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发展规划-2020年及三个基地建设项目方案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发展规划-2020年及三个基地建设项目方案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发展规划-2020年及三个基地建设项目方案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根据云南省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关于加快推进生物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的实施意见》和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特制定生物产业研发中心(2015—2020年)发展规划。

一、研发中心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

楚雄技师学院生物产业研发中心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学院内设机构。根据国家、省州加快生物产业发展一系列有利政策,依靠学院办学优势,研发中心将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集成创新的原则,重点围绕云南濒危中药(民族药)的人工种植(养殖)研究和种植(养殖)技术示范、推广;云南珍稀野生菌的人工、半人工栽培研究和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利用中(民族)药开发医疗性保健品、保健食品等方面开展工作,力争取得突破,以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为目的,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工作任务:1.培养生物类相关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为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服务;3.开展中药(彝药)、珍稀野生菌、森林蔬菜的种植(养殖)、品种保护研究、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4.进行医疗性保健品、保健食品研究开发4.

开展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

发展目标:建成3个基地:1.濒危中(彝)药资源抚育基地(2016年);2.中(彝)药种(养)植示范基地(2017年);

3.珍稀野生菌育种、人工、半人工栽培基地(2016年)。形成3个中心:1.产品研发中心,2.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中心,3.楚雄州中(彝)药种(养)植人才培训中心。构建两个工作站:1.云南省专家工作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植所副所长张金渝研究员(2016年)2.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搭建两个平台:1.学生生产实习实训平台,2.教师科研教学平台。

目标实现后,学院生物产业,如农学、林学、生物制药、中草药(民族药)种植(养殖)等相关专业的办学条件将大为改善,对提升学院影响力、知名度,增强学院竞争力,创新力,提高学院办学层次、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这对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基地和中心建成后对楚雄州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和种植水平、野生菌人工半人工栽培,将提供技术示范,人才支持,这对促进楚雄生物经济跨越发展,建成彝药之乡,野生菌之都,对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也能为学

院增加收入,提高教职工福利。

二、主要建设项目和内容

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将重点建设三个生产型实训基地和五个用于产品研发的实验室。三个实训基地和五个实验室将以学院现有奥贷项目部分设备、制药实验楼部分实验室、学院彝药科技园、农学园艺基地为基础,再添置部分设施、设备即可建成。

三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濒危中(彝)药资源抚育基地(2016年);2.中(彝)药种(养)植示范基地(2017年);

3.珍稀野生菌育种、人工、半人工栽培基地(2016年)。

五个实验室(2016年完成):1.组织培养实验室;2.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3.微生物实验室;4. 中草药(彝药)成分提取实验室;5. 医疗保健品、保健食品中试车间。三、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一)在2015年实验性种植过程中,加大对羊肚菌种植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结合楚雄地理气候条件按规范实验、参考国内外种植技术、经验,适当扩大实验内容的原则,争取实验种植取得成功。

2016年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中心将创新投资和实验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形成羊肚菌稳产高产的种植技术规范。2017年以学院+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全州条件适宜的农村推广种植羊肚菌300-500亩。

(二) 2016年组织力量对云南特有珍稀野生菌——干巴菌,进行组织培养驯化与人工半人工栽培实验。1.组织分离与培养; 2.菌种鉴定与扶壮;3.人工半人工栽培实验。

争取利用一年的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果。2017年在2016年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在人工、半人工栽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选择雪上一枝蒿、白芨、金铁锁、珠子参等四种特色濒危药材,综合运用传统繁育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加快人工繁育,争取建成省级优良种源繁育基地。基地按省级优良种源繁育基地标准建设,形成20亩左右的种植面积。步骤:1.采集种源。2.种源鉴定。3.传统繁育方法育种。4.现代生物技术育种。5.建立优良种源档案。

(四)组织开展白芨、半夏、云防风等的种子选育和组胚苗培养实验研究;按省级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园标准,开展中药(彝药)种植试验、示范,项目推广,争取建成省级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园300亩。争取2017-2018年完成。基地面积:选择白芨、半夏、云防风等三个品种,每个品种种植100亩,共300亩。建设方式:学院+公司+农户合作各方的职责:1.学院:优良种苗培育,制定种植技术标准和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种植农户技术培训,种植技术指导。

2.公司:种植基地管理,市场开发和拓展。

3.农户:提供土地,劳动力,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种植各项工作如(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