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童话_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擦亮童话_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擦亮童话_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擦亮童话

●江苏吴江

张学青

———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1.小学各册教材均应有童

话作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了“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确立了童话作为这一学段首选文体的地位。人教版教材低段的选文中,童话占了26.7%,可见童话特有的价值受到了重视。中高段童话的篇目渐渐趋少,整体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但3.9%的比例还是偏低了些。对于中高段孩子来说,小猫小狗之类的道德教化文章自然显得幼稚而可笑,但优秀的童话故事,往往包孕着丰富的内涵及审美价值,是值得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阅读的。即便我们成人,听《小狐狸阿权》或者《美人鱼》这样的优秀童话经典,一样会动容。童话是一种诗意栖居的方式,因而笔者以为各册教材中都应该有童话的位置。

2.童话选文应视野广阔。

人教版12册教材选入童话40篇,其中,署名的作品29篇,

这些作品大都出自知名的童话作家之手。从被选入的作品看,我国作品居多,国外的作品也安排了一定的比例,体现了编者开放的胸怀和眼光。对于童话的选择,其实东方的、西方的,古

代的、近代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都应该予以考虑。

3.部分童话说教意味太浓。

从所选文本的内容看,总体比较优秀。像《雨点》、《雪孩子》、《小蝌蚪找妈妈》、《风娃娃》等,这类作品,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但也有部分童话为说教而童话———偏重道德教化,缺乏趣味,选择的形象缺乏审美空间,甚至是生硬的拼接。比如,《两只小狮子》,一只懒狮子和一只勤狮子的塑造,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学生从小学好本领,不靠父母生活,这样的故事无法给人带来新奇感和悬念感。其实,童话里未尝不可有寓意、有教化,但必须做得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样,“如水中盐,蜜中花,性存体匿,无痕有味。”又如《从现在开始》,说的是狮王要找动物接替做“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猫头鹰、袋鼠都做得不好,小猴做得好,就成了“万兽之王”。故事里的牵强附会是显而易见的———童话故事是荒诞的,但应该建立起自身的作品逻辑,并且与现实世界对接。

4.不要拒绝幻想与荒诞。从

表现形象来看,拟人体的童话占多数,超人体童话十分缺乏,童话故事里的基本要素———幻想成分总体单薄。或者说,教材的编者对超现实、重幻想的故事怀有戒备。20世纪30年代,曾经有学者对童话进行抨击,称狗说鸭子说猪小姐狗大哥之类的说法,是蛊惑儿童。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撰文《“鸟言兽语”的读物应当打破吗?》,里面的论述相当有力:“鸟言兽语的读物与吃奶有些仿佛的。年幼的小孩子是很喜欢听鸟言兽语的故事,恐怕在那时候只有讲那些故事给他听,好像一岁的小孩子只有奶是他唯一的营养料,到了大以后,奶应当少吃而鸟言兽语的读物也应当少讲,多给他看些旁的读物。我们绝对不可以说奶是坏的东西,不能给他吃。”幻想和荒诞是童话故事的金线和银线,教材编选的童话还显得相对保守。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与文学不分家,因此,童话编入教材后,往往被用作识字写字、句式段落训练的材料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文学、审美价值。语文基础的夯实无可非议,但

当下教材中童话选文的缺陷

使童话故事化育为“我”的精神养料

JIAOXUE

教学

教学大观

JIAO XUE DA GUAN

文学教育也得从娃娃抓起。文学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的必需。童话,作为一种特别适合儿童的文学样式,理应在这方面承担起应有的功能。

小学课程标准对童话阅读的目标提得比较模糊。为了使其进一步具有“标”的功能,增强清晰度和可操作性,指导具体教学的展开,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理解,对小学阶段童话教学的目标做出这样的定位:

首先,阅读古今中外百篇优秀经典童话,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感知童话的特点,初步掌握童话的阅读策略。

其次,乐于阅读童话,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智的启迪。

再次,初步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能讲述读过的童话故事,了解童话特殊的表达形态,乐于创编童话,培植想象力。

这三个目标,第一条是基础。只有阅读了一定数量的优秀童话,才能掌握故事足够丰富的原型,才能掌握阅读的方法,对故事中的符号能默会把握。优秀作品的不断植入、碰撞儿童的心灵,其创编的灵感、想象力就能更好地萌芽。阅读中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条,强调的是童话与“我”生命的对接,“我”以生命体验唤醒童话,同时童话也以鲜活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打开“我”的心灵之窗,从而使故事化育为“我”的精神养料。

1.听与讲,最传统的也是

最伟大的。

似乎与自主学习主张有点关系,讲故事这种手段在渐渐淡出语文教学的领域。笔者以为,

在童话教学中,听与讲仍是最“伟大”的方法,其原因在于——

—从童话起源上讲,最早流传于民间的童话就是成人为儿童编的,讲给儿童听的故事。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要求故事具备“容易记忆的特征”,因而民间童话故事中开头会有公式化的“从前”,人物背景模糊,情节也在不断地反复中变化。而倾听故事,是对故事的一种整体、圆融的把握。儿童无法在题材、主题、人物、情节、语言、结构等局部去分析一个童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童话的欣赏。他们把握故事,依靠的是直觉。所谓直觉就是接触故事的第一感觉、第一想法、第一体验,它所调动的是儿童的审美直觉,是不经过头脑周密思考而获得的一种艺术感觉。

故事是伟大的,记住故事本身比记住一个干巴巴的道理更有价值。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只要让故事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形象就是大大的成功———形象的力量在于对未来的潜在理解———

形象有一种天然的“觉醒”能力,学生可以在长长的岁月里慢慢体会,而“解释”往往会削弱它的力量。因而,倾听之后能讲述,其内涵不是用“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能概括的。

指导讲述故事,也有方法。比如说,指导把握故事的结构或者作品内在的整体格式塔。在童话中,“故事———情节”模式是压倒一切的结构模式,故事由一系列事件叙述,可以满足儿童“后来呢?后来呢?”的好奇心。综合看,选入教材的童话故事大致有这样一些结构类型:

单线型结构———以主人公的行动贯穿整个故事。如《丑小

鸭》,以丑小鸭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丑小鸭走到哪里,故事就发展到哪里。

对比性结构———在对比中表现事件和人物。如《两只小狮子》中懒狮子和勤狮子的对比;《雨点》中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比;《风娃娃》中人们对风娃娃做事的前后态度的对比;《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幻想与现实的对比;还有《陶罐和铁罐》、《小柳树和小枣树》等故事,采用的都是对比性结构。

反复性结构———这是童话故事中最常见、最经典的结构。反复是相同或相近的情节在不同的地方再来一次。反复是一种强调,它使某种模式更牢固,更易于辨认。反复也使故事更为单纯,同时也是一种节奏的调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大都是反复型结构,且以3次反复为最多,如《一次比一次进步》,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里看冬瓜和茄子,去了3次;《小熊住山洞》,一年四季,小熊走进森林,一次次“舍不得砍”……当然反复也不是完全重复,每次反复都会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或者包含递进。教师在指导学生把握这种反复结构时,关注点应放在每次加入的“新元素”上。

此外,还有冰糖葫芦的结构———一条线索串起一个个事件,每个事件都是相对独立,这种结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没有。

引导学生把握这些结构,可以更好、更快地记住故事的大致情节。讲故事时,短故事可以独立讲;长故事可以接力讲。此外还应该特别注意给学生一个空间,指导有创意地讲述。比如:选择故事中的一个角色,用第

童话教学“三宝”

JIAOXUE

教学JIAO XUE DA GUAN

教学大观

一人称讲述。

2.角色朗读与表演,最经常的也是最有效的。

就童话文本而言,角色朗读或者表演应该算是最经常的教学策略。为什么是这样呢?找出背后的原因,我们也就能把这种策略运用得更到位。

其一,童话故事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件之外的,这与散文或者第一人称小说是有根本区别的。一个故事要进入心灵,需要穿越“我”。我们阅读故事,其实质是想理解世界,知道“我”是谁,“我”可

以怎么办。是阅读和故事,创造了我们内心的生活。而角色朗读与扮演这种策略,就是把“我”化进故事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二,童话题材极富儿童情趣和游戏精神。学生置身于童话的幻想里,成为其中一员,就能获得想象中的成就感、解放感、自由感。这种解放感和自由感可以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幻想精神和游戏精神,是儿童热爱角色朗读与表演的直接原因。

此外,从语文的角度看,角色朗读不但可以促使儿童更主动地理解故事,把握形象,同时又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了生动的语言训练,在表演技巧和理解角色心理的揣摩中,促进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角色朗读与表演的形式也有多种。人物较少的文本,适宜在小组里表演,这样每个人都能动起来;人物较多、对话丰富、故事性强的文本,可以排演课本剧,中高年段学生也具备了这个能力;对话少,神态、动作丰富的文本,可以用哑剧表演。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哪一种角色扮演,需要的是化境,用郑振铎先生在《儿童文学教授法》中的

话说,叫作“教师、学生与故事

化在一起”。这里以《去年的

树》为例,谈谈化境的用法。

《去年的树》里,鸟儿在树

根、门先生、小姑娘的指引下一

路追寻。每一次的追寻,都采用

了相同的结构:“鸟儿问”——

“××答”——

—“鸟儿飞”,不但使

作品拥有了一种节奏感和旋律

美,也表现了鸟儿追寻的决心与

毅力。教师可将故事的内在节奏

化为课堂的教学节奏。指名扮演

鸟儿和树根、门先生、小女孩,

鸟儿在不断地追寻中追问树的

行踪,教师旁白:她向××飞去,

又累又倦,但她的翅膀无法停

下,她的心头,一定不断地回响

着这样的声音——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

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

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这样的对答从男生与女生

的口中送出,“诺言”、“好朋友”

这两个词的丰富内涵,就深深

印在学生心里了,文本中醇厚的

文义,也在一次次角色朗读中

变成学生内心呼之欲出的情思。

3.想象与对话,最审美的

也是最深层的。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

展理论,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

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象大

于逻辑。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

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如同农事

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作为童

话这样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幻想

色彩的文体,想象力对于儿童能

否品味童话里的味道至关重要。

在童话故事里,以语言为媒介,

将童话所展示的“第二世界”变

成真实可感的形象,就是培植学

生想象力的过程。

很多一线教师在童话教学

中,也会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

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教

学《称赞》,引导学生想象小獾

做的三个板凳的粗糙和做时的

努力,体会“称赞”的必要性;

教学《从现在开始》,想象“动

物叫苦连天”的场景,想象“狗

熊练跳的本领”的无奈与痛苦,

体会猫头鹰和袋鼠行为的荒诞

性;教学《去年的树》,想象鸟

儿寻找时的“眼神”,对话时的

“眼神”,唱完歌回头时的“眼

神”……笔者以为这些教学环

“推销”童话

教学大观

JIAO XUE DA GUAN 读者热线:(010)82296691

电子信箱:shijm@edumail.com.cn

节的设计是出于对童话这种文体的整体把握。

其次是以文本为支点,构造新的想象空间,改编、创编童话故事。教学《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想象:小木偶有了人类的所有表情,又踏上了去大千世界旅行的路程。一天,他来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家,名叫“不笑国”,在“不笑国”里每个人的脸上都看不见笑容。他在“不笑国”里会有哪些遭遇呢?请你续编下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设置这样的空间:一根火柴擦燃一个愿望。如果你手中有三根火柴,每根火柴点燃以后,出现在你眼前的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仿照课文的叙述方式,写下你的“火柴童话”。

越是优秀的故事,越有发掘的空间,越能培养高级的审美情感。在中高年级的童话教学中,除必要的角色朗读与扮演外,教师更需要设计开放的话题,营造宽松自由的对话空间,通过对话,将童话故事中包孕的丰富的意味凸显出来。美国的一堂阅读课《灰姑娘》,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个案。教师用五个话题与学生一起探讨《灰姑娘》:

一、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二、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三、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四、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

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五、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这五个话题,在轻松随意间带领学生领略经典童话的魅力。“守时”、“需要朋友”、“爱自己”,这样的对话,可以帮助学生“看到没有看到的”或者“更清楚地看到所看到的”。尊重学生,让学生享受丰富的感情体验和深层阅读的愉悦。我们的童话教学中很少见到这样优秀的个案,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忌说教。说教型课堂,这是当下童话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这里一方面有教材的原因,巧妇做饭用的是糙米,要想把饭做得香甜可口,终归是有难度的。其次是教师自身的原因,不能从文学的角度把握童话,把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或者灌输知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去实施。我们需要认识到,童话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教育功能和认知功能,而是顺应天性,释放童心,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如果说有教化功能,与其说是目的,不如说是额外的奖赏。

即便是知识性很强的童话文本,我们也可以通过运用恰当的手段、方法,使之变得文学些,起码是更语文些。《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经典童话,传递了这样一些科学常识:一是壁虎遇险通过断尾自卫,断掉的尾巴可再生;二是燕子、小鱼、老牛的尾巴,各有作用。文后安排了一个拓展题:你还知道别的动物尾巴有什么用处?倘若把童话中的情境带到这个话

题中来,就能生产出童话的味道:又一只小壁虎断尾了,它会去跟哪些动物借尾巴,动物们会怎么回答它呢?

二忌求实。在童话中,没有任何一个主人公会对鸟能言、兽能语表示惊奇,因为童话的特殊语境已经许诺了这一切。在童话的语境中,真实不再是正常逻辑上的真实,而是心理上的真实,情感上的真实。在童话中,水晶鞋是真实的,巨人的花园里只有冬天是真实的,沉睡一百年的玫瑰公主醒来后依然像从前那样年轻貌美也是真实的。倘若在教学中津津乐道于细究故事情节的逻辑真实,就是对故事的损伤———

破坏了童话特有的叙事风格所带来的魅力。

《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曾做过一期童话专题,备课室里呈现了一组(12篇)关于童话解读与教学的文章,但有些地方,以笔者对童话的理解,觉得是不当的。如李怀源老师在进行四年级(上)童话单元教学设计中,安排以填表的形式呈现每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应该说,童话这种文体,与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尽量将作品的外部时空虚化、淡化,使作品最大限度地失去具体性和确定性,即便像《皇帝的新装》这样现实性很强的童话,作者也尽量抽去时间和地点,使人无法在历史的坐标系中确定相应的位置,于是有了“从前”、“在大森林里”这样的时空概念。倘若大环境已确定,作者也会想法虚化、淡化甚至切断大环境与小环境的联系,创造出自己的时空。因此,教学中,一一坐实的做法不合乎童话的文体特征。

无独有偶。一位青年教师

童话教学“三忌”

JIAOXUE

教学JIAO XUE DA GUAN

教学大观

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不断追问学生:小女孩擦亮火柴以后,真的看到了那暖和的烤炉、喷香的烤鹅和慈爱的奶奶吗?其实追究真假是个很傻的问题。对于这个童话故事来说,擦亮火柴,火柴带来光明与温暖,和梦境、幻境中是如此合拍!美妙的幻象——

—其实,幻象也是根植于现实的土壤,女孩所能看到的就是她心中渴望的。聪明的老师完全可以也让学生擦亮自己的“火柴”,而非追问是真看到了还是假看到。因此,追问童话的真假,是让人痛心的问题。梅子涵老师说,所有的孩子都不相信幽灵或者精灵,那真是可怕的——

—这足以说明,儿童想象世界的贫瘠和荒凉。

三忌拔高或越界。童话中大量采用了夸张、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得故事的内涵与意蕴深厚。越是优秀的作品,解读的空间越大。但是在小学的童话教学中,要注意适度,深入浅出。有学者从孙悟空的金箍棒上解读出了男性的性器官,有学者从灰姑娘中解读出了女性意识等等,这种学术的深度,童心恐怕是无力承受的。

其次,童话中的角色,大都是扁平化的。丑得异样,俊得出奇是常有的事。在创作这些童话故事的时候,作者有意识地简化事物,只将某方面特征突出而将其他特征忽略了。比如,现实生活中,狼的特征是多面的,作为一种肉食型猛兽,它凶残、狡猾,是各种小动物的天敌,但它有没有温情的时候呢?当然有。但童话故事中的狼和现实生活中的狼,不是一回事。在童话里,狼的多重特性往往被删除,只留下一个特性:凶残。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恶的符号。因此,

童话故事的解读,必须符合作

者所设定的故事逻辑,而不能越

界阅读,否则,作者“死了”,故

事也“死了”。

阅读百篇优秀经典童话,

这个目标仅仅靠课内、靠教材

完成,是有困难的。一是教材受

篇幅的限制,长篇的优秀童话

无法进入;即便进入,也常常

是缩略版、改编版。二是课堂教

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

阅读需要依靠课外去完成。因

而,需要教师通过不同路径,

把一本本好书带到孩子的面前,

让他们产生阅读的兴趣。伏尔

泰、康德、本雅明、博尔赫斯、

卡尔维诺、纳博科夫,这些第

一流的阅读者是怎么造就的呢?

他们不太谈阅读方法,而是乐

意告诉我们一本一本书,津津

乐道它们的好处。对此,我们

可以效仿,当然,前提是教师

必须有开阔的眼界。浙江师范

大学的韦苇老师在这方面做出

了积极探索,将世界童话的发

展史,分列为一些重要的时期,

并且以代表作品或作家为各个

时期命名。这里简单罗列一下,

作为我们阅读优秀童话的地图:

史前时期:童话发生于民

间,代表作:牧格发的《卡里

莱和笛木乃》、《列那狐故事》。

贝洛时期:童话从民间走

向文坛,代表作《达·芬奇的寓

言故事》、贝洛的《鹅妈妈的故

事集》、班扬的《天路历程》与

斯威夫特的《大人国与小人国》。

格林时期:童话开始被确

认,代表作:拉斯培、毕尔格

的《吹牛大王历险记》、格林兄

弟童话、夏米索的《失去影子

的人》、豪夫的童话。

安徒生时期:童话的现代

自觉,代表作:《安徒生童话》。

爱丽丝时期:童话在探求

新路,代表作:卡洛儿的《爱

丽丝漫游奇境》、塞居尔夫人的

《一只驴子的回忆》。

匹诺曹时期:童话走向平

民,代表作:科洛狄的《木偶奇

遇记》,王尔德的童话。

彼得·潘时期:童话崛起为

文学体式,代表作:巴里的《彼

得·潘》、葛兰姆的《柳林风声》、

洛夫廷的《杜立德医生》系列。

温尼·普时期:童话在游乐

儿童,代表作:米尔恩的《小熊

温尼·普》、特莱弗丝的《玛丽·

包萍丝阿姨》、埃梅的童话、萨

尔登的《小鹿班比》、恰佩克的

童话、小川未明的童话。

林格伦时期:童话的多元发

展,林格伦的作品被认可,同

时需要关注西方、前苏联、日本

的优秀童话。

在中国,童话的写作起步比

较晚,但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

童话作家,如张天翼、叶圣陶、

严文井、金近、陈伯吹、任溶溶、

包蕾、孙幼军、叶君健、郭风、

鲁兵、金波、郑渊洁、周锐、冰

波、葛冰、张秋生、汤素兰、稽

鸿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值得关

注与期待。

我们总是把美好的事物、

美好的情境说成“像童话一样”,

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童话

的纯真、诗意和美好,需要我们

去擦亮。擦亮了它们,我们会像

《极地特快》里的男孩一样,意

外得到一个无比悦耳的银铃,

那美妙的响声就会伴随一生。

(责任编辑施久铭)开窗放入大江来——

关注世界童话史中的优秀

童话

JIAOXUE教学

教学大观

JIAO XUE DA GUAN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 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这些童话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反映社会生活,传递人生经验、进行道德训练、幻想未知世界和宣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二是以幻想、夸张和拟人等手法来设计情节,刻画人物;三是故事曲折、语言浅显,富有趣味性,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夸张、拟人和想象等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教学中,指导阅读童话,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楚课文属于那种类型的童话,这有助于记忆故事、理解内容、启迪想象: 1、人物童话,就是以普通的人物作为主人公的童话。 2、知识童话(也叫科学童话),就是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未来世界的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 3.拟人化童话,就是将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语言,成为童话中的“人物”。 4.超人化童话,就是把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 一、童话教学的意义 (一)童话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与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童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俄国小说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考的答案,不由自主会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 (三)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教材中童话的特征。 (一)幻想和现实的结合 (二)拟人和夸张的运用 童话通过幻想把动植物和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会说话会思想会行动。一方面,这些主人公具有人的某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它自身的内在特性。例如《小猫钓鱼》,小猫天真活泼,顽皮好动,做事不专心的性格,和绝大多数儿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本文从课程、教师、学生三个角度阐述了童话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对我国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和国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做了比较与思考。总结了几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标签:童话;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童话是一种美妙、神奇、幻想的虚构故事,它借助奇特的想像摆脱时空的束缚,将平凡的真实世界幻化为美丽的、超现实的境界,为儿童带来无限的惊喜和愉悦,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童话对于儿童的心灵发展非常重要,它的魅力不仅在于丰富的心理意义,而且来自它的文学特性。童话作为儿童精神生命中主要的文学样式,对儿童想象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升华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中外小学童话教学比较及思考 首先是课程目标层面上,我国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对童话有所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增加了童话选文,可从数量远不及韩国的多,另我国的课程目标虽然提及童话的阅读,但不如韩国叙述得具体,比较起来,韩国有关童话的课程目标更具体,操作性强,对童话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其次,教材中童话作品的选择方面,韩国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加大童话选文的数量,小学阶段有145篇,这与我国的43篇童话较大差别,当然产生这种差别,除了对童话作品重视程度的不同,还和各国的语言和文学特点有关。我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状况,改变一些形式,适度增加童话选文,如既有把整个童话作品收入到教材中,又可把篇幅长的童话故事的片断收入教材中,不告诉学生故事的结局,而是设置了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设想出一个故事的结局,做法是自己说出来,或是写出来。这是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说和写的能力的好方法。童话选文除了篇数的多少,还有就是篇幅的长短问题,从日本教材中《信》的例子可以看出,他们选的童话作品字数远远多于我们,甚至我国小学高年级也没有这么长的选文。这是由于我国的童话多放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认字有困难,不易学习太长的课文,我们也可以适当增加高年级的童话选文,打破固有的两课时学一篇课文的教学安排,这样就能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读一些优秀的、原创的童话作品,让学生尽早进入社会化阅读阶段。 最后,是关于教师对于童话文本的认识与处理,“即使是最好的课本也不能代替教师,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好课本,而是以课本为工具去教会学生。”我们在教学时,特别是在教名家精品时,总是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总是怕把握不住文本的“原意”,总是怕把握不住作者写作的初衷,总是怕读“经典”。因为我们总是觉得经典只能有一种解读。因此,在教《灰姑娘》这样家喻户晓、享誉世界的经典童话时,我们首先是翻阅“教学参考”等书籍,寻找或出自于专家或流传于民间的己成定论的主流解读,然后把这些解读“搬运”给学生。因此,这么多年来,这

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发表时间:2019-05-09T11:53:30.42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9年6期作者:赵旭静[导读]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之一,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引人入胜,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文学载体。 赵旭静(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八小学浙江乐清 325600) 摘要: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之一,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引人入胜,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文学载体。教师作为成年人,在进行童话教学时,通常会加入个人的情感色彩,或是替代儿童思考,或是缩小了其想象与思考空间,儿童表达机会减少。这些都是在童话教学中容易犯的教学错误,也是笔者于本文所重点反思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反思;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6-200-01 前言 童话教学非常重要,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来叙述故事、生活场景等,与儿童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保持一致。童话也是儿童最喜欢阅读的载体之一,语文教材中童话所占比重也比较大,其中的稀奇幻想符合儿童的想象。阅读童话是一种能力,学习童话更需要技巧。童话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听、说、读、写的习惯。童话教学更能将学生引入社会,体会“真善美”;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增长知识;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审美情感。反思童话教学现状,仍有几点需要改善,且任重道远。 一、反思童话过度修改,应加入童话原文教学 童话故事的主旨,大多是弘扬真善美,表达主人公机智、勇敢、顽强、善良等优秀品质,它在语文教材中,除了文学教育的意义之外,还须承担德育的责任。这就使得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内容,往往过于说教,刻意强调道德教育,却也扭曲了童话的本质。孩子们阅读很累,教师教学也缺少灵活性。其实教材中的童话往往是从童话故事中截取的,因为童话原文比较长,而教材内容受限于版面篇幅的限制,所以不得不进行改写。但是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主观的情感色彩,甚至改变了原文的主旨。因此在童话教学时,应当加入原文的指导教学,这也是出自对童话原著作者的尊重。教师可以筛选部分比较有趣、内容意义较为深刻的童话原文,向学生推荐。在课下或者是语文阅读课时,自主进行阅读。在没有其他人干扰的情况下,儿童可以慢慢进入作者打造的童话世界,感受新奇和趣味,也通过自主思考去理解童话世界,理解每个故事结局所背后的涵义。更能尽情享受作者的想象力,也激发自己的趣味联想,体现童话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反思童话分数化教学,应注重童话人文性、工具性 上学便要考试,便要用分数来衡量学习的好坏,学习能力的高低。虽然是最简单、公平的方法,但是在教学中,也需要综合考虑,或者是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就以分数为标准,这样只会让教学变得更加单调和功利,例如童话教学。目前,童话教学也存在重视分数的情况,如果不是考试内容,教师往往就不讲解,或是教学中直接给出考试重点,讲授方法单一、古板,学生从童话教学中无法获得乐趣。这就违背了童话教学本身的“天马行空”,更无法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纠正分数化教学的方式,关注童话的人文性。在教师潜移默化的人文教学中,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提升,也能更加自如地应对考试题目;从长远来看,更有助于其阅读习惯和爱好的养成,提高“情商”。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要将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来引导学生使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在童话教学中的有机统一,从现实生活的教学角度出发,联系生活,乐享童话。 三、反思童话教学形式单一,应优化教学方法 在实际童话教学中,教师容易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教”,忽视了学生们的主体能动性,使其存在训练过度、主体缺失的教学现象。教师本身的童话知识不完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不知道讲述的重点是什么,导致对童话原文阐述不够充分。教师在教学方面,应当创新童话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开始课堂前,准备瓶子、石头、海绵、沙粒等,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演示和体验小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同时也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尝试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喝到水等等。通过这样实际的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想象力,理解童话传递的真正内涵。 四、反思童话教学主体错误,应提高学生地位 小学阶段,学生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故事更是简短生动、有趣味。学生可以在童话世界里和小狗、小猫对话,可以和小鸟、青蛙共舞,富有奇幻色彩。但现阶段,学生对童话的感受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是教学主体错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往往得到的是学生的被动学习。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童话,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用学生的眼光来理解童话故事,将好奇真正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利用童话打开学生的世界,爱上文学。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展示童话人文性和工具性来提高童话学习效率,更增加童话原文内容,丰富童话内涵。 参考文献 [1]林琼. 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 文理导航旬刊, 2017(4). [2]范琦, 吕继美. 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 中华少年, 2017. [3]尚荣. 关于小学语文课本中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J]. 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4(22):94-94.

樟井小学小课题研究方案《在创编童话故事指导中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策略研究》剖析

小课题研究方案 《在创编童话故事指导中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策略研究》 单位:晋江市罗山街道樟井小学 课题负责人王恭连 年12月9日 2013

1 在创编童话故事指导中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策略研究 樟井小学:王恭连 本次小课题的申报源于去年申报晋江市教研科研十二五课题下积极 整合再次申报。在学校近三年来积极践行“童话引领快乐习作”的校本教研的基础及积极尝试新课程实施的现实背景下产生本次小课题,小课题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一、小课题概念的界定 童话的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在课堂上的一次审美历程。在小学中高年级创编童话故事指导中促进学生习作水平就是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学习童话时创设童话般的教学情景,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恰当的指导、督促、评价、激励等手段,激发学生多读、多讲、多写、多演童话故事的兴趣,在自主式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培养习惯,陶冶情趣,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上好童话阅读教学课对学生有很大的意义和帮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随着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童话以其独特的价值大量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但当今的童话阅读教学偏重道德教育、知识灌输,忽视学生幻想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忽视童话文本的特点,忽视对童话的情趣、情感体验,影响了童话教学的阅读效率。 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创编童话故事指导中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研究, 2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1、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最核心的有三点:第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要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第三,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构建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童话具有教育、认知、审美功能,对孩子影响更多的是情感的,也是潜移默化的,也许在很久以后突然感悟到。因此,童话教学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有利于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想象是童话最重要的特征。童话是想象,不光要有具体形象想象,还要有逻辑思维想象。童话教学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是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童话的语言简洁、生动,讲究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琅琅上口,便于讲述,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童话有夸张的情节,体现了返朴归真、稚拙真挚的境界,充满了游戏精神。孩子们喜欢,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通过自主地读、讲、写、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

擦亮童话_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擦亮童话 ●江苏吴江 张学青 ———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1.小学各册教材均应有童 话作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了“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确立了童话作为这一学段首选文体的地位。人教版教材低段的选文中,童话占了26.7%,可见童话特有的价值受到了重视。中高段童话的篇目渐渐趋少,整体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但3.9%的比例还是偏低了些。对于中高段孩子来说,小猫小狗之类的道德教化文章自然显得幼稚而可笑,但优秀的童话故事,往往包孕着丰富的内涵及审美价值,是值得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阅读的。即便我们成人,听《小狐狸阿权》或者《美人鱼》这样的优秀童话经典,一样会动容。童话是一种诗意栖居的方式,因而笔者以为各册教材中都应该有童话的位置。 2.童话选文应视野广阔。 人教版12册教材选入童话40篇,其中,署名的作品29篇, 这些作品大都出自知名的童话作家之手。从被选入的作品看,我国作品居多,国外的作品也安排了一定的比例,体现了编者开放的胸怀和眼光。对于童话的选择,其实东方的、西方的,古 代的、近代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都应该予以考虑。 3.部分童话说教意味太浓。 从所选文本的内容看,总体比较优秀。像《雨点》、《雪孩子》、《小蝌蚪找妈妈》、《风娃娃》等,这类作品,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但也有部分童话为说教而童话———偏重道德教化,缺乏趣味,选择的形象缺乏审美空间,甚至是生硬的拼接。比如,《两只小狮子》,一只懒狮子和一只勤狮子的塑造,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学生从小学好本领,不靠父母生活,这样的故事无法给人带来新奇感和悬念感。其实,童话里未尝不可有寓意、有教化,但必须做得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样,“如水中盐,蜜中花,性存体匿,无痕有味。”又如《从现在开始》,说的是狮王要找动物接替做“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猫头鹰、袋鼠都做得不好,小猴做得好,就成了“万兽之王”。故事里的牵强附会是显而易见的———童话故事是荒诞的,但应该建立起自身的作品逻辑,并且与现实世界对接。 4.不要拒绝幻想与荒诞。从 表现形象来看,拟人体的童话占多数,超人体童话十分缺乏,童话故事里的基本要素———幻想成分总体单薄。或者说,教材的编者对超现实、重幻想的故事怀有戒备。20世纪30年代,曾经有学者对童话进行抨击,称狗说鸭子说猪小姐狗大哥之类的说法,是蛊惑儿童。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撰文《“鸟言兽语”的读物应当打破吗?》,里面的论述相当有力:“鸟言兽语的读物与吃奶有些仿佛的。年幼的小孩子是很喜欢听鸟言兽语的故事,恐怕在那时候只有讲那些故事给他听,好像一岁的小孩子只有奶是他唯一的营养料,到了大以后,奶应当少吃而鸟言兽语的读物也应当少讲,多给他看些旁的读物。我们绝对不可以说奶是坏的东西,不能给他吃。”幻想和荒诞是童话故事的金线和银线,教材编选的童话还显得相对保守。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与文学不分家,因此,童话编入教材后,往往被用作识字写字、句式段落训练的材料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文学、审美价值。语文基础的夯实无可非议,但 当下教材中童话选文的缺陷 使童话故事化育为“我”的精神养料 JIAOXUE 教学 教学大观 JIAO XUE DA GUAN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完整地编写一个童话故事,童话要符合现实生活,并有一定寓意。 2.能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恰当地给习作起个名字。 3.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从编拟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编写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难点:通过童话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给人以启迪。 课前准备: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爱听童话,爱看童话。童话是通过大胆而又合理的幻想来编写的新奇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心里一定装着许多的童话故事,什么“白雪公主”、“灰姑娘”啦;什么“狐狸和乌鸦”,“丑小鸭”啦;什么“皇帝的新装”都是那样离奇有趣。为了帮助同学们也练就一双想象的翅膀,在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里飞翔,让我们也一起来试着编童话,看谁编的童话离奇有趣。 2、忆说故事,领悟写法 引导忆说故事 同学们读过不少童话故事。你最喜欢那些童话故事?在这些童话中,哪些事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故事为什么会这么生动有趣、吸引人?在小组里交流。 汇报交流,总结写法 各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点拨,达成共识 投影出示: 编写童话故事的基本规律: 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 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有趣。 童话里的事物都有象征意义。 故事有一定的顺序。 3、自选材料,确定内容 (1)写童话,可写的东西很多,大到自然万物,小到身边一事一物,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事物,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用童话的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 (2)想一想,自己准备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或给人什么启发。 (3)把想好的故事互相说一说,交流评议。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补充、修改 4 、拟定题目,列出提纲 根据交流,拟订自己的作文题目,并自己编写习作提纲。 5、依据提纲,完成初稿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奇妙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完成初稿,想怎么想就怎么写。

儿童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研究

儿童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10-10T09:37:16.763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6期作者:郭小苑 [导读] 因此,通过儿童的视角,将童话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能够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云海学校518000 摘要:童话是我国现代流行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由于童话具有着内容丰富新奇、创作思维宽广等特点,非常受儿童欢迎和喜爱。而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普遍年龄较小,仍属于儿童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童话教学,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新都提供极为有效的途径。因此,通过儿童的视角,将童话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能够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儿童视角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仍然属于儿童年龄范畴之内,因此,对于儿童学习的研究也同样适用于小学生学习阶段。童话故事是国内外儿童都非常喜爱和青睐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以其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乐趣性、幻想性、新颖性以及教育性,在儿童成长和教育阶段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重视这种文学教育体裁,并通过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使童话故事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并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分析 1.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 由于在目前的小学教学当中,很多小学语文老师还没有充分重视起童话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课教学计划和备课中,并没有将童话体裁课文与其他语文课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和研究,从而使得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体裁并没有发挥其自身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对更深刻的思想内涵的传递。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对于童话这种体裁本身还是持有积极的认可的,认为童话是对儿童业余生活的一种娱乐途径,同时也能够给小学生带来快乐感和趣味性,但是对于将童话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则有持有着一定的怀疑性,认为童话的教学意义并不突出,因此将其单独分类进行教学准备和计划并不十分恰当。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由于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并没有将童话教学与其他内容的教学方法相区分。在语文课堂中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童话体裁的课文内容也同样按照普通文章教学那样进行知识讲解和分析,从而无法使小学生感受到童话带来的欢乐。在这种情况下,童话教学内容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使其同普通语文课文没有任何差别,也无法起到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由于将童话内容进行固定模式的教学讲解,也无法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锻炼。而由于将童话教学采用普通的课文讲解方式进行,使学生仅仅是把童话内容当做简单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无法发挥童话故事中的内涵对小学生思想与道德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3.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低年级学生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比较多地考虑了学生的年龄,因此,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童话体裁文章比重较大,但是到了之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体裁课文大量(逐渐)减少,这种情况导致之后年级语文老师和学生都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即对于中高年级学生,童话体裁文章已经没有更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了。在这种心理暗示之下,老师和学生都忽视了童话故事学习的进行,也不再进行童话内容的研究,从而导致童话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无法再发挥其特有的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拓展等积极作用。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也是儿童,他们仍然具有着儿童对于新奇故事内容的喜爱等特点,因此,这种降低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内容的情况极大地阻碍了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学生内心的需求,无法实现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 4.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由于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仍然没有重视素质教育的实践,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没有对童话教学效果的评价包含其中,这也导致一部分语文老师仍以传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作为语文评价的唯一标准,而且只重视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从而使对童话教学方法的评价方式不够公平和合理。由于童话教学的核心目的并不是进行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并拓展想象空间,因此,对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无法真正对童话教学结果进行科学评价。 二、增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效果的途径 1.转变小学语文老师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教学阶段,小学语文老师不但承担着对学生知识内容的传递,同时也肩负着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兼具着对学生思想道德和审美情操、文化底蕴的指导责任,而仅仅通过单纯的语文知识内容教学,无法达到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当中,语文老师要重视童话教学的作用,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充分发挥童话故事内容的教学作用与意义。 2.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童话故事的情感。在进行童话教学时,老师需要营造一个能够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内容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的环境和氛围。而朗读这种学习方式,不但能够将童话内容进行有声的传递,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童话故事的学习中。在进行故事朗读时,学生通过对不同故事角色对话情绪的模仿,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童话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趣味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喜爱。 (2)通过发挥想象力走进童话故事的世界。童话故事能够为小学生创造出一个新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可以无限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故事的创作。因此,在进行语文童话故事学习时,老师不要局限于传统的认知水平和既定的故事情节,要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在童话世界中自由翱翔。 (3)运用表演来使学生体验童话的乐趣和内涵。由于很多童话故事都会使用拟人、比喻等形象的语言表达手法进行故事创作,而故事内容往往十分得生动活泼,具有着极大的演绎价值。因此,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童话故事的这一特点,在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童话故事演绎。为更好地进行演绎,学生都会在课前充分对童话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和背诵等,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知识的掌握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童话课程理论、童话教学理论、儿童童话学习心理发展理论、童话的价值理论为理论依据,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对大量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的两条对策,对于改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一、童话教学 (一)童话概念概述 纵观童话理论及相关研究,“童话”的定义尚未明确统一,各有说辞。由此可见,以简约化的定义来呈现童话这样的文学样式,是十分不易的。综合各家之言论,本研究从多版本的定义中概括出童话的基本特质。 第一,童话属于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第二,童话是虚幻的故事,是在现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但是童话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愿望,却是人类真实的情感和愿望。它能引导读者在虚幻的世界里,释放现实生活中郁积的喜怒爱恨,并且找到心灵困境的出路,塑造高贵的内心。 第三,童话展现奇异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主要表现手段为夸张、拟人、象征。艺术形态突出表现为幻想。童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合理的幻想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是真实生活的投影。 第四,童话所展示的是儿童独特的价值观,展现的是儿童普遍的精神世界,而非成人的。童话的幻想是以儿童意志为主的幻想,而非成人意志为主的幻想。其思想内核都最大限度地接近儿童,从儿童的原始欲求出发解放和发展儿童。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 通俗的说,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塑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学期) 教学目标 完整地编写一个童话故事,童话要符合现实生活,并有一定寓意。 能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恰当地给习作起个名字。 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编拟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编写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难点:通过童话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给人以启迪。 课前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 1、 启发谈话,2、 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爱听童话,爱看童话。童话是通过大胆而又合理的幻想来编写的新奇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心里一定装着许多的童话故事,什么“白雪公主”、“灰姑娘”啦;什么“狐狸和乌鸦”,“丑

小鸭”啦;什么“皇帝的新装”都是那样离奇有趣。为了帮助同学们也练就一双想象的翅膀,在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里飞翔,让我们也一起来试着编童话,看谁编的童话离奇有趣。 3、 忆说故事,4、 领悟写法 引导忆说故事 同学们读过不少童话故事。你最喜欢那些童话故事?在这些童话中,哪些事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故事为什么会这么生动有趣、吸引人?在小组里交流。 汇报交流,总结写法 各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点拨,达成共识 投影出示: 编写童话故事的基本规律: 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 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有趣。 童话里的事物都有象征意义。 故事有一定的顺序。 5、 大胆想象 列出提纲 1、 回忆故事,2、 启发想象

再读本单元童话 《母亲的眼泪》、《卖火柴的小女孩》,回忆《群鸟学艺》《青蛙的苦恼》等,想一想文章都讲了什么事?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 自选材料,4、 确定内容 (1)写童话,可写的东西很多,大到自然万物,小到身边一事一物,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事物,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用童话的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 (2) 想一想,自己准备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或给人什么启发。 (3)把想好的故事互相说一说,交流评议。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补充、修改 5、 拟定题目,6、 列出提纲 根据交流,拟订自己的作文题目,并自己编写习作提纲。 6、 依据提纲,7、 完成初稿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奇妙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完成初稿,想怎么想就怎么写。 8、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27T12:23:15.217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5期作者:李小平[导读] 童话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他的心里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他整个成长过程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甘肃省陇西县西铝学校748111 摘要:童话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他的心里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他整个成长过程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童话中的用语风趣幽默、简单易懂,小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轻松舒适。同时童话语句简单,多用单短句,运用修辞手法众多,有比喻、拟人、夸张等等,所以童话非常适合当做小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范例。 关键词:童话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童话故事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到目前为止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也许有一些零星的童话教学理论,但至今为止仍没有形成童话教学的系统专著。这种现象既为我们研究童话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深深地限制了童话教学的高速发展。据笔者调查,发现我们现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童话教学有了较为成熟的探索和研究,可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童话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就比较欠缺。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童话教学方面的综合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提升总体的教学质量,就要求小学教师多做探索,深入研究童话教学理论,使童话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童话在低年级出现比较多,在中高年级出现极少。打开小学语文课本可以发现,童话在低年级出现比较多,在中高年级出现极少,甚至有的高年级语文书中就没有童话故事。形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两个:(1)不能从学生的角度来编写教材。(2)忽视了童话故事对高年级小学生所起到的文学价值。教材编写者认为高年级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会变弱,童话故事教学就应该相应减少,这种想法完全忽视了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学价值。然而,只有在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才能分析童话中人物特点、故事结构,才能体会童话的语言特点。 2.课本中对原著童话故事修改过于严重。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择的童话故事,被我们的编者进行了修改加工,改变了原著童话故事的原汁原貌,有的偏离了原著的主旨。原著童话故事篇幅往往都比较长,有的甚至能达到上万字,而我们都知道,小学课本中的文章因为版面必须要有篇幅限制,不能过大,所以编者就对原著童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经过删减的童话最终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但是它已经和原创童话有了巨大的差别。 3.入选课本的童话故事有着太过严重的道德说教。童话故事在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时,就被赋予了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在童话故事教学的最后主旨大都是赞扬主人公善良、勇敢、守信、博爱、宽厚等性格品德,即使在原有的童话故事中没有这些主旨品德,编者也要把这些主旨品德强加到童话故事中,这种情况导致的最后结局就是让小学生在情感的发展上只是停留在道德层面上,却不能有机会去体会不一样的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童话故事的教学演变成了道德品质的传声筒,让学生的情感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1.对小学高年级要增加童话故事的选文量。虽然说在小学低年级课本中选入了大批的童话故事,但是高年级课本中却十分少见童话故事的身影,甚至在小学六年级就一篇童话也没有。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童话知识,甚至影响了小学生正常的能力技能的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增加小学高年级童话故事的选文量。据笔者调查,小学低年级平均每学年有15篇的童话入选小学语文课本,那么小学高年级每学年就至少要有8篇左右的童话入选教材,这样在总体上能保证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故事的数量,同时能够使小学高年级学生接触到更为优秀经典的童话故事,获得更好的童话文学熏陶。 2.保证原著童话的原汁原味,减少对原著童话内容的过重修改。大家知道童话文学自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有它自己的闪光点,每一篇原著童话都有它本身所特有的文学魅力和写作特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但是在童话编入教材时为了适应教学而做了或多或少的修改,有的童话因为改动太多而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小学生很难从这些加工过的童话中感受到它特有的魅力。笔者建议对原著童话在适应教学、保证篇幅的基础上,尽量不要在用词、语句、结构、人物塑造方面做过大的改动,不要改变童话的主旨内容和寓意,对于那些字数过多、篇幅过长的经典童话,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方法让它编入我们的教材中。 3.选取适合小学生年龄的童话,增强童话在选读课文中所占比重。目前在小学课文中有一些童话课文与小学生的年龄不太相符,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对童话故事课文要进行甄选。必须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并且对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加以区别,对于低年级要多选取简单易懂的原著童话,而对高年级学生要选取篇幅较长,比较经典的原著童话,甚至可以选取一些童话诗和童话剧,这样更利于学生成长。有些篇幅过于长而比较经典的童话可以编入选读课本,增强童话在选读课文中所占比重,以供小学生在闲暇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何夏寿童话式主题校园:让学校文化走进儿童心灵[J].中小学管理,2007,(7)。 [2]何夏寿童话化德育:增强小学德育趣味性[J].中小学管理,2004,(2)。 [3]朱云娣学生心中的童话世界——拼音教学点滴谈[J].小学语文教学,2001,(2)。

童话教学

童话教学,润泽心灵的快乐 ___小学生学习童话后的乐趣培养 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总能把孩子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孩子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童话课文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儿童,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伙伴。组织好童话教学是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那么如何根据低年级的儿童特点进行童话教学?教师要以儿童的视角整体解读童话,充分体味童话的“想象味”,理性分析童话的“教育味”,适时把握童话的“生活味”。通过抓导入,促想象;抓语言,细品读;抓情景,促体验教出童话的语文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童真,呵护童心,留住童趣,引领孩子们入文本,出文本,超文本。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幻想,采取拟人的方法写出来的作品。童话课文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儿童,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伙伴。在小学语文教材的低中年段中有许多精彩的童话,适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对于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都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年龄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用想象和幻想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据统计,人教版教材低段童话占了26.7%,中高段童话占3.9%。组织好童话教学是提高中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由于儿童的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在童话教学中应该主动积极地调整阅读经验,调动起富于童趣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思维力,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要以儿童的视角透析童话,充分诠释童话的意蕴。 一、童话文本的解读思维 童话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幻想与想象而创作出来的奇异故事。作为儿童文学的其中一种文体,童话有着切合儿童年龄特征,通俗易懂和具有情趣性的特点。童话教学要真正让孩子入情入境,就必须做到以孩子的视角解读童话,让童话与孩子的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神奇的种子。

《童话故事》群文阅读教案

第二组“童年”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本组教材以“童年”为专题,安排了三首古诗词:《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向我们描写了古代儿童的生活画面,课文:《冬阳.童年. 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童年的发现》,写的是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当代儿童的丰富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在同步阅读中安排了以下课文:《第一次骑大象》《纯真的心》。每一篇课文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纯真的美丽的故事,这些都是令人留恋和难忘的。 在阅读这些文章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这组课文后,组织学生围绕“童年趣事”这个专题进行习作训练,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书本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 【设计理念】主题: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情景:以“知识树”为线索,分享交流阅读成果,努力实现学生在阅读中主动体验,感悟,达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空的全面开放。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

《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 人教版《同步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第一次骑大象》《纯真的心》 【教学重点】 1. 丰富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感受童年时光的珍贵。 2. 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奠定学生有效同步习作的基础。 3. 同步习作《童年趣事》。 【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同步阅读教材 3. 阅读浏览表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片刻,孩子们,童年正如这美妙的旋律,在我们每个人儿时的记忆中欢快地流淌着。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块糖果,一个玩具,一次发现,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无限的快乐与追求。 孩子们,我们在四年级第二单元中,一起学习了四篇课文,它们是一一(学 生齐读文章题目)这四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童年的纯真故事,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童年,一起来品味童年的滋味。 今天,我们就用画知识树的方法来感悟童年。(出示课件)这是我们刚种下的一棵小树苗,相信通过我们努力,这棵知识树一定会开花结果,长势喜人! 二、主题回顾

童话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构想修订稿

童话课文教学的有效策 略研究构想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童话课文怎么教(下) ——童话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构想 ◎杭州市天长小学施民贵 台湾美女歌手张韶涵一曲甜美的《隐形的翅膀》,因其通俗易懂,传唱大江南北。歌词健康,积极向上,又被当作励志歌曲。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曾经在一次晚会上带领全体北大学子同唱《隐形的翅膀》。生活需要人人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没有童话的生活真的无法想像。 一、研究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意义 (一)“童话教学策略”研究的社会背景 人教版《语文》童话(神话)课文分布表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想像世界(安徒生童话/神话、寓言等)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载体,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社会需求。纵观人教版童话(神话)课文分布表,可见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另一方面,根据江苏张学青的研究统计,人教版教材低段童话占了26.7%,中高段童话占3.9%。尽管对童话界定略有差异(包括泛童话化),但是仍然发现“当下教材中童话选文的缺陷”:一是各册教材分布不均,二是选文视野不够开阔,三是部分说教意味太浓(如《两只小狮子》《从现在开始》等),四是幻想成分总体单薄。“选文”问题这里另当别论。 (二)“童话教学策略”研究的现实意义

1、儿童处在幻想关键期。 吴立岗教授在拙着《学编童话15法》“序”中说:学会编童话故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首先,小学生的年龄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用想象和幻想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学编童话故事为想象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同时也将促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其次,小学生在编童话故事时,可以陶冶自己美好的感情,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起真、善、美的标准。再次,编写童话故事也是学习作文的第一步。 2、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陈鹤琴先生在《“鸟言兽语的读物”应当打破吗》一文中说:“我要慎重声明的是,鸟言兽语的读物,自有它的相当地位,相当价值,我们成人是没有权力去剥夺儿童所需要的东西的,好像我们不能剥夺小孩吃奶的那一种权力一样。”所谓鸟言兽语读物,说的就是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成长,它像小孩子不可缺少的“奶”——宝贵的天然的精神食粮。 革命导师列宁同志说:“甚至数学也是需要幻想的。没有它,甚至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爱因斯坦是影响新中国的60个外国人之一,他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经典语录更是家喻户晓。居里夫人在诺贝尔获奖演讲时大声疾呼:“人类需要梦想家”,“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童话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构想

童话课文怎么教(下) ——童话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构想 ◎市天长小学施民贵 美女歌手韶涵一曲甜美的《隐形的翅膀》,因其通俗易懂,传唱大江南北。歌词健康,积极向上,又被当作励志歌曲。大学前校长许智宏曾经在一次晚会上带领全体北大学子同唱《隐形的翅膀》。生活需要人人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没有童话的生活真的无法想像。 一、研究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意义 (一)“童话教学策略”研究的社会背景 人教版《语文》童话(神话)课文分布表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想像世界(安徒生童话/神话、寓言等)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载体,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社会需求。纵观人教版童话(神话)课文分布表,可见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根据学青的研究统计,人教版教材低段童话占了26.7%,中高段童话占3.9%。尽管对童话界定略有差异(包括泛童话化),但是仍然发现“当下教材中童话选文的缺陷”:一是各册教材分布不均,二是选文视野不够开阔,三是部分说教意味太浓(如《两只小狮子》《从现在开始》等),四是幻想成分总体单薄。“选文”问题这里另当别论。 (二)“童话教学策略”研究的现实意义 1、儿童处在幻想关键期。 吴立岗教授在拙著《学编童话15法》“序”中说:学会编童话故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首先,小学生的年龄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用想象和幻想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学编童话故事为想象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同时也将促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其次,小学生在编童话故事时,可以冶自己美好的感情,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起真、善、美的标准。再次,编写童话故事也是学习作文的第一步。 2、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鹤琴先生在《“鸟言兽语的读物”应当打破吗》一文中说:“我要慎重声明的是,鸟言兽语的读物,自有它的相当地位,相当价值,我们成人是没有权力去剥夺儿童所需要的东西的,好像我们不能剥夺小孩吃奶的那一种权力一样。”所谓鸟言兽语读物,说的就是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成长,它像小孩子不可缺少的“奶”——宝贵的天然的精神食粮。 革命导师列宁同志说:“甚至数学也是需要幻想的。没有它,甚至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爱因斯坦是影响新中国的60个外国人之一,他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经典语录更是家喻户晓。居里夫人在诺贝尔获奖演讲时大声疾呼:“人类需要梦想家”,“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3、实践呼唤童话教学有效性及策略研究 童话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选文“幻想成分总体单薄”,二是教学“说教意味太浓”,三是“怎么教”的瓶颈在“教什么”是当下“拨乱反正”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一线教师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