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手机管理实施方案(新)

课堂手机管理实施方案(新)
课堂手机管理实施方案(新)

课堂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草案)

为减少我校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现象,净化校园环境,保证课堂秩序,归还良好课堂纪律,专心投入学习;督促在校生高效利用课堂,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习惯,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课堂手机管理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筹备准备阶段(3月6日至3月16日)

1、完善实施方案,形成可持续性管理机制。

2、配备班级手机收纳袋。手机收纳袋按照“方便、实用”的原则,采用布袋并设置对应姓名条的方式。

3、合理划分手机归纳袋在教室的存放区域,部分条件允许的教室可探索使用原电视存放柜作为手机存放处。

二、宣传发动阶段(3月16日至4月1日)

1、召开各系部领导、班主任主题活动通气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2、各系部组织召开班级学生干部会,倾听学生意见,统一思想,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组建班委监督委员会,协助班级、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3、各系部班级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教师例会的时间做好对教师的宣传;利用班会课时间召开“做文明学生、拒绝手机进课堂”的主题班会,形式不拘一格,人人发言,辩证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的危害,达成共识,形成班级自律,让每一位同学从自身做起,坚决拒绝手机进入课堂,并形成班级或系部长效机制。

4、学校印发《关于学校开展“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课堂”给家长的一封信》,营造氛围,加大师生、家长的知晓率。

5、向学生家长公布班主任电话,告知家长有急事可直接通过班主任联系学生,同时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6、在教室内张贴主题活动宣传海报。

二、塑造典型阶段(4月1日至5月1日)

1、责任到系部打造1-2个示范班级。(具体实施方案略)

2、学生科联合教务科,对各系部的示范班级进行宣传。

3、总结典型,形成管理制度。(包含保管制度等)

三、自查自纠阶段(5月10日至5月15日)

1、各系部按制度组织自主清查活动。

2、各班级组织清查活动,严禁学生课堂使用手机。

四、实施禁带阶段(5月15日至期末)

1、各系部及各班级收存《关于学校开展“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课堂”给家长的一封信》回执,并对特殊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疏导工作.

2、学生科、团委组织团委干部、学生会干部,组成巡查小组对各班进行检查。

3、加大行政值日巡查力度,在课堂巡查中发现有学生持有、使用手机的,坚决予以收缴,并按相关规定处理。

4、任课教师等有关人员发现学生持有、使用手机的,可直接没收移交班主任,由班主任按照相应程序处理。

五、总结巩固阶段(可持续性时间)

1、总结好的做法,适时调整治理策略,坚持不懈。

2、学生科通过学生座谈、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跟踪各系部、各班级治理情况,并及时通报相关情况。

3、表彰先进。对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好的年级、班级和优秀学生干部给予奖励。

学生科

二零一六年三月一日

附件一:

课堂手机管理制度

(草案)

一、上课期间不得开机、使用手机,班级应设置手机收纳袋,专人保管,课前分班放在教室显著位置,上课前由任课教师和班委监督学生将手机关机放入收纳袋,任课教师可以将手机交纳情况作为学生课堂出勤的依据。

二、手机存放应在班委监督下,在课前和课后统一进行,中途不允许取出,同学应按有序存放,保证个人财产安全;

三、此规定发布后,课堂上发现使用手机(手机在个人身边并开机即视为上课使用手机),将由任课教师或辅导员收缴代管1-2周,经家长同意,自己反省深刻后返还,否则手机将代管至个人毕业离校。如果第二次发现在课堂使用手机,直接予以警告处分,以上行为均予以德育扣3分,请同学相互监督;

四、如经辅导员检查、学生举报或授课教师提出,班级未设置手机收纳袋,或设置手机收纳袋班委未对手机交纳情况进行监督,将对班委进行纪律处分。全月无课堂使用手机班级,日常操行考核全班加分1-3分/月。

五、为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请同学配合此项活动,如因收缴手机问题与教师、班委发生冲突,学校将严肃处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