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考核说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考核说明和实施要求

( 一) 启用时间

本考核说明春季启用。

( 二) 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的学生。( 三) 考核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电大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编制的, 是该课考试命题的依据。学生可同时使用辅助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品点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等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复习。

( 四) 考核目标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与本课程有关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了解与掌握。考核要求分为”了解”、”重点了解”、”掌握”、”重点掌握”四个层次, 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

了解: 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具有一般的认识;

重点了解: 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具有全面的认识;

掌握: 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 对所给定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 并具有归纳总结的能力;

重点掌握: 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 对所给定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 并具有结合自己的看法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 五)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20%, 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80%, 课程考核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分, 60分为及格; 成绩合格者方可获得本课程学分。

1.形成性考核

按教学进度每学期安排4次, 由中央电大统一下发, 分别在学习完教材”专题三”、”专题六”、”专题九”和全部内容( ”专题十二”) 后进行, 作业题型与期末考试题型相一致。每次作业的时间为120分钟( 两个小时) , 卷面总分为100分,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最好在课堂内进行) , 采用”开卷”形式, 能够携带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它教学参考资料。

2.终结性考试

( 1) 考试形式

终结性考试采取”半开卷”考试形式。半开卷考试时学生只能携带一页由各分校或教学点印制并加盖专用章的A4纸( 分校或教学点考试前2周发放到学生手中) , 此专用纸只能由考生用签字笔、圆珠笔手写。可正反面书写。

( 2) 考试时限

终结性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 六) 试题说明

试题难度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 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30%、 30%、 40%。

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五种, 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 10%、 20%、20%、 30%。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客观性试题为主,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和教材的熟悉程度;

简答题和分析题以主观性试题为主, 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 如果仅仅是简单地照抄教材, 不能给高分, 甚至完全不给分。其中, 分析题的范围仅限于本课程的四大重点( 专题三: ”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 专题五: 新时期乡土小说; 专题七: 先锋小说; 专题八: 新写实小说) 。

试题类型与三个层次的考核要求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每一种试题类型, 都可能涉及”了解”、”重点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二、课程考核内容和目标

专题一”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

了解”十七年”小说创作概况和农村题材小说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掌握赵树理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以及从《小二黑结婚》到《三里湾》再到《”锻炼锻炼”》的创作历程; 孙犁《铁木前传》、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的创作特点。

专题二当代小说中的革命叙事

了解5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

重点了解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的创作特点。

掌握王蒙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到《布礼》、《蝴蝶》、《杂色》再到《恋爱的季节》的创作历程, 以及王蒙小说的发展变化、文学成就、创作特点; 古华《芙蓉镇》、邓一光《父亲是个兵》和《我是太阳》、项小米《英雄无语》的创作特点。

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戏剧实验

了解京剧现代化和当代话剧实验的过程。

重点了解”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关系以及”样板戏”产生的文化语境。

掌握高行健《绝对信号》、何冀平《天下第一楼》、孟京辉《恋爱的犀牛》、赖声川《暗恋桃花源》的创作特点。

重点掌握老舍的戏剧成就和《茶馆》的创作特点; 《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的艺术成就和创作特点; 高行健《车站》的艺术创新。

专题四”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

了解当代诗歌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和不同时期的特点。

重点了解”朦胧诗”产生的文化语境以及”朦胧诗”之后当代诗歌的发展和变化。

掌握蔡其矫、郭小川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 北岛、海子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

专题五新时期的乡土小说

了解新时期乡土小说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了解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和主要成就以及发

展和影响。

掌握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贾平凹《浮躁》、《废都》、《秦腔》、张炜《古船》、莫言《檀香刑》、《生死疲劳》的创作特点。

重点掌握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红高粱》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

专题六女性文学

了解新文学诞生以来女性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及主要特点。

重点了解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变化。

掌握王安忆《长恨歌》、铁凝《玫瑰门》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私人生活》的创作特点。

专题七先锋小说

了解”先锋”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以及先锋小说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重点了解先锋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和特点。

掌握马原和《冈底斯的诱惑》、残雪和《山上的小屋》的创作特点。

重点掌握余华的文学成就和《十七岁出门远行》、《一九八六年》、《活着》的创作特点以及从先锋到世俗的变化。

专题八新写实小说

了解新时期文学从伤痕文学到新写实文学的发展历程。

掌握刘恒、苏童的”欲望叙事”; 池莉的”生活流”、刘震云”官场系列”写法的不同风格; 以及方方的独特个性。

重点掌握新写实小说的发展变化与影响; 池莉的市井生活气

息与刘震云的乡土气息和政治意识的不同, 以及池莉与刘震云艺

术风格的不同特点。

专题九当代散文的多样化

了解当代散文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及多样化发展简况; 新时期散文对于”十七年”散文的超越。

掌握金克木《华梵妙灵》、张中行《负暄琐话》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 余秋雨《文化苦旅》、韩少功《山南水北》的创作特点。

专题十新派武侠小说

了解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武侠小说在中国现代

通俗文学中的地位; 旧武侠小说与新武侠小说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了解当代港台武侠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和特点。

掌握金庸的文学成就和《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鹿鼎记》的创作特点; 梁羽生《萍踪侠影录》、古龙《浣花洗剑录》的创作特点。

专题十一台湾小说

了解台湾小说的发展变化。

重点了解台湾现代派小说与乡土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与特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