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学导论)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学导论)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学导论)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别

摘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人们常常谈起“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语言学习的两项技能 ,它们互为依托 ,相互促进。正确理解两者的含义以及区别 ,对我们的外语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是一种社会能力 ,是社会制度的综合 ,是人类用以互相交际的结构规则系统和因文化而异的社会行为规范系统。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们掌握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交际。要想理解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这两个概念 ,我们必须提及语言学界乔姆斯基和海姆斯两人关于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定义。

关键词:语言能力,语言运用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linguistic performance

Abstract: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people often talk about the linguistic competence”and “linguistic performance." linguistic compe tence”and “linguistic performance" is language learning two skills, they rely on each other and promote each other.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both the meaning and difference between ou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has a positive mean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age,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linguistic performance “is a social capacity, is a comprehensive social system is the structural rules for the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of human social behavior specification system. The language is a tool of communication. A person's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linguistic performanc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People grasp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language is communication. To understand these two concepts,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linguistic performance, we must refer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Chomsky and Hymes both “linguistic competence”and “linguistic performance”.

Key Words: linguistic competence language performance

一乔姆斯基的观点

对于“语言能力”这个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做过不同的研究和界定。人们对“能力”一词的理解不同,导致对语言能力的看法各有差异。因此当今语言学理论中“能力”这一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有较大的不同。我们知道,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侧重于研究语言能力,而结构主义理论是研究语言运用。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在其转换生成法理论(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Linguistics)中提出的。他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两个概念。在他那里,“语言能力”是指语言规则内化的体系,“语用能力”指人对语言的使用。乔姆斯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学习语言的机制,而这种机制是由一套语法规则构成的,这套语法规则适合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当小孩学习语言时,他自动地修正他的语法规则来适应所学的语言,当它与特定语言语法规则相一致的时候,小孩就学会了这门语言,这就是“转换”和“生成”。按照他的理论,人类学习语言的活动就是人类天生的语法系统向特定语言语法系统“转

换”,“生成”新的语法系统(也就是“内化”),当新的语法系统一旦生成,他就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句子来,从而能够运用语言。所以,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语言规则“内化”的过程,而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内化”能力,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乔姆斯基所谈的“语言运用”与索绪尔所指出的“言语”(parole)基本相同[Parole refers to the actualized language or realization of language],但语言能力则与索绪尔所指的语言(language)有区别。因为索绪尔从社会的角度观察问题,把“语言”看成社会产物,是一个社会集团所遵循的必要惯例的集合。乔姆斯基是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他将语言学视作“理论认知心理学”(1968)的一个分支,坚持语言能力是一个独立的认知系统,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建立在神经诸原理基础上的一种心智结构,是人脑的一种特性之一。索绪尔的“语言”是静态的,而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是动态的,它是无限生成语言过程中潜在能力(Competence is understood as a dynamic concept, as a muchanism that will genenate language endlessly)。

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人得“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完全不同的。人得“语言能力”是指人具有识别和理解句子能力,也包括对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推导出语言规则,生成合乎规则的句子的能力。他认为,“语言能力”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内在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是讲话者潜在的语言知识,主要是对语言系统的一种抽象的掌握。“语言运用”只不过是“语言能力”的实际表现,而且往往是不十分理想的表现,虽然说语言运用坑定源于语言能力,也因此与之有关联,但它并不等于语言能力。语言运用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而且依附于环境。语言运用或许会有语言能力的迹象,但语言能力是一种抽象概念,它的细节充分,无法得到证实且不大可信,它与语言运用的实际行为完全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现象。我们不可能直接从一种现象推断另一种现象。重视语言就是重视那些最基本的东西。语言能力不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书面的而是非书面的东西,不是共有的特性而是每个人的遗传天赋。

二海姆斯的观点

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概念虽然得到许多语言学家的认同,但在语言学界引起不少争议,针对乔氏的高度抽象的语言能力观,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海姆斯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抽象地论述理想的事物,未把社会文化因素作为描述内容,也不涉及语言的使用,不考虑人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对语言的合适使用。海姆斯指出“Chomsky’s view of lingual competence like the Garden of Eden, ignored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ultural factors”、“cut the human lingual life into two havlers one is grammar competence ——ideal gift competence, the other is language performance”(1972)(乔姆斯基的观点很像伊甸园的观点,把人们的语言活动分割成两半,一半是语法能力,(理想的天赋能力),另一半是语言运用)。

海姆斯在他1972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写道,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指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且包括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他提出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与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相对立。海姆斯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只包括了语言规则,而抛弃了“语言运用”的社会规则,而且后者恰恰是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特征简而言之,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说得正确又说得恰当的能力,这种能力中应包括四个交际参数:(Parameters of Communication)(1)可能性程度(degree

of possibility)指某一个语言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东西。(2)可行性(feasibility)程度:指个人心理方面的语言容量。(3)得体性(appropriateness)程度:指交际中言语行为的得体表达。(4)实际操作性(performance)程度:指交际中言语行为是否可行。这四个参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说一个人获得交际能力,那就是说他不但获得关于语言规则的知识,而且还具有在社会交际中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其中第一项相当于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其它三项则相当于它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乔姆斯基和海姆斯所讨论的“能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乔姆斯基的概念只涉及“内在语法,即辨认合乎语法规则的能力。”而海姆斯的“能力”即包括“内在语法”,又包括使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他们所关心的实际上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两种能力处于不同的层次。

三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及其关系

(1)语言能力及其表现

现在我们常说的语言能力已经大大超越了乔姆斯基最初所定义的“语言能力”,它在内涵和外延上发展深化了。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语言使用者所具有的关于语言系统的知识,而且包括语言组织能力、语用能力、语言觉识(知觉)。语言系统知识是指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语言组织能力是指组织安排语言结构,区别辨认语言形式,衔接布篇谋局方面的能力。语用能力是对语言系统知识的外化行为和能识别语境并在具体语境中有适当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语言觉识(知觉)是能够调整、校正、检查语言行为,言发之前选择语言,言发之后能预测语言表达的后果的心理认知意识。初步的语言觉识(知觉)保证我们进行一般的日常交流,高层次的语言觉识(知觉)帮助我们审视语言的载体和注意语言的用法,达到对语言深入的理解和对问题的批判性思考。(2)语言运用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我们知道,语言运用是种在具体语境中的言语行为。一般是指把语言规则和语用规则结合起来形成的言语行为。因此可以说它是对语言知识的外化行为,我们可以观察到,而且它经常是多变的,因为它是种创造性运用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行为。而语言能力一旦形成,它总是稳定的,长久的。同样的语言能力在不同时间、地点、场合可表现为不同的语言行为。但是语言行为(运用)永远不会完全反映语言能力,只能是一定情景中的某种体现罢了。语言运用是一种心理过程,一个人运用语言材料,以特定方式叙述事情,表达思想时,要以语言情境和语言功能为转移,同时要受语言知识、个人价值观念,不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语言运用并不能如真地反映语言的规则,也不是始终如一的遵循某一模式;即使是同样的交际意图,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这反映语言运用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之中的,涉及到对一定语境中相关信息的判断、取舍和语言使用者对语义的协调等,各种知识和心理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总结: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分是一种在世界学界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概念,得到极广泛的应用和发挥,有了这种简单的区分,使得美国和世界上当代理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除了有语言运用外,更重要的是研究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关系,当社会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认识到这种简单的区分,还不足以解释清楚在社会中使用语言的复杂现象,和培养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语言的问题时,新的思想火花就被激发了,从此,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别推动人们踏

上研究语言交际能力的历程。总之,人们对语言能力的认识是从肤浅模糊不断走向深刻、清楚、系统。

参考文献

1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刘绍忠1997 《语境与语用能力》《外国界》1997第3期,总第109期。3王培光1991 《语言能力与语法教学》1991年第4期。

4 庄智象1990 《语言知识与运用能力》(H.G. Widdowson著)总第37期。

英语语言学概论复习

《英语语言学概论》复习纲要 1.复习的基本原则:第一,理解和吃透各章的重点内容。第二,以 各章的题目为统领,理解各章节下的具体内容。第三,动手书写和记忆重要内容,部分语言学理论会应用到实际中。 2.各章节复习要点如下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terms: language, linguistics, arbitrariness, duality, creativity, displacement,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 langue VS parole, 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language 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Which subjects are included in macrolinguistics Chapter 2 Speech Sounds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terms: articulatory phonetics, acoustic phonetics, auditory phonetics, phonetics, phonology, consonants, vowels, allophones, broad transcription VS narrow transcription Analyze the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free variation with exampl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consonants and English vowels and the features involv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Understand some processes of phonology: nasalization, dentalization, velarization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 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 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 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 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 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 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 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 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 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 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 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 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 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 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 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 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 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 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 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 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 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 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 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 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 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 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 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 际的特点与原因 答:汉字的特点:汉字本身 与汉语的语音不发生直接联 系,所以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 字。 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形声字 有表音的声旁,但这种声旁并 不是某种固定的表音的符号, 也不是直接标音的符号,所以 汉字虽有声旁,仍然是表意体 系的文字。 汉字跨方言交际的原因 汉语的居住地区幅员辽阔, 方言分歧有的不能通话,汉族 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大量用 汉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超地 域、超时代的汉字既可以贯通 古今,也可以联系各地区的人 们的思想交流对于维护国家 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便利各 地区人民的往来起着重要的 作用。 四、谈谈语言分化的原因与 结果 答:语言的分化有两大方 面:一方面是分化出地方变 体,即方言。方言的产生是与 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方言 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独立 的语言,即产生具有同源关系 的亲属语言。另一方面是分化 出社会变化。社会变化即社会 方言,如行业语,阶级或阶层 习惯语,隐语等。地域方言之 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 面,同时也表现在词汇和语法 方面。而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 表现在词汇方面。 五、谈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 收 答:要点:借用与吸收的条 件。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 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 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 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也 会产生“洋泾浜”“混合 语”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主要形式有借词。借词也叫 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 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 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 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 候,不喜欢借音,喜欢有自己 的语素来构词。在这一点上, 汉语和英语、日语等有很大不 同,而接近于德语。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 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 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 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神经 质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如“黑板blackboard,"球 "footba1l等。 有时候,在吸收外来外来成 分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采用 音译加意译的方法。 如汉语中啤酒beer,卡车car 等等。 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 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 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 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 “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 [paicing]意思是土房子后来 变成店铺的意思汉语后来又 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 叫做板生简称板。 七、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 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 相随,不可分离,思维必须在 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 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 的储存。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认 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 程。 思维必能推语言,还有神经 生物学的根据。 抽象的思维总得以某种物 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 最灵活的依托是声音,也就是 有声语言。 八、试分析词义的派生及其 派生意义的相互关系 答:1.词义派生的条件2.词 义派生的类型3.派生义之间 的关系 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 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 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 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怎么 被利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 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 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 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 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 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 生历程。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 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 内存的联系。而两者所表示的 事情之间的共同特征,则建立 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 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 步一步扩散开去的。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 引申。引申大体上可分为隐喻 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 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换喻的 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 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 们的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 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 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一个词的 意义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些引 申途径可以啬很多新的意义, 使语言能够用较少的词的形 式表达较多的意义。 九、试论图画文字与文字画 答: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 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 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 字。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 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 字”。这种用于交际的图画, 正是原始文字符号的前身,图 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 阶段是图画文字。当图形符号 不是用来代表概念而是用来 代表相应的词的声音时,文字 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步就迈出 去了。用于交际的图画演变为 文字符号的标志在于它与语 言中的词或语素建立起固定 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在图形 上比较确定,并且有了公认的 音和意。 文字画是用整幅画与语言结 合,成了能说的图画,在一定 程度上具备了文字的性质,但 是它只能图解主要的事物形 象和它们的关系,而不能象真 正的文字那样,作为一种符号 体系来记录语言,就是说它不 能把文字记录的语法关系排 列出来,它只能在比较狭小的 范围内发挥实际作用,离开了 当时的环境。别人无法理解他 的意义,因而文字画还不是真 正的文字,只能说明文字是起 源于文字画,是文字的前身。 十一、试谈洋泾浜的发展趋 势 答:“洋泾浜”这种语言现 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 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 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 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 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 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 亡,像我国的洋泾浜语在解放 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 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 用的交际工具。 十二、语言的符号特点与作 用 答:语言的符号的最大特点 是它的音和意的结合是任意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语言符 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 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 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 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另一重要特点 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 一个跟着一个一次出现,在实 践的线条上延绵,不能在空间 的面上铺开。 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符号在使用中还有一个重要 的特点,就是它要象机器的零 件那样能够拼装拆卸,重复使 用。 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 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 理的系统。 十三、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 变化 答: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 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 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 的变化。例如英语的代词有主 格和宾格的区别,第一人称单 数作主语时用I,作宾格时用 me,词形发生了变化,就是形 态变化。 汉语属于孤立语,词很少有 形态变化,少部分形容词可以 重叠表示程度加强的意义,例 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结 结巴巴”等。 例如:英语动词be的八种 形态写八个句子,说明其语法 意义。 a.Hewillbeateacher:表示 将要发生的动作行为,动词用 原形。 b.Iamateacher:现在时,单 数第一人称。 c.Sheisapainter:现在时, 单数第三人称。 d.Theyareworker:现在时, 主语是复数。 e.Hewasateacher:过去时, 主语是单数。 f.wewereworker:过去时, 主语是复数。 g.Ihavebeenateacher:现 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延续到 现在的行为状态。 h.Thenewspaperisbeingre ad:被动语态,进行时。

语言学导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导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design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D:Meaningfulness If a linguistic stud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it is said to be ______. C:descriptiv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was proposed by F. de Saussure. 错误 Modern linguistics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grammar. 正确 Modern linguistics regards the written language as _____. C:secondary A diachronic study of language is the description of language at some point in time. 错误 Modern linguistics is mostly prescriptive, but sometimes descriptive. 错误 Language is said to be arbitrary because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_____ and meanings. B:sound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B:True _____ i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language. D:Semantic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 study called _____ is concerned with how speakers use the sentences of a language to achieve effective and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B:pragmatics When language is used for establishing an atmosphere or maintaining social contact rather than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or ideas, it serves a _____ function. D:phatic By _____, we mean language can refer to contexts removed from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the speaker. C:displacement Language serves the ________ function when it is used to express the speaker's feeling or attitude or to arouse a certain feeling or attitude in the hearer. C:emotiv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errors may be caused by ________. D:all the above three

语言学概论中文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语言学? 1.1定义 语言学常被定义为是对语言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语言学研究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而是人类所有的语言。为了揭示语言的本质,语言学家首先要对语言实际使用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语言使用的概括性假设,这些初步形成的假设要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最终形成一条语言理论。 1.2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语言学研究有不同的侧重。对语言体系作全面研究的语言学研究称为普通语言学。语音学主要是对语言声音媒介的研究,它不只是研究某一特定的语言的声音媒介,而是所有语言的声音媒介。音系学与语音学不同,它主要研究特定语言的语音体系,即音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有意义的单位。形态学主要研究单词的内部语义结构,及这些叫做词素的语义最小单位是如何结合构成单词。句法学主要研究构成潜在句子的句法规则。语义学以研究语义为目的,传统语义学主要研究抽象的意义,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语用学也是研究语义,但是它把语义研究置于语言使用语境中加以研究。 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科学被称之为社会语言学。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语言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它要研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大脑的工作机理,如人是如何习得母语的,人的大脑是如何加工和记忆语言信息等问题。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的科学形成了应用语言学。狭义上,应用语言学指把语言理论和原则运用于语言教学的科学,在广义上,它指把语言理论与原则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除此之外还有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学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英语语言学导论

Is language a system? Yes. Is there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form and meaning? No. It’s arbitrary . Language is a system whose parts can and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ir synchronic solidarity. (de Saussure, 1916) [Language is] a set (finite or infinite)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Chomsky, 1957)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A system ----elements in it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They cannot be arranged at will. e.g. He the table cleaned. bkli Arbitrary ----there is no intrinsic (logic) connection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its meaning. Vocal --------the primary medium for all languages is sound, no matter how well developed their writing systems are. Writing systems came into being much later than the spoken forms. People with little or no literacy can also be competent language users. Symbols ----words are just the symbols associated with objects, actions, and ideas by convention. Human ----language is human-specific. Human beings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brains and vocal capacity.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 语言习得机制 Origin of language 1.The divine theory 神论说--- God created language for human beings. 2.The bow-wow theory 拟声说--- Language developed from the imitation of the calls of animals. 3.The pooh-pooh theory 感叹说--- Language developed from instinctive sounds of pain, anger and joy of human beings. 4.The “yo-he-ho” theory 韵律说--- Language developed from rhythmic grunts of people when they worked together. Properties of Language -Design features Arbitrariness [‘a:bi,tr?rinis] 任意性 ?The arbitrary property of language means that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sounds and meanings (form and meaning). Arbitrariness ◆Arbit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nd of a morpheme and its meaning ◆Arbitrariness at the syntactic level The sentence is less arbitrary than words.

2017《语言学概论》离线作业答案

精心整理一简答(60分) 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一种个人现象。这种 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语言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努力的结 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多是个人现 象。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 用语言的权利,但仍然使用的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 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语言的社会性其实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这类特 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 料的选择和应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二是每一个社会 成员在应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越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常常可以成为语 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 是个人现象 2“高”与“矮”有无明确的界限?应如何辩证地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答:.“高”与“矮”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具有概括性,它把一类现象与一个名称 联系起来,从而使这类现象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词义的概括性有3个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但 是没有明确的界限。辩证地看待这类现象,就是要既看到词义对一类有相同特征的 现象的界定,又要看到词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样的事实。

精心整理 二论述(40分) 如何辩证地看待语言符号在使用中的规范与不规范,试举例具体阐述。 答: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而社会的组织和成 员都要求语言有稳定的成分,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否则就会影响交际。因此,语言 规则在语言稳定中起了“语言纠察”的作用,人们使用语言得遵守语言规则,一定 的语言规则得维持相当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在相当长的历史 时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但稳定并不等于排斥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由此 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一。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 一。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认为:“没有变异就没有规范,没有规范也就看不出变异。”变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新词大量产生。 如“下岗”,“下海”,“代沟”等。再如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一些有关?的专业述语,?如“登陆”,“下载”,“连接”,“点击”,“聊天室”,?“宽带”,“浏览器”,“服务器”,“搜索引擎”等,有的甚至进入全民语言的词汇库。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 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 范的用法。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它是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低级动物的根本特征。 言语:是个人对语言运用的行为和结果。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二是指人说出来的话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结构语言学:又称现代语言学。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看法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他首先区别了语言和言语。其次,他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第三,他区分了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乔姆斯基批判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观点,建立了生成语言学。他认为,人脑有一种天赋的普遍的掌握语言的机制,当输入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它会加以识别并加工出一套规则系统,然后利用这套系统生成新的句子。这种机制就是人普遍具有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应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 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就是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主要研究和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这里的语言指的是“人类语言”,或称“自然语言”,与之相对的是“动物语言”、“人工语言”等。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本体,但是语言学所关心的又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语言,其他同语言相关的领域,也是语言学关心、研究的对象。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 2.语言学的任务 古代,书面语成了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研究的任务也只是给古代留传下来的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这就是所谓传统的语文学。在我国,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自从二十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纪元以来,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发

英语语言学导论

Course Name: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Sept. 2012, for Grade 2010 Classes 1-6 English Undergraduate Program Department of English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Nanchang University (NCU) Course Instructor: Prof./Dr. JIANG Syllabus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aims at providing undergraduate juniors of English major with a fundamental and systematic account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studies of linguistics at the modern time with explanations, illustrations, and necessary examples from the course book and also from present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uses, to help develop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is study, to facilitat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linguistic terms and theories, and to build a systematic knowledge of the said study. Major Books Used for this Course: 1)Hu, Zhuanglin 2006.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 (Third Edition).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used as students’ course book. 2) Robins, R. H. 1967/1997.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 (4th edn). London, New York: Longman. 4) Yule, George. 2000. The Study of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5) Keith Brown et al. (eds.) 2006.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nd edn), Oxford: Elsevier. 6) Collinge, N. E. (ed.) 2005. An Encyclopaedia of Languag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7) Strazny, Philipp (ed.) 2005. An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New York, Oxon: Fitzroy Dearborn. 8) Wikipedia. 9)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7. the electronic edition can be accessible on the internet. Course Requirements: 1)Attentive listening, active participation, quick note-taking and understanding,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之专业基础课考试。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具备“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理解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简单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事实。 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考试内容 “语言学概论”部分 第一部分语言的性质,包括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其他派生功能、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 第二部分语音,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音素、音位、音位的组合。 第三部分语法,包括语法的性质和单位、构词法、构形法、句法。 第四部分语义,包括词汇、词义、词聚、句义、歧义。 第五部分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 题型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 示例:洋泾浜不是自然语言。 答:对。洋泾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特定场合临时把各自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交际工具,不当作母语使用,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双方都不再使用它,所以不是自然语言。 三简答 示例:两个同义词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答:同义词之间的差别:a语体色彩或风格色彩、b感情色彩、c形象色彩。 四分析 示例: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克隆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dancer 质子actually 答案:单纯词有“克隆、菠萝、taller”,复合词有“剪刀、棕色、氧吧、质子”,派生词有“绳子、dancer、actually”。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1:第一批次 2:第二批次 3:第三批次 4:第四批次 5:第五批次 6:第六批次 1:[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A:社会的因素 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 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参考答案: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2:[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 A:组合规则的发展 B:聚合规则的发展 C:结构关系的变化 D:语法范畴的变化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3:[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 A:意译词 B:仿译词 C:借词 D:方言词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4:[单选题]4、"洋泾浜”() A: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

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C: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 D: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语义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6:[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 A:都是语素 B:都不是语素 C:是同一个语素 D:是不同的语素 E: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 参考答案:A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7:[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A:两个字原先同音 B:两个字原先不同音 C: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 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 参考答案: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8:[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A: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

英语语言学—中文版

单元练习......76页 英语语言学概论 —自学指导 主编: 支永碧王永祥

英语语言学概论 —自学指导 主编: 支永碧王永祥 副主编:李葆春丁后银王秀凤

前言 本书主要为参加英语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和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而编写,是《英语语言学概论》(王永祥、支永碧,2007)的配套辅导用书。 自2007年起,《英语语言学概论》(王永祥、支永碧,2007)被确定为英语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的指定教材。在此期间,许多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希望能再出一本配套的辅导教材。他们中的不少人不仅希望自学考试轻松过关,还希望和全国其他学生一样将来能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继续升造求学。而现有的教材内容和相关练习似乎还不能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其一,配套练习尚不够全面,缺少问答题的参考答案;其二,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相比,配套练习的类型也不够全面;其三,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往往很难得到老师的亲自授课和指导,而英语语言学理论和概念往往抽象难懂,再加上其它各种原因,不少考生不能轻易地掌握各章的所有重点、难点,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有一本简单实用的自学考试指南和辅导练习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此外,在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语言学是一门必考科目。入学以后,英语语言学也是英语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鉴于此,他们希望了解更全面的英语语言学基本理论,多做一些更实用的英语语言学练习和真题,以备将来需要。为了满足广大自考学生和准备参加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的需要,我们在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之后,精心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编写除了主要参照王永祥、支永碧主编的《英语语言学概论》以外,我们还参考了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和戴炜栋、何兆熊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和其它一些高校使用的语言学教程。 本书第一部分为英语语言学核心理论和概念,主要包括:本章主要考点,课文理解与重点内容分析;第二部分为英语语言学概论的十三章单元配套练习,和原教材中的练习稍有不同的是,在本部分,我们选编了部分自学考试真题和各个高校历年考研真题,以便考生更好地了解本章重点。这样,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章节的学习和复习。虽然该部分略有难度,但对考研和自考的学生都很有帮助;第三部分为英语语言学综合模拟试卷, 内容紧扣《英语语言学概论》,针对性很强,适用于英语专业各类考生;第四部分为江苏省自学考试英语语言学概论部分考试样题及参考答案。本书的习题主要包括以下七种类型:问答题、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是非判断题、汉英术语互译题、操作题。另外,为便于学习者了解考试重点,本书附加了江苏省英语专业(本科段)《英语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新大纲2007版;另外,为便于自学者查询深涩难懂的语言学词汇,我们按照汉语字母顺序编写了常见的英语语言学术语汉英对照表,以补充原教材的些许缺失。 本书力求充分满足广大考生学习和考试的需要,帮助他们了解各章的主要考点和复习要点。祝参加英语专业自学考试的考生轻松克服《英语语言学概论》的学习难题,祝参加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在本书的帮助下能轻松通过英语语言学这个难关,实现自己的梦想。 支永碧 2009年2月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

英语语言学导论复习题

语言学导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 1.Broad transcription(宽式音标):Broad transcription is the transcription with letter-symbols only. This is the transcription normally used in dictionaries and teaching textbooks for general purposes.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4012930.html,ponential[.k?mp?'nen??l]analysis(成分分析): Componential analysis is a way proposed by the structural semanticists[s?'m?nt?sist] to analyze word meaning.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the meaning of a word can be dissected into meaning components, called semantic features. 3.Interlanguage(中介语;过渡语):Proposed by S. Pit Corder and Larry Selinker, the concept of interlanguage was established as learners’ independent system of the second language which is of neither the native language nor the second language, but a continuum [k?n'tinju?m]or approximation [?.pr?ksi'mei??n] n. 接近,近似from his native language to the target language.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4012930.html,petence & performance(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Chomsky defines competence a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and performance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5. Context(语境): The notion of context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constituted by the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such as cultural background, situ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etc.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4012930.html,nguage Acquisition(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 refers to 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 his mother tongue, i.e. how the child comes to understand and speak the language of his community. 7.Sapir-Whorf Hypothesis [hai'p?θisis](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 and Whorf, proclaim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language people habitually use influences the ways they think and behave. Sapir and Whorf believe that language filters过滤people’s perception感官,观念and the way they categorize分类experiences. This interdependence互相依赖of language and thought is now known as Sapir-Whorf Hypothesis.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4012930.html,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语言习得机制):The linguist Noam Chomsky claims that human beings are biologically [bai?'l?d?ikli] 生物学地programmed for language and that the language develops in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