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22文化对人的影响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2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冀州月考)环保教育不能仅靠说教。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设富裕新农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这表明( )

①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解析】“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设富裕新农村’等活动”。这表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2018辽宁大连期中)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的伦理。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或决定人的一生。这是因为( )

①家风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家风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

③家风总是以优良的家教家训等方式作为传播载体

④家风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家风作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故①观点错误;并非所有的家风都是优良的,故③观点错误;家风影响或决定人的一生体现出其不动久性影响,家风影响价值观、态度等体现出家风对实践行为等的影响,故②④正确。

3.(2018江西崇仁模拟)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订立为“世界微笑日”。微笑是一朵动人的花朵,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当每个人每天笑容洋溢,开心喜乐,没有纷争,没有烦恼,人心洗涤了,心灵净化了,社会因此而祥和。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人们在实践中感悟到微笑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微笑可以促进人类自身身心健康,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①③正确;材料没体现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②不符合题意;文化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④错误。

4.(2018湖南长沙模拟)英国BBC公司为制作《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纪录片,特邀5名优秀中国教师到英国一所顶级中学任教。结果中国教师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

适应高强度的教学,被中国教师训哭。这种现象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中英的不同国情使中国教育模式难以融入英国③中英两国不同的价值观是这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④中英两国的社会环境不同,导致两国师生矛盾难以调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中英的文化环境、文化教育理念不同,导致了中国教师在英国的“水土不服”,这说明①③正确切题,故选C。②④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

5.(2019届福建福州联考)有人说赞美是人生历程中的加油站,而批评是人生历程中的维修站,一个人不能总是维修,但要不断加油!不断加油,他就学会了自信。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文化可以成就人生

③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环境会影响人的发展,但是无法决定人的发展。故错误;②文化具有双面性,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的文化会阻碍人的发展。故错误;题干中“有人说赞美是人生历程中的加油站,而批评是人生历程中的维修站”,说明人的成长受到环境的影响,并且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故③④正确。

6.(2019届福建厦门月考)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环境时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只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就能促进自身发展

④优秀文化才能影响人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C

【解析】素质更在于影响,表明文化环境对人的素质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①②正确;③错在“只要”;任何文化都能影响人,④错误。

7.(2019届江苏苏州月考)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首先,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题干中的材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其次,①④诗句都体现出文化对人产生的长久的影响,故符合题意;②③中诗句都没有体现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8.(2018河北衡水模拟)“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志气永不老……”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是20世纪经典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不仅歌词蕴含了丰富的地理、文学、哲学等人文知识,而且唱起它,会催人奋进,让人精神倍增。这反映了( )

①文化对人具有塑造作用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精神力量就是一种物质力量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唱起它,会催人奋进,让人精神倍增,这说明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②正确;③本身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结晶,④说法错误。

9.(2018安徽黄山联考)关于读书,有一幅漫画被很多人转发:站在不同高度的书籍上,人们看到的风景各异;从低处的一叶障目到高处的霞光万丈,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人生格局与眼界心胸。这告诉我们( )

①人们阅读的厚度影响着精神世界的丰富

②主动接受优秀文化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③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往往起决定作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人生格局与眼界心胸”,体现出阅读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也说明主动接受优秀文化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故①②符合题意;文化不能决定人的全面发展,③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0.(2019届广东东莞期末)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唐代,进入历史上的高峰期。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从此角度看,盛唐诗人的成功在于( )

①弘扬先进文化,树立正确历史观和民族观

②发挥个人优势,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③贴近生活实践,作品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④提炼普遍人情,尝试探寻人们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盛唐诗人弘扬先进文化,树立正确历史观和民族观,①不选;材料也没有体现盛唐诗人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②不选。盛唐诗人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说明盛唐诗人能贴近生活实践,其作品为人们所喜闻乐见,③正确;“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说明盛唐诗人的成功在于提炼普遍人情,深度探寻人们的精神世界,④正确。

11.(2018浙江杭州模拟)2017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强调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之所以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因为优秀的文化能够( )

①为社会进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成为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④为全体公民所接受,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故需大力宣传和弘扬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①②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③错误;为全体公民所接受说法绝对,排除④。

12.(2019届山东青岛质检)针对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热播,一位学者评论: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这表明( )

①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经典诗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是相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诗词之所以“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是因为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体现了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①②正确;③不选,因为文学艺术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而不仅仅是诗词;④不选,因为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不代表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是相同的,而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同。

二、非选择题

13.(2018湖北武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开展了主题为“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建设道德模范事迹展示长廊、举办道德讲堂等活动全面营造道德文化氛围。以日常行为检查和班会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增强自省意识、发扬自律精神,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纠正言行偏差,并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积极开展社会帮扶和文明志愿者活动,促使学生在社会道德的践行中,培养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该校开展“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10分)

【答案】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弘扬道德、慎独自省的校园氛围,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牢固树立道德意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检查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查、自纠,提高道德认识,转变道德观念,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明确知识范围,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内容,如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和表现等;细化梳理材料信息,以此来调动相关知识,如自省和道德人格等指向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等;答案组织上要注意将理论表述与材料分析结合起来。

14.(2018安徽蚌埠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道德基础,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会魂无定所、

行无依归。

有学者指出,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是选择生硬灌输、“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交流方式,还是选择润物无声、和风细雨的双向互动方式,显现着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水平与层次,关乎教育和引导的效果。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信息,与青年学生的需要和利益相契合,才会被其主动和建构性的接受。唯有说到点子上,打动内心,青年学生才会积极接受和认同,进而自觉维护和捍卫。

在新时代,价值观自信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答案】①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形成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②通过培育价值观自信,有利于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③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一起成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④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知识范围指向明确,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价值观自信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具体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