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表达方式练习题 (2)

语言的表达方式练习题 (2)
语言的表达方式练习题 (2)

语言的表达方式练习题

语言的表达方式,一共有5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学生喜欢她。

2、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是降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4、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5、抒情: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有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等方式。

作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1。记叙:

(1)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邓嫁先写的,说他已经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2)我鼓起勇气,两手摸索着,一步步探进了楼内,小心翼翼地登上楼梯。

(3)屋内的土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爷爷不在这儿烧饭,我们玩儿藏猫儿时都抢着往里钻,那里最安全,可是等爬出来,就满脸满身的黑,这可免不了挨大人们的骂,有时还挨打,但过了一会儿就忘了疼,又钻了进去。

(4)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2。描写:

(1)“土星五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

(2)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都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3)四周寂静无声,偶尔有鸭子“嘎嘎”地叫着,却一点儿也看不到它。

(4)太阳露出半个圆脸,慢慢地从飘荡的云雾中升起来,最后才完全跳出白雾,一刹那间,

这深红的火球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给云和雾镀上了柔和的橘红色。

(5)我环视四周,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房,洁白的墙,青色的瓦,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3。议论:

(1)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3)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贱的肉体,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爱把最珍贵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4)历史是一本不断连载的长卷,人们可以去翻看已经写好的部分,但却无法预测下一步作者的意图;人们可以选择故事发展的方式,但却无法摆脱命运和时间的操纵。

(5)如果运气比较好,碰上的是一位明主,那么君子方能扬眉吐气,然而事实上却偏偏又是昏君比较多,于是,从屈原到岳飞再到本书中的史可法,历史上的君子们永远是小人的手下败将。

(6)勇敢是我前行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航程.它告诉我学习也如此,需要勇敢,遇到难题,不怕,但需要勇敢,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需要取得成功的信心。

(7)勇敢是成功的铺路石,勇敢是成功的指明灯,成功总夹杂着许多挫折,而克服挫折的金钥匙就是勇敢。

(8)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

4。抒情:

(1)我热爱江南,我热爱家乡,热爱老木屋。

(2)望着她下楼的背影,我不禁激动起来。小姑娘的心灵多么像这楼道里的烛光啊!(3)久雨后大地少女般的眉开颜笑,那么妩媚与多情,青春与丰美。

(4)请你也以坚实的步态,昂扬的英姿,投入这雨后蔚蓝的天空下,融入这雨后青春的土地,尽情地驰骋与遨游,尽情地歌唱与挥舞;在这幅干净明晰的画布上,精心地构思,尽情泼泻希望的彩笔!

(5)啊,小草,是你让神州大地充满绿色,是你让祖国增光添彩。

(6)愿上帝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保佑大家并安慰你们。

(7)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8)叶子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9)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的寻找,寻找遗失的美好。。。。。。泪花在夜里绽放,心情随着流星奔跑,星星在银河寻找,寻找遗失的美好。。。。。。

(10)风告诉我,美好总是在远方,所以它会一直不停的寻找。。。。。。漂流的瓶子固执的躺在沙滩的怀抱,在等待,等待有一天美好会回来,所以一直等待。。。。。。

5。说明:

(1)“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2)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3)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

(4)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暴风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

(2)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3)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名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4)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5)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6)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7)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8)我们教室的前面是一块大黑板,后面是“学习园地”,左右两边是名人名画。

(9)大家都把手绢放在桌上,老师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观看大家的作品。

(10)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11)我吃过自己种的白菜。

(12)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

(13)为了她,我愿意付出一切。

(14)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

(15)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来了。

(16)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17)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二、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

(1)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2)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3)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4)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A.外貌神态动作语言B.外貌心理动作语言

C.外貌心理神态语言D。外貌动作神态语言

三、阅读下边语段,然后答题。

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1、这一段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四、就“豆子发芽”一句,有五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1、豆子发芽了。()

2、豆子长出了瘦弱的小芽。()

3、豆子发芽很重要。()

4、啊,豆子发芽了! ()

5、豆子发芽需要水分。()

五、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过尽千帆尽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过尽千帆皆不是”,寓情于景。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

六、阅读下边语段,然后答题。

一进入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燎起几个水泡。

划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七、阅读下边语段,然后答题。

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的思考。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当居里夫人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时,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古代哲人孟子曾说:一个人身处富贵温柔之乡,不丧失志向;身处贫贱困苦之时,不改变人格;身处强暴威胁之时,不丢掉气节——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两个语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阐述的是什么样的话题。

八、阅读下文,说出划线语句的表达方式

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

⑴我的汉语学生杰克是医科大学中医专业的H国留学生。( )

⑵素闻H国人是苛刻挑剔的,择师条件也十分离奇:首先人要漂亮:然后才是中文要好。

⑶初次见面,简单的介绍后,杰克勉强地点了点头,就不再讲话。我知道,除了他本身固有的高傲外(这是这所公寓里所有留学生的通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远没有达到他所谓的“漂亮”标准。说真的,我确实跟美丽无缘,父母给了我一张再平凡不过的脸。但我没有妄自菲薄,我并不认为美丽可以代表一切。我知道,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和荆棘不是美丽可以跨过的。( )记得《简·爱》中有一段话:“我贫穷、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我能________(A。蔑视B。歧视C。重视,)但不能无视杰克的高傲。我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做得最好,让他的高傲见鬼去吧!

⑷4月的一天,雨哗哗地下了一整天。街上的水很多,路面低洼处水可没过脚面。舍友们都仰倒在床上,高唱着“下雨天,睡觉天”。在那样一个滂沱大雨的鬼天气里,谁愿意一脚泥、一身水地出门呢?眼看快6点,又该去上课了。舍友们都说雨那么大,路又难走,别去了,一次特殊情况,杰克应该能够理解。我笑着摇摇头,撑开伞,出了门。

⑸街上风裹着雨,手中的伞握不稳,身上湿了大半。路比想象中要难走得多。红旗大街正在扩建,路边的土被冲得到处都是,一踩一脚泥,裤脚上已溅了不少泥点子。红旗大街与新石南路的交叉处,已不见路,只有一片汪洋的水。( )鞋子里外都湿了,走起路来,噗哧噗哧地响,一阵冷风吹来,我直打寒颤。

⑹到了杰克的房间门口,脱下鞋子抬起脚,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淌。我飞快地脱下袜子,拧了拧水,又飞快地穿上。( )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这一切,然后敲门。

⑺开门的一刹那,杰克的脸上写满了惊愕( )。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格外漫长。半温的衣服贴在身上,粘粘的、潮潮的,感觉就像掉进沼泽中一样。尽管如此,我脸上始终保持着平和自然的微笑。我知道我不需要无谓的同情,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击溃杰克的高傲和他对中国人的偏见。( )

⑻打那以后,杰克表现得不再那么难以接近。他的高傲像一只鸡蛋被我击开了狭小的裂缝。

⑼杰克的中文进步很慢,尤其是在念绕口令时,他发音含糊不清,听上去像酣睡的小猫打呼噜。杰克的高傲随着他的一次次失败而一点点减弱。我无意也无暇嘲笑他。相反,我一直鼓励他不要气馁,不要懈怠。每次,我在讲课时,总穿插一些文字游戏和课外知识,诸如名胜古迹、文化典籍、风味特产、天文历法等。课前我不断充实自己,课上我俨如一位真正的老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我的只有一个学生的课堂充实而富有趣味。终于有一天,杰克竖起大拇指说:“老师棒!中国棒!”( )语气中有着不可置疑的肯定。

⑩我笑了。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⑾“杰克,给你这个。”一次课后休息,我伸手递给杰克一个外表光滑的苹果。凭我的经验,这个苹果肯定少汁、青涩,极为难吃。而我啃起了那个不太光滑的苹果。果真如此。“老师,为什么你给我的这个这么难吃?”他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我。我晃了晃手中带有疤痕的苹果说:“你不是喜欢外在漂亮的吗?那个苹果可是这一堆中最好看的!”说完,我和杰克相视一笑。“谢谢,”他友好地向我伸出手,“你教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 )至此,他的高傲被我彻底击碎。

⑿初为人师,我深深地品味了其中的苦与乐。( )我知道我贫穷、低微、不美,但我拥有坚毅,拥有真诚。它们会伴我跨过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让我得到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 )

九、现代文阅读

(一)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李丹崖

她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许多小伙伴也对她敬而远之,更可悲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差得一塌糊涂,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至少能错三遍。

她有自闭症,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同学开始排挤她,大家认为,她是一个闷葫芦,和她在一起,自己原本快乐的心情也会瞬间变得低落起来。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一个人搬着课桌,挪到了教室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也觉得自己仿佛搬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事不关己的,她关心的只有窗外的世界,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鸟儿们在树间做了巢,每天啁啾地唱着,嬉戏着……她是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她是个烦恼的绝缘体。

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许多候鸟已经南迁。积攒了这么久,她第一次在一个课间痛哭流涕,她哭着说,都走吧,就

连鸟儿也会抛弃她,曾经的一树新绿也变成了满眼枯黄,上帝为何非要给我一个黯淡的世界?

不知道什么时候,班级里新来了一名语文老师,老师姓徐,长得特像徐静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暗地里叫她“静蕾老师”。静蕾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黑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或者是写一篇作文。

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声响起,接力开始了,很快就传到了她。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不知不觉中,黑板擦落在她的桌子上。她先是一愣,继而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声,那欢呼声带着一种刺耳的嘲弄。她不会唱歌,按照“游戏规则”,她选择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交上去。静蕾老师是个非常和和蔼的人,对她说,没问题,即使第二天交不上来,只要用心了,写多少都可以。

这一次,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老师看——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家嫁到了外乡,父辛给她们娶了一位后妈,尽管后妈对她很好,但是,她总觉得那是一种虚伪。六岁那年,她的父帝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选择了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她是一棵孤单的小草,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第二天,静蕾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不仅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静蕾老师却只字未提。那天,静蕾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讲桌下的第一排的位置,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从那天起,她仿佛蝉蜕一样换了一个人,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与她交往,学期结束,她还做了班长。

后来,她考上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堂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

也许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静蕾教师在她的作文里给她的评语……

、3.文中划线处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反映了主人公()的心理?

表达方式答案

一、1、描写2、叙述3、议论4、抒情5、描写6、议论7、描写8、说明9、记叙10、记叙11记叙12。描写13。抒情14.描写15.记叙16.说明17.议论

二、C

三、议论

四、

六、(景物)描写,突出了天气酷热,表达了小夏和小秋盼信的急切心理

七、议论,人的价值

九、描写。反映了主人公黯淡的心理(悲凉、悲伤、忧伤)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的优点是:讲的是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区别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都属于表达技巧,它们有什么区别呢(重要)先说什么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而采用的艺术方法。。从艺术流派上看,传统的分为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还有现代所提到的荒诞的,意识流之类的不同表现手法。从表现的方式上讲,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等。 表达方式有记叙(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那么,如何分析表现手法呢 1.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2.其次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

论文中量与单位的正确表达方法

论文中量与单位的正确表达方法摘要:依据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分析了在使用物理量和法定计量单位时出现的若干问题,给出了量和单位及符号的正确表达方式。 关键词:物理量单位名称符号标准化 为进一步统一计量单位,规范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我国国家计量局颁布了一系列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GB 3100~3102,以国际单位制(S1)为基础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体系已全面推行并逐步完善。虽然国际单位制具有先进、实用、简单、科学等诸多优点,而且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已经获得独有的地位,但是由于长期的习惯,一些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和一些应废止使用的量和单位仍常出现在科技论文中。本文以国家标准为依据,结合实例论述在石油化工论文中常见的有关物理量和单位表达的一些问题。 量的名称和符号 ◆量的名称 量,也称物理量,是用于定量地描述物理现象的。量都有其各自的名称。GB 3102.1~GB 3102.13中共列出了614个量,并遵循我国已广泛使用的习惯,为它们规定了名称,这些名称简称它为“标准量名称”。对于量名称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应使用已废弃的名称。如重量、比重、比热、电流强度、原子质量、分子量、摩尔数、重量百分数(或浓度)、体积百分数(或浓度)等,正确的表述应为质量、密度(或相对密度)、比热容、电流、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现行的科技论文中,滥用“浓度”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来,只有“物质的量浓度”可以简称“浓度”,其他含“浓度”一词的量名称,都必须说出全称,如把“质量浓度”说成“浓度”就是错误的。至于很多人把“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量纲的量也称作“浓度”,则更是错误的。 ◎同一个量名称不应有多种写法。一个量有多个名称,例如压力和压强,体积质量、质量密变和密度等,只要是国家规定的,都可以同等地使用。然而,对同一个规范的名称,出现几种不同的写法,如“吉布斯自由能”,有的写作“吉卜斯自由能”,这是不允许的。 ◎不得使用自造的名称。自造的名称见得最多的是在量的某一单位名称后加个“数”字。例如:时间叫“秒数”,功率叫“瓦数”(如说“这只灯炮的瓦数为60瓦”)等等。 ◆量的符号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设计者:谢龙江 教学目标: 1.学会借景抒情的一些具体方法。 2.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 3.学会用一些修辞手法来是文章更加生动优美。 教学重点: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 教具:PPT 课时数:1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赏析下面两个片段。 教师导入本课中心 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就在于作者在叙事之外运用了一种表达方式使文字充满情意和张力,这种表达方式叫抒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活动二:朝花夕拾 (一)文章不是无情物----文海拾贝 (二)有“情”品读 ①请同学们带着情感深情自由朗读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句子。 ②请同学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深情试读并谈谈对这个句子的感受。 活动三、如何抒情

1.活动:通过以上文段的集锦,探讨文章常用的抒情方式和抒情方法。 话题一:通过“文海拾贝”环节探寻文章常用的抒情方式。 话题二:通过“有情品读”环节探讨怎样才能让抒情饱满丰盈。 2、表达交流 (1)抒情方式: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式分为两种: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己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在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表述为: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融情于物) 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简洁明快〗 (1)、简洁:指准确、中肯、不重复、不啰嗦。 简明:就是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话。用最少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 古人云:“文贵简,”“文约而事丰。”即“言简意赅”。 (2)、文章不在长短,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就是好文章。 语言大师老舍说: “中国的语言是最简练的语言。你看我们的诗吧,就用四言,五言,七言,最长的是九言。” (3)、“言简意赅”例文。 千古流芳的文章, 多数都是“言简意赅”。 例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空照,清泉石上流。” {这几句话,无修饰,简单描写(白描手法)却包含信息多,让人回味无穷。} 例2、老舍说:“如‘对他这样说法,我同意!’为什么不说:‘我不同意他的话呢?’为什么要白添那么多字。” 例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直”、“圆”均为简单的字,却很传神。} (4)、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洁”?

一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之点。要删繁就简、大力压缩,消除多余的话,选项用精要的词语。 二是,语句结构要清爽,用语法知识,清理句子结构,去掉病句,准确表情达意。 三是,不用产生歧义的句子,如:“校长、付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这就是表意不明确。} 四是,熔炼含蓄的词语,以求“言简意赅”之效果。 为了“简洁”,可选适当的成语或词组代句子;还可以运用适当的词,代词组。 (1)、什么是生动形象? 所谓生动形象,即指语言要讲究文采,力求精美、新鲜、活泼,感染力强。 (2)、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一是,要精心锤炼词语。

用的词语不死板、不平淡。语言要新颖、活泼,给人以鲜明、活脱之印象。 二是,文章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只有首先说服了自己,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必须做到语言精确,感情真挚。 三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化笼统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巧用修辞,能使表达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如:“问世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短的一句比喻,就便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愁思之切; 又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一景色描写,顿生情趣。 再如,恰当的借代,能使表达,简明精练,,妙趣横生。 如鲁迅在《故乡》中,用“圆规”来借代“楊二嫂”,令人忍俊不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排比,可以强调感情的表达,也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等等。

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即古人所称的“笔法”,今人称之为表达手法、表现方法。 人们写文章的表达方式通常有五种,即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由于受应用文书的文体特点和写作目的的制约,应用文书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说明、叙述和议论。 本节介绍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说明、议论和叙述。 一、说明 所谓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状态、性质、特点、功能、成因、关系、功用等属性,加以客观的解释和介绍的表达方式。 (一)说明的作用 以说明的方式来介绍背景材料和环境,可以为叙述起好铺垫作用。总结、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报告对某些基本情况的介绍,表彰、处分决定或通报对有关人员或单位的介绍等,常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条例、规定、制度、公约等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介绍信、证明信等专用书信以及启事、经济合同、广告等,也常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用说明方式来介绍背景,交代情况,可以为议论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应用文书说明的特征 1. 应用文书的说明常与议论、叙述结合使用。 2. 应用文书常多种说明方式同时使用。 (三)应用文书常用的说明方法 1. 比较说明 即是利用相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或不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来突出说明被说明对象的方法。例如: 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俄国的贝加尔湖,由于污染,湖中的水生物至少比50年前灭绝了一半。 用于比较说明的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可比性,且比较的标准要一致。否则,对客观事物的说明就会出现片面性乃至错误。 2.. 举例说明

即是列举具体的例子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通常有典型举例和列举性举例两种。前者能使被说明的事物更为具体、清楚;后者能使被说明事物的范围更清楚。 举例说明要求所选例子真实、具体,有代表性,否则不能达到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明的目的。 3.. 数字说明 即是用数据来说明事物、事理的方法。例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544.3元提高至4377.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708.6元提高到1926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实际增长5.7%,是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4.. 分类说明 即是对事物或问题,按同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不同的方面,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例如: 营业税设置了三档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税率为5%;娱乐业多属于高消费的范围,因此规定了5%至20%的税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可在税法规定的幅度内实行较高的税率。 5.. 定义说明 即是简要说明事物的概念或本质属性的方法,即讲明事物、事理“是什么”。 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给“人”下的定义:“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定义说明“是”的前面和后面的内容可以互换。 6. 引用说明 即是引用一些有关的论述、文件资料来说明事物或问题的性状、特点、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除上述的说明方法外,应用写作还偶尔使用比喻说明、描写说明等。 二、议论

幽默语言的表达方法

1.什么是幽默语言 幽默的含义是有趣或可笑且又意味深长。幽默是思想、学识、品质、智慧和机敏在语言中综合运用的成果。 幽默语言是运用意味深长的诙谐语言抒发情感、传递信息,以引起听众的快慰和兴趣,从而感化听众、启迪听众的一种艺术手法。 2.幽默语言的功能 在公共关系实务中,幽默语言是事业成功的润滑剂,是一件法宝。具体说来,它有如下功能: 第一,是取得公关工作业绩的致胜武器之一 第二,能帮助你打开公关活动的大门 第三,可以增进友谊,维系即存关系,也可以使激化的矛盾变得缓和 第四,是创造融洽气氛,反击无理提问和开展善意批评的有效手段 第五,还有自我解嘲的功用 3.幽默语言的表达方法 其一,双关法 双关,就是同一个音节,可以表示不同的词,同一个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利用这种词的同音或多义的条件,使一句话同时带有字面意思和字外意思,就是双关。 其二,岔断法 岔断这种幽默语言的表达形式, 就是人的言行模式与思维模式的逆反性。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Al后面有A2,A2后面有A3,于是便可推断出A3后面有A4 ,但

这时却突然发生变化,A3后面没有出现A4,而是出现了与之不同但又有关联的B,使人们的心理期待突然扑了空—语言的逻辑不按常规发展而突然中断,出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不由地大笑起来,于是大家在笑声中恍然大悟。 其三,对比法 在生活中,有时内容与形式、愿望与结果等方面会产生强烈的不协调,于是形成了不和谐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产生幽默或可笑情趣。公关工作者可以适时利用这种不协调,做好公关工作。 其四,借题发挥法 借题发挥就是借用别人的话题进行发挥,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一条劝人的好方法。 其五,曲解法 在对话中故意地歪曲对方话语的本义,或故意装聋听不清而回答就是曲解。它常常利用语词的多义、同形、谐音、同音等条件来构成。 其六,反语法 正话反说,或是反话正说,用与词语本义恰恰相反的话来表达词语本义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说话时表面是一种意思,而实际所要表达的却是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意思。 其七,倒置法 把事物的正常关系在特定条件下倒置过来,从而造成滑稽可笑的效果,就是倒置。倒置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一定的情景下有角色的倒置、事理的倒置、语言的倒置等等。 其八,夸张法 在这里主要是指的语言上的夸张,也就是修辞学上常说的“夸张”修辞。 其九,借讳言回答法

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 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 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 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容是和所叙述的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容是对所叙述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容、丰富故事情节.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 ,有助于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 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

常用的表达方式

一、常用的表达方式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3)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4)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 (5)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借代、反语。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通过对容貌、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 5、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作用:①烘托人物心情②渲染环境气氛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④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表现人物性格作衬托和铺垫。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起烘托渲染作用。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以及这五种表达方式在具体写作中的运用。 重点:对五种表达方式的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 难点: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在文章的的运用。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指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 文章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 记叙就是介绍人/事/物的发展过程的表达方法。 人/事/物+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如: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蝉断续的蝉声了。 请大家仿写一句: 描写 描写是指用生动详细的语言对小细节进行描绘。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如: 我小心翼翼的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并且踩到了它。 暮色苍茫,天上繁星点点,像夜空中的精灵。 记叙与描写的区别: 记叙:交代一个大概的过程。 描写:刻画一个细小的形态。 判断记叙/描写: 1、早上,我买了个面包,然后去学校。( ) 2、去学校的路铺满了厚厚的白雪,像棉被盖在了路上。( ) 3、我一看表,发现还有两分钟就迟到了。( ) 4、我挽起衣袖,迈开步子,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汗水如断线的珍珠大颗大颗地从脑门上滚落。( ) 5、7点59分,我顺利抵达教室。( ) 抒情 指抒发人对人、人对事的各种感情。 如: 1、哦!那是蝉生命的意义! 2、冬天,我喜欢你纯净的身躯,喜欢你严厉的性格,我要在你的怀抱中锻炼、奋斗...... 你可以和春天的鲜花、夏天的麦浪和秋天的果实媲美。 议论 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例: 吸烟是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行为。抽烟会影响抽烟人的健康,很多肺癌患者的病因就是香烟。抽烟还会伤害你周围的人的健康,“抽二手烟”对身体的坏处甚至更大。也许你的加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学生真正分辨起来虽不是什么大难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们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导致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难以区分,至少写作时综合运用的意识不强,作文时采用单一的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语言枯燥无味。现结合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对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略作简要的概括。 一、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二)、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1、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2、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四)、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

英语翻译中数字的正确表达方式

英语翻译中数字的正确表达方式 一. 英美等国的出版社在排版时遵循一条原则,即1至10用单词表示,10以上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也有的以100为界限),这条原则值得我们行文时借鉴。 Eg. That table measures ten feet by five. 那个工作台长10英尺,宽5英尺。 Eg.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classroom experience at the college level brings the professor and a group of 20 to 30 students together for a 45-to-50-minute class session two or three times a week. 由一个教授和十名学生每周会晤两三次,每次授课时间45到50分钟,是大学程度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 二. 人数用阿技伯数字表示显得更简洁明了,但不定数量、近似值用单词表示较恰当。Eg. There are 203817 voters on the electoral rolls. 选举名单上有203817个投票人。 Eg. Nearly thirty thousand voters took part in this election.近3万个投票人参加了这次选举。 三. 遇到日期、百分比、带单位的特殊数字,通常用阿拉伯数字。 Eg. Maximum swivel of table is l20. 工作台的最大回转角度是120度。 Eg. 3rd March l991或3 March l991;a discount of 5 percent(5%的折扣); Eg. purchased 7 yards of carpet(买7码地毯); Eg. ordered 2 pounds of minced steak(订购2磅剁碎的肉)。 如果涉及的数目和单位是不定数,可用单词表示。 Eg. about five miles per hour(每小时大约5英里) Eg. at least ten yards away(至少有10码远) Eg. hesitated for a moment or two(犹豫了片刻) Eg. I have warned you a hundred times(我已经警告你多少遍了)。 四. 在科技文章中,数字频繁出现,用阿拉伯数字比用单词陈述更有利。 Eg. The new engine has a capacity of 4.3 litres and a power out-put of 153 kilowatts at 4400 revolutions per minute. 这台新发动机的容积为4.3升,转速为每分钟4400转时输出功率是153千瓦。 Eg. We know that the weight of a cubic foot of air at 0oC and 76cm,pressure is 0.08l pound, or 12 cubic feet of air weigh a pound ,1立方英尺的空气在0摄氏度和760毫米汞柱压力下,重量是0.81磅,也就是说12立方英尺空气的重量是1磅。 五. 句首不用阿拉伯数字,句末要尽量避免用阿拉伯数字。 Eg. 4th July is an important date in American history. 应该写成The fourth of July... Eg. 19 couples took part in the ballroom dancing competition.19对选手参加了交际舞比赛。应改写成:Nineteen couples took... Eg. 60%profit was a reported.据报道有60%的利润。应改写成:Sixty per cent profit… Eg. 1345 kilograms force was applied at the center point of the bar.试验时在杆的中点加1345公斤力。 可改成When tested, a force of l345 kg was applied... 六. 遇到分数,可用带连字符号的单词表示。 Eg. At 1east two-thirds of the class have had colds.这个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患重感冒。Eg. Nitrogen forms about four-fifths of the atmosphere.氮约占大气的五分之四

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就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就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与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与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叙述有两类:一就是概括叙述、一就是具体叙述 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就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与事叙述完整、 倒叙、又叫倒插笔.就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就是插进来的内容就是与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就是插进来的内容就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就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倒叙有三种情况、一就是把结局提前、二就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就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

叙,就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 与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她、她们与第二人称——您、您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就是作者本人,有时就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 人物、:讲的就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与空间 的限制、?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就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就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 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就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 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您”“您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就是第三人称的叙述.?▲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就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区别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简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2.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

英语中时间的正确表达方法

在口语中或朗读英文时,经常有需要表达时间的情况出现。如何准确地用英语表达时间呢?总的来说,有两种表达方法。 一、直接读数字。如: 7:00 读作:seven或seven o”clock 8:30 读作:eight thirty 9:15 读作:nine fifteen 10:30 读作:ten thirty 11:59 读作:eleven fifty - nine 从以上五例中可看出:时间可以直接用基数词表示。表示整点时,可直接读小时的数字,也可在后面加上o”clock来读;表示零几分时,“零”一般读/ /。 二、借助past和to来表示 1. 分钟小于或等于30的用past。past表示“超过”的意思,其中15分读作a quarter,30分钟读作half。如: 6:08 读作:eight past six 7:15 读作:a quarter past seven 8:23 读作:twenty - three past eight 9:30 读作:half past nine 2. 分钟大于30的用to。to表示“差多少”的“差”,因此,分钟大于30的就要看看它与“小时”加“1”还差多少分钟。读“分钟”时,差多少分钟就读多少;读“小时”时要加“1”。其中45分钟是差15分钟,也要读作a quarter。如: 4:32 读作:twenty - eight to five 6:45 读作:a quarter to seven 11:58 读作:two to twelve 12:49 读作:eleven to one(12小时制) eleven to thirteen(24小时制) 归纳以上借助past和to表达时间的方法,可以编如下的顺口溜记忆其规律: 30分以内,分在前,点在后,past在中间;

五种常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其中,记叙,说明,议论也是文学的三大文体。今天,语文网小编通过以下的分享——五种常见表达方式,希望能让大家对语文知识的概念更加清晰,运用起来更加自如! 五种常见表达方式 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常见表达方式有哪些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语言表达方式与心态

语言表达方式与心态 语言表达方式反映了我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等心理状态。本文通过对几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分析,指出这些习惯性的用语方式反映了我们消极的自我意识和体验。改变消极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改善消极自我意识的有效途径。 标签:语言表达方式自我认知自我体验 心理学研究认为,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特别是习惯性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说传达着情感或态度。一些习惯用语、惯用的语言风格,透露了我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通过对说话语态的现象学分析,可以提高我们对自我意识或者自我状态的觉知。同样,改变消极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改善自我意识的途径之一。 一、诸如“应该”“必须”之类表述绝对化要求的词成为“口头禅” “我必须把这个计划完成。”“我对他这么好,他不应该这样对待我。”“这次考试我应该能取得好成绩。” 上述语句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细细体会,是否觉察到其中蕴含的非理性的、个人情绪化的、对人对己的不合理期待?如果你脑海里经常有这样类似的判断句或想法,或者这种词已成为你的口头禅,那么你很可能有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而追求世界上不存在的完美,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我们就会感到难以接受。 二、用被动句式表述自己的感受 “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让我很难受。”“他对我的这种看法让我很难接受。” 习惯使用被动句式表述自己感受的人潜意识中总把自己放在被动、消极的位置上,认为自己对事态的进展是无能为力的,只能接受;同样也表示了对自己当前所处状态的消极态度和自己对应负责任的逃避。如果你有意识地“变被动为主动”,通过使用主动句式来表述自己的感受,可以帮助你意识到自己对自身情绪、自己的见解、选择应承担的责任,从而增强自信,主动去解决问题。 三、在描述自身体验或者状态时用旁观者的语气 有人习惯于用这样的语气来陈述自己的感受:“一般来说,大家都不喜欢自己被别人小看。”“当别人拒绝你的要求时,你会感到很尴尬。” 通过用上述“你”“别人”“大家”等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的句式,我们对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一、▲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的优点是: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其缺点是,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 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 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做到详而不杂,细而不荒,简而不陋。④要波澜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