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概况

放血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概况
放血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概况

放血疗法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概况

发表时间:2018-11-22T12:09:32.38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0期作者:白金子卢益萍

[导读] “放血疗法”是独特且常用的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指根据患者病情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847: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放血疗法”是独特且常用的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用三棱针、一次性采血针等医用针具在病位、腧穴或耳尖等部位刺破浅表血络,放出适量血液,或再在出血部位施以拔罐、留罐等操作以加强治疗效果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法。具有泻热、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随着血液的排出,达到“血出邪尽,血气复行”之效。其因操作简便、收效迅速、安全实用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多学科领域。

【关键词】放血;皮肤病;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loodletting therapy in dermatology

Abstract:"bloodletting therapy" is unique and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is refers to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with a triangular needle,one-time blood collection needles and other medical needles in a prick in areas such as the shape,aperture or superficial blood vessels,sent out a suitable amount of blood,or in bleeding again with cupping,tank operations such as to strengthen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used to a traditional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It has the effect of diarrhea,analgesic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as the blood is excreted,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bleeding out of evil,blood and blood".It is widely used in multidisciplinary fields because of its simple operation,quick effect and safe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bloodletting;Skin disease;Clinical application of

放血疗法作为带状疱疹、痤疮等皮肤科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拥有较长的临床应用历史。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经验的不断累积,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医疗工作者尝试将放血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应用于治疗更多的皮肤科疾病中。今以“放血疗法”为关键词在CNKI检索近五年的文献报道,总结放血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现况。

1应用概况

1.1痤疮

姚鑫[1]采用背俞穴拔罐放血法治疗青春期面部痤疮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将面部分为前额、左颊、右颊、鼻唇、下颌等部分,根据痤疮分布部位联系脏腑经络取穴,首选大椎,前额加心俞、厥阴俞;左颊加肝俞、胆俞;右颊加肺俞、大肠俞;鼻唇加脾俞、胃俞;下颌加膈俞、三焦俞。定位后一次性采血针点刺穴位,皮下出血后拔罐,留罐10~15min。2次/周,5次/疗程。治疗2疗程后治愈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80%。

朱清华等[2]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取大椎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脾俞穴、双侧胃俞穴,用无菌注射针于穴位及周围1cm处快速点刺5~8针后拔罐,留罐10~15min。2次/周,6次/疗程,续观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毫火针点刺皮损1~5次,挤出脓血、脓栓。毫火针1次/周,续观12周。2组均6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5.6%,对照组84.4%,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施科军[3]将84例寻常痤疮患者通过数字抽签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取大椎穴点刺出血后拔罐,留罐5min,分别接受1次/周(21例),2次/周(21例)。研究组取膈俞穴,按照与对照组相同方法,分别接受1次/周(21例),2次/周(21例)。2组均3周/疗程。治疗1疗程后,2次组症状积分优于1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带状疱疹

兰思扬[4]将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三棱针点刺水疱及周围皮肤,出血后拔罐,留罐时间3~5min,不宜拔罐部位徒手挤压出血,大骨空穴点刺出血2~3滴,同时配合针刺治疗。放血隔日1次,针刺1次/日。对照组予口服泛昔洛韦片0.25g,每8小时1次,甲钴胺胶囊0.5mg日三次,维生素B110mg日三次,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皮损10min日一次。2组均1周/疗程。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6.57%)(P<0.05)。两组治疗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日和第7日治疗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疱、结痂、脱痂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1.3银屑病

李永聪等[5]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耳尖三棱针放血2~3滴,隔日1次,配合刺络拔罐治:取双侧大椎、肺俞、膈俞、灵台、至阳、为重及较重皮损5~6处,梅花针叩刺出血后拔罐,留罐3~5min,取罐后再行皮损处走罐至皮肤充血,2次/周。2组均4周/疗程。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韩琴成等[6]将100例寻常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根据治疗措施差异分为2组,各50例,试验组通过无菌注射针点刺皮损部位,火罐留置3min吸出淤血,每周治疗1次,每次治疗30min,连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予地奈德乳膏日二次外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的PASI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试验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

1.4黄褐斑

侯慧先等[7]将6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取患者腧穴拔真空罐3min,起罐后消毒局部散刺15~20针,再拔罐5min,重复3次。1次/周;对照组早晚口服逍遥丸。2组均4次/疗程,一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王少茹等[8]对12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施以针刺面部斑处、合谷、曲池、足三里、行间、太冲、三阴交,留针30min,3次/周,配合肺俞、膈俞、肝俞、脾俞三棱针点刺出血拔罐,留罐5min,1次/周,1个月/疗程。治疗3疗程后总有效率83.3%。

祁三针针灸神奇的刺血疗法治病个穴位的神奇疗效

祁三针针灸+神奇的刺血疗法+治病----一个穴位的神奇疗效 祁三针针灸+神奇的刺血疗法+治病----一个穴位的神奇疗效 2011-06-11 09:32:11|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转载自古本堂绿疗馆《祁三针针灸》 一、四神针 位置: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针法:针尖向外方斜刺0.8— 1寸。 二、智三针 穴组: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 部位: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针法:针尖向下或向上平刺0.8—1寸深,捻转针法。 三、脑三针 穴组: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共三穴。 位置:脑户穴在后头部,当枕外粗隆上凹陷处。脑空:在脑户穴左右各旁1.5寸处。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后头痛。

针法:针尖向下沿皮刺0.8—1寸。 四、舌三针 位置: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 五、颞三针 位置: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针法:针尖向下沿皮下平刺1.2—1.5寸。 六、定神针 穴组: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 位置:印堂,两眉间中点。阳白,眉上1寸直对瞳孔。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 定义: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腧穴或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 治疗高热、神昏、中暑、感冒、各种疼痛、风眩、急惊风、中毒、毒蛇咬伤等病证的方法。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放血疗法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热病篇》中说:“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 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提到放血疗法,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我在临床常常用放血疗法来治疗疾病,这个方法往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不显的前提下用放血疗法,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功能和作用。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最全放血疗法适应症

最全放血疗法适应症 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选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刺络”、“划割”等疗法。传说在远古的石器时代就产生了放血疗法。那时人们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向患病局部砭刺放血,来治疗疾病。后来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又根据医疗实践的要求,砭石分化成了。“各有所为”的九针,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内经》,如《灵枢-官针篇》说:“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针解篇》亦说:“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内经》缪刺论篇、五邪篇、癫狂篇等,更明确地指出刺络放血可治疗癫狂、头痛、暴痦,热喘、衄血等病证。扁鹊遇到虢国太子“尸厥”,就令弟子子阳在太子百会穴放血治疗,而使太子苏醒。以后历代都有放血疗法的记载。华佗用放血疗法治疗“卒死”,以出血与否判断预后。到了唐代,宫廷侍医已用放血疗法为皇帝治病。据《新唐书》记载,侍医秦鹤鸣在唐高宗头顶放血,治愈了他的“头眩不能视”之症。宋代有人将放血疗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扩大了放血疗法的影响。金元时期伟大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放血疗法的经验也很多,如治疗目疾、头风等证,他指出“出血者宜太阳,阳明”,“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

至迟在明代,三棱针已分为粗、细针,使针具更为适用。清代医家赵学敏和吴尚先,广泛收集民间疗法,也搜集了一些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和《理瀹骈文》中。近些年来,不断有放血疗法的报道,疗效提高,适应证增多,并已经有专著出版。放血疗法的科学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放血疗法的针具是三棱针或小眉刀。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l0cm,针柄直径约2mm,适用于皮肉丰厚的四肢、躯干放血。细针长5~7cm,针柄直径约1mm,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小眉刀长7~l0cm,刀刃长约lcm,也十分锋利。如临时没有上述工具,也可暂用注射针头、缝衣针,瓷器碎片、刮脸刀片等代替,但要注意消毒。【操作方法】 一、消毒放血前,针具要煮沸消毒,医生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局部都要做常规消毒。二、体位根据放血的部位,选取适当的体位。三、放血方法放血有刺络法和划割放血两种。1.刺络法医生一手持针具,若持三棱针,用拇指、食指、中指挟持针柄,指实掌空。若持小眉刀,与持三棱针略有不同。为持稳当,还要用食指第一关节把住刀柄,另一手作捏、按、推、提等辅助动作配合。根据施术部位与治疗需要,可选用下列几种刺法:(1)点刺:这又可分为速刺与缓刺。1)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mm,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如果血或粘液流出不畅,可以在针孔

放血疗法(绝妙经验方)

放血疗法我一直在用 见效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 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也叫放血疗法。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一般刺血后再拨罐。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 一、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二、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 刺血后的反应 一、 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二、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 一、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二、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 一、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二、严重的心脏病。 三、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四、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五、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六、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 一、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二、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三、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四、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 从出血看病法 一、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二、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临床经验 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以下这些经验同样效果好。 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梅花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梅花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对梅花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100例慢性湿疹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外用派瑞松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梅花针放血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慢性湿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梅花针放血疗法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湿疹;放血疗法;瘙痒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慢性湿疹的主要特征为病情反复发作、骚痒以及皮肤浸润肥厚等。慢性湿疹患者往往具有时轻时重的病情,而且很难完全痊愈,特别是剧烈瘙痒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慢性湿疹受到了临床的普遍关注[1]。为了对梅花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选择本所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湿疹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所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湿疹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女42例,男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7.3±11.8)岁,病程8个月~11年,平均病程(5±3.9)年。对照组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38.4±10.5)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病程(5±4.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采用派瑞松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派瑞松在患者的患处涂抹,涂抹2次/d,治疗4周。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采用梅花针放血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首先用胺尔碘消毒液在患者局限性皮损处周围进行消毒,随后通过对腕关节弹力的利用,采用梅花针头对准患者局限性皮损处,再用针尖将皮肤刺破之后,马上弹起,采用这种方式反复地实施数十次。通过对重度刺激手法的利用,将局限性皮损处叩打至出血,保证适量性;如果在患者的肌肉薄弱的地方进行治疗,就需要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询问,保证患者的耐受性,在治疗之后的24 h内禁止患者沾水,每隔2 d 对患者进行1次治疗,保证叩刺部位的不同性,在进行4周的治疗之后对疗效进行评价[2]。 1. 3 护理方法①常规护理:治疗室应该安静、舒适以及清洁,保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还要具有新鲜的空气及充足的光线。②梅花针放血疗法

藏医放血疗法

藏医放血疗法 这是藏医治疗学中一种很具特色的治疗技术,具有很好的疗效。主要适用于体质壮实的热性病症患者。又称“针 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施行放血疗法必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放血时间、部位、手术过程及放血量等等。 适应症:/藏医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适用于热性病症及体质壮实的患者。如瘟病、波动热、扩散伤热、疖肿、丹毒、黄水病、麻风病、疮疡症等等。而有一些病症则不宜用放血疗法,如偏寒性病症,象浮肿、胃火不足的胃寒消化不良、隆病及培根病,对于孕妇、虚弱、产后、小儿、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等,均为禁忌之列。 放血时机/藏医放血疗法 根据病情和病种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这三种不同时机进行治疗。凡是热性病早期,应在热症才起,热势亢盛的时期,及时放血。有些病则在病程的中期,当寒战才停,身体才感麻重之时,就及时刺血,放出恶血,以免热性扩散,难以控制。而在血病及赤巴病过程中,病血已散布在脉道之中,或因饮食不当而有余热未消,已散布于脉道,虽属晚期,也可放血治疗。 放血时,如流出液色黄而稀,甚或有泡沫、粘液者,均为歹血病血。如果放出的血色鲜红且较稠者,则显然不是病血,不能再放。至于放血多少合适,也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一般情况而定,一般

病人体质较壮实者,可略多放些。放血后,一旦病血流尽,一现好血,即应该停止,勿放血过多。 藏医放血过程/藏医放血疗法 分为鼓脉、进刀、察血、掌握出血量等步骤。所谓鼓脉法,就是设法使血流旺盛,这需要在放血前三天先服一些药如三果汤(由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组成),目的是把病血和好血分开。放血前应温暖躯体,待血流旺畅时,用扁形细绳捆扎放血以上部位。放血进针的穴位都有固定,要避开要害部位及命脉部位。 【注意事项】/藏医放血疗法 (一)孕妇、产后、12岁以下的儿童、70岁以上的老人禁用此法。(二)胃火虚衰、呕吐、泄泻患者禁用。 (三)严格掌握放血量,病血放尽出现正常血色,立即停止放血。(四)血泡沫上出现覆盖有红色血皮者,停止放血。 (五)血色如脓或水样,适当控制出血量。 (六)术后不宜剧烈活动,并禁酒3天。 (七)如果行血管切开放血,术后应注意伤口缝合包扎,防止感染;针刺放血,术后以棉球在创口轻轻按压。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好吗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好吗 皮肤病有很多种,类型还特别的多,常见的皮肤疾病有荨麻疹,麻醉,还有白皮病等这些都是属于常见的皮肤疾病,还有银屑病,牛皮癣等疾病,皮肤病虽然说对身体的伤害很小,但是如果皮肤病不及时治疗的话,危害性质还是挺大的,很多皮肤疾病做治疗的时候人们想到了中医的方法来治疗,那么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效果好吗? 针灸治疗无毒性作用。针灸治疗牛皮癣,可避免某些药物毒性反应重、耐药性大、疗效低且不巩固的不足。经临床验证,针灸疗法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容易推广,是一种治疗牛皮癣较好的方法。 针灸治疗有最佳适应证。针灸治疗牛皮癣有一定的个体差异,研究发现,初发者及未经过激素、抗肿瘤等药治疗者效果

佳,复发率低;而对病程长或久服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等药物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效果还同病程、年龄有关,病程短、年龄小的患者疗效好;相反病程长、年龄大的患者往往容易复发。 针灸治疗牛皮癣与皮损形态有关,点滴状和混合型皮损的疗效优于钱币和地图状皮损的疗效。据临床观察,进行期牛皮癣比静止期有更明显的疗效。 牛皮癣的病因复杂,至今为止还没有根治牛皮癣的有效药物,传统中医治病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种,而针灸治疗牛皮癣历史比较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主要有有针刺、刺络放血、三棱针点刺法、耳穴割治法等,以及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等综合疗法,具有疗效整体性、无毒副作用等治疗优势。牛皮癣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多了解一些治疗方法也是很有帮助的。 牛皮癣专家向患者介绍,对于多数患者说,用针灸治疗牛皮癣仅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由于患者体质、病情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获得的治疗效果也截然不同,尤其是不当使用可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 刺血为何能治病?人为何要刺血?我们谁都知道:生命离不开血液!血液起着运输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分、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营养物,并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再把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废物转送到皮肤、肺、肾和肠道而排出体外的作用。所以说血液是机体的兴奋、营养、调节、防御机能的基础,是人体生长、生存、繁殖、行为、活动和抵御疾病的物质基础。人体就好像一部机器,血液就好比是机油,机油里的垃圾杂质太多了,机器必定无法正常运转。血液也是一样,从出生开始,它就流动在血管里,机体的代谢产物,细菌病毒死亡后的残留物,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的跌宕起伏,都是增加血液浓度和黏稠度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血液的毒素及代谢产物也在日益堆积,最终——它只能以三高、脂肪肝、酒精肝,心肌梗塞、中风偏瘫等疾病的形式向人体提起抗议,到那时就悔之晚矣。疾病的滋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血液循环障碍是许多疾病发生的中间环节,也是很多疾病发病的共同机理。人吃五谷杂粮,要经受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洗礼;要遭受大量不断在变异的细菌、病毒、有害生物的侵袭;要忍受七情六欲的精神历练;还有许多其它的外在致病因素,它们都能引起血管、血

液的变异而引发疾病,如:人在忧虑、怨恨、愤怒之时,不仅食欲减退,还会使胃粘膜充血,胃液胃酸分泌增多,导致胃溃疡、糜烂等;人在恐惧、恼怒时,心脏的冠状动脉即产生痉挛,可导致动脉血管管腔狭窄,致使心肌缺血、梗死。人的任何组织、器官、部位都必须要有正常的微循环,否则就会产生相应的症状。当心脏微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缺血时,就会产生心悸、心慌、心律不齐、胸闷、早搏等病症;当脑部微循环障碍时可引起头痛、头晕、健忘、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精神异常甚至中风瘫痪等病症;如果皮肤大面积微循环障碍发生,则会出现色素沉着、脱毛脱屑、皮肤瘙痒等症;肢体微循环障碍引起血管神经缺血综合症时,肢体可有压痛、触痛、皮肤轻微损伤及继发感染、湿疹或出血等病象,患者常伴有肢体酸软、麻木、冰凉、疼痛等。然而很多情况下,人体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只因局部微循环障碍,靠各种检查仪器是很难查出病因的,而找不出问题的病症,即使用尽所有的药物也是无济于事。就比如一座空楼房里一个敌人也找不到,即便用飞机、大炮、坦克、炸弹轮番轰炸,有什么用呢?再说我们通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也仅仅是把血活一活化一化,但瘀滞的废血仍然还是在血管里流动,只是挪个位置而已。运用刺血疗法就完全不同!通过刺血可以激活造血器官细胞的造血功能,正常状态下,血管空间被充足的血(包括瘀滞的废血)占据着,造血细胞无法工作(因为血管里的

放血疗法治病46种名师优质资料

放血疗法 (中暑、昏迷、休克、溺水、煤气中毒、食物中毒、头痛、感冒、咳嗽、肺炎、哮喘、三叉神经痛、面瘫、胃痛、腹痛、胁痛、癫痫、腰痛、急性肠炎、象皮肿、破伤风、丹毒、疔疮、瘰疬、乳痈、痔疮、湿疹、神经性皮炎、风疹、落枕、扭挫伤、痄腮、百日咳、小儿发热、急惊风、疳积、小儿哮喘、口疮、麦粒肿、角膜溃疡、目翳、暴发火眼、急性扁桃体炎、牙痛、眩晕、顽癣) 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选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刺络”、“划割”等疗法)。 传说在远古的石器时代就产生了放血疗法。那时人们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向患病局部砭刺放血,来治疗疾病。后来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又根据医疗实践的要求,砭石分化成了。“各有所为”的九针,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内经》中,如《灵枢?官针篇》说:“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针解篇》亦说:“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内经》缪刺论篇、五邪篇、癫狂篇等,更明确地指出刺络放血可治疗癫狂、头痛、暴痦,热喘、衄血等病证。扁鹊遇到虢国太子“尸厥”,就令弟子子阳在太子百会穴放血治疗,而使太子苏醒。以后历代都有放血疗法的记载。华佗用放血疗法治疗“卒死”,以出血与否判断预后。到了唐代,宫廷侍医已用放血疗法为皇帝治病。据《新唐书》记载,侍医秦鹤鸣在唐高宗头顶放血,治愈了他的“头眩不能视”之症。宋代有人将放血疗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扩大了放血疗法的影响。 金元时期伟大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放血疗法的经验也很多,如治疗目疾、头风等证,他指出“出血者宜太阳,阳明”,“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 至迟在明代,三棱针已分为粗、细针,使针具更为适用。清代医家赵学敏和吴尚先,广泛收集民间疗法,也搜集了一些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和

治疗皮肤病药方

治疗湿疹的药方 一、药物: 1、煮吃的中药: 二花(三钱)荆介(三钱)连翘(三钱)防风(三钱)草支子(三钱) 甘草(二钱)退虫(二钱)党参(三钱)子草(三钱)野菊(三钱)高粟壳(二钱) 共11种,高粟壳又名米壳、或阴粟壳,或鸦片壳 2、当茶喝的药: 参须(三钱)(煮开后平时作茶饮用) 3、洗患处的药: 花胶(二两),少量的食盐,一同煮水,用药棉洗患处 4、擦患处的药: 雄黄(一两)、水煮过的鸡蛋黄四个、冰片(一钱)(将蛋黄、雄黄、冰片三样合成粉后,用毛笔擦患处) 瘢痕疙瘩 取三七粉适量,用食酷调成膏状,敷患处,每日2次,至愈为度.用药期间如过敏,暂停用药.有效率为89% 治疗寻常疣特效方 雄黄50克放入100克酒精内,用棉签蘸酒精涂抹疣体一般10天左右即愈。此方我已应用多年,屡用屡效,在此献给大家。 一个巧治扁平莸的方法 有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方子,用龙虎牌清凉油(在任何药店都有卖,红色圆盒子,很便宜的)抹在最开始出现的那个扁平莸上。我当天就去药店买了一盒回家开始抹,大概两周以后,扁平莸开始脱皮,然后慢慢就平了,现在我眼皮上盒嘴角上的已经好了,那块最大的也摸着平了,只是还有一点印,我现在还继续用着清凉油。

治疗脚气效方 亲身试验有效。我自己有脚气多年,什么方法都用了:达克宁、脚气膏、脚癣一次净等,还有一些偏方,都不行,实在是太顽固了,经介绍用白醋(最好是原液,只有1元一带,还比较经济)泡脚的偏方,由于也并不是太信,一周内用了三次,竟然好了!之后我推荐给几个人效果均很好。 后面了解真菌适合生存于碱性环境,看来确实有科学依据,但是我了解有的人曾经用一般的食用醋泡脚效果却比较差,原因也不太清楚。注意在使用时更换袜子和鞋。不同的醋,有不同的度数,我想尽量选些高度的可能更好。 供养大家一个治疗臭脚丫子的绝方! 每天晚上用适量的干净柏树枝叶煮水(多煮会儿效果大),然后用这个水先熏脚,再烫脚(多烫会儿),最后用这水洗脚。(洗完脚后,顺便用这个水洗袜子,如果是白袜子就算了,否则就变色了。)每天如此,半个月后出奇效! 这个方子是陕北米脂的寂严法师传我的,末学试过以后,真实不虚! 如果在柏枝水里再加点益母草,不光效果好,还能起到补的作用。 再有,我们每天喝剩下的茶叶卤子千万别倒,那可是宝贝! 1:将其倒在窗台上晾干,用纱布缝两个小包,凡是臭脚的人,每天回家脱鞋以后,将小茶叶包放到鞋里,鞋没有臭味。 2:凡是有臭脚的人,每天晚上将和剩下的茶叶卤子加水煮开(多煮会儿),先烫脚、再洗脚,最后洗袜子,效果也很好! 冻疮效方(原创) 此是福建一民间中医的效方,他的名字我忘了,但这个方子的效果,你用了就不会忘记! 方:麻黄、附子、细辛各25克,大黄、生姜各20克,桂枝10克,60%酒精500ml,将上药研碎后,兑入酒精内浸泡10天,去渣取液,涂患处,破溃者涂周围,每天2-5次,

放血疗法操作流程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腰病,坐骨神经痛、头痛、眼痛、血栓,青少年痤疮,银屑病,湿疹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目的 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 操作程序 评估.综合患者病情体质,无禁忌 器具准备 选择体位和放血部位 消毒铺巾 施术

术后护理 操作方法 1.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2.临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络法和划割法两种。 (1)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2)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2.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4.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5. 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导读] 放血疗法作为内病外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为了取长补短,本文试从藏医《四部医典》和中医经典着作《内经》比较的角度,对其渊源、工具、辨别、操作、弊端、作用等五个方面对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作粗略探讨。1. 放血疗法的渊源1.1 藏医放 放血疗法作为内病外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为了取长补短,本文试从藏医《四部医典》和中医经典着作《内经》比较的角度,对其渊源、工具、辨别、操作、弊端、作用等五个方面对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作粗略探讨。 1. 放血疗法的渊源1.1 藏医放血疗法 古今的许多专家不约而同地做出了藏医学起源于象雄和西 藏本土的论断。象雄苯教祖师兴饶·米沃切的长子章松·杰布赤谢撰着有《心续·蓝天》和《解毒雍中之漩》。按照兴饶·米沃切的出生年份及在世时间推断,这两本书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917年。据此可知,最早的藏医着作至今已有3800多年的历史了。还有出自敦煌藏经洞古藏医文献 P.t.127号—《火灸疗法》残卷的卷尾写到:“此外治文卷不在国王库藏之中,是集一切外治文卷之大成,结合象雄的外

治刺术写成。”笔者认为象雄时期盛行的外治刺术可谓是藏医放血疗法的鼻祖。 公元3世纪首位吐蕃赞普御医东格托觉尖的医学典籍中就有火灸放血专论,公元6~7世纪吐蕃王赤德祖赞时期,成书 的《月王药诊》专书放血疗法一章:“外灸放血为外治之最,放血法有截、穿和放血。”公元7世纪吐蕃王赤松德赞聘请天竺医生达马拉札、汉地和尚马哈金达及“冲”地医生赞巴西拉3人来藏治病并译书,其中《放血疗法·铁莲花》是放血疗法专着。与此同时“多保”地区的医生却马如孜着有《放血疗法》 一书。公元8世纪,藏族名医玉妥宁玛·元丹贡布编着了藏医经典《四部医典》,标志着藏医学进入了成熟时期。书中专 章论述了放血疗法,成为历代放血疗法书籍无以比拟的范本。公元9世纪,吐蕃王热巴布时期,翻译了天竺尼马桑巴大师着的《放血术秘器五篇》。 此后,公元10~14世纪,对以往医书有了详细注解,也编 着了包括放血疗法在内的大量书籍。宿喀巴·年尼多杰所着的《宝协查毛》和《千万舍利》,其中不乏放血疗法等治疗方法。此后,帝玛·丹增彭措博采历代藏医药经典的精华,着有《帝玛医着》,书中《放血疗法教诲·澄清谬误》是论述放血疗法的专章,直至今日仍作为藏医放血疗法实践的指导规范[3]。近几十年,藏医放血疗法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历代放血疗法撰述进行了广泛深人的整理研究,并在临床开展治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 本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1、物品准备 消素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小尖刀)、75%酒精、棉签、消素纱布、胶布、弯盘。 2、操作方法 (1)点刺:(又称速刺) ①选好点刺之穴位血络,局部用酒精行常规消毒。 ②术后右手持针,左手固定待刺部位,将针尖对准选好之血络,迅速刺入约0.1~0.3cm立即出针。 ③用手指轻轻挤压点刺穴位周围皮肤,挤出少量血液,用干棉签擦之,再挤压1~2次,放出适量血液后,用干棉签压迫止血。 (2)挑刺:(此法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 ①选好部位,轻轻揉挤局部,使细小静脉充盈。 ②常规皮肤消毒。 ③用消素的三棱针或小尖刀挑破(或划破)微小静脉,并挤出少量血液。 ④用干棉球擦去血滴,再揉挤放出少量血液,用干棉球压迫止血。 (3)缓刺:多用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血。 ①选好部位,并在放血部位上方用手自上而下按挤,或扎上止血带,使其静脉充盈。 ②常规消毒皮肤。 ③用消毒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刺入浅表静脉约0.3cm,再缓缓退出针头。 ④以干棉球擦去放出的血液,松开止血带,再以干棉球压迫止血。 (4)围刺:(又称散刺)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 ①点刺部位常规消毒。 ②用消毒的三棱针沿病灶周围按顺序点刺出血。 ③用酒精棉球再次消毒点刺皮肤,必要时覆盖上消毒敷料。 3、护理 (1)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以免紧张,体质虚弱、孕妇及凝血机制不良者不宜采用此法。 (2)注意器械及皮肤的消毒,防止感染。 (3)手法宜稳、准、轻,不宜过猛,放血不可过多。 (4)一旦出现晕针现象,立即扶病人平卧,喝热水,并注意观察面色、脉象、血压。症状较重者,请医生处理。 4、在护理的中应用 (1)高热降温:大椎、十宣点刺放血 (2)咽喉肿痛:少商穴点刺放血 (3)头痛:太阳穴点刺放血 (4)中暑:十宣穴点刺放血 (5)全身搔痒:耳后静脉挑刺放血 (6)神经性皮炎、丹毒、痈疖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血 (7)急性胃肠炎:曲泽、委中穴缓刺放血

放血疗法与慢性过敏性皮肤病

放血疗法与慢性过敏性皮肤病 关键词 慢性过敏性皮肤病三白散穴位放血中医药疗法 MeSH主题词效率(Efficiency)风(Wind)对照组(Control Groups)观察(Observation)放血(Bloodletting)性(Sex)荨麻疹(Urticaria)氯雷他定(Loratadine) 分类号R275.982 栏目名称临床报道 皮肤过敏是一种很常见的过敏形式,临床发现有20%的人有皮肤过敏现象。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敏感性肌肤可以说是一种不安定的肌肤,是一种随时处在高度警戒中的皮肤。 过敏引起的皮肤问题,一旦时间久了,导致毛细血管流通不畅,体内就会产生毒素。用放血的方法,可以排除毒素、泻出淤血,使体内的各组织器官重新活跃起来,使血液正常地供应氧气和营养。 放血疗法能从根本上调理病症,没有任何副作用, 目的;探讨刺络放血法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皮肤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临床常见慢性皮肤

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结果治愈56例;有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耳穴刺络放血疗法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皮肤疾病有明显疗效。 目的:观察三白散与过敏煎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96例,内服三白散与过敏煎结合双侧耳尖、大椎、肺俞、曲池、血海、委中等穴放血;对照组24例, 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每晚1次.两组均治疗15天,停药2周后观察结果,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6例,有 效32例,无效8例;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三白散与过敏煎结合放血疗法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放血疗法是针灸疗法中常用的一种,在民间已有广泛流传的历史.是仅用三棱针刺破人体肌肉浅层或 刺破表层血管,挤出或放出适量的血液.作用能调整血液循环,通畅经络运行,达到治愈疾病目的。内经 说:“郁者决之,”“宛陈则除之。”的一种放血除热、清火、散癖、解毒的方法。耳尖部放血:在耳尖部能看到明显的血络,如果血络不清楚,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耳尖部,这时就会看到明显的血络。看准血络,左手捏住耳尖,右手拿好三棱针,快速点刺。如果点刺准确,就会看到有一股暗色血流自然涌出,耳尖部的出血量宜在3 ~ 5毫升为宜。 曲池穴放血:在曲池穴也可以看见血络,对准血络点刺放血。如果看不到血络,可以散刺2 ~ 3 下;如果出血量不多,亦可以拔罐出血。 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主要从“肝、脾、肾”方面入手治疗皮肤湿疹获得较显著的效果。在人体五脏中,“肝、脾、肾”三脏主导着人体的“疏通渲泻、生血化湿、津液平衡”。 “肝”主渲泻,“肝气郁结”则面色晦暗、斑毒于形、疮痍滋生。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若脾气不调,则“脾虚湿蕴”,皮肤则呈现瘙痒无度、身上长湿疹、浸淫生疮、日久蔓延。 “肾”主水,主掌人体全身津液平衡,肾水失调则皮肤粗糙暗沉。所以,中医认为,湿疹症状虽其“形”表现于皮,而其“因”在于血,其根却在于“肝、脾、肾”三脏失调。

放血疗法

眉心放血法: 术者端坐患者对侧,用左右两拇指由眉心(印堂穴)由内向外按捋三次,再用拇指食指揪起眉心,针刺放血(所用工具为一般缝衣针,下同)。此法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前额痛、畏寒等证。太阳穴放血法: 术者用拇指由前额向外捋三次,然后用拇指同食指揪起太阳穴处皮肤,用针刺出血少许。此法适用于感冒头痛、寒热往来、血瘀头痛、高血压头痛等。 掴窝放血法: 患者背向医者直立,暴露掴窝部。术者先用手掌击其(月国)窝。暴露(月国)窝表浅静脉。在(月国)窝中线外(相当委中穴),用针刺出血少许。此法主治风寒感冒、身痛、腰痛及腹痛等症。 肘窝放血法: 暴露肘部后,术者由上臂向下捋三次,然后用一物紧束上臂,待肘部血管怒张。在肘部静脉处(相当曲池穴)放血。此法主治风寒感冒、肢体疼痛、身痛等症。 中指放血法: 用一根红线紧束患者中指。术者在中指指甲上一韭叶处或指端放血。此法主治风寒感冒、小儿客忤惊风、妇人癔病。 外耳廓放血法: 病人背术者坐位,将耳廓外侧暴露。术者用手固定耳廓,暴露耳廓小静脉,取其上三分之一处,用砭石(或瓷器钝片),轻刺小静脉血,视其病情轻重以定其放血量。此法主治咽部红肿充血、扁桃体炎、口疮及皮肤疥癣、神经性皮炎等。 xx放血法: 取一锐利竹签,放入病人鼻翼内

0.5公分处,紧贴鼻翼。术者用食指猛弹鼻翼使其出血少许。此法主治急性眼炎、红眼、咽炎、咽部充血等证。 关节扭伤血肿放血法: 如关节扭伤跌打局部血肿,回族民间常用局部放血,配合拔火罐,拔除瘀血,也有用小儿童尿洗之以活其血.放血疗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退热作用 中医认为发热主要有两种,一为阳盛发热,一为阴虚发热。放血的退热作用,则适用于前一种。因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了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 止痛作用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在其经脉中必有闭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疗法可以直接带出经脉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通了,疼痛立时可止。 临床许多急性病,例如咽喉痛及偏头痛等,应用放血疗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 解毒作用 中医所说的解毒作用,是指机体在病理的状况下,由于自身机能障碍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现的证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红丝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疮疡痈疽。放血不仅能使侵及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血调气”的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以抑制病邪扩展与再生。泻火作用 中医认为,火热内扰,可致多种病证,常表现为心烦不安、口舌生疮、肢体疼痛肿胀、急躁易怒,甚至发热、神昏、谵语等症状。放血疗法可以直接使火热之邪随血而泻,适用于多种热证。 消肿作用

百病一针(刺血特效疗法)

百病一针(刺血特效疗法)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如果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导致气血瘀滞,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针刺放血疗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针灸大成》记载“人之气血凝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入湖泊;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针刺放血治疗疾病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袪邪而实现的;放血因可清除血液中恶血,对身体内外亦有解毒消炎的作用,如体外皮肤丹毒、疥肿、某局部红肿发炎,或体内良性恶劣性无名肿毒发炎都可用棱针放血,将毒血排出,减除中毒危险、清血消炎、解毒消肿,三棱针放血,常有意想不到的功效。经过放血后,脏腑气血大调整,“数年大病往往霍然而愈”。 止痛可说是第一适应症,放血疗法具有明显的止痛,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放血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消瘀化滞,所以常常产生迅速而明显的止痛作用。例如急性腹痛,心绞痛时曲泽肘弯区放血,急性腰扭伤时委中膝腘区放因常用常用可能获得显著的效果。三棱针放血,使用最多也最突出的就是治痛、止痛,其主治范围不少就是止痛的。常用三棱针放血后,迅速缓解病痛,效果常较毫针为快。“痛必有瘀,痛则不通,经络气血长期严重不通,不通则痛,

一经放血疏通,不通则痛,一经放血疏通, 疼痛亦可止于倾刻.. 疗效快速当首重放血 《千金方》云:计病皆因气壅滞,不得宣通。当全身气血阻塞,药物常不易立即发挥作用时,这时如能找出阻塞之穴区,然后在此相关穴区放出恶血,多年沉苛,常能立即改善,其神奇之作用,常较药物更加快速!在临床上有许多病,针药施用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当气血瘀滞严重时,平常的针与药是治疗不动的,这时当先观察看是否血脉闭塞,如气血闭塞不通针药疗效作用是不能到达病灶。这时当先打通气血循环通路,放也恶劣血,气血一通,再行行用针药,才能发挥其疗效作用。如在曲泽肘弯区放血,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常能一针见血,血出即改善,疗法迅速。放血疗法对心脏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对心率和心脏本身血液的循环也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针法安全而有益 因放血放的是较黑较不好的血,且放血的血量占全身血量的比率是非常少的,故放血是不仅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反而会促成并改善健康的!健康人全身血量约占体重的9%,所以体重70公斤的人,全身血问题约6300CC。而每次放血治疗时,也血量仅在5~60CC左右,约占全身血量的0.2~1%,这是根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那怕是长期捐血的人,每三个

放血疗法操作常规

放血疗法操作常规概述: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作用机制:根据经络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 血,放出少量血液,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适用范围:本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所致,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采用三棱针法放出一定量的血液,有时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具体运用如下: (1)常用穴位及功效 太阳:主治头痛,眼红肿;上星:主治头痛,目痛,鼻衄,热病;水沟:主治癫痫,小儿惊风,中风昏迷,中暑,口眼歪钭,牙关紧闭,急性腰扭伤; 龈交:主治齿龈肿痛;内地仓:主治面瘫;金津、玉液:主治口疮,舌肿,呕吐;十宣:主治昏迷,癫痫,癔病,乳娥,小儿惊风,中暑; 八邪:主治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指肿痛;曲泽:主治烦热,胃痛,呕吐;少商、耳尖:主治急性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肿大,鼻衄等五官实热性疾病,发热,中暑,昏迷; 商阳:主治急性咽喉肿痛,齿痛,手指麻木,昏迷;委中:主治腹痛,吐泻,腰痛(急性腰扭伤疗效好),丹毒;八风:主治脚气,趾痛,毒

蛇咬伤足跗肿痛。 (2)治疗病症 1、放血的部位:头痛取穴大椎和太阳。大椎用三棱针点刺3-5针,上罐,大约出血5-10 毫升。太阳穴放血,点刺2-3 针,上罐,出血大约2-5 毫升。耳尖,点刺,挤出5-10 滴血放血疗法液。这种放血适合头痛,眼病,感冒发烧。 2、小儿咽痛,可以放血耳尖、少商和商阳。捏住耳尖或指尖,快速点刺,挤出血液5 滴左右。可以适用于发烧,咽痛。 3、腰病治疗放血取穴:委中,主要看血络,在血络上点刺,点刺后上罐,多者出血50 毫升左右。腰阳关,点刺3-5 下,上罐出血约10-20 毫升。适合腰病和坐骨神经痛。 4、一些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血栓,青少年痤疮,银屑病,湿疹等这些疾病,要在多处放血,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放血后,看其效果,有的一次见效,就不用第二次或第三次,有的一次放血量很大,那么就要等10天或15天进行第二次,放血,如果出血量不大,那么就可以三天或一周放血一次,放血一定要看病人的好转情况而决定间隔放血的天数。取穴:大椎,大抒(双侧),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肝俞(双侧),胃俞(双侧),肾俞(双侧)加耳尖部位,放血方法同上,如果有皮肤类疾病要加上曲泽和血海。 操作方法:分别在大椎和大抒(双侧),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肝俞(双侧),胃俞(双侧),肾俞(双侧)穴位上点刺3-5 针,然后上罐,拔罐拔到没有鲜血流出为度,在这个拔罐期间,要多上几次罐,

治疗皮肤病药方

治疗湿疹的药方一、药物: 1、煮吃的中药:二花(三钱)荆介(三钱)连翘(三钱)防风(三钱)草支子(三钱)甘草(二钱)退虫(二钱)党参(三钱)子草(三钱)野菊(三钱)高粟壳(二钱)共11种,高粟壳又名米壳、或阴粟壳,或鸦片壳2、当茶喝的药:参须(三钱)(煮开后平时作茶饮用)3、洗患处的药:花胶(二两),少量的食盐,一同煮水,用药棉洗患处4、擦患处的药:雄黄(一两)、水煮过的鸡蛋黄四个、冰片(一钱)(将蛋黄、雄黄、冰片三样合成粉后,用毛笔擦患处)瘢痕疙瘩取三七粉适量,用食酷调成膏状,敷患处,每日2次,至愈为度.用药期间如过敏,暂停用药.有效率为89% 治疗寻常疣特效方雄黄50克放入100克酒精内,用棉签蘸酒精涂抹疣体一般10天左右即愈。此方我已应用多年,屡用屡效,在此献给大家。一个巧治扁平莸的方法有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方子,用龙虎牌清凉油(在任何药店都有卖,红色圆盒子,很便宜的)抹在最开始出现的那个扁平莸上。我当天就去药店买了一盒回家开始

抹,大概两周以后,扁平莸开始脱皮,然后慢慢就平了,现在我眼皮上盒嘴角上的已经好了,那块最大的也摸着平了,只是还有一点印,我现在还继续用着清凉油。 治疗脚气效方亲身试验有效。我自己有脚气多年,什么方法都用了:达克宁、脚气膏、脚癣一次净等,还有一些偏方,都不行,实在是太顽固了,经介绍用白醋(最好是原液,只有1元一带,还比较经济)泡脚的偏方,由于也并不是太信,一周内用了三次,竟然好了!之后我推荐给几个人效果均很好。后面了解真菌适合生存于碱性环境,看来确实有科学依据,但是我了解有的人曾经用一般的食用醋泡脚效果却比较差,原因也不太清楚。注意在使用时更换袜子和鞋。不同的醋,有不同的度数,我想尽量选些高度的可能更好。供养大家一个治疗臭脚丫子的绝方!每天晚上用适量的干净柏树枝叶煮水(多煮会儿效果大),然后用这个水先熏脚,再烫脚(多烫会儿),最后用这水洗脚。(洗完脚后,顺便用这个水洗袜子,如果是白袜子就算了,否则就变色了。)每天如此,半个月后出奇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