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张居正

评价张居正
评价张居正

评张居正改革

曹大为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

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 张居正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

历史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不久前在北京、东方等电视台的热播,再次把受众的目光吸引到历史深处,热议张居正其人其事。缘此,本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曹大为教授撰文,对张居正改革详加品评。

内容提要面对明朝中后期内外交困的局面,万历首辅张居正变法革新,力挽狂澜,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他推行的“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和“一条鞭法”等赋役改革,在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和开启近代社会转型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他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智慧与谋略,刚毅果断、缜密务实的改革作风,也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炫目华章。张居正的变法新政不仅“变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而且堪称中国古代继商鞅、秦始皇和隋唐之际变革之后最具光彩的改革。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当多数同科进士热衷于文章诗词之时,他却经常“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疾苦,以深沉的目光关注着国计民生。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案,未被采纳。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故,年仅10岁的神宗继位。张居

正升任内阁首辅,终于得以“任法独断,操持一切”(《张文忠公全集》附《本传》),义无反顾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力挽狂澜的变法革新运动。

一、政治改革:整顿机构,建立问责机制

在张居正看来,“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他首先从“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明史·张居正传》)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

“尊主权”、“一号令”的关键在于克治明朝权力机构运行不畅的痼疾。明初洪武年间,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虽然后来内阁首辅权势渐重,但六部和负责稽察六部的六科均绕过内阁直接向皇帝负责。而皇帝处理政务则倚重宦官,由司礼监掌理章奏文书,甚至代皇帝朱笔批红。明中后期诸帝多“帘远高堂,君门万里”(赵翼:《陔余丛考》卷18),尤其嘉靖后期,“政务偷玩,事无统纪”,朝廷诏旨被视为故纸,来往公文多至沉埋,统治机构几乎陷入瘫痪。

针对这种机构窒碍不通的积弊,张居正力主“天下之本在政府”(《书牍》15),开始大力强化内阁事权,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最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受内阁节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使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为排除宦官干政,他告诫冯保“裁抑其党,毋与六部事”(《明史·张居正传》),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事权归一,政令畅通。

为了破除无所事事、坐啸画诺、命令不行的官场沉疴,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创设颁行考成法以责吏治,即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备注,交内阁查考,据其道途远近、事情缓急,“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月有考,岁有稽”(《明纪》卷39),据此“考其勤惰”,决定赏罚升降。此法一行,立见成效。

张居正的政治改革,通过整顿机构形成高度集权而又层叠有序的行政系统,并建立起相应的稽察问责机制,确保官僚机器高效运行,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已初具现代社会行政体制的特点。如傅维麟《明书》所赞扬的,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靡”。

二、边防新政:外示羁縻,内修守备

明中后期中国进入新的一轮寒冷期,等温线南移,明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冲突加剧。明廷边防破败,“壕浅墙卑”,“频年寇犯如蹈坦途”(《明经世文编》卷252),致使“父子夫妻不能相得,膏腴之地弃而不耕,屯田荒芜,……而帑储竭于供亿,士马罢于调遣,中原亦且敝矣”(《隆庆实录》卷59)。蒙古方面则因明“各边不许开市,衣用全无”,又兼明边军不时纵火焚烧牧场,“边外野草尽烧,冬春人畜难过”,可谓两败俱伤。

长期以来,明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出没无常的袭扰一筹莫展。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刘焘便称“我散而守,彼聚而攻,虽称十万之众,当锋不过三千人,一营失守,则二十二营俱为无用之兵;十里溃防,则二千余里尽为难守之地”(《刘带川边防议》)。论者甚至抨击构筑边墙“殆所谓运府库之财,以填庐山之壑,百劳而无一益”(陈建:《治安要议》卷6)。

张居正入阁之后,大力推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明通鉴》卷65)的边防新政,北疆形势迅速改观。

“内修守备”的重点是,加强北边防务,提高军事抗衡能力。为此张居正相继起用谭纶、戚继光、王崇古、方逢时、李成梁等著名边将,主持兵部以及蓟镇、宣府、大同、山西、辽东边务,并大力加固增设城防,修筑明长城。长城重点设防地段多用砖石砌筑,内填泥土石块,形制结构也更趋完备合理。

对于长城沿线的防守战略,张居正也有一套严密的部署。他要求“蓟人平时将内地各城堡修令坚固”,一旦“贼众溃墙而入,则亦勿遽为怆惶。但令蓟将敛各路之兵四五万人,屯扼要害,令诸县邑屯落皆清野入保,勿与之战。而上谷辽左不必俟命,即各出万人,遣骁将从边外将诸夷老小尽歼之。令大将领一万人入关,不必卫京师,径趋蓟北,伏于贼所出路。彼贼虽已入内地,见我不动,必不敢散抢。不过四五日虏气衰矣,衰则必遁,然后令蓟人整阵以逐之。而宣辽两军合而蹙击。彼既饥疲,又各护其获,败不相救,而吾以三镇全力击其惰归,破之必矣。”(《明经世文编》卷327)事实证明,蓟镇敌台筑成后,自居庸关至山海关“二千里声势联结”,“精坚雄壮”。从此“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明史·戚继光传》)。

张居正的“外示羁縻”,一反过往的民族歧视、压迫政策,在“内修守备”的前提下力争改善汉蒙关系,积极加强双方友好往来。隆庆四年(1570年)冬,俺答汗爱孙巴噶奈济因家庭纠纷,愤而出走降明。张居正、王崇古等立即厚礼接纳,并抓住时机,利用鞑靼部的矛盾,力促俺达改弦更张,实现议和。隆庆五年,明廷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分别授俺答属下六十五人都督、指挥等官职。双方还议定开放十一处互市市场,最终达成隆庆和议。张居正深谙长城边防与和平交往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在达成贡市之后,他仍再三强调“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岂以虏之贡不贡而有加损乎!”“威行而后可用恩也”(《明经世文编》卷328),张居正之所以能实现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和平交往,其中的奥秘即在于此。

张居正“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此“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每年“所省征调费不啻百万”(瞿九恩:《万历武功录·俺答列传》),辽阔北疆“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明史·方逢时传》)。汉蒙双方开设官办贡市、关市、马市之外,民市、月市、小市等民间交易也很活跃,长城沿线出现了“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明经世文编》卷35)。蒙汉双方在长期和平交往中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熏染融合。蒙古族渐习汉风,如历配三王、掌兵柄、主贡市的“忠顺夫人”三娘子生平十分钦慕中原文明,竟至“每于佛前忏悔,求再生当居中华”(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卷1)。

三、赋役改制:推行一条鞭法

明中期由于土地兼并、豪强瞒漏,大量徭役负担转嫁到户小力单的穷人之家,导致农民纷纷破产逃亡,朝廷控制的田亩、人丁日益短缩,财源枯竭,入不敷出。张居正认为“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病实在此”(《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田足民》),并于万历六年(1578年)下令对“天下田亩通行丈量”,结果查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多达三百万顷。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进一步在经济政策和赋役制度方面深化改革,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

其实,一条鞭法的改革并不始于张居正,《明史》食货志述其始末称,“嘉靖间数行数止,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清初任源祥则说:“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不过因势而行之。”(《清经世文编》卷29)土地兼并、隐漏和农民大批逃亡、起义反抗,使旧的赋役制度已无法再维系下去;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又为一条鞭法的实施提供了客观条件,变革旧法成为大势所趋。早在嘉靖年间,一条鞭法曾在局部地区试行过,但因触犯豪强地主利益,部分堵塞了贪官污吏从中渔利的机会,遭到强烈反抗。张居正在万历四年(1576年)于湖广地区试行一年之后,才逐步向北推广,最终挫败保守派的阻挠,于万历九年将一条鞭法定为正规赋役制度颁行全国。

新法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使政府从掌握大量田地的地主手中增加税收,又使无地、少地的贫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简化手续的征收办法,限制了豪强地主舞弊瞒漏和胥吏里甲层层盘剥,减轻了农民额外的负担。以银代役、计亩征银的规定,削弱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并使得大量农产品流入市场,从而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客观上起到了“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隆庆实录》卷7)的引导作用,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一条鞭法的推行,“一举而官民积重之弊皆反”(《郑文郁:《经国雄略》卷1),成效立见。史载,“自正(德)嘉(靖)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明史·张学颜传》),以至“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两)”(《明史纪事本末》卷61)。

四、身后毁誉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宿疾复发,阖然长逝。伺机而动的保守派群起反扑,他们怂恿年龄渐长、对权相劝教约束早怀不满的明神宗下诏削夺张居正官秩,抄没其家。张居正长子敬修被逼自杀,家属饿毙十数人,名将戚继光以及对治河做出重大贡献的潘季驯等“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明史·张居正传》),考成法和限制官员特权等制度、法令相继被废除,十年改革毁于一旦。

张居正变法,“务在强公室,杜私门”,“利于下而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夫”(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80),必然触动豪强权贵以及贪赃枉法腐败官吏的权益,生前便招致强烈反抗,浮言私议、怨谤攻讦四起,甚至他革除皇帝冬月普赐朝臣貂皮帽旧例的举措也被指责是因为自己“饵房中药过多,毒发于首,冬月遂不御貂帽”(《万历野获编》卷9)。在推行丈田均粮改革中,“诸王孙遮道而噪,诸酋长抗疏而陈,诸军士荷戈而哄”(《答山东巡抚何来山》),张居正断然下令“但有抗违阻挠,不分宗室、官宦、军民,据法奏来重处”(《万历实录》卷112)。对于身后结局,张居正生前并非没有料到;但为了变法图新、济世救民,“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书牍》卷12)。他把自己看作是“耿耿于迅飙之中”的“孤焰”,甚至“自知身后必不保”,却毫不退缩,反而加快改革步伐,一再嘱告:“诸公宜及仆在位,做个一了百当。”(《书牍》卷13)

张居正实施的一些新政虽被废止,明王朝大厦将倾的颓势也非他寸石孤焰之力所能挽救;但他执政变法的十年确为明中后期最有生气的时期。经他“肩劳任

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至明末天启、崇祯朝濒临瓦解之际,朝廷终于想起了这位当年的“救时宰相”,“日久论定,人益追思”,为他恢复了名誉。

张居正祸发身后,从个人身家遭际来看固然是一场悲剧,但从历史大局看,张居正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张居正改革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起衰振隳”(《明通鉴》卷67)、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并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弼成万历初年之治;更体现在对近代前夜国家统一与社会转型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张居正的边防新政是中国古代运用长城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会聚线,巧妙调节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边疆开发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典型范例。一如魏源《圣武记》所述,张居正等张弛驾驭、整饬边防,“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于今受其赐”。

张居正病故之后,一条鞭法仍基本上沿续下来,孙永泽在《春明梦余录》中称“海内通行者将百年”。一条鞭法普遍推行顺应了历史潮流,直接导致商品经济、市场空前发展和人身依附关系大为松弛,从而进一步推动城镇经济发达、士绅与市民阶层壮大、手工工场作坊中的生产关系和劳动组合发生近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科学巨匠迭出,通俗文学繁荣,意识形态相对活跃,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风尚呈现出逐渐求变、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这些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诸种内在关联因素的同时涌现并非偶然,它标志着烂熟的农耕文明母体并非千古不变,新因素的萌芽已经在为产业革命的启动准备条件。

张居正改革.一个神话

——为张居正正名

毛佩琦

新华文摘2010/23

摘自《晋阳学刊》2010年第4期

长期以来,明代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不少学者把张居正定位为改革家。张居正作为改革家,出现在各类读物上,妇孺皆知,有口皆碑,而且,一些作者对他还有进一步美化的倾向。不过,当我们认真考察张居正的施政,特别是认真阅读明代嘉隆万以及直到明朝灭亡的那段历史时,不禁感到对张居正的历史定位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朱东润先生在写作《张居正大传》时曾指出,历史上对于张居正“誉之者或过其实,毁之者或失其真”。“最善意的批评,比居正为伊、周,最恶意的评论,比居正为温、莽。”“其实居正既非伊周,亦非温莽。它固然不是禽兽,但是他也并不志在圣人。他只是张居正,一个受时代陶镕而同时又想陶镕时代底人物。”

我认为,朱东润先生的态度是严谨、公允的,虽然已经过去了60多年,但他的话还可以用作我们评价张居正的指导原则。

我们应该根据事实,给张居正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虚高的桂冠也许并不适合张居正,而且,如果对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定位不恰当,也无助于我们对那段历史

的深入理解。

应该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评价张居正,不涉及道德问题,比如他串通冯保,用不光彩的手法打倒高拱,从而掌握了大权;比如他通过科场舞弊,使两个儿子得以高中;比如关于他敛财、奢侈的微词,等等。我们所论的只是他的执政,只是对他的政策的评价,对他历史地位的评价,给他一个实事求是的、恰当的历史定

位。

在不同时期对张居正的评价是不断变化的。在明朝,张居正生前由于他的权势,对他的那些盛赞可以不计;张居正死后不久,不少人对他的追讨、贬斥也可以不计。万历末年,关于张居正的风波已经尘埃落定,在政局纷乱之中,人们又怀念起这位治世能臣。万历壬子(1612)刊刻的《张太岳文集》卷首的《太岳先生文

集评》就出现了这样的句子:

高皇帝为生民以来未有之神圣,开天而作君;太岳先生为生民以来未有之异人,

中天而作相。

张居正的乡人对他有这样的说法,是不足为怪的。

到了20世纪,新史学出,梁启超在有着广泛影响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评价明代政治时说:“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对张居正评价是相当高的,但他只是从张居正作为“政治家”这一角度而言的。

30年代,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第一次以大量篇幅叙述了张居正的事功,说道:“张居正当国十六年,最初即以六事上陈,一省议论,二振纲纪,三重诏令,四核名实,五固邦本,六饬武备。得君专任,力行不怠。万历初政,百废俱举。四境宴然。太仓、太仆积六七百万金,京通仓积粟八百万石。居正为政,可谓能起衰振敝。……首辅中当以居正功最显。”邓之诚对张居正盛赞有加,但就事论

事,还没给张居正戴上任何桂冠。

1943年出版的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在谈到张居正施政时,使用的是“建

设”与“成功”这样颇为中性的词。

尚钺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简明中国通史,用了较大的篇幅叙述王安石变法,却没有提到张居正。

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在谈到张居正时,说到他对军事、政治、经济的“整顿”,“特别是着重于经济的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在内政方面,他反对因循苟且,奖励官员“急公进取”“他更希望统治阶级内部的行动能够取得一致,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正是张居正执政的核心理念。《中国史纲要》同时指出,“张居正的成就最突出是在经济方面,”“丈量土地和赋役改革是张居正颁行的重要的经济政策。”在谈到一条鞭法时说:“把嘉靖初年已在福建浙江等地实施的一条鞭法,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对于一条鞭法的影响,作者认为它“不仅在客观上促进了明中叶后商品货币经济的继续发展,也说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比以前又有一定的松弛了。”该书较早地使用了改革一词,也较早地把张居正的政绩与社会经济的进步联系了起来。

张居正第一次走红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成为儒法斗争的标杆人物之_。

张居正被归入法家,头衔是“明朝著名的法家政治家、地主阶级革新派。”虽然后来儒法斗争不提了,但从此张居正正式进入了改革家的行列。

“文化大革命”结束,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之初,—方面要摈弃旧的羁绊,一方面要开拓新局面。一些理论家要从历史中寻找灵感,明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有幸被选中,这就是清人所说的“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但是,他们的命运不同,朱元璋被当成了批判“封建批判专制主义”的靶子,遭到猛烈的抨击;张居正与商鞅、王安石等并列,

成了改革家的突出代表,无比风光。

1982年十院校中国古代史编写组编写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在第十四章第二节单列出《明代中期的社会矛盾和张居正改革》一节,把张居正的所有施政称为改革,而且说由于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从此张居正被明确地与资本主义萌芽挂上了钩,正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家。而且说“由于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大官僚地主的一些眼前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万历十年(1852)张居正病死,他们立即群起攻讦,抄没了张居正的家产,改革措施逐渐被破坏。”谁反对张居正,谁就是落后腐朽势力。不仅张居正被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甚至以张居正的是非为是非了。由于这本书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所以影响极广,张居正

也就以改革家的桂冠闻名于世。

其实,对明朝的政治制度,笼统地说“朱元璋取缔宰相,收回相权,独揽朝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权力最集中、专制最严酷的王朝体制”,是不准确的,因为明朝的政治制度在朱元璋之后还有很多变化。内阁形成后的明代政治制度,与朱元璋时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另一方面,仅就万历朝说张居正也不无局限,只有把张居正前后的明朝政局联系起来进行总体观察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张居正。

改革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改革就是破旧立新,就是推动社会进步。一个“旧”、一个“新”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进步则是改革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史上有一些人被称为改革家,是大家公认的、无异议的,比如商鞅,比如王安石。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反对法古,主张因时制宜,曾经两次变法,创立新法废除旧法,其内容十分广泛。第一次变法:编制什伍,犯奸连坐;民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奖励耕织,“致粟帛多者免其赋役”;以军功定爵位。第二次,禁

止家人“同室内息”;平斗桶、权衡、丈尺;并乡邑,置县令;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商鞅提出了一系列新法,对旧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最终使秦

国富强。

作为改革家,王安石“汲汲以财利兵戈为先务”,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实施变法。他制定的新法就有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等等,同

样对旧制进行了全面变革。

相比之下,张居正的主要政绩其中有多少改革的内容呢?我们看看古人对张居正政绩的概括。《明史》论张居正,说他:“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之才。”崇祯年间尚书李日宣说张居正:“受遗辅政,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义安,海内殷阜,纲纪法度莫

不修明。”

虽然,张居正与商鞅、王安石一样都为了富国强兵,但正如上面说,张居正所做的主要在于“起衰振隳,举废饬弛”,“纲纪法度,莫不修明,”并没有制定具

有变革意义的新法。

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点。柏杨说:“他没有公孙鞅当时的背景,和王安石所具有的道德声望,更没有触及到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制度不合理的核心,他不过像一个只锯箭杆的外科医生一样,只对外在的已废弛了的纪律加以整饬。”

他所做的,“只限于提倡一种不必清除旧有统治阶级主要基础的变更,即是同保

存这种基础相容的变更。”

显然,变更和改革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说张居正与同时期的政治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更强硬,更专制,更强调维护传统秩序。他并没有提出系统的新法去取

代旧法。

在张居正的行政措施中,只有实行考成法、推行一条鞭法较有新意。但仔细分析,考成法并非废除了旧制度,而只是加强对原有制度执行情况的管理。明朝所留下的所谓祖宗成法基本没有触动,只是在张居正手下得到更坚决、更彻底的落实。张居正实行考成法,是用强制手段使官员的工作走上轨道,按部就班,达成既定的目标,而所实行的具体政策方针并没有任何改变。朱东润说:“居正底综核名

实,完成万历初年之治,最得力的还是这三本账簿。”通过记账式的考核管理,

推动既有制度的落实。

至于一条鞭法的推行,张居正从中得到了过多的荣誉。一条鞭法的产生和推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条鞭法的推行并非张居正一人之功。首先,一条鞭法不是张居正创造的,它是从嘉靖初年到隆庆年间由潘季驯、庞尚鹏、海瑞等人创立,先后在广东、浙江、江南等地推行并逐渐完善的。由于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手续,便于操作,受到各地方官的欢迎,不少地方官热衷于推行一条鞭法,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万历初年。张居正直到他执政的最后一年,即万历九年(1581)才提出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无疑,张居正的身份,更利于一条鞭法的推行。但这也不过是顺势而行,推波助澜,“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不过因势而行之。”张居正死于万历十年,并且旋即遭到反攻清算,而此时一条鞭法的继续推行,就与张居正无关。与清丈土地等措施不同,朝廷上下对一条鞭法的态度没有太大分歧,推行的阻力并不大,不需要顶风冒险。另外,有人过高估计了一条鞭法的意义,说它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发展等等。实际上一条鞭法的主要意义在于简化征收手续,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因此减轻。强行征收白银看似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实则往往因此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一条鞭法对力役的影响,也并非都是那样正面。汤纲、南炳文在《明史》中对此作的简要分析是中肯的。

张居正最值得炫耀的事就是所谓“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了。不加赋如何国用足?那是因为核准征收赋税的土地增加了,这主要得益于清丈土地。从根本上说,当时国家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致使创造的财富有所增加。另外,就总量而言实际是加了赋的,而且最后的实际承担者还是普通农民,多数是小农,地主们有的是办法把他们的负担转嫁到普通农民身上。

还有,万历头十年的振兴,也并非完全是因为张居正一当了首辅就立竿见影,当时所谓“中外乂,海内殷阜”,在很大程度上是收获了从嘉靖到隆庆年间所栽种的果实,是徐阶、高拱等一系列能臣多年努力的结果。

刘志琴的观点在对张居正的评价中具有代表性,她把张居正看成是一个与王安石并列的改革家。然而,她在《张居正评传》提出了一个问题,“张居正和王安石的变法都属于同一体制内的变革”,“但终封建王朝之世,无论是最高当权者还是文人学士,对两者的评论却很不一样,也使他们蒙受的荣辱不尽相同。”“王安石被诬七百年之久,而张居正不足四十年即被昭雪。”这是为什么?

其实,如果考虑到上述几点,刘志琴提出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对王安石的攻击,是由于他的新法直接引起的,对他的批评集中在新法,因此王安石罢相后,他的新法被废除殆尽。王安石变法本身不被接受,因此受谤七百年。

张居正没有建立新法。他所执行的一套政策在当时是被普遍接受的。因此张居正才得到赞扬。明朝官员对张居正的批评主要是他“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并不是他的政策。只是因为他“专权”、“震主”,才“祸发身后”。

王安石被批评的是变法,批评者的政见与王安石是对立的;张居正被批评的是贪权、专权,他们的指向是张居正的道德。换句话说,他们并不认为张居正的施政

有什么不对。

清朝四库馆臣就是这样的思路,他们说张居正:“要其振作有为之功,与威福自擅之罪,俱不能相掩。”称赞其“有为”,批评其“威福自擅”。也就是说,不论在明朝人还是在清朝人看来,张居正的政治作为,都是传统制度和理念所允许甚至鼓励的。“终万历之世无敢白居正者,”也只是因为张居正曾经“威福自擅”,“几于震主。”所以在万历帝死后不久张居正就被平了反。邓之诚说:“非毁之者,乃力持夺情一事,”“或讥其骄倨,”“与人书自称孤或曰不榖。上表乞休,而曰拜手稽首归政。明明以摄政自居。”而张居正也把自己归为历史上曾

经摄政的霍光、宇文護一类人物。

张居正与同朝的大多数官僚治国理念并无不同,他的前任高拱,主张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主张整饬吏治,加强边备、加强法制、加强理财,与张居正都是一致的,而且隆庆年间的许多大政也都是他们一起决策、实施的。张居正在政见上比

高拱没有什么高明之处。

韦庆远说:“根据现已掌握的史料,高张二人关系恶化,……主要并不表现在对重大政策部署的分歧,也未见对用人褒贬的不一,而是由于相猜忌而互为戒备。……所有诸端矛盾,其实又集中在权威的倾轧和争夺上。”韦庆远又说:“由张居正总揽大权以主持的万历十年的改革,基本上是隆庆时期推行的改革方案的合理延续,两者之间的承传和衔接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很有见地的。

张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治、信赏罚、一号令为主”。其实质,是在原有的政治框架中,通过强化控制、加强管理达到行政目的。加强专制控制,是张居

正执政的主要

特征。这在施政理念上了无新意。强化专制权力,做到令行禁止,压制不同意见。不论皇帝专制,还是首辅专制,其结果都是一样的。禁毁书院,钳制舆论,是专制权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万历七年(1579)正月戊辰,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毁天下书院。“是时士大夫竞讲学,张居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

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

出于相同的施政理念,禁止书院讲学,在隆庆年间,在高拱等人的推动下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后来张居正的禁讲学更为严厉、更彻底。张居正“特恶讲学”。在一封信中他有一篇夫子自道,他说:(讲学)“其徒侣众盛,异趋为事,大者摇撼朝廷,爽乱名实,小者匿蔽丑秽,趋利逃名。嘉隆之间,深被其祸,今犹未殄,此主持世教者所深忧也。”万历七年,张居正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中,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以致造成官场的风气是:“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坏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

因此他力主“不许别创书院。”

邓之诚说:“居正所以为世所毁,乃由废书院一事。”其实,对于废书院一事的批评,与对张居正擅权的批评是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政治派别的。

讲学一事,不论就其内容而言,还是参与讲学的人员而言,都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不过,士大夫对讲学趋之若鹜,各种新说层出不穷,就讲学活动本身和讲学内容的主流而言,它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是明代社会转型的一部分。这无论在思想史上,还是在社会史、政治史上,都已大体得到共识。因此,禁止讲学,禁毁天下书院,就是与进步潮流相逆动。在评价张居正和这段历史时,不应该讳言这一重大事实。邓志峰说:“无论是毁书院还是禁讲学,矛头都是对准王学。”“张居正掌权的十年是王学运动自兴起以来的最低点。”就指出了张居正禁毁书院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的一个方面。而张居正所打击的不只是王学。

樊树志在《张居正与冯保——历史的另一面》一文中说:“近人由于对张居正的敬仰与同情,对这位‘磊落奇伟之士’的另一面三缄其口,甚至为之百般辩解。”他指的正是张居正不光彩的一面,包括勾结冯保阴谋打倒高拱,捏造王大臣案陷害异己,贪恋权位伪造夺情,等等。但这些,并不是我们评价政治家的主要依据。

其实,所以造成人们对张居正的“敬仰”,也不完全由于他的政绩,还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人们在考察晚明政治时,常常会痛切万历帝的怠政,惋惜他导致了明朝最终的败局,常挂在口边的是“明朝亡于万历”。因此人们更加怀念张居正这样的能臣,认为如果张居正在世,明朝就不会亡。于是,在万历帝的衬托下,张居正显得高大无比,以致认为如果有了张居正,明朝就不会亡。

平心而论,张居正改革被夸大了,张居正的历史作用被夸大了。南炳文谈到张居正时虽然径称张居正改革,但又概括为“明朝封建统治者为了挽救明朝中叶以后积贫积弱的统治危机而搞的一次改良活动”。其实,与其使用改革,不如使用改

良,较为妥帖,不必称之为改革家。

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讥弹,敢于担当,有传统政治家的优秀政治品格,“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既忘家狗国,遑恤其他!虽机奔满前,众镞攒体,孤不畏也。”他深知“事长君易,事幼君难。”真是大吕黄钟般的铮铮之言。他教育、辅佐幼主十年,弼成万历初政,政绩显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一代良相。张居正利用专制权力,强化管理,振衰起敝,使明朝出现了暂短的中兴,是少有的治世能臣,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政治家。

我不批评张居正的专权。因为,在专制体制下不专权就做不成事,不论是皇帝专权,还是大臣专权都一样。问题在于,张居正违背了君主制的根本准则,专权超过了限度,犯了大忌。他成为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权臣,年幼的皇帝在一忍再忍下,终于发出猛烈的反弹。明人沈德符说:张居正“要挟圣主,如同婴孺,积忿许久而后发。其得后祸已晚矣”。幼主强臣,这一看似偶然的,与个人性格、行为密切联系的现象,却对明朝的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皇帝被压抑多年后的猛烈报复,以至于怠政,明朝从皇帝不控制到失去控制,加速了明朝的瓦解。但另一方面,专制统治的松懈乃至解体,却助长了新事物的发展和社会转型。

张居正没有提出足以挽救明朝统治衰败的根本办法,只是对旧制度修修补补,使其得到加固。张居正执政使明朝出现了短暂中兴,不过是给垂死的旧制度服卜剂强心剂,延缓了它的寿命。因此,张居正一死,他通过加固旧制度而不是建立新制度得到的成果,也就无法延续了,人亡政息是必然的。质言之,张居正通过加

强专制——不论是皇权专制,还是相权专制,对社会对百姓都一样——达到了他的政治目的,而强化专制是与当时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思想解放潮流背道而驰的。所以,张居正死后,社会变迁潮流如同洪水冲决堤岸,不可阻挡,明朝历史进入了转型期。张居正成了最后的卫道士,历史走向了他的反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摘自《晋阳学刊》2010年第4期)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 大约两三个星期前我在我们这最大的盗版书市场买了一套熊召政刚获奖的那部《张居正》,虽然是盗版但价格不含糊。共分两本,摞起来有一个砖头那么厚。第一本,《木兰歌》和《水龙吟》我看得挺认真。第二本比第一本厚,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所以跳着看的,只看了看开头和结尾。按理说我写这读后感由此也显得底气不是那么充足。 看完了之后对于张居正了解的还是不多------包括他的比较有名的“考成法”,他的“一条鞭法”在第二本直接就没看。但对于当时的宫廷黑暗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感慨油然而生。印象最深的就是深宫大内大小太监的贪墨、政府官员自上而下令人咂舌的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贪污腐败。张居正的几句话也有印象:自古以来侍君难,侍幼君更难!孟子曰:治国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另外,张居正用循吏不用清流我觉得是很有见地的。他不用海瑞,而起用了一开始仅仅是九品衔礼部观政的金学曾,就是让官员放开手脚去做事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坐而论道,这对于整饬官僚主义就很有效用。这里倒不是要诋毁海瑞,只是他因为“清廉”二字所累,在为官时断案处事变得比较偏激。书上也说了,他做了四品苏州知府后把一个膏粱富庶的苏杭天堂治理得连年欠收,富户外逃。同时张居正很注意做事的灵活性,比如为了继续获得大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一口答应把一个淮运总

督的肥差让一个因贪污被查处靠行贿又妄想爬起来的胡自皋。他说:“为了惩治一百个贪官,你起用一个大贪官,你干不干?”我看的这些里头有两件事印象也很深刻:一个是礼部六品主事童立本上吊自杀事,一个是工部尚书朱衡被内宫秉笔太监吴和假传圣旨恶意报复事。第一件跟我有相似处。我也是一个不得领导青睐,处处受气酸腐木讷的小人物。虽然不像童立本那样被人利用一番后反又被训斥一顿,回到家因为无钱买米一家上下饿得眼冒金光无奈一时想不开只得上吊自杀,但是自己觉得个中甘苦跟他也差不多了。第二件事,堂堂的工部尚书,对于中官的戏弄、报复无可奈何,只能干受着这也在当今社会中屡有发生,俗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不路无尸骸。这部书中最最让我感到瞠目结舌的是万历皇帝的冷血。张居正从朱翊君十岁登基就满腔热情、赤胆忠心地辅佐他,教给他知识和做明君的的道理。甚至从自己十岁儿子的身上想到儿童爱玩的天性,给朱翊君买了当时比较风行的风葫芦做玩具,寓教于乐。同时呕心沥血,使得万历朝从元年之初太仓无一两银子发展到万历九年太仓银共计四百多万两,这些都无一不凝聚着张居正的心血。但是朱翊君仅仅因为自己一次荒淫的丑行被太后抓住,张居正主张皇帝要下《罪己诏》而把他的“丑行”弄得天下皆知就怀恨在心。 张居正万历九年在首辅、太师位上病逝的时候,万

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是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他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太祖即位后,立刻对以往的制度进行改革,自太祖后,明朝废去中书省和丞相,分政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于皇帝管辖。这种六部制成为此后明清两代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为了选拔官吏,明朝还扩大了科举的规模,明确规定以程朱理学的四书、五经为内容,以八股文为形式的明科举制度。此外,明朝还用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制订"大明律",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其后惠帝朱允文即位。此时,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成祖为了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五次亲征,先后打败鞑靼、瓦剌两部蒙古骑兵,并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至北京,以此加强对北方诸族的控制。 明朝自成祖之后,历仁宗、宣宗至英宗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公元1449年,瓦剌部进军南犯,英宗与宦官王振领兵五十万出击,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军所袭,明军全军覆没,英宗也被俘。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瓦剌军很快就兵临北京城下,这次事件史称"土木之变"。此时在北京留守的兵部侍郎于谦果断的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景泰帝),组织全城军民准备与敌决战。经过艰苦的战斗,明军终于打败瓦剌军。使其不得不放英宗回朝,并与明朝议和。英宗回国后,于1457年趁景泰帝病危,在宦官的帮助下夺回了政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朝天子"。在英宗复位之后,立即逮捕于谦,而助其夺权的宦官都被授以爵位。这样一来,使此后历代的皇帝身边宠信的宦官的权利大大超出朝臣的权利,明朝的统治几乎落在他们手中。其中以武宗时的刘谨及熹宗时的魏忠贤最为甚之。 处于明朝中后期的明神宗万历皇帝为了改变当时混乱的政局,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任命张居正为首辅来进行整顿。张居正是当时明朝最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于经济、政治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农业的发展,万历六年,张居正不顾大士绅的反对,丈量全国土地,增加了财政税收。此后,他又兴修黄河水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生产逐步稳定下来。此外,张居正还撤裁了冗余的官员,在山海关至居庸关之间建敌台三千余座,加强了北方的防务。自张居正改革之后,经济有了大的起色,政治也相对稳定下来,明朝进入了自英宗以来最繁荣的阶段。

评价张居正

评张居正改革 曹大为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 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 张居正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 历史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不久前在北京、东方等电视台的热播,再次把受众的目光吸引到历史深处,热议张居正其人其事。缘此,本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曹大为教授撰文,对张居正改革详加品评。 内容提要面对明朝中后期内外交困的局面,万历首辅张居正变法革新,力挽狂澜,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他推行的“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和“一条鞭法”等赋役改革,在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和开启近代社会转型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他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智慧与谋略,刚毅果断、缜密务实的改革作风,也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炫目华章。张居正的变法新政不仅“变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而且堪称中国古代继商鞅、秦始皇和隋唐之际变革之后最具光彩的改革。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当多数同科进士热衷于文章诗词之时,他却经常“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疾苦,以深沉的目光关注着国计民生。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案,未被采纳。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故,年仅10岁的神宗继位。张居

正升任内阁首辅,终于得以“任法独断,操持一切”(《张文忠公全集》附《本传》),义无反顾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力挽狂澜的变法革新运动。 一、政治改革:整顿机构,建立问责机制 在张居正看来,“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他首先从“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明史·张居正传》)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 “尊主权”、“一号令”的关键在于克治明朝权力机构运行不畅的痼疾。明初洪武年间,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虽然后来内阁首辅权势渐重,但六部和负责稽察六部的六科均绕过内阁直接向皇帝负责。而皇帝处理政务则倚重宦官,由司礼监掌理章奏文书,甚至代皇帝朱笔批红。明中后期诸帝多“帘远高堂,君门万里”(赵翼:《陔余丛考》卷18),尤其嘉靖后期,“政务偷玩,事无统纪”,朝廷诏旨被视为故纸,来往公文多至沉埋,统治机构几乎陷入瘫痪。 针对这种机构窒碍不通的积弊,张居正力主“天下之本在政府”(《书牍》15),开始大力强化内阁事权,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最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受内阁节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使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为排除宦官干政,他告诫冯保“裁抑其党,毋与六部事”(《明史·张居正传》),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事权归一,政令畅通。 为了破除无所事事、坐啸画诺、命令不行的官场沉疴,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创设颁行考成法以责吏治,即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备注,交内阁查考,据其道途远近、事情缓急,“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月有考,岁有稽”(《明纪》卷39),据此“考其勤惰”,决定赏罚升降。此法一行,立见成效。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一) 近日读了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小说文笔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熊先生对明代的历史典故十分熟悉,很多背景知识的描述引用显示出了熊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张居正》共4本,读起来并不觉得十分吃力,在春节期间是我难得的好读物。通读下来,对作为改革家的张居正有了一番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他竭力推行改革,开创了万历新气象,大有一扫明朝颓废景象之势。在任期间,他大胆起用人才,清量土地、改革税制、整顿讲学,并在皇太后、皇帝和政治盟友冯保的支持下达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及至。在其回荆州埋葬父亲时,沿途官员的巴结奉承、随行队伍的气派,都大有盖过帝王之情形。至此,张居正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点。 繁华过后总是难免寂寞。张居正任首辅十年,所积累的权势和人脉看似深厚不可动摇,却没有想到在其去世不久就被小皇帝迅速清算,多年的心血也随之而去。 当然,在熊先生的笔下,张居正还是作为正面出现的,对张居正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查阅资料,读者可以发现张居正在其去后所遭遇的情形决非偶然,在其政治生涯中存在着一些失败,正是这些失败导致了其身后的不幸: 1、张居正与小皇帝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好,对小皇帝的教育并没有起到效果。小皇帝刚刚亲政,就把火烧到了自己的师相身上,这是为什么?单单是因为张居正拒绝从国库拿银子补贴内廷?非也。或许是张居正的权势大得已经引起了小皇帝的不安,才痛下此手。想想当年高拱就是因为轻视小皇帝才被罢相,因此万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听张居正教导的小孩子。事实上,有记载表明万历在少年时即显示出较高的天分。 2、张居正失去了广大官员和士林的支持。虽然推行改革势必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招致他们的反对,但张居正的问题决不仅仅在于此。根据《明史》记载,到了最后世人对张居正'日恶之'.从后来查抄张府看,张居正虽不算大贪,但也决非洁身自好,一个一向反对贪腐之人,竟背地里如此作为,难怪万历要动摇对老师的好印象了。在其任首辅期间,其父亲在荆州收取了地方官员奉送的数千亩的良田,恐怕张居正未必全然不知情的。 3、与冯保的联盟导致了内在的不稳定。按照明朝的祖制,内外官员是不能结交的。张居正与冯保的联盟既使张居正得到了政治上的有利支持,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境地。 熊先生还提及李太后对张居正有一份暗藏的情愫,并引得万历的反感,进一步导致了万历对张居正的清算。我个人感觉这可能是文学上的春秋笔法,但不影响张居正的改革者形象。即便放在今日也可以理解,毕竟要打翻既有格局,总要各方博弈,并借助各方力量,直至达到最终的平衡为止。

明神宗简介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是在位最久的皇帝,前期在严母、贤臣的约束、督导之下,尚能克己尽职、有所作为。等到严母撒手、贤臣罢黜,他便懒散拖沓、荒怠政事、沉溺酒色、贪财好货,致使明朝踏上了亡国之路。 严督学习贤臣柄政:五岁的时候,在母亲的要求下,穆宗准许他读书,这在明朝算是一个特例,也因此给大臣感觉他是位早慧的皇子。登位之后,举行“经筵”,在张居正和母亲的严格督促下苦学圣贤之书,母亲时常用张居正来吓他,导致滋生了对张居正的不满情绪。但他为人至孝,所以谥号孝显。前十年,首辅张居正大胆改革,取得了一定绩效。张居正在边防上,重用了抗倭将领戚继光镇守蓟州一带。 控制大权万历三征:张居正死后,因当初宠信太监被逐出宫一事,且张居正有招权树党和收受贿赂的事实,受到神宗的清算,抄家和追夺谥号。经此清算事件,控制了朝中大权。而后经历万历三大征,显示了其运筹帷幄的才能。 沉溺酒色不理朝政:但是政局稍稍稳定,他便沉溺酒色,不理朝政,在首辅申时行的建议下,对奏章进行了“留中”处理。后来,甚至连上朝都不去了,有些官20年才见到他,且懒于任命官员,导致缺官现象严重。横征暴敛肆意挥霍:贪图享乐,想到“开源”的点子,同时还向全国派出大批太监,充当“矿监”和“税使”,对百姓进行横征暴敛。万历三十年,神宗病倒,以为自己不久人世,为了捞个好名声,下诏停止先前的行为。

但是第二天竟然突然好了,结果很后悔,一个劲的派人要回前诏。 建储纷争朝党火并:神宗因为朱常洛的生母是宫女,对立其为太子之事不愿意。后宠爱的贵妃生了朱常洵,想要废长立爱,由此和守正的大臣有了长达15年的建储之争。提出过“待嫡”和“三王并立”的做法,但都在大臣的反对下作罢。因为建储,朝臣也分为一些党派,在十几年的建储之争中逐渐公开化。当时的党争在“京察”问题上表现的很激烈。 民情激变边疆不宁:万历中后期,政治极端腐败,各地痛苦连连,反抗斗争遍及全国。同时在北部边陲,统一了女真部落的努尔哈赤公开与其为敌。努尔哈赤以杀祖杀父之仇等“七大恨”誓师伐明。在意识到亡国的威胁后,感到困顿和凄凉,病倒去世,葬于定陵。 “开源”(提倡官吏向他进奉,把进奉的多少作为效忠的标准) “京察”(考核京官的制度,每六年举行一次,根据考察结果对官员进行升降) “留中”(对上陈的奏章留于宫禁中,不批答) “经筵”(每月逢二日,官员听翰林院和国子监官员讲经史)

《帝王师张居正》读后感1000字

《帝王师张居正》读后感1000字 张居正,明朝最优秀的首辅。没有之一。同时也是明朝最优秀的政治家之一。他当首辅将近十年。这段时间里,明帝国的繁荣是之后比不上的,其繁荣之景也只有朱元璋刚建国时能媲美了。也是他,把悬崖边的明帝国又拉了回来,使其不至于滑落悬崖之下,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张居正十二岁时就被当时的知府李士翺赏识,不过当时他还叫张白圭,直到李士翺见了他,对他十分欣赏,帮他改名为张居正。从此,张居正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 张居正初入官场时,是一个标准的愤青,在老师徐阶的教导和自己的所见之下,他慢慢的明白了,官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老师徐阶,当时的主要目标就是搞掉严嵩,所以,他在严嵩搞夏言,阴杨继盛的时候沉默不语,张居正很不理解。他不明白为什么徐阶不去救他们,而是像只缩头乌龟似的看着。徐阶无法回答。他也想救,可是,严嵩有皇帝撑腰,自己要贸然行动,岂不是自投罗网?当严嵩被徐阶搞下台后,又来了个高拱,将徐阶搞下了台。自己当了首辅。此时张居正明白了当年徐阶的痛苦:你想要做什么却做不了,因为,你上面还有一个人,他权力比你大,有皇帝的支持,你想干什么,却被他死死压住,无法动弹。张居正就这样被高拱压死了好几年,才终于在太监冯保的帮助下将高拱赶下了台。开始了自己的宏图大业。 张居正先是把与皇室的关系处理好,因他长得帅,所以李太后对他十分有好感。当时皇帝还小,只有十岁。所以张居正就义无反顾的当了皇帝的老师。给皇帝讲许多圣人之道,讲阳明心学,讲知行合一。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明君。与此同时,他开始实行考成法,加大管理力度。他曾经说过:“二三子以言乱政,实朝廷纪纲所系,所谓‘芝兰当路,不得不锄’者。知我罪我,其在斯乎!”他又推出了驿递新规,闲杂人等不得使用驿站。他还潜心研究国家军事,做到了“知彼”。大力整顿国家财政,使明帝国又开始恢复生机,重现辉煌。 我看完他的生平,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可以不顾性命去与皇室争论,也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人冷酷无情。对国家军事战况烂熟于心,对出现的叛乱铁血镇压。这种人,绝对是一心为国。他崇尚阳明学中的“知行合一”,凡事必要再三思考才下判断。整个帝国在他的治理下欣欣向荣。我们虽说不用像张居正一样身居高位再大展宏图,而是在每一方面都仔细思考,努力做到最好,对自己的决定永不后悔,既然决定了,就一心向前决不后退。这样,我们即使没有像张居正一样高的职位,却有了和他一样伟大的心与坚定的信念,这,就足够了。

一代名相张居正

明朝名臣,明朝中后期政治家、 改革家,万历初期的内阁首辅,辅佐 万历皇帝进行了“万历新政”,使原已 垂危的大明王朝生命得以延续,具有 重大的历史功绩。 张居正[1],字叔大,号太岳。祖 籍安徽凤阳。明太祖封先祖张关保到 归州,为归州千户所。张居正曾祖庶出,无法承世袭官职,迁到湖广江陵。张居正生于公元1525年5月24日,卒于公元1582年6月20日。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璘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严厉整肃朝廷上下。在张居正功成名就之时,他把矛头对准了曾给他带来巨大利益的阶层——文官集团。张居正除了推行一条鞭法,使得税收统一收钱不收物,节省了很多土地,更实行考成法,其具体实施方法类似于今天的考勤,方法如下: 比如一位知府(五品),年初时就要写好一份计划,不能太少,写好后自己留一份,给张居正一份。如计划过少,就要退回重写。计划通过后,以后的一年里这位知府就要为完成计划而努力。如果到了年末,核对后发现这位知府有什么事没有完成,那知府就会被贬职降为知县。如果到了县里还是如此,那就一直降下去,直到知府什么官都被削去,回家当老百姓为止。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内阁首辅、太师、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年五十八,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二年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 一代名相张居正

明十三陵简介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因埋藏了明代13位皇帝而得名,随葬的还有23位皇后和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以及从葬宫女等。1992年,明十三陵被专家评定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明十三陵作为南京明孝陵的补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都知道明代有16位皇帝,为什么只有13位葬在这里,那么其他三位是谁,葬于何处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城定在今日的南京,死后葬在南京钟山南,称明孝陵。(我们知道南京别称是“金陵”,在战国时期,楚威王时建此城。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建议联东吴抗曹,来到金陵,见此处“虎距龙蟠”,建议孙权建都于此,历史上“草船借箭”、“舌战群儒”、“巧借东风”等故事就发生在此时期。朱元璋就是因为喜欢南京的风水所以建都的,死后自然葬在都城附近的钟山旁) 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在其叔朱棣发动政变夺取皇位后下落不明,有人说葬身火海,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没有定论。 明朝第七代皇帝朱祁钰,被其兄朱祁镇以亲王的身份礼葬在北京西郊金山口。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分兵四路进犯,明英宗朱祁镇受太监王振的怂恿,率50万大军亲征,结果部队在河北怀来城西20里的土木堡遭瓦剌大军围歼,英宗也成了俘虏,史称“土木之变”。这时明朝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新的天子,年号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元年(1450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将英宗送回,景泰帝就将他软禁在南宫(今南池子一带)。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重。十七日深夜,朝臣徐有贞、石享等人带一千名军士从南宫救出英宗,直奔大内,英宗一行来到东华门,以太上皇身份大声喝退门卫。最后闯进奉天殿(今太和殿),宣布重新登基,史称“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后,将朱祁钰降为郕王,不久朱祁钰死于西宫,以亲王礼制葬于金山。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为朱祁钰平反,复称景泰帝,并以皇陵规格改、扩建了金山陵。 (说起这个明英宗朱祁镇,不得不提一下中国的宦官制度;起源、宦官来源、宦官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牛强 2015年我有幸被单位选派去国家法官学院学习,闲暇之余看到一档北京电视台节目,里边提到一本有关王阳明的通俗传记《明朝一哥王阳明》,当时我刚读完《明朝那些事》,对王阳明及心兴趣正浓,于是就在网上订购了这本书。 当时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笔锋幽默、妙趣横生但又不乏深刻锋利,嬉笑怒骂中见微言大义。这本书的作者吕峥是一个1986年生于四川成都的小伙,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是一个靠文字为生的典型文人。川人自古幽默乐观,他的文字那么有趣搞笑但又发人深思,跟他川人达观豁达的天性,以及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分不开的。“其文风

兼具当年明月的幽默和韩寒的犀利,但对传统哲学深刻的认识与精湛的表述为二者所不及”网上如此评价这位新锐历史作家,也算是恰如其分。 据说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是他批阅三载、增删数次呕心沥血之作。作者用幽默的笔法举重若轻的把王阳明坎坷传奇、荡气回肠一生写的精彩纷呈,一个天赋秉异,从小立志做圣贤并历经磨难后悟道圆满,并以此“立德、立功、立言”,成为几百年来古今中外诸多杰出人物的道德楷模、精神支柱、事业偶像的王阳明跃然纸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止于幽默风趣的文字,不止于把故事写的好看,还深入浅出的在作品中夹叙夹议,梳理中华文化的道统和传承,并把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让人在或哈哈大笑或会心一笑之余不觉间对“心学大义”多了很多感悟。 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王阳明心学不宥于儒家,没有门户之见,而是把中华传

良相张居正

良相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荆州),故称之“张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万历元年(1573年)十一月,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明确职责。他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都到衙门,层层考试,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了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的拖拉现象。考成法的实行,提高了各级部门的办事效率,而且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从而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张居正整饬吏治的目的主要还是“富国强兵”,这条红线贯穿于他的改革之始终,实行考成法的最大收获也正在于此。 万历八年(1580年),张居正上疏并获准在全国陆续展开清丈土地,并在此基础上重绘鱼鳞图册。但从理财的角度看,清丈田亩对于朝廷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的额田,增加财政收入起了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不久推行“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创造了条件。 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条鞭法是中国田赋制度史上继唐代两税法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后来清代的地丁合一制度就是一条鞭法的运用和发展。一条鞭法的施行,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 军事上,用戚继光镇蓟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李成梁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互市使马匹大增。互市又使边疆在政治经济上保持稳定、正常,如封俺答(北方蒙古首领)为顺义王,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立茶马互市,保持贸易往来,俺答长久没有来犯边关。 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张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张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 从历史大局看,张居正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张居正改革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起衰振隳、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长了明王朝的国祚;还表现在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弼成万历初年之治,为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体现在对近代前夜国家统一与社会转型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一条鞭法是介于“两税法” 与摊丁入亩之间的赋役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赋役制度的演变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论张居正禁讲学_刘岐梅

论张居正禁讲学 刘岐梅 [摘要]明代中期,为了纠正官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王阳明等思想家倡导书院讲学,私人讲学之风再度兴盛起来。但同时,流弊百出,私人讲学发生异变。针对这种情况,张居正起 而矫之,严禁那些违背阳明讲学宗旨、为自私自利之计的书院讲学,以加强思想统一,维系社 稷安定,维护公众利益,捍卫改革成果。从学术立场上说,张居正禁讲学实质是用程朱理学和 经世实学对王学进行的修正。 [关键词]张居正讲学王学理学实学 [中图分类号]B248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04)05-0088-08 明代张居正改革,历代史家均给予充分肯定。其人生前亦享帝师之尊,荣耀至极,但何以/身死未几而辱随之0?许多人认为,张居正禁讲学、毁书院是导致他遭身后之辱的重要原因。明人沈德符说他:/痛恨讲学,立意翦抑,,遂遍行天下拆毁,,江陵败而建白者力攻,亦以此为权相大罪之一。0(沈德符5万历野获编6卷二十四,5畿辅#书院6)明代史学家谈迁说:/华亭好道学,书院棋置,,江陵深惩其弊,堤流塞源,亦未为失也。然必概毁之以为快,适增其口。0(5国榷6卷七十)然而,时人谢肇却说:/江陵行事虽过操切,然其实有快人意者。如沙汰生员,废书院,减郡县,去诸冗员是也。0(见5国榷6卷七十一)可谓众说纷纭,毁誉迥异。直至今天,张居正与明代中期讲学的关系仍然影响着对张居正的评价问题。 一、明代中期私人讲学之风的兴盛与异变 明代中期私人讲学之风的兴盛和异变与明代的文教政策及阳明心学的产生与传播密切相关。 作者简介:刘岐梅(1974)),女,山东莱阳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思想文化史、学术史。济南250100

戚继光简介_戚继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戚继光简介_戚继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戚继光简介_戚继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戚继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他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卒谥武毅。戚继光的军队有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显赫的战绩,被世人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赤子之心,保家卫国 姓名:戚继光 生卒年:1528—1587 籍贯:山东蓬莱 戚继光生在将门,从小就有大志和军事天赋。1544年,17岁的戚继光接任了父亲的职务,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548年,戚继光调戍蓟门,后参加山东乡试,得中武举。1553年,他被提拔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等三营及三营所辖25个卫所,全权负责山东全省的抗倭工作。 两年后,他被调往倭患严重的浙江任职。在与倭寇的战斗中,戚继光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初战就取得了胜利。当时的明军严重腐化,不仅战斗力差,而且祸乱百姓,戚继光决定另练新军。1559年,他从浙江义乌的大山当中招募勇敢的农民和身体健壮的矿夫共3000余

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一支新型的军队。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这支新军成为一支劲旅,人称“戚家军”,该军曾创下了歼敌上千人,而无一人阵亡的辉煌战绩。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9次交锋,九战九胜,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们心惊胆战,给戚继光取了个名字叫“戚老虎”。接着,他又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清除了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又南下福建,和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仙游大捷,到1566年彻底肃清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戚家军”威震中国海疆,保证了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的社会安宁。 1567年,北方边境出现问题,戚继光被调到北方,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军务,防御经常南下侵扰的鞑靼骑兵。他根据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改进了军队的编制,创建了以火绳枪炮为主的步兵营、骑兵营、车营和辎重营,各个营可以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协同作战。同时,他在旧长城的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并在长城沿线建立了空心的敌台,进攻和防御两手抓,从而真正建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固防线。他镇守北部边疆前后共有16年的时间,不仅使边地出现了太平景象,而且使都城北京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1582年,支持戚继光的张居正去世,他遭到朝中大臣的排挤,调任到广东。1587年,年老体衰、积劳成疾的戚继光又感染了肺病,在家乡去世。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爱国名将,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制

读后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明朝,是一个变化多端的朝代,是一个十分离奇的朝代。从起始到灭亡,一切都是那么怪。 第一阶段,明兴(1328——1398),朱元璋建明。这个阶段,元末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名将辈出,各地农民相继起义,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和陈友谅,与元决战。元原本以为这个人只是想在战争中捞点好处的乡巴佬,元朝也太蠢了,你看看,元官吏的压迫使朱元璋家破人亡。朱元璋选二十四名将,其中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周德兴、汤和等人。一举攻破大都,元灭亡。朱元璋杀开国功臣,又经历了蓝玉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一并称为“洪武四大案”。朱元璋用自己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战胜了所有的竞争者,获得了最终的胜利,直到他遇到了最后一个敌人——历史规则! 第二阶段,明盛(1403——1449),这一期间朱棣起兵造反,史称“靖难”。除此之外,他还北征了蒙古,打败瓦刺,平定安南,国力日渐强盛,又做了两件大事,即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先讲永乐大典,此书共3亿7千万字,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是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再说说郑和下西洋,郑和与西洋各国建立了良好关系,虽然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不同,国力相差很大,但大明没有对这些国家另眼相看,它以自己的文明和宽容从心底征服了这些国家。 第三阶段,明衰(1465——1627)。这个阶段是中明三大征的发

生时间,第一征土木堡,第二征京城保卫战,第三征朝鲜保卫战。这三征使大明元气大伤,晚明的灭亡无法避免。还有内斗,这期间有六名天才角逐,分别是徐阶、严世蕃、陆炳、杨博、高拱、张居正,徐阶等死了陆炳,除掉了严世蕃,却被高拱一竿子打翻,张居正又用一记黑枪结果了高拱。还搞出来个四党之争,齐、楚、浙三党形成联盟,东林党和三党僵持不下,直到汪文言的出现,汪文言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最后,汪文言把三党拆解并逐个击破,东林党胜利了。 第四阶段,明亡(1627——1643)。现在的明朝,战乱纷飞,官府疲于应付,全国大部分经济萧条,各地人民纷纷起义,重现元末景象,六个猛人被派去镇压起义军,最后奄奄一息的明朝被李自成击败,女真入关,自立国号为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明朝灭亡的起因有很多,有人说万历,有人说天启,有人说嘉靖,说法不一而足,但原因是官吏无能、经济萧条、皇帝不管事等等。但它还是一个十分诡异的时代,比如建文帝丢帝位后死没死等一系列谜案,明朝这个朝代,非常诡异,也非常伟大。 后记:《明朝那些事儿》共九部:《第一部·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第二部·朱棣:逆子还是明君》《第三部·太监弄乱的朝代》《第四部·妖孽横行的宫廷》《第五部·内阁不相信眼泪》《第六部·帝国,风雨欲来》《第七部·拐弯中的帝国》《第八部·人间再无魏忠闲》《第九部·1644最后的较量》。

阅读下面文言文 张居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B.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C.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D.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年号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等。 B.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C.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D.庶吉士,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等人器重他;居正劝皇帝尊崇两宫太后,皇帝把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C.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D.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②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13. 张居正作为少有的治世能臣,是明朝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他为改善国家财政状况采取了哪

正史张居正

浅读《明史》——正史张居正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二日,内阁首辅、太师、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作为明朝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作为将明朝内阁权力推向顶峰的张居正在仅仅去世六个月后就遭到清算,从反对派到万历皇帝,上下形成了对张居正的清算浪潮,张居正最终在死后被鞭尸,抄家。试问,作为万历新政的缔造者,作为明朝的中兴名臣,为何会有如此结局?更具讽刺的是张居正死后最先清算他的是他一手提携起来的张四维,而后来为他昭雪而四处奔走的竟是当年反对他夺情而被杖残的邹元标。 张居正之《明史》赞曰: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 1、不以世俗评议和士风为桎梏,善于借助一切力量为己用。 张居正在上台和推行新政过程中“引保为内助”,这是为封建士大夫所不耻的与宦官结盟,但是张居正懂得冯保的重要性,所以无论士人对他有多不耻,他依然和冯保结盟,“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 2、以刚毅品格而决胜 当有人劝他顾忌人情而少树敌时他认为“浮言私议,人情必不可免”(32),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认定所作所为合于安邦定国之理,“所治是信心任理,不顾流俗之是非”,在新政遭受非难时他扬言:“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34)任其“谤书盈箧,终不为所动”。不仅如此,他还曾对自己可能的结局说“自知身后必不保”。就是这样的刚毅推动了新政的有效推行。 二、张居正失败的原因《明史》曰: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我总结为一下几点: 1、以天下为己任,置万历于不顾。 张居正一心谋国,但是他却忽略了万历的成长和万历对他态度的变化。张居正长期把持朝政,加之由于新政取得一定成效,他威望极高,所以万历就感觉到了张居正的功高震主和对自己的威胁。所以,张居正在死后短暂时间内遭到清算,也是万历长期压抑的爆发。 2、着眼于大政,失察于小人 张居正的一大失误就是用人偏听偏信,用人不明。如他一手提携的张四维因为善于讨好他而受到重用,然最终让他死后身败名裂,满门查抄。所以这是他的用人之失。 3、明王朝积重难返,任何人无力回天。 在新政处于困难时他仰天长叹: “奈何积习成风,因循难振”(54),种种努力无异是“顾涓流徒烦于注海,而寸石何望于补天。所以,由于明朝长期的土地兼并,社会危机已经到了难以拯救的地步,张居正在世能以其权威勉强控制,但是一去世反对派就反扑过来,所以明朝已重难返,任何人也难以回天。 综述,张居正改革虽然最终失败,但他明知改革如涓流入海,寸石补天一样无改于发展的颓势,但他一如既往,不改初衷,即如孤焰置于风口,也要以那微弱的光芒照亮王朝复苏的通途。这就是一个地主阶级英雄人物的自白,也是一个末世英雄的悲歌。

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简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戚继光简介_戚继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戚继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他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卒谥武毅。戚继光的军队有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显赫的战绩,被世人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赤子之心,保家卫国 姓名:戚继光 生卒年:1528—1587 籍贯:山东蓬莱 戚继光生在将门,从小就有大志和

军事天赋。1544年,17岁的戚继光接任了父亲的职务,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548年,戚继光调戍蓟门,后参加山东乡试,得中武举。1553年,他被提拔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等三营及三营所辖25个卫所,全权负责山东全省的抗倭工作。 两年后,他被调往倭患严重的浙江任职。在与倭寇的战斗中,戚继光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初战就取得了胜利。当时的明军严重腐化,不仅战斗力差,而且祸乱百姓,戚继光决定另练新军。1559年,他从浙江义乌的大山当中招募勇敢的农民和身体健壮的矿夫共3000余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一支新型的军队。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这支新军成为一支劲旅,人称“戚家军”,该军曾创下了歼敌上千人,而无一人阵亡的辉煌战绩。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9次交锋,九战九胜,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们心惊胆战,给戚继光取了个名字叫“戚老虎”。

接着,他又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清除了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又南下福建,和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仙游大捷,到1566年彻底肃清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戚家军”威震中国海疆,保证了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的社会安宁。 1567年,北方边境出现问题,戚继光被调到北方,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军务,防御经常南下侵扰的鞑靼骑兵。他根据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改进了军队的编制,创建了以火绳枪炮为主的步兵营、骑兵营、车营和辎重营,各个营可以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协同作战。同时,他在旧长城的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并在长城沿线建立了空心的敌台,进攻和防御两手抓,从而真正建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固防线。他镇守北部边疆前后共有16年的时间,不仅使边地出现了太平景象,而且使都城北京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1582年,支持戚继光的张居正去世,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 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情况十分严重。突出的表现是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在江南,有的大地主占田7万顷。在朝廷,大学士徐阶一家就占田24万亩。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贵族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封建剥削的进一步加剧,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和“为田追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民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的歌谣,农民产去税存和田居富室、粮坐下户的情况多所发生,处境悲惨。而徭役的名目也日益繁多,大规模的徭役征发十分严重。激起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叶宗留、邓茂七;刘通、李原以及刘六、刘七等农民起义。明王朝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 从维持明王朝的长远统治出发,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当权人物认为,必须改革政治,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是徐阶的门生,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张居正得到大太监冯保的支持,取代了高拱,在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宰相)。挽救明朝统治的危机,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重于经济的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 在政治上,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贯彻“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的为政方针。他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裁撤冗官冗员,提拔和重用有才能的官员,为提高行政效率,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六月奏行“考成法”。处理章奏,事有责成,令有程限,立文符以考稽,不得延宕推诿,中央政令遂能较快地在全国实行。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 在军事上,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志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又以俺达汗为中介,代表明朝与西藏黄教首领达赖三世(索南坚错)建立了通好和封贡关系。 张居正最突出的改革成就是在经济方面,首先他积极支持治黄治淮。万历六年,任命著名水利学家,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潘季驯督修黄河。使黄河不再南流入淮,于是“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而漕河也可直达北京。 丈量土地和赋役改革是张居正颁行的重要经济政策。他看到当时国匮民穷的根本原因是豪强兼并土地和贪吏盘剥农民。为“强公室、杜私门”,不顾豪强地主和勋戚的反对,于次年十一月下令各省清丈土地。任命户部尚书张学颜主持此事,并颁行清丈条例。这次清丈田亩,除补足原额外,有些省且多余额,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