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打印

归一问题

在解答某些应用题时,常常需要先找出“单一量”(一份数是多少),然后以这个“单一量”为标准,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用这种解题思路解答的应用题,称为归一问题。所谓“单一量”是指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物品的单价、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等。

归一问题的解法: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即单一量)是多少,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要求的数量。

例1 妈妈买3个碗18元。如果买7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分析:要求买“买7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应先算出“买一个碗多少钱”。

以“一个碗多少钱”(即碗的单价)为单一量。

(1)一个碗多少钱?18÷3=6(元)

(2)买7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6×7=42(元)

解:18÷3×7=42(元)答:需要42元。

小结:第一步求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第二步用乘法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这样的归一问题属于“正归一问题”。

例2 20元可以买5个碗,28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分析:以“一个碗多少钱”(即碗的单价)为单一量。

(1)一个碗多少钱?20÷5=4(元)

(2)28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想一想:28里面有几个4?

28÷4=7(个)

解:分步计算:20÷5=4(元)28÷4=7(个)

综合计算:28÷(20÷5)=7(个)

答:28元可以买7个同样的碗。

小结:第一步先用除法求单一量,第二步也用除法求包含几个单一量,这样的归一问题属于“反归一问题”

练习题:小红买5支铅笔10元钱。

(1)如果买同样的6支铅笔要多少钱?

(2)小玲有18元钱,能买这样的铅笔几支?

归总问题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归总问题的解法:先用乘法求出总量,再用除法求出新的每份数或者新的单一量。例1 小莉看一本书。每天看2页,12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6页,几天可以看完?

分析:(1)书的总页数是不变的。12×2=24(页)。

(2)想:这本书一共24页,每天看6页,几天能看完?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6?列式:24÷6=4(天)

解:12×2÷6=4(天)。

答:4天能看完。

例2 小莉看一本书。每天看2页,12天可以看完。如果她想8天就看完,那么每天要看几页?

分析:(1)书的总页数是不变的。12×2=24(页)。

(2)想:这本书一共24页,8天看完,每天看几页?

就是把24平均分成8份,求其中的一份,用除法算。

列式:24÷8=3(页)

解:12×2÷8=3(页)。

答:每天看3页。

练习题:丁丁写一本寒假作业。如果每天写2页,18天能写完。

(1)如果每天写4页,几天能写完?

(2)如果丁丁想6天写完,那么他每天要写几页?

完整版三年级奥数归一归总问题

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把它作为固定不变的数量,然后求其它的量。 例1: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练习题: 1、一只乌龟3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爬行多少分米? 2、小明5分钟能打字6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20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一列火车3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3 例2: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300千米需几小时? 练习题: 1、小明5分钟能打字6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240个字,他需要多少分钟才能打完? 2、服装厂5天能加工运动服160件,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能加工运动服多少件? 3. 粮站加工切面,5天加工440千克,照这样算,30天可加工切面多少千克?加工千克切面要多少天?4840. 例3:织布厂要织布2160米,8小时织了960米,照这样计算,再织几小时能完成任务? 练习题:

1、一个粮食加工厂要磨面粉24吨,4小时磨了8吨,照这样计算,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多少小时? 2、一个粮食加工厂要磨面粉20000千克.3小时磨了600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几小时? 3、修路队修一条路长 3200米,6天修了1200米,照这样,还要几天能修完? 例4:竹器编织组,8人3天可以编织144个精制竹蓝,照这样计算,12人6天可编织多少个? 练习题: 1、灯泡厂某车间6人4天生产灯泡600只,按这样速度,20人8天可以生产多少只灯泡? 2、电扇厂4名工人5小时能安装80台电扇,现在9名工人12小时能安装多少台电扇? 3. 两辆汽车一个月用油1200千克,5辆汽车8个月用汽油_____千克.现有36000千克汽油,够_____辆汽车用3个月.(一个月算30天) 4. 8个人10天修公路1600米,照这样算,20人3天可以修多少米? 5. 某工程队,8个工人9天能挖水沟720米,27个工人14天能挖多少米?

归总应用题+三年级

《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归总)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3.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以旧引新. 1.请你根据学过的乘除法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问. ①单价×数量=总价②路程÷时间=速度③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学生可能举例: ①一个足球50元,3个足球多少元? ②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行了2小时,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③王师傅用小推车为食堂运菜,每小时运80千克,240千克的菜要几小时运完?2.改编: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________?求什么?(求这条路长多少米?)为什么?如果去掉这个问题,改成“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应该如何解答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老师提问:要想知道“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就要先求出什么?(工作总量)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工作总量? 老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1)出示例5: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学生们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老师谈话:通过读题,你想到了那些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思考. 学生可能提出: 题目中已知几个条件,它们各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线段图应该怎么画? 这道题可以先求什么?(中间问题)为什么? 求出总数量后,再求什么?为什么? 经同学们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 全班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a.线段图怎样画?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没变? 使学生明确:为了清楚地反映数量关系,最好画两条线段,两条线段要同样长,表示同一条路(说明工作总量是固定不变的). b.要求几天修完,必须先求什么?为什么? [看图分析:可以从条件出发,已知每天修12米(工效),又知道修了10天(工时),就可以求出这条路全长多少米?(工作总量)还可以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要求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必须知道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题目里没有给工作总量,所以要先求出工作总量.] 共同解题,说出解题方法.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12 × 10 = 120(米) 几天修完? 120 ÷ 15 = 8(天) 综合算式: 12 × 10 ÷ 15 ⑤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检验? (2)老师提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改成“每天修20米、每天修30米、每天修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打印

归一问题 在解答某些应用题时,常常需要先找出“单一量”(一份数是多少),然后以这个“单一量”为标准,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用这种解题思路解答的应用题,称为归一问题。所谓“单一量”是指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物品的单价、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等。 归一问题的解法: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即单一量)是多少,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要求的数量。 例1 妈妈买3个碗18元。如果买7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分析:要求买“买7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应先算出“买一个碗多少钱”。 以“一个碗多少钱”(即碗的单价)为单一量。 (1)一个碗多少钱?18÷3=6(元) (2)买7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6×7=42(元) 解:18÷3×7=42(元)答:需要42元。 小结:第一步求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第二步用乘法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这样的归一问题属于“正归一问题”。 例2 20元可以买5个碗,28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分析:以“一个碗多少钱”(即碗的单价)为单一量。 (1)一个碗多少钱?20÷5=4(元) (2)28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想一想:28里面有几个4? 28÷4=7(个) 解:分步计算:20÷5=4(元)28÷4=7(个) 综合计算:28÷(20÷5)=7(个) 答:28元可以买7个同样的碗。 小结:第一步先用除法求单一量,第二步也用除法求包含几个单一量,这样的归一问题属于“反归一问题” 练习题:小红买5支铅笔10元钱。 (1)如果买同样的6支铅笔要多少钱? (2)小玲有18元钱,能买这样的铅笔几支?

归总问题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归总问题的解法:先用乘法求出总量,再用除法求出新的每份数或者新的单一量。例1 小莉看一本书。每天看2页,12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6页,几天可以看完? 分析:(1)书的总页数是不变的。12×2=24(页)。 (2)想:这本书一共24页,每天看6页,几天能看完?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6?列式:24÷6=4(天) 解:12×2÷6=4(天)。 答:4天能看完。 例2 小莉看一本书。每天看2页,12天可以看完。如果她想8天就看完,那么每天要看几页? 分析:(1)书的总页数是不变的。12×2=24(页)。 (2)想:这本书一共24页,8天看完,每天看几页? 就是把24平均分成8份,求其中的一份,用除法算。 列式:24÷8=3(页) 解:12×2÷8=3(页)。 答:每天看3页。 练习题:丁丁写一本寒假作业。如果每天写2页,18天能写完。 (1)如果每天写4页,几天能写完? (2)如果丁丁想6天写完,那么他每天要写几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75÷3=25(元) 75÷3=25(元) 5个书架多少钱? 200元能买几个书架? 25×5=125(元) 200÷25=8(个) 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归一归总问题练习题 31

三年级归一问题练习题(一) 1、妈妈买6个盘子用了30元。如果买10 个同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2、5头牛吃草150千克,照这样计算,20头牛一共吃多少千克? 3、织布机3小时织布300米,照这样计算,8台织布机可以织布多少米? 4、一个修路队5天修路250米,照这样计算,9天可以修多少米? 5、装订小组3小时装订书240本。照同样的速度,7小时可以装订多少本? 6、李林8小时加工零件800个,照样计算,12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7、一个化工厂7天使用原料140吨,照这样下去,9天使用原料多少吨? 8、学校食堂10天吃完了300千克蔬菜,照这样计算,15天要吃多少千克? 9、一辆小汽车6小时行了3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小汽车9小时

可以行多少千米? 10、小明看一本书4天看了80页,如果按同样的速度,小明7天可以看多少页? 11、小丽买8只笔用了24元。30元可以买几只同样的笔? 12、东东骑自行车6小时行了60千米,照这样计算,他行90千米需要几小时? 13、大卡车7次共运沙土140千克,照这样计算,运200吨沙土需要几次? 14、小猴子4天吃了40千克香蕉,照这样计算,90千克香蕉可以吃几天? 15、小明看一本书,8天看了240页。照 这样的速度,这本书300页几天看完? 16、王伯伯6小时摘桃子600千克,照这样计算,王伯伯摘900千克桃子需要几小时? 17、一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120亩,照这样计算,耕地90亩需要几小时? 18、一头牛5天挤奶200千克,照这样计算,再挤120千克奶需要几天?

19、服装厂3个工人一天加工衣服90件,150件衣服需要多少个工人加工? 20、6台磨面机磨面粉600千克,照这样计算,900千克面粉要几台磨面机? 21、一辆汽车6小时行4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 (1)9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行600千米需要几小时? 22、买8个足球用了800元。 (1)如果买15个同样的足球,需要多少钱? (2)50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足球? 23、商店运来9箱苹果一共重450千克。照这样计算, (1)7箱同样的苹果重多少千克? (2)200千克苹果可以装几箱? 24、8盒鸡蛋一共有240个,照这样计算, (1)10盒同样的鸡蛋有多少个?

小学奥数习题版三年级应用题归一问题学生版

知识要点 正归一 1. 某人步行,3小时行15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 2. 一只小蜗牛6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的速度,30分钟爬行多少分米? 归一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正归一,也称为直进归一。如:一辆汽车 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几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另一种是反归一,也称为返回归一.如: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240千米需几小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一共包含多少个单位数量. 另外还有在正归一和反归一基础上的两次归一。两次归一可以是正归一,也可以是反归一。 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 下面是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推荐给大家作为参考: 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总工作量÷份数 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份数 (正归一) 份数=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反归一)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归一问题

3.先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使它成为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再口头列式解答. ⑴孙悟空3天吃了45个桃子,? ⑵学学买2支钢笔用了18元钱,_______ ? 4.小红骑车3分钟行6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学校行了10分钟,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5.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2.5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一个打字员15分钟打了180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7.王奶奶家养了5头奶牛,7天产牛奶630千克,照这样计算,8头奶牛15天可生产牛奶多少千克? 8.5个人2小时植树20棵,6个人3小时植树多少棵? 9.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10名工人10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10.2台机器20分钟造纸80吨,照这样计算,1台机器1小时造纸多少吨? 11.花果山上桃树多,5只小猴分200棵.现有小猴60只,按刚才的分法分后还余90棵,请算出桃树有几 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总应用题

【教育资料】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总应用题1.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归总)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迅速地 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3.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以旧引新. 1.请你根据学过的乘除法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问. ①单价数量=总价 ②路程时间=速度 ③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学生可能举例: ①一个足球50元,3个足球多少元? ②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行了2小时,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③王师傅用小推车为食堂运菜,每小时运80千克,240千克的菜要几小时运完? 2.改编: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________?求什么?(求这条路长多少米?)为什么?如果去掉这个问题,改成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应该如何解答呢?此时,学生可能会答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

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提问:要想知道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就要先求出什么?(工作总量)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工作总量? 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1)出示例5: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学生们解放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谈话:通过读题,你想到了那些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思考. 学生可能提出: 题目中已知几个条件,它们各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线段图应该怎么画? 这道题可以先求什么?(中间问题)为什么? 求出总数量后,再求什么?为什么? 经同学们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 全班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a.线段图怎样画?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没变? 使学生明确:为了清晰地反映数量关系,最佳画两条线段,两条线段要同样长,表示同一条路(说明工作总量是不变不变的). b.要求几天修完,必须先求什么?为什么? [看图分析:可以从条件出发,已知每天修12米(工效),又知道修了10天(工时),就可以求出这条路全长多少米?(工作总量)还可以从最后的问

三年级归一归总问题练习题

1、妈妈买6个盘子用了30元。如果买10个同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2、5头牛吃草150千克,照这样计算,20头牛一共吃多少千克? 3、织布机3小时织布300米,照这样计算,8台织布机可以织布多少米? 4、一个修路队5天修路250米,照这样计算,9天可以修多少米? 5、装订小组3小时装订书240本。照同样的速度,7小时可以装订多少本? 6、李林8小时加工零件800个,照样计算,12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7、一个化工厂7天使用原料140吨,照这样下去,9天使用原料多少吨? 8、学校食堂10天吃完了300千克蔬菜,照这样计算,15天要吃多少千克? 9、一辆小汽车6小时行了3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小汽车9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0、小明看一本书4天看了80页,如果按同样的速度,小明7天可以看多少页?

1、小丽买8只笔用了24元。30元可以买几只同样的笔? 2、东东骑自行车6小时行了60千米,照这样计算,他行90千米需要几小时? 3、大卡车7次共运沙土140千克,照这样计算,运200吨沙土需要几次? 4、小猴子4天吃了40千克香蕉,照这样计算,90千克香蕉可以吃几天? 5、小明看一本书,8天看了240页。照这样的速度,这本书300页几天看完? 6、王伯伯6小时摘桃子600千克,照这样计算,王伯伯摘900千克桃子需要几小时? 7、一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120亩,照这样计算,耕地90亩需要几小时? 8、一头牛5天挤奶200千克,照这样计算,再挤120千克奶需要几天? 9、服装厂3个工人一天加工衣服90件,150件衣服需要多少个工人加工? 10、6台磨面机磨面粉600千克,照这样计算,900千克面粉要几台磨面机?

(完整word)三年级奥数-归一归总问题

四、归一归总问题 归一的意思:就是用除法求出单一量。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其中,每小时行驶60千米,我们称它为“单位数量”或“单一量”,知道了单位数量,然后把它作为固定不变的量,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这种类型的应用问题,叫做归一问题。 归总的意思:就是先求出“总量”,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 【例1】一个工人在森林中锯木头,他用8分钟把一根树干锯成了3段,那么把树干锯成8段需要多长时间? 巩固练习1: 一个工人在森林中锯木头,他用12分钟把一根树干锯成了4段,如果保持工作速度不变,要把每段木头再锯成两段,还需要多少分钟? 【例2】绿化队4天种树200棵,还要种400棵,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共需多少天? 巩固练习2: 绿化队3天种树200棵,还要种400棵,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共需多少天? 【例3】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要在10小时完成540个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多少名? 巩固练习3: 1、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10名工人10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2、一个工人要磨面粉200千克,3小时磨了6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几小时?

【例4】孙悟空组织小猴子摘桃子。开始时,16只小猴子2小时摘桃640个,照这样计算,孙悟空要求它们在3小时内继续摘桃子1200个,那么需要增加多少只小猴子一起来摘桃子呢? 巩固练习4: 1、花果山上桃树多,5只小猴分200棵,现有小猴60只,按刚才的分法分后还余90棵,请算出桃树有几棵? 2、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酿300千克蜂蜜要增加几箱蜜蜂? 【例5】修一条公路,原计划60人工作,80天完成。现在工作20天后,又增加了30人,这样剩下的工作再用多少天可以完成? 巩固练习5: 学校买来一批粉笔,原计划18个班可用60天,实际用45天后,有3个班外出了,剩下的粉笔够用多少天? 【例6】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多少天? 巩固练习6: 家具厂生产一批桌椅,原计划每天生产30套,12天完成。实际只用原来时间的一半就完成了任务,那么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多少套?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9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解答先求总数的两步计算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3.使学生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画线段,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了归一问题的解法,那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练习题: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怎么做? 预设:18÷3=6(元)6×6=36(元) 师:也就是先要求出一个碗是多少钱,即单一量,再根据单一量求总量。 这是上节课我们研究的内容,大家还画了图帮助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例9。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问题:读一读,互相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师:应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板书课题) 师:那同学们现在相互讨论,重点讨论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数量没变? 生:变的是碗的价钱,不变的是钱的总数。 师:那能把知道的用线段图画出来吗? 教师引领学生说出作图过程,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师:第一条线段中,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6元),买6个画6段,线段的总长度是买6个6元一个的晚用的总钱数。第二条线段与第一条画同样长,表明还是用这些钱(36元)来买碗。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9元),能买几个就应该画几段。 师:那到底可以买几个9元一个的碗呢?谁能列出算式吗?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6=36(元) 36÷9=6(个) 师:为什么要这么列算式? 生:每个碗6元,买6个,就是求6个6是多少用乘法。再用这些钱去买9元一个的碗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

三年级数学练习六-归一、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练习六——归一、归总应用题 姓名成绩 一、复习: 1、修路队6小时修路18千米,照这样计算 ①修路27千米需几小时? ②3小时能修路多少千米? 2、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千米,3天修完。 ①如果每天修6千米,几天修完? ②如果4天修完,每天修几千米? 二、挑战奥数闯关活动: 第一关:修路队6小时修路18千米,照这样,修路30千米还需几小时? 第二关: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千米,3天修完。如果每天少修3千米,要多修几天? 第三关:某车间6人3天生产零件54部大配件,按这样速度,20人8天可以生产 多少部大配件? 三、巩固练习: 1、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房住2 人,需要15间房。如果每间房住3人,需要几间房? 2、李阿姨4 天加工了 32套童装,照这样的速度,一星期(7 天)可以加工多少套童装?

3、20米布可以做5套儿童服装,照这样,36米布可以做多少套儿童服装? 4、一根长钢条,锯成3米长的钢条可以锯6段,如果要锯成9段,每段长多少米? 5、一本书,计划每天12页,5天可以读完。我想快点看完,每天多看8页,可以几天看完? 6、解放军叔叔5小时行了35千米。用同样的速度,又行驶了2小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7、一个粮食加工厂要磨面粉24吨,4小时磨了8吨,照这样计算,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多少小时? 8、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4公里,需要12天完工。改进施工方案后,只要8天就可以完工,平均每天修多少公里? 9、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米。原来做4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套? 10、8个人2天修公路16千米,照这样算,20人3天可以修多少千米公路?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2014年三年级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练习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1)买5支铅笔要10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分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 (2)小敏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7页,看81页要多少天? 分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 (3)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分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 (4)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8辆汽车运送80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分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

(5)机床厂原计划8天制造40台机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2台,实际每天制造多少台? 分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 (6)一个工厂加工面粉50千克,3分钟加工了15千克,照这样的速度加工完剩下的还要几分钟? 分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 (7)5个同学一共折了40只飞机,又有16人加入我们的小组,一共可以折几只? 分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 (8)3个工人4分钟做了36个零件,那么5个工人6分钟能做多少个零件? 分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4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3米。原来做30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三年级奥数:归一、归总问题

三年级奥数:归一、归总问题 应用题:归一、归总问题 了解:归一问题的类型。 熟悉:解决归一问题的一般方法。 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并会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诀窍1 基本归一问题 例题1: 一只小蜗牛6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的速度,40分钟爬行多少分米? 【解析】归一思想。为了求出蜗牛40分钟爬多少分米,必须先求出1份量,即1分钟爬多少分米:12÷6=2(分米),“照这样的速度”说明小蜗牛每分钟爬行的距离是相等的,然后以这个数目为依据按要求算出结果,40分钟爬行:2×40=80(分米) 答:40分钟爬行80分米。 练习1: 小熊3分钟可以吃60个包子,照这样的速度,它今天吃了10分钟,请问它今天吃了多少个包子?

例题2: 绿化队3天种树210棵,还要种420棵,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共需要多少天? 【解析】 方法一:归一思想。 先求出1份量,即绿化队1天种多少棵树:210÷3=70(棵)。“照这样的工作效率”说明绿化队每天种树的数量是相等的,种420棵树需要的天数:420÷70=6(天)。最后记得加上之前的3天:共需:3+6=9(天)。 方法二:倍比思想。 仔细观察题目所给的条件,因为工作的效率不变,所以可以求出种420棵树需要的天数是种210棵树需要天数的2倍:420÷210=2,所以种420棵树需要的天数为3×2=6(天),也就是完成任务共需3+6=9(天)。 答:他们平均每人折了15只纸鹤。 练习2: 一艘轮船4小时航行10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继续航行216千米,共需多少小时?

诀窍2 二次归一问题 例题3: 王奶奶家养了5头奶牛,7天产奶牛630千克,照这样计算,8头奶牛15天可生产奶牛多少千克? 【解析】直接以1头奶牛1天产的牛奶量为1份量进行归一,1头奶牛1天产奶:630÷5÷7=18(千克),8头奶牛1天产奶:18×8=144(千克),8头奶牛15天产奶:144×15=2160(千克)。 答:8头奶牛15天可生产牛奶2160千克。 几次归一就连除几次。 练习3: 2台机器20分钟造纸80吨,照这样的效率,5台机器1小时造纸多少吨?

三年级奥数归一归总问题

三年级奥数归一归总问 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把它作为固定不变的数量,然后求其它的量。 例1: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练习题: 1、一只乌龟3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爬行多少分米 2、小明5分钟能打字6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20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3、一列火车3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2: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300千米需几小时 练习题: 1、小明5分钟能打字6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240个字,他需要多少分钟才能打完 2、服装厂5天能加工运动服160件,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能加工运动服多少件 3. 粮站加工切面,5天加工440千克,照这样算,30天可加工切面多少千克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多少天 例3:织布厂要织布2160米,8小时织了960米,照这样计算,再织几小时能完成任务 练习题: 1、一个粮食加工厂要磨面粉24吨,4小时磨了8吨,照这样计算,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多少小时 2、一个粮食加工厂要磨面粉20000千克.3小时磨了600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几小时 3、修路队修一条路长 3200米,6天修了1200米,照这样,还要几天能修完例4:竹器编织组,8人3天可以编织144个精制竹蓝,照这样计算,12人6天可编织多少个 练习题: 1、灯泡厂某车间6人4天生产灯泡600只,按这样速度,20人8天可以生产 多少只灯泡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 题教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9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解答先求总数的两步计算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3.使学生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画线段,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了归一问题的解法,那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练习题: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怎么做 预设:18÷3=6(元) 6×6=36(元) 师:也就是先要求出一个碗是多少钱,即单一量,再根据单一量求总量。 这是上节课我们研究的内容,大家还画了图帮助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例9。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问题:读一读,互相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师:应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板书课题) 师:那同学们现在相互讨论,重点讨论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数量没变 生:变的是碗的价钱,不变的是钱的总数。

师:那能把知道的用线段图画出来吗 教师引领学生说出作图过程,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师:第一条线段中,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6元),买6个画6段,线段的总长度是买6个6元一个的晚用的总钱数。第二条线段与第一条画同样长,表明还是用这些钱(36元)来买碗。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9元),能买几个就应该画几段。 师:那到底可以买几个9元一个的碗呢谁能列出算式吗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6=36(元) 36÷9=6(个) 师:为什么要这么列算式 生:每个碗6元,买6个,就是求6个6是多少用乘法。再用这些钱去买9元一个的碗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 师:要求“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必须先要求出“这些钱”是多少,而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总价,所以同样要先求出妈妈有多少钱,知道了这笔钱有多少,就可以算出用这笔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师:刚才我们列的是两步计算的式子,哪位同学能列出综合算式呢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 用题教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9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解答先求总数的两步计算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3.使学生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画线段,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了归一问题的解法,那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练习题: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怎么做 预设:18÷3=6(元) 6×6=36(元) 师:也就是先要求出一个碗是多少钱,即单一量,再根据单一量求总量。 这是上节课我们研究的内容,大家还画了图帮助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例9。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问题:读一读,互相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师:应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板书课题)

师:那同学们现在相互讨论,重点讨论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数量没变 生:变的是碗的价钱,不变的是钱的总数。 师:那能把知道的用线段图画出来吗 教师引领学生说出作图过程,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师:第一条线段中,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6元),买6个画6段,线段的总长度是买6个6元一个的晚用的总钱数。第二条线段与第一条画同样长,表明还是用这些钱(36元)来买碗。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9元),能买几个就应该画几段。 师:那到底可以买几个9元一个的碗呢谁能列出算式吗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6=36(元) 36÷9=6(个) 师:为什么要这么列算式 生:每个碗6元,买6个,就是求6个6是多少用乘法。再用这些钱去买9元一个的碗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

三年级数学:归一、归总应用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 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 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归一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 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三年级归一与归总问题

归一与归总问题 知识框架 一、归一问题 (1)归一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这类问题是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单一量)之后,再求出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解答归一问题的方法叫做归一法。 (2)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求总量的,求出一个单位量之后,然后利用乘法求出结果,这种问题叫做正归一问题(也称正归一);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几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份数的,求出一个单位量后,再用包含除法求出所求的结果,这类问题叫做反归一问题(也称反归一)。如: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240千米需几小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一共包含多少个单位数量? (3)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 (4)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有的问题一次归一不能解决,需要两次归一或与倍比相结合才能解决。 (5)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份数 (正归一) 份数=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反归一) 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总工作量÷份数 二、归总问题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例题精讲 一、归一问题 【例 1】某人步行,3小时行15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 【考点】简单的归一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 【解析】153735 ÷?=(千米)。答:7小时行35千米。 【答案】35

三年级数学归一归总练习题

归一问题 【含义】归一问题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解题思路和方法】关键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把它作为固定不变 的数量,然后求其它的量。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练习题: 1、一只乌龟3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爬行多少分米? 2、小明5分钟能打字6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20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3、一列火车3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算的速度,7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2: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300千米需几小时? 练习题: 1、小明5分钟能打字6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240个字,他需要多少分钟才能打完? 2、服装厂5天能加工运动服160件,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能加工运动服多少件? 3. 粮站加工切面,5天加工440千克,照这样算,30天可加工切面多少千克?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多少天? 例3:织布厂要织布2160米,8小时织了960米,照这样计算,再织几小时能完成任务?

练习题: 1、一个粮食加工厂要磨面粉24吨,4小时磨了8吨,照这样计算,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多少小时? 2、一个粮食加工厂要磨面粉20000千克.3小时磨了600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几小时? 3、修路队修一条路长 3200米,6天修了1200米,照这样,还要几天能 修完? 例4:竹器编织组,8人3天可以编织144个精制竹蓝,照这样计算,12人6天可编织多少个?(多次归一) 练习题: 1、灯泡厂某车间6人4天生产灯泡600只,按这样速度,20人8天可以生产多少只灯泡?

最新三年级上册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上册归总应用题 1、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8米,5天修完。如果每天修5米,几天修完? 2.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 3.商店运来一批苹果,每筐装5千克,需要6个筐。如果每筐装6千克,需要几个筐? 4.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3天修完。如果要求9天修完,每天应修多少米? 5.小华和小刚读同样的一本书,小华每天读12页,6天读完;小刚要8天读完,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 6.学校买来一批课外书,如果分给每班8本,可以分给3个班。如果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可以分得几本? 7.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小时栽4棵树苗,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想3小时就完成任务,每小时应栽多少棵树苗? 8.同学们做操,每行站3人,正好站6行。如果每行站2人,可以站多少行? 9.小平从家走到学校,每分走9米,需要走4分。如果每分走6米,需要走几分? 10.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房住2 人,需要9间房。如果每间房住3人,需要几间房? 11.解放军运输车运送一批煤,如果每辆卡车装4吨,需要6辆车一次运完。如果每辆卡车装8吨,需要几辆车一次运完? 12.某林场种植一批果树,每行种14棵,可以种成3行。如果要种成6行,每行可种多少棵? 13.李师傅给食堂运菜。用小推车每次运4千克,14次才能运完。如果改用平板车,7次就能运完。平板车每次可运多少千克? 14.同学们浇树,每人浇3棵,24人正好浇完。如果每人浇8棵,几人可以浇完? 15.一位纺织女工要完成一项任务。每天织布4千米需要5天完成。如果要求4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织布多少千米? 16.向阳聋校学生做早操,每行站12人,正好站成6行;如果要站成9行,每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