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

第23卷 第2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3 No.2 2003年4月Jour nal of 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ien ces)Apr.2003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1

萧 放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5)

[摘 要]中国民俗文化因其地域经济与民族历史文化构成的原因,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文化特征。其主要特征有:多元性与复合性,阶层性与地方性,神秘性与实用性,稳定性与变异性。这种民俗文化特征在民间至今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关键词]民俗;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93(2003)02-0024-10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从岁时节日到人生礼仪的诸民俗事象中无不或隐或显地具有这一品质。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而且在今天的国土上还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这样,中国民俗又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当然,这是就中国民俗的一般品质而言。具体说来,中国民俗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性与复合性

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原夏族与东部夷人、南部的三苗、西北的羌戎成为华夏共同体的最早成员。夏商之后,以中原政权为核心的民族国家不断地汲纳着异民族的生命机体与文化成分:东夷、南蛮、百越、诸戎等族统一于秦;匈奴、乌孙、东胡、肃慎、扶余等归并于汉;魏晋南北朝更是一个民族大迁徙、大交流时期,众多少数民族涌入中原,与汉族杂处,胡风戎习流行;隋唐宋元明清又不断地融进边地民族,从而形成今天五十六民族共处的统一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习俗,在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这不仅使中国民俗绚丽多姿,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而且有利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

从语言民俗看,在我国众多民族中,有五十三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在这些民族语言中,又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南岛语系等。不同语系的民族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习,因此具有独特的民俗资源,并且其宗教信仰也大不相同。[1](P28-29)

1[收稿日期]2002-12-05

[作者简介]萧 放(1960-),男,湖北英山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中国民俗的多元性亦表现在民族礼俗中。婚礼是人生的重要仪礼之一,它在各个民族中都有突出表现。如汉族婚礼,一般遵循周公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为六道婚礼程序,民间虽然繁简不一,但一般不离这一婚俗模式。而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因环境与传统的关系,他们的婚俗别有情趣,行歌坐月,以对歌交游的方式自择配偶。表现了他们不守汉族礼俗的民族特性。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而且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发展也不平衡,与此相适应的民俗生活自然有着明显的差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少数发达地区很早进入了前资本主义时代,商品经济异常活跃,都市生活丰富多采,都市民俗兴起。在广大乡村,农民耕织自给,农业民俗世代传承。在边远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有刀耕火种、渔猎采集的风习,他们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这样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内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自然,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无不具有民俗复合内容。民俗无论胡汉,只要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均能为民众习染沿用,使中国民俗体系内多种成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与融汇,形成了程度不一的民俗勾连。后世汉俗中复合了不少这些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不过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如年节习俗,使用中原历法的民族基本上与汉族有着一致的节庆时间,过节的内容也有同有异。

民族民俗的复合还表现在民族口承文化的融汇上,“特别是那些接触较早或居住交错、比邻的民族,产生影响或承受影响的痕迹更为显著”[2](P39)。例如汉民族的一些著名故事,如牛郎

织女神话、孟姜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等都相当广泛地被收进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宝库中。汉族民歌中的某些常见的形式如四句头山歌等,也被一些兄弟民族所采用。问活佛型故事现在流传于汉、藏各民族间,但从它的来源看,大概早期是流传于藏地的。有些口承文化的体裁与样式,已经成为若干民族共享的文化资源,如西北数省流行的“花儿”和花儿会。

正是这些民族基层文化的交融复合,使中华文化历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民俗因之也取得了整体的特性,中国人的民俗情感、中国人的行为举止、中国人的饮食好尚有着与世界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风格。苗族的跳月和芦笙会欢快热烈但和吉卜赛人的民间舞蹈风格完全不同;中国人的朝圣进香,其虔诚程度不亚于中世纪教会的信徒,但是和西方的教堂活动又有着明显的差别;这是因为民族的生活土壤、历史文化、民族气质不同的缘故。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民俗都是民族的,超民族的民俗是没有的。[1](P27)中国民俗的多元性与复合性植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特性,它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东方民俗大国的风貌,而且也揭示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奥秘。

二、阶层性与地方性

中国民俗总体而言具有全民族的通俗性格,在一些重要的民俗事象上有着广泛的共同性,体现了共同的民族文化传统。25第2期萧 放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

26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头的区域文化,在区域文化的聚合中,地方的文化特色并没有被抹煞;同时中国又很早进入了等级社会,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等级与阶层不断地得到确立与强化,因而在民俗文化上也显现出阶层性特点。

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一般说来,民俗之“民”是指广大的社会中下层民众,[3](P15-16)他们围绕着自己的生活创制、享用、传承着民俗文化。而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虽然他们在政治文化属性上属于特殊阶级,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的生活习俗,由于他们遵循民族通俗习惯,而且社会上层的许多人因科考或军功等方式由中下层上升而来,因此他们公务之外的生活行为与心理意识也属于民俗范围。但毕竟社会各层面成员所处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不同,生活的需要与趣味也不一致,因此民俗呈现出阶层性特点。

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他们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特别是在口承文化方面,民众通过谚语、笑话、歌谣、故事、小戏表达他们的心理诉求与思想观念。乡村小戏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但对大多数乡民来说他们并不刻意追求小戏的艺术性,他们更注重小戏演绎的故事内容与情节,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情感,如定县秧歌戏中的《丁郎寻夫》与《双锁柜》等,前者表达了对贪官的怨恨,后者是对嫌贫爱富、违反民众道义原则行为的辛辣嘲讽。[4](P9-14)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内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但处境艰难,他们一日不耕,一日无食;一日不织,一日无衣,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由于生产、生活条件的原因,乡民邻里之间有着较亲密的互助关系。民间的伦理观念中对此着意予以强调,民谚有“远亲不如近邻”之说。很多民俗活动围绕着这一观念展开,如民间自我服务的神会、钱会、锄社、互助会等,有的还以乡规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地方文化传统。

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经济地位优于农人和手工业者,但其政治、文化地位又不及上层,因此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城市生活紧张而热烈,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张、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从《东京梦华录》所记宋代开封饮食习俗中可见都市民俗之一斑。娱乐民俗更能体现市民阶层的特点,除了勾栏瓦肆的说书讲唱外,赌博性的游戏盛行,斗鸡、斗蟋蟀、斗花鸟虫鱼,以争奇斗胜为能事。这既是市民休闲生活的需要,也是其个性展现的机会,它由市民文化的本质所决定。

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一般说来,上层社会生活有两种倾向:一是礼仪化;一是精制化。因俗制礼是社会上层的一贯作法,他们为了规范等级秩序,也为了协调内部关系,将日常习俗礼仪化,这一点在节日习俗中表现得比较典型。如寒食改火习俗,本出于民众弃旧图新的原始观念,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5](P525-554)在汉魏时期一度受到官府的干涉,但唐代却十分推重寒食,将寒食禁火列入规条,违禁者将受到严厉惩处。禁火结束后,由皇帝向王公贵族颁赐新火。禁火与赐火成为显示皇家恩威的礼俗,与初始的民间习俗大异其趣。上层社会强调雅趣,一般民俗活动到他们那里总是弄得十分精细,以适应贵族的生活需要。如上祀节水边驱邪之饮,在六朝贵族那里变为“曲水流觞”的文人游戏。而奔马射箭的民间竞技,在上层社会被弄成雍容儒雅的投壶娱乐。文质彬彬的上层社会与生动活泼的乡野庶民有着迥然不同的生活趣味。

当然,在传统社会中,

他们脱胎于同一原始文化母体;第二,社会上、下层之间虽然层位分明,但其成员常处在流动之中。并且社会上层常以“化民成俗”为己任,向下推行纲常名教及其他好尚;第三,他们共同以农耕社会为生活基础,社会各层或强或弱地受到农耕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因此,我们谈到民俗的阶层性特点时不可忘记他们的共性。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中国历史悠久,国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类型复杂,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存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

文化小传统。这种文化小传统主要就表现为民俗文化——“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6](P143)。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

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是较概略的区分。总之,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演变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受地理环境、人们谋生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民俗文化显现出浓烈的地方特色。

民俗的地方性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在地区独特自然、人文环境中直接生发出来的地方民俗,“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礼记·王制》)这在文化的萌生期尤其如此,那时因环境的隔离,族群之间很少交流,人们一般固守着传袭的生活方式,“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礼记·王制》)周秦虽然实现了政治统一,也制订了完整的礼法制度,但地方的文化特性依旧鲜明,荆楚、吴越、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巴蜀、岭南诸区域文化虽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的大迁徙与大交流,其民俗性格尚未发生明显改变,燕赵的悲歌慷慨、荆楚的巫鬼淫祀、吴越的断发纹身等仍然是地方民俗的特出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对此有专门的分区记述。汉魏之后,区域文化传统因经济、文化及政治一体化趋势增强而弱化,但地域民俗特色并没有消失,如楚地尚巫重道的民俗信仰,直到今天仍在局部地区发生影响。

还有一些与地方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相关的民俗,虽然没有传袭久远的文化传统那样引人注目,但它鲜明地体现着民俗的地方性特色。如村落民居形态的南北差异,北方的围墙庭院,南方的天井照壁;饮食民俗的地方好尚,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交通民俗的区域选择,所谓“南船北马”;生产、服务行业中的地域行帮组织。信仰民俗的地方性同样有突出表现,从神灵崇拜看,各地有不同的方神,如动物神,北方多崇奉狐狸大仙,江南多拜蛇神、蛙神;农作物神北方有苗神,南方为谷神;人格神各地更是多种多样,北方一般祭祀将军、大王,南方多拜祖师、仙姑。神灵的地方性反映出神人之间的密切联系。

民俗的地方性另一种表现是通行习俗的地方化。中国有许多民俗具有全民性特征,为国人普遍享用,这是由中华民族的文化共性决定的,但是在一般民俗扩布到全国的过程中,往往因各种原因出现地方变异,一定区域的民众在接受某一民俗事象时,大都或多或少地依据自己拥有的地方知识或情感好恶对其作适应性的改变,以融进自己的文化体系之中。就年节习俗来说,农历年节为广大汉族地区及南方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沿用,但各地过节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端午节很早就成为全国通俗,其主旨是避邪驱疫,但具体项目各有不同,南方水乡食粽、划船、插艾,其中龙舟赛最喧闹。北方缺水,龙船自然难以划动,人们一般是插艾、悬符、饮菖蒲酒、佩五色丝、亲友往来贺节。通俗的地方差异在节日民俗中表现得十分鲜明。

正由于民俗有着十分鲜明的地方性,所以观风问俗成为人们进入地方社会的首要要求,“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地方民俗是地方文化的集中表现,无论是治政者,还是旅行者,只有把握了地方的民俗特性,27第2期萧 放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

28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感到不便与困难。

民俗作为直接服务于民众的生活文化,它的生成与发展受制于民众所处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条件,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还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如历史传统、文化传播等,所以我们在对中国民俗总体特性的把握时,既要注意中国民俗的整体性,又要看到民俗在特定时空中的具体表现,阶层性与地方性的民俗特征就是针对民俗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适应性差异而言。只有如此,中国民俗的讨论才能落到实处。

三、神秘性与实用性

神秘与实用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性,这是就民俗事象本身性质来说的,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民众的实用目的,大多依靠神秘的民俗行为来促成,神秘性事象无论怎样复杂,目的也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

首先看中国民俗的神秘性。中国传统民俗古朴原始而又神秘奇异,这与中国人所经历的独特的历史道路相关,中国文化传袭数千年,虽然文化人中很早确立了“不语怪力乱神”的理性传统,但在民间却传承着大量的古老风习,“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依然浓烈,民俗事象大多蒙上了神秘色彩。佛、道二教的传播与流行,尤其是道教对民俗生活的介入,使中国传统民俗的神秘色彩更为浓厚。当然,民俗的神秘性长期存在的最根本原因,是民众生存环境没有明显改变,人们尚无足够的能力保障自己的安全,应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因此信奉神秘力量,使用神秘法术以缓解精神压力,服务现实生活的民俗必然会大量存在。

民俗的神秘性大致有两方面表现:一方面是人们在从事某项民俗活动时带有一种神秘心理。认为习俗之所以如此进行是因为具有一种神秘力量,如巫术信仰、动物崇拜、图腾与祖先崇拜等等,都有一种不可理解的神秘性;另一方面,有些民俗活动本身表现出一种神秘气氛。[1](P39)如各种驱邪赶鬼的神秘仪式等。当然神秘心理与神秘行为在民俗事象中往往是不可分离的。

神秘性在巫术民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巫术民俗源于某种神秘观念,它的施行也大多依赖某种神秘行为,如鄂西“扛神”的法事活动就是一例。某家灾祸频仍,或家人久病不愈,人们就要请端公做法事,名为“扛神”。端公在堂中陈列各种法器,叫“扎坛”。一般法事有四堂:(1)开坛;

(2)放兵;(3)观灯;(4)迭筛盘。[7](P128)从灯布、咒语、蚂蚱、鸡血等项目中,我们会感受到其中的原始与神秘气息。

咒语是巫术中最为神秘的部分之一,它依据的是一种语言魔力的信仰。在任何的巫术仪式中,施术者都离不开咒语,只要念动咒语,似乎就有魔力发生。《西游记》中唐僧的紧箍咒就是这一类咒术的夸张描写。民间巫术中使用咒语的现象十分普遍,捕鱼者有捕鱼的咒语;狩猎者有狩猎咒语,现存最早的狩猎咒语是古老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农耕者的咒词早在殷商卜辞中就已有记录,如:“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就是一首祈雨的咒词。[8](P182)此外,医者、工匠、术士各有行业咒语,其中医家的咒禁还是古代治病的方术之一。语言的神秘观念又导致另一结果,即谶语的产生。谶语具有兆验性,属于预知巫术,它基于人们相信语言与事件之间有某种神秘联系的心理。谶语在历史上的王朝更迭中曾起过重要的舆论作用,新进者往往利用谶语论证自己的崛起的合乎神意。

神秘性在禁忌民俗中也多有表现,当然,

关的禁忌其神秘性强,而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禁忌,其神秘性较弱,因此只是作为俗信,自觉遵循,如吃年饭不能喝汤,小孩不能吃鸡爪等,这些民俗虽都隐含着一种神秘心理,但缺少其他巫

术信仰所具有的威慑力。中国民俗中的神秘性与民众的原始性心理是密切关联的,一方面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影响依旧存在,另一方面,民众的经济文化生活条件仍有局限,原始神灵观念仍未消失,因此,中国民俗的神秘性虽较以前大为淡化,但在社会底层或偏远乡村仍能切实可感。

其次,实用性。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中国民俗门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其最基本的特性是实用,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依赖民俗结成相互关系,人们依赖民俗开展生产,人们依赖民俗繁衍后代,人们依赖民俗寻求精神愉快,民众创造了民俗,民俗服务了民众。民俗是最基本的文化样式,它直接适应了民众精神与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无论民俗表现得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实用是其根本目的。

民俗在形成之初多为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不自觉适应和协调,后来逐渐渗进了自觉意识。如巫术信仰,就是人们希望利用神秘力量达到为自己服务的目的,具有积极自觉状态。民间信仰没有正统宗教的那种神圣和崇高的情感体验,追求的是世俗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愉畅,因此民间对神格、神灵族属谱系并不看重,他们关心的是神灵能否给人们带来吉祥,能否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所以无论山精水怪、狐仙鬼魅,还是观音大士、玉皇大帝、现世英灵,“有灵则行”。人们在各色神灵前祷告、祈求、供奉,以各种“媚神”的方式,包括演戏、宰牲、烧钱、上酒等,以求取神佑,消灾祛病。对一些长期不显神灵的偶像,民间不仅不供奉,还采取责问拷比的方式,或者使用一些厌胜法术,来“胁迫”其为民众服务。所以说在民间信仰中人与神并不总是上下级关系,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平面的相互利用的关系,人们为自己的需要

造神,民俗信仰中的这种直接功利性是它区别于一般宗教信仰的根本特征之一。当然,中国民俗的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信仰心理方面,更重要的是许多民俗活动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生着切实的效用,有着实用价值。民俗服务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物质生产活动上看,民俗活动有助于生产的组织与安排,有助于生产经验、生产技术的保持与传承,以增产增收。手工业中有各种俗规,如在技术传承方面,行业民俗中规定得十分严格,“艺不轻传”,必得拜师方可传技,“不经一师,不长一艺”。师徒关系一旦确定,就得终生恪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约。经过品质磨砺后,师傅觉得传艺人可靠后,才会传授“真经”。这种传艺方式,虽然严苛,有时显得不近人情,但对技艺的世代传承起着相当的保障作用。围绕着生产活动而展开的各项生产民俗,虽然或多或少地与神秘观念相连,有浓厚的保守、落后成分,但总的说来,生产民俗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发挥着实际效用,它不仅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而且

以特有的形式协调了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础。从民众生活来看,民俗具有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功能。民俗本来就是生活文化,民俗在民众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

民俗在物质生活中的实用性。物质生活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为了保障这一需要的满足,形成了种种民俗。如饮食民俗,人们对口味的要求及对某种食物的依赖,既是一种文化需要,也是一种生理需要。在潮湿、寒冷地区,人们一般嗜好辣味、麻味,因为麻、辣食物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平衡人体机能。再如南北主食的差异,29第2期萧 放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

30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只能在可能的范围内选择,因此有了北方面食、南方米食的分别。这本来是一种文化选择,但后来逐渐内化为生理习惯,形成了南北居民对米、面的不同嗜好。居住、交通民俗同样基于实用的需要,都是人们在适应自然中的一种主动创造,满足了人们的行旅需要。由此可见,民众的物质生活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物质生活的民俗形态是人们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与自然协调的产物。其实用价值不言自明。

民俗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人类的活动是群体的活动,民俗在维系氏族、部族或家庭的世系中起着巩固和强化作用。民俗增强氏族观念、祖宗观念和家庭意识。如图腾崇拜,就是维系氏族的纽带。祖先崇拜和祭祖活动的周期举行,是强化族系观念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人生仪礼习俗,如婚俗、丧俗在缔结家庭关系、巩固家庭结构乃至亲属关系等方面,作用也相当明显。[1](P42)人们通过各种民俗活动加强群体的凝聚力,除了婚丧大事中的互帮互助外,人们利用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加强家族成员、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如节日期间的往来、礼拜,民间社团的集体活动及乡村各式表演娱乐等,无不密切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家族、社区的认同感。亲戚之间、乡邻之间在日常民俗事象中建立的这种互助的利益关系,维持了地方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俗在整合地方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效用。

民俗在精神生活中的实用性。人们除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和人际交往的社会需求外,还有怡情悦志的精神需求。人们利用民间戏曲、游艺及各种形式的口头文学传递民众的精神产品,人们在参予创作和观赏民间文艺活动的同时,既愉悦了自己的情志,又表达了自己的精神诉求。民众的精神生活因而获得充实和提高。人们通过故事、笑话、歌谣、传说等形式扬善抑恶、褒贬正邪,传播着民间伦理文化。

正因为民俗具有上述实用价值,所以繁多的民俗事象才得以传承下来,在社会基础无大变化的时代,人们极便利地沿用着传统的生活模式,民俗尽着它的实用功能。也由于民俗的实用性,一旦出现根本的社会变革传统,民俗无所施用时,它也就需要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以新的形式服务与规范民众生活。

四、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稳定性,是中国民俗性格突出表现之一。正如钟敬文所说:“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我国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比起世界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主要是农业小生产制度的产物。”[3](P13)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虽然发生了几十次大规模的王朝更迭的战争,但农业社会的基础并未动摇,几千年一以贯之的农业宗法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由此围绕着农耕社会所形成的大农业民俗得到相对稳定的传承。这种稳定性主要有以下体现:

家族观念的稳定性。宗法制度确立于周朝,宗法制度的基本社会单元是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家族共同体在中国社会传袭千年,家族制度的传承与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人们长期居留一地,即便迁动也是“举族而迁”。“家”既是民众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民众“生活的世界”。因此,

亲一家人”的血亲原则与家系内“长幼有序”的伦理原则。人们利用种种民俗活动强化家族意识,维持家族的稳定,沿袭家族传统。祖先崇拜是支撑家族的精神支柱,人们通过各种祭祖活动,不断地增强“念祖追宗”的认同感。在周期性的年节民俗中,祭祖先是一重要节俗项目。元日为一年之始,返本追宗,自然首先要祭奠先人。元日祭祖习俗起源甚早,在东汉的《四民月令》中就有记载:“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这种习俗一直传承于民间,春节期间一定要在祖宗牌位前上香、叩拜,“每逢岁首‘元日’各家男女均黎明即起,吃扁食,拜神祭祖”[9](P208)。目前乡村仍保持着这一祭祀习俗。清明是强化家族认同意识的重要节日。清明祭祀祖先活动有庙祭和墓祭二种。庙祭是以家庙祠堂为中心的祭祖活动,从宋代复兴祖宗意识开始,祠堂就成为家族活动的中心,一年两度的春秋祭仪均在祠堂举行。清末至民国时期庙祭依然是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时至今日,福建安溪仍在特定的时节里举办盛大的仪式,让家族成员重温家族历史,感受家族亲情,稳固家族联系,人们在叩拜、分食祭肉时分享家族的荣誉、责任与义务。墓祭在唐代即已出现,当时没有祠堂、家庙的小户人家以墓祭为主,清明祭墓之俗历代相沿。周期性的祭祖活动既是家族观念的体现,同时它又是对家族观念的传承与强化。

家族互助与家族规范是增强家族观念的又一民俗。亲族之内强调长幼有序的伦理原则,“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相互扶持,一人有难,全家相助;一家有难,合族共济。在民间的婚丧礼俗中,家族成员除了帮忙应酬、增添热闹气氛外,还多以礼金的形式予以资助。添丁进口同样是家族大事,本家人等也必然上门恭贺。家族伦理原则就通过这样的日常生活传承于民间。民间还以家规庭训的形式规范家族成员。民间族谱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族规家训,苏洵在苏氏族谱中告诫族人:“患必恤,喜必贺”。通过家族内部亲爱与惩戒的教化与约束,家族观念日益牢固,直到今天,家族在乡村生活中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节俗传统的稳定性。依照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中国很早就确立了岁时节俗传统。周秦时期节俗开始萌芽,随着天文历法知识的进步,与天象、物候、人事相合的系统化的岁时节令逐渐走向成熟,汉魏时期中国节俗的主干模式已经形成。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就是当时节俗的完整记录。除中秋一节外,其他主要节日都已具备,固定的节期、确定的节日主旨为历代所沿用。虽然具体节俗各时代、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与调整,但总体上看,没有脱传统节俗的范围。传统节俗有两个中心内容,一是祭神,一是娱人。祭神是为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娱人是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二者都是为了缓和紧张关系,以放松身心。在传统社会中,节俗中的神异色彩较浓,人们常以神人共娱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节日活动虽以祭神为主,但它是民众心理的一种投射,服务现实才是其真正目的。这种祭祀与民众休闲结合的传统贯穿在年节系列中,并传袭千年。如上元张灯,社日聚饮,清明祭墓与踏青,端午驱疫与竞渡,七夕祭星与乞巧,中秋拜月与赏月,重阳避灾与登高,除夕祭祖与团聚等,很多节俗至今仍在民间传承,并

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人生仪礼习俗的稳定性。人生仪礼是伴随着人生历程的通过仪式,它一般集中在人生的几个关节点上,它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与丧礼等。人生仪礼是社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仪式的程式与象征意义看,它表达了民众的心理期待与文化人格的要求。在传统社会里,民众十分看重仪礼民俗,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仪礼的民俗惯制,这种民俗惯制贯穿着农业——宗法社会的理念,仪礼观念与仪礼形式在传统社会中紧密结合、长期传承。如诞生礼。添丁进口在传统社会属家族大事,因为人丁的兴旺是家族发达的标志,31第2期萧 放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

32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际需要。所以男孩的诞生礼十分隆重。成年礼,古称冠礼。《仪礼·士冠礼》记载了古代贵族男子的冠礼情况,成年男子在冠礼之后,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弃尔幼志,顺尔成德”;还由此获得娶妻生子的资格。后世很多地方冠婚合一,将冠礼浓缩成婚礼的一部分,有的以婚礼代冠礼。婚礼是人生大礼,向来极受重视。“周公六礼”的婚俗模式,基本上为后世袭用。后代婚俗程序无论名称如何变化,都大致不离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六道仪式。婚前繁复的仪式是为了婚后婚姻关系的牢固。丧礼是礼敬亡者的重要仪式,传统民俗中对丧礼十分看重,生人怀着对亡人的敬与畏,谨慎而隆重地处理安顿亡人。古代礼仪制度中对此有细致的规定,据《仪礼·士丧礼》记载,有停尸、招魂、报丧、吊丧、入殓、祭奠、安葬等程序。人们对亡人的依恋与对灵魂的信仰,决定了人们对死者的态度,因此葬礼中禁忌甚多,后世大致沿用了古代丧葬礼仪程序。传统社会中的人生仪礼以家族为依托,个人的生死与家族生活密不可分,它既是加强家族联系的日常事件,也是体现家族力量的时机。因此,自古及今人生仪礼总是办得隆重而热烈。

自然,中国民俗性格的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顾炎武语)。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在事物中只存在着变化程度大小、变化速度快慢的区别。我们在讨论民俗的稳定特性时更应强调其变异的特性。

变异性。变异性是中国民俗的鲜明特征之一。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民俗的变异性从总的方面看,它与历史性、地方性相关联,同类民俗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点。民俗是民众的生活文化,民众的生活条件变化了,民俗的形态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异(有的属历史传统影响变化较为隐晦)。如饮食民俗。上古社会,民众原始、朴野,茹毛饮血。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知道了用火,于是变生食为熟食,学会了制陶,就变干食为煮食,饮食民俗就这样随着人们生存能力的提高而变化。中古以后,农业发展,农牧产品多样化,人们的饮食生活更加繁琐和精细,逐渐形成了日常食品、节令食品与礼仪食品的民俗区别。还不断地汲纳异域的饮食风习,如胡饼、胡饭、胡羹、葡萄酒等在汉魏隋唐时期风行一时,丰富了中国食俗。近代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力度的增大,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西式饮食在城市乃至发达乡村渐有影响,传统食俗正在出现新的变化。饮食民俗的时代变化说明了民俗在纵向传承中发生变异的历史性特点。

民俗的变异性还表现在横向的地域扩布中。我们在论述民俗地方性特征时已涉及到民俗的地方变异问题。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有的是因为发生的基础不同,有的是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形。特别是口耳相传的口承民俗,情节大致类似,但人名、地名或表达的观念会因流传的地方与人群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如端午节的传说,楚地说与屈原有关,而吴越地区认为与伍子胥或勾践有关,两地民众都有自己的解释。还有的民俗是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误读”,如紫姑信仰是起源早、流传久的一种,仅在湖北就有紫姑、戚姑、七姑等不同的称呼,有的还称为“七星仙女”。

民俗的变异性,一般说来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民俗表现形式的变化。例如,同样是拜年,旧时是一定要下拜的,现在只要口头说声“拜年”就可以了。一种是民俗性质的变异。如端午竞渡,在上古时期竞渡主要是为了驱疫,祭祀水神;中古时渗入了伦理因素,凭吊屈原成为节日主题;近代以后龙舟竞渡日渐成为重要的娱乐项目,信仰的因素淡化,时至今日竞渡则是纯粹的体育竞赛项目。竞渡的民俗形式虽未改变,但性质则古今迥然有异。

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一些不适应人生的习俗,会逐渐走向消亡。如历史上颇有影响的寒食节,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崇火心理淡化,对寒食禁火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感受愈益强烈,因此逐渐将其废止(个别地方除外)。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缠足陋俗,同样亦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民国初年被完全革除。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学理的依据,人们可以依据民俗变异的规律,“化民易俗”,删繁就简,推陈出新,为建设民族的新文化服务。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民族众多的泱泱大国,由于历史的与民族的原因,中国也是一个民俗大国,民俗资源异常丰富,从中心腹地到荒僻山原,可以看到民俗发展的纵向序列。目前中国民俗呈现出古今杂陈、中西交错的状态。民俗仍然具有多元性与复合性、阶层性与地方性、神秘性与实用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的复杂性格。当然,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中国民俗性格必然出现要素的改变和重组,“移风易俗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达

到更高层次的、民族民俗文化的稳定形态,这就是历史文化进步的法则。”

[3](P13-14)[参考文献]

[1] 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 钟敬文.新的驿程[M ].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3]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 ].北京:中华书局,1996.

[4] [美]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20世纪初期-1949年华北地区的民间文献及思想观念研究[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5] 裘锡圭.寒食与改火[A ].裘氏.古代文史新探[Z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6]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7] 廖康清.鄂西民俗[J].江汉论坛,1993,专刊.

[8] 张紫晨.中国巫术[M ].上海:三联书店,1990.

[9]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Z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责任编辑 民间)

On the Features of China 's Folk Cultur e

XIAO Fang

(T he Dept .of Chinese Lang ua ge and Liter ature ,Beij ing N or ma l University ,Beij ing 100875)

Abstr act :China's folk culture has its own independent culture featur es because of China's particular regional economy and national historical culture.Its major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multiplicity and complexity ;orderliness and locality ;myster iousness and pr acticality;and stableness and variability.This kind of folk cultural features is still in existence to different extents.

Key wor ds :folk custom ;culture ;features 33第2期萧 放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A.传统是延续性的 B.传统是指向未来的 C.传统是历史的 D.传统是革新的 答案: 传统是革新的 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答案: 对 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答案: 错 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 A.马可波罗 B.郑和 C.利玛窦 D.魏源 答案:利玛窦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林则徐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司马迁 答案:梁启超 第二章 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 )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母系氏族 B.分封制 C.父系氏族 D.家国一体 答案: 家国一体 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答案: 对 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 )的态度。 A.因材施教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D.不耻下问 答案:因材施教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答案: 对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答案: 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 )。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答案:司马相如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 )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 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 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 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 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 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 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 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D. 恭宽敏惠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 祭神如神在 B. 未知生,焉知死 C. 无神论 D. 怀疑论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 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 A. 善利万物而不争 B. 推己及人 C. 居善地 D. 处众人之所恶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1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 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一、名词解释 01、崇龙尚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玉代表高贵的身份和修养。 0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研究阴阳、五行等矛盾关系为特征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五行是水、火、木、金、土。阴阳家邹衍继承了前代学说,并进一步认为五行“相生”、“相胜(克)”,并提出了“五德始终”的历史循环论,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03、王夫之 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04、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05、禅宗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06、居士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07、三清四御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为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后的四御之首。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08、慎独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09、冠笄之礼 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仪。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一般二十而冠。加冠多在宗庙举行,由家长主持,并取字。笄礼是是女子的成年礼,一般十五而笄,由女性家长主持,将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髻。冠笄之礼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庄严肃穆,标志着一个人从此开始承担责任。 10、合卺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 11、五服 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 12、幞头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画到篆刻、印章、太极图;从汉字、甲骨文、钟鼎文到汉代竹简、木版水印,还是到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易经》、《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诗文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代表民族文化先进性和发展方向的,是和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传统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

15级选修课——《中国民俗文化》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次测试采取开卷形式,答题时可以翻阅课堂笔记,但不可以查阅手机。 2.考试时切勿交头接耳,不允许小组讨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3.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元宵节 B.清明节 C.七夕节 D.复活节 4.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 5.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洗三 B.满月 C.周岁 D.抓周 6. 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 A.笔、墨、纸、砚 B.棋、琴、画、书 C.琴、棋、茶、书 D.棋、茶、书、墨 7.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设有堂屋 B.聚族而居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8.我国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 A.碉楼石室 B.井干式建筑 C.四合院 D.干栏式建筑 9.下列几位人物中不属于“诸子百家”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子婴 10.下列几项中不属于春节民俗活动的是:() A.扫尘 B.请灶神 C.年夜饭 D.赛龙舟 11.我国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起源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2.“图腾”一词源于()方言。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印第安 D.古巴比伦 13.中国人最为崇尚的颜色是:()A.白色、红色 B.红色、黄色 C.黄色、黑色 D.红色、黑色 14.最先创造并使用“囍”这个字的人是:() A.朱熹 B.欧阳修 C.王安石 D.王羲之 15.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食料为主。 A.植物性 B.动物性 C.杂物性 D.自然性 16.“五谷”之说逐渐形成的习俗,是指()这五种粮食作物。 A.米、麦、黍、稷、菽 B.稻、麦、谷、稷、菽 C.稻、麦、黍、豆、菽 D.稻、麦、黍、稷、菽 17.牛奶与下列哪一种食物不宜同时食用:( ) A.苹果 B.巧克力 C.蜂蜜 D.红茶 18.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称为() A.窑洞 B.四合院 C.天井式瓦房 D.大围楼 19.“风水学”中民居的择地大忌是() A.门前有河 B.门后靠山 C.坐北朝南 D.门前有路 20.“草原之舟”——勒勒车是()特有的交通工具。 A.朝鲜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傣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唐代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家三李”的是哪三位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人所说的“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俗是产生与流传于一个民族的大众生活的世代相袭的文化现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111中国传统建筑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四大石窟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 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2(《营造法式》)是北宋颁发的由李诫编修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 3、中国建筑的主要类型包括(都城建筑、寺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 4、(恒山悬空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 5、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经历了从(印度佛教)艺术风格向中国佛教 建筑风格转化的过程。 6、园林的主要创作途径包括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7、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 8、中国以古典私家园林著称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古城是(苏州)。 9、隋唐以前,寺庙的建造以佛塔为中心,隋唐以后,(大雄宝殿)是 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 10、北京的(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是全国 “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11、中国古代七大古都包括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 12、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建筑群以、(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为主。 13、中国古典建筑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宫殿和(都城规划) 的成就最高。 14、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唯一木塔,是 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15、在中国古代后期的建筑发展历程中,(明)代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 为后世所沿用。 16、(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建于隋炀帝年间,至今1400年,是今天

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7、(五台)山形成了国内唯一的一处由青庙、黄庙并居一山共同讲 经说法的道场,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缩影、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 18、古代都城的结构布局特点往往是自内而外分为(宫城)、皇城、郭城。 19、(窑洞)是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类型。 20、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二、选择题 1、山西五台山上的( A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A、南禅寺 B、佛光寺 C、塔院寺 D、妙应寺 2、关于中国古代建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B、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C、注重个性与张扬的美 D、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调 3、以下哪个城市不属于中国古代五大古都?C A、西安 B、北京 C、杭州 D、南京 4、中国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是:D A、昆明的妙湛寺 B、布达拉宫 C、山西的佛宫寺 D、拉萨的哲蚌寺 5、苏州四大名园不包括:B A、拙政园 B、西园 C、沧浪亭 D、狮子林 6、( D )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A、都城 B、寺庙 C、园林 D、民居 7、被英法联军烧毁的皇家园林是:C A、拙政园 B、颐和园 C、圆明园 D、承德避暑山庄 8、以下关于中国园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 B、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C、贯穿“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的哲学思想 D、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都城中的礼仪建筑?D A、社稷坛 B、太庙 C、天坛 D、国子监 10、( B )时园林兴起,建筑纤巧秀丽、注重装饰。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 2012-01-03 | 浏览(247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王希恩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 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 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 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

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同时还包括婚前的恋爱期和婚后的生育期。恋爱是婚姻的预备期,而婚后的生儿育女,则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延续期。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暤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可见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的婚俗文化。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时的泱泱大国,在诸多方面都令友邦无法企及。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在世界民族史独领风骚。古时候,“琴棋书画”并称,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透过他们我们就能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琴居四艺之首,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响了中国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境界,其地位不言而喻。 要论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要从古琴自身说起。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臵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相传创始

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以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琴人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古琴演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古琴与中国其他传统独奏器乐艺术,如筝、琵琶、笛、箫、管、胡琴等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影响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

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