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特点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特点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特点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特点分析

摘要: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正在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资料,2003年1至9月,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四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同期增幅均超过12%,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而这一经济增长高速和高于全国同期增幅3至5个百分点的状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连续保持了多年。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

1 引言

传统港口物流实现的是“港到港”的服务,而现代港口物流要求的是“门到门”的服务。这就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业务。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苏州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 我国的物流发展现状

2.1 物流概述

2.1.1 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回收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客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物流”也可详称为其最终目的是“策略性物流运输”或“策运”。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2.1.2 物流的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尽管目前还没有统一物流分类标准,但是为了便于研究,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属性及空间范围,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物流进行分类。

2.2 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

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

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

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

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

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2.3 我国物流发展的特点

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流设施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物流市场,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物流服务。目前我国的物流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我国物流已经有一定基础,物流系统逐渐完成。

二是物流业的发展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三是物流业技术上的多元化。

四是物流理论研究落后于物流业的实践发展。

五是物流业发展呈现出部门化、区域化。

3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现状

3.1 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发展的优势

(1)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T字型生产力布局轴线的结合部,是联结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天然纽带,在长江流域与沿海及国外的运输联系中,该区域起着江海陆联运中枢的作用;同时长江下游是长江干流上的深水泊位分布区段,南京以下全年可通航两万吨级船舶,安庆以下全年可通五千吨级船舶,因而本区是长江沿岸与沿海及远洋的部分大宗内外贸易货流中转运输的枢纽地域。其次,长江三角洲临近西太平洋航线,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西太平洋和亚太地区的转移,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本区将成为长江流域与环太平洋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门户。

(2)畅通的集疏运条件

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密集的铁路公路网,交通十分便捷。公路在现已建成的以沪宁、沪杭、杭甬为骨干的高速公路网的基础上,正积极推进“321”战略,打造“半日交通圈”。“321”战略是指在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3小时互通”,所有地区“20分钟上高速”,长三角都市圈内可以“1 日往返”,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覆盖长三角的“半日交通圈”。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由沪宁、沪杭、杭甬、浙赣、宣杭、宁芜等铁路组成的国家干线运输网,现有铁路营运里程4366

公里。为配合洋山深水港和浦东机场建设,上海计划修建一条117千米的浦东铁路,与沪宁铁路连接。远期还将跨越长江连接崇明和江苏南通,向南连同浙江的乍浦,使上海与江苏、浙江的铁路通道新增加两条。浦东铁路建成后将承担疏解洋山港、外高桥和浦东空港货流的重要作用。目前长江三角洲现有 12个大小机场,平均每万平方公里的机场密度为0.8个,密度较高,并且拥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等国内一流的机场。通过海陆空大联运,加快了港口货物的集散,将使长三角成为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3)繁荣的经济腹地

长三角地区加强合作,加快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竞争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已跻身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中。2005上半年,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生产总值合计15549亿元,占全国67422亿元的23.1%。同时,以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为依托,完善的金融体系为长三角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2005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出口总额1263亿美元,出口商品总量占全国的36.9%。长三角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为港口提供了巨大的业务量。

3.2 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发展的劣势

(1)长江三角洲内港口发展无序,存在同质低水平竞争

中国走上市场经济之路以及港口的管理权逐步下放到地方之后,我国出现了比任何发达地区和国家都更为明显的利用港口资源进行以城市为单元的竞争。港口物流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方面,是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和带动效应。港口物流的发展,势必对附近地区的相关产业和经济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而且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吸引外资投资发展当地相关产业。正由于此,各地政府纷纷加快港口建设,一批定位不明确,效益不明显的地方港口投入运营,港口布局不合理和重复建设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各港口纷纷通过降低价格来争抢货源。而各地政府为一些因效率低下而亏损的港口提供财政补贴和行政干预以维持其生存,这不仅削弱了港口自身良性滚动发展的能力,而且造成了港口发展的恶性循环。

(2)港口结构不合理,硬软件服务相对落后

由于港口发展之初缺乏谨慎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很多港口自然条件并不优越,更多的是中小型普通码头,大型专业化码头仍然短缺。比如集装箱和铁矿石的运输由于缺乏大型专业化码头,导致船舶吨位小,专业化程度不高,运输成本升高。港口的软环境建设也有待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服务意识较差。港口装卸和通关的效率无法和国际港口相比,船东、货主、船代、货代和港航企业关系不畅,依然制约着三角洲港口群国际化的发展。

3.3 上海港物流发展现状

上海港作为中国港口的代表和领头羊在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运输链中最大量

货物的集散地,聚集内陆运输,水路等大量的货物;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心,汇集了大量的货源信息,技术信息和服务信息。从上海港及周边港口发展的趋势来看,进出口货物约有50%增加值来源于其物流产业。

(1)上海港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

从层次上看,上海港的直接腹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上海港设施齐全,集装箱运输业基础较好

(3)上海港集疏运条件优越,航运市场发达

上海港已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中转货物运输最为便捷、总运输成本最低的港口。

3.4 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现状

宁波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区域经济发达,物流发展环境良好,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促进宁波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1)腹地经济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

宁波一舟山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长江口南翼,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及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等辽阔腹地,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所在区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宁波市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网中的重要枢纽,汇集同三高速、杭甬高速、甬金高速、329国道、杭州湾大通道及多条省道公路干线,是萧甬铁路的终点,甬沪宁管线直接服务长江三角洲及其沿线地区,杭甬运河将沟通京杭运河并与长江三角洲水网相连。舟山港域以水水中转为主的货物运输结构将得到改善,对推动集装箱运输和物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建港条件得天独厚

宁波一舟山海域在西侧形成大陆海岸线为主,东侧舟山群岛形成天然掩护,整个海域内口门众多,深水近岸、航道纵横,岸滩未定,淤积轻微,锚泊水域广阔,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和航道资源。

(4)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临港布局、国土开发对港口的需求迫切

宁波—舟山海域地处我国经济发达、最具发展潜力的长三角经济圈的前沿地带,宁波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以“三资”企业、独资企业和国内大型重工业

企业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局面,舟山随着陆路交通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受益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圈的辐射,接受产业转移。

4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物流发展之比较

4.1 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发展条件、现状及趋势

4.1.1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条件

首先,长三角公路、铁路网络发达,区域内城市群通过公路与铁路运输系统连成一体。

其次,长江区域拥有600公里的优良海岸线和众多优良港口。

再次,长三角逐步建成了一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组合型亚太地区航空枢纽站。

4.1.2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逐步上升,使得物流业也在持续不断的快速增长。长三角周边港口、高速公路、内河及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并且正在着力建设以港口为战略合作重点的区域一体化大物流。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带来物流业的飞速发展。进口和出口贸易直接由上海、杭州、南京、宁波的海关进行直接监督。这是为了满足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物流产业一体化的发展需要。

4.1.3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的港口大国,长三角区域近年来受外国投资的快速增加,发达国家继续对该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等有利因素刺激,港口行业在未来20年中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长三角区域的港口建设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期。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与城市的社会化物流组织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分工明确、相互依存的物流协作体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和地区更加重视贸易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都更加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使现代物流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就宏观而言,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4方面特征:

(1)“大物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使港口物流必须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内部的整合,与路域、航空物流的全方位的合作都是势在必行,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关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一体化”

港口物流的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拓展。充分依托港口附近的物流园区开展“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开展如腹地运输、拆装箱、报关。报验、包装、质量控制 ,库存管理、订货处理和开具发票等增值服务;提供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服务;提供货物在港口、海运及其他运输过程中的最佳物流解决方案。

(3)“智能港”

高科技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力度加大,各种先进的技术,如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

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自动仓库、等将在港口物流领域广泛应用,使港口物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逐步实现“传统港”向“智能港”的转变,实现物流运作方式的现代化,物流工艺合理化,物流设备自动化、电气化,全面提升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4)“虚拟链”

港口是“虚拟物流链”的控制中心。港口物流必须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虚拟供应链”,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电子定舱、网上报关、报检等网上服务;依托“虚拟链”,建设服务覆盖全球的“虚拟港”,加大港口的腹地范围;通过“虚拟链”,达到资源、信息共享,实现总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

4.2 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发展条件、现状及趋势

4.2.1 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发展条件

(1)巨大的货源支撑

珠三角作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国际航运中心,据最新数据统计,2010年11月份香港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2.1万标准箱,比去年同期下降3.2%后,12月份单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9.8万标准箱,比去年同期增长6.2%,2月份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3.62万标准箱,比上年同期增长53.1%,广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4.0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1.5%。“世界工厂”的美誉,充足的货源,为大珠三角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珠三角是全国高速公路覆盖最为密集的地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792公里,公路密度71.45/百平方公里。珠三角还是我国机场密度程度最高、国际机场最多的区域。珠三角有着良好的水运条件,具有天然的良港和密集的国际航线,众多的优良港址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枢纽,其他中小港口相配合的珠江大型综合港口群。

(3)完善的港口物流资源

广州、深圳、中山、东莞、珠海等城市港口发展日趋成熟,港口群中的香港和深圳已基本成为商品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汇集中心。港口的服务功能向储运、配送等扩展,成为物流综合服务链的重要环节,集装箱运输成为竞争的核心,技术、信息、服务成为发展核心的因素。

4.2.2 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发展现状

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认识和了解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珠三角的现代物流业逐渐发展起来。目前,珠三角的物流服务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服务,扩展到有关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广泛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

目前,珠三角已形成了以广州为轴心,以东莞、惠州、深圳和香港为东岸,以佛山、顺德、江门、中山、珠海和澳门为西岸的扇形城市空间结构。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制造业产值不断增长。

4.2.3 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发展趋势

珠三角地区将成为我国物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改革开放20多年来,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贸易基础,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香港澳门的回归也日益走向国际化,加之其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对物流的依赖较强,因此具有发展物流业的有利条件。但作为物流链中的各个环节,信息、货代、仓储、运输等经营项目还没有形成现代物流的框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货主对物流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两点之间的运输服务已不能满足当今货运市场的需要。为增强竞争优势,航运企业已将其业务拓展到内陆,逐步、全面地开展运输、仓储、多式联运等服务,以积极配合货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实现物流发展策略。

5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三角物流业迅猛发展的态势已使一些结构性矛盾突显,长三角物流业态中的种种制约“瓶颈”,如沿海、沿江岸线利用不尽合理;物流增值功能不强;物流成本偏高;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物流管理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各地发展物流业的政策标准不一致,导致物流市场竞争存在一定的无序现象;各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不一,难以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等问题。

(1)传统物流管理体制下的条块分割和垄断,难以有效合作协调形成合力。部门企业协作性差,仓储、运输等传统物流企业条块分割严重,缺乏互联互通。

(2)与发达国家相比,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产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较低,相关基础设施需要改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配送中心的发展刚刚起步,规模小而分散,相互配合协作差。

(3)区域物流中心重复投资建设、缺少协调、过度竞争、物流规划不合理和物流资源严重浪费。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4)高素质物流人才紧缺,束缚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铁路数量和密度与国际上大都市绵延区相比,差距太大。

(5)物流企业成本高、效率低、规模小、功能少,竞争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许多大型的商贸企业、生产企业大多还处于采购、生产、销售、运输一体化的传统运行模式阶段。仓储、配送等提供单一物流功能的企业,普遍存在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

(6)粗放式服务居多,企业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外包程度低。

(7)企业面对较大融资压力,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匮乏成为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6 关于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问题的建议

(1)打破行政区划,整合物流资源发展长三角地区物流业,要从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两省一市的比较优势,打破行政区划,加强区域合作,为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统一、和谐的环境。完善物流组织协调机制,统一对长三角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布局规划,建立起配套、畅通、高效的物流通道。整合物流资源,推进物流集约化建设,把港口、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一体化效应,提高综合竞争力。

(2)推进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依托信息化技术,加大腹地范围,提高服务水平,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使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达到资源、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总体功能最优化的港口物流服务目标。同时,各种先进技术,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IFD)、自动分拣技术、卫星定位技术(GPS)、自动仓库、物流仿真技术、辅助决策技术等将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使物流活动由传统的作业方式转变为科技含量高、高效率的作业形式,实现物流运转的现代化,物流设备的自动化、电气化,全面提升物流的综合竞争力。

(3)加快临港产业建设,促进港口物流发展借鉴国内外著名港口发展的经验,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发展临港产业,重点抓好能源、矿建、钢铁等产业发展。在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同时,加大临港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引进大型临港工业的落户,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分工,并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把港口物流业做大做强。

(4)加强第三方物流构建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加强专业化管理。鼓励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做好自己的特色专业,部分业务外包,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入驻长三角地区,推进长三角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鼓励大型企业自有的物流公司剥离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和质量。

(5)加强现代物流人才队伍建设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政府、高校、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鼓励人才积极主动参与到生产、建设实践中去,学以致用,提高整个现代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综合竞争力。

(6)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保障《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航空枢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港口格局,增强港口综合竞争能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保障,为长三角地区实现现代物流产业加大发展力度。

7 结论

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我国物流业虽然起步比较早,但发展却很不理想,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从传统储运向服务转化的问题上进展迟缓,运输网络不健全,除部分物流企业物流整业有所加强外,大部分还基本停留在处理传统的储存和运输服务的水平上,跟不上客观形势的需要,适应不了现代物流信息网络,极大影响了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物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1]我国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几点思考[N], 作者:谢慧、帅斌、李观军,现代物流,2007(2)

[2]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展望[J], 作者:王勇,经济与管理,2009(10)

[3]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初探[J],作者:李芬,理论研究,2007(1)(下)

[4]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SWOT分析[J],作者:龚文勇,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9期

[5]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战略[J],作者:陈继红,珠江水运,2009(9)

[6]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考[J],作者:方奕,中国航海,2006年2期

[7]宁波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J],作者:徐维祥,水运管理,2007(6)

[8]Deng Ming ran, Wanghua. A government guarantee system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 [DB/OL]

[9]Goh,M,Ling,C.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DB/OL]

[10] Yiping Wang, Cui. Logistics and Transport Management Masters [J].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5, 3(0s): 120~121

致谢辞

关于这次毕业论文,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是她的悉心指导和多次修改才完成了这篇论文。通过寻找资料,也让我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很多的知识,这不仅丰富了自己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感谢学院领导给我们这次写论文的机会,感谢辅导***老师三年来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互联网+物流-市场竞争分析

市场竞争分析 目前“互联网+”物流行业可分为8大模式,即软件服务模式、仓储管理模式、区域承包模式、车货信息对接模式、货运招标模式、货运打车模式、终端网点模式、众包物流模式,市场竞争图谱如下图所示: ●软件服务模式 ?oTMS:一个面向货运和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商 oTMS是一个面向货运和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商,提供基于SaaS的社区型运输系统,把货主、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公司、司机、最终收货人等聚合到一起,隶属于北京百川快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上线,创始人段琰。oTMS能够实现快速、低成本的部署,更方便于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oTMS打造基于核心流程的、平衡的、多赢的在线生态系统,相当于是其线下实际操作网络的一个线上镜像。其在线生态系统将是一个开放的、基于信用体系的社区,所有社区成员在能够管理好现有生意的同时,可以有机会找到更好的资源或者更多的新的生意。2013年3月oTMS获得紫辉投资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投资;2014年11月,oTMS获得由经纬中国、百度投资、紫辉投资的600万美元A轮融资。 ●仓储管理模式 ?迷你考拉仓 迷你考拉仓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北京。其创始人为秦轩,前腾讯高朋总裁。据悉,迷你考拉仓共获得千万美元的投资,包括国际知名投资基金GGV Capital。截至目前,其连锁门店已经遍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繁华商圈及重点交通枢纽。其最新服务AirBox满足了用户在移动端管理储物箱的需求。此外,客户还可以追踪储物箱位置及即时搜寻储物箱内的物品,并与朋友或家人分享使用储物箱。迷你考拉仓与竞品不同,有两个独特的优势。一是自我研发了首款蓝牙解锁的储物箱,提高了存箱安全系数。二是运用零件可拆分的仓体,方便搭建不同的空间形式。 ●区域承包模式 ?小麦公社 2013年10月,小麦公社第一个营业厅落户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8月,小麦公社获得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注资;截至2014年年底,他们的服务已拓展至全国438所高校的800多万人群。小麦公社和快递公司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而非竞争关系,其是做“最后100米”服务,一方面是解决学校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快递公司的问题,其不是快递公司,我们只是服务于快递的一个环节。小麦公社进驻校园的形式与其他第三方校园共同派送大体一致:在校内设立营业厅,承接快递企业及电商企业的快件,向校内师生提供派件或自提服务。盈利主要来源于和快递公司之间的费用结算。不同之处在于,小麦公社自己研发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特点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特点分析 摘要: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正在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资料,2003年1至9月,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四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同期增幅均超过12%,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而这一经济增长高速和高于全国同期增幅3至5个百分点的状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连续保持了多年。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 1 引言 传统港口物流实现的是“港到港”的服务,而现代港口物流要求的是“门到门”的服务。这就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业务。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苏州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 我国的物流发展现状 2.1 物流概述 2.1.1 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回收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客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物流”也可详称为其最终目的是“策略性物流运输”或“策运”。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服装行业物流特点分析

服装市场分析及物流特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国,拥有年产服装500亿件的生产能力。目前,中国年产服 装约460亿件,年出口服装约210亿件,出口金额占全球服装出口总金额的1/4以上。服 装业是中国各行业中市场化最早、国际竞争力最强、发展最为澎湃、最受关注的行业之一。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服装业得到长足发展。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衣着消 费需求不断扩大,是中国服装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劳动力资本成本低、素质好、供给 充分,占世界30%的原料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各项配套改革不断完善是中国服装业发 展的先决条件。 目前,中国具有一定规模的服装企业数量超过11万家,服装从业人员1000余万人,70%以上为熟练工和技术工人,从业人员优秀的整体素质是强大的服装加工能力的基石。数十年 累计的生产管理经验,加之二十年来服装业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确保了服装 生产加工能力始终位于国际前列,并拥有能够加工各类品种、各个档次、各种面料、各种 工艺服装产品的优势。 服装行业特点分析 1.劳动密集型 服装行业时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加工和生产组织过程不需要大型专门化 的机械设备,可以在较少的资本投入下运行,尽管近年来高新技术如: CAD、CLMS和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被不断研制出来并投入应用,但绝大多数企业仍未脱离传统的模式。这使得服装行业对劳动力成本颇为敏感。随着一些国家和地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服装行业加工的转移也随之发生。 2.服装行业周期短、季节性强 服装行业周期短不仅表现在时装季节性的更迭,也表现在季节此一时彼一时的 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发生在面料、色彩、款式、设计和其他配套方面,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快速变化,一方面给服装行业带来无限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给服装企业带来风险和不稳定性。

宝洁和宝供的案例分析报告

—、(1)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2)美国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1992年,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广东地区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对于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宝洁公司,产品能否及时、快速地运送到全国各地是其能否迅速抢占中国市场的重要环节。宝洁公司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在公路运输之外,寻求铁路解决方案,具有运输物流服务需求。作为日用产品生产商,宝洁公司的物流服务需求对响应时间、服务可靠性以及质量保护体系具有很高的要求。根据物流服务需求和服务要求,进入宝洁公司视野的物流企业主要有两类:占据物流行业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和民营储运企业。经过调查评估,宝洁公司认为当时国有物流企业业务单一,要么只管仓库储存,要么只负责联系铁路运输,而且储存的仓库设备落后,质量保护体系不完善,运输中信息技术落后,员工缺乏服务意识,响应时间和服务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于是,宝洁公司把目光投向了民营储运企业。在筛选第三方物流企业时,宝洁公司发现宝供承包铁路货运转运站,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24小时服务”的经营特色得到了,提供“门到门”的服务。于是,宝洁公司将物流需求建议书提交,并且取到了很好的成绩,使其自身快速发展起来。(3)宝洁模式——客户有信息管理系统,宝供管的仓库使用客户系统的客户端输单,同时数据传输到宝供的系统。这样宝供和客户同时拥有运作数据,双方可以对账。 二、(1)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P.G.LOGISTICS GROUP CO., LTD)创建于1994年,总部设在广州,是国内第一家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以物流名称注册的企业集团,是中国最早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为客户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的专业公司,也是目前我国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最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国内第一家以物流名称注册的企业集团公司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进步,宝供模式、宝供物流,已成为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模式,也成为许多教科书的经典案例和物流专业的必修课。(2)主要服务内容:@1是物流策划,包括物流规划与模式设计,按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案分析,为客户度身量体设计出独特而适宜的物流规划方案,从而支持和满足客户持续发展的需要。 @2是物流运作管理,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分拣和理货等管理,以规范化的业务运作管理系统,规范业务部门的运作标准,明确规定业务运作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操作岗位及职责、作业分类及运作流程、各项作业的标准操作程序(SOP)以及各项作业的考核办法。 @3是物流信息,包括信息系统规划、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管理,为公司和客户双方监控物流过程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够向客户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和更经济的物流运作管理服务,使客户放心地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交由宝供第三方物流企业去运作,有利于客户专注于主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3)特色:@1 是不断创新经营理念,促进物流经营的现代化现代物流业是一门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仓库、运输,而是集各种现代高科技手段、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2 是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谓第三方物流服务,是指相对于生产、消费的“第三方”为生产和消费双方提供的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宝供集团第三方物流经营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物流系统优化为基础,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为手段,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优势资源的整合,构筑完整的

物流市场竞争特点分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物流市场竞争特点分析 系部经济管理系 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惠焕焕 班级09物流管理1班 学号0905360106 2012年05月

目录 摘要 (3) 前言 (4) 一、我国物流业市场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4) 二、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4) (一)世界物流业强手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4) (二)物流管理观念落后 (5) (三)我国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综合经营状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日益融入WTO 体系,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必将在我国得到空前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物流市场的不断扩大,物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发展和建立强势的物流产业是各地方政府正努力追求的,但如何才能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物流体系,使其不仅能满足本地区经济对物流的需求,而且可以为更大的区域服务,甚至成为全国物流网络的枢纽,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动力,从近年来各地方政府提出的各种“口号”来看,确实存在着“虚热”,存在着“盲目”,存在着“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物流业的顺利发展,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区域物流存在和发展的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 关键词:物流市场竞争特点

物流市场竞争特点分析 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不断开放国内市场,拥有雄厚资金、成熟管理模式的国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提高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物流业市场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服务业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血多企业是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功能单一,服务意识淡薄,技术设施落后,网络体系不健全,还未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近几年,随着物流热升温,物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1年仅北京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这个数比前几年的综合翻了一番;上海市截至去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形成了一批声誉、效益俱佳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深圳海福公司,珠海九川物流等。同时,物流企业的构成情况有了显著变化,除了传统企业转型而来外,还有外资企业,如深圳的新科安达,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但人力成本较高;还有民营经济,如宝供物流,体制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管理和成本上也自有特点;还有从大型企业分离出来的物流公司,如从美的集团分离出来的安得物流公司。这都为物流服务业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物流服务业十分发达的日本、欧美等国家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 二、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中国文明史源远流长,但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却比较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才开始加速,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国民财富的积累,伴随着这一过程,现代化物流企业也应运而生。物流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其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国民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是:世界物流业强手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物流管理观念落后;大多数企业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综合经营状态;第三方物流需求严重不足;物流企业数量多、质量差、专业化程度低,物流业局部市场混乱;专业人才缺乏;重复建设和地方割据现象并存;信息化程度低。 (一)世界物流业强手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装科技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服装行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服装科技涵盖了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行业客观现实,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别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四个部分作为服装行业科技发展指南,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研发、应用,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服饰文化、设计水平、工艺与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信息化程度及公共服务能力,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一、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重点领域,是指在服装行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领域。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较快能够突破的技术和项目。加强针对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研究、推广应用,为解决服装行业发展中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1、品牌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附加值的总称,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市场定位、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特征。创建自主品牌是服装行业走向全球增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 优先主题: (1)国内外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研究 (2)自主服装品牌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研究 对于品牌的建设和运营,我国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和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方面我们与世界服装强国还有较大差距,是创新的重点和难点。 (3)开展服装品牌的体系整合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服装品牌的类型细分、国内外同类品牌的体系建设比较,研究时尚文化在整合服装品牌诸要素中的作用,提出以服装品牌体系竞争力建设为核心的可行性建议。 (4)服装创意文化市场拓展研究

【校园招聘】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分析报告

一、物流管理就业市场分析 现代物流被企业界称为“尚未开发的新大陆”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日本、欧洲的企业界流行一种形象和通俗的说法:把采取各种办法降低物资消耗称为企业“第一利润源泉”,把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称为“第二利润源泉”,把改进物流活动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据调查显示,在产品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仅有10%左右的时间用于加工和制造,其余90%左右的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占GDP的10%左右;研究和开发物流技术,实现最佳物流管理已成为经济和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个新热点和最具挑战性的课题。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现代物流业。世界市场中不断上升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开辟效益增长的新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产业象接力棒一样,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转移,新的国际生产体系逐步形成。例如波音飞机,虽然最后是在美国西雅图组装,但它在70多个国家生产零部件。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就更多地变为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或者说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单个企业或厂商之间的竞争。高效率、低成本、网络化的物流服务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正因为如此,物流业被普遍看好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物流科学研究是新世纪经济管理科学领域的聚焦点。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全国已有30多个省与城市作出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并出台了必要的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也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意见。由于有政策的扶持,虽然起步较晚,但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都开始步入快车道,发展势头强劲。80%企业物流已开始部分外包,外包的比例与外包的领域将逐步扩大,涌现出包括海尔物流、宝供物流、招商局物流在内的优秀物流企业。 物流是一个新生职业,目前就业行情看好,各大成市人才奇缺。现在这个专业,市场缺口很大,过去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经过好几个批发商,运输、管理、仓储,从一级批发商到二级,三级批发商层层剥皮。现在,信息一点,就能通过物流公司配货,大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成本,所以物流专业很有发展前途。 物流管理指在生产与流通领域中从事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和服务等物流活动中的管理人员。就业范围广,可到交通运输(民航、远洋、铁路、地铁、公路、水运等)、现代商贸(连锁、超市、配送、特许经营等)、邮政、速递、国际贸易、港口、机场、物流园区、商检、海关、信息产业、制造企业、国际货物代理等各个领域、行业、部门工作。 物流人才被国家列为12种稀缺人才:因为物流管理落后太多、因为行业发展太快、更因为缺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落后,意味机遇;稀缺,意味高薪;专业,意味长期的职业发展保证!无论在工业、商业或专业物流企业,物流人才都将获得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的培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物流业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物流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物流产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我国物流市场规模

长三角“两小时”物流经济圈透视.

长三角“两小时”物流经济圈透视 时间的弹性在改变空间的刚性。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苏通长江大桥的先后通车,南通、宁波首次被纳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两小时都市圈”。一条贯穿长三角南北两翼的陆路通道赫然而出。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历史上,由于受到长江和杭州湾“天堑”的阻隔,长三角地区的铁路、公路交通体系主要由沪宁线、宁杭线、杭甬线三条大动脉构成一个“Z”字形布局,不能和上海直接连通的城市难免徘徊在长三角核心经济圈之外。南通与上海仅一江之隔,但从南通到上海,坐火车要绕道南京,花费大约一夜时间;坐汽车要借助汽渡或绕道江阴长江大桥,花费三四个小时。长三角南翼的宁波也是望“海”兴叹,由于杭州湾的存在,宁波到上海的陆路交通必须先西折杭州再北上上海,多走100多公里的弯路。 而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苏通长江大桥的相继通车,使宁波和南通之间通过两座大桥和乍浦、嘉兴、苏州高速直接相连,形成一条甬通通道。这一通道将和宁通线、宁杭线、杭甬线共同组成一个巨大的四边形,覆盖除台州、舟山之外的长三角其他14个城市,一举打破原有的“Z”字形格局。 重塑长三角格局 大四边形交通格局的形成,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长三角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 长三角南北沿海通道被打通,城市群空间将向南北延伸,形成聚集起上海、苏州、嘉兴、宁波、南通等城市的沿海发展轴。宁波的战略地位将和杭州并驾齐驱,宁波和上海、南京、杭州共同构成长三角菱形城市空间格局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同时长三角发展重心将北拓南扩,长三角北两翼城市群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且长三角区域对南北的辐射力也将大大增强。在长三角北翼以沿江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为标志,构筑起了上海与苏南经济共同向苏中、苏北腹地渗透的交通平台;在长三角南翼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主体的交通网络建设,为嘉兴、苏南经济与浙东、浙北经济的融合创造了空前的机遇。 两大平台、三条大通道、四座大桥带来的不仅仅是地理意义的连接,更是交通大动脉带来的长三角大融合。然而融合意味着交叉流动,也意味着更多的包容。对于大通道辐射区的城市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伴随着大通道建成涌来的车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是否会对长三角各地区一视同仁?大桥建成之后是否就能引发“大桥经济”而不只是“过路经济”?与此同时,大通道拉近了长三角的距离,但也对于公民、企业、政府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交通大动脉带来“三跨”时期 毋庸置疑,长三角南北两翼交通大平台的重塑,再加上沪杭、沪宁、宁杭城际铁路的修建,长三角的重心在北上的同时也在南移,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可能一起共同构成长三角未来的菱形城市空间格局。周边稍小的城市群也可以借力几大核心城市群,要么与之接轨形成产业梯度,要么跨越式发展跻身其中。 具体而言,交通的大幅改善将产生三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优化了长三角地区内部的交通网络,“2小时都市圈”、“同城效应”都会更为明显。二

长三角粮食物流现状分析

长三角粮食物流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以及对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关注,粮食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物流发展和研究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时间尚短,流通体制和法制建设需待完善,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同时由于粮食种植分散,粮食流通监管难度大,流量统计困难等特点,使得我国粮食物流现状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通过合理方法及统计资料的整理对我国的粮食物流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粮食物流流体、流量与流量现状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粮食主销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集散地。粮食调运主要是从东北三省,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山东、河南等地通过铁路、海运和内河航运进行运输。运输方式也以铁路包粮为主,散粮运输所占比重很小。 1.长三角粮食流向流量

2004年,长三角地区粮食流入总量达到2030万吨,其中浙江省873万吨、江苏省695万吨,上海市470万吨(估计)。主要流入粮食品种为:玉米(485万吨)、小麦(448万吨)稻谷(935万吨)、大豆(145万吨)、其他(25万吨)。具体情况见表1。 该地区粮食来源中,玉米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河南、山东;河南、山东、安徽是小麦主产区,成为长三角小麦的主要粮源;稻谷的供给除了东北三省外,江西、湖南、湖北的部分稻谷也通过铁路和公路运往长三角。 浙江由于粮食生产相对不足,同时又是粮食消费大省,成为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粮食流入地,其粮食运输量占到整个长三角地区粮食运输量的一半左右。江苏既是粮食主产区也是粮食主销区,粮食运入量占到整个地区的31%。 2.长三角地区粮食流通方式

长三角地区由于水路运输发达,因此粮食运输中水路运输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但由于粮源地大多来自内陆省份,因此在粮食流入铁路运输所占比重仍然很大。具体情况如表2。 由数据比较可知,浙江粮食运输主要以水路运输为主,铁路和公路运输所占比重相当;江苏粮食运输中铁路运量所占比重较大,而上海粮食运输中水运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因上海粮食运输中水运的比重较大,使得长三角地区水路粮运的比重达到了42%,铁路在粮食运输中所占比重相对稍少,占到36%。 二、长三角地区粮食物流资源现状 物流资源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平台,是物流快速高效运作的基本保障。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粮食的主销区,同时兼有江苏粮食主产区,其粮食物流资源较全国东北以外地区相对丰富,基本可

浅析物流与服装行业的联系

浅析物流与服装行业的联系 卢宝堂 摘要: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但同时服装生产企业也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众多服装企业也在探求降低成本提高利率的新途径。而物流依靠其强大的自身优势已经在提高产品流通频次,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方面显现了巨大的效力。物流的发展对服装行业的影响日益增大。 关键词:物流;服装行业物流;联系;管理目标 物流,作为连接服装工厂内、外的“大动脉”,长久以来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缩短或消除半成品、成品滞留的时间,保证产品的品质和交货期,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透明化,减少人力和浪费,并压缩库存成为了服装企业探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新途径。 1.物流 1、1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进行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2物流是一个系统,它所肩负的使命是用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来衡量的,物流服务水平涉及到货物的可得性、作业能力和工作质

量等,但我们知道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间存在着“二律背反”原理,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对物流服务水平期望越大,必须以牺牲较高的物流成本为代价。因此,有效的物流作业表现为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均衡关系。 1、3物流发展有六个阶段:第一阶段:物流前期。第二阶段:个别管理期。第三阶段:综合管理时期。第四阶段:扩大领域时期。第五阶段:整体体制时期。第六阶段: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时期。 2.服装行业的物流 2、1服装行业物流的现状 产品品种、款式变化快,要求服装企业必须迅速适应市场。现代社会,服装的市场流行期短,这就使企业必须追求品种更新快的目标,这一特点决定了服装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市场调研和产品设计。同时在生产完毕后,要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因此在后端物流服务领域必然要求有高效的物流服务操作与管理能力。因为服装行业面临的市场需求特点是变化快、小批量、多品种,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并实施相应的生产调度,实现按照订单生产,然后能够准确按照客户需求准时准确的做到物流服务,从而能够回收帐款,这就要求服装行业的整体供应要能够真正以市场为主导。 2、2服装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在很多服装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个人电脑、人工智能系统、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作者简介:宓燕(1977.01-),女,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管理学硕士,讲师,南京林业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摘要:伴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亦得到不断提升,经济增长对于物流的依赖性也愈发强烈。但是,长三角地区物流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物流业内部效率有待优化、政策支持有待加强、企业间合作有待深入。 关键词:长三角;物流水平;物流效率 一、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物流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物流发展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经济发展以及经济互动的状况。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其物流业发展主要依赖国内外贸易支撑,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发展水平,物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总体而言,我国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指标来评价: (一)工业贸易 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心之一,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工业的门类齐全,而且高新技术工业产业也发展迅速。例如,江苏在电器制造业、设备制造业的行业都

有着突出的表现并且发展迅速;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也有突出的成就。在物流总量中,长三角地区工业贸易所占的比重基本上都在50%以上,对物流发展的依赖性较高。①(二)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是近年来崛起非常迅速的行业,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快速推动物流发展的行业。许多从事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苏宁易购”以及“京东”等每天都有着大量需要处理的物流订单,尤其是在这些平台做活动期间,物流订单往往会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江浙沪等长三角地区物流业的发展也毫不逊色,物流业的极大需求量带动了许多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当然,物流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对于中小物流企业而言,时刻需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三)进出口贸易 长三角地区是进出口贸易的重点地区,许多城市对进出口贸易依赖性较强。如2012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的进出口贸易的35%,其中如宁波等港口城市经济增长基本上有赖于港口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很多跨国企业对于国外原材料的需求较高,有赖于国际物流的发展来提供更加便捷的原材料运输,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因此,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提升物流地位的同时,也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二、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冷链物流行业报告 市场竞争及运营模式分析

冷链物流行业报告:市场竞争及运营模式分析冷链物流市场竞争分析 (一)冷链物流公司存在形式 我国的冷藏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比较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藏物流行业领袖。我国的冷链物流公司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存在: 1、第三方物流公司。此类型又包括从传统的物流公司进军冷链物流市场的企业,如中外运裕和、锦江低温,山东荣庆等,和专注于冷链物流行业的重庆雪峰、康新物流等,以及与麦当劳长期合作的冷链物流体系相对完善的夏晖物流。 2、企业内部的物流公司。此类型最典型的是百胜集团下属的物流事业部,为百胜集团下属的餐厅提供核心业务以及有特殊要求产品的物流服务。 (二)行业加快整合 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整合已趋于常态。2013年凯汇私募基金及中法基金共同完成对上海郑明的物流1.2亿元的投资,同时上海郑明完成了对深圳曙光物流的控股。大连中赢物流与日本北兴物流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中盈北兴冷链物流(大连)有限公司。中外运入股普菲斯与亿达、阳明海运组成冷链“共同体”。快行线物流借力生鲜电商完善全国快行线配送网络,合作进入务实阶段。 (三)生鲜电商加剧竞争 嘿客是顺丰旗下网购服务社区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完成了电商“最后一公里”功能的铺设,并和顺丰的冷链物流体系形成一体。随着顺丰冷链物流对外开放,当合作伙伴订单需求增多,冷链物流的布局也将提速,未来四线城市也会考虑下沉。顺丰表示,2015年冷链物流拓展速度视生鲜电商发展情况。另外,在生鲜产业的催动下,电商大佬也都纷纷布局冷链领域。 (四)宅配市场竞争激烈 活跃在B2B领域的冷链物流,如今也加入到了B2C队伍中。随着淘宝、一号店、亚马逊等纷纷推出生鲜产品业务,冷链物流宅配也被催热,电商纷纷盯准这一巨大的市场“蓝海”。 在众多产品中,生鲜产品冷链物流毛利率最高,达到50%;水果产品毛

关于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

××× 课程论文 题目关于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 院系______经济与贸易系___________ 专业______国际经济与贸易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关于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南京 210044 摘要:长三角区域被认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好的经济区,但还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立等弊端,造成了物流规划资源分散。作为多物流中心区域,长三角地区应加快物流资源的整合,防止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树立区域协调发展和全局性、系统性观念,以保持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物流、物流中心热、新机遇 引言:由于宏观调控、国际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速明显趋缓,传统制造业面临困局,每个城市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门槛相对较低、易见成效的就是物流业。滨江沿海、公路通畅、空港密集的长三角地区具备发展物流业的基础条件,这个产业也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和增长空间。随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呼声日高,长三角诸多城市纷纷宣布,将建设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作为未来发展方向。面对众多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显然市场是有限的,很多物流园区已经面临闲置率高等问题,物流园区都想成为“区域物流中心”是不现实的。可见,如何防止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区域物流进行系统地研究,构建出一套区域物流发展模式,不仅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同时也是区域物流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接着对“物流中心热”、物流新的发展机遇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长三角物流发展现状 由于物流总量的持续增长,长三角各地港口、公路、内河及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呈快速发展态势。以港口战略合作为重心、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 (一)长三角物流业发展迅猛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强劲,根据《2009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2008年长三角25座城市GDP达到65185.07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1.68%。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落。有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仅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口岸就有35个,其中包括19个沿海港口、10个内河港口、5个国际航空港口和1个国际临时铁路口岸。2007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107.2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约占全国的37%。2007年全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为64.1亿

现代服装行业流程及物流特点

物流张星星 服装行业地发货流程: ,做好发货计划,通过公司系统把发货指令给到仓库 ,仓库文员在收到发货指令后开始打印拣货单,同时打印货运单,并将拣货单与货运单订在一起 ,拣货人员根据拣货单拣货,拣好货后,拣货单和货品一起放在周转箱内,货品等待扫描出仓 ,仓务员在系统里找到拣货单上地店柜出库单开始扫描出仓,并且按系统里扫描后地数量点数装箱,打印出库清单,清单上注明货运单号 ,将打印好地出库清单装箱,并封箱,在外箱上写好店柜名称及货运单号,将打包好地货品放在发货区 ,与货运公司交接,点数. ,货运公司将货送到当地地每个店柜,交与营业员,营业员首先检查外包装,如果是完好,就签单给物流公司,如果包装有破损就和物流公司人员当场点数,按实物签收. ,营业员点数,如数量和出库单相符,就在公司系统中确认收货.如果数量有差异就报给当地业务,业务再转给销售大区经理,大区经理再转给物流部,物流部收到到货差异地信息就看监控.如果监控看下来少发,就处罚仓库员工,如果监控看下来没少就让营业员赔.我国服装行业物流地特点、产品品种、款式变化快,要求服装企业必须迅速适应市场、原材料在生产成本中比重高,同时生产成本又占到产品总成本地较大比例、服装行业具有非常强烈地季节变化地总体特点,因此要求企业拥有较强地过程控制能力同时在我国服装行业(企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但是劳动力成本低地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因此整个服装行业(企业)地管理系统将受考验.在这种严峻地市场竞争环境下,我们地服装行业(企业)也出现了可喜地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创新意识地转变,各家服装企业逐渐认识到只有抓住自身地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达到市场地认可,如雅戈尔地真正核心竞争力在于生产制造环节,而杉杉地核心竞争力则在于品牌地树立以及服装文化理念地宣传与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凡是不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地环节尽量采取或者外包地方式,而对物流地重视与外包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被迅速提及到各服装企业地日程上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因为服装行业(企业)面临地市场需求特点是变化快、小批量、多品种,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地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并实施相应地生产调度,实现按照订单生产,然后能够准确按照客户需求准时准确地做到物流服务,从而能够回收帐款,这就要求服装行业(企业)地整体供应链能够真正以市场为主导,实施符合企业自身地运作方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三方物流地应用是大势所趋 有效地物流战略应体现为更快捷、更有效、更准确,服装业物流地要求也不例外.越来越多地服装企业采取了物流外包地方式,将物流环节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进行运作.由于服装行业地主要关注点是产品生命周期和对客户市场地反应速度,通过第三方物流,服装企业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强化企业自身地核心业务、改善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更重要地是可以使得产品缩短上市时间,加快产品生命周期循环.目前已有许多国际知名品牌采用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进行物流环节运作,平均提高效率达.针对不同地第三方物流企业,各个服装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由传统国企变身而来地第三方,虽然他们拥有完善地网络系统,但由于目前管理不够完善、人员素质不高且效率低下,因此与需快速反应地服装业要求来说尚有一定距离.一些国外知名地外资物流企业,由于他们拥有较长时间地专业经验、网络丰富、设备先进、资金雄厚,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标准、高质量地物流服务,因此单从技术、人才、效率地角度来讲,信誉良好地外资公司不失为一个较好地选择.但由

如何构建长三角地区物流一体化体系.

如何构建长三角地区物流一体化体系 内容摘要:为构建长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需要推进长三角区域物流规划对接、通关对接、信息对接和政策法规对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设现代物流基础平台、信息平台和政策平台,培育和组建大型现代第三方物流集团,形成涵盖长三角,辐射周边地区的强大物流产业优势。 关键词:长三角物流物流一体化 现代物流是衡量一个地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是推进长三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而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整合长三角的现有物流资源,加快建成统一、综合、全方位、多层次、快捷高效的物流系统,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2005年10月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围绕“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提升长三角综合竞争力”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对推进长三角区域物流规划对接、通关对接、信息对接和政策法规对接,推动区域内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互补共享,打造我国东部物流大通道,增强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长三角物流的现状与问题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长三角物流业态中的种种制约“瓶颈”,如沿海、沿江岸线利用不尽合理;物流增值功能不强;物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物流成本偏高;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企业物管理

广东物流调研报告

广东物流调研报告 摘要:物流业被称作是21世纪的“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随着广东省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物流量大幅度增加,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如何正确认识广东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障碍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SWOT分析广东物流业发展战略 广东省概况 地理概况: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并在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全省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海岛面积1600平方公里,海岸线3368.1公里(不包括岛屿),海岸线之长位居全国前列。地势北高男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长2122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 经济概况: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广东已有一个以农业为主、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缓慢的边陲省份,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生长力水平较高、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35696.46亿元,比上年整张了10.1%。广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发电量等多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不少指标已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日趋合理。标志着广东经济正向现代化迈进。 物流现状: 广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向被称为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南大门”。过去20年,广东物流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把大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轴心的世界级国际物流中心,是未来广东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目标。 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具有发展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的良好经济基础和地理优势。 1.国内物流分拨,省会多为省际物流网络及区域物流网络衔接的重要枢纽节 点。 2.形成物流理念、文化、资源、人员的高低端层次分布。 3.沿海环境优于内地。 4.拥有先进的物流设备和人才基础。 5.物流企业多样化

长三角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分析

长三角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分析 1980年代以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区域间物流活动日趋频繁。区域物流一体化打破单一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界线,在竞争中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形成合理的物流运行结构,是物流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物流一体化已经成为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降低产品的总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其中物流园区的区域协调布局和发展是实现区域内物流要素优化配置与整合的关键环节。 1 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背景与趋势 1.1 长三角物流服务圈是中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基地和国际物流中转枢纽 未来中国大陆将会按地域分布形成几个可能的物流体系(图1,杨东援,2002)。长三角物流服务圈将以服务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并形成与环渤海湾物流服务圈、中部物流服务圈以及珠三角物流服务圈的强大联系,对提高地区经济活力,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起到支撑作用。 1.2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总量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促进了该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步伐(图2,表1)。2006年长三角地区GDP达4.75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2.7%,物流总额占全国1/5。 1.3 外向型经济发展促使物流领域向区域型和国际型拓展 长三角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物流体系必须与国际接轨。2006年长三角核心区共实现外贸进出口额6257亿美元(表1)。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0余家在长三角投资,全球竞争背景下跨国公司以供应链管理为主的物流运作方式,要求散布于世界各地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尽可能地适应整条供应链的节奏,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构筑市场竞争优势。 1.4 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精益化与集散性并存的物流需求特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中提出,未来长三角地区将重点发展三类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规划将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确定为长三角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以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具有“多频次、小批量、时效性高”的物流需求特点,而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业的物流需求表现为大进大出的集散性特点,这两种模式的物流需求并存要求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应注重综合物流能力的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