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第3章-数字表示

计算机导论-第3章-数字表示
计算机导论-第3章-数字表示

Chapter 3 Number Representation

Knowledge point:

3.1 Convert a number from decimal, hexadecimal, and octal to binary notation and vice versa.

3.2 Integer representation: unsigned, sign-and-magnitude, one’s complement, and two’s complement.

3.3 Excess system.

3.4 Floating-point representation.

REVIEW QUESTIONS

5. What are three methods to represent signed integers? (Knowledge point 3.2)

A:Sign-and-Magnitude, One’s Complement, and Two’s Complement.

9. Name two uses of unsigned integers. ( Knowledge point 3.2)

A:Counting and Addressing.

10. What happens when you try to store decimal 130 using sign-and-magnitude representation with an 8-bit allocation? ( Knowledge point 3.2)

A:Overflow.

11.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representation of positive integers in sing-and-magnitude, one’s complement, and two’s complement. ( Knowledge point 3.2)

A:The representation of positive integers in sing-and-magnitude, one’s complement, and two’s complement is the same.

14.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range of numbers that can be represented in sign-and-magnitude, one’s complement, and two’s complement. ( Knowledge point 3.2)

A:Sign-and-Magnitude range –(2N-1-1)~+(2N-1-1)

One’s Complement range –(2N-1-1)~+(2N-1-1)

Two’s Complement range –(2N-1)~+(2N-1-1)

16. What is the primary use of the Excess_X system? ( Knowledge point 3.3)

A:The primary use of the Excess_X system is in storing the exponential value of a fraction.

17. Why is normalization necessary? ( Knowledge point 3.4)

A:A fraction is normalized so that operations are simpler.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20. The only digits used in the c number system are 0 and 1. ( Knowledge point 3.1)

a. decimal

b. octal

c. binary

d. hexadecimal

21. When converting a decimal number to binary, you repeatedly divide by a. ( Knowledge point 3.1)

a. 2

b. 8

c. 10

d. 16

2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integer representation method that handl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s? ( Knowledge point 3.2) d

a. sign-and-magnitude

b. one’s complement

c. two’s complement

d. all of the above

23. In unsigned integers, a 4-bit allocation allows d nonnegative numbers. ( Knowledge point 3.2)

a. 7

b. 8

c. 15

d. 16

24. In all signed integer representations, a 4-bit allocation complementation allows b

nonnegative numbers. ( Knowledge point 3.2)

a. 7

b. 8

c. 15

d. 16

25. In c number representation, 1111 in memory represents -0. ( Knowledge point

3.2)

a. unsigned integers

b. signed-and-magnitude

c. one’s complement

d. two’s complement

26. In d number representation, 1111 in memory represents -1. ( Knowledge point

3.2)

a. unsigned integers

b. signed-and-magnitude

c. one’s complement

d. two’s complement

27. In d number representation, there are two representations for 0. ( Knowledge point 3.2)

a. sign-and-magnitude

b. one’s complement

c. two’s complement

d. a and b

28. In c number representation, there is one representation for 0. ( Knowledge point

3.2)

a. unsigned integer

b. one’s complement

c. two’s complement

d. a and c

29. If the leftmost bit is 0 in d number representation, then the decimal number is positive. ( Knowledge point 3.2)

a. sing-and-magnitude

b. one’s complement

c. two’s complement

d. all of the above

30. If the leftmost bit is 1 in d number representation, then the decimal number is positive. ( Knowledge point 3.2)

a. sign-and-magnitude

b. one’s complement

c. two’s complement

d. none of the above

31. Which number representation method is most widely used today for storing numbers in a computer? ( Knowledge point 3.2) c

a. sing-and-magnitude

b. one’s complement

c. two’s complement

d. unsigned integers

32. Which number representation method is often used to convert analog signals to digital signals? ( Knowledge point 3.2) d

a. unsigned integers

b. sign-and-magnitude

c. one’s complement

d. b and c

33. Unsigned integers can be used for d. ( Knowledge point 3.2)

a. counting

b. addressing

c. signal processing

d. a and b

34. Which number representation method is often used to store the exponential value of a fraction? ( Knowledge point 3.3) d

a. unsigned integers

b. one’s complement

c. two’s complement

d. Excess_X

35. In an Excess_X conversion, you a the magic number X to the number to be converted. ( Knowledge point 3.3)

a. add

b. subtract

c. multiply

d. divide

36. In Excess_X number representation, what is usu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 and N, the bit allocation? ( Knowledge point 3.3 c

a. X=2N-1

b. X=2N+1

c. X=2N-1-1

d. a or c

40. What is the Excess_128 representation of 5? ( Knowledge point 3.3) c

a. 00000101

b. 10000100

c. 10000101

d. 10000001

41. When a fraction is normalized, there is a b to the left of the decimal point. ( Knowledge point 3.4)

a. 0 bit

b. 1 bit

c. random bit sequence

d. a or b

42. You multiply a normalized number by d where e is the number of bits that the decimal point moved. ( Knowledge point 3.4)

a. 2e

b. e/2

c. e2

d. 2e

43. When a fraction is normalized, the computer stores the d. ( Knowledge point 3.4)

a. sign

b. exponent

c. mantissa

d. all of the above

44. The precision of the fractional number stored in a computer is defined by the c. ( Knowledge point 3.4)

a. sign

b. exponent

c. mantissa

d. any of the above

45. How is the mantissa stored in a computer? ( Knowledge point 3.4) c

a. in one’s complement

b. in two’s complement

c. as an unsigned integer

d. in sign-and-magnitude

46. An octal digit converted to binary is composed of b bits. ( Knowledge point 3.1)

a. 2

b. 3

c. 4

d. 8

EXERCISES

47.Change the following decimal numbers to 8-bit unsigned integer if possible. ( Knowledge point 3.1)

a. 23 00010111

b. 121 01111001

c. 34 00100010

d. 342 Overflow

48.Change the following decimal numbers to 16it unsigned integer. ( Knowledge point 3.1)

a. 41 0000000000101001

b. 411 0000000110011011

c. 1234 0000010011010010

d. 342 0000000101010110

49. Change the following decimal numbers to 8-bit sign-and-magnitude integers. ( Knowledge point 3.2)

a. 32 00100000

b. -101 11100101

c. 56 00111000

d. 129 Overflow

50. Change the following decimal numbers to 16-t sign-and-magnitude integers. ( Knowledge point 3.2)

a. 142 0000000010001110

b. -180 1000000010110100

c. 560 0000001000110000

d. 2456 0000100110011000

52. Change the following decimal numbers to 16-bit one’s complement integers. ( Knowledge point 3.2)

a. 162 0000000010100010

b. -110 1000000001101110

c. 2560 0000101000000000

d. 12,123 0010111101011011

53. Change the following decimal numbers to 8-bit two’s complement integers. ( Knowledge point 3.2)

a. -12 11110100

b. -101 10011011

c. 56 00111000

d. 142 Overflow

54. Change the following decimal numbers to 16-bit two’s complement integers. ( Knowledge point 3.2)

a. 102 0000000001100110

b. -179 1111111101001101

c. 534 0000001000010110

d. 62,056 1111001001101000

55. Change the following 8-bit unsigned numbers to decimal. ( Knowledge point 3.1)

a. 01101011 107

b. 10010100 148

c. 00000110 6

d. 01010000 80

56. Change the following 8-bit sign-and-magnitude numbers to decimal. ( Knowledge point

3.2)

a. 01111011 123

b.10110100 -52

c.01100011 99

d.11010000 -80

57. Change the following 8-bit one’s complement numbers to decimal. ( Knowledge point

3.2)

a.01100011 99

b.10000100 -123

c.01110011 115

d.11000000 -63

58. Change the following 8-bit two’s complement numbers to decimal. ( Knowledge point

3.2)

a.01110111 119

b.11111100 -4

c.01110100 116

d.11001110 -50

68. Show the following numbers in 32-bit IEEEformat. ( Knowledge point 3.4)

a. -20x1.10001 1 01111111 10001000000000000000000

b.+23x1.111111 0 10000010 11111100000000000000000

c.+2-4x1.01110011 0 01111011 01110011000000000000000

d.-2-5x1.01101000 1 01111010 01101000000000000000000

https://www.360docs.net/doc/0410598054.html,ing the result of the previous problem, show the following numbers in 32-bit IEEE format. ( Knowledge point 3.4)

a. 7.1875

→111.0011 →22×1.110011 →0 10000001 11001100000000000000000

b. 12.640625

→1100.101001 →23×1.100101001 →0 10000010 10010100100000000000000 c. -11.40625

→-1011.01101 →-23×1.01101101 → 1 10000010 01101101000000000000000

d. -0.375

→-0.011 →-2-2×1.1 → 1 01111101 10000000000000000000000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 _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及______。 5. 用___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__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__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17. 栈是限定在_____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其表尾称为_____,表头称为_____。 18. 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计算机导论第3章 程序设计语言(答案)

第3章程序设计语言 习题 一、选择题 1. A 2. A 3. D 4. A 5. AB 6. C 7.D 8.C 9.D 10. D 11.ABCD 12.B 13.A 14.ABD 二、简答题 1.简述程序的概念。 答:一个程序就是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组指令序列的集合。或者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2. 简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阶段。 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个发展阶段。 机器语言又称面向机器的语言,是特定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所固有的语言,是CPU唯一能够真正不经过翻译而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相比而言,其他任何语言编写的程序都必须最终转换成机器语言以后才能在CPU上执行。 由于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机器指令不便于记忆和使用,人们很快引入了便于记忆、易于阅读和理解、由英文单词或其缩写符号表示的指令,称为汇编指令,又称符号指令或助记符。利用汇编指令编写得到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程序。 通过引入汇编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级语言程序设计的问题,之后又出现了程序的“可移植性”问题,即程序员编写的源程序如何从一台计算机方便地转移到另一台计算机上执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引入了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一种利用意义比较直观的各种“单词”和“公式”,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编写程序的语言,又称为程序设计语言或算法语言。高级语言之所以“高级”,是因为高级语言把很多硬件上复杂费解的概念抽象化了,从而使得程序员可以绕开复杂的计算机硬件的问题、无需了解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就能完成程序设计的工作。 3. 简述程序设计过程的一般步骤。 程序设计的过程一般有四个步骤。 (1)分析问题 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应该通过分析,充分理解问题,明确原始数据、解题要求、需要输出的数据及形式等。 (2)设计算法 算法是解题的过程。首先集中精力于算法的总体规划,然后逐层降低问题的抽象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技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技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 _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及______。 5. 用___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 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 __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17. 栈是限定在_____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其表尾称为_____,表头称为_____。 18. 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19.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操作系统要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四类资源管理,即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0. 处理机管理程序中,作业调度程序的管理对象是______,进程调度和交通控制程序管理的对象是______。 二、判断题(如果错误请说明理由,每题1.5分,共15分): 1( 全加器只能实现一位二进制数相加。( ) 2(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 ) 3(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补码: ( ) 4( 兼容机和原装机的软件是不兼容的。( ) 5( 并行性是指在同一时刻或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只要在时间上互相重叠都存在并行性。( ) 6( 计算机的硬、软件之间有固定不变的分界面。( ) 7(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链表中的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置为“空”,则此链表称为空表。( ) 8( 对于程序中的错误,编译程序都能有效的进行诊断和处理。( )

计算机导论-第3章-数字表示

Chapter 3 Number Representation Knowledge point: 3.1 Convert a number from decimal, hexadecimal, and octal to binary notation and vice versa. 3.2 Integer representation: unsigned, sign-and-magnitude, one’s complement, and two’s complement. 3.3 Excess system. 3.4 Floating-point representation. REVIEW QUESTIONS 5. What are three methods to represent signed integers? (Knowledge point 3.2) A:Sign-and-Magnitude, One’s Complement, and Two’s Complement. 9. Name two uses of unsigned integers. ( Knowledge point 3.2) A:Counting and Addressing. 10. What happens when you try to store decimal 130 using sign-and-magnitude representation with an 8-bit allocation? ( Knowledge point 3.2) A:Overflow. 11.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representation of positive integers in sing-and-magnitude, one’s complement, and two’s complement. ( Knowledge point 3.2) A:The representation of positive integers in sing-and-magnitude, one’s complement, and two’s complement is the same. 14.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range of numbers that can be represented in sign-and-magnitude, one’s complement, and two’s complement. ( Knowledge point 3.2) A:Sign-and-Magnitude range –(2N-1-1)~+(2N-1-1) One’s Complement range –(2N-1-1)~+(2N-1-1) Two’s Complement range –(2N-1)~+(2N-1-1) 16. What is the primary use of the Excess_X system? ( Knowledge point 3.3) A:The primary use of the Excess_X system is in storing the exponential value of a fraction. 17. Why is normalization necessary? ( Knowledge point 3.4) A:A fraction is normalized so that operations are simpler.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20. The only digits used in the c number system are 0 and 1. ( Knowledge point 3.1) a. decimal b. octal c. binary d. hexadecimal 21. When converting a decimal number to binary, you repeatedly divide by a. ( Knowledge point 3.1) a. 2 b. 8 c. 10 d. 16 2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integer representation method that handl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s? ( Knowledge point 3.2) d a. sign-and-magnitude b. one’s complement c. two’s complement d. all of the above 23. In unsigned integers, a 4-bit allocation allows d nonnegative numbers. ( Knowledge point 3.2) a. 7 b. 8 c. 15 d. 16 24. In all signed integer representations, a 4-bit allocation complementation allows b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导论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1.客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 C 。 A.科学计算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B.数据处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C.过程控制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D.人工智能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2.按照计算机用途分类,可将计算机分为 D 。 A.通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 B.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 C.数字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D.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A.(1000101)2 B.(107)8 C.(73)10 D.(4B)16 4.已知:3×4=10,则5×6= D 。 A.24 B.26 C.30 D.36 5.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67)10的反码表示为。 A.01000011 B.00111100 C.00111101 D.10111100 6.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75)10的补码表示为。 A.01001011 B.11001011 C.10110100 D.10110101 7.已知:“B”的ASCII码值是66,则码值为1000100的字符为。 A.“C” B.“D” C.“E” D.“F” 8.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汉字的表示方法是采用。 A.ASCII码 B.机内码 C.国标码 D.区位码 9.汉字“办”的区位码是1676,其国标码是。 A.1676H B.4908H C.306CH D.3108H 10.一个汉字字形采用点阵时,其字形码要占72B。 A.16×16 B.24×24 C.32×32 D.48×48 11.在逻辑运算中有Y=A+B,则表示逻辑变量A和B进行 B 。 A.与运算 B.或运算 C.非运算 D.与非运算 12.通常所说的CPU包括 C 。 A.运算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和控制器 D.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 13.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B 。 A.更便宜 B.存储速度快 C.存储容量大 D.虽贵但能存储更多信息 14.外部设备是指。 A.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存储器

计算机导论复习题选择部分剖析

计算机导论习题 第一章 1. 现在的计算机是基于()模型 A布莱尼茨B冯诺伊曼C帕斯卡D查尔斯巴比奇 2. 在计算机中,()子系统储存数据和程序。 A 算术逻辑单元 B 输出输入 C 存储器 D 控制单元 3. 在计算机中,()子系统执行计算和逻辑运算。 A 算术逻辑单元 B 输入输出 C 存储器 D 控制单元 4 在计算机中,()子系统接收数据和程序并将运算结果传给输出设备。 A 算术逻辑单元 B 输入输出 C 存储器 D 控制单元 5 在计算机中,()子系统是其它子系统的管理者。 A 只有数据 B 输入输出 C 存储器 D 控制单元 6 问题分析的步骤解决被称为()。 A 硬件 B 操作系统 C 计算机语言 D 算法 7 根据冯洛伊曼型,()被存在存储器中。 A 只有数据 B 只有程序 C 数据和程序 D 以上不都是 8. F0RTRAN口COBO是()的例子。 A 硬件 B 操作系统 C 计算机语言 D 算法 9. 在17 世纪能执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计算机器是()。 A Pascaline B Jacquard loom C Analytical Engline D Babbage machine 10 在计算机语言中,()是告诉计算机如何处理数据的一系列指令。

A 、操作系统 B 算法 C 数据处理器 D 程序 11 ()是以结构化的形式来设计和编写程序。 A 软件工程 B 硬件工程 C 算法开发d 教育体系 12 第一台特殊用途的电子计算机被称为()。 A Pascal B Pascaline C ABC D EDVAC 13 第一代基于冯诺伊曼模型的计算机中有一个被称为()。 A Pascal B Pascaline C ABC D EDVAC 14 第一台使用存储和编程的计算机器被称为()。 A the Madeline B EDVA C Cthe babbage machine D the Jacquard loom 15 ()将程序设计任务从计算机运算任务中分离出来。 A 算法 B 数据处理器 C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D 操作系统 第二章 1、十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___。 a.2 b.8 c.10 d.16 2、二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___。 a.2 b.8 c.10 d.16 3、八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___。 a.2 b.8 d.16 c.10 4、十六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

计算机导论作业

《计算机导论》作业 作业一 1-1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计算机的发展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2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 1-3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具有什么特点? 1-4完成下列数制转换: (121)10=()2=()8=()16 (63)10=()2=()8=()16 (FF)16=()8=()2 (B9)16=()8=()2 (0111001111)2=()8=()16 (111001111)2=()8=()16 (BA)16=()8=()16 作业二 2-1 简述存储器的分类标注及性能指标? 2-2 NVRAM是一种非易失的随机读写存储器,其具有什么新的特点? 2-3 简述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显示器主要有哪几项技术指标? 2-4 简述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步骤。 作业三 3-1 操作系统的安装方式有哪三种? 3-2 简述系统引导过程。 3-3 计算机病毒是什么?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点? 3-4 根据攻击目标的不同,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作业四 4-1 常用的编程语言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2 什么是对象?对象有什么特征? 4-3 什么是算法?它须满足哪些条件? 4-4 什么是结构程序设计?结构程序的编写原则是什么? 作业五 1、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它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2、简述关系数据库与传统的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3、多媒体数据为什么可以压缩?视频压缩的标准有哪些? 4、比较几种网络拓朴结构的优缺点。 5、网络操作系统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哪些相应的操作系统?

《普通物理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p.27 一、一飞轮直径为0.2m,质量为5.00kg,边缘绕有一轻绳,现用恒力拉绳子的一端,使其由静止均匀地加速,经0.50s转速达10r/s。假定飞轮可看做均质实心圆柱体。求: 1飞轮的加速度及在这段时间转过的转数; 2拉力及拉力所做的功; 3从拉动后t=10s时飞轮的角速度及轮边缘上一点的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及法向加速度。 二、有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均质细杆,两端各牢固地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整个系统可绕一过0点并垂直于杆长的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当系统转到水平位置时,求: 1系统所受的合力矩; 2系统的转动惯量; 3系统的角加速度 三、有质量为m1和m2( m1﹥m2)两物体分别悬在两个半径不同的组合轮上,如图P28,1-3图。求物体的加速度及绳之张力。大,小两轮间无相对运动,且半径分别为R和r,转动惯量分别为j1和j2。轮与轴承之间无摩擦。 第二次作业:p.59 1.水银气压计中混进了一个空气泡,因此,它的读数比实际的气压小。当精确的气压计的读数为1.0239×105Pa时它的读数只有0.997×105Pa,此时管内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mm.问当此气压计的读数为0.978×105Pa时,实际气压应是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 2.质量M=1.1kg的实际CO2气体,在体积v=2.0×10-3m3,温度为13℃时的压强是多少? 并将结果与同状态下的理想气体比较。这时CO2的内压强是多大?已知CO2的范德瓦耳斯常数a=3.64×10-1Pa·(m3)2·mol-2,b=4.27×10-5m3·mol-1。 3.温度为300k时,1mol氧的平动动能和转动动能各是多少? 第三次作业:p.142 1.P142 4-1 所示的电荷体系称为电四极子,它可以看成是两个反向放置的电偶极子 的组合体系。若将q和l看成是已知量试求: X﹥l时,图中p点的场强。假设OP垂直于正方形的一对边。 2.一厚度为0.5cm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扳,电荷体密度为1.0×10-4C/m3,求⑴ 薄层外任一点的电场强度;⑵此薄层中心处的电场强度;⑶薄层内与表面相距 0.10cm处的电场强度。 3.一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其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荷(即电荷面密度)为﹠。求距该圆柱面为r处某点的场强。

(精选)《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_模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模拟试题及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二进制____、___8______、或____16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采用二进制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7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_128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门电路及触发器______。 5. 用___机器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串行接口并行接口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_CPU_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__有效地址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局域网广域网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数逻辑值名字标号字符串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最大层次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数据结构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四川大学计算机导论期末例题

名词解释 1. 机器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可由CPU 直接执行。 2. 程序计数器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存放地址。 3. 进程 一个程序(或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4.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 5. 总线若干信号线的集合,是计算机各部分之间实现信息传送的通路。 6.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位于CPU 和内存之间的存储器,其特点是速度快,目的是使存储器的速度和CPU 的速度相匹配。 7.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与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8. 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 9.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集合,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10.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它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问答题 1. 请列举CPU 的主要技术指标(至少3 个指标),并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可在以下任选 3 个,且不限于此) 基本字长:CPU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2分) 主频:CPU内部工作的时钟频率,是CPU运行运算时的工作频率。(2分) 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存储器的容量,不同型号的CPU 总线宽度不同,因而可使用的内存的最大容量也不一样。(2 分) 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高速缓存:是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 交换数据。 2. 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2 分)运 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 分)控制器:完成取指,译码,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使计算机各部分自动协调地工作。(1分)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1 分)输入设备:将外界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1 分)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转换为人或其它设备可接受或识别的信息。(1 分) 3. 简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五大管理功能。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与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2 分) 处理器管理:实现多道程序运行下对处理器的分配和调度,使一个处理器为多个程序交替服务,最

8619计算机导论试题 答案

试卷代号:8619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80×1024 2、后进先出 3、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4、条件格式 5、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6、冗余压缩法(或无损压缩法/熵编码)熵压缩法(或有损压缩法) 7、实体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管理安全 8、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9、及格 10、最低的耦合度,即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弱模块的层次不能过深,一般应尽量控制在7层以内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 A 3、A 4、C 5、D 6、D 7、 D 8、A 9、C 10、 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RISC、CISC 答: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2、分时操作系统:所谓分时是指多个用户终端共享使用一台计算机,即把计算机系统的CPU时间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时间段(称其为一个时间片),从而将CPU的工作时间分别提供给各个用户终端。分时操作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对用户响应的及时性。它

一般适用于带有多个终端的小型机。 3、SQL: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词组的缩写,含义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它包括数据的定义、操纵、查询和控制四个方面的功能,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 4、结构化方法:就是强调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所开发的软件的结构的合理性。由此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答:1、数据传送类指令2、数据处理类指令3、程序控制类指令4、输入输出类指令5、硬件控制类指令 2、答案略。 3、答: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像素组成的,一般数据量都较大。而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也称矢量图。相对于位图的大数据量来说,它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4、答:电子商务的系统框架构成:Internet:将计算机联网;域名服务器:用来进行域名地址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电子商务服务器:提供网上产品目录管理、网上电子交易安全监控、网上订货、电子收款机、银行支付网关等功能;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提供供货链管理、网上市场、网上广告、网上零售、有偿服务、网上银行等功能;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组织、管理、查询、检索等功能;支付网关:银行和金融系统和Internet的接口;认证机构:负责确认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身份、信誉度的权威性机构;电子商务客户机:顾客使用的终端机。

计算机导论 第三章 操作系统期末测试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和控制对象的接口 B. 操作系统是控制对象、计算机和用户的接口 C. 操作系统是用户和控制对象的接口 D.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正确答案:D 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A.处理管理、设备管理、程序管理、存储管理 B.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存储管理 C.文件管理、处理器管理、设备管理、存储管理 D. 运算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 正确答案:C 3、Windows是一种()。 A. 数据库软件 B.中文字处理软件 C.应用软件 D.系统软件 正确答案:D 4、在Windows中,()。 A.允许同一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但不允许不同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 B.允许同一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也允许不同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 C.不允许同一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也不允许不同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 D.不允许同一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但允许不同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同名

正确答案:D 5、Windows,当屏幕上有多个窗口,那么活动窗口()。 A.可以将非活动窗口变为活动窗口 B.以上说法对不对 C.可以有多个 D.只能是一个固定的窗口 正确答案:A 6、要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要先按住(),再选定。 A.Tab B.Shift C.Alt D.Ctrl 正确答案:D 7、在Windows中使用删除命令删除硬盘中的文件后,()。 A.文件确实被删除,无法恢复 B.文件被放入回收站,可以通过回收站操作恢复 C.文件被放入回收站,可以通过“查看”菜单的“刷新”命令恢复 D.在没有存盘操作的情况下,还可恢复,否则不可以恢复 正确答案:B 8、要把选定的文件剪切到剪贴板中,可以按()组合键。 A.Ctrl+P B.Ctrl+V C.Ctrl+X D.Ctrl+C 正确答案:C

计算机导论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导论课第一次作业 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题:尝试回答你自己对计算、计算机、计算机科学的理解。 1.计算是一种将零个或多个输入值转换为一个或多个结果(输出值)的思考过程。 2.计算机是能够实现计算过程的机器、工具。是由一系列电子元器件组成的,能进行数值计算和信息处理的机器;是一种能自动、高速、精确地对信息进行存储、传送和加工处理的工具。 3.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亦即是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系统(即软件)、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本身的性质和问题的学科。 第二题:尝试回答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记忆能力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发展趋势 1 巨型化 发展高速度,大存储容量,强功能的超大型计算机。 2 微型化 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计算机微型化。 3 网络化

用通信线路及通信设备把个别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现今最大的网络是Internet;加入这个网络的计算机已达数亿台。 4 智能化 是指计算机具有模仿人类较高层次智能活动的能力。 5 多媒体化 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来设计与处理 第三题:简述图灵其人、其事;其对计算机科学发展的贡献。 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理论--“图灵机”,理论--“图灵测试”,为了纪念图灵—“图灵奖”。 图灵机,是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于1936年提出的一种抽象计算模型,其更抽象的意义为一种数学逻辑机。--是计算机理论模型。图灵机构成:1、一条无限长的纸带TAPE。2、一个读写头HEAD。3、一套控制规则TABLE。4、一个状态寄存器。图灵机动作:1、在纸上写上或擦除某个符号;2、把注意力从纸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第四题:简述冯诺依曼其人、其事;其对计算机科学发展的贡献;冯诺依曼体系计算机的特点。 ?约翰·冯·诺依曼(JohnvonNewmann),美籍匈牙利人;,著名数学家,奠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元器件的计算机属于()。 A. 第一代计算机 B. 第二代计算机 C. 第三代计算机 D. 第四代计算机 2.冯诺伊曼的主要贡献是( )。 A. 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 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 C. 设计了第一台计算机 D. 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3.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逻辑运算 B.算术运算 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D.复杂方程的求解 4.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 B.特殊的生物病毒 C.游戏软件 D.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5.随机存储器简称为( )。 A.CMOS B. RAM C. XMS D. ROM 6.计算机一旦断电后( )中的信息会丢失。 A. 硬盘 B. 软盘 C. RAM D. ROM 7.CPU指的是计算机的( )部分。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和控制器 D. 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 8.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 A. 操作系统 B. 语言处理程序 C. 工具软件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9.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都是( )。 A. 目标程序 B. 语言编辑程序 C. 语言连接程序 D. 语言处理程序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10.硬盘存储器的特点是()。 A.由于全封闭,耐震性好,不易损坏 B.耐震性差,搬运时注意保护 C.没有易碎件,在搬运时不像显示器那样要注意保护 D.不用时应套入纸套,防止灰尘进入 1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光打印机是击打式打印机 B.击打式打印机价格最低 C.喷墨打印机不可以打印彩色效果 D.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用每秒执行指令的条数来表示 12.Windows2000是一个()操作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单用户多任务 C.多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单任务 13.WINDOWS 2000的“回收站”是( ) A.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B.硬盘上的一块区域 C.软盘上的一块区域 D.高速缓存上的一块区域 14.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 )。 A.运算速度快 B.精度高 C.资源共享 D.内存容量大 15.下列选项中( )是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A.将计算机信号转变为音频信号 B.将音频信号转变为计算机信号 C.预防病毒进入系统 D.计算机信号与音频信号相互转换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显示器的分辨率与视频卡的关系是什么? 3.简述OSI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各起什么作用。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计算机导论复习题(选择部分)

计算机导论习题 第一章 1.现在的计算机是基于()模型 A 布莱尼茨B冯·诺伊曼C帕斯卡 D 查尔斯巴比奇 2.在计算机中,()子系统储存数据和程序。 A 算术逻辑单元 B 输出\输入C存储器D控制单元 3.在计算机中,()子系统执行计算和逻辑运算。 A 算术逻辑单元B输入\输出C存储器D控制单元 4在计算机中,()子系统接收数据和程序并将运算结果传给输出设备。 A 算术逻辑单元B输入\输出C存储器D控制单元 5在计算机中,()子系统是其它子系统的管理者。 A 只有数据B输入\输出C存储器D控制单元 6问题分析的步骤解决被称为()。 A 硬件B操作系统C计算机语言D算法 7根据冯洛伊曼型,()被存在存储器中。 A 只有数据B只有程序C数据和程序D以上不都是 8.FORTRAN和COBOL是()的例子。 A 硬件B操作系统C计算机语言D算法 9.在17世纪能执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计算机器是()。 A Pascaline B Jacquard loom C Analytical Engline D Babbage machine 10在计算机语言中,()是告诉计算机如何处理数据的一系列指令。 A、操作系统B算法C数据处理器D程序 11 ()是以结构化的形式来设计和编写程序。

A 软件工程 B 硬件工程 C 算法开发 d 教育体系 12 第一台特殊用途的电子计算机被称为()。 A Pascal B Pascaline C ABC D EDVAC 13 第一代基于冯诺伊曼模型的计算机中有一个被称为()。 A Pascal B Pascaline C ABC D EDVAC 14 第一台使用存储和编程的计算机器被称为()。 A the Madeline B EDVA C C the babbage machine D the Jacquard loom 15 ()将程序设计任务从计算机运算任务中分离出来。 A 算法B数据处理器 C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D 操作系统 第二章 1、十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___。 a.2 b.8 c.10 d.16 2、二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___。 a.2 b.8 c.10 d.16 3、八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___。 a.2 b.8 c.10 d.16 4、十六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___。 a.2 b.8 c.10 d.16

《计算机导论(本科)》复习练习(第三章).doc

计算机导论复习练习(第三章) 一.单选题 1. 在下面的软件中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D)。 (A)操作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 (C)编程语言系统(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2.计算机求解问题的正确过程是(B)。 (A)问题描述→算法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算法正确性证明 →算法分析→算法实现 (B)问题描述→建立数学模型→算法设计→算法正确性证明 →算法分析→算法实现 (C)问题描述→建立数学模型→算法实现→算法正确性证明 →算法分析→算法设计 (D)算法分析→问题描述→建立数学模型→算法设计 →算法正确性证明→算法实现 3. 在Word中,对于没有执行过存盘命令的文档,执行保存命令时,(A)对话框。 (A)显示另存为(B)不显示(C)显示打开(D)显示保存 4. 在Word中,要求打印文档时每一页上都有页码( B )。 (A)由Word根据纸张大小分页时自动加上 (B)应由用户执行"插入"菜单中的"页码"选项加以指定 (C)应由用户执行"文件"菜单的"页面设置"选项加以指定 (D)应由用户在每一页的文字中自行输入 5. Excel是目前最流行的电子表格软件,它的计算和存储数据的文件叫(B)。 (A)工作表(B)工作簿(C)文档(D)单元格 6. 在PowerPoint中,下列符号( B )属于演示文稿的扩展名。 (A)opx(B)ppt (C)dwg(D)jpg 7. 在PowerPoint中,在对幻灯片中某对象进行动画设置时,应在( A )对话框中进行。

(A)动画效果(B)动画预览(C)动态标题(D)幻灯片切换8.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之为(A)。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汇编程序(D)命令程序9. 数据管理系统(DBMS)是( D )。 (A)一组硬件(B)一组软件 (C)既有硬件,也有软件(D)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10. 下列软件中,( D )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A)C语言(B)EXCEL(C)WORD (D)ACCESS 11. 用编译方法执行源程序的过程是( C )。 (A)高级语言程序→连接装配成可执行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 →运行得到结果 (B)高级语言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运行得到结果 (C)高级语言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连接装配成可执行程序 →运行得到结果 (D)高级语言程序→连接装配成可执行程序→运行得到结果 12.下面不属于操作系统类型的是(D)。 (A)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 (C)批处理操作系统(D)并行操作系统 13. 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 D )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A)程序(B)内存(C)CPU (D)中断 14. 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文件管理、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设备管理和(A )管理。 (A)存储器(B)进程(C)系统(D)JCB 15.下面不属于操作系统的是(C)。 (A)DOS (B)Windows(C)Access(D)Unix 16. 软件危机是软件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下述现象中:①软件需求增长难以满足;②软件开发成本提高;③软件开发进度难以控制;④软件质量不易保证。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C)。

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卷1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分×70 =70分) 1、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处理的信息是。 A)数字信号B)模拟信号 C)无线电信号D)声音信号 2、在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地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C)计算机是一种能处理信息的机器 D)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 3、与二进制数(1100001)2等价的八进制、十进制数分别为。 A)(157)8(97)10B)(141)8(85)10 C)(141)8(97)10D)(131)8(98)10 4、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 A)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 B)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 D)RAM用来存放计算机本身的监控程序 5、ASCII码值由小到大的一般顺序是。 A)特殊符号、控制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B)控制符、特殊符号、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C)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 D)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小写字母、大写字母 6、扩展名为COM类文件为。 A)命令解释文件B)C语言源程序文件 C)目标代码文件D)系统配置文件 7、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M C)CAE D)CAT 8、编译型高级语言源程序可以。 A)由计算机直接执行B)经汇编后执行 C)边解释边执行D)经编译、连接后执行 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包括。

A)主机、键盘、显示器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计算机外设D)主机、外设 10、显示器最重要的指标是。 A)屏幕大小B)分辨率 C)显示速度D)制造商 11、批处理操作系统是一个操作系统。 A)交互式B)分时 C)非交互式D)网络式 12、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变为目标程序要经过。 A)汇编B)编译 C)编辑D)解释 13、微机的性能指标中的内部存储器的容量是指。 A)RAM的容量B)ROM的容量 C)硬盘的容量D)RAM和ROM的容量 14、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连续进行数据处理,主要因为。 A)采用了开关电路B)半导体器件 C)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D)采用了二进制 15、CPU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用进行运算。 A)二进制B)八进制 C)十进制D)十六进制 16、现代计算一般都是。 A)模拟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 C)网络计算机D)电子数字计算机 17、存储器容量是1KB,实际包含字节。 A)1000 B)1024 C)1024G D)1000M 18、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B)特殊的生物病毒 C)游戏软件D)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19、计算机一旦断电后中的信息会丢失。 A)硬盘B)软盘 C)RAM D)ROM 20、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A)操作系统B)语言处理程序 C)工具软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 21、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分的一镞公共信号线,它是计算机中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总线是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其中地址总线是_ 在微机各部分之间传送的线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