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简介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简介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简介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简介

《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朱张校教授、姚可夫教授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目录如下:

绪论

0.1中华民族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

0.2材料的结合键

0.3工程材料的分类

第1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1.1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

1.2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1.3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1.4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2.1纯金属的结晶

2.2合金的结晶

2.3金属的塑性加工

2.4钢的热处理

2.5钢的合金化

2.6表面技术

第3章金属材料

3.1碳钢

3.2合金钢

3.3铸钢与铸铁

3.4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第4章高分子材料

4.1工程塑料

4.2合成纤维

4.3合成橡胶

第5章陶瓷材料

5.1普通陶瓷

5.2特种陶瓷

第6章复合材料

6.1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

6.2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6.3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6.4金属基复合材料

第7章功能材料及新材料

7.1电功能材料

7.2磁功能材料

7.3热功能材料

7.4光功能材料

7.5隐形材料及智能材料

7.6纳米材料

第8章零件失效分析与选材原则

8.1机械零件的失效

8.2机械零件失效分析

8.3机械零件选材原则

第9章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设计9.1齿轮选材

9.2轴类零件选材

9.3弹簧选材

9.4刃具选材

第10章工程材料的应用

10.1汽车用材

10.2机床用材

10.3仪器仪表用材

10.4热能设备用材

10.5化工设备用材

10.6航空航天器用材

附录1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新、旧国家标准性能名称和符号对照表

附录2金属热处理工艺的分类及代号(摘自GB/T 12603—2005) 附录3常用钢的临界点

附录4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摘自GB/T 17616—1998)

附录5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

附录6常用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与说明(摘编自GB/T 16475—2008)

附录7若干物理量单位换算表

附录8工程材料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本教材有以下特点:

(1)体系科学合理,内容丰富新颖,实例丰富。材料知识面和适用面广,特色鲜明。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准确地阐述了本门学科的理论和概念。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教材满足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2)取材合适,内容阐述循序渐进,理论性强,概念清晰,语言简洁,条理性强,便于自学,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材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入了大量工程应用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4)本教材介绍了工程材料的最新进展,采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教材内容引入了教师科研成果(如表面技术、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研究成果)。教学与科研结合,反映了材料学科新的成果和前沿知识。

通过介绍材料发展历史和现代材料发展趋势(纳米材料、薄膜材料、智能材料等)。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教育,以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5)全套教材包括《工程材料》第5版、《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5版、《工程材料教师参考书》第5版、《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课件)》第5版。形成了系列教材。习题与辅导有助于学生学习、复习、完成习题、指导实验。教师参考书和多媒体教案为教师备课、答疑、授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和教学手段。

(6)本教材是“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材料第4版2011年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是国家精品课、北京市精品课、清华大学精品课使用的教材。

《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在国内高等院校中被认可,有较强的影响力。中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海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10多个学校使用。《工程材料》第1版至第4版出版发行约32.5万册,第5版目前已出版发行5.1万册。《工程材料》第1版至第5版出版发行共计37.6万册。大约发行量的90%为外校使用,社会需求量大面广,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教材,对工程材料课程进行了立体化建设。建设了工程材料网络课程(自学平台)、工程材料精品公开课(自学平台)、工程材料MOOC课程(互动学习平台)。这些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促进了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同时也扩大了工程材料教材的受众面。

欢迎各位教师和同学选用《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如果选用该书作为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将免费赠送给讲课教师《工程材料教师参考书》、《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课件)》光盘。具体办法请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部联系。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5版系列教材

不完全建筑学书单

建筑理论: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肯尼斯·弗兰普顿 ●《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的陈述》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译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美]弗兰姆普敦等著,王骏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德普拉泽斯《建构建筑手册》 ●《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耶 ●《现代建筑》塔夫里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引进版)(第二版)》/(国外建筑理论译丛),[英]柯林斯,英若聪著,2003 ●《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国外建筑理论译丛),[美]詹克斯/ 克罗普夫著,张鹏/ 雄一译,2005 ●《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歷史变迁》,艾伦·科洪著,刘托译,知识產权出版社,2005,●《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国外建筑理论译丛),[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译,2004 ●《现代建筑语言》/(国外建筑理论译丛),[意]布鲁诺·赛维著,席云平译,2005 ●《后现代建筑语言》/(建筑师丛书),[英]查尔斯·詹克斯著,李大夏摘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文丘里 ●《建筑经典》,《图解日志》,《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X住宅》,《住宅的终结》,《唱诗作

品L》,《彼得·埃森曼的作品与思想》《未知的住宅》、《飞驰的箭、爱神及其他谬误》(Moving Arrows 、Eros and Other Errors )、《卡纸板住宅》(Houses of Cards)他的两本专著是:《埃森曼建筑艺术》和《彼得·埃森曼》。埃森曼 ●《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国外建筑理论译丛),[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邓敬译,2003 科林罗 格式塔 ●《建筑模式语言(上下)》 ●《建筑的永恒之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美]C·亚历山大,赵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国外建筑理论译丛),[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译,2004 ●《建成环境的意义》/(国外建筑理论译丛),[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译,2003 ●《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国外建筑理论译丛),[意]布鲁诺·赛维著,2006 ●《建筑类型学》/(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学参考书),汪丽君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阴翳礼赞》《肌肤之目》《静谧与光明》现象学 ●《存在·空间·建筑/ Exis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建筑师丛书),[挪威]诺伯格·舒尔兹(Norberg-Schulz,C)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 ●奥格登与瑞恰慈的《意义的意义》 城市: ●《城市的印象(The Image Of The City)》/(建筑师丛书),凯文·林奇(Kevin Lynch)

控制工程基础第3版课后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

控制工程基础课后习题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亲抄而不思则殆奥 第一章 1-1 解:(1)B (2) B (3)B (4)A 1-2 解: 优点缺点 开环简单,不存在稳定性问题精度低,不抗干扰 闭环精度高,抗干扰复杂,设计不当易振荡 第二章 2-1 解: (1): F (S) L[( 4t) (t)] L[5 (t )] L[t 1(t)] L[2 1(t )] 0 5 1 2 S 2 S 5 1 2 S 2 S (2): F (S) 3s 2 2(s 5 25) s 1 e (3): F (S) 2 s 1 5t t (4): ) 1( )} F (S) L{[ 4 c os2(t )] 1(t e 6 6 s s 4Se 1 4Se 1 6 6

(5) : F (S) 0 0 6 2s 2s e e 6 S S (6): )] F (S) L[ 6 c os(3t 45 90 ) 1(t 4 L[ 6cos3(t ) 1(t )] 4 4 S 6Se 6Se 2 S 4 2 3 S 2 S 4 9 6t t t e 6 t t t (7): ( ) [ cos8 1( ) 0.25 sin 8 1( )] F S L e S 6 2 S 8 (S 6) 2 2 2 S 2 S 2 8 (S 6) 8 12 100 (8): F (S) 2 s 6 2 5 9e 2 s 2 s 20 (s 20) 9 2-2 解: 1 e e t 1 2 2t 3t (1): ) ( 2 ) 1( ) f (t) L ( S 2 S 3 1 (2): sin 2 1( ) f (t) t t 2 1 t (3): sin 2 ) 1( ) f (t) e (cos 2t t t 2 s e 1 e t 1 t (4): ) 1( 1) f (t) L ( S 1 t t 2t t (5): ( ) ( 2 2 ) 1( ) f t te e e

精选-建筑学必看书籍

一年级 A必看(与课程相关)B推荐(建筑素养) A 1《建筑师的20岁》 作者: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 译者: 王静王建国/ 费移山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浅显易懂,整本书洋溢的是建筑界巨人对建筑学的热爱和坚持,具有感染力。 2《型和现代主义》 作者: 贾倍思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对于大一的构成课时非常好的参考资料,对训练造型能力、表现手段很有帮助。比起清华出的那本构成书要好不少,有意思的多。但是图片够多够好容易让低年级同学落入简单的抄袭,还是应该学习造型的逻辑方法。 3《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 芦原义信 译者: 尹培桐 推荐理由:每年大一要做的一个课程设计,但是找到有点难,必看的。 4《交往与空间》 作者: (丹麦)盖尔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吸引了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是在讨论空间的基本问题。 5《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 作者:程大锦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10楼就有,很多高年级同学有,够基础从一个点讲起,够厚够打基础,够分量。这种书是要反复的翻反复的看的大一看大三也要看,一遍掠过不如不看。觉得基本功差的同学尤其推荐。相类似的书其实挺多的像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与它显得枯燥。 6《DOMUS》杂志 推荐理由:出了中文版后,中国的建筑人很有福,大一的同学常翻翻DOMUS的近期杂志,了解建筑界设计界关注的人物关注的问题,如今不知道Koolhaas 、Zaha是谁,枉学建筑。杂志很好很好,笔者的最爱。 B 1《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 作者: (法)勒?柯布西耶基金会

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及参考书目

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指定教材 1.《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系列课教案及学生作业选*一年级建筑设计》郭逊、俞靖芝、卢向东、刘念雄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二)参考书目 1.《人体工程学图解》阿尔文?R?蒂利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维托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家具设计图集》劳智权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 4.《商店设计》Arian Mostaedi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商店设计》奥托?瑞伍德特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6.《室内设计资料集》张绮曼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7.《建筑空间论》(意)赛尔维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8.《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9.《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0.《形态构成解析》田学哲、俞靖芝、郭逊、卢向东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形态构成学》辛华泉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12.《平面设计基础》陈菊盛著工业美术协会1981; 13.《设计基础》(日)辛华泉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1981; 14.《美术设计的基础》(日)王秀雄译(台湾)大陆书店1984; 15.《图案设计构成研究》(日)青木正夫著郑丽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16.《构成艺术》赵殿泽编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 17.《立体构成原理》王无邪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18.《立体构成》辛华泉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 19.《纸品立体艺术造型》冯啸著(香港)万里书店1976; 20.《色彩构成》赵国志编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 21.《构图原理》清华大学民用建筑教研组编; 22.《建筑构图概论》苏联建筑科学院编著顾孟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3.《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著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4.《色彩艺术》(瑞)约翰内斯·伊顿著赵定宇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5.《色彩技法》(日)深泽孝哉著白鸽译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26.《绘画色彩论析》冯健亲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27.《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8.《国外钢笔画技法: 建筑配景》柴海利、高祥生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1; 29.《建筑钢笔画》王时刚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0.《建筑与树木铅笔写生教程》周宏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1.《工程字的书写方法》于国平著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 32.《钢笔仿宋字书法》马子民著新时代出版社1984;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热学部分 一、选择题 1.425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 (A) (B) (C) (D) [ ] 2.425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的平均值 (A) (B) (C) (D) 0 [ ] 3.4014: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平动动能 有如下关系:(A) 和都相等 (B) 相等,而不相等 (C) 相等,而不相等 (D) 和都不相等 [ ] 4.4022: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V 1 / V 2=1 / 2 ,则其内能之比E 1 / E 2为: (A) 3 / 10 (B) 1 / 2 (C) 5 / 6 (D) 5 / 3 [ ] 5.4023:水蒸气分解成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内能增加了百分之几(不计振动自由度和化学能)? (A) 66.7% (B) 50% (C) 25% (D) 0 [ ] 6.4058: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n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EK /V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分别有如下关系:(A) n 不同,(EK /V )不同,不同 (B) n 不同,(EK /V )不同,相同 (C) n 相同,(EK /V )相同,不同 (D) n 相同,(EK /V )相同,相同 [ ] 7.4013: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 ] 8.4012: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4);(B) (1)、(2)、(3);(C) (2)、(3)、(4);(D) (1)、(3) 、(4); [ ] 9.4039:设声波通过理想气体的速率正比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速率,则声波通过具有相同 温度的氧气和氢气的速率之比为 (A) 1 (B) 1/2 (C) 1/3 (D) 1/4 [ ] 10.4041:设图示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令 和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A)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4 (B)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1/4 (C)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1/4 (D)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 4 [ ] m kT x 32= v m kT x 3312 =v m kT x /32=v m kT x /2 =v m kT π8= x v m kT π831=x v m kT π38= x v =x v εw εw εw w εεw ρρρρρ2 2H O /v v ()2 O p v ()2 H p v ()2 O p v ()2 H p v ()2O p v ()2H p v ()2 O p v ()2 H p v ()2 O p v ()2 H p v

建筑学研究生要读的书目

城市保护与更新系列 Historic Preserv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Its Histor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王景慧,阮仪三,王林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杨宏烈,2006(图书馆馆藏可看)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调整性方法》 城市设计理论系列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王建国,东南大学出版社 《人性场所-城市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设计的维度》卡莫纳,江苏科技出版社(图书馆馆藏可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 《城市设计》【美】埃德蒙·N·培根著 《城市形态》【美】凯文.林奇,华夏出版社 选读: 《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 ~ 罗杰·特兰西克 (作者) 《拼贴城市》~ 柯林·罗 (作者) 《城市建筑学》~ 阿尔多·罗西 (作者) 《城市设计》~ 培根 (作者) 《城市建筑学》~ 阿尔多·罗西 (作者) 《伟大的街道》~ (美)阿兰.B.雅各布斯 (作者) 《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 ~ Peter Hall (作者) 《总体设计》~ 林奇 (作者) 《西方建筑的意义》~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 (作者) 《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 弗兰姆普敦 (作者) 《明日之城市》~ 柯布西耶 (作者) 《透明性》~ 柯林·罗 (作者) 《路易斯?I?康的空间构成》~ 原口秀昭 (作者) 《勒?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 越后岛研一 (作者) 《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 陈志华 (作者) *****《安藤忠雄论建筑》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建筑: 一部批判的历史》作者: (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必读: ● [美]弗兰西斯·D·K·程著,《形式/空间/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 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 [美]保罗·拉索著,邱贤丰等译,《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 爱德华·T·怀特著,林敏哲等译,《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 [德]迪特尔·普林茨、[德]迈那波肯著,赵巍岩译,《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 [美]盖尔·格里特·汉娜著,李乐山/ 韩琦/ 陈仲华译,《设计元素(罗伊娜·里德·科斯

控制工程基础第3版课后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

控制工程基础课后习题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亲 抄而不思则殆奥 第一章 1-1 解:(1)B (2) B (3)B (4)A 1-2 解: 第二章 2-1 解: (1): )](12[)](1[)](5[)]()4[()(t L t t L t L t t L S F ?+?++=δδ S S S S 215215022++=++ += (2): ) 25(253)(2++=s s S F (3): 11)(2++=-s e S F s π (4): )}(1)6(1)]6(2cos 4{[)(5t e t t L S F t ?+-?- =-ππ 5144512 426226+++=+++=--S s Se S s Se s s π π (5): S e S e S F s s 226600)(--+=+++=

(6): )]4(1)90453cos(6[)(π- ?--=t t L S F 9 636)]4(1)4(3cos 6[24224+=+=-?-=--S Se S Se t t L S S ππππ (7): )](18sin 25.0)(18cos [)(66t t e t t e L S F t t ?+?=-- 100 1288)6(28)6(622222+++=++++++=S S S S S S (8): 99)20(52022)(262++++++ =-s e s s S F s π 2-2 解: (1): )(1)2()3 221()(321t e e S S L t f t t ?+-=+++-=--- (2): )(12sin 2 1)(t t t f ?= (3): )(1)2sin 2 12(cos )(t t t e t f t ?+= (4): )1(1)1()(11 -?=-=---t e S e L t f t s (5): )(1)22()(2t e e te t f t t t ?-+-=--- (6): )(1215sin 15158))2 15()21(21515158()(2221t t e S L t f t ?=++?=-- (7): )(1)3sin 3 13(cos )(t t t t f ?+= 2-3 解: (1) 对原方程取拉氏变换,得: S S X x S SX x Sx S X S 1)(8)]0()([6)0()0()(2=+-+--?? 将初始条件代入,得: 61)()86(1)(86)(6)(22++=++= +-+-S S S X S S S S X S SX S S X S

控制工程基础考试试题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专用纸 考试课程控制工程基础(A卷) 2006 年 6月 14日1. 设有一个系统如图1所示,k1=1000N/m, k2=2000N/m, D=10N/(m/s),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的作用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15分) 图1 2. 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现有三种串联校正装置,均为最小相位的,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2所示。 若要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变,而减小超调量,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应选取哪种校正装置?系统的相角裕量约增加多少?(10分)

(a) (b) (c) 图2 3. 对任意二阶环节进行校正,如图3,如果使用PD控制器,K P, K D均为实数,是否可以实现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试证明之。(15分) 图3 4. 一个未知传递函数的被控系统,先未经校正,构成单位反馈闭环。经过测试,得知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4所示。 是多少?(5分) 问:(1) 系统的开环低频增益K (2) 如果用主导极点的概念用低阶系统近似该系统,试写出其近似闭环传递函数;(5分) (3)如果采用PI形式的串联校正,K 在什么范围内时,对原 I 开环系统相位裕量的改变约在之间?(5分)

图4 5.已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用数字比例控制,其中K>0。设采样周期T=1s 图5 (1)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5分) (2)试判断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5分) (3)当系统干扰时,试求系统由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 (5分) 6.针对本学期直流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教学实验,基本原理图见图6,其中,电枢控制式直流电动机电枢电阻为1.7Ω,电感为3.7mH,反电势系数Ce为0.2 13V/(rad/s),力矩系数Cm为0.213Nm/A,等效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为3 92×10-6Nms2,设R =470KΩ,α=0.9,速度调节器传递函数为6,电流调节器传递 2

建筑学考研书目整理

建筑学考研书目整理 建筑设计类书目: 《建筑设计笔记》作者 : A·彼得·福西特,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设计基础》刘昭如 《建筑设计资料集》1-10册,编委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物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上下册(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上下册(刘建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及本科相关教材的基本内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构造设计》(上、下)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构造与设计基础》刘昭如,科学出版社,2000年 《结构选型》,陈保胜,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建筑特种构造》颜红亮,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设计力学》陈保胜,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国:弗朗西斯 《建筑构造设计(上)》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设计(下)》刘建荣、翁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第2版) 》 刘先觉中国建筑工业 (2008-05出版)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2版)》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 (2008-05出版) 《建筑模式语言(上下)》亚历山大等、李道增、高亦兰、关肇邺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附盘)》中国建筑工业 《建筑物理(第2版)》 (东南大学)柳孝图编著 《建筑构造原理与设计(第3版)》樊振和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07出版)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3版)(附光盘1张)》程大锦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1》(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2》(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4》(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5》(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6》(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7》(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8》(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9》(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10》(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的永恒之道(精装)亚历山大 (Alexander)》赵冰知识产权出版社

清华大学物理光学课件(第1节)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精密仪器系
光学工程基础Ⅱ ——物理光学
孙利群 教授
办公室:3104# 62783033 sunlq@https://www.360docs.net/doc/0312708876.html,
2013-4-22
1

2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精密仪器系
物理光学与几何光学的关系
? 几何光学:不涉及光的物理本性 ? 将光视为传输能量的几何线(光线) ? ? 物理光学在波长趋于0时的一种近似 ? ? 光学 ? ? ?光的干涉 ? ? ? ? ? 波动光学 ?光的衍射 ?物理光学: 研究光的本质 ? ?光的偏振 ? ? ? ? ?量子光学 ? ?
2013-4-22 2

3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精密仪器系
绪论:物理光学的研究对象
光(物质)的基本属性 光的传播规律 光与其它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量子光学 电磁光学 波动光学 几何光学
2013-4-22
3

4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精密仪器系
物理光学(波动光学)研究内容
光在各向同性媒质中的传播规律(折射、反射、 现 象 & 规 律 吸收、色散、散射); 传播过程中光波叠加(干涉)时、 光波受阻(衍射)时的现象、规律; 在各向异性媒质中的传播规律(偏振、双折射)
2013-4-22 4

5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物理光学的应用
2013-4-22
5

6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精密仪器系
物理光学的应用
2013-4-22
6

建筑学必读书目(更新)

在AA学建筑 建筑设计起点与过程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从速写到设计---建筑师图解思考的学习与实践 DOMUS 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国外建筑理论译丛 《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 《此时此地》刘家琨 《设计的开始》王澍 《文学将杀死建筑:建筑、装置、文学、电影》董豫赣 《不只中国木建筑》赵广超 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 总体设计 贺叶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中国古建筑大系(1-10)国外建筑理论译丛 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 42.00 2003.4 7 [(美)亚伯] 可持续性建筑 48.00 2003.6 7 [(英)爱德华兹] 建筑美学 [(英)罗杰?斯克鲁] 冯?格康-玛格建筑事务所作品集 建筑设计[(德)迈因哈德?冯?格康] 建筑名家名作精选系列 格瓦西梅-西格尔事务所[(美)格瓦思梅—西格尔事务所] 科恩?佩德森?福克斯事务所[(美)KPF] 约瑟夫?路易斯?塞特[(西)H KLICZKOWSKI] 石本建筑工程事务所[(意)毛里齐澳?维塔] 捷德国际联合事务所 米格尔?A?阿拉贡内斯事务所 阿尔伯特?卡恩联合事务所[同上]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与学生的对话 [张育南] 路易斯?康与学生的对话 [张育南] 北京宪章在中国-中国建筑师作品集1999-2005 外国建筑师作品集1999-2005 国外青年建筑师设计作品译丛 城市限界 2005.1 10 [(美)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 世界建筑大师优秀作品集锦 西萨?佩里 218.00 2005.1 14/箱 [(澳)Images出版集团] 哈特曼-考克斯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巴顿?迈尔斯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特里?法雷尔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COX建筑师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SOM建筑师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墨菲/扬建筑师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埃森曼建筑师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阿鲁普联合事务所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黑川纪章 218.00 2005.1 14/箱 [同上]

清华大学物理光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画两个图,分别标出各向同性介质中和晶体中(只画非常光)D J J G 、E J J G 、B J G 、H JJ G 、、 K J J G S J G 之间的方向关系。 解:如图所示: E J J G D J J G S J G K J J G H JJ G B J G 各向同性介质中 D J J G 晶体中x y 光轴z 2. 氦的587.6 nm 谱线的宽度为0.0025 nm ,用它作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光源。当移动一臂中 的反射镜,最多能在多大移动距离内观察到干涉条纹? 解:最大干涉光程(相干长度)2 0.138m L λλ ==Δ 故最大移动距离 0.069m 2 L h = = 3. 假定光源的波长范围是400~550 nm ,入射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问光谱从第几级开始相 互重叠?为什么? 解:由于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光栅的角色散不同,对应接收屏上条纹间距不同,所以不同波长 不同级次的光谱会重叠。取光谱范围两端的衍射光进行计算,设从m 级开始重叠,则 m × 550 = (m+1) × 400 得到m = 2.67,取整得到m = 3,即从第3级开始重叠。 4. 通常用干涉滤光片获得单色光,指出描述干涉滤光片特性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解:主要参数包括:中心波长,波长半宽度和中心波长峰值透过比。 5. 两个正交偏振器之间插入一块波片,强度为I λ/20的单色光通过这一系统,如果将波片 绕光的传播方向旋转一周,问将看到几个光强极大值和极小值?并指出相应的波片方位及光强数值。 解:分别将看到4个极大和4个极小值。 当波片快轴平行或垂直于起偏器光轴时完全消光,出现极小值,光强为0;

清华大学出版社样书申请流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样书申请流程 尊敬的老师,您好: 为了使您对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教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选择到适合您教学需要的教材,您可 在我社清华教研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2708876.html,/teacher )挑选与你专业相关的教材,我们将为选用清华版教材 的老师免费提供样书。具体申请流程,请参见下文。 第一步:如果您不是我社教师服务频道会员,请首先注册为会员,届时您将享受到我社诸如免费索取样 书、电子课件、申报教材选题意向、清华社各学科教材展示、试读等等优质服务。我们会在24 小时之内,开通您的会员功能。(如您已是会员,请参阅第二步) 在注册页面输入邮件地址、昵称及密码后,在“请选择用户身份”一项请务必注意点选“高校教师” 。 扩展出注册项后,请认真详实的按要求填写每一“* ”号项后,点选“完成”,后台审批通过后,即可成为会员同时获赠300 积分,用于换取各种教学资源。 点选“完善其它信息”并按要求填写,可额外获得200 积分。 不明之处,请联系我社当地院校代表(请参阅教师服务频道“联系我们”一栏) 第二步:图书搜索 会员审批通过后,您可以在“文泉书局——清华教研”的页面点选“样书申请”(图一)或在“我的 帐户”中的“教师服务”版块点选“可申请样书查询” (图二)均可,之后在对应的表单中输入要下载图书 的书名或作者,点击“检索” (图三) 图一:

图二:图三:

第三步:申请样书。 在查询结果中点击书名进入图书介绍页面,可以申请电子书、纸质书、配套资源等。(提示:申请 电子书、申请纸书功能按钮只有教师会员并且在登录的状态下可见) 1 申请电子书:每成功申请 1 本电子书,扣减固定的 100 积分。在积分足够的情况下,只需填写申请信息提交后即可自动获得电子书,无需人工审批。(提示:积分不够可以继续申请,但需人工审批)

清华大学物理实验

I课程须知 I-1物理实验A(2)、B(2)教学说明 1.物理实验A(2)、B(2)是物理实验(1)的后续课程,涉及的物理内容比较丰富,做实验的同学应仔细阅读相关讲义内容,看懂实验原理,做好预习准备后再进入实验室。 2.实验课上应重视实验能力的提高,观察现象、调整仪器和测量数据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基础性实验,结果和结论都是确定的和已知的,因此实验过程更加重要,本学期教师将加强实验过程的训练和检查。仅有结果忽略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条件的调控不能算好的实验者。另外原始记录应真实、完整、规范和尽量清楚,并经过教师签字。3.实验报告是对实验内容和结果的总结。一份好的报告不在于篇幅有多大,而在于使那些与实验者有相当物理基础的他人能看懂实验者的物理思维和工作结果。写好一份实验报告其实并不容易。有部分同学比较忽视报告的倾向要注意改进,另有部分同学报告抄书过多,希望能多做提炼和简化的工作。优秀的报告应更多地反映实验者个性化的特征。 报告应按时交到任课教师的报告柜中,过期要扣分。实验后一月内不交报告,按无报告处理。 4.物理实验评分继续按预习、操作、报告三部分的要求,执行课堂操作和实验报告并重的原则。实验与理论课不同,只有实验过程和理论分析都好才能称优秀。 5.本学期继续执行预习性开放和课后开放的制度,需要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可找6B501值班教师解决。 I-3 2017春物理实验B(2)课程安排 1.2017春物理实验B(2)共有六次必做实验,上课时间由学生二级选课确定,题目顺序由分组循环排定(见下页附表2) ,实验房间见下页附表3。 2.实验每次4学时:上午8:30—11:50,下午1:30—4:50,晚上6:30—9:50(注意晚上的课6:30开始)。 附表:2:B(2)实验分组循环表 ※※※※※※※※※※※※※※※※※※※※※※※※※※※※※※※※※※※※※※※ ※※※

建筑类必读书目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 | 留言交流 | 退出 首页阅览室馆友我的图书馆建筑学必读书目- 建筑人生- 新浪地产网(转载) 绾绾w 收藏 于 2011-10-24 阅读数:1 被转藏: 33 公众公 开 原文来 源 修改如何标记批注? 建筑学必读书目 类别:我的文章评论(0) 浏览(864) 2010-02-09 19:01 标签:必读书目建筑学 基本文献是建筑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阅读,基本按年级之顺序先基础后提高排列。参考文献和扩展阅读则要看学生的“学力”,这两部分是无止境的。阅读过程中,一方面要读经典的积累,一方面一定要重视原著,要高起点、看精华,自然就会有提高,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变成红色的是我看过的,我还加几本吧:《艺术发展史》,《安藤忠雄都市彷徨》,《建筑的革命》(郑光复著),《我的视觉日记>(王小慧著) 基本文献[/B] ●[美]弗兰西斯·D·K·程著,《形式/空间/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热点推荐?【精品】名曲轻音乐欣赏... ?【扫盲贴】|||教你听... ?令你心头 一震的亦舒名言?[分享]蛋蛋 全集 ?哦,阐释终极完美的女人... ?阿弥陀佛 保佑你(李娜)?[音画]蝴蝶 飞飞 ?寿山石雕?50道家常 菜肴大集合,... ?青花瓷,碎 了谁的心?(... ?【国乐飘 香】宋婷婷古 筝... ?神龙天成 ——毛泽东祖 坟...

●[美]保罗·拉索著,邱贤丰等译,《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爱德华·T·怀特著,林敏哲等译,《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德]迪特尔·普林茨、[德]迈那波肯著,赵巍岩译,《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美]盖尔·格里特·汉娜著,李乐山/ 韩琦/ 陈仲华译,《设计元素(罗伊娜·里德·科斯塔罗与视觉构成关系) 》/设计初步丛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丹麦]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建筑体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美]史坦利·亚伯克隆比著,吴玉成译,《建筑的艺术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德]托马斯·史密特著,肖毅强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建筑师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年 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译,《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的陈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德]托马斯·史密特著,肖毅强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英]托尼·亨特著,于清译,《托尼·亨特的结构学手记1》/(原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英]托尼·亨特著,于清/ 杨有福译,《托尼·亨特的结构学手记2》/(原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你是我今 生的爱人 ?红色宣传 画里的中国当 代... ?古词欣赏?哈耶克与 维特根斯坦 ?如何删除C 盘上没有用的... ?[九个顶级 心理预言]_... ?颜色?虚 空?缘分 ?股票交易--聪明人控制...

【免费下载】清华大学建筑学书单

一年级 A 必看 (与课程相关)B 推荐(建筑素养) A 1《建筑师的20岁》 作者: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安藤忠雄研究室编 译者: 王静 王建国 / 费移山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浅显易懂,整本书洋溢的是建筑界巨人对建筑学的热爱和坚持,具有感染力。 2《型和现代主义》 作者: 贾倍思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对于大一的构成课时非常好的参考资料,对训练造型能力、表现手段很有帮助。比起清华出的那本构成书要好不少,有意思的多。但是图片够多够好容易让低年级同学落入简单的抄袭,还是应该学习造型的逻辑方法。 3《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 芦原义信 译者: 尹培桐 推荐理由:每年大一要做的一个课程设计,但是找到有点难,必看的。 4《交往与空间》 作者: (丹麦)盖尔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吸引了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是在讨论空间的基本问题。 5《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 作者: 程大锦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10楼就有,很多高年级同学有,够基础从一个点讲起,够厚够打基础,够分量。这种书是要反复的翻反复的看的大一看大三也要看,一遍掠过不如不看。觉得基本功差的同学尤其推荐。相类似的书其实挺多的像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与它显得枯燥。 6《DOMUS 》杂志 推荐理由:出了中文版后,中国的建筑人很有福,大一的同学常翻翻DOMUS 的近期杂志,了解建筑界设计界关注的人物关注的问题,如今不知道Koolhaas 、Zaha 是谁,枉学建筑。杂志很好很好,笔者的最爱。 B 1《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 作者: (法)勒?柯布西耶基金会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建筑书籍 书单

建筑学书单[/B] 整理人:段建强、王祖远[/B] 20090120[/B]基本文献是建筑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阅读,基本按年级之顺序先基础后提高排列。参考文献和扩展阅读则要看学生的“学力”,这两部分是无止境的。阅读过程中,一方面要读经典的积累,一方面一定要重视原著,要高起点、看精华,自然就会有提高,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变成红色的是我看过的,我还加几本吧:《艺术发展史》,《安藤忠雄都市彷徨》,《建筑的革命》(郑光复著),《我的视觉日记>(王小慧著) ●基本文献[/B] ●[美]弗兰西斯·D·K·程著,《形式/空间/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美]保罗·拉索著,邱贤丰等译,《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爱德华·T·怀特著,林敏哲等译,《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德]迪特尔·普林茨、[德]迈那波肯著,赵巍岩译,《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美]盖尔·格里特·汉娜著,李乐山 /韩琦 /陈仲华译,《设计元素(罗伊娜·里德·科斯塔罗与视觉构成关系)》/设计初步丛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丹麦]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建筑体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美]史坦利·亚伯克隆比著,吴玉成译,《建筑的艺术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德]托马斯·史密特著,肖毅强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清华大学2006至2007年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清华大学2006至2007年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课程控制工程基础(A卷) 2006 年 6月 14日 1. 设有一个系统如图1所示,k1=1000N/m, k2=2000N/m, D=10N/(m/s),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的作用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15分) 图1 2. 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现有三种串联校正装置,均为最小相位的,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2所示。 若要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变,而减小超调量,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应选取哪种校正装置?系统的相角裕量约增加多少?(10分) (a) (b) (c)

图2 3. 对任意二阶环节进行校正,如图3,如果使用PD控制器,K P, K D均为实数,是否可以实现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试证明之。(15分) 图3 4. 一个未知传递函数的被控系统,先未经校正,构成单位反馈闭环。经过测试,得知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4所示。 问:(1) 系统的开环低频增益K0是多少?(5分) (2) 如果用主导极点的概念用低阶系统近似该系统,试写出其近似闭环传递函数;(5分) (3)如果采用PI形式的串联校正,K I在什么范围内时,对原开环系统相位裕量的改变约在之间?(5分) 图4 5.已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用数字比例控制,其中K>0。设采样周期T=1s 图5 (1)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5分)

(2)试判断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5分) (3)当系统干扰时,试求系统由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 (5分) 6.针对本学期直流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教学实验,基本原理图见图6,其中,电枢控制式直流电动机电枢电阻为1.7Ω,电感为3.7mH,反电势系数Ce为0.213V/(rad/s),力矩系数Cm为0.213Nm/A,等效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为392×10-6Nms2,设R2=470KΩ,α=0.9, 速度调节器传递函数为6,电流调节器传递函数为,功放K pwm=1,霍尔电流传感 器传递函数为2V/A,β=0.8,测速机传递系数为24V/1000rpm,数字电位计传递系数为 0.243V/rad, (1)以u pi作为输入,以x作为输出,画出系统对应的方块图,并注出每个方块输入输出端的量纲表达;(12分) (2)对于图6所示系统,电流调节器如果采用P校正或PI校正,该位置伺服系统型次是否改变?速度调节器采用P校正或PI校正,该位置伺服系统型次是否改变?试说明之;(5分) (3)试改变位置环校正形式或参数,使当输入斜坡信号时,引起的位置误差为零; (5分) (4)电位器β值起什么作用?(3分) (5)在实验时,如何测试值?试说明其根据。(5分) 图6 参考答案:A卷 1. 解: 然后通过频率特性求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