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 17 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制作时间:2018年9月10日主备人:课型:展示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探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

准确简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

教学难点: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流程设计:预习5分钟——展示25分钟——释疑5分钟——测评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向学生讲解英国的制度。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 17 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

3.1640 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4.1649 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知识点三《权利法案》

5. 1688 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6.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7.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斯图亚特王朝。

2.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探究二革命的发生

1.英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背景:1628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1629 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以后的 11 年里没有召开议会,从而加剧了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2.为什么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呢?

议会上,资产阶级及其联盟新贵族,推出提高议会权力、限制王权的政治要求,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政权的政治要求和历史使命,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内战。所以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探究三《权利法案》

1.为什么 1688年政变被称作“光荣革命”?

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2.简述《权利法案》的目的、内容、意义。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内容:议会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等。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探究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①1640—1642 年,议会斗争阶段;②1642—1648 年,内战阶段;③ 1649,处死国王查理一世;④1649—1658 年,共和时代;⑤1660—1688 年,复辟阶段;⑥1688 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

3.从过程中,我们看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艰难曲折。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以及《权利法案》的目的、内

容、意义掌握较好。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 17 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制作时间:2018年9月10日主备人:课型:展示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探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 准确简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 教学难点: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流程设计:预习5分钟——展示25分钟——释疑5分钟——测评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向学生讲解英国的制度。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 17 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 3.1640 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4.1649 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知识点三《权利法案》 5. 1688 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6.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7.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斯图亚特王朝。 2.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探究二革命的发生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探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准确简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权利法案》 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向学生讲解英国的制度。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__斯图亚特王朝__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__君权神授__”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__议会__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 3.1640年,__议会__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4.1649年,__查理一世__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__共和国__。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__克伦威尔__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知识点三《权利法案》 5.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光荣革命__”。 6.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权利法案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7.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__议会__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__君主立宪制__。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斯图亚特王朝。 2.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和专制王权的斗争 2、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和1688年政变 议会于国王斗争的核心:要不要限制专制王权 1688年“光荣革命”及结果:议会战胜王权 3、《权利宣言》的发布和批准成为法律 《权利法案》的内容:国王不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和停止法律的效力;和平时期不得征召和保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意愿选举时自由的,不受国王的干预《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产生: 内阁的由来 内阁的发展 2、议会主权地位的确立和责任内阁的形成 确立的依据 责任内阁的形成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法院首领、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教的世俗领袖 3、君主权力有限、议会至上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和专制王权的斗争 2、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和1688年政变 议会于国王斗争的核心:要不要限制专制王权 1688年“光荣革命”及结果:议会战胜王权 3、《权利宣言》的发布和批准成为法律 《权利法案》的内容:国王不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和停止法律的效力;和平时期不得征召和保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意愿选举时自由的,不受国王的干预《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产生: 内阁的由来 内阁的发展 2、议会主权地位的确立和责任内阁的形成 确立的依据 责任内阁的形成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法院首领、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国教的世俗领袖 3、君主权力有限、议会至上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但是革命始终是向上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女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ewart)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母亲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被苏格兰国内贵族加冕为王,称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1.国王统而不治,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只想有礼仪性的职责,拥有磋商权、鼓励权、警告权。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最高行政权力的来源,拥有最高立法权,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只起辅助作用。下院被称为至尊议会,掌握实权。 3.内阁相当于政府,拥有最高行政权。内阁首脑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是三军总司令,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国家领导人和决策者。 英国君主立宪制 百科名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形成的历史 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或立宪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指定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国王同贵族之间以及贵族内部出现纷争,以S de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他于1265年在威斯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的除循惯例有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2名骑士代表、每大城镇2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见金雀花王朝)。一般认为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1295年,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为筹集战费又召集议会。其成分同前一次议会,约有400余名议员出席。此后议会仿此例经常召开,这次议会有"模范议会"之称。由于贵族议员和市民、骑士议员的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经常不在一起开会。从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区分为上、下两院。以后,下院权力不断扩大,到15世纪末,已有提出财政议案权和法律议案权。但总的说来,中世纪时期的议会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都铎王朝后期,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同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迎立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于1689年召集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 特点 1.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在18世纪时,国王还能运用手中的实权,恩赐官职,笼络保王势力,以后,王权逐渐削弱。到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王权大大衰落。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实际上都是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王权成为象征性的。君主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君主名义上是世袭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同步学案(含答案)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程标准】 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考点梳理】 1.革命的发生 (1)背景 ①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 ②查理一世解散议会,使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爆发时间: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 (3)内战: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4)共和国 ①建立: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②独裁: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2.《权利法案》 (1)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 (2)结束:1688年,英国议会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3)《权利法案》 ①颁布: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②内容: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③作用: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基础演练】 1.(2019·四川成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这种变化 A.导致国王查理一世被判死刑 B.化解了封建农奴制的危机 C.得益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D.造成了君主地位彻底消失 2.(2019·安徽)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该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民法典》 3.(2019·辽宁营口)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这个“掉了脑袋”的国王是

英国的国王和君主立宪制

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学习目标】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及实质 【知识梳理】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机构有、和。 ①国王按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等礼仪性职能。在今日英国,国王主要起以下作用:是的象征;是的协调者和缓冲器;向;成为的纽带。 ②议会是国家机关,主要扮演的角色。 ③内阁是国家机关,从议会产生,由的政党组成,并对负责。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本质上是。 (1)从主要机构的构成人员看,都是由组成的。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由组成的,其人员构成和实施的政策说明,这一政体本质上是。 (2)从执政理念和政策看,捍卫利益。 从执政理念和政策看,议会的上院和下院没有本质区别,都为维护效力;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两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阶层,但都在维护。 【易错辨析】 1、英国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所以可有可无。 2、英国王室是无足轻重的,首相领导的内阁才是权力的中心。 3、英国首相是政府的首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课堂检测】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成为现代英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是() A.英国特殊国情下,各阶级之间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B.资产阶级政府愿意负担王室的费用

C.可以体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延续性 D.它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政治外壳 有人认为,目前多数英国人仍能接受君主的存在,因此,这一制度还可以继续运行下去。但从发展前景看,拥有世袭权力和巨大财富且丑闻不断的英国王室,或许在未来某一天真的要“悄悄地离开”。据此回答第2~3题。 2、从材料可以看到,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还可以继续运行下去的主要原因是()A.它符合英国多数人的根本利益B.英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C.它对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仍有积极作用D.英国王室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革3、由于英国王室拥有世袭权力和巨大财富,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反差,王室在国家机构和社会生活中() ①成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②成为联系政府和人民的纽带③总是以维护现有的社会制度为己任④能够真正超越于政治和金钱之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4、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 A、存在着国家元首 B、存在着首相 C、存在着君主 D、存在着议会 5、在今日英国,国王主要起到以下一些作用: ①作为国家元首,体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性②维持英联邦的团结③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职责④在政治生活中行使三项重要的权力:立法权、鼓励权和警告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王室遇到许多麻烦和挑战。决定君主立宪制存在与否,既有历史文化因素,也有国王本身的社会职能因素,但归根到底取决于 A、为王室每年提供资金的多少 B、国王及王室成员在公众中的形象 C、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D、国王本身的社会功能因素 7、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观点中,正确的有 ①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中的一种②是资产阶级的一种统治形式 ③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④是英国300多年来各阶级长期斗争、反复较量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在英国,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是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首相 议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主要体现。据此回答第9~10题。 9、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这是因为() ①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制的国家②美国、法国等一系列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效法英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议会③在世界所有议会中英国议会的权力最大④英国的其他国家机关都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英国议会大厦被人们看作是民族和国家的象征之一,英国议会被称为“至尊议会”。但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是() ①议会的议事日程受到内阁的左右②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根据内阁提案作出选择③内阁才是英国政府的核心领导机关④由下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本党议员服从党纪,从而使议会受制于内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内阁成员一般稳定在20人左右。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国防、财政、内政等重要部门的大臣,还有大法官、枢密院院长、掌玺大臣,以及主管地区事务的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2013.12.9 编制人:朱艳红审核人:谢献华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一)开始形成——《权利法案》(政治权力:国王——议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在1689年召开的议会上,要求国王今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以法律形式逐渐取消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并限制王权。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以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立法权或停止法律的权利)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财政和税收权)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司法权)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军权)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选举权)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言论自由)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集会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立法权;税收权;司法权;军权。 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由此说明:《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意义: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一方面是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和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 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它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而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所谓君主立宪,也就是说,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 《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但是革命始终是向上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女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ewart)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母亲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被苏格兰国内贵族加冕为王,称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大宪章》 二、革命的发生 1、背景: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162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以后的11年里没有召开议会,从而加剧了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浅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1211886.html, 浅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作者:符连贵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7期 摘要: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是由各 种权利政体的矛盾斗争的作用而最终确立。文章从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背景、确立过程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君主立宪制;王权;议会;斗争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又称作议会君主制,其确立的过程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王权展开竞争角逐的过程,这种角逐最终导致了君主实际权力的丧失和议会主权的确立。 1.1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6世纪,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海外活动更加便利与频繁,促使英国逐渐发展成为 了大西洋的航运中心。在此时期,英国通过殖民掠夺持续扩大市场,并借助掠夺原料来获得庞大的利润。英国的海外贸易以及殖民掠夺促使英国的传统生产部门——制呢业快速发展,从而出现了以资本为中心经营的手工工场,并很快影响了其他部门如造船、采煤等,同样采用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1]。不仅如此,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受到影响,出现了圈地运动,伴随产生了 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与牧场。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效应,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起来。 1.2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形成 英国经过16世纪初大规模的海外掠夺与海外贸易以及农村兴起的圈地运动,积累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2]。在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银行家、金融家、工厂主以及商业资本家成 为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而农村中经营农场以及牧场的农场主和牧场主则成为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2.1 议会与王权斗争阶段 自诺曼征服以来,英国坚持保持对全部居民的直接权力以及对地方的控制。经历了中世纪的政府机构改革,英国的王权得到更大的加强,国王在议会中处于主要地位。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新贵族逐渐增强的参政意识,下院的独立意识日益加强,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开始展开。伊丽莎白统治晚期,王权呈现出衰落态势。詹姆士一世继位后,一方面无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导学案(含答案)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学习目标】 ①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②识记《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机构、主要内容和意义。 【自主预习】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王权专断: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____________”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法律政治传统 (1)1215年,英格兰颁布《__________》,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________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二、革命的发生 1.爆发:________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 2.高潮:1649年, __________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3.护国主政治:共和国时期____________被议会尊为“护国主”,独揽大权,实行个人专权的统治。 4.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就任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 5.结束: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迎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__________”。 三、《权利法案》 右图中的两位主人公是谁?该事件被西方人津津乐道地称为什么?该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1.颁布时间:________年。 2.颁布机构:议会。

(1)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2)国王不经________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3)此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4.作用:英国确立了________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 【练习题】 一、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 1.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 2.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明确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 3.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独揽大权,废除了君主制,终结了个人专权的统治。( ) 4.《权利法案》的颁布宣告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 二、材料分析 (1)观察上图,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2)结合上图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特点?从中你能获得哪一结论性认识?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第18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第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难点 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准备幻灯片 学生预习 【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

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什么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代议制从本质上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是国家权力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这种间接民主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最初是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的发明,到现在才实现了民主制度的结合。 创设情境:幻灯片打出英国首相布莱尔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交谈的照片。问学生:谁的权力更大?这种国王无实权而首相是最高决策者的制度是什么制度?由此导入新。 [新]

2011高中历史 6.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大象版必修1

第18课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 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准备幻灯片学生预习 【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高一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17世纪的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以下是为你整理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必考知识点一、争取民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原因 (1)经济: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思想:洛克、霍布斯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 (4)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 过程 (1)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3)1649-1660,共和国时期 (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 (5)1688年光荣革命 3. 意义

(1)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确立民主:《权利法案》 1. 目的:以法律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 2. 内容:(1)以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 (2)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等。 3. 意义: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政体) (2)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 (3)资产阶级的权益之争,在议会得以和平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三、发展民主:责任制内阁形成 1. 形成:1721年,沃波尔是第一位首相 2. 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3. 内阁: (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首相共进退。 (2)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3)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 首相:①议会多数党领袖;②被国王任命为首相;③首相组建内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同步练习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同步练习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B.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苏格兰人民起义D.殖民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小明利用假期阅读了下图著作,他在此著作中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A.克伦威尔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 B.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 C.克伦威尔在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D.克伦威尔率领军队远征俄罗斯 3、观察下面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4、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该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该法案表明英国确立的政治体制是() A. 共和制 B. 君主立宪制 C. 封建君主制 D. 联邦制 5、材料一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权利法案》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臣细,朕必躬自断判”。 ——摘自《东华录》 (1)当时中英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君主的权力上有什么不同? (2)《权利法案》通过后,英国的国王和议会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1)社会制度不同,中国是封建社会,英国是资本主义社会; 君主权力不同,中国是君主专制,英国国王只是象征,徒有虚名。 (2)英王的权力从此受到议会的限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 《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但是革命始终是向上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女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

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议会与国王的关系: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詹姆士·斯图亚特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ewart)与第二任丈夫达恩利伯爵亨利·斯图亚特(Henry Stuart)所生的唯一儿子。他母亲的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一直统治苏格兰,出生后5个月,其父死亡,其母遭苏格兰贵族驱逐,流亡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被苏格兰国内贵族加冕为王,称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