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K语法大纲(甲乙丙丁4级)

HSK语法大纲(甲乙丙丁4级)
HSK语法大纲(甲乙丙丁4级)

甲级语法大纲

2004-12-7 9:20:49

甲级语法大纲(129项?)

一词类

(一). 名词

1. 一般名词:妈妈教室词典自行车水平精神

2. 方位名词:

里外上下前后中左右东西南北

复合方位名词: 里边外边上边下边前边后边旁边中间东

边西边南边北边

3. 时间名词:年月日星期小时今天去年

4. 名词重叠:年年月月天天人人家家

(二). 代词:

1.人称代词:你(您) 你们我我们他(她) 他们(她们) 咱咱们2.疑问代词:谁哪哪里(哪儿) 什么怎么怎么样几

多少

3.指示代词:这这些那那些这里(这儿) 那里(那儿) 这么那么这样那样

4.代词:各每有的有些别人别的它它们

(三) 动词:

1. 一般动词:看写打参观爱想喜欢希

望像姓在进行

2. 动词重叠:想想看看学习学习研究研究说(一)说试(一)试听了听走了走

3. 助动词:能会要想可能可以愿意应该得(dei)

(四) 形容词:

1. 一般形容词:大红多错全安静漂亮男女老少

2. 形容词重叠:高高长长好好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五) 数词:

1. 基数:零 0 一十百千万二两半

2. 序数:二年级 331路 14楼6门15号 2月5号第一

3.概数:三四个十几个几十年四十多人两年多两个多小时

4.分数.百分数:三分之二(2/3) 百分之四十(40%)

5.倍数.小数:五倍七点八(7.8) 三点一四一六(3.1416)

(六) 量词:

1. 名量词:个位本件种斤公

斤克间棵课张把只条口米公尺

2. 名量词重叠:个个(都不错) 张张(笑脸) 条条(大路) 种种(事情)

3. 动量词:次遍回下口

(七) 副词:

1. 否定副词:不没(有) 别

2. 时间副词:正刚常常常已经正在总(是) 才(1) 就

(1)

3. 范围副词:都(1) 只一共

4. 程度副词:很太更最十分非常多(么)

5. 频度副词:又再还也

(八) 介词:

1. 引出时间.处所.起点:当在从离

2. 引出方向:向往朝

3. 引出对象:对跟和比为给

4. 引出目的. 原因:为为了

5. 引出施事:把被叫让

6. 表示排除和加合:除了……除了……以外

(九) 连词:

1. 连接词或词组:和跟或者还是

2. 连接分句:虽然但是要是所以可是还是但而

且只好

(十) 助词:

结构助词:的(1) 地得

1. 动态助词:了着过呢

2. 语气助词:吗呢吧啊了

3. 其他:等

(十一) 叹词:啊喂

(十二)象声词:哈哈

二词组

(一) 按词组结构划分:

联合词组:工厂.商店和.学校老师和学生我和他红的和绿的去或者不去

1. 偏正词组:大操场英文课本一件衣服努力(地) 工作

劳动的时候

2. 动宾词组:打电话买东西进教室进行讨论遇到困难

3. 动( 形) 补词组:听清楚买不到住几天玩得很高兴好的很漂亮极了

4. 主谓词组:腿疼石头冷学习紧张精神愉快

5. 介宾词组:在学校(学习) 向前(走) 为大家(服务) 把他(叫来)

6. “的”字词组:中文的老师的蓝的用的卖菜的我的

(二) 按词组性质功能划分:

1. 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我的书漂亮小姐汉语水一座桥三本那件

2. 动词词组:坐车写完看得懂走出来慢慢说可以看去参观

3. 形容词词组:很舒服非常高兴大一点儿容易得很

三句子成分

1. 名词.代词. 数词.名词词组作主语:同学们都到了。明天是星期天。

外边有人找你。我们都是外国留学生。谁去看比赛?那是我的家。

十六是四的四倍。图书馆的书很多。一斤多少钱?这件合适吧?

2 .“的”字词组作主语:红的好看,蓝的不好看。学汉语的都希望去中国。你买的贵,我买的便宜。

3 .动词、动词词组作主语:笑对人的身体有好处。吃一点儿没关系。爬山很有意思。

4.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主语:暖和对他的身体有好处。着急有什么用?太冷了不好,太热了也不好。

5.主谓词组作主语:身体好很重要。天气冷点儿没关系。我学汉语是为了去中国旅游。他不来也好。

(二)谓语:

1.动词、动词词组作谓语:他走了。今天我们讨论语法问题。

小王可能不来了。他们去参观工厂。

2.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谓语:我们班的学生多,他们班的学生少?北京的夏天很热。这个电影太好了。

3.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谓语:今天星期天。你最近怎么样?他十八(岁),我二十(岁)。我上海人,他北京人。

4.主谓词组作谓语:她眼睛很漂亮。这个电影我看过。

(三)宾语:

1.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宾语:我们都学习汉语。教室在西边。我还没见过她。你找谁?这是一千,不是一百。她最近买了一辆新汽车。我要一个。他要那本。

2.“的”字词组作宾语:我不喜欢酸的。你要买什么样的?

3.动词、动词词组作宾语:你要多注意休息。这件事已经进行了认真研究。4.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宾语:我喜欢安静。这样做我觉得不怎么好。

5.主谓词组作宾语:我希望你明年再来。你觉得他怎么样?

我看见小王去图书馆。

6.双宾语:阿利送给老师一件礼物。他教我英语,我教他中文。

(四)定语

1.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定语:这是中文杂志。晚上的会不开了。前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我爸爸是工人。四的四倍是多少。这件衣服是去年买的。这些是我朋友的东西。一辆辆汽车从门口开过。

2.形容词、形容词组作定语:请给我一杯热茶。昨天我们看一场非常精彩的演出。3.动词、动词词组作定语:今天参观的人真不少。参加晚会的同学都来了。4.主谓词组作定语:阿里写的汉字很整齐。小王讲的故事很有意思。

(五)状语

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坐公共汽车。他不知道我现在住的地方。

2.形容词作状语:他大喊一声。他的书整齐地摆在桌子上。

你应该好好地学习。

3.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状语:请前边坐吧!我们下午看展览。我怎么回答他呢?他把杯里的酒一口喝完了。

书只能一本(一)本地读。大家屋里坐。

4.介宾词组作状语:去机场要一直往前走。他经常给我打电话。

王老师对人很热情。我在中国认识了很多朋友。

5.动词、动词词组作状语:我要继续学下去。他握着我的手说:“欢迎你再来!”6.主谓词组作状语:孩子们手拉手跑过来。他声音不大地说:“这件事先别

告诉别人。

(六)补语

1.结果补语:请同学们写清楚。大家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好。

衣服应该洗干净。不要把电视搞坏了。你们听懂了没有?请把自己的东西拿走。我把它送给朋友了。他把自行车卖掉了。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谢谢。”

2.趋向补语:

(1)简单趋向补语;动+来/去:你们都进来吧。张文不在这儿,他回去了。你们都进屋来吧。(宾语在“来”之前)

动+上(下、进、出、起、过、回):他跑上楼了。她走下楼了。

请把这张桌子搬进屋里。你把这些书搬出教室。飞机飞过大海。

阿里买回一本新书。

(2)复合趋向补语:

动+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他走上来了。她走上去了。他从楼上走下来。你把画儿从墙上拿下去。他跑进图书馆去了。请你把书带回来。我得把汽车开回去。你把自行车骑过来。他笑着站起来。3.程度补语:

形+得很:今年冬天冷得很。他得了第一,高兴得很。

形+极了:这条河深极了。她看到这件礼物,喜欢极了。

形+得多。这条路近,那条路远得多。这间屋子小,那间屋子大得多。

形+多了:这篇课文容易多了。他的学习成绩差多了。

动+得+形:他写得好,我写得不好。她写得整齐,我写得不整齐。

4.可能补语

肯定式:

动+“得……”:这篇课文你们看得懂吗?我这样讲你们听得见吗?这些东西你拿得动吗?今天的作业我们写得完。

否定式:

动+“不……”:这本书我们看不懂。他说的话我们听不见。

这些书我拿不动。今天的作文我们写不完。

5.数量补语:

(1)时量补语:

A.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你等一会儿。她病了一年了。你等我们十分钟。今天我们上两小时汉语课。

B. 表示动作经历的时间:他大学毕业已经五年了。她儿子死了三年了。他们离开北京一个月了。我们来中国一年半了。

(2)动量补语:这本书我看过两遍。请等一下儿。我找过他两次。

你喝一口试试。

四句子分类

(一) 单句

(1) 主谓句

A. 完全主谓句:我们学习汉语。他们是留学生。

B.不完全主谓句:即主语或谓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可不出现

阿利不去北京,()去上海了。——谁找他?——小王。

(2)非主谓句

A.无主句:下雨了。冷极了!请喝茶!

B.独词句:老张!好!什么?谢谢!啊?

2.复句(举例见后)

(1)不带关联词的复句:带关联词的复句

(二)按谓语性质分类(“*”,参见“谓语”部分,不标号)

*1. 动词谓语句;小张学习,小王工作。咱们一起想个办法。我们汉语水平提高了。他姓谢,叫谢文。他是工人。

*2. 形容词谓语句,谓语中不用“是”:今天很热。这件衣服漂亮极了。

*3. 名词谓语句:明天星期天。弟弟十三岁。他黄头发,蓝眼睛。你那儿的?我北京的。

*4. 主谓谓语句:他身体不太好。这个饭店服务员态度不好。烟我不抽了。这个电影我看过了。我衣服不想买了。这种事情我不太感兴趣。

(三)按用途分类:

1.陈述句:阿里要回家了。你的汉语说得不错。

2.疑问句:你是新来的留学生吗?今天星期几?你是不是不喜欢这种颜色?你不高兴了?

3.祈使句:别说了!请常常给我写信!教室里不要抽烟!

4.感叹句:天气太冷了!她长得多漂亮啊!

五几种特殊句型

(一)“是”字句

肯定式:

1.表示等同:他是我们的老师。他的生日四月四号。这儿是集合的地方。

2.表示质料或特征:这种鞋是布的。我们学校是第一名。

3.表示说明或归类:我是北京语言学院的学生。她是老师,他是工人。我们都是明天走,我是上午,他是下午。我是为了大家,为了集体。

4.表存在:图书馆东边是操场。桌子上是书和报。

5.表示领有:小王是一只手。这张桌子是三条腿。

否定式:小王的哥哥不是工人。辅导的时间不是下午,是晚上。

(二)“有”字句

肯定式:

1.表示领有:我有一件新衣服。他有一个姐姐。

2.表示包含、列举:一年有十二个月。参加晚会的有工人、农民、干部。

3.表示存在:屋里有两张桌子。学校门口有很多汽车。

4.表示评价、达到:他很有办法。他有三十多岁。

5.表示发生、出现: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个孩子有进步了。

否定式:他没有钱。教室里没有人。

(三)存现句

1.表示存在:墙上挂着一张画儿。车上挤满了人。

2.表示出现:东边开过来一辆汽车。那边跑过来一个小孩。

3.表示消失:上午搬走了几把椅子。那个学校死了一个学生。

(四)连动式

1.表示动作的连续:他们吃过晚饭散步去了。十点钟,他就上床睡觉了。

2.表示动作的目的:下午我们去商店买东西。你要那么多纸干什么?

3.表示动作的方式等:我明天坐飞机去广州。他用铅笔写字。

4.表示动作的结果:他看了那封信高兴极了。他出门丢了十块钱。

5.前一个动词为“有”或“没有”:我有事找你。他没有时间休息。

(五)兼语句

1.表使令意义的兼语句:晚上我请你吃饭。老师让我再读一遍课文。小王叫我去他家玩玩儿。

2.表爱憎意义的兼语句:领导经常表扬他工作认真。教师批评他学习不努力。

3.表称谓或认定意义的兼语句:我们都说他是好学生。他收我做学生。

4.前一个动词是“有”、“没有”的兼语句:有人找你。有个服务员态度非常好。机场上有架飞机飞走了。今天没有人来参观。

(六)“是……的”

当某一动作已过去实现或已完成,要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等,就用这种格式:阿里是一年前来中国的。他是从农村来的。

小王是坐火车去的。

否定式:“不是……的”:他不是昨天到的。他不是从上海来的。他不是坐飞机来的。(七)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

(1)主+“被/叫/让”+宾+动+其他成分:我的自行车让小王骑走了。我的辞典阿里借走了。活儿都被他们干完了。

(2)主+“被/叫/让”+动+其他成分:画被买走了。门被推开了。小周被批评了一顿。2.意义上的被动句:信写好了。练习作完了。面包吃了一半。

(八)比较句

1.“比”字句:这座山比那座山高。马比牛跑得快。上海比北京热。

否定式:上海没有北京热。广州的天气不比上海冷。她今天不比我来得晚。

2.跟(和、同)……一样:她的年纪跟我一样。他长得跟他哥哥一样。她穿得和从前一样。

否定式:跟……不一样:他长得跟他哥哥不一样。这件衣服跟那件不一样大。

3.有(没有)……这么(那么):弟弟快有哥哥这么高了。我说汉语没有他那么好。北京水果没有广州那么多。

(九)“把”字句

1.主+“把”+宾+动+“一/了”+动:你把你的意见说(一)说。

(请)你把这儿的情况介绍介绍吧。他今天把过去的信件又看了看。

2.主+“把”+宾+动+补语(1):我把信寄走了。她把衣服洗得很干净。你把今天的报拿来。

六提问的方法

(一)用语气助词“吗”提问:今天是星期一吗?那个商店远吗?你的身体好吗?老张是北京人吗?晚上睡的好吗?

(二)用“好吗、行吗、对吗、可以吗”等提问:我们一起去旅行,好吗?自行车借我用用,行吗?这个字这样写,对吗?

老师,我有事请几天假,可以吗?

(三)用语气助词“吧”提问:小王不来了吧?你身体不太舒服吧?你是美国人吧?(四)用疑问语调表示疑问:你只学过一年汉语?这本书是你的?你认识她?

(五)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提问:谁是你们的汉语老师?你叫什么名字?你想去哪儿?你们班有多少人?你住几楼?请问,去车站怎么走?这个电影怎么样?

(六)用“疑问代词的问句+呢”提问:谁是他的女朋友呢?怎么才能见到王老师呢?哪儿去找他呢?他在什么地方呢?

(七)用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相叠提问:你最近忙不忙?汽水你喝不喝?他的话你听得懂听不懂?晚上你看不看电视?(晚上你看电视不看?)你写(信)没写信?那个地方你去过没去过?

今年的计划你们完得成完不成?电视机她送来没送来?屋子收拾得干净不干净?你是不是想家了?是不是你爱人来了?你喜欢吃橙子,是不是?

(八)用“肯定形式+没有”提问:你们吃过饭了没有?他们去过北京没有?大家明白(了)没有?用疑问副词“多”提问这条路多长?你的孩子多大了?前面那座楼有多高?从这儿到机场有多远?

(九)用语气助词“呢”提问:我们下星期去旅行,你呢?阿里,你的车票呢?要是他不同意呢?

(十一)用“(是)……还是”提问:你吃米饭还是饺子?(是)你高,还是小张高?你(是)去还是不去?

七数的表示法

(一)年、月、日、星期表示法:1987年12月18日

3月5日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星期日、星期天

(二)钟点表示法:两点(钟)(2:00)两点(过/零)五分(2:05)两点十五(分)(两点一刻)(2:15)两点半(2:30)

两点四十五(分)(两点三刻/差一刻三点)(2:45)两点五十八分(差两分三点)(2:58)

(三)钱的表示法:十五元八角六分(15.86元)七角六毛五 (7.65元)一万二千五百六十七元(12567元) 一万二(千) 一万零二

(四) 号码表示法:205(号)房间;332路汽车;我的电话是2017531;

我穿25号鞋;

八强调的方法

(一) 反问句:这个词不是学过了吗?我怎么知道?我没告诉你吗?你去还不应该吗?

(二)连……也(都)……:我去的地方很少,连广州也没去过,

她连走也走不动了。他最近很忙,连星期天都不休息。连八岁的孩子都参加了这次比赛。

九动作的态

(一)完成态

1.完成态用动态词“了”表示:午饭我只吃了一碗面条。我给朋友写了一封长信。2.动态助词“了”只与动作的完成有关,与动作发生的时间无关,可以用于过去,也可以用于将来和经常性动作:明天吃了早饭我们一起去公园。每天我下了课就回宿舍。3.否定式是在谓语动词前加上副词“没(有)”,一般不能再用动态助词“了”:星期天我没(有)去看电影。昨天我没给朋友写信。

(二)变化态

1.已经发生变化,用句尾语气助词“了”:天冷了,你要多穿(一)点儿衣服。她的病好了。大家都不说话了。风停了,雨住了。我现在是大学生了。

2.将要发生变化,用语气助词“了”或“要……了”“就要……了”“快要……了”“快……了”:上课了,快去教室。要下雨了。宴会就要开始了。快要考试了,每天她都睡得很晚。新年快到了。

(三)持续态

用动态助词“着”表示,否定式用“没(有)……着”

1.表示状态的持续:灯一直亮着。她穿这一件新衣服。

雨不停的下。我们慢慢的在操场上走着。

2.否定式一般是在动词前加副词“没(有)”

窗户开着吗?——没(有)开着。——开着呢。

(四)进行态

用“正”、“正在”、“在”、“呢”、“正(在)……呢”、“在……呢”表示1.正在+动/形:同学们正在准备考试。小张正在给朋友写信。

她正在不高兴,老师进来了。

2.在+动:孩子们在睡觉,你小声点儿!请您等一会儿,他们在开会。

3.动/形+呢正(在)+ 动/形 +(着)呢:阿里听录音呢,不想去图书馆了。他正(在)看电视呢。他正忙(着)呢。

他们正跳舞呢。

(五)经历态

用动态助词“过”表示,否定式是“没(有)……过”

1.表示过去曾经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去过长城。这本书我读过,很有意思。2.否定式是“没有……过”:我学过英语,没学过法语。我没有去过西安。

十复句

(一)并列复句:我们复习生词,写汉字,作练习。我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面包我(也)吃,米饭我也吃。晚会上,大家又唱歌,又跳舞,高兴极了

(二)承接复句:吃了饭,我们去散步。星期日我先去买书,再去商店买东西。(三)递进复句:那地方我早就去过,去了两次了。他(不但)会说汉语,而且说得很好。

(四)因果复句:他病了,(因此)今天没来上课。因为天气不好,所以我不想去公园了。他还不来,只好我一个人去了。

(五)选择复句

这次去广州你坐火车,坐飞机?教我们汉语的是张老师,还是王老师?

(六)转折复句:这次去饭店我们花钱不多,吃得不错。他工作很忙,但是常常锻炼身体。虽然他说去了,但是我不相信。

这片课文虽然不长,可是生词不少。

(七)假设复句:明天下雪,我们就不去了。要是你同意,我们就这样决定了。(八)紧缩复句:上课不要说话。钱少不够花。你有事你先走。我们一下课就去食堂吃饭。明天一起床我们就去爬山。他说什么也不敢收。

乙级语法大纲

乙级语法大纲(123项)

一词类

(一)名词

130 当时

其中

以前

......以后

以上/以下/以内/以外

方面(这方面/生活方面/学校方面)

上(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

(二)代词

131 某

如何

任何

人家

本(本市/本校/本人/本书)

自我

132 疑问代词的任指用法

这件事谁也不知道。

你什么时候借都可以。

133 疑问代词的虚指用法

我想吃点什么。

我们好象在哪儿拜访过她。

(三)动词

134 作为

善于

具有

加以

引起

显得

上千人

来二斤

赶(赶火车/赶到机场)

冒(冒雨/冒着危险)

为(选他为代表)

看(你看怎么办)

(四)形容词

135 大批

故意

显然

近一二年

糊里糊涂(马里马虎)

(五)数词

136 基数

亿

137概数

......来(三十来岁)

......左右(三年左右、十五个左右)

......上下(二十(岁)上下)

三四十,五六十

(六)量词

138 名量词

139动量词

(七)副词

140 时间副词

曾经

从来

始终

一时

先后

终于

往往

都(2)(现在都八点了。)

老(我老(是)见不到他。)

回头(回头见)

141 范围副词

到处

一同

一块儿

仅仅

142 程度副词

比较

尤其

相当

稍/稍微

才(2)

143 语气副词

到底

果然

千万

难道

究竟

恐怕

尽管

尽量

大约

差点儿

并(不/没)

决(不/没)

毫(不/没)

可(你可不能这么说)144 情态副词

亲自

亲手

渐渐

仍/仍然/仍旧

纷纷

一下子

(八)介词

145引出空间

沿

146引出时间

自从

147引出对象

对于

关于

就(2)

148引出凭据,凭借

根据

按照

149引出原因,目的

由于

(九)连词

150而

此外

以及

总之

从而

不然

然而

(十)助词

151结构助词

所说(所作、所写)

152语气助词

的(2)(他会回来的。)……的话

153动态助词

来着

(十一)兼类词

154矛盾(名、形)

反映(动、名)

靠(动、介)

先后(名、副)

肯定(动、形)

由于(介、连)

决心(名、副)

怪(动、副)

只是(副、连)

(十二)离合词

155安心

帮忙

毕业

出院

担心

结婚

离婚

请客

生气

失业

二固定词组

(这里的所谓词组,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紧密结合在一起,意思固定,作为一个词使用,不能随便拆开的语言单位。)

156 看不起/看得起

157 来不及/来得及

158 用不着/用得着

159 不要紧

160 说不定

161 不敢当

162 不用说

163 不一定

164 不得不

165 不一会儿

166 不好意思

167 不是吗

168 算了

169 得了

170 没事儿

171 看样子

172 有的是

173了不起

174 没什么

175 感兴趣

176 就是说

177 越来越

178 好容易(好不容易)

179 哪知道

180 谁知道

181 事实求是

三固定格式

182 ……之前/之后/之上/之下/之中

183 在……方面……

184 从……以后……

185 在……以前……

186 在……上

187 在……下

188 在……中

189 从……出发

190 以……为中心

191 当……的时候

192 为……而……

四句子成分

(一)主语

193 1.施事主语

我发言。

你喝汽水,我们喝红茶。

学生们去书店买画报。

194 2.受事主语

蛋糕吃完了。

这件事我们调查过了。

我被他打了。

大家受到热烈欢迎。

(二)谓语

195 1.小句的主语或宾语复指大句的主语

他俩谁也没见过谁。

这杯酒你喝了它吧。

196 2.小句的主语是大句主语的一部分,或隶属于大句主语

代表的事物

我身体很健康。

他腰疼,我腿疼。

任何文章题目总是要的。

197 3、大句主语在意思上是谓语的一部分

这件事我没听过。

王教授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个消息知道的人还不多。

198 4、大句主语前边隐含着“对于、关于”或者“无论”的意思这个问题我心中有数。

什么事情他她都知道。

(三)宾语

199 1、受事宾语

你们要严肃处理这个问题。

今天去采购建筑材料。

200 2、施事宾语

前边走过来一位护士。

椅子上坐着一个猴子。

(四)定语

201 那个工人给我谈了工厂和他自己的情况。

那个个子比较高的青年工人是我弟弟。(五)状语

202 昨天下午,孩子们高兴地向公园走去。

他昨天已经和阿里一起去上海了。

(六)补语

203 1.程度补语

她们俩好得不得了。

他腰疼得厉害极了。

204 2、可能补语

解决得了/不了

这个问题我们解决得了。

体育馆问题他们解决不了。

吃得上/不上

十二点半以后午饭就吃不上了。

十二点半以后午饭还吃得上。

打得过/不过

他力气大,我打不过他。

他力气小,我打得过他。

买得起/不起

这件大衣才一千块钱,我们买得起。

这件工艺品太贵了,我们买不起。

记得起来/不起来

这件事我还记得起来。

这件事我记不起来了。

做得出来/不出来

这道题我做得出来。

这道题我做不出来。

205 3、结果补语

吃光(用光、花光、烧光……)

桌子上的东西都吃光,不要浪费。

钱不要都花光,留下一点好。

走遍(传遍、问遍、看遍、读遍……)

我们要骑自行车走遍全中国。

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医院。

找着(见着、买着、点着……)

票没找着,我们看不成电影了。

我去病房没见着他。

206 4、趋向补语(引申意义)

动+上

请你们关上门窗。

明年春节可以住上新房。

现在农民过上了好生活。

希望明年能买上一个大电冰箱。

动+下

请留下你的通讯地址。

脱下大衣,放在这儿。

这个屋子能坐下一百人。

这个箱子能装下五斤苹果。

动+出

他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在这方面他作出了很大成绩。

动+起

想起过去的事,她就想哭。

在病房里他们跳起了舞,唱起了歌。

动/形+下去

外语我坚决学下去。

这儿的气候能这样好下去吗?

动/形+下来

汽车都在马路上停下来。

大家不要吵了,请安静下来。

动/形+起来

她小声地哭起来。

他们说完就干起来。(干起活来)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

他跑的速度快起来。

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

老师们在操场上研究起教学来。

交上来/上去

下课后,大家把作业交上来。

请你把我的报告交上去。

反映上来/上去

学习情况反映上来没有?

他的困难反映上去了。

发下来/下去

考试成绩发下来没有?

戏票发下去了吗?

看出来/不出来

你们的生活水平能看出来。

学校存在的问题(你能看出来,)我看不出来。想起来/不起来

他的名字我终于想起来了。

宾馆的电话号码我(忘了,)想不起来了。

207 5、时量补语

表示状态持续或经历的时间

我在北京住过五年。

这张画已经挂了半年了。

抄书抄了半个小时。

五几种特殊句型

(一)“是”字句(二)

208 1、主+是+数量词

这是第一步。

今天最高气温是37度。

2、主+是+动/动宾词组

你现在的任务是休息。

你这是跟我开玩笑吧。

3、主+是+主谓短语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

那是老师生气了。

4、主+是+介词短语

它是为着教育我。

这次演出成功是由于大家的努力。

(二)兼语句(二)

209 1、第一个动词是“是”的无主兼语句

是谁收集的这些材料?

是这篇歪曲的报道影响了他的想法。

2、双宾语的间接宾语成为兼语

送一块儿蛋糕给姥姥吃。

借个电扇给我。

3、兼语句套连动句

老师让我们用中文写封一信。

我(的)朋友请我到他家吃饺子。

(三)连动句(二)

210连动句套兼语句

你打电话叫他来。我写了一封信让妹妹也来中国。

(四)“是……的”句(二)

211这种格式多用来表示说话人的看法、见解和态度。“是”和“的”在句子中起肯定判断或加强语气的作用:

1、情况是会不断变化的。

学习京剧是会遇到困难的,但是我不怕。

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否定式是把“是……的”中间的部分改成否定形式:

你的意见我是不能接受的。

这类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五)被动句(二)

212主+“被/叫/让”+宾+给+动+其它成分

他的自行车叫小王给骑走了。

面包被他给吃掉了。

这件事差点儿让我给忘了。

(六)比较句(二)

213 1、一天比一天(一次比一次、一个比一个……)这里的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

他说的一次比一次好。

这课的汉字一个比一个难。

214 2、像……这么(那么)……

我不像他那么爱看电影。

他像爸爸那么聪明。

215 3、跟(同、和)……这么(那么)……

小张跟小王合作得这么好。

女儿同妈妈长得那么像。

216 4……不如……

我不如他胖。

他说汉语不如我说得流利。

(七)“把”字句(二)

217 1、主+“把”+宾1+动(在/到/给)+宾2

(这种“把”字句必须用“把”)

他把那件上衣放在床上了。

我们把病人送到医院去了。

我把我的地址留给他了。

3、主+“把”+宾+动+“了/着”

他把大衣丢了。

你把介绍信带着。

六强调的方法

(一)用副词“就”强调

218 这就是我住的宾馆。

他家就在电影院东边。

大夫不让我出院,我就出院。

我就不相信我赶不上他。

(二)用动词“是”强调

219 这儿的风是大。

我对这件事是感兴趣。

这位老太太是很热情。

(三)用双重否定强调

220 没有人不讨厌他。

没有谁不赞成。

你不能不陪她。

他不会不知道我的看法,

(四)用副词“可”强调

221 我可没说过这话。

这个问题可不简单。

这么大的地方,可去哪儿找他呀?

你可不能让妈妈失望。

(五)用“非……不可”强调

222 这道题你非答不可。

要学好一门语言,非下苦功夫不可。

(六)用“……也(都)/也没(不)”强调

223这个单位的人我一个也(都)不认识。

这种会议我一次也没(不)参加。

七复句

(一)并列复句

224 既……又(也)……

这种家具既漂亮,又实用。

她既会跳舞,也会唱歌。

225 一方面……一方面……

吸烟一方面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方面也损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哲学,一方面可以增长知识,一方面也可以使人聪明。(二)承接复句

226 先……然后……

你先去吃饭,然后再去电影院看电影。

每天傍晚,王夫人总是先去病房看一下,然后才回家。

227 先……接着……

先把事情弄清楚,接着我们马上采取行动。

先由部长讲话,接着你作补充发言。

228 ……,于是……

王华忘了报名的地点,于是跑到单位打听了一下。

车间领导要求大家学技术,于是一个技术学习小组就成立了。(三)递进复句

229 ……更……

你都没有这种本事,我就更不行了。

这件衬衣我喜欢,阿里更喜欢。

230 ……还……

他会英语,还会日语。

不要只管个人,还应该关心群众。

231 不仅……而且……

北京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是中国的文化中心。

她不仅给他借来书,而且还简单地给他介绍了一下书的内容。

232 不但……还(也)……

他不但去过中国,还在中国学过汉语。

我们不但要进行经济改革,也要进行政治改革。

(四)选择复句

233 或者……或者……

下课了,同学们或者回宿舍,或者去食堂。

面对困难,你或者战胜它,或者被它吓倒。

或放在外面,或放在屋里,怎么都行。

或问她,或问我,都可以。

(五)条件复句

235 只有……才……

只有你去请,他才能来。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用这笔钱。

236 只要……就……

只要天不下雨,我们就去。

只要他在北京,就一定能找到他。

237 不管(无论)……也(都)……

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克服。

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都要遵守纪律。

238 既然……就……

既然你特别喜欢音乐,我就给你介绍一位音乐老师。既然已经买了,就不必后悔了。

(六)假设复句

239 没有……就没有(不)……

没有太阳,就没有月亮。

没有法律,就不会有民主和平等。

240 如果……就……

如果他是你的朋友,就一定会帮助你。

如果不下雨,我就来。

241……否则……

你得赶快把电报送去,否则该误事了。

只有你亲自去一趟,否则解决不了问题。

(七)转折复句

242 ……可是(可)……

他不喜欢体育活动,可是他喜欢看体育比赛。

队长的声音还像平时那么低,可是不像平时那么亲切。243 ……不过……

这东西好是好,不过跪了点儿。

不巧今天我还有点事,不过可以陪你们去玩一会儿。244 尽管……但是(可是、然而、还是……)

他尽管身体不好,但是仍然坚持工作。

尽管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意见还要向他提。(八)目的复句

245 ……为的是……

她早起晚睡,为的是学好汉语。

他六点起床,为的是去医院看朋友。

(九)因果复句

246 由于……

由于他平时不好好学习,毕业考试没有通过。

由于他每天锻炼,他的发音特别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