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与科举考试

一、科举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最早起源于隋代。发展于隋朝,完备于唐朝,改革于宋代,鼎盛于明朝,灭亡于清代。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考试类别

1.童生试

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二至十叫亚元。

3.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

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三、科举的考试内容

1.隋、唐、宋

隋炀帝时的科举分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頲士。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墠义。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顠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於墨义则映一些关於经文的问答。进士科的考试丠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唐高宗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砓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堁分之一。

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砄难度。另外,在武则天时代开始,亠设立了武举考试,用以挑选武官。宋代大部份晠间的科举内容与唐代分别不大,但王安石执政时,曾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把堖经、墨义和诗赋等考试都取消了,改砺以经义 (解释经书) 、论(对时局的评论) 和策 (提出解决时弊的办法) 作为考试内容。然而,苏轼等人对该项改革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2.元

元代的科举虽然对自身的统治影响不大,但它的内容却有重大转变。第一是科举不再分科,专以进士科取士。第二考试的指定读物有所变动。新的规定,如果经义的考试内容包括四书,则以朱熹著述的《四书集注》作为主要的依据?这两项改动并没有随元朝而消亡,而是成为明、清两代八股文的基础。

3.明、清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在乡试及会试皆以四书五经的内容命题,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语阐述经义,「代圣人立言」,用八股文作答。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

策问。但是考生答策的内容很多时都?不重要,清朝的皇帝便惯以试--的书泠取定殿试名次的高低。热衷科举的人识四书五经,其他以外的知识,统统都成了「杂堸」,很多读书人都是一概不通。讽刺砑举的小说儒林外史中便记载了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人对栎朝的进士--开玩笑说:「今下如果是四川的苏轼来考,文章亦只能是第六等了。」--筠道「苏轼既然文章不好,考不上也罢亠。」原来他竟然不知谁是苏轼。而就是对四书五经的内容,科举亦只要求求循前人的思想,以华丽词藻作出合乎式的漂亮文章;不求有独立思考、创新见解。考生的实际见识和才学在八股文的要求下反而被忽略。於是不少考生舍四书五经,专门钻研为应付考试,称为“帖括”的八股文范文选刻。当时一些人称八股文为「敲门砖」意即考取功名后便可弃之如敝屣。曾经有人将八股文与「鸦片」、「缠足」并列,认为是荼毒中国人的三大害?晚清时力主废除科举的康有为与梁启超两师徒,可算是一对才学与考试成绩?相乎的典型例子。梁启超十二岁便兠学成为秀才,十七岁举人,被称为神章,算是科举得意。但梁启超中举后自诚「帖括之外不知有所谓经史也」,遇覠康有为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窍不通,反耠要拜老秀才康有为为师。相反,康有炠书香世家,家中有--,年少已熟读经史子集古今典籍。虽然康有为名满广东,但他十六岁成秀才,获贡生身分后是乡试六试不售,失意科场二十载。十六岁时方才时来运转中举人,得以徒弟梁启超一同上京赴考,会试最终以首名及第成为会元,高中进进士

八股文这种死板的考试形式,在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里,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应试者都向酸腐迂拙、不学无术方向发展。科举制走向了死胡同,到1905年8月清廷废除了这一制度。

四、清朝科举考试制度

清朝科举考试分童子试和正试。其中童子试又分县试、府试、院试,只有通过了这三重考试才算是生员,也就是秀才。之后才能参加正试。而正试又包括乡试、会试、殿试,其中乡试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中者称之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如果有人连续考中解元、会元、状元,那么就称此人“连中三元”。中国从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第一次科举考试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历经1280

多年总共产生状元1400位其中“连中三元”者有15位。清朝296年的统治中,从1646年(顺治三年)开始科考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科举考试取消,共计考试112期,产生状元114位。这就有个疑问,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一次殿试只能产生一位状元,那为什么在112期考试中产生114位状元呢?后来,在看了《百家讲坛》纪连海老师的讲座后才知道。原来,在顺治九年和十二年,满汉单独分科考试,就是这两年各出了两各状元。所以在112期的考试中产生11 4位状元。而114位状元中又有三位是“连中三元”。他们是王玉壁、钱启、陈继昌。王玉壁是武科连中三元,是清朝唯一一个武科连中三元者,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跨朝代的武科状元,这是因为他的“三元”是从明朝考到清朝的。在1636年明朝武科乡试中取得第一名1651年,顺治八年连续参加会试、殿试分别考中会、状元。所以说他是唯一跨朝代的连中三元;钱启在连中两元后,在殿试中,乾隆认为他都连中两元了,多不容易啊,于是九特批他免考定为状元。那么有父亲这么做,就会有儿子学着做,在嘉庆二十五年,广西人陈继昌再度连中三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十五,也是最后一位连中三元者。

我们现在的考试,不管是中考、高考还是其他考试,基本上是采取“择优入取”制。而清朝的科举考试则不然,当时讲究的是省级平衡,在会试中,每个省出现28位举人参加考试,在这28个举人中就一个考中贡士,到皇帝那儿参加殿试,产生状元、榜眼、探花,而这三者是绝对不可能出现于同一个省的。考中的前十名,若第一名是北方的,那第二名,第三名就得是南方或西部的,讲究区域平衡。

附:历史上其他十二位连中三元者分别是:唐朝的催元翰,张又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xiang),杨置,王岩叟,冯京;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烙。

关于科举制度1

关于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选拔制度。它始创于隋朝,废除于清末(1905年)。前后延续了1300 年,共产生700 多名状元,11 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对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产生的社会原因: 科举制度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的产物。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是世族门阀世族垄断政治地位的选官制度。南北朝末年,世族门阀已经腐朽,甚至丧失了执政能力,同时庶族地主的势力不断增长,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并要求在政治上取得相应地位,九品中正制发生动摇。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统一,为了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科举制。因此,科举制度实质上也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 积极作用: 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和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乃至平民士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参加政权,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知识分子;把考试、读书、作官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掌握,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势力,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改变了自汉代以来以推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营造了中华民族遵师重教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消极作用: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使许多知识分子埋头于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不讲求实际学问,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明清科举制严重压制了科学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是导致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缓慢、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弊端的出现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强化的产物,并非考试制度本身 深远影响:

古代最传奇的十大状元

古代最传奇的十大状元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 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 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 592 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 现摘录其中十位,以飨读者。 XX 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 ——XX 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 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 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 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 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 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 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 压下了弹劾的奏章。 脸皮最厚的状元 ——XX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 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 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 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 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 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 ”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 “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 ”裴思谦厚着脸皮 说: 裴秀才非状元不放 ! ”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 既然如此,我要见XX 秀才。” x 说 “卑吏便是。 ”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 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 共有 592 人。这 好像中了状元就 郑颢是唐会昌三

【中考历史】2018最新历史中考历年试题(分专题)汇编:科举制度的创立(附答案)

科举制的创立 【2015佛山】3.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最恰当【D】 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 【2015广东】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B】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5云南】3.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C】 A. 接待遣唐使 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 C.实行科举制 D. 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5.【2015永州】下列说法中,能准确反映唐朝科举制度特点的是【B】 A.分科考试,重时事评论 B.科目繁多,重诗赋考查 C.轻视诗词,重实际能力 D.八股取士,重文章格式 3. 【2015大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B】 A.品德 B.才能 C.军功 D.血缘 【2015梅州】16.(6分)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变法?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2分) 秦国;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材料二的内容是历史上哪个朝代推行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2分)北魏;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材料三反映的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完善于哪一朝代?(2分) 科举制度;唐朝。 (2015嘉兴)26.(10分)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是汉代的太学,考试毕业分甲科、乙科两等。按当时定制,考试甲等的就得为朗(郎:皇宫里的官职),考乙等的,回到其本乡地方政府充当吏。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最早设立太学的皇帝是谁?联系材料一,说出太学生毕业后的去向。(2分)

有关科举制的例题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官员。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 ●精题精讲 例1 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这些功名称号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致富 C.作战建立战功 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 例2 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 B.常设的主要科目有进士和明经 C.进士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D.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我夯基我达标 1. 隋唐之前的选官主要凭()A.才能 B.家世背景 C.思想进步 D.勤劳 2.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推荐制 D.自荐制 3.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 B.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 C.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D.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 4.进士科中,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

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梦幻科举答案

梦幻科举答案 篇一:梦幻西游科举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举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常识 篇二:梦幻科举答案 最古老的绘画形式是壁画 “洛阳纸贵”指的作品是下面哪一部?答案:左思的《三都赋》不属于“明四家”的画家是(阎立本)(沈周)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谁? 王昌龄 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是:屈原 哪位君主采纳“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 下列书法家中,哪位是明代的?董其昌 唐太宗精擅书法,经常以什么字体写碑?行书 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顾闳中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出自哪位诗人之笔?:李白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首词的作者是谁?柳永,出自《雨霖铃》“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作者是:曹操 《小窗幽记》的作者是谁? 陈继儒 《步辇图》的作者阎立本 <二十四品诗>的作者是司空图 中国十位名画家各有其长,擅长画虎的是?张大千 现代杰出画家中,齐白石最擅长画虾 清初四画僧中,“八大山人”指的是朱统銮,又名朱耷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北宋 “清初四画僧”中,“八大山人”是指朱耷

《明堂人形图》的作者是?甄权 世称“颜筋柳骨”的书法大家柳公权,他是哪个朝代人士?唐朝 以下作品中,哪幅画不属于徐悲鸿的作品?荷花 诗歌鹅的作者是谁?骆宾王 《写生珍禽图》是哪位帝王亲笔画?宋徽宗赵佶 “有教无类”是谁提出的观点()孔子 著名的《女史箴图》是哪位画家的作品顾恺之 被誉为“书圣”的是哪位书法名家王羲之 有“画圣”美誉的吴道子是哪朝人唐朝 以草书见长,人称“草圣”的书法家是张旭 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笔墨纸砚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唐朝的“唐”字由多少笔画组成?十画 唐朝的“朝”字由多少笔画组成?十二画 “梦幻西游”四个字一共由多少笔画组成三十二画 “长安”两字一共由多少笔画组成十画 下列哪个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永 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的本义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古代名画“洛神赋图”的作者是顾恺之 古代名画“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 隋朝的“隋”字由多少笔画组成?十一画 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的本义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以画竹子著称的书画家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人清朝 下列哪个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永

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积极影响: 1.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他 打破了贵族世袭和门阀的现象,改善了用人制度,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因此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科举制度人才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 够有机会有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从宋代开始,科举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有利于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调整,自然也就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也是科举制得以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 3科举制度确实为历代的封建王朝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科举考试产生的进士、举人、秀才中,有很多有识之士成为国家的栋梁。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总体来讲,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读书人,有的入仕参政,通过科场走向官场,成为维持和支撑国家机器的栋梁,更多的则仍滞留于社会中下层,成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这些人都可称得上是国家通过科考选拔出来的人才。 4、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 然不是对知识的真正渴望,但是客观上对功名的追求是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儒家思想得到了管饭的传播,增强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5、科举制度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越南仿照中国的科举制度 进行科考。欧美各国在近代推行的学士、硕士、博士这一学位等级体系,恰是中国科举制中所实行的秀才、举人、进士那套三级科考取士的做法。消极影响: 1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八股取士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固定的格式,陈腐的内容和的僵化方法,压抑了学子们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2、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 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当然这也是跟个人的道德问题有关,但是科举制度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的政治化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他们互相拉帮结派,官官相护。还有的利用科举考试收受贿赂,这样不利于考试的公平性,还造成了官场更加混乱和黑暗。 4、科举制度阻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 国传统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导致了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 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

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

王维曾被公主相中,科举直接被评为状元

王维曾被公主相中,科举直接被评为状元 本文导读: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之人,尤其是在唐宋期间。在这段岁月中,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此出现了许多文豪和诗人,比如王维便是其中之一。世人大多都知道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但实际上,王维也是一名状元,不过,王维的这个状元却是“活动”而来的。 刘先澄向人们介绍,唐朝的进士不好考,因此当王维考试之前听说当朝名士张九皋也打算考试,并且拿到一封太平公主名义写的推荐信,呈给长安的主考官了之后,他很担心自己在长安考试的名次,于是去找岐王想办法。

岐王跟王维的关系不错,再加上王维长得很不错,因此岐王便同意帮忙了。岐王让王维精心修饰一番后,将他带到了九公主府,说是献酒乐。王维不仅长得好看,并且还很有艺术细胞,因此,当王维演奏了一曲哀切的《郁轮袍》之后,本就对王维外貌心生好感的公主更加高兴了。 在这种时候,岐王趁机说,这是位书生,不仅通音律,而且诗作也无人能及。公主听了之后,感到无比的惊异,当即要了王维的诗作品读。公主本来就是一个学识不错的人,至少是懂诗的,因此读完了王维的诗之后,她更加吃惊,因为王维写的都是她平常爱读的诗。之前的她,读完了这些诗作之后,还以为是古人的佳作。 既然公主对王维有了好感,她也不是一个娇羞的小女子,因此自然是需要表现出来的。于是乎,公主马上请王维换上正装,并让她坐到贵宾席。在后面的时间里,王维用自己的

学识和能力大施个人魅力。看时机成熟,岐王便漫不经心说明来意,公主也答应下来,愿意为王维的长安考区解头之名“尽量使劲”。解头,相当于后来的“解元”,也就是乡试第一名。 公主也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不久之后,她便将京兆府主考官招到府中,让婢女传话,将解头换成王维。京兆府的主考官自然是不敢得罪公主的,同时他也不是公正不阿之人,而且这对他而言也不错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因此便照做了。就这样,王维当上了解头。 不过,王维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因为在后面的科举考试之中,公主是没有办法进行暗箱操作的,但是王维依旧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第二年春天的省试中被点成状元。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与科举考试 一、科举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最早起源于隋代。发展于隋朝,完备于唐朝,改革于宋代,鼎盛于明朝,灭亡于清代。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考试类别 1.童生试 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二至十叫亚元。 3.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 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三、科举的考试内容 1.隋、唐、宋 隋炀帝时的科举分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頲士。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墠义。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顠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於墨义则映一些关於经文的问答。进士科的考试丠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唐高宗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砓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堁分之一。

逆水寒科举答案

CTRL+F 可快速搜索关键字适合冲刺科举排名 诗词题(请从以下字中选出一句诗词) 1.处、难、深、不、里、知、地、云、雾【云深不知处】 2.度、山、巫、云、雨、池、巴、夜、涨、秋、风、春【巴山夜雨涨秋池】 3.不、思、费、弦、量、相、说、琵、琶、上、中、断【琵琶弦上说相思】 4.身、黄、百、城、满、经、沙、穿、尽、金、甲、战【黄沙百战穿金甲】 5.一、里、九、摇、直、万、丈、升、上、飞、扶、入、【扶摇直上九万里】 6.云、难、否、不、去、山、是、亭、巫、却、除、离、【除却巫山不是云】 7.上、寒、绿、远、径、道、阳、石、斜、水、山、青【远上寒山石径斜】 8.阁、雨、满、要、欲、来、云、楼、雷、关、山、风【山雨欲来风满楼】 9.移、九、几、月、度、三、星、更、换、春、秋、物【物换星移几度秋】 10.神、问、莫、生、姓、鬼、百、苍、诘、不、问、向【不问苍生问鬼神】 11.我、后、花、过、开、芳、杀、吾、花、发、百、放【我花开后百花杀】 线索题(根据四条线索,答出对应任务的名字) 1.【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末年人/《龟虽寿》作者/ 2.【铁手】他在“四大名捕”中内力最深厚/他是御封“四大名捕”之一/他宅心仁厚,宽和待人/ 3.【左思/左太冲】一个丑男/魏晋名士/文学家/文章一出,洛阳纸贵 4.【隋炀帝】他是一位君主/他年轻时一统天下/修隋朝大运河/雅好文辞,有“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的妙句。 5.【剑】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它是古代兵器之一/它又称:“轻吕”、“径路”/它最初以匕首的形式出现。 6.【孝经】成书于秦汉之际/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儒家十三经之一/汉族政治伦理著作

中国现存唯一科举状元卷《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中国现存唯一科举状元卷《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赵秉忠状元卷 出现 在1983年春,青州市郑母村的赵焕彬,向青州市博物馆献出了他家珍藏400多年、其祖先——明代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俗称状元卷。后经专家鉴定,确认为海内外孤本,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中国现存的惟一一份状元卷,于1983年在山东青州市发现。这份状元卷是宣纸,长3.3米,宽38厘米。全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约长70厘米,是填写考生姓名、机关、年龄等,上溯三代的基本情况;中间部分2米多长是正卷,为馆阁体小楷书写,朱笔断读,句末画有红圈,是典型的八股文。正文之前有万历皇帝的顶天朱批6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最后面的一部分约长55厘米,列有9位读卷官的职务、姓名。9位读卷官中有3位是吏部、户部、刑部尚书,均从六部九卿中选派出来。状元卷2460个字,写得极其端正漂亮。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朝中期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历经唐、宋、元、明、清,有1300年的历史。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但保留下来的状元墨迹却只有这一张。 介绍 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明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县)人,出身官宦之家,父亲赵僖官至礼部右侍郎。明万历二十六(1598)年赵秉忠25岁时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后因秉性刚直,被削职还乡,53岁含恨而死。 万历26年赵秉忠一甲一等进士及第的殿试卷原文赵秉忠状元卷为历史仅存的状元卷,系国家一级文物。 赵秉忠的殿试卷可折,一共有22折,每折高47。6厘米,宽14。1厘米,封面、封底均系全绫装裱。卷首“第一甲第一名”六个朱字是万历皇帝写的,下面有“弥封关防”四字楷书长方印,右边有半方“礼部之印”(估计是启封时所留)。朱批前是弥封处,为赵秉忠的简历,简历处有“礼部之印”一方。朱批后为试卷正文,一共15折,每折6行,满行32字,从“臣对”开始,到“臣谨对”止,2460个字,全用小楷书写,无一涂改,一气呵成,如同印出来一般,可见其文字功底之深。正文后有读卷官九人的姓名、职衔,卷尾有印卷官的姓名、职衔。 这张状元卷是赵秉忠1598年根据万历皇帝出的殿试题目《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用一天时间答写的。文中,他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治、法制与德制的关系。他一反“草民”、“贱民”之说,明确提出了“天民”的观点,将皇帝君主与平民百姓置于上天面前的平等地位,其法制、德制以及廉政对于安抚民心、稳定社会有重大作用。整篇文章文笔流畅,

科举制度(精选多篇)

科举制度(精选多篇) 第一篇:科举制度 3、试以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和弊病 a、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1、公开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科举制度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的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2、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各科考试的内容、方式和录取标准都不相同,虽然考试内容有些死板,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这样已经是进步的了。封建统治者从参加考试者中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朝廷做官,这不得不说是统治者的高明之处。 3.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这个时候的启蒙

教育也都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的诱惑来规劝学童读书。 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b.科举制度的弊端又是显而易见的。 1.由于科举考试一旦被取中就可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地位,对社会底层的人来说,这更是改变他们的处境和命运的唯一出路,因此,科举制度有效地牢固地控制了读书人的思想,在科举下完全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意志和人格,成为了自觉的奴隶。 2.科举制度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严重毒化了人们的思想,对普遍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造成了十分有害的影响,使人们对做官以外的一切实业统统视为末流,不予重视,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3.由于科举对读书人的命运关系极大,因此科举的内容自然就成了人们读书的内容、日常的功课。科举内容的狭隘,使人们不去重视儒学之外的一切经世致用的实学,学习兴趣和研究范围变得十分狭窄,严重妨碍了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的发展。 4.科举制度后期发展的标准化,格式化的八股文的形式,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种对试卷标准化、格式化的要求,开始初衷也许是为了评卷更加客观公正,但造成的结果,却是完全扼杀了读书人的独立思想,这就严重影响了学术的进步并造成了国民的愚昧。

最新最全科举考试答案:共5229题

最新最全科举考试答案:共5229题 Q(3951)="三国时期,曹操逝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建立魏,追谥曹操什么谥号?" A(3951)="魏武帝" Q(3952)="三国时期,孙权建立了吴,请问都城设在哪里?" A(3952)="建业" Q(3953)="三国时期,被封为武乡侯的是哪位军事家?" A(3953)="诸葛亮" Q(3954)="三国时期,被封为汉寿亭侯的是哪位将军?" A(3954)="关羽" Q(3955)="在中国历史一度被人尊为文圣的是谁?" A(3955)="孔丘" Q(3956)="在中国历史一度被人尊为武圣的是谁?" A(3956)="关羽" Q(3957)="秦末年,燕国曾派遣一位勇士欲图谋刺杀秦始皇,这位勇士是谁?" A(3957)="荆柯" Q(3958)="战国初期,智家一位勇士为报主知遇之恩,漆身吞炭,三次刺杀赵简,这位勇士是谁?" A(3958)="豫让" Q(3959)="春秋时期,以利刃藏在鱼腹中,刺杀吴王僚一击得手的勇士叫什么?" A(3959)="专诸" Q(3960)="著名医学家扁鹊,是哪个时代的人?" A(3960)="战国" Q(3961)="汉末,著名医学家华陀,发明了一种健身的体操,请问是什么?" A(3961)="五禽戏" Q(3962)="史学上称为纵横家其中的纵横是指什么意思?" A(3962)="合纵与连横的计谋" Q(3963)="战国时期以合纵计谋著名于世,并拜六国之相的是谁?" A(3963)="苏秦" Q(3964)="三国时期,用计谋水淹七军的名将是以下的哪一位?" A(3964)="关羽" Q(3965)="三国时期,在定军山击杀魏军名将夏侯渊的蜀军名将,是以下的哪一位?" A(3965)="黄忠" Q(3966)="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是以什么计谋获得的大捷?" A(3966)="火计" Q(3967)="三国时期,在吴国有位少年英雄,十三岁官拜水军大都督,请问他是谁?" A(3967)="周瑜" Q(3968)="三国时期,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对峙,联军有位将军用苦肉计谋取曹军的信任,请问他是?" A(3968)="黄盖" Q(3969)="三国时期,以强大的攻势逼迫曹操割须弃袍的名将是以下哪一位?" A(3969)="马超" Q(3970)="三国时期蜀军名将马超,是以下什么少数民族?" A(3970)="羌" Q(3971)="汉末,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农民起义领袖是以下的哪一位?"

科举制度(详细)

科举制度 明清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大体是一致的,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读书人在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俗称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的称作“童生”。取得身份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童生的年龄有老少之分。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干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去任职。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试”。中中秀才就意味着脱离了平民阶层,开始进入统治阶级的圈子。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说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明清的科举考试采取弥封、糊名、誊录等做法来防范舞弊。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方式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翰林官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干或六部尚书充任。会试考场的各种规矩,与乡试基本一致。殿试在名义上是由皇帝

亲自主持。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干,功名就到了尽头。殿试以后还要进一次考试,即朝考。根据贡干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根据录取等级确定授予的官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朝考。 明清两朝的统治者都规定,科举考试中必须用八股文体作文章。八股文又叫“八经文”、“制艺”、“时艺”、“时文”等。由于文章题目主要出自四书,这种文化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文章须有破题(点明题目要旨)、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作进一步的说明)等部分,然后有提比、两相比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同时封建统治者还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作为作八股文章的准绳。从形式到内容,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他们只能依照题意揣摩古人语气去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封建统治者既然把八股文作为控制人民思想、窒息各种反抗精神的重要工具。清乾隆后,院试、乡试、会议都必须考诗,称为贴诗。这是一种形式古板的诗体。 明清两朝国家一级的学校是国子监。国子监的长官为国子祭酒,其下又有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官。国子监的学生称监生。明清时的监星主要有举监,由举人做监生的,叫举监。贡监,由秀才做监生的,叫贡监,也叫贡生。荫监,凭借父辈做官而成监生的,叫荫监。例监,以捐纳钱粟得为监生的,叫例监。 宋朝

科举状元与落第秀才

科举状元与落第秀才 有人曾经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为什么熟悉,结果在他的意料之中。 第一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玩、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坑、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十个人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7个人。 十个人对第二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 可以说,熟悉第二份名单的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肯定多得多。 可是,在当时,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是多么辉煌与显赫啊!他们被众星拱月,万人景仰,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把他们捧在手心里;而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呢?却寂寞孤独,郁郁寡欢,门庭冷落。 为什么? 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呢?全是清朝的落第秀才。 清朝数百年间,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运动会”,其中会有一人脱颖而出,共出了一百名状元,我从其中“随机”抽出十人,大多数人对他们一无所知,即使从首开科举之时算起,把状元们列在我们面前,对他们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又有几个?不是说所有的状元都一事无成,有些凭借天赋,也干出了成绩,比如文天详,就不是只凭状元名号垂诸丹青。但是,那么多的状元乏善可陈也是事实。相反的,有许多曾经落第而落寞的秀才,不甘沉沦,敢于创业,数百年以后,名声卓著,千古流芳。 曾经那么夺目璀璨的大多数已经是湮然无闻,曾经那么灰暗惨淡的却有那么多人与日争光,这其中原因何在?从状元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因为科举本身不是真正的选才或者说科举考不出真正的素质?是不是地位越高优越感就越强,因而不思进取,或者说“学而优则仕”,官场扼杀人才?从落第者来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欺人也,特意“苦其心志”?是勤能补拙,成就不会与起点完全成比例?是无知者无畏,生活在“体制”外的人更有“创造力”? 也许,对其中因由进行探讨,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研究难度的课题,可以写出一部皇皇大作来,而我们没有必要对此耗尽心智,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一时的光辉并不能保证终生的辉煌,这就是说,起点高的人应该警醒: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由此要懂得不要气傲;起点低的人应该自信:小时不了了,大时未必不佳,由此要懂得不要气馁。

科举制含义

科举制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8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隋朝建立、唐朝完善并为后代沿用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高门士族拥有政治特权,世代垄晰高官显位。南北朝时士族门阀已日趋腐朽。 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取科举取士的办法,隋初规定原有的秀才、明经两科,由州县学送生徒到中央参加考试。隋炀帝时又置进士科,科举制逐渐形成。唐朝前期,科举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三个阶段: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的发展、评价及影响: (1)发展: 开创──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继承和完善──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玄宗: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进一步发展──北宋初期:实行分级考试、改革考试方法等;中期: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僵化──明清:八股取士。 结束──清末(1905年)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 (2)评价: 进步性: ①改变了秦汉以来以推荐为主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②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局限性:忽视实用学问的研究,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3)影响: 科举制度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创立利弊: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明朝、清朝各科举殿试金榜(进士)名录012

明朝、清朝各科举殿试金榜(进士)名录012 纂辑者:广东海丰刘世高、刘志达、刘志兴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仅录取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在于“史”的意味。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称进士出身,在于“子”的意味。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又称亚元。三甲(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称同进士出身,在于“集”的意味。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以下是: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名录 明初,在国都南京行会试,自本科起改在北京举行。 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名录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 陈循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1名赐进士及第 李贞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2名赐进士及第 陈景著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3名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95名

赐进士出身 林文秸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2名赐进士出身 宋魁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3名赐进士出身 卓有谦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4名赐进士出身 程鉴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5名赐进士出身 陈镛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6名赐进士出身 王懋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7名赐进士出身 桂芝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8名赐进士出身 段礼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9名赐进士出身 倪益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10名赐进士出身 洪英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11名赐进士出身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