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检测分析 孙京哲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检测分析 孙京哲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检测分析 孙京哲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检测分析孙京哲

发表时间:2019-09-19T15:19:12.08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4期作者:孙京哲[导读] 机电安装是建筑建设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相关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建筑中得到了应用,且贯穿在整个工程建设当中,对于机电安装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孙京哲

山东卓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机电安装是建筑建设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相关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建筑中得到了应用,且贯穿在整个工程建设当中,对于机电安装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使其在具体生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做好安装调试处理,更好地完成建设目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故障检测

1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 1.1远程处理机安装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理单元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空调机组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虑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效果,在安装时应将RPU的位置选择在机房内或离机房较远的区域,并将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

1.2警示灯的接线安装

一般情况下,机电一体化设备布置有5条警示灯接线,每条警示灯颜色不用,性能也不相同。如两条红色接线,较细的一根主要是代表红色警示灯控制,而较粗的则为电表电源;在五条接线中,绿色接线代表绿色警示灯控制,棕色接线则为公共接线。在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时,必须分清每根接线的性能,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另外,在安装警示灯的接线时,由于公共端引出线属于悬空状态,因此容易被忽略,导致警示灯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实际连接时,必须要处理好公共端子的连接工作,从而使警示灯能正常工作。

1.3输入与输出设备的安装

在安装输入与输出设备时,对于某些关键的安装点,要合理选位,尽量使其远离管道焊缝以及其他一些危险位置,从而保证安装效果。同时,为提升机电设备安装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安装时要对输入输出设备的方向问题引起重视,一般情况下,电动阀门箭头以及风阀箭头应当与电动阀门的开闭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在安装前工作人员首先需进行模拟安装,通过模拟动作及时发现机电设备管道口径与电动阀门口径不相符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促成此问题的解决,确保管道口径与电动阀门口径的偏差在合理范围内。

1.4电磁阀接线安装

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电磁阀,最常采用的电源为24V直流电压,在此等级的电压下,若进行电磁阀的接线安装工作,就必须严格按照红正绿负的方式进行安装,但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受诸多不可控移速的影响,导致电磁阀内部线圈对阀芯出现驱使动作,使得机电设备安装的风险性提高。为此,在进行电磁接线安装时,工作人员需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并在安装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接线,确保接线正确。

1.5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布线

在进行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工作时,工作人员需对以下要点引起注意:首先,系统中一些关键线路需要采用专门的导线,方可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如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通信线路等重要线路,均需采用制造商专门提供的导线或采用屏蔽线。其次,对于一些关键性装置,如网络控制器、计算机、数据显示通道等,在安装时必须要使其连接在系统中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从而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效果。 2调试

第一,对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保证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对后续工作中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做好准备,在具有可靠电力供应的基础上,严格根据技术标准调试设备。保证机械联锁结构在准确性方面能够满足要求,同时进行清场处理,隔离同调试无关的部分,避免设备运行受到人为方面因素的与影响。之后,全面检查设备,根据设备实际加油,保证在润滑度方面能够满足要求,且能够正常转动。设备在开启后,会大量的散发热量,对于该种情况,在调试前即需要将冷却系统开启,避免其受到高温影响发生损伤。之后,进行设备的空载试验,在此过程当中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冲突问题,保证设备间具有较好的衔接;第二,对设备进行负荷实验,二次观察设备。在观察当中,如果发现设备运行存在无法达到指定标准的情况,即需要积极通过相关措施的应用调整。在调试当中,也需要做好一定顺序的控制,如先单机后联机、先空载后负载、先单点试验后联合试验等,通过该种循序渐进方式的应用顺利调控设备运行;第三,在上述相关工作完成后,即需要对设备做好综合评价,从经济性、可靠性以及可操作性这几个方面对调试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对设备状态进行提升。在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能够积极参与,对设备在不同方面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细致记录调试数据,做好对应解决措施的提出。

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 3.1故障分类技术

根据故障损坏的零部件以及故障对设备运行的影响,来判断故障的类型,属于破坏性故障、还是非破坏性故障。在实际检修工作中,应用故障分类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尽快确定故障范围,优先解决影响设备运行的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破坏。

3.2油液磨损识别技术

结合油液的实际成分,分析油液对设备运行的影响和物理变化,来确定磨损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该诊断技术具有直观性,因此在实际诊断中应用普遍。以润滑油为例,具有密封防漏、冷却降温、减震缓冲、润滑减磨的作用。一旦润滑油不足,就会加重发动机磨损,导致设备出现异常声响和振动。

3.3在线/离线诊断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教学文稿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机电技术也在各关键领域取得了普遍应用,为使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在未来得到快速发展,应当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推广,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开了解,进一步明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应用与未来发展,并使其能够在发展中得到更好的技术更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自动生产线、数控机床等领域都有较多的应用意义,因此绿色化、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使自动化的发展提升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有效减少人力物力在生产加工中的多余消耗,并降低了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因此在煤炭行业、建筑行业中创造了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机电一体化技术包含信息传感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接口技术、机械技术等多项技术的有机结合,并能够综合应用在实际操作中。 1.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范围 1.1建筑材料

在当前建筑施工的工作中,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且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施工中比例较多的内容,对其的质量要求标准也更高。要想保证建筑材料能够有更高的质量发展特征,就要确保机电一体化的技术能够在建筑材料中得到科学应用[1]。此外,建筑材料的选择调配对建筑质量有直接影响,若是材料调配没有满足规定要求,将会减少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产生经济损失。正因如此,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到建筑材料中,就能实现建筑材料的正确配比,以免误差产生,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1.2自动生产线与数控机床 作为一个生产大国,我国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对机床的使用量非常大,这也造成国家生产总值的提升。通常情况下,机床建设同数控技术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在国家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机电技术也更加成熟,但是综合水平的发展依然处于世界的中级水平,因此对其要逐步改进与完善,进而更好推动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此外,机电一体化在自动化生产线中也有普遍应用,且在国民经济增长的进程中,更多的生产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被用于工业化建设的工作时,使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就当前阶段的发展来说,工业化的发展还具有一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完善人机界面系统设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为切实提高我省烟草加工企业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加 强维修人员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组织了高 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在20XX年X月的第九期高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轮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中,经过来自行业的多位 专家的精心讲解,我们在理论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很多维修保养方面受到很大 启发。在这次学习培训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取得良好 的效果,使我深有感触。 在这次学习中,中烟公司和进修学院花费很大的精力,李源 源老师结合实例讲解了触摸屏编程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动、趋势图、用户管理及配方以及wInccflexible 报表和归档组态。吴祖福老师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为我们讲解 了wIncc使用初步和项目管理器及变量管理器的使用、监视软件 同PLc数据交换实现方法和对象属性的动态化、wIncc图形编辑器的使用之对象的事件和用户管理、组态过程值归档及输出过程值 归档、组态报警及报表和脚本系统、触摸屏编辑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送、wInccFLeXIBLe趋势、 用户管理及配方、wInccFLeXIBLe报表、VBS及归档组态等知识, 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韩源老师给我们初步讲解了ifix 的配置及画面组态,报警及报表的相关内容。

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我进行了重新 认识。现在烟草加工设备绝大部分都已发展为机、电一体化,在 实际工作中机和电联系非常紧密,掌握制丝工艺流程和机械原理 对电气维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通 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名维修技师,必须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驾重驭轻,轻车熟路,达到理论和实践的 有机结合。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一定会把所学知识和交流心得应 用到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技术,知耻而后勇,相信自己会在今 后的工作中会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本次学习 培训丰富多彩,培训内容充实,效果较好,带着这份收获,我一 定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干的更好更出色,希望在之后几期的培训中 能学到更多知识。 经学校安排,我和同事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去天津 工程师范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八天的PLc与变频调速技术培训,通 过十八天的上课培训,时间虽短,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培训内容及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Lc,前十天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李波教授主讲,内容包括:西门子S7-300/400和组态wincc的相关知识。首先李老师讲了PLc的结构、硬件、编程指令、组织块、数据块,以及PLc的最高级应用组态组网。着重为我们

机电一体化简答分析

1-5.机电一体化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 机械系统:构造功能;信息处理系统:控制功能;动力系统:动力功能;传感检测系统:计测功能;执行元件系统:操作功能。 1-7.根据不同的接口功能说明接口的种类。 1.根据接口的变换,调整功能:零接口、无源接口、有源接口、智能接口 2.根据输入/输出功能: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1-11.说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评价内容 高性能化、低价格化、高可靠性比、智能化、省能化、轻薄短小化、高附加价值化。 2.机械传动部件通常有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同步带传动、高速带传动、 各种非线n???)/?(??i knmaxk传递转矩和转速。性传动部件等,其主要功能是1?k2-5.丝杆螺母机构的传动形式及选择方法有哪些? (1) 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该传动形式因螺母本身起着支承作用,消除了丝杆轴承可能产生的附加轴向窜动,结构较简单,可获得较高的传动精度。但其轴向尺寸不易太长,刚性较差。因此只适用于行程较小的场合。(2) 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该传动形式需要限制螺母的转动,故需导向装置。其特点是结构紧凑、丝杆刚性较好。适用于工作行程较大的场合。(3) 螺母转动,丝杆移动该传动形式需要限制螺母移动和丝杆的转动,由于结构较复杂且占用轴向空间较大,故应用较少。(4) 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该传动方式结构简单、紧凑,但在多数情况下,使用极不方便.故很少应用。(5)差动传动方式多用于各种微动机构中

2-16.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是什么?(1)重量最轻原则? 小功率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等传动比分配,等模数原则)? 各级传动比确定,应遵循“先大后小”原则,再由经验、类比方大功率传动装置 法和结构设计紧凑等方法确定。(不等传动比分配,不等模数原则)(2)输出转角误差最小原则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齿轮传动系统传递运动的精度,各级传动比应按“先小后大”原则分配,以便降低齿轮的加工误差、安装误差以及回转误差对输出转角精度的影响。设齿轮传动系统中各级齿轮的转角误差换算到末级输出轴上的总转角误为,则: 3)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各传动轴转动惯量等效到电 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最小。(机械传动部分响应特性最佳原则)。 2-18.谐波齿轮传动有何特点?传动比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答:(1)谐波齿轮传动特点有:结构简单、传动比大、传动精度高、回程误差小、噪声低、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效率高等特点。谐波齿轮传动的波发生器相当于行星轮系的转臂,柔轮相当于行星轮,刚轮则相当于中心轮。故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可以应用行星轮系求传动比的方式来计算。设Wg、Wr、WH分别为刚轮、柔轮和波形发生器的角速度,则 2-20.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圆柱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弹簧 2-25.轴系部件的基本要求 旋转精度、刚度、抗振性、热变形、轴上零件的布置

对口升学机电一体化概论重点(简答)

机电一体化重点(简答) 1、机电一体化的定义: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与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起来而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2、机电一体化和传统的电气机械的区别:机械工程技术从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于传统机械,起主要功能依然是放大和代替体力。电气机械的操作大都基于电磁学原理的各种电器来实现,在设计过程中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机械本体和电器驱动部件界限分明,整个装置是刚性的,不涉及微机和软件。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和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3、机电一体化和并行工程的区别:前者将各种技术在设计和制造阶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十分注意机械和其他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并行工程是将机械、微电子、计算机、控制和电工技术等尽量在各自的范围内齐头并进,独立运作,在不同技术和内部的设计和制造之间紧密结合,最后完成整体装置。 4、机电一体化和自动控制的区别:自动控制侧重于讨论控制原理,控制规律,分析方法和自控系统的构造等。机电一体化将自动控制作为重要的支撑技术,自控部件是其重要的部件,应该用自控原理和方法,对机电一体化装置进行系统分析和性能评估。但它强调的是电子机械本身。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但并非所有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是机电一体化系统。 5、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1)体积小、重量轻。(2)速度快、精度高。(3)可靠性高。(4)柔性好。 6、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特点:(1)产品开发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快;(2)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高;(3)市场竞争能力强;(4)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5)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可靠;(6)节约能源。 7、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被称为初级阶段;(2)20世纪70到8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被称为蓬勃发展阶段。(3)20世纪90年代后期,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阶段。 8、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模块化、微型化、网络化、绿色化、系统化。 9、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定义: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程系统,它是由相互关联的,若干种类的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的有机整体。 10、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内部功能(5个):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控制功能、结构功能。 11、金属切削数控机床的功能原理构成:主功能:金属切削机构;动力功能:交流伺服电机;信息处理功能:数控系统;控制功能:液压、气动系统和传感器;结构功能:床身。12、以数控机床为例,其五大组成要素为:床身(机械本体),数控系统,传感器,切削加工机构,步进电机。 13、机电一体化的组成要素(6个):机械本体、动力部分、检测部分、驱动机构、控制器和接口。 1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部分:(1)机械部分(机构要素);(2)执行装置(能量转换要素);(3)动力部分(能量要素);(4)传感器(检测要素);(5)计算机控制装置(控制要素);(6)接口。 15、先进制造技术:从广义上来说,先进制造技术就是生产过程的机电一体化。先进制造技术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用于制造产品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分析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机电一体化 2伺服控制 3闭环控制系统 4逆变器 5 SPWM 6单片机 7 I/O接口 8 I/O通道 9 串行通信 10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二、判断题: 1 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中I/O通道就是I/O接口。(×) 2 滚珠丝杆不能自锁。(√) 3 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案,系统的控制精度总是高于检测装置的精度。(×) 4 异步通信是以字符为传输信息单位。(√) 5 同步通信常用于并行通信。(×) 6 无条件I/O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 7从影响螺旋传动的因素看,判断下述观点的正确或错误 (1)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牙型半角误差(√) (2)螺杆轴向窜动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 (3)螺杆轴线方向与移动件的运动方向不平行而形成的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4)温度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 1.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 B )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 脉冲的宽度 B 脉冲的数量 C 脉冲的相位 D 脉冲的占空比 2. 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B)。 A.1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3. 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所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 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 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18. 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 19.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20. 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分为恒转矩工作和恒功率两个阶段,其转折点的转速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动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该工作在恒转矩阶段。 21. 步进电机按转子结构形式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三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剖析报告 系别:机电工程系 日期:2012年12月30日

专业剖析构思 专业概况;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评价;专业特色或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整改措施。第一部分专业概况 1-1 专业开办时间 学院2002年4月18日成立。2003年招生高职生,学生生源为当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对口生。 1-2 师资力量 机电一体化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1 人,其中副教授5人占专业教师的45%,高级实验师1人占专业教师的9%,讲师2人占专业教师的18%,助教2人占专业教师的18%,工程师生1人占专业教师的9%;具有硕士学位4人占专业教师的36%,有企业工作经历的8人占专业教师的72%,双师素质教师7人占专业教师的64%。拥有校外兼课教师1人,主要承担专业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工作。 1-3 毕业生就业状况 到2012年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已有5届毕业生,毕业生总数为433名。当年就业率在90%以上,对口就业率80%,主要初始岗位有工艺员、机电产品生产员、生产线维修人员、技术管理人员、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员、机电产品设计及开发技术人员等。 1-4 实验实训条件 1-4-1 校内实训基地 经过几年努力,学院先后投入近400万元,基本建成年机电一体化校内

实训基地,完善和规范了实验实训管理和运行制度。 电工电控一体化实验室2个;机械设计及折装实验室1个;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1个;机械设计陈列柜实验室1个;家电实验室1个;机械加工车间2个;CAD/CAM绘图机房2个;数控加工模拟实验机房一个1-4-2 校外实训基地 航天凯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遵义长征电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遵义海立水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群建机械厂;贵州钢绳厂;深圳圣德士教育发展公司;“富士康”集团公司;深圳信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重庆群光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2-1 市场需求与专业定位 2-1-1 市场需求 1、机械制造业在本地区的发展情况 ?已成为本地区支柱产业之一; ?09年缺口3000余人; 2、本地区制造企业的用工要求 ?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熟练。 2-1-2 专业定位 ?机械制造行业从业人员; ?一般生产企业设备使用和维护人员。 2-2 专业建设规划 紧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发展,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

机电一体化就业前景分析

机电一体化就业前景分析 一专业介绍 它是以培养现代机械工程师为目的的专业,也是我国高校开设得最久的专业之一。多年来,它长盛不衰的奥秘就在于:无论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到何等程度,都离不开机械制造,它是人们物质生活用品供应的基本保障。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因为在现代社会高度智能化、生产专业化,要求机械与电子、电气的高度结合,但在这个领域是一个交叉的领域,目前人才缺乏,就其专业来说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机电一体化的就业率非常高,在就业的时候还有许多的选择余地,但可能职位与自己的期望有所不同! 目前在国内,和机械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非常好的行业,除了模具行业以外,就数汽车行业了。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行业、模具制造业,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二核心课程辅助课程证书 主要开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电机及其应用》、《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传感器技术应用》、《电力电子与电机调速技术应用》等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能训练、工厂电气控制实训、PLC应用技能实训、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实训等实践环节。 考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及<<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AUTO CAD高级绘图师”证书>>。一般中职学校对于此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有:电工基础,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加工基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其应用,电子装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等本专业有实习的机会期间可考该实习单位证书。 考证要求:1.学生考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 2.考专业技能证书。中级钳工或电工证 3.可提供选考专业技能证书供学生参考。 三就业发展方向 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1 机械类专业的就业方向,除了教学、营销等等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生产主管)、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业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等,可在机械设计及制造企业和研究所,尤其适于重型设备研究所等单位工作。 (1)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2)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3)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 (4)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

机电一体化介绍

机电一体化介绍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智能化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1.数控内排屑深孔钻削机床-总体及钻削系统设计 2.游梁式抽油机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3.半自动薄壁铜管弯管机-夹紧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4.珩磨头旋转式数控深孔强力珩磨机床设计 5.同步电机驱动螺杆泵地面装置设计 6.试油井下套管载荷与安全性分析 7.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设计 8.半自动薄壁铜管弯管机-总体及空间弯头设计 9.钻井绞车液压盘式刹车系统设计 10.钻机自动送钻系统结构设计 11.井下套管损坏机理及围压和应力分析 12.技术套管磨损程度及剩余强度分析 13.标枪阀式防气抽油泵设计 14.磁力传动石化流程泵设计 15.高产气井完井管柱力学分析 16.J C-60D液压驱动钻井绞车设计 17.修井机井架三维特征建模及结构优化分析 18.非回转体零件深孔珩磨加工系统设计 19.整体石墨电极研磨机机身部分设计 20.钻井常见复杂情况机理分析与数据库设计 21.中大孔径内排屑深孔钻削系统设计

22.压后射流泵速排用地面泵设计 23.水平井钻头钻压加载器设计 24.环阀式防气抽油泵设计 25.齿轮箱振动信号频谱分析与故障诊断 26.数控枪钻机床-总体及钻削系统设计 27.Z J50电驱动钻机用新型齿轮传动绞车设计 28.前置型油梁式抽油机的设计 29.固定型液体驱动射流泵采油装置设计 30.液压反馈抽稠泵设计 31.海洋钻井平台钻杆自动排放及移动运系统设计 32.X J-350修井机绞车的设计计算 33.往复泵实验装置设计 34.40型液动顶驱装置设计 35.顶驱装置试验台设计 36.10型抽油机动力与减速系统设计 37.特厚壁套管及其抗挤强度分析 38.钻井岩屑清洗机设计 39.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程序设计 40.离心式灌注泵设计 41.单级输油泵设计 42.工件旋转式数控深孔强力珩磨机床设计 43.数控内排屑深孔钻削机床数控工作台及冷却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数控机床 班级: 学号: 姓名: 鉴于这个学期正在上数控机床这门课程,所以选择数控机床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来进行分析。

数字控制技术是从金属切削机床数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1952年由美国帕森斯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机构实验室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以来,数控机床经历了硬件数控(NC)、计算机数控(CNC)、多机台计算机直接群控(DNC)和微机数控(MNC)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的数控机床,如数控车床、铣床、钻床、磨床和加工中心等。 一数控机床的原理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是将被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用数控语言编制成加工程序,这些程序是数控机床的工作指令。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再由数控装置控制机床主运动的变速、起停,进给运动的方向、速度和位移量,以及其它辅助装置严格地按照加工程序规定的顺序、轨迹和参数进行工作,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一般还装有位置检测反馈回路,这样就构成了闭环控制系统,其加工过程原理如下图所示。 数控机床工作过程原理图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 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数控机床主要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检测系统和机床本体等四部分组成,其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 ①控制介质。用于记载各种加工信息(如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 艺参数和位移数据等),以控制机床的运动,实现零件的机械加工。常用 的控制介质有磁带、磁盘和光盘等。控制介质上记载的加工信息经输入 装置输送给数控装置。常用的输入装置有磁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等, 对于用微处理机控制的数控机床,也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键盘将加工 程序直接用键盘输入,并在CRT显示器显示。 ②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接受输入装 置输送给的加工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系统软件或电路进行译码、运算 和逻辑处理后,发出相应的脉冲指令送给伺服系统,通过伺服系统控制 机床的各个运动部件按规定要求动作。

机电一体化简答题

CHAPTER 1 1、机电一体化的所渭“4A革命”是指什么? 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社会服务自动化。 2、什么是系统数学模型?为什么要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 数学模型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在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的描述。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分析、综合,是机电一体化系统重要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系统数学模型既是分析系统的基础,又是综合设计系统的依据。 3.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1机械手关节伺服系统 2数控机床 3工业机器人 4自动导引车 5顺序控制系统 6数控自空化制造系统(a.柔性制造系统b.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7微机电系统。(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引导车连接起来,以适应加工成组产品。) 4、. 机电一体化系统结构包含的模块:1机械受控模块,又称执行模块,起承载,传递力和运动作用。2测量模块,用来采集和系统有关状态和行为的信息。它有传感器、调理电路、变换电路等组成。3驱动模块,是指电动机及其驱动电路组成的技术模块,作用是提供驱动力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4通信模块,功能是传递信息,实现系统内部,外部通信。5微计算机模块,处理由测量模块和接口模块提供的信息。6软件模块,控制计算机模块的工作。7接口模块,系统内部各级之间的信息交换。 5. 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主要阶段:1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和技术预测;2概念设计;3可行性分析;4编制设计任务书;5初步设计;6方案设计评估与优化;7详细设计;8完成全部设计文件。 6、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需要贯彻哪些设计思想? 整体系统的设计思想;机电融合的设计思想;注重创新的设计思想。 7、处理“机”与“电”关系采用哪些设计思想? 替代机械系统;简化机械系统;增强机械系统;综合机械系统。 8、简述“替代机械系统”“简化机械系统”“增强机械系统”“综合机械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a.“替代机械系统”机械的功能可以完全由微计算机和执行器取代,从机械产品变成电子产品。b.“简化机械系统”机械系统可采用机电一体化方法加以简化。依靠微处理机和执行器可以提供诸如轮廓、速度计定位控制任务的功能。c.“增强机械系统”将正常设计的机械与闭环控制回路相结合,可以实现增强机械系统的运动速度、精度以及柔性。有关部件可以做得更轻、惯量更小。d.“综合机械系统”采用嵌入式微处理系统,有能力综合不同的机械系统以及相关的功能。 9、线性系统、定常系统:输入和输出满足线性叠加原来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数学模型中的所有系数都为常量的系统称为定常系统。 CHAPTER 2 1、消除齿轮间副传动间隙有哪些主要措施? 消除齿轮副传动间隙有刚性调整法和柔性调整法。刚性调整法包括调整中心矩法、选择转配法、带锥形齿轮法以及斜齿轮法。柔性调整法主要通过在双齿轮中间加入弹性元件,使双齿轮分别贴紧其啮和齿轮内的两侧,以消除啮合间隙。如拉簧消除间隙结构、压簧消除间隙结构。 2、试说明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装置的优缺点? 滚珠丝杆螺母副是一种高精度的传动装置。它采用滚动摩擦螺旋取代了滑动摩擦螺旋,具有磨损小、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寿命长、精度高、升温低等优点。由于滚珠丝杆螺母副具有运动摩擦小,便于消除传动间隙等突出优点,他给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性能改善带来了巨大的益处。缺点:不能自锁,用于升降传动是需另加缩紧装置。 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间隙消除和预紧方法有哪几种? 双螺母齿差式;双螺母螺纹式;双螺母垫片式;单螺母变位导程自预紧式。

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分析 一、机电行业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还远不是装备制造和机电产业的强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有一线技术人员方面的数量少、层次低的问题。随着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各类装备设备、应用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与电子电气这两大技术从生产到应用都变得密不可分,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技术革新等工作需要大量的机电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企业对现有职工的工作经验、专业素质、技术水平情况并不满意。新招员工中普遍存在的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脱节、不能独立开展工作等问题,逼迫企业只能采取高薪聘用的方式从同类企业挖人,但存在年龄结构偏大、企业认同感低等情况再次让企业倍感无奈。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走访调查了中原经济区域内的几十家企业,对其生产一线的电气、机电等工作岗位加以分析。 1.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 机电一体化专业适合的职业岗位主要有: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安装、调试及使用维保;机电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及使用维保;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控制;机床维护、维修;机电设备装配;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机电产品营销等。以上职业岗位,基本涵盖这么四类:设备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生产技术管理;市场营销。 2.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的从业人员现状 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取得的对应岗位职业技能等级主要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共五个等级。调查结果显示,中级工比例最高,达到36.16%,在企业主要从事机电设备装配;高级工比例为26.38%,在企业主要从事机电设备维护和维修;技师比例为16.94%,在企业主要从事机电设计、安装调试和生产技术管理。从事机电类职业岗位的人员在年龄结构上跨度较大,从20岁到50岁以上均有分布,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见表3所示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岗位就业人员中学历层次普遍不高,中职(高中)学历占了相当的比例,调查中企业对这些岗位从业人员的学历及能力现状均表示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 3、传感器:传感器适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把各种不同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对系统运行中所需的自身和外界环境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将其变成系统可识别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4、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又称控制电机,其起动停止、转速或转角随输入电压信号的大小及相位的改变而改变。输入的电压信号又称控制信号或控制电压,改变控制信号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及转向,驱动工作机构完成所要求的各种动作。 5、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6、人机接口:人机接口(HMI)是操作者与机电系统(主要是控制微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主要完成输入和输出两方面的工作。 7、PLC: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广泛应用在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 8、变频器: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能实现对交流异步电机的软起动、变频调速、提高运转精度、改变功率因素以及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功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它融机、电、液、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是就业领域最宽专业之一。该专业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定位明确,紧贴社会需求。2007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学校示范专业;2008年,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实训基地;2009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校级教学团队;201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学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近6年的就业率达98%以上。 一、市场前景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本省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中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湖北省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例:湖北省大中型企业中,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电一体化高级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省高等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一体化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大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性人才。 3.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维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分析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当前的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具体而言,机电一体化是在系统中对机械技术、信息转换技术等各项技术的应用。此外,还需要结合其他高科技软件程序,加入编程技术等。当前,机电一体化在工业领域中发挥的作用非常突出,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标签: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引言:机电一体化是指将电子技术融入机械信息处理、结构、控制以及动力功能中,实现电子软件、技术与机械装置的有效结合,并构建完整一体化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对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变换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接口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的综合应用,充分发挥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在提升工业生产效率、质量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工业领域的长久发展。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属于设备以及技术的高度结合,彼此发挥着自己的优势作用,并对自身存在的技术缺点进行了弥补。该技术还可以将其认为是电力、电子技术和机械之间的高度结合,所以也被称之为机械电子学。在机械设备中,对于该项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的控制工作更加自动化,并慢慢向智能化转变。当前,该技术展现了非常强的独立性以及系统性,很多高校也设置了专门的课程,开始演变成了一门学科,培养出了众多人才,为我国的工业技术进步期待了非常强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帮助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此,对于这一技术的发展和探究,要更加深入和具体,不断将技术水平提升,从而带动我国工业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 2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俨然从以往的理论研究时代过渡到当前合理化应用的时代,并且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较大便利,亦能实现对人力劳动的解放。例如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智能云电视、扫地机器人、微波炉等设备,均涉及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纵观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其中历经多个重要阶段:1)20世纪60年代,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初始阶段。在此期间,人们通常会将机械产品的性能、结构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简单、初级的优化,以此达到提高机械产品性能的目的。但是此阶段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较低,所以机械装置与电子信息技术无法有效融合,导致机电一体化技术无法被广泛推广和应用。2)20世纪70~80年代,此阶段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蓬勃发展阶段。在此期间,人们可以通过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群体技术来促进机械装置与电子技术的融合,进而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并且微型计算机与超大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具备良好的物质基础。3)20世纪90年代,

机电一体化分析2

一、填空 4.2.4、拟定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方案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取代法整体设计法组合法 7.2.7、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适应性设计、________________。开发性设计变参数设计 7.2.8、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处理技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总体等相关技术。机械技术检测技术伺服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 二、简答 2.1.2 伺服控制系统: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 3.1.1.机电一体化: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以实现整个系统最佳化的一门新科学技术。 3.1.2.自动控制:由控制装置自动进行操作的控制。 3.4.1.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哪些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4.1.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4.1.3、静态设计:是指依据系统的功能要求,通过研究制定出机械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 4、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化指的是什么: 1高速化2高精度 3 高效率4高可靠性。 2.5.2、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处理? 2、如果滚珠螺旋副中有轴向间隙或在载荷作用下滚珠与滚道接触处有弹性变形,则当螺杆反向转动时,将产生空回误差。为了消除空回误差,在螺杆上装配两个螺母1和2,调整两个螺母的轴向位置,使两个螺母中的滚珠在承受载荷之前就以一定的压力分别压向螺杆螺纹滚道相反的侧面,使其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消除了轴向间隙,也提高了轴向刚度。常用的调整预紧方法有下列三种。垫片调隙式螺纹调隙式齿差调隙式 3.4.2.斜齿轮传动机构中消除齿侧隙的常用方法? 2.1)垫片调整法2)轴向压簧调整法 4.2.2、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静态设计动态设计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介绍

1. 机械制图与AUTOCAD:投影知识;基本体、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及读图;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件、标准件的画法;零件图的画法及读图、技术要求,零件测绘;装配图的画法及读图;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正确绘制基本体、组合体三视图;掌握常有机件的表达方法;理解技术要求的重要性,掌握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基本知识,能正确绘制常用件、标准件、零件图和装配图,掌握零件、装配体的测绘方法和步骤;会使用有关标准、手册,索取有关信息;能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机械图。 2. 电工与电子技术: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波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波形产生和整形电路、A/D 与D/A转换。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了解电工安全常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使用常用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具备分析、解决基本电子线路问题的能力,掌握必备的电子线路设计与调试技术。 3. 机械设计基础:常用机构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通用机械零件及相关的构件受力分析、构件强度校核及通用零件的选择。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常用机构的能力;具备机械通用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设计的基本计算能力和标准选用能力;能查阅图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中有关机械设备故障的能力。 4. 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六点定位原则”及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常用机床夹具的基本知识;刀具的结构与选择、常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常用工艺装备的设计。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掌握机床夹具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的设计方法;掌握常用刀具基本知识,能根据加工条件正确选择刀具;掌握工艺路线拟订的基本知识、原则及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一般方法;具备查阅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的基本能力,具备选择正确方法进行装配的能力。 5. 金属工艺学:金属工艺学是机械类、材料类及其他近机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工程材料加工方法的一门学科。1.主要内容包括:铸造、塑性成型、焊接和金属切削加工四大部分的基础知识,涉及工程材料加工工艺的各个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后为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电动与拖动:它既是研究电机及电力拖动系统基础理论的学科,又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应用课,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本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独立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各种运行状态,掌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