里的绿豆由青变成墨绿色。我一边观察,一边说:“豆芽啊,豆芽啊,你快点长吧!”观察了半天也没变化,但是我没有灰心继续观察,绿豆好像跟我过不去似的怎么也不变化。我正要灰心地站起来时,突然想起我们学习过《拔苗助长》的故事,知道植物生长是需要时间的,于是我静静的等着……绿豆好像心软了,发生了变化:那件绿色的服衣起了皱纹。“成功了,有变化了。” 第二天我醒来就马上走去看我发的豆芽。 啊!绿豆的“肚子”变大了,绿豆的“肚子”的白竖行没有了,并从顶上长出了一个小芽,小芽的前面是尖尖的,而且是纯白色的,小芽有的像银白色的针,有的像的鱼钩。 我发现绿豆芽在碗里太挤了,需要在一个比较大的环境里生长,于是我找了一张纱布来,把绿豆倒进纱布,我想植物生长需要水,所以我马上去接一些水,洒在绿豆的“身体”上,我把枯草盖在绿豆的“身体”上,又用毛巾盖好。 我真希望豆芽能快点长出。

这天是我发豆芽的第三天了。刚放学我就马上跑到教室门口排路队,我的心早已飞到绿豆“身上”了。刚回家把书包放下,三步并两步地跑去看我的“小宝宝”——绿豆芽。 我打开纱布,轻轻地打开枯草。啊!它们的芽到处乱长,有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有的像斧头;还有的像问号…… 绿豆芽都好像热了一样,“衣服”都敞开了露出了白白的“大肚子”。不过最重要的是小芽又长长了5毫米,但有的总长还是5毫米。 我给绿豆芽盖好枯草,把它们放好在我的书桌上。 每天一放学我飞一般地跑回家,把书包一扔就跑到“小宝宝”的“房子”前一看,啊!有的豆芽的“衣服”已经脱落了,露出了黄嫩的“身体”,并且又长长了5毫米。 绿豆芽有的像天鹅——绿豆像天鹅的“身子”绿豆的芽长得长长的,中间的部位有点弯曲像天鹅的脖子。顶部有4毫米向前生长,像天鹅的头。有的像蛇,弯弯曲曲的,可以钩起一丁点枯草呢!有的像鸭子在梳理羽毛。 看来我养的“小宝宝”还不错。

豆芽生长观察日记五篇

豆芽生长观察日记五篇 豆芽生长观察日记200字篇一 20XX年3月18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教师叫我们会家观察豆子。于是下午放学,一到家我就叫妈妈帮我拿一下绿豆,然后我装了三颗绿豆进小碗里,接着往碗里装了点水。本来“皮肤”枯燥的绿豆,被我用水浇得浑身上下全湿透了,然后我用一块湿了的纱布把碗口蒙住就去做作业了。 晚上睡觉前,我又去看了一下绿豆,发现它开始有些膨胀了。 20XX年3月19日星期五天气:晴 今天下午放学,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冲向阳台观察我的小绿豆,发现昨天被我闷在水里睡觉的绿豆都破皮了露出了白白胖胖的身子。 晚上,它们都争先恐后地长出了白色嫩芽,就像一个白色的小逗号。它们的芽大约有7毫米长了。 20XX年3月22日星期一天气:晴 已经两天没去观察绿豆芽了,今天早上我一起来就去看绿豆。呀!小绿豆是不是“喝”了“生长药水”,就两天没去看,芽就那么长了。我用尺子一量,竟然有3厘米长。看来绿豆的生长速度确实很快,我相信过不了多久,绿豆就会变成一颗完整的豆芽的! 豆芽生长观察日记200字篇二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我的豆芽。真是不看不

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绿豆大部分都开始抽芽长根了,有3毫米米左右那么长。好神奇啊!真得和我科学书上讲得一样,先抽芽长根,而且不管根从什么地方长出来,都会长到下面去。我还发现有些浸泡在水里的绿豆和没有浸泡在水里的豆子相比,它们长的根要明显长很多很多,大概已经有7毫米那么长了。绿豆只经过一夜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它们长势那么好,一定会渴的,我就给它们浇了点水。嗯,真希望我的绿豆能快快长大,早一点长成豆芽菜。 豆芽生长观察日记200字篇三 星期一早上,我小心翼翼地把绿豆放到装有水的玻璃杯里。放学回到家里,我认真的瞧了瞧,我发现绿豆的身子长胖了,颜色由深绿变成了浅绿,绿衣裳被撑破了,露出了白色的肚皮。 第二天早上,我观察到了它们都长出了白色的小尾巴。有一些绿豆披着绿衣裳,还有一些绿豆脱掉了衣裳。它们就像一群大头娃娃,大脑袋聚在一起,正说着悄悄话呢! 第三天早上,我看见白色的豆瓣裂开了,像一艘艘快张开的小船。绿豆的小尾巴长长了,好象它们在聚会。 豆芽生长观察日记200字篇四 今天我一回家就跑去给我的绿豆“洗澡”。我拿开纸巾准备给绿豆“洗澡”的时候发现豆芽已经长高了。我赶紧用冷水洗了一下绿豆,就抱着三个杯子回到自己的小屋认真观察了。 我对着灯光看着豆芽,昨天的小芽已经变得又粗又长,差不多有3厘米的长度了。这时豆芽已经完全把绿衣裳脱掉了,露出了又圆又

最新【豆芽的生长过程观察日记200字】豆芽生长观察日记200字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老师布置了观察豆芽生长日记。下面为你带来豆芽生长观察日记200字内容,希望同学们喜欢。 豆芽生长观察日记200字篇一 2013年3月18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老师叫我们会家观察豆子。于是下午放学,一到家我就叫妈妈帮我拿一下绿豆,然后我装了三颗绿豆进小碗里,接着往碗里装了点水。本来“皮肤”干燥的绿豆,被我用水浇得浑身上下全湿透了,然后我用一块湿了的纱布把碗口蒙住就去做作业了。 晚上睡觉前,我又去看了一下绿豆,发现它开始有些膨胀了。 2013年3月19日星期五天气晴 今天下午放学,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冲向阳台观察我的小绿豆,发现昨天被我闷在水里睡觉的绿豆都破皮了露出了白白胖胖的身子。 晚上,它们都争先恐后地长出了白色嫩芽,就像一个白色的小逗号。它们的芽大约有7毫米长了。 2013年3月22日星期一天气晴 已经两天没去观察绿豆芽了,今天早上我一起来就去看绿豆。呀!小绿豆是不是“喝”了“生长药水”,就两天没去看,芽就那么长了。我用尺子一量,竟然有3厘米长。看来绿豆的生长速度的确很快,我相信过不了多久,绿豆就会变成一颗完整的豆芽的! 豆芽生长观察日记200字篇二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我的豆芽。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绿豆大部分都开始发芽长根了,有3毫米米左右那么长。好神奇啊!真得和我科学书上讲得一样,先发芽长根,而且不管根从什么地方长出来,都会长到下面去。我还发现有些浸泡在水里的绿豆和没有浸泡在水里的豆子相比,它们长的根要明显长很多很多,大概已经有7毫米那么长了。绿豆只经过一夜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它们长势那么好,一定会渴的,我就给它们浇了点水。嗯,真希望我的绿豆能快快长大,早一点长成豆芽菜。 豆芽生长观察日记200字篇三 星期一早上,我小心翼翼地把绿豆放到装有水的玻璃杯里。放学回到家里,我仔细的瞧了瞧,我发现绿豆的身子长胖了,颜色由深绿变成了浅绿,绿衣裳被撑破了,露出了白色的肚皮。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课题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计划课时 1 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课中,学生先来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并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另外,学生将要研究一个比较“特殊”的实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教学目标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2.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 3.意识到生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具学具准备放大镜、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图片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先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接着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然后研究“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让学生体会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最后通过观察比较图片,让学生分析自然界植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交流实验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 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 一样呢,怎样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 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 师随机板书 思考回答 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植 物的生长需要哪 些条件。 二、探究活动(一)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 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 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分组讨论。 完成实验方 案,汇报交 流。 写观察记 录。 学生观察 通过设计对比实 验,让学生知道 影响植物生长的 条件。 注重对学生观察 记录能力的培 养。

日记:观察豆芽生长作文300字

观察豆芽生长 【观察豆芽】 于潞 9月19日 倪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点绿豆。有的绿豆已经全部露出了白肚子,有的只露出来一条缝,有的露出半截白肚子。 绿豆中间露出一点小芽,小芽白白的,嫩嫩的,像弯弯的月牙。它还不到一厘米长呢!它下面粗粗的,上面细细的、尖尖的,像一根小针。 期待明天的变化。 9月21日 豆们个个生龙活虎争着“长辫子”,它们真的长大了,每个豆芽都有两三厘米长了,但它们还是雪白雪白的,可爱的豆芽从“婴儿时期”进入了“幼儿时期”,经过一番整理,绿豆们又进入了“成长阶段”…… 9月22日 今天是观察豆芽的第三天,豆芽已经长了三四厘米长了,有的像天鹅,有的像弯弯曲曲的小蛇,有的像鸭子在梳理羽毛,所有的豆芽都是雪白雪白的。并且所有的豆子都脱下了绿色的紧身衣。 啊,我养的豆芽真不错呀! 【豆芽变形计】 王陈一笛

老师发给我们一把绿豆,绿豆有的太热了,把身上的大衣脱了下来,它的大衣是嫩绿的,一个个豆子像一个个小胶囊,里面的豆子是白色的,像白肚皮,大约五、六毫米长。每个小豆芽都是从一边缝里钻出来的,豆芽比豆子长一两毫米,像头发,又似尾巴,豆芽是白色的,豆尖上是黄色的,非常淡。 小豆芽呀,你要快点儿长大呀! 9月21日 大部分小豆子把衣服都脱了,有些似乎非常害羞,不愿脱掉衣服,小豆子好像更圆了,是乳白色的,像一个个脑袋,现在的豆子比以前大一些了。 豆芽是条形的,下面是白白的,淡黄的越来越多,豆芽也越长越长,真期待明天的豆芽,一定会长得更长。 9月22日 不好,豆芽枯萎了,呜呜呜……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明明昨天晚上11点来换的布,为什么会干枯呢? 豆子的皮都脱落了,豆子有些发黄,里面是白色的。豆芽变成深黄的了,妈妈告诉我,因为水分太少了,所以干枯了。不要,我一定要好好养豆芽的。 【豆芽变形记】 兰浩萱 9月19日

绿豆芽生长记_日记大全

绿豆芽生长记 10月27日晴(一) 在6点50分,我便把小绿豆放在一个有水的塑料盖上,在旁边静静地观察着小绿豆的动静。6点半时,小绿豆胖了一圈儿,也就是说在25分钟内,玄奥绿豆发生了变化。 8点5分时,小绿豆又胖了两圈,而被虫子咬过的绿豆还是纹丝不动。这些绿豆被称作“石头”豆子。 早晨6点45分,小绿豆胖的不得了,它们都把水给染绿了。而有些小绿豆都冒出芽了。 10月28日晴(二) 快乐的一天就要过去,还是让我来看看可爱的绿豆吧! 在4点20分的时候,有更多的绿豆露出了自己白白的大肚皮,并冒出了又长又白的芽。 不过,你们知道这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绿豆的芽是从它的“脐带”上冒出来的。 我发现在盖子上没有水的时候,绿豆便粘到了塑料盖上,我费了好大劲儿才能把绿豆抠上来。 5点时,绿豆不知怎么的,有些地方变成了棕色的,而有些地方还是绿色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自己动手查查资料,找出原因吧.! 1/ 3

早晨6点45分,绿豆变得扁胖扁胖的,好像在说:“我要生小宝宝了。” 10月29日晴(三) 就要睡觉了,我也没有忘记再去看看我可爱的绿豆们。 7点半时,绿豆上的芽向外伸展,像伸出的大拇指,在夸自己长得最棒;有些绿豆还脱去了自己的绿外衣,露出了白白的大肚皮。 7点50分时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绿豆芽的芽尖变成了淡黄色,这到底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是个谜。 我已经想睡觉了,再见了绿豆,明天我还继续看你。 10月30日晴(四) 我又来看你啦!我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5点50分,绿豆们全身又白又软,奇形怪状。有的像天鹅游泳,有的像蜗牛慢爬,还有的像迷你肥皂。。。。。。 6点25分,我发现在绿豆的“脐带”部位裂出一条缝隙,这条缝隙把绿豆分成了左右两半。 6点半时,只见几颗绿豆的芽尖变成了橘黄色,并且凹了下去。这让我感到很奇怪,你们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呢? 10月31日晴(五) 5点半时,绿豆们全身有点发黄。这是怎么啦?我连忙跑去问奶奶。奶奶说:“”这是因为绿豆的营养快没有了,而且杯底的水也被绿豆吸光了,缺乏必需的湿度。瞧!绿豆都生毛根了。” 听奶奶这么一说,我恍然大悟,原来绿豆和人一样,生长都缺不2/ 3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分析,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盒子、烧杯 板书设计: 绿豆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阳光 水分 空气 教学过程 一、承接上一课,学生把绿豆种在土壤中,交流自己把绿豆种在土壤中的情况和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学生描述自己的绿豆长势情况,再看看别人的,进行比较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可能会提出绿豆生长需要阳光、水等,并让学生说出推测

的理由是什么 (意图:让学生把绿豆移植到土壤中,就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为研究绿豆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奠定基础)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

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 今天我高兴地把绿豆芽的种子————绿豆,放进一个小碗里。 它们的形状是椭圆的,而且是青绿色的,真像个椭圆绿钻石,也像很小很小的小石头一样,中间还有一竖行,竖行的颜色是的白色的。我准备发豆芽,于是我就把热水倒在装绿豆的碗里,我发现碗里的绿豆由青变成墨绿色。我一边观察一边说:“豆芽啊豆芽啊你快点长吧!"观察了半天也没变化,但是我没有灰心继续观察,绿豆好像跟我过不去似的怎么也不变化。我正要灰心地站起来时,突然想起我们学习过《拔苗助长》的故事,知道植物生长是需要时间的,于是我静静的等着......绿豆好像心软了,发生了变化:那件绿色的服衣起了皱纹。“成功了,有变化了。” 第二天我醒来就马上走去看我发的豆芽。 啊!绿豆的“肚子”变大了,绿豆的“肚子”的白竖行没有了,并从顶上长出了一个小芽,小芽的前面是尖尖的,而且是纯白色的,小芽有的像银白色的针,有的像的鱼钩。 我发现绿豆芽在碗里太挤了,需要在一个比较大的环境里生长,于是我找了一张纱布来,把绿豆倒进纱布,我想植物生长需要水,所以我马上去接一些水,洒在绿豆的“身体”上,我把枯草盖在绿豆的“身体”上,又用毛巾盖好。我真希望豆芽能快点长出。 这天是我发豆芽的第三天了刚放学我就马上跑到教室门口排路队我的心早已飞到绿豆身上了刚回家把书包放下三步并两步地跑去看我的小宝宝绿豆芽我打开纱布轻轻地打开枯草啊它们的芽到处乱长有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有的像斧头还有的像问号绿豆芽都好像热了一样衣服都敞开了露出了白白的大肚子不过最重要的是小芽又长长了毫米但有的总长还是毫米我给绿豆芽盖好枯草把它们放好在我的书桌上每天一放学我飞一般地跑回家把书包一扔就跑到小宝宝的房子前一看啊有的豆芽的衣服已经脱落了露出了黄嫩的身体并且又长长了毫米绿豆芽有的像天鹅绿豆像天鹅的身子绿豆的芽长得长长的中间的部位有点弯曲像天鹅的脖子顶部有毫米向前生长像天鹅的头有的像蛇弯弯曲曲的可以钩起一丁点枯草呢有的像鸭子在梳理羽毛看来我养的小宝宝还不错

绿豆芽的生长观察日记完美版

绿豆芽的生长观察日记 第一则 9月19日星期五大雨 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把绿豆,叫我们回家泡绿豆并观察。 我拿到绿豆之后不是马上种下去,而是把它们泡在水中。据说这样可以让绿豆长得更快,长得更好。 在泡之前,我还不忘拿出绿豆,仔细观察:绿豆小小的,只有五毫米长,二三毫米宽。穿着一身深绿色的“紧身衣”。看,还有一条乳白色的“小拉链”呢! 第二则 9月20日星期六小雨 早上,我赶紧去看我的小绿豆。一到杯子前,我就被惊呆了:小绿豆就像一个个去游泳的小人,把“衣服”都脱了,只剩下一条“绿内裤”;刚跳进水里,大事不好,一个浪头打来,豆豆们呛了一肚子水,白生生的肚子都大了好几倍…… 咦?那白白的一条条小东西是什么?哦,原来是小芽。不好!我手忙脚乱地把豆子打捞出来,放在一旁;在盒子里铺了一层白白的“床单”,小绿豆们一个个排着队在床单上躺下来,再盖上花被子,可爱的小宝宝都安然入睡了。 第三则 9月21日星期日阴转雨 “起床啦,起床啦!”我一把掀起小绿豆们的花被子,“掀被子啦!”“哇!”泡了一下果然长得快,我用尺子一量,小芽足足有一厘米了!才第一天! 白白的小芽儿看起来真可爱!小绿豆扬着它们的小胖脸,甩着“小辫子”,好像在扬扬得意地对我说:“可别小看我们,我们长起来可比你快许多!” 第四则 9月22日星期一大雨

豆芽的长度突飞猛进,已经有两厘米长了!真是不容小觑。 虽然绿豆芽的生长一直让我很放心,只是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懂:绿豆芽的小芽上长出了白色的茸毛。这是什么东西?难道是小芽上长了真菌?真奇怪! 第五则 9月23日星期二小雨 今天,一直围绕在我心头的迷雾终于解开了!原来绿豆以下的部分是根,而“白茸毛”则是侧根。真是虚心一场。 “噗”的一声,小豆豆的“裤子”掉了下来。豆瓣裂开了,从里面冒出一对合拢的小叶子,就像一颗绿瓜子。 第六则 9月24日星期三大阴转多云 小豆苗生长太快了!三厘米三厘米往上蹿。代替子叶的豆瓣从乳白色变成紫色,又从紫色变成黑色。胞胀的豆子变成了干瘪的豆衣,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光荣的“牺牲”了。 没了“营养提供者”,小豆苗变得更加贪得无厌:伸长了“脖子”,想得到最好的阳光,一张张哀伤小脸向我诉苦,都想霸占水分最多的“领地”。 不过,长大了的小豆子变得更加高贵,张开的叶子像一条鱼尾巴,看,还在上下拍水哩! 小结 小豆苗我爱你 写完了观察日记,我要写写可爱的小豆子有多么淘气、好奇。 如果把小豆苗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它就会伸长脖子到处望,好奇得很。有人说这是阳光搞的鬼,但我还是认为是它自己愿意。看,小绿豆苗看到我在写自己,都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去,避开了我的目光。真有趣! 亲爱的小豆苗,我爱你!希望你能健健康康地长成“豆芽菜”!

绿豆芽成长日记300字

绿豆芽成长日记300字 绿豆芽成长日记300字1 一天,我去买了一些绿豆,放进有水的小瓶里,然后把一张保鲜膜贴上去。接下来,我不停地观察着瓶子里面绿豆是否有变化。过了2小时,绿豆仍然变化不大,只是涨大了一点。我想:绿豆,绿豆,你快点发芽吧。第二天,我看到瓶子里的绿豆长出了一些白白嫩嫩像一条尾巴一样的小芽,冲破外衣,钻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绿豆让我见识到它生命力的强大。第三天,豆苗慢慢地长出了两片白里透绿的叶子,绿豆终于发芽了。第四天,我去换水时发现,豆苗长得快有瓶子的一半这么高,叶子也变大了,而且叶子也从原来的白色变成了嫩绿色,哦,叶子长大了。第五天,叶子从嫩绿色又变成黄色。豆苗又长高了4、5厘米,一些绿豆皮贴在叶子上,大人说:“可以吃了。”绿豆长得真快啊。 从观察中发现,绿豆长成豆芽的生长过程非常短。 绿豆芽成长日记300字2 星期四早上,我准备拿出绿豆把它变成豆芽。我先拿出一把绿豆,他们像一颗颗绿珍珠,再把它们放在碗里,然后,放上水。泡上一天,我看见绿豆已经长胖了,像小孩子的脸蛋,绿绿的衣服已经撕破了一道口子,露出了白色的肚皮。我高兴极了,终于可以发豆芽了。我把水倒了,把碗放在温热的锅里,在碗上放上两片叶子,再盖上锅盖。

第二天早上,我掀开叶子,看见绿豆白白的肚皮那儿已经冒出了尖尖的小豆芽,我开心地跳了起来。我想:绿豆已经冒出了小豆芽,很快就能长成豆芽了吧! 第三天早上,我去看绿豆的时候,发现豆芽又长长了一些,像小蝌蚪的尾巴,绿豆的衣服又撕开了一些。 又过了两天,绿豆已经长成了豆芽,它像一把勺子。我辛辛苦苦种的绿豆,终于长成了豆芽,真是一滴汗水一分收获。 看见绿豆发芽并长大的过程,我觉得太神奇了,时间也太漫长了,想着农民伯伯种的庄稼,需要几个月才能成熟,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懂得了“粒粒皆辛苦”。 绿豆芽成长日记300字3 9月7日星期一晴 今天上课第二节课是科学课上种子发芽,快下课老师发给我们几个盒子和十几粒豆子叫我们去做种子发芽的实验。 回到教室,我把盒子的底层铺上餐巾纸在上面放上绿豆再在绿豆上铺上一层薄薄的纸,最后放上水,我决定每天换一次水和纸。 9月8日星期二晴 绿豆起先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下课了我又连忙拿起盒子观察绿豆,发现现在的绿豆已经皱巴巴的,像老婆婆的皱纹,又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也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真可爱!原来绿豆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蒲州中心校西厢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上册教案 年月日年级五学科科学课题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课时 1 备课人薛艳丽学校西厢小学 教材分析《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三课,课本第七至八页内容,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先来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并不是种到土壤中的绿豆芽都长得一样好。这就意味着学生又将经历一个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另外,学生将要研究一个比较“特殊”的实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这个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然后分析自然界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例子,进一步建立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学生们经历的活动将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对生命的认识奠定基础。因此,需要教师克服困难,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机会,并引导他们不断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以促进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下去

学情分析所带学科的五年级28人,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这是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有关;设计 对比实验方案,整理分析实验结 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 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绿豆芽分别在阳光下和黑暗处的 生长情况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流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含答案

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练习 一、填空题 1、绿豆种子发芽可以_______阳光,绿豆芽的生长_______阳光。(填“需要”或“不需要”)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_______的变化。 3、植物的根具有_______特点,总是朝着有水的一面生长。 4、香蕉的叶子______,因为它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植物的生长和种子的发芽都离不开阳光。() 2、仙人掌的叶子呈刺状,是为了适应山地环境。() 3、香蕉适合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4、当环境发生改变,植物也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 5、植物的根都是向下生长的。() 6、香蕉、松树和仙人掌分别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苹果树不适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在实验时,要在盒内整纸巾。关于纸巾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防止种子滚动 B、使种子获得适量的水分 C、保温的作用 3、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其作用是() A、减少水分蒸发 B、适应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 C、自我保护 4、下列哪种叶子的植物适合在沙漠生长() A、阔叶 B、针叶 C、叶子退化成刺 5、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棋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 B、降水量 C、温度 6、绿豆发芽后,生长几天后,发现牙苗发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浇水太多 B、缺少阳光 C、缺少空气 7、在阳光下生长的绿豆芽种子的特点是() A、芝细而白,叶子深绿色 B、茎粗淡,叶子深色 C、粗叶子细小 四、连线题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一、目的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发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二、方法 选择绿豆种子,采取土壤培植等方法,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全过程。 三、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1、2013年8月11日9时30分,准备绿豆种子的种植环境,将土壤放置到一个盆中,浇水使土壤变得湿润。把盆放到阳光下照射半天,使多余的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满足种植绿豆种子的条件。 用铲子在土壤中刨出细的沟槽,把绿豆种子放到沟槽中,并用土壤覆盖。 2、2013年8月12日7时30分, 观察:发现一些种子已经涨破皮肤,露出小白点,既是嫩芽。 拍照一张: 3、8月13日20时30分,绿豆长出1厘米左右的豆芽,芽瓣是嫩绿色的,绿色豆壳挂在芽瓣边,芽根浅浅地扎在土壤里。 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喷水一次。 拍照一张: 4、8月14日7:30,观察,绿豆芽已茁壮成长为约3厘米高的豆苗,两片细长的叶子,弯弯的,绿绿的,每颗豆苗叶子上还挂这两瓣豆壳。

观察拍照: 5、8月15日,观察:径柱已长到6-7cm,叶子张开,已成浅绿色。 拍照: 6、8月16日:观察,每棵豆芽都长到了10cm以上,但细细的,径是白色的,叶子有3-4片,仍然是长条型的,浓浓的绿色。 拍照: 四、收获与体会 经过近两周的观察实验,我收获不小。体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水份和空气、营养成分。 植物学特征:绿豆属豆科,种子无胚乳,有两片子叶和胚。胚由胚根、胚轴和胚芽组成。子叶着生点以下的为下胚轴。绿豆芽食用的主要部分为下胚轴和子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