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奥数培优六年级上 第八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同步奥数培优六年级上    第八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同步奥数培优六年级上    第八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第八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知识概述】

有些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1”的量,这时一般先用转化法统一单位“1”,有时还要根据解题需要,把分率转化成比,然后才能进行解答。

例题精学

例1甲、乙、丙、丁四人向希望工程捐款,结果甲捐了另外三人总数的一半,乙捐了另外三人总数的

31,丙捐了另外三人总数的4

1

,丁捐了91元。甲、乙、丙、丁四人共捐了多少元?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丙、丁四人捐款的总数是一定的,把四人捐款的总数看作单位“1”。“甲捐了另外三人总数的一半”,则甲的捐款是四人捐款总数的量

2

11

+,同理,乙的捐款是四人捐款总数的工

311+,丙的捐款是四人捐款总数的4

11+。那么我们就可以求出丁捐的91元所对应的分率,再求出四人的捐款总数。

同步精练

1. 甲、乙、丙、丁四个数,甲数是其他三个数之和的

21,乙数是其他三个数之和的3

1

,丙数是其他三个数之和的4

1

。已知丁数是260,则四个数的和是多少?甲数是多少?

2. 三个小朋友合买一枚价值24元的2012年奥运会纪念章,第一个孩子付的钱是其他孩子付的总钱数的一半,第二个孩子付的钱是其他孩子付的总钱数的3

1

。问:第三个孩子付了多少元?

3. 学校有数学、气象、航模三个兴趣小组,其中数学小组的人数是其他两组人数的

2

1

,气象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人数的

3

4

,航模小组比数学小组少3人。三个小组共有多少人?

例2乙队原有的人数是甲队的73。现在甲队派30人到乙队,则乙队人数是甲队的3

2

。原来两队一共有多少人?

【思路点拔】当“从甲队派30人到乙队”后,甲、乙两队的人数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两队的总人数没有变化,因此我们把甲、乙两队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乙队原有的人数是甲队的

7

3

”,则乙队占总人数的

733+,后来乙队占总人数的3

22

+,求出30人所对应的分率,再求出原来的总人数。

同步精练

1. 甲、乙两个粮库,甲粮库存粮的吨数是乙粮库的

7

5

。现在从乙粮库调6吨粮食到甲粮库,则甲粮库存粮的吨数是乙粮库的5

4

。原来两个粮库各存粮多少吨?

2. 甲、乙两人共有邮票若干枚,其中甲占

20

9

,若乙给甲12枚,则乙余下的枚数占总数的5

2

。两人共有邮票多少枚?

3. 六(1)班在一次聚会中,请假人数是出席人数的

9

1

,中途又有一人离开,这样请假人数是出席人数的22

3

。六(1)班共有多少人?

例3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209,再放入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4

1

。这一堆糖果原来一共有多少块?

【思路点拔】解答这道题时,应抓住奶糖不变这个条件。因为在总块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变化的是水果糖的块数,而奶糖的块数没有变,所以应把奶糖的块数看作单位“1”,通过水果糖块数的变化,求出奶糖的块数,最后求出糖的总块数。

同步精练

1. 袋里有若干个球,其中红球占125,后来又往袋里放了6个红球,这时红球占总数的2

1

。原来袋里有多少个球?

2. 某科技发明兴趣小组中女生占127,后来又转来了15名女生,这样女生占总人数的5

3。这个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

3. 科技活动小组中,女生人数占

83,后来又转来4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占小组人数的9

4。这个科技活动小组男生有多少人?现在共有多人?

例4两个筑路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修的53相当于乙队修的4

3

。甲队比乙队多修10千米,两队共修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因为甲队修的×

53=乙队修的×4

3

所以甲队修的:乙队修的=

4

3:

5

3

=5:4,甲队修了5份,乙队修了4份,一共修了9份。 “甲队比乙队多修10千米”,甲队比乙队多修了1份,1份是10千米,一共是9份,就是90千米。

同步精练

1. 两袋大米,第二袋比第一袋重15千克,已知第一袋大米的31恰好与第二袋大米的7

2

相等。两袋大米各重多少千克?

2. 桃树棵数的53和梨树棵数的9

4

相等。两种果树共有141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3. 两根绳子共长27米,如果从第一根绳子上剪下

5

2

,从第二根绳子上剪下3米,那么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练习八 解决问题。

1. 用一根4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条腰是底边的2

3

,这个三角形的腰和底边各长多少?

2. 某公司男职工比全公司总人数的53多60人,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的3

1

,这个公司有多少人?

3. 一些画片,分给甲、乙、丙三个同学,甲拿其中的

31还多2张,乙拿其中的4

1

少6张,丙拿其中的5

2

还多8张,每人各分到多少张画片?

4. 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的人数占三个车间总人数的

4

1

,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人数的

8

7

,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21人。三个车间共有多少人?

5. 纺织厂女工占工人总数的

8

5

,后来又调进30名女工,这时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2倍。问:现在厂里共有多少名工人? 6. 甲数的111等于乙数的5

1

,甲、乙两数的和是160,求甲数是多少。

7. 学校食堂运进大米和面粉共750千克,当用去大米的31和面粉的5

3

时,还剩420千克,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8. 有两桶油,第一桶比第二桶多12千克。从两桶中各取出4千克后,第一桶的

2

1

与第二桶的3

2

相等,原来两桶油各有多少千克?

9.学校上年度男、女生共有2900人,这一年度男生增加了251,女生增加了20

1,共增加130人。上年度学校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50道

1、计算。(12分) 43÷87÷1415 (94+152)÷152 203÷ 0.2×3 2 .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37327723÷÷ 431263715?÷ 61161274?÷ 32 1121131?÷? ( 56 + 38 )× 48 1214 ÷ 25 5978 ÷ 177 817 ÷23+123 ×917 165 × 3 ÷ 45 259 ÷ 54 ÷ 45 (59 -12 ×13 )÷ 56 149×14×92 22÷1211÷4 3 83×65÷1615 5÷(21+61)?152 (21-31+41)×48 256÷9+256×98 (21—7 3)?257+52 30×(52+61) (85+171)×8+17 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54÷3+32×54 52+21×53+10 7 13—48×(121+161) 1213×73+74×1213+1213 45×4443 99×100 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 2)×12 2-136÷269-32 21÷85+41×53 43×52+41÷2 5 (85-41)÷83

六年级奥数比例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 比例应用题 【指点迷津】 比例解题是小学数学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比例题主要包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 它常常同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交织在一起,使数量关系变得复杂。 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几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它们的关系。 【经典例题】1、 小明和小方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方多15 ,小方用的时间比小明多18 ,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小明和小方路程之比为6 : 5,小明和小方所用的时间的比是8:9,我们把这两个比看作最简整数比,利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可求出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 比。 解: 68 : 59 =27:20 答: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27: 20。 【举一反三】1、 1. 张师傅和李师傅加工一些零件,张师傅加工的个数比李师傅多16 ,李师傅用的时间比张师傅多18 ; ,张师傅和李师傅每小时加工的个数之比是多少 2.李刚和张亮各走一段路,李刚走的路程比张亮多25 ,张亮用的时问比李刚多38 ,李刚和张亮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经典例题】2、 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3,如果由甲库中取出8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5 ,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

【思路导航】甲库中原来存货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4+3 =47 ,取出8吨后,那么甲库余下的吨数是甲、乙两库总吨数的 49 ,所以取出的8 吨是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7 — 49 解:8÷(47 — 49 )= 63(吨) 答: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63吨。 【举一反三】2、 1、甲、乙两厂的人数比是7: 6,从甲厂调360人到乙厂后,甲、乙两厂人数的比是2:3, 甲、乙两厂原来一共有多少人 2 甲、乙两工程队的人数比是6: 5,从甲队调50人到乙队后,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4 5,甲、乙两队原来一共有 多少人 【经典例题】3、 A 、 B 两地相距360 米,前一半时间小华用速度A 行走,后一半时间用速度B 走完全程,又知A: B =5:4,前 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多少 【思路导航】全程的一半是360 ÷ 2 = 180(米) 第一种速度行:360× 55+4 =200(米) ,多于一半20米 第二种速度行:360× 45+4 = 160(米) ,少于一半20米 第一种速度行的后20米应属于后一半的路程了。 所以 200-205 :( 205 + 160 4 )= 9:11 答: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9 :1l 。 【举一反三】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 -(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 ÷53 32÷[(43-21)×54] 52+154 -52 76×85+83÷67 (117-83)×88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 -(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 ÷53 32÷[(43-21)×54] 52+154 -52 76×85+83÷67 (117-83)×88 54 ÷3+32×54 52+21×53+107 13—48×(121+161) 1213×73 +7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97÷115 +92×511 (61+43-32)×12 2-136 ÷269-32 21÷85+41 ×53 43×52+41÷25 (85-41)÷83 54 ÷3+32×54 52+21×53+107 13—48×(121+161) 1213×73 +7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00题

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5+35×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4】 52+154-52 76×85+83÷67 (117-83 )×88 13—48×(121+161) (87-165)×(95+32) 138÷7+71×136 54÷3+32×54 52+21×53+107 1312×73+74×1312+1312 【1-(41+83)】÷41 97÷511+92×115 21÷85+41×53

(61+43-32)×12 2-136÷269 -32 99×10099 43×52+41÷25 2110×207 ÷65-41 45×4443 (83-41)÷83 83÷(83-41) 65×4-(87+32 ) 5-87 -0.125 48×( 712 +2)÷ 23 23- 89 × 34 ÷1 27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 25 ×67 (21-61)×53÷51 51÷(1-31×21) 109×【87÷(54+4 1)】 ( 41-41×21)÷41 65+89×95×98 9×65+65÷9 1

(83+271)×8+2719 84×(43-31) 83+(73+141)×3 2 1211 ÷81+1213×8 (43-43×65)÷34 4-(51+31)×4 3 52÷(52+52×43) 14÷(1-52) 14÷52 14×(21+5 2 ) 14÷(21-52) 187×97×6 5 97÷187×65 97 ÷187÷65 187×97÷65 43×32÷43×3 2 97×(1÷87+78÷1) 21×3+5×21 3×(152+121)-5 2 43×75×34-21 1615+(167-41)÷21 32+(74+2 1)×257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5 4 3565?+ ??? ??÷?329841-85 5 15361-21÷???? ?? ! ??? ?????? ??+?÷324317961 ?????????? ? ?5421-4332 5310341-1211÷+ % 6 7 838576÷+? 8883-117???? ?? ?? ? ??+?16112148-13 · 5432354?+÷ 103532152+?+ 13 12131274731312+?+? (

! 一个数的 109 是4 3,这个数是多少 43 减去43与54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米52 米 25米 54米 52米 52 米 2、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 3 5 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二、解决问题: `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3平方米,底边长5 2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 2、一桶油重15千克,倒出5 2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3、] 4、 一根绳子,剪去 4 1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3 1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

5、甲 3 2 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个零件 6、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一、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 ??+???? ??3295165-87 136717138?+÷ 41 8341-1÷????????? ? ?+ < 11 5 9251197?+÷ 1232-4361??? ? ??+ 32-269136-2÷ 1009999? ) , 53418521?+÷ 25415243÷+? 41-652072110÷? 44 4345? !

回顾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回顾整理,巩固分数四则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交流整理与复习的不同思路,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分数四则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老师希望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下面我们就对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一)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师:说一说在《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单元里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主交流。 师: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 师小结:顺序和运算律。 师:你认为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生交流,总结:找准单位"1“,弄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 (二)合作整理,展示交流 复习分数四则运算(课件出示) (1)利群便利店运来150千克苹果,运来的梨比苹果的3/5多10千克,运来多少千克梨?(2)我校上学期共有120人参加拔河比赛,学生、教师、家长分别占总人数的5/121/3、1/4 。参加比赛的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的家长比 老师少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在小组内交流算法,讨论分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及简便算 法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课件出示) (1)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15,女生有多少人? (2)我班有女生26人,是男生人数的13/15,男生有多少人? (3)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15,女生有多少人? (4)我班有女生26人,比男生人数少2/15,男生有多少人? 出示以上4个小题, 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异同点, 找出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 题的关键,全班交流。 (三)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1.谈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强调指出: 不仅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律或性质对于分数四则混合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1、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提示: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2、“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购买甲商品多花了210元。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可先求三种商品的数量比。 [练习]一种什锦糖是由酥糖、奶糖和水果糖按5:4:3的比例混合而成,酥糖、奶糖和水果糖的单价比是11:8:7,要合成这样的什锦糖120千克,什锦糖每千克32.4元,混合前的酥糖每千克是多少元? 例3、A、B、C是三个顺次咬合的齿轮。当A转4圈时,B恰好转3圈;当B转4圈时,C恰好转5圈,问这三个齿轮的齿数的最小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已知A、B、C转速与齿数的积都相等,即它们的转速与齿数成反比例。

习题: 1、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之比是4:5:6,高之比是3:2:1,已知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140平方分米,那么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8:9:10,高之比是2:3:4,对应的底之比是多少? 3、某校四、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相等,四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1:4,五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2:7;两个年级中获奖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多少? 4、盒子里共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彩球共68个,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1:2,白球与黑球个数的比是3:4,红球有多少个? 附送: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逻辑推理问题 (I)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了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丙;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 )号。 2、有一种俱乐部,里面的成员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老实人,永远说真话。第二类是骗子,永远说假话。某天俱乐部全体成员围着一张圆桌坐下,每个老实人的两旁都是骗子,每个骗子的两旁都是老实人。记者问俱乐部成员张三:俱乐部共有多少成员?张三回答:有45人。李四说:张三是老实人,那么李四是老实人还是骗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 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 1×53+107 13—48×(121+161) 1213×73+7 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5 (85-4 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 ,再修多少千米,就

可以修到这条路的中点 3、一个果园占地85公顷,其中苹果园占52,桃园占 103,其余的是葡萄园。 (1)苹果园和桃园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公顷 (2)桃园的面积比苹果园少多少公顷 (3)葡萄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解方程。 3χ+χ=94 χ-41χ=87 5341517 —x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12 ÷8+18 ×712 310 ×53 +310 ÷3 34 ×8÷34 ×8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25 ×67 3、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10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200个。每个 小盒 比大盒少装10个,每个小盒和大盒各装多少个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 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

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编排了两道例题。例2及“练一练”都是先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总数的另一部分是多少。例3及“练一练”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比这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第三单元里学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 一、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 例1求做两种中国结一共用的彩绳数量,由于这个实际问题具有特殊性(两种中国结的个数相同,两种中国结每个用彩绳的米数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解法。教材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让学生按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能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体会分数四则混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1、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提示: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2、“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购买甲商品多花了210元。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可先求三种商品的数量比。 [练习]一种什锦糖是由酥糖、奶糖和水果糖按5:4:3的比例混合而成,酥糖、奶糖和水果糖的单价比是11:8:7,要合成这样的什锦糖120千克,什锦糖每千克32.4元,混合前的酥糖每千克是多少元? 例3、A、B、C是三个顺次咬合的齿轮。当A转4圈时,B恰好转3圈;当B转4圈时,C恰好转5圈,问这三个齿轮的齿数的最小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已知A、B、C转速与齿数的积都相等,即它们的转速与齿数成反比例。

习题: 1、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之比是4:5:6,高之比是3:2:1,已知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140平方分米,那么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8:9:10,高之比是2:3:4,对应的底之比是多少? 3、某校四、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相等,四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1:4,五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2:7;两个年级中获奖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多少? 4、盒子里共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彩球共68个,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1:2,白球与黑球个数的比是3:4,红球有多少个?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 练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 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 1×53+107 13—48×(121+161) 1213×73+7 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5 (85-4 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再修多少千米,就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练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理与练习(1)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吴永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87页“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总结、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在心里安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的练习上,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简算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解法,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的道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将本课的对联、顺口溜、结语、拓展作业等制成课件。 2、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件出示一幅对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幅对联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明确运算顺序。 (这幅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出下联,联中也隐藏这个数,即上述下联。上联:2×60+3×7=141 下联:2×70+1=141)设计意图:数学的学习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在古典文学中学习数学,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记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知识回眸,讨论交流

六年级奥数比例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比例应用题 【指点迷津】 比例解题是小学数学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比例题主要包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它常常同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交织在一起,使数量关系变得复杂。 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几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它们的关系。 【经典例题】1、 小明和小方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方多15,小方用的时间比小明多1 8,小明和小方 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小明和小方路程之比为6 : 5,小明和小方所用的时间的比是8:9,我们把这两个比看作最简整数比,利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可求出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 解:68 :5 9=27:20 答: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27: 20。 【举一反三】1、 1. 张师傅和李师傅加工一些零件,张师傅加工的个数比李师傅多1 6 ,李师傅用的时间比 张师傅多1 8; ,张师傅和李师傅每小时加工的个数之比是多少? 2.李刚和张亮各走一段路,李刚走的路程比张亮多25 ,张亮用的时问比李刚多3 8 ,李刚和

张亮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经典例题】2、 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3,如果由甲库中取出8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5 ,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 【思路导航】甲库中原来存货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4+3 =4 7,取出8吨后,那么甲库余下的 吨数是甲、乙两库总吨数的49,所以取出的8 吨是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7— 4 9 解:8÷(47— 4 9)= 63(吨) 答: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63吨。 【举一反三】2、 1、甲、乙两厂的人数比是7: 6,从甲厂调360人到乙厂后,甲、乙两厂人数的比是2:3, 甲、乙两厂原来一共有多少人? 2 甲、乙两工程队的人数比是6: 5,从甲队调50人到乙队后,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4 5,甲、乙两队原来一共有 多少人?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54 3565?+ ??? ??÷?329841-85 5 1 5361-21÷???? ?? ?? ? ?????? ??+?÷324317961 ?? ? ??????? ??5421-4332 5 310341-1211÷+ 67838576÷+? 8883-117??? ? ??

?? ? ??+?16112148-13 5 4 32354?+÷ 10 3 532152+?+ 13 12131274731312+?+? 一个数的 109是4 3,这个数是多少? 43 减去43与54 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米 52 米 25米 54米 52米 52 米 2、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3 5 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二、解决问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3平方米,底边长5 2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 2、一桶油重15千克,倒出5 2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3、一根绳子,剪去4 1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3 1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5、甲 3 2 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个零件? 6、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库

小学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库 一、判断。 1.某班男生有8人,女生有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0.8。() 2.甲、乙二人同时走同一条路,甲走完需20分钟,乙走完需30分钟,甲和乙的 速度比是2∶3。() 3.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零件的实际长16厘米。() 4.两个圆的周长比是2∶3,面积之比是4∶9。() 二、选择题 1、固定电话先收座机费24元,以后按一定标准时间加收通话费,则每月应交电话费与通话时间()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三、解答应用题。 1、在一幅地图上,5厘米的长度表示地面上150千米的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5厘米,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75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飞往南京,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3、混凝土的配料是水泥∶黄沙∶石子=1∶2∶3。现在要浇制混凝土楼板40块,每块重0.3吨,需要水泥、黄沙、石子各多少吨做原料?

4、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航行25千米,8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从乙港反回甲港,每小时航行2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5、某工人要做504个零件,他5天做了120个,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做多少天? 6、一间大厅,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用324块;若改铺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用几块? 7、一根皮带带动两个轮子,大轮直径30厘米,小轮直径10厘米;小轮每分钟转300转,大轮每分钟转几转? 8、一件工程,如果34人工作需20天完成,若要提前3天完工,现在需要增加几名工人? 9、一本文艺书,每天读6页,20天可以读完,要提前8天看完,每天要比原来多看几页?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库完整.doc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5 5 4 5 1 8 2 1 1 3 1 6+3×5 8 - 4 ×( 9 ÷ 3 )( 2 - 6 )× 5 ÷ 5 1 9 3 2 11 1 3 3 2 3 1 4 6÷【17×( 4 +3 )】12- 4 +10÷ 5 3 ÷【( 4 - 2 )× 5 】 9 3 3 3 4 一个数的10 是 4 ,这个数是多少?4减去 4 与 5 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1 2 2 米 5 米 5 4 2 2 2 米 5 米 5 米 5 米 5 2 、从 A 地去 B 地,货车需要90 分钟,客车需要80 分钟。货车每分钟行3 千米, 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一、简便计算: 2 4 2 6 5 3 7 7 3 1 1 5+15- 5 7 × 8 +8 ÷ 6 ( 11 - 8 )×88 13—48×( 12 + 16 ) 4 2 4 2 1 3 7 12 3 4 12 12 5 ÷3+3 × 5 5+2×5+10 13×7+7×13+13 二、解决问题: 3 2 1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 平方米,底边长 5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2 2 、一桶油重15 千克,倒出5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1 3 、一根绳子,剪去4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1 4 、一筐香蕉连筐重42 千克,卖出3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2 5 、甲3 小时生产 60 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 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 个零件? 6 、甲车每小时行80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 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作者:————————————————————————————————日期: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课题)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首先是说教材 1.教材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基础上,对分数乘除法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果对所抽到课题熟悉可以详细点)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需要结合一下实际的教学内容)(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问题、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 判断.概括,类比,归纳的分析的能力。 (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 的态度。,让学生真正体会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快与收获。(要体现数学生活化)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教学的本身转化到更加专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引导学生掌握认知目标。 3.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用比例解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用比例解应用题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复习用正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 3.复习用反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数量关系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2.一条路,已修的和未修的。 3.梯形的上、下底长度一定,梯形的面积和它的高度。 4.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 5.挖一条水渠,参加的人数和所需要的时间。 6.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和所行走的速度。 7.单位面积一定,播种面积和总产量。 8.时间一定,速度和距离。 9.订阅《北京儿童》的份数和所需钱数。 (二)复习应用题 1.某工厂八月份造一批机床,开工8天就造了56台,照这样速度到月底可生产多少台? 第一步,先找对应关系: 8天——56台 31天——?台 第二步,判断成什么比例?(每天生产的台数一定,成正比例。) 请你在对应关系的旁边写上“正”字,决定用正比例方法做。 解?设到月底可生产x台。 x=217 答:照这样速度月底可生产217台。 2.一批纸张,钉成20页一本的练习本,能钉600本。如果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能钉多少本? 第一步,先找对应关系: 20页——600本 24页——?本 第二步,判断成什么比例?(纸张总页数一定,成反比例。) 请你在对应关系的旁边写上“反”字,决定用反比例方法做。 解?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可钉x本。 24x=20×600 x=500 答:如果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可钉500本。 学生独立地用教的分析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本上做两道题。 (1)火车3小时行135千米,用同样的速度5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讲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一、课前准备: 3527999 ÷9 91898062? (34+516)×16 15 1037÷43+1053×34 (31+41-6 1)×24 二、例题讲解 例1、%2332360125.198888÷?? ? ???÷-???? ?? + 练习:)8 72875.4(53246.5321329-?÷+÷ 例2、(598.1×3752+5981×6.26)÷11713+190×30 17 例3、7 661716551615441514331413221 31?+?+?+?+?

例4、25 114373611125373185444.4?+÷+÷ 练习: 1、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8+35-2729)×27 (32+54)÷15 1 4325×4 5424÷5 74×+1332×73+13 32 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13×100-139-91×131 1.1×49721+40.9÷519 2 -4.09×979 3、计算下面各题。 565555? 555656? 12 5 287201715 ++ 1332

54615121332÷??????-?+)( 87511434311+????? ?÷---)( 655161544151433141?+?+? 18 1916131÷++)( 52147214÷+? %311 323.087.0113÷?+?)( 35.60.375 5.4 3.75108?+?-? ?? ???????? ??-?÷13135115111110 ?? ? ??÷+-%5.12815368.15 97909.419259.40972141.1?-÷+? ?? ? ???+÷???? ??+-25.1522546.79428.0955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按比例分配经典题

六年级奥数按比例分配 知识要点及解题基本方法: 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先要将各部分的比转化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解题步骤是: 1、先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 2、再求出分配的比,并求出各个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3、用总数量乘以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得到各部分量。 例1:某家场有耕地108公顷,其中粮田、棉田和其它作物的比是3: 4: 5,每种耕地各有多少公顷? 练习:】、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之比为6: 5,长方形的长是宽的|,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 2、第一队与第二队的人数比是3: 2,第二队与第三队的为数之比是5: 4,第一队与第三队的人数之比是多少? 4> 六年级有男生150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之比为5: 4,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例2、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 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正确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1、小兰与小红所有的图书本数的比是5: 3,小兰给小红15本后,两人的图书数一样多,原来两从共有图书多少本?

2、数学小组和美术小组人数的比是5: 3,数学小组比美术小组多24人,两组各多少人? 例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72千米的A、B两城相对开出,-小时两列火车相遇, 2 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7: 9,求相遇时甲比乙少行多少千米? 例4:小明与小红所有的图书的本数比5: 3,小明给小红7本后,两人图书的本数同样多, 原来两人共有图书多少本? 例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义务劳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人数之比是5: 4,第二级和第三组的人数比是3: 2.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总和少15人。问实验小学六年级共有多少人?(将两个比转化为三个量的连比是解比题的关键) 例6:学校原有科技书。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之比是1: 4,后来又买来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字比是3: 7?问:又买来科技书多少本、(抓住不变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例7: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二儿子 2 1 1 分得丄,小儿子分得丄,并规定不允许把羊杀掉或卖掉。问三个儿子各分得羊多少只? 3 9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典型例题解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典型例题解析 一、 本周主要内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 本周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单运 算。 3、 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 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与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获得成功的体验与乐趣,提高 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考点分析: 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的顺序 ,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 整数运算定律和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典型例题 例1、(重点展示)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前一题按照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进行计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算除法;后一题先算乘法,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 个数的和。 / 7 2 9、 5 1 9 2 12十[ - ) X ] - X 9 3 10 4 3 5 5 1 9 , 5 3 2 =12十 [-X — 9 10 4 5 5 1 5 2 =12- — -(+ 10 4 5 5 5 =12X 10 = — -1 4 1 =120 = — 4 点评:计算的过程中只要按照计算顺序认真计算就可以了。要注意在计算的过程中 ,分 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差异较大,必须分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直接约分。 12.[(7 - 2)x 2] 9 3 10 5 1 X 9 2 4 3 5 5 分析与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