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景观设计

交通景观设计
交通景观设计

交通景观设计

1.道路绿化的作用及功能:

1)保护生态环境:(1)增加庇荫,调节气温,改善小气候;(2)释氧固碳,净化空气,促进碳氧平衡;(3)吸收有害物质;(4)滞尘降尘,过滤有害物质;(5)

减弱噪声;(6)杀菌消毒

2)组织道路交通3)组织城市景观4)体现城市文化5)提供防灾功能

2.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1)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2)与道路使用者的要求相适应

3)考虑综合效应与可持续发展4)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应防止出

现视觉污染5)生态性,协调性,服务和谐性

3.市花,市树:重庆-黄桷树,山茶花;

4.城市道路的特点:

1)道路交叉点多,区间段短,交通流速较低,通行能力较小

2)交通组织比较复杂,在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时,对道路上行人和公共交通车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出现各种交通相互交织,容易形成不安全或造成突出的单向交通3)城市道路除满足城市交通,排水,埋设工程管线,通风,日照,防火,逃难的要求以外还要反映城市风貌,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因此功能较高

4)现代城市的道路必须满足交通方便安全和快速的要求,故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要求较高

5.城市绿地连接时的两种方式:

6.道路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1)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2)要满足植物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3)保护古树名木4)要使道路绿地景观系统化

5)要立足于环境改善和保护6)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行业标准

7.影响城市大气污染的因素:降水,大气湍流,风,

8.街谷:

1)街谷的高宽比(h/w)与街谷污染浓度的关系

当h/w大于0.5时,随其加大,污染降低,增大到1以上,保持相对稳定,比值为1是临界值,街谷污染浓度最低

2)街谷高度比(h2/h1)与街谷污染浓度的关系

上风建筑高度为h1,下风建筑高度为h2,h2/h1〈1,随比值下降,污染浓度下降。

递降型:比值〈1,平行型:比值=1.25,递升型:比值〉1.5

污染浓度:递降型背风侧〉递降型迎风侧;平行型背风侧〉平行型迎风侧〉递升型背风侧〉递升型迎风侧

9.影响景观设计的要素:社会,人文,生态。(地形地貌,道路设计,植被,水体,铺装和设施景观)

10.终南山隧道:

1)隧道内部处理,景观营造

隧道内的照明实行白天、夜间以及白天洞外天气条件有级调控,在隧道入口段、过渡段、出口段根据不同亮度要求设置加强照明。在距检修道0.8米处,还设有诱导灯,采用LED光源。诱导灯为琥珀色,间距10米,其中每40米为一盏疏散指示灯,在火灾状态下可指示人员安全快速逃离现场,每120米,为一盏蓝色诱导灯,帮助司机与前车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特殊灯光带,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保证行车安全。通过不同的灯光和图案变化,可以将特长隧道演化成几个短隧道,从而消除驾驶员的焦虑情绪和压抑心理。

11.道路透视图:

1)检验道路线形是否与环境协调

2)主要应用:判断道路平纵,判断道路线形是否与环境协调,判断桥梁,隧道是否与风景协调

12.交通标示警示牌不同颜色红蓝黄有什么区别:

红色很醒目,使人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兴奋感和刺激性.红色光光波较长.不易被尘雾所散射,在较远的地方也容易辨认,即红色的注目性非常高,视认性也很好,所以用其表示危险、禁止和紧急停止的信号.

蓝色的注目性和视认性虽然都不太好,但与白色相配合使用效果不错,特别是在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较明显,因而被选用为指令标志的颜色.

黄色.黄色对人眼能产生比红色更高的明度.黄色与黑色组成的条纹是视认性最高的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被选用为警告色.

绿色的视认性和注目性虽然不高.但绿色是新鲜、年轻、青春的象征.具有和平、永远、生长、安全等心理效应.所以用绿色提示安全信息.

13.平面构图植物搭配的几种形式:图案式,混合式,自然式

14.景观设计中选择植物的特点:耐旱,少修剪,耐虫

中央分隔带内植物选择特点:高度适当,耐旱,少修剪,耐虫

15.近景,中景,远景

近景:配合城镇近期发展建设的,城市与乡镇景观假设,如公园,广场,街道,滨水带,住区环境

中景:配合城镇化进程的,城乡总体格局营造,城市绿化系统,乡村景观,风景旅游地保护建设,生态湿地,水体净化,屋顶绿化等绿色基础建设

远景: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级公园和旅游区,国土区域,城乡绿色网络的保护恢复建设等时空范围工作

16.交通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1)按照平面构图来说:图案式,自然式,混合式

2)按照树种来划分:纯林式,混交林式

17.交叉口的绿化用地:中心岛,安全岛,导向岛立体交叉绿岛的特点

中心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多呈圆形,起着回车及约束车道,限制车速和装饰街道的作用,主要功能是组织环形交通,其绿化宜以低矮的植物组成简洁的花坛以免影响视线

安全岛:较宽的街道上,在道路中央可作短时间停留,为避开车辆使行人能安全过街而设的高出机动车路面的地方,岛上留出行人停留的部分进行铺装,其他部分可种植花草或铺草坪导向岛(交通歧化岛):绿地是在道路交叉口及附近的直行和转弯车道之间的绿化地块。其功能是引导行车方向,约束车道,使车辆减速转弯并保证行车安全,绿化布置常以草坪花坛为主

立体交叉绿岛: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和的绿化用地

18.公路在绿化的时候起美化公路的作用

19.公路路线对风景资源的利用(公路路线怎么利用沿线风景)

1)公路线形设计要求道路线形连续、均衡、平纵组合合理及视距良好。公路线形要能够自然诱导驾驶员视线,并为驾驶员提供必要的反应时间与空间,保障驾驶员安全与舒适。2)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公路所经区域往往具有不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植物物种选择及类型搭配时,应充分结合利用当地特色,利用现有的风景名胜、遗迹、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追求艺术美学与综合功能的协调。

3)以人为本,注意乘车人员感受。公路景观设计应注重视觉比例的协调,还要充分考虑视觉空间大小、安全设施的色彩及大小、道路感觉的多样性、视觉导向和视觉连续性等交通心理因素。

4)兼顾舒适性与安全性。行车舒适是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目标,研究表明,驾驶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警觉性和舒适性与公路景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保证交通安全是提高舒适性的前提。所以,保障交通安全是进行公路景观设计的基础。因此,公路景观设计应兼顾行驶舒适性与安全性。

5)生态环境符合性原则。公路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景观设计,不是小型园林作品,所以,必须符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客观规律。

6)经济与实用原则。要求从经济、实用的原则出发,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7)保护与发展原则。公路景观设计应长远规划,考虑保持长期的自然与经济效益,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原有遗迹、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和各种动植物。在保护原有风景的同时,公路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也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8)公路使用植物的目的是要把公路结合到景观中去,那么进行设计必须要按照与该地区的植物生长情况、地形以及公路上车流的速度等在相应的规模上进行。沿着路线种植的植物应按照车速比例设计其种植规模,同时为了保证景物在视线中的停留时间,公路两侧林带之间的间隙也必须与车辆行驶速度相称。

9)由于路线要克服地形起伏带来的高差变化,不可避免的路基填挖将对地形产生严重的切割破坏,使道路在所经区域的大环境中刺目地凸现出来。路旁植树和植草不仅能有效地遮挡工程对地形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使道路与环境融为一体,给驾驶者以自然、舒适的线形和景观,而且用植被覆盖了填挖产生的地形裸露面,对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提供了条件。20.道路景观设计的三个阶段具体内容和要求:

1)现状调查:基础资料的收集与现状探查;熟悉相关条例,设计要符合国家规范和行业的法令,并与各个城市绿地系统相衔接,设计人员要掌握规范和条例,做到心中有数并严格执行。

2)方案设计:根据道路的交通,景观,文化三方面的功能定位关系来确定设计理念,确定主要功能,兼顾次要功能,使设计最符合该道路的实情和长远发展要求。

植物选择,植物配置以及植物栽植技术方法与措施。

3)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以指导施工为目的的一系列图纸和说明,要求完整,详尽,科学,合理,其文件编制应包括区位图,总平面图,分段平面图,标准段平面图,种植平面图,放线图,竖向设计图,设计说明。

21.景观评价:

1)对城市景观现状进行评价(评估),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根据评价的着眼点不同,可以将城市景观现状评价分为三类:

体验性评价

着眼于市民对于城市景观质量体验的评价。其中可分为市民(或专家)对于城市景观体系的一般体验性评价和对于特定城市景观的视觉美感评估。其成果多为描述性的定性评价。

技术性评估

着眼于评价主体在城市生活中的适宜程度的评价。与之伴随的通常有一系列的技术性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这些指标是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的经验值。

综合性评估

着眼于城市景观资源之整体价值评估,以确定城市整体风貌和发展方向。体验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通常都要在对于城市景观现状的综合性评价中运用到。这种评估的结果,大都是一系列的综合指数值

2)四个要素对于景观评价的影响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09T14:42:03.7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付丽娜 [导读] 机动车在市场上的保有量的增加,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正常现象,交通问题的产生也越来越多。 黑龙江省宏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肇东市 151100 摘要: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复杂而精细,本文简要介绍了道路与交通工程分析的作用、目的和步骤,对模型的建立和运行以及如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分析;总结;依据 前言 机动车在市场上的保有量的增加,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正常现象,交通问题的产生也越来越多。引起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的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失衡,所以需要针对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和解决。 1 基本概念 1.1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复杂而庞大,在规划、设计和修建时往往要涉及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而营运管理中每天都关联着数千辆车辆直接或问接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工程系统分析是探讨规划、设计、修建和营运管理工程系统的方法,其任务就是为管理部门提供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选择最佳方案的分析工具。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就是针对道路与交通工程规划、设计、修建和营运管理问题的特点综合系统分析方法论、优化技术、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方法和决策理论等学科知识,进行资源配置和方案选择的方法。 1.2 工程系统分析的步骤。系统分析作为决策者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决策者改善政策、制定质量以及实施有效领导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其基本步骤如下: (1)明确目标:在进行系统分析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系统和系统范畴进行明确定义,清楚了解系统的环境以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接着就是对反映系统行为、性能或者性状的数据进行大量采集,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对现有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时,通过数据分析的利用加以实现;完成评价后,应该调查并预测现有系统当下和将来的需求,并与现有的系统实际状态和使用系能进行类比,进一步使得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内容和范围都有所确定。根据这些分析依据来对现有系统开展价值分析,讨论后确定接受度高且实现性强的系统整改的目标和目的。 (2)可选方案的提出:按照系统的问题和所定的目标及目的对多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筛选,多次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从众多改进法方案中筛选出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3)选择方案的分析评价:在上一个步骤中已经完成了各项方案的分析,因此这时应该依据按照表征系统的行为、性状和特征模拟所得到的一个或数个模型细致的技术、经济政治可行性分析,对系统实施后的各种状态进行计算分析。 (4)方案的选择与决策:完成系统分析后,系统分析员需要将结构化分析结果用概述的形式传给决策者,说明评定指标和标准,表明系统目的和目标的确立依据,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并对各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在讨论中系统分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5)方案实施和反馈:系统分析结果的验证是在确定方案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需要进行的基本步骤,验证的结果是分析方法和分析选用参数修整完善的基本依据,后期新方案和性政策推荐可以以此为构建基础并适时推出。 1.3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道路与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修建和后期运作管理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对象。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法、系统分析方法论、技术优化、决策理论等相结合就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方案的选择的依据基础。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庞大而复杂,投入甚大,各管理部门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解决方案的选择是工程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 2 模型的建立与运行 模型是将系统和问题的全貌以立体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的一种工具,通过直观的呈现各种问题来加强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分析过程中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模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分析员能够根据具体模型来分析各种各样的变量、因素以及关系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通过分析来推测可能对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性状、性能等,进一步对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方案进行必要的完善。所以,模型的建立是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重中之重,其建立和运行步骤如下:初步设计、根据现有数据初步证实、通过模型预测新情况、根据实际偏差改进模型。 3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3.1 线性规划与图论。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的一个分支,运筹学会通过运用图解法、人工变量法、单纯形法等求解方法来将所分析的问题具体呈现出来。通常情况下,使用线性规划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最省资源的方式完成工作;第二个目的是根据被限定的资源,采用最佳方案经济有效地完成任务。 同时,作为运筹学另一个分支的图论则是以“图”的形式来反映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系统以及管理问题,其最优结果通过数学方法求得。通过情况下,要分析完成某项任务的最少时间、最省费用、最短距离等,都可以通过图论的方法来进行。 3.2 网络技术。这里所说的网络技术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网络技术不同,作为图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的表示方法有箭线图和顺序图,主要工作第一步是对承接的工作展开项目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绘制出与预期要求相符的网络图,若通过分析绘制得到的网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目标,分析人员就可以结合时间、资源、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对原图进一步调整优化,以达到最终的满意效果,在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网络技术。 3.3 预测与决策。预测与决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预测是以某件事物的历史资料为依据,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推来对该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对估计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再调对人们的行动进行调节引导;而决策则是指在众多可选方案中选择出可行性最佳的执行方案。 3.4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在道路工程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用到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评价是对成本和效益动态计算并最终得出定量评价依据的一种手段,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有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来说明某个方案的优劣。

交通景观设计

交通景观设计 1.道路绿化的作用及功能: 1)保护生态环境:(1)增加庇荫,调节气温,改善小气候;(2)释氧固碳,净化空气,促进碳氧平衡;(3)吸收有害物质;(4)滞尘降尘,过滤有害物质;(5) 减弱噪声;(6)杀菌消毒 2)组织道路交通3)组织城市景观4)体现城市文化5)提供防灾功能 2.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1)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2)与道路使用者的要求相适应 3)考虑综合效应与可持续发展4)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应防止出 现视觉污染5)生态性,协调性,服务和谐性 3.市花,市树:重庆-黄桷树,山茶花; 4.城市道路的特点: 1)道路交叉点多,区间段短,交通流速较低,通行能力较小 2)交通组织比较复杂,在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时,对道路上行人和公共交通车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出现各种交通相互交织,容易形成不安全或造成突出的单向交通3)城市道路除满足城市交通,排水,埋设工程管线,通风,日照,防火,逃难的要求以外还要反映城市风貌,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因此功能较高 4)现代城市的道路必须满足交通方便安全和快速的要求,故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要求较高 5.城市绿地连接时的两种方式: 6.道路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1)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2)要满足植物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3)保护古树名木4)要使道路绿地景观系统化 5)要立足于环境改善和保护6)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行业标准 7.影响城市大气污染的因素:降水,大气湍流,风, 8.街谷: 1)街谷的高宽比(h/w)与街谷污染浓度的关系 当h/w大于0.5时,随其加大,污染降低,增大到1以上,保持相对稳定,比值为1是临界值,街谷污染浓度最低 2)街谷高度比(h2/h1)与街谷污染浓度的关系 上风建筑高度为h1,下风建筑高度为h2,h2/h1〈1,随比值下降,污染浓度下降。 递降型:比值〈1,平行型:比值=1.25,递升型:比值〉1.5 污染浓度:递降型背风侧〉递降型迎风侧;平行型背风侧〉平行型迎风侧〉递升型背风侧〉递升型迎风侧 9.影响景观设计的要素:社会,人文,生态。(地形地貌,道路设计,植被,水体,铺装和设施景观) 10.终南山隧道: 1)隧道内部处理,景观营造 隧道内的照明实行白天、夜间以及白天洞外天气条件有级调控,在隧道入口段、过渡段、出口段根据不同亮度要求设置加强照明。在距检修道0.8米处,还设有诱导灯,采用LED光源。诱导灯为琥珀色,间距10米,其中每40米为一盏疏散指示灯,在火灾状态下可指示人员安全快速逃离现场,每120米,为一盏蓝色诱导灯,帮助司机与前车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特殊灯光带,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保证行车安全。通过不同的灯光和图案变化,可以将特长隧道演化成几个短隧道,从而消除驾驶员的焦虑情绪和压抑心理。 11.道路透视图:

交通数据获取及分析

交通数据获取及分析 随着国内汽车的保有量快速增加,交通事故率也随之上升。其中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段的城市拥堵和交通事故,尤为突出。及时、高效发现城市交通道路上存在的一系列的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时交通检测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并且在城市上下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情况已经成为当代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文章首先对交通数据的背景和意义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国内外交通数据获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接着对交通数据获取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不同的交通数据收集方法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优化。 标签:交通监测;交通数据;分析;获取 Abstract:With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omestic cars,the traffic accident rate is also rising. Among them,urban congestion and traffic accidents during the rush hour are especially prominent. Timely and efficient detection of traffic jams and traffic accidents on urban roa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the field of traffic detection. And in the rush hour in city commuting,traffic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s 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raffic data,and then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ffic data acquisi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n the traffic data acquisition methods are analyzed in detail,and the shortcomings of different traffic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are pointed out and optimized. Keywords:traffic monitoring;traffic data;analysis;acquisition 1 概述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众所周知,因一系列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而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1],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话题,它们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是难以估计的[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在全世界所有范围类20-45年龄段的死亡人数当中,由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了其中的50%以上[3][4]。在这份资料中显示,尤其是在我国,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日均死亡人数可以和一架普通客机的载客数量等同,死亡人数远远高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突发的交通事故不但会使道路交通拥堵,造成居民出行时间的消耗。而且也会使驾驶人员或者行人以及周围建筑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5][6]。根据一份资料显示,我国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重庆等大型拥堵城市每个月因为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20亿人民币以上。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尤为严重[9][10][11][16]。 综上所述,本文将以对交通状态监测与预测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以较低的成本为交通管理者和交通出行者提供更为及时、可靠和有预见性的决策依据,其研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分析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总体规划,及土壤、气候、地质条件。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4、对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勘察。 第二部分绿地景观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充分考虑实地实情,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结合。 二、设计原则 1、环境分析:泾渭新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降水偏多;夏季炎热多雨,但伏天降水偏少,温度高,蒸发量大;初秋时期多连阴雨,晚秋天晴气爽。本区全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最冷一月平均气温0.4摄氏度,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6.4摄氏度。泾渭新城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土壤,PH值为8.38。 2、设计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有利因素,通过群落式的植物布局、标志和景观小品点缀其中、远借外景等手段,注重空间的开合变化和整体形象;使规划道路两侧在充实绿化、美化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集观赏、观光、生态防护等为一体,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并举,既展示泾渭新城的人文景观、新兴工业文化和经济发展形势,又以大手笔、小尺度的设计手法呈现西金路等五条路段和15米宽绿化带作为泾渭新城主干道的综合景观风光带。通过磅礴的气势、明快的节奏、鲜艳的色彩表达出泾渭新城诚挚、热烈的迎宾之情。 3、设计指导思想:以创造特色鲜明的景观形象为目标,以环境绿化基础,结合泾渭新城的主体环境和项目具体现状条件,在充分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景观知识和园林工艺,挖掘地域特色内涵,客观分析人的视觉感受,注重景观尺度的变化和处理手法的多样性,生态性和现代性相结合,巧于因借、富于变化、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将项目涉及五条路段XXXXX的“形象绿道”、“迎宾绿道”、“生态绿道”的目标,从而激发海内外宾客来此投资创业的热情及本地游客休闲、游憩的良好场所。 4、规划原则: (1)“生态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主旨原则:总体景观方案设计,应符合泾渭新城规划发展的特色并结合考虑其他已设计路段统一考虑,并突出本次规划的“生态性、现代性”的设计原则,注重现代人的审美感受和时代特色,同时注意吸收生态性景观绿化种植之精华,使道路绿化在简洁流畅,富有节奏的现代氛围中又具有生态性的气息,创造具有现代性的生态景观道路。

园林景观设计——(道路篇)

园林景观设计道路概论 摘要:本文对园林绿地中道路规划原则、布局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实际,详细论证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大量收集与查阅资料、文献,从理论上详细论证与探讨园路在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为园林绿地景观的规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①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②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③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④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2、功能与特点 2.1 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2 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道路交通事故大数据挖掘分析报告

国外交通事故大数据挖掘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车速的提高及交通量的增长,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交通事故大数据挖掘分析,k-means聚类分析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交通事故的趋势和模式,找出事故频发的路段和引发事故的原因以及事故频发的高峰期,以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改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 关键词:交通系统、k-means聚类、Apriori算法

Abstract:recent years,as the improvement of speed of vehicle and growth of traffic volume,road traffic accidents is on the rise every year.based on data mining and analysis of traffic accidents big data,K-means cluster analysis and Apriori association rules analysis traffic accident tendency and pattern.find out frequent accident sections and the cause of accident and peak hours,base on data analysis result,improve the traffic situation,reduce tarffic accident,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affic system. Key words:transportation system、k-means cluster、Apriori algorithm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实验1

实验一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应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掌握WinQSB软件绘制计划网络图,计算时间参数,求关键路线;同时,学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工期及工序关系,为每个工序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关键路径。通过对关键路径的时间压缩和对非关键工序的资源调配,达到压缩工期和资源平衡的目的。 三、实验内容 网络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每人一台计算机、WinQSB软件 五、实验步骤 例题1:某项工程由11项作业组成(分别用代号A,B,……,J,K表示),其计划完成时间及作业间相互关系如表7-1所示,要求编制该项工程的网络计划并计算其时间参数。 表7-1 实验操作步骤 1、运行“PERT_CPM”,出现图1所示界面 图1 2、运行file菜单下的new problem 命令,出现图2所示界面。

图2中各项目含义: Problem Type(问题类型)如下: Deterministic CPM : 确定型关键路线法 Probabilistic PERT : 概率型网络计划技术 Data Entry Format ——选择数据输入是以矩阵或图形输入 Select CPM Data Field ——Normal Time 正常时间 Crash Time 赶工时间 Normal Cost 正常费用 Crash Cost 赶工费用 3、求例1,则①Problem Title 后给文件命名,Number of Activities 后给出作业数‘11’,Time Unit 后给出时间单位‘day ’,②Problem Type 选择’Deterministic CPM ’,③ Select CPM Data Field 选’Normal Time ’,④ 输入界面如图3所示,OK 确定后出现输入矩阵如图4 所示, 图2 图3

道路景观设计word版

道路景观设计 1、构成道路景观的要素 (6部分) (1)道路:道路本体,道路植栽,道路附属物,道路占用物; (2)沿街:建筑物,广告牌,围合屏障,空地; (3)远景:自然要素,人工要素; (4)人的活动:步行者,自行车,汽车; (5)地下部分:交通设施,商业设施,能源、通信设施,排水设施; (6)变动因素:季节,气候,时间; 2、道路景观的三种比例 (1) Ds/Dc及Ds/D步行道与车行道幅宽比; (2)道路幅宽D与沿街建筑高度H的比例(D/H); (3)道路延长与道路幅宽的比例(D/ L); 3、形式美的规律 (1)比例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 (2)节奏与韵律 指物体元素有规律地重复或有秩序的发生,就会形成韵律。 节奏是客观事物运动的重要属性,是一种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方式。 韵律是一种协和美的格律,“韵”是一种美的音色,“律”是规律,它要求这种美的音在严格的旋律中进行。 (3)和谐(多样统一) 各要素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线条、动静、质感及比例等,即要有一定的变化来显示多样性,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4)对比 指各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 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 (5)对称 对称又称“对等”,是事物中相同或相似形式因素之间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是平衡法则的特殊形式。 (6)尺度 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种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7)均衡 均衡是一种等量不等形的组合形式。均衡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各种分量进行配置和调整,从而使整体达到平衡的状态,它在表现形式上比对称有更宽的自由度。 (8)调和 指保持差异跳跃性强的同时强调共性,调和强调统一。 4、常用的造景方法 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障景、点景。 (1)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2)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对景;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改善乘车环境,另一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道路交通景观总体地分析和了解,探讨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的基本定义,以及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道路交通的景观设计,加强其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运用的目的。结果表明随着道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展开,道路沿线的环境景观问题日益突出,建立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及评价理论显得十分迫切。 关键词:道路景观景观设计交通环境以人为本 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而且要求改善乘车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给乘客以精神上美的享受,所以对城市道路景观的研究变得日益迫切。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已经有100 年了,它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学科,然而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没有被学术工程界完整地接受和理解,我们对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理论也一直缺少深入的研究。开展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无论设计内容或设计手段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现有的研究也仅限于对城市道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地进行绿化美化方面的探讨,全面系统地道路景观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与关注。 国外的道路景观行业,对于道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景观绿化非常重视,已由以往的普通绿化发展到目前的生态道路或景观生态绿化。它强调道路景观应综合考虑生态功能、景观美化功能、同周边环境协调功能、交通附属设施功能等多方面的完美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城市道路景观理论的研究上已逐渐成熟,经过经济迅猛发展之后,都已经转到对以往忽视的环境生态问题,生活品质问题的研究上,他们注重从人的行为活动、环境心理出发,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道路景观环境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 学院:应用数学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张琪 学号:1117020102

一.背景 汽车的发明使用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以其特有的优越性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捷,但同时,它也给人类带来了道路交通事故等负面效应。由于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流量急剧增大,造成车辆与道路比例的严重失调,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伤亡人数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当今世界面临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困扰,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为交通事故所烦恼,道路交通事故问题已成为深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所以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研究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数据的收集 2.1 关于中国交通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 1.你对目前中国交通安全状况有何看法? A很好B一般C糟糕 2你认为中国最近几年交通事故频繁吗? A频繁B较多C一般 3你认为交通知识主要由谁来灌输? A老师B家长C交警 4你认为中国在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方面全面吗? A全面B不全面C不清楚 5你认为中国政府在处理交通事故方面做得够了吗? A够了B不够C不清楚 6你认为机动车哪些行为对交通安全影响大? A乱闯红灯B强行抢道C车辆乱停 7你认为行人及非机动车哪些行为对交通安全影响大? A乱闯红灯B乱穿马路C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 8哪类车辆交通违章较突出? A电动车B出租车C摩托车 9你认为造成交通安全意识差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缺乏交通安全意识B缺乏交通安全知识 C缺乏交通安全责任感D存在侥幸心理 E存在麻痹思想F没有交警的监督 G惩处违法行为力度不够

10.你认为今后中国的交通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可多选) A机动车的性能和质量B逃生设施 C服务质量D基础设施及环境的舒适度 E监管体质F配套法律 G事故处理能力 2.2 为了简便地了解关于交通事故方面的相关内容,在网站上找到了以下的统计数据。 表1 1995-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表

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景观设计 1、构成道路景观的要素(6部分) (1)道路:道路本体,道路植栽,道路附属物,道路占用物; (2)沿街:建筑物,广告牌,围合屏障,空地; (3)远景:自然要素,人工要素; (4)人的活动:步行者,自行车,汽车; (5)地下部分:交通设施,商业设施,能源、通信设施,排水设施; (6)变动因素:季节,气候,时间; 2、道路景观的三种比例 (1)Ds/Dc及Ds/D步行道与车行道幅宽比; (2)道路幅宽D与沿街建筑高度H的比例(D/H); (3)道路延长与道路幅宽的比例(D/ L); 3、形式美的规律 (1)比例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 (2)节奏与韵律 指物体元素有规律地重复或有秩序的发生,就会形成韵律。 节奏是客观事物运动的重要属性,是一种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方式。 韵律是一种协和美的格律,“韵”是一种美的音色,“律”是规律,它要求这种美的音在严格的旋律中进行。 (3)和谐(多样统一) 各要素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线条、动静、质感及比例等,即要有一定的变化来显示多样性,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4)对比 指各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 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 (5)对称 对称又称“对等”,是事物中相同或相似形式因素之间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是平衡法则的特殊形式。 (6)尺度 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种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7)均衡 均衡是一种等量不等形的组合形式。均衡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各种分量进行配置和调整,从而使整体达到平衡的状态,它在表现形式上比对称有更宽的自由度。 (8)调和 指保持差异跳跃性强的同时强调共性,调和强调统一。 4、常用的造景方法 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障景、点景。 (1)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2)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对景; (3)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4)障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设计题目交通系统分析应用程序设计姓名 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9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2 年7 月6 日

评语 指导教师: 2012年月日目录

1 线性归划 (3) 1.1 模型及分析 (3) 1.2 Matlab求解方法 (3) 1.3 Lingo求解方法 (4) 2 运输规划 (6) 2.1 模型及分析 (6) 2.2 Lingo求解方法 (8) 3 整数规划 (9) 3.1 模型及分析 (9) 3.2 Lingo求解方法 (9) 4 图与网络分析 (11) 4.1 模型及分析 (11) 4.2 Matlab求解方法 (11) 5 预测分析 (12) 5.1 模型及分析 (12) 5.2 R软件求解方法 (16) 5.3 Excel求解方法 (17) 6 参考资料 (18) 1 线性规划

实例:某桥梁工地用一批长度为8.4m 的角钢(数量充分多)制造钢桁架,因构造要求需将角钢截成三种不同规格的短料:2m 、3.5m 、4m 。这三种规格短料需求量分别为100根、50根、50根。试问怎样截料才能使废料最少。 1.1 模型分析 这个问题是线性规划中的截料优化问题,经过分析后可以知道该批角钢有六种截法如表1所示 钢材截取方法 表1 长度 根 数 截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m 2 2 0 0 0 4 3.5m 1 0 1 0 2 0 4.5m 0 1 1 2 0 0 废料长(m ) 0.9 0.4 0.9 0.4 1.4 1.4 所以上述问题下列数学模型来表达: x x x x x x z 4.04.14.09.04.09.0min 654321+++++= ?? ???????≥=+ +=++=++且为整数0 ,,,,,502502100422s.t.654321432531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该问题为线形规划问题,为求得最优解,下面分别用Matlab 和Lingo 求解。 1.2 用Matlab 方法求解 该问题化为标准模型如下所示。 cx z =min ?? ?? ???≤≤=≤UB LB b x A b Ax x 11s.t.. 用命令:[x ,fval]= =linprog (c ,A ,b ,A1,b1,LB ,UB )在MATLAB 中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论文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摘要: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复杂而精细,文章简要介绍了道路与交通工程分析的作用、目的和步骤,对模型的建立和运行以及如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系统 abstract: urban road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complex and delicat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oad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analysis function, the purpose and the steps, the model set up and run and how 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re introduced, summarizes the road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system analysis, the major content of urban road traffic system for analysis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1.1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复杂而庞大,在规划、设计和修建时往往要涉及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而营运管理中每天都关联着数千辆车辆直接或问接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工程系统分析是探讨规划、设计、修建和营运管理工程系统的方法,其任务就是为管理部门提供

简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简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功能区的重要结构,因此,景观设计公司不仅只是完成道路绿化就行了,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景观设计公司通过地形改造和植物种植,要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才能营造出自然优美的城市景观。 一、城市道路景观代表城市形象 道路景观都反映着城市的历史发展,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反映了城市的特色。人们对道路的感知不仅涉及路面本身,还包括道路两侧的建筑,成行的行道树、广场景色及广告牌、立交桥等。它们形成了道路景观的整体形象。 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道路的宽窄,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和指示牌,独具特色的绿化、小品、设施,以及路是穿梭的车流,这些城市道路上的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二、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因为人群是道路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所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 2.2整体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道路的设计要从地城市的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要

体现和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分析 3.1道路形式设计 城市道路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步行街和其他步行用道。交通性道路,景观设计公司要以直线和大半径的曲线为主,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和结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宽窄产生空间感受,为流动的车辆提供便利畅通的服务;步行街是交通性街道的延续,景观设计公司在设计时设置一些园林小品来增添步行道的自然情趣。 3.2广告牌、周塑小品和设施设计 提到广告总是让人反感,但广告却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公司如果将街道广告和雕塑小品结合,既增添了不少乐趣,又节省了空间。不过设计思想要轻松、自然,有趣、活泼。如将电话亭、座椅和标示牌艺术化。 3.3城市街道绿化设计 现在城市道路边都会有各种绿化带。有的是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成为城市道路设计的核心,景观设计公司一定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景观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景观设计公司,应对道路景观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但是这些更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主导一个城市的不是景观设计公司,要建设美好的城市道路景观,还需领导和景观设计公司的共同努力。

道路交通分析报告

xxx道路交通安全分析报告 xxx道路总里程125公里(其中省道7公里,县道3公里,村道115公里。长安车56辆;三轮车362辆,其中残疾三轮车81辆;摩托车1125辆。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机下乡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实施,群众购车数量急剧增加(尤其是摩托车)。由于镇辖区的道路纵横交错,道路等级低下,省道穿街而过,场镇街道更是狭窄,以街代市情况严重;交通安全的宣传不够深入,摩托车超载,无证驾驶,不佩戴安全帽等情况比较严重;村级道路的防护不到位,多数村级路未硬化,或硬化的宽度不够,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为威胁群众安全的“头号杀手”。 一、存在问题及对策。 场镇交通安全方面:xxx场镇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8000余人,近年来,由于工业园区入驻,商贸、物流增加迅速,机动车流量增加较快;xxx场镇所在地为原老街,省道203穿街而过;加之原本街道、人行道狭窄,以街代市现象突出;停车位、警示标牌缺失、车辆乱停乱放经常发生。xxx知名豆腐企业全部分布于xxx街道两侧,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xxx交通压力。由于上述原因,xxx场镇街道路段经常发生拥堵和交通事故。三年来,xxx场镇路段发生交通事故18起,10人受伤,1人死亡。 工作方向:积极通过向上级发改、交通等部门争取项目,对省道203线实施绕场镇改线工程,新建公路2公里,桥梁1座。(2)对场镇开展综合治理,大力整治临街商铺“以街代市”行为,规范小商铺行为,取缔占道经营,齐门经营,为小商贩划定

交易市场,排除交通隐患;(3)规划机动车停车位55个,设置交通警示标志12处;(4)利用各种媒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联合职能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增强驾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降低违章驾驶发生。 摩托车安全方面:由于经济发展,辖区摩托车拥有量和过境摩托车流量不断增加,由于超载驾驶、无证驾驶、不戴防护配具等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前几年我镇发生的交通事故中,与摩托车相关事故占较大比例。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伤害数据分析,2011年摩托车祸39起,占所有事故的75%。 工作方向:开办安全驾驶培训学校,每年组织境内驾驶员学习4次;镇安办与交警中队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联合执法,查处摩托车违章行为,对无证驾驶、超载驾驶、不戴护具等违章行为进行教育处理,对拖鞋驾驶、赤身驾驶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设置摩托车文明驾驶、安全驾驶劝导点,配备村(居)劝导员20名,对境内摩托车劝导上门,对过境违章摩托车进行现场劝导。 村道公路安全方面:辖区村级道路总里程115公里,由于地理位置所致,道路坡陡、弯急、路滑,交通事故频发,其中泥坯路、泥结碎石路占85%,路况较差,警示标牌缺乏,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常常出现行人滑倒,摩托车跌倒等导致的伤害事故。2011年公路与街道伤害人数达82人,其中村级道路伤害人数为47人,占57.3 %,形势较为严峻,群众对改善村道路况愿望十分强烈。 工作方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修村道路,硬化村道路,改造危桥等;(2)协调配合县交通局完成危险路段的波形护栏设置,自筹资金完成23处村道公路警示标志设置;村(居)

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分析及意义的探讨

【摘要】通过对区域干线公路交通量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全面了解各断面各时段交通流量、车速、车型等情况,为公路网布局、公路行政等级、技术等级、公路养护计划制定、公路规划建设、路面治超、交通控制、交通运营管理、公路平交、交叉口的平面设计等交通设施的设置提供依据,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和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量调查数据分析意义 交通量交通调查是指通过设备或人工对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农村公路某一路线或某一断面的机动车流量、车型、车速等数据的客观调查与记录,掌握公路网交通流的运行特征以及公路网的适应程度,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为路网适应性评价、重大社会活动影响分析、宏观政策制定、公路网规划与调整、交通运营管理及社会公众出行等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量调查分为常规调查和专项调查。常规调查是指按照规定要求定期开展的调查活动,主要包括车流量调查(比重调查)、车速调查、占有率调查、轴载调查等;专项调查是指根据专项工作需要开展的调查活动,主要包括起迄点(od)调查、通行能力调查、典型路段运行监测、典型车辆调查、重大社会活动(事件)及政策影响情况调查等。 1 交通量调查数据的获取 (1)人工观测法:通过调查人员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守候在指定的路侧,记录通过该路断面的交通量。 (2)自动计测法:利用自动观测设备对通过观测断面的机动车进行数据采集记录。 为确保采集数据的精度,应定期开展人工观测法与自动计测法数据比对工作,纠正误差。 2 交通量调查数据的类型 交通量数据分为自然数和当量数,根据时间长短分为年交通量(全年交通量总和)、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全年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月交通量总数除以当月的天数)、平均日交通量adt(观测期间的交通量总数除以观测天数)、小时交通量(日每时段段机动车通行量的总和)、实时数据(每5min统计的数据),每个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同,作用也不同。 3 交通量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 交通量对比分析是指调查站点本期交通量(用户指定的周期)与上一期交通量(指与本期临近的前一个交通量)和去年同期交通量以及邻近站点数据比较,分为“环比”和“同比”,如果超过设定的“环比”、“同比”的参考值(20%、30%),分析变化原因,如因道路施工、交通管制、交通环境改善、地方经济增长、支线分流、设备或人工统计误差、节假日等因素导致数据增大或减少。 环比(%)=100×(本期交通量―上一期交通量)/上一期交通量 同比(%)=100×(本期交通量―去年同期交通量)/去年同期交通量 (1)通过交通量环比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该站点近期交通流的发展情况、相邻两年同期交通流的变化情况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与模式;衡量各时段对公路设施的需求情况;研究制定公路养护计划;确定是否有需要增加新设施或改善现有设施的地方;为研究制定交通控制和交通运营管理提供数据。 如表:通过对g205山深线泾县石山站点和旌德新建站点2013年平均日交通量数据比较,可发现石山站点小货、中货、大货、特大货、拖挂、集装箱及小客比新建站点明显多,并且日平均交通几乎翻番,通过这些数据的比较分析,可知该路泾县段交通密度比旌德段大,公路损坏几率也会大些,在制定公路养护与建设计划时应优先考虑泾县段,同时该数据也反映了泾县的地方经济发展比旌德县好。 (2)通过交通量同比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解交通量年变化情况,确定某一地区的年出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