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圆柱体圆锥体模具,圆柱体黄瓜,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今天能够来到狼山中心校和同学们上课老师感到很荣幸,老师刚才听你们班主任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很很聪明,是不是呀那今天有没有信心跟老师一块把这节课上好

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在盯着大屏幕看,你们一定很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很漂亮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一睹为快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啊。老师有问题要问你们。

问:你看到什么了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针对这部分内容,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板书: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

二合作整理,交流探索。

1.回顾知识。

师:大家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圆柱体和圆锥体模具)你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生上台来指着模具说说特征和计算公式。(师板书)

同桌看着讲台上的模具互相再说一遍。

2.观察提问。

出示圆柱体木桩,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

(1)师:现在老师想问你们两个问题,考考大家,你知道我会问哪两个问题吗(你能计算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学生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要求只列式不计算。规定30秒完成,指一名板书。体积:X(20/2)2 X 30

表面积:X(20/2)2 X2+

(2)师:咱们仔细观察这个木桩儿,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你们想象的小翅膀,看看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看看谁提的问题最有创意。

A、同桌讨论交流。

B、全班交流后,问题归类。

预设:

刷——

生:我们给这跟木头刷油漆。

师:刷油漆有几种刷法

生1:刷侧面象刷柱子一样刷,要刷多少面积,我想就是刷侧面求侧面积。师:你真会联系生活,好哪位同学来说说怎么列式算侧面积。

板书:

还能怎么刷全刷全刷就是什么------

生:就是表面积。

生2:把圆柱立在地上刷露在外面的面。

那咱们帮帮这位同学,马上列式不计算。

板书:X(20/2)2 +

师:除了刷油漆还有什么更有创意的问题呢

切——

生1:把圆柱劈(切)开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师:怎么切

生:纵切,沿直径切开,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这个问题有点难哦,谁来解答

生:就是增加了两个长是直径宽是高的长方形。

板书:20X30X2

让学生动手切圆柱形黄瓜

师:除了这样切还能怎样切

生:横切,沿一个底面的水平面切开,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谁来解答

生:就是增加了两个底面积。

板书:X(20/2)2 X 2

师:刷也刷了切也切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削——

生:把这跟圆柱形的木头削成最大的圆锥形的,那么这个圆锥形的木头体积是多少

师:削成最大的圆锥该怎么削呢

生:削成的圆锥和圆柱底相等、高也相等,象削铅笔一样削。

等底又等高,你能算这圆锥的体积没有呢

板书:X(20/2)2 X 30 X 1/3

师:有没有同学能口算这道综合算式(计算技巧的训练)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圆柱体黄瓜削成等底等高的圆锥,想一想,削去的部分和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

圆柱和圆锥除了可能等底等高外还可能有什么关系

生操作后汇报。师板书。

师总结:同学们真聪明,提的问题也很有意义,很贴近生活实际。看来大家已经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一.实践应用,巩固发展。

接下来小精灵聪聪想出题考考大家,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好,现在我们来闯第一关。

(一)填空

1 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底面积和体积相等,圆锥的高是9分米,圆柱的高是(3分米)。

(二)、判断。

(1)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上的线段是圆锥的高。(×)

(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不变,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

(√)

(3)圆柱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侧面积就扩大4倍。(×)(4)把一个圆柱体木棒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三),解决问题

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10分米,高20分米。

(1)如果给这个水桶加个盖,是求(水桶的底面积)。

(2)如果给这个水桶加个箍,是求(水桶的底面周长)。

(3)如果给这个水桶的外面涂上油漆,是求(侧面积+1底面积)。

(4)求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是求(水桶的容积)。

⑤把这个水桶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在地上,形成一个圆锥体,这个圆锥体沙堆的体积应是(6280)立方分米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了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吗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生自由说体会。

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复习了知识,还学会了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是难能可贵。老师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能用你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刚多的实际问题,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五布置作业。

把课上总结的这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在笔记本上。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高年级的复习不仅是梳理,更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提升,才让学生不会有“炒旧饭”的感觉。复习课的目的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进行梳理使之条理化、网络化,然后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此,我在设计对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复习过程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构建、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教学要注重实际运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自己去推理,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真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将散落的数学知识,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记忆方式进行整理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更加完整和深刻。还能使其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学生应用数学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自行设计的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