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名词解释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名词解释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名词解释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名词解释:

1-1.微处理器: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中央处理器。

1-2.微型计算机:指易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

1-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和其他专用电器、电源、面板、机架以及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

1-4.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微型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嵌入式计算机(Embedded computer)。把构成一个微型计算机的一些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之中的计算机,这些功能部件包括微处理器,RAM,ROM,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体积小,功耗低。用于智能化仪表和控制领域。

1-5.单板机:将微处理器,RAM,ROM以及一些I/O接口电路加上相应的外设以及监控程序固件等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所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1-6.个人计算机:由微处理器芯片装成的便于搬动而且不需要维护的计算机系统。

1-7.芯片组:由少量几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组合称为控制芯片组,简称芯片组。1-8.总线: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组成。

1-9.数据总线:从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I/O接口传送数据的通路,同时也是从内存储器I/O 接口向微处理器传送数据的通路,称为双向总线。

1-10.地址总线: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和I/O接口传送地址信息的通路,单向总线,只能从微处理器向外传送。

1-11.控制总线: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和I/O接口传送命令信号以及外界向微处理器传送状态信号等信息的通路。

1-12.片总线:元件级总线,是微处理器内部引出的总线,是用构成一个部件或是一个很小的系统时信息传输的通路。

1-13.内总线:又称系统总线,板级总线,也就是微机总线,用于微机系统中插件之间信息传输的通路,应用最多。

1-14.外总线:通信总线,是微机之间或是微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信息传输的通路。

1-15.总线接口部件BIU(Bus Interface Unit):由段存储器、指令指针’地址形成逻辑、总线控制逻辑、指令队列等。BIU负责从内存指定区域取出指令送到指令队列中排队。执行指令时所需要的操作数也由BIU从相应的内存区域取出,传送给执行部件EU。指令执行的结果如果需要存入内存,也由BIU写入相应的内存区域。BIU同外部总线连接为EU完成所有的总线操作,形成20位内存物理地址。

1-16.执行部件EU(Execution Unit):由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算术逻辑部件(ALU)和EU控制系统等组成。EU从BIU的指令队列中获得指令,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EU用来对寄存器内容和指令操作数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以及进行内存有效地址的计算。EU负责全部指令的执行,向BIU提供数据和所需要访问的内存或I/O端口的地址,并对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和指令操作数进行管理。

1-17.指令指针IP:一个16位专用寄存器,它指向当前需要取出的指令字节,当BIU从内存中取出一个指令字节后,IP就自动加一,指向下一个指令字节。IP指向的是指令地址的段内地址偏移量,又称偏移地址或有效地址。

1-18.最小方式:8086微处理器的—种工作方式,在该方式下,由8086提供系统所需要的全部控制信号,用以构成一个单处理器系统。此时MN/MX*线接VCC(高电平)。

1-19.最大方式:8086微处理器的另一种工作方式,在该方式下,系统的总线控制信号由专用的总线控制器8288提供,构成一个多处理机或协处理机系统。此时MN/MX*线接地。

1-20.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包括取指令、译码和执行等操作所需的时间。

1-21.总线周期:CPU通过总线操作完成同内存储器或I/O接口之间一次数据传送所需要的叫间.

1-22.时钟周期:CPUJ时钟脉冲的重复周期称为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CPU的时间基准.

1-23.等待周期:在CPU对内存或外设接口进行读写操作时,当被选中进行数据读写的内存或外设接口无法在3个T(时钟周期)内完成数据读写时,就由该内存或外设接口发出一个请求延长总线周期的信号,CPU在接收到该请求情号后,就在T3与T4之间插入—个时钟周期一称为等待周期Tw,在Tw期间,总线信号保持不变。

1-24.指令的寻址方式:所谓指令的寻址方式是指“指令中操作数的表示形式”,操作数用一个数据直接给出的称为“立即寻址”,例如MOV AL,80H中的80H。操作数是一个寄存器的符号,例如上条指令中的AL,称为寄存器寻址。操作数是一个内存地址,则称为“存储器寻址”,存储器寻址中,根据内存地址给出的方式又分为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寻址和变址寻址等。

1-25.MMX:MMX—Multi Media Extension,多媒体扩展。这是为提高PC机处理多媒体信息和增强通信能力而推出的新一代处理器技术,通过增加4种新的数据类型,8个64位寄存器和57条新指令来实现的。

1-26.SEC:Single Edge Contact,单边接触。这是Pmntiium II微处理器所采用的新的封装技术。先将芯片固定在基板上,然后用塑料和金属将其完全封装起来,形成一个SEC插盒封装的处理器,这一SEC插盒通过Slot1插槽同主板相连。

1-27.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数据流单指令多数据扩展技术。采用SSE技术的指令集称为SSE指令集,Pentium III微处理器增加了70条SSE指令,使Pentium III微处理器在音频、视频和3D图形领域的处理能力大为增强。

1-28.乱序执行:指不完全按程序规定的指令顺序依次执行,它同推测执行结合,使指令流能最有效地利用内部资源。这是Pentium Pro微处理器为进一步提高性能而采用的新技术。

1-29.推测执行:是指遇到转移指令时,不等结果出来便先推测可能往哪里转移而提前执行。由于推测不一定全对,带有一定的风险,又称为风险执行。

1-30.RAM:随机存储器分为SRAM和DRAM (关机后信息会消失)SRAM:(静态存储器)不许刷新电路,特点是功耗大,容量小,存取速度快。DRAM:(动态存储器)要刷新电路,特点是功耗低,容量大,存取速度慢。

1-31.ROM:可分为:PROM:(可编程的ROM)、EPROM:(可擦出可编程的ROM)、E2PROM:(点可擦出可编程ROM)。

1-32.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又称快擦型存储器,特点是结构简单电可擦出,功耗低,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无需后备电池,可重复改写,重复使用性好等。

1-33.全译码:高位片内地址线全部参加译码,此时存储器里任意单元都有唯一确定的地址。1-34.部分译码:高位片内地址线只有部分参加译码,此时会出现一个单元有多个地址。

1-35.线选法:从cpu直接引出地址线与芯片相连,进行译码,此时会出现一个地址多个单元。

1-36.独立编址:让存储器和I/O端口在两个独立的地址空间中,I/O端口的读写操作由硬件信号IOR和IOW来实现,访问I/O端口用专用的指令in和out。

1-37.统一编址:让存储器和I/O端口共用统一的地址空间;一旦端口分配给I/O之后,存储器就不能再占用这一部分的空间。

1-38.可屏蔽中断:cpu内部能够屏蔽的中断就是可屏蔽中断。

1-39.不可屏蔽中断:cpu内部不能够屏蔽的中断就是不可屏蔽中断。

1-40.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指存储器芯片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以存储器地址寄存器的编址数与存储字位数的乘积表示,例如6116芯片的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2K×8位,表示其地址线为12 条,存储字位数为8位。

1-41.存储器芯片的存取时间:定义为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需要的时间。1-42."对准好”的字:在8086系统中要访问的16值字的低8位字节存放在偶存储体中,称为“对准好”的字,对于对准好的字,8086 CPU只要一个总线周期就能完成对该字的访问。1-43.奇偶分体:8086系统中1M字节的存储器地址空间实际上分成两个512K字节的存储体——“偶存储体”和“奇存储体”,偶存储体同8086的低8位数据总线D0~D7相连,奇存储体同8086的高8位数据线D8~D15相连,地址总线的A1~A19同两个存储体中的地址线A0~A18 相连,最低位地址线A0和“总线高允许”BHE*用来分别选择偶存储体和奇存储体。这种连接方法称为“奇偶分体”。

1-44.I/O接口:把微处理器同外围设备(外设) 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送的控制电路,又称为‘外设接口”。各种I/O卡都是I/O接口,如“打印卡”、“显卡”和“声”等。

1-45.I/O端口:I/O接口同外设之间传送三种信息一数据信息、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这三种信息实际上是CPU通过接口同外设之间传送的信息,因此,在接口中必须有存放并传送这三种信息的寄存器。这些可以由CPU用IN和OUT指令来读写的寄存器称为“I/O端口”。1-46.周期挪用:指利用CPU不访问存储器的那些周期来实现DMA操作,DMAC可以使用总线而不用通知CPU,也不会妨碍CPU的工作。周期挪用并不减慢CPU的操作,但可能需要复杂的时序电路,而且数据传送过程是不连续的和不规则的。

1-47.中断向量:指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入口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即中断服务程序第一条指令第一个字节的“段基值”和“偏移量”,是两个16位的逻辑地址,所以将入口地址称为“向量”。

1-48.正常EOI方式:这是8259A三种中断结束方式中的一种,属于EOI命令方式:EOI命令方式是指当中断服务程序结束之前向8259A发出EOI命令,将正在执行的中断服务寄存器ISR中的对应位清零;正常EOI方式采用普通EOI命令将ISR中所有已置位的位中优先级最高的位清零。它适用于完全嵌套方式的中断结束。

1-49.自动EOI方式:8259A的三种中断结束方式中的一种。这种EOI方式在第2个INTA*响应信号的后沿(上升沿)时,由8259A自动清除ISR中己置位的中断优先级最高的位,不必在中断服务程序结束前由CPU向8259A发出EOI命令。

1-50.持殊EOI方式:这也是8259A的三种中断结束方式中的—种,也属于EOI命令方式。持殊EOI方式是采用持殊EOI命令在中断服务程序结束前向8259A发出结束命令,用来清除正在服务的中断服务寄存器中的相应位(此时正在服务的中断优先级不一定是已置位中的最高位)、特殊EOI命令中带有用于指定ISR中相应位清零的三位编码信息。特殊EOI命令可以作为任何优先级管理方式的中断结束命令。

1-51.溢出中断:8086内部中断中的一种;当程序中遇到INTO指令,而且当前的溢出标志OF=1时,产生的中断为溢出中断。产生溢出中断时,INTO指令和OF=1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1-52.可编程I/O接口电路芯片:指用户可通过编制相应的程序段,是一块通用的I/O接口电路能按不同的工作方式完成不同的功能的接口任务。

1-53.多通道:指一个接口芯片一面与CPU连接,另一面可接几个外设。

1-54.多功能:指一个接口芯片实现多种接口功能,实现不同的电路工作状态。

1-55.编程控制:通过计算机的指令来选择不同的通道和不同的电路功能。

1-56.STB/RDY:STB:联络信号;RDY:就绪信号。

1-57.片选:片选信号以CE*(或CE)表示,只有当该信号有效时才能使接口芯片进入电路工

作状态,以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片选端通常同1/O地址译码器的输出端相连。因此,片选是由指定的I/O地址选中接口芯片以使其进入电路工作状态的过程。

1-58.可编程:通过编制相应的程序段,用软件来选择I/O接口芯片按不同的工作方式完成不同的接口任务;也可在工作过程中用软件对I/O接口芯片进行实时、动态操作,改变工作方式,发送操作命令、读取接口芯片的内部状态等。

1-59.联络信号:并行接口通常要为每个数据端口提供两条控制线,一条是接口送往外设的控制线,另一条是外设送给接口的状态线,这一对信号线的有序配合,使CPU通过接口能实现同外设之间正确的数据传送。这一对保证数据同步传输的信号线称为“联络信号”或“握手信号”。

1-60.INTE:8255A用于中断传送时的中断允许信号,是一个无外部引出端的位于8255A内部的中断允许触发器的状态位。通过软件对8255A中PCi的位操作来设定INTE是“0”还是“1”,以确定相应数据口能否用于中断传输,INTE=“1”,允许中断,INTE=“0”,禁止中断。

1-61.OBF*:输出缓冲器满,8255A工作于方式1输出时发出的数据选通信号。OBF*=“0”(有效电平)时,表示CPU已将数据送到8255A的PA 口或PB口,并被锁存在相应端口上。当外设向8255A返回响应信号ACK*时,OBF*被置为“1”(无效)。

1-62.IBF:输入缓冲器满,8255A 工作于方式1输入时由8255A给外设的回答信号,表示外设输入的数据已写入输入缓冲器,通知外设暂不送新数。IBF内外设给8255A的选通信号STB*变低后置为“1”(有效),由CPU的读信号RD*清为“0”。

1-63.STB*:选通信号。8255A工作于方式1输入时,外设给8255A的选通信号。STB*有效时,把输入数据锁存入相应的数据口(PA口或PB 口)。

1-64.ACK*:应答信号。8255A工作于方式1输出时,外设给8255A的响应信号。ACK*有效时,表示外设已从8255A的相应端口接收到CPU输出的数据。

1-65.串行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方式,数据的各位按时间顺序依次通过一条传输线传送。

1-66.异步通信:一种方式,以字符为单位传送信息,字符与字符之间不一定连续传送,采用每个字符加规定的起始位以标识字符开始。“位”与“位”之间是同步的,“字符”与“字符”之间是“异步”的。

1-67.波特串:衡量串行通信时数据传送速度的重要标志。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以位/秒(bps)为单位。1bps称为1波特。

1-68.RS—232C:一种应用于串行二进制交换的数据通信设备和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标准接口。也是一种串行通信总线标准,用于微型计算机与CRT显示终端、鼠标器等串行外设之间的连接。

1-68.波特率:指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以位/秒为单位,它是衡量串行数据传送速度快慢的重要标志和参数。

1-69.Modem:即调制解调器,是计算机远程通信的一种辅助设备,分三类调幅、调频、调相

计算机接口技术复习题(含答案)

1. 在8086CPU 中,当M/ ——IO = 0,——RD = 1,—— WR = 0时,CPU 完成的操作是( D )。 (A )存储器读 (B )I/O 读 (C )存储器写 (D )I/O 写 2. 在标志寄存器中,用于说明计算结果为0的标志是( C ) (A )C 标志 (B )A 标志 (C )Z 标志 (D )S 标志 3. 两片8259A 采用主从级连方式,最多能接收( B ) (A )8级中断 (B )15级中断 (C )16级中断 (D )级中断 4. 异步通信所采用的数据格式中,停止位的位数错误的是( D ) (A )1位 (B )1.5位 (C )2位 (D )2.5位 5. 下面哪一条语句是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的( B ) (A )MOV AX ,BX (B )MOV AL ,[BX] (C )MOV AX ,20 (D )MOV AX ,BUF 6. 计算机系统总线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 A ) (A )控制总线 (B )同步总线 (C )信号总线 (D )中断总线 7. 在PC/XT 机中,NMI 的中断向量在中断向量表中的位置是 ( C ) (A )由程序指定的 (B )由DOS 自动分配的 (C )固定在0008H 开始的4个字节中 (D )固定在中断向量表首 8. 在两片8259A 级联的中断系统中,从片的INT 端接到主片的IR4端,则初始化主、从片ICW3的数据格式分别是( B ) (A )01H 和40H (B )10H 和04H (C )10H 和40H (D )01H 和04H 9. CPU 与输入/输出端口是通过哪些指令来完成信息交换( C ) (A )MOV (B )MOVSB (C )IN 或OUT (D )STOSB 10. 在标志寄存器中,符号标志是( S ) (A )C 标志 (B )A 标志 (C )Z 标志 (D )S 标志 11. CPU 与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是通过端口寄存器进行信息交换,这些端口寄存器包括了状态端口、控制端口和( B ) (A )信息端口 (B )数据端口 (C )存储器端口 (D )命令端口 12. 8088微处理器可寻址访问的最大I/O 空间为( B ) (A) 1KB (B) 64KB (C) 640KB (D) 1MB 13. CPU 与输入/输出端口是通过哪些指令来完成信息交换( C ) (A )MOV (B )MOVSB (C )IN 或OUT (D )STOSB 14. 在标志寄存器中,用于说明计算结果为0的标志是( C ) (A )C 标志 (B )A 标志 (C )Z 标志 (D )S 标志 15. 下面哪一个命题是正确的( C ) (A )负数的反码与其真值数相同 (B ) 负数的补码与其真值数相同 (C )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与其真值数相同 (D )[+0]反码 =11111111B 16. 在实模式下进行编写汇编程序,每一个逻辑段的大小不能超过( B ) (A )32KB (B )64KB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派生需求: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 3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劳动使用上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使边际成本等于相应的边际收益。 4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 5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增加额外一单位劳动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6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7派生需求定理: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被归纳为四条:①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②要素替代的难易度。③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④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8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9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0劳动力参与率:该比率表示现实人力资源的相对量,亦即等于劳动力人口占被考察范围总人口的百分比。 11交叉替代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2失业的统计概念: 13摩擦性失业:一般指在较短时间内,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诸如怀孕和工作上的变更等而失去工作,包括由于季节性因素造成的失业。 14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15周期性失业:劳动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非自愿失业,它表现为实际的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派生需求? 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①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②时间长短③企业目标④社会制度安排3试比较短期劳动需求和长期劳动需求的异同?(1)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2)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要大于短期调整,即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更平坦。原因在于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资本使用量。 (3)在短期内只有劳动要素是可变的,资本和其他要素是不变的。企业被假定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对于长期的分析,我们发现企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短期的更为陡峭,换句话说,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4影响劳动力供给因素?①自然因素:1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3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另一个自然因素②经济因素:1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经济周期波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③社会制度因素:1.劳动制度2工资制度

微经考试用名词解释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够阿米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规模报酬: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显性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用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会计利润: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 自然垄断: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水平。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钟产品。 一级价格歧视: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纳什均衡: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优势策略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 卡特尔:联合起来行事的企业集团。(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而达成有关划分销售市场、规定产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的协议所形成的垄断性企业联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欲望:指人们的各种需求或需要的总和 稀缺性:相对于人的多方面的、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本和经济物品是相对不足的 选择: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别种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这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边际分析法: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均衡分析法:对研究的问题所涉及的诸经济变量(因素),假定自变量是不变的或已知的,然后分析当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出现的情况及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即均衡条件 局部均衡: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的均衡 一般均衡论: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如何实现均衡的一种经济理论,也称为总均衡分析过程分析方法:将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相继的各个期间

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方法。所以,过程分析又称“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静态分析法:分析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 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法: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 前后进行比较。比较静态分析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 动态分析法: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 的速率等等。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实证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撇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 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规范分析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欢迎下载 2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名词解释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名词解释: 1-1.微处理器: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中央处理器。 1-2.微型计算机:指易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 1-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和其他专用电器、电源、面板、机架以及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 1-4.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微型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嵌入式计算机(Embedded computer)。把构成一个微型计算机的一些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之中的计算机,这些功能部件包括微处理器,RAM,ROM,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体积小,功耗低。用于智能化仪表和控制领域。 1-5.单板机:将微处理器,RAM,ROM以及一些I/O接口电路加上相应的外设以及监控程序固件等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所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1-6.个人计算机:由微处理器芯片装成的便于搬动而且不需要维护的计算机系统。 1-7.芯片组:由少量几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组合称为控制芯片组,简称芯片组。1-8.总线: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组成。 1-9.数据总线:从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I/O接口传送数据的通路,同时也是从内存储器I/O 接口向微处理器传送数据的通路,称为双向总线。 1-10.地址总线: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和I/O接口传送地址信息的通路,单向总线,只能从微处理器向外传送。 1-11.控制总线: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和I/O接口传送命令信号以及外界向微处理器传送状态信号等信息的通路。 1-12.片总线:元件级总线,是微处理器内部引出的总线,是用构成一个部件或是一个很小的系统时信息传输的通路。 1-13.内总线:又称系统总线,板级总线,也就是微机总线,用于微机系统中插件之间信息传输的通路,应用最多。 1-14.外总线:通信总线,是微机之间或是微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信息传输的通路。 1-15.总线接口部件BIU(Bus Interface Unit):由段存储器、指令指针’地址形成逻辑、总线控制逻辑、指令队列等。BIU负责从内存指定区域取出指令送到指令队列中排队。执行指令时所需要的操作数也由BIU从相应的内存区域取出,传送给执行部件EU。指令执行的结果如果需要存入内存,也由BIU写入相应的内存区域。BIU同外部总线连接为EU完成所有的总线操作,形成20位内存物理地址。 1-16.执行部件EU(Execution Unit):由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算术逻辑部件(ALU)和EU控制系统等组成。EU从BIU的指令队列中获得指令,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EU用来对寄存器内容和指令操作数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以及进行内存有效地址的计算。EU负责全部指令的执行,向BIU提供数据和所需要访问的内存或I/O端口的地址,并对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和指令操作数进行管理。 1-17.指令指针IP:一个16位专用寄存器,它指向当前需要取出的指令字节,当BIU从内存中取出一个指令字节后,IP就自动加一,指向下一个指令字节。IP指向的是指令地址的段内地址偏移量,又称偏移地址或有效地址。 1-18.最小方式:8086微处理器的—种工作方式,在该方式下,由8086提供系统所需要的全部控制信号,用以构成一个单处理器系统。此时MN/MX*线接VCC(高电平)。 1-19.最大方式:8086微处理器的另一种工作方式,在该方式下,系统的总线控制信号由专用的总线控制器8288提供,构成一个多处理机或协处理机系统。此时MN/MX*线接地。

计算机接口技术

1:当用 8259A中断控制器时,其中断服务程序执行EOI命令的作用是()。 2.清除该中断服务寄存器中的对应位,以允许同级或低级的中断能被响应 2:4KB容量的存储器系统,若首地址为A4000H,则末地址为 ( )。 2.A5000H 3:当CPU不使用总线时进行DMA操作,这种占用总线的方式是 ( )。 3.周期窃取方式 4:ADC 0809采用的转换原理是( )。 1.逐次逼近式 5:8255A使用了( )个端口地址。 4.4 6:在异步串行输入/输出接口中,实现并行数据与串行数据的转换 的主要功能部件是( )。 1.发送和接收移位寄存器 7:某一SRAM芯片的容量是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线外,该芯片 的其他引脚最少应为( ) 根。 4.19 8:设某存储器系统ROM容量为2KB,末地址为27FFH,已知其地址 是连续的,则该存储器系统的存储器首地址为( )。 3.2000H 9:属于辅助操作接口的是( )。 2.RAM接口 10:既然是在数据传输率相同的情况下,那么,又说同步字符传输速度要高于异步字符传输其原因是()。 2.附加位信息总量少 11:异步串行通信的主要特点是( )。 1.传送的每个字符 是独立发送的 12:在微型机中,主存是由( )组成。 4.RAM和ROM

14:8086对下列中断优先级响应最高的请求是( )。 3.内部软件中断 15:在存储器连线时,线片控制采用( )方式时,不存在( )的问题,即所分配的地址是连续的。 4.全译码;地 址浮动 16: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 ),CPU 的效率最高。 3.DMA 方式 17:总线握手的作用是( )。 3.控制每个总线操作周期中数 据传送的开始和结束 19:对于开关型设备的控制,适合采用的I/O 传送方式是( ) 。 1.无条件 20:8259A 全嵌套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 1.中断优先级 固定 21:针式点阵打印机的主要缺点是( )。 3.噪音大 22:设异步串行通信的波特率为2400波特,若传送1KB 的数据,每帧信息占10个数据位,则传送所需的时间为( )秒。 2.4.3 23:在Intel 8255A 中可以进行按位置位/复位的端口是( ) 。 3.端口C 25:采用SDLC/HDLC 方式时,标志场信息为( )。 1.01111110 26:在某一存储器系统中,设有只读存储器10KB ,随机存储器54KB ,使用16位地址来寻址,其中,只读存储器位于低地址段,其地址范围为( )。 1.0000 ~ 27FFH 27:I/O 口与主机信息的交换采用中断方式的特点是( )。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页码为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本页码)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分析的是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研究这些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p3)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所导致的市场需求数量的变化,通常称为需求的变动。(p22)把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p15) 供给:一种产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p18)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当所有其他影响买者计划的因素都保持不变时,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敏感程度的一个无单位衡量的指标。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p24) 基数效用:把效用用基数1,2,3……等来度量,并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比较运算。基数效用不仅可以表示出组合A的效用是大于还是小于组合B,还可以表示出组合A比组合B效用大/小多少。 序数效用:把效用按偏好大小从低到高排列,并标号。这样可以表示出组合A比组合B效用大还是小,但并不能知道大/小多少。序数效用论有三大假设: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非饱和性。 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购买一定量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的总和。用字母TU表示。 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用字母MU表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时,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2005-12-28 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5.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四、名词解释 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 = C(Y) 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5.消费曲线是表示家庭消费数量与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渐增加,因而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同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因而消费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趋向于平缓。 6.线性消费函数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时,尤其是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作用的条件下,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C = a + bY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解答 习题1 1.1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有哪些特点? 【解答】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有以下5方面特点:(1)用二进制数表示数据和指令; (2)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按顺序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3)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基本硬件系统; (4)由控制器来控制程序和数据的存取及程序的执行; (5)以运算器为核心。 1.2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典型芯片具备哪些特点? 【解答】经历了6代演变,各典型芯片的特点如表1-1所示。 表1-1 微处理器的发展及典型芯片的特点 1.3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有那些? 【解答】除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有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可自动连续工作等基本特点以外,还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结构灵活、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使用和维护方便等。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与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外部设备以及软件配备等有关。常用的微型计算机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主频、内存容量、指令数、基本指令执行时间、可靠性、兼容性、性能价格比等。

1.4 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什么? 【解答】微型计算机硬件一般由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系统总线、接口电路、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组成。 主要组成部件的功能和特点分析如下: (1)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单元ALU、控制单元、寄存器组以及总线接口部件等组成,其功能是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和控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有机地工作。 (2)内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工作过程中需要的操作数据和程序。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RAM存放当前参与运行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特点是信息可读可写,存取方便,但信息断电后会丢失;ROM用于存放各种固定的程序和数据,特点是信息固定不变,关机后原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 (3)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可分成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 (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完成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由寄存器组、专用存储器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5)主机板:由CPU插座、芯片组、内存插槽、系统BIOS、CMOS、总线扩展槽、串行/并行接口、各种跳线和一些辅助电路等硬件组成。 (6)外存储器:使用最多的是磁盘存储器(软盘、硬盘)和光盘存储器。外存储器容量大,保存的信息不会丢失。 (7)输入/输入设备: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进行通信联系的主要装置。常用的有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和扫描仪等。 1.5 什么是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说明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各自的作用。 【解答】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 (1)数据总线:用来传送数据,主要实现CPU与内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内存储器与I/O设备或外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2)地址总线:用来传送地址。主要实现从CPU送地址至内存储器和I/O设备,或从外存储器传送地址至内存储器等。 (3)控制总线:用于传送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息等。 1.6 什么是系统的主机板?由哪些部件组成? 【解答】CPU、RAM、ROM、I/O接口电路以及系统总线组成的计算机装置称为“主机”,主机的主体则是主机板。主机板上主要有CPU插座、芯片组、内存插槽、系统BIOS、CMOS、总线扩展槽、串行/并行接口、各种跳线和一些辅助电路等硬件。 1.7 计算机中有哪些常用的数制和码制?如何进行数制之间的转换? 【解答】数值数据经常用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字符数据使用ASCII码;表示十进制数字用BCD码。 (1)十进制到二进制:整数部分连续除以2后“倒取余”,小数部分连续乘以2后“正取整”; (2)二进制到十进制: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即可。 (3)二进制到八进制:将3位二进制一组对应1位八进制数码。 (4)八进制到二进制:将1位八进制数码对应3位二进制数码。 十六进制与二进制间转换与八进制与二进制间转换类似,只是比例关系为1位十六进制数码对应4位二进制数码。 1.8 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化为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和压缩BCD码。 (1)15.32 (2)325.16 (3)68.31 (4)214.126

计算机接口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页 共7页 计算机接口技术复习题 一、 填空题: 1)8255A 端口B 可工作在_________0____、_____1________方式下 注:A 口工作在0、1、2方式下 2)中断分为两大类____内部中断_________和____外部中断_________。 3)CPU 与外设之间有交换的信息有_____状态信息________、_____控制信息________和数据信息。 4)8253定时/计数芯片中,CLK 和GATE 所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_计数脉冲 ________和_____ 用于定时/计时的启动/停止,允许/禁止 ________。 5)控制微型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有4种方式,分别是程序控制方式、__DMA 控制__________方式、___中断控制方式__________方式、I/O 通道方式。 ????6)8255的A1和A0引脚分别连接在地址总线的A1和A0,当命令端口的地址为317H 时,则A 口、B 口、C 口的口地址分别为___314h__________、____315h_________、______316h_______。 7)1个中断类型号为01CH 的中断服务程序存放在0100H :3600H 开始的内存中,则中断向量存储在地址为 0070h 至 0073h 的四个内存单元中。 注: 一个中断类型号为01CH 的中断处理程序存放在0100H :3800H 开始的内存中,中断向量存储在地址为____0070H_____至___0073H_____的___4___个字节中 二、 单项选择题

??1、8255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的C口具有位控能力,允许CPU用输出指令单独对C口的某一位写入‘0’或写入‘1’,正确的方法是通过( b )方式写入。 A 写入8255的C数据口 B 写8255的控制寄存器 C 读C口状态后对相应位做“或运算”或者“与运算”后写入C数据口 D 读C口状态后再直接写入8255的C数据口 //2、在串行数据传送中,若工作于异步方式,每个字符传送格式为数据位8位,奇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位,波特率为4800,则每秒钟最多能传输的字符数是(a ) A 480 B 4800 C 436 D 600 3、8255具有3种并行工作方式,当两个CPU通过各自的8255并行连接进行双向数据交换时应当采用( c ) A 方式0 B 方式1 C 方式2 D 三种方式都不行 4、微机系统中要组成32KBX16的存储器,需要选用( a )片规格为2KBX8的芯片 A 32 B 16 C 64 D 8 5、下列芯片是串行接口的是( c ) A 8255 B 0809 C 8251A D 8259 6、下列说法中对半双工通信方式论述正确的是(c ) A 某一时刻通信双方能同时双向传送数据 B 通信双方只能单向传送数据 C 通信双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但可以在不同时候在两个方向传送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7、用8259级连产生64级中断至少需要( b )片8259芯片。 A 8 B 9 C 7 D 10 ???8、下列关于中断说法正确的是(b ) A 软中断是随机发生的 B 硬中断是外部硬件产生的,包括不可屏蔽中断NMI与可屏蔽中断INTR 第2页共7页

微观经济学思考题名词解释

导论 1.微观经济学P1 2.个量分析P2 3.边际分析P2 4.实证分析P3 5.规范分析P3 第一章 1.需求量P6 2.供给量P9 3. 4.需求弹性P12 5.互补品P18 6.替代品P18 7.价格机制P23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P31 2.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最终会减少的规律。该规律另一种等价的说法是:超过某一水平之后边际投入的边际产出下降。P32 4.消费者均衡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P34 5.无差异曲线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却是相同的。P38 6.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P36 第4章 名词解释 1.短期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对一个企业来说通常就是其一个或几个营业周期,而且会存在一些不可变的因素,如你为生产而建的厂房等。长期是指在这个时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调整的。在经济学中分辨长期和短期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短期中一定有不可变得因素,而在长期,一切都是可变的”P68 2.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P65 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在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但迟早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也称之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67 4.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扩大生产规模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在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的特性。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因为规模经济追求的是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一旦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超过一定的规模,边际效益却会逐渐下降,甚至跌破趋向零,乃至变成负值,引发规模不经济现象P74 5.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P79 6.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企业支付给企业以外的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P80 7.隐性成本指公司损失使用自身资源(不包括现金)机会的成本。相对于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而言,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P80 8.机会成本的英文为Opportunity Cost,(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P80 第6章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 s)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 学的一部分,它分析 像消费者?厂商和 资源所有者这些个 体的经济行为(宏观 经济学与之相反,它 分析像国内总产品 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 2、需求:消费者在 一定时期内在各种 可能的价格水平下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

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

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两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

度。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10、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资料

1. 与(110101)2的值相等的是( B )。 A. 5410 B. (01010011)bcd C. D416 D. 3510 2. 8088的16位通用寄存器有( B )。 A. 4个 B. 8个 C. 2个 D. 14个 3. 芯片容量为32K ×4bit ,现欲构成地址从A8000H ~CFFFFH 的内存,需这样的芯片(C )。 A. 5片 B. 12片 C. 10片 D. 16片 4. 8088CPU 处于最小模式下,进行存储器读操作时( D )。 A. M IO /为高,RD 为高 B. M IO /为高,RD 为低 C. M IO /为低,RD 为高 D. M IO /为低,RD 为低 5. 有8位字长的微型计算机,若[X]补=11100001,[Y]补=11111000,用补码进行[X-Y]补运算后结果是( C )。 A. CF=1,OF=0,有溢出 B. CF=1,OF=1,有溢出 C. CF=1,OF=0,无溢出 D. CF=0,OF=0,无溢出 6. IBM PC/XT 系统中8088组成基本总线周期的时钟周期是( B )。 A. 3个 B. 4个 C. 5 个 D. 8个 7. 在微型计算机中,为了提高CPU 数据总线的驱动能力,可采用(D )。 A. 锁存器 B. 单向三态缓冲器 C. OC 门 D. 双向三态缓冲器 8. 中断向量是指( C )。 A. 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B. 中断返回主程序的入口地址 C. 放中断服务入口地址的内存单元地址 D. 主程序等待中断语句的地址 9. 构成微机的主要部件除CPU 、系统总线、I/O 接口外,还有( A )。 A. 内存(ROM 和RAM ) B. 键盘 C. 磁盘 D . CRT 10. 8086的段寄存器的功能是( A )。 A. 用于存放段起始地址及计算物理地址 B. 用于算术/逻辑运算指令 C. 执行各种数据传送操作 D. 用于计算有效地址 11. +127的补码为 01111111B 。 12. 8086/8088 CPU 内部总共有8 个8位数据寄存器,它们分别是ALAHBL BH CL CH DL DH 。 13. 8088存储单元的逻辑地址为8300H :7210H ,则其段首地址为 83000H 。

计算机接口技术期末复习资料全

计算机接口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1.简述CPU发展历程? 答:自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产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可以吧计算机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6-1958)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第二个阶段(1958-1964)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第三个阶段(1964-1970)以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到了第四个阶段(1970-今)主要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 2.微机系统有哪些功能部件组成?他们各自具有什么结构?采用什么样的结构? 答: 3.说明程序存储及程序控制的概念。 答: 4.说明微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答:采用程序存储思想,把计算机执行所需要的程序及数据都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进行分析和处理所需要的指令和数据要从存储器中取出。 5.总线规的基本容是什么? 答:物理特性,功能特性,电气特性。 6.根据在微机系统的不同层次上做的总线分类,微机系统中共有哪几类总线? 答:片总线,局部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 7.同步总线传输是如何实现总线控制的?异步总线传送是如何实现总线控制的?半同步总线传送是如何 实现总线控制的?

答: 8.采用标准总线结构组成的微机系统有何优点? 答:小板结构,高度模块化,具有一整套高可靠措施,可长期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结构简单。 9.说明存储器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答:存储容量,存取周期,存取时间,可靠性,性价比。 10.术语“非易失性存储器”是什么意思?PROM和EPROM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答: 11.微机中常用的存储器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何特点?分别适用于那些场所? 答: 12.是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的优缺点。 答: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进行经济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特点是他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2、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他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另一种选择。 第二章 3、市场机制: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 4、弹性:弹性度量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具体来讲,就是一个变量发生1%的变化将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相应的百分比变化。 5、供给:供给是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厂商以一定的商品价格信号为指导,决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投入多少要素生产多少的商品。 6、需求: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人们以商品价格为信号来指导自己的购买行为,决定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7、市场出清: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意味着市场出清。市场出清是指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不存在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过剩现象,也不存在商品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短缺现象。 第三章 8、偏好:偏好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偏爱和喜好程度。偏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生活中人们的偏好总存在差异,并且一个人的偏好也是可以改变的。偏好的改变也直接导致了行为的改变。 9、效用:效用是一个人从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效用是反映个人偏好的一种数字指标。 10、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某种商品或劳务一单位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也就是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11、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一簇曲线,或者说,他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2、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指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没得到额外一单位商品甲之后而必须放弃的商品乙的数量。 1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那么额外数量的消费带来的效用增加越来越少。 14、显示偏好:如果A组合价格高于或等于B组合,而消费者却选择A组合而不选B组合,很明显的,A组合偏好必然优于B组合,亦即由选择的组合可显示消费者的真正偏好。15、拉式指数:拉式指数表示以当期价格购买一个基期选定的商品组合的成本相对于以基期

精编【财务管理知识】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财务管理知识】电大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电大四,名词解释 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 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3.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4.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5.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7.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 8.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9. 长期成本:在长期中,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这些开支就是长期成本. 10.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2.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4.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