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4要下雨了

课文14要下雨了
课文14要下雨了

14.要下雨了

一、设计说明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四、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

2.观看动画。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的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遇到的?

5.师:朗读了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6.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边读边画,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汇报。

三、多种活动,识记生字

1.指名认读黑板上的生字。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语。

4.“识字交流会”——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5.生与师玩“你说我猜”的游戏,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组。

2.全班齐读词组。

二、品读课文,分析课文

1.回忆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2.教学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

①小白兔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②小白兔割草的时候觉得天气有什么不一样?

③小白兔知道天为什么阴沉沉的吗?

(2)同桌间进行角色对话演练。

(3)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对话。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燕子低飞的原因。

3.教学第4~6自然段。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

(2)师指导朗读课文。

(3)思考问题:

①小白兔相信小燕子的话吗?小白兔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这时小白兔看见小鱼在干什么?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鱼要到水面上来透气。

(5)师生进行角色扮演。

(6)师讲述要下雨前,水里空气变闷的原因。

(7)这个时候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齐读第7自然段。

(1)小白兔回家的时候又遇见了谁?

(2)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3)指名进行情景表演。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家。

三、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男女同学分读第8、9自然段。

(1)想象:小白兔回家后跟兔妈妈的对话。

(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到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

2.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个消息呢?

3.教师总结。

四、舞台剧表演

板书设计

课文14要下雨了

14.要下雨了 一、设计说明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四、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 2.观看动画。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的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遇到的? 5.师:朗读了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6.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边读边画,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汇报。 三、多种活动,识记生字 1.指名认读黑板上的生字。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语。 4.“识字交流会”——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5.生与师玩“你说我猜”的游戏,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组。 2.全班齐读词组。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公开课教案精华 一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公开课教案 (精华) 《要下雨了》公开课教案 1 【学习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1 / 20

1、听录音,让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 (板书:下雨了) 3、下雨了,自然界有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习了《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 补上课题: 要下雨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 2、同桌同学互查生字读音。 3、分段接读,纠正字音。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意 1、小白兔是怎样知道要下雨了呢? 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 2、燕子、小鱼、蚂蚁都说了什么? 分别请扮演这些角色的同学来朗读。 3、大家替他们想一想: 这时候燕子什么心情? 读读说说,例: 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2 / 20

()正忙着()! 3、小鱼、蚂蚁什么心情? 请其他的扮演者再读课文。 4、通过听读,大家讨论一下: 要下雨了,你知道什么啦? 5、小白兔知道了吗?他是什么做的?怎么说的? 齐读最后一段。 6、小白兔的想法前后一致吗?下雨前,小白兔自身有什么感觉呢? 7、请同学再分角色朗读。 8、学了这篇课文,谁能解释一下: 要下雨了,燕子为什么低飞,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 9、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现象吗? 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 1、同学们,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要晴天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去读课外书,找一找答案。 2、练习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五、实践作业 1、口头填空: ⑴要下雨了,燕子()。 3 / 20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14《要下雨了》图文讲解

知识点 一、笔画笔顺 二、会写的字及组词 直:一直直角直尺 呀:好呀是呀行呀 边:左边右边上边 呢:人呢他呢你呢 吗:好吗是吗行吗 吧:好吧是吧去吧 加:相加加法加油 ā á ǎ à ō ó ǒ ò ē é ě è ī í ǐ ì ū ú ǔ ù ǖ ǘ ǚ ǜ三、会认字及组词 腰yāo(腰身)(腰板儿)(细腰) 坡pō(山坡)(下坡)(坡度) 沉chén(沉默)(沉浮)(沉没) 伸shēn(伸手)(伸直)(伸出) 潮cháo(潮湿)(涨潮)(潮气) 湿shī(湿润)(潮湿)(湿气 空kōng(空气)(空洞)(空间) 消xiāo(消极)(消除)(消息) 息xī(气息)(信息)(讯息) 搬bān(搬家)(搬动)(搬移) 响xiǎng(响声)(响亮)(声响) 四、多音字 空kōng(天空)(空中) kòng(空白)(空格) 闷mèn(沉闷)(烦闷) mēn(闷热)(闷头苦干)五、易写错的字 直:中间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边:外部的"辶″是三笔,不要把横折折撇和捺一笔写完。 呢:右部中的“"尸”,不要写成“户 六、近义词 潮湿——湿润连忙——急忙 七、反义词 直——弯伸——缩 低——高潮湿——干燥 八、词语解释 ①阴沉沉:形容天色或脸色等阴暗。 ②潮湿: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 ③有空:有时间。 ④透气:指呼吸新鲜空气。 ⑤连忙:赶紧;急忙。 九、要下雨了。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要下雨了,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 要下雨了,蜻蜓低飞,蝴蝶躲在树叶底下。 十、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说明下雨前动物的特点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新课程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能“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正直)(对呀)(边境)(哪呢)(好吗)(走吧) (加分)(腰带)(山坡)(下沉)(伸展)(潮湿) 二、根据拼音写出偏旁。 (口)(辶)(月)(土)(氵) 三、给下面的字分类。

课文12北京亮起来了(2篇)

课文12北京亮起来了(2篇) 12 北京亮起来了(2篇)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深圳后海小学徐霜 教学目标 1.会认“幕、临”等15个生字,会写“束、单”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感受北京夜幕中“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如绚丽多彩等)。 难点 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读音。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背”、“我知道”等图标(不能自备)。 2.做一个北京夜晚华灯高照、汽车川流不息,各种各样的建筑彩灯闪烁的录像片(突出广告和天安门)。 3.如果没有录像片,北京风景片的资料,可以用书上的插图或一些图片作为课堂上的备用教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3′ ⒈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同学们,你们到过北京吗? ⒉你们到过北京哪些地方呢? ⒊这一课让我们与北京又一次相见,这次相见的时候已夜幕降临。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读全文,共同欣赏夜幕下的北京城美丽的景色。(提出要求:请大家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读不懂的词句。) ⒋同学们能提出问题,说明大家肯动脑筋。我们一起学学课文,也许你就能从书上找到答案了。 ⒈有两个学生说:到过。 ⒉把“我知道”的内容说两个,再扩展几个:动物园、中山公园。 ⒊学生自由读书并画出生字后质疑:①为什么说北京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②“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 读书认字 质疑解疑(17′) ⒈请小朋友和我们一起找一找,书上的哪个句子概括了北京城夜幕降临时的景色? ⒉你们能把第一段两句话读一遍吗?

14《再见了亲人》设计

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 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中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学会句式转换。 3、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 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重点、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课前准备: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收看抗美援朝的影片。 一、由历史背景导入。 1950年(出示图片、课题) 师:课题是《再见了,亲人》,通过预习,课文主要写到了哪些亲人呢?生:写到了大娘、小金花、大嫂师:说得对!(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师:谁说“再见了,亲人”?生:中国人民志愿军说“再见了,亲人!”打开课本,看看哪些段落写了我们的亲人呢?比较以下这些段落中哪些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呢? 二、走进课文: 1、汇报句式相同的句子。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在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 ※大嫂,请回去吧!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会中国人民的友谊? 指导读,指出是反问句。试着改陈述句。 2、抓住“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找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事情。 (1)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2)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

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3)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抓住词语:“多少、顶、冒、穿、送、唯一”理解大娘以及朝鲜人民非常关心、热爱志愿军战士,把他们当亲人。理解“雪中送炭”的含义。比喻在别人正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或帮助。这词在课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正急需粮食时,大娘为他们送去打糕。 指导有感情的读。 小结: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师:是啊!整整八年,大娘像慈爱的母亲一样,为志愿军做了许多事,关心志愿军,帮助志愿军,使志愿军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所以志愿军对大娘——我们读这句话时,就应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3、抓住“怎么就落泪了”体会小金花对志愿军亲人般的感情。 出示文字: 你趁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的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抓住词语理解:同归于尽噩耗。指导读:“跺、抽动”应读得重些、快些,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 现在志愿军要走了,小金花有没有哭?为什么? 想象:(失去了妈妈)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现在小金花哭着前来送行,那我们该对她说什么呢? 小结:为了救侦察员小金花失去了妈妈。 4、抓住“这样高的代价”来体会大嫂为志愿军做的事情。 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的血泊里…… 大嫂为了给我们挖野菜,失去了双腿。 有感情的读这段文字。

小学六年级语文优化练习 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试题及答案

12 北京亮起来了 快乐大本营 1.我会拼读,也会书写。 答案:雄伟辉煌闪烁光彩夺目 2.我是词语美容师(完成词语搭配)。 绚丽()()天()将()彩()目 ()高照()幕降临焕()一() 答案:多彩从而光夺华灯夜然新 3.我的理解。 “不夜城”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晚上,整个城市到处灯火明亮,仿佛没有夜晚的到来,如同白天。 4.对比句子,反复地读几遍,细心体会它们的不同。 5.音乐厅。 读一读,唱一唱,看谁的声音最洪亮。 歌曲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 指引我们向前进。 轻松加油站 炎黄子孙爱中华 中华民族古时又称华夏。“华”与“夏”都是美好、强盛的意思。历史上以“华夏”来称呼我们的祖国,而用“中华民族”称谓我们各个兄弟民族。如今,“中华”“中国”的称谓代替了“华夏”,成为响遍全世界的名字。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各族兄弟,自称“炎黄子孙”。你知道吗?黄帝和炎帝是远古时候两个部族的首领,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从华夏到中华、中国,我们祖国的名字是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延续。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第一站我知道了我们的祖先。 ()是部族首领,()也是一个部族首领,他们都是了不起的大英雄。 第二站我知道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我们是()民族,各族兄弟都是()子孙。我们的国家古代称(),现在叫做()或()。 第三站我知道了我们国家的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 答案: 第一站黄帝炎帝 第二站中华炎黄华夏中华中国 第三站北京 我的收藏夹 天安门前高矗(chù)着汉白玉石的华表,它浑圆挺健,上冲霄汉,美丽壮观。华表上面是承露盘,盘上蹲着名叫犼(hǒu)的兽。盘下横插两块云板。中间粗壮的石立柱上,云朵斑斓,盘绕着一条巨龙。华表历史久远,古代为指示路程做标志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4要下雨了》优质课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人教版课程一年级下册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学区虎山路小学桑婷婷 【教材解读】 《要下雨了》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全文共8个自然段,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的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本篇童话共塑造了4个童话动物形象:燕子、小鱼、蚂蚁、小白兔,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平时很喜爱的,也是孩子们乐于亲近的。 这篇课文,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着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学生通过读课文能知道的是: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预示即将下雨。可要想使学生理解这三种现象的缘由,就是个难点了,特别是学生对要下雨了的自然现象曾经经历过,但他们可能从未把这些自然现象与下雨前的征兆结合起来。这便有待于我们去帮助学生建立自然现象与天气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开拓性理解。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通过理解课文,学生在读文中 2 对话时可以把对话读正确、通顺、读出一定的语气,但在进一步体会朗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引导。例如:分角色朗读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句中重音的作用。【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 2.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教学方法】对于这篇课文的讲解,我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基本模式,首先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然后把课文分成五部分讲解,重点讲解小白兔与燕子、小鱼、蚂蚁对话三部分,这三部分采用同一方式教学,使学生易于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推荐小老师代讲,调动学生积极性,“授之以渔”。最后以谚语的形式总结下雨前的预兆,通俗易懂。结合当前时事,进行主题升华,共同为旱区祈祷,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朗读教学的处理上,我先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它们都说什么了”,学生通过亲手画一画句子,找准对话的内容,为指导分角色朗 3 读做好准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以读代讲,以读助学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下语文14 要下雨了(教案)

14要下雨了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全文共9个自然段,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课文还配有相应的插图,学生可以图文对照着读故事,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了解天气变化。 课文语言浅显,层次清晰,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三段对话的表达方式也基本相似,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语言训练。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本文人物的对话中带有“呀、呢、吧”语气词的句子,通过角色体验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在燕子和蚂蚁的对话中,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进行语言的迁移和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呀”等7个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 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 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会写“直、呀”等7个字。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朗读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天气预报播报视频)引导学生观看,然后交流生活中其他获知

天气预报的方式。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校广播站正在招聘一名小小天气预报员。下面是某天的天气情况,请你来应聘吧!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后进行点评,点评指向能否说清天气情况。 天气:晴温度:10~18℃风力:偏北风三级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要下雨了)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步感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插图)教师引说:看,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让我们快去读一读课文吧。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1)给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边读课文,边圈出文中的生字以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小组交流,力求能正确拼读每个生字。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教师深入小组,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汇报,教师重点指导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主拼读、合作读。 shēnyāopōchénchéncháoshīne 伸腰山坡阴沉沉潮湿你呢 kònɡmēnxiāoxībānxiǎnɡ 有空闷得很消息搬东西响起 ①读准字音:“沉、伸、潮、湿”是翘舌音,“沉、伸”还是前鼻音,“闷、搬”也是前鼻音;“空、响”是后鼻音,其中“空”是多音字。 ②认识多音字“空”。 空kōnɡ(天空)(空间)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 kònɡ(有空)(空闲)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生1:快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 生2:天阴沉沉的,不时响起阵阵雷声,大雨马上要来了。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含反思)

14 要下雨了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 2.观看动画。 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的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遇到的? 5.师:朗读了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白兔遇到了三个好朋友,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遇见小燕子是在第2、3自然段,遇见小鱼是在第4~6自然段,遇到蚂蚁是在第7自然段。) 6.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边读边画,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在这里,教师布置的问题也是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多种活动,识记生字 1.指名认读黑板上的生字。

部编版一年级下:课文14:要下雨了-【省一等奖】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3.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分别带拼音和不带拼音的字)师:大家的生字学得真好我们来做个摘苹果的游戏。读词语 师:大家读得真好,现在我们和这些生字都成了好朋友,可淘气的生字宝宝又蹦蹦跳跳地回到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三、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四、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文中还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生回答,师板书图片 大家看图,小白兔在山坡上干什么?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时小白兔直起身子看见了谁?燕子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燕子平时飞得很高,这时却飞得很低,真是奇怪啊)它对燕子说了什么?指名读,一起大声喊。 师:燕子是怎么回答的,孩子们用铅笔把燕子的话勾画出来。请你来读一读燕子的话。师:是呀,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燕子飞得低。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谁来当小白兔? 同桌分角色读一读。男、女生比赛读,男生来当小白兔,女生来当小燕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同步指导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同步指导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WTT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同步指导,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课文指导 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饱含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

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中,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表达思想感情的。 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应放在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材指导 一、对句子的理解 1、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课文开篇便以志愿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作者首先以恳求的语气劝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出来。“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练习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练习题| 《北京亮起来了》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这篇课文 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小编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练习题,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练习题1 1、读拼音,写出本课学过的词语。 xióng wěi yóu rú fán huá dǎ bàn ( ) ( ) ( ) ( ) gù gōng pēn quán gōu huà wáng fǔ jǐng ( ) ( ) ( ) ( ) yè mù jiàng lín jīn bì huī huáng guāng cǎi duó mù ( ) ( ) ( ) hu&agrav e;n rán yī xīn xuàn lì duō cǎi dēng guāng shǎn shuò

(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 幕( ) 奇( ) 犹( ) 焕( ) 暮( ) 夺( ) 优( ) 换( ) 3、按要求填空。 (1)补充词语。 华灯( ) ( )辉煌灯光( ) ( )闪闪 光彩( ) ( )多彩( )十色( )一新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幢幢( ) 一座座( ) 一束束( ) ( )的汽车( )的故宫( )的橱窗( )的城墙 美丽的( ) 繁华的( ) 绚丽多彩的( ) 五光十色的( ) 4、造句。 雄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繁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打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喷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金碧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要下雨了》课文

《要下雨了》课文 导读: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教科版第二册课文] 小白兔提着篮子到山坡上去割草。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

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上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他们。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往高处搬家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忽然一声雷响,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4:要下雨了-【省一等奖】优质教案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3.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分别带拼音和不带拼音的字)师:大家的生字学得真好我们来做个摘苹果的游戏。读词语 师:大家读得真好,现在我们和这些生字都成了好朋友,可淘气的生字宝宝又蹦蹦跳跳地回到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三、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四、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文中还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生回答,师板书图片 大家看图,小白兔在山坡上干什么?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时小白兔直起身子看见了谁?燕子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燕子平时飞得很高,这时却飞得很低,真是奇怪啊)它对燕子说了什么?指名读,一起大声喊。 师:燕子是怎么回答的,孩子们用铅笔把燕子的话勾画出来。请你来读一读燕子的话。师:是呀,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燕子飞得低。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谁来当小白兔? 同桌分角色读一读。男、女生比赛读,男生来当小白兔,女生来当小燕子。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课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课文 《北京亮起来了》是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这是一篇文质兼美,语言生动、词语优美,字里行间都体现出晚上首都北京的美丽的文章。小编在此整理了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课文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的雄伟轮廓。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街道上,照明灯、草坪、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 本设计力求为学生营造朗读的氛围,诱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和热情,把情感融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引

导小学生唤起自身的体验,把课内语文实践获得的知识、方法、经验迁移运用到课外语文实践中。 二、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一些生动、优美的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激发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并能学以致用。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产生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四、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卡、课堂作业等。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配乐播放北京白天的风光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欣赏的是哪里的风光吗?你们觉得北京的风光怎么样?白天的北京的确很美,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课文里有哪些动物,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初步了解夏日下雨前“燕子低飞”等一些现象。 3.能正确认读“腰”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空”在本课的读音,正确读记“山坡”等8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直”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的方法,了解“闷”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腰”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空”在本课的读音,正确读记“山坡”等8个词语。 3.正确读写“直”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课文里有哪些动物,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初步了解夏日下雨前“燕子低飞”等一些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腰”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直”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腰”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和一套“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卡。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复习,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以及多音字已学的字词。 1.副板书位置贴出字词卡:急得直哭一边参加吗呀呢吧空气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有的要求能正确书写,有的要注意它们在课文中的读音。 (二)导语: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课文《古诗二首》《荷叶圆圆》感受到了在夏日的美景和夏日的情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夏日有关的一篇课文,它们又会让我们了解到夏日的什么

部编 1下 语文 课文阅读---14 要下雨了(附答案)

动物气象员快下雨了,钻在水里的泥鳅闷得上蹿下跳。 下雨了,癞蛤蟆最好笑,爬出来把虫子吃掉。 雨停了,侦查蜂回来报告,花蕊里有水珠,采蜜还早。 天晴了,燕子飞得那么轻巧,蚂蚁出洞来把食物找。 1.短文中描写了哪些气象员?用“”画出来。 2.读短文,连一连。 快下雨了蚂蚁报告采蜜还早 下雨了泥鳅找食物 雨停了癞蛤蟆上蹿下跳 天晴了侦查蜂吃虫子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预报天气? 参考答案: 1.泥鳅癞蛤蟆侦查蜂燕子蚂蚁 2. 快下雨了蚂蚁报告采蜜还早 下雨了泥鳅找食物

雨停了癞蛤蟆上蹿下跳 天晴了侦查蜂吃虫子 3.示例:下雨前,蜻蜓低飞。 夏天的公园 夏天到了,公园里(吵闹热闹)起来了。 蔷薇架下,蜘蛛阿姨忙着结网,她一边结网一边说:“我要赶快结一张网,捕捉害虫需要它!”小蜜蜂(跑来跑去飞来飞去),她说:“我要去(采摘)花蜜,今天多多酿蜜糖!”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大雨说下就下!小蜜蜂藏在了花瓣下,蜘蛛阿姨的网也破了,她只好停在一边。 雨很快就停了,蜘蛛阿姨重新织网:“网破了没关系,结网工作要做到底!”小蜜蜂也从花瓣下飞出来了:“下大雨没关系,雨停继续采花蜜!” 很快,蜘蛛阿姨的网结好了,小蜜蜂也采满花蜜回家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夏天,(谁)在公园里采花蜜,蜘蛛阿姨在公园里(干什么)。 3.模仿写句子。 蜘蛛阿姨一边结网一边说话。 一边一边。 4.蜘蛛阿姨和小蜜蜂的事情都做完了吗?用“”画出相同的语句。 5.你喜欢蜘蛛阿姨和小蜜蜂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画去:吵闹跑来跑去摘 2.小蜜蜂结网 3.示例:妈妈打扫卫生听音乐 4.蜘蛛阿姨的网结好了,小蜜蜂也采满花蜜回家了! 5.示例:我喜欢蜘蛛阿姨和小蜜蜂,他们做事有头有尾,有恒心。

(一年级语文教案)《要下雨了》课文

《要下雨了》课文 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教科版第二册课文]

小白兔提着篮子到山坡上去割草。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上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他们。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往高处搬家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忽然一声雷响,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要下雨了》课文原文

《要下雨了》课文原文 要下雨了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要下雨了》教学分析

一、教材简说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全文共9个自然段 ,4幅标图,主要从“ 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课文虽然文字浅显,但是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教给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行为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有机地渗透身边的 自然科学知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 ,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联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天气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 ×怎么样)”说话。 3.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

一年级语文下册14.要下雨了(优质教案)

要下雨了 一、教材简说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全文共9个自然段,3 幅标图,主要从“ 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 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课文虽然文字浅显,但是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教给学 生通过观察小动物行为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 有机地渗透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 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 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 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天气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 分析问题的习惯。 2.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 话。 3. 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 4, 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难点:在朗读中理解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之情。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件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 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 下雨之前,小动物叉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 我们就来学习 《要下雨了》。 3. 板书“ 下雨了” , 引导学生发现“ 下雨了” 与“ 要下雨了” 的不同。 温塬:要下雨了,是说现在还没有下雨。下雨了,是说现在已经在下了。 温塬的陈述很清楚,语言也很简练。让我感到很欣喜。 二、充分读书,整体感知。 1, 听课文录音, 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听后简单交流你听懂了什么。 2. 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3. 分段接读, 纠正字音。 4. 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做上记号。 5. 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 小白兔、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