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制药工艺设计

12制药工艺设计
12制药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及要求

1.工艺流程设计

通过文献的调研,对设计产品的工艺路线进行评价,提出拟采用的工艺路线,并能给出选择依据。用文字和流程框图给出选定或设计工艺,文字内容包括:根据设计任务,所设计的工艺的依据和理由,具体的工艺流程说明及工艺参数(原料特性和工艺参数等)。

2.工艺设计计算

通过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参数对工艺流程每一步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依据计算结果对所需设备进行初步选型,进而根据特定的工艺条件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有关计算并进行结构设计。该过程要有数据来源,逻辑严密,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3. 车间平立面设计

在上述的完成设备选型及设计的基础上,遵照药厂GMP生产要求,对车间的平立面布局提出合理安排,满足实际生产要求。需要根据工艺流程设计的结果合理安排车间布局,并应提供典型设备在车间的安放位置。

4. 工艺管道布置

依据药厂GMP中管道敷设要求,对工艺管道的布置提出合理安排,为管道的安装提供依据。

5.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用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展示该设计的工艺工程及相关工艺控制参数,为仪表的安装及生产管理提供帮助。

附录:图纸和典型设备一览表。

目录:课题任务书(手写)

工艺流程设计

物料衡算

能量衡算

设备选型及设计

车间布局设计

辅助设计

附录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数据

组参数203

某工厂要生产一套萘1, 5—二磺酸双钠盐。生产该产品为间歇生产,要经过磺化反应、盐析、精制三个阶段。生产规模为350吨/年。工人的年操作时间为300天,一天24小时三班操作。反应的转化率为100%,收率为60%,其中单磺化反应为80%,双磺化反应为75%,其余均为异构体。原料的规格:精萘98%;浓硫酸98%;发烟硫酸20%。磺化工艺如下:在生产操作中,先将硫酸及发烟硫酸(合计)投入磺化反应锅内,将底酸冷至10℃,然后开始将萘分批加入,进行单磺反应,控制反应温度≤40℃,约反应3小时后将磺化温度调整为55℃。保温2小时后,将物料冷至30℃以下,再滴加发烟硫酸进行双磺反应,滴加的速度以控制反应温度≤40℃为宜,加毕,保温4小时,磺化结束。投料比为:萘:浓硫酸:发烟硫酸(单磺化):发烟硫酸(双磺化)=1:0.4:1.2:1.4。

列出常规手册上查不到的一些数据:

1、萘的比热:0.31Kca/(kg·℃)《化学工程手册》l

2、发烟硫酸的比热:0.3395Kcal/(kg·℃),《硫酸工作者手册》

3、反应产生异构物的比热:0.338Kcal/(kg·℃)

4、单磺化反应产物奈磺酸的比热:0.422Kcal/(kg·℃)

5、双磺化反应产物奈二磺酸的比热:0.367Kcal/(kg·℃).、

6、单磺化、双磺化反应后的废酸(H2SO4)的比热:0.348Kcal/(kg·℃)

7、奈磺酸的生成热:一124.8Kcal/mol 。

8、奈二磺酸的生成热:—270.2Kcal/mol

9、萘的生成热:18.4Kcal/mol

参数101

阿司匹林的合成

醋酸:酸酐:水杨酸=1:1:1(摩尔比),酸酐转化率为85%,升温、冷却结晶、过滤等辅助生产时间为5小时。结晶离心得率90%,最终粗品纯度92%,年生产能力1000吨/年。

回流液体为90%的醋酸,剩余为醋酐,回流温度为t1。t1=84℃,t2=5h。

参数225

阿司匹林的合成

醋酸:酸酐:水杨酸=1:2:2(摩尔比),酸酐转化率为90%,升温、冷却结晶、过滤等辅助生产时间为5小时。结晶离心得率93%,最终粗品纯度95%,年生产能力1200吨/年。回流液体为90%的醋酸,剩余为醋酐,回流温度为t1。t1=74℃,t2=5h

参数117

某工厂要生产一套萘1, 5—二磺酸双钠盐。生产该产品为间歇生产,要经过磺化反应、盐析、精制三个阶段。生产规模为800吨/年。工人的年操作时间为300天,一天24小时三班操作。反应的转化率为100%,收率为60%,其中单磺化反应为80%,双磺化反应为75%,其余均为异构体。原料的规格:精萘98%;浓硫酸98%;发烟硫酸20%。磺化工艺如下:在生产操作中,先将硫酸及发烟硫酸(合计)投入磺化反应锅内,将底酸冷至10℃,然后开始将萘分批加入,进行单磺反应,控制反应温度≤40℃,约反应3小时后将磺化温度调整为55℃。保温2小时后,将物料冷至30℃以下,再滴加发烟硫酸进行双磺反应,滴加的速度以控制反应温度≤40℃为宜,加毕,保温4小时,磺化结束。投料比为:萘:浓硫酸:发烟硫酸(单磺化):发烟硫酸(双磺化)=1:0.4:1.2:1.4。

列出常规手册上查不到的一些数据:

1、萘的比热:0.31Kca/(kg·℃)《化学工程手册》l

2、发烟硫酸的比热:0.3395Kcal/(kg·℃),《硫酸工作者手册》

3、反应产生异构物的比热:0.338Kcal/(kg·℃)

4、单磺化反应产物奈磺酸的比热:0.422Kcal/(kg·℃)

5、双磺化反应产物奈二磺酸的比热:0.367Kcal/(kg·℃).、

6、单磺化、双磺化反应后的废酸(H2SO4)的比热:0.348Kcal/(kg·℃)

7、奈磺酸的生成热:一124.8Kcal/mol 。

8、奈二磺酸的生成热:—270.2Kcal/mol

9、萘的生成热:18.4Kcal/mol

参数113

阿司匹林的合成

醋酸:酸酐:水杨酸=2:2:2.5(摩尔比),酸酐转化率为95%,升温、冷却结晶、过滤等辅助生产时间为4小时。结晶离心得率94%,最终粗品纯度95%,年生产能力1200吨/年。回流液体为90%的醋酸,剩余为醋酐,回流温度为t1。t1=80℃,t2=3.5h

参数217

阿司匹林的合成

醋酸:酸酐:水杨酸=1.5:1.5:2(摩尔比),酸酐转化率为95%,升温、冷却结晶、过滤等辅助生产时间为6小时。结晶离心得率90%,最终粗品纯度90%,年生产能力1000吨/年。回流液体为90%的醋酸,剩余为醋酐,回流温度为t1。t1=90℃,t2=5h。

参数109

阿司匹林的合成

醋酸:酸酐:水杨酸=1:1.5:1(摩尔比),酸酐转化率为80%,升温、冷却结晶、过滤等辅助生产时间为3小时。结晶离心得率95%,最终粗品纯度95%,年生产能力750吨/年。

回流液体为90%的醋酸,剩余为醋酐,回流温度为t1。t1=85℃,t2=6h。

组参数116

环丙孕酮:500kg/年,年工作日及生产班制:年工作日:300天/年,生产班制:三班/天。

生产工艺介绍

(一)生产方法

环丙孕酮生产采用化学合成法,以17α—羟基黄体酮作为起始原料,经过脱氢、加成、酰化、环氧、氯化、精制等化学、物理过程生产环丙孕酮产品。

(二)工艺过程及工序划分

本车间分七个工段,第一工段为△6和△1.6的制备,它以17α-羟基黄酮体为原料,经过二步脱氢而得;第二工段为环丙物制备;第三工段为酰化物精品制备;第四工段为环氧物制备;第五工段为氯化物

2.减压浓缩

3.冷冻结晶

4.离心及洗涤

5.干燥(真空干燥)

6.萃取(碱洗)

7.过滤(压滤)

8.干燥(带压干燥)

每个单元操作均有各种典型的设备组合型式,通过以上各单元操作的合适设备组合形成了相应的生产流程。每个单元操作的设备类型选择要根据生产工艺性质需要和设计者经验来确定,而设备的大小则需要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并考虑设备的制备性能。

参数211

阿司匹林的合成

醋酸:酸酐:水杨酸=3:3:2(摩尔比),酸酐转化率为92%,升温、冷却结晶、过滤等辅助生产时间为4小时。结晶离心得率90%,最终粗品纯度90%,年生产能力750吨/年。回流液体为80%的醋酸,剩余为醋酐,回流温度为t1。t1=85℃,t2=6.5h

参数:205

对氨基苯酚合成

工艺过程:在反应釜中,投入50%的硫酸:苯酚:亚硝酸钠=1:1:1.2,开搅拌和冷冻,冷却至5℃,在此温度下搅拌1小时。反应结束,静止、抽滤、水洗至PH=5,甩干,得对亚甲基苯酚收率为80%。此步辅助时间为2小时。将得到的对亚甲基苯酚与硫化钠按1:1(摩尔比)投料到还原釜中,硫化钠的浓度为38%,在38℃下反应2小时,收率为85%,反应结束,加入50%硫酸(质量浓度)中和至PH=8,结晶、抽滤得粗对氨基苯酚(纯度为92%),结晶、抽滤得率为95%。此步辅助时间为2小时。年生产能力500吨/年。

参数:102

对氨基苯酚合成

工艺过程:在反应釜中,投入50%的硫酸:苯酚:亚硝酸钠=1:1:1.2,开搅拌和冷冻,冷却至0℃,在此温度下搅拌2小时。反应结束,静止、抽滤、水洗至PH=5,甩干,得对亚甲基苯酚收率为80%。此步辅助时间为2小时。将得到的对亚甲基苯酚与硫化钠按1:1(摩尔比)投料到还原釜中,硫化钠的浓度为38%,在38℃下反应3小时,收率为85%,反应结束,加入50%硫酸(质量浓度)中和至PH=8,结晶、抽滤得粗对氨基苯酚(纯度为92%),结晶、抽滤得率为95%。此步辅助时间为3小时。年生产能力300吨/年。

参数:215

环丙孕酮

环丙孕酮:200kg/年,年工作日及生产班制:年工作日:300天/年,生产班制:三班/天。

生产工艺介绍

(一)生产方法

环丙孕酮生产采用化学合成法,以17α—羟基黄体酮作为起始原料,经过脱氢、加成、酰化、环氧、氯化、精制等化学、物理过程生产环丙孕酮产品。

(二)工艺过程及工序划分

本车间分七个工段,第一工段为△6和△1.6的制备,它以17α-羟基黄酮体为原料,经过二步脱氢而得;第二工段为环丙物制备;第三工段为酰化物精品制备;第四工段为环氧物制备;第五工段为氯化物制备;第六工段为环合物制备;第七工段为精烘包工段。

(三)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各步重量收率

详见化学反应流程图

2.减压浓缩

3.冷冻结晶

4.离心及洗涤

5.干燥(真空干燥)

6.萃取(碱洗)

7.过滤(压滤)

8.干燥(带压干燥)

每个单元操作均有各种典型的设备组合型式,通过以上各单元操作的合适设备组合形成了相应的生产流程。每个单元操作的设备类型选择要根据生产工艺性质需要和设计者经验来确定,而设备的大小则需要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并考虑设备的制备性能。

参数:214

对氨基苯酚合成

工艺过程:在反应釜中,投入50%的硫酸:苯酚:亚硝酸钠=1:1:1.2,开搅拌和冷冻,冷却至0℃,在此温度下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静止、抽滤、水洗至PH=5,甩干,得对亚甲基苯酚收率为80%。此步辅助时间为2小时。将得到的对亚甲基苯酚与硫化钠按1:1.2(摩尔比)投料到还原釜中,硫化钠的浓度为45%,在45℃下反应3小时,收率为90%,反应结束,加入50%硫酸(质量浓度)中和至PH=8,结晶、抽滤得粗对氨基苯酚(纯度为92%),结晶、抽滤得率为95%。此步辅助时间为3小时。年生产能力800吨/年。

参数:226

对氨基苯酚合成

工艺过程:在反应釜中,投入55%的硫酸:苯酚:亚硝酸钠=1:1:2,开搅拌和冷冻,冷却至0℃,在此温度下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静止、抽滤、水洗至PH=5,甩干,得对亚甲基苯酚收率为80%。此步辅助时间为2小时。将得到的对亚甲基苯酚与硫化钠按1:2(摩尔比)投料到还原釜中,硫化钠的浓度为45%,在45℃下反应3小时,收率为90%,反应结束,加入50%硫酸(质量浓度)中和至PH=8,结晶、抽滤得粗对氨基苯酚(纯度为96%),结晶、抽滤得率为92%。此步辅助时间为3小时。年生产能力1200吨/年。

参数:129

对氨基苯酚合成

工艺过程:在反应釜中,投入65%的硫酸:苯酚:亚硝酸钠=1:2:1.5,开搅拌和冷冻,冷却至3℃,在此温度下搅拌1.5小时。反应结束,静止、抽滤、水洗至PH=5,甩干,得对亚甲基苯酚收率为88%。此步辅助时间为1.5小时。将得到的对亚甲基苯酚与硫化钠按1:1.8(摩尔比)投料到还原釜中,硫化钠的浓度为50%,在40℃下反应2小时,收率为85%,反应结束,加入60%硫酸(质量浓度)中和至PH=8,结晶、抽滤得粗对氨基苯酚(纯度为96%),结晶、抽滤得率为95%。此步辅助时间为5小时。年生产能力1000吨/年。

参数:4212

对氨基苯酚合成

工艺过程:在反应釜中,投入50%的硫酸:苯酚:亚硝酸钠=2:2:1.5,开搅拌和冷冻,冷却至5℃,在此温度下搅拌1.5小时。反应结束,静止、抽滤、水洗至PH=5,甩干,得对亚甲基苯酚收率为85%。此步辅助时间为2.5小时。将得到的对亚甲基苯酚与硫化钠按1:1(摩尔比)投料到还原釜中,硫化钠的浓度为42%,在38℃下反应3小时,收率为85%,反应结束,加入60%硫酸(质量浓度)中和至PH=8,结晶、抽滤得粗对氨基苯酚(纯度为95%),结晶、抽滤得率为95%。此步辅助时间为2小时。年生产能力650吨/年。

参数:222

对氨基苯酚合成

工艺过程:在反应釜中,投入60%的硫酸:苯酚:亚硝酸钠=2:2:1.5,开搅拌和冷冻,冷却至3℃,在此温度下搅拌1小时。反应结束,静止、抽滤、水洗至PH=5,甩干,得对亚甲基苯酚收率为85%。此步辅助时间为2小时。将得到的对亚甲基苯酚与硫化钠按2:1.5(摩尔比)投料到还原釜中,硫化钠的浓度为

60%,在40℃下反应2小时,收率为95%,反应结束,加入60%硫酸(质量浓度)中和至PH=8,结晶、抽滤得粗对氨基苯酚(纯度为96%),结晶、抽滤得率为95%。此步辅助时间为3小时。年生产能力1000吨/年。

参数125

对氨基苯酚合成

工艺过程:在反应釜中,投入55%的硫酸:苯酚:亚硝酸钠=1.3:1:1.5,开搅拌和冷冻,冷却至5℃,在此温度下搅拌3.5小时。反应结束,静止、抽滤、水洗至PH=5,甩干,得对亚甲基苯酚收率为80%。此步辅助时间为1.5小时。将得到的对亚甲基苯酚与硫化钠按1:1.8(摩尔比)投料到还原釜中,硫化钠的浓度为42%,在45℃下反应2小时,收率为90%,反应结束,加入65%硫酸(质量浓度)中和至PH=8,结晶、抽滤得粗对氨基苯酚(纯度为90%),结晶、抽滤得率为90%。此步辅助时间为5小时。年生产能力1500吨/年。

参数206

氨基-5-氯二苯酮

氨基-5-氯二苯酮是合成镇静催眠药利眠宁的重要中间体,根据其工艺过程,绘制2-氨基-5-氯二苯酮的工艺流程框图。

(先由对硝基氯苯与氰苄环合而得到异噁唑,再经过开环、还原而得,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l

NO 2

+

CH 2CN N

O

Cl

C

O NH 2

Cl

NaOH 25Fe HCl C 2H 5OH

780C

250C

Fe

具体的工艺过程如下: (1)环合:

将氢氧化钠加热溶于乙醇中,冷至25-30o C ,加入对硝基氯苯;于30o C 以下滴加苄氰。加毕20-30o

C

保温4h ;冷至20o C ,加入冰水(乙醇量的1/4);再于35o

C 以下缓缓加入次氯酸钠溶液(10%),至反应液变为黄色止;待反应液转为紫色,再加次氯酸钠液至溶液又变为黄色;第三次变黄色后,检查氰根为阴性时,加入冰水(乙醇量的3/4);搅拌5min ,过滤;滤饼水洗至中性;滤干后干燥,得异噁唑化合物(此步转化率为80%)。 (2)开环、还原:

将4/5的乙醇加入搪玻璃反应罐内,搅拌,加入异噁唑化合物、铁粉;加热回流30min,于15-30min 内加入盐酸-乙醇溶液(由盐酸和其余1/5乙醇配成);继续回流2 h ,稍冷,加液碱至PH=8,即生成2-氨基-5-氯二苯甲酮(此步转化率为70%)。年生产能力1200吨/年。

参数111

敌白虫的合成

在冷却条件下,将三氯乙醛(90%)加入冷反应罐,在搅拌下加入甲醇(95%),使反应温度在35℃维持

放出盐酸和氯甲烷(回收处理),此处放空率为30%,(三氯乙醛:甲醇:三氯化磷=1:3:1,摩尔比)。酯化液进一步脱盐酸,此步脱盐酸氯为80%,进入热反应罐,保持温度在80℃下维持3小时,即得产品。此步收率为95%。产品纯度为98%。整个生产过程辅助生产时间4小时。年生产能力为1800吨/年。

参数105

敌白虫的合成

在冷却条件下,将三氯乙醛(92%)加入冷反应罐,在搅拌下加入甲醇(95%),使反应温度在45℃维持2小时,将混合液冷却至5℃,加入三氯化磷(92%),使其与甲醇生成二甲级亚磷酸酯,其收率90%,并放出盐酸和氯甲烷(回收处理),此处放空率为30%,(三氯乙醛:甲醇:三氯化磷=2:3:1,摩尔比)。酯化液进一步脱盐酸,此步脱盐酸率为80%,进入热反应罐,保持温度在85℃下维持2小时,即得产品。此步收率为95%。产品纯度为98%。整个生产过程辅助生产时间4小时。年生产能力为1500吨/年。

参数227

敌白虫的合成

在冷却条件下,将三氯乙醛(94%)加入冷反应罐,在搅拌下加入甲醇(95%),使反应温度在35℃维持3小时,将混合液冷却至5℃,加入三氯化磷(97%),使其与甲醇生成二甲级亚磷酸酯,其收率85%,并放出盐酸和氯甲烷(回收处理),此处放空率为38%,(三氯乙醛:甲醇:三氯化磷=2:3:3,摩尔比)。酯化液进一步脱盐酸,此步脱盐酸率为80%,进入热反应罐,保持温度在85℃下维持4小时,即得产品。此步收率为96%。产品纯度为95%。整个生产过程辅助生产时间3小时。年生产能力为2500吨/年。

参数207

敌白虫的合成

在冷却条件下,将三氯乙醛(94%)加入冷反应罐,在搅拌下加入甲醇(95%),使反应温度在36℃维持3小时,将混合液冷却至5℃,加入三氯化磷(95%),使其与甲醇生成二甲级亚磷酸酯,其收率86%,并放出盐酸和氯甲烷(回收处理),此处放空率为35%,(三氯乙醛:甲醇:三氯化磷=2:4:3,摩尔比)。酯化液进一步脱盐酸,此步脱盐酸率为80%,进入热反应罐,保持温度在85℃下维持4小时,即得产品。此步收率为94%。产品纯度为95%。整个生产过程辅助生产时间4小时。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年。

参数116

敌白虫的合成

在冷却条件下,将三氯乙醛(95%)加入冷反应罐,在搅拌下加入甲醇(92%),使反应温度在42℃维持

并放出盐酸和氯甲烷(回收处理),此处放空率为48%,(三氯乙醛:甲醇:三氯化磷=3:3:5,摩尔比)。酯化液进一步脱盐酸,此步脱盐酸率为82%,进入热反应罐,保持温度在92℃下维持4小时,即得产品。此步收率为92%。产品纯度为88%。整个生产过程辅助生产时间2小时。年生产能力为4500吨/年。

参数110

敌白虫的合成

在冷却条件下,将三氯乙醛(85%)加入冷反应罐,在搅拌下加入甲醇(98%),使反应温度在35℃维持1小时,将混合液冷却至5℃,加入三氯化磷(90%),使其与甲醇生成二甲级亚磷酸酯,其收率90%,并放出盐酸和氯甲烷(回收处理),此处放空率为20%,(三氯乙醛:甲醇:三氯化磷=2.5:2:2,摩尔比)。酯化液进一步脱盐酸,此步脱盐酸率为75%,进入热反应罐,保持温度在90℃下维持2小时,即得产品。此步收率为9%。产品纯度为90%。整个生产过程辅助生产时间4小时。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

参数201

敌白虫的合成

在冷却条件下,将三氯乙醛(95%)加入冷反应罐,在搅拌下加入甲醇(95%),使反应温度在50℃维持2小时,将混合液冷却至5℃,加入三氯化磷(95%),使其与甲醇生成二甲级亚磷酸酯,其收率85%,并放出盐酸和氯甲烷(回收处理),此处放空率为45%,(三氯乙醛:甲醇:三氯化磷=2:3:1,摩尔比)。酯化液进一步脱盐酸,此步脱盐酸率为80%,进入热反应罐,保持温度在85℃下维持3.5小时,即得产品。此步收率为85%。产品纯度为98%。整个生产过程辅助生产时间4小时。年生产能力为1800吨/年。

参数115

敌白虫的合成

在冷却条件下,将三氯乙醛(90%)加入冷反应罐,在搅拌下加入甲醇(92%),使反应温度在40℃维持3小时,将混合液冷却至2℃,加入三氯化磷(95%),使其与甲醇生成二甲级亚磷酸酯,其收率85%,并放出盐酸和氯甲烷(回收处理),此处放空率为40%,(三氯乙醛:甲醇:三氯化磷=3:3:4,摩尔比)。酯化液进一步脱盐酸,此步脱盐酸率为85%,进入热反应罐,保持温度在88℃下维持4小时,即得产品。此步收率为90%。产品纯度为98%。整个生产过程辅助生产时间7小时。年生产能力为2500吨/年。

参数220

敌白虫的合成

在冷却条件下,将三氯乙醛(95%)加入冷反应罐,在搅拌下加入甲醇(96%),使反应温度在40℃维持3小时,将混合液冷却至5℃,加入三氯化磷(95%),使其与甲醇生成二甲级亚磷酸酯,其收率94%,并放出盐酸和氯甲烷(回收处理),此处放空率为34%,(三氯乙醛:甲醇:三氯化磷=2.5:3:2.5,摩尔比)。酯化液进一步脱盐酸,此步脱盐酸率为80%,进入热反应罐,保持温度在90℃下维持4小时,即得产品。此步收率为95%。产品纯度为95%。整个生产过程辅助生产时间3小时。年生产能力为2500吨/年。

参数208

敌敌畏的合成

在合成釜中将固体敌百虫配置成浓度20%,含苯30%,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在不断搅拌下维持反应温度为35℃,滴加烧碱溶液(30%),维持溶液ph=8,当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淡黄色,停止加碱。此处以敌百虫的转化率为90%计。继续搅拌1小时,即达反应终点。将合成液打入分层器,分出水层,分离效率为90%(以敌敌畏计),下面的苯油经薄膜蒸发器脱水和苯后,即得敌敌畏原油,分离效率95%。辅助生产时间4小时。年生产能力1200吨/年。

参数106

敌敌畏的合成

在合成釜中将固体敌百虫配置成浓度30%,含苯30%,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在不断搅拌下维持反应温度为40℃,滴加烧碱溶液(35%),维持溶液ph=8,当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淡黄色,停止加碱。此处以敌百虫的转化率为90%计。继续搅拌0.5小时,即达反应终点。将合成液打入分层器,分出水层,分离效率为95%(以敌敌畏计),下面的苯油经薄膜蒸发器脱水和苯后,即得敌敌畏原油,分离效率95%。辅助生产时间5小时。年生产能力1800吨/年。

参数221

敌敌畏的合成

在合成釜中将固体敌百虫配置成浓度30%,含苯30%,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在不断搅拌下维持反应温度为35℃,滴加烧碱溶液(40%),维持溶液ph=8,当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淡黄色,停止加碱。此处以敌百虫的转化率为92%计。继续搅拌2小时,即达反应终点。将合成液打入分层器,分出水层,分离效率为90%(以敌敌畏计),下面的苯油经薄膜蒸发器脱水和苯后,即得敌敌畏原油,分离效率92%。辅助生产时间3小时。年生产能力2500吨/年。

参数107

某药厂拟建提取能力为3000吨/年的板蓝根颗粒剂中药提取综合车间,年工作日300天,三班生产,日有效工作时间20小时。工艺流程及设计条件如下:

产品规格: 10克/袋

产品标准: 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

生产工艺选择及流程设计

1.原料炮制:

板蓝根: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经过紫外灯消毒。

2. 取板蓝根11.662t ,至多能在提取罐中加饮用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药材6倍量饮用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材4倍量饮用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120目筛。

3. 浓缩:将滤液用外循环浓缩器(真空度0.06—0.07Mpa ,温度70℃--80℃)浓缩至药液相对密度1.20(50℃)备用。

4. 醇沉:将浓缩液加工业乙醇使醇含量达60%,离心,除去蛋白质,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

5. 收膏:取上清液经减压浓缩罐(真空度0.06Mpa 左右,温度80℃以下)回收乙醇,相对密度1.26—1.28(70℃--80℃)。

6. 清膏贮存:清膏在清膏收集车(净化级别为三十万级)中装入密封的容积内。若24小时不能转入下道工序则需要入库贮存,冷库贮存时间不得超过5天。

参数 218 敌敌畏的合成

在合成釜中将固体敌百虫配置成浓度32%,含苯35%,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在不断搅拌下维持反应温度为42℃,滴加烧碱溶液(45%),维持溶液ph=8,当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淡黄色,停止加碱。此处以敌百虫的转化率为95%计。继续搅拌2小时,即达反应终点。将合成液打入分层器,分出水层,分离效率为88%(以敌敌畏计),下面的苯油经薄膜蒸发器脱水和苯后,即得敌敌畏原油,分离效率92%。辅助生产时间4小时。年生产能力3000吨/年。

参数 103 敌敌畏的合成

氨基-5-氯二苯酮是合成镇静催眠药利眠宁的重要中间体,根据其工艺过程,绘制2-氨基-5-氯二苯酮的工艺流程框图。

(先由对硝基氯苯与氰苄环合而得到异噁唑,再经过开环、还原而得,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l

NO 2

+

CH 2CN N

O

Cl

C

O NH 2

Cl

NaOH 25Fe HCl C 2H 5OH

780

C

250C

Fe

具体的工艺过程如下: (1)环合:

将氢氧化钠加热溶于乙醇中,冷至25-30o C ,加入对硝基氯苯;于30o C 以下滴加苄氰。加毕20-30o

C

保温4h ;冷至20o C ,加入冰水(乙醇量的1/4);再于35o

C 以下缓缓加入次氯酸钠溶液(10%),至反应液变为黄色止;待反应液转为紫色,再加次氯酸钠液至溶液又变为黄色;第三次变黄色后,检查氰根为阴性时,加入冰水(乙醇量的3/4);搅拌5min ,过滤;滤饼水洗至中性;滤干后干燥,得异噁唑化合物(此步转化率为80%)。 (2)开环、还原:

将4/5的乙醇加入搪玻璃反应罐内,搅拌,加入异噁唑化合物、铁粉;加热回流30min,于15-30min 内加入盐酸-乙醇溶液(由盐酸和其余1/5乙醇配成);继续回流3 h ,稍冷,加液碱至PH=8,即生成2-氨基-5-氯二苯甲酮(此步转化率为70%)。年生产能力300吨/年。

参数 216

甲磺酸培氟沙星:240吨/年;年工作日及生产班制:年工作日:300天/年,生产班制:三班/天

(一)生产方法

甲磺酸培氟沙星生产采用化学合成法,以诺氟沙星作为起始原料,经过甲基化、成盐、精制等化学、物理过程生产甲磺酸培氟沙星产品。

(二)工艺过程及工序划分

本车间分三个工段,第一工段为培氟沙星制备,它以诺氟沙星为原料,经过甲基化而得;第二工段为甲磺酸培氟沙星制备;第三工段为甲磺酸培氟沙星精品制备。

(三)化学反应方程式

HCHO HCOOH COOH H 52

N

N H N O F COOH H 52N N N O

C H 3F CH 3SO 3H.H 2O

25COOH

2H 5N

N N

O

C H 3F .CH 3SO 3H. 2H 2O

二、工艺流程设计 (一)工艺流程简述 (1)甲基化

依次向甲基化罐中加入诺氟沙星(药用98%)176.95公斤、甲酸(85.5%)323.82公斤、甲醛(36.7%)191.11公斤,加热至100℃,开始回流2小时;降温至80℃加入活性炭8.85公斤,再升温至100℃,回流半小时;降温至60℃,加入乙醇(80.5%)152.18公斤,搅拌5分钟后放料,趁热压滤至中和罐。

(2)中和

接甲基化罐溶液,搅拌,冷却,加入氨水(12%)保持反应温度不超过45℃。当反应液pH 值在7.0--7.5时,停止加氨水。静止1小时,放料,用去离子水洗至pH 值在6.0—6.5,后甩料4小时。检验,保证收率99%以上,合格品待用。

(3)成盐

在成盐罐中加入合格的甲基化物(含量97%,水分8%)140.41公斤,乙醇(82.5%)730.12公斤,然后加入甲烷磺酸(99.9%)42.68公斤。升温至78℃,回流1小时;降温至60℃,加入活性炭5.62公斤;升温至78℃,回流1小时。出料,压滤至结晶罐。趁热放料至桶中然后转移至冷库中使之冷却结晶,后离

心分离。用95%的乙醇洗涤,分离液回收至粗母蒸馏岗位。成品检验,保证收率92%,合格品至精制岗位。

(4)精制

在精制罐)中加入乙醇(86.0%)497.08,粗品升温至45℃,至溶解;加入活性炭8.24,升温至78℃,回流30分钟,压滤至结晶罐。趁热放料至桶中然后转移至冷库中使之冷却结晶,后离心分离。用乙醇(95%)洗涤,分离液回收至精母蒸馏岗位,保证收率89%。合格后进干燥室自然干躁,除湿至产品。

(5)粗母蒸馏

将粗品母液在蒸馏罐加热蒸馏,收集蒸馏物,当温度达到90℃时,停止加热,10分钟后将残液收集到粗品母液储罐。

(6)精母蒸馏

将精母液在蒸馏罐加热蒸馏,收集蒸馏物,当温度达到85℃时,停止加热,10分钟后,将残液收集到储罐。

(7)乙醇蒸馏

在蒸馏罐将95%的乙醇加热蒸馏,收集蒸馏物,当温度达到82℃时停止加热,残液弃去。

三、甲磺酸培氟沙星设计条件

(一)甲基化收率99.5%

(二)成盐收率93%

(三)精制收率89%

粗母液与精母液的甲基物回收率分别为2%和3%。

参数212

敌敌畏的合成

在合成釜中将固体敌百虫配置成浓度38%,含苯40%,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在不断搅拌下维持反应温度为35℃,滴加烧碱溶液(45%),维持溶液ph=8,当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淡黄色,停止加碱。此处以敌百虫的转化率为88%计。继续搅拌3小时,即达反应终点。将合成液打入分层器,分出水层,分离效率为96%(以敌敌畏计),下面的苯油经薄膜蒸发器脱水和苯后,即得敌敌畏原油,分离效率95%。辅助生产时间3.5小时。年生产能力2500吨/年。

参数108

甲磺酸培氟沙星:400吨/年;年工作日及生产班制:年工作日:300天/年,生产班制:三班/天(一)生产方法

甲磺酸培氟沙星生产采用化学合成法,以诺氟沙星作为起始原料,经过甲基化、成盐、精制等化学、物理过程生产甲磺酸培氟沙星产品。

(二)工艺过程及工序划分

本车间分三个工段,第一工段为培氟沙星制备,它以诺氟沙星为原料,经过甲基化而得;第二工段为甲磺酸培氟沙星制备;第三工段为甲磺酸培氟沙星精品制备。

(三)化学反应方程式

HCHO

HCOOH

COOH

H 52

N

N

H N O

F COOH

H 52

N

N

N O

C

H 3F CH 3SO 3H.H 2O

25COOH

C 2H 5N

N N

O

C H 3F .CH 3SO 3H. 2H 2O

二、工艺流程设计 (一)工艺流程简述 (1)甲基化

依次向甲基化罐中加入诺氟沙星(药用98%)176.95公斤、甲酸(85.5%)323.82公斤、甲醛(36.7%)191.11公斤,加热至100℃,开始回流2小时;降温至80℃加入活性炭8.85公斤,再升温至100℃,回流半小时;降温至60℃,加入乙醇(80.5%)152.18公斤,搅拌5分钟后放料,趁热压滤至中和罐。

(2)中和

接甲基化罐溶液,搅拌,冷却,加入氨水(12%)保持反应温度不超过45℃。当反应液pH 值在7.0--7.5时,停止加氨水。静止1小时,放料,用去离子水洗至pH 值在6.0—6.5,后甩料3小时。检验,保证收率99%以上,合格品待用。

(3)成盐

在成盐罐中加入合格的甲基化物(含量97%,水分8%)140.41公斤,乙醇(82.5%)730.12公斤,然后加入甲烷磺酸(99.9%)42.68公斤。升温至78℃,回流1小时;降温至60℃,加入活性炭5.62公斤;升温至78℃,回流1小时。出料,压滤至结晶罐。趁热放料至桶中然后转移至冷库中使之冷却结晶,后离心分离。用95%的乙醇洗涤,分离液回收至粗母蒸馏岗位。成品检验,保证收率92%,合格品至精制岗位。

(4)精制

在精制罐)中加入乙醇(86.0%)497.08,粗品升温至45℃,至溶解;加入活性炭8.24,升温至78℃,回流30分钟,压滤至结晶罐。趁热放料至桶中然后转移至冷库中使之冷却结晶,后离心分离。用乙醇(95%)洗涤,分离液回收至精母蒸馏岗位,保证收率89%。合格后进干燥室自然干躁,除湿至产品。 (5)粗母蒸馏

将粗品母液在蒸馏罐加热蒸馏,收集蒸馏物,当温度达到90℃时,停止加热,10分钟后将残液收集到粗品母液储罐。

(6)精母蒸馏

将精母液在蒸馏罐加热蒸馏,收集蒸馏物,当温度达到85℃时,停止加热,10分钟后,将残液收集到储罐。

(7)乙醇蒸馏

在蒸馏罐将95%的乙醇加热蒸馏,收集蒸馏物,当温度达到82℃时停止加热,残液弃去。 三、甲磺酸培氟沙星设计条件 (一)甲基化 收率99.5% (二)成盐 收率93% (三)精制 收率89%

粗母液与精母液的甲基物回收率分别为2%和3%。

参数:204

共沸去水法磺化法生产苯磺酸

向磺化锅中加入92.5%的硫酸,预热至90℃,苯经汽化及过热150℃后,连续鼓泡送入磺化锅中,利用反应热自动升温(需计算采用移热或加热),约1小时,现保持温度160℃下4小时,此时磺化液游离酸下降到3.0%,反应结束。磺化液中含苯磺酸88%,苯二磺酸1%,砜约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含苯30%,含三氧化硫5%,其余为水,经釜上部冷凝,到苯水分离器分离,分离效率90%,上层排出,下层然后经过碱液(10%)洗涤,苯循环使用,损失率为1%。辅助生产时间3小时。年生产能力2400吨/年。硫酸:苯=1:6

参数:112

共沸去水法磺化法生产苯磺酸

向磺化锅中加入95%的硫酸,预热至90℃,苯经汽化及过热150℃后,连续鼓泡送入磺化锅中,利用反应热自动升温(需计算采用移热或加热),约1小时,现保持温度170℃下3小时,此时磺化液游离酸下降到2.0%,反应结束。磺化液中含苯磺酸85%,苯二磺酸1%,砜约1.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含苯35%,含三氧化硫5%,其余为水,经釜上部冷凝,到苯水分离器分离,分离效率92%,上层排出,下层然后经过碱液(15%)洗涤,苯循环使用,损失率为1%。辅助生产时间2小时。年生产能力2500吨/年。硫酸:苯=1:6

参数:128

共沸去水法磺化法生产苯磺酸

向磺化锅中加入95%的硫酸,预热至100℃,苯经汽化及过热175℃后,连续鼓泡送入磺化锅中,利用反应热自动升温(需计算采用移热或加热),约0.5小时,现保持温度160℃下3小时,此时磺化液游离酸下降到5.0%,反应结束。磺化液中含苯磺酸85%,苯二磺酸2%,砜约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含苯30%,含三氧化硫8%,其余为水,经釜上部冷凝,到苯水分离器分离,分离效率92%,上层排出,下层然后经过碱液(20%)洗涤,苯循环使用,损失率为1%。辅助生产时间3小时。年生产能力3600吨/年。硫酸:苯=1:7

参数:202

共沸去水法磺化法生产苯磺酸

向磺化锅中加入95%的硫酸,预热至110℃,苯经汽化及过热160℃后,连续鼓泡送入磺化锅中,利用反应热自动升温(需计算采用移热或加热),约1小时,现保持温度165℃下4小时,此时磺化液游离酸下降到3.5%,反应结束。磺化液中含苯磺酸90%,苯二磺酸1%,砜约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含苯45%,含三氧化硫10%,其余为水,经釜上部冷凝,到苯水分离器分离,分离效率90%,上层排出,下层然后经过碱液(25%)洗涤,苯循环使用,损失率为2%。辅助生产时间4小时。年生产能力1500吨/年。硫酸:苯=1:7.5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作业答案

作业答案 绪论 1.5 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1.7 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按照我国传统的设计体制,一般可分为设计的前期工作、设计的中期工作和设计的后期工作。而设计的前期工作又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厂址选择报告和设计任务书等项工作。 1.10 简述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个工程项目从计划建设到交付生产一般要经历以下基本工作程序: 提出项目建议书→批准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审查及批准→编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选择建设地点、进行勘察)→初步设计中审→施工图设计(进行建设准备)→组织工程施工→试车(进行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交付生产 1.设计前期工作阶段: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设计任务书 2.设计中期工作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有一些大型项目,在中间还需有扩大初步设计) 3.设计后期工作阶段:组织工程施工→交付生产 第二章 2.2设计前期应做哪些工作? (同上) 2.3 项目建议书包括哪些内容? ①项目名称、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即项目建设的背景和依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②产品需求的初步预测;③产品方案及拟建生产规模; ④工艺技术方案(原料路线、生产方法和技术来源); ⑤资源、主要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⑥建厂条件和建设厂址初步方案 ⑦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方案; ⑧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⑨项目实施规划设想;⑩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及筹措设想;⑾环境保护; 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⒀结论与建议2.7 可行性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1)总论 (2)需求预测 (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4)工艺技术方案 (5)原材料、燃料及公用系统的供应 (6)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布局方案 (7)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8)环境保护 (9)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 (10)消防 (11)节能 (12)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13)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实施规划的建议 (14)项目实施规划 (1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6)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17)评价结论 2.8 设计任务书编制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总复习题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总 复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是运用化学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到成品,利用相应的设备进行加工的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单元操作:没有化学反应的纯物理过程的加工处理。 1.依据雷诺准数从高到低,管内流动流体的流动状态可划分为湍流、过渡流、层流。 2.对于液体,温度升高,黏度减小;对于气体,温度升高,黏度增大。 3.大气压强为×104Pa时,真空度1×104Pa对应的绝对压强是×104Pa。 定态流动:指任一点上流速、压强等物理量均不随时间而变,仅随位置而变。 非定态流动:指流体流速、压强等物理量随时间而变。 理想流体:若流体流动时没有流动阻力,即流体的流动阻力为零,这种流体称为 =绝对压强—大气压 粘滞力:运动着的流体内部相邻两流体层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流体粘性的表现, 称为粘滞力或粘性摩擦力。 粘性:流体在运动状态时抗拒内在向前运动的特性。 如何根据Re值的大小来判断流体在圆形直管内的流动状态雷诺公式:Re=Du ρ/μ m 、流体密度ρ和动力粘度μ), Re<=2000(μ:动力粘度;D: 管内径;流速u m 时,层流;Re>=4000时,湍流;2000

12制药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及要求 1.工艺流程设计 通过文献的调研,对设计产品的工艺路线进行评价,提出拟采用的工艺路线,并能给出选择依据。用文字和流程框图给出选定或设计工艺,文字内容包括:根据设计任务,所设计的工艺的依据和理由,具体的工艺流程说明及工艺参数(原料特性和工艺参数等)。 2.工艺设计计算 通过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参数对工艺流程每一步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依据计算结果对所需设备进行初步选型,进而根据特定的工艺条件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有关计算并进行结构设计。该过程要有数据来源,逻辑严密,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3. 车间平立面设计 在上述的完成设备选型及设计的基础上,遵照药厂GMP生产要求,对车间的平立面布局提出合理安排,满足实际生产要求。需要根据工艺流程设计的结果合理安排车间布局,并应提供典型设备在车间的安放位置。 4. 工艺管道布置 依据药厂GMP中管道敷设要求,对工艺管道的布置提出合理安排,为管道的安装提供依据。 5.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用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展示该设计的工艺工程及相关工艺控制参数,为仪表的安装及生产管理提供帮助。 附录:图纸和典型设备一览表。 目录:课题任务书(手写) 工艺流程设计 物料衡算 能量衡算 设备选型及设计 车间布局设计 辅助设计 附录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数据 组参数203 某工厂要生产一套萘1, 5—二磺酸双钠盐。生产该产品为间歇生产,要经过磺化反应、盐析、精制三个阶段。生产规模为350吨/年。工人的年操作时间为300天,一天24小时三班操作。反应的转化率为100%,收率为60%,其中单磺化反应为80%,双磺化反应为75%,其余均为异构体。原料的规格:精萘98%;浓硫酸98%;发烟硫酸20%。磺化工艺如下:在生产操作中,先将硫酸及发烟硫酸(合计)投入磺化反应锅内,将底酸冷至10℃,然后开始将萘分批加入,进行单磺反应,控制反应温度≤40℃,约反应3小时后将磺化温度调整为55℃。保温2小时后,将物料冷至30℃以下,再滴加发烟硫酸进行双磺反应,滴加的速度以控制反应温度≤40℃为宜,加毕,保温4小时,磺化结束。投料比为:萘:浓硫酸:发烟硫酸(单磺化):发烟硫酸(双磺化)=1:0.4:1.2:1.4。 列出常规手册上查不到的一些数据: 1、萘的比热:0.31Kca/(kg·℃)《化学工程手册》l 2、发烟硫酸的比热:0.3395Kcal/(kg·℃),《硫酸工作者手册》 3、反应产生异构物的比热:0.338Kcal/(kg·℃) 4、单磺化反应产物奈磺酸的比热:0.422Kcal/(kg·℃) 5、双磺化反应产物奈二磺酸的比热:0.367Kcal/(kg·℃).、 6、单磺化、双磺化反应后的废酸(H2SO4)的比热:0.348Kcal/(kg·℃) 7、奈磺酸的生成热:一124.8Kcal/mol 。 8、奈二磺酸的生成热:—270.2Kcal/mol 9、萘的生成热:18.4Kcal/mol 参数101 阿司匹林的合成 醋酸:酸酐:水杨酸=1:1:1(摩尔比),酸酐转化率为85%,升温、冷却结晶、过滤等辅助生产时间为5小时。结晶离心得率90%,最终粗品纯度92%,年生产能力1000吨/年。 回流液体为90%的醋酸,剩余为醋酐,回流温度为t1。t1=84℃,t2=5h。 参数225 阿司匹林的合成 醋酸:酸酐:水杨酸=1:2:2(摩尔比),酸酐转化率为90%,升温、冷却结晶、过滤等辅助生产时间为5小时。结晶离心得率93%,最终粗品纯度95%,年生产能力1200吨/年。回流液体为90%的醋酸,剩余为醋酐,回流温度为t1。t1=74℃,t2=5h 参数117 某工厂要生产一套萘1, 5—二磺酸双钠盐。生产该产品为间歇生产,要经过磺化反应、盐析、精制三个阶段。生产规模为800吨/年。工人的年操作时间为300天,一天24小时三班操作。反应的转化率为100%,收率为60%,其中单磺化反应为80%,双磺化反应为75%,其余均为异构体。原料的规格:精萘98%;浓硫酸98%;发烟硫酸20%。磺化工艺如下:在生产操作中,先将硫酸及发烟硫酸(合计)投入磺化反应锅内,将底酸冷至10℃,然后开始将萘分批加入,进行单磺反应,控制反应温度≤40℃,约反应3小时后将磺化温度调整为55℃。保温2小时后,将物料冷至30℃以下,再滴加发烟硫酸进行双磺反应,滴加的速度以控制反应温度≤40℃为宜,加毕,保温4小时,磺化结束。投料比为:萘:浓硫酸:发烟硫酸(单磺化):发烟硫酸(双磺化)=1:0.4:1.2:1.4。 列出常规手册上查不到的一些数据:

制药工程学作业及参考答案1

制药工程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项目建议书 2、设计任务书 3、预审 4、复审 5、调试原则 6、风玫瑰图

二、填空 1、一般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或各省、市、自治区的主管部门负责预审,报国家计委审批,或由()委托有关单位审批。 2、重大项目和特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预审,报()审批。小型工程项目按隶属关系报()批准即可。 3、初步设计阶段成果主要有()和()。 4、在初步设计阶段,()是整个设计的关键。 5、按照深度不同,可行性研究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6、初步可行性研究偏差范围应在()以内。可行性研究应在()以内。 7、我国的制药工程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先进行(),经审查批准后再进行()。 8、厂址方案比较侧重于厂址的()、()和()三个主要方面的综合分析和比较。 9、厂址地区的主导风向是指()。风向频率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的百分比。 10、原料药生产区应布置在全年主导风向的(),而洁净区、办公区、生活区应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

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影响。 三、问答 1、简述一个工程项目从计划建设到交付生产一般要经历以下的基本工作程序。 2、简述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3、简述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4、请回答总平面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都是什么。 5、什么是厂区划分? 6、什么是地理测量坐标系和建筑施工(AB)坐标系?

7、空气的洁净等级都有什么? 8、请回答洁净厂房总平面设计原则。

参考答案 项目建议书是投资决策前对工程项目的轮廓设想,主要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同时初步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能性。项目建议书是为工程项目取得立项资格而提出的,是设计前期各项工作的依据。设计任务书是确定工程项目和建设方案的基本文件,是设计工作的指令性文件,也是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预审由预审主持单位负责进行,或委托有关单位组织设计、科研、企业等方面的专家参加,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预审意见。 复审是为了杜绝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原则性错误或研究的基础依据或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而举行的。 调试原则:从单机到联机到整条生产线;从空车到以水代料到实际物料。当以实际物料试车,并生产出合格产品(药品),且达到装置的设计要求时,制药工程项目即告竣工。此时,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当地气象部门根据多年的风向观测资料,将各个方向的风向频率按比例和方位标绘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用直线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形似玫瑰花的闭合折线,这就是风玫瑰图。 一般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国家主管部门或各省、

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GMP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GMP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学院药化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11 月18 日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第二章.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一.产品概述 (2) 二.处方设计及工艺 (4) 三.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4) 3.1工艺流程 (4) 3.2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5) 四.物料衡算 (6) 4.1生产制度 (6) 4.2物料衡算基准 (6) 4.3物料衡算(日工作量) (6) 五.工艺设备选型说明 (8) 5.1选用原则 (8) 5.2设备选用 (8) 六.工艺设备主要一览表 (13) 七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13) 7.1车间布置的原则 (13) 7.2车间布置及人流物流的概述 (13) 八.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意见 (15) 参考文献 (16)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第四组) 设计题目: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 每位组员详细叙述一个胶囊生产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3. 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年工作日250d/a。) 4. 紧扣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产品概述、处方设计及工艺、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工艺流程示意图一张(A1,手绘); 3.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1:100)(A1,手绘)。

(4)--制药工艺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答案)

08级制药工程专业“制药工艺设计”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 A 1、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 原料、中间体和成品; 单元反应和单元操作;副产品和“三废”排放物. 2. 喷雾;升膜式蒸发器; 3. 化学反应热;状态变化热. 4. 待清洗系统的位置不变;其安装基本不变 5. 愈大;正压; 6. 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承接连接、卡箍; 7. 紫外灯杀菌;臭氧消毒; 8. 二级; 9. 盐酸; 10.杜绝安装。 2、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 ×; 2. √; 3. ×; 4.√; 5.×; 6.×; 7. √;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 B; 2. D; 3. B; 4. A; 5. B; 6. A; 7. A; 8. C; 9. D; 10. B;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 答:风玫瑰图表示一个地区的风向和风向频率。因其形状象花朵,所以被命

名为风玫瑰图。图上所示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2.答:设备通常采用三层布置:计量罐在最上层,反应釜在中间,过滤器在最底层。这样物料利用重力自流到反应釜中,反应后的物料由反应器放到过滤器,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输送物料的设备,还可以节省输送物料的能耗。 4.答:生产洁净区老GMP 洁净度的四个等级划分为:300000级、100000级、 10000级和局部100级。 今年新版GMP 去掉了300000级,新的洁净度是分为A 、B 、C 、D 四级。 五.计算题(共10分) 1.解:萘的元素燃烧热为 01012395.158143.1548563.2ce nq kJ mol =??+?=?/0000 48563.2(78.00)48641.20(/)ce c f c ce f nq q q q nq q kJ mol =+=-=--=?? 2. (5分)解:C 6H 3N 3O 7+12.5O 6CO 2+3/2H 2O+3NO 2 n=2×12.5=25 又知⊿Ar-NO2= -62.8 3×(-62.8)=-188.4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依托西布(Etoricoxib),又名Arcoxia ,MK 0663,化学名为5-氯-6'-甲基-3-[4-(甲磺酰基)苯基 ]-[2,3']-双 吡 啶 ; 其 英 文 化 学 名 为 5-chloro-6'-methyl-3-[4-(methylsulfonyl)phenyl]-[2,3']-bipyridine. N N Me S O O Me 依托西布(Etoricoxib , 1) [开发单位] 美国Merck Sharp Dohme [首次上市时间和国家] 2002年6月, 美国 [性状] 白色固体 [药理作用] 用于治疗炎症的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cox 起作用,它是由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前列腺素类,前列腺环素类,及血栓素类过程中的第一个酶.主要的cox 的同功酶,cox-1,作为基本酶被表达,它的存在与胃肠道内环境的稳定性有关。另一种诱生型的cox 的同功酶cox-2,也在炎症组织中表达。选择性的抑制cox-2可以很大地改善药物的副作用,包括长期使用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溃疡等。5-氯-6'-甲基-3-[4-(甲磺酰基)苯基]-[2,3']-双吡啶是特效的cox-2抑制剂,与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比对胃肠道更安全。 [适应症] 缓解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慢性肌肉骨骼痛(包括下腰痛),缓解与牙齿手术有关的急性疼痛,以及治疗原发性痛经。 CAS[202409-33-4] C 18H 15ClN 2O 2S Weight :358.5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评价 依托西布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路线一 1.1 2-氯-1,3-双(二甲胺基)三次甲基六氟磷酸(2)的制备 Cl Cl O 3 N N Cl Cl 60% aq HPF 6,NaOH N N Cl PF 6 2 将氯乙酰氯50℃时加入DMF 中,将混合物加热到70℃得到透明黄色的溶液。将POCl 3 以5mL/h 的速度加入,保持温度在70℃,混合物加热3小时。尔后冷却。温度小于10℃下1小时内将反应混合物与5N NaOH 同时加入60%六氟磷酸与5N NaOH 的水溶液中将反应瓶用DMF 冲洗,然后用其猝灭混合物。混合物熟化1小时,过滤,水洗粗品。粗品用水和2-丙醇加热到70℃重结晶。冷却到0℃,过滤,干燥,得无色或淡黄色固体2(78%)。 1.2(6-异丙基氯化镁甲基-3-吡啶基)-N -甲基-N -甲氧基甲酰胺(3)的制备 N Me CO 2Me HNMe(OMe),i-PrMgCl,toluene,95% N Me O N OMe Me 3 低于-7℃温度下在甲苯中加入1.6当量的N,O -二甲基羟胺,再加入1.4当量的异丙基氯化镁。出现副产物是因为异丙基氯化镁加入进吡啶酯,否则Weinreb 酰胺(3)产率将减少到小于0.1%,用甲苯代替THF 有利于分离过程中的提取,并允许全过程都引入此方法。反应有1当量10%的水制备的乙酸猝灭,因为乙酸可以提供一个极好的提取镁盐的系统——Mg(OAc)2为易溶盐,而(NH 4)MgCl 3为微溶盐。猝灭的pH 值为弱酸性,并避免Mg(OH)2的沉淀用改进的工艺可得到产率>95%质量分数为25%的Weinreb 酰胺溶液。

四川大学制药工程考研真题答案、经验指南、笔记讲义、(汇总贴)

2014年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工学类(887物理化学)考研备考指南下载 2014年四川大学887物理化学考研复习指南.pdf(下载次数:176) 各位2014年矢志考取四川大学的同学: 你们好! 时光匆匆,转眼间你们也进入了大三下学期了,大学已经快要结束了,人生的前途问题摆上了日程了吧。一个人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选择没有几个,高考算是一个,那么现在选择工作、考研还是出国又成了一个关键的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你们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你们将来的人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决定性的。 在去年三月份时候,我下定决心要考研了。当时我还做着外面不少的兼职,有着较为可观的收入。但从我下定决心考研之后,就把那些工作全部辞掉了,全身心的投入到考研中。经过10个月的精心准备,以及复试的出色表现,报考了化学工艺专业,最后考到了395分。初试均复试复试排名第二,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再回首,发现自己已经开始向下一个山峰进发了。 关注川大的学子都知道,川大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高校,分数线在工科类的34所当中算是比较低的了,但专业水平基本都在中上游水平。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川大这几年的分数线一直在水涨船高,目标分数应该定的高一些,复习起来也要和其它34所高校(例如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一样用功、刻苦。 考研不仅需要毅力,需要坚持和努力,而且还需要完善的学习方法。物理化学这门课东西比较繁杂,感觉比较难入手,但是一旦掌握门路,达到融会贯通,却又是一门极易拿高分的科目。我最后考了127分,也算是比较满意的分数了。 我所编写的这份辅导资料包括了精心准备专业课知识点、川大本科生用的习题集以及历年的真题和解析,是我这一年来准备专业课考试的心得和宝贵经验,相信会对大家的复习有一定的效果,帮助大家攻克专业课这一关。本资料特别适合基础薄弱者和想要考取高分的同学。 祝愿大家明年都能够心想事成,顺利进入川大! 成绩截图:

微生物制药的一般工艺流程

微生物制药的一般工艺流程 微生物制药技术 工业微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技术依托。工业微生物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渗透到包括医药、农业、能源、化工、环保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并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美日等国已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可以看出工业微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 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抗生素一般定义为: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有人曾建议将动植物来源的具有同样生理活性的这类物质如鱼素、蒜素、黄连素等也归于抗生素的范畴,但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概念的抗生素仍应只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由于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除了抗感染、抗肿瘤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增多,如特异性的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其活性已超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范围。但这些物质均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其在生物合成机制、筛选研究程序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抗生素都有共同的特点,但把它们通称为抗生素显然是不恰当的,于是不少学者就把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具有生理活性(或称药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统称为微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就是微生物制药技术。可以认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菌种的获得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具体分离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

抗病毒口服液车间工艺设计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专业: 完成日期: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年生产1亿支抗病毒口服液车间工艺设计 学生学号指导教师 时间2015 年11 月30 日——2015年12 月11 日 设计要求1、生产能力:年产1 亿支/年设计的目 2、工艺要求:选择最佳工艺流程的和要求 3、质量要求:符合GMP 设计任务 1、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说明 2、工艺流程框图/工艺流程示意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图/车间立面图

设计进度安排 1、星期一:收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星期二:初步确定工艺方案设计工作 3、星期三:物料衡算、主要设备选型计划与进度安排 4、星期四:最终确定工艺方案 5、星期五:分别绘出主体设备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图/车间立面图/工厂平面图 主要参考资料 朱宏吉,张明贤.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张珩.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万方数据库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国化工机械网 中国机械设备网 中国制药装备协会 中华制药机械网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年产1亿支抗病毒口服液车间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学历博士设计时间2015 年11月30 日—2015年12 月11日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1、查阅资料,掌握抗病毒口服液的处方、药理毒理作用、适用症状、剂型及其国内外发展动态; 2、确定抗病毒口服液的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3、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根据工艺确定班制,年工作日250天); 4、按照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流程图(A2);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进度安排 1、设计时间为2周,即2015.11.30---2015.12.11; 2、2015.11.30—2015.12.2查阅资料、确定生产工艺; 3、2015.12.3—2015.12.5物料衡算、基本设备选型; 4、2015.12.6—2015.12.10绘制车间工艺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5、2015.12.11课程设计答辩。 三、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A4),包括概述、工艺流程及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布置等; 2、车间工艺流程图和车间平面布置图各一份(A2)。 四、参考书目 [1] 张洪斌杜志刚.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 潘卫三.工业药剂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张洪斌.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 张洪斌制药工程课成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制药工艺设计(1.1.3)--绪论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制药工程工艺设计(Process Engineering Design for pharmaceutical Plants)是一门以药学、 药剂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和工程学及其相关理论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系统性、统筹性很强应用性工程学科。 2.制药工程工艺设计是实现药物实验室研究向工业化生产转化的必经阶段,是把一项医 药工程从设想变成现实的重要建设环节。 3.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还必须满足EHS 4.根据医药工程项目生产的产品不同,医药工程项目设计可分为:合成药厂设计、中药提 取药厂设计、抗生素厂设计以及生物制药厂设计和药物制剂厂设计。 二、简答题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制药厂(车间)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与制药工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掌握工艺流程、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工艺设备设计、计算和选型、车间和工艺管路布置设计、非工艺条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制药厂(车间)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领会药厂洁净技术、GMP管理理念和原则。 2、药厂设计与普通化工设计的异同点有哪些?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和普通的化工设计相同点是: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规范性是设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同点是:药品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国计民生影响的特殊产品,对药物的纯度与含量要求与对一般化学品或试剂含量要求有着本质的区别。药品首先要考虑杂质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又不影响疗效。而化学品或试剂的含量只考虑杂质引起的化学变化是否会影响其使用目的和范围。因此,在进行制药工程项目设计时,如何保证药品的质量是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药典是国家控制药品质量的标准,是管理药物生产、检验、供销和使用的依据,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为使药品质量符合药典的规定,设计与生产必须以GMP作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规范和准则。

(完整word版)制药工程学大纲

《制药工程学》教学大纲 英文课程名称: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总学时:48 其中理论课学时:48 ;实验(或上机)学时:0 总学分: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药理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工制图。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开课单位: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教研室 执笔人:审校人: 一、课程简介 制药工程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建设专业课程。是在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衔接起来,使学生能够从工程和经济的角度去考虑技术问题,并逐步实现由学生向制药工程师的转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掌握制药工程项目的基本设计程序和方法;掌握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不同深度的工艺流程图;掌握基本的制药工艺计算——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掌握原料药生产的关键设备——反应器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及选型;掌握制药专用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及选用方法;掌握制药工程非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制药工程设计概述 第一节项目建议书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 第三节设计任务书 第四节设计阶段 第五节施工、试车、验收和交付生产 第二章厂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厂址选择 第二节总平面设计 第三节洁净厂房的总平面设计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工艺流程设计技术 第三节工艺流程图 第四章物料衡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物料衡算基本理论 第三节物料衡算举例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热量衡算 第三节过程的热效应 第四节热量衡算举例 第五节加热剂、冷却剂及其他能量消耗的计算第六章制药反应设备 第一节反应器基础 第二节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 第三节管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 第四节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式选择 第五节搅拌器 第七章制药专用设备 第一节药物粉体生产设备 第二节提取设备 第三节丸剂生产设备 第四节片剂生产设备 第五节胶囊剂生产设备 第六节针剂生产设备 第七节口服液剂生产设备 第八章车间布置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厂房建筑和车间组成 第三节化工车间的布置设计 第四节制药洁净车间的布置设计 第五节设备布置图 第九章管道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管道、阀门及管件 第三节管道布置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第四节管道布置技术 第五节管道布置图简介 第十章制药工业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污染防治措施 第三节废水处理技术 第四节废气处理技术 第五节废渣处理技术

微生物制药一般工艺流程模板

微生物制药一般工艺流程模板

微生物制药技术 工业微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 是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技术依托。工业微生物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渗透到包括医药、农业、能源、化工、环保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 并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美日等国已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 能够看出工业微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 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 抗生素一般定义为: 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它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有人曾建议将动植物来源的具有同样生理活性的这类物质如鱼素、蒜素、黄连素等也归于抗生素的范畴, 但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概念的抗生素仍应只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 由于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 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除了抗感染、抗肿瘤以外的其它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增多, 如特异性的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 其活性已超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范围。但这些物质均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其在生物合成机制、筛选研究程序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抗生素都有共同的特点, 但把它们通称为抗生素显然是不恰当的, 于是不少学者就把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具有生理

活性( 或称药理活性) 的次级代谢产物统称为微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就是微生物制药技术。能够认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菌种的获得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 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 采用各种筛选方法, 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 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具体分离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定方案: 首先要查阅资料, 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采样: 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增殖: 人为地经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 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 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 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题库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题库

————————————————————————————————作者:————————————————————————————————日期: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题库 一、填空 1、制药工程工艺设计是一门以药学、药剂学、GMP和工程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应用性工程学科。(4) 2、制药工程工艺设计的内容包括将新产品的实验室小试转变为中试直至工业化规模生产、现有生产工艺进行的技术革新与改造。(2) 3、制药工程工艺设计项目优秀与否,决定性的因素是设计质量和设计者的品质与责任心。(2) 4、根据制药工程项目生产的产品形态不同,医药工程项目设计可分为原料药生产设计和制剂生产设计。(2) 5、根据药物剂型的不同,制剂生产设计包括片剂车间设计、针剂车间设计等。(2) 6、根据医药工程项目生产的产品不同,医药工程项目设计可分为合成药厂设计、中药提取药厂设计、抗生素药厂设计以及生物制药厂和药物制剂厂设计。(5) 7、制药工程项目从设想到交付生产整个过程可分为设计前期、设计中期和设计后期。(3) 8、设计前期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3) 9、设计中期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 10、车间工艺设计是工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设计进行的基本顺序,它包括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选择和计算、车间布置设计、管道设计、非工艺条件设计和工艺部分设计概算等内容。(8) 1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和戊五级。(5) 12、一个优秀的工程设计只有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才能产生。进行方案比较首先明确判据,工程上常用判据有产物收率、原材料单耗、能量单耗、产品成本、工程投资及环保、安全、占地面积等因素。(4) 13、多能车间是适应医药和精细化工产品品种多、产量差别悬殊、品种更新等特点设计的。它的设计方法主要是设备相对固定,组合不同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流程相对规定,实现多产品生产。(2)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分析

制药工程基础 课程设计 题目(中文):年产360万支国内销售产品B冻干制剂车间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化学与化学工程系 专业:制药工程 指导教师:刘艳 起止日期:2013.10——2013.11 2013年11月10日

1、前言 (4) 2、项目概况 (4) 3、设计方案的理念与整体设计思路 (4) 3.1设计理念 (4) 3.2项目设计依据 (6) 3.3整体设计思路 (6) 4、产品简介 (7) 5、工艺设计方法说明 (8) 5.1成员组成 (8) 5.2设计任务 (8) 5.3冻干粉针剂的优点 (8) 5.4冻干制剂技术特点 (10) 5.5厂房设计及生产流程 (10) 5.5.1厂房安排 (10) 5.5.2生产安排 (11) 5.5.3设计图纸内容 (11) 5.5.4冻干制剂的主要生产工序 (12) 6、物料衡算 (16) 6.1物料衡算基准 (16) 6.2本设计项目中的物料衡算 (16) 6.3物料衡算内容 (17) 7、设备选型 (18)

7.1冻干机的选取 (18) 7.2西林瓶压盖机 (20) 7.3西林瓶灌装机 (23) 7.4西林瓶灯检机 (25) 7.5西林瓶洗涤灭菌系统设备验证方案 (25) 7.6西林瓶洗瓶机 (27) 7.7包装机 (30) 8、各图 (31) 8.1车间平面布置图 (31) 8.2人流物流图: (34)

1、前言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本课程有关的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掌握制药工艺流程设计、批次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同时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2、项目概况 全年生产时间:40周; 日工作制:3班/天,每天工作24h(0:00~24:00),每周工作5天; 年生产力:360万只; 外包方式:10只一小盒,10小盒一大盒,84大盒一箱; 3、设计方案的理念与整体设计思路 3.1设计理念 制药工艺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制药过程装置和设施的建设是

制药工艺流程

海蛤壳、厚壳贻贝抗炎清火口含片 制药工艺设计 专业: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 2015年 7 月 9 日

目录 1 工艺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片剂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蛤壳、厚壳贻贝抗炎清火口含片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处方设计及工艺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处方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粉碎.................................................错误!未定义书签。 筛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湿颗粒.............................................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片.................................................错误!未定义书签。 包衣.................................................错误!未定义书签。 包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储存.................................................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物料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料衡算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损耗率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际年产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所需生产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料衡算的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

1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或其成分等材料,综合应用生物学、医学、物理化学和工程学以及药学的原理与方法研制而成的一大类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保健的医用制品。 2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是指工艺工程师在一定工程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对拟建工程的要求,采用科学方法统筹规划,制定方案,对生物制药工厂进行扩建与技术改造时,从事的一种创造性工作。 3工艺设计:是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流程、参数、制造方法、设备选型、物料、能量平衡和提出公用工程需求等全套技术的总称。 4交叉污染:是指通过人员往返、工具传送、物料运输和空气流动等途径,使原辅料或产品受到其他原辅料或产品的污染。也指因人员、器具、物料、空气等不恰当的流动,使洁净度级别低的区域的污染物进入洁净度级别高的区域造成的污染。 5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为生产合格产品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6工艺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包括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备布置、管道设计、辅助设施、向非工艺专业提出条件、设计说明、概算等诸多内容,与其他专业关系十分密切,例如总图、建筑、结构、安装、设备、供排水、通风采暖、电气和仪表等。此外,环保、消防、劳动安全卫生、节能、工程经济和总概算也包含一部分工艺设计的措施和内容。 7物料消耗定额:是在制造单位成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时,对各种物质的消耗所规定的限制数量。三种方法:经验统计法、技术计算法及实际查定法。 8经常储备:指定期对生产补充供应原材料,以满足生产需要。 9基本预备费:指在项目设施中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支出,需要事先预留的费用,又称工程建设不可预见费,主要指设计变更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费用。 10生物安全问题:指作出各种努力以减轻或消除由于生物技术和其产物所造成的各种潜在风险。 1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的具体对象是设计一个新的生物制药工厂,包括生产与辅助车间及设施,或对已有的工厂进行扩建、改建。一般包括总体设计与局部设计。凡是设计范围涉及整个工厂的,称总体设计。凡是设计的范围不涉及整个工厂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其中的某些部分或某一部分,称局部设计。 2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工艺包设计(基础设计)和工程设计两个阶段。工艺包设计通常是由专利商或具有工艺技术的工程公司的工艺专业主导来承担,提供工程公司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工程设计通常又划分为工艺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和详细工程设计三部分。 3生物制药工厂洁净厂房污染控制包括尘粒控制和微生物控制,尤以微生物控制最重要。 4尘粒控制和微生物控制又包括三个方面:①污染源控制;②散播过程控制;③交叉污染控制。 5厂区区域划分为生产厂房、公用系统、辅助车间、储运系统、办公区、生活设施。 6根据生物制药工厂组成和生产性质将厂区划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和生活区。 7进行厂房集中布置时,应注意:①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并考虑扩建和工艺改革的可能性;②要有消除生产上相互影响的有效措施;③能适应建筑结构、设备基础及施工的要求;④应充分考虑在一个车间内更换品种轮换生产的可能性。 8厂房集中布置的几种形式:一是水平方面合并,即将几个生产性质相近的车间工序合并或串联。二是垂直方向上合并,即采取单层改多层,这样厂房内部平面路线和运输路线由垂直方向所取代.三是混合方向合并,即单层与多层合并。 9工艺设计的基本要求:①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要严格按照GMP要求进行设计,要确保工厂投产后,能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合格药品。 ②采用的工艺技术应与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相适应,与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相适应。 10工艺设计基本原则:①尽可能采用先进设备、先进生产方法及成熟的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②经济合理。③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④重视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11工艺设计依据:①任务下达通知单;②业主提供的资料,包括:工艺规程、生产岗位操作方法、12原辅料和成品的规格和包装形式以及质量标准等;③与业主签订的会议纪要;④业主对工艺设计的要求;⑤业主确认或有关部门审查意见。 13确定工艺流程的依据:①产品的剂型和质量要求;②原料的组成和性质;③投资、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④产品工艺规程;⑤包装材料的要求;⑥原料的要求 18工艺管道设计的依据:①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②工艺设备布置图(平面图,剖面图);③设备安装图;④设备总装图。 19热原的除去方法: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反渗透法和超滤法、蒸馏法。 14设备计算通常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内容是计算,确定计量和储存设备的容积以及决定这些容积型设备的尺寸和台数等。第一阶段设备设计完成后,即可开展工艺流程图的设计,并在工艺流程图设计的基础上完成水、电、气等能量的计算,决定反应器和单元操作所需参数,如传热面积、过滤面积等,并对相关设备进行设计或选型,对工艺流程进行修改和充实。 15工艺流程图由物料流程、图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组成。主要内容:①将设备外轮廓以一定比例画出,并标明设备位号;②画出设备的物料及水、汽、压缩空气、真空、冷冻等管线和流动方向;③画出设备和管道上的主要阀门及管路附件;④画出重要的控制点;⑤必要的文字说明,如废水、废气及半成品、副产品的去向等。 16车间工作人员主要包括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勤杂人员。 17车间工艺布置基本原则是使生产流程顺畅,工序衔接合理,尽量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充分考虑设备安装、操作和维护、检修的方便,以满足总图和其他专业对车间布置的要求以及GMP关于厂房与实施的有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