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精讲笔记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精讲笔记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精讲笔记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讲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选择题)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选择题)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简答题、论述题)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以起到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用,在我国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当代中国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论述题)六、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奋斗

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而且被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和人民民主政治生活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我们必须坚持当代中国的

各项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2、当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五大

弊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选择题、简答题)七、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区别: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主要是指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可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它受政治制度制约,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实施和巩固。

(简答题)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以来的主要成果: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实现我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实施公务员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

革;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出依法

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按照依法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以上这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都大大

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论述题)九、政治体制改革意义: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

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

(论述题)十、学习、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意义:就是要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国家的性质

问题,从而自觉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

基本内容,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内容;进一步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

制度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自觉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科学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西方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明确中国政治制度完善和

发展的根本目标,掌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正确方法和途径。第二章当

代中国国家制度

(选择题、简答题)一、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

的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2、1949 年9 月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1949 年10 月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会议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署等主要政府机构。

1949 年根据《共同纲领》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国家政权是建立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综合经济基

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聪明基础上的。它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而奋斗。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具有较多过渡性和不完备性,主要表现在:建立在五种经济成分基础上的国家制度;国家政权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关系、层次不够

健全、明确;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成立了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既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机关,又是地方政权的最高机关;具体政治制度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雏形特征。4、我国新民主

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向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转变,主要是从1954 年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宪法颁布开始,至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

5、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

(选择题、简答题)二、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发展。1、

1956-1966 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全面加强。主要组织措施有:增设

共产党的兼管地方党务和行政的大区领导层次;各级党委对政府工作实行分口领导,改变了关

于各级政府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规定;司法工作直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改变了与宪法规

定的司法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的工作,接受其监督的做法;撤销行政监察部,由党

的监察委员会取代国家监察机构,执行行政监察职能;在政府、司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党

组和党委领导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特点: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遭到破坏,中央文革小

组代替了中央政治局;成立“革命委员会”,代替国家政权机构,成为集政军大权于一身,包揽党务、行政、司法各项工作的权力机构;文革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瘫痪;文革中,我国的司法

制度被“彻底砸烂”。十年文革中,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所有方面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3、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

1978 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此开始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各个方面的建设。首先,党的领

导制度得到了完善和加强,主要表现在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其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巩固

和加强。

(选择题、论述题)三、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

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阶级的暴力机器。

2、国家制度:即国体,是划分国家类型的标志,是我国分析国家本质的依据。一个国家的根

本制度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它最集中表现国家的阶级关系,最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主要手段和工具。3、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其主要职能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领导、组织社会

主义建设。4、人民民主专政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过

程中所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形式。5、近代中国

是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它在社会阶级善和阶级关系方面有特点是: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段;无产阶级人数很少,但

集中,深受三大主义压迫,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与城市小资

产阶级深受三大敌人的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6、人民民

主专政的思想是我们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1939年5 月4 日,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提出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口号;1949 年3 月,毛泽东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9 月,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一届会议全体通过《共同纲领》确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

线的政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1954 年9 月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宪法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1982 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选择题、简答题)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机联结起来;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团结

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简答题)五、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民主权利;领导和组

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

(选择题、简答题)一、国家形式: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包括国家结

构形式,即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形式(单一制、复合制)和国家治理形式(集权制、民主制)。(选择题)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有君主制和共和制。

(选择题、简答题)三、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即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和

地方之间权力关系的形式。

1、基本形式有单一制和复合制。

2、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具有统一宪法

和国籍,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3、联邦制国家是复合制国家的主要形式,是指由共和国、州、省、邦等联邦成员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它在中央政府和区域政府之间划

分权力,各自霜些独立的权力。

(简答题、论述题)四、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

选民或代表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体系即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实现人民当

家作主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通过人民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

决定国家大事,管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选择题、简答题)五、中国国家结构形式。1、中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选择了

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2、中国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中国的历史、民族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环境等

因素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决定了中国只能采取单一制的结构

形式;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独立听保证。3、中国单一制结构形式有自己的特点

属于复杂的单一制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民族自治机关,实行区域自治;在港

澳台设立特别行政区;在一般地方行政区域,设置地方国家机关,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依照

宪法所赋予的职权,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事务。

(论述题)六、国家机构:是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进行立法、行

政和司法管理等各种活动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国家机构的产

生与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紧密的关系。国家机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

段才产生的。国家机构是在人类社会产生三大分工、出现商业交换、城市以及阶段后,适应

社会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更替,国家机构作为国家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机关,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发展、人口

的增长、国家关系的变化、社会危机的产生等因素而不断扩大。

七、国家机构的增减、变革与政府职能变化的关系。国家机构的增减、变革是不可避免的,关

键是根据政府职能的变化进行国家机构变革。政府职能变化是国家机构变革的根本依据,而政府职能是由社会需求产生的,因此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精简和合理地组织国家机构,提高国家机构工作效率,吸收广大劳动人民参加国家的管理活动,是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发展、变革的

基本方向和要求。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八、国家职权:分为议事立法权、行政管理指挥权、司法权,

并依此设立三大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指代表统治阶级全面独立地行使统治权的国家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指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而对国家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国家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和审察机关,是行使国家司法权,代表国家进行审判和追究刑事责任并提出公诉的机关。

(选择题、简答题)九、中国国家机构的机关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7 类。港澳成立特别行政区后,分别设置了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立法、司法机关。我国国家机构系统,按其性质和职能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

(选择题、简答题)十、中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议行合一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另外还有职能原则、法制原则、精简统一高效原则。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议行合一的原则,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全国人代会和地方各级人代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一、选举:意为挑选,是指人们根据公认的规则,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或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的行为。二、选举制度:是指由洗浴法规定的有关选

举国家民意代表机关或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其内容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机构、选举程序、选举方法等。

(选择题)三、选举原则:指在选举中有关选举权、选举方法、选举程序的规定中体现的民主原则。

(选择题、简答题)四、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渊源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

2、1953 年2 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

3、1979 年7 月1 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建国后的第二部选举法。

4、第二部选举法颁布后,根据选举实践,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第二部选举法,分别于1982、1986、199

5、2004 年进行了四次修正。

(、简答题、)五、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宪法》第34 条和《选举法》第3 条分别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满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善和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选举的平等原则:首先体现在“一人一票制“上。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选举的平等原则还体现在选区的划分上。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直接选举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间接选举是指由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投票选举产生上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县级(不包括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县级及以下实行直接选举,直辖市所辖区的人大代表也由选民直接选出。4、秘密投票原则:即无记名投票的原则,是指选民或代表在投票时秘密填写选票,在选票上

只填写自己同意的代表候选人姓名或在代表候选人名字打上规定的赞成符号、不赞成符号、弃权符号,而不注明投票人自己的姓名,以及选票写好后,自己亲自投入票箱的投票方法。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六、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1、主持选举的机构:选举委员

会是主持选举的机关。

(1)在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主持直接选举的选举机构是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县、乡两级

选举委员会都接受县级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并接受省、市级人大常委会的指导。

(2)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成员由县级人大常委会任命。

(3)选举委员会设立办事机构,办理选举的具体事务。

(4)选举委员会的职权是: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进行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受理对于选民名单的不同意见的申诉,并做出决定;划分选举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代表的选区,分配各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候

选人的名单;规定选举日期;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公布当选代表名单。2、选区划分(1)选区:是选民参加选举活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的区域,同时也是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听

取选民反映和接受选民监督、开展有关工作与活动的区域。

(2)《选举法》关于选区划分的规定有三个基本要求:选区可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按生产

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选区的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一至三名代表划分。县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为120 人,人口超过165 万的,不得超过450 人,不足5 万的,可少

于120 人。

乡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为40 人,人口超过13 万的,不得超过130 人,人口不足2000 的,可

少于40 人。3、

选民登记

(1)选民登记:是指对符合法律条件规定的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选民进行登记、编入选

民名册。

(2)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因此每隔五年进行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在这期间由于年龄、政治权利、户口迁移、疾病、死亡等方面的原因,使选民发生部分变化,需要新登记、列入或除名等。

(3)选民登记的主要工作: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后新满18 周年的、被剥夺政治权利

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

选民名单;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精神病患者不能行

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4)在选举日的 20 日前公布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在三日内处理。4、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直接选举人民代表时,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提名产生。

(1)首先,是按选区推荐候选人。《选举法》规定的可以提名代表候选人的:各政党、各人

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二是选民 10 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2)确定代表候选人,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3 至1 倍,代表

候选人名单由选举委员会确定。

(3)介绍代表候选人,在选举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5、投票选举和当选

(1)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投票选举由选举委员会主持,在各选区设立投票站、流

动票箱或者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

(2)在直接选举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

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但如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超过应先代表名

额时,得票多者当选;如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代表候选人再次

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获得过半数选票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先代表的名额时,不中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根据第一次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选举法规定的差额比例,确立代表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选一人,代表候选人为二人。另行选举时,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13。

(简答题)七、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1、主持选举的机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各该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2、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分配。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分配: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 人,名额的分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解放军、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农村按每96 万人选1 人,城市按每24 万人选1 人。人口特少的省、自治不得少于15 人,香港36 人,澳门12 人,台湾暂时13 人,解放军代表总数为268 人,少数民族占12%左右,人口特少的至少有1 人,归国华侨代表35 人。妇女比例不低于22%。(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350 名,省、自治区每15 万人增加1 名代表,直辖市每2.5 万人增加1 名,但不得超过1000 人;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额基数为240 名,每2.5 万人增加1 名代表,人口超过1000 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650 名。3、候选人提名、确定和正式选举。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由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单独推荐候选人,代表10 人以上联名,也可推荐代表候选人。

实行差额选举,如果所提候选人的人数符合规定的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5-12 的比例,可以直接进行投票选举,超过上述比例,进行预选。实行无记名投票,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2)台湾人大代表到北京协商选举产生。

(3)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全国人大会代表选举会议选出各自代表。

(4)人民解放军团及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均成立选举委员会,指导部队的选举工作。

(选择题、简答题)八、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分别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他们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

(选择题、简答题)九、人大代表的职权,《代表法》规定的人大代表的职权,分为人民代表会

议期间和闭会期间两大部分。1、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参加大会全体会议、代表团全

体会议、小组会议,审议议案和报告;有权提出议案,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向本级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询问;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及所属各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案;向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院长提出

罢免案;有权依法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2、闭会期间的职权:可以组成

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如对本级或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视察时可以向被

视察单位提出、批评和意见,但不直接处理问题;人大代表可以列席原选举单位的人民代表大

会会议,应邀列席原选举单位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论述题)十、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县级以上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

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对代表参加活动,所在单位必须给予时间保障,在其执行代表职务时,所有单位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和其他待遇。(选择题)十一、人大代表执行职务时享有人身特别保护权和其他物质、时间等方面的保障,这是由于:这些保障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发行代表职权的需要;代表的人身特别保护权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对代表履行职责给予物质和时间等方面的保证。

(论述题)十二、关于对代表的监督、罢免的规定。1、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

出的代表。

2、对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的罢免: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 人以上联名,乡级人大代表30 人以上联名,可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3、对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的罢免有两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举行会议时,主席团或者110 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

署名案。闭会期间,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常务委员会15 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4、罢免的方法和通过,采用无记名投票的表决方式。县级、乡级要罢免的须经原选区过半数选民通过;县级以上的代表须经该级人大会过半数通过或经该级人大常务委员会过半数通过,在人大担任职务的,基职务被相应撤销。

第五章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在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

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选择题)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相适合的政权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义。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议行合一的原则设置国家机关,可以有效地保证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得到迅速执行,人民的意志得到有效实现。

(简答题、论述题)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法律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它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中央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选择题)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监督权分为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重要方式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有23 以上代表出席,始得举行。

1、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程序

(1)、会议准备工作

(2)、预备会议:全体代表参加,由全国人大党委会主持。预备会议选举本次会议的主席团和秘书,通过本次会议的议程和其他准备事项的决定。

(3)、全体会议:由主席团主持。主席团是临时性机构,主席团推选常务主席若干人,召集并主持主席团会议,推选主席团若干人分别担任每次大会全体会议的执行主席,并由主席团决定下列事项:副秘书长人选;会议日程;表决议案的办法;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日期;其他需要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的事项。2、全国人大会的会议议程: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

和批准中央帮地方预算及执行情况

的报告;提出议案,审议和表决法律草案;如值国家机关领导人换届,全国人代会议将选举和

决定各国家机关的领导人;会议期间,代表可向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3 个以上的代表团或110 以上的代表可提出对于由全国人大会选举、决定的人员的罢免案,1 个代表团或30 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及询问。

3、全国人大会的立法程序

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公布

(1)一般法律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国

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 个代表团、30 名以上代表提出。(2)修改宪法方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 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1)由各代表团审议。

(2)专门委员会审议。

(3)法律委员会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

(4)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会议。(1)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

的23 多数通过。

(2)其他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1)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公告进行发布。

(2)法律案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3)其他决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公告或国家主席发布命令公布。4、选举或决定任

命的程序

(1)候选人提名:全国人大党委会委员会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的人选,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副主席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由主席团提名,经各代表团酝酿协商后,再由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

式候选人名单。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副总理、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中央军事委员会除主席以外的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提名。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

(2)候选人介绍。

(3)选举或者决定任命。

(选择题、简答题)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是全国人大的一部分,是经常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与全国人大共

同行使国家立法权,因此也是国家立法机关。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委员长、副委员

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

3、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5 年,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4、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

的其他职权。

监督权分为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

(1)工作监督主要有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听取和审议它

们的专项工作报告,审议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

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

(2)法律监督:指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

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及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3)监督的基本原则及监督工作的形式和程序:常委会监督的目的是确

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

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

益得到尊重和保护;常委会监督的重点是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通

关注的问题;监督的原则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以宪法为依据,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三要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行

使监督权,四要监督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但不代替“一府二院”依法行使职权;把人大的监督置于人大代表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七、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1、委

员长会议

(1)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大常委

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2)委员长会议是委员长主持常委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机构,不是一级国家权力机关,不能代

替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它主要是为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更好地处理常委会的

日常工作和决定每次党委会会议的议程。这有权向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由常委会审议,或决定某些议案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提请常委会

会议审议。

(3)委员长会议的职权:向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决定常委会每次会议

的会期,拟定会议议程草案;对向常委会提出的议案和质询案,决定交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

审议或者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审议;指导和协调各专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处理常委会其他

重要的日常工作;从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确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组长、副组长若干人。2、常务委员会会议:两个月举行一次。

(论述题)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的程序1、提出方案包括法律案。有权禹全国人大

常委会提出议案的有: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0 人以上联名。

2、审议议案。

3、法律草案的审议:要经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和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要听取和征求意见;列

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草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4、对议案的表决:法律案经常委会会议三审后,由法律委员会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稿,

由委员会长会议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任免案则逐人表决,根据情况也可合并表决。5、公布: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其他决议由常委会公报进行公布。

(选择题、论述题)九、全国人大常委会质询案提出和审议程序。

提出者质询对象审议答复

常委会组成人员10 人以上联名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委员长会议决定: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常委会会议审议。委员长会议决定:受质询机关在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负责

人签署,并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

(选择题)十、全国人大常委会机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厅、工作委员会。

(选择题、简答题)十一、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内务司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十二、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是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方案,主要工作有以下五个方面:

1、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议案。

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

3、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等。

4、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质询案,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询案的答复,必要的时候向全国人大会主席团或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

5、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

第六章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选择题)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由本级人

大产生,并对它负责,接受其监督。由各级人民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

(选择题、简答题)二、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有两个方面。1、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即地方立法权。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分布地方性法规。

(2)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2、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可行使审议、决定、任免、监督等15 项职权,归纳为五个方面。

(1)在本行政区域,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

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

(2)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情。

(3)组织国家机关。

(4)监督权。

(5)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权利。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分预备会议和全体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

作报告;提出和审议、表决议案;选举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决定和选举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人;向本级人大及常委会提出工作方面原建议、批评和意见;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和询问。四、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和审议议案程序

议案的提出议案的审议议案表决、公布本级人大主席团、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本级

人民政府由主席团决定提交人代会审议或提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由主

席团审议。大会表决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

法规由人代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县级以上地方人大代表10 人联名,乡、镇人大代表5 人以上联名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或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

提出是否列入大会议程的意见,再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任免的程序1、候选人提名。

2、候选人名额确定:候选人数一般应多一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也

可以等额选举。

3、正式选举和决定任命。

(选择题)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对本级人大负责并报告

工作。

(选择题)七、《地方组织法》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名额的规定:省、自治区、

直辖市35 人-65 人,人口超过8000 万的省不超过85 人;设区的市、自治州13 人-35 人,

人口超过800 万的设区的市不超过45 人;县、自治区、不设区的市、市辖区11-23 人,人

口超过100 万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不超过29 人。

(选择题、论述题)八、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分两个方面。1、地方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

城市的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根据本行政区域或本市的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但

要报上级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批准。2、其他职权:保证权;领导、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召集本级人大会议;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

(选择题、简答题)九、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和工作程序。1、人大常委会

会议由主任召集,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每周举行。

2、主任会议的主要职责:负责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负责召集人大常委会会议。

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主要有: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决定本级人民政府、人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有关人员的任免;审议和通过议案;受理质询案等。4、县级以上地方

各级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的程序

议案提出方案审议方案通过、公布

常委会主任会议由常委会会议审议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大专门委员会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交有关专

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常委会全体会议过半数通过制定的地

方性法规由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省、地(市)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5 人以上联名、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 人以上联名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

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

(选择题)十、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机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综合办事机构、工作

机构、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地区设立工作机构。

(选择题)十一、可以设立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

治州、设区的市,可以设法制(内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

县级人大一般不设立专门委员会,只设立工作委员会。

(简答题)十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提出议案;审议本级人大主席

团或本级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议案,提出报告;审查政府工作报告;审议质询案;审议政府决定、命令、规章和下一级人大的决议案;提出立法意见,起草法规和决议草案;检查监督与本委员会有关法律、地方性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的贯彻实施情况,必要时可提出报告;联系本级人大代表,听取意见和建议;对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交付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组织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综合上报;办理属于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与本委员会有关

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事项。十三、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是我国最基

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乡、镇人民政府是它的执行机关,向它负责,受它监督。每届任期 5 年。十四、乡级人大的职权:保证权;决定权;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实施计划;选举权、任免权;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

府的工作报告,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维护公共利益权。十五、乡级人

大的工作机构: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人民代表大会主席与副主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十六、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的职责: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乡

级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论述题)十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的主要区别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资产阶级议会制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中国的人代表代表大会制度是

在中国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法律地位不同:西方各国议会主要是行使国

家立法权,因此它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享有的权力低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人民

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唯一性和最高性。3、与政党的关系

不同: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们都必须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西方国家政党与议会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议会选举来确定的。西方政

党的主要职能是进行选举,通过选举掌握国家政权4、人大代表和议员的区别

(1)在选举方式上,西方国家议员大多通过竞选产生,而我国人大代表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

通过差额选举产生。

(2)二级的阶级基础不同。我国的人大代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西方议会

议员在形式上是代表选民的,但其一议员是专职的不同于人大代表的兼职,除享有高薪外还有

其他方面的待遇;其二从议员的代表性上看他们是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5、组织形式、组

织机构不同:组织形式表现在立法机关体制上;组织形式表现在议会组织机构上。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十八、1982 年以来对健全人大会制度作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规定。1、改进和完善了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扩大到县级,把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还可以

进行预告。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或代表联合都可以依法提出候选人。2、扩大全国人大常

委会的职权并增设了人大专门委员会。

3、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

4、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和经国

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5、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

会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并设立乡镇人大主席等。

(论述题)十九、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更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这一

制度的优势和作用。1、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自觉地维护国家的这一根本制度。

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和执法监督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级地方人大及

其常委会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立法权,可以制定全国性法律或地方

性法规。

3、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国家监督。

4、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制度建设。

5、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的领导。

第七章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

(选择题、简答题)一、国家元首:是国家对内对外的代表,是整个国家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设立由宪法予以规定。

1、在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称皇帝、国王、沙皇、苏丹,一般经世袭产生,实行终身制。

2、在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称总统、主席,由选举产生,实行限任制。

3、目前世界各国国家元首的法律地位的三种类型:

(1)总统制国家,国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脑。如美国。

(2)议会制国家,既有国家元首,又有政府首脑,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如英、德。(3)议会制总统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不是政府首脑。如法、俄。4、国家元首的职权: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召集议会权、外交权、统帅武装力量权、任免权、赦免权、荣典权。

(选择题、论述题)二、中国国家主席制度的沿革

1954 年宪法明确规定建立国家主席制度,设立国家主席职位。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先在实

际上后在法律上废除了这一制度,直至1982 年宪法又重新恢复了国家主席制度。恢复国家

主席制度不仅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习惯和愿望,而且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生活、国际交流中

的活动,也进一步健全了我国的政治体制,促进了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选择题、简答题)三、国家主席的产生、任期、补选、法律地位。

1、1982 年《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候选人资格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 周岁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提名: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采用无记名投票或者举手表决方式。3、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

期五年,不得超过两届。

4、国家主席、副主席缺位时候的继任和补选问题: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主席和副主席

都缺位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长暂时代理主席的

职位。5、主席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是: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职权。

它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的排列上,排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后,国务院之前。

(选择题、简答题)四、国家主席的职权。1、对内方面职权: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

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授予国家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

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2、对外方面职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根据全国

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批准和废除同

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第八章当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

(选择题、简答题)一、国际行政的性质1、国家行

政的主体:是政府。

2、国家行政的客体:是国家政务和社会事务。

3、国家行政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

4、国家行政的依据:是法律规范。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二、国务院1、法律地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从属地位。国务院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同时受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务院在全国整个国家行政体系中居于最高的领导地位,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它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指导整个国家的行政工作,是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机关,在国际交往中代表整个国家。

2、国务院的产生、组成、任期。

(1)国务院由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产生。国务院总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

席提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其他成员

均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经全国人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命。(2)国

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国务院秘

书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设若干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国务

院的具体办事机构是办公厅,由国务院秘书长领导。

(3)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即十年。

(选择题)三、国务院的职权:立法权、提案权、领导权、监督权、人事权、决定紧急状态权、

其他权力。

(选择题、简答题)四、国务院职能的转变1、国务

院的职能:

(1)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

运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2)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

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整

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3)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

会事务,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

(4)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推

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简化

程序,降低成本,讲求质量,提高效益。2、国务院职能转变的必要性:由于我国长期的计

划经济的影响,当前国务院的职能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相比显得有些不

适当,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政府职能转变既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又是推进政治体制转轨的起点,政府职能转变构成了联结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3、国务院职能转变中三个突出的问题:过多地强调弱化政府职能,忽视了相关政府职能的强化;没有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强约束性;没有恰当解决调整后的政府职能社会接管问题。所以,政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转变职能:依法界定政府的管理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论述题)五、建国以来国务院机构设置的沿革1、计

划经济时期国务院机构的设置

下设政务院及35 个部、委、署、院,实行两级政府体制,这套政权建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

了苏联模式。政务院总理、副总理、秘书长、政务委员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政务院

下设政治法律、文化教育、财政经济和人民监察四个委员会。前三个委员会分别指导政务院

下属的31 个部委的工作,并有权对其所属部门和下属机关分布决议和命令,审查其执行情况;

人民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是否履行职责。1952 年11 月,在地方设六

大行政区行政委员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这种设置随着1954 年6 月大行

政区的撤销而告结束。1953 年,政务院工作部门增至42 个。1956 年达81 个,形成了建国以

来政府机构设置数量的第一次高峰。1957 年,国务院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把中央一部分管

理权下放给地方和企业,以进一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958 年对所属机构进行精简

和调整,撤销9 个部委、10 个直属机构和2 个办公室。1960 年,全国精简机关人员80 万名。1963 年又增至77 个,为建国后第二次高峰。1970 年,国务院只设32 个部门,达到最低点。1971-1975 年,恢复增设20 个部门。1975 年,工作部门恢复到52 个。1978 年共设机构76个。1981 年底,机构增至100 个,达到建国最高峰。

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国务院机构的设置

1982 年改革,国务院共61 个工作部门。1983-1986 又增至72 个。1988 年再次改革为68 个工作部门。1992 年再次膨胀为86 个及85 个非常设性机构。1993 年改革,设部委40 个,直属机构13 个,办公机构5 个和办公厅1 个,共59 个工作部门,非常设机构减至26 个。

(简答题)六、2003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

5、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6、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7、不再保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选择题)七、改革后现国务院机构设置情况

组成机构28 个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务、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直属特设机构1 个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直属机构18 个

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是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机构。)办事机

构4 个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是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协助总理办理专门事项、直接向美中不足负责的机构)直属事

业单位14 个

(是国务院序列外单位)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

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子监管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理事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是国务院序列外机构,又具有

相对独立性)归口国务院办公厅的有:国家信访局。

归口国务院发改委的有:国家粮食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归口人事

部管理的有:国家外国专家局。归口国土资源部管理的有:国家

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归口信息产业部管理的有:国家邮政局。

归口文化部管理的有:国家文物局。归口卫生部管理的有: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归口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有:国家外汇管理局。

归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另:

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

工作机构国务院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为国务院提供信息,反映情况,传达下令,办理

文电和会议事略,承办不属于部委业务范围的交办事项)

(选择题)八、人员分流的基本办法: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加强企业、优化结构。

(选择题、简答题)九、行政首长负责制。1、指行政首长在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在集体

讨论和充分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具有个人作出最后决定的权力,同时对行政工作负全面

的和最终的责任。2、首长负责制贯穿着民主集中制、法制和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三项重要

原则。

3、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内容: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并

按法定程序决定行政首长的人选;行政首长全面领导本机关的工作,其他领导成员协助行政首长工作,并对其负责;行政首长须对本机关的工作担负个人责任。

(选择题、简答题)十、总理负责制。1、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前提的一种行政首长负责制,同时,对于国务院需要处理的事务还实行分工负责制,即在总理的领导下,副总理、国务委员都

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国务院日常工作由各成员分工负责处理,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2、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的各部、委、署及其他部门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3、总理负责制的内容:全面领导权、最后决定权、人事提名权、行政首长负全面责任。

(选择题、论述题)十一、国务院会议制度:由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构成。1、全体

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义、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组成,由总理召集和主持。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部署国务院的重要工作;通报国内外形势。

2、常务会议: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由总理召集和主持。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讨论法律草案、审议行政法规草案;通报和讨论国务院其

他事项。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如有需要可临时召开。

(选择题、论述题)十二、国务院的工作规则。2003 年3 月21 日制定的《国务院工作规则》1、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要求,努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法治政府。

2、推进依法行政。

3、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

监督和保障等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人民

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进一步完善工作

机制,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率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4、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5、加强行政监督

第九章中国一般地方行政制度

(选择题)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对称,具体说来,是指省、县、乡的人民政府,它们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方性

职权。

(论述题)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双重性质:一方面,作为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从属于本级国家权力机关;另一方面,作为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了对本级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外,还要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这是我国单一制的国家行政结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既要执行整个国家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政令,又要执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行政区域重大事项的决定,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本地区的地方利益结合起来。

(选择题、简答题)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各级地方行政首长和副职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根据行政首长提名,由本级人代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请上级行政机关备案。新一届领导人员产生后,在两个月内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任命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1、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2、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

3、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乡长、副乡长。镇设镇长、副镇长。

(选择题、简答题)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职权:执行权;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法;管理权;领导与监督权;保障权;关于乡、民族乡、镇的建置的决定权和区域划分权。2、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职权:执行权、制令权、管理权、领导与监督权、保障权。

3、县级市人民政府的职权:执行权、制令权、管理权、领导与监督权、保障权。

4、乡级人民政府的职权:执行权、保障权、其他职级。

(论述题)五、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1、省级政府职

能转变。

(1)省级政府职能转变必要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又很不平衡,因此省级政府必然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贯彻实施国家政策法规的重要层级,这就决定了其必须转变职能,注重于中观调控,而的微观管理的职能则相对基层政府而言要少得多。

(2)省级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和途径:加强宏观调控职能,放开微观管理职能,从无所不为的万能政府变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把工作职能集中到规划制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区域协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当前重点几个方面的改革:加强法规制定与规划引导,强化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实行有进有退,弱化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完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理顺省级政府与市县级政府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2、县、乡政府职能转变。

(1)县乡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目前,县乡政府的职能既有缺位也有越位,缺位主要表现在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农业税费改革引发的县乡财政紧张有可能使缺位加剧。越位主要表现在某地地方政府出于追求政绩、屈从于不切合实际的“达标升级”要求,向农民提供超出其有效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些不是导致农民负担加重,就是形成县乡政府的债务负担。越位还表现在部分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甚至干预企业经营。县乡政府职能的错位加深了农村的社会经济矛盾,职能转变非常必要。

(2)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看,县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新农村提供基本的公共管理服务,包括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提供的管理服务,这是县乡政府的基础职能也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二是落实中央提出的扩大公共财政覆

盖农村范围的目标,促进县域范围内的公共事业的发展;三是把握辖区的社会经济走向,特别

是区域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并通过制订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提供政策指导,为区域比较优势的

发挥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择题、论述题)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机

构设置。必设机构:办公厅、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教育委

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公安厅、国家安全厅(局)、民政厅、司法厅、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厅、建设厅、交通厅、农业厅、贸易厅、文化厅、卫生厅、计划

生育委员会、审计厅、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局。人事厅、劳动厅可合设也可分设。

2、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政府机构设置。

(1)自治州党委必设机构为: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直属机关工

作委员会。政府必设机构:办公室、计划与经济局、教育局、民族宗教局、公安局、民政局、财

政局、农业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局、审计局、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2)县政府机构:一类县设30 个,二、三类设25 个;四类县设20 个。

(县一级政府分为四类: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县;经济比较发达、人口较多的县;经济发展

水平和人口数量居中的县;经济贫困、人口较少的县。)一、二、三类县政府应设机构为:办

公室、计划与经济局、农业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人事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局、审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局。四类县党政应设机构更综合一些。3、乡级政府机构分三类。一类乡镇政府应设:政府办公室、财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等综合性办公室4-

5 个;二类设政府办公室、财政办公室及民政、文教卫生、乡村建设、计划生育助理员;三

类不设职能工作机构,按工作需要设立若干职位来分管各项行政工作。

(选择题、简答题)七、地方政府机构改革。1、

第四次机构改革于1999 年7 月启动。

2、必要性:地方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

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3、改革的任务: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简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首先是政府要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社政分开”;其次,政府要精简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4、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完成将有利于实

现我国政府职能的真正,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

的行政水平和行政能力,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和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促进精简、高效、地方

行政机构的建立。

(选择题、简答题)八、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实行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

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由他们分别主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行政首长“三

权一责”:全面领导权、最后决定权、人事提名权、行政首长负全面责任。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九、地方各级政府的会议制度:政府会议、政府行政会议、政

府扩大会议。1、政府会议:是地方政府用来讨论解决重大事项的会议,是地方政府运作的

核心。政府会议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运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因为:政府会议的如今

人和主持人通常是本级地方政府的行政首长;政府会议的参加人都是本级政府的成员,他们

熟悉自己经管部门的情况,掌握一定的实权,发表的意见有很大程度的代表性;政府工作的

重大问题经由政府会议讨论决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政府行政会议。又叫“行政

首长办公会议”,是指县级以上地方行政首长为处理日常工作,

如今本级政府有关成员出席,并邀请有其他人士列席的会议。每周召开一次。3、政府扩大

会议:是地方政府为了便于传达政策,贯彻上级有关指示,联系政府内外的干部群众,推动

工作起见而召开的会议。属于贯彻为主的会议,不是决策为主的会议。十、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的行政原则: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加强行政监督及推行政务

公开。

(论述题)十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1、又称中央和地方关系,是指具有隶属关系或

监督指导关系的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主体,在行使国家权力和地方权力时,依法形成的权利

义务关系。2、实质上: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建立在一定利益基础之上的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之

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关系,其核心是中央政府代表的国家利益和地方政府代表的地方利益两者之间

的利益均衡问题,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集权和分权关系。3、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三种模式: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域关系模式;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关系模式;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

模式。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利益原则和法制原则;发挥两个积极性原则;应当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和责任原则。

(论述题)十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现状1、政治关系: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执

行各自政治职能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体制。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和地方之间是一种

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在主权问题上,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主权,地方各级政府—各省、直辖市、经济特区、少数民族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都不是独立的主权实体。地方政府和为中央

政府直接管辖的政权机构,其行使职权,既要遵守法律、法规,又要服从中央统一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2、人事关系: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国家干部的管理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包括干

部的选拔、作用、培训、考核、奖惩、工资、福利、退休、退职等内容。实行党管干部原则、干部人事管理的组织体制、统一的公务员制度。3、法律关系: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关系。立法主体多元化、法治的统一化。4、经济关系: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金融、税收、投资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关系。财政关系是核心内容。5、事权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

第十章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民族问题:泛指民族关系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它同一定

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总问题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二、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决定因素:历史形成并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尚未完全消除;各

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观念及行为残余的存在;民

族差异的存在;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阶级斗争。三、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基本上各民族人

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内部矛盾,其主要内容包括:各族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央和

地方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同民族成分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问题,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

平等问题,民族发展和共同繁荣的问题,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一系列具体政策问题,民族文化

差异的问题等等。四、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实现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选择题)五、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

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六、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建立

的地方政权,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实行这种形式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所决定的,也是由我国民族关

走遍美国文本及笔记15-1

ACT 1-1 “没有特别的理由。” 【故事梗概】 Richard整日在外奔波忙碌,Marilyn在家照顾婴儿,生活缺少浪漫气息。在他们结婚五周年纪念日的前几天,Richard建议两个人把孩子托给母亲照料,到新婚时度蜜月的地方去重拾最初的欢乐。 [Richard hands Marilyn a bouquet of roses.] Marilyn: What's this for? Richard: Just because. How's the baby? Marilyn: Fast asleep. Richard: I'm sorry I missed him. I had to work late. Marilyn: What are the flowers for, Richard? Richard: Five years of happiness. Happy anniversary. Marilyn: But our anniversary isn't until Saturday. Richard: I couldn't wait. Besides, we are not going to be here Saturday. Marilyn: We're not? Richard: Uh-uh. Marilyn: Where are we going to be? Richard: If you had your choice of all the places in the world, where would you choose to spend our anniversary? Marilyn: The Watermill Inn. I loved that place when we went on our honeymoon. Richard: Perfect! You picked the right place. Marilyn: I don't understand. Richard: You and I, Mrs. Stewart, are going to spend a second honeymoon at the Watermill Inn. 【语言点精讲】 1. What's this for? 这是为什么?这是干什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复习资料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被通过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C ) 2.国务院组成人员中,除总理外,其他人员的提名权属于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总理 D.国家主席(C ) 3.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其派出机关的是 A.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B.市辖区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D.乡、民族乡人民政府( A ) 4.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可以制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B ) 5.我国各省设置的人民法院称为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B )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二年(C ) 7.邓小手指出我国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符合 A.马克思主义观点 B.精兵简政原则 C.市场经济要求 D.中国实际(D ) 8.1953年2月通过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的是 A.中共中央委员会 B.政务院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 ) 9.乡镇每届政府任期是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二年( A ) 10.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主要标志是(C ) A.多党合作 B.政治协商 C.民族区域自治 D.基层民主 11.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B ) 12.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法规的前提是 A.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B.本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10名代表提议 C.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D.本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0名代表联名提议(C ) 13.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渊源于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精讲笔记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讲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选择题)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选择题)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简答题、论述题)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以起到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用,在我国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当代中国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论述题)六、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奋斗 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而且被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和人民民主政治生活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我们必须坚持当代中国的 各项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2、当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五大 弊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选择题、简答题)七、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区别: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主要是指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可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它受政治制度制约,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实施和巩固。 (简答题)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以来的主要成果: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实现我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实施公务员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

会计电算化精讲笔记样本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 狭义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如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 广义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关于所有工作,涉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和应用及市场哺育与发展,会计电算化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等。 一、会计电算化发展四个阶段 (一)模仿手工记账摸索起步 会计核算电算化,它是会计电算化初级阶段---财务核算和报表核算。 1981年8月,长春一汽,会计电算化概念。 信息来源:财务内部,信息孤岛 (二)与其她业务结合推广发展---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信息集成) 这一阶段重要内容是运用计算机对某一管理子系统进行核算,同步使会计电算化不但仅局限于寻常会计核算,还将公司其她部门业务解决纳入了计算机管理。公司其她部门寻常核算纳入计算机管理与会计核算电算化形成一种有机整体,构成了一套完整会计核算系统。 信息来源: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渗入融合 2月国内新《公司会计准则》颁布,引入会计专业判断。 多办法+判断模型(原本由人力完毕复杂会计专业判断转变成计算机数据库中公式和模型,当实际业务发生后,再把实际数据及时输入计算机,自动与筹划、预算或定额原则相对比,如有偏离,及时输出信息,对受控系统进行调节,以保证筹划、预算或定额正常实行。)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集成管理 6月六部委联合发布《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4月三会一部一署发布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报告指引 内控是内部控制简称,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 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集成管理阶段规定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实现内部控制上述规定,建立ERP系统集成管理(来源惟一、实时共享)。 会计电算化不等于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初级阶段和基本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作用 (一)提高了会计核算水平和质量 会计电算化首要目的是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电算化。 1.减轻了会计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会计凭证录入和审核手工) 2.缩短了会计数据解决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时效性;(随时生成报告) 3.提高了会计数据解决对的性和规范性。(过账差错) (二)提高了公司当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1.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三拍决策) 2.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了条件; 3.为公司全面管理当代化奠定了基本。 (三)推动了会计技术、办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增进了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 财政部管理全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 1.宏观管理。 会计电算化工作宏观管理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国和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行综合管理。 (1)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行。

走遍美国文本及笔记17-1

ACT 1-1 “想让影集出版会遇到不少困难吗?” 【故事梗概】 一天晚上,Richard坐在家里的楼梯上,他在看一些他给各表演艺术中心拍摄的照片。Marilyn走下楼来,她停下脚步帮助Richard审查这一批照片。 Marilyn: What are you doing'? Richard: [He looks at his photographs.] I think I've got them. Marilyn: You think you've got what? Richard: Performing arts - performing arts centers. I think I've got them all, but I'm not sure. Marilyn: [She looks at the photographs.] I think you have got it, Richard. Lincoln Center, home of the Metropolitan Opera, the New York City Ballet,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Richard: Shubert Alley center of the theater on Broadway. Marilyn: And Carnegie Hall. And the 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in Washington. Richard: And the Music Center in Los Angeles. And the others. I do have it all. Marilyn: You have been working on this for some time, Richard. I'm glad you feel you've finally put it all together. What now? Richard: Now for the hard part. Marilyn: Oh, you think you're going to have a hard time getting the album published? Richard: Well, it won't be easy. 【语言点精讲】 1. I think I've got them. 我认为该拍的我都拍到了。get的意思较多。这里表示“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或要点,得到了所期的收获”。

2018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电大复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C. 工农联盟)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D. 《选举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全国人大)。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中央委员会)。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67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 主权在民)。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C.人民民主专政)。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民定宪法)。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全国人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D.五部宪法)。 21.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单一制)。 22.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公民)。 23.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C.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2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是(A.人民代表大会)。 25.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 作的主要是(B.全国人大常委会)。 26.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 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B.大会主席 团)提名。 27.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 建议的是(B.中共中央)。 28.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B. 全国人大)。 29.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 是(A.县级以上代表) 30.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 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 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三年)。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民 主集中制)。 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 每届任期(D.五年)。 3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 具备党龄(A.5年以上)。 34.除中共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 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35.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 C. 中国民 主同盟) 36.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 的民主党派是( D.中国致公党) 37.宪政的前提是(B民主) 38.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 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 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 C.全国人大常 委会) 39.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 D. 专门机 关解释制) 4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 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 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C.人大及其常 委会) 41. 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 席候选人名单的是(B.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主席团) 4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C. 45周岁) 43.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不得超过 (A. 不得超过10年) 44.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B. 全国人大委员长)。 4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的是(A. 国家主席)。 46.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 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D. 国家主 席)。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D. 1954年)。 48.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国务院)。 49.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 限为(B.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 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 的是(C. 全国人大常委会)。 5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D. 不定期召 开)。 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B. 国 务院直属机构)。 53.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 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 的,应当由(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4.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所 编制和汇编的本级年度总预算草案,经本 级政府审定后,报财政部的时间是(B. 下 一年1月10日前) 55.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 (D. 五级) 56.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 国城市的主体是(C.地级市) 57.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 本成形于(C. 元代) 58.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15个) 59.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 早设立的则是(D. 内蒙古自治区)。 60.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 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 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 川) 61.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 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 治县最多的省是(C. 云南) 62.我国政府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其中地级市、行署一般有(C. 40-50个左 右) 63.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 数民族有(C. 55个) 6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

走遍美国文本及笔记19-1

ACT 1-1 “领结总是这么难打吗?” 【故事梗概】 Susan和Harry今天要结婚了。Philip, Richard和Robbie在帮助Harry打领结。但是他们似乎都不知道领结的打法。 Harry: [He looks in the mirror at his bow tie.] It looks wrong. Philip: Hmmm. It is wrong. Richard: Are they always that difficult to make? Philip: The truth is…yes. I'll try again. Robbie: At this rate, the wedding will take place tomorrow. Philip: Not to worry. OK. Here we go. [He tries again to tie Harry's bow tie.] Harry: I'm worried, Philip. What if we can't tie the tie? Richard: [joking] If we can't tie the tie, then there can't be a wedding. Robbie: You'd better not make Harry any more nervous than he is. [to Harry ] Don't worry. We'll figure a way. [Grandpa enters the room.] Grandpa: How're you doing, fellas? Harry: [nervously] Not so good, Grandpa. We can't get this bow tie tied. Nobody knows how to do it. Do you? Grandpa: No. I never could, either. 【语言点精讲】 1. He looks in the mirror at his bow tie. 他在看镜子里的领结。 bow tie: 领结,蝶形领结。 2. Are they always that difficult to make? 领结总是这么难打吗? that: 那样,如此。that再这里起状语副词作用,相当于so,是美国人常用的非正式语言。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 第三章 选举制度)【圣才出品】

第三章选举制度 一、概述 1.选举与选举制度 (1)选举,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按照既定的方式和程序,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的行为。这一定义包括五层含义: ①“社会群体”,包括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组织等; ②“全体或部分成员”,涉及到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哪些人有资格参加选举,亦即选举主体问题; ③任何选举都必须预先设定某种方式(如投票、举手、鼓掌、起立等)和某种程序(如划分选区、提出候选人、投票、计票、宣布投票结果等); ④选举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有被选举权的人员中的任何人,这是任何选举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所在; ⑤任何选举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即为了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 选举的基本要素是主体(选举人)、客体(被选举人)、目的、方式、程序、结果;选举的根本特征是实现选举人的意志,从而实现公民的选举权这一现代民主社会中基本的政治权利。 (2)选举制度的涵义,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加以理解: 从广义上说,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其中制度是法律、法规、章程、规则和惯例等等所有规范、准则的总和); 从中义上说,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组成人员的制度;

从狭义上说,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本章讲的是狭义上的选举制度,其内容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确定、选举所遵循的原则、选举的组织机构、选举的方式和程序、代表与选民的关系等,这些内容一般都在各国的宪法、选举法和有关法律中得以明确的规定。 2.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 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发展而来的,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实行了革命政权的选举制度,为新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建国大纲——《共同纲领》中规定,新中国实行普选制度。 (2)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当代中国第一部选举法,《选举法》对中国实行普选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等作了具体规定,从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3)形成于1953年的中国选举制度,有个明确指导思想,即既强调发扬民主,又坚持从实际出发。选举制度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与保障,自然必须强调发扬民主,然而,民主的实现程度又离不开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历史的条件,无视诸条件的制约,急于追求“高度的民主”,只能流于形式而于实质无益,甚至会陷于形式主义而有碍民主实质的体现。 3.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 自1953年选举法实施后的最初十余年间,中国选举制度的贯彻还比较正常,总的来说,各级人大尚能按期改选,但在“文革”时期,中国的选举制度受到了严重破坏,全国几乎没有进行过真正的选举,人大制度亦名存实亡。

人教版(九上)Unit12单词课文_知识梳理_词汇句式精讲

backpack [b?kp?k] n. 背包;旅行包 oversleep v.(overslept ;overs 睡过头 lept) give ... a lift 捎(某人)一程 miss [mis] v. 错过;未得到 unexpected [?nikspektid] a.出乎意料的;始料不及的 block [bl?k ] n. 街区 worker [w?:(r)k?(r)] n. 工作者;工人 stare [ste?] v. 盯着看;凝视 disbelief [disbili:f] n. 不信;怀疑 above [ ?b?v] adv. 在上面;向上面pre在上面burn [b?:(r)n] v. (burnt; burned ) 着火;燃烧 alive [ ?laIv] adj. 活着;有生气的 take off (飞机等)起飞;匆忙离开 till [til] conj. & pre到;直到 west [west] adv. 向西;朝西adj. 向西的;西 部的n. 西;西方cream [kri:m] n. 奶油;乳脂 boss [b?s] n. 老板;领导 pie [pai] n. 果馅饼;果馅派 course [k?:(r)s] n. 课程 bean [bi:n] n. 豆;豆荚 market [ma:(r)kit] n. 市场;集市 costume [k?stju:m] n.服装;装束 embarrassed [imb?r?st] adj.窘迫的;害羞的 announce [ ?nauns] v. 宣布;宣告 spaghetti [sp?geti] n. 意大利面条 hoax [h?uks] n. 骗局;恶作剧 discovery [disk?v?ri] n. 发现;发觉 lady [leidi] n. 女士;女子 officer [ ?fis?] n.军官;官员 believable [bili:v?bl] adj.可相信的;可信任的embarrassing [imb?r?si?] a. 使人害羞的(难堪的或惭愧 的)New Zealand [nju:zi:l?nd] 新西兰 Italy [It?li] 意大利 Mars [ma:(r)z] 火星 Carl [ka:(r)l] 卡尔(男名) OrsonWelles [?:(r)s?n; welz] 奥森?韦尔斯 02 Unit11 知识梳理 【重点短语】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1.什么是制度?什么是政治制度? 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2分)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2分)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2分) 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2分)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2分)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分)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第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2分)第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完善。 4.何谓“依法治国”?如何“依法治国”?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实行法治。(4分) 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分) 依法治国突出表现在依法行政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必须以司法公正为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2分)。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笔记( 国家行政制度上)【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家行政制度(上) 一、概述 1.行政及国家行政制度 (1)行政 ①马克思给行政提出的经典定义认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这就明确了两点:第一,行政是一种国家活动,而不是个别或一般社会组织的行为;第二,行政是国家对社会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这就使国家行政区别于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活动。 ②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应指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各类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 ③概而言之,有三种意义上的“行政”。 广义即指管理。 中义即指各类国家机关的管理, 狭义仅指除立法、司法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对社会事务的管理。 (2)国家行政 国家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它是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的结合,是国家职能两重性的具体体现,具有以下特点: ①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 国家行政的主体是带有公共权威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权力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来依法行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质,决定了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要具有公共性,不能用来服务于个别团体和个人的特殊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行政权力要依法行使。 ②国家行政活动兼具社会性与政治性

国家行政活动受制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这主要表现在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的政治职能的履行上;但是国家又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在形式上不能仅仅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必须同时以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这主要表现在国家行政对国家的社会职能的履行上。 ③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性 国家行政以效率为首要目标,而在体制上强调以集权为主。在中国,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央与地方的集权模式,强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模式;二是行政组织内部,在权力领导体制上采取行政首长负责制。 ④国家行政效力的强制性 国家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是对国家制定的宪法和法律的全面贯彻和实施,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在其法定的管辖范围内,其权力行使具有普遍的强制效力。 2.当代中国国家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行政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总结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行政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革命时期的行政制度为新中同国家行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些基本原则:①党的领导原则;②议行合一原则;③廉价政府原则;④民主监督原则。 (2)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行政制度从形成到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逐步形成阶段(1949年至1954年)。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同时,宪法和组织法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组成以及主要活动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制度的正式形成。

外研版九下Module3 Unit1单词、笔记讲解

九下M3 U1单词、笔记讲解 1.wealthy adj. 富有的,富裕的比较级wealthier 最高级wealthiest 同义词rich 表在某方面富有,后接介词in。Eg. He is wealthy in wisedom. wealth n. 财富,金钱 a wealth of 大量,众多,丰富eg. He sent me a book with a wealth of pictures. 他寄给我一本有大量图片的书。 2. fear 1) n. 不可数“害怕,担心” eg. The dog is shaking with fear. 那只狗害怕得发抖。 常用短语for fear of “唯恐,以免” eg. He got up early for fear of missing the train. 他起得很早唯恐错过那趟火车。 be in fear of 害怕,担心 eg. People are in fear of the NCP.人们在害怕(担心)新冠病毒肺炎。 2) v. 害怕,担心 Fear to do sth/doing sth 害怕做某事 词语辨析:fear sb 害怕某人 fear for sb 为某人担心 3. double 1) v. “使加倍,把…..增加一倍”

double the amount 使数额增加一倍 2)adj. 成双的a double room 双人房间 4.seldom adv. 很少地;不常(表否定意义) 注意:He seldom comes here, does he? 5.deaf adj. 聋的;dumb/mute 哑的 blind 盲的lame 瘸的 常用句型: 1)He is blind in both eyes. 他双目失明。 2)be deaf to= turn a deaf ear to 置若罔闻,对…置之不理。 与定冠词the连用,还表示一类人。 如:the blind 盲人 6. tiny adj. 微小的,极小的 比较级:tinier 最高级:tiniest 7. electric adj. 用电的,电动的 electricity n. 电 8. light n. 电灯(可数)光(不可数) Lighten 点燃,照亮 9. postman n. 邮递员(复数)postmen 10. cold n. 寒冷,冷空气adj. 寒冷的 11. heat n. 高温,热度v. 使变热eg. Heat the house adj. = hot 12. full-time adj. 专职的,全日制的part-time adj. 兼职的

走遍美国文本及笔记4-2

ACT 2-1 “可是你不认为这是个好的创作题材吗可是你不认为这是个好的创作题材吗可是你不认为这是个好的创作题材吗可是你不认为这是个好的创作题材吗????” 【【【【故事梗概故事梗概故事梗概故事梗概】】】】健身教练Jack Davis给Richard做了简单的健康检查。在交谈中,Jack了解到Richard是一位摄影师,而Jack正好需要一些照片来给自己的健身中心做广告。于是Richard以拍照片代替了上午的锻炼。 Jack: OK, Richard. That's terrific. Your pressure is 120 over 75, and that's fine. Now stand up, please. Good, it's 122 over 80. You can sit down now. When was your last complete physical? Richard: Six months ago. Jack: Good. Do you have any back or knee problems? Richard: Nope. I am in perfect health. Jack: What do you do for a living, Mr. Stewart? Richard: I'm a photographer. Jack: Interesting. What do you photograph? Richard: Everything. The American scene. People, places, events. Jack: Did you ever think of photographing an aerobics class? Richard: No…I can't remember taking pictures of people exercising. Jack: But don't you think it'd be a good subject? Richard: Sure. Jack: I need some good photos for my advertising, Mr. Stewart. Maybe you can photograph a class, and I can give you and Mrs. Stewart a month of classes - free. Richard: When can I photograph a class? Jack: Anytime. Richard: How about today? Jack: Terrific! 【【【【语言点精讲语言点精讲语言点精讲语言点精讲 1.Your pressure is 120 over 75. 你的血压是收缩压(高压)120,舒张压(低压)75。这里 的pressure是指blood pressure(血压)。 2. When was your last complete physical? 你上次全身检查是什么时候?这里complete physical意思是complete physical examination(全身检查)。 3. Nope. I am in perfect health. 没有。我健康状况完全良好。Nope,“不,没有”,意思 与"No."相同。此处指背部(back)和膝盖(knee)均无毛病。这是一个很不正式的词。 4. What do you do for a living? 你是干哪一行的?这是询问对方职业的一种方式。注意 这里"What do you"的发音,它在口语中常连在一起发音,成为"Waddaya"。 5. The American scene. 美国风情。 6. Did you ever think of photographing an aerobics class? 你想到过拍一个健身操班上课 的照片吗?"Did you ever..."可以用来询问别人是否作过某事。注意Jack发音,他把"did you"读成了"didja"。did you在口语中常常被读成didja。 7. But don't you think it'd be a good subject? 可是你不认为这是个好的创作题材吗?这 又是一句反问的话,用来询问别人的看法,旨在得到或暗示正面的答复。it'd是it would 的缩写,用would 代替will,表示不肯定、客气、谦虚等感情,是一种现在虚拟语态。 subject在这里指“创作题材”。另外,请注意"don't you"的发音,它在口语中常连读成"dontcha"。 8. Maybe you can photograph a class, and I can give you and Mrs. Stewart a month of classes - free. 也许你可以拍一个班在上课,我可以免费让你和Stewart夫人上一个月的课。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第4~6章)【圣才出品】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 第四章国家行政制度(上) 一、概述 1.行政及国家行政制度 (1)行政 ①马克思给行政提出的经典定义认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这就明确了两点:第一,行政是一种国家活动,而不是个别或一般社会组织的行为;第二,行政是国家对社会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这就使国家行政区别于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活动。 ②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应指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各类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 ③概而言之,有三种意义上的“行政”。 广义即指管理。 中义即指各类国家机关的管理, 狭义仅指除立法、司法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对社会事务的管理。 (2)国家行政 国家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它是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的结合,是国家职能两重性的具体体现,具有以下特点: ①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 国家行政的主体是带有公共权威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权力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来依法行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质,决定了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要具有公共性,不能用来服务于个别团体和个人的特殊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行政权力要依法行使。

②国家行政活动兼具社会性与政治性 国家行政活动受制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这主要表现在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的政治职能的履行上;但是国家又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在形式上不能仅仅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必须同时以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这主要表现在国家行政对国家的社会职能的履行上。 ③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性 国家行政以效率为首要目标,而在体制上强调以集权为主。在中国,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央与地方的集权模式,强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模式;二是行政组织内部,在权力领导体制上采取行政首长负责制。 ④国家行政效力的强制性 国家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是对国家制定的宪法和法律的全面贯彻和实施,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在其法定的管辖范围内,其权力行使具有普遍的强制效力。 2.当代中国国家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行政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总结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行政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革命时期的行政制度为新中同国家行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些基本原则:①党的领导原则;②议行合一原则;③廉价政府原则;④民主监督原则。 (2)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行政制度从形成到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逐步形成阶段(1949年至1954年)。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同时,宪法和组织法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组成以及主要活动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标

工作分析精讲九官方笔记

《工作分析》精讲九官方笔记 目录 一、本节课知识点结构图 二、本节课知识点总结 三、配套练习题 一、本节课知识点结构图 二、本节课知识点总结 1、评估【名词解释】 评估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对一件事物或一个组织依靠事先设定的标准,评定其可行性和绩效,进而分析其优劣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 2、工作分析效果评估【名词解释】 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是指企业对工作分析为企业战略发展、管理水平提高和人员素

质提升等方面带来的效益、成果的一种价值判断,是对工作分析整体实施过程的效果进行的综合性评估。 3、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意义【简答题】 (1)可以判定工作分析活动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目标。 (2)可以促进工作说明书的实施运行,改善工作说明书执行不力的状况。(3)可以为企业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4、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主体【简答、选择】 (1)任职者 (2)上级、同级和下级 (3)咨询专家 (4)高层管理人员 (5)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5、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客体【简答题】 (1)工作分析的需求评估 (2)工作分析目标评估 (3)工作分析的组织与实施评估 (4)工作分析收集信息的评估 (5)工作分析的过程评估 (6)工作分析结果的评估

6、信度、效度【名词解释】 (1)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研究技术充分测量同一研究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 (2)效度就是评估某工作分析系统能真实反映所分析工作内容以及任职者要求的程度。 7、效度的测量方法: (1)内容效度——衡量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是否真实全面 (2)概念效度——衡量工作说明书中抽象概念的有效性 (3)效标关联效度——评价工作说明书的贡献 8、工作分析效益评估【名词解释】 工作分析效益评估,是指运用“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对工作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通过对工作分析投入和产出的综合评估,掌握工作分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情况。 9、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制定的原则【简答题、选择】 (1)目标一致性原则——与工作分析的目的保持一致 (2)实事求是原则——标准要根据实际情而定 (3)明确性原则——标准要清楚明了 (4)可接受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