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市自治州民族中学2019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

湖南省湘西市自治州民族中学2019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
湖南省湘西市自治州民族中学2019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

湖南省湘西市自治州民族中学2019年高一语文联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后面题。

演员于是之

于是之在选择角色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演员们不想演的角色并不一定是配角。比如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我就喜欢演那个只有十几句话的吕若冰,而不喜欢演那个队长刘海清……”,于是之曾在《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一文中写道。

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至今仍是于是之的“绝唱”之一。在那部戏中,于是之扮演配角老车夫老马。老马累计出场时间不过十分钟,第一次出场,主要动作是在风雪夜进屋,踉跄昏倒。第二次出场甚至没有台词。

于是之一上场,似乎就给能坐上千人的首都剧场带进一股寒气。他头上扎着破旧的白毛巾,花白的眉毛、胡子上似乎带着霜。进门踉跄两步,打着寒噤,上牙碰下牙,唇口已然冻木……

演配角,于是之的功夫一点也没少下。他说过,为演老马,他写的申请的字数比老马的台词还要多。更重要的是,他懂老马。早年,穷苦人冬天出门没有棉裤,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腿上,外头罩一条单裤。裹了报纸,关节的灵活度受限,步子发僵。于是之演老马,步态如何趔趄的依据就是打这儿来的。“他没让你看到报纸,但他的表演已经把报纸和报纸后面那一片生活概括在内了。”1961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跟于是之同台演过戏的林兆华说。

在老马之前,于是之经历过冰火两重天。演《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让26岁的于是之尝尽成功的喜悦,而演《雷雨》里的周萍又让他跌入自卑的深谷。

于是之和程疯子投缘。“我爱我这角色……照我现在的生活经历和政治水平,我还不能有胸襟去爱许多人,许多角色。第一遍朗读剧本,剧情便把我带到生我长我的地方……我的杂院生活,叫我体贴我的角色,同时也给我一种责任:他们要我替他们打抱不平,替他们诉苦……倘若我是一个对人生漠不关心的人,我就一辈子也别打算成为演员了。”于是之在《我演程疯子》中写道。

为演好程疯子,于是之看《立言画报》《名伶百影》,咂摸旧艺人的表情;向侯宝林、“白派”京韵大鼓代表人物白云鹏请教;上茶馆、钻胡同,寻访单弦艺人、京剧二路

角儿;从朋友眼角的鱼尾纹“化”出程疯子的眼神;从白云鹏说话用手指头点三下以示强调的习惯动作里“长”出程疯子的手势……

“形”之捕捉与“神”的建构同时进行。老舍先生说,程疯子“原是有钱人,后因没落搬到龙须沟”,于是之将程疯子精确定义成庶出的旗人子弟,没落之后曾唱单弦为生。为了从内在上准确把握角色,于是之写下了六千余字的《程疯子传》。在这篇文章中,白描手法被时年26岁、正式学历仅到初中的于是之运用得得心应手。

在《龙须沟》攒下的“家底儿”到了《雷雨》却全无用处。少年时,同龄人让于是之看《少年维特之烦恼》,于是之冷冷地说:“我没有少年。”那时,于是之已经失学,在日本人的仓库里做“华人雇工”,每天从破败的宣武门下走过,感觉自己的少年“叫宣武门给吃了”。正如当年无法理解维特“还烦恼什么”一样,于是之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周萍在豪宅里的苍白生活和他怎样在两个女人之间周旋。

在《雷雨》里饰演周萍的惨败,让于是之自卑、苦闷了很长一阵子。从1954年到1957年,于是之的表演停滞了两三年。

1956年秋天,于是之听老舍说:“我写了一个新戏,主角的台词几百句,从小演到老。”于是之没说话,但心里已经憋着劲儿要演这个“从小到老”,有“几百句”词的主角了。这个“主角”是《茶馆》里的王掌柜。

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不好演,如果演不好,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大龙套。于是之没有让王掌柜成为龙套,而让他成为了自己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在茶馆里,我为人沏茶送水的动作比较多。虽然不经常被人注意,但我总要认真去做。因为我尝到了其中的好处,在一个小的真实上,丢掉了信念,就会影响随之而来的主要的戏,叫你失去了大的真实……”这是于是之在《茶馆》中悟到的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摘编自石岩《演员于是之,领导于是之》)

相关链接:

①于是之(1927~2013),话剧表演艺术家,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洋麻将》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舞台艺术形象。他的表演风格本色自然、含蓄深沉且富含诗意。(摘自百度百科)

②究竟怎么演?一字一泪,哭腔哭调地演,还是另外的演法?研究一下生活吧。王利发这时一定不愿意哭,他要控制住自己,并在亲人面前装作轻松,当儿孙们欲哭时,他甚

至还要申斥,为的是要他们迅速逃出这灾难的虎口。因此这个悲剧的小片段,就不能直接去演那个“悲”,而要多演那个对“悲”的“控制”,甚至强作欢笑。这么演就可以较含蓄些,也可能更感人些。(摘自于是之《演“王利发”小记》)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于是之选择角色不以是不是主角作为标准,在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中,他选择演的就是配角吕若冰,而不是主角刘海清。

B.在演《骆驼祥子》时,为使人物符合生活真实,于是之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自己的腿上,让自己表演时能步子发僵,步态趔趄。

C.于是之演程疯子追求形神兼备,他不仅通过各种途径来揣摩程疯子的外形,更写了六千余字的《程疯子传》来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

D.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只是一个大龙套,但于是之却让这个龙套人物成为了自己的代表作,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E.本文通过介绍于是之话剧表演生涯中对几个经典角色的成功塑造,表现了这位经历过挫折的话剧表演艺术家不懈的艺术追求。

(12)于是之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为什么能成为他的“绝唱”之一?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13)于是之的表演不在任何小的真实上丢掉信念,这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说明。(6分)

(14)于是之成为著名的话剧表演艺术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1)AE

(12)①于是之热爱程疯子这个角色,并能够体贴角色,产生替他们打抱不平、替他们诉苦的一种责任感;②为演好程疯子,于是之看书咂摸、向人请教;③他将“形”之捕捉与“神”的建构同时进行。观察人物的细微的神态、动作,捕捉人物的“形”;认真揣摩、分析人物形象,写下《程疯子传》,建构人物的“神”。

(13)①演《骆驼祥子》,老马的步态如何趔趄也有生活依据;②演程疯子,人物的表情、眼神和手势,都经过他仔细地研究和观察;③演王利发,连角色不经常被人注意的沏茶送水的动作也认真去做。

(14)①他选择角色有自己的标准,不在于是主角还是配角,关键在于自己喜欢演还

是不喜欢演。②他关注人生,有为底层人物代言的责任感。③为塑造人物,他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功夫一点也不少下。其表演能把握人物的形与神。④他对表演精益求精,通过细节的真实达到整个人物的真实。

(11)试题分析:D项中“于是之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自己的腿上”的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步子发僵,步态趔趄”是他表演出来的;B项中“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只是一个大龙套”的说法有误,原文的意思为这个角色表演不好就会成为“大龙套”。C项中“介绍了于是之话剧表演生涯中所塑造的几个经典角色”的说法不妥,《雷雨》中的周萍是他表演失败的角色。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①扮相和表演逼真,能把观众带入戏中;②他渴望演老马这个角色,没少为角色下功夫;③他懂老马,演的老马有生活基础。答题区间在二至四段,注意抓关键词和关键句。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梳理。文章二至四段写演《骆驼祥子》,老马的步态如何趔趄有生活依据;六至八段写演程疯子,人物的表情、眼神和手势,都经过他仔细地研究和观察;最后写演王利发,连角色不经常被人注意的沏茶送水的动作也认真去做。注意分条回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费

云逍遥

内陆小县城的理发店里,时有洋气的过路客或暴发的生意人理完发后大方地扔下个十元八元的,美其名曰﹣﹣小费。

那天,店门刚打开,一群人便拥了进来﹣﹣不,确切地说是三个女人合力推着一个老人挤了进来。

老人看上去有七八十岁的样子,应该是因为患病的原因,面部肌肉显得不那么灵活,但一双眼睛却黑黑的,挺有神。

“要理发吗?”我问。

“对啊。”一个有点吊眼梢的女人答道,“给我爸理理发,顺便把脸也刮一下。”

“大爷身体不太好,你们把他扶到理发椅上来吧。”我刚说完,三个人就七手八脚地把老人扶到了理发椅上。

吊眼梢边扶边说:“可不是嘛!从鬼门关走了好几遭了,多亏俺俩姐姐发现及时,给抢救了回来。”

我笑了笑:“老爷子有福哦,你们姐妹几个这么孝顺。”

老人刚在理发椅上坐好,就举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做了个剪刀的动作“啊啊”地在耳边比画着。二女儿连忙上前按下老人的手,“爸,别啰唆啦,人家知道了。”

洗头、理发、刮脸,我一步步小心而熟练地操作着,不大一会儿就结束了。我解下围裙,对老人说:“好了,大爷。”

老人微笑着,把右手伸进裤兜里,裤兜鼓鼓囊囊的。老人摸索着掏出一把钱来,花花绿绿的足有好几百,举到我面前示意让我拿。

我抽出一张十元的,打趣着说:“大爷很有钱啊!”

吊眼梢的小女儿接过话头,不无得意地说:“当然,我爸是离休干部,每月五六千块哪,你也不一定能挣过他吧?”

我尴尬地笑了笑,找出五元零钱放到老人手里。可老人却固执地举着钱不肯收回去,还“啊啊”地叫着要我再多拿些。

大女儿见状,伸手到老人面前,笑嘻嘻地说:“爸,你不愿要就给我吧,就算我推您出来理发赏的小费。”

老人沉下脸,慢慢把钱掖回裤兜。另外两个女儿哈哈大笑起来,扶下老人,推起轮椅走了。

再见他们是在两个多月后,这一次老人看上去没有上次状态好,脸蜡黄蜡黄的,很虚弱的样子。

我边理发边问:“大爷最近身体不太舒服吗?”

姐妹几个七嘴八舌地说:“又进了一次鬼门关,在医院里住了二十多天。”

“哦。”我小心谨慎地理着老人的头发,感觉眼前的老人单薄虚弱得如一片即将飘零的秋叶。刮脸时,看老人眉头皱了两下,我停下手,问:“大爷,是不是疼了?那我再用热毛巾焐一遍你的脸。”

老人的小女儿说:“不用了吧,我爹这人不娇气,没事儿,你快刮吧,等会儿我还有事呢。”

可我还是倒了热水,重新烫了热毛巾,又焐了一遍。

理了发刮完脸,收拾干净,老人看起来清爽了不少,脸上似乎也露出了点笑意。

他伸手向裤兜里掏钱,但手却哆嗦着不听使唤,钱掉了﹣﹣十元、五十元、一百元,满地花花绿绿。

“看咱爸发小费喽!”三个女儿很兴奋,嘻嘻哈哈地忙抢着去捡,顷刻间便捡了个干干净净。

大女儿额头沁着汗,盯着吊眼梢的妹妹说:“我才捡了一百多,你得捡了两三百吧?”

二女儿也看着手里的钱,不无懊恼地说:“我这儿才一百六!”

小女儿急了,忙分辩道:“哎哟哟,我是多拿了点,可我还比你俩多值了一天夜班呢……”

我看着老人,他对几个女儿的动作和语言视若无睹,只是右手抓着理发椅子,看看我,又看看椅子,张着嘴似乎要说什么。

几个女儿把钱揣好,又翻出五元零钱递给我,说说笑笑地推起轮椅走了。

我看着椅子上落下的斑斑驳驳的白发,心里怅然。

忽然,我眼睛一亮:在椅子的夹缝里,赫然塞着一张五十元的钱!我愣了愣,抽出来,是一张泛着浅绿光泽的、崭新的五十元!

我蓦地明白了,老人刚才抓着椅子看我的眼神。

我拿着这五十元钱,心里忽然百感交集。

这时,门忽地一下被推开了,吊眼梢的小女儿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急急地问:“我爸是不是掉在这里五十块钱?我昨晚数好了的,他兜里一共有六百三十元,刚才光瞎闹了,我竟把这事给忘了。”

我红着脸,把拿钱的手张开,女人一把抓过去,转身跑了。

留下我站在原地,半天回不过神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小费” 这个词的来历及含义,引出了下文女儿们因侍奉病中的父亲而向父亲索要小费的故事,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B.文中有两次关于老人的外貌描写,第一次老人虽患病,但眼睛很有神,第二次老人的脸腊黄腊黄的,身体明显虚弱了不少,为下文写老人付账时钱散落了一地做了铺垫。

C.“我”对老人的服务很周到,看到老人“眉头皱了两下”就坚持用热毛巾为老人焐了一遍脸,“我”的内心充满了对老人的同情,表明了我是一个敬业、善良、有爱心的理发师。

D.老人在鬼门关走了好几遭了,女儿们之所以照顾他,主要是老人有不少退休金,侍奉父亲的目的就是向他要“小费”,在这一个“小”上却反映了社会上啃老现象。

E.立意取材巧妙,详略得当,比如第二次理发,略写了父亲是如何坐到理发椅的,详写了女儿对待父亲手里的钱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了她们对钱的关注远远超过对父亲的关注。

(2)文章以“小费”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概括。

(3)文中老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简要分析概括。

(4)拿着从椅子夹缝中抽出来的崭新的五十元钱,“我”心里忽然百感交集,揣摩“我”的内心感受,你认为“我”会想些什么?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BC (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行文线索,文章以“小费”为题贯穿全文,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

②揭示主题,女儿向父亲索要小费批判了社会上那些金钱至上,没有孝心的人;

③塑造人物形象,围绕“小费”塑造了三个女儿、老人、“我”三类不同人物形象。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身患重病,身体虚弱的七八十岁的有钱老人;

②善良慷慨。两次理发都要坚持给理发师小费;

③晚景凄凉,无助,无奈。面对女儿们的不孝、索要小费,老人无可奈何。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看着老人的善良和无奈,“我”对他深深地理解和关切;

②女儿们在意的只是父亲的钱,而不是老人的身心健康,应该转变她们的思想(应予以谴责);

③金钱至上的不良之风让中华美德“孝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大力在全社会倡导“孝道”;

④呼吁天下儿女关爱老人,珍惜亲情,让风烛残年的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小说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标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本题考查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F。

【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A.“有总领全文的作用”错,应是引出下文的作用。

D.“反映了社会上啃老现象”错,文中反映的现象并非“啃老现象”,而是批判了社会上那些金钱至上,没有孝心的人。

E.“详写了女儿对待父亲手里的钱的语言、动作、神态”中“父亲手里的钱”表意不明,可以理解为“父亲的钱”或“父亲手上拿的钱”,文中详写的是女儿们捡父亲掉在地上的钱的语言、动作、神态。

(2)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标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说标题的一般作用由标题类型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作用: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3、概括小说主要事件;4、设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5、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6、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7、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分析标题作用主要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几个方面作答。

本文标题“小费”贯穿全文,是小说线索;凸显了三个女儿金钱至上,没有孝心,并批判了这种现象,呼吁天下儿女关爱老人,珍惜亲情。

(3)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答时主要抓住相关情节内容和人物描写方法分析概括,本文主要运用肖像描写与动作描写刻画老人的形象。

如:“老人看上去有七八十岁的样子,应该是因为患病的原因,面部肌肉显得不那么灵活”,“脸蜡黄蜡黄的,很虚弱的样子”,表明老人年老体弱;“可老人却固执地举着钱不肯收回去,还‘啊啊’地叫着要我再多拿些”表现他的善良大方;“他对几个女儿的动作和语言视若无睹,只是右手抓着理发椅子,看看我,又看看椅子,张着嘴似乎要说什么”表明老人凄凉、无助、无奈。

(4)本题考查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F。

解答时,要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入手,明确小说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社会现实,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本文围绕孝道这一主题行文,文中女儿们在意的只是父亲的钱,而不是老人的身心健康,社会现实中也不乏此例,金钱至上的不良之风让中华美德“孝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大力在全社会倡导“孝道”。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独行者”池莉:天生孤僻,善于独自行走民间

舒晋瑜

①“我更喜欢独行,天生孤僻;更善于独自行走民间;更乐于和陌生人交往聊天,这样的方式使我成为我这样的作家。”此番“自白”,池莉发表在1998年出版的《来来往往》上。直至今日,她依旧独来独往。

②有趣的是,像她这样一个“比较孤僻冷傲”的作家,作品偏偏很“热闹”,社会影响风生水起,尤其是《生活秀》: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京剧。那两年,池莉成为“空中飞人”,各种邀约不断。

③她自小起意当作家,三岁的理想就是写作,三十岁的理想还是写作,从没改变过,至今没有一字退稿、一篇压稿。不过,创作上的顺风顺水,无法抚平池莉心中的焦虑。她从小是一个乖女孩,听父母的、听老师的,长大成名了,听社会潮流的,四处奔忙,顾此失彼。直到有一天,作家奈保尔笔下的“成名和逃离”击中她的内心,她突然清醒地认识到,应该懂得选择生活方式了!她要安稳,要妥帖,要能够生长新的思想与新的美丽。于是,池莉毅然动身回归自己——转身成了“会议和社会活动的请假大王”。她搬家,种菜,步行,阅读,写作,听音乐,看影碟,少应酬,躲媒体。这一切对于盛名之下的她,想必需要决绝的勇气。而这也许正是她的宿命:找到一个“隐身洞穴”,写作并远行。

④她常常独自背着行囊去行走,去接近、了解不同的人群,学习、思考和修正自己。“我要成为一个健康洁净、从容精致的人,成为一个有能力感受与领悟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人,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客观、善于理性与感性的人。”生命

与写作共生,这是池莉此生想要的和正在坚持的生活方式。庆幸的是,作家的个性与反骨恰是职业的必需,也是越来越开放和进步的社会的需要,也许正因为如此,池莉才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

⑤从新近出版的《池莉经典文集》九卷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创作脉络:第一个时期:28岁前后,青而不涩,充满激情,充满对成名的渴望,努力用文字表达生活的严酷,同时不掩饰自己对现实的模糊认知;第二个时期:30岁~45岁前后,熟而不透,对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世界不断怀疑、颠覆、重构;第三个时期:45岁至今,透而不穿。她“叛逆”“自由”,疏离文坛但并非“看穿”而“遁入空门”。她待在暗处,把自己的视线调整到最清晰,静静地琢磨这个世界,尝试抵达文学表达的本质。

⑥在新近创作的诗歌中,池莉写道:“所有山峰/都是我的亲戚/我潜伏在小草根部/认真成长/每天我都吞食泥土/那是因为没有其他方式走近你……”这首《坐在云端深处》,正是她走向大地的生命状态的写真。她说:“我相信,我的生命性质正如我的故乡和命运一样,先于我的存在而存在,早就隐藏在文字里。而我对于它的认识与服从,也一如认同我的故乡和命运。面善得无法陌生,亦无法选择。”池莉就是这样在理解生命,每一次裂变都可以发生巨大的能量转换,否定和变化越多,越能感觉到自己生命的本质生机勃发。

⑦在池莉看来,我们的文学,多少年多少代都喝着洋奶,除了吸取应有的营养之外,更养成了翻译思维、翻译文本和翻译语言的写作习惯,而专事表达我们本土的母语,明显缺乏文学原创力,这让她感到深深的遗憾与哀伤。失去本民族的,必不是全世界的。当一个民族对自己进行客观的省视和真实的表达时,这其中必定含有人类共同的生命情怀和普世价值。她说,这就是自己的写作理想,默默地静静地努力去做,这就是自己的写作生活。

(选自2011年7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池莉喜欢独行,天生孤僻,善于独自行走民间,乐于和陌生人交往聊天。直至今日,她依旧独来独往。

B.性格“比较孤僻冷傲”的池莉,参与社会活动却很多,各种邀约不断,她的作品表现的内容都很“热闹”。

C.池莉的理想是写作,从没改变过,创作上非常顺利。找到一个“隐身洞穴”,写作并远行,是她的宿命。

D.池莉独自背着行囊去行走,是想“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客观、善于理性与感性的人”。这也是她想要的和正在坚持的生活方式。

E.新近出版的《池莉经典文集》,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创作的三个阶段:青而不涩、熟而不透、透而不穿。她正尝试抵达文学表达的本质。

(2)文章列举新近出版的《池莉经典文集》和池莉新近创作的诗歌有何目的?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多次写池莉的理想,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6分)

(4)池莉为什么反对我们的文学长期“喝洋奶”?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 AE 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B项,“她的作品表现的内容都很‘热闹’”与原文不符;C项,“是她的宿命”太主观,原文是“也许正是她的宿命”。

(2) ①表现池莉的生活方式:生命与写作共生。②紧扣题旨,表现池莉的理想追求,“尝试抵达文学表达的本质”。③展示池莉的文学业绩,诗文俱佳。

(3) 文章通过对池莉理想的有关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池莉的写作生活和人格追求。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写池莉从小“起意当作家”,以及几十年的追求,直接表现了她的写作生活和她选择的生活方式。

第④段,写池莉“独自背着行囊去行走”,点明题旨,间接表现了她“生命与写作共生”的理想追求。

第⑤段,写池莉试图“专事表达我们本土的母语”,表现她对“生命情怀和普世价值”的追求,是她写作理想的直接表现。

(4)这道题是开放式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①我们的文学,养成了翻译思维、翻译文本和翻译语言的写作习惯。

②我们的文学,专事表达母语,明显缺乏文学原创力。

③文学应该有民族性,需要对自己的民族进行客观的省视和真实的表达。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片刻

B.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足:脚步快

C.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生活

D.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雕刻

5.下列“之”字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何厌之有?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

B.①⑤

C.③④

D.④⑥

6.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3、4两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一连串比喻,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学习的重大意义。

B.“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的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目标。

C.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D.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有效地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参考答案:

4.C 生通性,本性

5.B

6.A解析:A 中“重大意义”应为“方法和态度”。

5. 文言文阅读(19分)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延嘉,颇读书,不愿仕,州上其行,赐号嵩山处士。旨进保定军司法参军,上书转运使钟离瑾,愿补一县尉,捕剧贼以自效。瑾壮其请,为奏徙安平尉,前后捕盗二百余人。尝与贼斗,流矢中臂,不顾,犹手杀数十人。擢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遂城县,迁著作佐郎。

明道中,淮南饥,自诣宰相陈救御之策。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既而浚漳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为斗门,溉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再迁太常博士、知尉氏县,徙通判忻州。

元昊①反,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府州。州依山无外城,旨将筑之,州将日:“吾州据险,敌必不来。”旨不听。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中外不相闻者累日,人心震恐。库有杂彩数千段,旨矫诏赐守城卒,卒皆东望呼万岁,贼疑以救至也。州无井,民取河水以饮,贼断其路。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以功迁都官员外郎,徙知莱州。

叶清臣举材堪将帅,召对,改知邢州,擢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复言其鸷武②有谋略,除阁门使,固辞。进工部郎中、知凤翔府,加直史馆、知梓州,以直龙图阁知荆南。入判尚书刑部,累迁光禄卿,知潞、晋二州。以老疾,权判西京御史台,寻卒。

(选自《宋史·张旨传》)【注】①元昊:李元吴,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②鸷(zhì)式:勇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B.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踏膈飓泵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C.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D.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士:文中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也可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入。

B.擢:文中指提拔。表示授予官职或官职晋升的词语还有“拜、除、辟、征、左迁”等。

C.博士:文中指学官名。“博士”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后代相承,有五经博士、太常博士等。

D.工部:我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旨毛遂自荐。张旨上书钟离瑾,请求任县尉抓捕盗贼,张旨后来前后抓了两百乡个盗贼,在与盗贼格斗时带伤斩杀盗贼几十人。

B.张旨恪尽职守。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他到宰相那里陈述救治之策;他疏浚河流几十里,引水灌溉田地几万顷,修堤防备水灾。

C.张旨为国立功。元昊反叛,张旨力排众议修筑外城,战斗中,人心不稳,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张旨与敌人斗智斗勇,守住了州城。

D.张旨被众人举荐,积极进取。叶清臣称张旨有将帅之才;范仲淹、欧阳修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张旨走了一条与他的父亲不同的人生道路。

7.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尝与贼斗,流矢中臂,不顾,犹手杀数十人。

(2)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

参考答案:

4.D

5.B

6.C

7.(1)(张旨)曾与盗贼格斗,飞箭射中他的手臂,(他)不顾,仍然亲手杀盗贼几十人。

(2)城墙将要修筑成功,大批敌人到来,于是连接大木头补城墙的缺口,用强弓守卫。4.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文段中虚词“以”主语“贼”判定句读。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

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

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B项中,“左迁”是降职。

【考点定位】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这类题需要平时的识记与积累。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汉书·周昌传》:“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后世沿用之。

6.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

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对照,即可发现C项有曲解文意的错误。

7.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尝”“中”“顾”“手”(2)“垂就”“联”“以”。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亲张延嘉,读书很多,不愿做官,州中将张延嘉的品行上报,(皇帝)赐给嵩山处士的岩号。张旨晋升为保定军司法参军,他上书转运使钟离瑾,希望补任一名县尉,抓捕大盗来证明自己。钟离瑾赞赏张旨的请求,替他奏请(朝廷)调任安平尉,前后抓捕盗贼二百多人。(张旨)曾与盗贼格斗,飞箭射中他的手臂,(他)不顾,仍然亲手杀盗贼几十人。提拔担任秘书省校书郎、遂城县知县,升任著作佐郎。

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张旨自己去宰相那里陈述救济治理的策略。(朝廷)任命张旨任安丰县知县,大量征召富裕的民众缴纳粮食,来救济饥饿的人。不久疏浚淬河三十里,引支流注入芍陂,制作闸门,灌溉田地几万顷,外面筑堤用来防备水灾。两次升职任太常博士、尉氏县知县,调任忻州通判。

元昊反叛,(朝廷)特别升(张旨)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府州通判。府州靠山而建,没有外城,张旨打算修筑外城,州将说:“我们州城依凭险要之地,敌人一定不敢来犯。”张旨不听。城墙将要修筑成功,大批敌人到来,于是连接大木头补城墙的缺口,用强弓守卫。城内外几天都不通消息,人心震惊恐惧。仓库中有几千段彩缎,张旨假托诏令

赏赐给士兵,士兵都朝东看,高呼万岁,敌人怀疑这是因为救兵到了。州城中没有井,百姓取河水来饮用,敌人截断取水道路。张旨夜里打开城门,率领士兵攻击敌人,赦人后退,用官员军人在路两旁坚守,让百姓出来取水。又用渠道中泥土覆盖积草,敌人望见,以为水还有余。张旨督促居民登上城墙奋勇战斗,敌人死伤很多,随即撤退。因功劳升任都官员外郎,调任莱州知州。

叶清臣举荐张旨才能可以担任将帅,皇帝召见对答,改任邢州知州,提升为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又奏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授任阁门使,张旨坚决推辞。晋升为工部郎中、凤翔府知府,加官直史馆、梓州知州,凭着直龙图阁的身份任荆南知州。入京任判尚书刑部,多次升职担任光禄卿,潞、晋二州知州。因老病,暂代判西京御史台,不久去世。

6.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延熹元年,以日食免。复为大司农。明年,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kàng)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其年复为司空。秋,以地震免。七年,疾笃,其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后汉书?黄琼传》略有改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司劾不敬劾:弹劾,检举揭发罪状

B.使中朝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会:会和,聚会

C.锡之山川、土田、附庸锡:同“赐”赏赐

D.争议朝堂,莫能抗夺夺:夺取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黄琼“正直不阿”的一组是()(3分)

①五府俱辟,连年不应②使中常侍以琼书属主者施行

③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

④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

⑤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

⑥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

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B. 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

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 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

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 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

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参考答案:

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再审查附加成分,做出正确判断。B项,结构混乱,“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与“当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两句杂糅,保留一句即可。C项,成分残缺,在“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后加“的方法”。D项,结构混乱,“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中途易辙,把“自从”提到句首。故此题答案为A项。

【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8.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了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请简要叙述这两件事。

参考答案: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113字)

……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 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 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高一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四校-高一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阻遏.(è)颓圮.(pǐ)漫溯.(suò)鲰.(zōu)生 B.长篙.(gāo )彘.(zhì)肩叱.(chì)骂青荇.(xíng)C.犒.(kào )赏忸怩.(nì)濡.(rú)湿船舸.(kě) D.浮藻.(zǎo)淬.(cuì)火河畔.(pàn)游说.(sh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惆怅星辉斑澜檐头瓦菲披荆斩棘 B.叱骂天伦叙乐秋毫无犯忸怩不安 C.长篙书生意气篱墙颓圮离别笙萧 D.寥廓沧茫大地峥嵘岁月凄惋迷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 不绝如缕 ....。 B.酒后驾驶导致耸人听闻 ....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C.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 ....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D.即将开始高中生活,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转瞬即逝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起决定作用。 B.通过期中考试,使我们认识到了与先进班级的差距。 C.一对八旬夫妇,从医疗岗位退休后坚持义诊7年,诊疗患者近2000名左右。 D.我们的边防战士无时无刻不在保卫着祖国。 5.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此后,徐志摩、闻一多等人组成的新月社在新诗

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湘西州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辟.易(pì)丘壑.(hè)圩.堤(yū)含辛茹.苦(rú) B. 瘫.软(tān)呵.护(hē)笔砚.(jiàn)弄巧成拙.(zhuó) C. 绰.号(chuò)廝.守(sī)烙.印(luò)义愤填膺.(yīng) D. 恍.若(huǎng)惬.意(qiè)瑟索.(sè)不胜.其烦(shèng)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误,“辟易”的“辟”读作bì,“圩堤”的“圩”读作wéi; B.有误,“笔砚”的“砚”读作yàn,“弄巧成拙”的“拙”读作zhuō; C.有误,“烙印”的“烙”读作lào; 故选:D。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勾勒哆嗦瞑想首当其充 B. 鼓噪潮汛池沼聪耳不闻 C. 分娩诚挚灼伤苦心孤诣 D. 惭作私塾幅员先发治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误,“瞑想”应写作“冥想”,“首当其充”应写作“首当其冲”。B.有误,“聪耳不闻”应写作“充耳不闻”。 D.有误,“惭作”应写作“惭怍”,“先发治人”应写作“先发制人”。 故选:C。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被许多人指责,包括那个潇洒的 学生会主席也对她耿耿于怀.... ,他忘记了自己许诺过:我站在你们这一边。 B. 她津津乐道.... 地看着,连要干的活都忘了,直到壁炉架上的布谷鸟自鸣钟敲了十二下。 C. 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 D. 我们只能用同一个规则来要求自己,要不然,真正到了奥运会的篮球场上就会感到很不舒服,就会感到 无所适从.... 。 【答案】B 【解析】 【详解】B .有误,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后面的“看着” 语义冲突。故选:B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一 平天下。 B. 这支队伍的主要成员有省里的专家、市里的教研员、优秀的一线教师等组合而成的。 C. 一阵清风徐来,月光与树影一起摇曳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 D. 他主动参与这次禁毒行动,扫黑除恶,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答案】A 【解析】 【详解】B .有误,句式杂糅,将“组合而成的”删去; C .有误,不合逻辑,月光不可能会发现声音,可修改为:月光与树影一起晃动起来,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 的声音。 D .有误,成分残缺,在“扫黑除恶”前添加“担负起”。 故选:A 。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2017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辟.易(bì)工尺.(chǐ)沉淀.(dìng)神采奕奕.(yì) B.蛰.伏(zhé)摇曳.(yè)浣.妆(huàn)潸.然泪下(shān) C.隘.口(yì)彷.徨(páng)宿.营(sù)岿.然不动(kuī) D.阔绰.(chuò)笔砚.(yàn)停滞.(zhì)举止泰.然(tā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慷慨虔诚消声匿迹一泄千里 B.讪笑热忱相安无事心有余季 C.阔绰茶盅引经据典触目伤怀 D.筛选狡黠羊羊大观鸿篇巨制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骆驼寻到的不是为自己养尊处优的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 C.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D.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4.下面句子有语病 ...的一项是() 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C.它的皮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D.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千斤 5.下列搭配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 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空城计》﹣﹣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D.《采薇》﹣﹣《乐府诗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6.下列标语运用得体 ..的一项是() A.某办公室墙上贴的标语: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既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崇尚诚信,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玺的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跟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2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总人口275.83万人,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七县,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 一、境域位置 地理位置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 境域面积湘西州境域,南北长约240公里,东西宽约170公里,土地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3%。州域耕地面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森林面积亦有降有升。 二、沿革区划 建置沿革湘西州域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唐虞之时,有“蛮地”之称,属“三苗”范围。夏,为“荆州之域”。商代,属楚“鬼方”地域。西周至春秋,属楚“黔中地”。战国时属楚黔中郡。西汉属武陵郡。三国时初属蜀,后属吴。西晋、东晋属荆州武陵郡。隋唐五代时期属黔中道。朱为荆湖北路的辰州、澧州。元为湖广行省恩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川行省永顺司。明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余为岳、辰两州地。清置永顺府和风凰、乾州、永绥直隶厅,东北部为澧州地。民国时期.1914一1922年为辰沅道。1938—1949年为第八、第九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凤凰、乾城(今吉首)、永绥(今花垣)、泸溪等县和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分属沅陵专区、永顺专区。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6县,并代管永顺、龙山、桑植、大庸(今张家界永定区)4县。年底,代管4县亦属直接管辖。1955年4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州府设吉首,辖吉首、泸溪、风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桑植、大庸10县。1982年和1985年,吉首、大庸先后改县设市。1988年,大庸市升为地级市(即今张家界市),是年12月31日,大庸市及桑植县正式划出湘西州。1989年至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8县市。 行政区划湘西自治州今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7县,截止2009年未,下辖90个乡、68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全州有172个居民委员会、1975个村民委员会。 三、自然环境 地貌湘西州域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贯州境,北部多山,有大小山峰130多座。州内最高点为龙山县境内大灵山,海拔1736.5米,最低点为泸溪县上堡乡大龙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受酉水、猛洞河、武水、沅水、辰水等河流的影响,境内地面被切割成众多盆地、台地和高峰、沟谷及陡坡,相互交错,山峦叠嶂,千姿百态。境域碳酸盐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充分,多溶洞、伏流。境域地貌大致分为三大区域:西北中山山原地貌区占州域总面积的22%,海拔800一1736米,地形切割较深,顶部岩溶发育,干旱少雨,光热偏低,土壤自然肥力较好,适宜发展林、粮、牧业生产;中部中低山山原地貌区面积约占州域总面积的59%,标高50一1000米,丘状起伏,岩溶发育,光、热、水、土条件较好,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粮、林、牧、经济作物和矿业生产;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面积约占州域总面积的18.98%,地势比较平坦开阔,光、热、水、土条件较好,为湘西州域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最佳区域。

最新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语文》期未试卷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A.孤雏.(chú)脚踝.(huái)沮丧.(sàng)两靥.(yàn) B.清澈.(chè)炫.耀(xuán)熹.微(xī)央浼.(měi) C.纨绔.(kù)庇.佑(pì)敕.造(shè)仓廒.(áo) D.搠.倒(shuò)黄麂.(jǐ)怜悯.(mǐn)濒.临(b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A.迤逦茶洞残忍价值连城 B.军裂飞骑褶皱无与沦比 C.接风羞惭刹那蓊蓊郁郁 D.鸟娜白皙倩影快炙人口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的荷塘上面,弥望的事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A.曲曲折折层层的袅娜地羞涩的 B.弯弯曲曲层层的袅娜地羞涩的 C.曲曲折折片片的羞涩的袅娜地 D.弯弯曲曲片片的羞涩的袅娜地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伍六一愤怒了:“干什么?这样跑得过吗?你们放开啊!” B.成才:“三个人,三个位,三个位都是我们的。” C.“它还是条腿,不是吗!它长我身上我自己知道。”嘶声力竭,俩个人都沮丧而又愤怒。 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下列标语,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C) ①(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 ②(学校)请讲普通话! ③(医院)欢迎再次光临! ④(楼梯口)不准停车,违者放气! ⑤(草坪旁)小草也是生命!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反问) B.壳如红缯,膜如紫绡。(比喻) C.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比喻)“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夸张)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 B.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 C.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 ....,彼此都格外兴奋。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 是各有千秋 ....。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2020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试题卷 (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个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有唯一正确选项)1.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 A.0 B.﹣1 C.﹣3 D.3 2.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927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92700是() A.0.927×105B.9.27×104C.92.7×103D.927×102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 B.(x﹣y)2=x2﹣y2C.+=D.(﹣3a)2=9a2 4.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水平放置的立体图形,其箭头所指方向为主视方向,其俯视图是() A.B.C.D. 5.从长度分别为1cm、3cm、5cm、6cm四条线段中随机取出三条,则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 A.B.C.D. 6.已知∠AOB,作∠AOB的平分线OM,在射线OM上截取线段OC,分别以O、C为圆心,大于 O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E,F.画直线EF,分别交OA于D,交OB于G.那么△ ODG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 7.已知正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点A(﹣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比例函数y1的解析式是y1=2x B.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交点坐标为(4,﹣2) C.正比例函数y1与反比例函数y2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当x<﹣2或0<x<2时,y2<y1 8.如图,PA、PB为圆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PO交AB于点C, PO的延长线交圆O于点D.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BPA为等腰三角形 B.AB与PD相互垂直平分 C.点A、B都在以PO为直径的圆上 D.PC为△BPA的边AB上的中线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模块考查共4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字音和字形 .....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méng)隶脸颊(xiá)暗然流血漂橹 B.朱拓(tà)咀( jǔ)嚼(jiáo)褴缕万乘之势 C.逡(qūn)巡(xún)踌(chóu)躇(z hú)竦然翁牖绳枢 D.呜咽(yè)牲( shēng )醴( lǐ)踉跄瘐毙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本辞典虽然有一些缺页,是珍本。 ②会议将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新的主席团领导。 ③如果仅仅因为看了一下时下比较流行的武打、言情的小说或影视后,就一味地盲目地去模仿作品的人物过激行为,这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是没有一定能力的。 A.毕竟沿用鉴赏 B.毕竟采用鉴别 C.究竟沿用鉴别 D.究竟采用鉴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 ....,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 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 ....,使得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 C. 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得到了有效实施。 D. “两会”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 ....的时间让位给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B.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C.今年,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D.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图谋。5、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三要素是: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最后还有尾声。 B.《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班固撰,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2014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湖南省湘西州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3分)(2014?湘西州)2014的相反数是﹣2014. 2.(3分)(2014?湘西州)分解因式:ab﹣2a=a(b﹣2). 3.(3分)(2014?湘西州)已知∠A=60°,则它的补角的度数是120度. 4.(3分)(2014?湘西州)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2013年我国汽车销售量约为2198万辆,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位,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1980000= 2.198×107.

5.(3分)(2014?湘西州)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平分∠DOB,∠AOC=40°,则∠DOE=20度. 考点: 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由∠AOC=40°,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DOB=40°,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DOE即可. 解答:解:∵∠AOC=40°, ∴∠DOB=∠AOC=40°, ∵OE平分∠DOB, ∴∠DOE=∠BOD=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角、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关键是求出∠BOD的度数. 6.(3分)(2014?湘西州)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OC=5cm,CD=6cm,则OE= 4cm. 考点: 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先根据垂径定理得出CE的长,再在Rt△OC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E的长. 解答:解:∵CD⊥AB ∴CE=CD=×6=3cm, ∵在Rt△OCE中,OE=cm.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二、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A.(m+n)2=m2+n2B.(x3)2=x5C.5x﹣2x=3 D.(a+b)(a﹣b)=a2﹣b2 考点: 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平方差公式.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法则,平方差公式分别求出每个式子的值,再判断即可. 解答:解:A、(m+n)2=m2+2mn+n2,故本选项错误; B、(x3)2=x6,故本选项错误;

高一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附答案) 说明: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都做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踌躇.(chú)洗涤.(dié)赁.屋(lìn)浸渍.(zì) B.漫溯.(sù)执拗.(ào)作揖.(yī)悲怆.(chuàng) C.瞩.目(zhǔ)蜷.缩(quán)叱咤.(zhà)怯.懦(qiè) D.窒.息(zhì)沾襟.(jīng)修葺.(qì)创.伤(chuāng) 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廖廓颓圮斑斓图穷匕见 B.忸怩喋血愠怒舐犊情深 C.凌侮赊欠伛褛涕泗交流 D.诘难桀獒箜篌绿草如茵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冬天老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缺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微笑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B.目前,教育界担负着培养大批思想品质好并能精通业务的科技队伍的艰巨任务。 C.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污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⑥⑤①④③② B.⑥⑤①②④③ C.①②④③⑥⑤ D.②①③④⑥⑤ 6、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将军身被坚.执锐.”中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樊於期乃前.曰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C.其人居远.未来D.乃欲以生.劫之 7.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其无礼于郑且贰于楚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④嘉为先言于秦王 ⑤太子与宾客知其事者⑥沛公安在 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⑧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A.①②/ ③⑧/ ④⑥/ ⑤⑦ B.①④/ ②⑥/ ③⑧/ ⑤⑦

【真题】2019届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方便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使用>>----- 湖南省湘西州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辟易(pì)丘壑(hè)圩堤(yū)含辛茹苦(rú) B.瘫软(tān)呵护(hē)笔砚(jiàn)弄巧成拙(zhuó) C.绰号(chuò)廝守(sī)烙印(luò)义愤填膺(yīng) D.恍若(huǎng)惬意(qiè)瑟索(sè)不胜其烦(shè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勾勒哆嗦瞑想首当其充 B.鼓噪潮汛池沼聪耳不闻 C.分娩诚挚灼伤苦心孤诣 D.惭作私塾幅员先发治人 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被许多人指责,包括那个潇洒的学生会主席也对她耿耿于怀,他忘记了自己许诺过:我站在你们这一边。B.她津津乐道地看着,连要干的活都忘了,直到壁炉架上的布谷鸟自鸣钟敲了十二下。 C.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D.我们只能用同一个规则来要求自己,要不然,真正到了奥运会的篮球场上就会感到很不舒服,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一平天下。 B.这支队伍的主要成员有省里的专家、市里的教研员、优秀的一线教师等组合而成的。 C.一阵清风徐来,月光与树影一起摇曳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 D.他主动参与这次禁毒行动,扫黑除恶,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6.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曹禺,本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著有话剧《雷雨》《茶馆》等。 B.《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双璧”。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

湖南省湘西州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湘西州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年中考语文试卷 (共33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语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易(pì)丘壑.(hè)圩.堤(yū)含辛茹.苦(rú) B. 瘫.软(tān)呵.护(hē)笔砚.(jiàn)弄巧成拙.(zhuó) C. 绰.号(chuò)廝.守(sī)烙.印(luò)义愤填膺.(yīng) D. 恍.若(huǎng)惬.意(qiè)瑟索.(sè)不胜.其烦(shèng)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误,“辟易”的“辟”读作bì,“圩堤”的“圩”读作wéi;B.有误,“笔砚”的“砚”读作yàn,“弄巧成拙”的“拙”读作zhuō; C.有误,“烙印”的“烙”读作lào; 故选:D。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勾勒 哆嗦 瞑想 首当其充 B. 鼓噪 潮汛 池沼 聪耳不闻 C. 分娩 诚挚 灼伤 苦心孤诣 D. 惭作 私塾 幅员 先发治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误,“瞑想”应写作“冥想”,“首当其充”应写作“首当其冲”。

B.有误,“聪耳不闻”应写作“充耳不闻”。 D.有误,“惭作”应写作“惭怍”,“先发治人”应写作“先发制人”。 故选:C。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被许多人指责,包括那个潇洒的学生会主席也对她耿耿于怀 ....,他忘记了自己许诺过:我站在你们这一边。 B. 她津津乐道 ....地看着,连要干的活都忘了,直到壁炉架上的布谷鸟自鸣钟敲了十二下。 C. 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 D. 我们只能用同一个规则来要求自己,要不然,真正到了奥运会的篮球场上就会感到很不舒服,就会感到 无所适从 ....。 【答案】B 【解析】 【详解】B.有误,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后面的“看着”语义冲突。故选:B。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一平天下。 B. 这支队伍的主要成员有省里的专家、市里的教研员、优秀的一线教师等组合而成的。 C. 一阵清风徐来,月光与树影一起摇曳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 D. 他主动参与这次禁毒行动,扫黑除恶,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2020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0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é) B.剔透(tì)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 C.愧怍(zuò)媲美(pì)趿拉(tā)一蹴而就(cù) D.氛围(fèn)倨傲(jù)谄媚(xiàn)瞋目而视(ch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作文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 不上的。 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 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 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 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这种明显的自恋常常伴随着脆弱的自尊,这使患者不断地检查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并且会对他人的批评作出愤怒和失望。 5.对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张溥,明末文学家,曾组织评议时政的团体“复社”,影响甚广。有《七录斋集》传世。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6.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4分)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7.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有两种谣言比较盛行:一称中国海域海水被放射性物质 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于是乎,出现了 民众纷纷抢购碘盐的现象。如果当时你的父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你会怎么对他们说?要求:态度鲜明,表达得体。(不超过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春的感知 严阵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2020·西华模拟)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汤匙/钥匙厌恶/嫉恶如仇冠冕堂皇/冠状病毒 B . 折腰/拆开旁骛/趋之若鹜谆谆教诲/晦暗不明 C . 打擂/擂鼓难处/难兄难弟各行各业/行云流水 D . 聪颖/颍河摄取/蹑手蹑脚痴心不改/吹毛求疵 2. (2分)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 炫耀(xuàn)称职(chèng)爵位(jué) B . 恩赐(cì)勋章(xūn)钦差(qīn) C . 陛下(bì)较量(liáng)呈报(chén) D . 缥缈(miǎo)气概(kài)掺和(chān) 3. (2分) (2019七上·柯桥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本学期我们学的课文《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你知道书名为什么叫《所罗门王的指环》吗?作者劳伦兹作了这样的说明:根据史科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________ ①这点我承认,但是我可不需要魔戒的帮助,这点他就不如我啦!要不是靠魔戒的力量,就算是最亲密的宠物,老国王也听不懂它在说些什么。 ②这事我也会,虽然我比不上所罗门王,能够和所有的动物交谈,而只能和几种我特别熟悉的动物交谈。 ③而且,当他不再拥有魔戒时,他甚至会硬着心肠对待动物。 ④所罗门王是在盛怒中将魔戒抛得老远的,那是因为有一只夜莺向他泄密:他那九百九十九位爱妃之中,有一位爱上了年轻的小伙子。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③①②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4. (5分) (2019八上·绿园期中) 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烈士暮年,________。(曹操《龟虽寿》) (4) 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最新高一语文考试试题1

高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亵渎(xiè)骈进(pián)骰子(tóu)心无旁骛(wù) B、陨落(sǔn)溘死(kè)羽檄(xí)否极泰来(pǐ) C、盗跖(zhí)伺候(cì)嫉恨(jì)汗水涔涔(cén) D、靛青(dìng)槁暴(bù)句读(dòu)六艺经传(zhuàn) 2、选出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汉卿并不曾为统治者的暴政所慑服,他所撰写的词曲,如果联系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则字里行间,随处都予人以匣剑帷灯之感。 B、无论是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支持,还是为灾区捐款,他总是以一种责无旁贷的心态慷慨解囊。 C、走进大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D、近日,吴国坤表示,减肥的不二法门是节食和做运动,减肥产品只能起到短期的辅助作用,不宜长期服用。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书名前面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元曲有杂剧和散曲之分。著名的杂剧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散曲有分小令和套数,白朴《越调?天净沙秋》就是套数,而马致远的《双凋?夜行船秋思》是小令。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先后创作了《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四大悲剧。“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就是他的名言。 D、《孔雀东南飞》来自于汉乐府,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取诗之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它与南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4、为空缺处选择语句,最连贯自然的一组是:() ①第二个削肩细腰,(a长挑身材b身材长挑),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②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a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b后面的正房大院就在厅后)。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 A、a a B、ab C、ba D、b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印章源流 印章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中,发现棺椁两厢整齐地堆放着一排排竹笥,每个竹笥都用绳索包装捆扎,在捆扎接结的地方都用青泥团包裹着,青泥团上有很清晰的凸起印文——“车大侯家丞”,这便是古代使用印章的遗迹。 中国使用印章的历史,从考古所得的遗存看,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河南安阳商代墓葬遗址中曾出土过印章,印面是四角内收的方形,称为亚字形,印文是小鸟的图像。这种印章在春秋战国时也很普遍,称为肖形印。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甲骨、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个书体演进阶段,在篆书盛行的时代,因为篆书字体的构成适宜镌刻,从而形成以篆书为主的制印传统,再加上印章制作的工艺特点,因而印章艺术又称为篆刻艺术。 有人认为印章只是实用的符号,或不过是附属于书画作品的点缀,“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蓊(wěng)郁按捺(nà)罗布泊(bó)铩(shā)羽而归 B.横槊(suò)脊(jǐ)梁涮(shuàn)羊肉战战兢兢(jīn) C.嗥(háo)叫月晕(yùn)黑魆魆(xū)一场(chǎng)大战 D.窈(yǎo)窕召(zhào)唤怯(qiè)生生锲(qiè)而不舍 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中亚细亚独特的地貌,奇伟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叫我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憾的。 B.我真的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 C.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D.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里,狼都是邪恶、凶狠的动物,那些回荡在山谷间的深沉而骄傲的狼的叫声,足以使人毛骨耸然。 3.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B.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白脸的角色。

C.说到台湾,身边友人提及的大多是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景点,我却更愿意从细小处去感受这个岛屿的风 俗与人情。 D.多瑙河滋润了布达佩斯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是这里也成了游客们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我们的乡村,似珍珠洒落在缱绻的自然景色之中,可以堪称是一幅幅风格迥异、精美绝伦的画作。 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国庆长假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我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 各自的岗位上。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 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