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挖式基础施工措施

掏挖式基础施工措施
掏挖式基础施工措施

第五章掏挖式基础施工措施

一、概述

掏挖式基础适用于可塑性较好的土质。施工时,基础及底盘周围的土质结构基本未遭破坏,不仅显著地增强了承栽能力,而且在同样荷重条件下,还减少了土方量,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人工及材料的消耗,同时,可以减少青苗的损毁和植被的破坏。鉴于本线路所经部分区域土质的可塑性较好,故采用了掏挖式基础。

掏挖基础的技术特性:

掏挖基础设计范围(见所附“现浇掏挖式基础配置表”)

本工程塔型为ZM1、ZM2的基础除设计指定范围外,其它桩号优先考虑采用掏挖式基础,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1米范围内的试掏,遇有土质松散、流砂、墓穴以及地下水等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报处施工技术科,待协同设计单位处理后再行施工。

二、施工方案及步骤

掏挖基础采用人工掏挖,外露支模,人工或机械搅拌,机械震捣,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形。在施工前应对土质进行鉴定。

1、土质鉴定

(1)为了提高“掏挖式基础”的成功率,减少误操作,施工前必须由施工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实地土质鉴

定。

(2)鉴定检查范围,基础根开范围内,多点检测(其深度应为200~400MM)鉴定。

(3)野外土质鉴定(检查)方法

2、施工准备

(1)施工前必须对档距、转角度数等数据进行线路复测工作,并将沿线复测结果记录、整理。

(2)施工工器具的准备

(3)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4)施工人员熟悉掌握设计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

(5)搞好施工组织,人员合理、明确分工。

3、分坑

(1)施工(分坑)时,必须严格依照施工图纸及施工手册中的有关数据、尺寸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2)复测分坑后的尺寸,保证设计要求。

(3)分坑示意图及尺寸附后。

4、人工掏挖

(1)挖坑时应先按分坑后的尺寸(位置),挖出坑口形状,然后再往坑中心挖。

(2)当挖到一定深度和形状后,施工人员再下坑进行掏挖式修

理。

(3)在掏挖过程中,要多次对坑进行找正,防止挖偏。

(4)检查坑(底盘)的直径大小,可在坑口横一木杆,正中间吊一垂球再根据设计尺寸进行测量检验。

(5)当掏挖过程中遇有土质坍塌、墓穴、流砂坑、泥水坑、砂土等情况时,必须停止作业,经设计及技术部门核实处理、改建后方可进行施工,不可擅自处理。

(6)减少挖坑工作距浇制混凝土的时间,可采取下部坑径先少挖,浇制当天再挖掘、扩大,以防坍塌。

5、浇筑及震捣

(1)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坑底清理干净,并复测坑深及各部尺寸,若超差须妥善处理。

(2)露出地面的柱体部分需支模。

(3)基础内筋的设置应牢固可靠,保证满足基础保护层的设计要求。

(4)浇筑时应由基础中心向四周扩展,下部宜采用坍落度较大的混凝土,便于捣固。

(5)混凝土浇筑必须每浇筑250MM振捣一次,并保证捣固质量。

(6)捣固采用机械震捣,为防止坑壁坍塌,使泥水渗入混凝土中,振动棒与坑底坑壁应保持一定距离,个别局部区域可

采用人工震捣。

(7)底盘震捣应满足扩伸处混凝土充实、均匀。

6、养护

因为施工期处于冬季,养护应依照《混凝土基础冬季施工措施》中有关规定进行。如气温上升到5℃以上后,可依下列规定养护。

(1)露出地面的柱体部分应直接进行净水养护。

(2)对于基础埋深1/2的土质,处于完全干燥时,应采用“渗水”养护。

(3)整基基础的养护时间应较开挖型基础养护时间延长2~3天。

(五)质量控制

掏挖式基础有其不同于开挖基础的特殊之处,施工时,除了应遵循“第三章”有关规定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基坑挖掘时,应经常检查基坑方位,防止挖偏。

2、混凝土的浇筑及震捣必须符合规范及本手册要求。

3、掏挖基础操作(施工)是隐蔽工程的重点,要详细填写施工

记录。

4、基坑掏挖时严禁爆破作业。

5、严禁破坏基坑边缘的原土结构。

6、认真搞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工作,保证工程施

工质量。

(六)安全要求

1、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坚定

安全信念,牢记预防宗旨。

2、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的土质鉴定,如土质不合适,不得施工。

3、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员必须熟悉施工方案,掌

握安全要点。

4、做好施工组织及人员分工,明确岗位责任。

5、改进和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护工作,明确安全监护人。

6、搞好开工前施工工器具的准备和检验工作。

7、基坑掏挖时,坑底作业应由一人进行,坑上必须设立专人监

护和指挥,保证坑上、坑下操作步骤统一。安全监护人必须时刻谨惕,不得擅离职守。

8、掏挖作业过程中遇有土质松散、掏挖不易成形、坑壁坑口有

裂纹等异常现象时,必须停止施工,坑内操作人员立即出坑。

然后会同现场指挥、技术人员判别察明原因后,酌情处理。

9、严禁在扩孔范围内的地面上堆积土方,工器具及停放施工车

辆(应远距坑口5米以外),坑口除施工操作人员及监护人员外,其它人员不得靠近。

10、坑口边缘5米范围内应平整。

11、遇有雨天时必须暂停施工,雨后应清除积水,待地表层干

燥后再行施工。

12、施工人员下坑时,不得直接跳入,上坑时不得用手直接扒

攀基坑边缘,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13、坑口应保持干燥,以防止坍塌。

14、事先备好急救物品,一旦遇到坍塌情况,尽快使坑内人员

脱离出坑。急救过程中,注意对坑内人员的保护,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