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史外国部分复习题

中外新闻史外国部分复习题
中外新闻史外国部分复习题

中外新闻史外国部分复习题

1、广播和电视诞生的国家和时间是?(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

2、什么是公共广播电视?什么是商业广播电视?(公共广播电视——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的机构;商业广播电视——私有私营、公私合营机构)

3、美国NBC\ABC\CBS\FOX\CNN的特点和优势分别是什么?(

4、无线电通信的发现与发明者是谁?(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斯韦尔发现电磁波理论;意大利人古格列尔莫.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

5、AM ,FM分别指什么?(AM:调幅频段;FM:调频频率)

6、电视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对什么的发现?(是对视觉原理的发现)

7、什么是视觉暂留现象?(当物体在人们的眼前消失后,视网膜上会短暂地保留物体的影像,因此,将系列静止图像做快速运动,可以产生连续动感。)

8、电视之父是?(英国的贝尔德)

9、电报指什么?(以文字传递消息的传媒)

10、谁发明了实用型电报?(美国肖像画家莫尔斯)

11、电报的缺陷有哪些?(早期的电报速度很慢,线路常出故障;电报必须由经过训练的报务员来操作,对个人而言并不方便;此外,电报是通过抽象的简练文字来传送的,很难表达感情和语气;而且,电报还是单向的,缺乏及时的反馈与交流)

12、世界第一家有营业执照的电台是?(西屋公司创办的KDKA电台)

13、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试播电视的时间?(1929年开始试播)

14、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是?(1936年11月2日)

15、ENG和SNG分别指什么?(电子新闻采集设备和卫星新闻采集设备)

16、美国彩色电视的制式是?(正交平衡调幅制,后来也称NTSC制)

17、法国彩色电视的制式是?(顺序传送和彩色存储制,也称SECAM制)

18、世界上第一颗同步卫星是?(美国“同步2号”卫星)

19、第一个发射国内通讯卫星的国家是?(苏联)

20、广播电视体制指什么?包括什么?取决于什么?(广播电视体制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包括“制度”和“体系”两个部分,它既包括理念和法规的基础,又包含组织和经营的内容。取决于国家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和行政规定,特别是广播电视事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也包括广播电视媒介机构组成的方法和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

21、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分类:私营商业制(商营制),以美国为典型;公共服务制(公法制),以英国全国独占式和德国地方分散式的体制为典型;公有国营制(国营制),以苏联为典型。特点:1、资产为私人所有;在法制范围

内自主经营,自行决定业务方针,国家只是依照法律调控管理;通常以盈利为目的,实行商业化经营,按市场规律运作,广告为其主要经济来源。2、资产为国家所有,但电台、电视台保持相对独立性,作为“特殊法人”存在,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根据法律规定,组成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进行领导管理,其成员有较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政府依法加以规范和监督,但具体业务由电台电视台自主进行;经费来自受众缴纳的视听费和国家拨款,有的辅以广告收入。3、资产为国家所有;政府把它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直接进行领导和管理;领导成员由政府任命,业务方针由政府规定,业务活动受政府的监督;经费大部分靠国家拨款,有的辅之以受众缴纳的视听费以及广告费。)

22、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网是?包括哪两个网?特点分别是什么?(全国广播公司NBC;红网和蓝网;红网播出娱乐和音乐节目,蓝网播出新闻和文化节目)

23、美国广播之父是?(萨尔诺夫)

24、全球第一家全天24小时播出新闻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是?(CNN,特纳创办的)

25、英国广播电视体制的特点?(公商并营的双重体系)

26、ITA、IBA、ITV分别指什么?(独立电视局、独立广播局、独立电视公司)

27、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体制特点、盈利模式、内容特色及其优势或成功原因?(特点;具有公商双重体系,是一个独立自治、自成体系的完整系统;盈利模式为自接收费;内容特色:拥有两个全国性的电视频道(BBC-1和BBC-2),彼此采取互补政策,办有5套全国性的广播节目,分别侧重各种类型的音乐、体育、教育和时事节目;成功原因:BBC文学特征是倾向精英的;名义上是政治独立的。)

28、独立广播电视系统ITV/IBA的特点?(是一个各自为政的松散联盟,公私合营性质的广播电视系统)

29、苏联及俄罗斯广播电视体制的特点?(国营体制特点)

30、苏联广播电视的传统特点?

?1、国家所有和独占的体制

?2、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

3、对大众媒介的控制就等同于对公众舆论的控制

?4、国家财政的经济来源

?5、新闻媒介的宣传功能

?6、封闭式的管理机制

31、俄罗斯公共电视台面向全国的第一频道正式开播的时间?(1995年4月1号)

32、全俄国家电视台开播的时间?(1991年5月13号)

33、独立电视台NTV开办时间?(1993年10月)

34、俄罗斯第一家私营电视台?(第六电视台)

35、俄罗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法》的时间?(1991年12月)

36、普京采取的改革传媒业的有效步骤有那些?

1、通过立法限制外国资本进入,抵制西方渗透

2、通过人事调动使政府掌握全国性传媒

3、通过经济手段将私营媒体控股权转到国家手中

4、通过对国营传媒的资金投入加强国营传媒实力

5、通过体制改革实现政府对节目的采编制作和传输的双重控制

37、俄罗斯卫星传播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

38、俄罗斯电视公司分类标准是?【信号覆盖面积(分为全国性的、地区性的和地方的);所有权(分为国营与私营的);节目的组织方式(分为统一覆盖的“频道”和联合性的广播电视“网”)及传输方式(地面波、卫星、有线电视等)】

39、目前俄罗斯媒介体制有哪些?呈现怎样的趋势?(国家直接控制的新闻媒介;国家控制之外的媒介;政党报纸;社会团体报纸;商业报纸;趋势:如今俄罗斯媒介已经走上私有化、市场化、和公司化的道路,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象。)

40、什么是肥皂剧?(一种日间连续剧,因洗涤剂商赞助而得名。讲述一些伤感、浪漫、悲喜交集的故事,目标受众是家庭主妇。)

41、解释美国CBS广播剧《星球大战》事件的经过及其影响?(广播电视更多的是传播活动,而不是艺术创作,广播电视戏剧的效果是社会因素和戏剧因素的共同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人心惶惶的时期,1938年“万圣节”虚拟“火星人进攻”的CBS广播剧《星球大战》引起了整个美国的普遍惊恐,逼真的演播效果,使得当时众多观众信以为真。这次恐慌虽未有一人死亡,但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觉得自己受到愚弄,为此,CBS遭到指控,后来美国为此颁布一项新规则“禁止播放虚构新闻。”在20世纪50——60年代,电视单本剧的现实主义表现方法适合冷战时代的社会需求,也适应正在出现的消费者社会以及福利主义的意识形态。)

42、你怎么看待美国电视暴力?(对社会的“暴力”影响是从广播时代便已存在的话题,也是电影经常收到的指责;对美国电视暴力的批评和研究更是盛极一时,成为传播学的一门显学。然而,戏剧性意味着冲突,冲突的解决方式又往往是暴力,而在“合理的”暴力与“不合理”暴力之间划分界限确实困难的。一次,我们要尽可能地寻求基本事实并采用合理的想象,这样才能正视电视暴力的问题。)

?43、分析美国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的特点及其成功原因?

?44、解释政治仪式和即时历史节目的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内容:是预知的事件,是电视事先策划或者参与安排的;特点:从类型看那就是直播;他的转播是电视形象和国家特征的展示;它具有极大的震惊或激励作用,会引起人们深沉的历史感触和英雄主义情绪。)

?45、评价著名主持人爱德华.默罗、沃尔特.克朗凯特、丹.拉瑟、芭芭拉.

沃尔特斯、奥普拉.温福瑞?(芭芭拉,特长是名人专访。她言语机智、思维敏捷、词锋锐利、幽默泼辣;“脱口秀女皇”——奥普拉.温芙蕾;丹拉瑟:最具风采的明星主持人,口若悬河的超群口才和沉着、潇洒的气质风度;克朗凯特:美国人最信赖的人第一次成功是抢在NBC和ABC之前报道了肯尼迪遇刺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爱德华默罗:

?电视新闻界的丰碑报道了很多敏感的、有社会争议的问题。)

46、举例说明美国脱口秀节目的特色及其成功原因

47、举例说明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特色及其成功原因

48、举例说明美国真人秀节目的类型、特色及其成功原因

49、美国PBS指什么?(公共电视广播公司)

50、NHK指什么?(日本广播协会)

51、日本彩色电视制式是?(美国的NTSC)

52、世界上第一个每天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国家是?(日本)

52、哪个国家是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应用直播卫星百合花-2a?(日本)

54、日本开办独立的24小时连续播出的卫星电视节目的公司是?(NHK)

55、大众电子传播媒介经过了几个历史进化阶段?(书208页)

56、分析和评价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信息媒体间的竞争关系和融合趋势?从利弊两个角度分析评价。(书208页)

57、MSNBC是什么?(微软全国广播公司频道或有线电视新闻频道)

58、CNN是什么?成功原因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原因:24小时播放新闻,播放新闻事件的现场实况,随时播放最新的消息;但它的特色是国际新闻,一系类国际政治事件为CNN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成功机会,)

59、美国ESPN是什么?(美国娱乐体育节目网)

60、BBC world频道和BBC prime的中文意思是?(全球新闻服务电视频道和BBC 国际娱乐频道)

61、STARTV的中文意思是?(香港星空卫视)

62、分析评价美国新闻业垄断化趋势的利弊?举例说明

63、公共广播电视的困境是什么?(首先,费用征收出现危机。这是公共广播电视生存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在公共广播的领军者也难以幸免。其次,频道和广播资源不再稀缺。第三,相关法规日渐放宽,商业广播电视之间的竞争以及商业广播电视与公共广播电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第四,政府提供的公共资金日益减少。第五,受众细分趋势日益明显,“大众化节目”难以满足“小众需求”。第六,商业台的竞争。公共广播电视在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中,它的社会作用变得越来越显著,越重要。与此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它的生存状况也越来越恶劣)

中国广播电视史复习题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早期传统(1922-1978)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无线电有关的法令?(电信条例)

2、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

台,呼号XRO,在上海创办)

3、早期外商在中国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很长、影响较大的是?(开洛电

台)

4、中国第一部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规是?(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5、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哈尔滨广播电台)

6、1932年,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发射功率扩大为75千瓦,这座电台的地位

是?(在南京,是南京中央广播电台发射的)

7、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成以中央台为核心的四级广播宣传网的具体内容是?

(新中国之广播事业,应归国家经营,禁止私人经营)

8、从1949——1966年,广播电视系统共召开了多少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召开9次)

9、1952年4月1月在哪里建成了以县为范围的全国第一座广播站?(吉林省九台县)

10、我国最早试制第一批“北京”牌电视机的单位是?(天津712厂)

11、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第一部电视剧名字?(一口菜饼

子)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1979-1991)

12、我国从1986年将原有的广播电视部扩大为什么部门?(广播电影电视部)我国电视第一播音员是谁?(沈力)

13、改革开放初期从国外引进的电视剧有哪些?

(.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日本的姿三四郎、日本的血凝、巴西的女奴、墨西哥的诽谤)

14、我国被认为的电视连续剧的先驱是?(玫瑰香奇案)

15、改革开放初期产生影响的国产电视剧有哪些?最先考虑(神圣的使命、有一个青年、玫瑰香奇案、)其次考虑(凡人小事、新岸、末代皇帝、西游记、红楼梦)

16、1983年被命名的中国电视剧权威奖名称是?(飞天奖)

17、中国人民首次通过国际通信卫星看到的奥运会是哪届?(第23届)

18、改革开放初期,“自己走路”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广播电视的历史发展中有何意义?(1、影视分歧2、广告介入3、服务于大众生活:意义:首次电视节目会议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电视从长期等待外援“要饭吃”的状况走向独立自主办节目的开端。从此电视逐步招兵买马,渐渐崛起于众强林立的中国文化艺术界;广告为电视节目提供了经费,注入了活力,促进了电视娱乐的繁荣;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活跃,广播电视与其他大众传媒一样,逐步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生活。)

19、“四级办台”的具体内容?(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20、1980年中央电视台开办的第一个新闻评论性专栏节目是?(观察与思考)

21、我国第一部室内剧名称是?(渴望)

22、评价专栏纪录片《话说长江》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转型时期

24、广播电视被纳入除工业、农业以外的“第三产业”的时间和决定?(1992

年6月16日宣布,决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25、谈谈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有哪些新气象?(1992年派出了采访报道组,准备制作一部“深刻、权威、大气”的电视片;“新的太阳”升起,1993年5月1号东方时空开播了;群众喉舌,政府镜鉴;谈话交流热烈。)

26、解释“新升的太阳”一词(就是新闻杂志《东方时空》)

27、广播电视走向市场改变经济机制的主要表现(1、全国电视节目市场的形

成2、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的发展3、广播电视节目市场的管理)

28、《东方时空》对中国电视的影响(《东方时空》催生了《焦点访谈》、《新

闻调查》,派生出《实话实说》,导致了全国“南方之子北方之子人丁兴旺,小焦点小调查遍地开花”的现象。随着《东方时空》的走红,中国观众逐渐改变了早上不打开电视机的习惯。)

29、《东方时空》在观念和操作方面的特点?

⑴电视新闻节目的杂志化;

?⑵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化;

?⑶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记者化;

?⑷开始了新闻节目真诚面对观众和生活,讲述老百姓故事的平民化的追求。

30、1998年,朱镕基为《焦点访谈》题字的内容(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

府镜鉴,改革尖兵)

31、《焦点访谈》的定位和特色(定位:舆论监督;特色:报道形式为“调查

分析法”、“跟踪采访的方式”、“做到快速反应”、和“访谈评述的表现方式”。)

32、《新闻调查》的定位和特点(特点:悬念性、故事性。定位:调查性报道)

33、谈谈你对《东方时空》栏目的看法——(要求:举例评述,有理有据)

34、谈谈你对《焦点访谈》栏目的看法——(要求:举例评述,有理有据)

35、1998年湖南卫视推出的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的节目有哪些?(快乐大本

营、玫瑰之约)

36、中国第一部喜剧电视连续剧的名称?(编辑部的故事)

37、全国第一家广播影视集团是?(湖南电广传媒集团)

38、在国外引起轰动的哪些中国电视连续剧,掀起了中国的文化热(三国演

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39、2000年1月1日,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所有经过审查通过的电视剧一律

40、核发由广电总局统一印制是什么?(电视剧发行许可证)

41、广播电视部于哪一年扩大为广播电影电视部?(在1986年)

42、代替中国广播电视法的是,1997年广电部颁布的什么条理?(广播电视

管理条例)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试题

中外新闻传播史复习 一、选择题 1、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弢园文物外编》 2、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运动”的报刊——《每周评论》 3、中国古代的官报称——邸报 4、首先在《新青年》上用白话文写诗的是——胡适 5、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大型杂志栏目——《东方时空》 6、揭开了“拒检”运动序幕的——《重庆国讯书店》 7、中国共产党创建第一座广播电台时间——1940年 8、香港最早开办的有限黑白电视台——《丽的电视台》 9、世界上最早的日报——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新到新闻》 10、托马斯·凯恩1776年月出版政论小稿子——《常识》 11、泰晤士报道创办人士——约翰·沃尔特 12、20世纪初新闻界以杂志为主体掀起“掏粪运动”的国家——美国 13、英国宪章运动中著名报纸——《北极星报》,创办人,奥康·劳尔 14、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时间——1938年9月2日 15、文革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判主的笔名——梁效 16、奥克斯接办《纽约时报》后1904年任用优秀编辑——范安达 17、将无线电广播称为“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的人——列宁 18、法国最有名的字报——《世界报》 19、世界上最早运动的广播电视台——美国KD、KA电台 20、意大利晚邮报有一位女记者思维敏捷、提问尖锐——法拉奇 二、多选题 1、《时务报》和《知新报》的共同点 (1)都是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重要刊物。 (2)都发表维新言论,宣传变法思想,与爱国救国的热情分不开。 (3)都有梁启超兼理笔政 2、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创办了哪些报纸 (1)《华报》 (2)《集纳批判》 (3)《中华新闻社》 (4)《国际新闻社》 3、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中在华东地区的私营报纸主要有 华东区(28份):上海16份,分别是《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报晚刊》《商报》《大报》《亦报》《百货新闻》《工商新闻》《烟业日报》《人民文化报》《剧影日报》《密勒氏评论报》《俄文新生活》《俄文公民日报》《俄文晚报》《字林西报》;杭州3份,《当代日报》《西湖报晚刊》《金融论坛报》;南京2份,《南京新民报》《南京人报》。其他各有一份私营报纸的城市有:无锡《晓报》,常州《常州民报》,镇江《大众日报》,宁波《宁波人报》,福州《星闽日报》,厦门《江声日报》,福建莆田《奋兴报》。 4、贝内特在1835年创办的纽约《先驱报》有哪些特点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 1.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D)。 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 2.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A)办理。 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3.古代西方第一部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着作是(C)。 A.《理想国》 B.《法律篇》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政治学》 4.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D)。 A.科学性 B.民主性 C.平等性 D.宗教性 5.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C)学校。 A.等级性 B.贵族型 C.世俗性 D.宗教性 6.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A)的教育。 A.世俗封建主 B.教会封建主 C.资产阶级 D.城市平民 7.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B)、天文、音乐等。 A.物理 B.几何 C.化学 D.生物 8.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C)的文化革命。 A.奴隶主阶级 B.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9.在文艺复兴时期众多人文主义者中,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的是(C)。 A.拉伯雷 B.蒙旦 C.莫尔 D.维多里诺 10.斯图谟是宗教改革运动中(B)派的着名教育家。 A.天主教 B.路德 C.卡尔文 D.耶稣会 11.斯图谟创立的新型古典文科中学采用(A)教学制度。 A.分级 B.不分级 C.不分班 D.混合班级 12.路德派新教提倡的小学是以(D)子女为教育对象的。 A.贵族 B.上流社会 C.资产阶级 D.下层劳动人民 13.夸美纽斯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A)为理论基础。 A.感觉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控制论 14.卢梭是反对(B)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 A.奴隶 B.封建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5.赫尔巴特的教学代表作是(C)。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16.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C)。 A.《理想国》 B.《爱弥儿》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巨人转》 17.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A)。

外国教育史试题-考研真题及复习题

《外国教育史》历年考研真题 00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骑士教育2.智慧馆3.城市学校4.新大学运动5.补偿教育6.实科学校7.进步教育8.国防教育法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评述法国建立"统一学校"方案的意义. 2.评述凯兴斯坦纳的"公民教育". 3.如何理解苏格拉底的“美德就是知识”?4.简述美国当代师范教育的特点。 5.试说明教育技术的产生对教育活动的实际影响。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2.试述“新教育运动”的理论原则及历史影响。3.试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制度的作用。 4.试举例说明西方教育史中类似素质教育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01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世界图解> 城市学校智者实科中学活动课程星期日学校福斯特法案从做中学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请你谈谈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对工业社会的意义. "五月风暴"后出台的<富尔法案>中提出了哪些高教原则? 试述福禄贝尔的"恩物"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蒙台梭利"幼儿之家"教育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欧文"陶冶馆"的开设是处于怎样的意图,简述之.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 联系今天的大学教育,评述永恒主义教育理论. "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这是《教育过程》中的话,试以这段话为例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试论述信息技术发展对终身教育的意义。02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修辞学校骑士教育《太阳城》<世界图解>耶稣会派导生制现代中学进步教育国防教育法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2,制度教育学首先是作为传统教育学的替代物而出现的,那么其特点和局限性又是什么呢?3,简述美国1823年以来发展师范教育的途径。4,杜威的“从做中学”是以其“思维五步法”为基础的,简述两者是如何相互关联的?5,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他自己又是如何看待或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1,斐斯塔洛齐在〈天鹅之歌〉中写道:“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到它们的完全平衡”。试结合当下中国教育的现实,评述斐斯塔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观。2,试评述1900年左右出现的实验教育学思潮。3,试分析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并说明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可能性和局限性。4,从儿童发展角度,评述结构注意教育理论。03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7分,共35分)文士学校进步教育智者派城市学校藩学公学〈世界图解〉主日学校补偿教育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2,教科书在当代教学中的作用如何?3,评述美国的测验运动对美国教育的影响。4,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谈到“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才有目的。”他真的认为教育没有目的吗?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5分,共70分)1,试论马丁。路德等的新教改革对德国学校教育发展的影响。2,试论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学前教育的启迪。3,以〈教育过程〉为例,分析布鲁纳的结构注意教育理论。04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7分,共35分)统一学校11+考试制开放大学幼儿之家最近发展区进步教育〈泛智学校〉新学校运动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19世纪初英国慈善教育的意义。2,简述法国师范教育的特色。3,简述改造主义教育观。4,简述斐斯塔洛齐的“要素教育论”。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5分共70分)1,试从“实科中学"的创设分析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2,试论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对学习型社会的意义。3,述评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复习 一、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 1、三社四边协议 1870年1月17日,路透、哈瓦斯和沃尔夫三方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美联社也参加了该协定,又称“三社四边协定”,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 四大通讯社垄断了世界新闻市场,他们凭借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压制和排斥所在各国的新闻机构,迫使众多的新闻机构只能从他们唯一渠道获取新闻,达到更好的为本国资产阶级殖民活动服务的目的。 2、默多克 默多克,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新闻集团旗下拥有《澳大利亚人报》、《纽约邮报》、英国《泰晤士报》、英国《太阳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名报。在他的麾下,还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当前他的事业还正在不断发展之中。 3、新记《大公报》 1926年9月1日,新记《大公报》在天津创刊,成为中国北方的代表性商业报纸。 新记《大公报》创刊号宣布办报的“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该报的“三驾马车”领导结构是:吴鼎昌(银行家)任社长,胡政之(名记者)任总经理,张季鸾(名记者)任总编辑。他们配合得当,各自发挥专长,报纸很快获得公誉。 4、癸丑报灾 袁世凯为维护统治,从1912年至1916年,查封报纸71家、捣毁报纸9家,传讯报纸49家,至少有24位报人被杀,60人被捕,全国报纸减少了2/3,从500多家减到130多家。这一阶段袁世凯政权对报刊的迫害,被称为“癸丑报灾”,因为1913(癸丑年)时袁世凯政权迫害报刊的高峰年头。袁世凯制造“癸丑报灾”的实质是执政党采用暴力手段消灭反对党报刊和政治报人。 5、便士报 便士报又称美分报,19世纪30年代由《纽约太阳报》带头兴起于美国,它以货币的最小单位为报纸的售价卖,每份报纸只卖一便士。 便士报的实质就是买报人不再需要支付报纸的全部成本,报社通过这一方式改变了以前报纸只是富人才买的起的状况,使报纸成了当时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介,为后来的报纸广告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报纸获取最大利润率的关键。 6、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得名于19-20世纪之交纽约《星期日世界报》漫画专栏《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黄孩子”。这里的“黄色”,并不等于色情。而且最初的黄色新闻并没有色情成分,主要以耸人听闻著称。后来的黄色新闻则不仅限于色情一隅。在理论上,以煽情主义新闻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灾异、性等问题的报道,采取种种手段以达到迅速吸引读者注意,同时策动社会运动。 一般也认为,黄色新闻是现代小型报的前身。总体上看,“黄色新闻”作为一个报道流

01282外国教育史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东省统一命题考试 外国教育史 试卷 课程代码:0128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 A .《神谱》 B.《工作与时日》 C.《酒神颂》 D.《胜利颂》 2.荷马史诗《伊利昂纪》突出描写的是 A .阿喀琉斯的愤怒 B.赫克托耳的勇敢 C.阿伽门农的专横 D.奥德修斯的智慧 3.《神曲》中带领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是 A .奥维德 B.贺拉斯 C.维吉尔 D.贝雅特丽齐 4.薄伽丘的《十日谈》在结构上采用的是 A .单线结构 B.框形结构 C.双线结构 D.环形结构 5.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的剧作家是 A .马洛 B.乔叟 C.拉伯雷 D.维加 6.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拉辛的代表作是 A .《安德洛玛克》 B.《熙德》 C.《伪君子》 D.《诗的艺术》 7.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 A .莫里哀 B.约翰·弥尔顿 C.高乃依 D.约翰·班扬 8.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是 A .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 9.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A .夏多布里昂 B.斯达尔夫人 C.缪塞 D.大仲马 10.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是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座位:__________ 密封线

外国教育史期末复习提纲

一、卢梭(儿童权益的守护神)的自然教育理论(含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代表作 1.卢梭的教育著作:《爱弥儿》(1762),创立了“自然教育理论” 2.自然教育理论的含义: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 位,无须成人的灌溉、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卢梭“回归自然” 教育也是“消极教育”) 3.卢梭的“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 “回归自然”、遵循天性——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 4.自然教育理论的最终培养目标:“自然人”----相对于专制国家的公民来说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 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卢梭所憧憬的身心协调发展、广泛适应社会情况的社会“自然人”,也就是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 5.自然教育的原则:正确对待儿童和给予充分自由;由于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要求因材施教。 二、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概念和内容),代表作 1.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总结了他早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实践的经验,初步建构了自 己的社会观和教育思想。 2.教育目的: ●人人都应受教育,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获得符合他的天性和社会地位的教育 ●教育的首要功能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发展 ●教育的措施既要适合儿童的天性,又要符合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将人的天性纳入社会秩序 的正规,并促使他们把自己提升到道德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才既是个性“完整的人”,又是人格上真正独立 的人。 3.教育心理学化: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具体 包括4个方面: ●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论要心理学化; ●教学内容要心理学化(要素教育理论);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要心理学化(直观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儿童的自我教育要心理学化 4.(初等教育改革实践的结晶)要素教育的含义: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 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在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地发展。 5.要素教育的内容: ●德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智育的简单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 ●体育的最简单要素是各种关节的运动。

外国新闻史试题A卷试题答案

暨 南 大 学 考 试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1.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凯撒下令公布议事纪录,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采用的传播形式是( C ) A.口头传播 B.新闻信 C.公告牌 D.印刷新闻 2.英国最早的定期报刊是1621年出版的( B ) A.《各地见闻》 B.《每周新闻》 C.《报纸》 D.《新闻报道》 3.通常认为,世界上第一张日报是1650年在莱比锡创办的( A ) A.《新到新闻》 B.《每日新闻》 C.《法兰克福邮报》 D.《莱比锡新闻》 4. 依据形式上的演进,人类古代的新闻传播依次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A ) A .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 B .手写传播、口头传播、印刷传播

C.印刷传播、口头传播、手写传播 D.口头传播、印刷传播、手写传播 5.1450年前后,进行印刷技术的革新从而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的德国人是( B ) A.富格尔B.谷登堡 C.里兹赫D.福斯 6.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太阳报》创办于( A ) A.1833年B.1834年 C.1835年D.1836年 7.法国大革命中,马拉创办的报纸是(B ) A.《杜歇老爹报》B.《人民之友报》 C.《法国及布拉班革命报》D.《箴言报》 8.被人称为“黄色新闻鼻祖”的美国报人是(A) A.普利策B.默多克 C.北岩D.赫斯特 9.目前,《泰晤士报》的拥有者是(D) A.镜报报业公司B.快报报业公司 C.汤姆森集团公司D.默多克的新闻国际公司 10.1954年,世界上最早播出彩色电视的机构是(A) A.美国全国广播公司B.英国广播公司 C.德国公共广播联盟D.苏联中央电视台 二、名词解释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谷登堡德国发明家,他改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制造了机械印刷机,大 大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的宫廷学校。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 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办理。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 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5.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和角力。A.游泳B.射箭C.投标枪D.击剑 6.苏格拉底法也称为()。 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 7.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 A.阿卡德米学园B.吕克昂学园C.雅典大学D.亚历山大大学 8.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 A.教堂 B.修道院 C.学院 D.学校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A.禁欲 B.苦行C.修行 D.行善 10.弗吉里奥是率先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其思想大大受益于古罗马的一位教育家,这位教育家是() A. 昆体良 B.奥古斯丁 C.西塞罗 D.格里诺11.教育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母育学校》 D.《论天赋才能的培养》 12.17世纪初,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哲学家是() A.洛克 B.弥尔顿 C.培根 D.裴斯泰洛齐 13.16世纪之后,英国初等教育由()掌管。 A.天主教教堂B国家政府 C 罗马教堂 D 国教会 14.培根以提倡()和科学教育而著名。A.普及教育B.自然科学C.要素教育D.古典教育 15.裴斯泰洛齐认为初等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 ) A.道德教育 B.要素教育 C.自然教育 D.智育教育 16.教育史上,首创“没有书本的学校”,被人们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为()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报道内容所反映的年代是( ) A. 1945年 B. 1966年 C. 1997年 D. 1949年 2.《京郊出现“科学热”》中所报道的主要人物是一位( ) A.农民 B.农业教育工作者 C.农村干部 D.农村基层科技人员 3.“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是一篇新闻作品的开头部分提到的。这篇新闻作品是( ) A.《水面下的桥梁》 B.《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 C.《水城威尼斯》 D.《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4.《从邮局看变化》的报道内容所涉及的城市是( ) A.呼和浩特 B.乌鲁木齐 C.拉萨 D.银川 5.《日本签字投降》的作者,在采写此稿时所运用的主要采访方式是( ) A.个别访问 B.向当事人提问 C.现场观察 D.电话采访 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中的第三篇短新闻,主要报道的是( ) A.火箭发射时的情景 B.打捞仪器仓的情景 C.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的情景 D.火箭沿着预定轨道飞行的情景 7.《“飞天”凌空》中的主人公是( ) A.空军飞行员 B.民航飞机驾驶员 C.跳水运动员 D.工艺美术工作者 8.消息《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一文中对熊猫的描写采用了( ) A.象征性手法 B.拟人化手法 C.比喻手法 D.夸张手法 9.下列新闻作品中,表现邓拓、丁一岚的文字缘、革命情的作品是( ) A.《相思正是吐黄时》 B.《写在绢帕上的诗》 C.《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 D.《依依惜别的深情》 10.播发《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的通讯社是( ) A.法新社 B.美联社 C.共同社 D.路透社 11.“38×365=?”这一算式,反映了张先生对家乡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它出自( ) A.《祁连山北的旅行》 B.《相思正是吐黄时》 C.《夜宿车马店》 D.《华阳礁上补给忙》 12.“报纸的主角”通常指( ) A.言论 B.消息 C.图片 D.版面 13.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主题的消息是( )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同名10696)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同名10696)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古代西方世界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思想家.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 ()2.西方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七艺”是指 A.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知识几何音乐 B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知识自然知识音乐 C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D吟诗音乐武术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3.在教育史上,首次对直观教学进行了理论论证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4.在西方教育史上不反对体罚学生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 洛克 C 卢梭 D夸美纽斯 ()5.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实行班级教学制的教育家是 A 苏格拉底 B 洛克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6教育史上,特别重视教师教育,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是他的代表作是 A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B 赫尔巴特《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C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D第斯多惠《人的教育》()7外国教育史上特别重视幼儿教学并创立幼儿教育学,使它成为教育理论中的一个独立部门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福禄贝尔 C 蒙台梭利D第斯多惠 ()8被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视为与柏拉图的《理论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的杜威的代表作 A 《我们怎样思维》 B 《明日之学校》 C 《儿童与课程》 D 《民本主义与教育》 ()9杜威提出的教育原则,成为整个

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 A知识中心主义 B 儿童中心主义 C 教师中心主义 D 教材中心主义 ()10 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的具体措施。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夸美纽斯 D 亚里斯多德 二、填空题。 1.首次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 2.是古罗马教育理论家,也是著名的演说家。他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3.最早把人文主义的理想付诸于教育实践,他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4.夸美纽斯是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以及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 5. 的教育思想代表作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本人也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6.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是一书,该书从理论上为英国的提供了一个完整 的体系。 7.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心理学教科书》,《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教育学讲授纲要》等。 三、简答题。 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2.简要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3.试比较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异同。4.简述教育史上著名的赫尔巴特阶段教学理论。 5. 简述要素主义教育的几项基本要求。 6 .简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 五、论述题。 1.试述夸美纽斯的教育目标理论,并阐述它对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启发意义。 2.试述杜威的教学理论及其基本原则,并进一步阐释它对现代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影响。 2、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异同。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二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卷答案要点AB卷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卷答案要点(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加德纳关于智力的定义 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2分)其含义包括:1.智力离不开实际生活情景;2.智力应能解决实际问题;3.智力与创新分不开。(3分) 2、福禄倍尔的“恩物” “恩物”,按他的意见是神恩赐给儿童的东西(2分)。在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3分) 3、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 一是就教育的目的或结果而言,要求教育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2分)其次就教育活动或过程而言,要求教育应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人性规律协调一致,注意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的儿童(3分) 4、瑞吉欧的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是一种既非预定的教学模式,也非一般的教学

计划,而是师生共建的弹性课程与探索性教学(2分)。 基本要素一是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较长期深入的主题探索;三是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学习过程。(3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比较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学前教育的不同点。 一、知识点 1、教育目的: 雅典教育讲究完整人的发展,培养具有公民道德的知识份子。 斯巴达所培养的有用公民,本质上是公民军人。 2、内容: 雅典的教育课程除了军事训练之外,还强调智育、美育、体育、重视家庭教育,但忽略女子教育; 斯巴达的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教育,忽视家庭责任,但重视女子教育。 3、教育方法: 雅典人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变,深富自由色彩与民主精神。

中外新闻史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 1、北大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历史地位 十大第一: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和研究新闻学的团体。 2、1919年4月20日,出版中国第一份新闻学刊物《新闻周刊》 3、1919年12月6日,出版中国人自撰最早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1920年1月,在中国语言系开设中国历史上第一门新闻学课程 5、徐宝璜,中国新闻教育第一位的大师,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 6、1924年建立燕大新闻学系是中国或者亚洲第一所完全的新闻系 7、第一个同西方(美国)新闻学院交换学生的中国新闻教育机构 8、第一个中国新闻学研究生葛鲁普,中国第一本广告学硕士论文 9、旧中国培养新闻学子最多、声誉最好的新闻专业的大学 10、建国初期全国原系调整后第一个设立新闻学专业的大学 2、唐代进奏院报 进奏院状报:是一种刚刚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的原始形态报纸。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和地方诸道,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报告。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其他军事消息。特点: 第一,它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的。它的读者主要是各地的藩镇和诸道长官。 第二,它不同于公文。新信息、比正式公文为早 第三,它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政事活动,和收阅者没有直接关系。 第四,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 3、定本制度 我国最早新闻检查制度。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皇帝下诏要进奏院将准备抄发的内容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抄报一次,由枢密院审查批准,产生邸报的样本,进奏官们就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灾异军情、朝廷机事、未经批准公布的臣僚奏章 为中央集权服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 4、宋代小报 性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非官方报纸 最早记载:《宋会要辑稿》59册、165册 出现称呼:南宋《海麟集》 特点:1、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2、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3、发行人是邸吏、使臣、中下级官员、印售之家4、内容:朝廷官员的变动和宰相百官的言论,皇帝谕旨诏令,信息灵通,朝廷机事5、有手写,有印刷6、读者范围广泛 5、《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15年8月5日马六甲创刊,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内容以阐发基督教义为主,也有一些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的文字及少量新闻报道。1821年停刊。 内容:宣称以阐释基督教教义为根本要务。内容首先为基督教教义,其次为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也刊登阐述伦理道德的文章。 6、《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外国教育史期末复习题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 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 2.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 A.沛西.能B.孟禄C.杨贤江D.利托尔若 3.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晚期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 A.宫廷学校B.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D.寺庙或僧侣学校 5.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 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士D.雄辩家6.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 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 7.助产术的最大特点在于() A.引导对方自己得到答案B.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事物的“一般” C.使人陷入自相矛盾D.寻找事物的普遍概念 8.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A.《林哈德与葛笃德》B.《荷马史诗》C.《理想国》D.《大教学论》9.柏拉图认为教育应当培养的最高目标是() A.哲学家B.政治家C.公民D.哲学王 10.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指的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 11.在教育作用方面,强调天性、习惯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引出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三者关系论争的人物是() 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柏拉图 12.教育史上第一个对教育进行年龄分期的是,他的这种年龄分期的依据是。()A.柏拉图人的发展的自然规律B.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发展C.柏拉图灵魂论D.亚里士多德灵魂论 13.西塞罗的代表作是() A.《论雄辩家》B.《雄辩术原理》C.《忏悔录》D.《大教学论》14.古罗马培养雄辩家的学校主要是() A.文法学校B.初等学校C.卢达斯D.修辞学校15.《雄辩术原理》是谁的著作() A.西塞罗B.苏格拉底C.昆体良D.第斯多惠 16.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分班教学,引发班级授课制的萌芽的是() A.夸美纽斯B.柏拉图C.奥古斯丁D.昆体良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80分钟 70分的卷面成绩+20分的平时作业+10分的考勤。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为主的题型。 第一章古希腊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希腊文化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掌握古希腊教育发展四个阶段的特征。 (三)掌握雅典与斯巴达教育不同的产生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比较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异同。 (二)试述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 (三)试分析雅典教育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二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希腊教育思想的演进。 (二)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 (一)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二)试评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第三章古罗马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掌握古罗马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及与古希腊教育的联系。 (三)掌握古罗马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 (一)简述古罗马各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试述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对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三)试评西塞罗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四)试评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经院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二)了解阿拉伯教育的产生和成就及拜占廷帝国教育特征。 (三)掌握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变化规律及深层原因。 二、思考题: (一)中世纪西欧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二)试述阿拉伯教育迅速取得成就的原因和贡献。 (三)简述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四)试述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人文主义、新教教育及唯实论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对教育的影响。 (二)掌握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教育的巨变及巨大历史意义。 (三)掌握宗教改革运动对教育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二、思考题: (一)阐述文艺复兴对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作用及意义。 (二)试述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 (三)比较三种教育力量给近代教育带来的影响。 第六章夸美纽斯与卢梭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夸美纽斯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其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二)掌握夸美纽斯教育改革思想及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实质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分析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特色及其当时对世界教育的影响。 (二)试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斯宾塞的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掌握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特点。 (二)略论福禄培尔的教育理论。 (三)试述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特点。 (四)试析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的特点。

外国教育史复习试题

一、有关常识: 1.最早提出课程分类思想的教育家斯宾塞。 2、古希腊教育分为三个时期:荷马时代的教育、希腊城邦时代的教育(斯巴达军事教育、雅典品质教育)和希腊化时代的教育。 3、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4、西塞罗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论雄辩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雄辩家应有广博的学识,要有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要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模拟演说、写作等练习方法是培养雄辩家的重要途径。“人道”教育思想是西塞罗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尽为人之道,就要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以“人道”相处,具有同情、仁爱、礼让、谦和等品质;此外,还要有文化修养。 5、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仿照学校方式首创一种在星期日传授宗教知识的班级,主要招收童工,在每个星期日参加宗教仪式,学习宗教条文,兼学初步的读、写、算知识,被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这种学校利用休息日把贫穷阶层的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因而得到较快的发展。19世纪后期,随着正规初等学校的大量开办,星期日学校日益减少。 6、17世纪,英国出现了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称为“学园”。学园除传授古典知识以外,还传授农业、政治、法律、医学、建筑、军事等实用知识科目。学园在17世纪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18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7、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赫胥黎。教育基本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知识;把人类的活动归为五种,相应提出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包括各类课程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用自然科学改造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全面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教育论断;科学教育思想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欧美各国学校课程的改革;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8、1890年,日本颁布《教育敕语》,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纲领。《教育敕语》主要分为三段:第一段指出日本教育的根基源于传统的“忠君爱国”的伦理道德思想;第二段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具体条目;第三段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条目的普遍意义,要求国民必须遵守。《教育敕语》的颁布对日本近代教育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9、泛爱主义教育的创立者:1774年,德国巴西多创办第一所泛爱学校。依据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思想,提出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等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泛爱学校的课程主要有实科知识、体育、音乐和劳动等,教学采用适应自然的方法,让儿童主动地学习。 10、最早提出归纳---演绎方法的教育家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工具论》中创立了形式逻辑,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程序,并且研究了这个程序所要遵循的方法。 二、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教学法是谈话法,又称问答法,还称产婆术,比喻为思想接生。 2、快乐之家:是由维多利诺创办的,他也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环境”的观点的人。校址环境优美,校风朴素自然,招收7-21岁的贵族子弟,重视数学教育,师生相处非常愉快,因此得名。 3学:是一种特殊的中等教育类型,是世界上一种特殊的中等教育机构,最早在公元14世纪成立,有公共团体所办,为培养将来的公职人员称为公学。公学是寄宿制的私立学校,经费由公众私人捐赠,经费宽裕,不要教会,政府支持,不受教会、政府的控制,学校招收贵

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唐代起,一种通称为“邸报”的古代报纸。 2.中国最早的外文报纸:《蜜蜂华报》,1822年在澳门创办,周刊,葡萄牙文。 3.《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4.《时务报》:1896年创办于上海,梁启超任总撰述,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5.《大江报》两篇著名时评:一篇是署名“海”的《亡中国者和平也》,另一篇是署名“奇谈”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6.我党(在中共苏维埃时期)最早的通讯社:1931年,江西瑞金,红色中华社。 7.最早书报检查制度:宋朝的“定本”制度。8.我国近代最早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3年在广州由郭立士创 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9.《国闻报》:1897年创办于天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的第一份日报,主要创办人是严复。 10.《向导》: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 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11.我党最早的日报:在五卅运动中,我党1925年在上海创刊的《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12.白话运动开始于谁的文章,发表于哪一年哪本书刊: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1917年《新青年》。13.最早的民间小报:《游戏报》,1897年创刊于上海,这是中国最早的小报。14.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香港孖剌报馆创办的一种商业周刊,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15.《大公报》:1902年在天津创刊,创办人英华,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w w w .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 网

(完整版)外国教育史重点及习题

第1-2章史前教育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选择题 1.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教师被称为( B )。(教育学统考2009年) A.“拉比” B.“古儒” C.“书吏” D.“教父” 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为“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 2.通常,苏美尔和( A )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A. 巴比伦 B. 印度 C. 埃及 D. 中国 3.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已有两级。其中的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 A )。 A. 读写 B. 苏美尔文 C. 文法 D. 祈祷文 A。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有两级。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之外,还有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 4.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的是( D )。 A. 文士学校 B. 职官学校 C. 僧侣学校 D. 宫廷学校 5.古代埃及教育中,注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 C ). A. 文士学校 B. 职官学校 C. 僧侣学校 D. 宫廷学校 僧侣学校(寺庙学校)是一种附设在寺庙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 6.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其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 A )。 A. 《吠陀》经 B. 苏美尔文 C. 文法 D. 祈祷文 7.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言的是( A )。 A. 佛教教育 B. 婆罗门教育 C. 职官学校 D. 宫廷学校 佛教由释迦牟尼所创,他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佛教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主要为佛教经典。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音,适应了平民学习的需要。 8.泥板书舍中教师被称为( C );“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 D );希伯来的教师称为( A )。 A. 拉比 B. 校父 C. 专家 D. 古儒 苏美尔时期已出现了学校。最早的学校与寺庙密切联系,由于泥板是学校的主要学校工具,故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在泥板书舍中,负责人称为“校父”,教师称为“专家”,助手称为“大兄长”,学生称为“校子”。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希伯来的教师称为“拉比”。 二、简答题 1.简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 答: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