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土壤的形成

科普知识:土壤的形成
科普知识:土壤的形成

科普知识:土壤的形成

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跟生物发育

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土壤的发生起始于母岩的风化过程,坚硬的裸露母岩在日积月累

的风化作用下形成成土母质。接下来,这些成土母质在微生物和低等

植物的作用下逐渐演变为原始的土壤,然后再经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

物的熟化最终产生肥力,形成成熟土壤,这个过程称之为成土过程。

成土过程必须在生物因素参与下才能发生,所以,它只能发生在地球

上出现生命特别是绿色植物之后,而且成土过程一经发生,便一定与

风化过程同时实行,两个过程是无法分离的。所以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过程,能够看作是以母质为基础,与各个自然要素持续实行物质和能

量交换的过程。

母质好比是土壤的“母亲”,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

养分的最初来源,它直接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并对

土壤的理化性质如土壤养分状况有很大影响。例如,湖积物和河流冲

积物发育形成的土壤通常比第四纪红壤和砖红壤发育的红壤更加肥沃。

气候就像雕刻师,不同的气候特征赋予不同地区特异的降水和温

度等自然条件,从而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

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合成和转化速率也有所不同。例如,湿润

地区的土壤风化水准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干旱地区。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动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

因素。动物粪便和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而且动物的活动可疏松

土壤。微生物能够分解动植物残体、土壤有机物,释放各种养分,合

成土壤腐殖质,固定大气中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参与养分形态转化。

地形在成土过程中虽然不提供任何新的物质,但能够使物质在地

表实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

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

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增强。

国内土壤类型

砖红壤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

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

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赤红壤

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

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

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风

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壤

长江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中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

1500毫米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

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

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

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

呈黄色。

黄棕壤

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亚热带季风区

北缘。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

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

棕壤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

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毫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

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

暗棕壤

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中

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冬季寒冷而漫长,年降水量

600~1100毫米。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

肥沃的森林土壤。

黑钙土

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

降水量350~500毫米。植被为产草量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腐殖质

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

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栗钙土

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

面积的土类。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250~350毫米。草场为典型的干草原,生长不如黑钙土区茂密。腐殖

质积累水准比黑钙土弱些,但也相当丰富,厚度也较大,土壤颜色为

栗色。土层呈弱碱性反应,局部地区有碱化现象。土壤质地以细沙和

粉沙为主,区内沙化现象比较严重,

棕钙土

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

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气候比栗钙土地区更干,大陆性更强。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150~250毫米,没有灌溉就不能种植庄稼。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草原化

荒漠。腐殖质的积累和腐殖质层厚度是钙层土中最少的,土壤颜色以

棕色为主,土壤呈碱性反应,地面普遍多砾石和沙,并逐渐向荒漠土

过渡。

黑垆土

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

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8~1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与黑钙土地区差不多,但因为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小。由黄土母质形成。植被与栗钙土地区相似。绝绝

大部分都已被开垦为农田。腐殖质的积累和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

层的颜色上下差别比较大,上半段为黄棕灰色,下半段为灰带褐色,

好像黑垆土是被埋在下边的古土壤。

荒漠土

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

面积很大,差不多要占全国总面积的1/5。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绝大部分地区不到100毫米。植被稀少,以非常耐旱的肉汁半灌

木为主。土壤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土质疏松,缺少水分,土

壤剖面几乎全是砂砾,碳酸钙表聚、石膏和盐分聚积多,土壤发育水准差。

高山草甸土

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气候温凉而较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高山草甸植被。剖面由草皮层、腐殖质层、过渡层和母质层组成。土层薄,土壤冻结期长,通气不良,土壤呈中性反应,

高山漠土

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气候干燥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年降水低于100毫米。植被的覆盖度不足10%。土层薄,石砾多,细土少,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发育水准差,碱性反应。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一: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监督管理,有效控制污染场地土壤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污染场地土地利用方式或土地使用权人变更时,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等活动的监督管理。 放射性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污染场地术语) 本办法所称污染场地是指因从事生产、经营、使用、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有害废弃物,以及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使土壤受到污染的土地。 第四条(土地利用方式变更术语) 本办法所称土地利用方式变更是指污染场地开发利用为住宅、商业、学校、公园、绿地、游乐场以及农业用地等敏感性用地。 第五条(管理职责) 环境保护部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3—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技术文件) 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治理修复等土壤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文件。 第七条(污染场地责任人术语) 污染场地责任人是指造成场地土壤污染的责任人或污染场地土地使用权人。 第八条(污染场地责任人义务) 污染场地责任人应当承担污染场地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的义务,并负担有关费用。 因改制或者合并、分立而发生变更的,污染场地责任人所承担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责任,依法由变更后承继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承担。变更前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责任。 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负责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并负担有关费用。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责任。 由于历史原因不能确定污染场地责任人的,污染场地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负责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并负担有关费用。 第九条(监督检查与保密义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污染场地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条(举报) 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4—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DOC)

一、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并明确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2003年12月3日,曾培炎副总理曾批示要求“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就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状况恶化,查清异常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近年来,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环保系统监测、科研队伍为主体力量,同时联合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参与调查工作。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全国生态现状调查、全国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探查、菜篮子种植基地、污灌区和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2005年,环保总局在沈阳、南京、广州等三市组织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工作,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环保系统拥有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国共有2289个环境监测站、46984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型仪器设备,加上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力量,完全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项目总体目标

环保科普知识学习宣传

环保科普知识宣传 环境保护科普知识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 )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 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 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空气污染物浓 度限值,空气质量周报所用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是: 1、空气污染指数(API)50 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 2、API 100 点对应的污染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 3、API 200 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三级标准; 4、API 更高值段的分级对应于各种污染物对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时的浓度限值。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 空气主要污染物简介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1.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 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 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长期接触浓度为0.1 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 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 毫克/ 立方米。 2. 氮氧化物(NOx) 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氮 (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 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当NOx 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O2 比NO 的毒性高4 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慢性中毒可致气管、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摘要:依托收集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资料,建立了我国138个典型区域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库,并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测算了我国耕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研究表明:(1)我国耕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概率为16.67%左右,据此推断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占耕地总量的1/6左右;(2)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别中,尚清洁、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比重分别为68.12%,15.22%,14.49%,1.45%,0.72%;(3)8种土壤重金属元素中,Cd污染概率为25.20%,远超过其他几种土壤重金属元素;此外,也有一些区域发生Ni,Hg,As和Pb土壤污染,但是Zn、Cr和Cu元素发生污染的概率较小;(4)辽宁、河北、江苏、广东、山西、湖南、河南、贵州、陕西、云南、重庆、新疆、四川和广西14个省、市和自治区可能是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多发区域,特别是辽宁和山西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尤其严重。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耕地;污染概率 过去的50年中,大约有2.2万t的Cr,9.39×105t的Cu,7.89×105t的Pb 和1.35×106t的Zn排放到全球环境中,其中大部分进入土壤,引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污水灌溉、汽车废气排放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重金属污染不仅能够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还能够抑制作物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更为重要的是,重金属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迁移到动物、人体内,严重危害动物、

场地土壤污染调查探讨

场地土壤污染调查探讨 姚飞1杨兵2 (1.杭州大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4; 2.杭州赛德克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32) 摘要以某企业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例,对场地土壤污染的一般调查过程进行了探讨,即基本情况走访调查、采样点设置及采样准备、采样分析、出具调查报告。结果表明,该企业所在场地土壤中所含甲苯超标,造成了该场地土壤的严重污染,建议业主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场地土壤污染;通过上述过程对场地土壤污染进行调查,可操作性较强。 关键词场地环境污染调查过程 Overview the investigation of site pollution Yao Fei,Yang Bing. (1.Hangzhou Dad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Hangzhou Zhejiang 310004;2.Hangzhou Deutschland surface technology Co.,Ltd.,Hangzhou Zhejiang 311232) Abstract: The general process of soil pollution investigation wa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on site soil pollution investigation in a company. The general process including basic condition investigation, sampling point setting, sampling preparation, sample analysis and given report of investigation. The on sit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toluene in soil exceed the standard which cause the serious soil pollution, base on the investigation, the owner should take measure to deal the soil polluti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oil pollution by this process was feasible for its strong maneuverability. Keywords: site; environment pollution; investigation procedure 土壤场地污染相比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而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土壤场地污染的情况复杂,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借助相应的工具器材才能得到相应的污染状况。笔者根据某个案例对土壤场地污染的一般调查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土壤场地污染评价提供借鉴。 1 基本情况走访调查 某企业主要生产摩擦材料(如轮胎刹车片)。在确定土壤场地污染调查采样点之前,首先向企业工作人员了解以下内容:该厂建厂前土地的使用情况、车间曾经的生产使用情况、生产过的产品、生产线使用过的化学原料、废弃物的排放去向、附近地表水情况等。另外,在确定调查采样点之前,结合该厂区内的各种地埋管线图,还需咨询企业工作人员管线的确实走向,以避免对场内设施进行破坏。 2 采样点设置及采样准备 2.1 采样点设置 根据走访调查的基本信息情况,主要在厂区内以下几个区域设置调查采样点:(1)曾经堆放过废弃物的场地;(2)废弃物排放途经的场地;(3)由于历史原因,可能造成污染的场 1第一作者:姚飞,男,1978年生,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及土壤治理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

2020年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1668+ 22年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本文简介 1668+22年土壤环境保护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保护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为重点,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强化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控制,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推 1668+ 22年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本文内容 1668+ 22年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保护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为重点,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强化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控制,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土壤保护工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和源头控制相结合。强化环境准入和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土壤新增污染。全x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长期目标为全x土壤环境质量向好发展,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建立健全受污染耕地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实施分类管理,严格管控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加大黑土地保护,确保农产品安全。坚持协同推进、共建共享。逐步建立“风险可接受、技术可操作、经济可承受”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体系。 三、工作目标 22年全面摸清全x土壤环境状况;划定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优先保护区域,建立严格的耕地、基本农田和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对 x域5%以上的耕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 四、主要任务 开展土壤污染监测和调查。 按照国家和省土壤污染详查实施方案,在现有土壤调查基础和例行监测的基

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

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4年6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 (一)工程背景概述 (1) (二)污染土治理的一般方法 (6) (三)重点关注治理方法 (9) 1、换土技术 (9) 2、固化/稳定化(S/S)技术 (11) 3、化学淋洗技术 (12) 4、植物修复技术 (16) 二、项目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20) (一)项目目标 (20) (二)研究内容 (20) (三)关键技术 (21) 三、技术路线方案、课题分解 (22) 四、组织方式及分工 (24) (一)科研项目工作措施 (24) (二)现场组织措施 (25) 参考文献 (25)

一、项目概述 (一)工程背景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围绕着城市的工业设施健全,城市周边土壤的污染程度日益加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空气粉尘所携带大量污染物,雨水对城市区域的冲刷携带的污染物最终会汇聚到土壤中和河道中。这些堆积的污染物会很容易地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食物链再一次进入到人体,危害健康。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农药的使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地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土壤污染日益严重。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多是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另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组织的《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显示,珠三角部分城市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毒害性、累积性、长期性、多样性和滞后性的特点,被污染的土壤通过地下水或生物富集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健康。 出于历史原因,中国土壤污染主体大多是各类国有工厂,经过多轮的改制重组,很多工厂产权归属关系已经多次变化,即便产权明晰的,也很难有能力再去支付高额的土壤修复费用。因此,“谁污染,谁治理”这一环保行业的通行准则,在土壤修复行业根本行不通。目

环保科普小知识三则

环保科普小知识三则 环保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PM2.5? PM是英文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2.5指 的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人类纤细头发的直径大 约是50微米~70微米)。PM2.5主要是由水溶性离子组分、含碳组分 以及其他无机化合物三大类化学物质组成。 夏季的大气污染物——臭氧 我们都知道,地球大气层之上有一层薄薄的臭氧层,它吸收了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使得地表生物免遭太阳紫外线危害,是地球 生物的天然保护伞。那么,臭氧怎么就成了大气污染物了? 其实,被认定为大气污染物的臭氧并非指臭氧层的臭氧,而是指与生物圈紧密相关的、近地面的臭氧! 专家指出:臭氧污染很有“迷惑性”,因为它往往在风和日丽、天空晴朗时发生,人们更难察觉。雾霾有多严重,人们一眼就能看到,但臭氧污染发生时,往往是阳光普照、蓝天白云的好天气,而 且还经常给人以“空气清新”的错觉。 欧洲科学家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太阳光照能加速地表臭氧的形成,这些臭氧并非自然产生,而是来自排放。石油产品等矿物燃料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会在空气中四处飘浮,其中部分氧原子 慢慢与空气中的氧气分子结合,就会形成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强烈的阳光照射恰恰加速了这一化学反应。 教你打造新型节能家庭 1.一度电有哪些功能 一度电能让吸尘器把一间房子打扫5遍,让25瓦灯泡连续亮40 小时,家用冰箱运行24小时,家用电风扇连续运行15小时……

每节约一度电,就相当于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4升净水,同 时减少排放0.272千克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 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大家常说要养成节约用电的文明习惯,而平常生活中却往往不知不觉地忽略了这一点。比如,下班离开办公室时不关灯、不关电脑、不关空调。电力是一种能源,它消耗的是有限度的资源。我们每使 用一度电,都要消耗掉一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我们心里要有一本“一度电账本”,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节约用电。 2.10种节能方法 ?照明适用节能灯 ?选择空调热水器(免费制热水),效果不差又节能 ?选择节能空调 ?适当调整电视机及电脑亮度,不用就关掉 ?巧用节能型冰箱,节电又省钱 ?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并践行节水的小习惯 ?电子办公少打印 ?出门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使用环保车辆,省油减排 露天烧烤危害多 烧烤是城市里街头巷尾的美食之一。然而,烧烤时产生的呛鼻的烟雾给空气和行人造成了不小的污染与伤害。地面泛着污水,各种 一次性用品垃圾及厨余垃圾随处可见,有些垃圾甚至直接被倾倒在 草丛和河道中,对环境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1 国污状况调查全土壤染公报 (2014年4月17日) 环境保护部 国土资源部 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总体情况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

2 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二、污染物超标情况 (一)无机污染物 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 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 表1 无机污染物超标情况 不同程度污染点位比例(%) 污染物类型 点位超标率(%) 轻微 轻度 中度 重度 镉 7.0 5.2 0.8 0.5 0.5 汞 1.6 1.2 0.2 0.1 0.1 砷 2.7 2.0 0.4 0.2 0.1 铜 2.1 1.6 0.3 0.15 0.05 铅 1.5 1.1 0.2 0.1 0.1 铬 1.1 0.9 0.15 0.04 0.01 锌 0.9 0.75 0.08 0.05 0.02 镍 4.8 3.9 0.5 0.3 0.1 (二)有机污染物 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农村环境保护

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体,被定义为位于地球陆地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土壤生态系统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一样,主要成分为:生命有机体部分,即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等;非生命无机环境部分,即太阳光、能、大气、母质、地表形态及土壤矿物质、水分和空气等。 土壤生态系统结构 达到稳定的土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即土壤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一般由以下三个主要层次构成:⑴ 地上生物群体;⑵ 土被生物群落;土被底层与风化壳生物群体层。 土壤环境的物质组成 土壤环境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多相分散体系。固相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和有机体(动植物残体及其转化物、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等物质。固体物质之间是形状、大小不同的孔隙,在孔隙中存在着液相物质(水溶液)和气相物质(空气)。三相物质所占土壤容积比例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异。通常,固相物质约占土壤总容积的50%,液相和气相之 和约占50%。 土壤结构土壤固相物质很少呈单粒,多以不同形状的结构体存在。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结构体的类型、数量、排列方式、孔隙状况及稳定性的综合特性。近年来研究表明,土壤孔隙是土壤结构优劣的重要指标。 土壤环境结构土壤的环境结构是指土壤作为一环境系统的整体组成与结构而言,也指组成土壤各土层的固、液、气三相物质的比例、结构与组成,以及构成单个土体的三维层次构型而言。换句话说,土壤环境是由不同数量、性质和排列发生土层组合构成的。 土壤环境的基本特点 1.土壤环境的物理学特性及其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

(1)土壤孔性与污染物的迁移 (2)土壤质地与污染物的转化 2.土壤环境中的胶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3.土壤环境中的络合-螯合平衡体系 4.土壤环境中的氧化还原平衡体系 5.土壤的酸碱平衡体系 6.土壤环境中的生物体系 土壤微生物是污染的“清洁工”。土壤微生物参与污染物的转化,在土壤自净过程及减轻污染物危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可使土壤对农药进行彻底的净化。同时,应注意微生物也会使某些无毒的有机物分子变为有毒的物质。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它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成土过程的产物,所以实质上是各自然成土因素(包括时间因素)的函数。 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土壤环境背景值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土壤污染综合评价的基本依据,如评 价土壤环境质量、划分质量等级或评价土壤是否已发生污染、划分污染等级,均必须以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作为对比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并用以判断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程度,以制定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2.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研究和确定土壤环境容量,制定土壤环境标准的基本数据。 3.土壤环境背景值也是研究污染元素和化合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的依据,因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之后的组成、数量、形态和分布变化,都需要与环境背景值比较才能加以分析和判断。 4.在土壤利用及其规划,在研究土壤生态、施肥、污水灌溉、种植业规划,提高农、林、牧、副

研究我国土壤污染情况的报告

研究我国土壤污染情况的报告 摘要: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原因,提出了解决我国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以为改良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给予理论支持。 关键词:土壤污染危害现状治理措施 1.土壤污染的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2.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 2.1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土地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地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地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地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地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土地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地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防治意识不强。由土地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2我国土壤污染的危害 在我国,土地污染直接间接地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土地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统计,我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公顷,有机污染物污染农田达3 600万公顷,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万公顷。每年因土地污染减产粮食超过1 000万吨,造成各种经济损失约200亿元。土地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地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土地污染导致生物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因农田施用化肥,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每年转化成为污染物而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 000万吨,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严重。农膜污染土地面积超过780万公顷,残存的农膜对土地毛细管水起阻流作用,恶化土地物理性状,影响土地通气透水,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土地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地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3.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原因 3.1来自工矿业废水的灌溉

(推荐)环保科普知识

环保科普知识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空气质量周报所用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是: 1、空气污染指数(API)50 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 2、API 100 点对应的污染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 3、API 200 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三级标准; 4、API 更高值段的分级对应于各种污染物对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时的浓度限值。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

空气主要污染物简介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1.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 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 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 2. 氮氧化物(NOx) 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 (包括汽

《全国土壤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资料附表(1 6)

土壤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包括: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修订项目、土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土壤环境保护项目、污染土壤(包括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示范项目。 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修订项目和土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在省级层面上(个别市如土壤污染特别严重的例外),各市重点在土壤环境保护项目、污染土壤(包括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示范项目上提出项目。项目提出后要进行投资估算,规划的投资难点是不知道做这个土壤保护或治理需要多少钱,但是可以100万就做100万的事,比如出现污染事件,给你1000万也是做,500万也是做,只是规模面积不同。要做好项目,关键是前期工作做得怎么样,大家填报项目的时候,可以向当地这方面的专家人员请教。 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环科院是我厅土壤环境保护规划技术依托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大家可以遇到问题可以请教他们。 黎宁博士:134******** 谢华博士:159********

附件: 附表1: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规划项目汇总表联系人: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 电话(手机):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

附表2: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分类汇总表

附表3: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修订项目信息表

附表4: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信息表 备注:1)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所需设备的购置、设施建造、人员培训以及和建立土壤环境监测能力相关的项目;2)土壤环境执法监督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保护执法装备购置、土壤环境保护执法队伍能力以及和建立土壤环境执法监督能力相关的项目;3)土壤环境事故应急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突发事故应急监测网络、土壤环境应急指挥系统以及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装备等;4)土壤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等所需的设施、设备、材料等。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 一、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并明确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2003年12月3日,曾培炎副总理曾批示要求“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就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状况恶化,查清异常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近年来,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

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环保系统监测、科研队伍为主体力量,同时联合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参与调查工作。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全国生态现状调查、全国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探查、菜篮子种植基地、污灌区和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2005年,环保总局在沈阳、南京、广州等三市组织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工作,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环保系统拥有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国共有2289个环境监测站、46984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型仪器设备,加上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力量,完全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项目总体目标 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查明我国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状况及其成因,扩大了解我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状况,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级别,筛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 三、项目主要内容 (一)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 1.目标

安全环保知识

安全环保知识 1.什么是环境?指围绕人的全部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以影响人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天然与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的总称 2.从科学范畴上可将环境分为哪些种类? 可将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大类。 自然环境指存在于人类周围和客观物质世界或者说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指人类为了满足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在自然背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3.什么是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公害”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4.环境问题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原始捕猎阶段、农牧业阶段、工业革命阶段、工业发展阶段、现代工业阶段。 5.什么是环境容量?指在不影响环境的正常功能或用途的情况下,承受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能力。或者说是指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不超过人体健康阀值的情况下环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的总量。 6.什么是环境自净?在正常情况下,环境的各个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物理的、物理化学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一系列反应与变化,不断地调节污染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被各种因素瞬间污染了的环境得到自然净化。环境的这种自我调节过程称作环境自净。 7.什么叫环境污染?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使环境丧失了自净能力,污染物在环境中积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环境特征的改变或对原有用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地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或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一定危害或影响的现象,就叫环境污染。 8.什么叫做二次污染?介入环境中的反应污染物,在诸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下,发生理化或生化等化学反应,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新污染物质,所生成的污染物质就叫做二次污染物,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二次污染。 9.什么叫做次生污染?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未改变毒性,而从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转入另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次生污染。 10.什么是环境污染源?凡是产生物理的(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霉菌、病菌、寄生虫及卵等)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作污染源。

XX县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XX县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根据《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总体要求,为切实加强我县土壤环境保护工作,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土壤安全利用和土壤风险管控为主线,以保障农产品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源头控制土壤新增污染为切入点,以保护耕地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机制,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X年,全面摸清我县土壤环境状况;划定耕地和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区域,建立严格的耕地、基本农田和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和评估制度,对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60%以上的耕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因地

制宜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示范,使全县土壤环境质量得到稳定提高。 三、工作任务 (一)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 1.严格环境准入,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新的污染。对重点规划环评和有色金属、皮革制品、石油煤炭、电镀、聚氯乙烯、化工医药、铅蓄电池制造、印刷、采矿选矿、石油、煤化工、化工医药、危险废物处置、加油站等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项目,须在环境影响评价时,同步监测特征污染物的土壤环境本底值,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对现有土壤污染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的企业,不得建设除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以外的其他项目,有关部门不予办理开工手续。(县环保局牵头,县发 改委、县经贸局、县国土局等参与) 2.加大环境执法和污染治理力度。重点加强对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特征污染物排放企业的环境执法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对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监管,并定期对其周边土壤进行监测,建立被污染地块清单,对造成土壤污染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严防非法倾倒、转移和处置危险废物。 (县环保局牵头、县规住局、县卫计局等参与)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肥料、农药和饲料等农

环保科普知识

环保科普知识 空调 1、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所以为了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要避免时开时关。 2、空调开启几小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晚上用这个方法,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 50%,而且有利于健康。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方,利用风扇的风力可以提高制冷效果。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洗衣机 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而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 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用涡轮式)脱水1分钟计算脱水率可达 55%,一般脱水不超过3分钟,再延长脱水时间则意义不大。 微波炉 为减少解冻食品时开关微波炉的次数,可预先将食品从冰箱冷冻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冻之后再放入微波炉。 电脑 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 50%以下。 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等可以减少耗电。 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注意:对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关闭屏幕保护程序。 合理选择关机方式,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 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电池运用时,在 WindowsXP 下;通过 SpeedStep 技术CPU自动降频,功耗可降低 40%。 燃气 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调时间短,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不宜让火超出锅底,以免浪费燃气。

夏季气温高,烧开水前先不加盖,让比空气温度低的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等自然升温至空气温度时再加盖烧水,可省燃气。 烧煮前,先擦干锅外的水滴,能够煮的食物尽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饪,不易煮烂的食品用高压锅或无油烟不锈钢锅烧煮,加热熟食用微波炉等等方法也都有助于节省燃气。 减排 1、选购小排量汽车 汽车耗油量通常随排气量上升而增加.排气量为1.3升的车与2.0升的车相比,每年可节油29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新售出的轿车(约382.89万辆)排气量平均降低0.1升,那么可节油1.6亿升,减排二氧化碳35.4万吨. 2.用布袋取代塑料袋 尽管少生产1个塑料袋只能节能约0.04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1克,但由于塑料袋日常用量极大,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3、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 我国是人口大国,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大量消耗林业资源.如果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 4、尽量少用电梯 目前全国电梯年耗电量约300亿度.通过较低楼层改走楼梯,多台电梯在休息时间只部分开启等行动,大约可减少10%的电梯用电.这样一来,每台电梯每年可节电500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吨。 做好节能减排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具体方法远远不止这些。积极了解环保科普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环保活动。 环保科普知识 1、室内空气污染有哪些? (1)燃烧物:煤炉、煤气炉灶、室内吸烟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