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通原软件实验

北邮通原软件实验
北邮通原软件实验

实验一

实验目的:假设基带信号为m(t)=sin(2000πt)+2cos(1000πt),载波频率为20kHz,请仿真出AM,DSB-SC,SSB信号,观察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1.AM信号:

(1)信号的表达式

(3)流程图

AM信号

s= (1+0.3*m).*cos(2*pi*fc*t);

绘制时域波形及频谱

傅氏变换S= t2f(s,fs)

(2)源代码

%AM信号的产生

fs= 800; %采样频率KHz

T= 200; %截短时间ms

N= T*fs; %采样点数

dt= 1/fs;

t= [-T/2:dt:T/2-dt];

df= 1/T;

f=[-fs/2:df:fs/2-df];

fm= 1; % kHz

fc= 20; % kHz

m= sin(2*pi*fm*t)+2*cos(1*fm*pi*t);

s= (1+0.3*m).*cos(2*pi*fc*t); %AM 信号

S= t2f(s,fs);

figure(1)

plot(f,abs(S1))

title('AM信号频谱')

xlabel('f')

ylabel('S(f)')

axis([-25,25,0,max(abs(S1))]);

%xset('window',2)figure(2)

plot(t,s1)

title('AM信号波形')

xlabel('t')

ylabel('s(t)')

axis([-3,3,-3,3]);

(4)实验结果

精选文库

-3

-2-1

0123

-3-2

-1

1

2

3

AM 信号波形

t(ms)

s (t )

-25

-20

-15

-10

-5

05

10

15

20

25

0102030405060708090

100AM 信号频谱

f(kHz)

S (f )

精选文库

2.DSB-SC信号

(1)信号的产生和表达式

(2)流程图

DSC-SB信号

s= m.*cos(2*pi*fc*t);

傅氏变换S= t2f(s,fs)

绘制时域波形及频谱

(3)源代码

fs= 800; %KHz

T= 200; %ms

N= T*fs;

dt= 1/fs;

t= [-T/2:dt:T/2-dt];

df= 1/T;

f=[-fs/2:df:fs/2-df];

fm= 1; % kHz

fc= 20; % kHz

m= sin(2*pi*fm*t)+2*cos(1*fm*pi*t);

s= m.*cos(2*pi*fc*t); %DSB-SC 信号S= t2f(s,fs);

figure(1)

plot(f,abs(S2))

title('DSB-SC信号频谱')

xlabel('f')

ylabel('S(f)')

axis([-25,25,0,max(abs(S2))]);

figure(2)

plot(t,s2)

title('DSB-SC信号波形')

xlabel('t')

ylabel('s(t)')

axis([-1,4,-3,3]);

(4)实验结果

()()()()()

cos

c c c

s t m t c t m t A t

ω?

==+

精选文库

-1

-0.500.51

1.52

2.53

3.54

-3-2

-1

1

2

3

DSB-SC 信号波形

t(ms)

s (t )

-25

-20

-15

-10

-5

05

10

15

20

25

DSB-SC 信号频谱

f(kHz)

S (f )

2 DSC-SB 频谱

精选文库

3.SSB 信号

(1)信号的产生和表达式

(2)流程图

(3)源代码:

%SSB 信号的产生 fs= 800; %KHz T= 200; %ms N= T*fs; dt= 1/fs;

t= [-T/2:dt:T/2-dt]; df= 1/T;

f=[-fs/2:df:fs/2-df];

fm= 1; % kHz fc= 20; % kHz m= sin(2*pi*fm*t)+2*cos(1*fm*pi*t); M= t2f(m,fs);

MH=-j*sign(f).*M; %在频域进行希尔伯特变换 mh= real(f2t(MH,fs)); %希尔伯特变换后的信号 s= m.*cos(2*pi*fc*t)-mh.*sin(2*pi*fc*t); %SSB signal S= t2f(s,fs); figure(1)

plot(f,abs(S3))

title('SSB 信号频谱') xlabel('f') ylabel('S(f)')

axis([-25,25,0,max(abs(S3))]) figure(2) plot(t,s3)

title('SSB 信号波形') xlabel('t') ylabel('s(t)') axis([0,6,-3,3])

()()

()()μ()

()

()μ()

cos 2sin 2cos 2sin 2DSB SC AM c c c c SSB c c c c

s t s t s t A m t f t A m t f t s t A m t f t A m t f t ππππ--=-=-=m 下上

(4)实验结果

012

3456

-3

-2

-1

1

2

3

SSB 信号波形

t(ms)s (t )

-25

-20

-15

-10

-5

05

10

15

20

25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

200SSB 信号频谱

f(kHz)

S (f )

实验二

实验目的:假设基带信号为m(t)=sin(2000πt)+2cos(1000πt)+4sin(500πt+π/3),载波频率为40kHz,仿真产生FM信号,观察波形与频谱,并与卡松公式作对照。FM的频率偏移常数是5kHz/V。

(1)信号表达式

(2)流程图

FM信号

phi= 2*pi*Kf*cumsum(m)*dt;

s= cos(2*pi*fc*t+phi);

傅氏变换S= t2f(s,fs)

绘制时域波形及频谱

设定采样频率、采样点数、

时间截短等

(3)源代码

fs= 800; %kHz

T= 16; %ms

N= T*fs;

dt= 1/fs;

t= [-T/2:dt:T/2-dt];

df= 1/T;

f= [-fs/2:df:fs/2-df];

fm= 1; %kHz

Kf= 5; %kHz/V

fc= 40; %kHz

m= sin(2*pi*fm*t)+2*cos(1*pi*fm*t)+4*sin(0.5*pi*fm*t+pi/3);

phi= 2*pi*Kf*cumsum(m)*dt; %求相位

s= cos(2*pi*fc*t+phi); % s(t)

S= t2f(s,fs);

figure(1)

plot(f,abs(S).^2)

title('FM信号功率谱')

xlabel('f')

ylabel('S(f)')

axis([-80,80,0,max(abs(S).^2)]); %功率谱密度为|S|^2 figure(2) plot(f,abs(S))

title('调制信号频谱') xlabel('f') ylabel('S(f)')

axis([-80,80,0,max(abs(S))]); figure(3) plot(t,s)

title('FM 信号波形') xlabel('t') ylabel('s(t)') axis([0,3,-2,2]);

(4)实验结果

00.51

1.52

2.53

-2

-1.5-1-0.500.511.5

2FM 信号波形

t(ms)

s (t )

-80

-60-40-20

020406080

调制信号频谱

f(kHz)

S (f )

试验结论:

fm 取1kHz,用卡松公式计算得到FM 信号带宽: Bfm=2*(Kf*max(abs(m))+1) = 66.8325

与FM 频谱图比较,基本相等,说明实验FM 信号带宽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时域图也可看到疏密不同的波形,符合FM 信号的特点。

实验三

实验目的:通过仿真测量占空比为25%、50%、75%以及100%的单、双极性归零码波形及其功率谱。

clear all ; close all ;

L=32; %每个码元间隔内的采样点数 N=2^13; %总采样点数 M=N/L; %总码元数 Rb=2; %码元速率 Ts=1/Rb; %比特间隔 fs=L/Ts; %采样速率 T=N/fs; %截断时间 Bs=fs/2; %系统带宽

t=-T/2+[0:N-1]/fs; %时域采样点

精选文库f=-Bs+[0:N-1]/T; %频域采样点

L0=input('请输入占空比(0~1):')

EP=zeros(1,N);

ch=input('请选择要观察的码型:1-单极性;2-双极性:')

for loop=1:1000 %1000次样本函数取平均

if ch==1

a=(rand(1,M)>0.5); %生成单极性序列

else

a=sign((rand(1,M)>0.5)-0.5); %生成双极性序列

end

tmp=zeros(L,M); %一个码元的归零部分取零

L1=L*L0; %占空比,求出一个码元不归零部分的采样点数

tmp([1:L1],:)=ones(L1,1)*a; %将一个码元不归零部分的取样点置为1

s=tmp(:)';

S=t2f(s,fs);

P=abs(S).^2/T; %样本功率谱密度

EP=EP*(1-1/loop)+P/loop; %随机部分的功率谱是各个样本功率谱的期望

end

figure(1)

plot(t,s)

grid on

title('时域图')

xlabel('t')

ylabel('S(t)')

axis([-3,3,-1.5,1.5]);

figure(2)

plot(f,abs(EP+eps))

grid on

title('功率谱图形')

xlabel('f')

ylabel('功率')

axis([-35,35,-5,max(EP+eps)]);

figure(3)

plot(f,10*log10(EP+eps))

grid on

title('功率谱图形(dB)')

xlabel('f')

ylabel('功率')

实验结果:

(1).单极性

-3

-2-1

0123

-1.5-1

-0.5

0.51

1.5

时域图

t(ms)

S (t ) (V )

-30

-20

-10

010

20

30

功率谱图形

f(kHz)

功率 (V 2/k H z )

-40

-30-20-10

010203040

-160-140-120-100-80-60-40-200

20功率谱图形(dB)

f(kHz)

功率 (d B /k H z )

修改占空比可得到以下图形

-3

-2-1

0123

-1.5-1

-0.5

0.51

1.5

时域图

t(ms)

S (t ) (V )

-30-20-10

0102030

-5

5

10

15

功率谱图形

f(kHz)

功率 (v 2/k H z )

-40

-30-20-10

010203040

-160-140-120-100-80-60-40-200

20功率谱图形(dB)

f(kHz)

功率 (d B /k H z )

-3

-2-1

0123

-1.5-1

-0.5

0.51

1.5

时域图

t(ms)

S (t ) (V )

-30-20-10

0102030

-5

0510152025

30功率谱图形

f(kHz)

功率 (v 2/k H z )

-40

-30-20-10

010203040

-160-140-120-100-80-60-40-200

20功率谱图形(dB)

f(kHz)

功率 (d B /k H z )

从上至下依次是占空比为50%、75%、100%的波形图及功率谱密度图。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单极性归零码的频谱主瓣宽度随占空比增加而减小,且含有冲激。

②双极性归零码 实验结果:

-3

-2-1

0123

-1.5-1

-0.5

0.51

1.5

时域图

t(ms)S (t ) (V )

-30

-20

-10

010

20

30

功率谱图形

f(kHz)

功率 (v 2/k H z )

-40

-30-20-10

010203040

-160-140-120-100-80-60-40-20

0功率谱图形(dB)

f(kHz)

功率 (d B /k H z )

修改占空比后得到以下图形:

-3

-2-1

0123

-1.5-1

-0.5

0.51

1.5

时域图

t(ms)

S (t ) (V )

-30

-20

-10

010

20

30

功率谱图形

f(kHz)

功率 (v 2/k H z )

-40

-30-20-10

0102030

40

-160-140-120-100-80-60-40-200功率谱图形(dB)

f(kHz)

功率 (d B /k H z )

-3

-2-1

0123

-1.5-1

-0.5

0.51

1.5

时域图

t(ms)

S (t ) (V )

-30-20-10

0102030

功率谱图形

f(kHz)

功率 (v 2/k H z )

-40

-30-20-10

010203040

-160-140-120-100-80-60-40-20

0功率谱图形(dB)

f(kHz)

功率 (d B /k H z )

从上至下依次是占空比50%、75%、100%。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随占空比增加,频谱主瓣宽度减小,且不含冲激。

试验结论:

单极性归零码和双极性归零码的图形由仿真得到,其功率谱有一定特点,单极性归零码的功率谱有支流分量,因为其均值不为零,双极性码均值为零,故没有直流分量。占空比为100%时,相当于不归零码,功率谱符合部归零码的特点。

实验四

实验目的:仿真测量滚降系数为α=0.25的根升余弦滚降系统的发送功率谱及眼图。 (1)仿真模型:

北邮scilab_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实验二时域仿真精度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时域取样对仿真精度的影响 2. 学会提高仿真精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般来说,任意信号s(t)是定义在时间区间(-无穷,+无穷)上的连续函数,但所有计算机的CPU 都只能按指令周期离散运行,同时计算机也不能处理这样一个时间段。为此将把s(t)按区间[-T/2 ,+T/2 ]截短为按时间间隔dert T均匀取样,得到的取样点数为N=T/dert T. 仿真时用这个样值集合来表示信号s(t)。Dert T反映了仿真系统对信号波形的分辨率,越小则仿真的精确度越高。据通信原理所学,信号被取样以后,对应的频谱是频率的周期函数,其重复周期是1/t; 。如果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那么必须有 才能保证不发生频域混叠失真,这是奈奎斯特抽样定理。设 则称为仿真系统的系统带宽。如果在仿真程序中设定的采样间隔是,那么不能用 此仿真程序来研究带宽大于这的信号或系统。换句话说,就是当系统带宽一定的情况下,信号的采样频率最小不得小于2*Bs,如此便可以保证信号的不失真,在此基础上时域采样频率越高,其时域波形对原信号的还原度也越高,信号波形越平滑。也就是说,要保证信号的通信成功,必须要满足奈奎斯特抽样定理,如果需要观察时域波形的某些特性,那么采样点数越多,可得到越真实的时域信号。 三、实验步骤 1.将正弦波发生器模块、示波器模块、时钟模块按下图连接:

时钟设置0.01,得到的结果如下: 时钟设置0.3,以后得到的结果如下:

五、思考题 (1)观察分析两图的区别,解释其原因。 答:因为信号周期是1,而第一个图的采样周期是0.01,所以一个周期内能采样100个点,仿真出来的波形能较精确地显示成完整波形,而第二个图采样周期是0.3,所以一个周期内只有三个采样点,故信号失真了。 (2)将示波器的控制时钟的period的参数改为0.5,观察仿真结果,分析其原因。 结果如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北邮 软件 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软件实验报告

实验B 分支、循环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开始独立进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掌握基本分支,循环程序设计; 3.掌握最简单的DOS功能调用。 二、实验任务及内容 1.安排一个数据区,内存有若干个正数,负数和零。每类数的个数都不超过9。 2.编写一个程序统计数据区中正数,负数和零的个数。 3.将统计结果在屏幕上显示。 4. 选作题: 统计出正奇数,正偶数,负奇数,负偶数以及零的个数.

四、源程序 DISPSTR MACRO STR ;打出字符串(属于DOS功能调用)MOV AH,9 MOV DX,SEG STR MOV DS,DX MOV DX,OFFSET STR INT 21H ENDM DISPNUM MACRO NUM ;打出数字(属于DOS功能调用)MOV AH,2 MOV DL,NUM ADD DL,30H ;加30H变为ASCII码 INT 21H ENDM DATA SEGMENT NUM DB 3,2,7,0,1,0,-5,-4,0 COUNT EQU $-NUM ;统计数据个数 ZEROS DB 0 ;各类数初值均为0 PLUSES DB 0 MINUSES DB 0 EVENMINUSES DB 0 ODDMINUSES DB 0 EVENPLUSES DB 0 ODDPLUSES DB 0 ZEROSTR DB 0DH,0AH,'ZERO:$' ;待输出字符串

PLUSSTR DB 0DH,0AH,'PLUS:$' MINUSSTR DB 0DH,0AH,'MINUS:$' EVENMINUSSTR DB 0DH,0AH,'EVENMINUS:$' ODDMINUSSTR DB 0DH,0AH,'ODDMINUS:$' EVENPLUSSTR DB 0DH,0AH,'EVENPLUS:$' ODDPLUSSTR DB 0DH,0AH,'ODDPLUS:$'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STACK' DB 100 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S:STACK START PROC FAR PUSH DS ;初始化 MOV AX,0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CX,COUNT ;CX控制循环次数 MOV SI,OFFSET NUM ;SI指向数据的偏移地址 LOOP1: CMP BYTE PTR[SI],0 ;将SI指向的内容与0比较大小JZ ZERO ;等于0跳转 JG PLUS ;大于0跳转 INC MINUSES ;负数加一 SHR BYTE PTR[SI],1 ;判断是负奇数还是负偶数 JNC EVENMINUS ;是负偶数跳转 INC SI ;SI指针后移 INC ODDMINUSES ;负奇数加一 RETURN: LOOP LOOP1 ;循环直至CX=0 JMP DISP ;循环结束后跳转至打出结果 ZERO: INC ZEROS INC SI JMP RETURN ;返回循环体 PLUS: INC PLUSES SHR BYTE PTR[SI],1 JNC EVENPLUS

北邮通原硬件实验报告(DOC)

2013年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2011211104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组号: 同组人:

目录 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 (3) 实验二: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AM) (14) 实验三:调频(FM) (21) 实验六:眼图 (28) 实验七:采样,判决 (31) 实验八:二进制通断键控(OOK) (34) 实验十一:信号星座(选作) (41) 实验十二:低通信号的采样与重建 (45)

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SB-SC AM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了解DSB-SC AM的信号波形及振幅频谱的特点,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了解在发送DSB-SC AM信号加导频分量的条件下,收端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4)掌握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方法,掌握锁相环提取载波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器材 PC机一台、TIMS实验平台、示波器、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 1.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信号的产生和表达式 图1.1 2.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的解调 基本思路:利用恢复的载波与信号相乘,将频谱搬移到基带,还原出原基带信号。 图1.2 3.DSB-SC AM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原理框图 ()()()()() cos c c c s t m t c t m t A t ω? ==+

图1.3 四.实验内容及结果 1.DSB-SC AM信号的产生 (1)实验步骤: 图1.4 1.按照上图,将音频振荡器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及主振荡器输出的100KHz模

北邮通原软件实验

实验一 实验目的:假设基带信号为m(t)=sin(2000πt)+2cos(1000πt),载波频率为20kHz,请仿真出AM,DSB-SC,SSB信号,观察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1.AM信号: (1)信号的表达式 (3)流程图 AM信号 s= (1+0.3*m).*cos(2*pi*fc*t); 绘制时域波形及频谱 傅氏变换S= t2f(s,fs) (2)源代码 %AM信号的产生 fs= 800; %采样频率KHz T= 200; %截短时间ms N= T*fs; %采样点数 dt= 1/fs; t= [-T/2:dt:T/2-dt]; df= 1/T; f=[-fs/2:df:fs/2-df]; fm= 1; % kHz fc= 20; % kHz m= sin(2*pi*fm*t)+2*cos(1*fm*pi*t); s= (1+0.3*m).*cos(2*pi*fc*t); %AM 信号 S= t2f(s,fs); figure(1) plot(f,abs(S1)) title('AM信号频谱') xlabel('f') ylabel('S(f)') axis([-25,25,0,max(abs(S1))]); %xset('window',2)figure(2) plot(t,s1) title('AM信号波形') xlabel('t') ylabel('s(t)') axis([-3,3,-3,3]); (4)实验结果

精选文库 -3 -2-1 0123 -3-2 -1 1 2 3 AM 信号波形 t(ms) s (t ) -25 -20 -15 -10 -5 05 10 15 20 25 0102030405060708090 100AM 信号频谱 f(kHz) S (f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题目: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验证抽样定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抽样定理 2. 通过时域频域波形分析系统性能 二、实验原理 低通滤波器频率与m(t)相同 三、实验步骤 1. 要求三个基带信号相加后抽样,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恢复出原信号。 2. 连接各模块完成系统,同时在必要输出端设置观察窗。 3. 设置各模块参数。 三个基带信号的频率从上到下分别设置为10hz、12hz、14hz。 抽样信号频率设置为28hz,即2*14hz。(由抽样定理知,) 将低通滤波器频率设置为14hz,则将恢复第三个信号(其频率为14hz)进行系统定时设置,起始时间设为0,终止时间设为1s.抽样率设为1khz。 3.观察基带信号、抽样后的信号、最终恢复的信号波形

四、实验结果 最上面的图为原基带信号波形,中间图为最终恢复的信号波形,最下面的图为抽样后的信号波形。 五、实验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正如前面实验原理所述,满足抽样定理的理想抽样应该使抽样后的波形图如同冲激信号,且其包络图形为原基带信号波形图。抽样后的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后,恢复出的信号波形与原基带信号相同。 由此可知,如果每秒对基带模拟信号均匀抽样不少于2次,则所得样值序列含有原基带信号的全部信息,从该样值序列可以无失真地恢复成原来的基带信号。 讨论:若抽样速率少于每秒2次,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会产生失真,这种失真被称为混叠失真。 六、实验建议、意见 增加改变抽样率的步骤,观察是否产生失真。

实验二: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无码间干扰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 (2)掌握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特性; (3)通过时域、频域波形分析系统性能。 二、实验原理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码元是按照一定的间隔发送的,接收端只要能够正确地恢复出幅度序列,就能够无误地恢复传送的信号。因此,只需要研究如何使波形在特定的时刻无失真,而不必追求整个波形不变。 奈奎斯特准则提出:只要信号经过整形后能够在抽样点保持不变,即使其波形已经发生了变化,也能够在抽样判决后恢复原始的信号,因为信息完全恢复携带在抽样点幅度上。 奈奎斯特准则要求在波形成形输入到接收端的滤波器输出的整个传送过程传递函数满足:,其充分必要条件是x(t)的傅氏变换X ( f )必须满足 奈奎斯特准则还指出了信道带宽与码速率的基本关系。即R B =1/T B =2? N =2B N。 式中R b 为传码率,单位为比特/每秒(bps)。f N 和B N 分别为理想信道的低通截止 频率和奈奎斯特带宽。上式说明了理想信道的频带利用率为R B /B N =2。 在实际应用中,理想低通滤波器是不可能实现的,升余弦滤波器是在实际中满足无码间干扰传输的充要条件,已获得广泛应用的滤波器。 升余弦滤波器的带宽为:。其中,α为滚降系数,0 ≤α≤1,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奈奎斯特准则,设计实现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仿真系统,同时在必 要输出端设置观察窗。设计图如下

北邮微原硬件实验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微原硬件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班内序号: 【一.基本的I/O实验】 实验一 I/O地址译码 一、实验目的 掌握I/O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其中74LS74为D触发器,可直接使用实验台 上数字电路实验区的D触发器,74LS138为地址译码器。译码输出端Y0~Y7在实验台上“I/O地址“输出端引出,每个输出端包含8个地址,Y0:

280H~287H,Y1:288H~28FH,……当CPU执行I/O指令且地址在280H~2BFH范围内,译码器选中,必有一根译码线输出负脉冲。 例如:执行下面两条指令 MOV DX,2A0H OUT DX,AL(或IN AL,DX) Y4输出一个负脉冲,执行下面两条指令 MOV DX,2A8H OUT DX,AL(或IN AL,DX) Y5输出一个负脉冲。 图1-1 利用这个负脉冲控制L7闪烁发光(亮、灭、亮、灭、……),时间间隔通过软件延时实现。 2、接线: Y4/IO地址接 CLK/D触发器 Y5/IO地址接 CD/D触发器 D/D触发器接 SD/D角发器接 +5V Q/D触发器接 L7(LED灯)或逻辑笔 三、硬件接线图及软件程序流程图 1.硬件接线图 2.软件程序流程图

四、源程序 DATA SEGMENT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STACK' DB 100H 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基本框架;延时子程序 DELAY1 PROC NEAR MOV BX,500H PUSH CX LOOP2: MOV CX,0FFFH WAIT1: LOOP WAIT1 DEC BX JNZ LOOP2 POP CX RET DELAY1 ENDP START: MOV CX,0FFFFH ;L7闪烁控制 LOOP1: MOV DX,2A0H ;灯亮 OUT DX,AL CALL DELAY1 MOV DX,2A8H ;灯灭 OUT DX,AL CALL DELAY1 LOOP LOOP1 ;循环闪烁 CODE ENDS END START 五、实验结果 灯L7闪烁 实验二简单并行接口 一、实验目的 掌握简单并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选择273进行实验)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北邮微机原理中断程序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题目:微机原理软件实验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信息工程______ 中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中断程序的设计方法; 2、初步掌握修改 DOS 系统中断,以适应实际使用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编一程序,在显示器上显示时、分、秒。 1:借用计数器8253的Timer0作为中断源,通过8259A下向CPU发中断,每10ms 产生一次中断。 2: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管理刷新时、分、秒。 3:输入文件名(如:CLK)后清屏显示 Current time is XX:XX:XX(时分秒键盘输入) 打回车,时、分、秒开始计时,时钟不停的刷新。 4:当键入CTRL+C时,停止计时,返回系统,且系统正常运行不死机。 提示: 1、8253的初始化程序段可借用。 2、口地址为40H、41H、42H、43H,控制字为36H=00110110B 3、时间常数TC=11932:1.1932MHz/11932=100Hz,输出方波频率为100Hz,其周期为1000/100=10ms 三:设计思路 这个实验需要用到中断控制器8259A和计数器8253。我们先初始化8253的工作方式,利用工作方式3来计数时间,让其分频后产生100hz的方波,每100个周期即为1s,将这个方波作为中断源,通过8259A每10ms向CPU发出一次中断。然后我们将子程序Timer0的地址(CS以及IP)设置为中断向量,每次中断即执行这个子程序,在这个之程序中编写相应代码,看时间是否到1S,没到则跳出中断,等待下一次(1ms之后)中断到来,到1S则让时间+1并且重置计数值,再加上相应的时间显示程序,这样即可实现时间的自动增加与显示,可以当做一个计时器来用,这即是这个工程的主体部分。 除此之外,还需要一部分程序来实现键盘输入相应时间,这里要注意时间的每一位都有取值方面的要求,这里就要通过一系列的CMP/JMP指令的组合来达到正确输入的效果,将顺序输入的时间存储起来,配合Timer0子程序即可输出当前设置的时间并且实现时间刷新。当然,如果选择不输入时间直接回车的话,程序可以从0开始计时,可以当成一个秒表。 还有一些细节的设计如在计时过程中输入S可以重新设置时间,Ctrl+C可以退出这些也是利用CMP/JMP组合来实现。最后整个程序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可以设置开始时间然后自动计时,也可以当做秒表来使用,可以正常退出。 四:实验流程

北邮-通原软件实验报告-16QAM

实验一: 16QAM调制与解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16QAM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掌握SYSTEMVIEW软件中,观察眼图与星座图的方 法。 2、强化SYSTEMVIEW软件的使用,增强对通信系统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16QAM 16QAM是指包含16种符号的QAM调制方式。 16QAM 调制原理方框图: 图一16QAM调制框图 16QAM解调原理方框图: 图二16QAM解调框图 16QAM 是用两路独立的正交 4ASK 信号叠加而成,4ASK 是用多电平信号去键控载波而得到的信号。它是 2ASK 体制的推广,和 2ASK 相比,这种体制的优点在于信息传

输速率高。 正交幅度调制是利用多进制振幅键控(MASK)和正交载波调制相结合产生的。 16 进制的正交振幅调制是一种振幅相位联合键控信号。16QAM 的产生有 2 种方法: (1)正交调幅法,它是有 2 路正交的四电平振幅键控信号叠加而成; (2)复合相移法:它是用 2 路独立的四相位移相键控信号叠加而成。 在这里我们使用第一种方法。 16QAM信号的星座图: 图三16QAM星座图 上图是16QAM的星座图,图中f1(t)和f2(t)是归一化的正交基函数。各星座点等概出现。 星座图中最近的距离与解调误码率有很密切的关系。上图中的最小距离是dmin=2。 16QAM的每个星座点对应4个比特。哪个星座点代表哪4比特,叫做星座的比特映射。通常采用格雷映射,其规则是:相邻的星座点只差一个比特。 实验所需模块连接图如下所示: 图四模块连接图 各个模块参数设置:

三、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所需模块连接图,连接各个模块 (2)设置各个模块的参数: ①信号源部分:PN序列发生器产生双极性NRZ序列,频率10HZ 图五信号源设置示意图 ②载频:频率设置为100Hz。

北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阶段作业汇总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业汇总 1.若欲使RESET有效,只要A即可。 A.接通电源或按RESET键 2.8086微处理器中的ES是D寄存器 D.附加数据段 3.8086 微处理器中BP 寄存器是A A.基址指针寄存器 4.8086/8088 微处理器中的BX是A A.基址寄存器 5.8086/8088微处理器顺序执行程序时,当遇到C指令时, 指令队列会自动复位,BIU会接着往指令队列中装入新的程序段指令。 C.JCXZ 6.8086微处理器读总线周期中地址信号AD15~AD0在A 期间处于高阻。A.T2 7.8086/8088 微处理器引脚中B信号线能够反映标志寄 存器中断允许标志IF的当前值。 B.S5 8.访问I/O端口可用地址线有B条。B.16 9.8086/8088 微处理器可访问内存储器地址为A A.00000~FFFFFH 10.字符串操作时目标串逻辑地址只能由B提供 B.ES、DI 11.8086/8088微处理器中堆栈段SS作为段基址,则偏移 量为B。 B.SP 12.若有两个带有符号数ABH和FFH相加,其结果使F 中CF和OF位为C。 C.1;0 13.8086微处理器内部通用寄存器中的指针类寄存器是B。 B.BP 14.8086/8088微处理器内部能够计算出访问内存储器的20位物理地址的附加机构是。B.BIU中的地址加法器15.当标志寄存器TF=1时,微处理器内部每执行完一条 指令便自动进行一次B。 B.内部中断 16.8086/8088微处理器内部寄存器中的累加器是A寄存 器。 A.16位数据寄存器 17.8086微处理器中的BIU和EU是处于B的工作状态 B.并行 18.8086中指令队列和堆栈特点分别是C C.先进先出;后进先出 19.微型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是用A连接起来的。 A.系统总线 20.若把组成计算机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 片上称为C。 C.微处理器 21.相联存储器是指按C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C.内容指定方式 22.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 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数常需采用D。 D.隐含寻址方式23.某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8K×12位,则它的地址 线为C。 C.13 24.下列8086指令中,格式错误的是C。 C.MOV CS,2000H 25.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C。C.主存单元 26.某计算机字长16位,其存储容量为2MB,若按半字 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C。 C.2M 27.某一RAM 芯片,其容量为1024×8位,其数据线和 地址线分别为C。 C.8,10 28.CPU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A寄存器的内容 送到数据总线上。 A.AL 29.计算机的存储器系统是指D。 D.cache,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30.指令MOV AX, [3070H]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C C.直接寻址 31.EPROM是指D D.光擦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32.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采用跳跃寻 址方式,可以实现D.程序的条件转移成无条件转移33.8086 CPU对存贮器操作的总线周期的T1状态, AD0~AD15引脚上出现的信号是A。A.地址信号 34.堆栈是按D组织的存储区域。D.先进后出原则 35.8086/8088中源变址寄存器是A。A.SI 36.8086/8088中SP是D寄存器。D.堆栈指针寄存器 37.8086/8088中FR是A寄存器。A.标志寄存器 38.8086/8088中IP是C寄存器。C.指令指针寄存器 39.假设AL寄存器的内容是ASCII码表示的一个英文字 母,若为大写字母,将其转换为小写字母,否则不变。 试问,下面哪一条指令可以实现此功能A。 A.ADD AL, 20H 40.逻辑右移指令执行的操作是A。 A.符号位填0,并 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 41.假设数据段定义如下: DSEG SEGMENT DAT DW 1,2,3,4,5,6,7,8,9,10 CNT EQU ($-DA T)/2 DSEG ENDS 执行指令MOV CX,CNT后,寄存器CX的内 容是D D.4 42.在下列段寄存器中,代码寄存器是B。B.CS 43.在执行POP[BX]指令,寻找目的操作数时,段地 址和偏移地址分别是B。 B.在DS和BX中 44.设DS=5788H,偏移地址为94H,该字节的物理地址 是B。B.57914H

北邮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

一、通信原理Matlab仿真实验 实验八 一、实验内容 假设基带信号为m(t)=sin(2000*pi*t)+2cos(1000*pi*t),载波频率为20kHz,请仿真出AM、DSB-SC、SSB信号,观察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二、实验原理 1、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幅度调制信号AM 该幅度调制是由DSB-SC AM信号加上离散的大载波分量得到,其表达式及时间波形图为: 应当注意的是,m(t)的绝对值必须小于等于1,否则会出现下图的过调制: AM信号的频谱特性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以发现,AM信号的频谱是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的频谱加上离散的大载波分量。

2、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信号的产生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s(t)是利用均值为0的模拟基带信号m(t)和正弦载波c(t)相乘得到,如图所示: m(t)和正弦载波s(t)的信号波形如图所示: 若调制信号m(t)是确定的,其相应的傅立叶频谱为M(f),载波信号c(t)的傅立叶频谱是C(f),调制信号s(t)的傅立叶频谱S(f)由M(f)和C(f)相卷积得到,因此经过调制之后,基带信号的频谱被搬移到了载频fc处,若模拟基带信号带宽为W,则调制信号带宽为2W,并且频谱中不含有离散的载频分量,只是由于模拟基带信号的频谱成分中不含离散的直流分量。 3、单边带条幅SSB信号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要求信道带宽B=2W, 其中W是模拟基带信号带宽。从信息论关点开看,此双边带是有剩余度的,因而只要利用双边带中的任一边带来传输,仍能在接收机解调出原基带信号,这样可减少传送已调信号的信道带宽。 单边带条幅SSB AM信号的其表达式: 或 其频谱图为:

北邮微机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实验二分支,循环程序设计 一、预习题: 1.十进制数0 -- 9 所对应的ASCII 码是什么? 如何将十进制数0 -- 9 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答:要屏显0-9的数码,可以调用02h中断,然后将要显示的数码的ASCII码存进DL 里,然后执行INT 21H就可以打印字符。当然,若不只一个数,调用09h中断(显示字符串)更好,但要将DS:DXZ指向要显示的数字在内存中的首地址,并要求以$结束。 2.如何检验一个数为正,为负或为零? 你能举出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答:CMP X,0 检验标志位CF CF=1,X为负数 CF=0接着检验ZF:ZF=1,X为零,ZF=0,X为正数 二、实验目的: 1.开始独立进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掌握基本分支,循环程序设计; 3.掌握最简单的DOS 功能调用. 三、实验内容: 1.安排一个数据区,内存有若干个正数,负数和零.每类数的个数都不超过9. 2.编写一个程序统计数据区中正数,负数和零的个数. 四、实验源代码 assume cs:code,ds:data data segment buff db 1,2,3,4,5,-1,-2,-3,0,0 ;安排的数据区 string db '>0:' plus db 0 ;用变量plus来存储正数的个数 db 0ah,0dh string1 db '=0:' zero db 0 ;用变量zero来存储零的个数 db 0ah,0dh string2 db '<0:' minus db 0 ;用变量minus来存储负数的个数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start:movax,data movds,ax mov cx,10 ;初始化,并将CX赋为10,因为共有10个数 mov dx,0 ;将计数器dx,ah初始化为0 mov ah,0 lea bx,buff compare:cmp byte ptr [bx],0 ;取出一个数与0进行比较 jgeplu ;大于等于0,跳至plu执行 inc ah ;小于0,用ah暂存小于0的个数,ah+1 jmp next ;比完后进行下一个数的比较

北邮通原软件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题目: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 专业: 姓名: 成绩: 实验1:抽样定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抽样定理 (2)通过时域频域波形分析系统性能

二.实验原理 抽样定理:设时间连续信号m(t),其最高截止频率为fm ,如果用时间间隔为T<=1/2fm 的采样序列对m(t)进行抽样时,则m(t)就可被样值信号唯一地表示。 抽样过程原理图(时域)重建过程原理图(频域) 具体而言:在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内的时间连续信号f(t),如果以小于等于1/(2 f h)的时间间隔对它进行抽样,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能完全恢复原信号。或者说,如果一个连续信号f(t)的频谱中最高频率不超过f h,这种信号必定是个周期性的信号,当抽样频率f S≥2 f h时,抽样后的信号就包含原连续信号的全部信息,而不会有信息丢失,当需要时,可以根据这些抽样信号的样本来还原原来的连续信号。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完成信号的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过程。 三.实验步骤 1.将三个基带信号相加后抽样,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恢复出原信号。实现验证抽样定理的仿真系统,同时在必要的输出端设置观察窗。如下图所示 2.设置各模块参数 三个基带信号频率从上至下依次为10hz、20hz、40hz。 抽样信号频率fs设置为80hz,即2*40z。(由抽样定理知,fs≥2fH)。低通滤波器频率设置为40hz 。设置系统时钟,起始时间为0,终止时间设为1s.抽样率为1khz。 3.改变抽样速率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建议、意见 将抽样率fs设置为小于两倍fh的值,观察是否会产生混叠失真。 实验2: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无码间干扰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 (2)掌握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特性; (3)通过时域、频域波形分析系统性能。 二.实验原理 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奈奎斯特准则提出:只要信号经过整形后能够在抽样点保持不变,即使其波形已经发生了变化,也能够在抽样判决后恢复原始的信号,因为信息完全恢复携带在抽样点幅度上。 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时,系统冲击响应必须满足x(nTs)=1(n=0); x(nTs)=0(n=!0)。相应的推导出满足x(t)的傅里叶变换X(f)应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 该充要条件被称为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的奈奎斯特准则。 奈奎斯特准则还指出了信道带宽与码速率的基本关系。即Rb=1/Tb=2?N=2BN。说明了理想信道的频带利用率为Rb/BN=2。 在实际应用中,理想低通滤波器是不可能实现的,升余弦滤波器是在实际中满足无码间干扰传输的充要条件,已获得广泛应用。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奈奎斯特准则,设计实现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仿真系统,同时在必要输出端设置观察窗。如下图所示

北邮微原软件实验报告

2013年微机原理软件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2011211104 姓名:

实验二分支,循环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开始独立进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掌握基本分支,循环程序设计; 3.掌握最简单的DOS 功能调用 二.实验内容: 1.安排一个数据区,内存有若干个正数,负数和零.每类数的个数都不超过9. 2.编写一个程序统计数据区中正数,负数和零的个数. 3.将统计结果在屏幕上显示. 三.预习题 1.十进制数0 -- 9 所对应的ASCII 码是什么? 如何将十进制数0 -- 9 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0-9的ACSII码为,30h,31h,32h,34h,35h,36h,37h,38h,39h, 将要显示的数加上30h,得到该数的ACSII码,再利用DOS功能调用显示单个字符 2.如何检验一个数为正,为负或为零? 你能举出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利用cmp指令,利用TEST指令,将该数与0相与,将该数与0相减,观察标志位。

四.程序流程图

五.源程序 DATA SEGMENT ;数据段 NUM DB 1,2,-2,3,-3,5,2,4,-6,-11,100,0,0,34,-55,-33,0 ;待处理数据COUNT EQU $-NUM ;数据个数 MINUS DB 0 ;小于零的个数 ZERO DB 0 ;等于零的个数 PLUS DB 0 ;大于零的个数 RESULT DB 'NEGNUM=',?,0AH,0DH,'ZERONUM=',?,0AH,0DH,'POSNUM=',?,0AH,0DH,'$' ;结果显示字符串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STACK' ;堆栈段 DW 50 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代码段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CX,COUNT MOV SI,OFFSET NUM AGAIN: MOV AL,[SI] ;循环比较 CMP AL,0 JGE NEXT1 INC MINUS JMP DONE NEXT1: JZ NEXT2 INC PLUS JMP DONE NEXT2: INC ZERO DONE: INC SI LOOP AGAIN ;返回结果 MOV DI,OFFSET RESULT MOV AL,MINUS ADD AL,30H MOV BYTE PTR[DI+7],AL MOV AL,ZERO ADD AL,30H MOV BYTE PTR[DI+18],AL MOV AL,PLUS ADD AL,30H MOV BYTE PTR[DI+28],AL

北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硬件实验报告

目录 1.实验一微机实验平台介绍及IO的使用 (3) 1.1.实验目的 (3) 1.2.实验内容及要求 (3) 1.3.实验环境及背景 (3) 1.4.实验步骤 (4) 1.4.1.使用debug的I、O命令读写端口 (4) 1.4.2.使用文本编辑器edit和编译器masm (5) 1.5.思考题 (11) 1.6.心得体会 (11) 参考资料 (12) 声明与致谢 (12)

1.实验一微机实验平台介绍及IO的使用 1.1.实验目的 1.1.1通过实验了解和熟悉实验台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1.1.2通过实验掌握直接使用debug的I、O命令来读写IO端口; 1.1.3学会debug的使用及编写汇编程序。 1.2.实验内容及要求 1.2.1学习使用debug命令,并用I、O命令直接对端口进行读写操作, 1.2.2用汇编语言编写跑马灯程序。(可以使用EDIT编辑工具。)要求实现以下两个功能:A.通过读入端口状态(ON为低电平),选择工作模式(灯的闪烁方式、速度等);B.通过输出端口控制灯的工作状态(低电平灯亮)。 1.2.3使用时要注意,电源打开时不得插拔电缆及各种器件,一定要在断电的情况下连接电路,否则可能会烧坏整个实验系统。 1.3.实验环境及背景 我们使用PCI_IDE50扁平电缆将PC机与实验扩展模块连接起来。在扩展实验平台上,有八个发光二极管、八个拨码开关。读取拨码开关和写发光二极管的端口地址已经被做成了0E8E0h。连接的PC机上安装有DOS操作系统,并有MASM5开发工具。

图1扩展实验模块 1.4.实验步骤 1.4.1.使用debug的I、O命令读写端口 进入DOS,在命令行模式下输入命令debug,用-a选项写入下列程序:CODE (debug mode) MOV DX, E8E0 MOV AL, FE OUT DX, AL MOV AH, 0B INT 21 OR AL, AL JZ 0100 INT 20 输入结束后,直接输入回车即可推出-a。然后,用-g选项运行程序,查看结果。发现最右边的LED亮,其他不亮。修改输出内容,再运行查看结果,可以发现:当输出位对应为1时,灯灭;输出为0时,灯亮。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以下这段程序的作用。

北邮网院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阶段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在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中,传递速度最快的方式是()。 A.无条件传送 B.程序查询 C.中断传送 D.DMA传送 知识点: 第一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2. 3.鼠标测量位移的部件是()。 A.按键 B.滚轮 C.轨迹球 D.发光管和光敏管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C;]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4. 5.在16位存储系统中,为了(),存储字节最好存放在偶地址。 A.便于快速寻址 B.节省所占的内存空间 C.减少执行指令的总线周期 D.减少读写错误 知识点: 第三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C;]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6. 7.8255A设置C口按位置位/复位字时,写入的端口地址是(),设8255A的4个端 口地址分别为80H、81H、82H、83H。 A.80H B.81H C.82H D.83H 知识点: 第四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8. 9.在进入中断相应以后,CPU内部指令指针IP的值()。 A.必然为0000H B.为一确定值 C.肯定不变 D.不能确定 知识点: 第四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0. 11.8255A 的工作方式设置为方式2,则表示()。 A.仅PA口用于双向传送 B.仅PB口用于双向传送 C.PA口和PB口都用于双向传送 D.PA口和PB口都不用于双向传送 知识点: 第五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10.0

北京邮电大学 微机原理软件实验3

北京邮电大学 微机原理软件实验·第三次实验

题目一: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中断程序的设计方法; 2、初步掌握修改DOS 系统中断,以适应实际使用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一程序,在显示器上显示时、分、秒。借用计数器8253的Timer0作为中断源,通过8259A向CPU发中断,每10ms产生一次中断。在中断服务 程序中管理刷新时、分、秒。 要求: 1、输入文件名(如:CLK)后清屏后显示: 2、Current time is: xx:xx:xx(时分秒键盘输入) 3、打回车,时、分、秒开始计时。时钟不停的刷新。 4、当键入CTRL+C时,停止计时,返回系统,且系统正常运行不死机。 提示: 8253的初始化程序段可借用。口地址为40H、41H、42H、43H,控制字为36H=00110110B,时间常数TC=11932:1.1932MHz/11932=100Hz, 输出方波频率为100Hz,其周期为1000/100=10ms。 三、设计思路 1、程序流程图 开始 定义数据段和堆栈段 保存源中断向量 将timer子程序地址设 置为中断向量 设置8253工作状态, 使其输出方波100Hz 设置8259A工作状态 输出一条提示信息, 要求用户设定时间 判断设定时间是 否符合规范否 输出一条 错误信息 是 显示字符串:“Now the time is:” 判断内存中的时 间是否被修改 是 重新在屏幕上打印时 间 否 判断键盘缓冲区有无 按键按下 回车是否按下是秒表功能 否 判断“S”是 否按下 是 否 判断Ctrl+C 是否按下 是 退出程序 否

2、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子程序开始 记下进入中断 的次数 判断次数 是否为100 是 计数清零,修 改内存中存储 的时间 查看是否 否 有进位 进位调整 结束 3、可能用到的指令 ①STI 置中断允许位. CLI 清中断允许位. 格式:CLI STI 功能:开关中断允许标志,用于在程序中防止中断嵌套,设置中断。 ②STOS(STOre into String) 存入串指令 格式:STOS DST STOSB //存放字节串( DI ) = AL STOSW //存放字串( DI ) = AX 执行操作:把AL或AX中的内容存放由DI指定的附加段的字节或字 单元中,并根据DF值修改及数据类型修改DI的内容。 字节操作:((DT))←(AL),(DI)←(DI)±1

北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习题讲解 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 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2.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3.8086CPU是由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两个 部件组成的。 4.根据传送的信息类型,系统总线可以分为三类:数 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5.半导体存储器按存取方式不同,分为随机存取存储 器和只读存储器(ROM)。 6.8086的存储器采用段结构方式,一个段的最大长度 为64K。 7.PC机中将物理地址分为两个部分:段地址和偏移地 址。 8.有效地址中可有三个地址分量,分别为位移量、基 址和变址。 二、选择 1.十进制数123的八位二进制补码为(A)。A.01111011 2.BCD码的十进制数为(C)。C.91 3.堆栈操作的特点是(B)。B.后进先出 4.8086CPU的地址总线为(B)位。B.20 5.通常,一个总线周期读取一个(B)的指令代码。B.字 6.IP是由(C)修改,使它总是指向下一条待取的指 令。C.BIU 7.指令MOV AX,TABLE[BX][SI]的寻址方式是(B )。 B.相对基址变址寻址 8.指令JMP BX的寻址方式是(B )。B.段内间接寻 址9.CPU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D)。D.算术运算和逻 辑运算 10.8086是(B)。B.微处理器 11.8086处理器有20条地址线,可寻址访问的最大存 储器空间为(D)。D.1M 12.8086处理器中通常用作数据寄存器,且隐含用法为 计数寄存器的是(B)。B.CX 13.微型机的存储器地址为2000H~5FFFH,存储容量为 (D)KB。D.16 14.微处理器用13条地址线寻址,其寻址范围为(C)。 C.4KB 15.哪些存储器在断电(或关机)后,仍保留原有信息 (C)。C.ROM,,EPROM 16.8086CPU寻址I/O端口最多使用地址线(B)条。 B.10 三、请写出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并计算物理地址。 已知:(DS)=2000H,(ES)=2100H,(SI)=00A0H,(SS)=1500H,(BX)=0100H,(BP)=0100H, 数据变量VAL的偏移地址为0050H。 ADD AX,[100H] 直接寻址 PA=20100H ADD AX,[BX] 间接寻址 PA=20100H ADD AX,ES:[BX] 间接寻址 PA=21100H ADD AX,[BP] 间接寻址 PA=15100H ADD AX,[BX+10H]

北邮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原软件实验报告 班级: 序号: 学号: 姓名:

实验二分支,循环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开始独立进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掌握基本分支,循环程序设计; 3.掌握最简单的DOS 功能调用. 二.实验内容: 1.安排一个数据区(数据段),内存有若干个正数,负数和零.每类数的个数都不超过9. 2.编写一个程序统计数据区中正数,负数和零的个数. 3.将统计结果在屏幕上显示. 三.预习题: 1.十进制数0 -- 9 所对应的ASCII 码是什么? 如何将十进制数0 -- 9 在 屏幕上显示出来? 答:0—9对应的ASCII码是30H,31H,32H,33H,34H,35H,36H,37H,38H,39H,将十进制数转换成相应的ASCII码并调用字符显示功能即能实现十进制数在屏幕上的显示。 2.如何检验一个数为正,为负或为零? 你能举出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答:将该数与0字符(ASCII码为30H)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转入不同的分支。四.流程图:

开始 初始化CX,BX,AH,DH, DL [BX] 0?[BX]=0? DH++ DH 记录等于 零的个数 BX++BX++CX-- AH++ AH 记录小于 零的个数 DL++ DL 记录大于 零的个数 CX 0?将AH,DH,DL 中的数转成ASCII 码并存 储 显示 结束 YES YES NO YES NO NO CX 是待处理的数的 个数,BX 是这串数 的首地址

五.代码:

六.运行结果: 七.总结: 第一次在DOS窗口下用汇编编程,一些基本的操作和以前的高级语言迥然不同,如建立文件,编译,链接,调试,这些操作都是要在DOS窗口中键入语言指令来完成的,不像高级语言的编译器只要按下相关的键就好了,用语言指令能更加明白编译,调试这些操作真正的含义。 更重要的是调试指令,通过这些指令,可以直接看到寄存器,内存中真真切切的变化,对硬件的工作机制特别是cpu的指令运行,内存的数据存储与读取,整个程序运行的本质过程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和认识。 在本次实验中,主要对顺序结构,分支结构以及循环结构有了初步的运用,程序编写的关键是流程图,当对题目有了分析并且设计出了条理清晰,步骤较为详细的流程图之后,只要对照图写就很快:顺序执行下来的地方用顺序结构,有判断的地方用分支结构,有循环执行的地方用循环结构,整个程序的框架就构建完成,剩下的就是变量、寄存器以及内存空间的读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