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等职业学校

宁波中等职业学校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报告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批前公示) 一、评估的目的意义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以下简称现版《总规》)2006年8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是指导宁波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自2004年编制完成后,《总规》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城市有序建设等方面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通过本次总规实施评估研究,系统、全面地分析城市规划实施的成效,分析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有利于全面客观的认识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找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需要调整的方向,为新形势下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 二、本次评估的主要内容 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要求,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评估 (1)城市发展方向评估 根据现版《总规》,三江片的发展重点是近期向东,中远期向北。从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实际的发展方向有所变化。由于南部地区(鄞州中心区)与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其用地增量大大高过东部新城建设,使整个三江片的近期发展方向显现为以向南、向西发展为重点。现版总规提出的“中远期重点发展北部”的要求也由于庄桥机场尚未搬迁的现实受到制约。而镇海片、北仑片沿海岸线发展的态势十分明显。 (2)空间布局评估 现版总规提出了“两带三片双心”组团式的结构。从《总规》实施情况来看,整体空间结构与《总规》的要求较为吻合。近年来,随着镇海新城南区及北仑西片区的发展建设,三江片、北仑片与镇海片在原来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呈现相向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沿甬江、宁镇公路、通途路一带,连片发展的趋势明显,这也使得组团间生态绿地的保持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双心结构随着东部新城门户区、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在逐步形成之中。 2、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 (1)近期规划目标实施情况评估

宁波市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

市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修订) 2010-01-06 14:41:23 信息来源:办公室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有效地配置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保障城市交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省实施〈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以及《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各县(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 第三条各类建设工程配建停车(包括机动车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第四条配建停车场的布局、结构、设备和交通标志标线等应严格按照、省、市的有关规执行。配建非机动车停车场的设计宜考虑远期进行改建的需要。

第二章配建指标 第五条居住类建设工程的停车配建指标可按下表计算。 注:1、经计算所得机动车泊位中应保证5%以上为地面停车位。 2、套型面积超过300 m2 /户的,机动车停车泊位按3个车位/户计算,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按4个车位/户计算。 第六条办公类建设工程的停车配建指标可按下表计算。

第七条商业类建设工程的停车配建指标可按下表计算。

注:本大类中,Ⅲ-2类大型超市指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商品超市。Ⅲ-3类一般超市指建筑面积1000-3000平方米的商品超市。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的商业建筑归入Ⅲ-5类零售网点。 第八条文体场所建设工程的停车配建指标可按下表计算。

注:1、本大类中,Ⅳ-1大型体育场馆指体育场≥1.5万座,体育馆≥0.4万座;Ⅳ-2中小型体育场馆指体育场<1.5万座,体育馆<0.4万座。 2、Ⅳ-1大型体育场馆选址位于核心区时根据交通影响评估结果确定配建车位数。 第九条宾馆、餐饮、娱乐建设工程的停车配建指标可按下表计算。 注:宾馆附设的餐饮、娱乐设施应按Ⅴ-2类计算后进行累加。 第十条医院建设工程的停车配建指标可按下表计算。

宁波市江北陆港物流中心发展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宁波市江北陆港物流中心发展模式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随着宁波以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物流量急剧增加,江北陆港物流中心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物流量增加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的要求,可以逐渐缓解江北地区出现的瓶颈问题。江北陆港物流中心作为城市货运车辆集散中心,可以进一步优化宁波市物流中心的布局,并提高宁波市物流中心供给能力。江北陆港物流中心建成使用后不仅会成为江北区的支柱产业带动江北及宁波的经济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在改善江北区的投资环境的同时提高江北区经济整体竞争力。所以,对江北陆港物流中心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预期目标: 通过分析对比宁波市物流需求和江北陆港物流中心货运处理量说明陆港物流中心的建设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江北陆港物流中心发展模式为促进江北陆港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参考,使江北陆港物流中心真正成为宁波依托干线公路和铁路的内外衔接物流枢纽,宁波第四方物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现代物流系统主框架的重要节点,宁波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物流中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完善的一种先进的流通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市场大流通的必然产物。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物流中心也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事物。美国和日本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中心。我国学术界的学者和业内人士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探索,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国也产生了一批数量不多的物流中心。所以目前国内对物流中心的研究还比较粗浅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物流中心的发展起步较早,且近些年发展态势良好。 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物流中心概念方面的研究情况看,物流中心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在日本物流中心被称为“物流团地”(Distribution Park),在德国被称为“货运村”(Freight Village)。在国内有的被称为“物流基地”,如深圳平湖物流基地、浙江传化物流基地;有的被称为“物流中心”,如大连国际物流中心、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还有的称“物流园区”,如北京通州物流园区、宁波现代商贸物流园区等等。2001年,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甬建发〔〕号关于印发宁波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甬建发〔〕号关于印发宁波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关于印发宁波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甬建发〔2009〕269 号)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进一步明确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责任,完善企业自控、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工程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9〕80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宁波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宁波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进一步明确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责任,完善企业自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管的工程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9〕80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宁波市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以下简称“关键岗位人员”),是指在施工现场从事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含分包工程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关键岗位人员必须是本单位人员。本单位人员是指仅与本单位有合法的劳动关系且不得同时在两个及以上单位任职,但企业聘用退休人员或行政事业单位停薪留职人员等可保留原单位的人事或者劳动合同、工资以及社会保险关系。 第四条宁波市建设委员会负责全市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中,海曙、江东、江北及高新区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市建管处负责)。 第五条建筑业企业关键岗位人员任职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项目经理、施工员、质量员必须具有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岗位、资格证书,其中项目经理还应取得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二)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应专业初级及以上职称,工程造价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应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

宁波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资.doc

宁波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浙江无欠薪”行动的通知》(浙政办发〔2017〕80号)精神,按照《宁波市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宁波市建设领域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办法的通知》(甬清欠〔2018〕1号)要求,结合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务工人员工资专用账户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务工人员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是指我市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总承包企业(包括直接承包建设单位发包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下同)分解工程价款中的人工费用,开设务工人员工资专用账户(以下简称“工资专用账户”),建设单位(包括项目业主、项目代建管理单位,下同)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应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费(工资款)单独拨付到工资专用账户。施工总承包企业委托工资专用账户开户银行(以下简称“开户银行”)直接将务工人员工工资发放至务工人

员工资卡的一系列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施工总承包企业及专业承包企业应以建设项目为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银行设立工资专用账户,专门用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管理工作。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优秀建筑业企业也可以企业为主体,设立工资专用账户。 工资专用账户内的资金以建设项目为单位实施专门管理,仅用于支付对应建设项目的务工人员工资,不得挪作他用。工资专用账户的开设、使用和管理应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在施工合同中对工资专用账户管理予以明确,并对建设单位每月拨付工资款时间及比例(金额)、拨付方式和未按期拨付的违约责任等事项作为实质性内容予以明确约定,其中房屋建筑工程工资款总额一般不低于工程款总额的18%,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资款总额一般不低于工程款总额的10%。 第六条项目开工前,施工总承包企业应与建设单位、开户银行签订《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资专用账户资金托管协议》(格式内容参照附件1),设立工资专用账户。 第七条项目开工后,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确认施工总承包企业每月人工费用,将工资款足额拨付至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工资专用账户对应项目中。 工资款必须每月拨付,不得以工程节点支付、未完成审计等理由延期、拖欠工资款。

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一、专业名称 服装设计与营销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本专业岗位,具有一定的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服装各专业所必须的理论、技术、技能,有独立工作能力,并能自求新知,在服装行业的特定环境下,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不断适应现代化服装产业发展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一)具有从事服装专业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本专业并对业务精益求精;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立业创业,人际沟通和合作的协调能力。 (二)能够熟练操作服装机械,熟练掌握服装的制版、缩放技术;能运用服装CAD技术。 (三)能解决服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简单的工艺流水线编排并付诸实践。 (四)对服装面料具有基本鉴别能力,并对服装的流行趋势具有良好的感觉。 (五)初步具备对服装市场的预测、设计、制版、制作、发布的能力。 (六)获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技能证书。 (七)了解服装企业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和服装机械的基本性能。

六、职业领域

七、课程结构

八、课程设置 (一)德育课程(共180学时) 1、心理健康教育(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旨在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职业指导(1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3、法律基础(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4、政治经济基础(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doc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xx年)(20xx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宁波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要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建设水平,逐步把宁波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重点加强中心城及外围组团的规划统筹,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560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杭州、舟山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开展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做好市域城乡空间管控,加强对所属县、市的规划引导。对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要统筹规划,在保持乡村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村现代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xx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39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20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

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严禁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切实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加快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预留好各类设施用地并加强规划控制,保障建设实施。要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重点提高城市应对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发展。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住区建设,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引导城市转型发展。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 六、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要在市域范围内加强各类生态功能区的分级分区保护,构筑"连山、串城、面海"网络化的整体生态安全格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Ningbo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15年修订)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已获得了国务院批复,现将总规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编制目的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作为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随着区域发展背景的重大变化,宁波城市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为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817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市域空间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城镇发展等。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修改的重点地域。中心城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市区行政区域,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三、规划期限 本次总规修改期限至2020年。 四、城市性质 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五、城市职能 国际贸易物流港、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 六、城市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95万,城市建设用地420平方公里。 七、市域空间布局 1.市域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 2.市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市域空间格局。其中一核为宁波市区;两翼为由余姚市、慈溪市和杭州湾新区组成的北翼和由奉化市、宁海县和象山县组成的南翼;两带为东部滨海城镇产业带和西部山区生态人居带;

宁波市智慧会展产业发展模式和推进机制研究

宁波市智慧会展产业发展模式和推进机制研究 宁波市智慧会展产业发展模式和推进机制研究 摘要:在全球信息协同化的大背景下,会展的各方参与者对资源管理协同和信息化管理需求日渐增强,智能信息化已经成为会展业变革的促进力量。本文首先对智慧会展进行了探索性界定,分析了国内外智慧会展产业发展的几种模式及对宁波的借鉴,并提出了宁波智慧会展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 关键词:智慧会展政府主导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已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新兴现代服务型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会展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会对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在全球信息协同化的大背景下,会展的各方参与者对资源管理协同和信息化管理需求日渐增强。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进步,智能信息化已经成为会展业变革的促进力量。 一、智慧会展概念界定 会展的本质是提供平台、挖掘和整合信息、促成贸易,故会展是一个大信息流、庞大数据流的行业,其理应是一个对信息化管理和网络信息平台需求很高的行业,但是由于会展的发展历史导致的传统惯用方法和展会营运商之间资源保护壁垒,目前会展的信息化使用和网络信息化应用效率很低。在全球信息协同化大背景下,展会供应链上的各方参与者对资源管理协同和信息化管理需求日渐强烈。目前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和网络信息化的使用不足,已经严重局限了展会的贸易效力发挥。发达国家的展会信息化管理已经日渐完善并开始大量使用新技术,开始网络商务平台和网络展会的各种尝试,我国的展会信息化管理使用仍未普及,更谈不到网络信息化整合和新技术使用。 现有展会信息化管理系统只能满足单个展会管理,不能满足众多展览会对于管理链和资源整合的需求。在展会的管理链上对于每个展会而言,很多环节是重叠的,如展馆、服务商等,所以整合展会管理

关于2016年度宁波市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轨道交通)工程安

关于2016年度宁波市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评选结果的公示 根据《宁波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评选办法(修订)》(甬城管〔2012〕115号),经企业申报和县(市)区主管部门审核,宁波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评审委员会评审,机场路快速干道永达路连接线工程BT项目Ⅰ标段等22个市政公用工程,滨海新城城市森林公园工程等30个园林绿化工程、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车站机电设备安装及装修施工JD1203标等5个轨道交通工程拟评为“2016年度宁波市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拟评项目存在异议的可以向市城管局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实名并注明有效的联系方式。公示截止日期为2016年10月16日(以邮戳为准)。 联系人:吕春泉、孙亮亮,联系电话:87191128、87029887,联系地址:宁波市甬港南路180号市城管局建设管理处、轨道交通工程管理处,邮编:315040。 附:拟评2016年度宁波市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名单。

一、拟评2016年度宁波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名单汇总 序号工程名称工程造价 (万元)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资质) 项目经理 (资质) 监理单位项目总监 1 机场路快速干道永达路连接线 工程BT项目Ⅰ标段 74165 宁波市市政工程前期办公室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一级 陈巨峰/一级 宁波市斯正项目管理咨 询有限公司/甲级 李彦武 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 公司/一级 2 东苑立交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 Ⅰ标段 45687 宁波通途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新中源建设有限公 司/一级 朱训民/一级 宁波市斯正项目管理咨 询有限公司/甲级 孙启祥 3 宁波市机场路快速干道与杭甬 高速互通立交工程 18000 宁波城市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一级 董渊/一级 宁波市斯正建设监理有 限公司/甲级 赵育伟 4 澄浪桥及接线工程18600 宁波市市政工程前期办公室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一级 俞国际/一级 宁波市斯正项目管理咨 询有限公司/甲级 李彦武 5 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休闲 带姚江东岸(解放桥—新江桥 段)工程 10777 宁波城市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一级 岑备定/一级 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 公司/甲级 朱辉 6 宁波华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污 泥处置工程 11925 宁波华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 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级 张熠/一级 浙江华建工程管理有限 公司/乙级 俞一鸣 7 北三环东延(东三环—寺马线) 工程Ⅱ标段 6145 慈溪市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 心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一级 岑备定/一级 宁波市斯正项目管理咨 询有限公司/甲级 袁祖光 8 北三环东延(东三环—寺马线) 工程Ⅰ标段 5780 慈溪市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 心 浙江康诚市政园林工程 有限公司/一级 赵华良/一级 宁波市斯正项目管理咨 询有限公司/甲级 袁祖光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中心城总体规划图 一、基本情况 1、城市概况 宁波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南依三门湾,西接绍兴市,北濒杭州湾。下辖6区5县(市),市域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660.8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人口291.87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46.4亿元,财政收入466.5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7亿吨,居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520.8万标箱。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城市空间由河口向滨海演进,形成了三江、镇海、北仑三片临江、滨海发展的空间格局。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区位图 2、宁波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十五”时期是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城市化稳步推进和长三角区域格局重组的大背景下,宁波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首先,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宁波提出了新的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城市化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建设几个具有国际性功能、跨省域影响力与较强创新能力的城市,以强化我省在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地位。据此,宁波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拥有深水港优势,将大力发展港口海运业、临港型工业和出口加工业,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辐射与集聚功能。 其次,《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对宁波都市区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三个都市区的目标,其中宁波都市区由宁波市区、舟山市区、奉化市区组成,实现甬—舟港口整体开发。由此,宁波城市将突破现有的城市格局框架和城市形态,城市规划要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考虑设施的配置、交通的联系和产业的联动。 第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宁波区位条件,进一步强化宁波在长江三角洲南翼 经济中心的地位。杭州湾跨海大桥、沿海国道主干线、沿海铁路、甬金高速公路、甬金铁路

最新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 文本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对宁波城市发展和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经过近十年的实施,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为指导和适应新世纪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把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城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第二条规划依据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涉及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国家近期有关城市规划的政策、规定和宁波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经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20》及其他相关规划。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立足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合理安排城乡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坚持现代化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现代化设施建设标准;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营造兼具江南水乡与现代港城的城市个性,形成江、河、湖、港、桥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特色。 第四条规划重点

进行城市环境容量分析(土地、水、环境),清晰城市发展门槛限制条件,科学、合理地预测城市规模;明确宁波在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地位,确定用地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研究城市综合交通设施,统筹安排路网场站;研究并确定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布局。 第五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中心城三个层次。市域即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365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城镇发展战略、城镇体系结构、都市区空间形态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发展城镇等。市区为宁波市市区行政区域,也是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中心城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地域,控制范围600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期限为2004年至20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4年至2010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第七条成果组成 本规划由总体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说明书、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以下黑体字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八条法律地位 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将作为宁波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技术性行政法规,凡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一切行为均应遵守本规划。 二、城市发展目标

宁波市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_崔世君

第18卷第3期宁波工程学院学报V o l.18N o.3 2006年9月J O U R N A LO FN I N G B O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 S e p.2006 宁波市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崔世君1,陈志刚2 (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2;2.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016)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有望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根据抽样调查并结合实地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从宁波体育产业状况及主要特征入手,分析了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宁波市;体育产业;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09(2006)03-0042-04 目前,我国已基本上进入了小康阶段的初始水平。如果按G D P年均增长7%测算,我国人均G D P 到2018年将达到2516美元,完成工业化任务;到2030年,人口将达到峰值15.5亿人,人均G D P将达到5400美元左右,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40左右进入富裕国家行列。根据体育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新世纪我国经济的基本走势,体育走向市场化、产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延伸,是经济市场化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育产业作为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已被当今诸多经济界和理论界看作是未来的新兴产业,具有发展前景好、领域广、关联度高、潜力大的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文对宁波市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宁波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一、宁波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一)宁波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2005年,宁波市继续积极落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精神,全市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根据调查显示,全市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15.51亿元,较2004年增加3.01亿元,增长24.03%,高于同年G D P增幅8.53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 D P的比重为0.75%,比2004年的比重高0.04%,依然保持稳定的发展水平。其中,体育制造业增加值为8.87亿元,较上年增长24.88%,占全市体育产业的比重为57.21%;体育批零贸易业创造增加值2.57亿元,较上年增长29.62%,占全市体育产业的比值为16.56%;体育服务业创造增加值为4.07亿元,较上年增长19.03%,占全市体育产业的比重为26.25%。(详见表1) 表1 2005年宁波市体育产业主要指标单位:亿元 行业分类2004年增加值2005年增加值增幅(%) 体育制造业7.108.8724.88 体育批零业1.982.5729.62 体育服务业3.424.0719.03 合计12.5015.2124.03 资料来源:宁波市体育产业调查分析报告,2003-2005 全市被调查的体育产业单位共吸纳就业人员3.28万人,比上年增长9.6%。其中体育服务业从业人员3225人,占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9.8%;体育制造业从业人员26422人,占体育产业从业人 收稿日期:2006-04-29 作者简介:崔世君,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05年宁波市体育局、教育局立项课题(甬体[2005]110号)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_中标190922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分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2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宁 波分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2036880453292 工商注册号:330203000058023组织机构代码:688045329法定代表人:龚建峰成立日期:2009-06-12企业类型:/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宁兴财富广场17号042幢(9-1) 营业期限:2009-06-12 至 / 营业范围:承担本行业国内工程的勘测、咨询和设计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中标/投标情况(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3 中标/投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4 参与投标的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5 合作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三、股东及出资信息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四、风险信息 4.1 经营异常()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2 股权出资()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3 动产抵押()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4 税务信息() 截止2019年9月22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宁波市(市辖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宁波市(市辖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现状及趋势。 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核心指标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占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比重统 计 (3) 四、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同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宁波市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宁波市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宁波市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占全国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宁波市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2004-2020)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2004-2020) 发布日期: 2006-8-21 中心城总体规划图 一、基本情况 1、城市概况 宁波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南依三门湾,西接绍兴市,北濒杭州湾。下辖6区5县(市),市域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660.8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人口291.87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46.4亿元,财政收入466.5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7亿吨,居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520.8万标箱。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城市空间由河口向滨海演进,形成了三江、镇海、北仑三片临江、滨海发展的空间格局。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区位图 2、宁波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十五”时期是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城市化稳步推进和长三角区域格局重组的大背景下,宁波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首先,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宁波提出了新的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城市化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建设几个具有国际性功能、跨省域影响力与较强创新能力

的城市,以强化我省在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地位。据此,宁波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拥有深水港优势,将大力发展港口海运业、临港型工业和出口加工业,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辐射与集聚功能。 其次,《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对宁波都市区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三个都市区的目标,其中宁波都市区由宁波市区、舟山市区、奉化市区组成,实现甬—舟港口整体开发。由此,宁波城市将突破现有的城市格局框架和城市形态,城市规划要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考虑设施的配置、交通的联系和产业的联动。 第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宁波区位条件,进一步强化宁波在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杭州湾跨海大桥、沿海国道主干线、沿海铁路、甬金高速公路、甬金铁路的建设将使宁波由一个交通末端城市变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给宁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进一步影响宁波城市发展的格局,强化宁波中心城市地位。 第四,宁波城市自身功能提升、港口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完善也给宁波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功能需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需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北仑港口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努力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的目标,已成为我市港口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此外,鄞县行政区划的调整,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宁波整体的发展。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特点 本次规划立足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合理安排城乡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现代化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现代化设施建设标准;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营造兼具江南水乡与现代港城的城市个性,形成江、河、湖、港、桥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特色。 三、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经济和社会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发展协调,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现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地位牢固确立。力争在2020年前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 社会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社会风尚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保健全、人民生活安康的现代文明城市,确立浙江省高教和科研副中心的地位,更好地体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建设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拥有先进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管理规范有序。通过20年左右时间,把宁波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兼具国际港口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2、城市性质及城市规模 城市性质: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职能: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和高教、科研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