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部疼痛的简单判断

颈肩部疼痛的简单判断
颈肩部疼痛的简单判断

颈肩部疼痛的简单判断

全网发布:2012-10-30 00:48 发表者:周孟瀚11011人已访问许多人有颈肩部的疼痛,为此到医院去检查,拍X片后被医生诊断为颈椎病。难道那么容易有颈椎病?其实是误诊。目前在被诊断为颈椎病的人中一百个里能有十个是颈椎病就不错了。是颈椎病的十个人里只有一两个需要手术治疗。因此没有那么多颈椎病。

颈椎病在教科书上分成四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和交感型。在这四型中神经根型与脊髓型其实是一回事,所谓椎动脉型和交感型并不存在。这是教科书的错误,不过没有人去纠正。

咱们先认识一下颈肩部的大致结构。最里面的是颈胸段的脊髓,包着脊髓的是七个颈椎和上段胸椎,颈椎上面顶着头颅,颈部后面有肌肉自头部到胸背(下面延到臀膝,下面的不在述说范围),前面的两侧有肌肉自头部连到胸骨和锁骨。肌肉的表面有被膜(筋膜),筋膜外面就是皮肤了。椎动脉血管沿上六个颈椎两侧横突中的孔上行到头颅底部,再经过头颅底部的两个孔进入头颅。神经从椎间孔出来,钻过肌肉,分布在颈部、头部后面和上肢。

有了上述的大致结构,我们就可以来判断颈肩部的疼痛原因了。

颈肩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颈肩部结构的损伤。突然地外伤就不必说了,另一个损伤的成因是往往不被我们注意的疲劳性损伤。多是长时间颈部一侧的过伸(落枕),过屈(低头看书、看手机)等都可以引起。还有就是长时间含胸弓背半仰头的姿势(比如看电脑),也可以引起一侧或双侧的颈肩部疼痛。

原因知道了,可以通过两步法来判断是肌肉还是颈椎出问题了。

第一步我们放松坐正,两肩不能活动,瞬间不做任何动作,看颈肩部的疼痛有何变化。这时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持续疼痛,头不能动,甚至不能保持头颈直立。这多见于外伤,往往有颈椎骨折。

另一种是瞬间无痛,或自肩臂部到手的放射痛。这两种情况要分开说。

先说瞬间无痛,这要恭喜你不是颈椎病。因为头和颈椎的关系是木棍顶着铁球的关系,木棍自身没问题才能顶的起铁球的重量。所以颈椎没有问题。

再说自肩部到手有放射痛的人,也要分两头说。

如果仅有疼痛,针刺手部没有疼痛感觉的改变(与其他地方对比),握拳、夹卡片有力,说明是颈肩部肌肉损伤。通过冷敷和休息就可以恢复。

如果不仅有放射样疼痛,还有握拳无力和疼痛觉的改变,很不幸,你是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向一侧突出)。如果有脚踩棉花的感觉,行走不稳,或者行走双下肢僵硬感,很不幸,你就是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向后正中突出,有时是几个间盘突出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都需要手术治疗。

第二步,瞬间不活动没有疼痛或仅轻微的疼痛,我们可以试着旋转颈部,做向左右后面看的动作。如果向左后看,右边有疼痛,是颈肩筋膜损伤。如果向左后看,左侧有疼痛,是颈部肌肉的损伤。向左右侧偏头部,出现疼痛的位置和损伤与向后看一样。如果向前低头出现颈后疼痛,是双侧的颈胸筋膜损伤;如果向后仰出现颈后疼痛,是双侧颈项肌肉出现损伤。如果前屈后仰(伸)都痛,很不幸,肌肉筋膜两者都有损伤。

通过第二步判断出的损伤多是软组织损伤,按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制动(尽量不活动)和冷敷都可以在两到三天疼痛消失,两到三周完全恢复(中老年人再加一周时间)。

还有许多人不仅有颈肩部疼痛,同时还伴有头晕。往往是起床或翻身时出现,甚至看东西时天旋地转,闭上眼睛有漂浮感。去医院看医生,被解释成颈椎骨质增生压迫血管,也往往被定为颈椎病。这对颈椎是天大的冤枉。

假设颈椎的增生骨质压迫了血管,增生的骨质是时刻存在的,可是眩晕的症状不是时刻存在的,而是反复出现的,就是说两次发作之间没有眩晕。因此说颈椎压迫血管是说不通的。

确切地说,这种眩晕(美尼尔氏征)是通往脑的血管的一过性卡压造成的。下面就说一下形成这种一过性(暂时)卡压的原理。

前面说过椎动脉通过上面六个颈椎的横突孔后,在颅骨底部的孔进入头颅。进入头颅后负责营养小脑和两侧控制平衡的脑组织。问题就出在进入头颅前的血管段上。青年人的血管像乳胶管,非常软,在牵拉和卡压后能迅速恢复。中老年的血管像浇水的橡胶管或硅胶管,比较硬,牵拉或卡压后不易迅速恢复。正常情况下,第一颈椎的横突孔与头颅的孔距离很近,脑的供血没有问题,当低头、仰头或转头时,第一颈椎的横突孔与对应的颅骨的孔的距离就要增大,同时还有错开(孔不对在一起了),这时血管就要被牵拉和被孔缘卡压。脑内管平衡的组织和小脑就会出现缺血,就会出现天旋地转和漂浮感的眩晕。脑组织缺血后,根据缺血后损伤的不同程度,眩晕消失的时间也不同。缺血时间长。脑组织有轻度水肿,眩晕时间要持续几天。缺血时间短,瞬间就可以恢复,仅有突然地晕一下的感觉就恢复了。这也是眩晕为什么反复发作并且与头的位置有关的原因。

那么颈椎增生骨质会不会压迫神经血管呢。答案是不会。

椎体缘的增生是颈椎屈伸活动时挤压椎间盘,多次轻微损伤形成的瘢痕。是多年形成的,与长时间低头与左右偏头活动有关。颈椎后面由于有关节突支撑,颈椎向后的活动度小于向前,因此几乎没有多少增生的骨质(这个现象所有编书人都不知道)。

颈椎向前弯曲,椎体前部压力加大,椎间盘中央的髓核就要向压力小的后侧移动,移动大了就形成了间盘突出。颈部的脊髓活动空间很小,很容易受压形成损伤。根据突出的位置——中间还是两侧——就形成了不同型的“颈椎病”。

因此在这里要给增生的颈椎平反。在不受暴力的情况下,颈椎与增生的骨质不压迫血管和神经。不仅不压迫还保护血管和神经。压迫神经的是颈椎间盘。

综前所述,所有教科书描述的颈椎病其实就是颈椎间盘突出。所有的人不要再被无知的医生忽悠了。

慢性疼痛诊疗规范

慢性疼痛诊疗规范 一、慢性疼痛的概念 一种急性疾病过程或一次损伤的疼痛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治愈时间,或间隔几个月至几年复发,持续达1个月者称作慢性疼痛。因此急性疾病或损伤在治愈后1个月仍存在疼痛,就考虑是慢性痛。急性疼痛仅仅是一个症状,而慢性疼痛本身则是一种疾病,其在病因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症状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与急性疼痛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两者的诊断和治疗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所以认识这些差异和区别,不仅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疼痛不仅对病人本人造成危害,而且影响到病人的生活、家庭乃至社会。慢性疼痛病人常合并精神方面的障碍,如抑郁和/或焦虑,这使慢性疼痛的诊疗和治疗更加复杂而困难。 二、慢性疼痛的诊疗原则 慢性疼痛总的诊疗原则是:明确诊断,综合治疗,安全有效。 (一)明确诊断 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病理生理学诊断和症状诊断。病因诊断是最理想的临床诊断,致病因素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病理解剖学诊断的内容包括病变部位、范围、器官和组织以至细胞水平的病变性质。病理形态诊断并不意味着在临床上每个病人皆需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而多数是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等间接方法得出的。 病理生理学诊断是以各系统器官功能的改变以及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改变为基础的,功能的改变可以追溯到体内超微量物质的水平,检测手段的完善使许多功能改变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 症状诊断是根据尚未查明原因的症状或体征提出的诊断,如上肢烧灼性痛等。此类诊断只是提供诊断方向,待原因查明时再做修正。因此症状诊断是初步诊断或印象。 (二)综合治疗 疼痛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神经阻滞疗法、小针刀疗法、手法矫治、药物疗法、理疗、针灸、枝川疗法等。针对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组合,发挥多种方法的各自优势,以取得最佳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 (三)安全有效 疼痛治疗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科医师治疗,治疗前准备充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紧密观察病人,注意及防治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宜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慢性疼痛的治疗 (一)明确诊断的内容 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效果取决于诊断的正确与否,明确诊断的内容包括: 1.明确疼痛的原因,病变的性质;明确引起疼痛的原发病是属于肿瘤、损伤、炎症、畸形中的哪一种,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炎症是感染性的还是无菌性的;损伤是急性外伤还是慢性劳损。 2.明确病变的组织或器官 是在肌肉、筋膜、韧带、滑囊、关节、骨骼、神经、血管、内脏的哪一出或几处。

颈肩腰腿痛诊断程序

一、分清两类不同病变 (一)病史特点 直立或弯腰状态下的活动都能使神经鞘膜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加剧,因为突出的间盘或增厚的黄韧带都是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刺激物。越是运动越会加剧疼痛,有时表现为运动之后突发疼痛,仅在静卧时才能缓解这种病理性刺激。 2.腹压增高对疼痛的影响椎管病变由于脑脊液压力的增高而对神经根或硬脊膜产生直接加压作用,当神经处于激惹状态时,用力排便、咳嗽、喷嚏等均可加剧疼痛。此时如果佩戴腰围减轻腰脊柱的轴向压力,则会抵消部分增高的腹压,从而缓解由此引起的疼痛。而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所致的疼痛则少有受到腹压变化的影响。 3.一日疼痛的变化晨起腰腿痛明显,甚至凌晨时刻因痛醒而不能平卧,须起身活动后方能缓解疼痛,白昼一般工作与活动无妨碍。这是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特点。而腰椎管病变患者在一日之中晨起乃是腰腿感觉最佳时刻,无痛或轻微疼痛,如下床活动则以下午或晚上疼痛最为明显,坐位姿势也使疼痛更快加重。显然这与腰椎间盘承受轴向压力的变化密切相关。 4.下肢疼痛的性质下肢疼痛可由椎管椎窦神经所支配的硬脊膜、后纵韧带、黄韧带区域受刺激引起牵涉痛,还可由神经根受累导致的放射痛,或椎管外肌肉、韧带损害所致神经干枝的刺激引起放射痛及其本身损害区域引起牵涉痛。但对其下

肢放射痛而言,椎管病变出现的多为或仅为单节段,并且往往累及下肢远端的神经感觉分布区域,痛麻并存的机率极高。而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出现的下肢放射痛虽也多见,但下肢远端(足部)的感觉缺失较为少见。临床上牵涉痛出现的机会极多,而下肢痛的部位较模糊,传导至足部不多见,一般为腰部或臀部向下肢后外侧放散至腘窝处。 5.搬提或支撑重物的影响由于腰椎管静脉丛的静脉壁神经末梢受到机械性刺激所引起,而这种刺激来自静脉压升高。解剖学研究认为脊柱静脉系统与胸腹、骨盆静脉相交通。当腹压升高,尤其是在腰部持重时,胸腹部肌肉作强力收缩,几乎可使椎体静脉丛静脉压极度升高,若腰椎管硬膜外静脉椎窦枝或背根枝原先已存在刺激性损害(如椎管肿瘤、椎间盘突出、椎体骨折移位),此时可以增加受累的硬脊膜与神经根的压力而加剧腰背痛和下肢痛。相当多的病例在主诉中均叙述因腰负重而使疼痛发作,而且不易自行缓解。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虽然也难以持重,但影响程度要小,一般经休息制动后疼痛可自然消失。 6.病程演变特点椎管外组织损害性疼痛可以突然发作,但一般在短期即可缓解,且间歇期长,自限性明显,勿需特殊处理。椎管病变引起腰腿痛突发频繁,间歇期随发作次数增多而逐渐变短,发作期长,一般须2~6周经专门治疗方能缓解。如果腰腿痛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甚至也无明显的诱因,发作频度愈来愈高,间歇期缩短。发作由开始自行缓解转而不能缓解,应考虑腰椎管外混合型病变所致。已知两类不同损害导致腰脊柱的稳定性破坏,也是病情严重的一种表现。

上臂疼痛可能会是哪些疾病

上臂疼痛可能会是哪些疾病 上臂疼痛大家都有过这个体会,晚上如果长时间压着手臂早上醒来你就会发现整个手臂特别疼还抬不起来,但有的人上臂疼可能是一种病,有肩周炎的人上臂根本就抬不起来,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整个手臂就废了,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注意,不要把这个问题当成是一件小事,因为它会由于你的疏忽给身体带来其它疾病,大家如果感到上臂不舒服还是要及时的到离家较近的医院进行检查,那么上臂疼痛还有可能是哪些疾病?通过下文的介绍大家就会明白。 ★ 1、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长期姿势不正者,主要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至,由于颈椎的关节错位,伤及神经或血管,从而使这些神经或血管所支配的筋、肉、皮肤出现痛麻。但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僵硬,导致患者活动受限。病情严重的患者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更有少数人出现眩晕、猝倒等情况。

★2、风湿病:主要是指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 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骨与关节的病变等。其中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患者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风湿病疼痛以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风湿病常侵犯关节、肌肉、骨骼以及软组织,导致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发热等症状。 ★3、单一劳动引发手臂酸痛:网球肘等劳累所致,腕部及 前臂用力运动,力量又集中到肘外侧,使肱骨外踝处受到牵拉、刺激,久而久之,肌肉附着处就会发生急性或慢性积累性损伤引起“网球肘”,导致手臂酸痛。 ★4.外伤性关节炎:多因外伤或持续慢性劳损引起关节软 骨发生退行性变或形成骨刺,表现为患病关节肿、痛及运动障碍。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偏头痛】 1. 诊断依据: (1)常于青春期起病,女性居多。 (2)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 以一侧头痛为主,也可全头痛; 间歇性反复发作,起止较突然,间歇期如常人,病程较长。 (3)多伴有恶心、呕吐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 (4)脑电图检查偶有轻度或中度异常,脑成像及其它辅助检查均无异常。 2. 治疗常规: (1)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麦角胺、尼莫地平、卡马西平等药物。 (2)物理治疗: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3. 三叉神经阻滞、枕神经阻滞等。 【带状疱疹】 1. 诊断依据: (1)发病初期常伴有全身不适、微热、倦怠、食欲减退等,3~5日后在神经痛 的部位出现疱疹。 (2)沿神经走行分布的单侧性疼痛,呈束带状,多为烧灼样、割裂样剧痛。 (3)疼痛区域皮肤先有潮红,继而出现成簇的粟粒至黄豆大小疱疹,逐渐增多, 沿受累神经支配皮肤区域排列成带状,该处皮肤痛觉过敏。 (4)带状疱疹消失后仍留有剧烈疼痛,持续6月以上者,为慢性疱疹后神经痛。2. 治疗常规: (1)药物治疗: 1)止痛:可用芬必得、曲马多、加巴喷丁,吗啡等。 2)抗病毒:可用阿昔洛韦、板兰根、阿糖胞苷等。 3)抗感染:可用抗生素。 4)其它药物:如干扰素、强的松(短期小剂量)、维生素等。 (2)疱疹出现后,注意避免抓破、感染,局部可外搽龙胆紫药水,或口服抗生素。 (3)物理治疗:激光等。 (4)神经阻滞:视病变部位行相应的椎间孔神经阻滞、椎旁交感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单次或留管连续用药)、皮下置 管接PCA(病人自控镇痛)。 【肩关节周围炎】 1. 诊断依据: (1)多发于50~60岁,40岁以下者少见,女性多于男性(3:1),左侧多 于右侧或双侧同时罹患。 (2)肩关节疼痛、僵硬,以钝痛为主,偶可呈剧烈锐痛,疼痛部位深邃, 按压时反而减轻,夜间疼痛加重。 (3)肩关节周围压痛,压痛点多集中在肩峰下、喙突下方胸大肌止点、大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1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一)癌痛病因。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3.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1.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

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2)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治疗后慢性疼痛也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2.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相比较,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程外,还可表现出不同于急性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如伤害感受器过度兴奋、受损神经异位电活动、痛觉传导中枢机制敏感性过度增强、离子通道和受体表达异常、中枢神经系统重构等。 三、癌痛评估 癌痛评估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的原则。 (一)常规评估原则。 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护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对于有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应当将疼痛评估列入护理常规监测

颈项部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第六章颈项部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戴煜龙 第一节颈椎的解剖特点 (一)颈脊柱 颈脊柱有7个颈椎骨、6个椎间盘及相关韧带连结构成。除寰椎(C1)、枢椎(C2)与隆椎(C7)结构特殊外,其余颈椎均和典型的脊椎相仿。颈1-2之间无椎间盘,直接形成关节,其他各椎体之间均以椎间盘相连。颈部的椎管呈三棱形,正常成人的颈5-6段椎管前后径在15m m以上。 (二)颈椎、椎间盘 颈椎椎体较小,其椎间盘比椎体的上下面还小。故颈椎间盘的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较其他椎间盘为大,如腰5~骶;承压为9.5k g/c m2,而颈5-7则为11.5k g/c m2。因此,颈椎间盘更易磨损与变性,且常发生在活动度较大的下颈椎,即颈5-7椎之间。 (三)钩椎关节 颈椎的上面呈冠状位凹陷,其两侧有嵴状突起,即钩突。椎体的下面呈冠状位隆凸,其两侧呈斜坡状。这样,上一椎体似乎坐在下一椎体上面的槽内,十分类似杵臼,而侧方的钩突则与斜坡相对合形成钩椎关节,后者又称神经弓椎体关节或L u s e h k a关节。因此,颈椎比胸椎和腰椎多一对钩椎关节,它将椎间盘纤维环与椎间孔隔开,且具有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的作用。正常情况下,钩突的外侧面稍向内斜倾,但若发生退变,其外侧面则可变直以至向外倾斜,会压迫其侧方的的椎动脉或其后外方的颈神经根。其中,颈5-6椎的钩突位于椎体的外侧,而颈7、胸1的钩突则位于椎体的后外侧,距椎间孔较近,故此处的神经根更易受钩椎关节改变的影响。 (四)颈椎椎管的解剖特点 颈椎椎管的长度是可变的,颈脊柱前屈时,椎管拉长,前缘可达1.5C M,其后缘可拉长达5C M,其内的脊髓亦随之拉长变细而紧张。颈脊柱后伸时,椎管变短,脊髓如手风琴样折叠而变粗,也易于受到前方或后方的挤压,当颈椎椎管先天性或发育性的狭窄或椎管内有占拉性病变时,脊髓容易受到压挤。

上肢关节疼痛怎么回事【医学养生常识】

上肢关节疼痛怎么回事 文章导读 出现上肢关节疼痛的现象,这时候应该警惕一些关节炎的原因,我们知道关节 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常常会导致骨关节出现异常 发生炎症,最常见的就是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所以出现这种症状表现的时候,应 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明具体的病因,及时进行治疗。 得了关节炎会有什么症状关关节炎根据病因可分为: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骨 性关节炎及化脓性关节炎1、风湿性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的表现之一,多见于成年人, 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游走性关节痛、肿 及发热和其它风湿热的表现。2、类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常 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及骶髂部,并逐渐累及全身关节。初始患病关节亦表现出红、肿、痛及 活动不便等,久则关节畸形或强直。 3、外伤性外伤性关节炎多因外伤或持续慢性劳损引起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或形成骨刺,表现为患病关节肿、痛及运动障碍,易发生在持重关节、如肩、膝、踝等关节,运动员及 青壮年中多见。4、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病变,骨关节炎的名称极多,如肥大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均 指一种病,国内统一使用骨关节炎。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骨关节 炎以手的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膝、肘和肩关节以及脊柱关节容易受累,而腕、踝关节则 较少发病。骨性关节炎由组织变性及积累性劳损引起,多见于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 常发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颈、腰椎等处,症状主要为关节疼痛、僵硬(经轻微活动后会 觉疼痛减轻),重者可出现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等。 5、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往往由细菌侵入关节腔引起,多见于少年儿童,常发生于 髋关节,主要症状为局部红、肿、痛、热和功能障碍,以及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无论何 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或何种类型的关节炎,均应及早诊治,以免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障碍 甚至致残。

揭露肩膀疼痛的五大原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 揭露肩膀疼痛的五大原因 核心提示:肩膀痛不一定是肩周炎。“肩周炎”就像是废纸篓,有些医生会把 原因不很明确的肩痛都诊断为“肩周炎”。其实在诊断“肩周炎”之前,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除外其它可能引起肩痛的疾病,比如肺癌、胆结石、心肌梗塞、颈椎病等!以下为大家详细揭露肩膀疼痛的五大原因。 刘阿姨今年58岁,儿女孝顺,家庭幸福,身体硬朗,可大半年前不知什么原因开始右侧肩膀疼痛,总是不好。重的时候,晚上疼得睡不着觉。每天穿衣服、脱衣服很困难,梳头也成问题,疼的很严重。甚至,晚上掀被子都疼。她听人说这是“肩周炎”,应该尽量锻炼,活动肩关节,即使疼也得忍着练,练着练着就会好了。结果张阿姨练了大半年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重了。最后,她来到了医院,可是医生诊断她并不是得了肩周炎…… 医生表示,肩膀痛不一定是肩周炎。“肩周炎”就像是废纸篓,有些医生会把原因不很明确的肩痛都诊断为“肩周炎”。其实在诊断“肩周炎”之前,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除外其它可能引起肩痛的疾病,比如肺癌、胆结石、心肌梗塞、颈椎病等! 肩痛嫌疑一: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也叫“漏肩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广义的“肩周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周围的炎症和疼痛。特发性“肩周炎”是指没有明显原因的肩关节“冻结”,活动受限。我们日常所说的“肩周炎”是指后者,多发生于50岁左右人群,它是以肩部酸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好像冻结在一起一样,故称“冻结肩”。 “肩周炎”发病比较缓慢,一般是不知不觉中开始出现疼痛,并且逐渐加重。肩周炎要早发现早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胡蜂醋有很好的疗效,胡蜂醋富含丰富的液态活骨素及强力渗透因子,有效成分能直达骨的内部,营养软骨,修复骨膜,关节及周围的软组织,平衡滑液分泌。胡蜂醋高效全面,效果达到专家一致认可。疼痛的部位多在三角肌止点周围,也就是肩头周围一圈,有的会向肘部串疼。尤其,很多患者会有夜间疼痛。除去疼痛外,患者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活动的幅度都会减小,同样,被动活动的幅度也会减小,也就是说活动范围全面受限。 肩痛嫌疑二:肺癌 有的时候一天的工作下来就会感到肩膀疼痛,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为过,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肩膀疼痛很可能是肺癌作怪。 肺癌典型症状是久治不愈的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胸痛等。但少数患者表现特殊,比如并无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而是出现肩关节疼痛、颈部肿胀、上腹隐痛、食欲不振、头痛等症状。这是由于肺尖部的上方正好是胸腔出口部,其周边区域有许多神经丛如臂丛神经等,当肺尖部位发生癌肿后,随肿瘤的不断发展可压迫或侵犯压迫或是侵犯肺尖及周围部位的胸膜,就会出现类似肩周炎的症状如肩关节及肩背肌肉疼痛等。

揭露肩膀疼痛的五大原因

揭露肩膀疼痛的五大原因 刘阿姨今年58岁,儿女孝顺,家庭幸福,身体硬朗,可大半年前不知什么原因开始右侧肩膀疼痛,总是不好。重的时候,晚上疼得睡不着觉。每天穿衣服、脱衣服很困难,梳头也成问题,疼的很严重。甚至,晚上掀被子都疼。她听人说这是“肩周炎”,应该尽量锻炼,活动肩关节,即使疼也得忍着练,练着练着就会好了。结果张阿姨练了大半年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重了。最后,她来到了医院,可是医生诊断她并不是得了肩周炎…… 医生表示,肩膀痛不一定是肩周炎。“肩周炎”就像是废纸篓,有些医生会把原因不很明确的肩痛都诊断为“肩周炎”。其实在诊断“肩周炎”之前,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除外其它可能引起肩痛的疾病,比如肺癌、胆结石、心肌梗塞、颈椎病等! 肩痛嫌疑一: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也叫“漏肩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广义的“肩周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周围的炎症和疼痛。特发性“肩周炎”是指没有明显原因的肩关节“冻结”,活动受限。我们日常所说的“肩周炎”是指后者,多发生于50岁左右人群,它是以肩部酸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好像冻结在一起一样,故称“冻结肩”。 “肩周炎”发病比较缓慢,一般是不知不觉中开始出现疼痛,并且逐渐加重。肩周炎要早发现早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胡蜂醋有很好的疗效,胡蜂醋富含丰富的液态活骨素及强力渗透因子,有效成分能直达骨的内部,营养软骨,修复骨膜,关节及周围的软组织,平衡滑液分泌。胡蜂醋高效全面,效果达到专家一致认可。疼痛的部位多在三角肌止点周围,也就是肩头周围一圈,有的会向肘部串疼。尤其,很多患者会有夜间疼痛。除去疼痛外,患者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活动的幅度都会减小,同样,被动活动的幅度也会减小,也就是说活动范围全面受限。 肩痛嫌疑二:肺癌 有的时候一天的工作下来就会感到肩膀疼痛,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为过,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肩膀疼痛很可能是肺癌作怪。 肺癌典型症状是久治不愈的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胸痛等。但少数患者表现特殊,比如并无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而是出现肩关节疼痛、颈部肿胀、上腹隐痛、食欲不振、头痛等症状。这是由于肺尖部的上方正好是胸腔出口部,其周边区域有许多神经丛如臂丛神经等,当肺尖部位发生癌肿后,随肿瘤的不断发展可压迫或侵犯压迫或是侵犯肺尖及周围部位的胸膜,就会出现类似肩周炎的症状如肩关节及肩背肌肉疼痛等。

(完整word版)腰腿痛和颈肩痛教案

大理学院课程教案 (理论教学) 课程名称:外科学 课程类型:(1 )1、必修;2、选修;3、其它 授课对象:专业(本、专科)级班授课时间:2007 至2008 学年下学期计划学时: 2 学时(其中:理论 2 ,实验:)任课教师:李绍波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 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

大理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外科学 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出版社),吴在德、吴肇汉编著,2003年第6 版 讲授人:李绍波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 讲授题目:腰腿痛和颈肩痛 所属章节:第六十九章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l.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颈椎病的分型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了解腰腿痛、颈肩痛的病因和分类。 教学重点: l.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颈椎病的分型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 l.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颈椎病的分型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思考题: 如何鉴别腰4~5椎间盘突出症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参考资料: 1、《外科学》(第6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9版),S.Terry Canale[美]主编,卢世壁主译 3、《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 the 10th edition ), 4、《腰椎外科学》(第3版),Herkowitz H N 主编,海涌、郑召民、陈仲强主译

疼痛诊疗学重点(整理版)题库

第一章绪论 1、疼痛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麻醉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和阐述疼痛及各种疼痛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及诊断与处理的一门学科。 2、疼痛: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的改变。 3、疼痛诊疗的任务与范围:①慢性疼痛性疾病②头痛③创伤后疼痛④内脏痛⑤术后痛⑥分娩痛⑦癌性疼痛⑧非疼痛性疾病。 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知识 1、疼痛的周围神经机制:①伤害性感受器;②伤害性感受的传入;③外周交感纤维活动与疼痛;④外周敏感化:表现为静息时疼痛或自发性疼痛、原发性痛觉过敏、触诱发痛。 2、何为伤害性感受器?分几类? ①是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主要分布于皮肤、黏膜、胃肠道黏膜和浆膜下层、肌肉间的结缔组织、肌腱表面和内部、深筋膜、骨膜和血管外膜等处。②体表痛觉感受器、躯体深部痛觉感受器和内脏痛觉感受器。 3、疼痛的中枢神经机制:①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背角的终止:脊髓是疼痛信号处理的初级中枢。②伤害性刺激由伤害性传入纤维传入脊髓背角。③痛觉中枢包括皮层下中枢和大脑皮层:参与疼痛整合、调制和感知作用的皮层下中枢主要是指丘脑,下丘脑以及脑内的部分核团和神经元;大脑皮质是疼痛的感觉分辨和反应冲动整合的高级中枢。④中枢敏感化:表现为对正常刺激的反应增强,接受区域扩大,新近传入冲动激活阈值降低。 ⑤疼痛的中枢调整机制:节段性抑制机制,脑干下行性抑制机制。 4、疼痛的感觉传导纤维及功能:①Aδ纤维和C纤维。②有髓Aδ纤维传导速度快,称快痛;无髓C纤维传导速度慢,称慢痛;又可分为躯体疼痛传导和内脏痛觉传导的周围神经 5、脊髓背角Rexed 分层及功能:①Rexed根据神经的形状、大小、走向和密度把脊髓背角分为6层。②感受伤害性刺激的细胞集中在RexedⅠ层和Ⅴ层:Ⅰ层中对伤害性刺激起反应的细胞占多数,Ⅴ层细胞对触压觉、温度觉和伤害性刺激等均产生反应。后角胶状质(Ⅱ、Ⅲ层)是调控伤害性信息的重要部位。 6、主要的疼痛传导束:脊髓丘脑束(STT)、脊髓网状束(SRT)、脊髓中脑束(SMT)、脊髓颈核束(SCT)、背柱突触后纤维束(PSDC)、脊髓旁臂杏仁束(SPAT)、脊髓旁臂下丘脑束(SPHT)和脊髓下丘脑束(SHT)。传导快痛的传导束有SRT、SCT和PSDC,既传导快痛也传导慢痛的传导束有STT、SMT、SPAT、SPHT和SHT。 7、痛觉过敏:是指伤害性感受器阈值降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增强。 触诱发痛:是指在慢性疼痛的情况下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感觉。 8、疼痛的分类:①按发生部位:a躯体部位:头痛、颌面部痛、颈部痛、肩及上肢痛、胸痛、腹痛、腰及骶部痛、下肢痛、盆部痛、肛门及会阴痛等。b疼痛部位的组织器官、系统:躯体痛、内脏痛、中枢痛。②性质:刺痛、灼痛、酸痛。③原因:创伤性,炎性,神经病理性,癌痛,精神(心理)性疼痛。④持续时间:急性痛,<6个月;慢性痛,>6个月。⑤五轴分类法:根据疼痛产生的部位、病变的系统、疼痛发生的类型及特征、疼痛强度及疼痛发生原因进行划分。 9、疼痛测量与评估的意义:疼痛的测量:是指在疼痛治疗前及过程中利用一切的方法测定人的疼痛强度及性质,为临床评估病人的疼痛强度、病情作出判断,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意义:①更准确地判定疼痛特征,便于选用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②在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疼痛程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而不是在终止治疗后才由病人作出回顾性比较,避免治疗的偏差;③用定量的方法判断治疗效果;④有时治疗后疼痛缓解不完全,通过疼痛定量可以说明治疗后疼痛缓解减轻的程度和变化特点。

疼痛诊断治疗任务和范围

第三章疼痛诊断治疗的任务和范围 有史以来人类就因各种原因而感受到了疼痛,同时又在不断寻找解除疼痛的有效方法。自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通过解剖、生理学的观察和实验,对疼痛的认识逐步深入且趋全面,许多镇痛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发展与改进,使疼痛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知识经过归纳与研究发展。目前已逐渐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疼痛诊断治疗学。该学科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不仅以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为基础,而且又与临床各科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基础医学的理论与技术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临床医学的内容正在不断更新和深入,疼痛诊断治疗学亦相应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 第一节疼痛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概念 一、疼痛诊断的概念 诊断(diagnosis)一词来自希腊文,是辨认去判断的意思,医学术语引用该词来表示通过病情学(nosography)、体征学及其他检查手段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确定疾病的名称,也就是表示通过疾病的表现来认识疾病属性的一道程序。要实现这一程序必须掌握系统的医学知识和对病情、体征进行科学的、辩证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到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这一过程即是诊断。 疼痛是许多疾病的主要症状,亦是医院就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所以对其临床诊断的确定,无论对医生还是对患者均是十分重要和严肃的。因此,在疼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对诊断十分重视,一个确切的早期诊断能使疾病得到及时的合理处理,从而达到中断自然病程和早期康复的目的;相反,一个错误或拖延的诊断,势必使疾病由隐匿到彰著,甚至导致不可逆性的结果。 疼痛诊断的基本方法类似于其他疾病,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以及各种辅助检查措施,如心电图、超声波、中枢神经电生理、x线检查、CT、MR等。由于引起疼痛

左手臂酸痛怎么回事

左手臂酸痛怎么回事 手臂酸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手臂酸痛很可能是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下面给大家分析左手臂酸痛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冻肩,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肩痹,肩凝。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手臂酸痛治疗方法1、经常劳动做家务的人很容易得肩周炎,因为他们的整个手臂包括肩部都在不停活动,而且动不动就会有些过度。长期处于这种紧张、劳累状态,肩部就容易损伤。因此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每次劳动的量要适度,不要给肩部太大的压力。 2、无论是伏案写字,或者是对着电脑操作,还是低头做手工,都要讲究一个正确的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我们的身体就会处在一种很别扭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很多毛病,像腰椎间盘突出、

生理曲度消失等等,肩周炎也是。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采取一种对身体最为舒服和恰当的姿势,这样就能够有效预防肩周炎等疾病的发生。 3、平时不要用力拉扯自己或他人的手臂,或是胡乱抡甩。以防造成肩部的拉伤。假如不小心有受伤,也要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不要延误。 4、肩周炎的早期,可以去医院的理疗科进行推拿理疗,使用红外灯照射。 5、疼痛明显且局限于某一处时,可以局部打封闭,注射激素缓解疼痛,常用的有强的松。 6、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手臂酸痛怎么办1、如果是因为忽然运动或者怎加运动量导致手臂肌肉酸痛,那么以后在运动之前做更多的热身运动缓解一下,在运动完毕之后再做一些缓和的舒展动作,一般几天之后就能够消除酸痛。 2、如果是睡觉或者坐久了导致手臂肌肉酸痛,那么首先就要调整自己的睡姿和坐姿,其次最好每坐一个小时就起来甩甩手,做个五到十分钟的舒展运动。 3、如果是因为运动或者其他原因弄伤手臂导致肌肉酸痛的话,最好做一下轻微的按摩,同时配合敷一下热毛巾,能够舒缓疼痛。

左手臂酸痛的原因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左手臂酸痛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在现在的生活中大家总是忙于工作,经常打电脑上班一坐就是一整天。长期以往这样的话对于人的身体是有很大的伤害的,常常听到一些人说自己的 在现在的生活中大家总是忙于工作,经常打电脑上班一坐就是一整天。长期以往这样的话对于人的身体是有很大的伤害的,常常听到一些人说自己的左胳膊抬起来的时候手臂酸痛。大家也可能知道是因为劳累过度引起的,不过很多的人都是不放到心事认为没什么大问题,长期下去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左手臂酸痛的原因是什么? 1 肘关节疼痛通常是所说的网球肘,是因为肌肉重复用力而引起的这些肌肉近端的肌腱变性、退化和撕裂,通常患者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疼痛有时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手不能用力握物,拧毛巾时可使疼痛加重。理疗、减少活动、局部神经阻滞是网球肘的主要治疗方法。 2 肩周炎一般夜晚疼痛加重,主要症状就是胳膊抬举受限。 此病是无菌性炎症,一般的消炎药不起作用,治疗可以选择中医传统膏药外治,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治疗. "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目地. 肩周炎病因为关节退行性病变,劳损外感风寒湿,表现为肩部疼痛、酸痛或跳痛,夜间痛甚,初起因畏痛而不敢活动,久则产生粘连和挛缩,活动受限,尤以外展、上举、背伸时明显,甚者肩关节失去活动能力。 3 神经炎、劳损的情况引起的或这种情况一般的情况是可以采用中药、消炎止痛药物、理疗、针灸、按摩等治疗的。注意保养的。不要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版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8 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人类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控制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益,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义务。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严重地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可达60%-80 %,其中1/3 的患者为 重度疼痛。 如果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往往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其焦虑、抑郁、乏力、失眠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社会交往和整体生活质量。因此,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镇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癌 痛患者应当进行常规筛查、规范评估和有效地控制疼痛,强调全方位和全程管理,还应当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医务人员对于癌痛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积极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一)癌痛病因癌痛的原因复杂多样, 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肿瘤相关性疼痛:因为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或者 肿瘤转移累及骨、软组织等所致。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操作、放射治疗、其他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抗肿瘤治疗所致。 3.非肿瘤因素性疼痛:由于患者的其他合并症、并发症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1.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定位准确;而内脏痛常表现为弥漫性疼痛和绞痛,定位不够准确。 (2)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以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及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 2.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数表现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程外,还可表现出不同于急性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如伤害感受器过度兴奋、受

上肢关节疼痛怎么回事

上肢关节疼痛怎么回事 出现上肢关节疼痛的现象,这时候应该警惕一些关节炎的原因,我们知道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常常会导致骨关节出现异常发生炎症,最常见的就是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所以出现这种症状表现的时候,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明具体的病因,及时进行治疗。 ★得了关节炎会有什么症状关关节炎根据病因可分为: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骨性关节炎及化脓性关节炎1、风湿性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的表现之一,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游走性关节痛、肿及发热和其它风湿热的表现。2、类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常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及骶髂部,并逐渐累及全身关节。初始患病关节亦表现出红、肿、痛及活动不便等,久则关节畸形或强直。 3、外伤性外伤性关节炎多因外伤或持续慢性劳损引起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或形成骨刺,表现为患病关节肿、痛及运动障碍,易发生在持重关节、如肩、膝、踝等关节,运动员及青壮年中多见。 4、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病变,骨关

节炎的名称极多,如肥大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均指一种病,国内统一使用骨关节炎。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骨关节炎以手的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膝、肘和肩关节以及脊柱关节容易受累,而腕、踝关节则较少发病。骨性关节炎由组织变性及积累性劳损引起,多见于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常发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颈、腰椎等处,症状主要为关节疼痛、僵硬(经轻微活动后会觉疼痛减轻),重者可出现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等。 5、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往往由细菌侵入关节腔引起,多见于少年儿童,常发生于髋关节,主要症状为局部红、肿、痛、热和功能障碍,以及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或何种类型的关节炎,均应及早诊治,以免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解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依据不同的文献报告为5%-39%。作为上肢的活动枢纽,肩关节决定了整个上肢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的空间精确度。而肩袖肌群作为肩关节空间位置精确控制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对肩关节的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肩袖损伤会使肩关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伴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在国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将就肩袖损伤的解剖、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概述。 一、肩袖的解剖和功能 1、解剖肩袖由前方的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上方的冈上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superior facet),后方的冈下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middle facet)和小圆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inferior facet)构成。它们在接近止点的位置与关节囊相愈着并相互融合形成袖套样结构包绕在盂肱关节的周围。 2、功能同髋关节相比,肩关节活动度更大,但内在稳定性低。肩袖的存在为肩关节提供了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和精确的空间位置控制能力。在进一步谈肩袖的功能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Inman[1]在1944年提出并由Burkhart在1993年进一步完善的力偶平衡理论。 力偶平衡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在冠状面上的平衡:位于肩关节旋转中心下方的肩袖肌肉,包括肩胛下肌的下部、

冈下肌的下部和小圆肌的全部,所产生的力矩能够与三角肌产生的力矩平衡,使合力的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抵抗三角肌收缩产生的向上的牵引力,维持了肩关节在上举过程中的稳定。 (2)在轴面上的平衡:指位于前方的肩胛下肌与位于后方的冈下肌和小圆肌的力矩平衡。也即所产生的合力方向指向关节盂的中心。使肩关节能够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空间位置保持稳定性。 肩袖的功能就是提供以上两个平面上的力偶平衡,满足肩关节的功能要求。 二、肩袖损伤的病因学 1、撞击 由1972年的JBJS(Am)上Neer提出了喙肩弓下撞击的概念,并提出通过喙肩韧带的切除和前肩峰成型来治疗。在1965至1970年之间,Neer通过这种方法(少数病例加用了肩锁关节的切除)治疗了50肩的冈上肌肌腱炎/部分断裂/全层断裂。在获得随访的47肩中38肩的疗效满意。1986年Bigliani报告了肩峰形态同肩袖断裂的关系。他将肩峰按形态(在肩袖的出口位上,Y view)将将肩峰分为三个类型:平面型、弯曲型和钩型。在钩型肩峰肩袖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前两者。该研究似乎进一步明确了撞击是肩袖损伤的原因。但其它的一些研究表明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肩峰形态的构成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在肩峰形态是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的原因还是结果方面,一直存在争论。 2、局部的应力环境、血供以及退变 更多的肩袖部分损伤不是发生在滑囊侧而是发生在关节侧。Seki N.等[5]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在肩关节外展的过程中冈上肌腱的最大张力出现于肌腱前部的关节侧(肌腱前部关节侧和滑囊侧的张力分别为15.0MPa和1.8MPa)。而冈上肌腱的前部关节侧正是肩袖损伤最常见的首发部位。肩袖的血液供应来自于旋肱前动脉的外侧升支、胸肩峰动脉的肩峰支、肩胛上动脉以及旋肱后动脉。Codman在1934年就提出了冈上肌腱的最远端10mm为缺血区(Critical zone)。随后的组织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缺血区的存在,在这一区域的关节侧只有散在的血管分布,血液供应显着弱于同一区域的滑囊侧。冈下肌肌腱的近止点区域同样也为血液供应缺乏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的血液供应有降低的趋势。 以上的理论都支持劳损和随着年龄增长的退行性变是肩袖损伤的病因之一。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人工流产疼痛 【临床表现】 人工流产时疼痛主要表现在两个阶段。 1.扩张官颈时疼痛主要表现为下腹部、腰背部及骶部的胀痛及相应脊神 经支配皮区的牵涉痛。 2.吸宫时主要是子宫内脏疼痛,呈痉挛性痛或锐痛。 【诊断要点】 结合不同阶段的人工流产疼痛特点及手术步骤,一般不难诊断。 辅助检查:部分病例心电图监测可发现窦性心动过缓,若施行异丙酚麻醉时,部分病例可出现一过性氧饱和度下降。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 一般异丙酚单次用量为1. 5-2mg /kg,不宜超过2mg/kg,以免抑制呼吸 和麻醉过深不易苏醒。芬太尼剂量为lug/kg.实施镇痛时先缓推芬太尼.然 后缓推异丙酚,必要时可追加异丙酚1mg/kg维持量。 (二)HANS复合宫颈局麻实施人流镇痛 1.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 5mg。操作前由术者实行宫颈局麻,用1% 利多卡因5ml。 2.HANS在术前诱导30分钟·然后开始手术,术中持续应用HANS镇痛。选穴:一对电极放合谷、劳宫穴。另一对电极放同侧足三里及阴陵泉穴。频率选择疏密波(D.D波2/100Hz ),同步输出。刺激深度以患者能够 耐受为宜。合谷、劳宫穴诱导期强度为10~28mA,平均(16.5±4.1) mA;术中镇痛强度为12~28mA,平均(20.1 ±4.7)mA。足三里、阴陵 泉穴诱导期强度为l2~28mA,平均(18.2±4.6)mA;术中镇痛强度l 5~ 30mA.平均(21. 6-4.4)mA。 【并发症防治】 (一)异丙酚人工流产镇痛术 据报道镇痛优良率可达100%.为了防止一过性呼吸、循环抑制,异丙酚用量一般不超过2mg/kg,复合芬太尼剂量以1ug/kg为宜,推注速度不要太 快。术中注意呼吸、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监测。 (二)HANS复合宫颈局麻于人工流产术镇痛 局麻药注射前重复回抽无血再行阻滞,防止局麻药毒性反应。HANS为 了发挥更好疗效,一定要术前先诱导30分钟。本法疗效肯定。据报道对扩宫颈和吸宫时中度疼痛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局麻对照组。且人工流产综合征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临床推广价值。较异丙酚全麻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呼吸、循环抑制之虑。并发症、副作用极少。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 颈源性头痛 【概述】 颈源性头痛有一类头痛伴有颈部压痛,而且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发生率很高,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头痛的持续时间长,治疗较为困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此种头痛在以往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