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的作者是谁

西厢记的作者是谁
西厢记的作者是谁

《西厢记》古代经典的爱情小说

《西厢记》的作者是谁?《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剧本描写书生张生在寺庙中遇见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两人产生爱情,通过婢女红娘的帮助,历经坎坷,终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而结合的故事。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有鲜明、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他们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

《西厢记》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

《西厢记》之所以能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而且它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老夫人"与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展开的冲突。这是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势力和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之间的冲突。

此外,《西厢记》还有由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种种矛盾引起的另一条戏剧冲突的线索,这些冲突虽然属次要,却是大量的,错综复杂的,常常和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推动戏剧情节一环扣一环地发展,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这正是《西厢记》令人叫绝之处。《西厢记》的角色不多,戏却很多,情节曲折。

《西厢记》的结构规模在中国戏剧史上是空前的。它突破了元杂剧的一般惯例,用长篇巨制来表现一个曲折动人的完整的爱情故事。因此它避免了其它元杂剧由于篇幅限制而造成的剧情简单化和某种程度的模式化的缺点,能够游刃有余地展开情节、刻划人物。这是王实甫的一个创举。

《西厢记》最突出的艺术成是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王实甫很善于按照人物的地位、身份、教养以及彼此之间的具体关系,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鲜明地将其表现出来。崔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都由于王实甫的卓越才能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王实甫的《西厢记》问世以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版本数量众多,流传至今的明清刻本约有一百种。明清两代的众多学者对《西厢记》评价很高,直到近现代,《西厢记》的各种版本依旧活跃在舞台上,备受人们的赞赏。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之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

浅析崔莺莺人物形象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王实甫根据元稹的《莺莺传》为原本,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中脱胎而来的元代汉族戏曲剧本,是我国古典喜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西厢记》主要叙述了书生张生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两人的恋情却遭到相国夫人的百般阻扰,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西厢约会、私定终生并且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获得圆满结局的故事。《西厢记》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其实描绘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主题最成功的戏剧,更是在与其对于女主角崔莺莺的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借用金圣叹曾经给予崔莺莺的性格特征做出的评价有云:“无双,天下之至尊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有情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灵慧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矜尚女子也。”在此,便由此展开具体的分析。 首先,一开始我们便可以得知崔莺莺乃是已故相国大人的千金小姐,芳龄十九,端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兼具温文贤淑。不可不谓之是大家闺秀,人比花娇。君不见张生在普救禅寺大雄宝殿初见莺莺,便“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张生萤窗苦读二十年,原本满心“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安邦定国的大志,原意奔赴长安一心只为考取功名只为飞黄腾达的锦绣仕途,只怕是在见到崔莹莹的花容月貌之后全抛在脑后,烟消云散不知所踪,唯叹“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而之后的孙飞虎倾慕崔莺莺的美貌,要用武力强行围困普救寺抢走崔莺莺,来作自己的压寨夫人。以及莺莺烧香时原应两耳清净不问七情六欲的和尚也心神不定,由此可轻易得见崔莺莺的气质非凡,清丽脱俗。 再也,论才情,崔莺莺那是才思敏捷,多才多艺,无论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针黹女红,秋千蹴球,可以说是样样精通,更是有才女之誉。借着崔莺莺月夜焚香拜月,张生隔墙观望,继而吟诗曰:“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而崔莺莺随即和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这里便可以看出崔莺莺在诗词歌赋上不仅造诣颇深,而且反应敏捷,当之无愧的才女。而后在孙飞虎围庙抢亲之时,听闻母亲的佛殿许婚,崔莺莺虽然欣喜,却也一眼便明了母亲的佛殿许婚不过只是权宜之计,缓兵之计罢了,更何况口说无凭,由此不难看出崔莺莺头脑清醒,对形势以及母亲的心理看得十分透彻分明,并非像一般女子一样被爱情蒙蔽得不分状况。这一点在后来老相国夫人赖

西厢记读后感五篇

西厢记读后感五篇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书中的男女主角是张君瑞和崔莺莺。下面是的西厢记读后感五篇,欢迎阅读参考。 今年春天,借着适宜的气候,读了几本书。同时也趁着明媚的阳光出去疯玩了一个春天。所以把读后感一拖再拖。 《西厢记》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邂逅,一见钟情,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 《西厢记》是部浪漫的爱恋书。我很羡慕书中的崔莺莺。“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婚姻缔结的基础应当是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而不在于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权势的大小、容貌的丑俊、才情的敏拙。可见,它所表达的不是某一时期、某一阶层的呼声,而是世世代代人的理想和愿望。 读《西厢记》,有感于莺莺与张生的真挚爱情,欣赏他们冲破封建礼教的勇气;有感于红娘的聪明机智,敬佩她的胆识和智慧。 《西厢》剧情布置巧妙,情节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展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她格外动人:以眼游幸,满口余香。

“……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谢天神,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这一祝愿是在大团圆喜庆的气氛中由主角的幸福而推及“普天下”,所以格外令人感动,这一主题也是就几乎成了《西厢记》所独有,从而使后世不知多少才子佳人在咀嚼这句话时,似痴如醉,无限向往! 有人说《西厢记》是“天地妙文”。说“《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必须尽一日一夜之力一气读之,一气读之者,总揽其起尽也……必须展半月一月之功精切读之,精切读之者,细寻其肤寸也……”。我只是做完了家务而读之,只能是粗读与浅见之。究竟怎么读,尽自己的体会。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 一个是闭月羞花貌,一个是恭俭温良相。为何要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明明是郎有情来妾有意,为何,总有隔天的银河,不做美的蓝桥水呢? 那一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唱出来容易,做出来又会怎样呢?长亭外,古道边,情绵绵,意切切。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息。

《蒹葭》原文及注释

《蒹葭》原文及注释 《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蒹葭》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蒹葭》原文及注释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

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宛:宛然,好像。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水中高地。 坻(chí):水中的沙滩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其地

西厢记人物形象分析

课件《西厢记》人物形象分析 莺莺:[赏花时幺篇]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少女青春苦闷,莫名惆怅) 老夫人:夫主京师禄命终,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棺材)在梵王宫。盼不到博陵旧冢,血泪洒杜鹃红。(饱含势去人冷之叹,故再兴之) 因而,老夫人严加防犯女儿,将之嫁于其侄,是从其维护其封建门第利益出发,戏剧正是通过这一矛盾表现的反封建的主题。 崔莺莺:是个美丽、聪明、温柔、多情的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女子的典型。出身相门,身受严格的封建礼教的管束。但由于她的身世,教养,从而使她走向反封建的步履显得尤为艰难,剧作家正是细腻地描绘了她叛逆性格的发展过程,从而使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生动丰满。另外,戏曲展示了性格中尤为可贵的是她淡泊功名,看重夫妻恩爱,此使之更有光彩。 张生性格,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其身上有关、王这类元初书会文人的痕迹。他是位聪慧而痴情的书生,又是一个叛逆者形象。他“银样蜡枪头”的个性,增加了戏剧的喜剧色彩,使之显得轻佻。 红娘是《西厢记》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21折戏,由红娘唱的有7折之多,充分展示这一人物的内心。她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心直口快,活泼爽朗;聪明机智而又勇敢泼辣。在关键时刻如此坚持正义,深得观众的赞赏,红娘真不愧为崔张爱情的“擎天柱”。 老夫人:是封建卫道者形象。“寺警”使之陷入困境,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答应将莺莺许张生。兵退赖婚,表现封建卫道者的狡猾,虚伪的性格,正当她充满自信,以己谋得逞时却弄巧成拙,女儿一气之下投入张生怀抱,事发后,她暴跳如雷,手持根棒拷打红娘,在现实面前又不得不应允此门婚事,但她又不甘失败,又逼张生上京应试,企图趁张生不得官,把婚再赖掉。没想到,当她正要叫郑恒做女婿时张生考中归来,她落得可卑而又可笑的下场。 《西厢记》人物形象分析 推荐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美丽,多才,既深受封建礼教的濡染,又有着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她和张生在佛殿相遇,一见钟情,又经过隔墙联吟,彼此心有灵犀,互相爱慕,但碍于老夫人的拘管,没有更多接近的机会。在孙飞虎围兵普救寺,老夫人许婚,张生下书解围之后,莺莺和张生都满心欢喜,以为可以如愿以偿,成就婚姻。不料老夫人赖婚,这激起了莺莺对母亲的不满。当她听了张生在琴中向她倾诉的心事以后,她更加倾向、爱慕张生。但她毕竟是相国小姐,家庭教育和上层社会的身份,使她难以贸然走出和张生自由结合这一步。于是戏剧出现了这样的冲突:明明是她叫红娘去探望生病的张生,但当红娘带回张生给她的信时,她却责骂红娘带回“这简帖戏弄我”!她要红娘带信给张生,叫他下次休得如此,但是张生打开信一看,喜出望外,原来莺莺寄去的是约会的诗简。当张生果然来约会时,她又以大道理责备了张生一通。作者对莺莺矛盾心理的描写,展示出她既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又深受封建礼教的浸染的真实心理。这就突出了莺

西厢记结局的探讨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肖旭 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在王实甫作《西厢记》之前就已经流传五百多年。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唐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所描写的是张生与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其主题是维护封建礼教,有严重缺陷。到金章宗时,董解元又写成了诸官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他对于《莺莺传》的主题、情节、人物,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突出歌颂了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进行斗争的反封建主题,并把莺莺的悲剧性结局改成大团圆喜剧结尾。写张生和莺莺私奔,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王实甫的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其动机十分明确,对《莺莺传》的“始乱终弃”的浪子行径和“善补过”的伪饰是十分不满的;而对《董西厢》的反封建礼教、歌颂爱情婚姻自由则是倍加赞赏。就故事情节而言,《长亭送别》以前的故事二者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董西厢》写张生中探花后,郑恒向崔老夫人诬称张生别娶。张生连夜到白马将军杜确处;郑恒后到,又向杜将军诬称张生拐带莺莺私奔。杜确要把郑恒赶出衙门,郑羞愧,投阶而死,张崔团圆,还都上任。结尾是私奔——团圆。《王西厢》写老夫人逼张生必考中功名方可成婚。后面也写郑恒向老夫人诬告;张生回来后,当面说穿了郑恒;红娘与郑恒理论;杜确来主持婚礼,郑恒撞树自杀,崔张团圆。结尾是大团圆。《王西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并明确指出:“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的婚姻准则。王实甫把说唱艺术改变成为立体的舞台艺术,通过戏曲形式扩大了张生、莺莺爱情故事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蜚声艺苑的伟大名著。并且传至国外,译成法、英、日等多种文字,得到了世界许多读者的赞赏。 由于剧中崔莺莺、张生、红娘的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又富有较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受元杂剧体制的限制,不便于上演,故从元代以来,历代都有人据此而仿作、续作、改编,如元人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郑德辉的《邹梅香翰林风月》,情节关目基本是蹈袭《王西厢》的。明代出现许多续作,如黄粹吾的《续西厢升仙记》,周鲁公的《锦西厢》,汤世莹的《后西厢》等,大都没什么价值,谈什么“果报昭彰”,不过是狗尾续貂,断鹤续凫。其结尾归纳起来不外:张生荣、莺莺华、红娘嫁、郑恒死,大团圆而已。“意在惩淫、劝善。”(焦循《剧说》)可以说,这类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都远逊于《王西厢》。据统计明至清末改编《西厢记》的共有27家之多,其中以李日华改编的《西厢记》(亦称《南西厢》)影响为最广,不仅保留了《王西厢》)一些进步思想,而且情节与《王西厢》基本相同,并将北曲翻为南曲,由于它很适宜于昆山腔的演出,所以解放前舞台上的演出本多是以《南西厢》为底本改编的,成功之作并不多。越剧演员徐玉兰《写在重演(西厢记)的时候》一文中说:“解放前舞台上出现的《西厢记》很难找出一个真能体现王实甫原作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相反的大都是歪曲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与人物性格,以及艺术风格,把它搞得乌烟瘴气,庸俗不堪。”评说很有代表性、概括性。解放后,全国各大剧种及大部分地方戏,如京戏、昆曲、越剧、豫剧、川剧、评剧、秦腔、赣剧、琼剧、曲剧等,都有《西厢记》的改编本,尤以五、六十年代为最多。近几年又出现电视连续剧《西厢记》、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台湾与大陆首次联合演出大型歌剧《西厢记》、台湾姚一苇话剧《西厢记》等。可以说这一题材是倍受青睐的。对于这一古典名著竞相改编之“热”达到了顶峰。而在这诸多的整理改编本中,我们认为尤以田汉改编的16场京剧《西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古代文学期末作业)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之唱词艺术分析 《西厢记》唱词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那优美抒情的语言,以及运用这种生动语言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正因为其语言华美,辞藻艳丽,有人誉之为“花间美人”。 戏剧的唱词既是抒发人物情感、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环境的重要工具。张生、莺莺的唱词,把唐诗、宋词的佳句日常生活口语熔为一炉,点化成优美靓丽的诗句语言,既有诗词含蓄深远的意境,又有生活口语的明快流畅。现在就浅要的把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之唱词艺术分析如下。 这出戏的内容是写老夫人逼张生赴试,崔、张长亭离别。时当暮秋,地在郊外,长亭、野山、落叶、西风,一副凄凉景象。 崔莺莺出场时,先是几句自白,表现出一片离别的伤感、凄凉:“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去。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继之两句慨叹人生聚散无常的诗句:“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唤起充满诗意的离情别绪,令人黯然神伤。紧接着是一段凄楚感人的名曲:(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是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塞上凝波,波上寒烟翠”一句的的意境。色彩绚丽,景物凄迷。深秋的天空高远,空阔的大地黄花烂漫,秋风呜咽,雁声嘹唳,整个世界都是寒秋的凄

凉,莺莺带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来为张生送行,她的所有怨尤都是通过对暮秋景色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她在路上看到的是满目红叶,引起了她无尽的遐思:是谁把枫林染红的呢?不是霜,那该是离人的血泪。但字面上并不点明一个“红”字,却用一个“醉”字把“红”字藏了起来;泪红得象血,但字面上不把“血”字点明,却用一个“泪”字把“血”字藏了起来。这种文词的含蓄,正是莺莺含蓄性格的写照。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生“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赴长亭途中、坐在车里的莺莺的细腻心理活动,刻画得何等惟妙惟肖!王实甫设身处地去把握这位贵族小姐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通过她对周围景物的视觉和听觉来揭示她内心的感受:只有分别的一刹那,眼看太阳就快要落山,才感到寸阴可贵。相识得太晚了,分别得太快了!这一切对此时此刻的莺莺来说最有切肤之痛。她舍不得张生离去,但又不便明说,这是她贵族小姐的性格,诗化的感情只能用诗化的形象来表达。既然柳丝再长也拴不住张生匆匆的去马,那就请树梢挂住斜阳,让时光永驻吧,谁不希望幸福是永恒的呢? 过分贵重的爱情对痛苦是敏感的,莺莺就快走道长亭

浅谈《西厢记》戏剧冲突

浅谈《西厢记》戏剧冲突 摘要 本文主要是从《西厢记》中分享戏剧的冲突之美。从《西厢记》人物老夫人、莺莺、红娘、张生的人物性格特点与生活背景等各方面讨论冲突在戏剧中的完美展现。其中带出戏剧中各人物的冲突,封建社会制度、道德、礼教的禁锢束缚与追求自由恋爱、打破旧有框架的民主新思想的冲突。用一个从戏剧冲突的角度去再一次细细品味《西厢记》这一历史遗产的艺术大餐。 关键字:《西厢记》、戏剧艺术、戏剧冲突 一、冲突造就永恒《西厢记》。 冲突意为两个或以上对立的、互不相同的力量或性质的相互干扰。冲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感性与理性,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感,震撼人的心灵。其可以反映人内心的挣扎、煎熬,也可以反映社会阶级的巨大反差,更可以是时代变迁的里程碑,描绘出大时代中的各种历史色彩。 冲突在戏剧中被广泛应用,通过戏剧中的各种冲突,强有力的展示揭示社会问题,反映时代脉搏。简单的人物,简单的故事情节,不简单的人物性格冲突,不简单的社会冲突。《西厢记》的故事就发生在一座普通的寺庙普救寺,围绕几个简单的人物,老夫人,张生,莺莺,红娘,就是一个一见钟情然后收到挑战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但就是这样的一切一切,通过戏剧中冲突的编排让所有的观众深深陶醉其中。 人物性格在《西厢记》中有着重要作用。虽然西厢记背景是封建社会,但是其从人物性格带出的从生活萃取的点点滴滴,不仅在封建社会里引起强烈共鸣,更是能够穿越时空震撼着拥有悠远历史的中国现代观众。环境冲突可以因为时代改变从而削弱其感染力,但是从性格出发的感性与理性冲突的感染力是不受时间、地域的外在条件限制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就是冲突诞生了这部永垂不朽的《西厢记》。 二、封建社会与新思想的冲突。 封建社会因为受社会体制与社会道德的约束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禁锢最严重的时代。《西厢记》中的背景就是一个封建程度极高的社会,门第观念与封建礼教决定的婚姻制度不容许受到由年青代表自由恋爱婚姻观念所冲击。时代背景下的冲突与人物性格特性的融合更能增加戏剧的张力。 三、封建代表老夫人。 老夫人是剧中封建思想、观念、制度根深蒂固的代表。她严苛、虚荣、威严, 在女主人公莺莺的生活中扮演着正统的封建家长制的角色,她用传统的封建的理念教育下一代,并将莺莺重重关禁,使之不得产生非正统的思想和行为。在她认为,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名门女子,莺莺“针指女工, 诗词书算, 无不能者”是最合闺范也最合相国门第的。 就是这种封建思想的影响下,老夫人与张生、莺莺、红娘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因为莺莺长期处在夫人的拘管之下,所谓物极必反,家长的封建教育形成强大的压力,使她的性格十分复杂,思想极为矛盾。一方面要欣然顺从母亲的旨意,接受传统封建正统的教育, 形成了其性格随顺、忍耐的特征。一方面因为长期受控得不到自由,难耐闺中寂寞,希望摆脱封建社会与道德形成的压抑与苦闷,冲破固有的思想寻求真正的自由与欢乐。 老夫人思想中植根着门户的观念,认为自家作为相国处在封建社会的高层阶级,地位尊贵显

《西厢记》

《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作品简介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作者王实甫,元代著 名杂剧作家,今保定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部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目录: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故事起源 沁园⑴景区的东北角,原是沁水公主的烟粉作坊,前边有一片班竹林,当地人叫做竹马林。 据说唐朝晚期,大诗人元稹,出生在河内县清化镇的赵后村,赵后村的邻村是崔庄村,崔庄里有一女崔小迎,两人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元稹八岁时父亲逝世,小迎一家更把他当亲人看待。小迎十岁那年,父亲去烟粉作坊做工,举家搬迁。于是便跟随小迎的父亲一起前往。两人经常在斑竹林里逗耍,过家家,拜天地,称公道婆,并在沁园内结识了很多文人过客,如著名的文学家令狐楚,韩愈,白居易,李绛等。受其熏陶,学习诗文,15岁就以明两经擢第。小迎也长得如出水芙蓉,美丽超群,两人私定终生。 元贞十七年春,元稹赴考从政,后深受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权势之下与韦夏卿之女韦丛婚配。从此一生再也未见小迎一面,其妻早逝后,曾多次回家寻找,却杳无音讯。小迎的聪慧美丽,清纯质朴的音容笑貌,缠绕了他一生的梦魂,于是写《会真记》以表衷情,文中将自己化做张生,把小迎化为莺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把对小迎的感情升华到了最高点。 《会真记》传到了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将故事改编成剧本《西厢记》,张生与莺莺的爱情一直传唱至今,为了纪念元稹与小迎的爱情故事,当地人以青梅竹马之意,将这片斑竹林叫做竹马林,同时也给“西厢记”保留了一块故事的原形地。 注:⑴沁园:东汉汉明帝刘庄为其五女刘致建造的园林,现在河南省博爱县太行博竹苑内。 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西厢记》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报告

《西厢记》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充满优美诗句的爱情戏剧,是中国十三世纪最著名的元曲之一,也许还可以说,它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按说,《西厢记》不过是一部才子佳人爱情戏,所写内容,古今中外并非罕见,反抗封建礼教,亦非从王实甫开始,何以蜚声中外?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成功地创造了几个性格鲜明、丰满,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并且通过这些鲜明的艺术形象,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歌颂了敢于向封建势力进行突击的青年一代,从而较好地表达了反封建的主题。六百多年来,这些艺术形象一直鼓舞着封建社会的千百万青年男女,为反对封建礼教,争取自己的美满生活而奋斗。就是在今天,这些形象也仍有其普遍的意义。特别是红娘这个名字,一直被人誉为穿针引线、成全婚姻的媒人的代名词,成为乐于成全他人好事者的象征。文中刻画了一个美丽、多才、性格叛逆的莺莺和才华出众、情真意专的张生,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社会地位卑贱,却侠肝义胆,机智聪明红娘,也看到了一位虚伪、奸诈、狠毒,但又脆弱的封建家长制代表。 关键词:西厢记主要人物艺术形象分析封建势力封建礼教 目录 摘要 (1) 一、主人公莺莺和张生 (1) 二、红娘 (5) 三、老夫人 (6)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主人公莺莺和张生 主人公莺莺和张生,一个是相国小姐,一个是封建知识分子。他们强烈的不满现实生活,渴望挣脱封建社会的枷锁,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但在封建社会

中,剥削阶级的青年男女之间根本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合法的婚姻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缔结的,双方家庭都把新的联姻看成是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考虑的都是家世利益和经济财产,完全排斥了青年个人的愿望,剥夺了他们选择配偶的正当权利。莺莺和张生的自由恋爱,在当时的社会里显然是不合法的,是“大逆不道”的,必然要遭到封建家长的反对。这样,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婚姻的愿望和行动就与封建礼教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西厢记》就是在这种矛盾冲突中,来刻划这二个封建礼教叛逆者形象的。莺莺是我国古典戏剧文学中叛逆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贵族少女的典型。她的性格被刻划得很完整,从她身上,不但体现了封建社会中我国妇女的悲惨命运,而且还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思想觉醒、敢于起来同封建礼教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反抗精神。 莺莺的叛逆性格首先表现在她对“高门”家世利益的蔑视。她是一位相国之女,从小生活在礼法森严的封建家庭里,受到老夫人的严厉管束,不可能有接近男青年的机会。她的父亲生前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这就决定了她的命运:等父丧满期后,去做郑恒的夫人。因而在遇见张生之前,她的青春和生命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昏睡着,没有觉醒。但封建家长的严厉管束,并不能禁锢这位相国小姐渴望爱情的心灵。同张生的佛殿相遇,警醒了她的青春和生命,请看她自己的一段自白:“往常但见个外人,氲的早嗔,但见个客人,厌的倒褪。从见了那人,兜的变亲!”因而“坐又不安,睡又不稳,登临也不快,闲行又闷。镇日价情思睡昏昏。”从此,她便开始向封建礼教挑战,大胆追求自由的爱情生活。张生是一个家道中落的穷书生,和崔家的相国门第显然是很不相称的。但从佛殿相遇到私自给合,莺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张生的门户和财产,她爱的是张生的“才貌双全”和纯朴诚实。特别是张生借兵解围,救了她们全家性命后,一种正义的感激和崇敬,更增加了她对张生的爱慕。这以后,她更热烈地追求着,一步一步地向背叛、反抗其本阶级的道路走去。 莺莺叛逆性格的第二个表现,是对封建家长虚伪的母爱和包办婚姻的行径十分反感,以致诅咒、反抗。老夫人为了把她的女儿造就成一个忠于其阶级利益和阶级教养的人物,对莺莺从思想、行动、生活,一直到潜意识的活动,都严加管束,平时除了自己留心监视外,还派了侍女红娘去“行监坐守”。张生形容老夫人是“怕女孩儿春心荡,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莺莺对母亲的这种做

西厢记读后感(共9篇)

西厢记读后感(共9篇) 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直到后来的王实甫《西厢记》,最大的改变应该是故事结局的变化,那就是故事里面的男主角从一开始的“薄情年少如飞絮”,被世人唾弃变为后来的张生在考取状元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里面的诗词特别的精彩,每次看它的时候都能想起《红楼梦》里面的镜头,贾宝玉和林黛玉一起看这本书。以前看的那个是金圣叹点评的本子,看过去发现已经忘得差不多了。金圣叹评《西厢记》为第六大才子书,我觉得这个评价也没什么不好。古人为了追求真挚的爱情尚且不顾那些世俗的看法,只有彼此相互深爱对方就好,所以我们更应该为了真爱去努力。 关于这本书里面的诗词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希望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再看看吧。 高三优秀读后感:西厢记的读后感500字西厢记读后感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曲作家之一,他的杂剧《西厢记》至到现地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杂剧之一。 《西厢记》重点刻划了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形象,围绕“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展开故事情节,表达了对封建礼节的不满。

近日,又重读《西厢记》,发现里面有三个问题应会值得重视一下。 首先,是关于戏剧透露出来的对“佛门“的看法。全剧发生的地点是围绕在普救寺及其周围。张生与莺莺正是在普救寺相遇并相爱的。普救寺是个寺院,是个佛门境地,佛讲究清心寡欲,而作者却把这个爱情故事发生地点设在普救寺,这实在是大有意味。另外,这个寺院的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普救,就是普救众生,帮助人生摆脱苦海。但是,当孙飞虎围寺扮亲时,不知是谁在救谁。为何在王实甫笔下,僧俗都成了“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呢?据考证,元代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的斗志,大力提倡佛教,僧俗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特权,因此,僧俗成为统治者手下的工具。王实甫通过这些来讽刺当时的“佛门”,也间接嘲笑当时的统治者,由此可见,王实甫的笔力,在讲述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还不断嘲讽当时的政治。 第二,有关于老夫人的形象。许多评论者都认为老夫人是个反面人物,她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言而不守,出尔反尔,是张崔爱情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些都是从反封建礼教来讲的。那有没有谁真正试着为老夫人想一想?我认为,老夫人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孤女的,她是一个非常具有母爱的人。一开头,老夫人就道出自己丈夫先亡,又只剩下这么一个女儿,她肯定是把自己所有的爱倾注在莺莺身上。来到寺中,

第三章 《西厢记》

第三章《西厢记》 第一节西厢故事的演变 一、王实甫和《西厢记》 《西厢记》被元末明初的贾仲明誉为“天下夺魁”之作,代表了元代爱情剧的最高水准,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关于《西厢记》的作者,向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平事迹不详,一生共创作了十四种杂剧,现在全本流传下来的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王实甫的剧作多以儿女风情故事为主,有浓郁的抒情气氛,语言清丽华美,是文采派的典范。 二、西厢故事的演变 1. 《西厢记》最早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主要写的是张生对莺莺“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故事,宣扬了女人是祸水的传统论调。 2. 到了宋代,崔、张故事已被改编为多种文艺样式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秦观、毛滂都有以此为内容的歌舞曲《调笑转踏》,赵令畤据此改写为鼓子词《商调?蝶恋花》,皆为西厢故事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外,民间艺人还创作有南宋话本小说《莺莺传》、宋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院本《红娘子》等,可惜都已失传。自宋至金,崔、张故事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3. 对西厢故事的思想主题、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作了创造性改造的是金代董解元的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董西厢》)。首先,它改变了《莺莺传》的悲剧格局,代之以二人私奔而最终获得团圆的喜剧性结尾,从而使其主题上升到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时代高度。其次,《董西厢》中的人物形象较原著也有诸多突破,而具有了崭新的个性特征。张生由背信弃义的负心郎变成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正面人物,莺莺由哀婉凄切、逆来顺受的柔弱女子变成了敢于冲破封建束缚的典型形象,原来并不重要的老夫人变成了封建势力的代表,原本无足轻重的红娘也成为十分活跃的角色。最后,《董西厢》中的矛盾冲突也有了发展变化,由崔、张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转移到他们为追求爱情幸福而与讲究世家大族体面的崔老夫人的矛盾斗争上。这些新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元杂剧《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蓝本。 4.王实甫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崔、张故事进行了带有总结意味的再创造,以代言体的戏剧形式予以完美表现,写成了《西厢记》杂剧(又称《王西厢》)。从此以后,流传已久的西厢故事就基本定型了。 第二节《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一、《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1. 《西厢记》的全名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全剧通过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崔、张、红娘等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之间尖锐的冲突,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势力的残酷性与虚伪性,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尤其是作者明确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进步理想,更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 2. 《西厢记》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剧中的具体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剧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女子形象之一。她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丰富性和真实性,她既是一个温柔美丽的相国小姐,又是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贵族少女。一方面,作为青春萌动的少女,她对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有发自内心的渴求,对张生的爱是相当热情、相

西厢记(每本内容概要)

西厢记(每本内容概要)

《西厢记》 王实甫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崔莺莺乃前朝相国之千金小姐。莺莺年逢十九,貌若天仙,诗词、女红无不精通。崔相国不幸逝去,莺莺与母亲一道扶灵柩至博陵安葬,因路有险阻被迫停留于河中府普救寺内。 西洛人张君瑞,父母双亡,功名未遂,四处飘游。上朝取应途中路过河中府,便从下榻小店得知此处名胜香火宝地普救寺想去散心游玩一番。至寺中,长老法本大师因事外出。在法聪和尚的引领下,张生有信瞻仰了佛像。却也无意中巧遇了寺中玩耍的莺莺。莺莺那袅娜、旖旎的倩影深深的刻入了张生的心坎。 张生为了与莺莺相见再次进寺拜谒了长老法本大师。并不惜银两向长老开口求借僧房一间,早晚温习经史之用,而心中盼得却是与莺莺同住一间庙宇好与她亲近。就在张生与长老长谈时,莺莺的贴身侍女红娘来传崔老妇人的问话。长老告诉红娘崔相国的法事定于本月的二月十五日举行。说罢,长老便与红娘去往佛殿。长老将为崔相国办法事一事告诉了张生。此时,张生被莺莺的孝心感动认为自己也应为已故的父母尽孝,便备五千钱添一份斋追荐父母。与莺莺相见的急切心情促使张生在门外等候红娘,正巧遇上红娘去给老夫人回话。见到红娘,张生立即拜揖,急忙自报家门并开始打听起莺莺的事儿。红娘一听便立马呵斥了回来,告诫他,她们小姐是规矩人家,家中对礼数

也要求相当严格,老夫人更是从小就教育小姐,不许再来胡说。 红娘回复老夫人的话,便来到莺莺房里将刚才门外巧遇张生的经过告诉了莺莺。莺莺也再次嘱咐切勿将此事告于夫人。月明星稀,蛙叫虫鸣闹得张生辗转反侧,怎知这哪是院外的嘈杂惹得他心烦,他的心儿早就不知何时飞进了西厢。从僧侣那得知莺莺每晚都会在花园烧香,便出来守望。见红娘携小姐出来后,张生静静倾听莺莺的祝告。见莺莺迟迟不愿透露最后的心愿,红娘索性讲了出来:“愿姐姐早寻得一个姐夫,也带上红娘!”莺莺倚栏长叹似有所思,张生将一切都看在眼里映景小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听后也依韵即兴:“兰闺久寂寞,无视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见张生欲往此处来,怕夫人撞见,红娘便携着莺莺离开了。 一转眼便是二月十五了,寺里到处是为相国办法事忙碌的僧侣们。仪式正式举行,院内钟号齐鸣,法器大作。长老请张生先上香,嘱托他是自己的好友。老夫人与莺莺随后才到,张生如愿见到了莺莺,沉迷在她的沉鱼落雁、温婉典雅。长老也将张生介绍给了崔老夫人。不知不觉已忙碌了一夜,天色渐明。夫人、小姐均已回宅,独剩张生一人只叹好事收得早,场毕诸人散。

西厢记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西厢记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是元曲创作的高峰,也是我国古典戏剧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它如同我国文坛艺苑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吸引着世世代代的观众与读者,震撼着他们的心弦。 在《西厢记》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刻画的非常明显,才华出众痴情的男主张生,美丽多彩大胆的女主崔莺莺在我们视线中来回涌动,而聪明伶俐的丫鬟红娘也让我们无法忽视。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这三位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主要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美丽,多才,既深受封建礼教的荼毒,又对爱情充满向往。她与张生在寺庙后院相见,一见钟情,又经过隔墙对唱,彼此心有灵犀,互相爱慕,但碍于老夫人的这个典型封建家长的管束,没有更多接近的机会。于是在孙飞虎围兵普救寺,老夫人许婚,张生下书解围之后,莺莺和张生都满心欢喜,以为可以如愿以偿,成就婚姻。不料老夫人赖婚,这激起了莺莺对母亲的不满。当她听了张生在琴中向她倾诉的心事以后,她更加爱慕张生。但她毕竟是相国小姐,家庭教育和上层社会的身份,使她难以贸然走出和张生自由结合这一步。于是戏剧出现了这样的冲突:明明是她叫红娘去探望生病的张生,但当红娘带回张生给她的信时,她却责骂红娘带回的书信是在戏弄她。她要红娘带信给张生,叫他下次休得如此,但是张生打开信一看,喜出望外,原来莺莺寄去的是约会的诗简。当张生果然来约会时,她又以大道理责备了张生一通。作者对莺莺矛盾心理的描写,展示出她既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又深受封建礼教的浸染的真实心理。这就突出了莺莺最后作出和张生结合的决定是难能可贵的。 张生在剧中是一个才华出众且专情的痴情种。一见了莺莺,就忘记了求取功名的大事,而且采取了一系列在当时社会显得非常热烈、大胆的方式,来获取莺莺的爱情。他不管人家小姐是否对他有意,先对莺莺的丫鬟红娘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取妻。

《西厢记》的悲剧效果

论《西厢记》的悲剧效果 王季思先生在《戏剧艺术》中说:“一个剧本之为悲剧、喜剧或者悲喜剧,同它的结局关系最大。《西厢记》如果结束于长亭分手,就会是一部以生离结局的悲剧。”但他后来又补充说:“而《西厢记》则是比较典型的喜剧。”那么, 《西厢记》是怎样展现它的喜剧艺术 的呢? 一、选取悲剧的题材 《西厢记》取材于唐代传奇小说中的名篇元稹的《会真记》,但《西厢记》的情景与《会真记》有着明显的差异,从结局分析:“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论之。崔氏宛无难辞;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意思是说莺莺知道张生对她的爱情并不忠贞专一,张生去意已决,即将前去长安,莺莺没有挽留张生,因为她内心清楚的知道,即使阻止,也不可能起任何作用,但在她心里却是愁怨的。《会真记》中老夫人并未逼迫张生前去进京赶考,而是张生自己求取功名心切,执意要去赶考,把与莺莺的感情置之不顾,持无所谓的态度。张生再游于蒲时,虽然一再想和莺莺见面,但是莺莺的态度十分冷淡,在张生“又当西去”那天,莺莺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事,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憾于此行!”表面上,莺莺姿态很高,其实“不敢恨”实则是“恨之甚矣”,心中充满了对张生的怨愤和埋怨。在《会真记》的最后,张生和崔莺莺都各自婚嫁了。《会真记》所写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从情节安排、人物性格到最终结局都是比较典型的悲剧。有情人最终未成眷属。 由此可见王实甫的《西厢记》选取的是悲剧题材。 二、多角度的喜剧化效果 王实甫的《西厢记》在框架结构上的重大变化是老夫人在张生出场之前将莺莺许配给了郑恒,但在孙飞虎兵围普救寺之际,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又以莺莺的婚事为条件寻求救援。这里就埋下了戏剧冲突的种子,形成了戏剧人物之间的矛盾。在张生得知营救她们母女二人就可以迎娶莺莺,于是立马请白马将军解围。由于老夫人深受门第观念以及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于是她随即反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而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后来她得知莺莺已与张生同居于西厢之事在《堂前巧辩》时被侍女红娘说得无言以对,同时默认了此事是自己的疏忽,她前后态度的改变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的解析和改编 提要:《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之优劣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观点大致可分“去”、“留”两派,且皆入一难解的“二难命题”中,其实质是“事理”与“价值”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张君瑞梦团圆”为结局的一种改编模式。 关键词:西厢记;大团圆;真实性;梦团圆 一 王实甫《西厢记》史推“天下夺魁”之作,又有“神品”之誉,然其第五本以张生一举状元、崔张喜结良缘的“大团圆”方式结局,斯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金圣叹批改《西厢记》时就干脆把第五本一刀斩掉,以张生“惊梦”结剧。还有人断定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乃是关汉卿自作多情,“画蛇添足”之续作。[1]215王季思先生也说:杂剧第五本“把一个悲剧的结局改成团圆,是缺少现实根据的,因此,表现上也往往没有力量。《西厢记》杂剧第五本不如前四本精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2]2-5段启明对此说得更为到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可以写出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爱情,但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解决崔张之爱情。《西厢记》的结局,毫无疑问是一种妥协,是王实甫为了实现‘有情的终成了眷属’的理想而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因为“这种理想不仅在王实甫的时代不能实现,即使在《西厢记》产生以后多少个世纪也还不能实现”,因此,“只好以妥协而结束那一切”。[3]66-67

也有人不赞同对第五本的否定。吴国钦就认为:“《西厢记》第五本是全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他四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团圆结尾并非勉强撮合,更不是强弩之末,而是合乎逻辑的收煞。”而后他从戏剧冲突的新发展、主要人物性格最终完成、主题思想的更好体现和抒情喜剧风格的一致性等角度佐证了自己的观点。[4]128-130 总言之,历来对《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大团圆”结局的优劣品评大都不出以上两种主张的范围。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又有各自的偏颇失允。《西厢记》之于《会真记》是“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其“缺失”就在“大团圆”结局的处理上。这一结局正如王季思所言“缺少现实根据”,但第五本的情节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性格在这一本中有新的发展。 二 其实论者在这个问题上大都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个客观的“二难命题”中:“大团圆”的结局是个“妥协”,受到批判是应该的,第五本情节对全局是个“合乎逻辑的收煞”,给予充分的肯定又是必要的;而两者在事理上也是统一的:这一情节是这个结局的内在依据,这个结局又是这一情节的必然归宿。故否定前者就得非难后者,如金圣叹,然而后者又功不可没;肯定后者就须圆说前者,如吴国钦,然而前者又无法自圆。总之,两者在事理上的逻辑一致性与价值上的内在反对性之间有难以调和的矛盾。 倒是霍松林对该“矛盾”采取了中立的态度:《西厢记》第五本“仍然是前四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写得也不算坏,主要原因是作者合逻辑地发展了主要人物的性格,使有情人终成眷属。至于中状元大团圆的处理方法,当然有它的弱点。”[5]65霍先生看到了两者的矛盾并试图找到根源,但最终还是归咎于“历史局限性”。我想这不仅仅是个“历史局限性”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是一个艺术手法的多样性的问题。“大团圆”的结局之于第五本合逻辑的情节发展其实也就是文艺学中艺术真实的两个要素——“内蕴真实”与“假定真实”之间的关系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