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第七章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在选定波长下,被测定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中吸光组分的浓度有简单的定量关系)。根据被利用的光波长范围可分为可见、紫外、红外光谱法。利用可见光进行分光光度分析时,通常将被测定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然后进行吸光度的测量。因此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意义上使用着比色法,吸光光度法等名词,本章重点讨论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分光光度法

(一)光的基本性质

光是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很广,如果以波长或频率为序排列可得到如下电磁波谱图。

光谱名称波长范围跃迁类型分析方法

X—射线远紫外光近紫外光可见光近紫外光中红外光远红外光微波

无线电波0.1—10nm

10—200nm

200—400nm

400—760nm

0.76—2.5μm

2.5—5.0μm

500—1000μm

0.1—100cm

1—1000m

K.L层电子

中层电子

价电子

分子振动

分子振动和低位

转动

分子振动

X—射线光谱法

真空紫外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度法

比色可见光度法

近红外光谱法

中红外光谱法

远红外光谱法

微波光谱法

核磁共振光谱法

光有微粒二象性,波动性是指光按波的形式传播。如光的折射、衍射、偏振和干涉等,光的波长λ,频率γ与速度c的关系为:

λγ

=

c

式中λ以cm表示,γ以Hz表示,c为光速2.7979×1010cm/s(真空中)

光同时又具有粒子性,如电效应就明显地表现其粒子性。

光是由“光微粒子”(光量子或光子)组成的,光量子的能量可表示为

γh

E=h为普朗克常数6.6262×10-34J.S

可见上式把光的波粒两相性用h统一起来了。

结论:不同波长(或频率)的光,其能量不同,短波的能量大,长波的能量小。(二)物质对光的吸收

吸收光谱有原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是由原子外层电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电磁波而引起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是根据原子的这种性质所引起来的。分子吸收光谱比较复杂。这是由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引起的,在同一电子能级中有几个振动能级,而在同一振动能级中又有几个转动能级,电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一般为1~20电子伏特。因此,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位于紫外-可见光部分。这种又价电子跃迁而产生的分光光谱称为电子光谱。

在电子能级变化时,不可避免地也伴随着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因此,分子的电子光谱通常比原子的线状光谱复杂的多,呈带状光谱。如果用近红外线

(1~0.05ev )激发分子,则不是以引起电子能级的跃迁,而只能引起分子振动能级(1~0.05ev )和转动能级(<0.05ev )的跃迁,这样得到的光谱称为振动-转动光谱或红外吸收光谱。各种物质的分子对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与其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各种色光的波长范围不同。物质的颜色正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而产生的,物质对光吸收的特征更清楚的描述吸收曲线(吸收光谱)物质不同,内部结构不同,吸收光谱不同。

CuSO 4溶液 兰色 吸收互补色 黄色

KMnO 4溶液 紫红 吸收互补色 黄绿

(三)比色与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可以测定试样中的微粒组分

2、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相对微粒组分测定比色5~10%,分光光度法2~5%)

3、应用广泛,水质(环境)药品。食品中的标准测定方法。

4、简便快速,设备不繁。

二、吸收的基本定律

(一)朗伯—比耳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任何均匀,非散射的固体、液体或气体介质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一部分被器皿的表面反射。设入射光强度为Io',吸收光强度为Ia ,透过光强度为It ,反射光度为Ir

Io'=Ia + It + Ir + Id 散射光强度Id

在吸光光度分析中,通常将试液和空的溶液分别置于同样质料及厚度的吸收池中,然后让强度为Io'的单色光分别通过这两个吸收池,在测量其透过光的强度。此时,反射光强度基本上是不变的,且影响可以相互抵消,故上式可简化为:

Io=Ia+ It (散射光强度亦如此)

T I I o

t = 透光率或透光度 温度升高,溶液对光的吸收强度下降 实践证明,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液层厚度及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若入一定,则A 只与b 、c 有关。朗伯(1760)比耳(1852)研究了光的吸收与溶液液层的厚度b 及溶液浓度c 的定量关系:

A=Kbc ①

T T

A I I o lg 1log lg -=== ② 朗伯—比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Lambert —Beer Law)它表明: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溶液后,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层厚度成正比。它是进行光谱定量分析额理论基础。式中比例常数K ,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二)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

1、上式①中 c 单位 g/L b 单位 cm 时

K=a 称为吸光系数 L.g-1.cm-1 A=abc

2、上式①中 c 单位 mol/L b 单位 cm 时

K=ε 称为摩尔吸光系数 L.mol-1.cm-1 A=εbc

所以,ε表示吸光度质点的浓度为1mol/L,溶液厚度为1cm 时,溶液对光的吸收能力。不能直接测量。需要计算求得。

Ε的无力意义:当吸光物质浓度为1mol/L,吸收池厚度为1cm ,以一定波长的光通过时,所获得的吸光度值A 。

ε值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和吸光物质的特性,也受溶剂和温度的影响,ε值反映了方法的灵敏度,它与仪器质量有关,但主要与吸收光的波长有关。

【例题】浓度为0.05mg/L 的Fe 2+溶液,与1.10一邻二氢杂菲显色反应后生成橙红色配合物,在508nm 波长处用2cm 比色皿进行测定,得到T=50%,求得配合物(1.10一邻二氢杂菲亚铁)(Fe 的质量55.85)的a 和ε。

解 30.02lg 2

1lg lg ==-=-=T A 114cm ..30010

0.5230.0---=??==g L bc A a 114..107.130085.55--?=?==cm mol L Ma ε

上式计算时注意单位和有效数字。

(三)偏离朗伯—比耳定量的因素

根据朗伯—比耳定率,当吸收池厚度保持不变,以吸光度对浓度作图时,应得到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但是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偏差线性关系的现象,即曲线向下负偏离和向上正偏离。造成这些现象原因很多,可以分为物理方面因素和化学方面因素。

1、物理因素

(1)单色光不纯所引起的偏离

在光度分析仪中,使用的是连续光源,用单色器分光,用狭缝控制光谱带的宽度,因而投射到吸收溶液中的入射光,常常是一个有限宽度的光谱带,二不是真正的单色光。由于非常单色光使吸收光谱的分辨率下降,因而导致对朗— 比耳定律偏离。

入射光的纯度与仪器质量有关。性能好的分光光度计,其所用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较窄即“单色光”的纯度高。因此,用这种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较之用简易型分光光度计或电比色计进行测量所得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要窄,即偏离朗伯—比耳定率的程度要小。入射光波长的选择,对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程度常有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选择吸光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m λ的光为入射光,这样,不仅保证测定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由于此处的吸收曲线较平坦,21εε和相差不大,故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程度是较小的。

(2)非平行光或入射光散射引起的偏离

若入射光不垂直通过吸收池,就使通过吸收溶液的实际光程大于吸收池的厚度,这种影响较小。有时溶液中存在胶粒或不溶性悬浮微粒时,使一部分入射光产生散射,实测吸光度增大,因而导致偏离朗伯—比耳定律。

2化学因素

即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溶液中的吸光物质常因离解、缔合形成新的化合物或互变异构等化学变化而改变其浓度。因而导致偏离朗伯—比耳定律。 例如:K 2CrO 7溶液中有下列平衡

Cr 2O 72- + H 2O = 2HCrO 4- = 2H + + 2CrO 42-

橙 黄

溶液中Cr 2O 72-及CrO 42-(或HCrO 4-)的相对浓度,与溶液的稀释程度及酸度有关。

对于K 2Cr 2O 7的中性水溶液,当加水稀释后,由于离解溶液中Cr 2O 72-相对溶液必须逐渐减小,而CrO 42-的相对浓度逐渐增大。测定K 2Cr 2O 7溶液的吸光度时,如果于波长350nm 处进行测量,则随着K 2Cr 2O 7溶液浓度的增大,其中CrO 42-的相对浓度越来越小,而CrO 42-所产生的吸光度较Cr 2O 72-产生的吸光度为大,其结构将导致标准曲线向下弯曲。很明显,如果于等吸收碘波长445nm 处进行测量,尽管存在离解平衡。也不会发生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情况。

三、比色仪和分光光度计

(一)目视比色法—标准比色管

用肉眼观察,比较溶液颜色深浅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才用标准系列溶液方法。原理是要透过光强度相等时,则两个比色管中的溶液相等。

bc A I

I o ε==lg bc o I I ε-=∴10 11110c b o I I ε-=标准液 颜色深度相同时,则 I 标准液=I 测试液 22210c b o I I ε-=测试液 222111c b c b εε=∴

由于标准系列与试液都是在相同条件下显色的,且是同一种显色物质,所以21εε=,又因为液层厚度相等b 1=b 2则c 1=c 2。

【特点】1、简单,适用大批试样分析。

2、稀溶液中微量物质的测定。

3、可在复合光下进行,某些显色反应不符合朗伯—比耳定律仍然可用。

4、准确度较差,相对误差5~20%。

(二)光电比色法—581-G 光电比色计

1、概述:

借助于光电比色计来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然后根据被测试液的吸光度,从标准工作曲线上得到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它与目视比色法在原理上并不相同,前者比较吸收,后者比较透过。但是,①光电池代替人肉眼,提高了准确度。②当有某些有色物质共存时,可以采用适当的滤光片或适当的参比溶液来消除干扰,选择性提高。

2、581—G 光电比色计

①光源:6~12V 钨丝灯,配有稳压装置

聚光镜使其成为平行光

②滤光片:从光源出发的连续光谱中分出某一波长范围的光作为吸光光度法的光源,理论上纯度越高越好,但纯度太高时,其强度就会太小,难以准确进行测量,一般允许一定波长范围是60nm,如测定470nm 则440nm~500nm 兰光透过(光谱半宽度)

光谱半宽度越小,透过的单色光就越纯。测定时,滤光片透光率最大的光,应该就是被测定有色试液吸收最大的光。即:滤光片的颜色与被测液颜色成互补色。

③比色皿:无色透明,能耐腐蚀性的玻璃或石英制成。

同样厚度的比色皿之间透光率相差应小于0.5%,要干净。

④光电池:“疲劳”现象,光电池收强光照射或连续使用的时间太长时,光电流很快升至一较高值,然后逐渐下降,此时应暂停使用,置于暗处,使之恢复原来的灵敏度。

⑤检流计:悬镜式光点反射检流计,透光度标尺刻度是均匀的,A 与T 负对数关系,A 不均匀

(三)分光光度计—721,722,751分光光度计

1、概述

原理与光电比色法相同,不同色在于单色光的获得方法不同。光电比色计用滤光片,半宽度大(60nm )单色纯度差,而分光光度计采用棱镜(721)或光栅(722)分光器( 半宽度5~10nm ),并可以扩展到紫外和近红外光区域(751、754)。

【特点】①纯度高,可得精致的吸收光谱曲线,线性宽,准确度高。

②波长可调,利用A 的加和性可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的同时测定。 ③无色物质只要在紫外或近红外有吸收峰便可测量。

2、721分光光度计

①光源:钨丝 (320~2500nm 连续光源)

紫外:氢灯 氘灯(180~375nm 连续光源)

②单色器:棱镜(光的折射率不同来分光)

光栅(光的干涉和衍射来分光)

③吸收池:比色皿 石英材料 1cm. 2cm 3cm

④检测器:硒光电池

光电管

四、显色反应其影响因素

(一)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在光度分析中,将试样中被测组分转变或有色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显色反应。显色反应两大类型:配位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前者是主要的。与被测组分化合或有色物质的试剂称为显色剂。

1、光度分析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①选择性好

②灵敏度高

③有色化合物组成恒定,性质稳定

④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色差要大。nm R m

R 60max max >-=?λλλ

⑤显色条件易于控制

2、无色显色剂

应用不多,因为山成的配和物不够稳定,灵敏度和选择性也不高,有硫氰酸盐,钼酸铵和过氧化氢等

3、有机显色剂

大多数有机显色剂常与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螯合物,显色反应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较高。有些有色螯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4-氨基安替比林溶于CHCl3),故可进行萃取比色,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有机显色剂中一般都含有生色团和助色团。

(二)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显色反应能否满足要求除了与显色剂的性质有主要关系之外,控制好显色的

条件很重要。

1、显色剂的用量: M+ R = MR

为了保证显色反应尽可能的进行完全,一般需要加入过量显色剂,但过量并非越多越好。

2、溶液的酸度

溶液的酸度影响M 和R ,MR 的存在状态;R 的颜色,MR 的组成和稳定性。所以综合考虑选择最佳pH 可以作一条A —PH 曲线

3、显色时间:作一个A —t 曲线选择稳定显色时间。

4、温度、溶剂:影响MR 的离解度、颜色、显色速度等。

5、干扰离子影响及清除方法:加屏蔽剂,改变显色条件,分离干扰离子。

五、测量条件

测量误差最小值 -lgT=A=0.434 T=0.368

(一)选择合适 波长的入射光

1、“最大吸收原则”灵敏度高,偏离小。

2、“干扰最小原则”使主要干扰物质避开。

(二)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

为了使测量结果得到较高的准确度一般控制标准溶液和试液的吸光度A 在0.2~0.8范围内

1、控制溶液的浓度,称量,稀释度

2、选择不同厚度的比色皿

(三)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

在测量吸光度时,利用参比溶液来调节仪器的零点。(T=100%,A=0)可以消除由于吸收池内壁以及溶剂对入射光的反射和吸收带来的误差。基于吸光度的加和性,可用适当的参比溶液扣除干扰。

六、分光光度计的应用

(一)多组分的同时测定

基于吸光度的加和

N N M M N

N M M bc bc A bc bc A ''''''21εεεε+=+=

先利用标准溶液计算出ε的值,在测6个A 值求算出c M c N

(二)示差分光光度法

针对高含量组分,用一个比试液浓度低的溶液作参比

x x s

s bc A bc A εε== )(s x s x c c b c b A A -=?=-εε

当用c s 作参比调零时,测得c x 吸光度就是试液与参比溶液的吸光光度差值。 原理:两溶液的吸光度之差与两溶液浓度之差成正比。

目的:减小仪器的测量误差

(三)酸和碱离解常数的测定

(四)溶液中配合物组成的测定

摩尔比法(饱和法)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什么是透光率?什么是吸光度?什么是百分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 2、举例说明生色团和助色团,并解释长移和短移。 4、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特征? 5、以有机化合物的基团说明各种类型的吸收带,并指出各吸收带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大概位置和各吸收带的特征。 6、紫外吸收光谱中,吸收带的位置受哪些因素影响? 8、用紫外光谱法定量,测量最适宜的吸光度范围为0.2-0.7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高精度的仪器此范围可以扩大? 11、简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未知物的方法。 13、说明双波长消去法的原理和优点。怎样选择λ1λ2? 15、为什么最好在λmax处测定化合物的含量? 2、Lambert-Beer定律是描述与和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是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是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4、在不饱和脂肪烃化合物分子中,共轭双键愈多,吸收带的位置长移愈多,这是由于 6、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可见光区用灯,吸收池可用材料的吸收池,紫外光区光源用灯,吸收池必须用材料的吸收池 10、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原理是定律,它的适用条件是和,影响因素主要有、。 1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包括、、、、和5个部分。在以暗噪音为主的检测器上,设△T=0.5%,则吸收度A的测量值在间,由于测量透光率的绝对误差小,使结果相对误差△c/c的值较小。 15、在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采用作为测定波长。此时,试样浓度的较小变化将使吸光度产生变化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合适检测波长范围是( ) A.400-800 nm B.200-400nm C.200~800nm D.10~200n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A.按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比尔定律成立的必要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E称吸光系数,是指用浓度为1%(W/V)的溶液,吸收池厚度为lcm时所测得吸光度值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3、在乙醇溶液中,某分子的K带λmax计算值为385nm, λmax测定值388nm,若改用二氧六环及水为溶剂,λmax计算值估计分别为( ) (已知在二氧六环和水中的λmax校正值分别为-5和+8) A .二氧六环中390nm,水中37 7nm B.二氧六环中380nm,水中393 nm C.二氧六环中383nm,水中396nm D.二氧六环中393nm,水中380nm 6、1,3-丁二烯有强紫外吸收,随着溶剂极性的降低,其λmax将( ) A.长移 B.短移 C.不变化,但ε增强D.不能断定 8、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

实验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 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选择; 4.掌握标准曲线绘制及应用。 实验原理 邻二氮菲(1,10—邻二氮杂菲)是一种有机配位剂,可与Fe2+形成红色配位离子: Fe2++3 N N N N 3 Fe 2+ 在pH=3~9范围内,该反应能够迅速完成,生成的红色配位离子在510nm波长附近有一吸收峰,摩尔吸收系数为1.1×10-4,反应十分灵敏,Fe2+ 浓度与吸光度符合光吸收定律,适合于微量铁的测定。 实验中,老师我们又见面了采用pH=4.5~5的缓冲溶液保持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的酸度;采用盐酸羟胺还原标准储备液及样品溶液中的Fe3+并防止测定过程中Fe2+被空气氧化。 实验仪器与试剂 1.752S型分光光度计 2.标准铁储备溶液(1.00×10-3mol/L) 3.邻二氮菲溶液(0.15%,新鲜配制) 4.盐酸羟胺溶液(10%,新鲜配制) 5.NaAC缓冲溶液 6.50ml容量瓶7个 7.1cm玻璃比色皿2个 8.铁样品溶液 实验步骤 1.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配制,按照下表配制铁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

2.吸收曲线绘制用1cm比色皿,以1号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测定4号溶液在各个波长处的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3.标准曲线制作

在选定最大吸收波长处,用1cm 比色皿,以1号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分别测定2至7号溶液的吸光度,平行测定3次,计算吸光度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 实验数据处理 1、 样品中铁的计算 2.50 50.00 C C X ? =读取值 Cx=4.65×10-5 ×50.00/2.50=9.30×10-4 mol/L 2、 摩尔吸光系数计算 在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选择量两点,读取对应的坐标值,计算邻二氮菲配位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出的摩尔吸光系数: 1 21 2c -c A A ε-= ε=(0.460-0.233)/(0.00006-0.00004)=2.00×10-5 7 样品溶液 4.65×10-5 mol/ml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专业项目课程课例 项目十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一、项目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二、项目背景分析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培养分析化学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的一门专业实践课,以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实验强化理论,以期提高化工工作者的分析操作能力。 功能定位:在定量分析中我们常常用到分光光度分析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仪器分析的基础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项目综合训练了学生分光光度计使用、系列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绘制等多个技能。 学生能力:学生通过相关基础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定量分析知识,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操作和思维能力。 项目实施条件:该项目是仪器分析的基础实验,一般中职学校具备相关的实训实习条件,学生有条件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了解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2、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 3、掌握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4、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原始记录的设计 5、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报告的设计 6、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7、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分析原始记录和分析报告的填写 四、工作任务 1

2 五、参考方案 参考方案一 1、邻二氮杂菲-Fe 2+ 吸收曲线的绘制 用吸量管吸取铁标准溶液(20μg/mL )0.00、2.00、4.00mL ,分别放入三个50mL 容量瓶中,加入1mL 10%盐酸羟胺溶液,2mL 0.1%邻二氮杂菲溶液和5mL HAc-NaAc 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10min ,用3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在0.0mL 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在440~560nm 波长范围内,每隔20~40nm 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每隔5~10nm 测一次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A 和λ关系的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上选择测定Fe 的适宜波长,一般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 。 2、标准曲线的制作 用吸量管分别移取铁标准溶液(20μg/mL )0.00、2.00、4.00、6.00、8.00、10.00mL ,分别放入6个50mL 容量瓶中,分别依次加入1.00mL 10%盐酸羟胺溶液,稍摇动;加入2.00mL 0.1%邻二氮杂菲溶液及5.00mL HAc-NaAc 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10min ,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在0.00mL 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选择λmax 为测定波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含铁量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水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取三个50mL 容量瓶,分别加入5.00mL (或10.00mL 铁含量以在标准曲线范围内为合适)未知试样溶液,按实验步骤2的方法显色后,在λmax 波长处,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平行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供参考)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760~1000nm B、400~760nm C、200~400nm D、小于400nm E、大于760nm 2.下列关于光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具有波动性 B、只具有粒子性 C、具有波粒二象性 D、其能量大小于波长成正比 E、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 3.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 A、白光 B、红色光 C、黄色光 D、蓝色光 E、紫色光 4.测定Fe3+含量时,加入KSCN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 A、红光 B、绿光 C、紫光 D、蓝光 E、青光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 A、200~1000nm B、400~760nm C、1000nm以上 D、200~760nm E、200nm以下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一般其相对误差在 A、不超过±0.1% B、1%~5% C、5%~20% D、5%~10% E、0.1%~1% 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即I t / I0称为 A、吸光度 B、透光率 C、吸光系数 D、光密度 E、消光度8.当入射光的强度(I0)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 a)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强度(I t) A、越大 B、越小 C、保持不变 D、等于0 E、以上都不正确9.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光的吸光度与 A、溶液浓度的关系 B、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 C、波长的关系 D、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 E、溶液温度的关系 10.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物质,与吸光系数无关的因素是 A、入射光的波长 B、吸光物质的性质 C、溶液的温度 D、溶剂的性质 E、在稀溶液条件下,溶液的浓度 11.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

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实验十四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吸光光度法测量波长的选择方法; 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A=εb C 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在pH=2~9的条件下,二价铁离子与试剂生成极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11000 L·mol-1·cm-1。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 2Fe3++2NH 2OHHCl→2Fe2++N 2 +4H++2H 2 O+2Cl- Fe2+ + Phen = Fe2+ - Phen (橘红色) 用邻二氮菲测定时,有很多元素干扰测定,须预先进行掩蔽或分离,如钴、镍、铜、铅与试剂形成有色配合物;钨、铂、镉、汞与试剂生成沉淀,还有些金属离子如锡、铅、铋则在邻二氮菲铁配合物形成的pH范围内发生水解;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1.醋酸钠:l mol·L-1; 2.盐酸:6 mol·L-1; 3.盐酸羟胺:10%(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邻二氮菲溶解在100mL1:1乙醇溶液中; 5.铁标准溶液。 (1)100μg·mL-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NH 4) 2 Fe(SO 4 ) 2 ·12H 2 0于烧杯中, 加入20 mL 6 mol·L-1盐酸及少量水,移至1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仪器:7200型分光光度计及l cm比色皿。 四、实验步骤 1.系列标准溶液配制 (1)用移液管吸取10mL100μg·mL-1铁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 6 mol·L-1盐酸溶液,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Fe3+浓度为10μg·mL-1.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50 mL比色管6个,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 mL,2 mL,4 mL, 6 mL, 8 mL和10 mL10μg·mL-l铁标准溶液,各加l mL盐酸羟胺,摇匀; 经再加2mL邻二氮菲溶液, 5 mL醋酸钠溶液,摇匀,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 10min。 2.吸收曲线的绘制 取上述标准溶液中的一个,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l 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溶液,用不同的波长,从440~560 nm,每隔10 nm测定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

分光光度法考试题例

艾科锐公司化学基础知识考试题 分光光度法 科室姓名成绩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一束___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B ) A、平行可见光 B、平行单色光 C、白光 D、紫外光 2、________互为补色。(A ) A、黄与蓝 B、红与绿 C、橙与青 D、紫与青蓝 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_____(C ) 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 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4、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C )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 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 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 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5、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____缓冲溶液较合适。(D )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NH3—NH4Cl C、NaHCO3—Na2CO3 D、HAc—NaAc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_______。(C ) A、400~760nm; B、200~400nm C、200~760nm D、200~1000nm 7、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_____。(B ) A、溶液参比; B、空白溶液; C、样品参比; D、褪色参比 8、722型分光光度计适用于________。(A )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都适用 9、722型分光光度计不能测定________。(C ) A、单组分溶液 B、多组分溶液 C、吸收光波长>800nm的溶液 D、较浓的溶液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B ) A、透射比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B、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 C、摩尔吸光系数随被测溶液的浓度而改变; D、光学玻璃吸收池适用于紫外光区 11、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的途径不可以是(C ) A、调整称样量 B、控制溶液的浓度 C、改变光源 D、改变定容体积1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B )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测器的个数 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在符合朗伯特13.的关系是(B )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

《分析化学》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经典习题 1.钯(Pd)与硫代米蚩酮反应生成1:4的有色配位化合物,用1.00cm吸收池在520nm处测得浓度为0.200×10-6g/ml的Pd溶液的吸光度值为0.390,试求钯-硫代米蚩酮配合物的及ε值。(钯-硫代米蚩酮 配合物的分子量为106.4) 解: 2.取咖啡酸,在105°C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取10.00mg,加少量乙醇溶解,转移至2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出5.00ml,置于50ml量瓶中,加6mol/L HCl 4ml,加水至刻度。取此溶液于1cm石英吸收 池中,在323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63,已知咖啡酸=927.9 ,求咖啡酸的百分质量分数。 解: 3.分别用0.5mol/L HCl 、0.5mol/L NaOH和pH4.0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配制某弱酸溶液,浓度均为含该弱酸0.001g/100ml。在lmax=590nm处分别测出三者吸光度如下表。求该弱酸的pKa值。 解一: 在pH=4的缓冲溶液中,[HIn]和[In - ]共存,则该弱酸在各溶液的分析浓度为C HIn+C In-,即0.001g/100ml。 因此在缓冲溶液中是两种型体混合物的吸收:A混=0.430=E HIn C HIn+E In-C In- (1) 在碱性溶液中是In - 的吸收:A In-=1.024=E In-(C HIn+C In-) (2) 在酸性溶液中是HIn的吸收:A HIn=0.002=E HIn(C HIn+C In-) (3) (2),(3)式代入(1)得: C HIn/C In-=1.3879 pKa=4+lg1.3879=4.14 解二: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蒋贤森临床52 2152001037 摘要 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药物分析工作中经常出现含复杂成分的药物或复方药物,对此经典的容量分析,重量分析等化学分析方法往往难于处理,一般都要借助于仪器分析方法,我国在药物分析方法上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用于药品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日益增多,使用的仪器类型日趋先进,并且仪器分析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大,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有紫外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质谱法热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紫外分光光度法由于具有方法简便灵敏度和精确度高重现性好可测范围广等明显优点,加之其仪器价格相对低廉易于维护因而越来越为分析工作者所重视,发展成为仪器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以我国历版药典为例,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在其中占据很大的比例,高居各种仪器分析方法之首。虽然不断有新的分析方法出现,但紫外分光光度法因为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等特点一直是制剂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广泛应用于分析合成药物,生物药品以及中药制剂等各种药物。 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在飞速发展的现代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可靠性

和作用作了总结,以大量的文献和数据说明紫外分光光度法仍然是有效可行的一种药物分析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方法,衍生出许多种具体的应用方法如:双波长和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差示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紫外光谱法光声光谱法热透镜光谱分析法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以及化学计量学辅助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等。 这些方法大都可用于药物分析的含量测定之中。 在此仅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双波长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差示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普通的单波长分光光度法要求试样透明无浑浊,对于吸收峰相互重叠的组分,或背景很深的试样分析往往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简称双波长法,是在传统的单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用二个单色器得到二个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它取消了参比池,通过波长组合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浑浊背景和重叠谱图的干扰,双波长法一般要求有二个等吸光度点,而三波长法,则只需在吸收曲线上任意选择三个波长 1 2 3 处测量吸光度,由这三个波长处的吸光度 A1 A2 A3计算 A A 与待测物浓度成正,因而可通过 A-C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 一、实验目的(略) 二、实验原理(略) 三、仪器和药品(略) 四、实验步骤 1.光谱扫描并选择测量波长 相关思考:可见光波长范围,吸收曲线,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什么用λmax作为测量波长。 2.考查亚铁邻二氮菲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关思考:为何考查,如何考查,设想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3.确定显色剂的用量 相关思考:如何确定显色剂的用量,设想吸光度随显色剂的用量变化趋势及如何根据曲线确定显色剂的用量。 4.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相关思考:定量测量的理论依据;选择参比液的原则;空白试剂;可信的标准曲线应满足什么要求。 5.测定未知样的含铁量 相关思考:如果未知样的吸光度值不在标准曲线内,如何解决? 五、数据处理 1.打印吸收曲线,确定λmax。

由吸收曲线,得到亚铁邻二氮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510.00nm,此时Abs=0.775. 2.打印吸光度-时间曲线,并根据曲线讨论亚铁邻二氮菲配合物的稳定性,确定溶液的显色时间并说明依据。(略) 3.打印吸光度-显色剂用量曲线,并根据曲线确定显色剂用量并说明依据。 在吸光度-显色剂用量曲线中,吸光度随显色剂用量的增加先变大、后保持稳定。由曲线可知,当显色剂用量在3mL附近时,吸光度较大且几乎恒定。因此,显色剂用量应为3mL。 4.打印标准工作曲线,计算未知样铁的含量(mol?L-1)。

六、问题与讨论(略) 七、思考题 1.如果用配制已久的盐酸羟胺溶液,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配制已久的盐酸羟胺溶液还原性降低,会使二价铁浓度降低,从而使测定的含铁量降低。 2.标准溶液是用分析纯的二价铁盐配制的溶液,为什么显色时还须加盐酸羟胺溶液? 二价铁溶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加入盐酸羟胺溶液作为还原剂,可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3.醋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调节溶液的pH,使pH在2~9范围内,满足生成亚铁邻二氮菲配合物的条件。 4.如何选取不同的量具进行所需溶液的量取? (1)铁标准溶液: ①5.00mL:用5mL移液管或5mL吸量管; ②1.00mL、2.00mL、3.00mL、4.00mL:用5mL吸量管; (2)盐酸羟胺2mL:用可调定量加液器; (3)邻二氮菲溶液0.60mL、1.00mL、2.00mL、3.00mL、4.00mL:用5mL吸量管;(4)NaAc溶液5mL:用可调定量加液器; (5)试样溶液10.00mL:用10mL移液管。

水质 铁的测定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水质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量程:0.12~5mg/L)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废水中铁的测定。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L,测定下限为0.12mg/L,测定上限为 5.00mg/L。对铁离子大于 5.00mg/L 的水样,可适当稀释后再按本方法进行测定。 2 原理 亚铁离子在pH3~9 之间的溶液中与邻菲啰啉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其反应式为: 此络合物在避光时可稳定保存半年。测量波长为510nm,其摩尔吸光系数为 1.1×10 4 L·mol-1·cm-1。若用还原剂(如盐酸羟胺)将高铁离子还原,则本法可测高铁离子及总铁含量。 3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3.1 盐酸(HCl):ρ20=1.18g/mL,优级纯。 3.2 (1+3)盐酸。 3.3 10%(m/V)盐酸羟胺溶液。 3.4 缓冲溶液:40g 乙酸铵加50mL 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00mL。 3.5 0.5%(m/V)邻菲啰啉(1,10-phenanthroline)水溶液,加数滴盐酸帮助溶解。 3.6 铁标准贮备液: 准确称取0.7020g 硫酸亚铁铵((NH 4 ) 2 Fe(SO 4 ) 2 ·6H 2 O),溶于(1+1)硫酸50mL 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A 级)中,加水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00μg 铁。 3.7 铁标准使用液: 准确移取铁标准贮备液(3.6)25.00mL 置100mL 容量瓶(A 级)中,加水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25.0μg 铁。

4 仪器 分光光度计,10mm 比色皿。2 5 干扰的消除 强氧化剂、氰化物、亚硝酸盐、焦磷酸盐、偏聚磷酸盐及某些重金属离子会干扰测定。经过加酸煮沸可将氰化物及亚硝酸盐除去,并使焦磷酸、偏聚磷酸盐转化为正磷酸盐以减轻干扰。加入盐酸羟胺则可消除强氧化剂的影响。 邻菲啰啉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而干扰测定。但在乙酸-乙酸铵的缓冲溶液中,不大于铁浓度10 倍的铜、锌、钴、铬及小于2mg/L 的镍,不干扰测定,当浓度再高时,可加入过量显色剂予以消除。汞、镉、银等能与邻菲啰啉形成沉淀,若浓度低时,可加过量邻菲啰啉来消除;浓度高时,可将沉淀过滤除去。水样有底色,可用不加邻菲啰啉的试液作参比,对水样的底色进行校正。 6 步骤 6.1 校准曲线的绘制 依次移取铁标准使用液(3.7)0、2.00、4.00、6.00、8.00、10.0mL 置150mL 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50.0mL,再加(1+3)盐酸(3.2)1mL,10%盐酸羟胺1mL,玻璃珠1~2 粒。加热煮沸至溶液剩15mL 左右,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 具塞比色管中。加一小片刚果红试纸,滴加饱和乙酸钠溶液至试纸刚刚变红,加入5mL 缓冲溶液(3.4)、0.5%邻菲啰啉溶液(3.5)2mL,加水至标线,摇匀。显色15min 后,用10mm 比色皿(若水样含铁量较高,可适当稀释;浓度低时可换用30mm 或50mm 的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510nm 处测量吸光度,由经过空白校正的吸光度对铁的微克数作图。各批试剂的铁含量如不同,每新配一次试液,都需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6.2 总铁的测定 采样后立即将样品用盐酸(3.1)酸化至pH<1(含CN -或S 2 -离子的水样酸化时,必须小心进行,因为会产生有毒气体),分析时取50.0mL 混匀水样于150mL 锥形瓶中,加(1+3)盐酸(3.2)1mL,盐酸羟胺溶液(3.3)1mL,加热煮沸至体积减少到15mL 左右,以保证全部铁的溶解和还原。若仍有沉淀应过滤除去。以下按绘制校准曲线同样操作,测量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 6.3 亚铁的测定 采样时将2mL 盐酸(3.1)放在一个100mL 具塞的水样瓶内,直接将水样注满样品瓶,塞好瓶塞以防氧化,一直保存到进行显色和测量(最好现场测定或现场显色)。分析时只需取适量水样,直接加入缓冲溶液(3.4)与邻菲啰啉溶液(3.5),显色5~10min,在510nm 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 6.4 可过滤铁的测定 在采样现场,用0.45μm 滤膜过滤水样,并立即用盐酸酸化过滤水至pH<1,准确吸取样品50mL置于150mL 锥形瓶中,以下操作与步骤6.1 相同。 7 结果的计算 铁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V) §概述 依据物质发射或吸收辐射能或辐射能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广义上都称为光谱分析(Spectral Analysis)。首先我们要了解辐射能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及各种光谱的产生。 一、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 辐射是一种能量形式,具有电和磁的特性,故又称电磁辐射或电磁波;电磁辐射: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而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插媒介的量子流,它具有波粒二象性。它包括很宽的频率范围,从波长短至可见光的十万分之一的r射线到波长为千米长的无线电波。电磁辐射具有波动和粒子的两重性,简单可以看成是一种平面偏振波,由单一平面上振动的电场矢量(E)和垂直于电场矢量在另一平面上振动的磁场矢量(M)组成,而两者都垂直于它的运动方向作周期性变化。当碰撞到物体时,辐射的电或磁矢量与带有电荷或磁矩的粒子作用,在辐射与物质之间发生能量传递。在多数情况下,这种能量传递,电矢量起作用,因此一般用电矢量来描述辐射的性质,而频率、波长、速度等是描述电磁场辐射特性的主要参数。 1.光的波粒二象性(电是一种电磁波) E=hγ=hc/λ(γ=c/λ)= hv/λ 1

γ:频率为每秒钟内正弦波振动次数,其大小决定于波源,与传插介质无关,以周数/秒表示,单位为Hz(1Hz=1周·秒-1) v: 波的传播速度,它不是常数,随传播介质而改变。但是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都约为3.0×1010cm/s, (V=C=3.0×1010cm·s-1),因此在真空或接近真空介质中传播辐射,其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则为:λ=C/γ。 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学说,1905年爱因斯坦引用普朗克的量子论理并加以推广,提出了光子学说,认为辐射能的最小单位是光子,光子的能量E等于普朗克常数与频率辐射的乘积,即E=hγ。 h: 6.62×10-34丁·S-1E:J或ev(1ev=1.60×10-19J) 显然辐射以一个光子的能量表示粒子的概念,而辐射的频率则是波动的概念,从而将辐射的波动和粒子理论联系起来。 2. 电磁波谱 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称为电磁波谱。电磁波谱能量很宽,从几百万电子伏特的宇宙射线到10-9ev的无线电波和核磁共振谱,在波长和频率上相差15个数量级(见书中表),其波长范围几乎全部区域的辐射,都建立了特殊的应用,而在可见谱区的仪器则最简单. 紫外(包括远紫外和近紫外,波长范围10-400nm),可见(λ范围400-780nm)及红外(包括近、中和远红外波谱区λ范围780nm-1000μm)合称光学光谱区。电磁辐射和物质作用产生许多不同的现象,如发射、吸收、发光、散射、反射、折射等。其中主要讨论辐射的吸收和发射。 2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精)

姓名:封德军指导老师:陶明 学号:1004010026 班级:2010级化学专业 一、实验目的: 1、初步熟悉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熟悉测绘吸收光谱的一般方法。 3、学习如何选择分光光度分析的实验条件 二、实验原理 : 1、在 pH =2~9 的溶液中, 邻二氮菲 (phen 与 Fe 2+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 反应方程式为:2Fe 3++2NH2OH.HCl → 2Fe 2++N2+H2O+4H++2Cl+, 其最大吸收峰在 515nm 处。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A=Kbc,溶液中浓度与其吸光度之间具有直线关系, 可用标准曲线法测定。 三、实验步骤: 1、用吸量管吸取 0.0ml 和 5ml 铁标准使用液分别注入两个 50ml 容量瓶中,加入 1ml 盐酸羟胺溶液, 摇匀。再加入 2ml 领二氮菲水溶液, 5ml 醋酸钠水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10min 。 2、取两支 1cm 比色皿, 先用蒸馏水清洗 2-3次再用试液润洗 3-4次, 分别将配好的铁标准使用液注入比色皿, 并用镜头纸拭去光洁面的试液。以试剂空白(即 0.0ml 铁标准溶液为参比溶液,调节分光光度计使其在参比溶液中透光率为 100%。在 440-570nm 之间,每隔 10nm 测一次吸光度,最后测的在510nm 附近吸光度最大。在最大吸收峰附近, 每隔 5nm 测量一次吸光度, 即在 505nm 与 515nm 处分别测量一次吸光度。 3、显色剂用量的确定:在 7 只 50 ml 容量瓶中,各加 10ml 铁标准溶液和 20ml 盐酸羟胺溶液, 摇匀。分别加入 0.2, 0.4, 0.6, 0.8, 1.0, 2.0, 4.0 ml 邻二氮菲溶液,再各加 5.0 ml 乙酸钠溶液,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10min, 以水为参比,在选定波长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以显色剂邻二氮菲的体积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光度-显色剂用量曲线,确定显色剂的用量。 4、铁标准曲线的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明确其检查法的操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 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操作 责任:质检室主任、化验员。 内容: 1简述: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收度,然后用对照品或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该物质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其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处该物质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等发色基团,均可在近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850nm)产生吸收。通常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朗伯-比尔(Lambert -Beer )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Ecl T A ==1lg 式中: A 为吸光度 T 为透光率 E 为吸收系数 c 为溶液浓度 l 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 )为1%(g /ml ),光路长度(l )为lcm ,相应的吸光度即为吸收系数,以1%cm 1E 表示。若溶液的浓度(c )为摩尔浓度(mo1/L ) ,光路长度为lcm 时,则相应有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2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两种光源,即氘灯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两种,棱镜多用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0nm 波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 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光栅系将反射或透射光经衍射而达到色散作用,故常称为衍射光栅,光栅光谱是按波长作线性排列,故为匀排光谱,双光束仪器多用光栅为色散原件。 检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两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依据其结构和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两类。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有些仍为手工操作,即固定在某一波长,分别测量比较空白、样品或参比的透光率或吸光度,操作比较费事,用于绘制吸收光谱图时很不方便,但适用于单波长的含量测定。双光束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一、实验原理 邻二氮菲(phen)和Fe2+在pH3~9的溶液中,生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 物Fe(phen) 32+,其lgK=21.3,κ508=1.1 ×104L·mol-1·cm-1,铁含量在0.1~6μg·m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其吸收曲线如图1-1所示。显色前需用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将Fe3+全部还原为Fe2+,然后再加入邻二氮菲,并调节溶液酸度至适宜的显色酸度范围。有关反应如下: 2Fe3++2NH2OH·HC1=2Fe2++N2↑+2H2O+4H++2C1- 图1-1 邻二氮菲一铁(Ⅱ)的吸收曲线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即可计算试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721或722型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0.1 mg·L-1铁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702 0 g NH4Fe(S04)2·6H20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和20 mL 1:1H2S04溶液,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10-3 moL-1铁标准溶液可用铁储备液稀释配制。 (3)100 g·L-1盐酸羟胺水溶液用时现配。 (4)1.5 g·L-1邻二氮菲水溶液避光保存,溶液颜色变暗时即不能使用。

(5)1.0 mol·L-1叫乙酸钠溶液。 (6)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步骤 1.显色标准溶液的配制在序号为1~6的6只50 mL容量瓶中,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0.20,0.40,0.60,0.80,1.0 mL铁标准溶液(含铁0.1 g·L-1),分别加入1 mL 100 g·L-1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 min,再各加入2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5 mL 1.0 mol·L-1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吸收曲线的绘制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 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溶液(1号)为参比,在440~560 nm之间,每隔10 nm测定一次待测溶液(5号)的吸光度A,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而选择测定铁的最 大吸收波长。 3.显色剂用量的确定在7只50 mL容量瓶中,各加2.0 mL 10-3 mol·L-1铁标准溶液和1.0 mL 100 g·L-1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 min。分别加入0.2, 0.4,0.6,0.8,1.0,2.0,4.0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再各加5.0 mL 1.0 mol·L-1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水为参比,在选定波长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以显色剂邻二氮菲的体积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光度-显色剂用量曲线,确定显色剂的用量。 4.溶液适宜酸度范围的确定在9只50 mL容量瓶中各加入2.0 mL10-3 mol·L-1。铁标准溶液和1.0 mL 100 mol·L-1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 min。各加2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然后从滴定管中分别加入0,2.00,5.00,8.00,10.00,20.00,25.00,30.00,40.00 mL 0.1 mol·L-1NaOH溶液摇匀,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测量各溶液的pH。 以水为参比,在选定波长下,用1 cm吸收池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绘制A —pH曲线,确定适宜的pH范围。 5.络合物稳定性的研究移取2.0 mL 10-3 mol·L-1铁标准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 100 g·L-1盐酸羟胺溶液混匀后放置2 min。2.0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和5.0 mL 1.0 mol·L-1。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水为参比,在选定波长下,用1 cm吸收池,每放置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溶液的吸光度。

(完整word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简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 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该物质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其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处该物质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等发色基团,均可在紫外区(200~400nm )或可见光区(400~850nm )产生吸收。通常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 。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朗伯-比尔(Lambert-Beer )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A=log T 1=ECL 式中 A 为吸光度; T 为透光率; E 为吸收系数; C 为溶液浓度; L 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 )为1%(g/ml ),光路长度(L )为lcm ,相应的吸光度即为吸 收系数以%11cm E 表示。如溶液的浓度(C )为摩尔浓度(mol/L ),光路长度为lcm 时,则相应有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2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

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氘灯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二种,棱镜多用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Onm波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光栅系将反射或透射光经衍射而达到色散作用,故常称为衍射光栅,光栅光谱是按波长作线性排列,故为匀排光谱,双光束仪器多用光栅为色散元件。 检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二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依据其结构和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二类。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有些仍为手工操作,即固定在某一波长,分别测量比较空白、样品或参比的透光率或吸收度,操作比较费时,用于绘制吸收光谱图时很不方便,但适用于单波长的含量测定。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藉扇形镜交替切换光路使分成样品(S)和参比(R)两光束,并先后到达检测器,检测器信号经调制分离成两光路对应信号,信号的比值可直接用记录仪记录,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操作简单,测量快速,自动化程度高,但作含量测定时,为求准确起见,仍宜用固定波长测量方式。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3.1 波长准确度 3.1.1 波长准确度的允差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允许误差,紫外区为±1.0nm,500nm处±2.0nm,700nm处± 4.8nm。 3.1.2 波长准确度检定方法 3.1.2.1 用低压汞灯检定关闭仪器光源,将汞灯(用笔式汞灯最方便)直接对准进光狭缝,如为双光束仪器,用单光束能量测定方式,采用波长扫描方式,扫描速度“慢”(如l5nm/min)、响应“快”、最小狭缝宽度(如0.lnm)、量程0~100%,在200~800nm范围内单方向重复扫描3次,由仪器识别记录各峰值(若仪器无“峰检测”功能,必要时可对指定波长进行“单峰”扫描)。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doc

实验二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方法; 2.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性能及使用方法。 》 二、实验原理 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在pH=2~9的条件下,二价铁离子与试剂生成极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稳K lg =,摩尔吸光系数510 =11000 L·mol -1·cm -1。 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 4Fe 3++2NH 2OH →4Fe 2+ + N 2O + 4H ++ H 2O 测定时,控制溶液pH =3较为适宜,酸度高时,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二价铁离子水解,影响显色。 : 用邻二氮菲测定时,有很多元素干扰测定,须预先进行掩蔽或分离,如钴、镍、铜、铅与试剂形成有色配合物;钨、铂、镉、汞与试剂生成沉淀,还有些金属离子如锡、铅、铋则在邻二氮菲铁配合物形成的pH 范围内发生水解;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1.醋酸 钠:l mol·L -1; 2.氢氧化钠: mol·L -1; 3.盐 酸:2 mol·L -1;、 * 4.盐酸羟胺:10%(临时配制); 5.邻二氮菲(%):邻二氮菲溶解在100mL1:1乙醇溶液中。 6.铁标准溶液 (1)10-4mol·L -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961g (NH 4)2 Fe (SO 4)2· 6H 20于烧杯中,用2 mol·L -1盐酸15 mL 溶解,移至500 m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再准确稀释10倍成为含铁10 - 4mol·L -l 标准溶液。 (2)10 μg·mL -1(即 mg·mL -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3511g (NH 4)2 Fe (SO 4)2·6H 20于烧杯中,用2 mol·L -l 盐酸15 mL 溶解,移入500 m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再准确稀释10倍成为含铁10 ug·mL -1标准溶液。 ) 如以硫酸铁铵NH 4Fe(S04)2·12H 20配制铁标准浴液,则需标定。 7.仪器 分光光度计及l cm 比色皿。 四、实验步骤 1.吸收曲线的绘制 用吸量管准确吸取10-4 mo1·L -l 铁标准溶液10 mL ,置于50 mL 容量瓶中,加人10%盐酸羟胺溶液1 mL ,摇匀后加人1mol·L -l 醋酸钠溶液5 mL 和%邻二氮菲溶液3 mL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分光光度计上,用l cm 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