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

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
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

当前测评试卷: 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第2周)

适用对象:高一 试题总数:20 考试时限: 20分钟

姓名: 套题难易程:难

一、 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读X 、Y 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3题:

1.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答案解析】选D 。Y 国人口金字塔图,中老年比重大,青少年比重小,应该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中

2.造成X 、Y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水平

B .教育水平

C .历史条件

D .自然条件

【答案解析】选A 。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故选A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中

3.属于Y 类型的国家有

A .尼日利亚

B .印度

C .泰国

D .日本

【答案解析】选D 。Y 类型的国家为发达国家,只有日本为发达国家,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难

右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图,读图完成4—6题: 4.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 .原始低增长阶段

B .加速增长阶段

C .增长减缓阶段

D .低速增长阶段

【答案解析】选A 。④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为原始低增长阶段,故选A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

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难

出生率% ① ② ③ ④

人口增长模式有三种:

人口增长模式有三种: 1 “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传统型)又可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很/较低自然增长率。 这种模式的利弊实在很难说。 分布:原始社会和现在个别国家的个别地区 2 “高低高”模式(过渡型),发生在产业革命以后。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利:增加社会劳动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进程; 弊:发展到现在,弊端已经很明显了。过多的人口造成社会就业压力空前,更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紧缺,社会难以安定等一系列问题 分布:农业社会和个别国家 3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目前,主要的发达国家已进入。 利:有效缓解人口迅猛增长的趋势,使区域人口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回复到新的基本平衡状态。 弊:随着“现代型”的发展,有的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这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产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更不利于国家的财政建设。 分布: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 (1)发达国家已处于“现代型”。 (2)发展中国家尚处于“过渡型”。 (3)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过渡型”。

辽中南: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良好、有大量的熟练技工、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交通便利 措施:发展多元化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壮大科学力量、环境综合治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型国企优化改造 京津唐:市场广口、智力支持(大学众多)、政策支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措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合理利用资源、发展重化工业、第三产业、环境治理 长三角: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高、工业门类齐全 措施:环境治理、清洁水源、发展第三产业 珠三角:市场广阔、毗邻港澳东南亚、政策支持、交通便利、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租地 措施: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自主创新、环境治理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要求]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区。4.了解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发展要求] 阐述人口增长模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的历程 在历史上,人口增长有慢有快,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 2.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3.影响因素? ???? 生物学规律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4.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温馨提示]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依然相当庞大。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3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温馨提示]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原因。 [教材P2~3活动] 1.埃及1.81 美国0.60 2.计算结果表明埃及人口增长速度快,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慢。 3.2010年,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约146.8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约185.6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更多些。 [教材P3活动] 1.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高,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劳

世界人口老化状况及其特点

21世纪是老年型世纪,主要特征是总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劳动人口老龄化。 1.世界人口老龄化从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老化进程看,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7%,较发达地区老年人口占14%,不发达地区占5%.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6%以上的国家有保加利亚、德国、挪威、英国、比利时、法国、希腊、西班牙、日本;占17%以上的国家有瑞典、意大利;超过22%的国家是摩洛哥。2002年,意大利超过25%.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为41岁,而且老化速度还在继续加快;德国、意大利、瑞士的国民平均年龄为40岁。 2.发展中国家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目前世界上65岁老年人每月以80万速度增长,其中66%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数占全球老年人总数的60%. 3.高龄老年人增长速度快高龄老年人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全世界的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6%,其中发达国家占22%,发展中国家占12%.日本的高龄老年人增长迅速,预计到2025年,每3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高龄老年人。上海2000年80岁以上老年人口30.56万,占60岁以上人口的12.64%,100岁以上人口有324人。另据广州日报报道,江门百岁老寿星有203人,比全省高出一倍,比全国高出三倍。我国高龄老人今后将以5%速度增长。 4.女性老年人增长速度快一般而言,老年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如法国女性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老年人高8. 4岁,美国为6. 9岁,日本为5. 9岁,中国为3.4岁。据统计,60岁年龄组,男女之比为81:100;80岁年龄组,男女之比为53:100;100岁年龄组,男女之比为25:100.平均而言,在年龄达到60岁以后,男性预计可以再活17年,女性则为20年。 5.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即某一年龄人口平均还有可能活多少年。通常所说的平均寿命是指出生婴儿在今后一生中可能活的岁数。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初到1990年的90年时间,发达国家男性平均预期寿命增长66%,女性增长71%.目前,全世界平均期望寿命最长的国家是日本,为80岁,其中女性为83岁,男性为78岁(1998)。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97年为70.8岁,其中男性为68.7岁,女性为73岁。广州市1999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74.47岁。

人口增长模型的确定

题目:人口增长模型的确定 摘要 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上最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人口增长规律的发现以及人口增长的预测问题对一个国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使用了马尔萨斯人口指数增长模型和阻滞增长模型,以美国1790-1980年间每隔10年的人口数量为依据,对接下来的每隔十年进行了预测五次人口数量。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阻滞增长模型在预测准确度方面要明显优于原始的马尔萨斯人口指数增长模型。 关键词:人口增长;马尔萨斯人口指数增长模型;阻滞增长模型;人口预测

一、问题重述 1.1 问题背景 1790-1980年间美国每隔10年的人口记录如下表所示。 表1 人口记录表 1.2 问题提出 我们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试用以上数据建立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指数增长模型,并对接下来的每隔十年预测五次人口数量,并查阅实际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2.如果数据不相符,再对以上模型进行改进,寻找更为合适的模型进行预测,并对两次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3.查阅资料找出中国人口与表1同时期的人口数量,用以上建立的两个模型进行人口预测与分析。 二、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运用Matlab 软件绘制出1790到1980年的美国人口数据图,如图1。 17801800182018401860188019001920194019601980 050 100 150 200 250

图1 1790到1980年的美国人口数据图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口数在1790—1980年是呈增长趋势的,而且我们很容易发现上述图表和我们学过指数函数的图表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我们很自然想到建立指数模型。因此我们首先建立马尔萨斯模型,马尔萨斯生物总数增长定律指出:在孤立的生物群体中,生物总数N的变化率与生物总数成正比。 三、问题假设 为简化问题,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1)在模型中预期的时间内,人口不会因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战争而受到大的影响; (2)所给出的数据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普遍情况; (3)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死亡率不发生大的波动; (4)在查阅的资料与文献中,所得数据可信; (5)假设人口净增长率为常数。 四、变量说明 在此,对本文所使用的符号进行定义。 表2 变量说明 符号符号说明 N(0)起始年人口容纳量 N(t)t年后人口容纳量 t年份 r增长率 五、模型建立 5.1 问题一: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指数增长模型 设:t表示年份(起始年份t=0),r表示人口增长率,N(t)表示t年后的人口数量。 当考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很大地区的人口时,N(t)是很大的整数。为了利用微积分这一数学工具,将N(t)视为连续、可微函数。记初始时刻(t=0)的人口为N(0),人口增长率为r,r是单位时间内N(t)的增量与N(t)的比例系数。根据r是常数的基本假设,于是N(t)满足如下的微分方程: dN(t)/dt=r*N(t) (5-1) 由这个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容易解出: N(t)=N(0)e rt(5-2) 表明人口将按指数规律无限增长(r>0)。将以t年为单位,上式表明,人口以e r为公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

第一节人口增长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过快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3、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案例,是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人口增长状况。 教学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这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必修Ⅰ中,我们了解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必修Ⅱ,主要学习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内容有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人口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请问同学们的父辈有几兄妹,请问同学们自己有几兄妹?(学生答)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在你父辈和在你们这一辈兄弟姐妹的人数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两种情况各属于什么样的人口增长模式?这就是我们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课件展示: “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图” 师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人口60亿日,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 700万,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 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能说说21世纪人口增长的趋势吗?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JGSLJZ整理上传 【知识归纳】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一、从人口的“三率”数值特征判断 1、“高高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2、过渡模式: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3、“三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 二、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区分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学法点拔】 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塔型: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型反映出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高的问题;上宽下窄的塔型则反映出“高高 低”模式 下图A 年轻型 40以上 4以下 人口出生率高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 过渡模式 下图B 成年型 30~40 4~7 人口出生率降低 人口寿命延长,死 亡率降低 “三 低”模式 下图C 老年型 30以下 7以上 人口出生率低 人口寿命长,死亡 率低

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关注某年龄段所占人口比重。由此可以推知该年龄段人口出生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或推知其人口发展中的某因素的变化。 (3)关注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对比状况,由此可判断某时期男女性别比例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典例精析】 例1.下面三幅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日本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完成1~2题。 1.三幅人口金字塔图与时间顺序1980年、2000年、2025年(预测)相符的是( ) A.图1、图2、图3 B.图2、图3、图1 C.图1、图3、图2 D.图3、图1、图2 2.图中显示,该国人口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 B.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外来移民多 C.移民国外人口增多,人口红利消失

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

当前测评试卷: 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第2周) 适用对象:高一 试题总数:20 考试时限: 20分钟 姓名: 套题难易程:难 一、 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读X 、Y 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3题: 1.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答案解析】选D 。Y 国人口金字塔图,中老年比重大,青少年比重小,应该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中 2.造成X 、Y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水平 B .教育水平 C .历史条件 D .自然条件 【答案解析】选A 。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故选A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中 3.属于Y 类型的国家有 A .尼日利亚 B .印度 C .泰国 D .日本 【答案解析】选D 。Y 类型的国家为发达国家,只有日本为发达国家,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难 右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图,读图完成4—6题: 4.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 .原始低增长阶段 B .加速增长阶段 C .增长减缓阶段 D .低速增长阶段 【答案解析】选A 。④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为原始低增长阶段,故选A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 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难 出生率% ① ② ③ ④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JGSLJZ 整理上传 【知识归纳】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一、从人口的“三率”数值特征判断 1、“高高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2、过渡模式: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3、“三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 二、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区分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学法点拔】 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塔型: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型反映出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高的问题;上宽下窄的塔型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关注某年龄段所占人口比重。由此可以推知该年龄段人口出生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或推知其人口发展中的某因素的变化。(3)关注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对比状况,由此可判断某时期男女性别比例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典例精析】 例1.下面三幅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日本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完成1~2题。

1.三幅人口金字塔图与时间顺序1980年、2000年、2025年(预测)相符的是() A.图1、图2、图3 B.图2、图3、图1 C.图1、图3、图2 D.图3、图1、图2 2.图中显示,该国人口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 B.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外来移民多 C.移民国外人口增多,人口红利消失 D.人口寿命延长,老龄化严重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日本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图3中老年人口比重最小,图1次之,图2最大。第2题,该图表明:老年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说明该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问题突出。日本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外来人口不是很多,移民问题不很突出。 【答案】1.D2.D 例2.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0.699%; 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 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 死亡率。据此完成3~4题。 3、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4、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 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题,甲市2008年出生率为0.699%,死亡率为0.7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4%,属于“三低”模式,对应经济发达的上海。第2题,该图中①点为“三低”模式,其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 【答案】(1)C (2)A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之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之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日本东京(第一) 2010年人口3670万,预计2025年人口达到3710万。 东京(Tokyo)是日本国的首都,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 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东京地理坐标为东经140度50分,北纬35度44分。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 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6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 和小笠原群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印度新德里(第二) 2010年人口222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860万。 新德里(NEWDELHI)里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东经77度,北纬28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 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总面积为1485平方公里,人 口众多。主要语言为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和旁遮普语。作为德 里的中央直辖区,它还统辖着饱经沧桑的老德里。新德里是一座既 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新德里原是一片荒凉的坡地。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巴西圣保罗(第三) 2010年人口203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370万。 圣保罗给人的印象是一派十分繁华的景象。从飞机上俯视这座南美洲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全 市6.4万条街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市区许多建筑物高达三四十层,如圣保罗州银行高32层,在160米的楼顶建有一座电视塔;意 大利大厦高41层,顶端建有餐厅和瞭望台,凭栏远望,全城景色尽 收眼底。圣保罗市商业十分繁荣,商业区主要集中在迪雷塔大街、“十一月十五日”大街、圣本托大街、“三月二十五日”街、安东 尼奥·普拉多广场和共和国广场一带。三月二十五街简称二十五街,有“巴西的唐人街”之称。另外,在共和国广场中心的花园里,设

人口增长模式练习题(附答案)

1、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数量 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往往是不同的,下列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 A、人口数量的多少 B、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 C、社会、经济的差异 D、文化、环境的差异 3、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是 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医疗卫生条件④生育政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读右图,回答4-6题: 4、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7、人口增长模式中,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共同特点是( ) 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 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 C、两者的死亡率都低 D、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 ) A、① B、② C、③ D、④ 9、对该国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正确的是() A、①——现代型 B、②——传统型 C、③——原始型 D、④——过渡型 1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 A、人口的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B、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C、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 D、婴儿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11、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长为“低-低-高”模式 C、产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为“高-低-高”模式 D、后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为“高-高-低”模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洲所有国家的人口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 B、非洲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向“低—低—低”模式转变 C、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 D、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 13、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 C.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D.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1 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4.1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学案导学 1了解世界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趋势。 2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 先学后教 1.世界人口增长: (1)人口数量:已超过___________ (2)增长特点:18世纪以前,增长________;工业革命以后,增长速度____________,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____________。 2.增长速度: (1)表示方法: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口增长地区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出现了负增长;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世界人口的分布: (1)表示方法:人口疏密程度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 计算公式:人口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稠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稀疏。 小组合作

1.综合分析人口稠密区的地理共同点? 当堂达标 (2014.厦门)读图1,完成1~3题。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 2.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 3.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缺乏 B.地震灾害频繁 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酷寒干燥 4.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 (2013.潍坊)读 甲、乙两个国家 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5、6小题。 5.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千米2和229.9人/千米2 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 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38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判断练习解析版

高频考点38 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判断 (2019·遵义市高三月考)下图为“某省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该省少数民族众多,2017年该省常住人口3580万,城市化率为46%,2010年该省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首次出现负增长。据此完成1~2题。 1.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C.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D.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2.该省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人口规模急剧缩小 B.老龄化水平过高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人口净迁出增多 (2019·哈尔滨高三调研)下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国人口增长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③② 4.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超过第一、二产业 D.④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下图为“某国1950~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5~6题。 5.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 A.1970年 B.1985年 C.2005年 D.2013年 6.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限制人口迁移 B.提高教育水平 C.提倡早婚 D.鼓励生育 下图是“我国某省自1949年以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据此回答第7题。 7.对图中人口自然增长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Ⅰ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 B.Ⅱ阶段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C.Ⅲ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老龄化 D.各阶段均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 (2018·深圳调研)“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实行,这是我国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下图示意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前后(2010~2030年)我国人口总量变化趋势对比(含预测)。据此完成8~9题。

人口增长趋势及特点

人口增长趋势及特点 一、世界人口“爆炸式”增长 人口数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取决于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世界人口的增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到1650年,人口数量增长到约5.45亿,平均年增长率为0.05%;第二阶段,从1650年到1950年在这300年中人口增至25亿,平均年增长率为0.5%,是第一阶段年增长率的10倍;第三阶段,从1950年至现在,1987年7月11日达到了50亿,被联合国定为“50亿人口日”。在1991年,世界人口为54亿,到2000年,估计将增至62.5亿。由此可见,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愈来愈快,据统计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5万人的速度飞速膨胀。人口学家形象地称人口领域中所发生的状况为“人口爆炸”。 从发展趋势来看,世界人口将持续增长,并因其基数惯性大而使增长的绝对量依然很大。但就其速度看,由于愈来愈多的国家生育率在下降,可能会逐渐放慢下来。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可能会稳定到低增长速度上。当然,这要取决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努力。 二、世界人口构成特点 世界人口除具有爆炸性增长的趋势外,还表现出如下特点。 (1)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当前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愈是贫困的地区人口数量愈大,人口增长也愈快。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6.8%,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不仅如此,未来新增人口的92%也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只有8%在发达国家。 在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从表3-1中可以看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人口增长率极不平衡,发展中地区的人口增长率更大,为发达地区的2.3倍。因此,所谓世界人口问题,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对人口若不加以控制,其影响势必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悬殊,给就业、住房、教育等造成严重的困难,滞缓其经济发展,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剧世界性人口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1950~1985年世界人口的规模单位:亿人表3-1 注:资料来源:《世界人口通论》,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 (2)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联合国把世界人口划分为三种类型。以65岁以上(含65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作为划分标准,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 7%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占 4%~7%为成年型人口;占4%以下为年轻型人口。 1985年世界各地区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见表3-2。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两极分化,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基本老化,发展中地区人口尚处于年轻型。最老的地区是欧洲,最年轻的地区是非洲。 1985年世界各地区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表3-2

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易)

当前测评试卷: 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 (第1周) 适用对象:高一 试题总数:20 考试时限: 20分钟 姓名: 套题难易程:易 一、 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3题: 1.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解析】选A 。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低死亡率、低出生 率,(均小于1%),故选A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 布 【难易程度】易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解析】选C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出生率减去死亡率,③接近2%,最高,故选C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易 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②③ D .③②①④ 【答案解析】选B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先后出现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依据图示,故选B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中 4.对目前中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严重老龄化 B .人口多,自然增长率高 C .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D .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答案解析】选D 。目前中国人口状况刚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易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部是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真正实现,要通过生育率下降来完成。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5.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同步,其根本原因是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 .生育观念不同 C .自然环境不同 D .营养水平不同 【答案解析】选A 。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同步,其根本原因就是生产

人口增长模式_练习题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检测 1、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数量 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往往是不同的,下列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 A、人口数量的多少 B、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 C、社会、经济的差异 D、文化、环境的差异 3、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是 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医疗卫生条件④生育政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读右图,回答4-6题: 4、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7、人口增长模式中,①和④的共同特点是( ) 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 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 C、两者的死亡率都低 D、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 ) A、① B、② C、③ D、④ 9、对该国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正确的是() A、①“高-高-低” B、②低-低-高” C、③“低-低-低” D、④”低- 高-低” 1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 A、人口的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B、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C、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 D、婴儿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11、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长为“低-低-高”模式 C、产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为“高-低-高”模式 D、后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为模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洲所有国家的人口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 B、非洲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向“低—低—低”模式转变 C、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 D、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 13、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

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典型例题]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4.03.02.01.0 00 1.0 2.0 3.0 4.0人口死亡率(%) 人口出 生率 (%) (1)图中A 点的人口出生率为 、人口死亡率为 ;B 点的人口出生率为 、人口死亡率为 ;C 点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D 点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2)A 、B 、C 、D 表示四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下列①英国②埃及③芬兰④尼加拉瓜⑤意大利⑥瑞典六个国家中,属于A 类的是 ,属于C 类的是 ,属于D 类的是 。 (3)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向A 、B 、C 、D 中的 类接近,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的原因是 。 解析:第(1)小题通过读图获得A 、B 、C 、D 四点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再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即可

得到C 、D 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解第(2)小题通过各点人口增长模式的情况,结合各国的人口增长情况可得出答案。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城市已基本实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而农村人口还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答案:(1) 2.5 0.6 3 2.8 0.05 -0.3 (2)②④ ①③ ⑤⑥ (3)C 实行计划生育 2、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人口 人口出生率(%) 1.0 2.03.04.0 1.0 2.0 3.0 4.0 解析:人口增长模式有“高——高——低”、“高——低——高”、 “低——低——低”等不同模式。“低——低——低”的人口增长模式是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目前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此种人口

人口增长模型的确定

人口增长模型的确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题目:人口增长模型的确定 摘要 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上最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人口增长规律的发现以及人口增长的预测问题对一个国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使用了马尔萨斯人口指数增长模型和阻滞增长模型,以美国1790-1980年间每隔10年的人口数量为依据,对接下来的每隔十年进行了预测五次人口数量。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阻滞增长模型在预测准确度方面要明显优于原始的马尔萨斯人口指数增长模型。关键词:人口增长;马尔萨斯人口指数增长模型;阻滞增长模型;人口预测

一、问题重述 问题背景 1790-1980年间美国每隔10年的人口记录如下表所示。 表1 人口记录表 问题提出 我们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试用以上数据建立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指数增长模型,并对接下来的每隔十年预测五次人口数量,并查阅实际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2.如果数据不相符,再对以上模型进行改进,寻找更为合适的模型进行预测,并对两次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3.查阅资料找出中国人口与表1同时期的人口数量,用以上建立的两个模型进行人口预测与分析。 二、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运用Matlab软件绘制出1790到1980年的美国人口数据图,如图1。 图1 1790到1980年的美国人口数据图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口数在1790—1980年是呈增长趋势的,而且我们很容易发现上述图表和我们学过指数函数的图表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我们很自然想

到建立指数模型。因此我们首先建立马尔萨斯模型,马尔萨斯生物总数增长定律指出:在孤立的生物群体中,生物总数N的变化率与生物总数成正比。 三、问题假设 为简化问题,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1)在模型中预期的时间内,人口不会因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战争而受到大的影响; (2)所给出的数据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普遍情况; (3)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死亡率不发生大的波动; (4)在查阅的资料与文献中,所得数据可信; (5)假设人口净增长率为常数。 四、变量说明 在此,对本文所使用的符号进行定义。 表2 变量说明 符号符号说明 N(0) 起始年人口容纳量 N(t) t年后人口容纳量 t 年份 r 增长率 五、模型建立 问题一: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指数增长模型 设:t表示年份(起始年份t=0),r表示人口增长率,N(t)表示t年后的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1.1人口增长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通过比较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和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及用具案例探究法、图表分析法。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今年是第22个世界人口日,有谁知道世界人口日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设立世界人口日(7月11日,联合国当时设立世界人口日主要是为了唤起全民对人口问题及其发展的高度重视)?世界人口日的设立,说明人口问题已经和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一样成为人类社会当今面临的重大问题。这就是今天开始要学习的内容——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新课讲授】 (讲解)(大屏幕展示) 1999年10月12日,第60亿位居民在波黑诞生,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充满担忧。联合国将地球村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达到60 亿标志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2008年6月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6.18亿,2008年2月16日中国人口已达13.22亿,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 700万,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世界人口增长走过怎样的历程?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将会怎样演变?请同学们看图1—1,了解世界人口的历史增长 (板书)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活动探究一)(大屏幕展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课本P2图1-1)。 (师)请大家注意横轴和纵轴的含义,并对照课本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①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②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 (生)①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中世纪和现代六个阶段。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 断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JGSLJZ 整理上传 【知识归纳】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一、从人口的“三率”数值特征判断 1、“高高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2、过渡模式: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学法点拔】 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塔型: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型反映出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高的问题;上宽下窄的塔型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关注某年龄段所占人口比重。由此可以推知该年龄段人口出生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或推知其人口发展中的某因素的变化。(3)关注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对比状况,由此可判断某时期男女性别比例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典例精析】 例1.下面三幅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日本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完成1~2题。 人口增长 模式 人口年龄结 构金字塔 年龄结 构类型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0~14岁)(%) 老年人口比重 (65岁及以下)(%) “高高低” 模式 下图A 年轻型 40以上 4以下 人口出生率高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 过渡模式 下图B 成年型 30~40 4~7 人口出生率降低 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 “三低”模式 下图C 老年型 30以下 7以上 人口出生率低 人口寿命长,死亡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