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82例临床分析核心要点构架

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82例临床分析核心要点构架
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82例临床分析核心要点构架

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82例临床分析核心要点构架

发表时间:2019-09-05T16:41:35.91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5期作者:刘兰桂

[导读] 化脓性扁桃体炎在临床上属于呼吸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病症,该病主要发于小儿和青少年,在春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有部分的患儿会反复感染。

湖南攸县第三人民医院 412309

【摘要】目的:对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核心要点构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4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将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均82例。给予对比组患儿麦迪霉素颗粒剂冲服,在对比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以及治疗两天后的病情好转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病情之间的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好转情况显著多于对比组,P<0.05。结论: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化脓性扁桃体炎;麦迪霉素颗粒;含服;临床分析;核心要点构架

化脓性扁桃体炎在临床上属于呼吸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病症,该病主要发于小儿和青少年,在春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有部分的患儿会反复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病急,伴随有畏寒、发热等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患儿的体温会达到39℃以上,表现出扁桃体肿大、咽痛明显、吞咽困难等症状,还可能会诱发肺炎、肾小球肾炎、全身感染等并发症[1]。在临床上,一般通过口服或冲服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64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麦迪霉素颗粒剂含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现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病例的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选择在这一时间段内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体温均在T38.5℃以上,符合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64例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的82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46例,36例为女性患儿,年龄在4~14岁之间,平均年龄(9.53±3.21)岁;对比组的82例患儿中,有48例男性患儿,女性患儿有34例,年龄在3~15岁之间,平均(9.16±3.23)岁。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之间的差异显示可比,P>0.05。

1.2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儿降温处理,血常规WBC超过140×109/L,中性粒细胞0.8以上的患儿,给予青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3036;生产企业: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肌肉注射[2]。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麦迪霉素颗粒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1384;生产企业: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含服治疗,使用剂量为40mg/kg,每天含服3次,每天最大用量不超过1200mg。对比组患儿在降温处理和青霉素肌肉注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麦迪霉素冲服,每天3次,每次40mg/kg,每天最大用量控制在1200mg之内。

1.3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病情,主要包括咽痛、咳嗽、发热、咽细菌培养阳性。(2)观察和比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病情好转情况,主要包括咽痛、渗出物、扁桃体肿大、咳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需要的全部数据均用SPSS 24.0 处理,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用n表示,卡方进行检验,P<0.05。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患儿的病情

根据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之间的病情差异不明显,P<0.05。

表1 比对两组患儿治疗前的病情(例)

2.2 比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好转情况

根据表2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相比于对比组,优势显著,P<0.0.5。

表2 比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好转情况(例)

3 讨论

化脓性扁桃体炎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占17%左右[3]。在临床上,主要通对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是通过抗感染开展,多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等治疗方法,但是耐药菌数量的不断增多,患儿机体的免疫力也逐渐下降,就会导致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不够明显,速度较慢,并且还容易导致病情容易反复发作[4]。有研究显示,含服麦迪霉素颗粒,能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并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