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在1L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并得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个数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HCO3-、

NO3-、NH4+、F-

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Mn2++2e-+2H2O=MnO2+4H+

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

29、已知2CO(g) CO 2(g) + C(s),T=980K时,△H-T△S=0。当体系温度低于980K时,估计△H-T△S的正负符号为负,上述正反应将自发进行。

30、改变条件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必然大于逆反应速率,至少某一个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31、室温时,0.1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该溶液的pH=4,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32、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33、某二酸H 2B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则在0.1mol/L的Na2S溶液中有c(B2-)+c(HB-)+c(H2B) =0.1mol/L 34、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2CrO4)=1.9×10-12,在0.001mol/LK2CrO4和0.01mol/LKCl混合液中滴加0.01mol/LAgNO3,刚出现Ag2CrO4沉淀时,溶液中Cl-浓度约是4.13×10-6mol/L,即可认为Cl-已沉淀完全,所以K2CrO4可作AgNO3溶液滴定KCl的指示剂。

35、白磷分子P4和甲烷分子CH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键角均为109028′

36、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质量减少32g

37、在恒温恒容下,0.5molN2和1.5molH2充分反应生成NH3放出热量为19.3kJ,则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生成氨气放出热量为38.6kJ 38、符合8电子结构的分子都具有稳定的结构,不符合8电子结构的分子都是不稳定的

39、元素周期表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6周期,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ⅠA

40、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O2)

41、利用电解原理,将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另一附加惰性电极作为阳极,这种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叫做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42、10m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则HA溶液的体积≥10mL

44、因为K sp(AgCl)>K sp(AgOH),故氨水能使AgCl溶解

45、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46、与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pH为2和pH为3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xL和yL,则10x﹤y和等体积pH为2和pH为3的醋酸溶液反应,消耗等浓度的NaOH溶液体积分别为xL和yL 则x ﹥10y

47、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加入100g36.5%的盐酸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质量,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是8mol

48、由于水中既有范德华力,又有氢键,所以H2O比H2S稳定

49、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都比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要大,ⅠA 族元素的金属性要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50.混合物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例如,空气、溶液属于均匀混合物,而泥浆则属于非均匀混合物。

51.丁达尔现象、吸附性、盐析、渗析都和胶体有关。

52.CaO属于碱性氧化物,SO2属于酸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甘氨酸属于两性化合物。

53.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微粒的运动方式不同,固态物质微粒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金属晶体的自由电子除外),液态物质微粒和气态物质微粒可以自由移动。因此离子晶体不能导电。(必修1P10)

54.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和微粒之间的距离决定。55.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气态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而气态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与外界的温度、压强有关。

(必修1P11)

以上正确的是:6、7、9、15、23、28、29、31、32、34、46、47、50、

51、52、53、54、55

二、元素及其化合物

1、在Na2O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在1:1

至1:2之间

2、标准状况下,120mL含有0.20molNa2CO3的溶液和200mL0.10mol/L 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体积约为224mL

3、在空气中直接加热MgCl2·6H2O晶体,可能生成Mg(OH)Cl或MgO

4、将0.01mol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①=②>③>④

5、由2Fe3++Cu =Cu2++2Fe2+可知,在某些情况下,铜的金属性可能比铁强

6、要使新制氯水里次氯酸的浓度增大,可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钠或碳酸钙或碳酸钠等

7、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8、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酸性和还原性依次增强

9、水玻璃可用于生产粘合剂和防火剂,分子式为Na2SiO3

10、利用SO2的漂白性,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CO2和SO2

11、持续地将SO2通入硝酸钡溶液中,或将CO2通入氯化钙溶液中都有可能生成沉淀

12、实验室用铵盐NH4Cl或NH4NO3或(NH4)2SO4,与强碱NaOH或Ca(OH)2加热制备氨气

13、某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浓硝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反应后的产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可能为+2或+4

14、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只能生成FeCl3,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15、电解CuCl2、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16、取a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1a-42b)/31a×100% 17、1molNa、1molNa2O2分别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N A,产生的气体都为0.5mol

19、为确认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CuSO4,可向试管中加水,观察颜色

20、C60以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uO发生置换反应

21、氮氧化物、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氮氧化物如NO2会导致光化学烟雾

22、在铜铁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加入少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一定是m1>m2

23.工业上以氯气石灰水为原料制造漂白粉。(必修1P43)

24.虽然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常温下液氯可储存于钢瓶中。25.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将氯气通入提取粗盐后的母液中,

再鼓入热空气,冷

凝得到粗溴。而碘的制取是将氯气通入从海带灰溶解出的I-溶液中,再萃取得碘。

26.钠可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单质,应该在隔绝空气下进行反应。(必修1P50)

27.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28.铝在空气中能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工业上可以用电解法来增加铝表面氧化膜的厚度,加强对铝的保护。但海水中受到氯离子的影响抗腐蚀性大大减弱。(必修1P68、69)

29.炼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在高温下铁矿石被焦炭还原而生成铁。

30.铁与钢的组成区别主要是铁含硅量高,钢的含硅量低。

31.金属分类上把铁归划在黑色金属里面,是因为纯铁是黑色的。32.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硅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建筑行业常用的一种黏合剂。33.水泥、玻璃、陶瓷是三大重要硅酸盐新产品,生产原料中都用到石灰石。

34.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形成酸雨有两种途径,第一步反应都是可逆的。

35.工业制硫酸热交换器的作用是把吸收SO3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净化后的混合气体。

36.氮肥的生产、金属的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大量氮氧化物排放空气中,其中二氧化氮不但能形成酸雨,在日光照射下还会产生光化学烟雾。

37.铵态氮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保存在阴凉处,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38.硫酸铵俗称硫铵又称肥田粉,氯化铵俗称氯铵,硝酸铵俗你硝铵,碳酸铵俗称碳铵。(必修1P99)

39.硫酸工业,硝酸工业,合成氨工业中都使用了热交换器。

40.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修1P52)以上正确的是:3、4、7、13、14、16、17、20、21、22、24、25、26、

27、28、32、34、36、37、39、40。

三、有机化学

2、甲苯、葡萄糖、乙醇和聚异戊二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4、分子式为C6H12,主链碳原子数为4个的烯烃共有3种

5、除去苯酚中混有的少量苯甲酸,可在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再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完全反应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6、凯库勒第一个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有机物尿素,维勒最早提出苯的环状结构理论

7、取少量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片刻,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可知卤代烃中含有碘元素

8、只用碳酸氢钠溶液不能鉴别乙酸、乙醇、苯和四氯化碳四种液态物质

9、分子式为C5H12O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在加热和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成醛的醇有4种,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不饱和有机物有5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10、检验淀粉水解产物,可在水解所得溶液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后水浴加热

13、常温常压下,100g含乙醇46%的酒精溶液中的氢原子数目为6N A

14、一分子β-月桂烯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最多有4种

15、C H2=CHCH3的名称是1-丙烯,CH3CH2CH2OH叫做1—丙醇,CH3CH2CH(CH3)OH叫做2-丁醇,CH3CHClCH3叫做2-氯丙烷

16、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17、由乙烯制备乙酸,既可以通过乙烯→乙醇→乙醛→乙酸的路线,也可以通过乙烯→乙醛→乙酸,或由乙烯直接氧化成乙酸

18、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器开关外壳、灯头等都是用电木塑料制成的。电木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由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聚反应得到。

19、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高压合成氨技术,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

20、重油中烃的分离采用减压分馏的方法,可避免升高温度带来的使烃分解和损害设备等情况的发生

21、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俗称甘油)都属于饱和醇类,它们是同系物

22、当氨基酸在水溶液中主要以两性离子形态存在时,溶解度最大,通过蒸发结晶析出晶体

23.乙烯键角接近120°可以近似处理

24.同分异构现象普遍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无机没有(NH4CNO和CO (NH2)2为同分异构体)

26.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沸点越低。碳原子不足五个的烃常温为气态,但是新戊烷常温也是。

27.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均不是平面结构(有饱和碳原子的都不是平面结构)

28.天然橡胶是在橡胶树内由异戊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

29.苯的氢化热低说明苯环结构相当稳定

30.硝酸密度小于硫酸,故苯的硝化实验先加入硝酸再加硫酸

31.在催化剂镍的作用下,苯和氢气在180-250℃18MPa可以加成,这是工业制环己烷的主要方法

32.溴乙烷是重要基础材料,是向有机物中引入乙基的重要试剂

33.乙二酸又叫草酸,有一定还原性,易被氧化成CO2

34.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用于制作涤纶、饮料瓶、磁带片基、照片保护膜

35.聚乳酸(PLA)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为水和CO2,是环保材料。PLA 材料的手术线、定型螺丝钉手术后无需拆除,可以被人直接吸收。

以上正确的是:2、3、5、9、14、15、16、17、19、20、23、26、27、

28、29、30、31、32、33、34、35

四、化学实验

1、

2、苯中混有苯酚,可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浓溴水后过滤的方法除去

3、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的反应更安全

4、除去溴乙烷中的溴单质和溴苯中的溴单质,都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用NaHSO3溶液

5、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为纯净的FeCl3溶液

6、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水)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后蒸馏的方法

7、将氯气通入滴有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可能呈蓝色,也可能呈无色

8、灼烧海带时,应用坩埚盖盖住坩埚,以防止碘升华损失

9、做过银镜反应之后的试管,可用浓氨水清洗后再用水洗涤

10、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1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某无色溶液,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则该无色溶液中没有NH4+

12、在20mL由H2C2O4和KHC2O4配制的溶液中滴加0.10mol/L酸性KMnO4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13、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

14、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3/4,液体也不能蒸干

15、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阿司匹林晶体过滤后用滤液洗涤

16、把分别装有2mL紫色CoCl2溶液的两支试管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可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冰水中,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深(化学反应原理课本P )

17、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乙醇、1.5g苯酚,再分别加入绿豆大小的钠,根据产生氢气的快慢比较乙醇、苯酚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强弱

18、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19、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20、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溴的CCl4溶液;或在Ni 催化下通入氢气

21、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加4~5滴5%的NaOH 溶液,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溶液呈绛蓝色,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22.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层析、渗析和煤的液化都是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3.用简易量热计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热时,做一次实验需要使用温度计三次。

24.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25.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溶液中苯酚的含量。

2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是用于测量和记录待测物质对紫外光、可见光的吸光度,并进行定性、定量以及结构分析的仪器。(实验化学P26)

27.阳极氧化能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与金属晶体结合牢固,因而大大提高了金属及其合金的耐腐蚀能力、耐磨性,并可提高表面的电阻而增强绝缘性能。此外,由于金属铝氧化膜具有多孔性,吸附性能强,因而可染上各种鲜艳的色彩,对铝制品进行装饰。对于不需要染色的表面孔隙,则要进行封闭处理,使孔隙缩小,提高氧化膜抗腐蚀性能,防止腐蚀性介质进入孔中引起腐蚀。

28.在铝阳极氧化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电压,理由是铝阳极表面不断生成氧化物,电阻增大,为了保持稳定的电压需要不断调整电压以上正确的是:6、7、10、12、13、16、18、19、23、25、26、27、

28

五、高考理综第7题

1.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错,羊毛中有N,腈纶中也有N)

2.蛋白质、纤维素、核酸、PVC、淀粉、壳聚糖都是高分子化学物3.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4.沼气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5.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红外光谱法可用于研究有机物分子结构,滴定法不能用于测量盐类物质溶液的浓度

6.钢化玻璃、有色玻璃、光学玻璃、防弹玻璃是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特种玻璃

7分子筛是一种硅酸盐材料,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以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必修1P80)8.沙子、石英、水晶、硅藻土、玛瑙都是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

9.贝采里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维勒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范特霍夫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三维结构。以上正确的是:2、3、4、6、7、8、9

2013高考理综第7题——化学学科素养题解题策略

1.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1)核磁共振仪:有机物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类(2)红外光谱仪:有机物中的基团,包括官能团

(3)紫外光谱仪:有机物中的共轭体系(如苯环、1,3-丁二烯)(4)质谱仪: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取最大质荷比(前四者均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5)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测定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也可测非金属元素)

(6)元素分析仪:定量分析C、H、O、N、S等非金属元素(也可测Cr、Mn等金属元素)

(7)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溶液中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

法。其原理同比色法,可以测定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成分及含量(8)色谱分析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固定相对流动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

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纸层析法

即色谱分析法中的一种。

(9)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操纵物质表面的原子、分子

(10)同位素示踪法是科学家经常使用的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匈牙利科学家海维西)

2.新材料(高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特点)

(1)火棉:纤维素与硝酸完全酯化反应、含氮量高的纤维素硝酸酯.。用于制造无烟火药和枪弹的发射药。

(2)胶棉:纤维素与硝酸不完全酯化反应、含氮量低的纤维素硝酸酯.。用于制造赛璐珞和油漆。

(3)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种,其中人造纤维是用木材、草类、植物的秸秆、棉绒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经过NaOH和CS2等化学处理后得到的一种纤维状物质,其中长纤维俗称人造丝,短纤维俗称人造棉。合成纤维是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根据人造纤维的形状和用途,分为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毛三种,重要品种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醋酸纤维等(前两种主要成份仍为纤维素)。

(4)光导纤维(光纤):成分为SiO2,广泛用于通讯、医疗、信息处理、传能传像、遥测遥控、照明等方面。

(5)高分子分离膜:有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通过,而把另外一些物质分离掉。广泛应用于废液的处理及废液中用成分的回收、海水和苦咸水的淡化、食品工业、氯碱工业等物质的分离上,而且还能用在各种能量的转换上等等。如阳离子交换膜,但原理和滤纸、半透膜、分子筛有所不同(后三者只是根据颗粒大小进行分离)

(6)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高级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制刚玉球磨机、高压钠灯的灯管等。

(7)氮化硅陶瓷: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时也能抗氧化,而且也能抗冷热冲击。常用来制造轴承、汽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也可以用来制造柴油机。

(8)碳化硼陶瓷: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原子能工业、宇航事业等

方面。

3.能源问题

(1)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主要含C、H元素,还有少量的S、N、O和微量的Fe、V等金属元素。石油的分馏(常用分馏和减压分馏)是物理变化,得到各种粗产品。

煤:煤中有机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的碳、氢、氧、硫等元素。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分,其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高。

石油的裂化(长链变短链)、裂解(深度裂化,短链变成更短的气态烯烃)、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2)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氢能、核能等属于绿色环保的新能源。

4.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

(1)臭氧层空洞: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被氟里昂等氟氯烃及氮氧化物等的破坏而减少或消失,使地球生物遭受紫外线的伤害。

(2)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多,造成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加速了水的循环,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光化学烟雾: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氮的氧化物、O3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空气中氮的氧化物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等。

(4)赤潮:海水富营养化(含N、P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海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5)水华:淡水富营养化(含N、P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水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6)酸雨:空气中硫、氮的氧化物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酸雾随雨水下降,其pH通常小于5.6。空气中S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

燃烧,以及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的工业废气。(7)汽车尾气:主要是由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气态烃等以及气缸中的空气在放电条件下产生的氮的氧化物等,它是城市大气污染和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8)室内污染:由化工产品如油漆、涂料、板材等释放出的甲醛(HCHO)气体;建筑材料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氡(Rn);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幅射等。

(9)食品污染:指蔬菜、粮食、副食品等在生产、贮存、运输、加工的过程中,农药、化肥、激素、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等)、色素、增白剂(“吊白块”、大苏打、漂粉精)熏白剂(SO2)、调味剂,以及转基因技术的不恰当使用所造成的污染。地沟油不能食用一个原因是黄曲霉素(花生油中也可能有),另外是在高温煎、炸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了很多中致癌物质。可以用来制生物柴油。5.化学史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发现的基础上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

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核+电子”模型

玻尔:在量子学说理论基础上提出“轨道模型”

(2)舍勒首先发现了氧气,维勒首次人工合成出有机物尿素打破有机无机界限,使人们摒弃了“生命力论”

(3)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出元素周期表

(4)1811年,贝采里乌斯提出的假说:不同原子显不同电性,因而产生

吸引力,由此形成化合物在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提出有机化学概念,范特霍夫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三维结构。

(5)1887年,阿伦尼乌斯提出的假说: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

电的粒子

学生重点阅读材料(结合步步高规范用语天天记)

无机推断题的突破口

1.气体的特殊性质

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SO2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H2S有臭鸡蛋气味,能使湿润的Pb(CH3COO)2试纸变黑;

Cl 2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

NH 3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O 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溴蒸气亦是红棕色。(可用较多的水或硝酸银溶液或降温区分,但不能用淀粉KI 溶液检验,因为NO 2和溴蒸气都有氧化性)

HF 、HCl 、HBr 、HI 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 3、HCl 、HBr 、HI 等极易溶于水与水组合

CO 2、Cl 2、SO 2与氢氧化钠溶液组合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 2、NH 3、HCl 、Cl 2、HCHO 等。 2.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物质(注意不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① 金属单质:Al

② 两性氧化物:Al 2O 3 Al 2O 3+6H +=2Al 3++3H 2O ; Al 2O 3+2OH -=2AlO 2-+H 2O ③ 两性氢氧化物:Al(OH)3 Zn(OH)2等 Al(OH)3+3H += Al 3++3H 2O ; Al(OH)3+OH -=AlO 2-+H 2O ④ 弱酸的铵盐:NH 4HCO 3,(NH 4)2CO 3, (NH 4)2S, (NH 4)2SO 3,CH 3COONH 4等 (NH 4)2S+2HCl=2NH 4Cl+H 2S ↑; (NH 4)2S+2NaOH Na 2S+2NH 3↑+2H 2O ⑤ 弱酸的酸式盐:NaHCO 3,NaHS,NaHSO 3,NaH 2PO 4等 NaHCO 3+HCl=NaCl+CO 2↑+H 2O ; NaHCO 3+NaOH=Na 2CO 3+H 2O ⑥ 氨基酸,蛋白质等

3.特殊的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Al 、Si 与碱反应生成H 2 2)铵盐:NH 4+ +OH - =NH 3↑+H 2O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 CO 32-(HCO 3-)

CO 2↑ 2)化合物 S 2-(HS -) H 2S↑ SO 32-(HSO

3-) SO 2↑ (3)Na 2S 2O 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 2O 32-+2H +=S↓+SO 2↑+H 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① 单质: 2Na +2H 2O =2NaOH +H 2↑ 2F 2+2H 2O =4HF +O 2↑ 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Si+2NaOH+2H 2O =Na 2SiO 3+2H 2↑{H +H +H +{

② 化合物: 2Na 2O 2+2H 2O =4NaOH +O 2↑ Mg 3N 2+3H 2O =3Mg(OH)2↓+2NH 3↑ Al 2S 3+6H 2O =2Al(OH)3↓+3H 2S↑ CaC 2+2H 2O =Ca(OH)2+C 2H 2↑ (5)铝热反应: Al +金属氧化物 金属+Al 2O 3 (6)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NH 4HCO 3[(NH 4)2CO 3] △NH 3↑+CO 2↑+H 2O 铵盐 NH 4HSO 3[(NH 4)2SO 3] △NH 3↑+SO 2↑+H 2O NH 4HS[(NH 4)2S] △NH 3↑+H 2S↑ (7)与Na 2O 2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Na 2O 2 +2H 2O =4NaOH +O 2↑ (8)2FeCl 3+H 2S =2FeCl 2+S↓+2HCl (9)电解 2H 2O H 2↑+O 2↑ 2Al 2O 34Al +3O 2↑ 2NaCl +2H 2O 2NaOH +H 2↑+Cl 2↑ (10) (11)归中反应:2H 2S +SO 2=3S +2H 2O 4NH 3+6NO 催化剂5N 2+6H 2O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几个标志:

1、沉淀洗涤干净的标志: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检验其中某种离子是否存在。

2、完全沉淀的标志:取上层清夜,再加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说明已沉淀完全。

3、灼烧充分的标志:连续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1 g 。

4、滴定终点的标志:滴加最后一滴溶液时,溶液由A 颜色变成B 颜色,且半分钟内不再变化(或且半分钟内不再变成A 颜色)。 [ 注 A 颜色、B 颜色分别指滴定过程中两种具体的颜色 ]

二、水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检漏、水封、水浴、水洗、冷凝气体、排水集气、排水量气、鉴别物质、吸收尾气、便于观察等。

三、需要在仪器中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1、加热KMnO 4制O 2的试管口、用粉末状干燥剂干燥气体时干燥管球部出口处等,目的是为了防止粉末进入导管堵塞气流通道。

2、制乙炔等: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影响液封。

3、收集NH 3等气体:减少气体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气体的时间。 另外,在某些特殊的实验中,有时棉花也能起到分散试剂,增大反应接触面的作用。

四、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 、K :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 (或液态烷烃中), (Li 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高温3OH -3H +Al 3+Al(OH)3OH -H +AlO 2-

{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少量液溴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大量液溴密封于玻璃瓶中。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 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卤水、现用现配、不宜长期放置。

11.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如:腐蚀品、易燃品、有毒品等。

五、各种“水”汇集

苏打水 (Na2CO3的溶液) 生理盐水 (0.9%的NaCl溶液) 水玻璃 (Na2SiO3水溶液) 卤水(MgCl2、NaCl及少量MgSO4) 水泥 (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王水(由浓HNO3和浓盐酸以1∶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金、铂)

六、各种“气”汇集

1.无机的:爆鸣气 (H2与O2);水煤气或煤气 (CO与H2);

碳酸气 (CO2)

2.有机的:天然气 (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

液化石油气 (以丙烷、丁烷为主)

裂解气 (以CH2=CH2为主) 焦炉气 (H2、CH4等)

电石气(CH≡CH,常含有、PH3等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 H2、CH4、乙烯、CO等。

高炉煤气(炼铁的尾气):CO、CO2、N2 (可回收CO 作燃料)

有机推断资料

一、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 Fe作催化剂;

②浓硝酸: 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

③浓硫酸: 70~80℃水浴;

3.卤代烃水解: NaOH的水溶液;

4.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5.糖类的水解:无机酸或酶催化(纤维素水解需较浓的硫酸)

6.蛋白质的水解:无机酸或碱或酶催化

7.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 (酸性条件)

8.酚与浓溴水(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

9.酯化反应(浓硫酸,加热) 二、官能团的推测方法 A .根据物质的性质或反应现象推断官能团 A-1、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 =C 、C≡C 、—CHO 。 A-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 =C 、C≡C 、—CHO 、醇或苯的同系物。 A-3、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 =C 、C≡C 、—CHO 或苯环,其中—CHO 和苯环只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A-4、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

A-5、能与钠反应放出H 2的有机物必含有“—OH 、—COOH 。 A-6、能与Na 2CO 3或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COOH 。

A-7、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条件为浓硫酸,加热)或卤代烃(条件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

遇浓硝酸变黄,可推知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

遇2I 水变蓝,可推知该物质为淀粉。 加入过量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可推知该物质为苯酚或其衍生物。 A-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二糖、多糖、蛋白质或含有肽键。

A-9、遇FeCl 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A-10、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伯醇,即具有“—CH 2O H”的醇。比如有机物A 能发生如下反应:A→B→C ,则A 应是具有“—CH 2OH”的醇,B 就是醛,C 应是酸。 B .根据特征数字推断官能团 B-1、根据与H 2加成时所消耗H 2的物质的量: 1 mol C =C 加成时需1 mol H 2;1 mol C≡C 完全加成时需2 mol H 2;1 mol —CHO 加成时需1 mol H 2; 1 mol 苯环加成时需3 mol H 2。 B-2、1 mol —CHO 完全反应时生成2 mol Ag↓或1 mol Cu 2O↓。 与银氨溶液反应,若1 mol 有机物生成2 mol 银,则该有机物分子

中含有一个醛基;若生成4 mol 银,则含有二个醛基或该物质为甲醛。

B-3、2 mol —OH 或2 mol —COOH 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 mol H 2。 与金属钠反应,若1 mol 有机物生成0.5 mol H 2,则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活泼氢原子,即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醇羟基,或一个酚羟基,也可能为一个羧基。

B-4、1 mol —COOH 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 molCO 2↑。 与碳酸钠反应,若1 mol 有机物生成0.5 mol CO 2,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与碳酸氢钠反应,若1 mol 有机物生成1 mol CO 2,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B-5、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 mol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42,1 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84。B-6、1 mol某酯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乙酸时,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2,则生成1 mol乙酸,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84时,则生成2 mol乙酸。

B-7、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分子中含有一个-OH;增加84,则含有两个-OH。

B-8、某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若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一个-CHO(变为-COOH);若增加32,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两个-CHO(变为-COOH)。

B-9、若有机物与Cl2反应,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71,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若增加142,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叁键。

B-10、1mol某饱和酯A发生水解(酸作催化剂),生成B酸与C醇,若B与C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C比B多一个碳,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为甲酸酯。

C.根据反应产物推知官能团位置

C-1、若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可推知-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CH2OH;由醇氧化为酮,推知-OH一定连在有1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CHOH ;若醇不能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则-OH所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C-2、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C-3、由取代反应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如烷烃,已知其分子式和一氯代物的种数时,可推断其可能的结构。有时甚至可以在不知其分子式的情况下,判断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C-4、由加氢后碳链的结构,可确定原物质分子C=C或C

C-=的位置。

三、有机合成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1、找已知条件最多的、信息量最大的物质,最好是已知的物质。这些

信息可以是化学反应、有机物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变化前后的碳链或官能团间的差异、数据上的变化等等。

2、寻找特殊的或唯一的。包括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如常温下处于气

态的含氧衍生物——甲醛)、特殊的分子式(这种分子式只能有一种结构——C2H6等)、特殊的反应、特殊的颜色等等。

3、根据数据进行推断。数据往往起突破口的作用,常用来确定某种官能团的数目。

4、根据加成所需H2、Br2的量,确定分子中不饱和键的类型及数目;

由加成产物的结构,结合碳的四价确定不饱和键的位置。

5、如果不能直接推断某物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结合题给信息进行

顺推或逆推,猜测可能,再验证可能,看是否完全符合题意,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6、推断有机物,通常是先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可能的分子式。再

通过试题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有机物可能存在的官能团和性质。最后综合各种信息,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中,最关键的是找准突破口。

7.在有机物转化框图中,要特别注意前后物质中发生变化的结构,一些从未见过的反应条件一定就是已知中反应(发生变化部分)重现。8.合成中若遇到碳链中碳原子数发生变化,一定要把已知中的碳原子数变化的反应用好!

四、有机反应类型

1、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2、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3、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4、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

5、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6、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

7、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2反应时,通常是X2与烷或苯环侧链烃基

上的H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而当

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2的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8、根据反应类型的概念判断不易得出结果的类型时,特别用好“加氢、

去氧——还原反应,加氧、去氢——氧化反应”。如—NO2→NH2为还原反应,

五、同分异构体

1、特别注意题目中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定条件。

2、要按一定的思路疏写同分异构体,便于检查,也不混乱。

3、若有结构A,注意A不是A的同分异构体,即A同分异构体不要

出现A自已。

几个易错点

⑴燃烧热:抓住“1mol、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

中和热:抓住“稀溶液、强酸强碱、生成1mol水”

⑵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要用可逆符号。

⑶求N A时,由体积转换为物质的量时,一定要注意标态和气体,但由

质量转换与状态和标态无关;1mol气体的体积并不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是22.4 L 。

⑷做平衡类题目时,要先看清题给条件是恒压还是恒容;求平衡常数时

要用浓度数据代入。

有水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水为液态作溶剂时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在非水溶剂中的反应,要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⑸检验物质时,应考虑试剂常见易得、现象明显、操作简便。

⑹强酸、弱酸比较要看清起始浓度相同还是pH相同。

⑺物质相互之间反应,要注意题干中对用量、条件等的描述。

⑻简答题回答,不能过于简单化(话说半句)或过于复杂化,要涉及

原理,有因有果。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20XX 年高中毕业会考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Na 、K 、Ag 、H :+1 F :—1 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 Fe :+2,+3 S :—2,+4,+6 Al :+3 Mn :+2,+4,+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 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

高考化学复习 易错点3:阿伏伽德罗常数NA

高考化学复习易错点三NA 瞄准高考 1.(2017课标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NH4Cl溶液中,的数量为0.1N 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N A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 【答案】D 2.(2017课标Ⅲ)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中,含有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个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个P-Cl键 【答案】A 【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 11B含有6N 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 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答案选A。3.(2016课标Ⅰ)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答案】A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

————————————————————————————————作者:————————————————————————————————日期:

备战高中:梳理选修五知识点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 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大全.doc

▁▂▃▄▅▆▇█▉▊▋▌精诚凝聚=^_^=成就梦想▁▂▃▄▅▆▇█▉▊▋▌ 下面是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大全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 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 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 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 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 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 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 而在 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 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 FeCl3 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 Fe3+对应的碱 Fe(OH)3 是弱碱,它和 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 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 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 导致的。真正 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 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

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 因而 AgOH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 ),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 和一个 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 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 和 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 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 不能由此来解释。 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吗?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 么性,要分情况讨论, 当其电离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时 , 呈酸性 , 当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时, 则成碱性。如果这是 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 ,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 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 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 NaHCO3,NaHS,Na2HPO4),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 电离出 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NaHSO3),则溶液呈酸性。 6、H2SO4有强氧化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会考必考必备知识点复习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 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碱金属元素、Ag 、H :+1 F :—1 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 Fe :+2,+3 S :—2,+4,+6 Al :+3 P :—3,+3,+5 Mn :+2,+4,+6,+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 AgBr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 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 +和CO 32-,H +和SO 32-) 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NO 3-和Fe 2+/I -,Fe 3+和I -)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 化合 分解 复分解

高中化学120个易错知识点

高中化学120个易错知识点 在历年高三高考备考的实践基础上,参考高三阶段的实际复习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或试题,整理出了120个关键知识点,以供学生自查、整理、纠错。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 2O 2 +2H 2 O→O 2 ↑+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 2的沸点低于O 2 ,会先得到N 2 ,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 2 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 2O 3 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 2、Na 2 SiO 3 、Na 2 CO 3 、Ca(ClO) 2 、NaOH、C 17 H 35 COONa、C 6 H 5 ONa等饱和溶液 中通入CO 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 2 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 2中继续通入CO 2 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 3 ) 2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很全面)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

高中化学易错点大汇总

% 高中化学易错点大汇总 易错点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 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易错点2 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 辨析 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易错点3 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易错点4 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 辨析 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易错点5 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 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易错点6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高中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大全

1. 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的;但氕的原子核中无中子。 2.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 2的一般是金属原子;但氢、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 为1、2,都不是金属元素。 3. 质子总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一 般是同种微粒;但 Ne 与HF 例外。 4. 离子核外一般都有电子;但氢离子 (H + )的核外没有电子。 5. 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双原子组成的;但稀有气体为单原子,臭氧为三原子组成。 6.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是单质, 是纯 净物;但02与03,白磷与红磷它们是混合物。 7.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 反应一般是化合反应;但反应物仅一种参加,却 属于化合反应。如:3O2=2O3, 2NO2?N2O4 8. 原子活泼性强,对应单质性质一般较活 泼;但氮原子活泼,可氮气很稳定。 9. 金属氧化物一般是碱性氧化物;但 Mn2O7是酸性氧化物,AI2O3、ZnO 是两性氧化物。 10.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但 CO 、NO 不是酸性氧化物。 11. 酸酐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但 HMnO 的 酸酐Mn2O7是金属氧化物。 12. 酸酐一般是氧化物;但乙酸酐 [(CH3CO)2O]等例外。 13. 溶于水成酸的氧化物一般是酸酐;但 NO2溶于水生成了硝酸,可硝酸的酸酐为 N2O5 14. 一种酸酐对应的酸一般是一种酸; 但P2O5既是偏磷酸(HPO3)的酸酐,又是磷酸(H3PO4) 的酸酐。 次氯酸(HClO)的氧化性比髙氣酸(HClO4)的氧化性强。 要 为 Al2O3、Fe2O3 25. 酸式盐溶液一般显酸性;但 NaHCO 水解程度较大,其溶液呈碱性。 26. 强酸一般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制强酸; 但H2S 气体通人CuSO4溶液中,反应为:H2S + CuSO4 =CuS + H2SO4 27. 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般能氧化活泼金属;但铁、铝在冷的浓 H2SO4或浓 HNO 沖钝化。 28. 酸与酸一般不发生反应;但浓 H2SO4 H2SO3能把H2S 氧化:H2头H2SO4浓)=SO2 + S| + 2H2O 2H2S + H2SO3=3S + 3H2O 29. 碱与碱一般不发生反应; 但两性Al(OH)3能与NaOH 反应,氨水能与Cu(OH)2发生反应。 30.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但 下列反应能发生: SiO2 + 4HF=SiF4个+ 15. 无氧酸一般都是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16. 酸的 元数”一般等于酸分子中的氢原子 次磷酸(H3PO2)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硼酸 17. 在某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该元 但氢氰酸(HCN)例外。 数;但亚磷酸(H3PO3)不是三元酸而是二元酸, (H3BO3)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等。 素化合价越高,对应酸的氧化性一般越强;但 18. 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般是金 19. 饱和溶液升髙温度后一般变成不饱和溶 饱和溶液。 20. 混合物的沸点一般有一定范围,而不是 在 78.1 C 21. 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 部是氢离子,可水既非酸也不是碱。 22. 通常溶液浓度越大,密度一般也越大;但 23. 蒸发溶剂,一般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24. 加热蒸发盐溶液一般可得到该盐的晶 属;但非金属石墨有金属光泽也能导电。 液;但Ca(OH)2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仍然为 在某一温度;但 95.5%的酒精溶液其沸点固定 离子的化合物是酸;但水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 氨水、乙醇等溶液浓度越大密度反而减小。 但加热盐酸、氨水时,其质量分数却会降低。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绝对OK)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柯桥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林春辉2012.5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 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 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 =MnO2+4H+ 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 -6e-=Al2O3+6H+

最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5篇

最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一化学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杂,对于高一的新生们很不友好,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 1.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4.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

高一化学必修一易错题错题总结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 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 A水中 B煤油 C石蜡油中 D棕色瓶内 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融化的是铝 B 融化的是Al2O3 C 融化物滴落 D 融化物不滴落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2O 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 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 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 4、4.6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 只有Na2O B 只有Na2O2 C 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CuSO4 B HCl C BaCl2 D NaOH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与H2O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B Na与盐酸反应:2Na + 2H+= 2Na+ + H2↑ C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Cu2+ + 2Na = Cu + 2Na+ D Na与O2反应:4Na + O2= 4Na+ + 2O2- 7、在Na和H2O的反应中() A Na 是氧化剂 B H2是氧化产物 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 8、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4 100% 100 2.3 ? + B 4 100% 10040.1 ? +- C 4 100% 1004 ? + D 4 100% 100 2.30.1 ? +- 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10、Al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 A.H+、Ca2+、Na+、NO3-B.Na+、Mg2+、Al3+、Cl- C.Cu2+、Mg2+、Cl-、OH-D.Ba2+、Cl-、OH-、NO3- 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高中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大全

膆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1. 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氕的原子核中无中子。 2.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般是金属原子;但氢、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都不是金属元素。 3. 质子总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一般是同种微粒;但Ne与HF例外。 4. 离子核外一般都有电子;但氢离子(H+)的核外没有电子。 5. 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双原子组成的;但稀有气体为单原子,臭氧为三原子组成。 6.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是单质,是纯净物;但O2与O3,白磷与红磷它们是混合物。 7.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般是化合反应;但反应物仅一种参加,却属于化合反应。如:3O2=2O3,2NO2?N2O4。 8. 原子活泼性强,对应单质性质一般较活泼;但氮原子活泼,可氮气很稳定。 9. 金属氧化物一般是碱性氧化物;但Mn2O7 是酸性氧化物,Al2O3、ZnO是两性氧化物。 10.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但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 11. 酸酐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但HMnO4的酸酐Mn2O7是金属氧化物。 12.酸酐一般是氧化物;但乙酸酐[(CH3CO)2O]等例外。 13. 溶于水成酸的氧化物一般是酸酐;但NO2溶于水生成了硝酸,可硝酸的酸酐为N2O5。 14. 一种酸酐对应的酸一般是一种酸;但P2O5既是偏磷酸(HPO3)的酸酐,又是磷酸(H3PO4)的酸酐。 15. 无氧酸一般都是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但氢氰酸(HCN)例外。 16. 酸的“元数”一般等于酸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但亚磷酸(H3PO3)不是三元酸而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硼酸(H3BO3)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等。 17. 在某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该元素化合价越高,对应酸的氧化性一般越强;但次氯酸(HClO)的氧化性比髙气酸(HClO4)的氧化性强。 18. 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般是金属;但非金属石墨有金属光泽也能导电。 19. 饱和溶液升髙温度后一般变成不饱和溶液;但Ca(OH)2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仍然为饱和溶液。 20. 混合物的沸点一般有一定范围,而不是在某一温度;但95.5%的酒精溶液其沸点固定在78.1℃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在1L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并得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个数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HCO3-、

(完整版)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化学实验篇 化学实验: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③石油分馏。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②银镜反应.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①搅拌;②引流;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④转移固体;⑤醼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5.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6.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7.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8.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10.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11.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3.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14.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16.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7..焰色反应实验,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8.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9.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20.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1.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化学性质篇 化学性质: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O32-离子

七大类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七大类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1、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2、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 3、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

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考虑产物之间的反应 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从解题思维的深度考虑,用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原理来综合判断产物的成分。中学典型反应:低价态铁的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与硝酸反应;铁单质与硝酸反应;+3铁的化合物与还原性酸如碘化氢溶液的反应等。 5、忽视混合物分离时对反应顺序的限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对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反应要快、加入的过量试剂确保把杂质除尽、选择的试剂既不能引入新杂质又要易除去。 6、计算反应热时忽视晶体的结构 计算反应热时容易忽视晶体的结构,中学常计算共价键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五、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六、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七、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九、电化学 (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十、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十一、C、N、O、S、Cl、P、Na、Mg、A1、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