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汇编

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汇编
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汇编

宝应实验初中八年级物理(下)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汇编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梳理】

1.质量:

(1)定义:物体 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常用单位: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 一个苹果约 150

一头大象约 6 一只鸡约2

(3)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 、 、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 固有

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①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 ,也可用

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A .“看”:观察天平的 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 。

B .“放”: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

C .“调”:调节天平 使指针指在 处,这时横梁平衡。

D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 里,用 向 里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

到 。

E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 + 刻度值

F .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 B 保持天平 、清洁。

③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 、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2.密度:

(1)定义: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V= m=

(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常用单位 。这两个单位比较: 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 kg/m 3 1kg/m 3= g/cm 3。水的密度为 kg/m 3。

物理意义是: 。

(4)理解密度公式: ρ=m/V

①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 (m 与 V 成正比);

②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 、 、 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③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 的密度小; ④ 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 的密度大。

(5)密度随 、压强、 等改变而改变,不同 物质密度 ,所以密度是 的一种特性。

(6)图象:如右图所示:ρ甲 ρ乙 (7)体积测量——量筒(量杯)

① 用途:测量 (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② 使用方法:

“看”:单位: =厘米3 ( cm 3 ) ; ;分度值。

“放”:放在 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 的,读数时,视线要和 相平。

(8)测固体的密度: 原理:ρ=m/v

①方法:A.用天平测出 B.在量筒中倒入 ,读出体积V 1 ;

C.用细线系好物体, 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 ;

D.得出固体密度ρ

=

②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也可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代法。规则固体

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

(9)测液体密度:原理:ρ=m/v

①方法:A.用天平测记为m1 ;

B.把烧杯中的液体,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C.称出烧杯和杯中 m2 ;

D.得出液体的密度ρ=

(10)密度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密度是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②求质量、体积:由于条件限制,可用公式m=ρV和V=m/ρ算出它的质量和体积。

③判断空心实心:总体积等于体积与体积之和为解题关键思路。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知识梳理】

1.分子:

(1)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为 m。

(2)一切物体的分子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 A. 。B. 。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速度与有关,扩散快。

④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

的结果。(选填“分子无规则运动”“物体运动”)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和。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起主要作用。

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起主要作用。

③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而

结合在一起。

2.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A. 原因:不同物质不同

B. 实质: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带负电,失带正电)。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3)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A.规定:所带的电。 B.实质:物质

②负电荷:A.规定:所带的电。 B.实质:物质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5)电中性:的现象。

(6)原子是由带的电子和带的原子核构成,而原子核又是由的中子和带的质子组成。原子不带电是因为组成原子的。

(7)发现了电子,发现了质子,发现了中子,提出了夸克的设想,建立了原子行星模型。

(8)微小粒子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电子。

3.宇宙: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及的,的“”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的“”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人们观察发现,大部分星的相对位置似乎不变。我们称这些星为星。用精密的天文仪器观察它们实际也是的。

(3)太阳是银河系中数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与银河系紧靠的是仙女星系,它距我们超过200万光年。地球是银河系中太阳的,月亮是地球的。

(4)光年(l.y)是单位。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我们把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称为一个(1 AU)。

(5)宇宙是一个的系统。目前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是来源于“原始火球”——诞生于“”。

(6)“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依据是:,其原理是:光的效应;说

明:。

第八章力

【知识梳理】

1.力:

(1)力的概念:力是作用。

(2)力产生条件:①必须有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方向且作用在(简称共线),作用在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改变(速度的改变)和物体的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用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6)力的测量:

①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②弹簧测力计:

A.原理:。

B.使用方法:

“选”: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调”:将弹簧测力计按所需位置放好,指针是否,不在;

“测”: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方向。

(7)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线段把力的表示出来,如果 ,在同一个图中,力 ,线段应越长。

2.弹力: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叫弹性形变。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是机械能的一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其弹性势能的大小只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不同材料其能具有的弹性势能不同。

☆列举日常生活中利用弹性势能的例子:机械钟表的走动;撑杆跳高;弓箭等

3.重力:

(1)重力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重力大小计算公式其中g=9.8N/kg 它表示。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分别检查墙是否和面是否。

(4)重力的作用点——:质地外形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球的重心在。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液体和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也是机械能的一种)。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成正比)和被举高的高度(成正比)有关。

☆列举生活中利用重力势能的例子:打桩机;水坝蓄水发电

4.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①静摩擦;②滑动摩擦;③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反,有时起作用,有时起作用,例如人走路时的摩擦。

(4)静摩擦力大小。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

(6)滑动摩擦力:

①测量原理: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读

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接触面的有关。

5.应用: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①、②、③。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①、②、③(滚动轴承)、④使(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第九章力与运动

【知识梳理】

1. 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或匀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②③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是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物体上是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5)

A、一切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运动或状态,直到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B、受平衡力的物体要么处于状态,要么在做运动。

C、受非平衡力情况:

①非平衡状态:当物体的发生改变时,物体就处于非平衡状态。如:物体

做、、。

非平衡力:使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的一个力或不满足平衡条件的几个力。

②一个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就将处于非平衡状态。反之,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则一定受

作用。

③物体处于哪种非平衡状态,取决于所受非平衡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的关系。

同向则,反向则,不共线则做运动。

(6)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式判断物体受力情况

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是。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的受力情况是。

(7)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运动与力的大小,运动与力的方向。即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以以任意速度、向任意方向运动。

2.伽利略斜面实验:

(1)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

(2)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小车前进地越远。

(3)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

(4)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

3.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

(2)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接下来都将做。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的原因。

4.惯性:

(1)定义:物体叫惯性。

(2)说明:①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的物理属性。

②惯性只会在物体时表现;

③惯性有大小,其反映的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能力,只与物体有关,与是否、

是否、速度大小等均无关。

④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或由于“作用”。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5.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由物体受力情况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由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举例:一物体静止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拉力向右拉,物体将怎样运动?如果不

断减小向右的拉力,物体又将怎样运动?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知识梳理】

1.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且物体竖直方向不受其他力时,压力F = 物体的

重力G

(3)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

G F

2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1)A 、B 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

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B 、C 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

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转换法。

3.固体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公式 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压强p :Pa ; 压力F : N ; 受力面积S : m 2。

☆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

触部分)。

(4)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0.5Pa ;一本书对桌面的压强约50pa ;成人站立时

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

104N 。

(5)应用:

①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②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工具: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①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 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

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吸盘。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

①针筒法实验。(参考课本,了解实验过程和注意点)估测大气压实验:

⑴实验原理:。

⑵实验器材:、、。

⑶实验数据: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

是。

②实验前为什么要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

③实验时为什么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才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

④误差分析:

导致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

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有:

②吸盘法实验应注意根据F=ps计算结果得出应尽可能选用面积(直径)小的吸盘。

③托里拆利实验。(一般性了解)

(5)结论:大气压p0=76cmHg=1.0×105Pa

6.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测量工具: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

(3)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4)沸点与压强:

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去水分(糖汁)。

(5)部分气体压强:(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温度,气体分子的多少等)

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离心式抽水机

7.流体压强的特点:

(1)特点: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2)应用:使大型客机升空。

(3)改变流体流速的方法(途径)

①改变形状②旋转的方法③直接改变流速

8.浮力:

(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一般性了解)

9.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F浮=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如右图总结物体浮沉条件。

(3)说明:A.密度均匀的物体切去

一块后浮沉情况不变(悬浮(或

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

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

块都悬浮(或漂浮)。)

B.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V排=V物漂浮ρ液 <ρ物;V排

C.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D.改变物体的浮沉:a.自身重力发生改变 b.受到的浮力发生改变

(4)浮沉的利用:

①轮船: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

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

ρ水;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g ;轮船受到的浮力

F浮= m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g 。

②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③密度计: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11.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计算浮力方法:

①称量法:F浮= G-F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不作要求)

③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 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或重时常用)

12.漂浮问题“五规律”:

(1)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2)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3)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4)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5)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初三英语人教版新目标期末复习基础知识同步练习

初三英语人教版<新目标>期末复习基础知识(一)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70分钟) I. 单项选择 1. —Can you play the two ___ __? —Yes, of course I can. A. music B. pieces of music C. piece of music D. pieces music 2. He isn’t happy today. Let’s _______. A. cheer up him B. cheer him up C. to cheer him up D. cheering up him ﹡3. The thief _____ stole the lady’s purse on the bus ____ by a policeman a moment ago. A. who, was caught B. who, has been caught C. that, were caught D. that, is caught ﹡4. —Must I clean the classroom? —No, you __ __. You ____ _ go home now. A. can’t, must B. mustn’t, may C. may not, need D. needn’t, can 5. I often spend time _______ what I love to do. A. to do B. doing C. do D. did 6. I ____ _ some clothes to charity because they are too small for me. A. take after B. hang out C. give away D. put off 7. It took me a lot of time ________ my homework. A. finish B. to finish C. finishing D. finished 8. We can’t put off ________ a plan. There is no time left. A. making B. made C. to make D. make ﹡9. The Da Vinci Code is ___ ___ that many people go to see it. A. too interesting B. so a interesting film C. such an interesting film D. such interesting a film 10. —Can you stop smoking here? Look at that sign. —Sorry, I ____ _ it. A. won’t see B. saw C. couldn’t see D. didn’t see 11. —What do you think of a fashion show, Tom? —I’ve no idea. But it’s a fact that ____ __ people go to have a look. A. three thousands B. thousand of C. thousands of D. three thousands of ﹡12. We can’t go ____ _ because we have an important meeting. A. anywhere else B. else anywhere C. somewhere else D. else nowhere ﹡13. The last place _____ we visited was the Great Wall. A. which B. that C. where D. it 14. To make our city more beautiful, we must remember that rubbish ___ _ into the lake. A. didn’t throw B. can’t throw C. mustn’t be thrown D. needn’t be thrown 15. These buildings ____ __ twenty years ago, and we __ ___ in them for over 10 years. A. built, are lived B. built, lived C. were built, have lived D. were built, have used II.完形填空 Have you ever planted a few trees on Tree Planting Day? Each year, millions of people, both

基础知识测试卷一

基础知识测试卷一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甲、乙两种地貌分别属于 A.河流地貌、风成地貌B.冰川地貌、海岸地貌 C.海岸地貌、冰川地貌D.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 2.图甲地貌的典型特征是 ①常呈锥状耸立②形态多样,呈蘑菇状 ③形成峰丛、峰林④以新月形沙丘为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图示甲、乙两种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作用、风力堆积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冰川搬运作用C.流水堆积作用、冰川侵蚀作用D.海浪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 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典型的地貌类型是 A.风成地貌、冰川地貌B.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C.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D.海岸地貌、河流地貌5.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B.沉积作用C.侵蚀作用D.搬运作用羚羊峡谷(左图)位于美国西部,该地年降水量少,夏季多暴雨,水流急,造成山洪频发。峡谷两侧多为柔软的砂岩。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6.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和直接影响峡谷形成的作用是右图中的 A.甲和b B.乙和a C.丙和c D.丁和d 7.下列地貌类型成因和羚羊峡谷相似的是 A.挪威峡湾B.长江三角洲C.西北雅丹地貌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下面四幅图是不同地貌的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 )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9.四种地貌中,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资源丰富,除了供应我国,还远销他国。读秘鲁局部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0.秘鲁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可能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C.靠近安第斯山脉 D.位于太平洋东岸海陆交界处 11.若货船顺洋流航行至中国,途中不经过的洋流是() A.日本暖流B.秘鲁寒流C.南赤道暖流D.巴西暖流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 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下面是马耳他简图及其著名景点“蓝窗”,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A.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B.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 C.海水侵蚀、沉积、地壳抬升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 13.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4.马耳他岛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B.大风天数多 C.夏季干热,冬季冷湿D.地表土层薄,且严重缺水 2019年4月,山东沂蒙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岱崮地貌是该地独有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与崮体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砾岩B.大理岩C.流纹岩D.花岗岩 16.石灰岩经变质作用易生成 A.板岩B.花岗岩C.大理岩D.石英岩 下图为位于北大西洋中的赫马岛,隶属于冰岛,由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入海冷却形成,造型酷似大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有关赫马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花岗岩冷却而成B.岩石中有大象化石 C.地处板块消亡边界D.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18.冰岛为欧洲的岛国,该国 A.通过填海造陆扩大耕地B.城市化发展速度欧洲最快 C.地热能广泛用于生产生活D.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

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3、“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答: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首先,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使得我们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充分反映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要努力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解决时代发展中的新课题。其次,与时俱进必须把握规律性。把握规律性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所谓创新决不是主观任意的创造,而是符合严格的科学性要求的创造性活动。就社会领域内的创新活动来说,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就是要不断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在新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规律。再次,与时俱进必须富于创造性。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关键在于创造出新的东西。 4. 怎么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即是否为真理的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唯一性: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实质上就是判定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简单地说,认识指导实践,如果实践成功,得到了预想的结果,说明指导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辨证统一性: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实质实践标准的过程性、局限性,即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5 .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 . 什么叫实是求是?

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汇编

宝应实验初中八年级物理(下)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汇编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梳理】 1.质量: (1)定义:物体 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常用单位: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 一个苹果约 150 一头大象约 6 一只鸡约2 (3)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 、 、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 固有 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①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 ,也可用 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A .“看”:观察天平的 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 。 B .“放”: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 C .“调”:调节天平 使指针指在 处,这时横梁平衡。 D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 里,用 向 里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 到 。 E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 + 刻度值 F .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 B 保持天平 、清洁。 ③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 、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2.密度: (1)定义: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V= m= (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常用单位 。这两个单位比较: 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 kg/m 3 1kg/m 3= g/cm 3。水的密度为 kg/m 3。 物理意义是: 。 (4)理解密度公式: ρ=m/V ①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 (m 与 V 成正比); ②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 、 、 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③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 的密度小; ④ 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 的密度大。 (5)密度随 、压强、 等改变而改变,不同 物质密度 ,所以密度是 的一种特性。 (6)图象:如右图所示:ρ甲 ρ乙 (7)体积测量——量筒(量杯) ① 用途:测量 (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② 使用方法: “看”:单位: =厘米3 ( cm 3 ) ; ;分度值。 “放”:放在 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 的,读数时,视线要和 相平。 (8)测固体的密度: 原理:ρ=m/v ①方法:A.用天平测出 B.在量筒中倒入 ,读出体积V 1 ; C.用细线系好物体, 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 ; D.得出固体密度ρ =

基础知识考试试卷-水利

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根据GB/T27025-2008,对于校准实验室,设备校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确保实验室所进行的校准和测量可溯源到()。 法定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或法定单位制 (2)对于样品保管说法错误的是()。 样品管理员应对样品在试验机构期间的保存、安全、保密、完好负责,并对在检期间的样品管理实施监督 当贮存保管条件达不到委托人要求时,应及时向委托人声明,或者经委托人同意采取其它贮存保管方式 样品的贮存条件应达到检测人员提出的要求,对有特殊贮存要求的样品,应设置贮存环境的监控设施 (3)根据“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国家鼓励实验室、检查机构取得经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的认可 已经取得资质认定证书的实验室需新增检测项目时,应申请资质认定扩项 申请计量认证和申请审查认可的项目相同的,其评审、评价、考核应当分别实施 申请人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提出复查、验收申请

(4)《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6号)自()起施行。 2008年12月31日 2009年1月1日 2009年2月1日 (5)计量发展的历史上,()的计量基准大都是宏观实物基准。 原始阶段 古典阶段 经典阶段 现代阶段 (6)数据的表达方式有()。 数值表示法 图形表示法 列表表示法 公式表示法 (7)断面系数单位M3的名称是()。 三次方米 立方米 三次方米或立方米 (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新购仪器设备在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前不用进行检定或核查 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法理 ●法的概念: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法的特征:1、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2、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3、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4、规定权利和义务 ●法的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法律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 ●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 ●法对微观经济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节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哦的各种纠纷,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与政治的关系:法受政治制约(政治关系发展、整体改革、政治活动的内容),法服务于政治(调节阶级间、阶级内关系,维护社会关系、社会秩序;打击制裁违法犯罪,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 ●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相同点(内容实质方面联系):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经济基础、社会目标等 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调整范围(不尽同)、实施方式、稳定性程序化程度 ●法与党的政策相互作用: 一、法的制定:1、政策是立法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2、发将政策转为形式合理效力普遍的行为规范 二.发的实施:1、政策变法,使正统,又反之约束政治活动 2、法的实施借助政策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民主是法制产生的依据、力量源泉,决定了法制的性质和内容 ●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法律规范的形式上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和地方政府)。 ●宪法: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全国范围内生效;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为宪法、法律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的也属于发的渊源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市、国批的较大市),适用本地方。 ●规章:1、部门规章:指由国务院各部委+中银+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为:宪法、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2、地方规章:政府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市、国的较大市)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区域内生效 ●特别行政区法: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国际条约:与民法规定不同的,适用国际条约,但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精神产品、人身、行为)、内容(权利义务) ●权利能力:能够才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能力;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无法谈行为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生于成立,终于解体 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有权利能力,未必有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分为:完全、限制、无行为能力人

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点练习

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点练习(一)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用百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 2.在上图中用阴影表示出2/5公顷. 3. 0.75=6÷()=():12=() 15 =()(用百分数表示) 4. 150千克减少它的 1 3 后,再减少 1 3 千克,最后还剩()千克。 5. a=b× 7 8 =c÷ 12 11 =d×0.98,且a、b、c、d都不等于0。将a、b、c、d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 b a m b m a + + (填“﹥”,或“=”,或“﹤”,b﹥a﹥0) 7.一杯盐水中,盐的重量是水的 1 19 ,这杯盐水的含盐率是()。 8.一瓶饮料300毫升,其中葡萄汁与水的比是1:4,小红喝去一半后,剩下的饮料中葡萄汁的含量是()%。 9. 甲船2小时行驶60千米,乙船3小时行驶84千米。甲船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乙船和甲船的速度比是()。 10.从学校步行到市民中心,5年级学生要12分钟,4年级学生需要15分钟,五年级学生的步行速度比四年级学生快()%。 11.一家商店广告中的”买四送一“指的是比原价优惠了()%。另一家商店广告中的”买三送一”指的是现价是原价的()%。 12. 农场养的鸡、鸭的只数比是5:8,这个农场养的鸭比鸡的只数多()%。 13.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2,甲与乙的比是();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 () 。 2公顷

14. 圆心角是60°的扇形的面积是它所在圆面积的( )%。 15. 一种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0%,150千克油菜籽能出油( ) 千克,( ) 千克这样的油菜籽能出油150千克。 16. .甲正方形周长是100厘米,乙正方形周长是200厘米,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 17. 两个立方体的棱长之比是1︰2,它们的表面积之比是( ),体积之比是( )。 18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12厘米,长、宽、高的比是1:2:4,它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高是( )厘米。 19. 用一个正方形去盖住整个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的圆,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至少是( )厘米。 20. 在一块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剩下的边角料是( )平方厘米。 21.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该圆的面积约是正方形面积的( )℅;在一个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约是圆面积的( )℅。 22. 将一根长1米的圆木沿着直径劈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米。原来这根圆木的表 面积是( )。 23. 某温度计有两种刻度,摄氏度(c 。)和华氏度(。F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摄氏度×180%+32= 华氏度。在摄氏( )度时,恰好是华氏度86度。 24. 从数字卡片2、3、4、5 中任何取两张相加,和是偶数的可能性是( )%;和是质数的可 能性是( )% 25. 甲乙两人进行60米赛跑,同时起跑,当甲跑到40米处时,乙跑了36米,照这样的速度,甲 跑到终点,乙离终点还有( )米。 26. 右图是李明某天上学的路程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李明前 5分的平均速度是每分( )米,第6分时的速度是每分( )米, 第8至13分的平均速度比前5分钟平均速度快( )米。 27.一个数,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3倍,这个数是2.2;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7倍,这个 数是4.6。原来这个数是( )。 28. 燃油费下降,杭州到北京的飞机票降价10%后是1080元,飞机票原价( )。 5 8 13 时间(分)

医疗卫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 模拟题一(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2.阴道自净作用: 3.尿路刺激征: 4.等渗性缺水: 5.基础体温: 二、填空题(每小题1空,每空2分,共10分) 1.呼吸道和器官病变出血,自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2.目前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在国际上大多采用分期。 3.脓毒血症临床特点为剧烈寒战后高热,热型呈。 4.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最多见的是,常发生于起病后24小时内。 5.头痛、呕吐、是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进行沟通时,影响沟通并使双方产生不信任感的行为是()。 A. 双眼注视对方 B. 全神贯注倾听 C. 言语简单明确 D. 及时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2.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胸廓呈()。 A. 漏斗胸 B. 鸡胸

C. 桶状胸 D. 扁平胸 3.夜班护士发现一支气管扩张病人咳血约200ml后突然中断,呼吸极度困难,喉部有痰鸣音,表情恐怖,两手乱抓,首先要做的是()。 A. 立即通知医师 B. 立即气管插管 C. 清除呼吸道积血 D. 给予氧气吸入 4.引起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最主要的致病菌为()。 A. 葡萄球菌 B. 溶血性链球菌 C. 肺炎球菌 D. 肺炎杆菌 5.在为内科疾病病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时,其中哪一步可以发现新问题,作出新诊断、新计划或修订原有方案() A. 评估 B. 诊断 C. 实施 D. 评价 6.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其无菌区为()。 A. 肩,背,前胸,手部 B. 肩部及腰部以上 C. 前胸,手臂,腰部以上 D. 前胸,臂部以上腰部以下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算法 1、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2、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3)有穷性(4)拥有足够的情报。 3、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4、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5、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6、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7、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8、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9、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10、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1、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3、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2、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3、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4、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栈和队列 1、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 表示栈底。 2、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3、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 指针指向队头。 4、队列是“先进行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线性链表

期末基础知识复习整理

期末基础知识复习整理王童歆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梦江南【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咏怀古迹【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华图省事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选自《漱玉集》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浓睡;酣睡。 ◆卷帘人;侍女。

◆绿肥红瘦;指绿叶茂盛,红花凋零。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一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设问,反复,拟人,对比,反问,借代。 江城子(词牌名)密州出猎(标题)【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选自《东坡乐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聊;姑且 ◆左牵黄,右擎苍;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这里指随从将士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 的衣服。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太守;此致作者自己。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指。 ◆尚;更。 ◆霜;白。 ◆“持节”二句。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会;会当,将要。

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是程序文件的细化。 质量记录 作业指导书 质量手册 (2)下列关于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误差没有符号 不确定度恒为正 误差有一个允许误差范围 不确定度没有不确定度的限值 误差不知道真值,但有一个人为的约定真值 不确定度不知道真值,也没有约定真值 (3)计量发展史上,以微观自然为基准的是()。 原始阶段 古典阶段 经典阶段 现代阶段 (4)()是实验室检验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内部的法规性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技术管理体系文件 规范体系文件 (5)反映系统误差大小,表明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是()。 精密度 正确度 准确度 精确度 (6)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划分一般为()层次。 二个或三个 三个或四个 四个或五个 (7)比热的单位J/(kg?K)的中文读法是() 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 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每千克开尔文焦耳

每千克每开尔文焦耳 (8)授权签字人需要变更,检测机构应按要求向()履行变更手续 计量认证发证机关 国家认监委 地方质检部门 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9)下面运算正确的是()。 5.348×20.5≈109.6 42.1+3.276≈45.4 3764.3÷21≈179.3 26.65-3.925≈22.73 (10).下面关于原始记录档案保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原始记录禁止用磁性方式记录 归档时,原始记录应单独装盒保管 原始记录属于保密文件,不得借阅、复印 按政策要求,水利工程的检测记录在工程保修期内不得销毁 (11)下面对有效数字的描述,正确的是()。 1.002包含2位有效数字 0.0002包含1位有效数字 0.0441包含4位有效数字 0.0060包含1位有效数字 (12)对于校准实验室,设备校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确保实验室所进行的校准和测量可溯源到()。法定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或法定单位制 (13)以下不属于管理体系文件特点的是() 协调性 实用性 规范性 唯一性 (14)随机误差是() 有规律的 没有规律的 可预测的 可预防的 (15)SI基本单位中,长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名称分别是()。 公里,摄氏度 米,开尔文 公里,开尔文 米,摄氏度 (16)数字2.7650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应该为()

(精选)《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

《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 1.应用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实用性。 2.应用文的体式和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用纸、格式、书写方法、装订方法等。 3.应用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 4.应用写作的内容由什么构成?----主旨和材料。 5.应用写作的形式由什么构成?----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面。 6.应用文主旨的表达涉及哪些因素?----写作思路、语言、逻辑等。 7.对应用文主旨有什么要求?----一要正确,言之有理;二要明确。 8.在应用写作过程中,材料工作要抓好哪些环节?-----搜集材料,分析材料,选择材料,使用材料。 9.什么是典型材料?-----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的材料。10.应用文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层次和段落。 11.层次和段落的区别是什么?----层次是主旨的表现次序,它体现内容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段落是从形式方面着眼的,以另起一行空两格为标志。 12.什么是过渡?什么是照应?----过渡指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表示衔接转换的结构形式;照应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 13.应用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庄重得体、朴实平易、准确规范、言简意赅 14.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应用文的语言自然朴实,通俗易懂,不堆砌辞藻。叙事概括,直接,不用曲笔、夸张等修辞手法。 15.什么是模糊语言?----一种外延不确定的、表意上比较含糊、在运用上具有弹性的词语。16.在公文中,常用的介词有哪些?----为、根据、本着、遵照、关于、对于、除了等。 17.怎样做可以使应用文的语言准确无误?-----第一,要合乎语法规范,不写病句;第二,要符合逻辑,合情合理。 18.公文写作中为什么常常使用单音节词?-----单音节词可以使得公文更庄重,更简练。19.简缩词组有哪些类型?----数字概括式、分合式、缩合式。 20.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叙述、议论、说明 21.论文写作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法、分析法、引证法、对比法、类比法等。22.在应用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定义法、表述法、分类法、比较法、数字法、图表法等。 23.应用文的结构序数是如何标注的?-----第一层次,大“一、二三”;第二层次,加圆括号的大“一、二、三”;第三层次,小“1、2、3”;第四层次,加圆括号的小“1、2、3”。24.常用标点符号有多少种?-----16种,包括7种点号,9种标号。 25.常见的修改方法可用哪几个字概括?-----4个字:增、删、改、调。 26.什么是公文?----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7.拟写公文和文学创作在署名时有什么不同?----公文署名是法定作者,即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及承担义务的组织;文学创作的署名是创作者本人,文责自负。 28.收发公文要履行什么程序?----要履行办理程序,包括收文办理程序和发文办理程序。29.发文办理程序包括哪些环节?----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等环节。 30.公文的种类有多少种?----13种。 31.什么是决定?---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时具有决策性与规定性的公文。

《法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仅供参考)

《法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2013-12-07 09:12:30|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物权包括( B )。 A.典权和抵押权 B.留置权、抵押权和质权 C.地上权和地役权 D.地役权、典权和质权 2、法律规定了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为人们确立了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标准。这体现了法律规范的(A-2 )。 A.规范性 B.概括性 C.可预测性 D.明确性 3、我国现行宪法经过了几次修改?( D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4、民法的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 C )平等。 A.权利 B.义务 C.法律地位 D.民事行为能力 5、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A )。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依申请的行为 6、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是预防( B )。 A.社会上的危险分子犯罪 B.犯罪分子重新犯罪 C.违法分子犯罪 D.社会上一般人犯罪

7、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 A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8、现行宪法的第几次修正案提出了“完善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 ) A.一 .二 C.三 D.四 9、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 A )。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行政灵活原则 D.行政信赖保护原则 10、自然人是与( A )相对应的概念。 A.法人 B.公民 C.国民 D.国家 1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习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此项权利属于消费者的(C )。 A.选择权 B.公平交易权 C.受尊重权 D.知情权 12、移送管辖属于( A )。 A.裁定管辖 B.专属管辖 C.一般管辖 D.级别管辖 13、一般说来,源于同一法律文化传统,在法律的结构、形式、调整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具有共同特点的各国法律制度被称为( B )。 A.法律部门 B.法系 C.法学部门 D.

“基础知识测试”试题题库

辅导员“基础知识测试”试题题库 1. 中央16号文件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①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②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③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④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⑤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⑥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政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③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④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 4.对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概括为: 参考答案:①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②大力建设校园文化; ③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④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⑤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5.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社会时代的大背景; ②家庭环境的熏陶; ③地域特征的延续; ④不同年级的特点; ⑤学生自我主观因素的影响。 6.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①日常观察; ②个别谈心法; ③活动检验法; ④理论学习法。

7. 中央16号文件明确的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 8.教育部令第24号是如何界定辅导员身份的? 参考答案: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9.高校一线专职辅导员配备的师生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臵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 10. 辅导员选聘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②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③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11. 辅导员选聘工作的方式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在高等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2.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答案:①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②高尚的道德素质; ③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 ④良好的健康素质。 13.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主要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②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③要注重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④要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14.辅导员工作的意义(为什么重视辅导员工作) 参考答案:①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辅导员工作,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 ②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辅导员开展大量细致的日常工作,使得许多不稳定因素被化解在萌芽状态中;也正是由于辅导员们在关键时候冲在最前面,使得一些影响稳定的事端及时得到平息; ③辅导员工作平台是为高校锻炼高素质人才、储备人才的平台。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基础知识归类

一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归类 一、字1、结构 独体字:丁王左右结构:你们上下结构:季节半包围结构:处赶全包围结构:圆因2、多音字 木:树林李桥机辶:这边道远进选过走:赶起足:跳跟 宀:定家完穴:空扌:把拍找拉扫日:星时命晚早量最 5、今相自音你原加“心”读念想息意您愿月十生寸加“日”读明早星时 6、减一笔鸟-乌令-今广-厂加一笔(日)白田目电旧由加两笔(口)只古石右另可加叶

7、记字的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 二、词语1、课本中出现的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风拂面春暖花开五颜六色百花盛开和风细雨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蒙蒙细雨2、出现的其他四字词语. 树 8、碧绿碧绿的叶子(荷叶、小草、菜地)雪白雪白的棉花(浪花、梨花、贝壳) 火红火红的太阳(花儿、朝霞、高粱)金黄金黄的落叶(麦田、稻田、油菜花)9、高兴——高高兴兴大小——大大小小多少——多多少少红火——红红火火 许多——许许多多来往——来来往往干净——干干净净明白——明明白

白 花花绿绿急急忙忙千千万万 10、青青的假山青青的草地绿绿的草坪绿绿的小草绿绿的叶子有趣的问题弯弯的小路弯弯的月儿弯弯的小船难忘的日子满意的笑容美丽的风景精彩的球赛雪白的贝壳高远的蓝天挺拔的松树茂密的松树林会心的微笑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一畦秧苗一块稻田一方鱼塘一座果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孩子一列火车一条鱼一担白菜一包菜子一辆小车一张画一块红领巾一颗星一棵树一本书14、眨眼睛捕鸣蝉摘松果扫垃圾栽树苗踢足球晒棉被贴图画脱衣服捧鸟蛋领失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