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生化复习题

衰老生化复习题
衰老生化复习题

高脂血症:由于体内脂类物质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高限的一种病症。

血浆所含脂类(脂质)统称血脂(lipids)。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激素。

高血糖症:是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糖浓度高于参考上限的一种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损伤、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

胰岛素受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特异性与胰岛素结合而引起细胞效应。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症。

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降低,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

随着年龄继续增长,中心性肥胖更为明显,胰岛β细胞的增龄性改变使其无法继续维持良好的代偿分泌功能,不足以控制负荷后的血糖水平,进而出现隐性糖尿病

糖化蛋白是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与自由糖(主要是葡萄糖)不经酶催化发生结合的产物。

生命:生命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高度有序的现象

人口普查(census):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

由自发的或环境的因素引起DNA一级结构的任何异常的改变称为DNA的损伤(DNA damage),也称为突变(mutation)。

DNA甲基化:S-腺苷甲硫氨酸上的甲基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转移至DNA分子中胞嘧啶环第5位碳原子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的过程。

端粒(telomere):位于染色体末端,由端粒 DNA 和端粒相关蛋白组成。

端粒相关蛋白:直接或者间接与端粒相结合的蛋白。

端粒DNA:富含GxTy,由简单重复的非编码序列组成,受特殊蛋白质保护,不被核酸酶水解。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核糖核蛋白,是一种逆转录酶,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能识别和结合端粒序列。

辐射、农药、食物添加剂、酒精、吸烟等外来因素引发的自由基称为“外源性自由基”。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大气中吸进的氧气,在肺部,与食物消化后进入血液里的葡萄糖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在正常生化过程中,常有1%左右的氧变成化学性质极其强烈的氧自由基,即人体内生化反应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

色斑也称脂褐素,是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丙二醛与大分子交联形成的高聚物,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μm~1·5μm,难溶于水,不易被排除,在细胞内大量沉积,防碍细胞代谢,加速细胞机能衰退,引起细胞老化,因此,色素斑的形成是皮肤衰老的标志之一,也是自由基联锁反应的结果。

单胺氧化酶(MAO,EC1. 4. 3. 4)全名:单胺∶O2 氧化还原酶,它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组织中催化一些生物体产生的胺,氧化脱氨产生过氧化氢。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是一类选择性抑制机体内单胺氧化酶活性的药物。

寿命(life span):从出生到死亡的存活时间。

个体寿命:在自然情况(即没有任何意外事故的情况)下,生物体从第一次呼吸到最后一次呼吸的时间。

最长寿命:一个物种的个体所能活到的最长寿命,以已有纪录的最长寿命表示。

预期寿命:一个物种的群体中,某一年龄的个体预期平均可能生存的年数或天数,是一个综合反映死亡率高低的指标。

衰老:生物在生命过程中,整个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逐渐衰退的总现象。

年龄划分、人口老龄化社会标准是什么?

年龄划分标准:青年为44岁以下;中年为45~59岁;老年前期为60~74岁;老年为75~89岁;90岁以上为长寿。

人口老龄化社会现行国际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

我国人口老化特点有哪些?

1.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绝对数最多的国家。老年总人数占总人数的13.26%。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3.我国老年人口性别比例低,年龄结构轻。

4.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低。

5.婚姻状况比较稳定,离婚率低。

6.老年人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

影响人类寿命和衰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中枢神经系统衰竭:人体细胞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脂褐素细胞,在中枢神经细胞里聚集,逐渐破坏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引起人体衰老。

2.地球引力的作用:宇航员在太空呆上几个月返回地面后,看上去都好像年轻了几岁。3.营养不良:人体中的某些部位细胞就会出现萎缩或病变,直到老化衰亡。

4.环境污染:空气、饮用水、噪音、地面污染,对人体有害,可使人致畸、致癌、致死。5.生气忧郁:导致长期精神不悦,心情忧郁,结果会加速衰老。

6.不注意饮食卫生。

7.超常劳动: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如果过于繁重,又得不到及时恢复,就容易衰老。

1. 简述血糖来源与去路。

2.简述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作用机制与环节。

胰岛素(insulin)是由胰岛β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激素。

它主要作用于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一方面促进这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并转换成糖原或脂肪贮存,另一方面抑制肝脏的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3.衰老过程中糖代谢将发生哪些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

老年细胞的葡萄糖转移系统有显著缺陷,主要是由于老年细胞缺少胰岛素受体。

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的感受性也随增龄而降低.因此老年人糖耐量降低,糖氧化代谢也明显低于青年人。

4.何谓糖化蛋白?其含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糖化蛋白是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与自由糖(主要是葡萄糖)不经酶催化发生结合的产物。

人体的组织蛋白(如胶原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浆)蛋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非酶促糖基化。

临床上常检测的糖基化蛋白主要是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

含量与血液中血糖浓度成正比,与蛋白质降解速快慢酶活性强弱等有关。

5.简述非酶糖基化衰老学说的主要内容,从该学说出发如何进行抗衰老?

1. 在生理条件下,葡萄糖能与多种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中的氨基发生反应,生成Schiff-bases。后者可发生分子内的重排而生成较为稳定的Amadori重排产物。

2. 该产物的进一步降解,如脱氨、水解则可产生脱氧邻酮醛(Deoxyosone)等不饱和醛酮类中间产物。

3. 这些产物被笼统地称之为糖基化终产物(AGEs),其中包括嘧啶吡咯、吡嗪、咪唑以及它们与生物分子的聚合物。

该学说指出:糖基化造成的蛋白质的交联损伤是衰老的主要原因,糖基化造成的蛋白质的交联硬化和逐渐变性是造成血管、肾脏、肺叶和关节提前老化的关键因素。

主要与糖类分子结构中的羰基发生反应的氨基酸残基有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丝氨酸以及苏氨酸等。

6.简述AGEs的直接病理作用。

(1)AGEs修饰蛋白质:AGEs具有不断交联的能力,被修饰的长寿命蛋白由于更新缓慢,故活性大受影响。

糖尿病患者肾脏、肝脏、晶状体、脑和肺部的蛋白较其他组织更易被糖基化修饰。

胶原是首个被发现的形成AGEs共价交联的基质蛋白。随着年龄增加,胶原的溶解性下降、对胶原酶的抗性增强、热稳定性增强、糖化程度加深。胶原蛋白交联可引发衰老时心、肺、动脉、关节周等硬化,由于弹性减弱导致心脏指数、肺活量、最大氧吸收、肾血流量等生理功能不断衰退。

(2)AGEs修饰脂质:还原糖可以与含有游离氨基的脂质发生反应,生成脂溶性AGEs。脂质的非酶糖基化直接促进脂质的氧化,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一系列的组织损伤。

(3)AGEs修饰核酸:还原糖可以与核苷酸(主要是鸟苷酸)以及核酸反应。DNA的半衰期较长,有足够的时间积累类似AGEs的结构DNA糖基化产生的N2-羧乙基鸟苷酸可以从DNA 链上脱落,造成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简述血浆脂蛋白代谢过程。

外源性代谢途径: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和TG在小肠中合成CM及其代谢过程。

内源性代谢途径:

①由肝脏合成VLDL,VLDL转变为IDL和LDL,LDL被肝脏或其它器官代谢的过程。

②HDL的代谢过程。

衰老过程中脂代谢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老年人由于参加脂肪分解的脂肪酶活性降低,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因而老年人脂肪组织中脂肪积累增多,许多组织的细胞膜的脂肪含量也增多。

血清胆固醇水平及主动脉内膜的各种脂质都随增龄而增加。

老年人机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少,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自由基氧化产生的脂褐素也随之增多。

简述LDL 的氧化修饰过程和致 AS 的作用机制。

在体内LDL浓度升高、内皮损伤等情况下,LDL渗透进入动脉内皮下,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微滤孔过滤作用,使得大量内源性天然抗氧化物被阻挡,LDL就不再受血浆或细胞间液中抗氧化物质的保护,此时如果存在吸烟、药物、高血压、糖尿病等诱发因素,诱导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产生大量氧自由基,那么LDL就会在内皮下发生氧化修饰( ox-LDL)。血管内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并沉积于血管壁中,是 AS 病变早期表现及重要标志。

研究显示天然的LDL(nLDL)并不在巨噬细胞内聚集,唯有氧化修饰的 LDL( ox-LDL)诱导巨噬细胞转为泡沫细胞。

详述高密度脂蛋白的抗氧化作用机制

HDL颗粒含有多种载脂蛋白及酶,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活性,不仅可以螯合过渡金属离子、中断脂质氧化链式反应,还可以摄取、储存、转运及酶解脂质氧化产物。

HDL抗氧化作用主要表现为HDL抑制LDL氧化。

HDL能有效的保护LDL中一部分的脂质和蛋白质,抑制LDL中各种氧化产物的积聚。

简述oxHDL和致 AS 的作用机制。

oxHDL促进内皮细胞损伤

oxHDL与血管平滑肌细胞:oxHDL能减弱胆固醇从血管SMC移出过程。

oxHDL与单核细胞:MC迁入内皮下间隙,经活化分化成MΦ,摄取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构成AS的早期病变。正常情况下,进入血管内膜下的MC能逸出并返回至血液中。而oxHDL通过促进MC表达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降低MC膜脂的流动性,使进入内皮下层的MC难于返回循环血中。

oxHDL抑制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oxHDL丧失抑制LDL氧化修饰的能力

引起DNA突变的因素有哪些?

自发因素

自发脱碱基:由于N-糖苷键的自发断裂,引起嘌呤或嘧啶碱基的脱落。每日可达近万个核苷酸残基。

自发脱氨基:胞嘧啶自发脱氨基可生成尿嘧啶,腺嘌呤自发脱氨基可生成次黄嘌呤。每日可达几十到几百个核苷酸残基。

复制错配:由于复制时碱基配对错误引起的损伤,发生频率较低。

物理因素

由紫外线、电离辐射、X射线等引起的DNA损伤。

X射线和电离辐射常常引起DNA链的断裂。

紫外线常常引起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如TT,TC,CC等二聚体。

化学因素

(1)脱氨剂:如亚硝酸与亚硝酸盐,可加速C脱氨基生成U,A脱氨基生成I。

(2)烷基化剂:这类化合物可提供甲基或其他烷基,引起碱基或磷酸基的烷基化,甚至可引起邻近碱基的交联。

(3)DNA加合剂:如苯并芘,在体内代谢后生成四羟苯并芘,与嘌呤共价结合引起损伤。

(4)碱基类似物:如5-FU,6-MP等,可掺入到DNA分子中引起损伤或突变。

(5)断链剂:如过氧化物,含巯基化合物等可引起DNA链的断裂。

简述程序衰老学说的主要内容。

衰老过程与分化发育过程相似,是由早已安排好的遗传程序控制的。

生物成年以后,基因组内“衰老基因”开放,其表达产物能特异地决定生物的寿命。

何谓海弗里克极限?它与衰老有何关系?

海弗里克极限:大部分正常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不能无限分裂,只能在分裂一定的次数后处于静止状态,这个次数被称为~ 。

生殖细胞都不存在“海弗里克极限”,可以一直繁衍下去。许多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体细胞也没有“海弗里克极限”,可通过无性繁殖无限分裂下去。

某些癌细胞不存在“海弗里克极限”,可以无限分裂下去。

举例说明DNA损伤、修复与衰老的关系。

Painter 和 Cleaver 的研究:以紫外线诱导细胞的DNA修复合成,人类细胞的DNA修复合成较啮齿类动物细胞的高。

Hart 和Satlow 的研究:测定七种动物的成纤维细胞对紫外线诱导的DNA修复合成与动物最高寿命的关系——DNA修复合成能力与寿命之间正相关。

二甲基苯蒽可与DNA反应形成加合物,引起DNA损伤——可加速小鼠的衰老进程,寿命缩短。

Sohl等的动物实验表明:内源性氧化损伤剂产生速率与动物最高寿命之间呈负相关。

何谓端粒和端粒酶?简述衰老端粒假说的主要内容。

端粒(telomere):位于染色体末端,由端粒 DNA 和端粒相关蛋白组成。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核糖核蛋白,是一种逆转录酶,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能识别和结合端粒序列。其中RNA大约有150个核苷酸,富含CxAy,正好与端粒序列GxTy的单链呈杂交结合状态。

1986年,Cooke 在人类性染色体长臂末端发现了端粒,根据体细胞的端粒长度明显短于干细胞——端粒长度减少引起的保护能力的下降会限制细胞的增殖能力。

1991年 Harley 等提出了较为完备的端粒-端粒酶假说:正常细胞的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会启动终止细胞分裂的信号,使细胞进入第一死亡期 M1 并退出细胞周期而老化。如果细胞被病毒转染或某些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可越过M1期而继续分裂并进入第二死亡期M2。这时大部分细胞由于端粒太短而失去功能以至死亡。而极少数的细胞在此时激活了端粒酶,从而使端粒不再缩短,获得无限增殖能力而成为永生化细胞。

简述自由基衰老学说的主要内容。

由Denham Harman于 1956 年提出的。

此学说认为:当机体衰老时,自由基的产生增多;清除自由基的物质减少,清除能力减弱。过多的自由基在体内蓄积,对机体的损伤程度超过修复代偿能力时,组织器官的机能就会逐步发生紊乱,导致衰老。

何谓自由基?自由基有哪几种类型?

共价键均裂,使均裂的两部分各带一个未成对独电子(自由电子),这些带有未成对独电子的部分称为自由基。

原子自由基基团自由基离子自由基

简述体内自由基的来源和清除机制。

一..外源性自由基

辐射、农药、食物添加剂、酒精、吸烟等外来因素引发的自由基称为“外源性自由基”。1.电离辐射及大气污染

2.药物

3.其他如重金属离子及杀虫剂;茶叶和植物油在空气中放置过久,自由基含量增加。

二.内源性自由基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大气中吸进的氧气,在肺部,与食物消化后进入血液里的葡萄糖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在正常生化过程中,常有1%左右的氧变成化学性质极其强烈的氧自由基,即人体内生化反应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

1.O2 的产生

2.·OH的产生

3.吞噬细胞中活性氧的产生

4.脂质过氧化作用

清除

1.抗氧化酶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

其他如醛酮还原酶

2.抗氧化剂

脂溶性抗氧化剂

水溶性小分子抗氧化剂

蛋白性抗氧化剂

近年来发现的抗氧化剂

中草药抗氧化剂

简述老化皮肤的外观变化及其机制。

1. 皱纹

人的额部、眼睛周围、眉间、唇的周边和面部及身体的各部位都有皱纹出现。随着年龄增加,皱纹数增加,皱纹深度加深,皱纹区范围逐渐扩大。

皱纹的发生有多种内外因素。太阳光中紫外线照射、气候干燥、物理和化学的刺激等。这些外部和内在的老化因素都会引起角质层水分减少、角质层肥厚和表皮萎缩,造成皮肤的弹性和伸缩性低下而形成皱纹。

自由基理论对皮肤形成皱纹的解释:

①自由基促进胶原蛋白的交联聚合,导致皮肤张力下降;

②自由基通过减少弹性蛋白基因,加速弹性纤维降解,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和柔软性;

③自由基直接降解透明质酸,使真皮保水能力和支持力下降。

2. 色素斑

色斑也称脂褐素,是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丙二醛与大分子交联形成的高聚物,呈圆形或

椭圆形,直径1μm~1·5μm,难溶于水,不易被排除,在细胞内大量沉积,防碍细胞代谢,加速细胞机能衰退,引起细胞老化,因此,色素斑的形成是皮肤衰老的标志之一,也是自由基联锁反应的结果。

简述SOD活性与年龄的关系和应用。

——药物

——添加剂

SOD作为化妆品添加剂主要有三个优点:

①有明显的防晒效果,光照使皮肤变黑的主要原因是氧自由基损害, SOD可以有效防止皮肤受电离辐射(特别是紫外线)的损伤,从而起防晒效果;

②可防皮肤衰老,阻止紫褐质(老年斑)的形成;③有明显的抗炎效果,对防治皮肤病有一定效果。

SOD作为食品添加剂:

①加在口香糖和饮料中。

②刺梨SOD饮料(贵州农学院)。

SOD作为外用药膏、眼药及牙膏等的添加剂。

——生化试剂

国外已有数家公司如Sigma公司等出售SOD试剂。国内也有厂家批量生产SOD试剂,如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东风试剂厂、天津血液研究所、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等。

SOD有可能作为某些疾病的探针,如郭彦等人认为脑瘤组织线粒体MnSOD降低是转化细胞的可靠生化指标之一,并可作为评估脑瘤分化程度的参考。

单胺氧化酶同工酶如何分类?

根据底物选择性和对抑制剂的灵敏度,单胺氧化酶被分为A和B两种。

单胺氧化酶A对底物血清素(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抑制剂Clorgyline 具有高亲和性。

单胺氧化酶B对苯乙基胺(PEA)、苯甲胺和抑制剂Deprenyl具有高亲和性。

单胺氧化酶A和B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

简述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分类和应用。

从来源上分为内源的MAOIs和外源的MAOIs 。

机体内存在着天然的MAOIs,如性激素、嘌呤类物质(次黄嘌呤、鸟嘌呤、腺嘌呤等)、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的一种酸性蛋白。

外源性的MAOIs:多数为化学合成的化学结构各异的物质;一些天然药物是MAOIs,如中药鹿茸、山楂、何首乌等。

按对MAO的选择性分类:非选择性 MAOIs,A型MAOIs,B型MAOIs

非选择性 MAOIs:在低剂量时对MAO-A和MAO-B都有抑制作用。常用药物有苯乙肼、异卡波肼、尼亚拉胺等,用来治疗抑郁症和帕金森病。由于选择性低,不良反应较多

A型MAOIs:药物在低剂量时选择性抑制MAO-A的活性。常用药有氯吉兰、吗氯贝胺、托洛沙酮等。有较好的镇静和抗抑郁作用。

B型MAOIs:药物在低剂量时选择性抑制MAO-B的活性。常用药物有帕吉林和司来吉兰。临床上用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

大鼠衰老模型有哪几种?简述其与衰老学说的关系。

D-半乳糖衰老模型

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给动物注射大剂量D-半乳糖,使机体细胞内半乳糖浓度增高,在醛糖还原酶的催化下还原成半乳糖醇,后者不能被细胞代谢而堆积在细胞内,影响正常的渗透压,导致细胞肿胀和功能障碍,细胞发生凋亡,最终致使衰老的发生。

β-淀粉样蛋白模型

模型研究表明:β-AP是老年性痴呆(AD)患者脑海马和皮层老年斑的主要成分,且与AD

的病理形成过程密切相关。

双侧海马内单次注射β-AP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并导致单胺类神经递质显著下降。

辐照γ射线模型

让大鼠辐照γ射线能使机体内产生多种自由基,与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弱键和不饱和键有高度的亲和力,启动脂质过氧化物反应链;辐射能使氧化酶和非氧化酶活性系统的防御机制减弱,白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明显降低。

去除胸腺模型

以衰老的免疫学说而设计的,老年人的免疫器官表现为明显的退化,其中以胸腺的改变最为明显。

去除胸腺的动物模型类似于人衰老后各器官的退化状态。

简述臭氧损伤衰老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检测指标。

臭氧作为强氧化剂,能与有机分子作用产生自由基,使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发生LPO链反应,其产物作用于蛋白质分子及某些酶,使它们的生物活性受到影响。

臭氧致衰老的动物模型在行为学、形态学以及LPO、单胺氧化酶活性、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指标与自然衰老的动物极其相似。

实验表明,衰老动物的细胞DNA断裂较多且损伤后修复能力也明显较青年动物低。臭氧致衰老模型小鼠与自然衰老小鼠在DNA损伤方面较为接近,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

简述快速老化模型鼠的分类与应用。

SAM系统以老化为主要特征,根据老化的速度分为快速老化系及抗快速老化系。

应用:神经衰老研究,骨质疏松研究,视觉,听觉,嗅觉系统衰老研究,免疫系统衰老研究,其他衰老研究

1.从自由基的代谢过程,论述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和抗衰老途径。

?变化:

1)皮肤: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机质在形态和生理上的退化性变化。其显著特征是:皮肤失去弹性柔软性、出现皱纹、干燥角化、无光泽和色素斑过

量沉积。

2)细胞:

a)作用于细胞膜(脂类)的损害,形成脂褐素并导致细胞代谢、功能和

结构的改变,后者是许多疾病的病理基础,从而可引起许多病变。

b)作用于蛋白质分子及酶。自由基使得蛋白质(尤其是胶原蛋白)变性

和交联,进而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细胞功能紊乱。

c)作用于DNA,使DNA链断裂或碱基破坏、缺失,使核酸分子的完整性

和构型受到破坏,造成遗传信息改变。

d)作用于糖分子,通过氧化降解使多糖破坏,影响组织功能。

e)脂类、蛋白质、核酸、糖类一旦受损,生命活动将受到威胁,导致细

胞受损,机体患病。

3)系统:

自由基作用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使系统功能降低。

?途径:

适当补充非酶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巯基化合物;也可以补充一点酶抗氧化剂,推荐SOD(人体最有效抗氧化酶),但服用时必

须注意使用方法,科学使用。

2.从DNA的代谢过程,论述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和抗衰老途径。

?变化:

a)细胞衰老时DNA合成受阻,产生DNA合成抑制因子,抑制DNA 合成的起动。

b)细胞衰老时DNA链更易损伤,损伤次数增多,且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随

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c)细胞衰老时线粒体DNA损伤缺失增多,mtDNA随增龄损伤缺失积累越来越

多,导致能量转换酶系统功能异常,ATP 减少有关。

d)随着生物的衰老,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明显下降。

e)随着生物的衰老,多数正常人的体细胞中,端粒 DNA 会随着细胞的分裂而

缩短。

?途径:

膳食中的蛋氨酸、叶酸、能量的供给等均会影响甲基化水平的高低。可通过改善外源性影响因素以维持DNA甲基化的平衡状态。

3.从糖的代谢过程,论述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和抗衰老途径。

?变化:

a)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因为老年细胞的葡萄

糖转移系统有显著缺陷,这种缺陷主要是由于老年细胞缺少胰岛素受体。

b)人体的糖耐量随增龄而降低,主要是因为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的感受性也

随增龄而降低,因此老年人糖耐量降低。

c)老年人的糖氧化代谢明显低于青年人。

?途径:

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身体。补充日常所需维生素,蛋白质,避免过多摄入脂肪,糖类等。饮食定时定量,每餐不可过饱,要适当多饮用温开水及含

粗纤维的粗粮及蔬菜,水果。

4.从脂的代谢过程,论述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和抗衰老途径

?变化:

a)老年人肠道内的脂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促进脂肪乳化及吸收的胆汁酸分泌

减少,故老年人的脂肪吸收远低青年人。

b)老年人由于参加脂肪分解的脂肪酶活性降低,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因

而老年人脂肪组织中脂肪积累增多,许多组织的细胞膜的脂肪含量也增多。

c)血清胆固醇水平及主动脉内膜的各种脂质都随增龄而增加。

d)老年人机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低,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自由基氧

化产生的脂褐素也随之增多。

?途径:

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身体。补充日常所需维生素,蛋白质,避免过多摄入脂肪,糖类等。饮食定时定量,每餐不可过饱,要适当多饮用温开水及含

粗纤维的粗粮及蔬菜,水果。

抗衰老方法总结

免疫工程及抗衰老(注入健康青年的免疫细胞)

补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补充抗衰老微量元素的应用

讲究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坚持锻炼身体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化问答题资料

生化问答题

1、试述GSH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答:⑴GSH的结构特点: GSH即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形成的三肽,结构中有两个肽键,第一个肽键与一般不同,是由谷氨酸γ-羧基与半胱氨酸的α-氨基组成。 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SH)是GSH的主要功能基团,具有还原性,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能还原细胞内产生的H2O2,使其变成H2O和氧化型GSH即GSSG,GSSG在谷胱甘肽还原酶催化下,由NADPH提供H再生成GSH。 ⑵GSH的生理功能: ①解毒功能:-SH基团噬核性,能与外源的噬电子毒物如致癌剂和药物等结合,避免 毒物与DNA、RNA及蛋白质结合,保护机体免遭毒物损害。 ②还原功能:GSH是人体内重要的还原剂,GSH的-SH具有还原性,能保护蛋白质和酶 分子的-SH免遭氧化,使蛋白质或酶处在活性状态。 2、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比较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异同。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都是亲水的球状蛋白质,都是含有血红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血红素辅基都可以与氧可逆结合。肌红蛋白是只有三级结构的单链蛋白质,分子中有A →H8段α-螺旋区,盘曲折叠成球状,中间形成疏水口袋状“空穴”,血红素位于其中。 血红蛋白是由2条α肽链和2条β肽链4个亚基组成的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其各亚基的三级结构与肌红蛋白极为相似,每个亚基结构中间有一个疏水局部,可结合1个血红素并携带1分子氧。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而肌红蛋白则主要是储存氧。血红蛋白是变构蛋白,其氧解离曲线呈“S”型,而肌红蛋白不是变构蛋白,其氧解离曲线为直角双曲线。 5、试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 (1)DNA分子有两条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公共轴呈右手螺旋,两股单链走向相反; (2)螺旋是以磷酸和戊糖组成骨架位于外侧,碱基在内侧,按碱基互补形成A=T、G ≡C碱基对,A–T之间2个氢键,G–C之间3个氢键; (3)双螺旋的直径为2nm,每10个核苷酸盘绕一圈,螺距为3.4nm,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4)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力主要是氢键,纵向稳定的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 6、试从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功能和存在部位四方面阐述DNA和RNA的区别。 (1)从分子组成上看:DNA分子的戊糖为脱氧核糖,碱基为A、T、G、C;RNA分子的戊糖为核糖,碱基为A、U、G、C。 (2)从结构上看:DNA一级结构是由几千至几千万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二级结构是双螺旋;RNA一级结构是由几十至几千个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二级结构是以单链为主,也有少量局部双螺旋结构,进而形成发夹结构,tRNA的典型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 (3)从功能方面看:DNA为遗传的物质基础,含有大量的遗传信息。RNA分为3种,mRNA为DNA转录的产物,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rRNA主要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从存在部位看: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少量存在于线粒体。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转移到细胞质中发挥作用。 7、对比mRNA、tRNA及rRNA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mRNA结构及功能特点:

生化习题及答案

期中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Watson-Crick的DNA结构为: B.DNA双链呈反平行排列 2.已知某酶的Km为0.05mol/L,使此酶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80%时的底物浓度是:C. 0.2mol/L 3.tRNA的作用是:B.把氨基酸带到mRNA的特定位置上 4.下列哪一种物质是琥珀酸脱氢酶辅酶:B.FAD 5.若电子通过下列过程传递,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NADH-->Cytaa3 6.氨基酸与蛋白质都具有的理化性质是:B.两性性质 7.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C.tRNA 8.在寡聚蛋白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为:D.别构现象 9.下列哪种氨基酸是极性酸性氨基酸:D.Glu 10.DNA一级结构的连接键是:B. 肽键 11.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是:D、呼吸链 12.属于解偶联剂的物质是:A.2,4-二硝基苯酚 13.关于酶催化反应机制哪项不正确:D.酶-底物复合物极稳定 14.酶在催化反应中决定专一性的部分是:B.辅基或辅酶 15.核酸分子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通过:D.碱基顺序 16.核酸对紫外线吸收是由哪种结构产生的:C.嘌呤、嘧啶环上共轭双键 17.关于氧化磷酸化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内膜外侧pH比线粒体

基质中高

18.具有下列特征的DNA中Tm最高的是:B.T为15% 19.底物水平磷酸化涵义:C.底物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ADP磷酸化为ATP 20.三羧酸循环,哪条不正确:C.无氧条件不能运转氧化乙酰COA 二、多项选择题(选错或未选全不得分。号码填于卷头答题卡内;)1.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C.天冬E.谷 2.EMP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步骤是:P208 A.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3.蛋白质二级结构中包括下列哪几种形式:P27 A.α-螺旋 B.β-折叠D.β-转角 E.无规则卷曲 4.下列哪些是呼吸链组成成份:P177 A.辅酶Q B.乙酰CoA C.细胞色素类D.铁硫蛋白E.钼铁蛋白5.下列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A.磷酸烯醇式 B.ATP C.柠檬酸 D.磷酸二羟丙酮 E.3-磷酸甘油酸 6.蛋白质变性后: B.次级键断裂 D.天然构象解体 E.生物活性丧失 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作用力是: A.疏水作用 B.氢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作用力

生化复习题脂类代谢参考答案

脂类代谢 名词解释: 1.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2.α-氧化:α-氧化作用是以具有3-18碳原子的游离脂肪酸作为底物,有分子氧间接参与,经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由α碳原子开始氧化,氧化产物是D-α-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3. 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4. 脂肪酸ω-氧化:ω-氧化是C5、C6、C10、C12脂肪酸在远离羧基的烷基末端碳原子被氧化成羟基,再进一步氧化而成为羧基,生成α,ω-二羧酸的过程。 5. 乙醛酸循环:一种被修改的柠檬酸循环,在其异柠檬酸和苹果酸之间反应顺序有改变,以及乙酸是用作能量和中间物的一个来源。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有此循环,他需要二分子乙酰辅酶A的参与;并导致一分子琥珀酸的合成。 6. 柠檬酸穿梭:就是线粒体内的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然后经内膜上的三羧酸载体运至胞液中,在柠檬酸裂解酶催化下,需消耗ATP将柠檬酸裂解回草酰乙酸和,后者就可用于脂肪酸合成,而草酰乙酸经还原后再氧化脱羧成丙酮酸,丙酮酸经内膜载体运回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这样就可又一次参与转运乙酰CoA的循环。 7.乙酰CoA羧化酶系:大肠杆菌乙酰CoA羧化酶含生物素羧化酶、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和转羧基酶三种组份,它们共同作用催化乙酰CoA的羧化反应,生成丙二酸单酰-CoA。 8.脂肪酸合酶系统:脂肪酸合酶系统包括酰基载体蛋白(ACP)和6种酶,它们分别是:乙酰转酰酶;丙二酸单酰转酰酶;β-酮脂酰ACP合成酶;β-酮脂酰ACP还原酶;β-羟;脂酰ACP脱水酶;烯脂酰ACP还原酶。 9.肉毒碱穿梭系统(carnitine shuttle system):脂酰CoA通过形成脂酰肉毒碱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内的一个穿梭循环途径。 10.酮体(acetone body):在肝脏中由乙酰CoA合成的燃料分子(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酮体过多会导致中毒。 11.酰基载体蛋白(ACP):通过硫脂键结合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代谢物的蛋白质(原核生物)或蛋白质的结构域(真核生物)。 填空题 1.脂肪;甘油;脂肪酸 2.ATP-Mg2+ ;CoA-SH;脂酰S-CoA;肉毒碱-脂酰转移酶系统 3.0.5n-1;0.5n;0.5n-1;0.5n-1 4.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三羧酸;脱羧;三羧酸 5.乙酰CoA;丙二酸单酰CoA;NADPH+H+ 6.生物素;ATP;乙酰CoA;HCO3- ;丙二酸单酰CoA;激活剂;抑制剂 7.ACP;CoA;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 8.软脂酸;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溶质 9.氧化脱氢;厌氧; 10.3-磷酸甘油;脂酰-CoA;磷脂酸;二酰甘油;二酰甘油转移酶 11.CDP-二酰甘油;UDP-G;ADP-G 选择题 1.A:脂肪酸β-氧化酶系分布于线粒体基质内。酰基载体蛋白是脂肪酸合成酶系的蛋白辅酶。脂肪酸β-氧化生成NADH,而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需要NAD+。 2.A:脂肪酸氧化在线粒体进行,连续脱下二碳单位使烃链变短。产生的ATP供细胞利用。肉毒碱能促进而不是抑制脂肪酸氧化降解。脂肪酸形成酰基CoA后才能氧化降解。 3.D:参与脂肪酸β-氧化的辅因子有CoASH, FAD ,NAD+, FAD。 4.ABCD:

专升本生物化学试卷(b)

B. VitB C. VitB D. VitPP 2012 年山东省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模拟试卷 基础综合(二)《生化部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统分人 复核人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 0.5 分,共 10 分,请将答案 写入下面的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天然蛋白质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 B. 脯氨酸 C. 瓜氨酸 D. 蛋氨酸 2. 在 pH6.0 的缓冲液中电泳,哪种氨基酸基本不动 A. 精氨酸 B. 丙氨酸 C. 谷氨酸 D. 天冬氨酸 3.参与体内甲基转移反应的是 A.VitB 4. 别构酶的 V ~[S]正协同效应的曲线是 A.Z B. S C. 倒 L D. L 5. 在存在下列哪种物质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度和 km 值都变小 A. 无抑制剂存在 B.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 C. 有反竞争性抑制剂存在 D. 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

6.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体生成B.脂肪合成 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D.糖原合成 7.丙酮酸脱氢酶存在于下列那种途径中 A.磷酸戊糖途径B.糖异生C.糖的有氧氧化 D.糖原合成与分解 8.线粒体基质中脂酰CoA脱氢酶的受氢体是 A.NAD+ B.NADP+ C.FAD D.FMN 9.脂肪酸β-氧化酶促反应顺序是 A.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B.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D.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10.体内CO来自 2 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对氢的氧化C.有机酸的脱羧D.糖原的分解 11.人体活动时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葡萄糖 B.ATP C.磷酸肌酸D.GTP 12.某人摄取55克蛋白质,其中5克未被消化,经24小时后排出20克氮,他处于 A.总氮平衡 B.负氮平衡 C.正氮平衡 D.必须明确年龄后才能确定 13.体内最重要的脱氨基方式是 A.氧化脱氨 B.转氨作用 C.联合脱氨作用 D.非氧化脱氨 14.人体内嘌呤碱基分解的终产物是 A.尿素B.肌酸C.肌酸酐D.尿酸 15.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 A.DNA→蛋白质→RNA B.RNA→DNA→蛋白质 C.蛋白质→DNA→RNA D.DNA→RNA→蛋白质 16.催化真核生物mRNA生物合成的RNA聚合酶Ⅱ对α--鹅膏蕈碱的反应 为: A.不敏感B.敏感C.高度敏感D.低度敏感 17.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肽链延长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ATP B.GTP C.GDP D.UTP 18.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对乳糖操纵子表达的影响是 A.正性调控B.负性调控C.正性调控、负性调控都可能D.无调控作用

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问答题整理

名词解释 【肽键】 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α-氨基发生缩合反应脱水成肽时形成的酰胺键。 【等电点(pI)】 蛋白质或两性电解质(如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 此时蛋白质或两性电解质解离成阴/阳离子的趋势和程度相等,呈电中性,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为零。符号为pI。 【融解温度(Tm)】又称解链温度, DNA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的,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到达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融解温度。(最大值是完全变性,最大值的50%则是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融解温度依DNA种类而定,核苷酸链越长,GC含量越高则越增高。 【增色效应】 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收增加称为增色效应,也就是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 【必需基团】 酶分子整体构象中对于酶发挥活性所必需的基团。(教材) 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的化学基团中,一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 【活性中心】 或称“活性部位”,是指必需基团(上述)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能与底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 【米氏常数(Km)】 在酶促反应中,某一给定底物的动力学常数(由反应中每一步反应的速度常数所合成的)。根据米氏方程,其值是当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符号Km 。 【糖异生】 生物体将多种非糖物质(如氨基酸、丙酮酸、甘油)转变成糖(如葡萄糖,糖原)的过程,对维持血糖水平有重要意义。在哺乳动物中,肝与肾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 【糖酵解】 是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乳酸并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生成少量ATP) 【酮体】

生化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唾液淀粉酶应属于下列那一类酶( D ); A 蛋白酶类 B 合成酶类 C 裂解酶类 D 水解酶类 2.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一定是( A ); A 必需基团 B 结合基团 C 催化基团 D 非必需基团 3.实验上,丙二酸能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但可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来消除其抑制,这种抑制称为( C ); A 不可逆抑制 B 非竟争性抑制 C 竟争性抑制 D 非竟争性抑制的特殊形式 4.动物体肝脏内,若葡萄糖经糖酵解反应进行到3-磷酸甘油酸即停止了,则此过程可净生成( A )ATP; A 0 B -1 C 2 D 3 5.磷酸戊糖途径中,氢受体为( B ); A NAD+ B NADP+ C FA D D FMN 6.高等动物体内NADH呼吸链中,下列那一种化合物不是其电子传递体( D ); A 辅酶Q B 细胞色素b C 铁硫蛋白 D FAD 7.根据化学渗透假说理论,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在线粒体内产生了膜电势,其中下列正确的是( A ); A 内膜外侧为正,内侧为负 B 内膜外侧为负,内侧为正 C 外膜外侧为正,内侧为负 D 外膜外侧为负,内侧为正 8.动物体内,脂酰CoA经β-氧化作用脱氢,则这对氢原子可生成( B )分子ATP; A 3 B 2 C 4 D 1 9.高等动物体内,游离脂肪酸可通过下列那一种形式转运( C ); A 血浆脂蛋白 B 高密度脂蛋白 C 可溶性复合体 D 乳糜微粒 10.对于高等动物,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B ); A 丙氨酸 B 苏氨酸 C 谷氨酰胺 D 脯氨酸 11.高等动物体内,谷丙转氨酶(GPT)最可能催化丙酮酸与下列那一种化合物反应( D );

生化总复习题答案

填空题: 1.写出下列生化常用英文缩写的中文全称:ATP 腺苷三磷酸;NADH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His: 组氨酸;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NADP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型),ACP 酰基载体蛋白,CoQ 辅酶Q, CoA 辅酶A, Glu 谷氨酸, Arg 精氨酸, Lys 赖氨酸, Asp 天冬氨酸, PRPP 5-磷酸核糖-1-焦磷酸, TG 甘油三酯, Cyt c: 细胞色素c 2.生物体内磷酸化作用可分为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 3.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H+来自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 4.脂肪酸在线粒体内降解的第一步反应是酯酰CoA 脱氢,该反应的载氢体是 FAD。 5.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分子竞争地结合到酶的活性中心。在高浓度底物下,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可以被克服。 6. 非竞争抑制剂结合在酶的非活性中心上,它使酶总的三维形状发生构象改变,导致催化活性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不能由高浓度底物而克服。 7.在代谢途径中,终产物通常反馈抑制同一途径上游的关键步骤,以防止中间体的增加以及代谢物与能量的不必要的使用。 8 . 纤维素是由_β-葡萄糖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β-1,4__糖苷键相连。 9. 淀粉是由__α-葡萄糖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α-1,4__糖苷键相连,并由α-1,6__糖苷键形成支链。 10.核酸变性时,260nm紫外吸收显著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变性的DNA复性时,紫外吸收回复到原来水平,称为减色效应。 11. T.Cech从自我剪切的RNA中发现了具有催化活性的核酸,称之为核酶这是对酶概念的重要发展。 12. 酶发生催化作用过程可表示为E+S→ES→E+P,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时,酶都转变为ES复合物此时酶促反应速成度为最大反应速度。 13.核糖核苷酸的合成途径有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合成途径。 14. 糖苷是指糖的_半缩醛羟基___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15. 许多代谢途径的第一个酶是限速酶,终产物多是它的抑制剂,对它进行反馈抑制,底物多为其激活剂。 16. DNA在水溶液中热变性后,如果将溶液迅速冷却,则大部分DNA保持单链状态,若使溶液缓慢冷却,则DNA重新形成双链。 17. 增加脂肪酸链的长度,或降低脂肪酸链中不饱和双键的数量,膜的流动性会降低。哺乳动物生物膜中,由于胆固醇闭和环状结构的干扰作用,增加其含量也会降低膜的流动性。 18. 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之间是膜间腔。内膜是ATP合成过程中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

生化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一、填空题 2.蛋白质分子表面的_电荷层______ 和__水化膜_ 使蛋白质不易聚集,稳定地分散在水溶 液中。 5. 写出下列核苷酸的中文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P__三磷酸腺苷—和dCDP_脱氧二磷酸胞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蛋白质酶类是由__酶蛋白__和__辅助因子_____ 相结合才有活性。 7.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时,对Vm 的影响__不变_______ ,对Km 影响_是增加 _______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是因为它可以引起酶的___不可逆______ 抑制作用。 & 米氏方程是说明—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Km的定义—当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1/2 时的底物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FAD含维生素B2 _____ ,NAD+含维生素 _____ P P _______ 。 12. 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__生成磷酸核糖__和 __NADPH+H_ 。 13. 糖酵解的主要产物是乳酸___。 14. 糖异生过程中所需能量由高能磷酸化合物 _ATP__和__GTP__供给。 15?三羧酸循环过程的限速酶—柠檬酸合酶__、一异柠檬酸脱氢酶、_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16.糖酵解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_乳酸________ 的过程,成熟的_红细胞 ____ 靠糖酵解获得能量。 17?乳糜微粒(CM )在__小肠粘膜细胞__合成,其主要功能是_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极低密度脂蛋白在__肝脏_合成。 18?饱和脂酰CoA 氧化主要经过脱氢、_ 加水__、—再脱氢—、__硫解—四步反应。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酮体是由__乙酰乙酸___、__2---_羟基丁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丙酮 ___ 三者的总称。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在__肝、_肾__、__脑___等组织中进行。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在血液中主要是以__谷氨酰胺__和__丙氨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被运输的。 22. ATP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用物水平磷 _酸化 _____ ,另一种—氧化磷酸化 _____ 。 23. 线粒体外NADH的转运至线粒体内的方式有_苹果酸-天冬氨酸—和_a_---磷酸甘油___。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携带一碳单位的主要载体是_四氢叶酸__,一碳单位的主要功用是_合成核苷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脂肪酸的合成在__肝脏进行,合成原料中碳源是_乙酰CoA__;供氢体是 _NADPH+H_ ,它主要来自_磷酸戊糖途径_____。 26. 苯丙酮酸尿症患者体内缺乏__苯丙氨酸氧化_酶,而白化病患者是体内缺乏_酪氨酸_______ 酶。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_胰岛素___。 27. 某些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是因为这些药物结构与酶相似,其中氨甲嘌呤(MTX )与__

苏州大学生化问答题题库 生物化学 必考

1.简述酶的“诱导契合假说”。 酶在发挥其催化作用之前,必须先与底物密切结合。这种结合不是锁与钥匙式的机械关系,而是在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这一过程称为没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酶的构象改变有利于与底物结合;底物也在酶的诱导下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受酶的催化攻击。这种不稳定状态称为过渡态。过渡态的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在结构上最相吻合,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受试大鼠注射DNP(二硝基苯酚)可能引起什么现象?其机 理何在? 解偶联剂大部分是脂溶性物质,最早被发现的是2,4-二硝基苯酚(DNP)。给受试动物注射DNP后,产生的主要现象是体温升高、氧耗增加、P/O比值下降、ATP的合成减少。其机理在于,DNP虽对呼吸链电子传递无抑制作用,但可使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升高,影响了ADP+Pi→ATP的进行,使产能过程与储能过程脱离,线粒体对氧的需求增加,呼吸链的氧化作用加强,但不能偶联ATP 的生成,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 3.复制中为什么会出现领头链和随从链? DNA复制是半不连续的,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原因有①.链延长特点只能从'5→'3②.同一复制叉只有一个解链方向。DNA单链走向是相反的。因此在沿'3→'5方向上解开的母链上,子链就沿'5→'3方向延长,另一股母链'5→'3解开,子链不可能沿'5→'3。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而出现随从链。 4.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调节机制。 .乳糖操纵子含Z、Y、及A三个结构基因,编码降解乳糖的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和一个调节基因I,在P 序列上游还有一个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结合位点共同构成lac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编码基因由同一个调控区调节。 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机制可分为三个方面: (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时, 阻遏蛋白与O序列结合,阻碍RNA聚合酶与P序列结合,抑制转录起动;有乳糖时,少量半乳糖作为诱导剂结合阻遏蛋白,改变了它的构象,使它与O序列解离,RNA聚合酶与P序列结合,转录起动。 (2) CAP的正性调节没有葡萄糖时,cAMP浓度高,结合cAMP的CAP与lac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结合,激活RNA转录活性;有葡萄糖时,cAMP浓度低,cAMP与CAP结合受阻,CAP不能与CAP结合位点结合,RNA转录活性降低。 (3)协调调节当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对该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如无CAP存在,即使没有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操纵子仍无转录活性。 5.何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写出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 DNA序列的结构特点。 解释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识别DNA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呈回文结构。 1.酮体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经有限氧化分解后转化形成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肝细胞以β-氧化所产生的乙酰辅酶A为原料,先将其缩合成羟甲戊二酸单酰CoA(HMG-CoA),接着HMG-CoA被HMG-CoA裂解酶裂解产生乙酰乙酸。乙酰乙酸被还原产生β-羟丁酸,乙酰乙酸脱羧生成丙酮。HMG-CoA 合成酶是酮体生成的关键酶。肝脏没有利用酮体的酶类,酮体不能在肝内被氧化。 酮体在肝内生成后,通过血液运往肝外组织,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利用。丙酮量很少,又具有挥发性,主要通过肺呼出和肾排出。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先被转化成乙酰辅酶A,最终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2.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

检验科生化室上岗考核试题有答案

检验科生化室上岗考核 试题有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生化室上岗、轮岗考核 1.下列哪组酶常用于诊断肝脏疾病( ) A.CK GGT ALP ACP B.ALT AST GGT ALP C.AMY LD a-HBDH LPL D.ACP AST LipasE LDL E.AST CK CK-MB LD 2.在室内质控过程中,若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在x±3SD之外,则判断为( ) A.不能判断 B.在控 C.警告 D.失控 E.待决定 3.下列哪种病理情况血浆清蛋白水平不下降( ) A.手术后 B.营养不良 C.吸收功能紊乱 D.肾病综合征 E.急性肝炎早期 4.下列关于糖尿病合并脂类代谢紊乱描述,正确的是( ) A.高CM血症 B.脂肪肝

C.高VLDL血症 D.酮症酸中毒 E.以上都是 5.准确度最高的临床生化方法为( ) A.经典方法 B.对比方法 C.常规方法 D.参考方法 E.决定性方法 6.C反应蛋白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升高( ) A.细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急性心肌梗死 D.高血压 E.大面积烧伤 7.既能用于判断肝细胞损伤,又可用于鉴别良恶性渗出液的项目为( ) A.ALT B.ADA C.γ-GT D.ChE E.AMY

8.关于急性胰腺炎的测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诊断的重要指标是血、尿淀粉酶 B.尿淀粉酶的增高比血淀粉酶的增高晚 C.急性胰腺炎早期测尿淀粉酶比血淀粉酶更有意义 D.尿淀粉酶维持时间较血淀粉酶增长 E.血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活性开始升高 9.在缺铁潜伏期时,未出现的是( ) A.铁蛋白减低 B.细胞外铁缺乏 C.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D.血红蛋白减低 E.血清铁降低 10.患者,女性,38岁。患急性肾小球肾炎8个月,因双下肢进行性水肿而求医。体检:双踝压陷性水肿,面部苍白、浮肿,拟进一步做生化检查,哪项检查价值不大( ) A.血清蛋白 B.血糖 C.A/G比值 D.血尿素氮 E.尿蛋白 11.下列有关血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肝脏有活性很高的糖异生酶类,对维持饥饿时血糖浓度恒定很重要

生化问答题58077教学文案

生化问答题58077

1、简述血氨的来源和去路。 (1)血氨来源: ①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是血氨的主要来源; ②肠道产氨,由腐败作用产生的氨或肠道尿素经肠道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氨; ③肾脏产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的水解; ④胺类、嘌呤、嘧啶等含氮物质的分解产生氨。 (2)血氨去路 ①在肝脏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外;②合成谷氨酰胺 ③参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④合成其它含氮物质 2、磷酸戊糖途径分哪两个阶段,此代谢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磷酸戊糖途径分为氧化反应和非氧化反应两个阶段 (1)是机体生成NADPH的主要代谢途径:NADPH在体内可用于:,参与体内代谢:如参与合成脂肪酸、胆固醇等。②参与羟化反应:作为加单氧酶的辅酶,参与对代谢物的羟化。③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保护含-SH的蛋白质或酶免遭氧化,维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由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遗传性缺陷可导致蚕豆病,表现为溶血性贫血。(2)是体内生成5-磷酸核糖的主要途径:体内合成核苷酸和核酸所需的核糖或脱氧核糖均以5-磷酸葡萄糖的形式提供,其生成方式可以由G-6-P脱氢脱羧生成,也可以由3-磷酸甘油醛和F-6-P经基团转移的逆反应生成。3、试述成熟红细胞糖代谢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4、血糖正常值是多少,机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6、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是如何调节酸碱平衡的。 3。何为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之。 1)有些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2)有两个特点,一是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呈可逆性结合,可用透析或超滤的方式除去,二是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对亲和力和底物浓度的比例,加大底物浓度可减轻抑制作用。3)典型例子是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 4。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选择(20×2=40分) 1.正常成人每天的尿量为(C) A 500ml B 1000 ml C 1500 ml D2000 ml 2: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B) A丝氨酸B脯氨酸C亮氨酸D组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C) A盐键B疏水键C氢键D二硫键 4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C) A分子不带电荷B分子最不稳定,易变C总电荷为零D溶解度最大 5.试选出血浆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的正确顺序(B) A.LDL、VLDA、CM B.CM、VLDL、LDL、HDL C. CM、VLDL、LDL、IDL D. VLDL、LDL、CM、HDL 6.一碳单位不包括(C) A.—CH3 B.—CH2— C. CO2 D.—CH=NH 7.不出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B) A.半胱氨基酸 B.瓜氨酸 C.精氨酸 D.赖氨酸 8.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最主要的化学键是(C) A.离子键 B.二硫键 C.肽键 D.氢键 9、关于α—螺旋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一般为右手螺旋 B. 3.6个氨基酸为一螺旋 C.主要以氢键维系 D.主要二硫键维系

10.结合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有活性( D) A.酶蛋白单独存在 B.辅酶单独存在 C.酶基单独存在 D.全酶形式存在 E.有激动剂存在 11.关于Km值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C) A.Km是酶的特性常数 B.Km值与酶的结构有关 C.Km等于反应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的浓度 D.Km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2.维生素B2是下列哪种辅基或辅酶的组成成分(D) A .NAD B.NADPH C.磷酸吡哆醛 D. FAD 13、1 mol乙酰CoA彻底氧化生成多少mol ATP(B) A. 11 B.1 2 C.13 D.14 14、合成DNA的原料是( A) A、dATP、dGTP、dCTP、dTTP B、ATP、dGTP、CTP、TTP C、ATP、UTP、CTP、TTP D、dATP、dUTP、dCTP、dTTP 15、合成RNA的原料是( A) A、ATP、GTP、UTP、CTP B、dATP、dGTP、dUTP、dCTP C、ATP、GTP、UTP、TTP D、dATP、dGTP、dUTP、dTTP 16、嘌呤核苷酸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C)

生化复习题大专

前言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正常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代谢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医学院校一门十分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学习,而且本学科内容抽象、新知识较多,历届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和掌握。为使广大同学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生化课的基础知识和重点要求,根据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化课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我们编写了本复习资料,以期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掌握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提供帮助。 本书为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的同步练习册,共十三章,每章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正误题、名词解释、综合题五种类型。每章试题后均附有参考答案。最后还附有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化考试模拟试题五套,以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 2、新陈代谢 二、综合题 1、简述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2、简述生物化学发展的过程。 3、生物化学与医学有何联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以及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的科学。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体内发生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是生物和非生物的根本区别。 二、综合题 1、(1)物质组成:组成人体的物质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为生命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2)物质代谢 (3)遗传信息的传递 (4)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对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及它们与生命活动的联系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5)物质代谢的调节:通过体内对代谢速度和代谢方向的调节,使机体在内外环境不断变化时能够保持稳态和进行各种活动的能力。 2、(1)18世纪中叶,随着化学、物理学的发展以及医学、农学的发展的需要,生物化学逐步发展 (2)1903年,生物化学于有机化学、生理学脱离,走向独立学科 (3)20世纪50年代,生物化学迅速发展:对于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代谢途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3、医学的发展和生物化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了保证人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治疗疾病,医学必须建立在对人体形态和功能详尽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内外环境的致病因子是如何引起疾病的基础上,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学科,生物化学也渗透到基础医学领域。

生化模拟试题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30 分) 1、蛋白质的结构域 2、DNA的Tm值 3、同工酶 4、糖异生 5、必需脂肪酸 6、P/O比值 7、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8、表达载体 9、冈崎片段 10、断裂基因 二、填空题(共19 题,每题空0.5 分,共25分) 1、将血浆蛋白质在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中进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它们向____极泳动,依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熟的mRNA在5ˊ末端加上了______构成帽的结构,在3ˊ末端加上了_____形成尾。mRNA的前身是_______。 3、酶的特异性包括_______特异性,_______特异性和______特异性。 4、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S]对酶促反应V作图呈_____线,双倒数作图呈_____线,而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呈_____型。 5、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在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_____的调控,而肌肉主要受_____的调控。 6、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_____和______。1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 2 O净生成______或_____分子ATP。 和H 2 7、线粒体外NADH可通过两种穿梭系统将氢转移到线粒体内,这两种穿梭系统是______和_____。

8、酮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酮体主要在______以______为原料合成,并在_____被氧化利用。 9、氨的转运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在肌肉和肝脏之间转运氨的方式是________。 10、别嘌呤醇是______的类似物,通过抑制________酶,减少尿酸的生成。 11、DNA复制延长中起催化作用的DNA聚合酶在原核生物是______,真核生物是_______。 12、大肠杆菌(E.coli)的RNA聚合酶是由______个亚基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为____。 13、氨基酸活化需要______酶催化,使氨基酸的羧基与______的3′-OH之间以酯键相连,产物是______。此反应消耗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14、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是由______ 、______和______相互作用决定的。 15、根据重组体DNA的性质不同,将重组体DNA导入受体细胞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 三、单选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 1、用来鉴定DNA的技术是() A.Northern印迹B.Southern印迹 C.Western印迹D.亲和层 析 E.离子交换层析 2、呼吸链中可被一氧化碳抑制的成分是() A. FAD B. FMN C. 铁硫蛋白 D. 细胞色素 aa3 E.细胞色素c 3、有关密码子的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D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B.t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 成 C.r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D.m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E.多肽链中相邻的三个氨基酸组成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第六章生物氧化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 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 P/O 比值 5.解偶联剂 6.高能化合物 7.细胞色素 8.混合功能氧化酶 二、填空题 9.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 ___ 、 __ 、___ 、 _ 、____ 。 10.在NADH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___ ,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超过 __ KJ 11.胞液中的NADH+H通+过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呼吸链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呼 吸链,可分别产生 __ 分子ATP 或分子ATP。 12.ATP 生成的主要方式有___ 和。 13.体内可消除过氧化氢的酶有 __ 、 ___ 和。 14.胞液中α- 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 ,线粒体中α- 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基是___ 。 15.铁硫簇主要有__ 和____ 两种组成形式,通过其中的铁原子与铁硫蛋白中的____ 相连接。 16.呼吸链中未参与形成复合体的两种游离成分是____ 和__ 。 17.FMN 或FAD 作为递氢体,其发挥功能的结构是 __ 。 18.参与呼吸链构成的细胞色素有、 ____ 、____ 、___ 、____ 、___ 。 19.呼吸链中含有铜原子的细胞色素是 __ 。 20.构成呼吸链的四种复合体中,具有质子泵作用的是___ 、___ 、___ 。 21.ATP 合酶由_ 和____ 两部分组成,具有质子通道功能的是____ ,__ 具有催化生成ATP 的作用。 22.呼吸链抑制剂中, __ 、_____ 、 _ 可与复合体Ⅰ结合, ____ 、___ 可抑制复合体Ⅲ,可抑制细胞色素c 氧化酶的物质有 __ 、___ 、___ 。 23.因辅基不同,存在于胞液中SOD 为__ ,存在于线粒体中的SOD 为___ ,两者均可消除体内产生的 24.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主要有 __ 和 三、选择题

生化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 选择题 1.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45%,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E A.8.3% B.9.8% C.6.7% D.5.4% E.7.2%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D A.组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天冬氨酸E.色氨酸 3.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亚氨基酸:A A.脯氨酸B.焦谷氨酸C.亮氨酸D.丝氨酸E.酪氨酸 4.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C A.离子键B.疏水键C.肽键D.氢键E.二硫键 5.关于肽键特点的错误叙述是:E A.肽键中的C-N键较C-N单键短 B.肽键中的C-N键有部分双键性质 C.肽键的羰基氧和亚氨氢为反式构型 D.与C-N相连的六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E.肽键的旋转性,使蛋白质形成各种立体构象 6.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B.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7.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E A.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B.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二硫键将各多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8.含有Ala,Asp,Lys,Cys的混合液,其pI依次分别为6.0,2.77,9.74,5.07,在pH9环境中电泳分离这四种氨基酸,自正极开始,电泳区带的顺序是:B A.Ala,Cys,Lys,Asp B.Asp,Cys,Ala,Lys C.Lys,Ala,Cys,Asp D.Cys,Lys,Ala,Asp E.Asp,Ala,Lys,Cys 9.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D A.粘度下降 B.溶解度增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问答题

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平衡的(说明血糖的来源、去路及调节过程)?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机体血糖平衡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协调的结果,也是肝、肌、脂肪组织等器官代谢协调的结果(由于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血糖是组织、中枢神经、脑能量来源的主要保证)。 A.血糖来源(3分) 糖类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入血,这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肝糖原分解:短期饥饿后,肝中储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糖异生作用:在较长时间饥饿后,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质在肝内异生合成葡萄糖;其他单糖转化成葡萄糖。 B.血糖去路(4分) 氧化供能: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ATP,为细胞供给能量,此为血糖的主要去路。合成糖原:进食后,肝和肌肉等组织将葡萄糖合成糖原以储存。转化成非糖物质:可转化为甘油、脂肪酸以合成脂肪;可转化为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转变成其他糖或糖衍生物(戊糖磷酸途径),如核糖、脱氧核糖、氨基多糖等。血糖浓度高于肾阈时可随尿排出一部分。 C.血糖的调节(2分)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但胰岛素分泌受机体血糖的控制(机体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糖原合酶活性提高、糖原磷酸化酶活性降低,糖原分解降低、糖原合成提高,血糖降低。否则相反(胰岛素分泌减少,糖原合酶活性降低、糖原磷酸化酶活性提高,糖原分解提高、糖原合成降低,血糖提高)。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作用是升高机体血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糖原合酶活性降低、糖原磷酸化酶活性提高,糖原分解提高、糖原合成降低,血糖提高。否则相反。 老师,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后,乳酸的去路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重要。 肌组织产生的乳酸的去向包括:大量乳酸透过肌细胞膜进入血液,在肝脏进行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在心肌中经LDH1催化生成丙酮酸氧化供能;部分乳酸在肌肉内脱氢生成丙酮酸而进入到有氧氧化供能。大量乳酸透过肌细胞膜进入血液,在肾脏异生为糖或经尿排出体外。 下面问题你能回答出来不 1说明脂肪氧化供能的过程 (1)脂肪动员: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HSL的作用下水解释放脂酸和甘油。 (2)脂酸氧化:经脂肪酸活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β-氧化、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H2O 和CO2并释放能量。 (3)甘油氧化:经磷酸化、脱氢、异构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循糖氧化分解途径彻底分解生成H2O 和CO2并释放能量。 1.丙氨酸异生形成葡萄糖的过程 答:(1)丙氨酸经GPT催化生成丙酮酸。(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苹果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糖酵解途径至1,6-双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经果糖双磷酸酶催化生成6-磷酸果糖,再异构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