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期和C期患者施行部分肝切除术治疗的国际争议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期和C期患者施行部分肝切除术治疗的国际争议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期和C期患者施行部分肝切除术治疗的国际争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肝癌项目学习答案

项目学习:普外科肝癌总共4套题答案的选A 第一套题 1、在肝癌的TNM分期中,T代表的是(c ) A、肿瘤大小 B、远处转移 C、原发灶 D、区域淋巴结 2、下列哪项不属于原发性肝癌(a ) A、肝脏继发性肿瘤 B、肝细胞癌 C、肝内胆管细胞癌 D、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型癌 3、肝细胞癌的特点不包括(a ) A、进展缓慢 B、起病隐匿 C、治疗困难 D、预后很差 4、若肝癌病变位于左肝,一般疼痛部位是(c) A、右腰部 B、右肋区 C、剑突下 D、右背部 5、肝癌诊断的金标准是(b) A、慢性肝病背景 B、病理学诊断 C、影像学检查结果 D、血清甲胎蛋白水平 6、肝细胞癌多见,占到肝癌的(d)以上 A、60% B、70% C、80% D、90% 7、肝性脑病常发生在肝病(d ) A、早期 B、中期 C、晚期 D、终末期 8、在我国引起肝细胞癌的因素主要是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b ) A、甲肝 B、乙肝 C、丙肝 D、戊肝 9、下列哪项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肝癌并发症(a) A、消化道出血

B、肝肾综合征 C、肝性脑病 D、肝癌破裂出血 10、(b)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症状,常为间歇性或者持续性 A、持续低热 B、肝区疼痛 C、食欲减退 D、消瘦乏力 第二套题 1、2.Okuda分期的不足不包括(d ) A、对肿瘤累及范围的确定过大 B、血清胆红素的界值定义过高 C、未纳入早期肝癌预后因素 D、唯一未加干预措施评估生存期 2、下列哪项是碱性磷酸酶的主要分布位置(b ) A、脾脏 B、肾脏 C、胰腺 D、心脏 3、在肝癌的TNM分期中,T3代表的是(a) A、肿瘤多发,最大径>5cm;侵及门脉或肝静脉主要属支 B、肿瘤单发,有血管浸润;多发,最大径≤5cm C、肿瘤单发,无血管浸润 D、无原发肿瘤证据 4、在BCLC分期中,早期患者可行根治性治疗措施指的是(a )期 A、A B、B C、C D、D 5、CLIP分期是1998年(b )肝癌研究组提出的 A、奥地利 B、意大利 C、加拿大 D、美国 6、(d )是良好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价指标 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B、碱性磷酸酶 C、3.白蛋白 D、前白蛋白 7、Kampala分期是(a)年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举行的国际肝癌讨论会上制定 A、1971 B、1981 C、1991 D、2001

肝功能指标及临床意义---经典版

常用肝功能指标 (1)反映肝细胞蛋白合成代谢功能的指标: 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由于它们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旦肝脏合成功能下降,以上指标在血液中浓度随之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肝脏合成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2)反映肝细胞有无受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GPT)、谷草转氨酶AST(GOT)、腺苷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乳酸脱氢酶(LDH)等。以上各项酶在肝细胞中均有存在,当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坏死时,这些酶进入血清便增多。通过测定血清或血浆中酶的活性,即可反映肝细胞受损情况及损伤程度。(3)反映肝脏胆排泄、分泌及解毒功能的指标: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酸(TBA)、血氨(NH3)。肝细胞损害时,其排泄、分泌、运输及解毒功能出现障碍,造成血液中TBIL、DBIL、TBA和NH3浓度升高。(4)对诊断胆汁淤积指示酶(包括同工酶)有帮助的酶指标有: 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酸转肽酶(GGT)、5′-核苷酸酶(5′-NT)等,以AKP及γ-GT应用较多。这些酶在肝内胆管上皮层的浓度较高。当上皮层受损及胆管内压力增高时,便有这些酶增多进入血清中。 (5)反映肝脏间质成分增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指标: 胶原或其末端多肽——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Ⅲ型原胶原(PCⅢ)、Ⅳ型胶原C 端原肽(Ⅳ/PC);糖蛋白——层黏蛋白(LN);蛋白聚糖——透明质酸(HA)。 (6)对肝肿瘤诊断有意义的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不要把肝功能异常都认为是病毒性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寄生虫病、药物性肝损害、其他内科疾病等引起的肝功损害。当然,一旦化验结果提示肝功异常,需要重视并仔细检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一、肝脏血清酶学的检测指标 (一)转氨酶 转氨酶又称氨基转移酶。临床最常用的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它们的正常值由于各医院检测方法不同而有差别。血清转氨酶活性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具有临床意义是酶活性升高。各种肝脏疾病病人和一些肝外疾病病人,其血清转氨酶活性均可升高。二者是监测病毒性肝炎的敏感指标。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血清转氨酶活性已经增高,故检测ALT、AST可以发现早期的急性肝炎和隐性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诊断肝病应用最普遍的酶学检查项目。血清转氨酶活性的高低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一致,故有助于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ALT活性增高提示肝细胞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强;AST活性增高常提示线粒体损伤。ALT 存在于肝细胞胞浆水溶性部分,AST存在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及线粒体中。肝细胞损害严重者,AST不仅胞浆中的酶释放出来,而且线粒体中的酶也释放出来,故测定AST/ALT比值可用于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和肝病类型。急性肝炎或轻型慢性肝炎病人,ALT>AST;酒精性肝病、重型肝炎病人通常AST>ALT。 ALT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性肝损害;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心肌梗死;轻度增高,见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 AST显著增高,可见于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各种严重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及酒精

肝功能指标解读

肝功能指标解读 1,谷丙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是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参考值为男5-40 U/L,女5-35 U/L,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临床意义: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谷丙转氨酶(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2,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8-40 U/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3,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与值为成人40-150 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4,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男11-50 U/L,女7-32 U/L) 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5,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一、患者一般情况 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 2.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Ⅰ级;或肝功能分级属2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到Ⅰ级. 3.肝储备功能(如ICG,R15)正常范围。 4.无广泛肝外转移性肝癌癌灶肿瘤。 二、局部病变情况 (一)下述病例可作根治性肝切除 1.单发的微小肝癌(直径≤2cm)。 2.单发的小肝癌(直径>2cm, ≤5cm)。 3.单发的向肝外生长的大肝癌(直径>5cm, ≤10cm)或巨大肝癌(直径>10cm.),表面较光滑,周围界限较清楚,受癌灶破坏的肝组织少于30%。 4.多发性肝癌,癌结节少于3个,且局限在肝脏的一段或一叶内。 (二)下述病例仅可行姑息性肝切除: 1. 3-5个多发性肿瘤,超越半肝范围者,作多处局限性切除;或肝癌局限于相邻2-3个肝段或半肝内,影像学显示,无瘤侧肝脏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的50%以上。 2.左半肝或右半肝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边界较清楚,第一、二肝门未受侵犯;影像学显示,无瘤侧肝脏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组织的50%以上。 3.位于肝中央区(肝中叶,或Ⅳ、Ⅴ、Ⅷ段)的大肝癌,无瘤肝脏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的50%以上。4.Ⅰ或Ⅷ段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 5.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如原发性肝脏肝癌可切除,应作肿瘤切除,同时进行肝门部淋巴结清扫;淋巴结难以清扫者,术后可进行放射治疗。 6.周围脏器(结肠、胃、隔肌或右肾上腺等)受侵犯,如原发性肝脏肿瘤可切除,应连同作肿瘤和侵犯脏器一并切除。远处脏器单发转移性肿瘤(如单发肺转移),可同时行原发肝癌切除和转移癌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和(或)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指征 一、患者一般情况 要求同肝切除术。 二、局部情况 1.按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手术适应证的标准判断,肿瘤是可切除的。 2.癌栓充满门静脉主支或8 和主干,进一步发展,很快将危及患者生命。 3.估计癌栓形成的时间较短,尚未发生机化。上述病例适合行门静脉主干切开取癌栓术,同时行姑息性肝切除。 4.如癌栓位于肝段级以上小的门静脉分支内,可在切除肝癌的同时连同该段门静脉分支一并切除,如作半肝切除,可开放门静脉残端取癌栓,不必经切开门静脉主干取栓。 5.如术中发现肿瘤不可切除,可在门静脉主干切开取癌栓术后,术中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或门静脉插管化疗、冷冻治疗或射频治疗等。 6.合并腔静脉癌栓时,可在全肝血流阻断下,切开腔静 脉取癌栓,并切除肝癌。

肝癌巴塞罗那分级准则

肝癌巴塞罗那分级准则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巴塞罗那(B C L C)分期系统 肿瘤分期PST肿瘤情况Okuda分期肝脏功能 StageA0 A10单一肿瘤I没有门脉高压,正常胆红素 A20单一肿瘤I门脉高压,正常胆红素 A30单一肿瘤I门脉高压,不正常胆红素 A403个小于3cmI-IIChild-pughA-B StageB0大,多个结节I-IIChild-pughA-B StageC1-2血管侵入或肝外转移I-IIChild-pughA-B StageD3-4任何情况Child-pughC StageA和StageB:所有标准都执行。 StageC:至少一个标准;PST:1-2或血管侵入/肝外转移 StageD:至少一个标准;PST:3-4或OkudaIII/Child-pughC StageA为早期肝癌,StageB为中期肝癌,StageC为晚期肝癌,StageD为末期肝癌 PST:病情评分(performancestatustest) PS0:正常活动;PS1:有症状,但几乎不影响下床活动;PS2:白天卧床时间少于50%; PS3:白天卧床时间多于50%;PS4:完全卧床 Okuda(奥田邦雄)分级系统: 肝脏被肿瘤取代比率>50%<50% 腹水有无 白蛋白<3g∕dl>3g∕dl 胆红素>3mg∕dl (50μmol/L)<3mg∕dl (50μmol/L) 分期:stageⅠ:四项中没有一项,stageⅡ:四项中出现1-2项,

stageⅢ:四项中出现3-4项Child-Pugh肝功能改良分级法 临床与生化检测 指标 异常程度计分 123 1.肝性脑病(分级)无1~23~4 2.腹水无轻中度以上 3.胆红素(μmol/L)<3 4.2 (<2mg∕dl)34.2~51.3 (2-3) >51.3 (>3) 4.白蛋白(g/L)≥3528~34<28 5.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PT)(秒) 1-44-6>6 (3)特殊:针对原发性胆 汁性肝硬化(胆红素) <68.468.4~170>170 1.A级为5~6分;B级为7~9分;C级为10~15分。 肝性脑病阶段 阶段内容定义 0临床症状不明显,伴有精神障碍 1表现多样,常常在回顾中被诊断,包括淡漠,丧失自我意识,焦虑,焦躁不安,反应迟钝,昼夜颠倒 2疲倦,嗜睡,定位障碍,大小便失禁 3浅昏迷(病人能够被短暂的唤醒),语无伦次 4昏迷,病人能(阶段4A)或不能够(阶段4B)对刺激做出反应

正常人的肝功能指标是什么

正常人的肝功能指标是什么 肝病患者在生活中还是很多的,其实对于携带肝病的患者平时一定要多注意检查肝功能,多了解一下肝功能指标的问题,这样才能通过检查出来的结果更好的判断肝病患者的身体情况,那么正常人的肝功能指标是多少呢,如果显示肝功能指标过高应该怎么办? 正常人的肝功能指标 1、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4~43U/L。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白蛋白:新生儿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28~44g/L,14岁后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38~54g/L,成人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35~50g/L,60岁后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34~48g/L。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偏低而球蛋白偏高,使A/G比例倒置 3、血清总胆红质和直接胆红质(Bc):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2-20umol/L,Bc小于3.4umol/L,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对病情的缓解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肝功能指标过高怎么办 1、心态要平和。中医认为怒伤肝,对于肝脏受损,肝功能异常者一定要心情开郞,制怒不生气,否则会肝气郁结,肝火上升,加重肝病。 2、保证休息。肝功能异常者不可从事过于激烈和繁重的运动和劳动,否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对病情不利。 3、不可乱服药。因为许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而且不少药物对肝脏都有害的,会引起肝脏的药物性伤害,加重肝损伤。 4、定期检查。每隔半个月或是1个月要复查肝功能,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 5、注意合理饮食,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肝功能指标能够正确的判断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情况,所以要了解一下正常人的肝功能指标,有助于更好的进行判断和治疗,当前来说肝功能指标也有高有低,如果过高的情况之下还是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千万别乱吃药,要做好定期复查。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随访表格

随访登记表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 移植日期:年月日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主管医师:随访医生: 我们的联系地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中心 邮政编码:100044 电话:-3500,3503 传真号:68318386 首先祝贺您在经历了漫长的住院时间后,终于能顺利地出院了,从此以后一个健康的肝脏将陪伴您度过美好的时光,肝脏具有很多的功能,您要小心爱护,除了与普通肝移植患者相同的治疗方案以外,您还应该特别注意,就是切除的肿瘤有可能潜伏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出现,这恐怕是威胁您健康的最大敌人,肝移植术后化疗的目的在于能够控制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的生长,杀灭血液中散在的肿瘤细胞,提高治愈率,延长无瘤生存时间,所以您一定要严格按照此表所建议的内容复诊和接受化疗等辅助治疗,安然度过肿瘤复发的危险期,成为抗肿瘤的明星,与您的家人共同分享天伦之乐。 一般您在住院期间常常要接受第1次化疗,开始时间根据您术后恢复情况而定,您的主管医师会告诉您接受化疗药物的剂量和用法,请您记录清楚。

常用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及剂量) 表阿霉素mg 健择mg 顺铂mg 草酸铂mg 5-氟尿嘧啶mg 其他化疗药物 辅助治疗药物 化疗副作用 其他 开始时间年月日 结束时间年月日 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有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还可能出现发热、全身无力、脱发、心律失常等,不过一般不会严重影响您的健康。在您出院以后,请您一定记住下次就诊的时间,记住定期化验,定期化疗,与您的主管医师和随访医师保持联系,让我们共同维护您的健康。 一、术后第2周的检查项目 术后第2周,您一般还在住院,检查项目包括抽血化验:血常规、生化20项、电解质、凝血全项、甲胎球蛋白(AFP)、CEA、CA19-9等,还有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片、腹部B超、腹部CT等,您的主管医师会根据您的病情酌情增减。

肝功能临床意义

肝功临床指南 1、血清蛋白(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 血清总蛋白60-80g/L 血清蛋白质是各种蛋白的复杂混合物。可利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分离。血浆中的白蛋白、a1、a2、β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其它凝血因子等均由肝细胞合成。γ球蛋白主要来自浆细胞。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血浆中蛋白质即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临床上用各种方法检测血浆蛋白的含量来协助诊断肝脏疾患,并作为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指标。 减低见于长期慢性发热、大面积烧伤(白细胞增多),恶性肿瘤、肝癌(淋巴细胞和核细胞增多),肝功能严重受损、肝坏死、肝硬化(谷丙转氨酶增多),甲状腺功能亢进、浆膜渗出性损害、结核病、慢性腹泻、慢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营养不良、贫血(红细胞,红蛋白稍偏低)等。 增高见于大量出汗、多发性骨髓瘤、腹泻、巨球蛋白血症、严重呕吐、中毒等。 血清白蛋白40~55g/L 清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75~80%靠清蛋白维持,血浆清蛋白浓度过低时,其胶体渗透压下降,可导致组织间隙潴留水分过多,呈现水肿。临时在尿中发现的清蛋白常表示肾的某些病变。 增高: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降低:(1) 蛋白质丢失,常见于大量出血或严重烧伤和肾脏疾病。 (2) 合成障碍,肝脏功能异常。 (3) 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 血清球蛋白20-30g/L 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血清蛋白,球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蛋白,基本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体中。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因此也有人称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由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合成,球蛋白中以r-球蛋白为主(占血清蛋白9%-18%),球蛋白增高可见于: 1、慢性炎症和感染。 2、慢性肝病: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

肝功能指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外一篇)

肝功能指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外一篇) (外一篇常用肝功指标有哪些?) 通常医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有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谷-丙转氨酶(GP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或称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这些肝功能指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如下。 1.ALT与AST: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正常值均为0-40国际单位。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标。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其AST/ALT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和轻型,虽有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1。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肝细胞的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AST/ALT>1,甚至>2。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2.ALP和GGT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或γ-GT)是诊断胆道系统疾病时常用的指标。 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但以骨骼、牙齿、肝脏、肾脏含量较多。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到肝脏,从胆道系统排泄。因此,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此酶明显升高。 γ-谷氨酰转肽酶在体内分布很广,如肾、肝、胰等脏器均有此酶。但血清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因此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肝胆系统疾病时,此酶升高。当肝炎恢复期时,ALT和AST已经恢复正常后,γ-谷氨酰转肽酶仍未降到正常。因此,目前常以此酶作为患者是否可恢复正常工作的标志。酒精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的患者GGT明显升高。

2006-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_我们的共识

本刊特稿 文章编号:1005-2208(2006)07-0481-02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 ———我们的共识 通讯作者:杨广顺,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 200438 E 2mail:gs_yang00@yahoo .com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自从1967年开展首例肝癌肝移植后,经过对适应证的不断探讨和技术改进,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1996年M ilan 标准发表后,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肝癌 肝移植治疗和研究,有关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范围仍在讨论中,不少研究认为,可以在M ilan 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我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病集中的国家,发病人数约占全球肝癌病人的45%,但是对于肝癌肝移植适应证尚无统一标准。经过近年大量肝癌肝移植实践,国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适应证掌握不严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肝癌肝移植的治疗,我们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充分讨 论,制订了《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我们的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共识》旨在帮助医生对肝癌肝移植治疗做出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癌肝移植治疗中的所有问题。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病人时,应充分了解肝癌肝移植的最佳临床适应证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病人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确定是否有肝移植适应证,并制定合理的肝移植治疗方案。鉴于肝癌的肝移植治疗发展迅速,本《共识》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根据目前国内外各主要移植中心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可适当扩大经典的M ilan 标准,以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也便于继续总结肝癌肝移植的经验。建议采取以下肝癌肝移植适应证及禁忌证标准。 1.1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1)单发肿瘤直径≤9c m;(2)多发性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5c m,所有肿 瘤直径总和≤9cm;(3)肝脏无大血管癌栓,包括门静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癌栓、肝静脉主干癌栓、下腔静脉癌栓;(4) 肝脏无肝外肿瘤转移证据(包括肝门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其他系统肿瘤)。 1.2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禁忌证 (1)大血管受侵犯,包括 门静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癌栓、肝静脉主干癌栓、下腔静脉癌栓;(2)有肝外肿瘤转移证据;(3)全身情况和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4)有明确全身感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者;(5)无法维持术后继续治疗者。 2 肝癌肝移植术前检查 2.1 实验室检查 (1)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P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血气分析;(2)自身抗体、T 淋巴细胞亚群、巨细胞病毒(C MV )、E B 病毒(E BV )、单纯疱疹病毒(HS V )、柯萨奇病毒、弓形虫抗体、抗核抗体、C 反应蛋白;(3)甲、乙、丙、丁、戊肝炎标志物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酶(HBV 2DNA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2RNA, HCV 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抗H I V 抗体;(4)肿瘤标记 物,如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 A )、C A1929等。 2.2 辅助检查 (1)B 超(肝胆脾胰肾);(2)多普勒超声(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血流测定);(3)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功能);(4)心电图;(5)肺功能;(6)胸片;(7)胃镜;(8) 肝脏、头颅、肺、腹部CT 或磁共振成像(MR I )加肝血管重建;(9)同位素全身骨扫描(ECT )。 2.3 其他 (1)口腔科常规会诊,了解有无龋齿、牙龈及 牙周感染等隐匿感染性病灶;(2)皮肤科检查,了解有无手癣、脚癣的皮肤感染情况;(3)耳鼻咽喉科会诊,排除局部慢性炎症;(4)根据病人所患相关其他非肝胆外科疾病做相应检查。 3 术前等待供肝期间的处理 3.1 鉴于供肝来源缺乏或受体特殊血型等原因,有时须较 长时间等待供肝 对估计等待时间超过1个月者,为控制肿瘤病情发展,可选择以下治疗:(1)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 ACE ) 常为肝癌病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2)经皮 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 I T ) 适合于肿瘤直径≤3c m,肿瘤数目≤3个的病人;(3)射频消融术(RF A ) 适合于肿瘤直径≤5c m 的病人;(4)氩氦刀治疗 适合于肿瘤直径≤5 c m 的病人。

肝癌切除术后TACE疗效分析

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录 主要英文缩写 (2) 中文摘要 (3) 前言 (4) 正文 (5) 资料与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4) 英文缩略词

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DDP cisplatin 顺铂ADM adriamycin 阿霉素HCC hepatic cellular cancer 肝细胞癌PLC primary liver carcinoma 原发性肝癌RFA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射频消融HAI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肝动脉灌注化疗PEI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无水乙醇注射TAC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摘要 目的:是通过我院80多例(其中19多例进行了术后预防性TACE的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预防组,而另外67例只是单纯的进行了肝癌切除手术,作为对照组)的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的术前术后资料的认真分析,来探讨预防性的TACE 这种治疗手段在肝癌手术后防止复发的作用的意义。最终通过比较这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一年、两年、三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同时将可能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有否肝硬化、甲胎蛋白情况、HBsAg情况、肿瘤大小、有无子灶、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血管癌栓的情况,分析这些因素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TACE治疗方法确实对于肝癌切除术后的治疗是十分有效果的,大部分患者都有了明显的身体状况的改善,并且副作用较小、相对更低的复发率以及较高的生存率。而且,具体来说,在售后进行的TACE治疗对于一年甚至两年以内的复发率有较好的预防和控制作用,但是对于长期来说,并不能有效的降低长期的复发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生存率,复发率,预后

肝癌巴塞罗那分级准则

巴塞罗那(B C L C)肝癌分期系统肿瘤分期PST肿瘤情况Okuda分期肝脏功能 StageA0 A10单一肿瘤I没有门脉高压,正常胆红素 A20单一肿瘤I门脉高压,正常胆红素 A30单一肿瘤I门脉高压,不正常胆红素 A403个小于3cmI-IIChild-pughA-B StageB0大,多个结节I-IIChild-pughA-B StageC1-2血管侵入或肝外转移I-IIChild-pughA-B StageD3-4任何情况Child-pughC StageA和StageB:所有标准都执行。 StageC:至少一个标准;PST:1-2或血管侵入/肝外转移 StageD:至少一个标准;PST:3-4或OkudaIII/Child-pughC StageA为早期肝癌,StageB为中期肝癌,StageC为晚期肝癌,StageD为末期肝癌 PST:病情评分(performancestatustest) PS0:正常活动;PS1:有症状,但几乎不影响下床活动;PS2:白天卧床时间少于50%; PS3:白天卧床时间多于50%;PS4:完全卧床 Okuda(奥田邦雄)分级系统: 肝脏被肿瘤取代比率>50% <50% 腹水有无 白蛋白<3g∕dl>3g∕dl 胆红素>3mg∕dl(50μmol/L)<3mg∕dl(50μmol/L) 分期:stageⅠ:四项中没有一项, stageⅡ:四项中出现1-2项, stageⅢ:四项中出现3-4项 Child-Pugh肝功能改良分级法 临床与生化检测 指标 异常程度计分 123 1.肝性脑病(分级)无1~2 3~4 2.腹水无轻中度以上 3.胆红素(μmol/L)<3 4.2(<2mg∕dl)34.2~51.3(2-3)>51.3(>3)

正常肝功能检查结果指标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正常肝功能检查结果指标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有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谷-丙转氨酶(GP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或称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以下就是正常肝功能检查结果指标。 1:谷丙转氨酶 正常值为5~40U/L ,是反映肝功能是否受损的一个重要项目,往往升高即说明肝脏受损,升高的越高,表明受损的越严重。 2:谷草转氨酶 正常值为8~40U/L ,同谷丙转氨酶一样,是反映肝受损的指标,升高的程度与肝脏的受损程度呈对比。 3:谷酰转肽酶 正常值为7~40U/L ,当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伴有谷酰转肽酶的升高,因此也是反映肝脏受损的指标。 4:总蛋白 正常值是60~83g/L ,总蛋白主要是检查肝脏的代谢能力,反映了肝脏的储备能力,当肝功能受损时,总蛋白会降低。 5:白蛋白 正常值为35-55Umol/L ,当白蛋白降低的时候,通常与肝功能异常有关,表明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 6:总胆汁素 正常值为0~10Umol/L ,胆汁素是胆汁的重要成分,靠肝细胞的转运系统在肠肝之间进行循环,当总胆汁素升高时,说明肝细胞吸收并将其分泌的能力降级,肝功能出现了异常。 7:胆红素 总胆红素正常值为2~20Umol/L ,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0~7Umol/L ,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2~13Umol/L ,胆红素主要是诊断黄疸的重要指标。 本文来源:上海入职体检https://www.360docs.net/doc/035067764.html,/021/cl/t40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 【摘要】:肝功能一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脢、胆道酵素、血清氨、凝血脢时间等,不同项目的检查,代表著不同的临床意义。人体的肝脏一般在1250 克左右,是一个重要的器官,人不能离开肝脏而存活。有人称肝脏为人体的“加工厂”,这不仅不过分,而且也只表达了肝脏的一部分功能而已。 【关键词】检查方法、检测项目、检查前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一、选择肝功能的检查方法 1.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 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丙转氨酶)或复方碘实验。尿三胆实验、血清凡登白实验和胆红素定量。如为慢性肝炎,除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如病人无黄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轻度肝脏损害者,可检测碱性磷酸酶。对原发性肝癌,除一般的肝功能实验外,可进行AFP(甲胎蛋白)、γGT(γ-谷氨酸转肽酶)、AKP 等测定以帮助临床诊断。在各项较大手术前,一般检查血清GPT、A/G,必要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脏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2.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T 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有血清胆固醇减低。而某些药物、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在选择肝脏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丙转氨酶)或复方碘试验。尿三胆试验、血清凡登白试验和胆红素定量。如为慢性肝炎,除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如病人无黄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轻度肝脏损害者,可检测碱性磷酸酶。对原发性肝癌,除一般的肝功能试验外,可进行AFP(甲胎蛋白)、GT(γ-谷氨酸转肽酶)、AKP等测定以帮助临床诊断。在各项较大手术前,一般检查血清GPT、A/G,必要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脏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3.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T 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 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

肝癌肝移植术后随访与术后肿瘤复发的防治

肝癌肝移植术后随访与术后肿瘤复发的防治 郭闻渊 / 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 一、肝癌肝移植概况 原发性肝癌包括为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癌和两者的混合细胞癌。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达80/100万,因就诊时大多属中晚期,且80%以上的病人合并肝硬化,实际手术切除率<30%,术后复发率>70%。 肝移植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为治疗各种肝病终末期唯一有效的手段。肝移植作为治疗肝癌的较为有效的手段,具有彻底根治肿瘤的同时又治愈肝硬化的特点,在肝癌外科治疗上有着传统肝切除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又影响着肝移植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制约着肝移植术在治疗肝癌领域的发展。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病例,降低肝癌移植术后肿瘤的复发成为我国肝移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胆管细胞癌肝移植的效果差,术后复发率高,目前不推荐行肝移植术。 对于肝细胞性肝癌肝移植适应症的选择,Milan标准(单个肿瘤直径<5cm;或不超过三个肿瘤,每个肿瘤直径<3cm;无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现已被大多数移植中心采用,其术后五年生存率超过70%。1998年,美国国家器官协作网(UNOS)正式将其定为肝癌肝移植患者的选择标准。但是,由于其过于严格,导致众多肝细胞肝癌患者失去了移植机会。因此,不断有新的标准问世。 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预防 1. 术前预防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是预防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已经列入移植等待名单的肝癌患者,如果等待供肝时间过长,可能会因为肿瘤生长而增加移植后肿瘤复发的机会。因而,对估计等待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患者,为控制肿瘤发展,可选择以下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肝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常规首选方法;无水酒精注射(PEI)适合于肿瘤≤3cm、肿瘤数目≤3个的患者;射频消融(RFA)适合于肿瘤≤5cm的患者;氩氦刀治疗适合于肿瘤≤5cm的患者。2. 术中预防

检测肝功能的指标

检测肝功能的指标 一、肝功能检查项目-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指标: 参考值为小于5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临床意义:在急性乙肝及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谷丙转氨酶(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肝病专家指出,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肝功能检查项目-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指标: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50μ/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肝功能检查项目-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指标: 正常参与值为30-90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肝功能检查项目-谷氨酰转移酶(GGT)正常值指标: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乙肝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乙肝、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五、肝功能检查项目-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正常值指标:总蛋白(TP)正常值为60-80克/L,白蛋白(A)为40-55克/L,球蛋白(G)为20-30克/L白蛋白(A)/球蛋白(G)为1.5-2.51。临床意义:慢性乙肝、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白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制造,一般白蛋白量越多,人体越健康。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球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值偏高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偏低说明免疫力不足。 六、肝功能检查项目-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正常值指标: 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1.71-7μmol/L(1-4mg/L)。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3.7μmol/L。

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 (Hepatic insufficiency)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肝脏,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肝脏的 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 肝脏由肝实质细胞(肝细胞)和非实质细胞组成,肝非实质细胞包括肝星形细胞(HSC) 又称贮脂细胞、窦内皮细胞(SEC)、Kupffer细胞、pit细胞等。 正常肝脏的大体标本和腹腔镜下的肝脏、胆囊如图: 图16-1 正常肝脏的大体标本和腹腔镜下的胆囊、肝脏 肝脏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呢? 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1.代谢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物质合成: 白蛋白、凝血因子等 3.分泌和排泄: 胆汁

4.解毒:药物、毒物和代谢废物 5.免疫功能:抗原递呈 如果肝脏受到严重损伤,就可能导致肝功能不全,那么什么是肝功能不全呢? 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各种致肝损害因素作用于肝脏后,一方面可引起肝脏组织变性、坏死、纤维化及肝硬化等结构的改变,另一方面还能导致肝脏分泌、排泄、合成、生物转化及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障碍,出现黄疸、出血、继发感染、肾功能障碍、顽固性腹水及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肝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分类 第一节肝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分类 一、肝功能不全的病因 (一)感染 1.肝炎病毒 表16-1 肝炎病毒

(二)药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时,常可出现肝脏病变。 烟肼、氟烷、醋氨酚等较受重视 氨甲喋呤、四环素等可引起脂肪肝 (三)酒精 酒精在肝细胞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被乙醇脱氢酶系统氧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氧化为乙酸。 酒精本身及其衍生物均能导致肝脏损伤,尤其是乙醛 (四)遗传代谢障碍 遗传性酶缺陷所致物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 例:糖代谢病、脂类代谢病、氨基酸代谢病、金属元素代谢病、肝卟啉代谢病、胆红素代谢病及血浆循环蛋白酶代谢病等。 (五)免疫抑制 严重免疫抑制状态可诱发感染有HBV或HCV的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 二、分类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肝功能不全两种类型: 表16-2 急性和慢性肝功能不全分类

常用肝功能肾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用肝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肝功能正常值-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为小于5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 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肝功能正常值-谷草转氨酶(AST):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s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肝功能正常值-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 4、肝功能正常值-谷氨酰转移酶(-GT):健康人血清中-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5、肝功能正常值-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正常值TP为60-80克/L,A为40-55克/L,G为20-30克/L,A/G为1。5-2。5: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6、肝功能正常值-血清总胆红质和直接胆红质(Bc):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2-20umol/L,Bc小于3。4umol/L,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7、肝功能正常值-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性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均可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