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习 题

一、填空题

1、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 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

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 途径的微生

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 是产生

4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2、同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 途径降解为丙酮

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被NADH 还原为乳酸。异型乳酸发酵

经 、 和 途径分解葡萄糖。

代谢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 。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

合酸发酵、 发酵和 发酵等。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

是 , 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 磷酸化和 磷酸化

将某种物质氧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 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 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 磷酸化既存在

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5、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

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 系统,逐步释放出

能量后再交给 。

6、巴斯德效应是发生在很多微生物中的现象,当微生物从 转

换到 下,糖代谢速率 ,这是因为 比发酵作用更加有效地获得能量。

7、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外源电子受体,像

22322423、CO O 、S 、SO 、NO NO ----等无机化合物,或 等有机化

合物。

8、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 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能量的产生是

通过 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O 2。电子供体

是 、 、 和 ,还原

力的获得是逆呼吸链的方向进行传递,能量。

9、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

2还原为NH

3

的过程称为。该过程中

根据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的关系。固氮体系可以分为、和 3种。

10、次级代谢是微生物生长至或,以

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无明确生理功能的物质的过程。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及等多种类别。

二、选择题(4个答案选1)

1、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于()。

(1)有机物(2)还原态无机化合物(3)氧化态无机化合物(4)日光2、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是最普遍的、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1)EMP途径(2)HEP途径(3)ED途径(4)WD途径

3、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 途径的

(1)EMP途径(2)HEP途径(3)ED途径(4)WD途径

4、酵母菌和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的区别是()。

(1)糖酵解途径不同(2)发酵底物不同

(3)丙酮酸生成乙醛的机制不同(4)乙醛生成乙醇的机制不同

5、由丙酮酸开始的其他发酵过程中,主要产物是丁酸、丁醇、异丙醇的发酵的是()。

(1)混合酸发酵(2)丙酸发酵(3)丁二醇发酵(4)丁酸发醇6、下列代谢方式中,能量获得最有效的方式是()。

(1)发酵(2)有氧呼吸(3)无氧呼吸(4)化能自养

7、青霉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合成的()。

(1)细胞膜外的转糖基酶(2)细胞膜外的转肽酶

(3)细胞质中的“Park”核苷酸合成(4)细胞膜中肽聚糖单体分子的合成

8、下面对于好氧呼吸的描述()是正确的。

(1)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都是无机化合物

(2)电了供体和电子受体都是有机化合物

(3)电子供体是无机化合物,电子受体是有机化合物

(4)电子供体是有机化合物,电子受体是无机化合物

9、无氧呼吸中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

(1)还原型无机化合物(2)氧化型无机化合物

(3)某些有机化合物(4)氧化型无机化合物和少数有机化合物10、硝化细菌是()。

(1)化能自养菌,氧化氨生成亚硝酸获得能量

(2)化能自养菌,氧化亚硝酸生成硝酸获得能量

(3)化能异养菌,以硝酸盐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4)化能异养菌,以亚硝酸盐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三、是非题

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一样也需要细胞色素等电子传递体,也能产生较多的能量用于命活动,但由于部分能量随电子转移传给最终电子受全,所以生成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产生的多。

2、CO

2是自养微生物的惟一碳源,异养微生物不能利用CO

2

作为辅助的碳源,

3、由于微生物的固氮酶对氧气敏感,不可逆失活,所以固氮微生物一般都是厌氧或兼性厌氧菌。

4、光能营养微生物的光合磷酸化没有水的光解,不产生氧气。

5、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

6、反硝化作用是化能自养微生物以硝酸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的无氧呼吸。

7、底物水平磷酸化只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不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8、发酵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是有机化合物,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是无机化合物。

9、发酵作用是专性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的一种有机物生物氧化形

式,其产能机制都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10、延胡索酸呼吸中,玻珀酸是末端氢受体延胡索酸还原后生成的还原产物,不

是一般的中间代谢产物。

四、名词解释

1 发酵

2呼吸作用

3有氧呼吸

4无氧呼吸

5异型乳酸发酵

6生物固氮

7硝化细菌

8光合细菌

五、简答题

1、比较自生和共生生物固氮体系及其微生物类群。

2、比较光能营养微生物中光合作用的类型。

3、简述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

4、蓝细菌是一类放氧性光合光物,又是一类固氮菌,说明其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六、论述题

1、比较酵母菌和细菌的乙醇发酵。

2、试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中ATP的产生。

3、什么是无氧呼吸?比较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多少,并说明原因。

4、说明革兰低阳性细菌细胞肽聚糖合成过程以及青霉素的抑制机制。

5、说明次级代谢及其特点。如何利用次级代谢的诱导调节机制及氮和磷调节机制来提高抗生素的产量?

6、如何利用营养缺陷突变株进行赖氨酸发酵工业化生产?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EMP ED HMP 2.EMP PK HK HMP 乙醇或乙酸 3.丙酸发酵丁酸发酵 2,3—丁二醇混合酸 4.底物水平氧化光合底物水平5.电子传递最终电子受体 6.厌氧条件有氧条件降低好氧呼吸

7.延胡索酸 8.有机物氧化磷酸化 H

2 NH

4

+ H

2

S Fe2+消耗 9.生

物固氮共生固氮体系自生固氮体系联介固氮体系 10.指数期后期

稳定期初级代谢产物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色素维生素

二、选择题

1. (2) 2. (1) 3. (3) 4. (1) 5.(4) 6. (2) 7. (2) 8.(4) 9. (4) 10. (2)

三、是非题

1. + 2.- 3.- 4.- 5.+ 6.- 7.- 8.+ 9. +

1 0. +

四、名词解释

1 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

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2 呼吸作用: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基质脱下的电子(氢)经过一系列载体最

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

3 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4 无氧呼吸:以氧以外的其他氧化型化合物作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5 异型乳酸发酵:是指发酵终生物中除了乳酸外还有一些乙醇(或乙酸)等产

物的发酵。

6 生物固氮:微生物将氮还原为氨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

7 硝化细菌:能利用还原无机氮化合物进行自养生长的细菌称为硝化细菌。

8 光合细菌:以光为能源,利用CO

2

或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通过电子传递

产生ATP的细菌。

五、简答题

1.共生固氮体系:

根瘤菌(Rhizobium)与豆科植物共生;

弗兰克氏细菌(Frankia) 与非豆科植物共生;

蓝细菌(cyanobacteria)与某些植物共生;

蓝细菌与某些真菌共生

自生固氮体系:

好氧自生固氮菌(Azotobacter,Azotomonas,etc);

厌氧自生固氮菌(Clostridium):

兼性厌氧自生固氮菌(Bacillus,Klebsiella,etc);

大多数光合细菌(蓝细菌,光合细菌)

2

①光合细菌,环式光合磷酸化;

②绿硫细菌的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③嗜盐细菌的光合磷酸化是一种只有嗜盐菌才有的,无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参与的独特的光合作用。是目前所知的最简单的光合磷酸化。

嗜盐细菌紫膜上的细菌视紫红质吸收光能后,在膜内外建立质子浓度差。

非环式光合磷酸化是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产氧型光合作用。光能驱动下,电子从光反应中心I(PS 1)的叶绿素a出发,通过电子传递链,连同光反应中心Ⅱ(PSⅡ)水的光解生成的H’,生成还原力;光反应中心Ⅱ(PSⅡ)由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电子,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给光反应中心PS I,期间生成ATP。

环式光合磷酸化为光合细菌所特有。光能驱动下,电子从菌绿素分子出发,通过电子传递链的循环,又回到菌绿素,期间产生ATP,还原力来自环境中的无机化合物供氢,不产生氧气。

有些光合细菌虽只有一个光合系统,但也以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方式合成ATP,如绿硫细菌和绿色细菌,从光反应中心释放出的高能电子经铁硫蛋白、铁氧还蛋白、黄素蛋白,最后用于还原NAD’生成NADH。反应中心的还原依靠外源

电子供体如S2-、S

2O

3

2-等。外源电子供体在氧化过程中放出电子,经电子传递系

统传给失去了电子的光合色素,使其还原,同时偶联ATP的生成。

嗜盐细菌的光合磷酸化是一种只有嗜盐菌才有的,无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参与的独特的光合作用。是目前所知的最简单的光合磷酸化。嗜盐细菌紫膜上的细菌视紫红质吸收光能后,在膜内外建立质子浓度差,再由它来推动ATP酶合成ATP。

3.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无机物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能量的产生是通过电子传递链的氧化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O

2

,因此,化能自养菌一般为好氧菌。

电子供体是H

2、NH

4

+、H

2

S和Fe2+,还原力的获得是逆呼吸链的方向进行传递,同

时需要消耗能量。

(1)氨的氧化。NH

3和亚硝酸(NO

2

-)是作为能源的最普通的无机氮化合物,能被亚

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氧化。

(2)硫的氧化。硫杆菌能够利用一种或多种还原态或部分还原态的硫化合物(包括硫化物、元素硫、硫代硫酸盐、多硫酸盐和亚硫酸盐)作能源。H

2

S首先被氧化成元素硫,随之被硫氧化酶和细胞色素系统氧化成亚硫酸盐,放出的电子在传递过程中可以偶联产生ATP。

(3)铁的氧化。从亚铁到高铁的生物氧化,对少数细菌来说也是一种产能反应,但这个过程只有少量的能量被利用。亚铁的氧化仅在嗜酸性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在低pH环境中这种细菌能利用亚铁氧化时放出的能量生长,在该菌的呼吸链中发现了一种含铜的铁硫菌蓝蛋白(rusticyanin),它与几种Cyt c和一种Cyta,氧化酶构成电子传递链。

(4)氢的氧化。氢细菌能利用分子氢氧化产生的能量同化CO

2

,也能利用其他有机

物生长。氢细菌的细胞膜上有泛醌、维生素K

2

及细胞色素等呼吸链组分。在这类细菌中,电子直接从氢传递给电子传递系统,电子在呼吸链传递过程中产生ATP。

4.有两种特殊的保护系统。(1)分化出异形胞,其中缺乏光反应中心Ⅱ,异形胞的呼吸强度大于正常细胞,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高。(2)非异形胞的保护方

式:①时间上的分隔保护,白天光合作用,晚上固氮作用;②群体细胞中的某些细胞失去光反应中心Ⅱ,而进行固氮作用;③提高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来除去有毒氧化物。

六、论述题

1.主要差别是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不同。酵母菌和某些细菌 (胃八叠球菌、肠杆菌)的菌株通过EMP途径生成丙酮酸,而某些细菌(运动发酵单胞菌、厌氧发酵单胞菌)的菌株通过ED 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之后的途径完全相同。

2.底物水平磷酸化.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高能化合物的生成,,如EMP 途径中的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这些高能化合物可以门按偶联ATP或GTP的生成。底物水平磷酸化可以以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可以存在于呼吸过程中,但产生能量相对较少。

氧化磷酸化,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形成的NAD(P))If和FADH

2

,通过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氧或其他氧化性化合物),同时偶联ATP 合成的生物过程。

光合磷酸化,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当一个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分子吸收光量子时,

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即被激活,导致叶绿素(或细菌叶绿素)分子释放一个电子被氧化,释放出的电子在电子传递系统的传递过程中逐步释放能量,偶联ATP 的合成。主要分为光合细菌所特有的环式光合磷酸化和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产氧型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

3.无氧呼吸是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 或FMN等电子载休.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从而生成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般电子传递系统的组成及电子传递方向为:

NAD(P)一FP(黄素蛋白)一Fe.S(铁硫蛋㈠)一CoQ(辅酶Q)一Cyt b—Cyt c—

Cyt a—Crt a

3

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像NO

3-、NO

2

-、SO

4

2-、S

2

O

3

2-、CO

2

等,或延

胡索酸 (fumarate)等外源受体,氧化还原电位差都小于氧气,所以生成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产生的多。

4.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合成的3个阶段(图5—10)。

(1)细胞质中的合成。

①葡萄糖 N-乙酰葡糖胺—UDP( G—UDP) N-乙酰胞壁酸—UDP(M—UDP)

②M—UDP “Park’’核苷酸,即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

(2)细胞膜中的合成。“Park”核苷酸一肽聚糖单体分子。

3)细胞膜外的合成。青霉素抑制转肽酶。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酸—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两者竞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

5.相对于初级代谢而言,一般认为,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无明确生理功能的物质的过程,称为次级代谢。这一过程形成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根据其作用,可将其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色素及维生素等多种类别。

次级代谢特点:

(1)次级代谢的生理意义不像初级代谢那样明确,次级代谢途径某个环节发生障碍,致使不能合成某个次级代谢产物,而不影响菌体的生长繁殖。

(2)次级代谢与初级代谢关系密切,初级代谢的关键性中间产物往往是次级代谢的前体。

(3)次级代谢一般发生在菌体指数生长后期或稳定期,也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4)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因菌株不同而异,但与分类地位无关,两种完全不同来源的微生物可以产生同一种次级代谢产物。

(5)质粒与次级代谢的关系密切,控制着多种抗生素的合成。

(6)次级代谢产物通常都是限定在某些特定微生物中生成,因此与现代发酵产业密切相关。

(7)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通常被细胞严密控制。

某些抗生素的产生可以被加在发酵培养基中的诱导物诱导产生,可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诱导物来增加产量。易代谢氮源如铵盐以及高浓度的磷酸盐,对某些抗生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在发酵培养基避免使用高浓度的铵盐和使用低浓度或亚适量的磷酸盐可以防止抑制作用。

6.在微生物中,以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分支代谢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下图)。为了解除正常的代谢调节以获得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工业上选育了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的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作为赖氨酸的发酵菌种。这个菌种由于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HSDH),故不能合成高丝氨酸,也就不能产生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在添加适量高丝氨酸(或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条件下,在含有较高糖和铵盐的培养基上,能产生大量的赖氨酸。

天冬氨酸高丝氨酸苏氨酸

激酶脱氨酸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磷酸天冬氨酸半醛高丝氨酸

甲硫氨酸

赖氨酸

图谷氨酸棒杆菌分支代谢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

(完整版)微生物学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

第十四授课单元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呼吸与发酵作用,重点讲解微生物代谢的特殊性,联系在食品和发酵生产上的应用,注意体现微生物不同发酵类型及代谢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第六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1. 代谢概论简单介绍新陈代谢的概念,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2.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重点介绍化能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的三种产能方式,即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介绍乙醇发酵(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途径和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发酵途径)、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甘油发酵、丙酮丁醇发酵、混合酸发酵及丁二醇发酵;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化能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的三种产能方式,即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介绍乙醇发酵(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途径和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发酵途径)、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甘油发酵、丙酮丁醇发酵、混合酸发酵及丁二醇发酵;由于学生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已经学过各种代谢途径,因此在微生物学中不再作为重点讲解。本章内容主要使学生了解呼吸与发酵作用,重点讲解微生物代谢的特殊性,联系在食品和发酵生产上的应用,注意体现微生物不同发酵类型及代谢的特点。 难点: 化能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的三种产能方式,即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尤其是发酵的概念, 学生只是在现实生活中知道这个名词, 但是不清楚其确切的生物学含义, 指在能量代谢或生物氧化中,在无氧条件下,底物(有机物)氧化释放的氢(或电子)不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种未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过程。实质: 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 另外, 联系食品和发酵生产上应用的发酵类型及代谢特点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发酵的概念实质及发酵的特点.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 并介绍无氧呼吸中硝酸根(反硝化作用)、硫酸根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特点,介绍不同呼吸类型的微生物。介绍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特点,光能自养微生物的光合磷酸化途径(循环光合磷酸化、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和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四、板书设计 第六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代谢概论 能量代谢的中心任务,是生物体如何把外界环境中的多种形式的 最初能源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使用的通用能源------ATP。 这就是产能代谢。 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 最初 能源还原态无机物化能自养微生物通用能源ATP 日光: 光能营养微生物 第二节糖的代谢

微生物第五章34页word

高中生物竞赛 辅导讲义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营养(或营养作用,nutrition)是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生理功能。所以,营养为一切生命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起点。有了营养,才可以进一步进行代谢、生长和繁殖,并可能为人们提供种种有益的代谢产物。 营养物(或营养,nutrient)则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在微生物学中,常常还包括光能这种非物质形式的能源在内。微生物的营养物可为它们正常生命活动提供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和良好的生理环境。 熟悉微生物的营养知识,是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必要基础,有了营养理论,就能更自觉和有目的地选用或设计符合微生物生理要求或有利于生产实践应用的培养基。 第一节微生物的六种营养要素 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犹如人们的菜谱,新的种类是层出不穷的。仅据1930年M.Levine等人在《培养基汇编》(ACompilationofCultureMedia)一书中收集的资料,就已达2500种。直至今天,其数目至少也有数万种。作为一个微生物学工作者,一定要在这浩如烟海的培养基配方中去寻找其中的要素亦即内在的本质,才能掌握微生物的营养规律。这正像人们努力探索宇宙的要素、物质的要素和色彩的要素等那样重要。

现在知道,不论从元素水平还是从营养要素的水平来看,微生物的营养与摄食型的动物(包括人类)和光合自养型的植物非常相似,它们之间存在着“营养上的统一性”(表5-1)。具体地说,微生物有六种营养要素,即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一、碳源 凡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的碳元素(碳架)的营养源,称为碳源(carbonsource)。如把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可利用的碳源范围即碳源谱是极广的,这可从表5-2中看到。 从碳源谱的大类来看,有有机碳源与无机碳源两大类,凡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就是为数众多的异养微生物,凡能利用无机碳源的微生物,则是自养微生物(见本章第二节)。表5-2中已把碳源在元素水平上归为七种类型,其中第五类的“C”是假设的,至少目前还未发现单纯的碳元素也可作为微生物的碳源。从另外六类来看,说明微生物能利用的碳源类型大大超过了动物界或植物界所能利用的碳化合物。因而有人认为,任何高明的有机化学家,只要他将其新合成的产品投放到自然界,在那里早就有相应的能破坏、利用它的微生物在等待着了。据报道,至今人类已发现的有机物已超过700万种,由此可见,微生物的碳源谱该是多么广! 微生物的碳源谱虽然很广,但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其最适碳源则是“C ?H?D”型。其中,糖类是最广泛利用的碳源,其次是醇类、有机酸类和脂类等。在糖类中,单糖胜于双糖和多糖,已糖胜于戊糖,葡萄糖、果糖胜于甘露糖、半乳糖;在多糖中,淀粉明显地优于纤维素或几丁质等纯多糖,纯多糖则优于琼脂等杂多糖和其他聚合物(如木质素)。

第四章__微生物的生理_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酶:是由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酶和核酸类酶。 2. 酶的活性中心: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中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酶的活性部位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3. 辅酶:全酶中与酶蛋白结合的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或者金属离子,全酶一定要在酶蛋白和辅酶或辅基同时存在时才起作用。 4. 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作用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或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产生相应的产物。酶的第五专一性包括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 5.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变成细胞的组分,同时产生废物并排泄到体外,这是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6.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主要包括维生素、碱基、嘌呤、嘧啶、生物素和烟酸等。 7. 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物及生长因子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 8. 选择性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而设计、配制的培养基。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染料、胆汁酸盐、金属、酸、碱或抗生素等其中的一种,用以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所要分离的目的微生物生长繁殖。 9. 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作鉴别培养基。 10. 加富培养基:由于样品中细菌数量少,或是对营养要求比较苛刻不易培养出来,故用特别的物质或成分配制而成的促使微生物快速生长的培养基,这种用特别物质或成分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加富培养基。 11.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12. 促进扩散:又称易化扩散、协助扩散,或帮助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生物科技行业)第五章微 生物的代谢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一、代谢的概念 1、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产生能量,合成代谢消耗能量。 2、生物氧化:生物体内发生的壹切氧化仍原反应。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也可通过能量转换储存在高能化合物(如ATP)中,以便逐步被利用,仍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到环境中。生物氧化的功能为:产能(ATP)、产仍原力[H]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3、异养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自养微生物则利用无机物,通过生物氧化来进行产能代谢。 二、异养微生物产能代谢 发酵 生物氧化有氧呼吸 呼吸无氧呼吸 1、发酵: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且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发酵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因此,只释放出壹小部分的能量。发酵过程的氧化是和有机物的仍原相偶联。被仍原的有机物来自于初始发酵的分解代谢,即不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受体。 发酵的种类有很多,可发酵的底物有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等,其中以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最为重要。生物体内葡萄糖被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糖酵解是发酵的基础,主要有四种途径: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磷酸解酮酶途径。主要发酵类型

(1)酵母菌乙醇发酵的三种类型 壹型发酵: GlucosePyrAlcohol 二型发酵:当环境中存在NaHSO4,和乙醛结合,而不能受氢,不能形成乙醇。 磷酸二羟丙酮a-磷酸甘油甘油 三型发酵:在碱性条件下,乙醛发生歧化反应 产物:乙醇、乙酸和甘油。 (2)乳酸发酵 同型乳酸发酵(EMP途径): 葡萄糖丙酮酸乳酸 异型乳酸发酵(PK或HK途径,肠膜状明串珠菌) 葡萄糖乳酸+乙酸或乙醇(HK途径) 戊糖乳酸+乙酸(PK途径) 俩歧双歧途径(PK+HK途径,俩歧双歧途杆菌) 葡萄糖乳酸+乙酸(Hk和PK途径) (3)氨基酸发酵产能(Stickland反应) 在少数厌氧梭菌如Clostridiumsporogenes,能利用壹些氨基酸同时当作碳源、氮源和能源,其机制是通过部分氨基酸的氧化和另壹些氨基酸的仍原向偶联,这种以壹种氨基酸做氢供体和以另壹种氨基酸做氢受体而发生的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称为Stickland反应。作为氢供体的氨基酸:Ala;Leu,Ile,Val,Phe,Ser,His,trp 作为氢受体的氨基酸:Gly,Pro,Ori,OH-Pro,Arg,trp.

微生物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一、名词解释 C/N比: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碳源中的C原子的摩尔数与氮源中的N原子的摩尔数之比。 EMB培养基:伊红美蓝乳糖培养基。 氨基酸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利用氨基酸作氮源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尿素、 铵盐、硝酸盐甚至氮气等简单氮源自行合成所需要的 一切氨基酸。 单纯扩散:指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膜(包括孔蛋白在内)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 水性分子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 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 氮源: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 的微生物。 光能自养型:光为能源,无机物为氢供体,基本碳源是CO 2 化能异养型:有机物为能源,有机物为氢供体,基本碳源是有机物的微生物。 的微生物。 化能自养型:无机物为能源,无机物为氢供体,基本碳源是CO 2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培养基。 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要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要运送方式。 鉴别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 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培养基:指由人工配制的、含有六大营养素、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生长因子:是一类对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水活度: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 速效氮:可以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氮。 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源。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习题 一、填空题 1、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和4个生长时期。 2、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的方法有、、和。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和;以生物量为指标来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和。 3、获得细菌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1)和(2),其中(1)中常用的有、和。 4、控制连续培养的方法有和。 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6、对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物品可用或进行灭菌;而对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一般采用灭菌,其温度为,时间为。 7、通常,细菌最适pH的范围为,酵母菌的最适pH范围为,霉菌的最适pH范围是。 8、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有、、、、和 等。 9、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和。 10、抗代谢药物中的磺胺类是由于与相似,从而竞争性地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使其不能合成。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个特征表示二分裂?() (1)产生子细胞大小不规则(2)隔膜形成后染后体才复制(3)子细胞含有基本等量的细胞成分(4)新细胞的细胞壁都是新合成的。

2、代时为0.5h的细菌由103个增加到109个时需要多长时间?() (1)40h (2)20h (3)10h (4)3h 3、如果将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移至相同组分的新鲜培养基中,该批培养物将处于哪个生长期?() (1)死亡期(2)稳定期(3)延迟期(4)对数期 4、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1)1,4 (2)2,3 (3)2,4 (4)1,5 5、对生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的最准确的方法是()。 (1)比浊法(2)显微镜直接计数 (3)干细胞重量测定(4)平板菌落记数 6、下列哪咱保存方法全降低食物的水活度?() (1)腌肉(2)巴斯德消毒法(3)冷藏(4)酸泡菜 7、连续培养时培养物的生物量是由()来决定的。 (1)培养基中限制性底物的浓度(2)培养罐中限制性底物的体积(3)温度(4)稀释率 8、常用的高压灭菌的温度是()。 (1)121℃(2)200℃(3)63℃(4)100℃ 9、巴斯德消毒法可用于()的消毒。 (1)啤酒(2)葡萄酒(3)牛奶(4)以上所有 10、()能通过抑制叶酸合成而抑制细菌生长。 (1)青霉素(2)磺胺类药物(3)四环素(4)以上所有 三、是非题 1、在群体生长的细菌数量增加一部所需时间为代时。 2、最初细菌数为4个,增殖为128个需经过5代。 3、一般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比稀释平板涂布法测定的菌数多。 4、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5、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或增加很少。

微生物学 第五章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 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25分) 1.下列光合作用微生物中进行的是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的是( C )正确 A.甲藻 B.绿硫细菌 C.蓝细菌 D.嗜盐细菌 2.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于( B )正确 A.有机物 B.还原态无机化合物 C.氧化态无机化合物 D.日光 3.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 A )是最普遍的、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正确 A. EMP途径 B. HEP途径 C. ED途径 D. WD途径 4.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 C )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正确 A. EMP途径 B. HEP途径 C. ED途径 D.WD途径 5.硝化细菌是( A )错误正确答案:B A.化能自养菌,氧化氨生成亚硝酸获得能量 B.化能自养菌,氧化亚硝酸生成硝酸获得能量 C.化能异养菌,以硝酸盐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D.化能异养菌,以亚硝酸盐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6.根瘤菌属于( A )正确 A.共生固氮菌 B.自生固氮菌 C.内生菌根 D.外生菌根 7.两歧双歧杆菌进行的是( C )正确 A.乙醇发酵 B.同型乳酸发酵 C.异型乳酸发酵

— D. 2,3丁二醇发酵 8.对于青霉菌,每摩尔葡萄糖通EMP和TCA循环彻底氧化共产生( B )摩尔ATP。正确 A.34 B.36 C.38 D.39 9.下列哪项不属于固氮生物( D )正确 A.根瘤菌 B.圆褐固氮菌 C.某些蓝藻 D.豆科植物 10.在生物固氮过程中,最终电子受体是( A )正确 A.N2和乙炔 B.NH3 C.乙烯 D.NADP+ 根瘤菌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C)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11.下列各项中与根瘤菌固氮过程无关的是( C )正确 A.还原力[H] B.ATP C.NO3- D.固氮酶 12.细菌群体生长的动态变化包括四个时期,其中细胞内大量积累代谢产物,特别是次级代谢产物的时期是( C )正确 A.迟缓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衰亡期 13.下列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异常旺盛无关的原因是( D )错误正确答案:B A.表面积与体积比大 B.表面积大 C.对物质的转化利用快 D.数量多 14.下列关于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正确

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发酵 2.呼吸作用 3.有氧呼吸 4.无氧呼吸 5.异型乳酸发酵 6.生物固氮 7.硝化细菌 8.光合细菌 9.生物氧化 10.初级代谢产物: 11.次级代谢产物: 12.巴斯德效应: 13.Stickland 反应: 14.氧化磷酸化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 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 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 是产生4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2.同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 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被NADH 还原为乳酸。异型乳酸发酵经 、 和 途径分解葡萄糖。代谢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 。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酵、 发酵和 发酵等。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是 , 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 磷酸化和 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 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 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 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5.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 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 。 6.巴斯德效应是发生在很多微生物中的现象,当微生物从 转换到 下,糖代谢速率 ,这是因为 比发酵作用更加有效地获得能量。 7.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外源电子受体,像22322423、CO O 、S 、SO 、NO NO ----等无机化合物,或 等有机化合物。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试题 一.选择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036927444.html,ctobacillus是靠__________ 产能 A. 发酵 B. 呼吸 C. 光合作用 答:( ) 50781.50781.Anabaena是靠__________ 产能. A. 光合作用 B. 发酵 C. 呼吸 答:( ) 50782.50782.________是合成核酸的主体物。 A. 5----D 核糖 B. 5----D 木酮糖 C. 5----D 甘油醛 答:( ) 50783.50783.ATP 含有: A. 一个高能磷酸键 B. 二个高能磷酸键 C. 三个高能磷酸键 答:( ) 50784.50784.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微生物是靠_________ 产能。 A. 发酵 B. 呼吸 C. 光合磷酸化 答:( ) 50785.50785.酶是一种__________ 的蛋白质 A. 多功能 B. 有催化活性 C. 结构复杂 答:( ) 50786.50786.在原核微生物细胞中单糖主要靠__________ 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 A. EMP B. HMP C. ED 答:( ) 50787.50787.参与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__。 A.乙酰CoA B. GTP C. UTP 答:( ) 50788.50788.Pseudomonas是靠__________ 产能。 A. 光合磷酸化 B. 发酵 C. 呼吸 答:( ) 50789.50789.在下列微生物中__________ 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 A. 链霉菌 B. 蓝细菌 C. 紫硫细菌 答: ( ) 50790.50790.合成环式氨基酸所需的赤藓糖来自__________。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变为自身细胞物质,以维持其正常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即新陈代谢,简称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酶系 复杂分子简单分子+ ATP + [H] (有机物)合成代谢酶系 微生物代谢特点有两点1、代谢旺盛(强度高转化能力强)2、代谢类型多。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生物氧化的形式: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失去电子。 生物氧化的过程: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受氢(或电子)。 生物氧化的功能:产能(ATP)、产还原力[H]、产小分子之间代谢物。 生物氧化的类型|呼吸、无氧呼吸、发酵。

(一)底物脱氢的四条途径 以葡萄糖作为生物氧化的典型底物,在生物氧化的脱氢阶段中,可通过四条途径完成其脱氢反应,并伴随还原力[H]和能量的产生。 1、EMP途径(糖酵解途径、己糖二磷酸途径) (1)EMP途径的主要反应 (1.3-二磷酸甘油酸) EMP途径的总反应: C6H12O6 + 2NAD++ 2ADP + 2Pi 2CH3COCOOH+ 2NADH

+2H+ + 2ATP + 2H20 (2)EMP终产物的去向: 1)有氧条件:2NADH+H+经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反应产生6ATP; 2)无氧条件:

①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②酵母菌(酿酒酵母)的酒精发酵:丙酮酸脱羧为乙醛,乙醛还原为乙醇。 (3)EMP途径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①供应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NADH2); ②是连接其他几个重要代谢的桥梁(TCA、HMP、ED 途径) ③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中间代谢物; ④通过逆向反应可进行多糖合成。 (4)生产实践意义 与乙醇、乳酸、甘油、丙酮、丁醇等的发酵产生关系密切。 2、HMP途径(戊糖磷酸途径、磷酸葡萄糖酸途径、WD途径) 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而得到彻底氧化,并产生大量NADPH+H+形式的还原力及多种重要中间代谢产物。 (1)HMP途径的主要反应

第7章 微生物代谢

第七章微生物的代谢 能量代谢:伴随物质转化而发生的能量形式相互转化。物质代谢:物质在体内转化的过程。 初级代谢:提供能量、前体、结构物质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代谢物的代谢类型;产物:氨基酸、核苷酸等。次级代谢:它们不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代谢物质的代谢类型;产物:抗生素、色素、激素、生物碱等。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化学能都是由微生物对环境所提供的能量(或本身储存的能量)进行能量形式的转变而得到的,这个过程称为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一、化能异养菌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生物氧化(biological):物质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葡萄糖是化能异养型微生物进行能量代谢最基本的途径。 葡萄糖的生物氧化过程包括: 脱氢: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循环。 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根据电子受体的不同)。 (一)底物脱氢的途径 1、EMP途径(Embden-Meyerhof-paras pathway)又称为糖酵解途径,分两个阶段共10步反应。 2、HMP途径(hex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又称磷酸戊糖途径或单磷酸己糖途径、磷酸葡萄糖酸途径或WD途径。是产生大量NADPH2形式的还原力和多种重要中间代谢物的代谢途径。 特点: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而得到彻底氧化,并产生大量NADPH+H+。 3、ED途径又称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KDPG)裂解途径。 ED途径可以不依赖于EMP和HMP途径而单独存在,是少数缺乏完整EMP途径微生物的一种替代途径。其特点是葡萄糖只经4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需经10步才能获得的丙酮酸。 4、TCA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循环反应而彻底氧化、脱酸、形成CO2、H2O和NADH2的过程。 第二节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一、分解代谢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糖类物质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主要碳源物质与能源物质。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几丁质等。 1、淀粉的降解:通过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苷酶、异淀粉酶将其水解成双糖与单糖后,被微生物吸收,再被分解与利用。淀粉是重要的发酵原料,利用它可以生产多种多样的发酵产品。 发酵工业:酒精、酒类、有机酸,味精、酶制剂等 食品工业:饴糖、葡萄糖、果葡糖浆 制药工业:抗生素 2、纤维素降解:只有在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作用下,才被分解成简单的糖类。 多种微生物具有纤维素分解酶,其中尤以霉菌的木霉活力较高。 3、半纤维素降解:半纤维素的组成类型很多,因而分解它们的酶也各不相同。菌种:曲霉、根霉与木霉等属。 4、果胶质的降解:果胶酶分由D-半乳糖醛酸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成的果胶。产物:半乳糖醛酸。菌种: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曲霉、葡萄孢霉和镰刀霉等属. 5、几丁质的分解:由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于1,4糖苷键连接而成。产物:N—乙酰葡萄糖胺。再经脱氨基酶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氨。 菌种:某些细菌(溶几丁质芽孢杆菌)和放线菌(链霉菌)。 (二)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 答案

第五章微生物能量代谢 一、选择题(只选一项,将选项的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下列哪种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 B ) A金黄色葡萄球菌B青霉C大肠杆菌D枯草杆菌 2.下列哪种产能方式其氧化基质、最终电子受体及最终产物都是有机物?( A ) A发酵B有氧呼吸C无氧呼吸D光合磷酸化 3.硝化细菌的产能方式是( D ) A发酵B有氧呼吸C无氧呼吸D无机物氧化 4.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 A有机物B有机氧化物C无机氧化物D.分子氧 5.乳酸发酵过程中电子最终受体是( B ) A乙醛B丙酮 C O2 D NO3ˉ 6.硝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同时又有硝酸盐存在时,其产能的主要方式是( C ) A发酵B有氧呼吸C无氧呼吸D无机物氧化 7.下列哪些不是培养固氮菌所需要的条件?( A ) A培养基中含有丰富的氮源B厌氧条件C提供A TP D提供[H] 8.目前认为具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都是( D ) A真菌B蓝细菌C厌氧菌D原核生物 9.代谢中如发生还原反应时,( C )。 A从底物分子丢失电子B通常获得大量的能量 C 电子加到底物分子上D底物分子被氧化 10.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 D )。 (a)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b)酶不起作用 (c)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 (d)从一个单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 11.微生物中从糖酵解途径获得( A )ATP分子。 (a)2个 (b)4个 (c)36个 (d)38个 12.下面的叙述( A )可应用于发酵。 (a)在无氧条件下发生发酵 (b)发酵过程发生时需要DNA (c)发酵的一个产物是淀粉分子 (d)发酵可在大多数微生物细胞中发生 13.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 C )。 (a)乙醇 (b)丙酮酸 (c)乙酰CoA (d)三磷酸腺苷 14.下面所有特征适合于三羧酸循环,除了( D )之外。 分子以废物释放 (b)循环时形成柠檬酸 (a)C0 2 (c)所有的反应都要酶催化 (d)反应导致葡苟糖合成 15.电子传递链中( A )。 (a)氧用作末端受体 (b)细胞色素分子不参加电子转移 (c)转移的一个可能结果是发酵 (d)电子转移的电子来源是NADH 16.化学渗透假说解释( C )。 (a)氨基酸转变为糖类分子 (b)糖酵解过程淀粉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 (c)捕获的能量在ATP分子中 (d)用光作为能源合成葡萄糖分子 17.当一个NADH分子被代谢和它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时,( C )。 (a)形成六个氨基酸分子 (b)产生一个单个葡萄糖分子 (c)合成三个ATP分子 (d)形成一个甘油三酯和两个甘油二酯 18.己糖单磷酸支路和ED途径是进行( C )替换的一个机制。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一、填空题 1、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时,将葡萄糖经________途径产生丙酮酸,由丙酮酸生成的乙醛被_______成乙醇。 2、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全部生化反应的总称,主要是由和两个过程组成。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是指在细胞内降解成,并能量的过程;合成代谢是指利用在细胞内合成并能量的过程。 3、生态系统中,微生物通过能直接吸收光能并同化 CO 2,微生物分解有机化合物,通过产生CO 2 。 4、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 流代谢途径;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是产生4碳、5碳等中间产物,微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5、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磷酸化和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6、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 7、微生物有两种同化CO 2的方式:和;自养微生物固定CO 2 的途径主要有3条:卡尔文循环途径,可分为、和 3个阶段。 二、选择题 1、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于() A、有机物 B、还原态无机化合物 C、氧化态无机化合物 D、日光 2、同型乳酸发酵中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是() A、EMP途径 B、HMP途径 C、ED途径 D、WD途径 3、下列代谢方式中,能量获得做有效地方式是()

A、发酵 B、有氧呼吸 C、无氧呼吸 D、化能自养 4、卡尔文循环途径中CO 2 固定(羧化反应)的受体是() A、核酮糖-5-磷酸 B、核酮糖-1,5-二磷酸 C、3-磷酸甘油醛 D、3-磷酸甘油酸 5、下列那个描述不符合次级代谢及其产物() A、次级代谢的生理意义不像初级代谢那样明确 B、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不受细胞的严密控制 C、发生在指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 D、质粒与次级代谢的关系密切 6、厌氧微生物进行呼吸吗?() A、进行呼吸,但是不利用氧气 B、不进行呼吸,因为呼吸过程需要氧气 C、不进行呼吸,因为它们利用光合成作用生成所需ATP D、不进行呼吸,因为它们利用糖酵解作用产生所需ATP 7、碳水化合物是微生物重要的能源和碳源,通常()被异养微生物优先利用。 A、甘露糖和蔗糖 B、葡萄糖和果糖 C、乳糖 D、半乳糖 8、硝化细菌是:() A、化能自养菌,氧化氨生成亚硝酸获得能量 B、化能自养菌,氧化亚硝酸生成硝酸获得能量 C、化能异养菌,以硝酸盐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D、化能异养菌,以亚硝酸盐为最终的电子受体 三、判断题 1、微生物的能量除了贮藏在ATP中外,还可贮藏在GTP、CTP和Ac-CoA中。 2、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比无氧呼吸多,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产生的能量比环式光合磷酸化多。 3、在利用等量的葡萄糖时,接合单胞菌进行酒精发酵时产生的能量没有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产生的能量多。 4、双歧杆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的关键性酶是磷酸戊糖解酮酶。 5、硫酸盐还原菌在无氧条件下还原SO 42-→H 2 S时,只能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

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答案

第七章微生物代谢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2、指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它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指以无机氧化物(如NO3-,NO2-,SO42-等)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 4、是指微生物氧化底物时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 5、就是发生在或细胞内的一切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或脱电子三种。 6、由初级代谢产生的产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这类产物包括供机体进行生物合成的各种小分子前体物,单体与多聚体物质以及在能量代谢和代谢调节中起作用的各种物质。 7、微生物在次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产物称次级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毒素,生长剌激素,色素和维生素等。 8、在有氧状态下酒精发酵和糖酵解受抑制的现象,因为该理论是由巴斯德提出的,故而得名。 9、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的NADH和FADH2可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和细菌质膜上的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氧或其他氧化型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偶联着A TP的合成,这种产生A TP的方式称为氧化磷酸化。 二、填空题 1、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循环 2、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循环 3、HMP 4、产生三要素、合成前体物、合成大分子 5、维生素、抗生素、生长刺激素、毒素、色素、 6、无机化合物中的氧、 7、30、 8、环式,非环式、 9、厌氧 10、2;2 11、乙醇发酵、乳酸发酵、丁酸发酵 12、厌氧,正型,异型。 13、NO3-、SO42-、CO32- 14、天门冬氨酸、天冬酰胺、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存在细菌中)

第七章-微生物生长与控制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连续培养 2.抗微生物剂 3.抗生素 4.抗代谢物 5.微生物的抗药性 6.灭菌 7.消毒 8.生长曲线 9.深层液体培养: 二、填空题 1.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和4个生长时期。 2.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的方法有、、和。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和;以生物量为指标来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和。 3.获得细菌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1)和(2),其中(1)中常用的有、和。 4.控制连续培养的方法有和。 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6.对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物品可用或进行灭菌;而对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一般采用灭菌,其温度为,时间为。 7.通常,细菌最适pH的范围为,酵母菌的最适pH范围为,霉菌的最适pH值范围是。 8.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有、、、、和 等。 9.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和。 10.抗代谢药物中的磺胺类是由于与相似,从而竞争性地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使其不能合成。 三、选择题 1.以下哪个特征表示二分裂?() A、产生子细胞大小不规则 B、隔膜形成后染后体才复制 C、子细胞含有基本等量的细胞成分 D、新细胞的细胞壁都是新合成的。 2.代时为0.5h的细菌由103个增加到109个时需要多长时间?()

A、40h B、20h C、10h D、3h 3.如果将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移至相同组分的新鲜培养基中,该批培养物将处于哪个生长期?() A、死亡期 B、稳定期 C、延迟期 D、对数期 4.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A、1,4 B、2,3 C、2,4 D、1,5 5.对生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的最准确的方法是()。 A、比浊法 B、显微镜直接计数 C、干细胞重量测定 D、平板菌落记数 6.下列哪咱保存方法全降低食物的水活度?() A、腌肉 B、巴斯德消毒法 C、冷藏 D、酸泡菜 7.连续培养时培养物的生物量是由()来决定的。 A、培养基中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B、培养罐中限制性底物的体积 C、温度 D、稀释率 8.常用的高压灭菌的温度是()。 A、121℃ B、200℃ C、63℃ D、100℃ 9.巴斯德消毒法可用于()的消毒。 A、啤酒 B、葡萄酒 C、牛奶 D、以上所有 10.()能通过抑制叶酸合成而抑制细菌生长。 A、青霉素 B、磺胺类药物 C、四环素 D、以上所有 11.某细菌悬液经100倍稀释后,在血球计数板上,计得平均每小格含菌数为7.5个,则每毫升原菌悬液的含菌数为( ) A、3.75×107个; B、3.0×109个; C、2.35×107个; D、3.2×109个 四、是非题 1.在群体生长的细菌数量增加一部所需时间为代时。 2.最初细菌数为4个,增殖为128个需经过5代。 3.一般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比稀释平板涂布法测定的菌数多。 4.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5.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或增加很少。 6.特定温度下杀死某一样品中90%微生物或孢子及芽孢所需的时间为热致死时间。 7.巴斯德消毒法不能杀死细菌的芽孢。 8.对热敏感的溶液可采用巴斯德消毒法来灭菌。 9.酸泡菜较鲜肉更易受大肠菌污染而腐败。 10.四环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五、简答题 1.试述单个细菌细胞的生长与细菌群体生长的区别。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第五章微生物的 代谢 第一节代谢概论 一、代谢(metabolism)的基本概念 分解代谢(catabolism) :又称异化作用,指细胞将复杂大分子物质降解成简单的小分子物质,称为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anabolism) :又称同化作用,细胞利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合成复杂的大分子物质(细胞物质)的作用。 微生物代谢都具有新陈代谢的三大特点: 温和条件下由酶催化进行的; 顺序性; 高度灵敏的自动调节。 根据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生物机体内的作用可分为: 初级代谢: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称为初级代谢。 次级代谢:某些生物为了避免在初级代谢过程某种中间产物积累所造成的不利作用而产生的一类有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通常称为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关系,具体有以下几点: 存在范围及产物类型不同; 对产生者自身的重要性不同; 同微生物生长过程的关系明显不同; 对环境条件变化的敏感性或遗传稳定性上明显不同;

相关酶的专一性不同; 某些机体内存在的二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代谢类型。 二、酶 (一)酶的一般性质: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的有机催化剂。 酶具有以下特点: 酶催化效率高; 酶对催化的反应具有专一性; 酶是蛋白质。 (二)酶的结构 按酶的组成可以把酶分为两大类: 单成分酶:单一的酶蛋白组成,本身直接具有催化活性; 双成分酶:除酶蛋白主体外,还有非蛋白质的辅因子部分。 根据辅因子与酶蛋白结合能力的大小可分为两种类型: 辅基:与酶蛋白不以共价键相连接,很难将它们分离开的一种 成份。 辅酶:与酶蛋白不以共价键相连接,彼此结合很松弛而易分离开的成份。 激活剂:指金属离子,它们的存在使得酶分子或底物具有利于反应进行的稳定的空间构型。 (三)酶促反应机制 第二节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耗能反应,因此,能量代谢是一切生物代谢的核心问题。 一、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就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切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也可通过能量转换储存在高能化合物(如ATP)中,以便逐步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到环境中。 ATP作为细胞中能量转移中心的原因:细胞内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都要酶催化和能量,但大多数酶只能用ATP起偶联作用;ATP所含的自由能在PH7.0时为-7.3千卡,这种分子比较稳定,又易引起反应。 二.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微生物学习题第四章至第七章

选择题 1. 噬菌体是一种感染______的病毒。 (a)酵母菌(b)霉菌(c)放线菌和细菌(d)原生动物2. 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______生长。 (a)在高浓度盐中(b)在低浓度氧中(c)没有ATP或葡萄糖(d)只在有病毒时 3. 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固体培养基中______。 (a)提供厌氧菌生长条件(b)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c)增加氧气(d)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目 4. 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______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b)菌体体积增大(c)菌体体积不 变(d)菌体体积减小 5.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______。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 芽汁培养基 6.属于病毒界的微生物是 ①放线菌②立克次氏体③噬菌体④藻类 7.中温微生物的最适生长范围是 ①4℃左右②10℃~20℃③25℃~30℃④45℃~60℃ 8.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 ①微生物病毒②昆虫病毒③植物病毒④动物病毒 9.配制1000ml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为 ①0②2~7克③15~20克④50克 10.碳源和能源来自同一有机物的是 ①光能自养型②化能自养型③光能异养型④化能异养型 11.以氧化无机物作为主要能源的营养类型为 ①光能自养型②化能自养型③光能异养型④化能异养型 12.好氧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常表现为 ①菌膜②沉淀③混浊④三者都有 13.高压蒸汽灭菌,常用的温度和时间为 ①70-80℃,30分钟②121℃,30分钟③160-170℃,2小时④100℃,30分钟 14.果汁的消毒或灭菌方法为 ①间歇灭菌②高压蒸汽灭菌③巴氏消毒④干热灭菌 15.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 ①105℃,2小时②121℃,30分钟③160℃,2小时④160℃,4小时 16.噬菌体属于 ①动物病毒②植物病毒③昆虫病毒④微生物病毒 17.微生物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以干物质计最多 ①N ②C ③O ④H 18.下列属于生长因子类物质的是 ①氨基酸②维生素③嘌呤碱基④三者都是 19.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 ①有营养不良症的菌株②培养基中缺少某种成分才能生长良好的菌株 ③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缺少时获得的菌株④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能力的菌株 20.制备培养基的最常用的凝固剂为 ①硅胶②明胶③琼脂④纤维素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习题 一、填空题 1、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和4个生长时期。 2、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的方法有、、和。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和;以生物量为指标来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和。 3、获得细菌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1)和(2),其中(1)中常用的有、和。 4、控制连续培养的方法有和。 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6、对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物品可用或进行灭菌;而对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一般采用灭菌,其温度为,时间为。 7、通常,细菌最适pH的范围为,酵母菌的最适pH范围为,霉菌的最适pH范围是。 8、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有、、、、和等。 9、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和。 10、抗代谢药物中的磺胺类是由于与相似,从而竞争性地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使其不能合成。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个特征表示二分裂?() (1)产生子细胞大小不规则(2)隔膜形成后染后体才复制(3)子细胞含有基本等量的细胞成分(4)新细胞的细胞壁都是新合成的。 2、代时为0.5h的细菌由103个增加到109个时需要多长时间?() (1)40h (2)20h (3)10h (4)3h 3、如果将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移至相同组分的新鲜培养基中,该批培养物将处于哪个生长期?()

(1)死亡期(2)稳定期(3)延迟期(4)对数期 4、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1)1,4 (2)2,3 (3)2,4 (4)1,5 5、对生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的最准确的方法是()。 (1)比浊法(2)显微镜直接计数 (3)干细胞重量测定(4)平板菌落记数 6、下列哪种保存方法会降低食物的水活度?() (1)腌肉(2)巴斯德消毒法(3)冷藏(4)酸泡菜 7、连续培养时培养物的生物量是由()来决定的。 (1)培养基中限制性底物的浓度(2)培养罐中限制性底物的体积(3)温度(4)稀释率 8、常用的高压灭菌的温度是()。 (1)121℃(2)200℃(3)63℃(4)100℃ 9、巴斯德消毒法可用于()的消毒。 (1)啤酒(2)葡萄酒(3)牛奶(4)以上所有 10、()能通过抑制叶酸合成而抑制细菌生长。 (1)青霉素(2)磺胺类药物(3)四环素(4)以上所有 三、是非题 1、在群体生长的细菌数量增加一部所需时间为代时。 2、最初细菌数为4个,增殖为128个需经过5代。 3、一般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比稀释平板涂布法测定的菌数多。 4、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5、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或增加很少。 6、特定温度下杀死某一样品中90%微生物或孢子及芽孢所需的时间为热致死时间。 7、巴斯德消毒法不能杀死细菌的芽孢。 8、对热敏感的溶液可采用巴斯德消毒法来灭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