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将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希望将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希望将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希望将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郑委老师的视频《教育孩子的三个根本问题》,我看了几次。应群里的作业,我又看了一次,每看一次有一次的感受。看第一遍哭的稀里哗啦,感觉由于自己错误的观点和教育方法带给孩子那么多的伤害,致使现在出现那么多的问题。看了几遍,一次比一次理智。这次看过,我开始思考了: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郑委老师:这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且都应该有答案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教育孩子的方向和标准,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思考过或者答案不正确,那父母在教育孩子就是问题百出。)以前的我,虚荣心非常强,因为自己和老公都是从农村考学走出来了,在亲戚们的眼里是念过书的人。所以,从内心里,更希望孩子将来比自己优秀。只有成绩才是王道。(郑委老师: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孩子最终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这样的父母爱的是成绩好的孩子而不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从内心知道“只有我学习好父母才会爱我”,这样的爱是有条件的,不是真爱,孩子会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孩子小时候,我和他一起背书,一起写作文,我帮他整理错题本。小学6年级我甚至和他一个教室上过半年的英语培训,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儿子的生活我打理的井井有条,儿子的学习我时时操心,我不会打麻将,不喜欢电

1

(读书笔记)《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读书笔记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读书笔记 看到《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那次组内教研课校长对我的评价:“掌控欲太强,眼睛总在每个学生身上搜索,不允许任何人乱动。”当时我还据理力争,这样不好吗?说明我的眼里有全体学生,我们班的课堂常规很好,好习惯就是要从小培养,课堂上溜号不利于学习……对照这篇文章,才知道自己认为好的做法是多么愚蠢,用一节节“规矩”的课磨灭了孩子最珍贵的好奇心,让他们最终成为一群没有问题的人。 回首30多年的从教生涯,由于自己的性格所致,有哪节课不是这样规规矩矩的过来的呢?那些小孩子总是叽叽喳喳地提问,很多问题跟我的教学设计毫无关联,屡次打断我的教学思路,影响了教学进度,我不得不用严厉的批评制止他们,只允许他们提“有意义”的问题,有时受时间的约束,他们只要回答问题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文章里描述的情景:课堂安静了,孩子们发现只要好好消化课堂老师讲的内容,就能拿到好分数。老师每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都能在下课铃声的前一秒钟画上完美的句号。 还记得我在设计《鹅妈妈的故事》时,课文中有几个字音容易读错,在其他班级试讲时,曾多次纠正字音,占用了很长时间。为了顺利解决这个难题,节省时间,我在教研课上直接出示了这几个字的读音,让学生反复认读,避免了在其他班级出现的状况。这个微小的环节在课后评课时校长指出来,询问我的设计意图,我如实回答,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避免错误的第一印象影响以后学习的效果。虽然是一个小的教学环节,但反映了我的教学理念,只为了课堂上的顺利,

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想想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过是走走形式,短短的几分钟,还没有讨论出结果,就草草收场;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不过是让学生说老师想提示大家的字;指名朗读课文,因无法面对学生的错字、添字、丢字而大发雷霆……在课堂上,学生不是去追求探究的愉悦感,而是去揣度老师心里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学会了接受,学会了言不由衷,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内心,去适应课堂,适应老师,适应教育,却没有顺应成长的一般规律,他们虽然获得了老师“好学生”的评价,但好奇心却在没有光照的角落里枯萎。 作为一名教师,看到这一切我深深地感到自责,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1世纪,更需要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就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每个学生的成长速度是不同的,或快或慢没有优劣之分,只是节奏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让每一朵鲜花在他的时间里绽放,成为一朵独特的奇葩,这样世界才精彩。 多一份爱心,用鼓励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多一份耐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做出自己的回答; 多一份尊重,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 多一份等待,让每一朵花在他的时间里绽放; 我们的课堂可以不完美, 但孩子的成长不能被牺牲,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读后感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读后感 泖港学校冯艳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物体都有它自身的特性。“让黄瓜成为黄瓜,让茄子成为茄子,让辣椒成为辣椒,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我们理应敬畏并尊重生命的自由和成长,灌溉信念,而不设计方式。同理,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乃是最健康、最完美的教育生态。”这是《中国教师报》2009年6月24日《教师论坛》上的《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一段话,我反复地品读,真是一语道破真谛!在教育的常态中,我们往往不顾孩子的真实需要,以成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去要求孩子,演绎现代版的拔苗助长却浑然不觉。 在暑期培训中,我认真阅读了《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篇文章,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明白在平时看来的捣蛋和顽皮的行为,谁知是孩子的天性?我明白了首先我们要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职责。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不要让孩子迷失自我,帮助孩子来认识自己。 其次,给孩子的空间和时间,留住他们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会引领着孩子们去寻找新知,探索新的奥秘,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不是帮助他们来选择人生,而是尊重生命的发展选择,因为那是孩子的人生。 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中我们忘了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我们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却一次次制止孩子发言的欲望,还美其名曰:老师说话请小朋友不要打断,有什么话等老师说完了再说。老师说完了,孩子也忘了要说什么了。在游戏中,我们反复强调孩子不能奔跑,注意安全,却忘记了奔跑是孩子的天性,奔跑让孩子感受快乐;更忘记了其实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奔跑中的自我保护。午餐活动,我们指责孩子狼吞虎咽,掉菜剩饭,却不知孩子内心的真实动机,他只是想第一个吃完后能牵着老师的手去散步,近距离感受和老师亲密接触的温暖。午休期间,调皮的孩子叽叽喳喳,老师反复叮嘱却无济于事。而当老师悄悄坐过去,轻轻的拍拍,耐心的抚摸,送上鼓励表扬的微笑,孩子便满足的甜甜入睡。 福禄培尔曾说过:儿童好比花木,教师如同园丁,学校就是儿童自由活动的园地,教师要向园丁一样为儿童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使其天性得到自然的发展。由此,想起满园红是红,绿是绿的蔬菜朝气蓬勃的景象,我想起70多岁的爷爷伺养蔬菜的虔诚与挚着;想起他劳累耕种后坐在菜畦旁抽着烟怡然自得的神情,

读《让孩子成为自己》心得体会

学习《让孩子成为自己》心得体会 学习了《人民教育》13年1月刊发的冀晓萍的《让孩子成为自己》一文,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每个人的珍贵在于我就是我,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中国教育要想实现新的突破,要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必须珍重这种独特性,让孩子成为自己。可是我们的教育,却总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发展,分数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已决定了老师的一切。《让孩子成为自己》一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让我们认识自己,让孩子做回自己 要让学生成为自己,做回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具有其个性的独立个体,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首先要从思想深处、观念源头明白孩子是一个无型的个体,不能让教师自身成为一名雕刻师,变孩子的无型为有型。教师只能让孩子知道塑造的“方向”,给予孩子无限自由的空间任其捏塑。也许孩子的发展不尽如我们所想。但是,只要我们为其掌好舵、为其扬起帆,他们终究会有到达彼岸的那一刻,或许这才能让孩子在远航的途中收获意外的惊喜。让教师自己成为一名欣赏者,而不是用“过来人”的眼光去看待眼前发生的一切。结果对每一个人固然重要,但是,创造的过程才是孩子成长真正过程。让他们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有一条属于自己而别人从未走过的成功之路,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 二、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每个人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发动机。儿童的好奇心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冲动,但这种好奇是珍贵而不稳定的。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好比是让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失去灵气和灵性,这样的教育就如同一个隐形的杀手、如同给孩子喂食慢性毒药。教师要善于留住孩子的好奇心,挖掘孩子的创造力。现状中是很难的,教师要有教学成绩,首先必须培养适应应试教育的学生。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好的教学成绩,他就会身败名裂,就会被斥责为“误人子弟”。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其重要性,只有抱着一切为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未来,宠辱不惊,将个人名利置之度外,才会产生实现过程的行动,才会有留住

专题讲座《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听后感

专题讲座《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听 后感 教育的功能不是塑造,而是发现、唤醒和帮助,发现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唤醒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每个学生实现梦想。学生有个体差异,因此需要教师因材施教,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的姿态飞翔。 教学如同做饭,教师要能做出口味不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学生如同品菜评委,哪道菜好吃,哪道菜适合学生的口味,只有品尝者自己知道,哪道菜前面排队的人数多,说明这些学生喜欢这道菜。老师的教学也一样,老师的课生动有趣自然而然会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感兴趣,他们一定会主动学好这门学科。 听完北京十一学校刘艳萍校长的专题讲座《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感触特别深刻,餐饮业从“配餐”到“自选”,给人们提供了自由选择的余地,变被动为主动,人们真正体验到自选的乐趣,学校的课程表可以从“学校课程表”到“学生课程表”,从公用课程表变成了个性化课程表,让学生尽情的学自己喜欢的课程,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张扬。 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悦之印、和悦之音、和悦之浆、和悦之影、和悦之弦、和悦之韵等等,每周四下午,同学们可以到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学习,在和悦之印中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并通过3D打印机实现图片到实物的转化,在和悦之浆中,会把卫生纸和白乳胶制成原料,加入自己喜欢的颜料,完成自己的创作,一幅幅五彩缤纷的作品凝聚了孩子们的心血,看到他们为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被他们的执着、专心所感动,兴趣让他们产生了无穷尽的动力,兴趣让他们的思维插上多彩的翅膀。 以兴趣为切入点开展我们数学学科教学应该有不同凡响的效果,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把课堂搬到操场,可以把食物搬进课堂,让孩子们多动手,多体验,多表达,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听孩子们说:“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去操场上数学课”,“老师,我想回答这个问题”,“老师,这节课我都学会了,你讲的真有意思”。听到同学们的想法,我很开心,这些三年级的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断力,要想学生有更多的进步,需要老师多思考自己的教学,多想办法把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把生活实际与教材只是进行完美的融合。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做为教师应该勤学习、多思考,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喜欢、学习兴趣,播下种子,收获希望,通过教学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心得体会

读《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心得体会 ·范成乾· 这是一篇会触痛人灵魂的文章——它叫人心底发紧,有一种叫酸楚的东西在涌动! 是啊,“每个人的珍贵在于你就是你,而不足别人的复制品。这种独特性,是一个人成长与幸福的立足点。教育发展到今天,要想实现新的突破,要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必须珍重这种独特性,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才是理想的教育! 曾几何时,有一首歌曲叫做《长达后我就成了你》风靡一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欣赏其优美的旋律时,总免不了有些飘飘然沾沾自喜了起来! 我没有诋毁这首经典歌曲的意思,但读了这篇《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我真的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教学观了。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干嘛要渴求学生成为“你”而不是他自己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以来长久地被视为天经地义,教师教出的学生的分数成了判定其能力和品德操守的依据。殊不知,从家长到老师,我们真的都负上了沉重的功利色彩。 因为这种功利色彩的驱使,我们都自觉不自觉地为孩子们套上了各种各样的桎酷的枷锁,完全忘了孩子是他自己,而不是“你”自己。家长如此、社会如此、我们也如此,只有孩子找不到了他自己。 最终的结果,正如文中所说的一样:“在教育中,孩子的理想里,孩子的时间里,孩子的兴趣爱好里,充斥着“过来人”的影子,唯独看不到孩子自己。”“不少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头顶成功带来的荣耀却蓦然发现这个变为现实的梦想不是自己内心渴求的那一个。” 我们也是如此,在“慢慢地,课堂安静了,孩子们发现只要好好消化课堂老师讲的内容,就能拿到好分数。老师每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都能在下课铃响的一秒钟画上完美的句号。因此,这位老师成为模范教师。”成了“模范教师”的我们,等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会不会在无人的角落捶胸扼腕呢?因为这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教育——它剥夺了多少孩子的快乐和童真,扼杀了多少孩子个性和天赋,藏匿了多少孩子自己啊! 不是吗?请看:

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徐水区南留中学冯仕华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是题目是《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读完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他的那种勇于突破、锐意进取的态度值得广大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学习。在这本足足十五万字的书中,李希贵校长不但介绍了他在北京十一学校推进教改的具体做法,更阐释了对学生、教师、学校成长的体会和思考。 一、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 这本书主要是谈论了教育教学的改革,面对教学我们老师应该找怎样一个位置,而老师又应该给学生怎样一个定位。众所周知,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但是我们以前的教育基本都是老师讲,学生学。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也只是敬畏,根本没有亦师亦友这么一说。 从毕业到参加工作前一两年,我的思想也是深深的受以前的那种死记硬背,老师教、学生学的思想影响着,直到课改风行、我自己探索、借助书本才有所改变。其实,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学生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喜欢怎样的学习环境、他们希望和老师拥有怎样的关系。就像李希贵老师说的,“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如果我们连关系都没有理清楚何以谈教学。

我们小的时候对老师只有敬畏而已,其实那时候我多想和老师成为朋友,和老师说说我心中的想法,可是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从教之后,首先做的就是把学生不仅当成了我的学生,朋友,更是当成了我的孩子。我要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把学校当成了“牢笼”。 2014届学生中的一名男同学,毕业后在我们的第一次联系中,就在微信中称呼我为:妈妈!当时我真的懵了,都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是激动、感动、还是高兴或者说是自豪。我很庆幸,孩子们不仅把我当成了老师,更是当做了妈妈。 二、成为这一棵树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棵棵树,那么每一棵都不一样。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需要在河边茁壮;有的习惯于云山雾罩,有的却渴望阳光普照。这是李希贵校长在书中所作的比喻,它形象地表明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身为老师,我们一方面要发现“这一棵”树,就是要了解“这一棵”树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认识和明确“这一棵”树与其他树的不同,同时,为他们提供土壤、水分、气候、养料,让他们能充满生机地成为“这一棵”树。 在十一学校,开发京剧、话剧、音乐剧等不同剧种和影视作品创作,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担任一项剧务;让学生承包经营校园书店、学校咖啡厅,引导学生学习“自谋生活”;开设近四十个行业的考察课程,让学生不断改换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断刷新自已的成长;在学

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文章来源:心理育儿文章作者:郭晓洁发布时间:2011-08-07 浏览次数:54 亚伯拉罕·马斯洛说过,对孩子所给予的愿望和计划就像给孩子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束身衣。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能给他思想。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完整地发展自我。 当下,常听父母说:“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了,我希望孩子能多学点本领,别像我一样没有竞争力。”“我没上过好大学,希望孩子不要像我,能考上好大学,有一份理想的工作。” 在这些期望背后,大都缘于父母认识不到自己的独特性,总是觉得自己不如人,试图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模子中,想要与他人统一。对自己的不接受让父母将孩子按自己的想象来塑造,让孩子以父母期望的方式来生存,让孩子来完成自己未做到的事,弥补自己的内在缺失。 如果父母内心力量很强,他就越有勇气改变自己的行为,也会对别人少一点要求,这时,不管他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他见了有权威的人不会卑躬屈膝,见了比他弱的人也不会飞扬跋扈,这样的父母也会尊重孩子自己的愿望,让孩子选择自己的生活。尊重和接受属于自己的一切是形成高自尊的基础,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能接受自身的独特性,不必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而扭曲自己的内心,这样的孩子“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欣赏,能以一种高贵、真诚、勇敢的姿态,充满活力和爱心地来应对生活”。 如果父母对自己现状不认同,又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改变自己的行为,父母就会将自己的这种内在缺失转嫁给孩子,让孩子来弥补。父母不知,孩子通过建构自我的世界,让身体、感觉、情绪、心理等各种内在的生命因素都得到完整的发展,然后再探索外在的世界,才会拥有丰富完整、和谐宁静的人生。如果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用外在的衡量标准塑造他们、要求他们,直接导致孩子无法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会把孩子带离自然法则指引的成长之路,而变成复制成人的生命,这会给孩子带去挣扎和迷茫。

培训心得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从雷夫得到的启示

培训心得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从雷夫得 到的启示 为期两天的暑期培训已经结束。这两天的培训,既有本土教育专家“接地气”的精彩演讲,又有充满异域特色的雷夫的激情演说。 雷夫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美国优秀教师。现实中的雷夫是一位怎样的人呢?在全场观众的期待中,一位身材魁梧、面带微笑、充满激情的睿智长者大步踏上讲台,热情地向台下的观众摇摆着右手。顿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都在用掌声欢迎雷夫的到来。 雷夫在台上侃侃而谈,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发人深思。新颖独特的“学习不是为分数而准备,而是为人生做准备”、“做家务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真正的测试不是期末考试,而是十年后你的学生在哪儿”、“为什么我们教师会感到倦怠,那是因为我们会遇到一些疯狂的家长”等观点让全场学员耳目一新。我们一扫旅途的劳累,专注地倾听雷夫的演讲。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雷夫演讲时提到的一个真实案例。雷夫有一位学生杰克,是一位帅小伙,已经到更高一级的学府就读。有一天,杰克回到56号教室来看雷夫,但是,他剃了光头。雷夫很诧异,开玩笑地问:“小伙子,是不是没钱买洗头液啦?”杰克告诉了雷夫真相。原来,杰克班上有一位女孩名叫苏姗,她因为白血病,需要化疗。苏姗的头发已经掉光,害怕别人会嘲笑她,苏姗买了一顶帽子戴上。结果,还是有一些不怀好意的同学讥笑她。为此,苏姗很苦恼。杰克想帮她,不让苏姗处于尴尬的境地,就主动将自己剃成光头。在做这一切时,杰克显得那么坦然。很明显,杰克已经达到雷夫阐述的班级管理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靠境界起作用。众所周知,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 杰克的做法在美国也许很寻常,没有人会去过问;但是如果是在中国,杰克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吗?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在中国,杰克首先会面临家长的压力,家长不会同意他这么做,开明的家长最多让孩子捐一些钱给苏姗治病……这个故事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雷夫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 《丑小鸭》这篇童话是安徒生童话的经典之作,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传达着一种儿童观,一种教育观,一种世界观。借助丑小鸭的经历,我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记得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幼儿园活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新教育主张以个人为本位,使每位幼儿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注意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 在这次的培训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的自主游戏,包括他们的混龄社会性游戏活动,都是让孩子自己在游戏中探索未知,习得交往,获得经验。这也正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方式。那作为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实现孩子的主体性呢?下面就在培训后所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游戏就像一面镜子,孩子全神贯注地投入游戏时,他们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性格特点、待人处世的态度都会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是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好途径,也是培养幼儿主体性的最适宜、最有效的途径。 1. 营造平等、宽松、愉快的游戏环境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正如在枫华府第幼儿园里所看到的,活动场地上有着丰富的体育器材、成品和半成品的操作材料,教师没有要求都是孩子自发、自由的结对进行游戏,从结果来看,孩子们所搭建的东西都是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也有自己的世界,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去发现而已。所以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在那里,幼儿才能得到自然发展,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在那里,教师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幼儿和教师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幼儿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 在杭州幼师附属幼儿园国际部所看到的全园联动混龄社会性游戏活动也是如此,教师和孩子一起动手创造不同主题的游戏活动,不同的在于它是混龄的,这样孩子玩起来就更加自由,满足了孩子在游戏中社会性的需要,看到孩子们上下楼开心的跑着,大手牵小手,才真正明白孩子们的快乐,这才是他们的游戏。 2. 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学习完新《纲要》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个教育理念的变化。旧《纲要》是注重教师的教,以教师为主体;新《纲要》是注重教师的导,以孩子为主体。真正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的创造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观摩了枫华府第幼儿园两节活动课后,我在想,他们课虽然不是很有创意,但是从过程中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脸上开心的笑容就能够知道,这是属于他们的“菜”。因为在整个活动中都是孩子们在“玩”,动手去探索,老师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去教学。

让孩子成为主动学习者

让孩子成为主动学习者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的教育就应在人的成长初期顺应孩子爱探索、爱研究的天性,从小多支持、鼓励、引导他们去研究去发现,创设一个自由的探索、思考、想象的环境氛围,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成为主动学习者。 一、鼓励幼儿发现问题 本世纪六十年代,布鲁纳提出了“通过发现而学习”的主张,心理学家也认为,低级型的问题是教师呈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常用的,只有结果是未知的;中级型的问题也是由教师呈现,可学生未知解决的方法和结果,必须借助记忆、运用推理,方可成功;高级型问题不是由教师呈现,而是由学生寻找问题,然后寻找解决办法,在这从始至终的寻找过程中,能进一步运用创造性想象,这才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而言,通过亲自发现获取的关于周围世界的广泛知识,来源于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感知和操作活动,虽然可能带有一定的个别性、主观性,但这些富有想象和诗意的不成熟的知识,却能培植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们逐渐摆脱了幼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就能像成人一样获取客观知识。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带孩子们去大自然观察春天的植物,鼓励他们在观察探索中发现问题,整理自己的思路以获取正确的知识。孩子们发现尖尖的树芽有红的、黄的、绿的,便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我以前以为这棵树长虫子了,原来它是花骨朵,现在它长出美丽的花了。”“我当这棵树上接了许多绿色的种子呢,谁知道这是花呀!”在生机盎然的植物丛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始终保持着一种对任何事物都抱有敏感,一种了解和接触新事物的心向。 二、让孩子自己验证自己的看法 一天早上,马格小朋友进门就急切地告诉我说,在去姥姥家的路上,发现一棵树上长满了毛毛虫,有的都掉了地上,我没有立刻否定她的认识。这天下午,我利用游戏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到一棵大杨树下,他们很快发现了那挂满枝落满地的“毛毛虫”,胆小的孩子吓得直往后退。这时,我捡起一条“毛毛虫”问:“毛毛虫被弄断了,会怎么样呢?”孩子们说:“会流血”“会流水”“会有稀烂的感觉”,在我的这种提示下,已经开始有个别大胆的孩子拾起地上的“虫”在手里摆弄了,他们发现没有水,没有血,也没有稀烂的感觉,胆子小的孩子也开始拿在手里翻过来倒过去,忽然,郭佳妮说:“老师,这是花吧?”孩子们开始领悟了,原来花并不都是美丽的,杨树的花就很丑。心理学表明,孩子到了三岁以后,依赖心理明显减弱,有了自己独立活动的愿望和初步能力,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知识和经验,自我实现的愿望便快速发展起来。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验证自己的看法,可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成为一种隐性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主动地寻求知识,坚持把自己的某种想法付诸实施,以掌握更多的本领。脑生理研究表明,位于大脑前球“新皮质”的额叶,是支配创造和欲望的区域与支配情感的区域,幼儿在自我验证这种自主的行动中满腔热情,就会刺激额叶,进而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此外,放手让孩子们自己验证自己的看法,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经验长见识,实践出能力,一次次的验证,使孩子们真正从心里明白,自己能妥善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让孩子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今,春姑娘已经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小草不屈地钻出地面,给大地带来一片绿意;苍天大树吮吸着春的甘露,挽留云的脚步,默默抽出新的嫩叶无数,诚诚恳恳地抚摸泥土,给人们增添了一份温馨;千娇百媚的花儿同样不甘错过这多彩的季节,慢慢的尽情吐露芬芳,展示生命的颜色,明明朗朗地装扮四季,让人们更艳了。它们不仅为了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更展示一种向上、不屈生活的态度。我们美丽、漂亮、崭新的宝鸡实验小学就如一片时刻散发泥土芳香的田园,这里孕育小草、大树,也绽放着艳丽缤纷的花朵。 面对着天真活泼、健康快乐的孩子,如何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是我们宝小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孩子是能独立思考的人,是独立于教师家长的头脑之外,不以家长、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样会挫伤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学习的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抵抗行为。我们要挖掘孩子自身的潜力,让每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表现。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智力超群、想象力丰富、身体强壮的优秀儿童,随着他们一天天的长大,他们的思维因禁锢而变得迟钝,他们的想象力因约束而变得平庸,他们的身体因各种过剩的养分而变得臃肿。曾看过一篇文章“教育环保”,初看觉得奇怪,

教育和环保怎能扯到一起呢?细细阅读,细细品位,觉得的确有道理。对孩子潜能过早过多的开发无疑就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就像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采一样,结果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生态灾难。孩子就是孩子,玩是他们的天性。孩子的书包一届比一届大,离开校门,还要到补习班去加班。寒暑假,公共汽车上背琴的、拿画板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每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爱因斯坦、贝多芬、达芬奇,实现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孩子,你的任务就是尽情地享受童年的快乐!不应该背负着这样沉重的压力。 二、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对个性的关注。学生不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一群有血有肉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思维不以教师家长的意志为转移。我特别有感于家长到学校向教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家长的来意更多的是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如果听到老师说孩子如何如何优秀,自然眉开眼笑,否则等待孩子的将是暴风骤雨。每次看到“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报道,心里就极其沉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艺术我们暂且不谈,家长到底把孩子当成了什么?自己身上的一件衣服?还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是一个生命,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不依附于任何人,不是家长的面子,更不是家长发泄情绪的工具。 三、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因材施教的需要。由于孩子的个体有差异,有的孩子活泼,有的孩子安静,有的孩子天资聪慧,有的孩子则需要后天不断地开发……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些把孩子捆在一起齐步走的做法是

班级生活,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3188822.html, 班级生活,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作者:蒋莉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9期 摘要: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时间,班级生活是孩子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他们在班级 中是否快乐,是否得到认可与发展就更加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与未来。基于规训的班级生活 往往难以给孩子们的人生留下美好而生动的记忆,它不过是这个阶段不得不承受的过程而已。 只有“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的班级生活才是我们必须为孩子们创造的,才是孩子们成长所必需的。 关键词:班级生活儿童立场自己 要让孩子们在班级生活中“成为他们自己”,或者说建立“让孩子们成为他们自己的班级生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明确班级生活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建立基于儿童立场的班级生活标准;重新定义班主任在班级生活中的作用;班级生活重建。 一、班级生活意味着什么——班级生活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在班级管理时,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班级生活对于孩子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之中留下什么样的印痕。那种基于规训的班级生活,往往难以给孩子们的人生留下美好而生 动的记忆,班级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这个阶段不得不承受的过程而已。 但是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告诉我们必须遵守纪律与规则。可效率又是为了什么呢?这里就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班级生活并不是为了评价而开展,或者说真正的班级生活是不能简 单评价的。即使要评价,评价的主体也只能是班级中的孩子自身。管理是为了班级生活的促进,而不是为了达成管理的效率。班级管理必须指向更高的目标,班级生活必须是开放的。 所以,我们必须整体地反思当下的班级管理秩序,重新理解班级生活。班级生活对学生的思想、态度、兴趣、行为方式、交往模式和个性倾向等等有直接影响,使学生的素质和生活能力 得到发展是它最为重要的任务。但实际上,我们很难避免班级生活的对象化。学生不过是“被班级生活”,而无法真正成为班级生活的主体,他们只能按图索骥,在预先给定的优秀班级模式中成长。 二、什么样的班才是好班——建立基于儿童立场的班级生活标准 教育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问题。一个有着校级优秀班、省级优秀班称号的班级里的孩子们会说,老师管得严、学得累,不喜欢班级生活。而有的孩子,在小学时是出名的调皮鬼,也就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合阳县职教中心刘文侠 今天,在陕西教育学院参加了教师业务学习培训,有幸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 首先,教育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要成为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好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而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个体,每一个都独一无二,都有着各自的生命旅程。每个人的珍贵在于----你就是你,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教育发展到今天,要想实现新的突破,要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必须珍重这种独特性,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首先要从思想深处、观念源头明白:孩子是一个个无型的个体,不能让自身成为一名雕刻师,变孩子的无型为有型。只能让孩子知道塑造的“方向”,给予无限自由的空间任其捏塑。也许发展不尽如所想,只要为其掌好舵、为其扬起帆,终究会有到达彼岸的那一刻,让自己成为一名欣赏者,别用“过来人”的眼光去看待眼前发生的一切,结果固然重要,创造的过程也许才是需要的真正所在。 其次,教育要让学生时刻保持好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好奇心,是求知欲和创造力的源泉,学生的好奇心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冲动,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好比是让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失去灵气和灵性。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改造,而在于发现,不在于灌注进去多少东西,而在于解放人固有的灵性,让孩子有力量自己成长。作为一线教师,也许“留住易逝的好奇心”在教育现状中很难,但正如专家所言:“心在哪,智慧就在哪。”我们要善于留住孩子的好奇心,挖掘孩子的创造力。 再次,教育要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育应该给孩子以心灵的满足,使孩子的人格发展滋润到最丰富的雨露——这才是教育的本来意义。目前的现状是:教育本身有功利性,学校要求的是分数、纪律、尖子,没有考虑孩子内心的需求与渴望。平凡的孩子注定要在学校经过没有尊严的洗礼。而经过这种洗礼之后,孩子们又会拿这种态度对待同学和社会。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摧残!我们通常所谓的成功,只是一种功利性的成功,职位高低、财富多寡,这些都能数字化。成功与否,外人一目了然,但内心的愉悦和宁静,却只有自己能够感受。教育就是生命的成长,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我们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可以塑造的天使,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淡泊名利,要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爱,要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的属于他自己的成功,从而获得自信,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养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养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12-01 莫阿娜生活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优良的自然条件让部落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与温柔的阳光,拥有数不尽的椰果与资源,看似无忧无虑的生活应该满足,但她的内心渴望着大海,是那么的渴望,期初她不明白是为什么,直到影片的后半段,奶奶的灵魂问“你是谁?”。 莫阿娜才意识到,“我就是我,热爱着小岛,海洋给我生命与使命,伟大的酋长是我的父亲,我们的祖先越洋万里,找到这里然后给我这启示,带领大家找到这地方...”她的生命里流淌着祖祖辈辈的讯息,是一代代航海人的基因,是那颗精神的种子在萌发,无可阻挡,唯有成为自己才能找到内心真正的幸福。 是什么最终帮助她达成所愿,不是父母的呵护备至,而是奶奶的爱、理解与鼓励,如果她没有出海,如果她没能战胜自己,那么她的故事会如何继续? 教育看点二:原生家庭的影响 毛伊,有着令人羡慕的半人半神的生活,当他的神棍还差一次撞击就要毁灭的时候,他选择了逃避,毛伊出生时被家人遗弃,后来被神仙捡回来赋予了神力,他采过圣火、偷过宝石、去过边境,见过远方,与最邪恶的恶魔战斗过,也看见过最纯净的海洋。 他用尽一切去证明自己的存在,连最大的壮举,偷取宝石都是为了讨好人类,那个曾经遗弃过他的人类,他不是真正的自信,他的内心挣扎而痛苦,不断的交织着,这一切都源自于他的童年,想要去修复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得到更多的支持。 还好他遇见了莫阿娜,出生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严父慈母怪奶奶的组合,给了她很好的童年,她的独立、自信、勇敢与坚强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当毛伊逃跑后,她仍能选择自己独自前往去战胜恶魔归还宝石,这便是人格的力量。 教育看点三:如何正确地表达爱 莫阿娜的父亲尽管深爱着她的女儿,不愿女儿重复他的伤痛,而将他“保护”起来,告诉她作为酋长的责任,这何尝不是情感的勒索与绑架,父母想要我们成为他们心中的样子,我们内心却想要成为自己,但我们爱父母,不忍他们伤心难过,最终既不能彻底成为父母想要我们成为的人,也无法成为我们自己,这将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什么是爱?是真正的理解与尊重,是给予自由,是告诉她困难但还不断地鼓励与支持,是放手与成全。 如奶奶一样,哪怕成为部落里最怪的老太婆,也要在沙滩上与海上共舞,在山洞中感受祖先远航的荣光,在弥留之际,给予莫阿娜最后的信心冲向大海,带着自己年轻的梦想远航。 难以想象,是多么虔诚的信仰与渴望,让祖母最后真的与海水相融,成为一条自由自在的鳐鱼,成为莫阿娜精神永恒的力量。

如何让孩子成为自己

转变观念超越自己 -----学《让孩子成为自己》心得体会 教育者和教师习惯以过来人的身份包办孩子的事情,理由很多,孩子没有经验,孩子心智不成熟等等,束缚了孩子的发展。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应该受到尊重,也只有受到尊重后,他才可能尊重自己,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进而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当教师意识到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很多时候就会放弃扮演“过来人”的角色,让孩子自己选择。 有一位母亲看到上高中的儿子因为谈恋爱而心神不定的时候,非常替孩子着急,于是在儿子出门后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儿子的日记。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手却像被烫了一般。原来儿子在日记本中夹了一张纸条:“妈妈,我料定您会来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的烦恼是我自己的事情,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这位母亲追悔莫及,感慨自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应该不尊重孩子。书上讲的都是道理,可是我们有要怎么样才能知道孩子的这些秘密呢?他们的心扉是不会向父母老师敞开的,所以我认为有时候的“小人”是可以扮演的。 文中说到的教育有乱象,我觉得作者还是不了解目前的教育考核的机制。如果作者说这是一种“乱象”,你又怎样来评价当前的中考和高考?文中又谈到教育的功利性,试问教育有功利性吗?文中作者认为教育没有功利性,如果没有功利性,当今的名校,名师又是怎样评价出来?按照中高考的分数来进行择校等等这些算什么?别人评价你这间是好学校的标准是看你的升学率还是看你转变了几个后进生?文中作者的观点其实不敢苟同,起码有些观点得好好甄别。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父亲就很愿意让孩子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一个目标,逼孩子去达到。蔡志忠上中学时,大部分时间都沉迷于漫画世界,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面临留级的命运。当时,台北的一家漫画出版社邀请蔡志忠去画漫画。蔡志忠不知道父亲能否同意自己放弃学业。一天晚上,父亲像平时一样坐在藤椅上看报。蔡志忠忐忑不安地走到父亲身后,轻声说:“爸,我明天要到台北去画漫画。”父亲没有抬头,边看报边问:“有工作了吗?”“有了!”“那就去吧!”这一问一答中,父亲一动也没动,继续看他的报,蔡志忠也没走到他的面前。或许,蔡志忠和他父亲当时都未曾想到,这短短十来秒对话,却成了影响蔡志忠一生的最重要时刻。如果当初父亲一定要让他留在学校接受留级的命运,他日后还可能因为漫画而闻名全世界吗? 反观我们身边却有很多教师以“爱”的名义不断地伤害着孩子。有很多教师把孩子当成工具,来实现他们未完成、或者不可能完成的梦想。他们“重视孩子”只是表面的,实际重视的往往是他们自己:重视孩子学习、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往往是重视自己的虚荣;重视孩

教育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完美的天使。我们不要苛求孩子成为群体中的佼佼者。培养孩子,不是培养完美。让孩子发展自己,成为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就是成功!也是我们作为父母最大的成功!! ▍教育是榜样 孩子的成长首先就是模仿,模仿家庭成员,特别是模仿父母和祖父母。龙生龙凤生凤。 父母不改,孩子不变。 你不要太在意孩子是否听你的话,而一定要在意孩子在默默地观察你。 父母无意识的善与恶就是孩子的命。 只会讲大道理的父母会被孩子的行为郁闷死。 ▍教育是陪伴 教育是要在爱的暖流中点滴入心的。陪伴是爱的暖流产生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生意场上打拼的家长为了钱而放弃了陪伴,甚至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寄宿学校,是错误的。 陪孩子玩即是孩子的教育,又是大人的放松和幸福。在陪玩中产生爱的暖流,在暖流中把教育点滴入心了。 天伦之乐,天伦之育。 ▍教育是训练 每个人的生命的主体组成是习惯,是一系列习惯。 每个习惯都是必须训练出来的。 必须符合训练4要素: 高大上的教练 正确的教育原理和方法 可塑的学生 有规律的坚持 教育是由一系列训练组成的。陪伴是重要的训练方式之一。 ▍教育是开解 孩子遇到困惑、困难时要有效地开解,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按摩。这时,家长就要会说话,如何说到孩子心里去,还要把他从困惑中引领出来。 同理心沟通、听到花开的声音、提供心理空气等就是重要的开解方法。 此时,父母的暴躁就是大敌。 当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时,说明你已经走不进孩子的心里了。你的教育功能可怜地丧失了。 ▍教育是力量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致良知”。 教育就是致!致!致! 致,就是触动,就是有力地触动。这就需要力量! 没有力量的父母无法进行教育。 但,不会开解的父母乱用力量就是伤害。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有前提的,是有时间段的。

让你的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让你的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转载) 作者:孙瑞雪 一个圣者这样说:如果你不离开你自己,你就找到了上帝。什么是自己,自己是谁。当我的生命逐渐成长,当我经历了漫长的寻找过程后,在我的脑海里,“自己”一天天地醒悟过来,一天天地清晰起来,一天天地确定下来。这个时候,“自己”或者用心理学的术语“自我”,我心理引起的震撼竟是如此之大。我的职业生涯终于使我知道,如果人没有自己,你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次我到一所美国学校参观,看到教室里贴着罗杰斯的一段话:“你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这句话跟我所思考的事情是如此的相似。但是,成为“自己”到底又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本来有区别于任何人的最重要的生命标志,这个标志就是“自己”。这个自己是人的本质,是上帝的本质,是一个个体与社会所形成的独特系统,是自然赋予个人的独特性,是环境派生出来的并融于环境的完美系统。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自己,他才可能成为自然中的一部分,社会中的一部分,他才是强大的、独立的、完善的,并且真正地能与自然界,能与社会融为一体,他才不会孤独。

而且如果人成为自己,这个人就会不断地创造自己,实现自己,进而使这个人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满足和成就。这个人的一生,才会沉浸在真正的成长的喜悦中。 但是,什么叫自己?我从未在成人的身上得到过答案。我常常在成人身上找到的是喜悦之后的迷失、成功之后的失落、获得之后的恐惧、选择之后的挣扎,这一定不是正常的生命状态,但是我在儿童那里找到了自我诞生、自我发展、自我形成、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让我常常徘徊在思索之中。我想探究像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的“你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你成为你自己”这种话的含义。我想探究的是,人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句话是否是真理,是否是人的本性所在,是否能成长成为一个人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的健康而和谐的人。答案是肯定的。 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这样成长中的少年人身上,看到马斯洛所描绘的那种健康人格品质的端倪:一、他们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二、他们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整个自然的最大的认可;三、他们表现出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 四、他们常常关注各种社会疑难问题,而不是他们自己;五、他们具有喜欢独处和隐静的品质;六、他们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约束;七、他们呈现出一种清新不逊的鉴赏力; 八、他们较常感受到神秘和高峰体验;九、他们较易具有一

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读懂课堂》有感 当我拿起《读懂课堂》这本书时,我知道我放不下了,读懂课堂,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让我深有体会,对于课堂的理解,每一位老师都不一样,每一个学科的老师都不一样,但我们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读懂课堂,把最好的课堂呈现给孩子。 钟启泉老师在书中这样写到:教师的教育生涯就是不断倾听教育呼唤的生涯,教师在来自学生的呼唤、来自教育内容的呼唤、来自制度的呼唤的声音中洞察教育问题。想想是的,教育,教谁?育谁?在哪儿教?在哪儿育?教的是学生,育的是知识,从课堂中教,从生活中育,所谓教育,不是构筑同他者竞争优劣的竞争关系,而是应当构筑起在自由的交往中一道成长与发展的相互合作的关系,课堂是直接面对孩子的最基本平台,所以我们要读懂课堂,把握课堂。 在种老师的书中最让我深刻体会到的是第二辑:倾听儿童的声音。每一个成人都是从儿童长大而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儿童的需求,现在的教育虽然已经改革,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以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去完成一节课的准备,这让一开始上课的我总是在课堂上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例如:内容过深学生听不懂、内容太多课堂完成不了、内容太复杂学生失去耐心等等。在这些环节出现问题后,我才意识到,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如同书上所说,进入新世纪以来,倾听儿童的声音正在成为学校教育界的共同诉求,这种诉求是支撑儿童学习与成长的重要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不管我是在网上学习优秀教师的上课方式还是在学校向优秀教师请教,我都发现,他们对儿童非常有亲和力,总是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发他们的发散思维,一节课非常饱满。 这本书总结了我对课堂的理解,首先我们要了解课堂的含义,当今教育的主体在哪里,课堂教育的对象既然是学生是孩子,那我们就不能用我们的思维去思考孩子,要把自己当作孩子融入孩子才能更好的倾听孩子的声音,对课堂的理解才能更加完善,考试分数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不是为了考试而教育,是为了孩子的自身发展才接受课堂教育,像书里引用佐藤学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学校和教师最艰巨的责任。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远不止这些,《读懂课堂》这本书值得细细品味,我相信在下一次的阅读中一定有更多的不一样的收获,同时也希望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