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史 写实主义部分 翻译

日本近代史 写实主义部分 翻译
日本近代史 写实主义部分 翻译

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提倡

翻译小说、政治小说虽然是从未见过的流行的新题材小说,但是说他们是当时一种过渡现象也不为过。新时代要求新文学的出现,特别是在明治时期的前20年间,全面接受西欧的影响,各个领域都在策划进行近代化和西洋化,文学领域也不例外。喜欢读近世末期的戏剧作品的人在学习了外语、接触了英佛路文学之后,留意到了日本和西欧的巨大差距,感到改良是必要的。深感传统文学的缺点、虚假的空想和极度的夸张很明显,出场人物也十分老套、没有一点生气,文学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思想也无法超脱恶人必死、善人必昌这样一个常识性道理。与此相比,西欧文学中出场人物和事件本身都能让人确实的感受到那就如事实一般那个思想也被深刻的人生观所印证,并触摸到人生的微妙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文学并非是处于政治和道德的下位而存在的而是作为堂堂文化中的一个领域而独立存在的,而且整合了西洋文学的长处而形成的写实文学便自然而然地被理解。为了改良日本文学,写实主义文学理论逐渐被提倡,写实主义文学理论便自然成为时代的大趋势。这一类的写实文学理论的提倡者是对近世末期的戏剧作品和西洋文学都很了解,其本人也以西洋流的写实小说为基础写过小说,并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类人。

近代文学的特征就在于写实主义,它展现了新的人生解释,另一方面否定了旧时代文学理念的戏剧作品的态度和把文学立足于劝善惩恶的看法。而这种东西正是从对外国文学的研究所得到的知识。这种写实主义理论可以说是近代文学的基础理论,但是这个理论不应该是只是理论的东西,实际上应该被认可为和小说创作者的提倡、创作息息相关的一种特色

小说神髓

明治18年到明治19年间,坪内逍遥所著的《小说神髓》的刊行,实质上就如同晓钟发出了近代文学的黎明到来的钟声。这是从小说的本质和写作方法系统性的展开来,探明引导新时代文学的理论的一部作品。关于作为新时代小说方向的写实主义的规则做了如下的论述。(小说的核心是人情,世态风俗其次。若问人情是什么,答曰:人情就是因为人们的七情六欲引起的所谓“百八烦恼”,)。“百八烦恼”,换言之就是分析、如实描写人们心理的小说。并且,这不是描写事物的外在,而是主张应该洞察事物的骨髓内里。而且,作者还应该像心理学家那样,必须深入观察人物的外在和内心,甚至不能提及写实文学方面的作家的态度。还有另一方面,好像历来奉行“劝善主义”的功力的文学也被谴责成封建残留。逍遥的主张的重点就是第一,小说的写实是必须的,第二就是从功利而来的解放。小说是艺术的一个领域,而且是专门描写人情和世态风俗的东西。因此,小说家应该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深挖人情的真髓。而且,近世的戏剧作品不拘泥于儒教道德,否定劝善惩恶的说教手段,认可小说自身的价值,和宗教、道德、政治相独立存在。其他方面,虽然戏剧创作者中,不把小说看成民众排遣解闷的东西、而是认为这是社会最低端的东西、最卑贱的东西的也大有人在,但是逍遥也倡导人们要尊重作为描写人生的艺术的小说。这种理论主张全部来源于逍遥在英语文学的造诣和知识积累,同时也受到了本居宣长的《源氏物语玉的小节》的影响。逍遥就这样一方面发表文学理论,同时因为实践了其他方面而公开了《当世书生气质》。这部小说以一个书生作为主人公,围绕着他让许多其他书生相继登场,描述他们的生活、境遇和性格刻画出所谓的当时的书生气质所应有的样子。但是小说本身也没能真正成为《小说神髓》所说的理论所描述的样子,人物类型化,用语多受旧文学影响。这部作品作为新小说的先驱,向越来越多的人传递着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总论

继逍遥的【小说神髓】之后出现的更进一步地贯彻其立场的是二叶亭四迷的【小说总论】。【小说总论】于明治十四年四月在【中央学术杂志】登载,逍遥的【序言】也附在上面,正像其中“这篇评论,由我的友人,擅长于俄罗斯文学的冷冷亭主人所做以评论书生气质,写

在评论开头以示说明”所写的那样,二叶亭对逍遥的【书生气质】乃至【小说神髓】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而且,正因为与【小说神髓】相比时期比较靠后而肩负起了超越【小说神髓】的宿命这件事也就显而易见了。二叶亭将现实是由现象和本质生成的,从现象当中通过情感把握真相是一种艺术,从这样的立场出发作为小说方法之一临摹就成为必然的理由作出了说明。其中所包含的理论以俄罗斯的别林斯基的理论为基础,作为核心的地方与【小说神髓】相同,是排斥劝诫小说,主张写实小说的现实主义。然而主张的方式比起【小说神髓】来却及其彻底。总体来看,比起【小说神髓】虽然及其简短,但在凝缩而成的表达之中不管是小说的体系还是实际操作的方针都蕴含其中,内容非常丰富。作为近代小说理论的先驱,在文学史上可以说与【小说神髓】共同享有极高的地位。

二叶亭为了将此理论付诸于实践而创作了【浮云】。

【浮云】【幽会】的言文一致

从东京外国语学校退学立志成为作家的二叶亭,就坪内逍遥的【当世书生气质】与【小说神髓】的主张并不一定相吻合一事询问了作者逍遥,互相之间围绕文学论的问题发生了争论。于是以其为契机为了与【小说神髓】和【当世书生气质】针锋相对而发表了【小说总论】和【浮云】。小说【浮云】是前篇假借坪内逍遥的名义于明治二十年发刊的,同时正当要用自己的名字于明治二十一年到二十二年间发表第二篇第三篇的时候,由于对自己的资质及文学本身产生了怀疑,小说没能完成便弃稿了。说起这篇小说的特色,无疑是它并没有以往小说那样的人为做作的脉络。并没有刻意地制造出好人坏人,也没有选择所谓的金童玉女做主人公。而是采取了着眼于当时随处可见的市井人物,单纯地观察普通人的生活并用淡淡的笔调刻画出来的方式。描绘了忠厚老实又缺乏处世才能的官吏内海文三和他的叔母阿政,表妹阿势以及轻浮又善于奉承的才子本田昇四个登场人物,描述了有精神洁癖且循规蹈矩的文三逐渐由于昇的卑贱的行为而导致了人生的败北正苦恼不已,而一直被自己寄予感情的阿势也被昇夺走的经过。然而这部作品的主题并非存在于对那件事情的变化的描述当中,对主人公文三自我觉醒,虽然想要和封建的事物作斗争,然而终因意志软弱被周围击垮而苦不堪言的心灵纠葛的描写才是主题所在。这可以解释为作者二叶亭对曾经赌上了青春年华也要换求的生存方式的座右铭——【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的正直】在现实生活的嘲弄中逐渐败北的怀疑的表现。

【浮云】作为近代最初的正式的现实主义小说,保持了永不磨灭的名声。第一,在小说的文体方面首次采用口语形式,原封不动地加进俗语,用语及其随便和自由。这种言文一致体裁的文章创造了与近代人对思想感情的表现相适应的清新的文体。第二,描写的手法也远超当时小说的水准,即便环视日本近代文学全体也可以说是罕见的,客观的现实主义。第三,以主人公为首,人物造型生动,其心理活动也被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第四,通过主人公内海文三的苦恼,就近代知识分子生活的艰难,官僚制度的庸俗,新旧思想的对立等根本问题进行了如实的阐述。因此说日本近代文学通过【浮云】由此宣告迈出了第一步,也并非不合适。言文一致的口语体的文章的试验田当中,也有山田美妙的短篇集【夏木立】的身影。将这二者仔细比较的话,美妙的文章通常是使用敬体的,然而二叶亭那可以说是简体式的用语则完全与众不同;美妙的文章,通常惯用比喻或拟人等多种手段,令人感觉到稍微有些矫揉造作,与此相对,二叶亭的作品尽量避免使用修饰语,简洁明晰地描述事实,这一点可以说是领先了其他作品一步。而且即便是翻译自屠格涅夫作品的【幽会】【邂逅】二叶亭也展示了其费尽心血的现代语翻译,其对自然描写的新鲜感让人瞠目而视,给后世以国木田独木为首的作家以深刻的影响。

拟古典主义

政教社、砚友社的兴起

由于西洋文明制度的输入过快,引起了对极端欧化的批判和自我反省。过度的欧化

热在明治20年的鹿鸣馆的假装舞会上达到顶峰后,终于进入了反省期,这种反抗更是逐渐地掀起了保守主义和国粹主义的风潮。且先不说极端反动的事,因为一般人们都是想尊重传统和古典的优秀的东西,因此也怀揣着正当的要求。与此相比,即便是在明治初年,慨叹浅薄的西洋化、持有遁世态度的《柳桥新志》的作者成岛柳北那样的人都存在,但是国粹派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开展活动也是明治20年以后了。也就是说,明治21年,以三宅雪岭、志贺重昂、杉浦重刚等人为核心组成了政教派,他们以《日本人》和之后的《日本及日本人》作为机关刊物,批判浅薄的文明开化的事事,拥护国粹,攻击对西洋卑躬屈膝的态度。在文学领域,由于外国文学的输入,了解了近代文学是什么样的东西,这次进入了用那双眼去重新审视本国的古典、重新发现其价值的这样一个阶段。特别是淡岛寒月对井原西鹤价值的再发现,由于人们鼓吹宣传,元禄文学、尤其是西鹤的小说,作为日本的写实小说开始被重新认知、评价。对于近松门左卫门和松尾芭蕉等的关注度也很高。在西鹤的文学作品中,与陷入人物刻画类型的剧作文学相比,人们惊奇地发现了新的对人物的典型的描写。这样,在文坛中拟古典主义风靡开来,砚友社的人们便处于中心地位。砚友社是在明治18年,以尾崎红叶为中心,加上山田美妙、石桥思案等人成立的文学社。机关刊物开始是发行的抄写传阅的《我乐多文库》,之后逐渐改用印刷手段在市面上出售,期间,岩谷小波、川上眉山、广津柳浪等人作为同事加入。砚友社逐渐成为很显赫的存在,在明治20年代势力得到扩张,红叶也和幸田露拌平起平坐,甚至获得了被公认为红露时代的巨大声望。

红叶以《二人比丘尼色忏悔》初登文坛,这部作品因为文体而备受瞩目,它并非言文一致,而是叙事部分用文语体,会话部分用口语体,雅俗共赏。这就是当时的新倾向,据说是为了对抗美妙的短篇集《夏木立》而创作的。后来,不管是构思也好,文章也好,都完全模仿西鹤风格写的《伽罗枕》、描写美丑两姐妹婚姻生活对照的《二人女房》、还有描写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关系的《三人妻》等等都成名了。更有为了显示对新时代风俗的关心而创作的《多情多很》、《金色夜叉》被认为是优秀的文章而备受追捧。红叶就这样成为当时文坛拥有巨大力量的巨匠,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新时代不可多得的重要的核心作家,而且更不用说其门下肩负新文学的优秀作家一代又一代涌现出来。作为红叶门下屈指可数的作家,有泉镜花、小栗风叶、德田秋声等。

幸田露伴

虽然幸田露伴被与尾崎红叶相提并论,明治二十年代也被称作红露时代,但其在文坛上的出现简直就像彗星一般。幼年就爱好文学,很早就开始接触并熟知井原西鹤等作家的作品,但是由于父亲的反对,从而入学电信修技学校,作为电信技手赴任于北海道。之后受到东京文学运动的刺激,辞职赴京,在【都之花】杂志上发表了【露团团】并博得好评。在【露团团】【一刹那】等作品中自由运用汉语词和佛门语言而被誉为奇才。诚然,在当时言情小说盛行的潮流中露伴的小说显得尤为可贵。接下来发表的【风流佛】再次让露伴名声鹊起。其中描写了与演艺之道相结合的理想主义的宗教式恋爱。代表作【一口剑】【五重塔】也描绘了精进于演艺之道的男性的理想形象。露伴经常被拿来与红叶相比较,比如同样是对市井凡人世界的描述,红叶在其中持有毫无遗漏地体察人情的微妙并描绘出来的这样的风俗小说风格的态度,与之相对,露伴虽说也以这样的事物为题材,但又在其中采取把呼吸着的人类所把持的信念和生存意义之类的东西加以强调并大书特书的这样的理想主义风格的态度。在这一点上,因与当时被称为写实派的一派相左而被称为理想派。而且,红叶所描写的女性的行为动作被认为是无与伦比的,与之相对,露伴笔下的男性的骨气和精神也被认为是无可挑剔的。露伴还创作了【对骷髅】【风流微尘藏】【天空中翻滚的波浪】等作品,虽然写作风格逐渐向写实风转变,但无论如何,都作为大作而在文坛上取得了特殊而又无法撼动的地位。除了小说,在随笔,史传,研究等方面也留下了优秀的作品,特别是【芭蕉七部集】的注解也享有高度的评价。日本近代优秀的作家多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与之相对,露伴充满着深受东方本

土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文人的风度。

一叶和女流文学

说到仰慕露伴的作品并成名的女流作家自然是樋口一叶了。一叶最初从师于中岛歌子门下学习和歌,但后来为了在父亲的去世后摆脱困苦的生活,在歌塾的前辈田边龙子(三宅花圃)的【薮(sou三声)之莺】取得成功的刺激之下立志成为小说家,后来作为朝日新闻的作者,接近了在该报上发表了连载小说的半井桃水,开始创作小说。那篇小说最初受桃水的影响体现出了幽默小说的风格,不久因为和桃水之间的风闻在社会上传开而辞去工作离开桃水独自努力,仰慕露伴的作品,学习了井原西鹤的风格,从而逐渐养成了写实的风格,开创了自己的天地。又接近作为年轻的浪漫主义者团体的【文学界】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一般认为与那股清新气息的接触,对一叶文学眼界的大开也起了作用。明治二十六年,在【文学界】发表【雪天】的时候,一叶也小有名气了,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之后一叶的创作活动变得活泼的同时,文坛上洋溢着一股注入新鲜血液的风尚,因而一叶的作品被当时一流的杂志争相刊载,获得了文学批评家的高度赞扬。代表作有【比个子】【浑浊的水湾】【十三夜】,是被誉为一叶的三部曲的名作。特别是【比个子】通过讲述移居到下谷龙泉寺镇附近的孩子们的生活,成为了在靠近称作吉原的妓院区这样的特殊环境下迎来思春期的少男少女追求微妙心里的一叶文学的最佳作品。【浑浊的水湾】讲述了暗娼屋的妓女和被褥商人逼迫对方一起自杀的行为,在显露出与当时的深刻小说有所关联的同时,又有一种明治版的近松门左卫门的悲剧的感觉。【十三夜】讲述了青梅竹马的再会,描写了不尽如人意的尘世的悲哀。一叶的作品是,自由运用了西鹤式的雅俗共赏的文言文,富有诗意的浪漫笔致的作品。内容主要以对封建社会下女性不幸遭遇的同情为着笔点,给读者看并能博得感动,得益于作者基于身临其境的感触并表现出来的手法,这样一来,就自然生成了别具一格的悲哀文学。可惜的是她仅仅二十五岁就去世了。当时的女流作家除了樋口一叶,三宅花圃以外,还有欧外的妹小金井君子,【小公子】的译者若松贱子,【这是戒指】的作者清水紫琴。

李兵思、谭明瑞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说明,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了语码,翻译则成了语言操作。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功能方法来研究翻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当时不少译者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但那时“适当的翻译”强调“字对字”翻译和对原文的忠实,即使译文与想要达到的意图不一致。当时的圣经翻译者认为翻译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对原文本的忠实再现,二是使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马丁?路德主张在翻译圣经时在部分文章采取“字对字”翻译,其他部分文章应使译文与读者的需要和期望一致。同样,尤金?奈达区分了两种翻译中的对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特别强调翻译目的、译者和接收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含意。但奈达的翻译仍是关注原文,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强调等值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K.赖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她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 之后,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成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 J.H.曼塔利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 nal Action),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们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功能翻译理论不再在等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直译与意译的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强调某一具体翻译目的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 译方法。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从而回避了诸如直译和意译的两难处境。 三、功能翻译理论观点

日本近现代史课堂版提纲

《日本近现代史》课堂版提纲 主要参考书目: 1、吕万和著:《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宋成有著:《新编日本近代史》, 2、(日)远山茂树等著,邹有恒等译:《日本近现代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 4、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二十世纪日本:从德川时代到 现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美)赫伯特·比克斯著:《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新华出版社04年9月版(此书获美国普利策大奖) 6、(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大东亚战争的总结》,新华出版社97年12月版 7、(日)福武直著:《日本社会结构》,广东人民出版社82年10月 8、(日)中村政则著,张英莉译:《日本战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吴学义等编:《当代中日关系(1945—1994)》,时事出版社。 10、张声振等著:《中日关系史(主要是卷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11、(日)大隈重信撰:《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2007年版。 12、(清)黄遵宪著,吴振清等点校整理:《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日)信夫清三郎著:《日本外交史》(上、下),商务印书馆 14、俞辛焞(tun)著:《日本近代外交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5、殷燕军著:《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6、周颂伦著:《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1905—1936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蒋立峰、汤重南主编:《日本军国主义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沈予著:《日本大陆政策史(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曾江霞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成都 610225)3 摘 要: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别是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在翻译中常用的有两种策略: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文章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主要分析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得失,为翻译策略选择提供一定思 路,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翻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主义目的论;标准语对译;通俗翻译 On Tran sl a ti on Stra teg i es of D i a lects i n Br itish and Am er i can L itera ture from the Perspecti ve of Functi ona list Skopostheory Abstract:Generally s peaking,there are t w o common translati on strategies of dialects in B 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es pecially those of regi onal and s ocial dialects:standard Chinese versi on and 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This article analyzes standard Chi2 nese versi on and 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 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functi onalist skopostheory in an atte mp t t o shed light on transla2 ti on strategies of dialect.It als o p r oposes s ome alternative translati on strategies. Key words:functi onalist Skopostheory;standard Chinese versi on;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8)0320077203 英语语言中的方言引起了语言学、方言学、文化学和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视。根据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Cat2 ford)[1],方言是一种与语言使用者的长期性特征相关的语言变体,分为地域方言、时间方言和社会方言。方言,特别是其中的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具有社会指示功能,常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能反映人物的地域特征、民族种族背景、社会地位、教育程度乃至个性特点。各种变体都有其特有的特征,成为变体形式的判断标志(markers),其特定标志位于语音层、音位层、字形层、语法层和词汇层。拜勃等(B iber et al.)描述了方言变体在以上层次的语法特征[2](p1121-1125)。 与英语文学中方言特定标志不同,汉语中方言主要体现在词汇上,所以文学作品中方言翻译形成了困难。常用的方言翻译策略有标准语译法(即用目的语标准语翻译源语方言),和通俗译法(用通俗和口语化汉语包括已广为接受的方言词翻译源语方言)。还有一种方言对译(用译入语的一种方言翻译源语方言),其得失由孙迎春[3]、韩子满[4]针对张谷若所译《德伯家的苔丝》已详细阐述,本文不再赘述。面对种种方言翻译策略,译者应如何选择?卞建华等指出[5],传统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不能充分指导翻译策略选择,而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挑战了传统的以“信”为本的翻译理论,重在制定翻译策略。由于它更强调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决定作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该理论更适合研究“目的性”较强的非文学类文本翻译,而对是否适合指导文学翻译则存在争议。但功能翻译学派也提出了文学翻译主张[6],本文试图通过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分析方言翻译标准译法和通俗译法的得失,探讨其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1.功能主义目的论及其文学翻译主张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认为人类行为包括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行为。翻译目的主要指目标文本在接受环境中的交际目的。决定翻译目的重要因素包括具有特定交际需要的译文接受者和译文发起者的翻译要求等。目的论遵循“文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和译文接受者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同时强调“互文连贯”(intertextual co2 herence)或“忠实”(fidelity),认为互文连贯存在于源语和译语之间,其采用的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目的[6](p32)。互文连贯受文内连贯支配,而两者都受目的规则支配,是考虑到目的的充分表达。如果目的法则要求改变功能,其标准就不再是与源语的互文连贯,而是符合目的的充分或合适。充分指目标文本适合翻译要求规定的交际目的。目的论的对等则意味着充分符合译文与原文具有相同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6](p36)。凯瑟琳娜?赖斯(Ka2 tharina Reiss)的文本功能类型分类有助于译者明确符合翻译目的的对等程度。译者须根据文本三大功能类型,即信息性(inf or mative)、表现性(exp ressive)和执行性(opera2 tive)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77 第24卷 第3期Vol.2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 CHUAN C OLLEGE OF E DUCATI O N 2008年3月 Mar.2008 3收稿日期:2008201223  作者简介:曾江霞(1971—),女,重庆丰都人,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马梦琪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 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赖斯、汉斯·威密尔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

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Reiss)、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Holz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categoryoftranslationcriticism),汉斯·威密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and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translation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第一阶段: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Reiss,1923-),毕业于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在她1971年出版的论着《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brief)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 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 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 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 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 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 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

日本近代史 写实主义部分 翻译

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提倡 翻译小说、政治小说虽然是从未见过的流行的新题材小说,但是说他们是当时一种过渡现象也不为过。新时代要求新文学的出现,特别是在明治时期的前20年间,全面接受西欧的影响,各个领域都在策划进行近代化和西洋化,文学领域也不例外。喜欢读近世末期的戏剧作品的人在学习了外语、接触了英佛路文学之后,留意到了日本和西欧的巨大差距,感到改良是必要的。深感传统文学的缺点、虚假的空想和极度的夸张很明显,出场人物也十分老套、没有一点生气,文学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思想也无法超脱恶人必死、善人必昌这样一个常识性道理。与此相比,西欧文学中出场人物和事件本身都能让人确实的感受到那就如事实一般那个思想也被深刻的人生观所印证,并触摸到人生的微妙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文学并非是处于政治和道德的下位而存在的而是作为堂堂文化中的一个领域而独立存在的,而且整合了西洋文学的长处而形成的写实文学便自然而然地被理解。为了改良日本文学,写实主义文学理论逐渐被提倡,写实主义文学理论便自然成为时代的大趋势。这一类的写实文学理论的提倡者是对近世末期的戏剧作品和西洋文学都很了解,其本人也以西洋流的写实小说为基础写过小说,并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类人。 近代文学的特征就在于写实主义,它展现了新的人生解释,另一方面否定了旧时代文学理念的戏剧作品的态度和把文学立足于劝善惩恶的看法。而这种东西正是从对外国文学的研究所得到的知识。这种写实主义理论可以说是近代文学的基础理论,但是这个理论不应该是只是理论的东西,实际上应该被认可为和小说创作者的提倡、创作息息相关的一种特色 小说神髓 明治18年到明治19年间,坪内逍遥所著的《小说神髓》的刊行,实质上就如同晓钟发出了近代文学的黎明到来的钟声。这是从小说的本质和写作方法系统性的展开来,探明引导新时代文学的理论的一部作品。关于作为新时代小说方向的写实主义的规则做了如下的论述。(小说的核心是人情,世态风俗其次。若问人情是什么,答曰:人情就是因为人们的七情六欲引起的所谓“百八烦恼”,)。“百八烦恼”,换言之就是分析、如实描写人们心理的小说。并且,这不是描写事物的外在,而是主张应该洞察事物的骨髓内里。而且,作者还应该像心理学家那样,必须深入观察人物的外在和内心,甚至不能提及写实文学方面的作家的态度。还有另一方面,好像历来奉行“劝善主义”的功力的文学也被谴责成封建残留。逍遥的主张的重点就是第一,小说的写实是必须的,第二就是从功利而来的解放。小说是艺术的一个领域,而且是专门描写人情和世态风俗的东西。因此,小说家应该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深挖人情的真髓。而且,近世的戏剧作品不拘泥于儒教道德,否定劝善惩恶的说教手段,认可小说自身的价值,和宗教、道德、政治相独立存在。其他方面,虽然戏剧创作者中,不把小说看成民众排遣解闷的东西、而是认为这是社会最低端的东西、最卑贱的东西的也大有人在,但是逍遥也倡导人们要尊重作为描写人生的艺术的小说。这种理论主张全部来源于逍遥在英语文学的造诣和知识积累,同时也受到了本居宣长的《源氏物语玉的小节》的影响。逍遥就这样一方面发表文学理论,同时因为实践了其他方面而公开了《当世书生气质》。这部小说以一个书生作为主人公,围绕着他让许多其他书生相继登场,描述他们的生活、境遇和性格刻画出所谓的当时的书生气质所应有的样子。但是小说本身也没能真正成为《小说神髓》所说的理论所描述的样子,人物类型化,用语多受旧文学影响。这部作品作为新小说的先驱,向越来越多的人传递着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总论 继逍遥的【小说神髓】之后出现的更进一步地贯彻其立场的是二叶亭四迷的【小说总论】。【小说总论】于明治十四年四月在【中央学术杂志】登载,逍遥的【序言】也附在上面,正像其中“这篇评论,由我的友人,擅长于俄罗斯文学的冷冷亭主人所做以评论书生气质,写

根据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看《甄嬛传》字幕

根据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看《甄嬛传》字幕 一、字幕翻译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鉴于字幕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本文分析字幕翻译的特点,阐述翻译目的论的理论观点及其应用于字幕翻译的优势,提出目的论视角下有效的字幕翻译策略。 (一)字幕翻译 字幕就是电影或电视对白的文本。字幕从语言学角度可分为语内和语际两个层次。语内字幕就是将对白以文本形式用源语表达出来。语际字幕就是将对白由源语转化为目的语且以文本形式显示在屏幕上。本文主要聚焦语际层次的字幕翻译,即把源语对白译成目的语且随同影视画面出现。字幕翻译具有独特的个性。 1.时间瞬间性 影视作品的本质决定了字幕翻译在时间上的瞬间性。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如遇到难解或感兴趣的地方可以重复阅读直至解惑释然。然影视作为视听产物,其音像只是在屏幕上随着故事情节一闪而过,具有瞬时性。基于这一特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使译文言简意赅,简明易懂,避免艰深晦涩的言词。 2.空间限制性 一般情况下,影视剧的屏幕尺寸决定字幕最多只能占两行,而且字数以及字号都有规定,因为画面效果会受字幕所占空间比例影响,而且在这瞬间即逝的时间里,观众难以画面欣赏与字幕浏览两全。因此,字幕翻译要尽可能用常用词,避免生僻词;句式尽可能简明,换长句为短句。 3.语言通俗性 影视剧对白体现到字幕上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它反映了社会各行各业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因此字幕翻译所使用的语言应符合他们的生活,职业等语言习惯和特点,语言需通俗化,接地气,避免给人以不自然,做作的感觉。 4.文化性 影视剧是现实生活的浓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透过影视字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可窥见一斑。因此,在字幕的翻译中,需采用具体有效的翻译策略对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进行恰当的翻译,尽可能呈现民族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马梦琪 一、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解构主义最先兴起于哲学领域。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Logos)问题的强行曲解。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即真理的声音,上帝之音。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另外,他们也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

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9页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又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1971年,德国的莱斯(K. Reiss)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价的新模式。1984年她在与费米尔(H. J. Vermeer)合写的General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声称: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钟交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强调译文与原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这就是说,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调整或改写,该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 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Toury 把“功能目的论”看作是“译

大国崛起日本解说词

大国崛起日本解说词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 历史的巨变常常在一些不太起眼的地方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003年,这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个叫佩理的美国将军。从这些轻松友好的笑脸上,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1853年7月8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

须贺港。 为了开辟太平洋航线和抢占东方市场,佩理代表美国总统提出了开港通商的要求。这位不久前在美国和墨西哥的海战中大获全胜的将军十分自负,他对前来交涉的日本使者说,你们最好不要抵抗,因为一旦开战,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必胜。 面对冒着黑烟的蒸汽战舰和盛气凌人的美国将军,日本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此时的日本,已经度过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但是,它对外面的世界并非一无所知。在唯一的窗口长崎,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富强的国家,中国与荷兰被允许往来通商。17世纪的世界霸主荷兰,让这个两千年来一直以中国为师的岛国兴起了“兰学”。日本的士族阶层纷纷用荷兰语,来研讨欧洲近代的天文、地理、医学等新兴学科,并由此了解到西方世界的发展。 而13年前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 采访:日本文明史学家加藤周一 几千年来,日本几乎都在向中国学习,连中国都败给了对手,那么这样的对手,应该是非常强大的,这样的对手的出现,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个冲击。 因此,当美国黑船压境时,尽管日本国内对选择开国还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 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文学作品。赖斯对这种/ 哲学文献0 分类不满, 她认为, 了解哲学家的哲学理念只能算是一般性翻译的策略。也就是说,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 译者都必须吃透作者的思想, 所以不能把它说成是翻译哲学文献的专利。 另外, 还有Peter B rang ( 1963 ) 也主张三分法à, 他借鉴苏联有名的翻译理论家A1 Fedorov 的理论, 把文本分成: ( 1) 新闻、评论、正规体的文本、科技文献; ( 2) 组织和政治文件(包括经典马克思著作、社论和演说) ; ( 3) 文学作品。在第一类里, Brang 认为关键在于掌握专业术语, 而赖斯却认为这是任何文本都需要的, 换句话来说, 要想让译文能被看懂, 就必须解决术语问题。赖斯很不赞成把组织和政治文件单独列成一类, 认为这类文本只能算是第一类和第三类的混合。比如说, 演讲辞, 它既要像第一类文本一样重在信息的传递, 又要像第三类文本那样保留修辞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对于第三类, Brang 认为, 这类文本除了可以用于口头语外, 还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文体和句法形式; 可是赖斯认为, 新闻报道也具备这几个要点, 所以这种分类是片面的。再者, 文学是一个大概念, 它包含散文、戏剧、抒情诗等, 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不该混为一谈。 奥陀# 凯德á 和R1 W1 Jumpelt? 认为翻译除了分实用型文本翻译和文学作品翻译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分类。他们接受了美国语言学家 J1B1Casagrande 的四分法: 实用类、审美- 艺术类、语言类、人种志类。Karl Thieme 根据文本接受群的不同作出四分法: 宗教类、文学类、官方类、商业类。法国语言学家穆南( G eorgesM oun in, 1967 ) 根据文本的功能把它分成七类?lv: 宗教翻译和科技翻译(根据内容)、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文体翻译的功能主义分析

摘要:文体学的语言学派认为:文体即变异。本文以功能主义目的(Skopostheorie)为理论框架,对世界名著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的两个中译本的文体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由于译者所处时代不同,翻译目的各异,在文体的传译上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本文的结论是:在文体翻译方面应打破固有的对等观念,代之以译文是否满足特定翻译目的作为评判文体翻译好坏的标准,允许和鼓励不同风格类型译本的存在。 关键词:变异;功能主义;翻译目的;等值;合适翻译 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19世纪杰出作家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小说伟大之处在于作者大胆运用了大量美国下层人民的日常用语、俚语、方言土话,包括黑人英语。作为现实主义的先驱者,马克·吐温这一开创性文风至今还深深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创作。美国作家海明威(Earnest Hemingway)称赞说:“所有的现代美国文学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小说?这是我所拥有的最棒的书”[1] 。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E.T.Eliot)则评论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开一代文风,乃英语的一项新的发现”[2]。说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首先要明确的是文体的定义。事实上,文体的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阐发:它既可指一个时代所流行的风格,比如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也可以指一个作家的独特风格,譬如“莎士比亚风格”。利奇(G. Leech)和索特(M. Short)在其合著的《英语诗歌的语言学指导》(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1969)一书中则从语言学的角度把文体定义为“对常规的变异”(deviation from norm),并列出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等八种变异类型[3]。秦秀白认为“常规”与“变异”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个概念,并指出:“如果我们把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规则看作是语言的常规,那么违背这些规则的表达方式就是变异”[4]。“人们既然认为RP(Received Pronunciation)是英国英语的标准发音,那么伦敦方言(Cockney)当然就是对常规的一种变异,…伦敦佬?的风格自然也体现在这种变异之中”[5]。由此可见,变异来自于违反语言常规,而文体则产生于变异之中。经过分析, 我们发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大量出现的黑人英语(BEV)主要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三方面存在违反标准美国英语(SAE)通用规则的现象,从而构成三个层面的变异,即: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法变异。这三大变异也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独特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文体翻译实例分析将在这三个层面上展开。 二﹑功能主义目的论 功能主义目的论(Skopostheorie)由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J. Vermeer)等人创立。目的论主要体现为四大法则和一个标准。其中,最高的法则是“目的法则”。目的论认 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theprimeprincipledetermininganytranslationprocessisthe purpose (Skopos) of the overall translational action)[6]。翻译目的的具体化即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理论上由翻译的发起人(initiator)根据自身需要给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发人和译者共同商定[7]。目的论第二法则是“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不能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并且必须在译入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具有意义[8]。目的论的第三法则是“语际连贯”。语际连贯指的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连贯性,或者互文性,有点类似传统的“忠实”(fidelity)或者“信”(faithfulness),但是不同的是,语际连贯不是独立的原则,而是受制于“语内连贯”以及“目的法则”。也就是说,译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既不能影响读者的理解,又不能违背翻译行为的目的[ 9 ] 。目的论的第四法则是“忠诚法则”(loyalty)。作为补充性的法则,“忠诚”指的是译者必须有责任心,当好翻译各参与方的协调人。忠诚法则的提出是为了避免译文受翻译目的的盲目驱使而无限制背离原文[10]。此外,目的论还提出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合适翻译”(adequa cy)。合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传统的“对等”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概述 一、受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影响的结构主义翻译观 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原文有固定确切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原,把再现原文当做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 二、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的代表人物:德里达本亚明韦努蒂 三、解构主义思潮出现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 1、对结构主义和解释—接受理论的批判。 2、将解构主义引入翻译理论,形成了解构主义的翻译流派:1)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2)原文意义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被确定下来;3)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4)主张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3、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求同”,而是要“存异”。 “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达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 1、从方法论上批评了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论。 1)解构哲学的目标,就是要拆除“结构主义” 所认为的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 2)解构的方式是用“意义链”(a chain of signification)去取代“结构”,从而避免结构的先 验同一性。 3)在德里达看来,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性整体性是建立在“在场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这种关于“在场”的信念是限制人们理解世界的具体知识。 2、从本体论上批判了海德格尔寻求终极真理的形而上学观。 1)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从本质上认定某一认识真理的方法优于另外一些方法,这使得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建立在一正一反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2)德里达指出,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的 二元项对立并非是平等并 置,而且存在着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所证 明的是二元对立的前一项 优于或先于后一项,因而前项是首位的、本质 的、中心的、本原的,而 后项则是次要的、非本质的、边缘的、衍生的。 3、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策略 1)德里达称西方哲学为“在场的形而上学”,而他的解构主义理论就是要颠覆这一认为只有一个本原,一个中心,一种绝对真理的“在场的形而上学”。 2)他得出了几种瓦解在场(presence)的解构主义策略:异延(difference),播撒(dissemination)、踪迹(trace)、替补(substitution)等概念。 二、德里达从解构主义思想入手讨论意义的本质和文本的意义。 1、Difference(异延)是德里达自创的瓦解结构主义意义确定性的关键性术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