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大奖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16:31 |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37339926.html,

8月28日揭晓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焦点访谈》栏目喜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此次评奖汇集了国内有影响力媒体的优秀栏目。《焦点访谈》从众多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

评委认为《焦点访谈》栏目特色鲜明,在国内媒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已经运行十几年的品牌栏目,《焦点访谈》既保持栏目特色,又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拓展选题领域,改进表达方式,优化传播效果,围绕党和政府

的中心工作,推出一系列导向正确、监督力度大的单体和系列节目,保证了栏目在收视率、收视排名等指标上始终名列前茅,保持了强势的影响力。

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其目的是为了鼓励新闻媒体努力促进新闻报道创新,提高新闻宣传质量。

焦点访谈

节目汉语名

Topics In Focus

节目英语名

节目类型新闻评论类

制作单位中国中央电视台

播出频道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新闻)

播出方式直播

播出时间(首播)每天19:38-19:51在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重播)次日3:30-3:43、5:45-5:58在新闻频道播出

编辑本段节目简介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这个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

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成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焦

点访谈》所进行的舆论监督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进程。在节目形态上,《焦点访谈》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几年来,《焦点访谈》推出的一批较为观众认可的记者和主持人,如方宏进,敬一丹、水均益、方静、翟树杰等。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目前有从业人员80人,由制片人、主持人、记者、策划和制作人员组成,分为策划组(负责节目的策划和协调)、记者一组、记者二组、记者三组,从事《焦点访谈》节目的日常采制和播出。作为一个电视栏目,《焦点访谈》曾得到共和国三任总理的题辞和赠言。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专程来到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座谈,并郑重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2003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行,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2010年6月11日,《焦点访谈》痛批婚恋节目造假,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成反例。

编辑本段节目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结构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国家对资源控制的弱化以及人民公社的解体,城市企业的纯经济性加强,使中国行政性整合能力下降;国家与组织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组织已不是国家的“部件”而是具有独立性的“整体”;此外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型格局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地方成为利益主体,地区差异性增强……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新闻传媒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脚步,新的新闻传播样式也就应运而生。《焦点访谈》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产生并脱颖而出的。在中央对地方刚性指挥减弱的情况下,中央需要大众传媒作为监督渠道,及时完善不同侧面的反馈,及时弥补工作中的漏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主要依据两个刚性任务的达标来实现。一是在经济建设上,中央向地方要硬的指标和速度,二是在政治上中央要求各地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样的要求结果,往往使各地在上报中央政府的材料中报喜不报忧,随意夸大成绩,对问题避而不谈。朱?基曾坦言:“中国这么大,各地干部都在干什么,想什么,怎么干,我们在上边的眼力不够,无法有力监督。”《焦点访谈》的出现正好成为担当此任的最佳选择,成为中央政府惩办部分中间层行政故意偏离行为的理性选择。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93年底,中央电视台对《东方时空》栏目开始了实质性的改革――成立新闻评论部,同时筹备在晚间黄金时段创办一个新闻深度评论的日播节目,以填补中国这个最大的电视台

历史上没有自己旗帜与号角的空白!推出《焦点访谈》无疑是个创举。1994年2月初,《焦点访谈》的创业者们,在北京的梅地亚会议中心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筹备会议。刚刚担任新成立的新闻评论部主任的孙玉胜、副主任袁正明、制片人张海潮、梁建增、张步兵等人对这个即将创办的新栏目进行了首次把脉。1994年4月1日晚上19点38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传出一段浑厚的男中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日请看《焦点访谈》。”伴随着激昂的音乐,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矗立在地平线上的简洁的城市楼群,一只由红、绿、蓝构成的大眼睛标志从中升腾而出。从此,这段为人熟悉的《焦点访谈》片头,每天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而成为《焦点访谈》栏目标志的大眼睛,从此时刻注视着观众,关注着社会。

编辑本段主持人

《焦点访谈》

主持人:侯丰、敬一丹、李小萌、张泉灵、张羽历任主持人:白岩松、方宏进、方静、水均益、王志、翟树杰注:以上名单按照拼音顺序排列。

编辑本段节目概况

《焦点访谈》诞生至今已快十多年年。她迅速成长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每天有上千名观众给这个栏目打电话、写信、发传真和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收视意见,提供大量的报道线索。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成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编辑本段栏目分析

从《焦点访谈》的栏目定位来看

它所要作到的就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这四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广告宣传语。《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所以我们在新闻

部全体工作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题目。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

从《焦点访谈》的选题原则来看

就是体现了创办者所要求的“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领导重视”和“群众关心”是分别着眼于社会的管理决策层和普通行为层说的,它们反映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某个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上的意见的交汇,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此外,从大的宏观角度来看,国债的发行与运作也从本质上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模式向市场转型的趋向和力度。

从《焦点访谈》的报道原则上来看

正面报道的分寸把握突出地表现在角度的选择上,也就是聚焦在哪里。聚焦不准,正面报道也会有负面效应。选题者构思精巧地将焦点对准为高校为何要实行收费这样一个沟通讲理的角度,并引鉴了国际惯例上大学都是自费的相关背景,并补充说明了学生如果用功学习,得到的奖学金要比付的费用还多,而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申请贷学金等等一系列大家关心的问题,起到了为政府与民众进行沟通,评说时事、解释背景、缓解矛盾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报道原则上选择角度的重要。在负面报道方面,“硬焦点、软着陆”是《焦点访谈》一贯坚持的策略,也就是不管批评什么,批评谁,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就是“不能把矛头指向党和政府,不能以偏盖全,影射攻击,挑动矛盾,渲染情绪”。作这类节目时要把握住分寸,出发点应是积极的、善意的,批评性报道要争取起到正面效应。

编辑本段报道原则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焦点访谈》提出了自己的报道原则:第一,要力求事实准确,记者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偏听偏信。记者要作到冷静的观察,不能感情用事,主观意识太强。在对有争议的的问题采访时,要听取多方的意见,不要轻易下结论。第二,在评点时要就事论事,不要引申发挥,扩大批评面。第三,要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得到主管部门和权威部门人士的表态或得到他们的更深一步的合作。第四,问题要有普遍性,作到选题为受众所关心,有典型性。第五,要选择好时机,把握好时事的动态走向。第六,要有结果,给自己和受众一个可回味的空间。

编辑本段获得荣誉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在这些年的新闻评奖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罚”要依法》、《巨额粮款化为水》、《难圆绿色梦》、《和平使沙漠变绿洲》、《“粮食满仓”的真相》、《吉烟现象》、《铲苗种烟违法伤农》、《河道建起商品楼》、《洗不掉的恶行》、《追踪矿难瞒报真相》、《想要通知书先拿十万来》等节目曾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并获得每年度中国新闻奖评论类大奖。《焦

点访谈》曾两次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十大名栏目”,1999年和2001年获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新闻名栏目奖,1994年至今,连续获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一等奖。2010年8月28日揭晓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焦点访谈》栏目喜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此次评奖汇集了国内有影响力媒体的优秀栏目。《焦点访谈》从众多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评委认为《焦点访谈》栏目特色鲜明,在国内媒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已经运行十几年的品牌栏目,《焦点访谈》既保持栏目特色,又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拓展选题领域,改进表达方式,优化传播效果,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出一系列导向正确、监督力度大的单体和系列节目,保证了栏目在收视率、收视排名等指标上始终名列前茅,保持了强势的影响力。

《焦点访谈》

2010年9月26日,在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央电视台获得多项荣誉。中央电视台获第三届“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奖,《焦点访谈》制片人余伟利获第三届“森林奖”;中央电视台另有14件作品获关注森林新闻奖。其中《焦点访谈》选送的《寻找回来的神农架》等四件作品获一等奖,《缩水的湿地》获二等奖。《焦点访谈》1名个人、4件作品喜获大奖,成为此次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一大亮点。

编辑本段第一期节目

94国债发行第一天

《焦点访谈》播出的第一期节目是《94国债发行第一天》,报道了当天开始的1994年度国库券发行的情况、有关人士的评说和群众的反应。新栏目开播的第二天就得到来自社会的好评。《人民日报》在1994年4月2日的《今日谈》栏目中,发表署名文章,题目叫《“焦点访谈”开了好头》。文章说,这次国库券发行不仅数额大,而且对全国的经济大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有关方面在发行的措施上做了许多调整和改进。了解这些情况的群众踊跃前去购买,而有一些群众一时还不太清楚,很想了解这次国库券发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听听人家是怎么看这件事的。所以,第一次的《焦点访谈》节目,确实抓住了当前群众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可以说,开头开得不错,值得祝贺。使观众感到新颖的不仅

仅是节目的主持人是一些干练沉稳、目光敏锐、口才犀利、有较高学识水平的记者,他们集编、导、主持于一身,很快地成为观众喜爱的电视明星,同时在节目的演播室里请来了许多专家、学者。更使观众闻之振奋的是这个《焦点访谈》推出的许多节目,是大家关注的国内外焦点问题,而且一开始就打出了“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的口号,对一些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将舆论监督的字眼写在了亿万中国电视观众的面前,而不再是写在新闻教科书上!

编辑本段栏目评价

第一个舆论监督的节目

从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至今,创造了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方面的一个“奇迹”。之所以说它是个“奇迹”,是因为这个“奇迹”真的不容易创造,它难就难在是运用新闻报道的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社会失范行为进行监督。毫无疑问,《焦点访谈》要监察人的言行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工作纪律,是否符合做人的原则和社会的道德,也就是说要“揭短”,要“亮丑”,而且这“短”,这“丑”,绝不是一般的“短”和“丑”,而是事关大局、事关大理、事关大德的“短”和“丑”。最为严重的是《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要通过可靠的事实,不仅使受监督的人的不良言行公诸于众,而且把负责管理这些人、这些事的人和机关,或点名或不点名地公诸于众。

第一个敏感话题的介入

在《焦点访谈》准备播出前夕,没有任何现成的节目和样式可以借鉴,许多的记者就是凭着一颗对电视新闻事业的热爱,用扎实的业务本领进行着大胆的探索,他们在选题上精益求精,反复取舍,而在节目的格调上则追求高品位,精良制作。这个选题获得大家一致认可,栏目组为了慎重起见还专门给台里打了一份极其正规的书面选题报告,报告中建议分上下两集制作,上集重点报道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流浪儿童问题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下集重点报道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各级政府采取的具体做法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编辑本段栏目影响

《焦点访谈》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将栏目定位在舆论监督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何监督,怎样监督,这个度如何把握,这对于初创者来说是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的,更没有范例可寻。尽管《焦点时刻》有过一些探索,但它毕竟是更多地针对社会新闻而言的,何况它是在早间播出,收视率不高,影响自然也不会太大,人们对它的印象还更多的停留在对一个社会新闻事实的报道上,而像《焦点访谈》这样一个在黄金时间播出的、专“揭人家老底,亮人家的老丑”的栏目,采取《焦点时刻》的做法显然是不行的,那样不会有太大的反响,而一上来就“万炮齐轰”,先声夺人,欲速则不达,同样有夭折的危险。人常说:“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头第一炮就遭到了非议,引起了恐慌,那么这个栏目就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慎之又慎,从长计议是当时创办者们最真实的心态。《焦点时刻》的栏目存在,初创者们便自然想到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遇见拿捏不准,或者曝光程度严厉的节目,先在早上的《焦点时刻》上播出,然后看看反响,如果没有什么非议,那么就在晚上播出,如果有不同的声音,那么就修改,如果有反对的意见,就放弃不用。由于早间时段收看的观众不是很多,社会影响不会太大,因此即使播出后有反对的意见,反对者也不会大动干戈的,即使有大发雷霆的,那也不会伤及《焦点访谈》这个刚刚创办的新栏目的。这个策略有些像象棋中“丢卒保车”的战术,多少显得几许悲壮,但却是稳妥的,更是有效的。从中我们看到的是

初创者们在舆论监督方面不息探索的勇气,以及勇气掩隐下的智慧。《打击武钢“钢耗子”》这几乎是个口号式的标题,像报纸社论文章的题目,而标题的重点放在了“打击”上,单从题目上理解,尽管该说的主要内容都在标题中得以展现,但是怎么看怎么不会让人想到这是个舆论监督的节目,以为又是一期配合时下政策的述评节目,是在表现打击盗窃的过程、打击的结果,里面有什么内幕根本无法从标题上得知。到晚上《焦点访谈》播出时,标题马上变成了《血汗白流——两万多钢铁“耗子”蚕食武钢》,一点都看不到“打击”的影子,完全是在揭露一起让人触目惊心的事件,是在告诉观众一段记者采访出来的鲜为人知的过程,而且这种“蚕食”的过程正在发生,并还将继续发生,尤其是“血汗白流”四个字,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表达一种义愤,再辅助以小标题的补充,更加让人震撼,更加显得事件的严重性,当然也更加符合舆论监督节目的特征!

编辑本段2010年两会焦点访谈

首播时间:2010-3-3 19:38:00 首播频道:CCTV-1

《焦点访谈》

产地:中国大陆年份:2010 语种:汉语栏目简介:“两会”期间,《焦点访谈》推出特别报道《两会焦点访谈》,节目通过“一丹代表观察”、“舆情看板”、“议论风生”三个版块,紧跟会议议程,及时传递两会声音。“两会”期间,《焦点访谈》推出特别报道《两会焦点访谈》,节目通过“一丹代表观察”、“舆情看板”、“议论风生”三个版块,紧跟会议议程,及时传递两会声音。

编辑本段2011考研作弊调查

正在进行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共有151万人参加了考试,竞争可谓相当的激烈。然而,在考试前,我们的记者就得到消息,有人声称可以帮助考生作弊,还能保证通过分数线。他们

2011考研作弊调查

可以提供全套作弊工具,就是我手里拿的这些,这是接收答案的耳机,这是两种不同的接收器。“考试的时候带着器材进去就可以了”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从1月15号开始。考试前,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的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食堂边的信息栏上就出现各种出售考研答案的小广告了。广告上写着考研保过,还提供设备,并且考后付款。不仅大学的信息栏里贴上了这些考试作弊的小广告,一些考生的手机上也收到了类似的短信。那么,公开叫卖考试答案和作弊工具的到底是些什么人,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呢?记者首先拨通了广告上的一个电话。卖家称他们手里有器材,考试的时候带着器材进去就可以了。“金属探测仪探测不出来”在随后的调查中,记者了解到,除了通过发送文字信息作弊外,还有卖家声称有更先进的作弊方式。根据信息栏上留下的电话号码,记者又联系到了一个卖家,他自称可以在考试中利用无线耳机给考生传答案。几经周折,记者在吉林师范大学的宿舍区见到了这位卖家。他把记者带到了校园里的一个便利店里,拿出了一个黄豆大小的东西,向记者展示起这套先进的作弊设备。卖家说:这个设备离耳机越近,声音越大,能藏在衣服里;由于是炭棒,金属探测仪探测不出来。作弊耳机传来清晰的答案1月15日是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英语,这两门是全国统

2011考研作弊调查

考,也就是作弊者声称可以提供答案的考试。15号一早,记者来到了四平一中的围墙旁边。上午8点半,考试开始。记者在耳机里听到的只是一些杂音。据了解,这是考场里无线电屏蔽器发出的声音。按照卖家的约定,答案会在开考后一个小时开始传送。9点20,考试开始后还不到一个小时,记者发现,作弊耳机里的杂音消失了,转而传来清晰的念答案的声音:“6-10题23122,11-16:133141……” 过了一会,另一个作弊耳机里也传来一位男声,念的是论述题:“鞍钢,鞍山钢铁厂的鞍钢,革命的革右侧加个安全的安……齐大山,齐天大圣的齐,齐大山,大小的大,山峰的山……38题一共四点,第一点,当今世界总体和平,但局部冲突和战争仍此起彼伏……” “听得非常清楚”上午的政治考试结束后,记者来到考场门口,一群群的考生正在往外走。记者注意到,一名女生一出考场就在掏耳朵,而掏出来的就是一个作弊耳机。这位考生说:“有干扰声,但听得非常清

2011考研作弊调查

楚。我还能听到别的人念的答案呢。” 1月15日下午是英语科目的考试,记者在作弊耳机里又听到了答案声:“各位考生请注意,下面我开始念小作文。开头顶格大写D ,M Y

空,F R I E N D,逗号,重复……” 卖家传送完了所有的答案。耳机里传来这样的声音:“所有题都念完了,36题。为了防止雷同卷,我们把36题简单地给你念了一下,你能蒙就蒙点,现在所有题已经超过70分了,听清楚了就涂卡,完事了。”[1]

编辑本段2010《焦点访谈》优秀作品

金奖

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2010.3.20)

足协工作人员导演假球案

足协工作人员导演假球案(2010.1.27)“毒奶粉”流出的背后(2010.3.25)

银奖

安置房何以被套取(2010.3.17)青岛海利丰“吊射门”揭秘(2010.2.24)打了折的奖励资金(2010.3.24)维和英烈今天回家(2010.1.19)排污费竟成“人头费”(2010.1.25)

铜奖

普阳钢铁公司瞒报事故追踪

普阳钢铁公司瞒报事故追踪(2010.1.16)祝福中国祝福大家——回眸2009(一)(2010.1.1)新北川迎新春(2010.2.15)共商国是共克时艰--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一)(2010.3.3)文化产业逆势而上--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二)(2010.3.4)

单项奖

最佳编辑奖:庞小薇《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最佳摄像奖:孙国明《用青春诠释责任》最佳演播室言论:《青岛海利丰“吊射门”揭秘》最佳时效:《维和英烈今天回家》最佳选题:张天贺《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基本信息

成立十周年,记录中国传媒史——见证《焦点访谈》

作者:新京报分类:纪实文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状态:选载

新浪独家连载,不得转载

今年是《焦点访谈》成立10周年,这个栏目是如何在1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中国传媒史上的几个第一的?在刚刚出版的《见证〈焦点访谈〉》一书中,几十名主持人、制片人、记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首部以栏目人员“全家福”的形式讲述《焦点访谈》10年成长经历的图书。

更多简介...今年是《焦点访谈》成立10周年,这个栏目是如何在1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中国传媒史上的几个第一的?在刚刚出版的《见证〈焦点访谈〉》一书中,几十名主持人、制片人、记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首部以栏目人员“全家福”的形式讲述《焦点访谈》10年成长经历的图书。

关键字:揭黑

网友点评

复制链接给好友

手机阅读

目录

[进入目录页][注册VIP会员][我要充值][VIP帮助]

相关报道

《见证〈焦点访谈〉》是为纪念“焦点访谈”栏目创办10周年而出版,透露了很多节目成长的细节,包括个人心得体会、如何与采访对象就敏感话题斗智斗勇、如何进行##等等。

《见证〈焦点访谈〉》首发敬一丹签售唱主角

成立10周年《见证〈焦点访谈〉》记录中国传…

讲述十年成长白岩松笑言与《焦点访谈》“共生”

第一部分朝花夕拾——难以忘却的记忆

从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到2004年4月1日,这之间的十年,对于中国的电视新闻人来说,绝不是3650个日子这么简单。相信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前后,经历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这十年历程的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感慨着、思考着,而作为这场改革的始作俑者和推动者之一的《焦点访谈》栏目,在此时总结自己走过的历程,初看像是一种纪念,细看才知,这是人在途中的一个漂亮的休止符,优美的乐章依然还在后面。

一个栏目与三任总理/敬一丹

关于正面报道/翟树杰

骨子里的平民意识/白岩松

让软焦点硬起来/魏驱虎

由专访罗格所想到的/方静

记者的荣誉/李玉强

总理的“帮助”/魏驱虎

《焦点访谈》十年杂感/白岩松

温暖/黄瑛

朱镕基亲审《焦点访谈》/孙杰

当舆论监督"遭遇"政…

《焦点访谈》第一期节目诞生记/陈耀文

追踪地条钢/喻晓轩

心里压块大石头/曲长缨

“上赶着”也是买卖/戴璐

找焦点/庄永志

关于暗访/吕少波

“没事找事”及其他/康平

“秘拍”乱想/曲长缨

命根子/刘涛

选题好,拍片是种享受/周墨

将“*”进行到底/法展

《岁月回响》的回想/孙金岭

第二部分采访纪实——激情燃烧的日子

《焦点访谈》绝大多数舆论监督节目的线索都来自观众反映。对这个栏目来说,一旦没有线索,仿佛枪上没有了准星,找不到靶子,不知道往哪里打。而《焦点访谈》每天接到的群众反映尽管很多,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趋同跟风。如果《焦点访谈》今天报道了一个卖土地问题,此后反映同样问题的来信来电就会蜂拥而至,成百上千计,给人感觉全中国到处都在乱卖、乱占耕地……

有险不惊/翟树杰

《粮食“满仓”的真相》之真相/孙杰

梅花“四弄”/赵微

九八抗洪杂忆/汪力

假药新闻的背后/王文雁

1998年8月16日,北闸/张恒

打响粮改第一炮/孙杰

见证香港回归/翟树杰

“神五”在我心中升腾/邢旭东

功德碑成了耻辱柱/曲长缨

难以抹去的记忆/包军昊

抓不着人更是新闻/周学刚

不该早逝的生命/王文雁

手机短信的陷阱/周墨

采访山西特大假酒中毒案/汪力

死猪肉也是肉/毛初明

一期“麻烦”的节目/曲长缨

人与鸟/刘爱民

行船记/冯成

谁打击了善行/张玉虎

《追查高考作弊》一片的思考/曲长缨

香街游/冯成

永葆科学的青春/余伟利

追踪/萧津

艰难的临汾矿难曝光/曲长缨

安危一线牵/郭峰

滴血的心痛/康力

传销是条不归路/萧津

残酷的任务/余伟利

一次艰难的“连线”/崔艳

两个警察/刘宁

川藏之行/吕少波

节目背后的游击战/刘庆生

与贪官面对面/王同业

第三部分往事如歌——访谈路上的剪影

正如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在其著作<<焦点访谈>红皮书>中所说,在来焦点访谈节目组之前,我没有什么太出色的作品,个人也无多大的影响。但是在换了工作环境之后,我能很快一举夺得中国新闻的最高荣誉,站在中国新闻界的最高领奖台上,这要归功于焦点访谈吸纳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的机制。

改变人生的风景/刘爱民

在“工运”的日子/陈新红

生命因你而精彩/王文雁

在路上/杨涛洲

欢乐与遗憾伴我前行/曲长缨

我的地图册/刘宁

成长,从十四楼开始/李玉强

车祸/吕少波

“访谈人”的二、三陋习/法展

与女编导们一起工作的日子/张予北

一点感受/戴璐

傻乐/姚宇军

我跟警察打交道/再军

遭遇“老大”/魏驱虎

第四部分心海偶得——心灵深处的感悟

在节目里,特别是在《焦点访谈》里,连笑的机会都不多。在镜头外面,笑了笑,很正常的那种笑,人家却诧异:你还会笑啊?我猜想,咱评论部还有一些面孔也会让人有这样的不会笑的印象,比如,范本吉、再军、方宏进,还有刘涛、老曲,就算是漂漂亮亮的小伙子、小姑娘,也难得一笑,你看过毛初明、黄洁、喻晓轩、萧津在镜头前笑吗?这样的职业,就尤其需要找乐儿,要不然,就可能让人内心受伤,就可能郁闷死,沉重死,就需要找心理医生,就可能殃及家人生活,就可能失去持久的战斗力。

我们需要狂欢/敬一丹

付出了就要收获/水均益

关注我们的家园/余伟利

谁在改变中国/刘爱民

为农家联手喝彩/刘涛

从“2号管”到鬣狗/陈远达

烤鸭与感悟/郭峰

再谈“刮脸事件”/喻晓轩

广东采访随想录/陈远达

假与劣之辩/刘涛

不敢买房/陈洁

为“理解”而做/汪力

超载的代价/黄剑

不成文的杠杠/刘涛

游医何以盛行/萧津

深刻的只有片段/黄洁

走向战争深处/刘爱民

关系民生/刘涛

回家过年/孙金岭

焦点访谈访自家实习生遭质疑心神不宁成流行语

2009年06月21日06:06来源:扬子晚报发表评论【字体:↑大↓小】

《焦点访谈》采访“自己人”遭质疑曝光谷歌时让栏目实习生出,图为这名出镜的实习生高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6月18日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一位名叫高也的大学生接受采访时痛斥了谷歌中国链接色情信息,说黄色信息害得他的同学“心神不宁”。但随后有网友发现,这位大学生就在《焦点访谈》实习,一时间“《焦点访谈》造假、采访内部员工”之类的帖子传遍网络。而随着“心神不宁”红遍网络,有网友曝光了高也的博客、QQ号、手机号、甚至他女友的身份和照片。这种人肉搜索行为受到了一些网友的批评。

-《焦点访谈》采访大学生

“焦点访谈也造假”,从昨天开始,指责央视《焦点访谈》用“内部人员”作为谷歌中国色情链接事件采访对象的帖子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6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两大王牌栏目先后播出了曝光谷歌中国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新闻。其中,《焦点访谈》节目在播出到约7分46秒时,出现了一段对一位名叫“高也”的大学生的采访。接受采访时,这名大学生对谷歌中国链接色情信息给周围同学带来不良影响的现象予以斥责:

“我觉得这个黄色啊什么淫秽信息在网上那个毒害特别大,特别是经过一些像Google这样的链接,那种毒害特别大。就是我一个同学,他以前,就比较好奇这些东西,他就去点击黄色网站,搞得那段时间心神不宁。后来国家打击淫秽黄色网站,他就没上,那段时间好了。结果后来他又发现,通过Google这些用户比较多的搜索引擎可以打开这些网址。然后又进入了这些黄色网站,链接特别多,导致又反复了。”

节目播出后,受到全国上下关注,反响强烈。也正是这段节目,让其中“现身说法”的大学生高也同样受到关注,并引起网民的质疑。

-被访大学生正在央视实习

此前北京一名13岁女学生张××曾在央视《新闻联播》中认为网络色情链接“很黄很暴力”,遭到部分网民恶搞。此番谈及这一话题的高也同样成了部分网民调侃的对象,并被部分网民称为“纯情的大学生”、“男版张××”。其在节目中描述同学受色情网站影响的“心神不宁”一时间也广为流传,被用来恶搞。

昨天上午,有网民发现校内网上有一个名叫“高也”的用户,从照片上看,此高也正是前一天出现在《焦点访谈》栏目中的高也,并且从其17日的一段与朋友的对话中披露的信息,高也目前正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实习。

此外,有网民搜索到高也及其朋友在新浪的博客,其中均有日志提及到,高也不久前赴央视实习。

帖子随后被转到猫扑的“我爱流行语”社团、天涯社区等论坛,高也进一步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

记者昨天下午从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一名工作人员处确认,高也确实是在那里实习。

-人肉搜索殃及其女友

人肉搜索自此开始,很快高也的就读学校、QQ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陆续被网民公布,其校内网的日志上也出现了大量嘲讽跟帖。

部分网民不但对高也进行人肉搜索,还把与事件完全无关的高也的女友也牵扯了进来,该女生的博客、校内、QQ号等全部被曝光,还有她和高也两人的合影也被贴得到

处都是,甚至出现大量人身攻击的言论。

在强大的人肉搜索压力下,昨晚,高也和女友都删除了自己的博客,校内网上高也的个人空间,也由昨天下午的对外关闭状态变成了“该用户已注销账号”。

有网民对这样的人肉搜索表示担忧,在高也所就读的武汉某大学论坛“浓情中南”上尤为如此。“我觉得,我们可以嘲笑他的单纯,很傻很天真,甚至可以说他为了某些现实中的利益关系而抛弃了自己新闻人的理想,但是请不要波及他的家人女友,他们是无辜的”,网友“热血何惧冷锋”昨天下午在“浓情中南”论坛对此事跟帖建议。

同时,很多网友也就《焦点访谈》记者采访实习生一事展开争论。有网友提出质疑,但也有网友认为,采访一个大学生身份的实习生,并无不妥之处,他在节目中发表的言论也没什么问题。记者从央视内部人士处获悉,《焦点访谈》栏目组已经注意到了网帖所介绍的情况及网民的反应,“今天领导正在调查这个事情,不方便说太多”。(据 南方都市报)

《焦点访谈红皮书》:告诉你舆论监督的背后

https://www.360docs.net/doc/037339926.html,2002年12月12日17:04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12日电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诞生了。梁建增从《观察与思考》转到《焦点访谈》,担任制片人工作,5年以后出任《焦点访谈》中心策划组制片人,那一年,《焦点访谈》收视率直线上升。

最近,《焦点访谈红皮书》出版,披露了《焦点访谈》的许多幕后故事。梁建增日前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能够播出的只有70%

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当时的《焦点访谈》确定的风格和现在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梁建增(以下简称“梁”):从制作样式来说,我们注重了用调查的方式讲故事,也就是用事实来说话。我们做的第一批样片,是三个有关舆论监督的片子。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一个是《北京郊区有一座坟茔》,说的是北京顺义高丽营乡侵占良田乱建墓地的事情。还有一期叫《吹牛皮也要上税》,说的是上海一家化妆品企业做虚假广告

宣传,最后被处罚的事。再一个是《游戏机游戏着什么》,是反映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法电子游戏厅,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不良影响的节目。这三期关于舆论监督的节目,已经基本包含了《焦点访谈》的重要元素,也形成了我们现在“用事实说话”的风格。

南: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你们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梁:一方面《焦点访谈》的记者在努力用他们的热情、勇气和智慧进行舆论监督,另外一方面由于媒介自身的功能,这档节目起着一种上通下达的作用,把很多我们工作、生活中间遇到的一些因为种种原因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通过中央电视台这个平台曝光,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促使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干预,使问题得到解决。

电视是一种强势媒介,看得见,摸得着,铁证如山,再加上中国人还是喜欢看电视,看电视的人群庞大,这些都决定了它的影响力。

南:以前为了保险起见,做完的节目先在《东方时空》的《焦点时刻》播出,时间是早晨,觉得没什么问题,再在晚上的《焦点访谈》里播放,这些节目里有没有早上播出晚上没有播出的?

梁:好像只有两个:一个是足球;当时的戚务生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教练的一篇报道,引起了中国足球协会的强烈反弹,后来没有在晚上的《焦点访谈》播。另外一个好像是卖什么灵芝孢子粉的,这个骗子专骗老同志,后来因为有位老同志干预,节目也没有在晚上的《焦点访谈》播。这样的例子是两个意外。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的社会承受力也是在不断上升的。上午的《焦点时刻》很快就告别了它的使命,晚上的《焦点访谈》正式独立开播。

南:《焦点访谈》在制作完成以后,正式播出的节目占多大比例?

梁:一般来说,我们有100个选题,最后能够播出的只有70%,其中有20%可能是由于事实和举报的内容有出入,或者因为我们的记者赶到事发地,由于时间的关系,事件的面貌无法查清,或者由于事发地政府或者有关单位的阻挠,使我们无法取得证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就停止工作,这个选题就半途而废了。我们宁愿经费损失,人力白费,决不能勉强做。

还有10%我们已经做完了,由于情况有变化,或者是政策原因,不合适公开或者不能播出的节目。我们从去年建立了一个渠道,把这样10%不适合公开不能播出的节目,做成《焦点访谈》节目内参,集中转交给中央领导,由他们直接处理。

南:现在,《焦点访谈》在老百姓那里已经成为一个神话了,仿佛你们无所不能。今天我在电视台门口还看见了一排队伍,都是要找《焦点访谈》反映问题的。这些人投诉的问题有多少能够被制作成为节目?

梁:在我们完成的节目当中,有50%的信息是社会各界用热线电话、信件、Email 的方式向我们提供的,剩下50%是我们的记者、编辑从其他地方采集到的,我们分析、统计、集中研究之后,确定某个选题,再迅速派记者去事件现场调查取证、采访、编辑、制作合成,然后播出。

一年365天,《焦点访谈》舆论监督方面的节目只能占33%,所以我们只能找那些有典型性、普遍性的事件、问题和现象,进行论证、调查、采访,那些在门口排队的人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一般会转给相关部门处理。

监督的困难

南:现在,你们在舆论监督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呢?

梁:现在有关单位的应付能力也在增长,常常是我们的记者到了当地,当地已经得到消息,封锁事件现场,追查举报人,威胁证人,这样我们记者工作的难度也在增加。所以我们现在也在采访中运用一些科技手段,采购一些新的设备,增加暗访和卧底查访,为的是把事实调查得更加清楚。

南:作为《焦点访谈》的负责人,你是不是压力很大?

梁:两种压力,一种是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自然会成为一种压力。另外一种压力是来自各方面的说情,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当事人为了维护他们部门或自身的一些利益,利用关系找一些部门和领导个人说情,向我们施加压力,不让我们播出。

南:面对这样的说情,你怎么办?

梁:他们要么是来说情,要么是来反映不同情况,你总得听听他们的说法。这样

的说情人要么是我们的熟人,要么是和我们打交道的部门,或者帮助过我们的单位。撇开工作不谈,这些来找我们的人,都还是些不错的朋友。我就对他们说了:我的原则是让事实说话,实事求是,这个节目我们会再看一看,你的理由和意见我们会充分吸取、考虑,我们会按照一个大的原则来妥善处理,但最终我们会按照我们的工作原则处理。

坦率地讲,既然说情,就离不开诱惑,离不开金钱与物质,离不开人情世故,而面对诱惑如何把握实在是考验一个人的重要依据,我不敢糊涂。

我有三个原则:对事实负责,对自己的良知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在这三条原则面前,一视同仁。我们采访了当事人,人家接受了采访,特别是一些受到冤屈的普通百姓,从目前中国国情来说,节目播出后,往往能够解决他的问题。但是如果节目没有播出,当事人可能就会遭到打击报复,他的境遇可能会比我们采访前还要悲惨。

前天下午,我就接到一个朋友电话,他曾经给我们的工作很多帮助,也是我们的同行,我们之间关系也不错。最近我们做了一期节目,这个事发地的政府把压力全部给了我这个朋友,对他说,“你不是认识《焦点访谈》的人吗?你必须把这个事情给摆平!”当地政府把压力全部给了他,办好了有好处,办不好就会影响他的前途。这样的压力下,朋友找到我,我也只能按照原则办事。节目还是播出了。这就意味着你薄了人家的面子,意味着不够朋友,以后也就不会再打交道了。这三个负责,让我得罪了不少人,但是没有办法,因为工作,该得罪也就得罪了。

南:在制作完成的节目中,会不会有一些节目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播出?

梁:也发生过,一些节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播出。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南:也有人说《焦点访谈》是雷声大,雨点小,杀鸡给猴看,尽是一些只涉及低级别官员的监督报道。

梁:第一,坏鸡是必须打的,不然它还是在产生危害;第二,毕竟老百姓天天接触的就是县级以下官员,他们打交道的就是这些人,有什么事情,他们就报到我们这里来了,然后我们就去关注,问题解决了。这当然是题外话。

我觉得一定要把握好舆论监督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只是媒介,不是执法机关,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大案要案是中纪委去办的,我们所做的是抓住一些侵犯、危害老百姓利益的事件进行曝光与批评。

经过这么多年,《焦点访谈》的监督力量实际上在加大。以前的节目,我们关注的可能是一个村长占了几亩国有土地,但去年我们就曝光了武汉某开发商在防洪区域内的河道上开发一个高级商品房小区的事件,开发商拿到的是省、市有关行政部门的批文,这是一个花了2个亿已经完成的高级公寓小区。最后在朱总理的过问下才炸掉了,相关责任人也进行了处理。后来朱总理去武汉考察工作时还专门去现场视察过。

南:当你自己做的节目不能播出的时候,你怎么安慰自己?

梁:开始你肯定会为此而痛苦,但是痛苦多了,你就会把这些东西想通了,通则不痛了,心情就愉快了。有些节目不能播,自然就有它不能播的理由。

南:居安思危,你觉得《焦点访谈》存在什么不足?

梁:调查报道是新闻的极品。最早出现在西方,是新闻媒介最常用的一种手法。我看过西方最有名的电视新闻调查节目《60分钟》,在制作技巧、节奏编排、叙述安排、调查手法上,在主持人的专业素质和提问的质量上,我们与人家比还有不小的距离。

还有,给我们提供新闻线索的人,我们把他们叫作线人,有时因为参与了我们的调查,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打击报复。对此我们是爱莫能助的。我们毕竟是媒介,只能给予言语上的安慰。能不能做得更好一些,使他们既能够揭发问题,又不遭到报复?我们正在想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把它当作一个课题研究。

崔永元累坏了

南:一个王牌节目的风格形成,主持人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个人的个性、人品、魅力在深深影响着节目,这是优势所在;但是危险也正在这里,主持人的单一也会阻碍节目多元化风格的形成,你们现在同样一个节目,主持人基本都是两位到三位,是不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梁:也不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焦点访谈》是日刊,每天播出,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