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15分)

eepeppppee

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晦涩(hui) 竹篾(miè)妥帖

B.商酌(zhuó)聚拢(l?ng)陡峭

C.譬如(pi)拖沓(dd)恍惚

D.繁碎(sui)村寨(zhai)教诲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不可以用括号里的词语代替的一项是()(3分)

A.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颠扑不破)

B.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成就)

C.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修理)

D.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活力)

3.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用语的可简而繁,近些年来大为流行,种类和花样都很多,几年前我在拙作《作文杂谈》的“累赘拖沓”一章里曾谈到。

C.从那以后,姐姐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D.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4.[2018·深圳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D.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人格是什么

2.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3.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4.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5.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15423

B.15324

C.24153

D.32415

二、素养(15分

6.(国学题)填空。(6分)

(1)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

(2),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3)写景的名句自古有之。杜牧在《泊秦淮》中写景的句子是:_;而赵师秀在《约客》中写景的句子是:

7.(综合性学习题)七年级某班举行主题为“自强”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6分)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以“自强”为主题的黑板报,其中的板块小标题有“自

强不息”“自强的内涵”等,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2分)

(2)活动过程中,全班同学被分为不同的小组,分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自强”的名

言警句或名人事例。请你也试着写出一句名言或一个事例。(4分)

8.(口语交际题)3月20日上午,学生会主席来邀请你们班的陈老师第二天下午两点到学校

第二会议室参加“以和为贵”的座谈会,但是陈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当天下午,你是怎样对陈老师说的?(3分)

三、阅读(15分)

祖辈的恩惠张奇

1有一天我下班路过一条小巷,这是我很少路过的巷子,因为回家时间充分,就绕了一个弯溜达溜达两边的地摊。巷子路不好走,垃圾遍布,偶尔还有几处水洼

2我正低头走路时,一位老人狐疑地从我身边走过,忽然间他又转过身,追着我,大声喊道:“你是阿奇吗?”我吃了一惊,“阿奇”是我的小名,这个老头怎么知道我的小名呢?除了父母和亲戚很少有人这样叫我。我抬头一看,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头,皮肤黝黑,佝偻着身子,但显得很硬朗,一手推着一辆半旧的三轮车,上边放着葱、白菜、萝卜等蔬菜,一个典型的菜农。是谁?我忘了。

3“你好哇,老爷爷。”我慌忙打了个招呼。(1)老人停下车子,拉着我的手说:“走走走,到我家坐会去。”我忙说:“不了,家里做好饭等我呢。”“前边不远处就是我家。”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生怕我不去,他的热情让我盛情难却,有种被绑架的感觉

4他家住在一楼,一个小院,满院种着蔬菜,一进大门,老人就大喊着:“娃他妈,你看谁来了?”此时,从里屋走出来一个老奶奶,可我对她也不认识,一丝一毫的印象都没有。惭愧之际,我来到老人家的客厅。

5老奶奶端过来一杯热茶,不好意思地说:“刚刷洗的杯子,房子才装修的,不要介意。。。。。”我接过茶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客套了几句后,便在大脑里搜寻有关两位老人的记忆,无论如何我都想不起来是什么亲戚。

6当我打算要站起来离开他家回去时,我听到院子里有只公鸡在“咯咯”叫,一看是老爷爷正在庭院的西北角试图杀鸡,我心想这是招待我的吗?我现在连是什么亲戚都不知道,也不至于如此盛情吧?于是说,家里人还在等我,我要回去了。(2)“那哪行啊!你看,你爷爷已经把鸡都杀了,你还是吃了饭再走吧。”老奶奶说,“你如果嫌俺家不卫生,我们可以到附近的饭店去。”老人说的话,让我更加如坐针毡,两个近乎陌生的人,如此热情招待,我红着脸说:“不行,不行....”.我挣扎着只能吞吞吐吐地说,差点说出:“我不认识你们啊!”

7饭时,我从他们的言语之间和称呼中得知老头好像叫“老邢”,两位老人对我家过去、现

在都了如指掌,而且知道我父母的身体状况,知道我爸两年前得过轻微脑中......

8吃完饭,我慌忙回家问母亲,母亲想了好久竟也没有想起来,还是母亲给外出打工的父亲

打电话才知道是谁。原来“老那”的父亲和我太爷是同一个村的堂兄弟,老那的母亲生老那时大出血,那时我太奶奶把家里仅有的一斤红糖送给了老那的母亲补身子。为此,老那一家一直很感激我们一家,奶妈去世前,我在外读书,后来奶奶和爷等先后去世了,我们一家也就搬到城里佳了,难怪我不认识老那他们。

9"就一斤红糖?”我真不明白,一斤红糖让两位老人如此感激。父亲在电话里肯定地说:“除了一斤红糖,我们祖上是一家的。”

10我小心翼翼地问父亲,我二叔是县人事局制局长,难道他们一家没找我们办过事?父隶在电话里大声说:“没有,他们除了生产季节结束后给我们通过一些土特产,其他真没夹求过你二叔帮办过事。”父亲生气地说:“阿奇啊!你现在变得怎么那么庸俗啊!为什么总把人往坏处想?”11我突然明白了,太奶奶的一斤红糖,竟让他们铭记了我们四代人,而感思的人不仅感谢了太奶奶,而且还感谢了太奶奶的后人!这份爱历经了几十年,原来太奶奶的思惠,不仅给了别人,也给了自己的子孙!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7年I1期,有删改)

9.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按照提示,用简洁语句填空。(4 分)

认出“我”.邀请“我”到家一一( )

留“我"吃饭聊家常一( )

再三追问感触深

10.文中第②段和第⑨段都有“大声",说一-说有什么不同。(4分)

11.根据下面的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1)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12.说一-说文章的标题“祖辈的恩惠”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案解析

一、基础

1.C(3分) 点拨:“拖沓"中“沓"应读t。

2.A(3分)点拨:“颠沛流离"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扑不破"”指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两词意思不同,不能换。

3.D(3分)点拨:选择问句中间不用问号,D项中的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

4.D(3分)点拨:A项两面对一面,去掉前面的“否”;B项句式杂糅,删去“的缘故”;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新出土的一大批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海上丝路文物。

5.B(3分)点拨:第①⑤句先给~人格”下了定义,第③句顺着“人格”的定文作具体分析.②④句是一个复句,关联词是”只**.*”所以选B.

二、素养

6.(1)不同苍生问电神

(2)奠言下岭便无难

(3)烟笼市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每空1 分,共6分) 7.(1)示例:华夏儿女当自强(2分)

点拔:根据黑板报主题拉写小标题,不能与已经拟写的重复,要考虑到黑板报的板块设置与内容的需要。

(2)示例:名言: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成用(送人))

事例:祖退阿鸡起舞。相退是东晋时候的将领,他少有大志,为了报效国家,在丰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式,则苦锻炼,奋发图强,力图收复祖国河山。(4分)

点拨:注意围绕“自强"这个中心来搜集资料。

8.示例:陈老师,上午学生会主席来找您,刚好您不在,他请您明天下午两点到第二会议室参加"以和为贵"的座读会。(3分)

点拨: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答题时先有称呼,再告诉代为转达的原因,然后将内容转达

清楚即可。

三、阅读

9.示例:老夫妻瑞茶系鸡询同父母知真相(每空2分,共4分)

点拔:本题考查梳理情节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文章内容,按照提示,将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意思对即可。

10.第2段中的“大声”,生动地写出老人忽然遇到井认出“我”之后的惊喜。表现了老人的高兴之情:(2分)面第10段的“大声“则写出了父亲在听到“我“问老人一家是否找当副局长的二权办事后强调只送土特产,表现了父亲的生气之情。(2 分)

点拔:本题号查内容理解。答题时要结合上下文,分析问语所写内容以及表现的人物的心理。

11.(1)作者运用“停”“拉”等动问,表现了老人在听到”我”打招呼后的激动与热情。(2分) (2)作者运用语言摘写,形象地写出了老奶奶留”我"吃饭的诚悬与真心。(2分)

点拔:答题时按照要求,结合上下文.分析作用。

12.文章标题”相辈的恩惠”既指“我太奶奶在老邢母亲生老邢大出血时而送的一斤红糖的恩惠.(12分)也指老那一家感教“我们”一家老小:(1分)同时也是“我”太奶奶留给后人(“我们”)的思志。(1分)

点拔:本题运用[标题含又分析法]。答题时要根据文章内容,揣摩出表面的意思,也要理解其深层次意思,同时根据文章中的关键句来理解。比如:“这份爱历经了几十年,原来太奶奶的恩惠,不仅给了别人,也给了自己的子孙!”从中可看出太奶奶留给后人的恩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