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制备工艺课程设计

材料制备工艺课程设计
材料制备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PZT压电陶瓷蜂鸣器片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无机非金属材料1001班

学号: 3100703002

学生姓名:程小伟

指导教师:杨娟、周明

2014年1月

目录

前言 (3)

1压电蜂鸣片简介 (4)

1.1蜂鸣器的作用 (4)

1.2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4)

2 陶瓷工艺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5)

3设计任务及说明 (5)

4计算 (6)

4.1以1mol为基准对Pb0.95Sr0.05(Zr0.52Ti0.48)O3 进行计算 (6)

4.2以100g为基准对Pb0.95Sr0.05(Zr0.52Ti0.48)O3+0.5wt%Cr2O3+0.3wt%Fe2O3进行计算 (7)

5 PZT陶瓷制备的工艺流程 (7)

5.1称量与混合 (8)

5.2预烧 (8)

5.3粉体制备 (9)

5.4造粒 (10)

5.5成型 (10)

5.6排塑 (11)

5.7烧成 (12)

5.8极化 (15)

5.9焊接 (16)

5.10测试 (17)

6 工艺参数 (18)

6.1预烧工艺参数 (18)

6.2烧结工艺参数 (18)

6.3极化工艺参数 (18)

7主要设备选型 (19)

7.1球磨机 (19)

7.2 喷雾造粒干燥机 (19)

7.3滚压成型机 (20)

7.4 冲片机 (20)

7.5微波烧结装置 (20)

8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前言

1880年,居里兄弟首先在单晶上发现压电效应。在1940年前,人们知道有两类铁电体:罗息盐和磷酸二氢钾盐。在1940年后,发现了BaTiO3是一种铁电体,具有强的压电效应,这是压电材料发展的一个飞跃。在1950年后,发现了压电PZT体系,具有非常强和稳定的压电效应,这是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进展。在1970年后,添加不同添加剂的二元系PZT陶瓷具有优良的性能,已经用来制造滤波器、换能器、变压器等。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压电材料与器件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二元系PZT已经满足不了使用要求,于是研究和开发性能更加优越的三元、四元甚至五元压电材料。

由于PZT压电陶瓷具有优异的压电、介电和光电等电学性能,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用于制备传感器、换能器、存储器等电子元器件,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功能材料。由此,国内外研究学者对PZT压电陶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PZT压电陶瓷元器件,以PZT为基料的三元、四元压电陶瓷,PZT铁电陶瓷薄膜,PZT纤维等铁电陶瓷材料。由于PZT基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容易获得,价格低廉,并可方便地制成各种复杂的形状,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甚至超过了压电晶体。

PZT系列压电陶瓷的研究已有即几十年的历史,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未来的热点趋势主要有:①高转换效率的PZT压电陶瓷。高能量转换效率的PZT压电陶瓷正在兴起,日本富士通研究实验室研制出了由铌酸镍铅、钛酸铅和锆酸铅组成的铅基钙钛矿型压电陶瓷,其烧结温度在1000℃以下,能量转换效率指数 K 33为80.8 %。②低温烧结PZT陶瓷材料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低温烧结PZT

压电陶瓷材料的新工艺,实现 PZT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不仅能有效地保证陶瓷材料的性能,而且可节约能源,有利环保。③多功能铁电陶瓷。利用陶瓷材料的加和效应、乘积效应,以及不同联结度之间的搭配可以发展多功能新型铁电陶瓷材料。研究表明,利用其加和效应可制备出电容——压电双功能陶瓷材料,利用其乘积效应可制备出磁电效应和光致伸缩效应的新型陶瓷材料。④无铅系列压电陶瓷。由于PZT基压电陶瓷含有大量的铅成分,制造过程易造成环境污染,于是无铅系列压电陶瓷的研究已悄然兴起。如:K1-x Na x NbO3、SrBi4Ti4O3等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不合铅的压电陶瓷或性能欠佳,或制造工艺复杂,仍处于探索之中。

1.压电蜂鸣片简介

1.1蜂鸣器的作用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LB”、“JD”等)表示。

1.2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

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

声。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

2.陶瓷工艺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近年来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PZT压电陶瓷蜂鸣器片的生产厂家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对产品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对压电陶瓷蜂鸣片的生产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本设计书对压电陶瓷蜂鸣器片的组成、原料选择进行了改进,对产品的加工处理、工艺原理运用、工艺流程选择与工艺方法确定、主要设备的选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配料、球磨、喷雾造粒、成型、烧结及后加工等过程。其中成型工艺是制备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艺,不仅影响管的尺寸形状,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还会影响成型坯体的显微结构的均匀和各相分布的均匀,继而影响烧结工艺,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所以本任务书采用了干压成型法。在烧结方面采用中低温烧成,希望在安全可靠、注意环境保护、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经济合理的原则下设计出一种制备优质的PZT压电陶瓷蜂鸣器片产品的工艺。

3.设计任务及说明

PZT压电陶瓷蜂鸣器片(φ10mm×厚2mm,每片重约1.5克,年产500万片以300个工作日计算)压电陶瓷的分子式为:

Pb0.95Sr0.05(Zr0.52Ti0.48)O3+0.5重量% Cr2O3+0.3重量% Fe2O3

原料纯度

铅丹Pb3O4 98%

碳酸锶SrCO3 97%

二氧化锆ZrO2 99.5%

二氧化钛TiO2 99%

三氧化二铁Fe2O3 98.9%

三氧化二铬Cr2O3 99%

陶瓷瓷坯烧成后还要完成被银、焊电极

4.计算

4.1以1mol为基准对Pb0.95Sr0.05(Zr0.52Ti0.48)O3 进行计算:

原料摩尔百分数摩尔质量质量总质量质量百分比

Pb3O4 0.32 685.6 219.4

329.3 0.67

SrCO3 0.05 147.7 7.4 0.02 ZrO2 0.52 123.2 64.1 0.19 TiO2 0.48 79.9 38.4 0.12 计算公式:质量百分数=摩尔百分数×摩尔质量/总质量

4.2以100g为基准对Pb0.95Sr0.05(Zr0.52Ti0.48)O3+0.5wt%Cr2O3+0.3wt%Fe2O3进行计算

原料质量百分数1 质量百分数2 原料纯度一块蜂鸣片

所需各原料

质量/g

各原料的日

需要量/Kg

各原料的年

需要量/Kg

Pb3O4

0.992 0.665 0.98 1.0179 16.965 5089.5

SrCO30.020 0.97 0.0309 0.515 154.5 ZrO20.188 0.995 0.2834 4.723 1417 TiO20.119 0.99 0.1803 3.005 901.5

Cr

2O

3

0.005 0.005 0.989 0.0076 0.1267 38

Fe

2O

3

0.003 0.003 0.99 0.0045 0.075 22.5 计算公式:

一块蜂鸣片所需原料的质量=质量百分数×一块蜂鸣片的质量/原料纯度5. PZT陶瓷制备的工艺流程

压电陶瓷的生产工艺一般为:

配料——混合——预烧——破碎——粘合剂混合——造粒——成型——排塑——烧成——被银——极化——测试

压电陶瓷性能的好坏,与制造工艺的关系非常密切,同一配方,工艺条件的变化可引起材料性能上的很大差异。

为了改进锆钛酸铅系压电陶瓷的性能,采用同一类元素去置换原组成元素或掺入微量杂质的方法以及进行热压烧结等方法进行改性。通过掺入微量杂质就能大大改变机电耦合系数K、介电常数数£、机械品质因素Q m ,得到种种满足不同目的材料。

本设计书对传统的PZT掺杂5mol%的锶,并且加入0.5wt%的Cr2O3和0.3wt%Fe2O3 进行改性。

5.1称量与混合

首先,根据化学式配料。所用的原料分别为铅丹、碳酸锶、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和三氧化二铬。按照前面的计算结果称取各原料,注意过程中需要将少量的添加剂要放在大料的中间以便混合均匀。

称取好后将其混合放入球磨机进行球磨粉碎。球磨分干磨和湿磨两种,少量的样品可以采取干磨,大批量则常采用搅拌球磨或气流粉碎的方法,效率较高。本设计采用间歇式球磨机。

5.2 预烧

预烧是指在高温下,各原料间发生固相反应,合成压电陶瓷。PZT的合成涉及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PZT反应过程,反应动力,反应速率以及,影响

反应进行的各种因素,对于锆钛酸铅陶瓷,通常选择在650℃左右保温1一2小时生成PbTiO3,到850℃左右再保温2小时,以生成Pb(ZrTi)O3 。欲烧的温度需要严格控制,预烧温度太低,反应不充分,性能下降;预烧温度太高,易造成氧化铅大量挥发,不仅使预烧块难于粉碎,并降低烧结活性。保温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料块大小和装炉量确定,料块大,装炉多时,保温时间可长一些,反之,可短一些。

5.3粉体制备

PZT压电材料的制备包括粉体的制备,成型,高温烧结和形成元器件等四个步骤。陶瓷粉体对于成型和烧结过程以及最终元器件性能的影响显得至关重要。粉体不仅要纯度高、物相均一,更要求颗粒细小以提高烧结活性、粒度均匀以提高成型性、粒径分布窄可以抑制晶粒生成和得到较好的分散性。在粉体的制备方法中,传统的固相法制备出的粉体 ,粒径较大 ,很难达到微米以下 ,易被污染 ,纯度较低 ,粒径分布较宽 ,易发生硬团聚 ,能量利用率低。液相法是在溶液状态下制备以纳米粉体 ,具有合成温度低、粉体纯度高、粒径小等优点 ,是目前实验室和工业上广泛采用的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等。本设计采用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过程是一种在相对较低温度下,随着溶液的脱水而形成无定形凝胶体的过程。它是以反应物的混合溶液为基础 ,在凝胶体形成时真正实现了各种粒子之间分子水平上的混合,并保留在凝胶体系中。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ZT纳米陶瓷粉体的化学过程是:首先将金属醇盐或其它有机盐在溶剂中发生水解 ,产生水合活性单体 ,活性单体产生交联聚合

反应 ,从而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和一定刚性的凝胶体,凝胶体经过干燥和热处理后即得PZT纳米粉体。其最基本的反应是:

研究表明:溶胶——凝胶法作为低温和温和条件下制备PZT纳米粉体重要方法 ,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制备出组分均匀、高纯、超细的多晶纳米粉体。但是整个过程时间较长,溶液对PH值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原材料价格比较昂贵,制备的无定形粉体要经过高温锻烧后才能获得期望的粉体晶型,同时十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收缩。

5.4造粒

造粒的目的是使粉料形成高密度的流动性好的颗粒。目前高效的方法是采用喷雾造粒。此过程要加入粘合剂,使细粉凝结为小颗粒易于成型。

采用喷雾造粒法,用喷雾器将制好的料浆喷入造粒塔进行干燥造粒,雾滴中的水分在塔内受热空气的干燥作用在塔内蒸发而使料浆成球状团粒。喷雾干燥工艺得到的球状团粒流动性好、生产周期短、产量大,可连续生产,劳动强度也大为降低。缺点是投资较大,热耗较高。球状团粒均化处理后,放置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的环境下贮存一段时间,使团粒中的水分分布更加均匀。5.5成型

成型是将制好粒的料压结成所要求的预制尺寸的毛坯。本设计书要求将制好的粒压成φ10mm×厚2mm 的压电陶瓷片。

压电陶瓷制品成型方法有滚压、注浆、挤压、冷等静压、注射、流延、热压与热等静压成型等多种方法。本设计采用滚压成型法。根据成型参数刚和烧结参数等将制备好的粉料压制成厚度一定的片状,再利用规格匹配的冲孔机冲片。

滚压成型时由旋坯发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将扁平的型刀改变成圆柱形的回转头——滚压头。成型时,盛放着坯料的模型和滚压头分别绕自己的轴线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滚压成型的优点有坯体致密度高,机械强度大,变形较小,劳动强度低,易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滚压成型对坯料的要求:在滚压成型中,滚头和坯料之间既有滚动又有滑动,坯料被延压展开。从坯料受力来看,主要受纵向正压力较大,而横向剪切力很小。因此,滚压成型要求坯料有很好的可塑性和较低的含水量。

5.6排塑

原料经预烧后,就合成了固溶体化合物。再经一次粉碎,便可成型。成型可根据不同要求采用轧膜、压型或等静压等方式。成型之前需加入粘合剂(常用的粘合剂的配制质量比为:聚乙烯醇15%,甘油7%,酒精3%,蒸馏水75%;在90℃下搅拌溶化)。对轧膜的情况,粘合剂一般是粉料质量的15%—20%;对压型的情况,只需加5%左右。过多的粘合剂会使制品的致密度降低。成型后生坯中的粘合剂、水分等必须进行排塑处理。

排塑就是在一定温度下,将成型过程中加入瓷料中的粘合剂(或塑化剂)排除,并使坯体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排塑的必要性:成型坯体中粘合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含碳多,碳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产生还原性很强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夺取PZT中的氧而形成二氧化碳,使金属氧化物还原为导电的金属(如Pb)和半导体性质的低价氧化物(如Ti2O3),影响陶瓷的颜色、成瓷性、烧银、极化和最终性能。所以,在烧结前,必须对坯体进行排塑。

排塑的基本要求:1)根据PVA粘合剂的挥发性,严格控制排塑的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在排除PVA粘合剂过程中,100℃左右(随坯体厚度增加而增加)是水分的挥发,200-500℃是PVA的挥发温区。这样,100℃左右要保温一段时间,500℃以前必须缓慢升温。2)根据PVA粘合剂的分解特性,控制排塑气氛,必须确保使排塑炉内有充足的氧气氛。

排塑工艺:将坯体装入透气性好的耐火槽板中,推入氧氛好的排塑炉内,按一定加热制度排塑。本设计采用:升温速度:0—450℃,50℃/h;450—750,150℃/h。最高温度:750℃(600℃前,微开炉门,600℃关炉门)保温时间:1h。冷却方式:关电源随炉冷却

5.7烧成

影响烧结的因素很多,首先是配方的化学组成,当配方组成中有足够的活动离子时,烧结容易进行。

添加物对改善压电陶瓷性能和压电陶瓷的烧结起很大作用。“软性”添加物的共同特点是可以使陶瓷性能往“软”的方面变化,也就是提高弹性柔顺系数,

降低Qm值,提高介电系数,增大介质损耗,提高Kp,降低矫顽场强,提高体电阻率ρv等。这类添加物包括La3+、Nb3+、Sb3+、Bi3+、Th4+、Nb5+、Ta5+、W6+等金属离子。由于“软性”添加物加入固溶体中时形成A位置空位,所以又称为产生A空位添加物。由于烧结过程中形成了阳离子空位,从而大大加速离子扩散过程,促进压电陶瓷烧结。

“硬性”添加物是指进入A位置的K+、Na+以及进入B位置的Fe2+、Co2+、Mn2+、Ni2+、Mg2+、Al3+、Ga3+、In3+、Cr3+、Sc3+等金属离子。“硬性”添加物的作用恰好与“软性”添加物的作用相反,能使压电陶瓷性能向“硬”的方面变化,也就是说,降低弹性柔顺系数,提高Qm值,降低介电系数,减少介质损耗,稍微降低Kp,提高矫顽场强,减小体电阻率ρv等。“硬性”添加物所起的作用是受主作用。在晶格中,它引起氧空位,使晶胞产生收缩,降低扩散速度,因而使压电陶瓷难以烧结。

加入产生液相的添加物(如MgO、MnO等),可以降低烧结温度,但烧结范围变窄。添加能限制晶粒长大的添加物(如Fe3+、Al3+、Nb5+、Cr3+、Ni3+等),可形成有限固溶体;随着烧结过程的进行,晶格缺陷得到校正,溶解度降低,使得已固熔的添加物在晶界析出,形成第二相,可以抑制晶粒长大的作用,从而提高陶瓷的抗折强度。

压电陶瓷的烧成应该在氧化气氛中进行,特别是组成中有La3+、Nb5+等添加物时,对它们烧结后往往还要进行氧化处理,以保证产生阳离子空位,使游离电子数目减少,提高压电性能。

压电陶瓷烧结过程中PbO的挥发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由于PbO挥发,破

坏了配方中化学组成,导致Pb(Zr,Ti)O3的分解,出现非铁电相ZrO2,使陶瓷内部气孔率增加,难于烧结。工艺上为防止PbO挥发,通常采用密封法、埋入法、加气氛片等措施加以解决。

将颗粒状陶瓷坯体致密化并形成固体材料的技术方法叫烧成。烧成即将坯体内颗粒间空洞排除,将少量气体及杂质有机物排除,使颗粒之间相互生长结合,形成新的物质的方法。PZT压电陶瓷采用中低温烧结技术,本设计采用微波烧结,微波烧结的原理为:微波烧结技术的关键是微波加热,其原理是物质在微波作用下发生电子极化、原子极化、界面极化、偶极转向极化等方式,将微波的电磁能转化为热能。显然,并非所有的材料都能被微波加热,根据物质与微波的作用特性,可将物质分为三大类:(1)透明型,主要是低损耗绝缘体,如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及部分非金属材料,可使微波部分反射及部分穿透,很少吸收微波,这类材料可以长期处于微波场中,发热量极小,常用作加热腔体内的透波材料,如四氟乙烯等可用于微波真空腔体的透波隔板。(2)全反射型,主要是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这些材料对微波的反射系数接近于1,仅极少量的入射微波能透入,可用作微波加热设备中的波导、微波腔体、搅拌器等;

(3)吸收型,主要是一些介于金属与绝缘体之间的电介质材料,包括纺织纤维材料、纸张、木材、碳化硅、氧化锆、荧光粉、陶瓷、水、石蜡等,微波烧结技术的应用对象主要是陶瓷材料和金属粉末材料。微波烧结技术的特点微波加热具有整体性、瞬时性、选择性、环境友好性、安全性及高效节能等特点。微波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用于微波烧结,已成了材料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引发了烧结技术领域中的一场革命。

微波烧结具有以下特点:

1.可显著降低烧结温度,最大幅度可达500。C;

2.大幅降低能耗,节能高达7O 一9O %;

3.缩短烧结时间,可达5O% 以上;

4.显著提高组织致密度、细化晶粒、改善材料性能。

传统烧结中的加热是利用电阻加热,靠对流、辐射和传导三种方式将发热体的热量传递给样品,热流方向是从样品表面指向心部,形成样品表面温度高,心部温度低的温度场。当样品的尺寸较大或导热性较差时,易在样品内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一旦内应力高于样品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抗拉强度时,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即发生变形甚至开裂。而微波加热则是由于偶极子的转动及电导损耗等所致,而非来自发热体,由于进入样品中的微波强度随着透入样品的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但由于样品中心区域的散热少,这样综合作用可使样品中的温度分布相对均匀,温度梯度大幅降低,其内应力也随之显著减小。此外,微波烧结技术出现了许多新的应用。如微波陶瓷焊接,即利用微波加热的方式,使陶瓷工件结合在一起。

压电陶瓷烧结过程中PbO的挥发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PbO挥发破坏了配方的化学组成导致Pb(ZrTi})O3,的分解,出现非铁电相ZrO2,使陶瓷内部孔隙增加,难于烧结。PbO挥发与组成有关,对于PZT陶瓷来说,Zr/Ti升高,PbO蒸气压增大,挥发加剧。温度升高,蒸气压增大,挥发量急剧增大。高温时,保温时间越长,也挥发得越快。所以要尽量设法降低烧温和避免高温阶段保温过长。工艺上为了防止PbO挥发,常常取用的措施有:保证密封、埋人熟料粉中和加入气氛片。

5.8极化

压电陶瓷必须经过极化后才有压电性。极化就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使电畴沿电场方向取向。

为使极化充分进行,应提高极化电场。极化电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矫顽场强Ec和饱和场强E B。极化场强一定要大于矫顽场强,才能使电畴发生反转。但提高场强容易引起击穿,这就限制了极化电场的提高。

矫顽场强的大小与样品的组成、结构及极化温度有关。高温极化是指:起始极化温度在居里点以上10-20℃,其后极化电压随极化温度降低而逐步提高,待极化温度降低至100℃以下时撤去电压,在高温时由于电畴转向的阻力小,所以电畴沿电场方向的取向容易进行。另外,由于高温时陶瓷的比体积电阻降低,使空间电荷极化,在电场作用下容易消失,空间电荷的屏蔽作用也因此消失,这就使得电畴转向所需的矫顽场强降低,使畴的转向数目增加。

极化过程中,当加电场后,初期主要是180°畴的反转,因为180°畴的反转不引起内应力,短时间即可实现。而90°畴的转向伴随着应力和应变的产生,阻力较大,所以进行缓慢。后期的转向主要是90°畴的转向。一般来说,极化时间越长,电畴定向排列的程度越高,极化效果越好。

5.9焊接

焊蜂鸣片的操作步骤及作业工艺要求如下:

操作步骤:

1.检查蜂鸣片:选取外观良好,基片以及镀银涂层都没有氧化的蜂鸣片备用。

2.蜂鸣片加锡:先对蜂鸣片铜基片加锡,由于铜基片散热快,锡不能加多,只是焊

接时间要延长,一般要在2.5秒以上才能让锡点可靠的附着在铜基片上。再对镀银涂层加锡,要求锡点小,加锡的时间小于1.5秒。

3.焊蜂鸣片连接线:红线焊铜基片焊点,黑线焊镀银涂层焊点。

4.自检:焊点圆润饱满、无假焊虚焊、焊点无拉尖,镀银涂层没有被损坏。工艺要求:

1.必须检查蜂鸣片,只有良品才能使用。

2.不能用裸手接触蜂鸣片,手上的汗渍会腐蚀蜂鸣片,导致氧化。

3.焊点要求饱满,无虚焊和假焊,焊点无拉尖现象。

4.镀银涂层特别容易损坏,焊接速度要快。

5.烙铁温度 280±20℃。

注意事项:

1.烙铁要有可靠的接地线。

2.不能用锡线清洗烙铁头,当烙铁头有残留氧化物时用降温湿海绵擦除氧化物;当烙铁头发黑时,先清洗烙铁头,再加适量的镀锡。

3.佩戴防静电手腕作业。

5.10测试

测试是在陶瓷性能稳定后检测各项指标,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性能要求。测试方法有:

1、串联谐振频率fs、并联谐振频率fp、等效电阻R1和一次泛音频率fs1、三次泛音频率fs3常用传输线法测量。

2、自由电容CT和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可以用电容电桥直接读出CT和tgδ。

3、纵向压电应变常数d33的测量:压电应变常数d33可以采用传输线法测量fs、fp 和CT间接计算,也可以用静态法直接测量,在样品上并联大电容量电容,施加纵向力压缩样品,用静电表读出静电压。

测量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电学短路边界条件,即E恒定;

2、试样仅沿极化方向受力;

3、尽量使压力与应变呈线行关系;

4、受力面积与极化面积相同。

6.工艺参数

6.1 预烧的工艺参数

预烧是关键工序之一,这个工序包含了4种物理学过程: 粒子的线膨胀(室温~400℃),固相反应(400℃到750℃)、样品收缩(750℃~850℃)、晶粒长大(800℃以上)。固相反应是关键,由于生成PZT化学反应不是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的,而是在比熔点低的温度下。

6.2 烧结工艺参数

PZT压电陶瓷采用中低温烧结技术,由于含铅的PZT基压电陶瓷通常的烧结温度为1200 ℃以上,本设计采用微波烧结技术,烧成温度制度为1300℃。

6.3 极化的工艺参数

目前生产上对锆钛酸铅压电陶瓷采取的极化条件一般为:

极化电场:3——5MV/m

极化温度:100——105℃

极化时间:热油20分钟,冷油5分钟

7.设备选型

7.1球磨机

7.2喷雾造粒干燥机

喷嘴形式:压力喷嘴

工作压力:1.6-2.5 Mpa

功率:1.5KW

抽风机功率:1.5 KW

电加热功率:15KW

干燥室直径:1400mm

设备总高:5m

7.3滚压成型

7.4冲片机

7.5微波烧结装置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广州地区新建XXX一级公路,经调查沿线路基土质为高液限粘土,填方路基高1.2m,地下水位距路床1.6~2.6m(根据学号循环选定一个值),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 本公路位于广东省境内,是我国重要的公路干线之一,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路基宽度按双向四车道设计,试分别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次,并计算出结构层的合理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还需进行接缝设计。 1.交通组成 近期交通量如下: 预测该路竣工后第一年的交通组成如下表,使用期内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2.路用材料 沿线地方材料:砾石、砂、石灰、碎石、电厂粉煤灰、矿渣 外购材料:沥青、水泥、矿粉 各材料工程性质由试验确定。 二、设计要求 (一)沥青路面设计 1、推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 2、拟定路面结构组合(选用两种结构作比较);

3、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 4、确定路面土基回弹模量值; 5、路面结构厚度设计(进行路表弯沉、层底应力计算); 6、方案比选; 7、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水泥路面设计 1、确定设计基准期和标准轴累计作用次数; 2、确定交通等级; 3、确定板的平面尺寸并初拟路面结构组合和板厚; 4、确定材料的力学参数; 5、确定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6、计算荷载疲劳应力和重载最大应力; 7、计算温度疲劳应力; 8、检查设计和验算标准,确定路面结构; 9、编制设计说明书。 三、个人设计参数选取(单人单题) 每位同学按一级公路重交通及以上公路标准,准备交通资料中的车型、车辆数和交通增长率,然后通过班长组织的抽签方式选用其他同学提供的交通资料进行路面设计。要求至少选取五种车型,必须保证其中至少一种车型后轴距大于3m,至少一种车型后轴距小于3m,其它自定。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按3-7%考虑。 四、需提交的文件和图纸 一)详细的设计计算书 1、沥青混凝土路面: ①确定结构方案; ②确定设计参数; ③计算待求层厚度; ④弯拉应力验算。 2、水泥混凝土路面 ①确定结构方案; ②确定设计参数;

(完整版)机械加工工艺及其毕业课程设计方案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零件及零件的工艺分析 (4) 1.1 零件的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第二章确定毛坯的制作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5) 第三章工艺设计与分析 (5)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5) 3.2、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3.3、确定加工工艺 (7)

3.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设计、绘制毛坯 (8) 3.5、确定切削用量 (9) 3.6、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卡工序 (20) 第四章夹具的设计……………………………………………………………… 21 4.1确定设计方案 (21) 4.2 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22 4.3 定位精度分析………………………………………………………………… 22 参考文献 (23)

摘要 本次设计是汽车底盘传动轴上的万向节滑动叉,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一是传递扭矩,使汽车获得前进的动力;二是当汽车后桥钢板弹簧处在不同的状态时,由本零件可以调整传动轴的长短及其位置。零件的两个叉头部位上有两个孔,是用来安装滚针轴承并且与十字轴相连,起万向节轴节的作用。而零件外圆内的花键孔与传动轴端部的花键轴相配合,用于传递动力之用。 这次的夹具也是用于装夹此零件,而夹具的作用也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而夹具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固定零件位置,使其得到最高的效率。 关键词:传动轴万向节滑动叉传递扭矩花键轴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car chassis of transmission shaft universal joint sliding a fork,it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drive shaft of.The main role:first, is the transmission torque,make cars get motivation;second,it is when the automobile driving axle leaf spring in different state,by the parts can adjust the length of the shaft and its position.Parts of the two fork a two funtion.And the parts of the spline circle order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ensure the parts processing qualit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And fixture another purpose is to fixed position parts,making it the shaft 、universal joint sliding a fork

07360110材料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课程设计 Course Exercise for Materi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7360110 学分: 2 学时:2周(其中: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2周) 先修课程:材料工程基础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教材: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材料工程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设计各种型号的窑炉,加深对专业课《材料热工工程》的全面理解,掌握无机材料工业的重要设备-窑炉的工作原理,设计与计算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1.课程的基本内容 (1)掌握窑炉的工作原理 (2)掌握窑体的主要尺寸计算 (3)掌握窑炉的热工计算 (4)掌握窑体材料的选择 (5)熟练应用CAD软件制图 (6)撰写设计说明书 2.课程要求: 要求通过给定设计内容及原始数据,结合专业课《热工工程》的教学内容,掌握窑炉的工作原理,掌握窑炉的设计与计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应用CAD软件制图,完成设计说明书和结构简图一份。

四、大纲说明 1、根据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的质量和设计阶段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2、按每天8小时计,总工作量不少于80小时。 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 1、《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孙晋源主编;武汉工业出版社,1992年 2、《陶瓷工业热工设备》,刘根群主编;武汉工业出版社,1989年 3、《玻璃工业热工设备》,孙承绪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4、《玻璃窑炉设计与计算》,孙承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制定人:陈彩凤审定人:刘军批准人:杨娟 2013 年4 月10 日

材料成型工艺

材料成型工艺 (Material Molding Process) 课程代码:(07310060) 学分:6 学时:90(其中:讲课学时78:实验学时:12) 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与培养计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年修订版培养计划 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材料成型工艺》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液态成型、塑性成型及焊接成型的工艺原理、方法、特点、质量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质量控制、适用范围等。学习过程中侧重于实际经验、工程技术及其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系统学习,在掌握成型工艺过程基本规律及其物理本质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零件需求,灵活选择和全面分析成型工艺、完成合理的工艺设计;同时,针对成型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到解决措施,消除和减少工件质量缺陷; 本课程以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等作为理论基础,主要应用物理冶金、化学冶金、成形力学理论,系统阐述金属材料成型工艺过程的相关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规律、形成机制;同时,还汇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经验和实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金属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 1. 掌握铸造成型、冲压成型和焊接成型工艺过程所涉及的主要物理原理; 2. 掌握各种成型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能够根据实际产品需要选择高效、优质低成本的成型工艺方法;

工程材料课设报告

工程材料课设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设计 学院:航空宇航学院 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学号: 完成日期:2009年6月18日

说明书目录 任务书---------------------------------------------------------------------------3 铸造件设计---------------------------------------------------------------------5 锻造件设计---------------------------------------------------------------------9 焊接件设计--------------------------------------------------------------------13 总结------------------------------------------------------------------------------17 心得体会------------------------------------------------------------------------18 参考文献------------------------------------------------------------------------18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的目标: (1)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达到在一般机械设计中,能合理选择材料,选择毛坯制造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热处理工艺及零件制造工艺流程。 2.课程设计的选题: 本课程设计包括典型零件的材料选择,热处理工艺路线的安排,零件毛坯生产方法的选择(主要包括铸造(液态成型)、压力加工(塑性成形)和焊接(连接成型)三种成型方法)。 3.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根据图纸熟悉产品的结构、各零件的作用和工作条件。 2)依据零件的受力情况(或给定的条件),环境即失效形式进行零件的选材设计(即选择合适的材料成分,组织及热处理状态)。 3)根据零件的使用条件、制造精度、形状尺寸、材料及生产性质等条件,对指定的零件毛坯进行毛坯部分种类的选择(即选择锻压铸造、或焊接的方法),并进行结构工艺分析、完成工艺设计的部分内容(铸件的铸造方法、浇注位置、分型面的选择、并在零件图上示意标出冒口位置;锻件结构工艺、选择的锻造方法;零件的焊接方法、结构工艺、合理布置焊缝等)。 4)对轴类零件(或齿轮)应设计制造工艺流程,正确选择热处理工艺,工艺流程的合理安排,并作详细的说明。 5)对上述第(4)项中的零件,用相应的材料制成试样,分别用自己设计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分别测其硬度、磨制试样观察其组织,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作分析。

输出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输出轴加工工艺说明书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班级:0620131 学号: 21号 姓名: 慕林峰 指导老师:孙淑婷 2010年4月9日至2010年4月15日

前言 数控技术,简称“数控”。英文:Numerical Control(NC)。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1908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输出轴的用途很广泛,该输出应用在动力输出装置中,是动力输出的关键零件之一。该输出轴在工作中需要承受一定冲击载荷和较大的扭矩,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扭强度。所以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表面热处理。

目录 前言 (2) 一、设计任务书 (4) 二、输出轴工艺分析 2.1 输出轴的作用 (6) 2.2输出轴的结构特点、工艺,表面技术要求分析 (6) 三、确定毛胚 3.1选择毛胚材料 (7) 3.2毛胚的简图 (7) 四、工艺路线的确定 4.1基准的选择 (8) 4.2各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8) 4.3工序集中和分散考虑 (9) 4.4加工设备于工艺设备的的选择 (9) 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10) 六、走刀路线的确定 (11) 七、刀具的选择 (11) 八、切削用量的选择 (12) 九、小结 (13) 十、参考文献 (13) 附工艺过程卡、工序卡、加工程序 (14)

材料工艺学课程设计.

材料工艺学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Cr12MoV钢电动机硅钢片冲裁模球化退火-淬火- 回火工艺设计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研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Cr12MoV钢电动机硅钢片冲裁模球化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要求与任务一、课设要求 熟悉设计题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概述相关工件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工件的服役条件与失效形式分析,提出硬度、耐磨性、强度等要求,完成工艺设计。阐述Cr12MoV电动机硅钢片冲裁模球化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理论基础,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阐述电动机硅钢片冲裁模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阐明电动机硅钢片冲裁模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给出所用参考文献。 二、课设任务 1.电动机硅钢片冲裁模材料的选择(要求在满足工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性和工艺性,合理选择材料); 2.给出Cr12MoV的C曲线; 3.给出Cr12MoV电动机硅钢片冲裁模冷热加工工艺流程图; 4.制定Cr12MoV电动机硅钢片冲裁模球化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 三、设计说明书要求 设计说明书包括三部分:1)概述;2)工艺设计;3)热处理工艺卡;4)参考文献。设计说明书结构见《工艺设计模板》。 工作计划 集中学习0.5天,资料查阅与学习,讨论1.5天,设计7天:1)概述0.5天,2)服役条件与性能要求0.5天,3)失效形式、材料的选择0.5天,4)结构形状与热处理工艺性0.5天,5)冷热加工工序安排0.5天,6)工艺流程图0.5天,7)热处理工艺设计2天,8)工艺的理论基础、原则0.5天,9)设计工夹具0.5天,10)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及防止措施0.5天,11)热处理质量分析0.5天,设计验收1天。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及 成 绩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高聚物成型工艺学课设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任务 (3) 1.3 ABS塑料简要概述及研究意义 (3) 1.4 ABS的燃烧机理 (4) 1.5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4) 第二章制备阻燃ABS原料的选取及配方设计 2.1 主要原料的选取 (6) 2.2 助剂的选择 (7) 2.3 配方设计 (7) 第三章生产中物料相关计算 3.1物料衡算内容及选定基准 (8) 3.2物料衡算相关计算 (8) 3.3物料衡算流程图 (11) 第四章生产设备的选型 4.1设备选型的原则及其分类 (12) 4.2设备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13) 4.3 定性设备的选取 (13) 4.3.1 储罐的选取 (13) 4.3.2 自动配料秤的选取 (15) 4.3.3 高速搅拌机的选取 (16) 4.3.4 失重式喂料机 (17) 4.3.5 仓壁振动器的选取 (17) 4.3.6 挤出机的选取 (18)

4.3.7 水槽的选取 (19) 4.3.8 风力吹干机的选取 (20) 4.3.9 切粒机的选取 (20) 4.3.10 振动筛的选取 (21) 4.3.11设置搅拌槽混匀前、后期物料 (21) 4.3.12 烘干机的选取 (21) 4.3.13 台秤的选取 (22) 4.3.14 打包机的选择 (23) 第五章阻燃ABS树脂生产工艺流程 5.1 概述 (24) 5.2 生产方法的确定 (24) 5.3 工艺流程 (24) 5.3.1 工艺流程 (24) 5.3.2 造粒方法 (25) 5.3.3 物料输送方式 (25) 设计体会 (26) 参考文献 (27)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为:年产1000吨阻燃ABS树脂成型工艺设计。 1.2设计任务 (1)生产方法论证; (2)阻燃ABS树脂配方的确定; (3)挤出生产过程的物料衡算、挤出设备选型、挤出成型工艺参数设计; (4)工艺流程图纸1张; (5)设计说明书1份; 1.3ABS 塑料简要概述及研究意义 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树脂是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因而能表现三种组分之间的协同性能:丙烯晴组分在ABS中表现的特性是耐热性、耐化学性、刚性、抗拉强度,丁二烯表现的特性是抗冲击强度,苯乙烯表现的特性是加工流动性,光泽性。这三组分的结合,优势互补,使ABS树脂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刚性好,冲击强度高、耐热、耐低温、耐化学药品性、机械强度和电器性能优良,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好的流动性,易于加工,加工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泽好,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喷涂金属、电镀、焊接和粘接等二次加工。ABS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它将PS,SAN,BS的各种性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兼具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性能。 ABS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在ABS消费结构中主要是家用电器、机械配件、办公用品和用具等。主要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电话、吸尘器等,此外还有汽车、摩托车和管道等。上述用途中ABS主要做内外壳体、支撑和各种零配件。同时在通讯器材、商品器材、文教娱乐用品及建材的需求前景也十分看好。ABS树脂已是目前我国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工程塑料。但ABS氧指数

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院系: 专业: 班级: 设计人: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郊区,占地面积145.45㎡,层高3.3m,共二层。该别墅离公路90多米远,地处松花江畔、背倚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潭山,地处雾凇大桥和龙潭大桥之间,与雾凇宾馆为邻,这里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空气清新、人文厚重。该别墅长12.18米,宽12.00米,高8.19米。 二、设计图纸 底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正剖面图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①施工单位要参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方案的讨论,并据此组织编制施工组织机构。这是施工准备的中心环节,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都必须按此进行。 ②施工单位要和建设、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和有关协议,在确定建设工期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明确分工协作的责任和权限。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的建设项目,由总包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总包合同,总包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对总包负责,总包对建设单位负责,总包和分包之间的职责划分要明确详尽。施工单位要主动协助建设、设计单位做好有关工作,这也是为本身的施工准备创造条件。 ③调整部署施工力量。根据工程任务特点,调整施工组织机构,特大的工程项目要组建新的施工机构。部署结集施工力量,既要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又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工种配套、人机配套、机具配套,并根据工程布局相对固定施工和劳动组织。

(二)、条件准备 1、做好施工物资准备,编制好施工材料供应和设备需要计划 (1)依据工程形象进度和施工物资需要量,分别落实货源厂家进行合同评审,安排运输储备,以满足开工之后的施工生产需要。 (2)依据施工图和施工网络计划,按施工进度要求,按施工材料、规格、使用时间、供应厂家、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施工材料需要量计划。 (3)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要依据所采用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编制施工机械设备需要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施工现场存放位置提供依据。 (4)施工物资准备工作要根据施工预算,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来确定物资需要量和进入施工现场时间,依据物资需要量和进场批量时间来确定供货厂家签订加工订货供应合同。 2、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劳动力组织准备 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拟建项目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组建项目经理部。选派适应工程复杂程度和类型相匹配资质等级的项目经理,并配备项目副经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人员。 (1)按照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及工程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 (2)加强对项目经理部人员的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等教育。 (3)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以保证工程项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4)建立职工考勤和考核制度,调动职工的施工生产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 (5)建立工地各项管理制度。要建立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检查验收制度、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材料出入库制度、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制度和设备机具使用保养制度等。使之成为约束、规范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 3、做好施工现场内部和外部准备,为工程建设快节奏创造条件 (1)施工现场内部准备。项目经理部要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搞好“三通一平”,进行施工场地平整,要做到施工现场路通、水、电通和平整场地。要拆除妨碍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规定标准和土方竖向设计图,进行挖土方或填土方。对施工现场做补充勘探,进一步寻找枯井、防空洞、地下管道、暗沟和隐蔽物,并及时处理,为基础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建造临时设施,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做准备。 (2)施工现场外部准备。主要表现在由于施工单位大都本身的施工力量有限,有些专业的施工,安装、运输都需要与专业化施工单位联合,与其签订分包合同,以保证工程按合同要求和质量要求交竣工。 四、施工方案简介 1.土方工程 内容:场地平整、浅基础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深基坑开挖、地坪填土、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内容与要求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与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与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就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与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与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零件图样、生产纲领与生产条件就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的车、铣、钻夹具中的一种)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 2. 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张。 3.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某一代表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1套。 4.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总图与大件零件图(通常为夹具体)各1张。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2、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案资料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外壳注塑成型模具设计 姓名: 施春猛 班级: 11级模具(1)班 学号: 2011061486 设计时间: 指导教师: 尹甜甜 目录

设计任务书……………………………………………………………………………………..…… 1. 工艺分析……………………………………………………………………………………........ 1.1 塑件材料分析…………………………………………………………………………… 1.2 注射工艺规程编制…………………………………………………………………… 1.2.1 工艺过程…………………………………………………………………………… 1.2.2 确定型腔数目…………………………………………………………………… 1.2.3 塑件体积计算…………………………………………………………………… 1.2.4 型腔型芯尺寸确定…………………………………………………………… 1.2.5 初选设备及工艺参数确定…………………………………………….…2.塑件在型腔中的位置确定…………………………………………………………. 2.1分型面设计……………………………………………………………………………… 2.2 型腔排布…………………………………………………………………………………. 3.浇注系统设计……………………………………………………………………………… 3.1 主流道设计……………………………………………………………………………... 3.1.1 浇口套的结构设计……………………………………………………….. 3.1.2 浇口套的尺寸确定…………………………………………………..……. 3.2 分流道设计……………………………………………………………………………… 3.3 浇口设计…………………………………………………………………………………… 3.4 流动距离比校核……………………………………………………………….………4.模架选用………………………………………………………………………………………… 4.1 模具整体结构分析…………………………………………………………………… 4.2 模架确定……………………………………………………………………………..………

金属材料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1板带钢的基本简介 (2) 2制定生产工艺流程与工艺制度 (3) 2.1制定生产工艺 (3) 2.2制定工艺制度 (3) 2.3坯料的选择 (3) 2.4轧辊辊身长度的确定 (3) 2.5轧辊辊径的确定 (3) 3基本参数的计算 (4) 3.1轧制道次的计算 (4) 3.2产品尺寸确定 (4) 3.3最大压下量的计算 (4) 3.4压下量的分配 (5) 4轧制速度和轧制时间的确定 (5) 5轧制温度的计算 (16) 6轧制压力的计算 (17)

1板带钢的基本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板带钢的需求量逐年递增,板带钢已成为最主要的钢材产品,约占钢材总量的45%,在汽车、造船、桥梁、建筑军工、食品和家用电器等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板带钢还是生产焊接钢管、焊接型钢及冷弯型钢的原料。 当前,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几个主要产钢国,板带钢在轧制钢材中所占比重达60%~70%,甚至更高,板带钢的生产技术水平在轧材中所占的比例,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轧钢生产发展水平的标志,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板带钢的品种规格、尺寸精度及性能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板带钢按厚度一般可分为厚板(包括中板、厚板及特厚板)、薄板和极薄带材三大类。我国一般称厚度在4.0mm以上的为中厚板(其中4~20mm的为中板,20~60mm的为厚板,60mm以上的为特厚板),4.0~0.2的为薄板,0.2mm以下的为极薄带材或箔材。目前,箔材最薄可达0.001mm,而特厚板可厚至500mm以上,最宽可达5000mm。热轧板带钢的厚度和宽度范围见下表。 分类厚度范围/mm 宽度范围/mm 特厚板>60 1200~5000 厚板20~60 600~3000 中板 4.0~20 600~3000 薄板0.2~4.0 500~2500 带材<6 20~2500 本设计的产品为L 30的中板设计 ?2200 mm mm?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数控车床加工工艺 1.1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特点 (2) 1.2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容 (2) 二、图纸的分析及工艺处理 2.1 工艺分析 (2) 2.2 工艺处理 (3) 2.3 选择设备 (3) 2.4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3) 2.5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3) 2.6刀具选择 (3) 2.7切削用量选择 (4) 2.8数控车零件程序清单 (7) 2.9数控仿真截图 (8) 三、数控铣床加工工艺 3.1 零件图工艺分析 (9) 3.2确定装夹方案 (10) 3.3确定加工顺序 (10) 3.4刀具选择 (10) 3.5 切削用量选择 (13) 四、主要加工程序 4.1 确定编程原点 (13) 4.2 机床的选择 (14) 4.3 数控铣XKG-028零件程序清单 (14) 4.4 数控仿真截图 (18) 五、设计总结 (19) 六、参考文献 (20)

一、数控车床加工工艺 1.1、数控车床加工的工艺特点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在许多方面遵循的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数控车床加工自动化程度高,控制功能强,设备费用高,因此也就相应形成了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自身特点。 1.2、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容 (1)选择并确定适合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零件并确定工序容。 (2)分析被加工零件图纸的数控加工工艺,明确加工容与技术要求。 (3)确定零件加工反感,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如划分工序、安排加工顺序等。 (4)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制定定位夹紧方案,划分工步,规划走刀路线,选择刀辅具,确定切削用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工差等。 (5)数控加工专用技术文件的编写。 二、图纸的分析及工艺处理 2.1、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零件,在机械装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艺分析是数控车削加工的前期工艺准备工作。工艺制定的合理与否,对程序编制、机床的加工效率和零件加工精度都有重要影响。该零件右端有两

材料制备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PZT压电陶瓷蜂鸣器片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无机非金属材料1001班 学号: 3100703002 学生姓名:程小伟 指导教师:杨娟、周明 2014年1月

目录 前言 (3) 1压电蜂鸣片简介 (4) 1.1蜂鸣器的作用 (4) 1.2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4) 2 陶瓷工艺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5) 3设计任务及说明 (5) 4计算 (6) 4.1以1mol为基准对Pb0.95Sr0.05(Zr0.52Ti0.48)O3 进行计算 (6) 4.2以100g为基准对Pb0.95Sr0.05(Zr0.52Ti0.48)O3+0.5wt%Cr2O3+0.3wt%Fe2O3进行计算 (7) 5 PZT陶瓷制备的工艺流程 (7) 5.1称量与混合 (8) 5.2预烧 (8) 5.3粉体制备 (9) 5.4造粒 (10) 5.5成型 (10) 5.6排塑 (11) 5.7烧成 (12) 5.8极化 (15) 5.9焊接 (16) 5.10测试 (17) 6 工艺参数 (18) 6.1预烧工艺参数 (18) 6.2烧结工艺参数 (18) 6.3极化工艺参数 (18) 7主要设备选型 (19) 7.1球磨机 (19) 7.2 喷雾造粒干燥机 (19) 7.3滚压成型机 (20) 7.4 冲片机 (20) 7.5微波烧结装置 (20) 8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前言 1880年,居里兄弟首先在单晶上发现压电效应。在1940年前,人们知道有两类铁电体:罗息盐和磷酸二氢钾盐。在1940年后,发现了BaTiO3是一种铁电体,具有强的压电效应,这是压电材料发展的一个飞跃。在1950年后,发现了压电PZT体系,具有非常强和稳定的压电效应,这是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进展。在1970年后,添加不同添加剂的二元系PZT陶瓷具有优良的性能,已经用来制造滤波器、换能器、变压器等。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压电材料与器件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二元系PZT已经满足不了使用要求,于是研究和开发性能更加优越的三元、四元甚至五元压电材料。 由于PZT压电陶瓷具有优异的压电、介电和光电等电学性能,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用于制备传感器、换能器、存储器等电子元器件,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功能材料。由此,国内外研究学者对PZT压电陶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PZT压电陶瓷元器件,以PZT为基料的三元、四元压电陶瓷,PZT铁电陶瓷薄膜,PZT纤维等铁电陶瓷材料。由于PZT基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容易获得,价格低廉,并可方便地制成各种复杂的形状,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甚至超过了压电晶体。 PZT系列压电陶瓷的研究已有即几十年的历史,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未来的热点趋势主要有:①高转换效率的PZT压电陶瓷。高能量转换效率的PZT压电陶瓷正在兴起,日本富士通研究实验室研制出了由铌酸镍铅、钛酸铅和锆酸铅组成的铅基钙钛矿型压电陶瓷,其烧结温度在1000℃以下,能量转换效率指数 K 33为80.8 %。②低温烧结PZT陶瓷材料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低温烧结PZT

金属材料工程《综合课程设计I》

理学院金属材料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一 1 实训目的 通过训练,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中,从而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学生毕业择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 实训地点 理学院三坡八栋一楼材料工程实验室101,104,117,118,119,120,122室等。 3 实训时间 本课程设计实训时间安排在开课学期考试周前两周进行,由实训班级学习委员协助教师完成分组(具体分组数目和学生名单按实际班级),提前通知各位学生,了解时间地点内容安排及相关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提前一周以上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时间初定为:周一、周二、周三下午。请准时。每次一个大组参加。 4 实训对象 金属材料专业各班学生 实验分组:分为6个大组,一组10人。一大组可以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3-4人。 5 指导教师 梁建烈、祝金明、尹彩流、蒙洁丽、朱其明、陈玲、蓝奇、崔雪鸿、李光丰 6 实训纪律和守则 一、学生在实训期间必须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虚心好学,充分展现一名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良好精神风貌。要按指定的时间进行实验。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各组组长要认真做好实习期的考勤。 1

二、每次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基本了解实验内容,目的,实验步骤及机器和仪器的主要原理与使用方法等。 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小组长负责管理使用的设备,并组织分工和统一指挥。 四、要爱护实验室的一切设备,非指定使用的机器设备不得乱动,以免发生危险或损坏事故。 五、在实验过程中,如机器或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向实验指导人员报告,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实验结束后,要清理机器、仪器工具。如有损坏、应及时向实验指导人员报告,听候处理。 七、要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安静,养成良好的科学作风。 八、实验完毕后,要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并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 九、实训结束,学生要认真写个人实训总结及自评实习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五个等级),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实训期间的表现等情况写出实训评语和实训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五个等级)。 7 考核要求 要求同学在实训期间,认真学习,弄清原理,掌握相关器件的工作方法及维护维修要求,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安全完成实训任务。 指导教师应分组分段讲解,分段考核,实际考核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实习结束后,根据同学的实训表现(含考勤、规范操作、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等)(30%)、要求:请参加实训的同学按时向指导老师报到,作为考勤凭证。 实验报告(30%)、要求:实验报告必须手写,实验图片打印粘贴在报告相关处。 分组考核成绩(40%)综合给出同学本次实训成绩。考核要求:实训结束,报告提交后选定时间分三大组在对应指导老师处进行考核。 8 训练实习内容 8.1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 2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方法。二.设计内容 编制中等复杂程度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三.设计步骤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在编程中,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因此程序编制中的零件的工艺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 1)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 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2.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 根据数控加工的实践,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选择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和确定工序内容; 2)零件图纸的数控工艺性分析; 3)制订数控工艺路线,如工序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基准选择、与非数控加工工艺的衔接等; 4)数控工序的设计,如工步、刀具选择、夹具定位与安装、走刀路线确定、测量、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5)调整数控加工工艺程序,如对刀、刀具补偿等; 6)分配数控加工中的容差; 7)处理数控机床上部分工艺指令。 3.数控加工零件的合理选择 程序编制前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要有机床说明书、编程手册、切削用量表、标准工具、夹具手册等资料,方能进行如下一些问题的研究。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第二种情况:已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在该机床上加工的零件。无论哪种情况,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毛坯的材料和类型、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零件数量、热处理要求等。概括起来有三点,即零件技术要求能否保证,对提高生产率是否有利,经济上虽否合算。 根据国内外数控技术应用实践,数控机床通常最适合加工具有以下特点的零件: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长春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 课程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模具)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12 月 21 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1、塑件的工艺分析 (5) 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5) 1.2塑件材料pp的使用性能 (6) 1.3成型工艺 (7)

1.4特点 (8) 2、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9) 2.1确定成型方法 (9) 2.2 选择成型设备 (9) 2.3 型腔布置 (10) 2.4确定分型面 (11) 2.5选择浇注系统 (11) 2.6 确定推出方式 (11) 2.7 模具的结构形式 (12) 2.8 模架的结构 (13) 2.9 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3) 3.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3) 3.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4) 3.2 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14) 3.3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14) 3.4 模具成型尺寸设计计算 (15) (15)

(16) (16) 3.4.4 型芯高度尺寸 (16) 4、模具的装配、试模 (17) 4.1模具装配图 (17) 4.2 模具的安装试模 (18) 4.3 试模前的准备 (18) 4.4模具的安装及调试 (18) 4.5 试模 (19) 4.6检验 (20) 5、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机电工程学院(系、部)机制专业 120116 班级 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设计题目:小勺注射模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5 年 12 月 9 日至 2015 年 12 月 22日共 2 周

材料工程聚丙烯腈课程设计说明书

材料工程聚丙烯腈课程设计说明书 1概述 1.1聚丙烯腈生产的历史 聚丙烯腈PAN是由以丙烯腈经聚合反应得到。而由AN含量占35%?85%的共聚物制成的纤维称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在国内聚丙烯腈纤维或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商品名为腈纶。早在1894年法国化学家牟若Moureu首次提出了聚丙烯腈的合成,直到1929年德国的巴斯夫(BASF)公司成功地合成出聚丙烯腈,并在德国申请了专利(DRP Nr58035l和654989)。1942年德国的赫博特雷思(Herbed Rein)和美国杜邦(Du Pont)公司同时发明了溶解聚丙烯腈的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由于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50年才在德国和美国实现了聚丙烯腈纤维的工业化生产,德国的商品名为贝纶(Perlon),美国的商品名为奥纶(Orlon),它们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聚丙烯脯腈纤维品种。目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产量约占全球碳纤维总产量的90%,其中小丝束碳纤维约为23165t/a,占73.4%,大丝束碳纤维约为8400t/a。日本有三家大公司从事碳纤维的生产、研究和开发,东丽公司、东邦人造丝公司和三菱人造丝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碳纤维生产企业,日本东丽、东邦和三菱三家公司的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生产能力合计为17500t/a,占世界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总能力的75.5%,基本控制了世界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的生产。 在聚丙烯腈基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方面,世界总生产能力为84000t/a,福塔菲尔、卓尔泰克、阿尔迪拉、爱斯奇爱尔等四家公司垄断了世界聚丙烯腈基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其中福塔菲尔公司为3500t/a,占世界聚丙烯腈基大丝束碳纤维总生产能力的41.7%,居世界的首位。 美国是碳纤维生产大国,更是消费大国,世界碳纤维40%以上的市场在美国。美国1996年碳纤维生产能力约为4500t,其中卓尔泰克公司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亚平伦城和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附近建了5条碳纤维生产线,1997年的总生产能力达3000t左右,一跃成为世界上生产碳纤维的最大集团之一。 目前,美国正在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五大新市场,即清洁能源车辆、土木建筑工程、近海油田勘探和生产、风力发电机大型叶片、高尔夫球杆和球拍。这是推动美国和世界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发展的动力。随着碳纤维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在增强木材、机械和电器零部件、新型电极材料乃至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必将迅速扩大。 除日美之外,德国、英国和韩国也具有一定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能力。据预测,今后世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需求量将稳定高速增长。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碳纤维,历经近40年的漫长历程。在此期间,由于国外把碳纤维生产技术列人禁运之列,严格控制封锁,制约了我国碳纤维工业的发展。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从无到有,逐步建成了碳纤维的工业雏型,20世纪70年代初突破连续化工艺,1976年在中万方数据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建成我国第一条PAN基碳纤维扩大试验生产线,生产能力为2 t/a;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高强型碳纤维的研究,于1998年建成一条新的中试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